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校長遴選如何突破彼得原理的宿命 / 60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校長遴選如何突破彼得原理的宿命 / 60"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20,9(4),頁 60-63

校長遴用 主題評論 第 60 頁

校長遴選如何突破彼得原理的宿命

席榮維 新北市和平國小教導主任

一、前言

「有怎麼樣的校長,就有怎麼樣的學校」(As is the principal, so the school), 每個人都希望能找到適切的人選,來辦好學校、治理好學校,提升學校效能與改 善學生學習,自從 2000 年實施校長遴選制度以來,各縣市不斷修改校長遴選辦 法,仍然無法完全解決這個問題。只思考如何防弊是不夠的,要找出限制選出好 校長的深層原因,為何人才會被擢升到不能勝任的地方,阻礙學校邁向卓越?才 能建立更妥善校長遴選機制。

二、彼得原理與校長遴選

彼得原理是 1969 年由勞倫斯.彼得(Laurence J. Peter)以自己為名所提出 的理論,強調在組織或企業的等級制度中,人們會在意自己能不能得到升遷, 卻 沒有考慮個人能力是否符合新職位的需求。而人們也會因其某種特質或特殊技 能,令他在被擢升到不能勝任的地步,反變成組織發展的障礙物(Laurence, 1989)。例如:一名稱職的教師,因表現優異而被拔擢為校長,之後卻因為沒有 行政管理能力而無法勝任校長工作;優秀小型學校校長,被調任至大型學校,最 後卻無所作為,這些都是彼得原理的受害者。

三、彼得原理的宿命

從彼得原理透視鏡分析校長遴選機制時,會發現以下問題:首先,遴選委員 無論如何慧眼識英雄,都無法避免在 15~20 分鐘面談中看走眼;其次,學校的 最佳表現絕對比現在更理想;最後,每一個參加遴選的校長雖然都是人才,但是 有人適合留在原地發光發熱;有的校長則適合到新的角色或學校去開疆闢土!若 不能擺脫彼得原理的詛咒,會使學校表現趨於平庸,校長無法展現領導專業,造 成學校與校長雙輸的局面。

四、校長遴選擺脫彼得原理宿命的改進策略

不是誰在戲棚下站最久,位子就是你的,校長遴選的本質是為學校找好校 長,不是為校長謀工作!借鏡彼得原理的陷阱,提出校長遴選機制的改進策略:

(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20,9(4),頁 60-63

校長遴用 主題評論 第 61 頁 (一) 重拾課程教學專業,扮好首席教師與行政管理者 21 世紀的學校領導重心已轉至「學習」,學習領導已經從概念,進一步成為 「規定」,現在成為校長的必備要求,但在 108 課綱規定校長公開授課之前,校 長遴選、培訓及社會期待,均未強調校長為首席教師的角色(吳清山、高新建、 楊坤祥、熊儒卿、黃政傑、黃馨誼,2019;吳麗君,2019)。短期之間如此大的 髪夾彎,現職校長如何兼顧課程教學領導及行政管理呢?校長之路,孤獨但不孤 單,成立校長專業社群,透過共同學習強化校長行政領導者、課程領導者及教學 領導者等多元角色。 (二) 不急於擠入高處不勝寒的階層,深知巧勝於早的哲理 人生如粥,關鍵在一個「熬」字。火候到了,滋味自然就有了。Laurence (1985) 指出真正的進步是不斷向前邁進,而非沒有充分準備向上攀升至無法勝任的職 務,有反而會弄巧成拙,過著自己全然無法控制的生活。這類校長心裏之苦卻不 能說,其實人不必活在別人的期待裡,只要追隨你的內心做真實的自己,最真實 的你,就是最好的你!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為人之所惡, 故幾於道。只要用心付出,在找到自己的優勢,才是彼得原理的真諦。 (三) 建立校長表現即時回饋機制,幫助及早自我調整

Dickinson & Villeval(2012)發現立即提供工作表現回饋,個體就能快速自 我調適,減少彼得原理的影響力。校長平日辦學除了督學考評之外,缺乏回饋機 制,部分人甚至誤將學校評鑑當作校長評鑑(王麗雲、葉珍玲,2019)。校長們 更需要了解利害關係人對自己的評價,走入教師、家長與學生之中,時時聆聽他 們意見,尋求師傅校長的建議。不能等到遴選時候,才用一紙公文總結校長四年 的成敗,這對校長及孩子來說都不公平,錯失自我調整的機會,透過教育大數據 建立即時回饋機制,幫助校長及早發現異狀,調整經營策略。 (四) 「向上」與「向下」兩軌併存,如此人人才能脫胎換骨 國民教育法第 9 條訂有校長回任教師及不適任改任他職機制,但社會上的成 就標準是「向上提升」,如要顛覆彼得原理的宿命的話,不稱職的校長是否有足 夠的勇氣選擇回任?而主管機關一旦發現彼得原理的傷害太大,是否有足夠勇氣 當機立斷的「換人做做看」?遴選委員會應用「同一標準」檢視每個參與遴選者, 無論現任校長或候用校長,為學校找出最優秀、最適任的校長,而不是為現職校 長找工作。主管機關若依彼得原理,不保證現任校長優先續(調)任,以公平、 公開、真實地方式檢視平日辦學,而非考量校長期別,必能依彼得原則所示,激 發校長辦學潛能,提升學生學習。

(3)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20,9(4),頁 60-63

校長遴用 主題評論 第 62 頁 (五) 善用學校行政人才,給予舞台讓每個人適才適所 校長回任教師雖然有助於教育活水的流動,但是既然具備學校行政的專長的 人才,就應該給他們另一個舞台繼續發光發熱。彼得原則肯定每個人的努力,但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擔任校長一職,努力不是只用在讓自己往上爬,教育家的的成 就不在於名片,而是在於每個你曾接觸的生命,在他們心中留下的印記。各縣市 國民教育輔導團承擔教育政策與實務轉化工作,需與教育行政體系共同合作建立 「課程教學網絡體系」,需要同時具備教學與行政領導能力的校長、主任加入, 對第一線教師發揮更大影響力。

五、結語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工作,校長是學校教育的領航者與執行者,校長在學校的 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為學校遴選出一位理想適當的校長是全校師生與家長共 同的期望。未來希望能藉由彼得原理的引用,建立校長遴選的「向上」與「向下」 流動和配套機制,讓每一個行政人才都能在不同角色中適才適所,獲得肯定、激 勵與賞識,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參考文獻  王麗雲、葉珍玲(2019)。誰怕評鑑?我國學校評鑑問題剖析。教育研究, 299,75-93。  吳清山、高新建、楊坤祥、熊儒卿、黃政傑、黃馨誼(2019)。中小學校長 公開授課。臺灣教育,718,1-22。  吳麗君(2019)。國小校長公開授課的暖身:停格、再聽。教育研究,306, 74-87  許哲銘(2019)。從校長專業社群談校長領導與專業發展。臺灣教育,719, 93-102  黃騰、李文富(2010)。國家課程與教學推動網絡的困境與想像:以地方國 教輔導團為例。教育研究集刊,56(4),59-93。  劉春榮(2019)。臺北校長學—學校卓越領導人才發展方案。臺灣教育,716, 129-145。

(4)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20,9(4),頁 60-63

校長遴用 主題評論

第 63 頁  Dickinson, D. L & Villeval, M. C. (2012). Job allocation rules and sorting

efficiency: Experiment outcomes in a Peter Principle environment. Southern

Economic, 78(3), 842-859.

 Laurence J. P. (1989). 彼得原理:事半功倍論【許清梯譯】。臺北市:水牛。 (原著出版於 1969)

 Laurence J. P. (1985). 彼得處方:跨越終點職位 66 法則【魯燕萍譯】。臺北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請持續配合本部 政策推動藝術教 育、師資供需評 估、辦理教育實習 及 教 師 進 修 工 作,建議針對提升 國民中學專長授 課比率教師進修 第二專長學分班 辦理部分,可後續 追蹤。.

主要整理者:嘉義縣梅山國小 邱文嵐校長 臺南市進學國小 葉秀娥主任 臺南市億載國小 蔡惠娟老師

集體備課 (教材 教法 評量) 公開授業/觀課 (分享 錄影) 共同議課 (反思 紀錄)..

教師評鑑TE (Teacher Evaluation) / 專業成長PG (Professional Growth).. 協助老師確認優先

六、參加本校專任運動教練甄選人員錄取後,具有各級學校專任運動教練聘 任管理辦法第 12 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 31 條與第 33

二十

(一)具各級學校專任運動教練聘任管理辦法第 12 條及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 31 條、第 33 條

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