• 沒有找到結果。

「ADHD」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ADHD」之相關研究

本節分別從 ADHD 的定義、ADHD 的鑑定、ADHD 的行為特質逐一做探討,

以對 ADHD 有較完整的認識與瞭解。

壹、 ADHD 的定義:

就 ADHD 定義而言,一般依據美國精神醫學協會(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所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文本的診斷標準

(DSM-V-TR,APA,2013)。

注意力缺陷伴隨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乃是指出 現不專注或過動-衝動的症狀至少六項、症狀持續六個月以上、造成適應不良與 發展水準不相稱、其症狀在十二歲前出現,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情境發生者稱 之(林建妤,2013)。

貳、 ADHD 的鑑定:

要確定孩子是不是 ADHD,應先檢視孩子的行為是否符合美國精神醫學會 所出版之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五版文本修改版的診斷標準,出現不專 注或過動-衝動的症狀至少六項、症狀持續六個月以上、造成適應不良與發展水

準不相稱、其症狀在十二歲前出現,且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情境發生。由於 ADHD 的形成因素非常複雜,因此需要經過多元鑑定與診斷,透過專業人員、

家長及重要他人直接觀察的資料,實施綜合評估之後才能確保有最完善的鑑定 診斷(黃惠芳,2008,頁 25)。

參、 ADHD 的行為特徵:

以下將關於 ADHD 兒童常見的行為特徵分為「核心症狀」及「衍生問題」

兩大類做介紹:

一、 ADHD 的核心症狀:

(一) 注意力不良:

ADHD 學生注意力不良方面的問題,依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五 版的診斷標準之診斷準則,大致可分為下列九項 :

1. 無法持續注意在一件事物上。

2. 對別人的話似乎沒在聽。

3. 無法完成學校功課或指定的工作。

4. 做事沒有條理,缺乏組織能力。

5. 會逃避或討厭需要花心力的活動。

6. 容易遺忘自己的物品或自己要做的事。

1. 不停的動手腳或身體上的動作很多。

2. 跑來跑去、離開座位。

3. 不適當的跑、跳或爬上爬下。

4. 無法安靜的參與遊戲或活動。

5. 總是動來動去,停不下來。

6. 多話。

(三) 衝動:

ADHD 學生易衝動方面的問題,依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五 版之診斷準則,大致可分為下列三項 :

1. 經常還未聽完別人的話就插話,搶著回答。

2. 很難排隊等待,沒有輪流的概念。

3. 會干擾或打斷別人的說話或活動、難以遵守例行性的規定。

二、 ADHD 常伴隨的衍生問題

由於 ADHD 的核心症狀,容易衍生出許多次級行為問題,包括認知學習、

情緒行為、人際與師生衝突,這些行為問題往往會對兒童的發展與學習造成重 大的影響。

(一) 認知學習困難:

大多數的 ADHD 兒童學業表現較差(伍秀蓉,2001),這些兒童在注意力方 面的困擾,包括:比較不能專注於花心力的工作,缺乏讀書的技巧、無法獨立 完成作業或筆記、報告比較沒有組織、無法專注於老師的上課內容或參與同學 的討論等,所以,ADHD 兒童常會出現學業低成就情形(蔡明富,2011)。

加上 ADHD 兒童的選擇性注意力不足,表現容易受到情境的影響,所以他 們表現時好時壞,也因此容易被人怪罪他們是故意、偷懶或不盡心,然而表現

不穩定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行為控制方面有困難,許多 ADHD 兒童常會因缺乏 適當的協助而無法持續表現應有的水準(臺北市東區特教資源中心,2009),李 宏鎰(2007)發現 ADHD 學習困難還會持續到成人階段。

(二) 情緒行為問題:

臺北市東區特教資源中心(2009)指出 ADHD 兒童同時會有其他心理疾患 的比率大約是 44%,他們非常容易出現焦慮、憂鬱等問題;此外,還常會有沮 喪、低自尊、低自我概念、退縮恐懼、反社會、對立、挑釁與攻擊等的行為問 題;進入青春期階段後,ADHD 學生會顯得更沒耐心、難以忍受挫折、容易跟 人起衝突;因此 ADHD 學生容易衍生出違反校規、說謊、偷竊、逃學、攻擊、

犯法等嚴重的社會不良適應問題(引自林盈萱,2011,頁 50)。

(三) 人際關係不佳:

由於 ADHD 學生的症狀所衍生出的不當行為、缺乏適當的社交技能或認知 與溝通上的缺陷,常導致他們很難被同儕接納、會被排斥甚至會與同儕起衝突,

所以 ADHD 學生很難有很多朋友,容易成為班上的孤獨者(臺北市東區特教資 源中心,2009,頁 6)。

(四) 師生衝突:

ADHD 學生因為缺乏組織、容易遺忘、衝動、無法遵守規律性的活動、容 易犯規等原因,常會讓老師感到很難教導。如果老師無法了解 ADHD 學生在這 方面的學習困難,而給予適當的教導與包容,就容易導致師生間的緊張,也會 打擊到 ADHD 學生學習的信心(臺北市東區特教資源中心,2009)。

表 1

研究者

研究者

研究者

研究者

其人際關係會愈差。ADHD 學童的學業表現約在班上的後 20%,「注意力不良」

特徵出現越頻繁,則學業表現越差。

李佩庭(2008)發現 ADHD 資優生之不專注及過動行為,以及學習動機低 落等問題行為,使得研究者無法掌控課堂秩序與進度,且須調整教學方式及課 程內容;ADHD 資優生的問題行為、學習態度與動機,以及專爲資優學生設計 之課程內容會限制其優勢能力的發揮。

陳惠芳、蔡玉蓉(2005)發現環境布置會影響 ADHD 兒童的學習能力,何 叔靜、李信良(2010)也發現環境的確會影響 ADHD 的症狀,周遭他人是否能 發掘他們的能力,給予鼓勵與關心,是協助 ADHD 兒童發現自己的關鍵所在。

ADHD 兒童因易誤解問題情境的外在線索,出現較多負向的行為,因此影 響其人際互動(伍秀蓉,2001)。

目前 ADHD 介入的取向是非常多元的,包括:藥物治療、認知訓練、行為 管理策略、心理社會支持與心理治療等。陳新儀(2011)發現藥物、治療方式 和配合運動訓練的介入,在治療過程中給予肯定和正向的鼓勵,對其症狀能獲 得明顯的改善。

只要能深入了解 ADHD 兒童的注意力特質,選擇適合的輔導策略以增進其 注意力,就能提昇其學習情形及他人對他們的評價(王乙婷,2004)。一般學校 老師及家長可以針對行為實施適當管理策略與心理社會的支持,有效的運用賞 罰制度來改善 ADHD 兒童的症狀行為(李宏鎰,2011)。

綜上所述,整體而言大多數 ADHD 兒童常會出現學業低成就情形,因為對 自己的行為控制有困難,表現容易受情境的影響,非常容易出現焦慮、憂鬱、

低自尊、低自我概念、對立、挑釁、攻擊等行為問題,加上容易誤解問題情境

所以應善用行為管理策略及給予心理的支持,有效地運用賞罰制度來改善 ADHD 兒童的症狀行為,建立 ADHD 兒童的正向自我概念、給予信心及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