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游泳能力與學習態度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游泳能力與學習態度相關研究"

Copied!
1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游泳能力與 學習態度相關 相關研究 學習態度 相關 研究. 研 究 生:黃仁賢 指導教授: 指導教授:林靜萍. 中華民國 一百 年 一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3)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游泳能力與學習態度相關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游泳能力與學習態度相關研究 相關研究 完成日期:100 年 1 月. 研 究 生:黃仁賢 指導教授:林靜萍.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游泳能力與學習態度及其相關情形,並比 較不同背景變項學生游泳能力、游泳學習態度差異情形,以做為政府部門與學校未來 推動游泳運動相關政策之參考。本研究以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為參與者,採用問卷 調查方式,問卷為自編之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游泳能力與學習態度現況調查問卷」 內容包括基本資料、游泳能力及游泳學習態度量表等三個部分。以分層隨機抽樣的方 式,依臺北市 12 個行政區域進行分層,再按各行政區國小高年級人數占臺北市高年級 國小總人口數之比例抽樣,每個行政區至少抽取一所學校,再抽取有(無)游泳池學 校,每校抽取五、六年級各 1 班,每班 30 人,共約 60 人,計發放問卷 1,200 份,回 收有效問卷 1,074 份,回收率 89.5%。所得資料以 SPSS for Windows 18.0 版套裝軟體 進行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法事後檢定及多元迴歸 預測等統計分析所得結果歸納如下:一、臺北市游泳教學已經全面推行,有 68.3%會 游捷式,並且達到 15 公尺以上;多數學生不會游蝶式,有 77.7%的學生在校外學過游 泳,從三年級開始學習游泳的人數最多佔 26.9﹪,而最早學習的泳姿為捷泳。二、有 游泳池學校的男生游泳能力優於女生、六年級優於五年級,學校安排連上二節課的游 泳能力較好。三、五年級對於游泳學習的情感與行動意向高於六年級,認知方面沒有 差異,性別與設備對於學習態度沒有差異。四、學生捷泳、蛙泳、仰泳、蝶泳能力與 學習態度之間為正相關,且均達顯著水準。五、初學時間、年級、認知及行動意向對 於「游泳能力」具有顯著預測力。其中又以初學時間可以解釋力達 21.4%為最高,以 三年級開始學游泳,其游泳能力最佳。. 關鍵字: 關鍵字:游泳能力、 游泳能力、游泳學習態度、 游泳學習態度、預測 i.

(4) The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wimming ability and learning attitude in higher grades elementary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Date: January ,2010. student: Ren-xian, Huang Advisor: Ching-ping, Lin. Abstract The research was for the purpose of discussing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wimming ability and learning attitude in higher grades elementary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 student swims ability and learning attitude difference situation. In this study, higher grades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as respondents, select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he research tool is self edited questionnaires which included three dimensions: 1. Including basic information. 2. To learn swimming ability. 3. Swimming attitude scale. By th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way, 1,200 questionnaires, 1,074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89.5%. The data was SPSS for Windows 18.0 software package for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one way ANOVA, Scheffˊe method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a) Taipei has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swimming teaching, 68.3% will Jie-style, and reach 15 meters or more, most students will not Die-style, 77.7% of the students learned to swim at school, from third grade to learn to swim The largest number accounted for 26.9%, while stroke is the first study Swimming. (b) Has the swimming pool school male student to swim ability to surpass the female student, the sixth grade to surpass the fifth grade, the school arrangement is connected including the above two classes swimming abilities to be good. (c) The fifth grade is higher than the sixth grade regarding the swimming study's emotion and the motion intention, the cognition aspect does not have the difference, the sex and the equipment does not have the difference regarding the study manner. (d) The students swimming ability an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learning attitude, and reached significant. (e) Begins studies the time, grade, the cognitive and behaviorintention to "swimming ability" has significant predictive power. Begins studies the time to be possible to strength 21.4%, starts study the swimming by the third grade, its swimming ability is best.. Keywords: swimming ability, learning attitude, Forecast. ii.

(5) 謝誌 二年半的時光非常的快,從入學回到學生身份,學業事業兩頭燒,到 對研究感到迷惘,感謝靜萍老師一路的包容與建議,讓我可以找到研究的 方向。 仁賢能夠以在職身份兩年半畢業,除了感謝指導教授靜萍老師的耐心 指導與激勵外,還有兩位口委李水碧老師與闕月清老師在論文上給予細心 與熱心的實際建議,讓仁賢的論文更加完整與嚴謹。 進師大體育研究所,匆匆兩載,在這期間做了人生很多重大決定,從 買房子、結婚一直到現在即將要為人父,都在這一段時間,在學習與教學 中,也沒忘記我的使命,用熱忱的教育愛,在教育場上努力著,用師大體 育教育學門教我的方式,專注的教學、努力的訓練。 同時我也要感謝內人翊瑄總是給我最大的體諒!感謝姜坤成老師每天 總是督促我進度,還不忘來杯特濃咖啡!感謝明輝協助帶隊,縱使你對訓 練一竅不通,但管理還滿有用的!睿元、怡帆、世誠、育臻、佳裕還有研 究室的夥伴們,共同奮戰與砥礪,讓我打消放棄的念頭,一路相挺!感謝 師母黃雪芳老師給我鼓勵與研究資料,以及興隆國小的同仁們,在這條枯 燥的研究路上,倍感溫馨,要感謝的實在太多,只好將感謝化為動力,繼 續奮鬥下去! 碩士畢業並不是結束,而是另一段人生旅程的開始。仁賢期許自己能 夠將研究所中的歷練應用於教學中,並不斷充實自己。期許自己將運動教 育學門的體育魂,延續下去並發揚光大!. 仁賢 謹誌於 師大體育學系 一百年元月. iii.

(6) 目次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 5 第三節 研究重要性 ..........................................................................................................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6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游泳教學在學校體育課程中的地位 .................................................................. 9 第二節 提升學生游泳能力相關政策概述 .................................................................... 13 第三節 游泳教學相關研究探討 .................................................................................... 23 第四節 游泳學習態度 .................................................................................................... 30 第參章 研究方法 .................................................................................................................... 38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8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4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44 第四節 研究流程 ............................................................................................................ 53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54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 55 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調查結果 ............................................................................ 55 第二節 國小高年級學生學習游泳情況及游泳能力分析與差異比較 ........................ 63 第三節 國小高年級學生游泳學習態度分析與差異比較 ............................................ 77 第四節 國小高年級學生游泳能力與學習態度相關情況 ............................................ 85 第五節 背景變項、游泳學習態度、學習變項對學生游泳能力預測情況 ................ 90 iv.

(7)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 93 第一節 結論 .................................................................................................................... 93 第二節 建議 .................................................................................................................... 95 參考文獻 .................................................................................................................................. 98 附錄一:專家效度 ................................................................................................................ 104 附錄二:預試問卷 ................................................................................................................ 109 附錄三:正式問卷 ................................................................................................................ 112. v.

(8) 表次 表 2-1 1942 年小學中、高年級體育課程教學時間、教材類別表 ................................... 10 表 2-2 教育部 1975 年體育課程標準選授教材表 .............................................................. 11 表 2-3 教育部 1993 年中、高年級體育課程標準表 .......................................................... 11 表 2-4 全國中、小學學生游泳與自救能力基本指標(五級) ........................................ 20 表 2-5 近年來推行之游泳運動政策彙整表 ........................................................................ 22 表 2-6 各研究者統計發現四種游泳能力比例 .................................................................... 28 表 2-7 各研究者對於態度之定義 ........................................................................................ 31 表 2-8 體育學習態度相關研究 ............................................................................................ 36 表 3-1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樣本數抽樣表 .................................................................... 42 表 3-2 正試問卷之抽樣摘要表 ............................................................................................ 43 表 3-3 專家效度名單 ............................................................................................................ 45 表 3-4 游泳學習態度量表預試項目分析摘要表 ................................................................ 47 表 3-5 游泳學習態度量表因素分析轉軸後摘要表 ............................................................ 49 表 3-6 游泳運動態度量表預試信度表 ................................................................................ 51 表 3-7 游泳學習態度量表預試項目分析摘要表 ................................................................ 52 表 4-1 學生基本資料分配統計摘要表 ................................................................................ 56 表 4-2 學生就讀學校在體育課程中安排游泳課統計摘要表 ............................................ 57 表 4-3 教師下水示範統計摘要表 ........................................................................................ 58 表 4-4 學生最先學習的游泳姿勢統計摘要表 .................................................................... 60 表 4-5 捷泳姿勢統計摘要表 ................................................................................................ 63 表 4-6 蛙泳姿勢統計摘要表 ................................................................................................ 64 表 4-7 仰泳姿勢統計摘要表 ................................................................................................ 65 表 4-8 蝶泳姿勢統計摘要表 ................................................................................................ 65 vi.

(9) 表 4-9 捷泳距離統計摘要表 ................................................................................................ 66 表 4-10 蛙泳距離統計摘要表 .............................................................................................. 67 表 4-11 仰泳距離統計摘要表 .............................................................................................. 67 表 4-12 仰泳距離統計摘要表 .............................................................................................. 68 表 4-13 不同性別學生在游泳姿勢上之差異比較 .............................................................. 69 表 4-14 不同年級學生在游泳姿勢上之差異比較 .............................................................. 69 表 4-15 不同設備學生在游泳姿勢上之差異比較 .............................................................. 70 表 4-16 不同性別學生在游泳能力上之差異比較 .............................................................. 71 表 4-17 不同年級學生在游泳能力上之差異比較 .............................................................. 72 表 4-18 不同設備學生在游泳能力上之差異比較 .............................................................. 73 表 4-19 不同連續學習節數學生游泳能力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74 表 4-20 不同連續學習節數學生游泳能力事後比較摘要表 .............................................. 74 表 4-21 學生游泳學習態度量表得分情形摘要表 .............................................................. 77 表 4-22 學生游泳學習態度量表各題得分情形摘要表 ...................................................... 79 表 4-23 不同性別學生在游泳學習態度之差異比較 .......................................................... 80 表 4-24 不同年級學生在游泳學習態度之差異比較 .......................................................... 80 表 4-25 不同設備學生在游泳學習態度之差異比較 .......................................................... 81 表 4-26 不同連續學習節數學生游泳態度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82 表 4-27 不同連續學習節數學生游泳態度事後比較摘要表 .............................................. 83 表 4-28 學生游泳距離與學習態度間的相關矩陣表 .......................................................... 86 表 4-29 國小高年級學生「游泳能力」之逐步迴歸分析摘要表 ...................................... 90. vii.

(10) 圖次 圖 3-1 國小高年級學生之游泳能力現況、游泳學習態度研究架構圖 ............................ 39 圖 3-2 本研究流程圖 ............................................................................................................ 53. viii.

(11) 1. 第壹章 緒論 本章旨在敘述研究問題的形成原因,包括問題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問題、名詞操 作性定義、研究重要性、研究範圍與限制等說明。. 第一節 問題背景 古人對於游泳,因職業的關係,大多以漁夫舟子為多,其游泳的目的與動機,亦非 純為運動(吳文忠,1957) 。從過去游泳歷史來看,古人學習游泳為生存,現代人不為生 存,有部份人為了休閒為目的,更有人因此生命得以延續;臺灣四面環海,是標準的海 洋島國,而身處在這樣的環境下,游泳勢必是不可缺乏的一項技能。學習游泳並不會降 低溺水率,反而是有效的水上安全觀念的建立才是重要的,但為何還是要學會游泳,原 因很簡單,當熟悉水性時,不但可以自救,更可以救人。然近年來溺水事件頻傳,普遍 指向游泳能力不佳或是水上安全觀念薄弱,為減少意外發生,如何推動游泳教學並提高 成效,是國人的當務之急。在臺灣游泳教學的推廣,以首善之區臺北市最為積極,近年 於國小教師甄選招收了不少游泳專長教師及注入推動游泳政策相關經費,顯見臺北市教 育局對游泳能力提昇的決心與毅力。游泳能力為水上運動必要條件,游泳教學必須從根 紮起,從小就必須建立水上安全相關的知識。許多研究亦指出,從小培養游泳技能之重 要性,林貴福(2001)提出兒童運動之階段性:學生在八、九歲的時候,較易表現在基 本運動技能方面,十至十二歲的學生,則進入學習特殊性運動技能的階段。他並提出: 針對學生的身體成長與發展可利用攀爬、游泳等活動來促進學生身高體重的穩定成長。 廖雯玲(2001)指出國小學生的身高體重肌肉呈現穩定的增加,感覺運動器官運動也更 加順暢,另外因視神經的日漸成熟,對形狀深度與距離漸有正確的辦識能力,所以適合 從事游泳學習。多位學者的研究亦發現,人們學會游泳的年齡,在國小學生階段最多(張 至滿,1982);日本的研究指出,在 8 到 11 歲時學會游泳的人數最多,由此可知小學 三到六年級是學習游泳的最佳時機(吳萬福,1970)。從幼童到中老年人都可以從事游.

(12) 2. 泳運動,並可培養成為終生運動,因此學校應加強培養學生游泳能力並加強水上安全認 知與自救能力。臺北市政府更積極提出國小五、六年級學生為優先加強游泳教學之對象 除了符合學習游泳的最適齡階段外,對爾後國、高中的進階學習紮下深厚基礎,有利於 更高層的教與學,希冀提昇中小學生游泳能力,推廣民眾游泳運動,達到「人人會游泳 個個能自救」的願景。並持續推動提升學生游泳能力方案計畫,減少溺水死亡人數、降 低許多社會成本、豐富民眾休閒生活,進而帶動產業經濟,落實政府推動「活力臺灣、 健康國民—提升健康活力品質」的政策目標,並建立臺灣為「海洋國家」的國際形象(教 育部,2005) 。 教育部從 2005 年起延續提升學生游泳能力中程計畫,繼續推動學生游泳能力計畫, 成效上有明顯的成長,根據教育部提升學生游泳能力相關成效統計指出(教育部電子報, 2008),有游泳池學校實施游泳教學比率從 2005 年 61.56%提升到 2007 年 100%,學生 學習率也從 53.36%提升到 62.39%,在沒有游泳池學校實施游泳教學比率從 2005 年 29.96%提升到 2007 年 73.77%,學生學習率也從 19.14%提升到 54.44%,雖然無游泳池 學校在實施游泳教學時有困難點,但在教育部積極推動下,實施游泳教學比率增加迅速, 學生學會率呈倍數成長。在學生游泳能力不斷提升下,溺水死亡的統計數據由 1991 年 的 1437 人降至目前 600 人左右,溺斃人數明顯下降不少,由此窺見「提升學生游泳能 力的計畫」已有實際的成效展現。由此可知,游泳可以改善國人親水觀念與能力,更可 以降低國人因溺水而死亡的意外,並符合全民運動的宗旨,然而游泳本身具有風險性, 如何正確教導國人與學生游泳技能和知識,是吾人當務之急的責任。臺北市近年來為落 實學校游泳運動的推展,有計畫的逐年改善全市公立冷水游泳池設施為溫水游泳池,以 提昇游泳池能達一年四季皆能使用的能量,促進游泳運動的推動與學校游泳教學落實, 達到「處處有泳池,人人會游泳,時時能參與,個個能自救」的願景。自 2001 年起的努 力推動,至 2005 年時臺北市中小學應屆畢業生游泳能力的整體通過率達 60.2%(臺北市 政府教育局,2005a),已超越教育部現階段推動目標。 郭秀燕與黃清皇(2008)指出,教學成效取決於學習者與教師之間互動關係良好與 否,但即使是教師將教學課程或學習環境規劃的相當完善,若是學習者無心向學,學習.

(13) 3. 態度不佳是影響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游泳課程是體育活動的一部分,對於游泳的 學習除了教師的指導技巧外,正確的游泳學習態度是學生學習成敗的關鍵之一。學習歷 程受態度的導引及外在刺激因素的影響,轉化組織為內在心理的認知感,學習態度藉此 種潛在情感性的變化,以外顯行為來表現。由於學習態度因人而異,授課成效常因學生 程度不一、教師授課狀況及學生參與度等因素關係,而會有不同的結果產生。有諸多研 究顯示「學習態度」會直接影響「學業成就」 ,學習態度對其能力表現有直接正向的影響 (林美靖,2004;林慧玉,2007;黃思芸,2005;郭智晉,2008;黃嵩豪,2004) 。可見 學習態度對學習效果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態度會引導學習認知的方向,養成對學習目 標在情感上的建立,而在學習的情境中能以積極的行動去實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唯有了解學生學習游泳態度的趨勢,才能了解學生對游泳課程的想法與價值觀判斷的態 度。教學不再是師資、教材、設備等生硬的因素,而是需要師生全面的配合,提升學生 正向的學習態度,才能有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學與學習兩者是互補的作用,是雙向組織 與轉化歷程,重點在於學習者的態度,藉此與課程學習產生微妙的變化,因而造就不同 的學習成效。是故,對學習者在學習態度上的瞭解,於學習成效的改進會有深遠的影響。 因此,如能在授課前先瞭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傾向,再設計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根據教 學情境適時調整教學技巧及給予合宜的評量,相信應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學生 學習態度以獲致良好的教學成效。如要增進學生在游泳正面學習態度及促進學習興趣, 將可從影響游泳學習態度的關鍵因素等方面,進行深入的探討,此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一。 綜上所述,近年游泳運動相關議題雖經常被運用與探討,但研究方向多為探討游泳 教練領導行為對選手成績影響,或游泳運動對個人生(心)理改變、學生對游泳運動參與 動機、學生學習滿意度、學校游泳教學與學生游泳能力調查研究以及公私營游泳池管理 與行銷等相關研究,然許多的游泳能力現況調查研究時間已久,或對於學習的態度未見 加以深入探討及了解,而態度是影響學習成效的重要因素,游泳能力鑑定就是對游泳教 學成效最好的檢視,臺北市近年來努力推行學生游泳能力檢測,並擬定多項政策為提昇 學生游泳能力,也在師資方面做了補強,更首開先例,在國民小學聯合公開招考具有游 泳專長的教師,其目的抑是為了增加學生學習的成效,對游泳教學成效有相當的提升,.

(14) 4. 不過在政府的美意當中,學生的學習態度,也佔有相當重要的部份,本研究主要針對學 生的學習態度與游泳能力的相關性做一個深入的研究與探討,對於日後游泳教學者提供 教學策略,增加學生學習動機,對於推動游泳教學及政策的擬定將作為參考及依據。.

(15) 5.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旨在了解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游泳能力與游泳學習態度現況,比 較不同背景變項之差異,並探討學生游泳能力與學習態度的相關情形,以提供游泳 政策擬定及游泳教學參考。 二、研究問題 (一)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游泳能力與游泳學習態度現況為何? (二) 不同背景變項國小高年級學生之游泳能力差異情況為何? (三) 不同背景變項國小高年級學生之學習態度差異情況為何? (四)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游泳能力與學習態度的相關情況為何? (五) 背景變項、游泳學習態度、學習變項對學生游泳能力的預測情況為何? 三、研究假設 (一) 不同背景變項國小高年級學生之游泳能力達顯著差異。 (二) 不同背景變項國小高年級學生之學習態度達顯著差異。 (三)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游泳能力與學習態度之相關情形為正相關。 (四) 背景變項、游泳學習態度、學習變項可有效預測學生游泳能力。. 第三節 研究重要性 近年來游泳相關的研究受到關注,包括游泳能力、學習滿意度、泳池管理、阻礙因 素、游泳對於身體的好處與學習動機方面等研究,然較多游泳能力的現況調查研究時間 已久,且對於游泳學習態度的相關研究少見,未加以深入探討及了解,但態度是影響學 習成效的重要因素,游泳能力鑑定就是對游泳教學成效最好的檢視,本研究將學習態度 與游泳能力的關係做一探討,並找出相關性與預測變項,期盼能提供後續相關研究,充 實相關議題論文之質量。另在對於實務應用方面,檢視臺北市國小現階段游泳教學成效,.

(16) 6. 對於日後游泳教學者提供教學策略,增加學生學習動機,提供給教師、政府單位、其他 縣市等參考,在規畫政策推動、推廣及辦理游泳教學活動等規劃時的輔助資料。.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臺北市 153 所公私立國民小學五、六年級在藉學生為對象。 (二) 研究時間 本研究問卷發放時間於 2010 年 11 月 20 日至 2010 年 12 月 10 日。. 二、研究限制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僅針對臺北市在籍國小五、六年級學生進行問卷發放,故研究 結果無法類推到其他縣市或對象。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取問卷方式進行游泳課之游泳能力及學習態度現況調查,故問卷 填答可能因意願、情緒或態度等因素影響而有所保留,因此可能成為本研究限 制之一。.

(17) 7.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茲就本研究所使用的重要名詞定義如下所示: 一、國小高年級學生 依國民教育法第二條規定:「凡六歲至十五歲之國民應受國民教育。」第三條 規定: 「國民教育分為二階段,前六年為國民小學教育,後三年為國民中學教育。」 因此,本研究所指「國小高年級學生」是指前六年國民小學教育,而國小教育分為 低、中、高三階段,高年級指五、六年級學生而言。 二、游泳教學 本研究所指「游泳教學」是依目前國民中小學「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學課程中, 所安排之游泳課程,包括正式教學課程、假期育樂營、體驗營等有關游泳運動教學 之課程均屬之。 三、游泳師資 本研究所指「游泳師資」乃以師資培訓機構或經游泳專門訓練,取得合格游泳 教師者,並具有救生員及教練證,且在國民小學擔任游泳教學,或其他游泳教學機 構,指導學生學習游泳及其他水上運動學習,使學生更加了解水上運動常識及提昇 游泳技能者。 四、游泳能力 丁益文(1992)認為游泳能力好壞取決於游的距離遠近;通常游泳能力較好者 其游泳距離也相對較長。楊英武(1996)認為會游泳的操作定義是:能以任何一種 游泳姿勢,會換氣的游過 25 公尺的距離;介於會游泳與不會的操作定義是:能夠 漂浮或透過手腳聯合動作的漂動或移動,但是不會換氣;完全不會游的操作定義是: 連漂浮都有困難甚至無法下水。本研究所指的游泳能力以教育部公布之提升游泳 能力計畫中鑑定標準為依據,能以任何一種姿勢會換氣游 15 公尺以上的距離(教育 部,2001) 。.

(18) 8. 五、游泳學習態度 學習態度是學習者在認知、情感及行為上,對學習的內容、學習的環境與過程 所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態並且反應在學習行為上的表現或傾向(李登隆、王美芬, 2004)。游泳學習態度是由三種成分所組成的一種複雜心理歷程,在「認知」、「情 感」以及「意向行動」等三個態度層面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評價,態度層面內容如下: (一)認知:對游泳的見解、信念、知識。 (二)情感:對游泳的好惡感情。 (三)意向行動:對游泳所持有的行動傾向。 本研究以自編之游泳態度量表中的項目反應作為判斷的依據,每題得分最高分 為 5 分,最低分為 1 分,整份測驗累積得分越高,代表學習態度越佳。 六、游泳學習變項 本研究學習變項分為兩項:學習時數及初學時間。學習時數在國小階段,游泳 課必須安排在體育課程進行,小學體育課程一節課 40 分鐘,多數游泳課程安排一到 三節課進行,此研究學習時數定義為 40 分鐘到 120 分鐘。初學時間指的為學生初學 游泳年齡,在此研究問卷定義為年級。.

(19) 9. 第貳章 文獻探討 在文獻的探討上從下列四個章節進行探討,分別是第一節的「游泳教學在學校體育 課程中的地位」 ,目的在探討游泳課在體育課程的修訂中所出現的時間點及重要性,做相 關研究文獻上的瞭解;第二節為「提昇學生游泳能力相關政策概述」 ,簡述教育部及各級 地方政府對於游泳能力提昇的相關計畫及其成效;第三節為「游泳教學相關研究探討」 目的在探討目前與游泳教學的相關研究;第四節為「游泳學習態度」 ,將有關學習成效與 游泳學習態度相關文獻進行討論。. 第一節 游泳教學在學校體育課程中的地位 游泳是體育課程教材之一,游泳教學為體育教學的一環。體育(Physical activities)是 一種動態的教育,一種以遊戲、運動和競技為方法的教育,其目的在求身體、心智、運 動能力、社會行為的發展,使人人有健康的身體和成為良好的公民,進而充實生活內容, 發揚生命價值(江良規,1984)。體育一詞各有說法,從大肌肉活動的教育至身體的活 動(Physical activities);身體的教育(education of activities);透過身體的活動的教育 (education through physical activities)或稱以身體活動方式的教育(蔡貞雄,2001)。而名 稱雖有差異,但體育在學校體育教育的地位仍具有重要性有無可取代的地位。目前國民 小學的體育課程標準中,游泳課程為體育課的一部分,教學內容與時數,是依照國民小 學體育課程標準來實施,經過多次修訂後游泳課程實施轉變成更具份量的課程,加上政 策大力推行,游泳課程實施也成為課程評鑑一部分,而在本研究的範圍中,臺北市更有 三年一次的體育評鑑,評鑑內容除了體育行政外,游泳課程的進行與實施,也是評鑑指 標的重點,對於游泳課的實施與安排都列為評鑑項目。研究者彙整相關資料如下列表格 回顧體育課程加入游泳課程之演變過程,是循序漸進的,其內容詳述如下: 在早期臺灣人民接受初等教育的年代,大多數承襲著日據時代所訂定的標準當時由 於處與戰亂時代,在背景影響下體育課程多為軍事化的基本練習如整隊與走步國術等,.

(20) 10. 當時的初等教育分為初級小學、高級小學,而由表 2-1 得知當時體育課程 並沒有所謂的 水上遊戲課程,更別提游泳課程了,可見該時期體育課程尚未實施游泳教學,學生的體 育課比較接近體能課程(陳倬民,1988)。. 表 2-1 1942 年小學中、高年級體育課程教學時間、教材類別表 低年級. 年 級 學 期 時間 教材 類別. 中年級. 高年級. 初級小學. 高級小學.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一 學 年. 二 學 年. 三 學 年. 四 學 年. 五 學 年. 六 學 年. 120 分. 120 分. 120 分. 150 分. 180 分. 180 分. 整隊與走步、體操、韻律活動、遊戲與運動。. 整隊與走步、體操、韻律活 動、遊戲與運動、國術。. 資料來源:陳倬民(1988)。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體育教學篇(上)。頁 17。. 在 1975 年教育部首次將游泳課程納入學校體育課程,係於八月修訂公布國民 學校 體育課程標準,其中游泳課程的名稱是水上遊戲,然僅是選授教材的一部分,該課程標 準之訂選授教材種類及要項,分類如表 2-2,選修的課程最高佔全部教材百分之二十, 選授教材要項之任何一項,如經選定施教,其授課時數,最低不得少於全部教材之百分 之五,最高不得高於百分之十。這是體育課程標修正以來首出現水上相關課程,不過很 可惜的是擺在選修課程當中,多數學校因為設施及師資問題,都未將水上運動列入體育 課程,並加以實施(教育部網站,2008) 。.

(21) 11. 表 2-2 教育部 1975 年體育課程標準選授教材表 教材種類. 教材要領. 自衛活動 水上運動 冰上及雪上運動. 簡易摔角、柔道、擊劍及其他自衛活動 水中遊戲、各種游泳、簡易救生術 冰上及雪上遊戲、滑水、滑雪 少年籃球、小型足球、德式手球、板羽球、少年排球、. 球類運動 鄉土教材. 羽毛球、桌球 舞獅、舞龍及其他鄉土教材. 資料來源:http://content.edu.tw/primary/gym/yl_bc/rule/84.htm#641. 隨著時代的演進,教育部 1993 年修正公布的國民小學體育課程標準,可得知中 高年級體育課程標準,是將「水上運動」歸類於「其他」的項目,不過在中高年級 所教授的水上運動項目,已經有區分出教材內容進度,中年級教授:漂浮、水中遊 戲、游泳基本動作,主要以遊戲的方式帶入;而高年級部分:水中遊戲、捷泳、蛙 泳,加入有動作技能的課程。在原本課程標準分類上分選授及必授教材,至此也不 再區分,所以可發現有明顯的重視(教育部,1993)。 表 2-3 教育部 1993 年中、高年級體育課程標準表 年級. 中年級. 高年級. 教材分類 授課項目 內容. 其他 水上運動 1.水中遊戲. 其他 水上運動 1.水中游戲. 2.漂浮 3.游泳基本動作. 2.捷泳 3.蛙泳. 資料來源:http://content.edu.tw/primary/gym/yl_bc/rule/84.htm#641. 2000 年教育部公布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以七大學習 領域作為學生學習的中心,七大領域分別是:語文、健康與體育、社會、藝術與人 文、數學、自然與生活科技及綜合活動,而健康與體育包含了體育科教學,並在分 段能力指標中提及體適能活動及游泳時抽筋如何處理流程,游泳教學的課程雖然未 正式於體育課程強制安排,但已經與 1993 年新課程標準編排在「其他」及「水上.

(22) 12. 運動」實施有明顯的差別了。 教育當局對於體育課程中應該教授游泳課程最明確的指示應該是 2001 年教育 部推行「提昇學生游泳能力中程計畫」,自 2001 年度至 2004 年度止利用四年時間 加強推動游泳教學,目標在使學生會游泳比例提升 15%,計畫全面推行並發函全國 各地政府應落實執行計畫應逐年編列經費辦理,以加強學生水上安全教育與宣導, 提升中小學生水上安全認知及自救、救人的技能,這項政策為學生的游泳課推行及 提昇游泳能力是一個起點,也是最有效的助力。實施策略如下: 1.成立推動小組。 2.強化游泳教學知能。3.改善學校游泳運動設施。4.加強學校游泳場所安全措施。5. 給予設備、師資、管理等費用補助,並充分善用社區游泳教育資源,作為推動游泳 教學運動助力。6.訂定推展游泳教學獎勵措施。7.加強游泳教學研究與發展。8.拓展 學生參與游泳運動機會。 2008 年教育部修正公布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於 2011 年度起實 施,重大議題已納入「海洋教育」,分段能力指標即包含學會游泳基本技能及具備 安全自救能力等;對於學生學習游泳的課程有明確的指標,並訂定游泳目標及確切 的方向。 綜合以上所論,游泳能力的提升必須回歸到教學系統,在學校體育課程中安排 適當的學習內容,避免喪失最佳學習時機(Whipp, 2001)。九年一貫課程正式上路 後以七大學習領域為學習中心,將以往的體育教學編排在「健康與體育」領域中實 施因為課程綱要非常重視學校本位精神及培養學生可以帶得走的能力,因此在分段 能力指標中並未明確指出與游泳教學相關活動相關指標,但在課程綱要之附錄中有 加以補充,在未來新增加的「海洋教育」分段能力指標即包含學會游泳基本技能及 具備安全自救能力等,對於學生學習游泳的課程有明確的指標,並訂定游泳目標及 確切的方向,有助於學生游泳能力的提升。.

(23) 13. 第二節 提升學生游泳能力相關政策概述 學生游泳能力如何有效的提昇,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從教育著手,國民教育是最 為普及廣泛的,政策的推行與實施在臺北市各級學校中以國小階段最為成功,自推動提 昇游泳能力開始,學生的游泳能力透過檢測,游泳測驗的通過率,正在逐年提高,顯示 政策推行對於學生的游泳技能提昇有相當的幫助,以下將政策內容及對於學習成效分別 說明:. 一、提昇游泳能力中程計畫 近年來對於提昇學生游泳能力的政策起端就是這一項計畫,教育部 2001 年 1 月 4 日發布提升游泳能力計畫。希望各國民小學充分利用現有學校游泳池或結合鄉 鎮游泳池及社區游泳池之軟體設施,實施兒童、青少年游泳教學、育樂營及水上 教育,期滿足孩童喜好戲水的天性,促進健身效果,並減少學生溺斃之人數,此乃 教育部發布計畫的主要目的。教育部提昇游泳能力計畫的內容如下: (一)中小學游泳能力標準:四年內中小學學生會游泳比例提升 15%;其鑑定標準 為國小畢業前能游 15 公尺,國、高中(職)畢業前能游 25 公尺(需會換 氣) 。 (二)養成學生親水能力:加強學生水上安全教育與宣導,提升中小學安全認知及 自救、救人之技能。 (三)養成學生游泳運動習慣,豐富學生休閒運動內涵。 設定標準後,對於提升游泳能力計畫實施原則也提出說明,其內容包括各級學 校要訂定體育實施辦法、辦理夏令營、泳池分享、加強水上安全觀念等措施,分點 說明如下: (一)教授游泳課程暨每學年度舉辦全校水上運動競賽,以提高設有游泳池學校學 生游泳能力。 (二)未設有游泳池之學校,應鼓勵學生學習游泳技能,並由地方主管教育行政機.

(24) 14. 關或學校調鄰近設有游泳池之學校或機構,辦理週末、假日、夜間、寒假、 暑假游泳研習班或育樂營。 (三)學校及鄰近社區未設游泳池者,於本計畫實施期間,以鼓勵學生參加為原則。 (四)學校應藉由相關教學活動,增進學生及其家長對游泳技能及安全之認知。 (五)學校應結合校園、社區資源,採趣味化、漸進式游泳教學,以鼓勵與強化措 施,期提升中小學學生游泳技能。對未達能力者,必要時得辦理游泳加強班。 惟不得以學生游泳能力作能否畢業之依據。 (六)學校應加強學生水上安全教育、指導學生遵守安全規定不得前往危險水域戲 水;天候不良或缺乏救生設施的環境, 亦不宜從事游泳活動。 (七)學校推動本計畫所需救生員,得由學校教職員工或協調當地救生組織,具有 救生員資格者充(兼)任之。 另外教育部重視學生游泳能力,於推動學校實施游泳教學相關措施,原則上學 校應該要擬一套適合學校本位與學生本位的教學策略,以達到四年內提昇學生游泳 能力之目標,但各級學校所處縣市的教學條件、資源不一,因此要制定實施游泳教 學策略有因地制宜的需要(陳信中,2006) 。教育部針對全國各縣市的基本條件擬定 游泳能力計畫實施的策略如下: (一)成立推動小組 1.教育部成立提升學生游泳能力專案小組。 2.地方政府成立提升學生游泳能力推動小組。 3.學校成立提升學生游泳能力工作小組。 (二)強化游泳教學知能 1.辦理教師游泳教學研習會。 2.落實學校正常化游泳教學。 3.製作游泳教學錄影帶及光碟。 4.辦理教師救生訓練班。 5.輔導師資培育機構強化游泳教學知能。.

(25) 15. (三)改善學校游泳場所安全措施 1.整修、興建學校游泳池。 2.充實游泳教學、救生及醫護設備。 3.重點補助學校加裝溫水設備。 (四)加強學校游泳所安全措施 1.輔導學校聘僱專(兼)職救生員。 2.辦理學生水上安全教育。 (五)導入並利用社區游泳教育資源 1.訂定「各級學校開放游泳池供社區青少年學生使用要點」 。 2.推廣並輔導社區辦理親子游泳活動。 (六)訂定推動游泳教學獎勵措施 1.訂定並推展中、小學學生游泳能力獎勵措施。 2.鼓勵高中、大專校院將學生游泳能力納入甄選或申入學之項目。 3.訂定學校借用社區游泳池教學之措施。 (七)加強游泳教學研究與發展 1.規劃中、小學學生游泳能力調查。 2.辦理游泳育樂營之經營研習會。 3.辦理游泳池管理研習會。 (八)拓展學生參與游泳運動機會 1.設有游泳池之學校,應正常游泳教學及成立游泳社團、游泳隊,辦理水上運 動會、游泳訓練班。 2.未設游泳池設備之學校,以結合他校或社區游泳資源,推動游泳教學。 3.擴大辦理學生假期游泳育樂營。 由上可知,目前所有相關研究,都以教育部 2001 年所提的「提昇學生游泳 能力中程計畫」為依據,後續的計畫發展亦不脫此計畫原則。.

(26) 16. 二、臺北市游泳教學課程相關政策探討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為推展游泳教學,推出許多課程相關政策以配合落實課程政 策之推展,其範圍涵蓋軟硬體的改善,茲將臺北市游泳教學管理所推動的課程相關 政策歸為四方面,摘要說明如下: (一)提昇教師教學能力方面: 1.辦理游泳師資培訓。 2.編印水上安全教育教學手冊。 3.編製「游你在、我無礙」教學 DVD。 4.研修暑期泳訓班加入水上安全課程。 (二)改善各級學校游泳池設備方面: 1.鼓勵學校有空地增建游泳池。 2.修建舊有游泳池。 3.補助冷水游泳池改成溫水游泳池。 (三)提升游泳池使用效能方面: 1.鼓勵於課餘時段利用學校閒置的游泳池推動游泳教學。 2.辦理無游泳池學校學生週休二日游泳訓練營。 3.加強游泳池安全維護管理。 4.加強學校鍋爐管理及使用應行注意事項。 5.推動臺北市游泳池評鑑。 6.規劃校園運動設施委託民間經營。 7.辦理暑期游泳訓練營 (四)提升學生游泳教學效率方面: 1.發展學校體育並落實臺北市各級學校體育教學及活動 2.推動游泳能力檢測,各中小學畢業生及國小五年級學生,通過游泳檢測者, 由教育局發給檢測通過證書。 3.推動泳池資源共享。.

(27) 17. 4.鼓勵無游泳池學校學生利用暑假進行游泳教學,落實教育機會均等。. 三、各級學校泳池資源分享交通車補助 為協助無游泳池學校實施游泳池資源分享政策,提升學校游泳課程教學及游泳 池使用效能為解決學生進行游泳課程而無場地的問題及提昇教學品質,臺北市教育 局於 2004 年開始推動「各級學校游泳池資源分享交通補助要點」 ,此要點補助對象 為臺北市所屬公私立無游泳池學校,以及具游泳池學校但於學期中游泳池整(修)建 工程期間超過三個月且學生需搭乘交通工具至他校使用游泳池之學校。搭乘交通工 具之認定以學校間距離一點五公里以上為原則。游泳池資源分享交通費補助範圍係 為就讀國小四年級以上之學生。且該項經費由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編列預算支付,並 由該教育局統一招標,學校提出申請及協助經費核銷即可,對於學校推行游泳教學 為一個良好的政策。. 四、中小學游泳課程實施分組協同教學師資 在解決交通問題後,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於 2005 年提出「中小學游泳課程實施 分組協同教學師資聘用原則」,針對各學校初學年級的游泳課程因實施分組協同教 學所需增聘之師資,以優先聘請校內或他校專任教師兼任授課為原則,並得實際需 要聘請校外取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認定之體育團體所發 C 級(含以上)游泳運動教 練證,且具有游泳教學經驗者及大專學歷以上,擔任學校協同游泳教學工作,不過 有關代課費用的支給,還是由學校相關預算項下支應,主要是針對國小五年級,不 過大部分學校都是五、六年級各聘請一位協同教師,以研究者目前服務的臺北市興 隆國小為例,五、六年級體育授課教師,在選填教師職務時,將游泳課程併入選取 條件之一,每學期按照教育部所規定之課程進行游泳教學,針對游泳教學師生比例 約為 1:15,每班應增聘一位協同教師,故在游泳課程進行中,五六年級同一時間各 有一班進行游泳課,兩位原班體育教師,外加兩位協同教師,可將所有學生分為四 組,進行分組教學,達到最高的效率,對於游泳教學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28) 18. 五、推動「泳起來專案計畫」 這項專案的提出,主要重視學生生命權與健康權,希望可以逐年降低學生溺水 死亡率,並提高學生游泳能力與體適能。第二點為縮短游泳資源城鄉差距,推動偏 遠及中南部地區優先活化、改建及新建學校游泳池與游泳教學。第三點在於保障弱 勢學生學習游泳權益,每年優先協助至少五萬名低收入家庭、原住民、偏遠、山地、 離島地區及學校無游泳池之弱勢族群學生,學習游泳的權益與機會(教育部,2010) 我國的學生溺水說明如下: (一)學生溺水死亡率逐年降低但仍高於先進國家,我國每 10 萬名學生溺水死亡 率從 2005 年 1.6 人、2006 年 1.31 人、2007 年 1.14 人、2008 年 1.24 人降至 2009 年的 1.08 人。 (二)依據 WHO(2001)統計,0-14 歲兒童每 10 萬人溺水死亡率南韓為 1.5 人、日 本為 0.6 人、澳洲為 0.5 人、英國為 0.1 人,均低於我國。 不過我國學校游泳池數量不足、分布不均城鄉差距大,相較於其他各國,有偏 低的現象,在普及程度來說,遠遠低於其他先進國家,對於政府目前所要推動游泳 的困難點,可以就以下的說明來看出差異: (一)我國平均每 10 萬名學生擁有 9.6 座學校游泳池,相較法國 14 座、英國 40 座及鄰近日本 188 座為低。 (二)全國各級學校只有 455 座游泳池,僅占總校數 4,033 校的 11% 且分布不均, 其中臺北市有游泳池之學校比例為 43%,而有 15 個縣市則低於 10%。 就以上各點來說,如果要快速改善資源分配問題,可以就以下幾個方向來改進: (一) 善用民間游泳資源:業委請專業團體推薦合法及優良之民間游泳池經營業者, 輔導無游泳池學校與優良民間業者合作進行游泳教學,部分補助必要之交通費 教練鐘點費及場地費等,以保障學生學習游泳的權利與機會。 (二)嚴格審查縣市政府提出申請及配套措施:依據地方需求、經營維護配套措施、 營運效益評估、縮短城鄉差距等優先順序以及受惠學生數多寡為審查基準,以 發揮游泳池最大使用效益。.

(29) 19. 另外為提升學生游泳及水中自救能力,目前政府以 12 年為期,分階段長期規 劃學生游泳教學,第 1 階段 4 年(2010 至 2013 年)預定編列 39 億元,2010 年編列 4 億多元,2011 至 2013 年預計各編列 11 億多元;至第 2、3 階段將視縣市實際申請 需求再逐年編列預算,此舉的目的就是希望透過經費的投入,可以在教學、設備、 游泳通過合格率、資源分配及師資的提升做一個有效益的投資,也希望可以借此降 低溺水死亡的人數,計畫中預期效益可以從以下幾點看出: (一)提升檢測合格率:每年畢業學生增加 3.25%學會游泳,到 110 年達 80%學會 率。 (二)改善硬體設施:優先活化現有 455 座游泳池,並逐年改建溫水設施及新建 25 x 15 公尺溫水泳池,預計 12 年現有游泳池冷改溫 150 座及新建溫水游泳池 150 座,游泳池比率提升至 15%。 (三)降低學生死亡率:每 10 萬名學生溺水死亡率降至 0.5。 (四)照顧弱勢學生:優先提供游泳資源,每年協助五萬名弱勢學生學習游泳。 (五)增進學校游泳師資知能:每年調訓 900 位學校游泳師資,以充實師資專業, 提升教學知能。. 六、學生游泳能力分級 教育部於 2001 年至 2004 年推動「提升學生游泳能力中程計畫」,期望在這計 畫實施期間提升中小學生會游泳比例 15%,教育部研訂「推動學生游泳能力方案」 中決定,以 2008 年為目標,把全國約 500 萬名學生會游泳比率,由目前的 30%提 昇到 50%,每個人至少會在水中換氣,並能游泳達 15 公尺。為配合此項政策的推 行,教育部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精心規劃出一套 「中小學學生游泳能力分級標準」 此分級標準分成 10 級,級數越高代表學生游泳能力越強,此分級標準在 2010 年稍 微修正,將 10 級修正為 5 級,修正標準的原因,則是 10 級的分類太細、不易落實, 且「長泳」能力才是水中保命的有效保證。此次修訂標準的重點,在於加入三漂— 仰漂、水母漂、十字漂等自救救生內容。分級的各級代表利用動物名稱來命名,分.

(30) 20. 別是海馬級、水獺級、海龜級、海豚與旗魚,有一些級數有參考動物的特性或是動 作,另加入踩水及仰漂 30 秒及 60 秒,期望使游泳變得更加生動、更有趣、更活 潑,運用學生好勝心期許學生奮「泳」向前,藉由此分級標準宣導,讓學生更喜愛 參與游泳運動,提昇學生會游泳的比率與能力,也提昇自救的能力,以下表五為新 制訂的分級表:. 表 2-4 全國中、小學學生游泳與自救能力基本指標(五級) 圖 級 騰 數. 游泳能力. 自救能力.  在水中拾物2次 海 第  蹬牆漂浮3公尺後站 馬 一 立 級.  站立韻律呼吸20次  水母漂10秒. 備註  撿拾之物品約略十元硬幣 大小  韻律呼吸須連續完成  韻律呼吸單、雙腳著地皆 可  水母漂10秒不可換氣.  浮具漂浮60秒 水 第  打水前進10公尺  水母漂20秒(可換 獺 二  游泳前進15公尺(換 氣) 級 氣3次以上)  仰漂15秒.  浮具意指浮板、浮球、浮 條等  仰漂可助划. 海 第  水母漂30秒,每10秒  游泳前進25公尺(換  仰漂可助划 龜 三 換氣一次 氣5次以上) 級  仰漂30秒 海 第  仰、蛙、蝶、捷任選  立泳30秒 豚 四 一式完成50公尺  仰漂60秒 級. 旗 第  持續游泳100公尺 魚 五 級.  立泳60秒  仰漂120秒.  以不著地持續完成50公尺  未達50公尺泳池需包含轉 身  仰漂可助划  不限泳姿、不著地持續完 成100公尺  未達50公尺泳池需包含轉 身  仰漂可助划. 資料來源:http://www.sports.url.tw/.

(31) 21. 七、辦理體育評鑑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分別依據教育部 2006 年 4 月 4 日修正發布「各級學校體育 實施辦法」 、2002 年 2 月 6 日公布《學校衛生法》及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2007 年 10 月 24 日北市教體字第 09638422100 號函頒布《臺北市公私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 育班設置要點》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7) 。隨後頒布《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中等以 下學校體育(含體育班)及衛生保健(含環境教育)評鑑實施計畫》。透過定期評 鑑,了解學校體育及衛生保健及臺北市公私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實施成效。 「游泳教學及活動辦理情形」僅屬學校體育評核項目-體育活動舉辦及參與中的一 項。臺北市中等以下學校,各校每三年至少接受一次學校體育、衛生保健及環境教 育之評鑑為原則。評鑑的目的是要促進學生身心健全發展,養成學生良好之運動與 健康習慣,落實健康促進學校之推動,永續提升健康城市競爭力。由臺北市政府教 育局組織輔導小組,訪視執行《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推動各級學校游泳池資源分享計 畫》之學校,瞭解執行狀況及彙整各校意見,提供協助及檢討改進。 「臺北市教育局 游泳推動小組」協助意見諮詢,並印製「學校泳池安全管理手冊」 ,供各校參考。. 八、小結 研究者也整理了過去幾年對於游泳教學有相關的政策,如表 2-6 所示,可以看 出不論是中央還是地方,都極力在推行游泳,而逐年提昇的游泳檢測通過率,以及 年年下降的溺水死亡人數,都在在顯示出,游泳政策對於學生游泳能力的幫助,在 救人、自救或是水上安全觀念,慢慢潛移默化的深植在學生及家長心中。從提升游 泳能力政策到解決交通往返問題,在學習時提高師生比例的協同教學及游泳能力分 級制度的改變,對於學生學習無往不利,也符合計畫、執行、考核的行政程序,在 游泳能力的好壞取決在學習環境與教學,針對這兩項,除了政府單位外,在長年經 營或是寒暑假進行的民間游泳訓練班,也是提昇游泳能力的重要推手,當然除了政 府單位、學校、泳訓班用心用力投入外,學生接受與否也相當重要,就數據來說, 近年來透入游泳教學的工作者也越來越多,冷水的游泳池,大多已經改成溫水,擁.

(32) 22. 有游泳池學校及民間機構所開設的泳訓班林立,學習機會也大幅增加與容易,教學 環境與學習舒適性與十年前相比,有過之而不及,所以在後面的一節也將探討對於 學生學習態度對於其游泳能力的提升的影響。. 表 2-5 近年來推行之游泳運動政策彙整表 政策 各級學校體育實施辦法 提升學生游泳能力中程計畫 運動人口倍增計畫 海洋運動發展計畫 「一人一運動,一校一團隊」 推動學生水域運動方案 中小學學生游泳分級標準 確立海洋臺灣的推動體系 各級學校泳池資源分享交通車補助 游泳課程協同教學實施辦法 推動學生游泳能力運動方案 學校游泳池建設計畫 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 中小學學生游泳能力分級標準 泳起來專案 國小體育課程授課教師甄選辦法. 年份. 主管機關. 1999. 教育部 教育部. 2001 2002 2002 2002 2003 2003 2003 2004 2005 2005 2005 2006 2010 2010 2010. 行政院體委會 行政院體委會 教育部 教育部 教育部 教育部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教育部 教育部 教育部 教育部 教育部 教育部.

(33) 23. 第三節 游泳教學相關研究探討 游泳教學相關研究探討 「教學」包含教與學兩種行為,經由教師的指導與學生的學習活動產生交互作用的 歷程。教師是教學與學習的指導者,學生是學習與受教者,教學過程重視教材的邏輯組 織和教材內容,同時也要重視學生的需要、程度、經驗和興趣等。所謂的教學「就是教 師經由詳細的計畫和設計運用適當的技術和方法以指導鼓勵及激發學生自動學習以獲得 生活上所必需的知識、技能、習慣和理想的一種工作或活動」 (葉憲清,1998) 。本節主 要針對師資來源、證照制度、師資培訓及學生學習狀況來說明,在教育體系中教師扮演 極其重要的角色,是實際教育活動的第一線推動者,更是決定教育品質良窳的關鍵所在 (梁瑞安,1996) 。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計畫與執行的主要人物,其專業知能具備與否, 更影響體育教學的成敗。又 Evans(1988)的研究指出,教師素質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 就,卓越的教師素質可以克服教育制度上,諸如政策、經費、設備等限制,以達成既定 的教學任務。所以足夠及良好的師資有助於學生的學習成就,可是以國內師資培育的結 構並不能符合社會的需求,所以對臺北市國小的師資來源以及培育過程要做一個了解是 相當重要的,另外對於過去針對國小游泳能力所做的調查研究當中,所指出的多數是能 力差異以及安全問題,了解這些問題後,才能釐清方向,以下為國內各專家學者,對於 國內師資結構、素質及人力運用觀點如下:. 一、臺北市國小游泳師資來源 國小授課教師多數為體育教師,臺北市國小分科教學制度尚算完整,多數學校 編制有體育科任老師,而授課高年級游泳課程的需具備游泳教學能力,此為教師來 源之一;另一方面在新進教師選擇上透過臺北市教育局在教師聯合甄試中,甄選游 泳專長體育教師,在教師甄試名額短缺的情況下,仍招收具備游泳專長的體育教師 顯見其提昇游泳師資比例的決心,根據臺北市 2010 年公立國小類教師聯合甄試簡 章第三點規定,體育科內的游泳專長老師需要符合以下規定:體育相關科、系、所 (組),並具備游泳救生員及教練且在有效期限內之相關證照(臺北市教育局,2010).

(34) 24. 所以在第二點所提的證照制度也相呼應,體育師資的能力相對提昇,也可以自甄選 過程看出端倪,通過聯合甄選的游泳專長教師,需要通過初試及複試兩階段的篩選 而初試內容為筆試,考試內容為教育相關及體育專長科目,複試則為試教及口試 所以通過甄選的專長教師,需具備相當能力,對於提昇師資陣容有相當助益。 二、證照制度 目前游泳師資需具備水上救生員證及游泳教練證兩種證照,不過 C 級即可。 楊武英(1996)在「臺北市國民小學水上安全教育之研究」的結果認為從水上安全 的角度來看:目前國小水上安全教育最欠缺的前三項依次是:1.會教游泳的師資太 少。2.游泳池太少。3.缺乏救生員的編制。希望有游泳池之學校校長能長期聘請救 生員,且師資培育機構應將游泳、救生、急救等列入學生必修,其他科系學生,游 泳、急救列入必修,救生選修,同時給予合格證明。已經在職的老師,則應加強短 期的急救課程和水上安全訓練,通過者應給予證明,以提升師資專業。另外吳永祿 (1999)在「臺北市國民小學游泳池規劃設計之調查研究」也指出培育優秀管理及 教練等專業人才,對於器材設備的維護保養關切程度遠比一般人員為佳,且有助於 器材設備的適度維護。因此,積極培育優秀的管理、救生及指導人才,實為整體水 上教育計畫中不可抹滅或忽視的。 吳萬福(1992)提出體育教師擔任體育教學,要獲得學生愛戴與敬仰,必須具 備下述條件:1.強健體魄。2.良好的社會性。3.相當水準運動技能。4.專業知識與技 能。5.高尚道德。授課教師要具備游泳專業知識與技能,擁有游泳教練、裁判證照 或參加相關研習,將可勝任此一教學工作,這也呼應了目前教師甄試的狀況,將有 經驗的教學教師引進教學現場,對於提昇當前學生游泳能力是最有幫助的。 三、師資結構 在 2008 年教育部體育統計年報裡指出,國小體育師資結構,各縣市國小專任 體育課程教師畢業於體育相關科系者共 3,935 人,約占整體 16.08%,以第二專長 為體育相關科系畢業於之專任體育教師 1,071,約占整體 4.38%,畢業於非體育相 關科系之專任體育教師共 19,472 人,約占整體 79.55%。臺北市教育局(2006)在.

(35) 25.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落實學校游泳教學及水上安全教育報告書中,提到能勝任游泳教 學的體育教師比率,在國民小學只有 28﹪的比例。在這樣需要 100%師資的游泳課 程下,產生出師生比例嚴重失衡的狀態,所以在學校單位應該調整教師結構問題, 另外,國小體育專業教師年齡主要介於 30-39 歲之間,年資則集中在 6-16 年,顯 示此階段體育教師以年輕教師為主力。國中及高中職階段,體育專業教師年齡主要 介於 30-39 歲之間,且年資則集中在 10 年以下,相較於國小,國中及高中職階段 體育教師更趨向年輕化,探究原因可能國高中的教師的學歷較高、較晚進入教育職 場,且國高中的體育師資有較高比例為專業體育師資,相較於國小,追究其原因應 出現在國小不分科,體育專業教師較難佔有較高的比例,而呈現當前狀況,體育教 師資源嚴重不足,其中體育教師可教授游泳的比例更是偏低,而在國小階段更為嚴 重,唯有提昇在職教師游泳教學能力,才可以解決當前問題。 四、教學策略 如何提昇學生游泳策略,國外學者 Silverman(1999)認為有效能或有經驗的 體育教師有下列十個特徵:1. 能擬定上課管理和學生學習的計畫。2. 有預料處理及 偶發事件的腹案。3. 察覺學生技能的差異以及利用資訊來規劃與監督學習。4. 尋找 更多資訊以計畫教學。5. 能瞭解各種教學形式的時效且知道適用時機。6. 提供正 確的訊息和強調說明與示範。7. 其供學生有足夠的練習時間。8. 強化合適的學生 練習或參與。9. 減少不適合學習者的練習參與的活動。10.減少學生等待的時間。 目前國小階段游泳教學課程安排於體育課程中實施,授課教師大多以學校體育 教師居多,依據上述體育教師的授課特徵加上實施游泳教學的策略,沒有一套是能 適合所有的教學狀況,不過還是有基本原則可以遵循的,依據府佩琯(1998)的說 法,游泳教學的原則如下: (一)精講多 精講多練 精講多練:講解動作時,一般先作正確的示範動作,然後扼要地講解動作的 順序和要點,使學員能很清楚地容易地記住,並能按要點的要求認真練習。 例如講解仰泳腿部技術時,可以精簡為壓腳板-向上踢-大拇指交錯(踢水 動作)-收腹夾臀。一次只提示一個要點,避免過多的指令下達。.

(36) 26. (二)由簡而繁 由簡而繁:游泳技術包括動作的順序、用力的方向速度動作的快慢等。先教 由簡而繁 學員作動作的主要課程。例如教捷式手臂動作技術時,先教直臂式划水,再 教曲臂式划水,然後再教手肘入水,並在水下 40o 左右開始用力,加速做「S」 型的划水動作。任何一種姿勢的游泳動作都由腿動作、臂動作、腿臂動作和 腿臂、呼吸完整配合動作組成。在教學時,一般應先教好腿部動作,然後教 手臂和呼吸動作,再教腿、臂和呼吸的完整配合動作。如果一開始就教臂部 動作或腿臂配合等複雜動作,效果未必好。 (三)啟發誘導: 啟發誘導:教練應先向學員講解游泳的目的、學習的內容,要求要不斷提高。 例如在學習蛙泳腿部動作,先要求做到「慢收快蹬」 ,進而要求「收腿」→ 「翻腳」→「蹬夾水」 (扇水動作)→「漂」 ,最後才完整地要求正確地做到 「邊收邊分的慢收腿」→「向外翻腳對好水」→「用力向後蹬水」 。如此才能 使學員感覺到越學越多,越學越好,收到事倍功半之效。此外要廣泛採用遊 戲教學法或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啟發學員的學習興趣 (四)集體教學 集體教學、 集體教學、個別指導: 個別指導:游泳教學時,必須分班編組,用統一的要求與統一的 口令進行教學,教練必須把注意力放在全班的學員上,根據大多數人的學習 進度,隨時提出要求和改正普遍存在的錯誤。教練又必須照顧到個別學員, 對進度慢的學員,要耐心指導,不能妄加指責,要耐心地進行個別教育;對 進度快的學員,也要多予指導,照顧了好的和差的兩方面,帶動中間的多數 學員,教學效果才能更加顯著。陳雨霖(2002)在教學時間分配對國小學生 游泳能力之影響研究中也提出相同的看法,不同教學時間分配方式,對國小 學生游泳能力的是有影響的,集中式教學優於分散式教學。. 對於游泳初學者水性的培養,是一個不能省略的教學內容。先要消除學員對水 的恐懼感,多採用遊戲教學法或多樣化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或由較淺的泳池或 是範圍開始訓練起,胡天玫(2004)提出適應水性可分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水 中行進」 ,如螃蟹走路、兔子跳及小火車等活動;第二個階段是「水中韻律呼吸」 ,.

(37) 27. 如吹泡泡、扶牆上下 等;第三個階段是「水中水母漂與水中站立」 ;第四個階段是 「仰漂」 ,可以透過浮 板來輔助。. 五、臺北市國小學生游泳能力調查 配合政策的推行,各級學校都落實推動游泳教學,以下為國內專家學者對國小 學生游泳能力現況調查結果: 楊武英(1996)在臺北市國民小學水上安全教育之研究中,對臺北市各國小的 六年級學生 3,801 人進行調查,發現學生會游泳的比例佔 41.1%。其中會蛙泳的佔 44.8%、捷泳佔 36.3%、潛泳佔 34.7%、 仰泳佔 29.0%、側泳佔 16.1 %、蝶泳佔 8.2%。黃景生(2000)在「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加強各級學校游泳教學及水上安全教 育計畫」中調查當屆臺北市學年度公私立各級學校應屆畢業學生游泳能力現況,其 中公私立國小 152 校回收人數 31,839 人中,不會游泳的比例最低,有 6,648 人佔 20.8 %,會游泳不會換氣的有 9,793 人佔 30.8%,會換氣游泳 15 公尺的比例高達 15,398 人佔 48.4%。 國立體育學院於 2002 年之「提升學生游泳能力計畫」專案調查針對臺北市國小 高年級學生發出問卷,調查提升游泳能力政策推行成效,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學生知 道游泳這項運動,但會游泳的大約只有 30%,其中會蛙泳的比例最高 26%,其次是 捷泳佔 20%,會仰泳的只有 10%,會蝶泳的最少,大約是 5%。知道游泳這項運動 到會四式游泳的百分比呈逐漸下降的趨勢。 陳秀華(2001)研究針對臺北市國小學生游泳能力現況調查研究發現,在 1,785 名受試者之游泳的基本姿勢中,會捷泳的學生最多 873 人佔 48.9%。在蛙泳方面: 會聯合動作並會換氣的學生 631 人佔 35.4%。在仰泳方面:會聯合動作並會換氣 的學生 602 人佔 33.7%。在蝶泳方面:會聯合動作並會換氣的學生 222 人,佔 12.4 %。 近年陳文龍(2010)研究調查結果發現,臺北縣市的國小學生在四種游泳能力 中,1.會游捷泳的有 618 人佔 79.1%,不會游捷泳的有 163 人佔 20.1%。2.會游蛙式.

(38) 28. 的有 342 人佔 43.8%,不會游蛙式的人有 439 人佔 56.2%。3.會游仰式的人有 376 人 佔 48.1%,不會游仰式的人有 405 人佔 51.9%。4.會游蝶式的人有 107 人佔 13.7%, 不會游蝶式的人有 674 人佔 86.3%。. 表 2-6 各研究者統計發現四種游泳能力比例 研究者(年代). 捷式. 蛙式. 仰式. 蝶式. 次序. 楊武英(1996) 陳秀華(2001). 36.3% 48.9% 20%. 44.8% 35.4% 26%. 29.0% 33.7% 10%. 8.2% 12.4% 5%. 蛙、捷、仰、蝶 捷、蛙、仰、蝶. 79.1%. 43.8%. 48.1%. 13.7%. 國立體育學院(2002) 陳文龍(2010). 蛙、捷、仰、蝶 捷、仰、蛙、蝶. 目前在臺北市各級學校實施游泳教學已經接近十年,游泳技能一般分為仰式、 蛙式、蝶式及捷式四種,但一般游泳教學均以蛙式或捷式兩種泳式中選出一種先教 (丁益文,1992) 。而整理近幾年文獻發現,在四種游泳能力方面,1966 年蛙泳的 比例最高,其次是捷泳。但許金德(1998)認為國內外內行的游泳教練、老師,毫 無疑問的都會以自由式當做初學者的第一個入門游法;丁益文(1992)亦認為,初 學游泳者是以捷式開始比較正確,因為先學會捷式後,再學其他的泳式就比較容易 了。當時游泳教學四種姿勢的順序已經開始不同了,所以在陳秀華(2001)所做的 調查中,捷泳的能力最高,次之為蛙泳。而陳文龍(2010)所做的調查當中,捷泳 已經接近八成,而次之的泳姿為仰式。調查結果與陳和睦(1982)的看法接近,初 學者如果想當選手必須從自由式開始,學了捷式後再學仰泳、蝶泳,最後再學蛙泳 為最理想的學習程序。如果先學蛙泳再學別的泳姿,較不容易把其他泳姿學好,因 為蛙泳與其他泳姿相似的地方較少。隨著時代的演進,在教學上要求效率與時間, 多數學生學習游泳的順序為捷、仰、蛙、蝶,已經和 1996 年所做的調查有所差異, 不過在所有調查當中,蝶式仍然為四種泳姿中,具備能力者最少的項目。姜茂勝 (1983) 認為,捷式合乎人類的自然動作,在西方甚至有人稱之為爬泳,學會捷式後改學其 他泳式比較容易。所以說若能先學好捷式,有助於其他各種泳式的學習。而蛙式與 捷式是最普遍常用的游泳姿式,因此對初學游泳者而言,學習這兩種泳式的居多。.

(39) 29. 綜觀上述可知,影響學生游泳能力的因素,並不是個別單獨存在的,相對的 個人內在的因素與外界刺激的影響,彼此往往以交互作用的方式呈現,因此不容易 瞭解也不容易掌握,但值得學習游泳者與教學者做深入的認識,以因應個別差異 設計適當的游泳學習環境。.

(40) 30. 第四節 游泳學習態度 游泳教學,教學包含了教授與學習,教授是教師的責任,而學習是學生義務,在教 學與學習過程中的橋樑,除了教學策略外,學習態度會直接地影響學生對游泳能力的成 效,以及游泳課參與及投入的程度,進而影響學習效果。本節將定義學習態度為何並將 學生游泳學習態度作一概略性地描述,透過相關文獻探討,進一步了解游泳學習態度對 游泳課程及學生學習影響的因素。. 一、態度的意涵 「態度」是指個體對人、事、物所持有的一種具有持久而有一致的行為取向(張 春興,1991) 。態度(attitudes)會影響行為取向,故可用以預測行為的發生(Hewstone, Stroebe, & Stephenson, 1996) 。林生傳(1994)則指出,態度是指個體在與環境產生 交互作用時,對人、事、物或狀況所表現出的內在反應傾向。在現代心理學的角度 中,態度屬於突出而必要的一種重要觀念,其在後天環境中逐漸形成,會影響到個 人在特殊情境中的行為。因此,就廣義的人格來說,態度亦是人格特質之一,意指 一個人的「內在自我」 (inner self)對外的表現(outward expression) 。 Brown, Brown 和 Baack ( 1998)認為態度的定義是指對某些環境事物所表現的 一種穩定而一致的傾向。它可以解析成認知、情感和行為等三種成份。李美枝 (1994) 提出態度有以下重要的特性: (一)態度是一種行動傾向,會導向偏好反應。 (二)態度是由經驗學習而得,是社會化的過程。 (三)態度必有其特定對象,如環境中的人、事、物。 (四)態度是一種信念的組織體系,包括認知情感和意向。 (五)態度是一種內在的結構,不能直接觀察,必須藉由個人外顯的行為而推知。 (六)態度是人格的一部分 ,具有相當持久,一致統整性。.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For Experimental Group 1 and Control Group 1,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was adaptive based on each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nd difficulty level of a new subject unit was

interview and AHP in order, it comes out that this research can describ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conomic recession and the investment intentions, and this will help the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cognition and attitude of traffic safety education toward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in Taichung. Six aspects are analyzed within this research,

It was found from the research that in four simulation situations, and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Hsinchu city has five VDs currently in the research scope and when the peak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lies in building the virtual reality learning system for surveying practice of digital terrain model (DTM) based on triangular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is for the purpose of understanding the service of privatization nursery, discussing parents’ satisfaction with service quality and finding the

In order to serve the fore-mentioned purpose,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a related questionnaire that extracts 525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the object for the study, and carries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