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人口遷移理論

推拉理論是根據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中西方國家出現的城市商業中心提供的 就業機會所形成的吸力,同時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導致農村勞動力過量,迫使大量 農民離開土地另謀出路所形成「推力」而提出的一種遷移理論。

推拉理論認為人口遷移之所以發生,存在兩種動因:由原住地的推力或排斥 力(push force)推動人口遷移和遷入地的拉力或吸引力(pull force)吸引人口遷 移交互作用而成。推拉理論假設了人的遷移是經過理性的判斷後所做的決定;同 時,認為遷移者對原住地及目的地的訊息有某種程度的了解。遷移者相信他們在 遷入的目的地上會比原住地得到更大的滿足。正是兩地之間存在著各種機會的差 異才構成遷移的「推力」和「拉力」機制。

普遍而言,在推動遷移的力量上,主要有自然環境和社會條件兩個方面。首 先,人所生存的自然環境中,是否合於居住、自然資源的多寡都是推動遷移的基 本力量。第二,社會條件是推動人口遷移的另一基本力量,舉凡如:政治動盪、

宗教或種族之間的衝突,以及收入水平相對低落都可能成為推動人口遷移的力量。

因此,原居地既有的消極因素形成所謂「推力」,將居民推出原居地;遷入地則 必然具備積極因素形成的「拉力」,將居民吸引進來。而推拉理論的不足之處在 於只能就遷出與遷入兩者之間進行解釋,對遷移的過程,例如:遷移過程中的障 礙如何影響一個人的遷移行為,推拉理論並未能提供有力的證明。

1. 推拉理論

依照目前現有的文獻,對人口遷移的研究最早可推溯至英國學者E. G.

Ravenstein(1834-1913),他分析 1881 年英格蘭及威爾斯人口普查資料中的遷移 情形,並在1885 年在皇家統計學會(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發表。隨後他又 參考二十多個國家的資料,在1889 年時發表了第二篇文章,這兩篇文章中都以

「遷移法則(Laws of Migration)」來闡述當時他對遷移的觀點(Ravenstein, 1885)。 也因此他被奉為西方人口遷移理論的開端。

Ravenstein 認為大多數的遷移者(migrants)均是短距離的,而長距離的遷 移則是受到較大的工業和商業的中心所吸引,移動量隨原居地與吸引中心之距離 的增加而減少,而且大部分的移民欲改善他們的物質生活(謝高橋,1981)。當 時他並沒有特別使用推拉理論此一名詞,但其法則具有其內涵。Ravenstein 的遷 移法則主要有七點,說明如下:

(1)遷移與距離(migration and distance)

遷移的規模與距離成逆相關。對於吸收移民的中心而言,離中心越遠,遷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人口越少。因此,多數的遷移都傾向於短距離的,他認為打算長距離遷移的人,

一般是傾向於遷往某工業和商業中心。

(2)遷移與階段(migration and stages)

遷移總是分期和分批進行的,具有階段性。較大的工業和商業中心吸引週遭 鄰近村落的移民,而這些村落的人口則由更遠的村落移民來遞補,如此人口遷移 成階層性,逐步影響到更偏遠村落。相反地,反向的擴散亦是如此,階層性的由 近而遠向外擴散。

(3)遷移的流向與反流向(stream and counterstream )

遷移並非單向而是雙向的。每一人口遷移的主要流動方向,都會伴隨著相反 的流動方向,並非只有人口移出。

(4)城鄉對遷移傾向的差異(urban-rural difference in propensity to migrate)

來自農村的遷移人口向城市遷移的傾向,大幅超過城市人口的外移。

(5)女性在短程的遷移居多(predominance of females among short distance migrants)

Ravenstein 認為女性人口在短距離遷移中占優勢,因而在短程(short-journey)

的移民是比較多的。

(6)技術與遷移(technology and migration)

遷移的規模與技術的發展成正相關。也即是說交通運輸工具的增加和工、商 業的發展都會使移民人數增加。遷移規律性與技術發展成正相關。

(7)經濟動機的優勢性(dominance of economic motive)

Ravenstein 認為人們所期望有更好的物質條件,便是造成人口遷移的最重要 的原因。多數的遷移卻是起因於人類改善生活的動機且相信遷移後能滿足這種慾 望,不管是有利的或不利的經濟因素都對人口遷移產生影響。原本的居住地可能 存在不適當的法律、沉重的稅賦、不佳的天候、不合適的社會環境,會造成了人 口遷移的推力,但經濟因素仍是具優勢性的,因為多數的人會為了改善物質生活 而選擇遷移。換言之,他認為拉力的重要性,遠高於推力。

Ravenstein 的遷移法則對於遷移的對象、距離、階段、流向、遷入地的類型、

遷移的目的,以及物質技術的考量,在其所在的年代能夠簡明且合理地給予遷移 的核心重點描述,特別是對技術對於遷移的考量,以及遷移者的經濟性目的,對 之後的遷移理論的發展,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時至今日,社會型態的差異、經 濟結構的變化、科學技術的提昇都可能使理論產生較大的不確定性,遷移的影響 因素有進一步研究的需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流動的選擇性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Everett S. Lee(1966)認為遷移者在「想要遷移」

到「決定遷移」間,仍存在許多障礙因素,提出了中間障礙(intervening obstacles)

的概念,強調原住地與遷入地之中間障礙因素的重要,納入推拉理論而形成他的 遷移理論,並把遷移的決定與過程歸納成:

(1)與原住地有關的因素(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area of origin)

(2)與遷入地有關的因素(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area of destination)

(3)遷移的中介障礙(Intervening obstacles)

(4)遷移的個人因素(personal factors)

依照Lee 的遷移推拉理論,遷移是指人口朝著一個明確的目的地遷移的人流。

人們決定遷移與否取決於對原住地正負因素和遷入地正負因素進行反覆權衡、比 較的結果。只有當遷移的好處大於遷移成本時,人們才會採取遷移行為。但他強 調人們對原住地正負因素的考慮和對遷入地正負因素的考慮有很大區別。簡單的 對正負因素的考慮還不能決定是否要遷移,進一步的考慮是在原住地到遷入地的 遷移過程中存在著那些中間障礙因素。

Lee 認為在每一個地方都有許多正向吸引的因素和負面排斥的因素,這個別 以「+」和「-」來表示,也有一些中性因素,以「○」來表示。但因素本身是 否發生作用,則會因遷移者的特徵而異,此即為遷移的選擇性。遷移選擇性或稱 為差別遷移(differential migration)是指不同人口、社會、經濟特質的人們有不 同的遷移機率(熊瑞梅,1988)。例如,好天氣吸引著人而壞天氣同樣為人所厭 惡。但是,好的學區吸引有學童的父母,對沒有小孩的家庭而言卻是一種推力,

因為好的學區意味著較高的房地產價格與稅率。基本上,每個人對於原住地較為 了解,而對於遷入地的情形卻所知有限,在遷移判斷上便會發生困難。在「+」

和「-」因素的評價還必須考量與個人的生命週期(life-cycle)的階段,不同的 生命階段對於兩地相關因素的片段也會不同。除了對兩地「+」和「-」因素的 評價外,還存有兩地之間的中介因素(intervening obstacles),同樣的因素對於不 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評價。例如:遷移的費用高低,有些人不會在乎,而有些人則 認為相當重要。因而,遷移的決定是很難完全是理性的選擇結果,是基於理性或 感性的成分多,經常是無所判斷起的。事實上,並非所有的移民都是自己做決定 的,通常小孩和婦女,都會被迫隨著父母或丈夫遷移(Lee, 1966)。

對Lee 的遷移理論的評價,經常不在於其理論的創見,而在於其集各家理論 大成後所形成相對完備的理論架構。有關遷移量或移民特徵的想法,在Lee 之前 已有不少學者提過,移民的特徵,諸如: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教信仰與遷移行為確有密切關係(廖正宏,1985)。以教育程度來看,遷移者知 覺到移動會增加其晉升的機會,亦即遷移目的地具正面因素者,則多會傾向於遷 移,例如:高教育者及專業和經理人員。對所有的遷移者而言,Lee 指出遷移的 選擇會傾向於雙眾數(dimodal),即教育程度或職業地位最高或最低的人均傾向 於移動。臺灣1980 年代遷移正面性的選擇現象仍然很顯著,一方面說明當時臺 灣未到達後工業社會階段,也意味著華人文化強調教育是家庭地位改進的最重要 因素,故教育的遷移選擇性仍很顯著(熊瑞梅,1988)。

從Ravenstein 到 Lee 對推拉理論的發展可以了解到,人口遷移基本上必須考 慮到:原住地的負面因素、遷入地的正面因素、中介障礙與個人特徵。基本上,

推拉理論是在一個個體層次上去說明人遷徙可能考慮與影響決定的因素,包含外 在條件、遷移障礙與個人偏好等等彼此互相作用。這提醒了進行不同社會間比較 時,仍應該關注到個人的層次,例如已有遷移經驗的個體,相對而言就更加容易 再次遷移。而其所謂的遷移障礙,若是在現今交通便捷的時代,應當又會出現各 種不同的結果。

3. 流動轉型理論

流動轉型理論是Zelinsky(1971)針對傳統推拉理論加以修正,從時間空間 的角度重新探索的人口流動論述。人口流動是指人們在地域間的流動,包括傳統 的遷移行為及短期的來回流動 。推拉理論不是用於都市內部的流動,在過去幾 十年也愈來愈不能說明先進國家的長距離流動。他認為人們空間流動之行為會隨 著社會經濟而改變,而必須為人口流動找出一個動態的解釋架構,共同解釋遷移、

都市化、經濟發展、現代化間的互動關係。於是嘗試建立社會發展與流動關係的 演化流動轉型假設。

Zelinsky 對流動變遷的說明中,動機是一個被假定的要素成分。他說到:「近

Zelinsky 對流動變遷的說明中,動機是一個被假定的要素成分。他說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