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小型學校整併之政策分析/ 33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小型學校整併之政策分析/ 33"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小型學校整併之政策分析

簡宗德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生 彰化縣立田中高級中學教師 臺灣教育評論學會會員

一、前言

少子化趨勢下,各級學校都將面 臨學生來源不足、教育投資使用效益 偏低所產生的教育資源浪費情形。由 於社 會 經濟型態 改 變 ,家長 經過師 資、資訊、交通與升學的考量下,將 孩子送往都市學校,使得偏遠地區的 學齡兒童數不斷減少,這些地區的學 校也就出現快速萎縮並面臨被整併的 危機。教育經營是要多面向思考的議 題,小校整併應從社會文化、公平、 經濟等方面考量。根據統計,1999 年 到 2006 年共有 144 所學校面臨被整併 的命運,然而教育政策不應只是數字 上的加減,因為「學校」所承擔的角 色 是 多元 的,尤其是 偏遠地區的學 校,它具有象徵性的符號,除了是學 生學習的場域,也代表著社區文化的 中心、社區的靈魂,凝聚著社區的向 心力及認同感,社區居民對學校相當 依賴,隨著各縣市小校整併的推動, 小 校 整併 政策 也引 起 了熱 烈的 討 論 〈黃俊傑,2008,71〉。 依《國民教育法》及《地方制度 法》規定,國民教育階段屬各縣市政 府地方自治的管轄範疇,而目前積極 進行整併的縣市多是以農業為主、且 財政較為困窘的縣市,這些學生許多 已是家庭弱勢及經濟弱勢之學生,整 併學校後,是否更造成學習弱勢的形 成,值得教育主管機關重視。 「少子化」是指生育率下降,造 成幼年人口逐漸減少的現象。教育界 受 少子化嚴 重而衍生 的現象有:併 班、減班、併校、廢校、超額教師、 無教職師資(俗稱流浪教師)、代課普 遍化、小班制盛行、親師關係緊繃、 教 師兼行政 等。但 還 有一個潛在 危 機,就是因為師資頻繁調動,引發師 生關係疏離、教學品質下降。畢竟教 師意識到自己的前途不穩,教學就難 以付出熱忱。學生也會因為關係的斷 裂,課程的銜接適應問題,導致學習 效率降低。

二、「小校整併」政策之沿革

「小校整併」是指基於內外在環 境 因素影響 下,如 學 區學齡人數 減 少、教育經費縮減、考量規模經濟效 益、社區需求性降低或教育法令與政 策 的改變等 ,透過相 關的政策與執 行,將兩所或是兩所以上的學校合併 成一所學校(陳賢舜,2000;張國輝, 2005)。本文所指「小校整併」係指: 教育當局因「教育」和「經濟」上的 考量,透過凍結組織員額、學校的調 整與裁併等措施,而將兩所或兩所以 上的小型學校合併而成一所學校者稱 之。以下將臺灣「小校整併」政策的 發展沿革整理如表 1。

(2)

表 1 小校整併政策發展沿革 時間 單位 內容 備註 1968 中央政 府 實施「九年國民 義務教育」 廣 設 國 民小學 1987 教育廳 頒布「小型學校 合併處理原則」 1989 教育廳 行 文 要 求 地 方 政 府 逐 年 裁 併 50 人以下的小 型學校 1994 教育廳 召 開 小 型 學 校 辦 學 規 模 檢 討 會 確 定 併 校原則 1996 教育廳 提 出 全 省 小 型 學 校 的 合 併 計 畫 每 年 裁 併 5 所 2000 立法院 「 教 育 經 費 編 列與管理法」 改 變 教 育 補 助 方式 2001 教育部 配 合 地 方 政 府 進 行 大 規 模 的 「 小 校 裁 併 計 畫」 配 合 新 課 程 實 施 評 估 學 生 需 求 2004 監察院 「 教 育 部 所 屬 預 算 分 配 結 構 之檢討」報告書 建 議 教 育 部 應 行 文 建 議 各 縣 市 政 府 裁 併 百 人 以 下 的小校 2005 教育部 召開「國民中小 學 最 適 規 模 與 轉型策略─以小 規 模 學 校 整 併 之可行性政策」 研商會議 2006 教育部 公 佈 小 型 學 校 發展評估指標 不 具 強 制性 資料來源:黃俊傑(2008) 2000 年 12 月 31 日公布「教育經 費編列與管理法」,對於小校整併也起 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過去由於各縣市 中小學院校的數量影響中央統籌分配 款地方教育補助款的撥給,但 2000 年 「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頒布實施 後,地方教育補助另有計畫標準及給 與方式,裁併小校並不影響中央補助 經費額度,各縣市已無需考量中小學 校數,整併小校的態度轉趨積極。 2001 年 2 月 2 日教育部舉辦「國 民中小學九年一貫工作推動小組第 7 次督導會報」,教育部因應地方教育局 的建議,將配合地方政府進行大規模 的「小校裁併計畫」,以落實地方新課 程(九年一貫課程)的推動與發展。 2004 年,監察院完成一份「教育 部 所屬預算 分配結 構 之檢討」報 告 書,認為教育部應先行文建議各縣市 政府整併 100 人以下的小校,以節省 這些小規模學校預估每年高達 51 億元 的人事經費。 2006 年,為有效利用教育資源, 教 育部公布 「小型 學 校發展評估 指 標」,供縣市政府參考,作為評估小型 學校整併與否的篩檢工具。當時統計 93 學年度,100 人以下的國民小學有 535 所、3,323 班、34,807 名學生,平 均每班學生只有 10.5 人,學校規模太 小,造成團體學習文化刺激不足,不 利學生群性發展學習,也不符合教育 投資的成本效益(教育部,2006)。縣 市政府現階段採取的小校漸進式整併 策略,包括由本校改為分校、由本校 改為分班、由分校改為分班、由本校 裁併、由分校裁併等方式。90 學年度 至 93 學年度,各縣市共有 91 所規模 過小的國中小學進行整併,但小校整 併 的阻力也 不少, 例 如地方人士 反 對,整併後也可能產生學生上下學時 間變長、社區教育被忽視、地方發展 受影響等負面結果。

(3)

這項評估指標分為一般指標與特 殊指標兩類,一般指標又細分成 1 分 至 5 分,學校評分越低,表示學校越 需考慮整合,特殊指標則列出不宜整 併的因素,只要學校符合其中任何一 項指標,即表示學校不宜整合。 依據「小型學校發展評估指標」, 在一般性指標得分 1 分的學校需考慮 整併。各項指標包括:學生數在 20 人 以下,社區人口外移,距離其他公立 學校在 1 公里內,且與鄰近學校間有 公共交通工具,社區對學校的依賴度 低。特殊性指標,則包括該鄉鎮只有 一所小學、原住民地區學校、到鄰近 學校交通有重大安全顧慮例如經過土 石 流危險區域等,符 合任何一項因 素 , 即顯 示學 校不 宜 進行 整合 或 整 併。而臺灣目前的小校數量可參見表 2。 表 2 臺灣小校數量表 國小 班級數 103 學年 102 學年 88 學年 總計 2,644 2,650 2,583 6 班以下 957 935 836 7-12 班 431 443 國中班級 103 學年 102 學年 88 學年 總計 738 738 719 6 班以下 97 100 80 7-12 班 118 116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

三、「小校整併」之正反意見

小型學校整併的起因多半是成本 與效益的問題,其後涉及的因素越來 越廣泛。反對併校的理由主要是國民 教育權利的神聖性,憲法上強調每個 國民的教育權利應該得到尊重。我國 「教育優先區」的劃定指標,其中一 項便是山地、鄉村及偏遠地區,這些 地區存在許多小型學校;補助其教育 經費,提供更多教育資源,對於「促 進教育機會均等」與「實現社會正義」 具有積極提升的意義(許添明、廖鳴 鳳,1998),使每一個國民均享有受教 的權利,呼應憲法上反對任何剝奪國 民接受教育權利的行為與舉措。但是 在保障受教權的前提下,如何更加有 效接受教育也成為非常重要的課題。 (一) 正面效益─發揮規模經濟 將經濟學的原理應用在教育上, 強調 3E,即經濟(economy)、效率 (efficiency)及效益(effectiveness), 學校規模惟有在適當規模下,才能使 學生單位成本降低,資源分配比例適 當(蓋浙生、鈕方頤,2012);2. 降低 教師行政負荷量:小校的編制員額雖 少,但行政事務卻是不少,因此,小 校的教師幾乎每位都要身兼數職,除 了擔任導師從事教學工作,另一方面 又要兼辦行政工作。若能執行整併小 校政策,對於降低教師行政的負擔及 提升教師教學效能定能有所助益;3. 提升學生競爭力:刺激學生學習動機 的 方式有很 多,而 競 爭力是 其 中之 一。競爭的效果遠勝於學習複雜問題 的解決技巧,而且競爭的收穫如同獎

(4)

賞,可激發學生追求成就的動機。人 數過少的學校往往缺乏學習競爭的對 象,學生相互學習不易,使得學習受 到侷限,提升學習競爭力有困難。較 大型的學校能讓教師專業分工,有較 大的發揮空間,進而有利於刺激學生 的學習動機,提升學習競爭力。 (二) 負面影響─學生受教權受到侵害 就社會學功能理論角度而言,教 育的一大功能在於促進社會的流動, 即使父母的社會地位再低,可是子女 只要憑藉著個人的努力,便有機會透 過教育,提升社會地位。學校是提供 弱勢學生溫暖與希望的地方,小校多 數存在偏遠地區,對於原本就處於相 對弱勢的學校,學校廢了,影響弱勢 學生受教權,公平正義何在? 2. 廢了 學校等於廢了社區:學校是社區的「文 化中心」,社區是學校的「資源教室」, 學 校 如被 撤併 ,社 區 將因 此失 去 學 校,而缺乏可以凝聚住民的場所,無 法做知識的交流與傳遞;學校亦將因 為無社區的依附,無法推動資源整合 和終身學習的概念。兩者的關係面臨 解構,將衝擊社區整合和文化傳承的 使命 3. 廢棄的校園成為治安的死 角:整併學校後,產生大量荒廢的校 園,原是社區民眾休閒遊憩的場所, 卻成了廢墟一片,更是流浪漢聚集之 地及治安的死角,容易產生「破窗效 應」(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 在 , 會誘 使人 們仿 效 ,甚 至變 本 加 厲),成為治安的死角。

四、「小校整併」之省思

(一) 學校人數不應成為整併的唯一考 量(偏遠小學悲歌-數人頭,廢 學校) 目 前 各 縣 市 推 動 小 校 整 併 政 策 時,其整併標準主要以「人數」為考 量,由於都市化的結果,自然會造成 都市地區學校人數增加,而偏遠地區 學校人數卻逐漸流失的現象。學校是 社區的中心,在都會地區也許不是那 麼的明顯,但在窮鄉僻壤的高山或離 島,平時學校是子弟學習的場所,必 要時也是社區聚會、舉辦紅白喜事的 地方。學校的存在,一方面表示自己 的 子弟有前 途,另 一 方面也才能 營 造、強化社區意識。裁併學校,對主 管機關而言,也許只是一句話;但對 社區的人來說,連最後的一絲希望都 絕滅了,真是情何以堪。 (二) 學生「教育機會均等」的問題 偏遠受教不易,小型的學校有小 型學校的特色,例如因學生數目少, 師生互動頻繁、學校家庭溝通容易; 因 地處窮鄉 小村, 田 野教學較為 可 行;雖因交通不便,文化刺激比較少, 但得利於先進的通訊、網路科技,資 訊的獲得再也不受距離的限制。何況 因這些迷你小校的存在,窮鄉僻壤才 能 弦歌不輟 ,保障 莘 莘學子的受 教 權。過去,教育部為了使偏遠地區的 學生也能接受優質的教育,特別推動 「教育優先區計畫」,當此計畫執行多 年也已獲致部分成效時,迷你小校卻 要裁併了,且不論過去投資的浪費,

(5)

沒有了這些迷你學校,每天將有多少 的學童把時間浪費在交通工具上,將 有多少的學生小小的年紀在最需要親 情照拂的時候就要住進宿舍,教育主 管 機 關在 決定 這項 政 策時 能不 深 思 嗎? (三) 整併小校經濟效益有待商榷 陳麗珠、陳憶芬(1995)研究學 校合併計畫的經濟效益應視其目的而 定,如果僅是合併而不另投入其他設 施,則小型學校合併可以帶來相當高 的經濟效益,如果為了提昇教學效果 而多投入設施,則經濟收益相當低。 整併學校的經濟效益不能只從人事成 本考量,而部分學者主張的小型學校 因為規模過小,導致規模不經濟,因 此 應 進行 整併 的論 點 ,也 應再 三 考 量,其理由有二:一是因為學校與一 般營利性組織的性質是不同的,是否 適合以經濟成本作為整併的考量,值 得商榷;其二是由於各校間存在著明 顯的差異性,不應由統一的標準進行 小校整併,而須針對不同的學校特性 加以不同的處理,才能符合現代社會 強調的尊重多元差異。 (四) 政府單位應重視教育經費的短缺 政府為何要負起公共教育財政的 責任,主要是依據「人力資本理論」 (Human capital theory),其假設教育 能賦予『個人』知識和技能,使他更 具有生產能力,從而獲取更高的報酬 (Schultz,1971)。通過更多的產出、 更高的稅收收入,所有勞動者創造的 收益(因為接受教育)積聚起來,對 整個『社會』是有益處的,通過更多 的收益外溢,可以普遍改善全體社會 成員的生活質量。人力資本的投資可 以由個人單獨做出,也可以由政府部 門 與個人共 同做出 。 不管如何做 出 的,一部分收益由個人獲得,另一部 分 收 益 將 會 改 善 公 共福 利 ( King, 2003:39)。「財政為庶政之母」,教育 經費亦可說是教育行政活動的基礎。 歷來學者(陳麗珠、許添明)對於地 方教育財政問題之研究,發現以往我 國地方教育財政制度存在有下列 4 項 問題:1. 縣市政府自有財源偏低;2. 國民教育經費支出占各縣市政府支出 比例偏高;3. 各縣市資本門建設大部 分需仰賴上級補助;4. 不同縣市教學 環境是否公平,端賴國民教育補助制 度的設計(呂生源,2004:138)。以 彰化縣 104 年教育經費為例,「經常門」 (如人事費、業務費等)占 97%,「資 本門」(如土地、房屋建築、機械及資 訊軟硬體設備等)只占 3%。「資本門」 為 教育事業 創新與 興 革的主要原 動 力,如果所占比例太低,則很難提升 辦學的水準。

五、結語

小班小校,優點:在小班小校的 環境裡,由於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精 力重視每個學生,學生的個別差異能 得到更多的注意,因而「把每個學生 帶上來」的目標可以達成。是以由「教 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所提出的教育改 革諮詢總結報告書特別將「小班小校」 明列為重大教改政策,經過多年的努 力,加上每年學齡人口的降低,除了 大都會區外,「小班小校」的目標正在

(6)

逐步達成之中。缺點:小班小校因學 校規模太小,學生的單位成本較高; 因教師數目少,每個老師的教學及行 政負擔較為沉重;因學生人數太少, 學生的互動不多,同儕學習的競爭力 不足。 回顧過往,1940-1950 年代當臺灣 國民所得只有 100-200 美金的時候,都 還能維持「一村一學校」政策,對比 國民所得 2 萬 0,925 美元的今日(2013 年數據),卻有許多偏遠小學正面臨廢 校的命運,我們的教育是否出現了問 題?危機也是轉機,小校整併政策的 提出,或許也是小校轉型的契機,「小 校 整 併」 政策 並非 不 可被 討論 及 執 行,只是政府必須做整體性的考量, 並研擬出可長可久的配套措施,如學 生的接送、教師的轉介他校、整併後 校園的使用等等問題都應妥善規劃。 吳政達(2008)建議政府進行小型學 校整併時之策略:1. 周詳的計畫;2. 明確的溝通;3. 社區的參與。廢校後 的校舍,可做為一般社區民眾活動之 用,並將其管理之責轉交由鄉鎮公所 負責,以收物盡其用之效。此外瀕臨 廢校、招生不足的學校,也應運用組 織再造、企業經營、行銷管理、標竿 管理等理念來經營學校以突破困境。 參考文獻  呂生源(2004)。地方教育財政新 制評析。中等教育,55(5),136-155。  吳政達(2008)。教育政策分析: 概念、方法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 育。  許添明、廖銘鳳(1998)。我國教 育優先區問題與對策─以花蓮縣第一 年時間經驗為例。教育研究資訊雙月 刊,6(6),100-120。  教育部(2006)。小型學校發展指 標。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6/2/14/n 1223090.htm  黃俊傑(2008)。「小校整併」政 策省思。國教之友,589,71-78。  陳麗珠、陳憶芬(1995)。小型學 校合併的成本效益分析。教育學刊, 11,73-106。  陳賢舜(2000)。南投縣小型國民 小學合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  張國輝(2005)。小型學校面臨整 併的反應與因應策略之個案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教育大學 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  蓋浙生、鈕方頤(2012)。高等教 育經濟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 King, R. A., Swanson, A. D., Sweetland, S. R.(2003). School finance :

Achieving high standards with equity and efficiency.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 Schultz, T. W. (1971).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New York, NY: The

數據

表 1  小校整併政策發展沿革    時間  單位  內容  備註  1968  中央政 府  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廣 設 國民小學  1987  教育廳  頒布「小型學校 合併處理原則」  1989  教育廳  行 文 要 求 地 方 政 府 逐 年 裁 併 50 人以下的小 型學校  1994  教育廳  召 開 小 型 學 校 辦 學 規 模 檢 討 會  確 定 併校原則  1996  教育廳  提 出 全 省 小 型 學 校 的 合 併 計 畫  每 年 裁併 5 所  2000  立法院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

3.師培生修習教育課程期間,學期成績不及 格學分達該學期修習學分數 1/2、操行成績 未達 80 分或記 2

自 111 學年度開始,「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數學考科」將依據 108 學年度 實施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數學領域」

並會由 2019/20 學年開始,公營中、小學的教師職位全面學位化。因 應《行政長官 2018

學校有策略及計劃地推動和發展教師團隊,建立學習型組織,為教 師營造積極學習的文化。學校成立了

-學校要有共同理念 -成為學校關注事項 -成立資優統籌小組 -提供教師的專業培訓 -推動教師參與計劃 -小步子嘗試.

答1: 學校可藉著初中數學科修訂課程於 2020/21

• 在學校裡,英文老師、數學老師、音樂老 師還是MISS LO的薪酬較高﹖!. 一定是英文老師最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