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此消彼長:泡沫經濟破裂與高等教育擴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和社會文化觀感切入整個博士流動的推力面向,藉由訪談具有流動經驗的日本博 士,來觀察推拉因素的影響。受訪者大致可分出三個年齡世代,藉由他們目前不 同的身分和背景,包含他們畢業後前往其他國家、回到日本,再前往國外的經驗,

彙整訪談內容進行說明,有引用受訪者回答之段落,受訪者皆以其代號稱之。

(一)此消彼長:泡沫經濟破裂與高等教育擴張

日本的戰後經濟曾有兩次興盛期,其中第二次的泡沫經濟,一般認為介於 1986 至 1991 年泡沫破裂。日本高等教育的擴張,最初始於 1984 年,到了 1991 年泡沫經濟破裂,卻剛好是大學院生倍增計畫伊始,歷史的偶然性,始終無法預 測。一如韋伯所說,歷史自身存在著一種選擇性的親近,日本高等教育擴張本是 基於經濟興盛的勢頭之上,詎料經濟泡沫一夕崩潰,原本助長經濟的政策卻變成 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日本社會中,政治不是眾人之事,而是政治人物(政治家)的事。日本的高 等教育擴張與臺灣的高等教育擴張存在著目的性的差異,其政策發展的過程也是 截然不同的。當時的日本政府認為,在高度的經濟發展之後,為了因應世界高等 教育擴張的風潮,國內經濟、社會活動的複雜化,有必要擴大知識的量,提升教 育的品質,以高技術為基礎的人力培養,加深經濟的基礎。當時日本的研究生數 約為15 萬人,文部省認為遠遠不及國際水準,要在人數上再追加十萬人,這即 是1991 年文部省所提出的研究生倍增計畫(大学院生倍増計画),為了提高研究 生人數,增設研究所並給予補助,一般咸認這是高等教育擴張的起點(水月昭道,

2007;江原武一,2007;榎木英介,2010;德永保,2012;天野郁夫,2014)。

日本與臺灣的差異在於,日本是以國家發展為制高點,風行草偃由上而下地施行 教育政策,這與臺灣透過社會運動由下而上、具有政治解放意涵,由民間運作尋 求高等教育改革與擴張,就目的或過程都有著根本性地不同。

社會學的奠基者之一史賓賽曾對日本傳統等級制度表達他的看法,他認為日 本的傳統結構中擁有於國家健全有利的堅實基礎,此即是國民對「上級」的尊重,

特別是對天皇的絕對忠誠。日本可以在「上級」的領導下穩定地前進,並可以由 此避免那些個人主義興盛的國家所要面臨的問題(Benedict,1946)。日本社會從 上而下的等級統治,不必聽從公眾意見,民眾只需信任並跟隨政治家們的領導即 可,日本民眾順從的習慣,反映在日本社會鮮少出現社會運動。日本的最高決策 層中,「公眾意見」是沒有位置的(Benedict,1946)。政府雖然負責制定政策,

卻未負擔政策後果的政治責任。水月昭道(2007:134)提到日本文部省讓博士 生花費大量的金錢響應政府政策投入博士生教育,到頭來卻一無所得且背負大筆 就學貸款,政府卻無情地說找工作是自己的責任(就職は自己責任でしょう), 大學為了響應政策拼命的招生,學生投入大量金錢後,畢業的博士卻有如再無利 用價值的家犬,成了流浪於街頭的野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如圖4.1.1 日本的教育政策與經濟危機所示,就在 1991 年日本泡沫經濟崩潰 之後,其國內經濟陷入長期蕭條,被稱之為「失落的二十年」,國內就業市場也 陷入所謂的「就業冰河期」(大理奈穂子等,2014)。但日本政府並沒有停止高等 教育的擴張計畫,2005 年接續發表的「新時代的研究生教育-建設具有國際吸引 力的研究生教育」報告,內容持續建議加強研究所的人才培養,形成世界一流的 教育研究基地,目的是要推動促進科學技術研究與發展,以加強日本的國際經濟 競爭力作為整個體系的方向,由日本博士的在學人數就可看出博士教育的持續成 長,這也是本文一再論及教育作為國家經濟危機時的政策工具的理由,高等教育 可以做為調控失業人口的壓力閥,以延長教育降低失業現象。

日本高等教育的結構性問題,還包含職缺的減少,這是同為少子化現象嚴重 的國家,在高等教育擴張過程中,同樣必須面對的問題,但日本高等教育所面對 的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在於:經費短缺。日本大學經費短缺的嚴重性,在2017 年似乎達到頂峰,曾出過諾貝爾獎得主,兼具傳統與歷史的北海道大學傳出裁減 教師,受訪者JD003 說道:

「北海道大學現在想要砍掉很多助理教授,是一個問題,因為他們 經費short,北大真的很真的非常不錯的,前陣子在日本的學術界這個 是一大新聞,因為他們的經費越來越沒有,而且國立大學的民營化,現 在在日本文部省都有推動,…北海道大學的問題是,因為現在之前是教 育部支援國立大學,但是問題是法人化之後,就是文部省他們說,提醒 每個國立大學,自己賺錢。對所以,突然間沒有經費了,所以很多研究 經費都被砍,所以現在國立大學面臨的問題很大,在這種情況之下,北 海道大學他們…因為現在日本的博士…對了這個事情很重要,最近十年,

日本的,如果是博士生,博士學位拿到之後就開始應徵,但是日本的應 徵的資料裡面都有寫,就是那個助理教授,是我們教授助教,那助理教 授的話,幾乎都是五年的任期制。這個意思是約聘。所以呢,而且日本 很可怕,五年之後不管怎麼樣一定被砍掉,對,就bye-bye。」

苅谷剛彥(2012)曾就高等教育與國家之間的關係進行分析,國家若是為了 實現教育機會的平等,就有必要進行數量上的擴張,但若想同時保持教育品質,

就必須提高對高等教育的政府支出。問題關鍵就在於,如果出現國家財政緊張,

就難以維持品質;或維持了品質,又會難以擴大高等教育的機會。日本經濟疲軟 所造成的財政緊縮,日本政府開始縮減經費的挹注。然而研究者減少的額度,比 不上預算降低的速度(榎木英介,2010;天野郁夫,2014;鈴木寬,2016)。

2004 年日本政府推動國立大學法人化,藉此想改革文部省父權制的管理,

乃至於庇護,透過競爭的方式,增進日本國立大學的活力,法人化乃是作為日本 高等教育改革,市場化的初步措施。其後,日本政府逐年刪減提供給國立大學的 預算,在法人化後的11 年間,相關預算總額總共減少了 12%,約 1472 億日圓(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5.1.1 日本本的教育政策策與經濟危危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野郁夫,2014;許仁碩,2017)。日本學者曾就日本政府對大學財政支出、自籌 經費的情況提出警訊,就如同日本社會學家苅谷剛彥所說的,當缺乏經費卻又必 須維持一定規模和品質的時候,必然會出現經營上的困難,北海道大學要在六年 內要裁掉兩百名教授,正是在這樣的脈絡之下所衍生出的經營決定。大學經營無 法提供更多正式職缺,而以大量的任期制取代亦是財政緊縮所衍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