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博士人才的空間流動與影響因素:臺灣與日本的比較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博士人才的空間流動與影響因素:臺灣與日本的比較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8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博士學位論文. 博士人才的空間流動與影響因素: 臺灣與日本的比較研究 政 治. 大. 立. n. Ch. sit. 正 博士. engchi. er. io. al. 劉. y. ‧. ‧ 國. 學. Nat. 指導教授:熊瑞梅 博士. i n U. v. 研究生:王士肯 撰. 中 華 民 國 一0七 年 六 月. DOI:10.6814/DIS.NCCU.SOC.004.2018.F04.

(2) 博士人才的空間流動與影響因素:臺灣與日本的比較研究 中文摘要 在當前全球化與高等教育擴張的脈絡下,本文試圖探究日本與臺灣國內所培 育的博士人才在各自人口、社會與經濟的結構性限制下的流動圖像與流動的影響 因素。作為一探索性的比較研究,本文以質量並行的方式進行分析,包括透過問 卷調查的方式,收集日本與臺灣博士生的流動經驗與態度;整理歷史資料與回顧 研究報告;以及對日本與臺灣已有流動經驗的博士們進行深入訪談。 本文發現:對博士人才而言,性別在流動傾向或行為沒有明顯的差異;在經 濟因素部分也缺乏充分的證據說明其效果。至於想要成為研究員或教授的生涯動 機,皆會增加日本或臺灣的博士生流動的可能性。同儕的遷移經驗,會增加流動 的傾向;開放的學術風氣也會提高流動的傾向。相對而言,臺灣自然科學領域的 博士人才有更高的可能性前往其他國家。臺灣博士人才也會隨著生涯階段的不同 而改變流動的可能性,且更易受到婚姻關係與子女的影響而降低流動的可能。 博士人才們若想要留在國內貢獻所學,空間流動的可能就會明顯降低。目前 日本與臺灣博士前往國外工作的比例都相當低。在已流動的博士人才中,日本博 士傾向前往美、歐延續研究,而在其他亞洲國家工作。臺灣博士則有較強的就業 傾向,且此動機會將人才導引至不同的地區。在世界經濟與學術階層化的情況下, 對市場規模較小的臺灣而言,未來博士人才的流動造成的負擔可能更加沉重。.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關鍵字:全球化、高等教育擴張、空間流動、流動動機、博士生涯. i. DOI:10.6814/DIS.NCCU.SOC.004.2018.F04.

(3) The Spatial Mobility of Doctoral Talent: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aiwan and Japan Abstract Given the macro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al expansion, we try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mobility and its related demographic, 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of doctoral talents in Taiwan and Japan. In this exploratory study,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are employed. We first collect data related to spatial mobility of doctoral students in Taiwan and Japan with questionnaire, review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research reports, and then interview doctors who had mobility experiences in Taiwan and Japan. According to our analyses, we find that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y gender for migration intention or migration behavior for doctoral talents in both Taiwan and Japan. The personal financial condition has no effect on doctoral talents’ mobility intention. Doctoral talents of natural science in Taiwan are more likely to move to other countries. The career motivation of being a researcher or a professor will improve the possibility of mobility in both Japan and Taiwan. The moving experience of peers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likelihood of mobility. Also, the open academic atmosphere will increase doctoral talents’ mobility intention. In Taiwan, doctoral talents’ mobility possibility changes depending on the career stage, and those who are married and/or have children are less likely to mobilize spatially. We further find that, if the doctoral talents want to contribute for their own country, they are less likely to move to other countries. For both Taiwan and Japan, the percentages of doctors who work in other countries are quite small. Japanese doctoral talents prefer to go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Western Europe for continuing their own research, but to go to other Asian countries for a position. In contrast, Taiwanese doctoral talents have stronger motivation to have a formal position, and this motivation will lead them to different regions. In the future, Taiwan may face the crucial challenge of doctoral talents’ mobility because of her smaller market size and the world economic and academic stratification..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Key Words: Globalization, higher education expantion, spatial mobility, mobility motivation, doctoral career. ii. DOI:10.6814/DIS.NCCU.SOC.004.2018.F04.

(4) 目. 次. 目. 次.......................................................................................................................... iii. 表. 次..........................................................................................................................vii. 圖. 次........................................................................................................................... ix. 壹、研究背景與目的.................................................................................................... 1 貳、文獻回顧................................................................................................................ 5 一、全球化理論 ........................................................................................................ 5 (一)華勒斯坦的世界體系 ................................................................................ 6. 治 政 (二)包曼的後現代全球化 ................................................................................ 8 大 立 (三)小結 ............................................................................................................ 9 ‧ 國. 學. 二、人口遷移理論 .................................................................................................. 11. ‧. (一)人口遷移理論 .......................................................................................... 12 (二)小結 .......................................................................................................... 21. y. Nat. sit. 三、高等教育全球化與人才外流 .......................................................................... 23. n. al. er. io. (一)東亞的高等教育全球化 .......................................................................... 23. i n U. v. (二)人才外流的相關研究 .............................................................................. 25. Ch. engchi. (三)小結 .......................................................................................................... 28 四、就讀博士者的相關調查 .................................................................................. 29 (一)美國 .......................................................................................................... 30 (二)日本 .......................................................................................................... 31 (三)臺灣 .......................................................................................................... 37 (四)小結 .......................................................................................................... 40 參、研究方法與資料.................................................................................................. 43 一、研究架構 .......................................................................................................... 43 二、研究假設 .......................................................................................................... 45 iii. DOI:10.6814/DIS.NCCU.SOC.004.2018.F04.

(5) (一)基本背景 .................................................................................................. 46 (二)個人動機 .................................................................................................. 49 (三)社會動機 .................................................................................................. 50 (四)學術/現職工作環境 .............................................................................. 53 (五)經濟動機 .................................................................................................. 54 三、量化分析之資料與方法 .................................................................................. 56 (一)資料來源 .................................................................................................. 56 (二)分析方法 .................................................................................................. 58 (三)變數說明 .................................................................................................. 59. 政 治 大. 四、質性深入訪談 .................................................................................................. 68. 立. (一)訪談架構 .................................................................................................. 68. ‧ 國. 學. (二)訪談議題 .................................................................................................. 70 肆、量化分析結果...................................................................................................... 72. ‧. 一、博士在學生的描述性分析: .......................................................................... 72. sit. y. Nat. (一)基本背景 .................................................................................................. 72. io. er. (二)學習背景 .................................................................................................. 76 (三)流動意願 .................................................................................................. 85. al. n. v i n Ch (四)流動現況 .................................................................................................. 88 engchi U (五)小結 .......................................................................................................... 93 二、博士在學生的迴歸模型分析 .......................................................................... 96 (一)日本 .......................................................................................................... 96 (二)臺灣 ........................................................................................................ 103 (三)日本與臺灣 ............................................................................................ 110 (四)小結 ........................................................................................................ 118 三、博士畢業生的資料分析 ................................................................................ 121 (一)日本 ........................................................................................................ 121 (二)臺灣 ........................................................................................................ 128 iv. DOI:10.6814/DIS.NCCU.SOC.004.2018.F04.

(6) (三)小結 ........................................................................................................ 139 伍、流出的預備軍:質性資料分析........................................................................ 143 一、日本 ................................................................................................................ 143 (一)此消彼長:泡沫經濟破裂與高等教育擴張 ........................................ 144 (二)日本博士的學習經歷 ............................................................................ 147 (三)日本博士圖像的變遷 ............................................................................ 152 (四)流動的結構性因素 ................................................................................ 156 (五)遷移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 163 (六)小結 ........................................................................................................ 170. 政 治 大. 二、臺灣 ................................................................................................................ 173. 立. (一)自下而上:高等教育的社會期望與擴張 ............................................ 173. ‧ 國. 學. (二)臺灣博士的背景特徵 ............................................................................ 177 (三)臺灣博士的學習歷程 ............................................................................ 180. ‧. (四)外在結構性的困境 ................................................................................ 182. sit. y. Nat. (五)人生的下一階段:返鄉 ........................................................................ 193. io. er. (六)小結 ........................................................................................................ 195 陸、結論.................................................................................................................... 197. al. n. v i n C h ................................................................ 一、博士流動的鉅觀因素:世界體系 197 engchi U 二、博士流動的微觀因素:價值動機 ................................................................ 198 (一)基本背景特徵 ........................................................................................ 199 (二)個人動機 ................................................................................................ 199 (三)家庭因素 ................................................................................................ 201 (四)社會因素 ................................................................................................ 202 (五)機會結構的差異 .................................................................................... 203 三、博士的流動趨勢 ............................................................................................ 204 四、研究限制與反省 ............................................................................................ 207 五、政策建議 ........................................................................................................ 208 v. DOI:10.6814/DIS.NCCU.SOC.004.2018.F04.

(7) (一)建構人才追蹤資料庫 ............................................................................ 208 (二)改變學習經驗 ........................................................................................ 208 (三)創造需求來源 ........................................................................................ 209 附錄 1:日本博士在學生調查問卷......................................................................... 210 附錄 2:臺灣博士在學生調查問卷......................................................................... 225 附錄 3:日本博士質性訪談問卷............................................................................. 238 附錄 4:臺灣博士質性訪談問卷............................................................................. 242 附錄 5:質性訪談同意書......................................................................................... 245 附錄 6:日本、臺灣描述統計百分比..................................................................... 246. 政 治 大. 參考文獻........................................................................................................................ 1 .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vi. DOI:10.6814/DIS.NCCU.SOC.004.2018.F04.

(8) 表. 次. 表 2.2.1 價值期望模式:概念範疇與內涵……………………..…………………...17 表 2.2.2 價值期望模式:概念範疇與指標………………………………..………...20 表 2.4.1 日本博士生的相關追蹤調查………………………………..……….........36 表 3.2.1 研究假設:在學生迴歸模型之一:基本背景……………………………...46 表 3.2.2 研究假設:在學生迴歸模型之二:基本背景……………………………...47 表 3.2.3 研究假設:臺灣博士畢業生迴歸模型:基本背景………………………...49. 政 治 大 表 3.2.5 研究假設:在學生迴歸模型之二 :社會動機……………………………...51 立 表 3.2.4 研究假設:在學生迴歸模型之一:社會動機……………………………...50. ‧ 國. 學. 表 3.2.6 研究假設:臺灣博士畢業生迴歸模型:社會動機………………………...52 表 3.2.7 研究假設:在學生迴歸模型之一:學術環境……………………………...53. ‧. 表 3.2.8 研究假設:臺灣博士畢業生迴歸模型:工作環境………………………...53. sit. y. Nat. 表 3.2.9 研究假設:在學生迴歸模型之一:經濟動機……………………………...54. al. er. io. 表 3.2.10 研究假設:在學生迴歸模型之二:經濟動機…………………………….55. v. n. 表 3.2.11 研究假設:臺灣博士畢業生迴歸模型:經濟動機……….……….…...….55. Ch. engchi. i n U. 表 3.3.1 博士在學生基本背景變項編碼表………………………………………...61 表 3.3.2 臺灣博士畢業生基本背景變項編碼表…………………………………...65 表 4.1.1 日本與臺灣博士生:年齡與性別………………...……………..…………72 表 4.1.2 日本與臺灣博士生:父母年齡……………………………………..….......73 表 4.1.3 日本與臺灣博士生:大學與碩士就讀所在地……………….…….....…...77 表 4.1.4 日本與臺灣博士生:改變專業領域………………………….....................77 表 4.1.5 日本與臺灣博士生大學修業年數比較:領域別………………......……...79 表 4.1.6 日本與臺灣博士生碩士修業年數比較:領域別………………..………...80 表 4.1.7 日本與臺灣博士生:主要及次要經濟來源………………….....................81 vii. DOI:10.6814/DIS.NCCU.SOC.004.2018.F04.

(9) 表 4.1.8 日本與臺灣博士生:就讀博士的理由 t 檢定……………….......................82 表 4.1.9 日本與臺灣博士生:選擇以研究為工作的理由 t 檢定……………….....84 表 4.1.10 日本與臺灣博士生:與工作相關的遷移意願 t 檢定……………...……..86 表 4.1.11 日本與臺灣博士生:未來可能的工作地點………………........................86 表 4.1.12 日本與臺灣博士生:前往其他國家的理由 t 檢定……….........................87 表 4.1.13 本國的流動性,和其他先進國家相比是否較高 t 檢定.............................89 表 4.1.14 國內研究者轉至外國的大學或研究機構的理由 t 檢定...........................90 表 4.1.15 本國研究者不願回到國內的理由 t 檢定………………...........................91. 政 治 大 表 4.2.1 二元邏輯迴歸模型:是否到國外工作:日本博士生…...............................99 立. 表 4.1.16 外國研究者選擇在本國從事研究的理由 t 檢定………...........................92. 表 4.2.2 多類別邏輯迴歸模型:到哪種類型的國家:日本博士生….....................102. ‧ 國. 學. 表 4.2.3 二元邏輯迴歸模型:是否到國外工作:臺灣博士生….............................106. ‧. 表 4.2.4 多類別邏輯迴歸模型:到哪種類型的國家:臺灣博士生….....................109. y. Nat. 表 4.2.5 二元邏輯迴歸模型:是否到國外工作:日本與臺灣博士生…..................113. er. io. sit. 表 4.2.6 多類別邏輯迴歸模型:到哪種類型的國家:日本與臺灣博士生…….….117 表 4.3.1 二元邏輯迴歸模型:未來五年是否前往國外:臺灣畢業生…………….136. al. n. v i n 表 4.3.2 二元邏輯迴歸模型:是否已開始尋找國外工作機會 :臺灣畢業生…….138 Ch engchi U 表 6.2.1 社會性因素的影響比較………………………………………………….202. viii. DOI:10.6814/DIS.NCCU.SOC.004.2018.F04.

(10) 圖. 次. 圖 1 日本與臺灣博士在學人數……….………………………………...….………...1 圖 3.1.1 研究架構…………………………………………………………………...44 圖 4.1.1 日本與臺灣博士生父親教育程度比較…………………………………...74 圖 4.1.2 日本與臺灣博士生母親教育程度比較…………………………………...74 圖 4.1.3 日本博士生父母親教育程度……………………………….….................75 圖 4.1.4 臺灣博士生父母親教育程度…………………………………..................76. 政 治 大 圖 4.1.6 日本與臺灣碩士修業年數…………………………………......................78 立 圖 4.1.5 日本與臺灣大學修業年數…………………………………......................78. ‧ 國. 學. 圖 4.3.1 博士畢業生的修業時間:日本與臺灣……………………….….…….…122 圖 4.3.2 世界人才報告歷年排名………………………………….........................125. ‧. 圖 4.3.3 世界人才報告:腦力流失………………………………….....................126. sit. y. Nat. 圖 4.3.4 世界人才報告:吸引外國高技術人才……………………….……….....126. al. er. io. 圖 4.3.5 世界人才報告:吸引和留住人才…………………………….….…........126. v. n. 圖 4.3.6 臺灣博士畢業生修業年數:領域別……………………………..…….....129. Ch. engchi. i n U. 圖 5.1.1 日本的教育政策與經濟危機………………………………….................146 圖 5.1.2 日本博士受訪者基本資料………………………………….....................151 圖 5.2.1 臺灣的教育政策與經濟危機………………………………….................176 圖 5.2.2 臺灣博士受訪者基本資料………………………………….....................178 圖 6.3.1 日本與臺灣博士的跨國流動趨勢………………………………….........205. ix. DOI:10.6814/DIS.NCCU.SOC.004.2018.F04.

(11) 壹、研究背景與目的 以一般大眾的眼光而言,能夠接受博士教育者是屬於高等教育中的精英。臺 灣在高等教育擴張的過程中,在大學生、碩士生人數皆大幅成長的背景下,接受 博士教育者的人數也呈現逐年陡增的趨勢。 隨著教育機會的開放,接受高等教育者人數的成長是可被預期的。以臺灣近 年不斷增加的博士就讀人數來看,在 2014 年在學人數成長至新高的三萬多人; 同時,迄今為止,日本國內的博士就讀人數,僅約為七萬四千人,從近五、六年 的數字來看,也呈現穩定的在學人數,並未有明顯的成長。臺灣在 1989 年時的 博士畢業生為 410 人,1997 年的教育改革開始人數激增至 2012 年增加為 4241 人;榎木英介(2010)所撰寫的《博士漂流時代「余った博士」はどうなるか?》 (筆者譯:博士漂流時代:「過量的博士」將會如何?)一書,指出日本過多的 博士,主要導因於 1950 年代的科學振興計畫、1991 年大學倍增計畫。從國家的 人口數、發展程度、經濟狀況來比較,臺灣接受博士教育者的比例遠高於日本, 此即臺灣與日本的差異之一;二方面,從各自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擴充政策,也可 以發現兩者的共同之處。. 立. 30000. ‧ 國. ‧. 40000. y. sit er. al. n. 50000. io. 60000. Nat. 70000. 學. 80000. 政 治 大. Ch. engchi. i n U. v. 台灣 日本. 20000 10000 0. 圖 1 日本與臺灣博士在學人數 近年,對日本或臺灣國內而言,過量的博士人數構成人力資源浪費的沉重壓 力。臺灣的社會輿論一方面指陳博士畢業生高才低用;另一方面,也浮現一些博 士人才外流的報導,根據英國牛津經濟「全球人才 2021」的預估(Global Talent 2021: How the new geography of talent will transform human resource strategies) ,臺 1. DOI:10.6814/DIS.NCCU.SOC.004.2018.F04.

(12) 灣到 2021 年,人才外流與供需失衡將是世界第一。此外,即使臺灣博士人數在 2010 年達到高峰,自此之後連續 7 年在學人數卻也呈現下滑的趨勢,依照行政 院的預估,至 2020 學年度,博士生將僅剩 2.3 萬人。換言之,未來臺灣可能將 面臨國內高階人才供給不足卻又外流的兩難困境。相對於此,日本自 2005 年博 士生人數達到高峰之後,即使國內博士人數過量,在學人數卻仍能維持相當穩定 的數字,且畢業博士的空間流動率低,是令人感到好奇之處。 華勒斯坦從鉅觀的角度切入,提供了對東亞地區的發展觀察,他認為一個國 家的工業化並不代表資本主義世界分工在質上出現變化。雖然世界各處可觀察到 工業化,只不過表示核心國家擺脫了薄利的產業而發展其他利潤較豐的產業。他 認為把生產效率上表現突出的地帶整個視為世界體系內重要的一環才是正確認 識東亞地區的方法。核心國家的秘訣並非在擁有工業,而是在擁有先進的壟斷部 門。他認為日本曾經據有臺灣。而今,台日雖已分離,但結果並沒有造成實質上 的變化。換言之,華勒斯坦仍將臺灣視為未能掌握壟斷部門的半邊陲國家,而日 本則是在東亞經濟發展的核心國家。對現今重視知識經濟的世界來說,或許核心 國家對於壟斷部門的掌握,也間接掌握住了博士人才的流動。 1980 年網際網路問世,在此之前,人類的通訊方式仍然受到空間上極大的 阻礙。2007 年智慧型手機誕生,對於網路的應用更加成熟,物理性的空間阻礙 被抹除,而通訊與運輸能夠達到更高的共時性。全球化(globalization)所帶來 國際性整合的過程,通訊與運輸傳遞的步調增快,也使現代人的空間流動更加容 易。在網際網路作為平台的基礎上,各國的博士人才得以互通,其所面對的就業 市場,相較於其他教育程度者也就更具有國際流動的可能性。Zelinsky(1971) 認為現代化必然的結果是個人自由的強化,在流動變遷中最重要的動態因素是在 現代化過程中社會和經濟的變化,而他所指稱的現代化即關乎通訊交通系統、電 腦等工具。換言之,相對於過去,在全球化的背景脈絡之下,接受最高教育訓練 的博士,當具有更高的空間流動能力。對於人口流動而言,人才過量所延伸出人 才流動的現象,可以提供兩個思考的方向:一是來自於國內的就業推力,使得博 士人才透過空間流動來尋找就業機會;二是在其他國家的就業市場存在需求,而 使得博士人才得以進入他國的人力市場。 依照內政部人口教育別的資料統計,臺灣具有碩博士學位的人口數自 2011 年正式突破百萬大關,有 101 萬 4165 人,2017 年底攀升到 142 萬人。臺灣總體 人口數中的碩博士人數和其他國家比較,25-64 歲的人口中,高學歷比率為 48%, 較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的平均值 37%為高,僅次於加拿大的 57 %,日本和以色列的 50%(林郁庭,2018;內政部統計處,2018)。承前所述,.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日本與臺灣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歷史過程與博士過量的問題,乍看之下,有著諸多 相同之處;然而,若以社會研究的角度來看博士人才的空間移動,兩國之間仍然 可能因為歷史、文化和社會價值系統的差異而使空間流動的結果大相逕庭。 日本歷經兩百多年的幕府統治形塑出一致性極高的社會文化,二次世界大戰 期間,美國政府為了理解日本人行動背後的意義,委託社會人類學家 Ruth 2. DOI:10.6814/DIS.NCCU.SOC.004.2018.F04.

(13) Benedict 進行日本文化模式的研究,寫成了《菊花與劍》一書,她說道:「日本 人,將矛盾的氣質詮釋到極致:富有侵略性卻又毫無威脅,奉行軍國主義卻也不 乏審美情趣,粗野蠻橫卻又彬彬有禮,冥頑不化卻又與時俱進,柔順軟弱卻又不 甘受欺,忠誠而又奸詐,英勇而又膽怯,保守而又迎新。」日本的文化模式透過 在這樣矛盾、曖昧的行動體現出來,難以捉摸的文化性也使日本研究自成一格。 有別於日本,自 1624 年以來,臺灣開始由西班牙、荷蘭各在南北佔領管轄,同 時期尚有大肚王國。1662 年後,由明朝鄭成功治理;1683 年,康熙派施琅攻打 明鄭,臺灣的治理轉由清帝國掌握。到了 1895 年,因清帝國戰敗,將臺灣割讓 予日本,開始日本對臺灣的治理。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國民黨政權來台,臺灣的 治理自此又有所改變。臺灣歷史學家,亦為中央研究院院士的曹永和,於 1990 年提出「臺灣島史」的概念,他說道:「不管時代環境如何變化,只要是生活在 臺灣的人,跟臺灣的關係總是不會變的。」他也認為臺灣史的研究過去太注重漢 人觀點與政治變遷,不曾徹底看清「臺灣島本身即是一個獨立的歷史舞台」。綜 合來說,曹永和注重以生活於臺灣的人民為主體,來看臺灣的歷史。然而,生活 在臺灣的人民始終在不同政權中擺盪,扮演承受的角色。從文化的角度來看,臺 灣社會受到漢文化、日本文化與近代西方文化的深刻影響,加之內部族群的諸多 差異,讓臺灣社會體現出內在的多樣性,而非一致性。 因而在歷史文化的環節上,雖然日本與臺灣同屬漢字圈的國家,實際上在文 字使用、內涵上,即便字形相同,內在意義有許多已迥然不同。臺灣與日本雖同 屬海島國家,但臺灣過去接受過荷西、明鄭政權、清帝國、日本帝國以及國民黨 政權的統治,加上島內存在豐富的族群與其文化,與相對單純的大和文化比較, 臺灣社會文化的組成更加多元複雜。臺灣與日本在不同的歷史背景、社會氛圍、 文化基礎上所發展出來的人文樣態,而會出現不同的行為模式,如此進行比較研 究,便較能彰顯出兩者的差異。 人類的空間流動因為技術的成長而越不受距離、性別的影響,既有的遷移理 論指出人所擁有的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進行空間流動。全球化透過運輸科技縮 短實際所需的交通時間,再者透過網路技術達到異地之間的溝通。這使得人類的 空間流動出現兩種可能:亦即在全球化下人的流動更加頻繁容易,同時也可能降 低流動的意願,甚至無須移動。新的遷移可能性,也可以讓本文在新的時代背景 下,與過去的理論進行對話。 因此,在現今全球化下空間流動相對容易的背景下,日本與臺灣各自在不同 時間進行了高等教育的擴張,然而兩者可能因社會文化、國家發展階段差異,而 導致博士人才流動現況上的不同,故而選擇日本與臺灣各自國內培育的博士在學 生與畢業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兩國博士人才空間流動的比較研究,期望透過調查.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資料的收集與分析,試圖釐清雙方博士人才流動的傾向,找出影響空間流動傾向 的因素與實際流動的情況,並比較日本與臺灣造成流動差異的原因。. 3. DOI:10.6814/DIS.NCCU.SOC.004.2018.F04.

(14) 本文主要研究的軸線在於: 一、在全球高等教育擴張的背景下,釐清日本與臺灣在世界階層中的角色, 以及各自國內高等教育政策和博士在學生、畢業生之間的關係; 二、就日本與臺灣博士在學生的跨國空間流動傾向進行資料收集,建構個人、 家庭、學術、社會、經濟等分析面向,透過迴歸模型加以分析,比較日本與臺灣 在流動傾向、流動方向上影響因素的異同。透過對已畢業的日本與臺灣博士進行 質化資料的收集、分析,體現不同國家、不同生涯階段的流動差異。最後彙整出 日本與臺灣博士的流動目的與流動模式。 社會學所欲關懷者是以當代社會為主體的經驗現象,並嘗試加以解釋。本文 是在現今全球化脈絡與人類遷移行為間如何交互作用下所形成的,以博士人才為 主要的研究對象,然而博士人才的流動行為並不會孤立或偏離於社會結構和主要 的人口流動軌道,而挖掘不同社會間的差異是為本文目標之一。 預期本研究將可對於臺灣與日本博士人才的流動傾向、影響因素與流動現況,. 政 治 大. 有更為基礎且深入的認識與討論,對於兩國之間的社會文化背景對個體所造成的 影響差異,亦能有更深一層的理解。本文不僅將來可做為後進研究的礎石,亦可 以俾高等教育政策或人才培育規畫修正之參考。 對臺灣而言,國內輿論所著重者在於人才流失,而將此一社會現象問題化, 並不能幫助國人更加完整地理解,且目前國內關於人口流動的研究鮮少涉及此一 議題,以博士為研究對象者更是付之闕如。是以了解臺灣國內養成的博士在學生 與畢業生空間流動的意願、現況及其影響因素,至為重要;同時藉由與日本進行 比較,有助於理解臺灣國內的博士人才空間流動的鉅觀、微觀影響因素。進一步, 也有助釐清臺灣在世界階層中所扮演的角色,在社會文化上各自的特殊性,提高. 立.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自我認識,反思不同社會結構之間彼此對行動者作用的深淺,或許可以藉此而發 展出更加適切的政策內容。. Ch. engchi. i n U. v. 4. DOI:10.6814/DIS.NCCU.SOC.004.2018.F04.

(15) 貳、文獻回顧 社會結構影響人類行動,人類的行動也會改變社會結構。不論何種行動皆有 跡可循,並不會自外於社會結構。有別於哲學的先驗性,社會學所呈現的是以社 會為主體的經驗性,在這樣的學科性格之下,兼顧理論概念與實證研究兩者,將 能提供本文更加豐富的討論。在文獻回顧中,本文借助人口遷移理論對於人類遷 移的基礎認識,以及社會學對於全球化在結構與行動的理論觀點,綜合兩者對於 空間移動的看法。其次,實證研究部分,在高等教育全球化與人才外流一節,主 要描述現今高等教育與全球化之間的關係,因高等教育全球市場化而出現更多的 遷移選擇與遷移行為,以及部分亞洲國家、城市對全球化下的高等教育所做的反 應,進一步接續回顧過去對高等教育或高技術者遷移的研究,亦即所謂人才外流。 本章從不同的時間點回顧人才外流相關的文獻,並整理出相關的發現,藉此提供 更多的討論。最後一節,聚焦在當今國家對於博士畢業者的掌握程度,將就目前 就讀博士者的相關調查進行說明,主要以日本與臺灣的情況為主,就雙方各自相 關的文獻或資料加以說明。 雖然人口遷移(human migration)的研究中,遷移(human migration)和流 動(mobility)、移動(movement)三個名詞經常交替使用(廖正宏,1995)。為 了避免概念運用上的模糊,清楚界定遷移的意義,就本文而言,文中所指之遷移、 流動、移動性等,均指由國內流向國外的國際遷移,是地理空間上的意義,即個 人在某一段時間內從一個國家移到另一個國家,是指跨越國界的改變。由於流動 (mobility)的用法,與社會階層研究中社會流動一詞有所重複,之後若有提及, 則會特別以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稱之,以資兩者區別。.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一、全球化理論 . 人類遷移的歷史具有連續性,時至今日,現代社會的全球化架構,仍舊承續 了過往時代,在越發成熟的市場資本主義與交通、通訊的基礎上進行移動。所不 同者,在於其「全球化」的動力來源。「全球化」現象加速最重要的關鍵因素, 便是近代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的發展。工業資本主義的資本不斷積累與再投資, 讓科技不斷進行循環式地革新,換言之,人類在使用了機械動力之後,交通進展 的速度,提升了社會其他面向上的流動速度,不論是在舊有的海陸交通方式上加 快速度,更增加了空間的運輸,使得交通網絡形成了立體的三度空間,而電子傳 輸更使無形的資訊知識加速流動。對近代來說,特別是科學技術的進展,替舊有 的全球化體系改頭換面,增添了新的動力來源。 換言之,空間障礙的排除、時間的同步都是全球化下的結果,也是特徵。對 於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來說,網際網路的運用加速了其在全球的擴展。全球化就像 5. DOI:10.6814/DIS.NCCU.SOC.004.2018.F04.

(16) 是蝴蝶效應一般,遠在他國的資本家,可以透過網際網路收購大片的土地、廠房、 公司,而造成當地地景的改變、人們生活的混亂等。在諸多對於現代全球化的描 述與理論建構中,伊曼紐爾.華勒斯坦從批判的角度,去描繪了資本主義在全球 市場之下的剝削圖像,即便他在某些預測上―如馬克思一般―並不準確,卻帶給 我們在思考社會運作如何形成至今日的一個解釋框架。 其次,全球化現象的複雜性格,使得在每一項社會議題上都有它出場露臉的 機會,要捕捉它的身影,就如同包曼所說:「有如要將布丁釘在牆壁上一般地困 難」。全球化的出現只是個開端,現象本身會伴隨著時間持續不斷地變化,第一 支智慧觸控手機 iphone 在 2007 年問世以來,資訊的流通與通訊技術的應用強度, 在此之前,迥然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代。因此,全球化現今的樣貌,與人類的行 為樣態必然與過去有著相當程度的差異存在,而社會學家包曼對於全球化所帶來 的社會衝擊,不同於華勒斯坦的概念論述,從諸多人類行動的面向上去詮釋社會 的變化。以下,就華勒斯坦與包曼兩者的觀點分述之。. 立. 政 治 大. (一)華勒斯坦的世界體系. ‧ 國. 學. ‧. 華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的世界體系理論,在思想光譜上從左派出 發,他的歷史觀受到布勞岱(Fernand Braudel,1902-1985)的影響,因此華勒斯 坦對於世界體系運作下的全球秩序,應該配合部分布勞岱的觀點來理解,他們兩 人的想法在某些部分是契合的。 布勞岱曾對資本主義提出一個觀點:資本主義需要一種等級。我們並無一個 徹頭徹尾的典型資本主義社會存在。但是資本主義本身能夠變化,作為一個高彈 性的運作邏輯來說,即使它不是典型的,它的力量仍然強大。因此,在世界上維 持國家富窮、強弱等級,對資本主義來說、對華勒斯坦所稱的北方國家來說,在 世界體系運作的層次上維持階層化是需要且必然的,否則北方又何須透過各種的 方式去阻斷南方國家的發展進程,正是因為這些動作將打破了世界資本主義體系 所需的等級支持。 換句話說,一個社會學傳統的基本關注的焦點:階層化。在全球的層次上, 同樣存在對個別國家的階層化,及已開發國家對於未開發的或開發中的國家所進 行的剝削,在資金上的傾注或抽離、轉移高污染工業等。因而對於歷史社會學家 華勒斯坦而言,階級支配和階級衝突最重要的線索不是發生在某一特定國家,而 是發生在國家之間。資本主義已經包含了一個世界體系(world system)―也就 是,一個由不同國家組成的體系,它組成了自身的一個「世界」。 世界體系理論(world systems theory)認為,自從十六世紀發展世界市場開 始,便形成一些擁有資產或豐富資源的「核心」國家,可以說是這個世界的上層 階級;以及一些依附在核心國家的邊陲(peripheral)國家,則是這個世界的工人 階級。這些邊陲國家的提供廉價的勞動力、土地、原料,以及消費市場,在全球.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6. DOI:10.6814/DIS.NCCU.SOC.004.2018.F04.

(17) 資本市場下構成一個世界體系。世界體系由「核心-半邊陲-邊陲」國家這三個 同心圓組成。核心國家是指在資本、技術、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已開發國家, 資本的積累主要是透過壟斷,壟斷則轉化為核心-邊陲的關係。邊陲國家是指在 這三方面處於從屬地位的開發中國家,半邊陲國家是界於前兩者之間的國家,是 一部分地位上下流動的區域,此三者之間存在著週期性律動(cyclical rhythms)。 如果考慮國界,在地理上可以觀察到有些國家具有的主要是核心行為,有些 則具有邊陲行為,還有些是各有一半一半。華勒斯坦稱這類一半一半的國家為半 邊陲國。而半邊陲國的邏輯跟中心-邊陲形成的理由是一樣的,那就是資本積累 的壟斷邏輯。 世界體系理論所強調的一個關鍵,也是往往會被忽略的,便是世界從來就是 分層化的。總是有一個核心地區,它為半邊陲和邊陲地區設定了可能的發展趨勢。 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過程是內在循環的,世界體系的循環動力學是按照以下規律 運行的:核心國家具有高技能、高工資的生產經濟;邊陲國家的經濟是低技能、 低工資型的。換言之,工業化並不代表資本主義世界分工在本質上有所變化。 華勒斯坦認為一般對邊陲國家工業化後能產生本質改變的看法,是一種誤解,核 心國家的強大其秘訣不在工業化,而是在擁有先進的壟斷部門。即使全世界到處 可見工業化的都市或國家,但那只表示核心地區放棄了利潤較薄的產業而轉向其 他有更豐厚利潤可圖的產業。華勒斯坦舉巴西為例,即使巴西製造業的百分比遠 高於日本、西歐或美國,但仍然不能稱巴西為核心國家。因為製造業並不代表中 心。因此,資本主義世界體系質上的轉型並不會因落後國家的工業化而發生。這 樣的體系觀點,反映在華勒斯坦對日本與臺灣在世界體系上的定位,他認為即使 臺灣在生產上表現亮眼,但必須把生產效率上表現突出的地帶整個視為世界體系 內重要的一環才是正確認識東亞區域內國家(包含香港、韓國與新加坡)的方法。 他認為日本曾經據有臺灣。即使台日雖已分離,但並沒有造成實質上的變化,意 味著日本與臺灣在世界體系上階層化的相對地位。日本是核心國家,臺灣則是半 邊陲國家。 世界體系理論承接過往的歷史,嘗試論述是什麼造成了不平等,以及在歷史 上是什麼造成了不平等的變化的理論。世界體系在這樣的基礎上提供了一種解釋, 即核心國家的資本主義主要通過向邊陲的發展中國家擴張來挽救自己。世界體系 理論對於國際遷移的機會結構(opportunity structure)提供了不同的見解,主要 強調核心國家的發展依靠的是對邊陲國家的壓榨和剝削,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的 差異對國際遷移所產生的影響。簡言之,發展階段的落差導致了不平等的國際秩 序,亦即國家之間的落差也反映到人民空間流動的可能性與方向。 對左派學者而言,哪一個國家屬於核心國家集團,以及與其對應的邊陲國家, 並非重點,重要的是結構模式並沒有改變:一個極端不平等的世界,及其將導致 的階級衝突。由歷史來看,由某一世界文化佔支配地位的狀況並非新現象,文化 支配對於權力的穩定具有效果極佳的效用。這也正是全球化下民族國家內部的憂 慮,各個國家的內在是否正在被強勢、單一的文化、價值或制度所取代,民族國.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7. DOI:10.6814/DIS.NCCU.SOC.004.2018.F04.

(18) 家的文化是否還能存續?對本文來說,不論世界體系的結構模式、剝削與被剝削 角色關係有沒有改變,結構中的行動者是否受到結構的影響或限制,不同國家之 間的傳統、文化影響是否在行動者身上消退,而反映在個體流動傾向或行為的選 擇上,更令人關注。而這一點,或可以在社會學家包曼的觀察上得到答案。. (二)包曼的後現代全球化 距離的觀念是建立在某一個社會對於距離的定義,是一特定的生活經驗。換 句話說,距離的觀念出自於人類社會,極具有社會性的特質,是社會的產物。包 曼對於全球化現象的看法,便建立在個人對距離與空間的可及性上,他認為距離 的長短取決於人們可以達到的速度,因而在貨幣經濟體制中,則取決於個人可以 購買到的速度。關於這一點,在全球化下越發凸顯。 對包曼來說,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概念所傳達的最深刻的意義在於, 世界事務的難決、詭譎與動機特質;但正如全球化對每一個地方的影響,「普遍 化」標示了一個普遍的秩序―在真正普遍的全球規模上,創造秩序。因而,全球 化是既令人感到混亂,卻又在社會秩序與生活方式上越發趨同的一個過程。 資本主義的進程在現代之所以迅速,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 所帶來的科技動力,運輸工具的持續演進,縮短兩地的流通時程,直到網際網路 的誕生,讓訊息的流通沒有時差,脫離了外在世界媒介物的侷限,體現了網路空 間(cyberspace)的新型態「自由」 。當訊息的流通速度遠快於實際的世界時,正 如前所談到的,速度的不一致,必然造成極大的不安與恐慌。這種消弭時間與空 間的能力,可以不花片刻時間就侵入與剝削一個空間。 一如華勒斯坦對世界階層化的觀察,包曼對於民族國家的下一步,特別是弱 小的民族國家在面對巨型跨國資本流動的壓力,感到悲觀。事務全面性的全球化, 民族國家的治理能力被削弱,使得民族國家再也不能為所欲為。從另一個角度來 看,超國家的(supranational)組織影響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 「一方面加速了對 弱勢區域的排擠,一方面也創造了資源分配的新管道,使其至少部分擺脫了民族 國家的控制」。包曼認為對民族國家侵蝕的力量是超國家的(transnational)。儘 管民族國家仍然是平衡預算的唯一架構,是政治創制的唯一有效單位,卻因為這 些具侵蝕力的「超國家性」(transnationality) ,而顯得晦暗,不再屬於深思熟慮 的、有目的性的理性行動。」上述的看法,在歐盟對希臘的紓困案上看得格外清 楚,希臘毫無置喙的餘地。在全球的政治集團與跨國公司的意志下,主權與移動 的自由在世界的規模下重新分配,民族國家恐只剩下最基本的領土與治安秩序。 民族國家權力的消退,讓資本家更自由地在全球到處蒐羅尋找尚有廉價勞動力的 國家。資本家是在一個不受限制的情況下, 「逐廉價勞動力而居」 ,不論當時的政 府如何與資本家情投意合,當在地的薪資提高時,就是資本家無情撤離的時候。 資本家對勞動力的選擇是全球性的,相對的,而勞動力的供給則具有嚴格在地性.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8. DOI:10.6814/DIS.NCCU.SOC.004.2018.F04.

(19) 限制,換言之,資本家在全球化下可以更徹底宰制勞動者。 包曼所重視的「移動性」是在他的全球化論述過程中,極為重要的概念。 「移 動性」 (mobility)的有無,標示了後現代或晚期現代中的新社會條件,作為新時 代的社會階層中,不平等的標幟,也是區分新社會階層位階的一種新的標準。新 型態的社會階級的頂端是完全超越地域限制的;依照不同程度的空間限制,分成 好幾個層級,處於頂層與處於底層,以及中間的新中產階級來說,有各自不同的 意義。最底下的一層,以包曼的話來說,形同中世紀的農奴固著在領主的土地上, 是附著在土地上的造孢組織。 遷徙或移動的自由對人類的生命具有重要性,自由選擇居所,旅行;相對地, 不能移動意味著監禁的狀態,在時空壓縮的時代,被排除的記號就是不動性 (immobility) 。他認為當今人類分布在全球與地方,這樣的一個不平等的位階之 上,移動的自由標示了一種社會地位、進步與成功;不能移動則意味著失敗與落 伍的標籤。對於可動的精英(mobile elite)或可稱作移動性的精英(elite of mobility) 來說,移動性代表了不折不扣的「去物質化」 (dephysicalization) ,亦即移動不受 物質性的阻礙。新精英的超地域性是一種令人嚮往的自由,這正是其與底層差異 的衝突來源。原因在於其餘人「被留下」 (staying put)的處境,無法像精英一般 隨心所欲地移動,包曼認為地域性無法提供家的感覺,反而更像監獄一般,對於 自己被留下,越是屈辱感倍增。從過去到現在,有錢有勢的菁英總是比較具有世 界主義的宏觀,有別於同一塊土地上的其他人;同時,他們總是可以創造出自身 獨特的文化,把他們渺小同胞眼中不可跨越的邊界,完全不放在眼裡;他們和境 外的別國精英之間具有更多共同點,和自己的同胞反而差異甚巨。 「全球化」過程引發了一系列的重分配與兩極化歷程,在財富與貧窮之間, 在特權與剝奪之間,在自由與限制之間。包曼對全球化所造成的不平等,毋寧是 更加個體微觀層次的,以移動的自由為中心,移動(mobility)已經變成最有力 和最令人羨慕的階層化因素, 「進行全球移動」 (access to global mobility)已經晉 升最高的階層化原則。而世界性的重新階層化過程(restratification) ,從而產生 了新的社會文化層級,以世界為分配的規模。全球規模下的財富在一部分人急遽 增加與貧窮在某一地區劇烈惡化,仍是在同一套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的邏輯下發生 的,在地化的貧困和全球化的富有一樣,是在合法的情況下所發生的。.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三)小結 Collins 認為理論不僅是對某一趨勢的描述,更應該是一種解釋,足以讓人 理解。在全球化議題上,華勒斯坦的世界體系理論,在古典的馬克思理論的基礎 框架上,對資本主義運作的擴張與其市場自由化,所形成的全球性階層化進行解 釋。因此,世界體系理論所賦予我們的另一個啟發:世界從來就是具有階層性格 的特點。總是會存在一個中心,和發展程度上次於中心的其他地區,且受到核心 9. DOI:10.6814/DIS.NCCU.SOC.004.2018.F04.

(20) 國家壟斷的影響,進而解釋了半邊陲、邊陲國家的發展困境。 誠如前所述,核心國家所掌握的是具有豐厚利潤的壟斷性部門。本文推論, 對於現代社會而言,即是要掌握關鍵的知識與技術,而知識與技術都來自於人的 創造與發明,因此高等人才的培育會是核心、半邊陲、邊陲國家在競爭過程中的 重心。然而,實際上全球高等教育的擴張趨勢,使得人才培育過量,在供需上出 現失衡。過量的高等人力是否在空間上產生流動的行為,就成為可以進一步討論 的議題。這也是為什麼包曼對於個人的移動性的看法,能夠接續世界體系的討論, 而對本文在銜接全球化與人口遷移上產生媒合的作用。 全球化使得資本主義的資訊、資金、個體流動速度更快速的到達更多國家。 在世界體系的概念下,國家的位置是動態的,並非一成不變。因此,高階博士人 才的流動選擇,也會伴隨不同國家對人才競爭的態勢而有所改變。半邊陲國家可 以爭取核心國家的博士高階人才,同樣地邊陲國家也可以爭取來自核心與半邊陲 的博士人才,而使得博士人才的空間流動的可能性大幅地上升。因而,包曼指出 移動性作為精英的特徵,應當結合世界體系全球競爭的框架。 其次,世界體系與包曼對全球化的理解,基本上都將研究、批判的對象設定 在資本主義的場域內,我們可以從其文章中持續看見資本家、勞工的重要性。但 經濟上的理性會使理論的應用產生一定的侷限,畢竟在不同的場域之中,全球化 的影響與各個社會的碰撞,都會產生各自不同的意義、包容或抵抗。各個場域內, 也不盡然是資本家和勞工的對立。從日本的傳統企業文化來看,員工盡心盡力為 公司付出甚或病倒的情況,反而能夠得到社群內的讚許,而不會出現任何責怪企 業的聲音,相對的員工個人也不會有任何怨言。東西方的文化差異,確實會使得 西方理論家在將理論概念化的過程中,直接忽略掉「非西方」文化的特殊性,以 及其文化特殊性對於其所建構之理論一般性的深刻影響。 再者,流動的意義會隨著全球化與科技的發展背景而有所不同,確實空間流 動的自由是一種階層性的展現,然而,通訊科技的進步很可能使得流動成為不必 要的成本,而移動的需求便會變得更加特定。同時,相對於西方普遍的個體主義, 對強調集體性、家族的華人傳統文化來說,遷移是極為重大的家族事件,例如: 「父母在,不遠遊」、或者所謂「安土重遷」、「落葉歸根」的傳統。因此,若從 不同社會文化差異來看,流動的或高或低,其影響因素可能與包曼所指稱的那種 資本家的經濟移動相距甚多,而更可能受個體所在社會的文化牽制。 綜論兩者在鉅觀結構脈絡上提供了理論基礎。在全球動態的競爭下,高等教 育擴張成為國家人力提升的重點,也反映在超國家的(supranational)學術組織 的聲望排名。博士人才的空間流動在這樣的背景下,而值得更加深入去研究。包 曼所論述的大幅度的移動,其實是有待進一步驗證與討論的。如前所述,網路的 進步與文化的差異,都將對移動性產生根本的改變。更重要地,在東亞文化的社 會結構下,也可能出現與包曼看法不同的流動類型。因此,在包曼對全球化的移 動觀點下,我們必須回過頭來了解既有與人類遷移的相關理論。.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0. DOI:10.6814/DIS.NCCU.SOC.004.2018.F04.

(21) 二、人口遷移理論  在人口學的研究領域中,人口遷移(human migration)的定義與內涵,經常 因為概念上使用的複雜,而使得在在進行界定時,較難形成相當一致的說法。舉 例來說,在人口遷移的研究中,流動(mobility)、遷移(migration)、和移動 (movement) ,三個名詞是經常交替使用。一般而言,在文獻上指的流動(mobility) 包括了所有在地域(territorial)上的任何類型移動,通常包括了遷移(Johnston et al. 1996) 。遷移是指永久(permanent)或半永久(semi-permanent)的居住地改 變,個人或團體,從一個社會單元(social unit)或居家環境到另一個環境的空 間轉。Movement 往往只在較小的地理範圍內,所作的短距離地移動。在中文上, 遷移乃是一種通稱,包括長距離的遷移與短距離地移動,「人口遷移」和「人口 移動」是交替使用的,若要有所區別,在前面冠上適當的形容詞即可,如長距離 的人口遷移和短距離的人口遷移(廖正宏,1985)。 然而,不是所有在空間移動的形式均可被視為遷移。孟加南(Mangalam, 1968) 嘗試將心理因素及互動因素明顯的納入遷移的定義當中,孟加南認為「遷移乃是 遷移者衡量各種價值,作成決定後從一個地方作相對的永久性(relative permanent) 的遷到另一個地方,而導致遷移者互動系統的改變。」通勤者、通學生、遊客並 不能算是移民(Zelinsky, 1971)。且若改變了長久的居住地,然新居卻只是在原 住地附近或並未改變其居家生活,如依舊讀原來的學校、做原來的工作,在原來 的商店買東西,這只能說是一位移動者而不是移民。因此,有的移民(migrants) 是移動者(movers),但並非所有的移動者都是移民。遷移通常是形容遠距離的 移動,而不只是從城市的一端到另一端。 西方學者 Portes 認為:「不要指望有一種宏大理論能夠解釋移民的每一個問 題、每一個層面,號稱面面俱到的理論只是空談,沒有哪一種理論可以獨立提供 解讀移民的捷徑。」因此,透過具體的研究,來說明人口移動的現象,去建立中 程理論具有其必要性。 人口流動的構成不僅受到社會鉅觀層次的結構影響,例如:政治安定與否、 經濟興盛亦或蕭條、社會文化傳統是開放或封閉,都會對個體產生一定程度的影 響或干擾;同時,流動也受到個體所具有的特徵、選擇性與個人動機的影響,例 如:性別、年齡的影響、教育程度及婚姻與家庭狀態,亦或是個人自我完滿的動 機。關於人口流動的相關理論已累積相當的成果,就人口流動的核心理論而言, 當包含有人口學的推拉理論,以及 Zelinsky 的流動階段理論與價值期望模式。在 鉅觀或微觀的層次上,上述理論乃是既此且彼地相互關聯,在理論的發展進程上 具有脈絡的一致性,而能對人口流動的原因、動機有所涵蓋。以下,就目前關於 人口流動的理論加以說明。.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1. DOI:10.6814/DIS.NCCU.SOC.004.2018.F04.

(22) (一)人口遷移理論 推拉理論是根據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中西方國家出現的城市商業中心提供的 就業機會所形成的吸力,同時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導致農村勞動力過量,迫使大量 農民離開土地另謀出路所形成「推力」而提出的一種遷移理論。 推拉理論認為人口遷移之所以發生,存在兩種動因:由原住地的推力或排斥 力(push force)推動人口遷移和遷入地的拉力或吸引力(pull force)吸引人口遷 移交互作用而成。推拉理論假設了人的遷移是經過理性的判斷後所做的決定;同 時,認為遷移者對原住地及目的地的訊息有某種程度的了解。遷移者相信他們在 遷入的目的地上會比原住地得到更大的滿足。正是兩地之間存在著各種機會的差 異才構成遷移的「推力」和「拉力」機制。 普遍而言,在推動遷移的力量上,主要有自然環境和社會條件兩個方面。首 先,人所生存的自然環境中,是否合於居住、自然資源的多寡都是推動遷移的基 本力量。第二,社會條件是推動人口遷移的另一基本力量,舉凡如:政治動盪、 宗教或種族之間的衝突,以及收入水平相對低落都可能成為推動人口遷移的力量。 因此,原居地既有的消極因素形成所謂「推力」,將居民推出原居地;遷入地則 必然具備積極因素形成的「拉力」,將居民吸引進來。而推拉理論的不足之處在 於只能就遷出與遷入兩者之間進行解釋,對遷移的過程,例如:遷移過程中的障 礙如何影響一個人的遷移行為,推拉理論並未能提供有力的證明。.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1. 推拉理論. Ch. i n U. v. 依照目前現有的文獻,對人口遷移的研究最早可推溯至英國學者 E. G. Ravenstein(1834-1913) ,他分析 1881 年英格蘭及威爾斯人口普查資料中的遷移 情形,並在 1885 年在皇家統計學會(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發表。隨後他又 參考二十多個國家的資料,在 1889 年時發表了第二篇文章,這兩篇文章中都以 「遷移法則(Laws of Migration)」來闡述當時他對遷移的觀點(Ravenstein, 1885) 。 也因此他被奉為西方人口遷移理論的開端。 Ravenstein 認為大多數的遷移者(migrants)均是短距離的,而長距離的遷 移則是受到較大的工業和商業的中心所吸引,移動量隨原居地與吸引中心之距離 的增加而減少,而且大部分的移民欲改善他們的物質生活(謝高橋,1981)。當 時他並沒有特別使用推拉理論此一名詞,但其法則具有其內涵。Ravenstein 的遷 移法則主要有七點,說明如下:. engchi. (1)遷移與距離(migration and distance) 遷移的規模與距離成逆相關。對於吸收移民的中心而言,離中心越遠,遷移 12. DOI:10.6814/DIS.NCCU.SOC.004.2018.F04.

(23) 的人口越少。因此,多數的遷移都傾向於短距離的,他認為打算長距離遷移的人, 一般是傾向於遷往某工業和商業中心。 (2)遷移與階段(migration and stages) 遷移總是分期和分批進行的,具有階段性。較大的工業和商業中心吸引週遭 鄰近村落的移民,而這些村落的人口則由更遠的村落移民來遞補,如此人口遷移 成階層性,逐步影響到更偏遠村落。相反地,反向的擴散亦是如此,階層性的由 近而遠向外擴散。 (3)遷移的流向與反流向(stream and counterstream ) 遷移並非單向而是雙向的。每一人口遷移的主要流動方向,都會伴隨著相反 的流動方向,並非只有人口移出。. 政 治 大 來自農村的遷移人口向城市遷移的傾向,大幅超過城市人口的外移。 立. (4)城鄉對遷移傾向的差異(urban-rural difference in propensity to migrate). ‧. ‧ 國. 學. (5)女性在短程的遷移居多(predominance of females among short distance migrants) Ravenstein 認為女性人口在短距離遷移中占優勢,因而在短程(short-journey) 的移民是比較多的。. y. Nat. sit. n. al. er. io. (6)技術與遷移(technology and migration) 遷移的規模與技術的發展成正相關。也即是說交通運輸工具的增加和工、商 業的發展都會使移民人數增加。遷移規律性與技術發展成正相關。. Ch. engchi. i n U. v. (7)經濟動機的優勢性(dominance of economic motive) Ravenstein 認為人們所期望有更好的物質條件,便是造成人口遷移的最重要 的原因。多數的遷移卻是起因於人類改善生活的動機且相信遷移後能滿足這種慾 望,不管是有利的或不利的經濟因素都對人口遷移產生影響。原本的居住地可能 存在不適當的法律、沉重的稅賦、不佳的天候、不合適的社會環境,會造成了人 口遷移的推力,但經濟因素仍是具優勢性的,因為多數的人會為了改善物質生活 而選擇遷移。換言之,他認為拉力的重要性,遠高於推力。 Ravenstein 的遷移法則對於遷移的對象、距離、階段、流向、遷入地的類型、 遷移的目的,以及物質技術的考量,在其所在的年代能夠簡明且合理地給予遷移 的核心重點描述,特別是對技術對於遷移的考量,以及遷移者的經濟性目的,對 之後的遷移理論的發展,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時至今日,社會型態的差異、經 濟結構的變化、科學技術的提昇都可能使理論產生較大的不確定性,遷移的影響 因素有進一步研究的需要。 13. DOI:10.6814/DIS.NCCU.SOC.004.2018.F04.

(24) 2. 流動的選擇性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 Everett S. Lee(1966)認為遷移者在「想要遷移」 到「決定遷移」間,仍存在許多障礙因素,提出了中間障礙(intervening obstacles) 的概念,強調原住地與遷入地之中間障礙因素的重要,納入推拉理論而形成他的 遷移理論,並把遷移的決定與過程歸納成: (1)與原住地有關的因素(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area of origin) (2)與遷入地有關的因素(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area of destination) (3)遷移的中介障礙(Intervening obstacles) (4)遷移的個人因素(personal factors). 政 治 大 依照 Lee 的遷移推拉理論,遷移是指人口朝著一個明確的目的地遷移的人流。 立 人們決定遷移與否取決於對原住地正負因素和遷入地正負因素進行反覆權衡、比 ‧. ‧ 國. 學. 較的結果。只有當遷移的好處大於遷移成本時,人們才會採取遷移行為。但他強 調人們對原住地正負因素的考慮和對遷入地正負因素的考慮有很大區別。簡單的 對正負因素的考慮還不能決定是否要遷移,進一步的考慮是在原住地到遷入地的 遷移過程中存在著那些中間障礙因素。 Lee 認為在每一個地方都有許多正向吸引的因素和負面排斥的因素,這個別 以「+」和「-」來表示,也有一些中性因素,以「○」來表示。但因素本身是 否發生作用,則會因遷移者的特徵而異,此即為遷移的選擇性。遷移選擇性或稱 為差別遷移(differential migration)是指不同人口、社會、經濟特質的人們有不 同的遷移機率(熊瑞梅,1988)。例如,好天氣吸引著人而壞天氣同樣為人所厭 惡。但是,好的學區吸引有學童的父母,對沒有小孩的家庭而言卻是一種推力, 因為好的學區意味著較高的房地產價格與稅率。基本上,每個人對於原住地較為 了解,而對於遷入地的情形卻所知有限,在遷移判斷上便會發生困難。在「+」 和「-」因素的評價還必須考量與個人的生命週期(life-cycle)的階段,不同的 生命階段對於兩地相關因素的片段也會不同。除了對兩地「+」和「-」因素的 評價外,還存有兩地之間的中介因素(intervening obstacles) ,同樣的因素對於不 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評價。例如:遷移的費用高低,有些人不會在乎,而有些人則 認為相當重要。因而,遷移的決定是很難完全是理性的選擇結果,是基於理性或 感性的成分多,經常是無所判斷起的。事實上,並非所有的移民都是自己做決定 的,通常小孩和婦女,都會被迫隨著父母或丈夫遷移(Lee, 1966)。 對 Lee 的遷移理論的評價,經常不在於其理論的創見,而在於其集各家理論 大成後所形成相對完備的理論架構。有關遷移量或移民特徵的想法,在 Lee 之前 已有不少學者提過,移民的特徵,諸如: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宗.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4. DOI:10.6814/DIS.NCCU.SOC.004.2018.F04.

(25) 教信仰與遷移行為確有密切關係(廖正宏,1985)。以教育程度來看,遷移者知 覺到移動會增加其晉升的機會,亦即遷移目的地具正面因素者,則多會傾向於遷 移,例如:高教育者及專業和經理人員。對所有的遷移者而言,Lee 指出遷移的 選擇會傾向於雙眾數(dimodal) ,即教育程度或職業地位最高或最低的人均傾向 於移動。臺灣 1980 年代遷移正面性的選擇現象仍然很顯著,一方面說明當時臺 灣未到達後工業社會階段,也意味著華人文化強調教育是家庭地位改進的最重要 因素,故教育的遷移選擇性仍很顯著(熊瑞梅,1988)。 從 Ravenstein 到 Lee 對推拉理論的發展可以了解到,人口遷移基本上必須考 慮到:原住地的負面因素、遷入地的正面因素、中介障礙與個人特徵。基本上, 推拉理論是在一個個體層次上去說明人遷徙可能考慮與影響決定的因素,包含外 在條件、遷移障礙與個人偏好等等彼此互相作用。這提醒了進行不同社會間比較 時,仍應該關注到個人的層次,例如已有遷移經驗的個體,相對而言就更加容易 再次遷移。而其所謂的遷移障礙,若是在現今交通便捷的時代,應當又會出現各 種不同的結果。.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3. 流動轉型理論. ‧. 流動轉型理論是 Zelinsky(1971)針對傳統推拉理論加以修正,從時間空間 的角度重新探索的人口流動論述。人口流動是指人們在地域間的流動,包括傳統 的遷移行為及短期的來回流動 。推拉理論不是用於都市內部的流動,在過去幾 十年也愈來愈不能說明先進國家的長距離流動。他認為人們空間流動之行為會隨 著社會經濟而改變,而必須為人口流動找出一個動態的解釋架構,共同解釋遷移、 都市化、經濟發展、現代化間的互動關係。於是嘗試建立社會發展與流動關係的 演化流動轉型假設。 Zelinsky 對流動變遷的說明中,動機是一個被假定的要素成分。他說到: 「近 代的歷史中,經由時空個人的流動成長有著一個明確、模式化的規律,這個規律 包含了一個現代化歷程的基本構成要素。」而依照發展的觀點社會可以分成五個 階段:現代化前傳統社會、早期轉型社會、晚期轉型社會、先進社會、未來超先 進社會。Zelinsky 基礎的構想是基於: (1)創新或革新的空間擴散原則; (2)Lee 綜合 Ravenstain 的想法後編成的遷移法則; (3)更廣泛的最小努力原則。 在流動變遷中最重要的動態因素是在現代化過程中社會和經濟的變化。流動 轉型假設中所指的「現代化」是所謂「發明的擴散」,亦即人類思想、心靈、觀 念的流動。透過印刷、通訊交通系統、電腦等工具,人類的智慧從核心進步地區 向外傳遞擴散,同時其他心理、審美的面向,或科學的觀念均會有向外擴散流動 的趨勢。Zelinsky 認為現代化必然的結果是個人自由的強化,也緩解了與初始傳.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5. DOI:10.6814/DIS.NCCU.SOC.004.2018.F0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onsistent with the negative price of systematic volatility risk found by the option pricing studies, we see lower average raw returns, CAPM alphas, and FF-3 alphas with higher

吳佳勳 助研究員 國立台灣大學農經博士 葉長城 助研究員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 吳玉瑩 助研究員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博士 陳逸潔 分析師 國立台灣大學農經系博士生 林長慶

substance) is matter that has distinct properties and a composition that does not vary from sample

- Informants: Principal, Vice-principals, curriculum leaders, English teachers, content subject teachers, students, parents.. - 12 cases could be categorised into 3 types, based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Towards a model apprenticeship framework: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national apprenticeship systems. Globalization and new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mplication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