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十章第1節冷戰結束與世界政局的變化.pdf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十章第1節冷戰結束與世界政局的變化.pdf"

Copied!
4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

但你需要開始了才會很厲害。

(2)
(3)

以新保守主義政策 因應石油危機 課本第193-194頁 雷根總統(美) 1.對內縮減社會福利、干預貨 幣供給,強化經濟競爭力 2.對外採強勢作風,積極介入 國際事務 柴契爾夫人(英) 1.採取與美國相似政策 2.有「鐵娘子」的稱號

美國

英國

1979年發生第二次石油危機

1980年代的英美兩國恢復經濟的繁榮與活力 「唯有實力才能擁有和平」 堅決反共並重視國防軍事發展 E.X. 星戰計畫

(4)

雷根總統

雷根(Ronald Reagan), 美國第四十任總統(1981 ~1989年)。雷根在其任 內盡可能降低政府在市場 活動中扮演的角色,有效 提振了1980年代初美國衰 退的經濟。其名言為: 「政府並不是解決問題的 方法,政府本身才是問題 的所在。」

(5)
(6)

1983年3月23日,美國總統 雷根宣布「戰略防衛計畫」 ,也就是俗稱的星戰計畫。 當時計畫目的是要在太空中 建立一道防衛網,阻絕敵方 (蘇聯)發射之洲際飛彈, 進而確保世界和平。還有另 一種說法是,美國想要憑藉 其強大的經濟實力,透過太 空競爭來拖垮蘇聯經濟。

星戰計畫

藝術家筆下星戰計畫構想圖

(7)

柴契爾夫人

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英國第四十 九任首相(1979~1990 年),英國至今唯一一位 女首相。柴契爾夫人在經 濟上採行資本主義放任精 神,在外交上則與雷根總 統結為盟友,抱持反共立 場。柴契爾夫人因其鮮明、 強勢的作風而被前蘇聯媒 體戲稱為「鐵娘子」。

(8)

課本第193頁 圖10-1

(9)

一、蘇聯與東歐共產世界

共產陣營的困境

1.國內民生經濟困窘 2.東歐諸國與蘇聯間時有衝突 (一)戈巴契夫的改革 蘇聯受 到刺激 課本第194-195頁 同時代的美國 經濟繁榮、民富國強 1980年代蘇聯領導人 戈巴契夫展開改革

(10)

對外方面

積極改善美蘇關係,包括多次與美 國總統晤談,同意共同刪減核子武 器數量 (一)戈巴契夫的改革

一、蘇聯與東歐共產世界

課本第195頁

對內方面

1.政治上推動民主化 2.經濟上結束計畫經濟制度,實施 私有制

(11)

(二)東歐民主化 震撼東歐各國 各國執政的共產黨 失去蘇聯的支持 群眾紛紛走上 街頭示威抗議 要求民主改革

1989年

波蘭民主化

1990年

東西德統一

一、蘇聯與東歐共產世界

課本第195頁 1988年戈巴契夫宣布 不再以武力干涉東歐各國 鼓舞其他東歐國家 透過選舉擊敗共產黨

(12)

圖10-2

美蘇高峰會

1986年,美國總統雷根與蘇聯領導人戈巴契 夫討論減少核子武器的問題,可說是兩國破 冰之始。

(13)

圖10-3

雷根「推倒這堵牆」演說

1987年6月東、西柏林交界的布蘭登堡門前 發表演說,向戈巴契夫呼籲開放改革

(14)

圖為1986年的柏林圍牆,牆的左側是東柏林 (東德),牆的右側則是西柏林(西德)。

(15)

西柏林

東柏林

柏林圍牆全長155 公里,最初以鐵絲 網和磚石為材料, 後期加固為由瞭望 塔、混凝土牆、開 放地帶、壕溝組成 的邊防設施。圖中 藍點與紅點為沿邊 所設置的檢查哨。

(16)

圖10-4

柏林圍牆倒塌

第1頁/3 東德為防止人民經由柏林 逃往西德,於1961起興建 隔絕東西柏林的柏林圍牆。 柏林圍牆於1989年11月9日 遭到拆除,象徵東歐共產 政權的瓦解。

(17)

(三)蘇聯解體 蘇共內部 拒絕改革 反彈 保守派 軟禁 戈巴契夫 葉爾欽 解救 戈巴契夫 平亂 葉爾欽解散 蘇聯共產黨 1991年8月 政變 解散 蘇聯正式成為歷史 世界進入後冷戰時代 1991年年底

一、蘇聯與東歐共產世界

課本第196頁 各加盟國脫離 蘇聯獨立

(18)

課本第196頁

蘇聯成為歷史

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巴契夫 宣布辭職,將國家權力移交給 俄羅斯聯邦總統葉爾欽,次日 最高蘇維埃決議蘇聯停止存 在,蘇聯正式解體。葉爾欽成 為俄羅斯聯邦獨立後的首任總 統。

(19)

第1頁/3 圖10-5

(20)

(一)波斯灣戰爭

二、後冷戰時代的國際情勢

伊拉克 科威特 伊朗 沙烏地阿拉伯 海珊總統 課本第196-197頁 占有世界10%的石油產量 伊拉克覬覦科威特的 石油產量,於1990年 發兵占領科威特,引 發波斯灣戰爭

(21)

(一)波斯灣戰爭 課本第197頁 美國取得勝利 伊拉克與美國關係惡化 1991年1月多國部隊 對伊拉克發動攻擊 聯合國授權美國 組成多國部隊 聯合國要求伊拉克撤軍 伊拉克不願撤軍 美國勢力 深入中東

二、後冷戰時代的國際情勢

(22)

第1頁/3

波斯灣戰爭

圖為1990年駛入波斯灣海域的美國巡防艦 布立頓號(Brewton)

(23)
(24)

波斯灣戰爭中聯合國盟軍的陸戰計畫 伊拉克 沙烏地阿拉伯 科威特 伊朗 波斯灣

(25)

美國派兵進攻蓋達組織的根據地: 阿富汗塔立班政權 (二)九一一事件

恐怖分子挾持

民航機衝撞

世貿大樓

美國認為塔立 班政權藏匿、 協助恐怖分子 課本第197頁 蓋達組織暗示他們 是幕後主使

二、後冷戰時代的國際情勢

(26)

(二)九一一事件

美國再次進攻伊拉克

九一一事件後,美國宣布對

「恐怖主義」開戰

主動攻擊對其 國家安全有危險 的國家 發動者:小布希 理由:伊拉克擁有毀滅性武器 結果:海珊政權倒臺 課本第197頁

二、後冷戰時代的國際情勢

(27)

第1頁/3

九一一事件

(28)
(29)
(30)

課本第197頁

蓋達組織

蓋達組織的宗旨是消滅 入侵伊斯蘭世界的西方 國家,以建立一個純正 的伊斯蘭國家。蓋達組 織在阿富汗擁有十多個 基地。九一一事件當時 的領導人是沙烏地阿拉 伯富商賓拉登。

(31)

課本第197頁

現今的阿富汗

儘管美國順利推翻

塔立班政權,但塔

立班成員還是在阿

富汗境內活動,對

抗現今的阿富汗政

府。

(32)
(33)

第1頁/3 圖片補充

(34)
(35)
(36)

• 有光就有影,無論做任何事,最糟

和最棒總是形影不離。對於自己的

弱點和缺點,也要像自己的強項和

優點一樣接受。

(37)

一部編年史如此描述1980年代世界局勢的變動:

「經過二十年社會、政治的劇變,一種新的政治

浪潮在西方世界逐漸抬頭。這可說是一種反革命,

開始於1979年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夫人出

任英國首相,但直到1980年底雷根(Ronald

Reagan)當選美國總統後,這一浪潮才真正發揮力

量。」文中所說「新的政治浪潮」所指為何?其

主要政策路線為何?

(A)新自由主義;新中間路線

(B)新社會主義;福利國家

(C)新保守主義;自由市場

(D)新民主主義;人權政治

101學測

(38)

冷戰時期,東德、匈牙利、捷克等東歐國家的人

民,曾多次起來反抗共產黨極權統治,但都慘遭

撲滅。到了1989年,東歐民主化運動再度興起,

由於形勢轉變,他們終能獲得自由與獨立。1989

年東歐民主化運動能一舉成功的主要關鍵為何?

(A)教廷的道德支持

(B)美國的人權外交

(C)歐盟的經濟制裁

(D)蘇聯的政策轉向

103指考

(39)

媒體報導:「波蘭國會於本月中通過加入北大西洋公 約組織(簡稱北約)案,波蘭預定在三月間與捷克及 匈牙利同時成為北約新會員。」這則報導出現的時代 背景為何? (A)二戰結束時,美蘇兩國在東歐對峙,美國拉攏波、 捷等國加入北約 (B)韓戰結束後,法國欲擴大在歐洲勢力,企圖說服 東歐各國加入北約 (C)越戰爆發時,西歐欲打擊華沙公約組織,勸說波、 捷等國加入北約 (D)蘇聯解體後,東歐向西方靠攏,波、捷、匈牙利 等國家欲加入北約

99指考

(40)

諾貝爾基金會公布某年度和平獎得主時,稱讚他促進國際 間以協商取代衝突,使許多歐洲國家重獲自由,降低國際 間競相整軍經武、劍拔弩張的勢態。消息傳到獲獎人本國 時,該國政治人物卻表示:「可喜可賀,但可惜不是得經 濟獎。」這位得獎者最可能是誰?該國政治人物的意見起 因為何? (A)戈巴契夫;蘇聯的改革開放政策無法使民生經濟好轉 (B)阿拉法特;巴勒斯坦在以色列的限制下經濟難以發展 (C)曼德拉;南非因種族隔離政策被孤立於國際貿易圈外 (D)歐巴馬;美國因金融海嘯導致經濟衰退,失業率攀高

106指考

(41)

107指考

1979年英國大選,在工黨執政失敗、經濟陷入困境 中,保守黨獲勝。面對英國經濟困境,保守黨宣示 :要解決經濟問題,必須讓私人企業發展,使其有 利潤,投資、創造高薪工作機會,「然後,我們才 有錢幫助老者、弱者、病者。」根據這個理念,保 守黨採取哪些政策以振興經濟? (A)鼓勵工會運動 (B)實施減稅政策 (C)國營事業民營化 (D)縮減社福支出 (E)立法管制匯率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2 本協定中, 「巴黎公約」指保護工業財產權之巴黎公約。 (一九六七年)巴黎公約,指一九六七年

美國於二零零三年第四季經濟復蘇力度逐漸轉強,本地生產總值由第三季的 3.6%加快至 4.3% a ,季度變動率 b

嘉大附小資源班 蘇瑩真老師.

’Phags pa shes rab kyi pha rol tu phyin pa brgyad stong pa’i bshad pa mngon par rtogs pa’i rgyan gyi snang ba zhes bya ba.. 16 據 Obermiller:“ The Doctrine of Prajba-paramita

復為落實政府醫療政策,共享醫療資源,結合健保制度改革,本 基金依據 99 年 7 月 14 日行政院院臺榮字第 0990039235

復為落實政府醫療政策,共享醫療資源,結合健保制度改革,本 基金依據 99 年 7 月 14 日行政院院臺榮字第 0990039235

復為落實政府醫療政策,共享醫療資源,結合健保制度改革,本 基金依據 99 年 7 月 14 日行政院院臺榮字第 0990039235

復為落實政府醫療政策,共享醫療資源,結合健保制度改革,本 基金依據 99 年 7 月 14 日行政院院臺榮字第 0990039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