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外綠建築技術之比較研究-各國綠建築評估系統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外綠建築技術之比較研究-各國綠建築評估系統探討"

Copied!
20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國外綠建築技術之比較研究 -各國綠建築評估系統探討. 計畫主持人:張. 珩. 共同主持人:林憲德. 研究單位:財團法人中華建築中心 委託單位: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計畫編號:MOIS 891015 執行期程:八十九年二月至八十九年十二月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二十日.

(2)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國外綠建築技術之比較研究 -各國綠建築評估系統探討. 計畫主持人:張 珩 共同主持人:林憲德 研 究 助理:林思玲. 研究單位:財團法人中華建築中心 委託單位: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計畫編號:MOIS 891015 執行期程:八十九年二月至八十九年十二月.

(3) ARCHITECTURE & BUILDING RESEARCH INSTITUTE MINISTRY OF INTERIOR RESEARCH PROJECT REPORT. A study of comparison about the technology of Green Architecture by Foreign countries -A Investigation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s of Green Architecture by Progressive Countries. BY Chang Herng Lin Hsian De Lin December 20.2000.

(4) 摘要. 關鍵詞:綠建築、綠建築技術、綠建築評估、國際比較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比較研究國際最先進的綠建築技術及其評估體 系,以做為國內綠建築技術發展及政策制訂的參考。研究對象主要鎖定 在建築環保發展最先端的美、日、歐等國。同時亦對永續建築國際會議 Sustainable Building 2000 的論文內容加以簡介,以便瞭解國際間關 於綠建築的最新研究動向。 研究的內容主要在於(1)綠建築技術體系、 (2)綠建築評估法、 (3) 綠建築政策制度等項目。期望研究之成果能提供國人掌握國際最新的綠 建築研究動向與其評估體系,同時成為我國政府擬定策略以落實綠建築 概念時的參考。. I.

(5) ABSTRACT. Keywords: green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of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ystems of green building,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This research is to gain and summarize the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related papers from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like America, Japan, Europe and the other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work are: 1. System of green architecture technologie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paragraph should b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in Taiwan. 2. Comparison of evaluation methods of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Parallel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systems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set up a reasonable evaluation method to justify their quality. The evaluation methods of system quality in different industrial countries will be compared in this field. 3. Comparison of policy tools: Before a system is popularly used policy tools are great help for its implement. The realiz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costs a lot investment so that a comparison of policy tools between developed countries will be performed in this field. The conclusion can provide international tendency of green building research and their evaluation systems also. Besides, this work can be a good reference when the government sets up the relevant policies.. II.

(6) 國外綠建築技術之比較研究 -各國綠建築評估系統探討 目 第一章. 錄. 緒論.......................................................................................................1. 1.1 研究源起與目的....................................................................................1 1.2 研究內容.................................................................................................1 1.3 研究步驟.................................................................................................2 第二章. 各國氣候環境分析 ............................................................................4. 第三章. 國際主要綠建築系統 ....................................................................... 6. 第四章. 各國綠建築評估方法介紹 ...............................................................9. 4.1. 英國 BREEAM 評估法......................................................................9. 4.2. 加拿大 BEPAC 評估法...................................................................12. 4.3. 加拿大 C-2000 商業建築方案.....................................................14. 4.4. 美國能源之星方案 ........................................................................15. 4.5. 美國 LEED 評估法..........................................................................16. 4.6. 美國奧斯丁市綠建築方案 ...........................................................20. 4.7. 美國 BEES 評估法..........................................................................22. 4.8. 荷蘭 Eco-Quantum 評估法.............................................................23. 4.9. GBC’98 評估法 ................................................................................24. 4.10. 日本 AIJ-LCA 評估法......................................................................27. 4.11. 日本環境共生住宅評估法 ...........................................................30. 4.12. 日本綠色公有辦公廳評估 ...........................................................37. 4.13. 德國「綠色門牌」評估準則.......................................................43. 4.14. 荷蘭 TWIN 評估法 ..........................................................................46. III.

(7) 第五章. 各國綠建築評估系統之比較.........................................................48. 第六章 國際主要綠建築政策 ......................................................................53 6.1 CO2 排放減量 .....................................................................................53 6.2 營建廢棄物減量 ...............................................................................60 6.3 室內空氣污染防制 ...........................................................................64 第七章. 結題與建議........................................................................................66. 參考文獻..............................................................................................................69 附錄 A.馬斯垂克 2000 年永續建築國際研討會重要文獻 一、建築的未來........................................................................................71 二、以經濟與生態觀點的新建築:理想投資途徑方法 .................75 三、設計過程中對環境的整體評估 ....................................................78 四、朝向綠建築設計過程 ......................................................................82 五、建築物生命週期評估於在早期設計階段:一個案例 研究.....................................................................................................86 六、提高生命週期評估的效能 .............................................................91 七、再生能源之研究:以往來於中亞高原與西藏之薩拉森 人移民隊伍為例 ...............................................................................96 八、都市動態環境生態學:一個朝向平衡設計的空間模式 ......100 九、在日本 BREEAM,BEPAC 及 GBTool 的修改權重值比較 的研究 ..............................................................................................104 十、GBC 2000 和 LEED 的評估比較:國際及國家體系之 課題研擬 ..........................................................................................110 十一、綠建築環評工具:98 版與 2000 版之課題研擬 .................115 十二、建築物的環境評估工具(IEA-ECBCS ANNEX 31WORK) IV.

(8) 和相關評估工具的成果...........................................................120 十三、MCDM-23 一種多元指標的工具應用在建築上....................125 十四、VAMP-政府穩定建築原料與產品措施:一個生命環境 計畫 ............................................................................................128 十五、實現環境評估方法論:以三個國際案例分析....................132 十六、建築材料的環保評量不可缺的再檢查.................................136 十七、建立有關永續性的指標:在建築環境設定目標及監 測執行 ..........................................................................................141 十八、為荷蘭建築法令開發:一個對建築材料的環保作業 標準 ..............................................................................................144 十九、建築的生態標章(實例與要求)..........................................150 二十、改革建築部門的環境產品宣言之應用.................................154 二十一、芬蘭的營建產品環境宣言 ..................................................158 二十二、環境監督人員的檢定—建築物 ..........................................161 二十三、開始逐步形成的計劃—房屋耐久性的評估 ....................165 二十四、發展建築環境的估價工具的觀念和相關的困難度 ......169 二十五、適用於英國建築環境的材料與成分構造簡介 ...............172 二十六、綠建築顧問:觀念工具的發展..........................................176 二十七、與土地有關的環境指標.......................................................178 B.期初審查意見回應表.............................................................................181 C.期中審查意見回應表.............................................................................184 D.期末審查意見回應表.............................................................................186. V.

(9) 表目錄 表 2.1.1:各國綠建築技術相關背景資料比較 .......................................... 5 表 4.10.1:AIJ—LCA 之輸入輸出解析........................................................ 29 表 5.1.1:世界各國綠建築評估系統之比較............................................. 48 表 6.1.1:CO2 排放減量政策比較............................................................... 57 表 6.2.2:營建廢棄物減量政策比較.......................................................... 62 表 6.3.1:室內空氣污染防治政策比較 ..................................................... 65. VII.

(10) 圖目錄 圖 3.1.1:綠建築技術體系源流..................................................................... 8 圖 4.6.1:Green Building Program 之住宅版................................................ 20 圖 4.9.1:GBC’98 19 項評估表實例 ............................................................. 24 圖 4.9.2:GBC’98 6 項性能評估實例........................................................... 24 圖 4.9.3:GBC’98 最後總和實例 ................................................................. 25 圖 4.10.1:AIJ—LCA 輸出概要..................................................................... 28 圖 4.11.1:日本環境共生住宅之 check list-1.............................................. 31 圖 4.11.2:日本環境共生住宅之 check list-2.............................................. 32 圖 4.11.3:日本環境共生住宅之 check list-3.............................................. 33 圖 4.11.4:環境共生住宅總和計畫評估結果圖....................................... 34 圖 4.12.1:日本綠色公有辦公廳第二階段評估檢視表 ......................... 40 圖 4.12.2:綠色技術考慮程度及環境負荷程度圖示 ............................. 40 圖 4.12.3:LCCO2 的計算體系 ...................................................................... 42 圖 4.14.1:TWIN 模型中對重金屬參考排放量之分級(以鉛公斤當量為例) ........................................................................................................ 47 圖 4.14.2:TWIN 模型對五種地板材料的評估結果 ................................ 47. VI.

(11) 第一章、續論 1.1 研究源起與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比較研究國際最先進的綠建築技術及其評估體 系,以做為國內綠建築之技術發展及政策制訂的參考。研究對象主要鎖 定在建築環保發展最先端的美、日、德三國。同時也針對綠建築國際學 術建築研究會議上活躍的加拿大、英國的綠建築研究概況進行比較分 析。同時、亦針對第一次綠建築國際會議 Green Building Challenge ’98 以 及永續建築國際會議 Sustainable Building 2000,介紹國際間對於綠建築的 最新研究動向。研究之具體成果能提供國人掌握國際最新的綠建築研究 動向與評估體系,同時能成為我國政府擬定策略以落實綠建築概念時的 參考。. 1.2 研究內容 繼 1992 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之後,一連串的環保相關活 動,已揭櫫「永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大纛,使得地球環 保成為全球性要務。台灣為一島嶼,在侷促而有限的地理條件之下,永 續經營的概念更形重要。 身為國際社會的一份子,我國政府對此世界潮流亦有所呼應,顯示 積極推動的意圖。對應於建築領域,綠建築相關技術之推行即是其中之 一環。本研究以此為背景,希望瞭解並比較綠建築先進國家所實施的技 術系統,藉以提供我國各界推行綠建築技術時之參考。 本研究以文獻資料之收集及整理為工作要點。預計收集美、日、歐 盟以及其他綠建築科技先進國的技術與評估體系資料,並加以比較分 析。主要工作項目如下:. 1.

(12) 1.綠建築技術先進國家之氣候、地理、環境背景分析比較: 由於綠建築技術具有極高得地域相關性,亦即各地所實施的技術體 系乃根據其本身之地理氣候條件發展而成。任何貿然引用的行為,可能 導致無法適用之結果。是以援用先進國之技術時,必須先瞭解其地理、 氣候等背景,方能將之轉化為我國可以應用者。本研究因而將先進國之 地理條件列入比較分析工作之中,以掌握各國技術體系之背景。 2. 綠建築技術性能評估方法介紹 由於綠建築技術本身目的不同,發展層次與成熟度又各不相同,很 難在單一研究中釐清其體系。因所有之技術可藉由評估系統監控其成 果,所以探討評估系統便可清楚瞭解技術發展之狀況。本研究便以整理 各綠建築技術先進國家對綠建築技術之評估系統為主要研究方法,藉以 認識各國綠建築技術之水準。 3. 綠建築技術性能評估方法比較 建立良好綠建築技術制度的同時,亦應制定一套有效的評估方法, 方能檢驗所欲實施技術之執行效果。故瞭解綠建築技術先進國家對綠建 築技術的評估方法與瞭解其體系同等重要。本研究因而將對各建築技術 先進國家的綠建築評估方法作一比較與分析。 4. 各國綠建築政策工具比較 綠建築技術推動之時需要各方的支持,其中以政府的政策工具最為 積極有效。本研究以推動永續發展著名的 OECD 會員國資料加以分析比 較,其結果是政府推動永續發展與綠建築運動極佳的參考資料。. 1.3 研究步驟 本研究採分析比較法,將所收集的原始資料加以組織、比較,以清. 2.

(13) 晰取得國際先進國家在綠建築技術體系的狀況。研究流程如下:. 計畫開始. 美國相關資 料收集. 日本相關資 料收集. 德國相關資 料之收集. 其他重要國家 資料之收集. 各國資料彙整. 各國資料分析及比較. 氣候環境資料. 綠建築評估方法. 評估方法比較. 結論與建議. 計畫完成. 3. 政策工具之比較.

(14) 第二章、各國氣候環境及背景條件分析 綠建築的重要議題當中,「省能」及「節省資源」的相關種技術發 展系以當地之氣候與資源條件作為研發背景。因而參考或引用所謂綠建 築先進國家的技術時,必須十分謹慎,分辨此類技術何者基於全球性普 遍原則而何者基於地方性基礎。然而、技術發展之時,各種層面因子或 相互影響,或互為因果,每每極難將可直接引用者與不能直接引用者加 以清楚界定。但原則上、牽涉到「耗能」 、 「資源」者必須以當地之狀況 為發展之依準。 由表 2-1-1 可看出幾乎所有綠建築先進國均屬於較為乾冷的氣候型 態,節能技術的發展系基於「保暖」的概念。台灣與之相較,既熱且濕, 節能技術之發展應以「降溫」 、 「通風」 、 「除濕」為前提,背景與先進國 相差深遠。 此外我國國力,亦即人口、面積、經濟實力(特別是研究經費)等, 並不能與美加日德等國相提並論,對於綠建築技術的研發自當有另一種 策略。目前的研究應著重於如何落實國際上認為確實可行之技術,為國 內的綠建築奠定實質基礎,同時縮短與先進國家之發展距離。對於需要 龐大經費與尖端技術的先端科技研發,則應列為下一階段的工作,待綠 建築的落實略有成績時,再行發展。 下表之最後一項為各國生態赤字指標。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是一個資 源貧乏的國家,由生態赤字指標-4.14 可看出,我國使用的資源已超過自 己所能供應的能力,呈現相當嚴重的虧空狀態,對於本身與世界的生態 均有及不利的影響。. 4.

(15) 美國. 加拿大. 德國. 法國. 瑞典. 荷蘭. 日本. 台灣. 24-72. 42-83. 47-55. 42-51. 55-69. 50-54. 23-45. 21-26. 一月. 3. -11. -1. 3. -3. 2. 4. 15. 七月. 26. 21. 17. 19. 18. 17. 25. 28. 一月. 77. 60. 34. 38. 43. 51. 48. 91. 七月. 105. 78. 21. 53. 61. 66. 146. 269. 357,010. 551,500. 地理位置(緯度) 氣溫(℃). 降水(㎜). 面積(㎞ 2). 9,372,614 9,970,610. 449,964 41,864 377,780 36,000. 人口(百萬人). 267.8. 30.0. 82.1. 59.0. 8.8. 15.7. 128.1. 22.6. 粗人口密度(人/㎞ 2). 29. 3. 231. 107. 20. 378. 339. 627. 都市化程度1 %. 75. 77. 85. 73. 84. 89. 77. 74. 三級產業. 68.7. 65.3. 60.7. 58.8. 63.4. 64. 56. 57.5. 生產毛額比例 二級產業. 29.2. 32.5. 38.1. 31.7. 33.1. 32. 42. 42.3. 一級產業. 2.1. 2.2. 1.2. 6.1. 3.5. 4. 3. 4.3. -6.66. +3.5. -3.83. -3.01. +0.48. -3.35. -5.08. -4.14. 國家生態赤字指標2. 表 2-1-1:各國綠建築技術相關背景資料比較. 1 2. 居住於都市內之人口比例 政治實體內所擁有之地球資源與實際使用者之差額. 5.

(16) 第三章 綠建築技術系統 「綠建築」一詞的出現是最近十年的事情,在此詞出現之前已有相 當多的相關技術已經發展成熟或正在發展之中。因此、所謂的「綠建築 技術」與「綠建築」概念並不具有「果」與「因」的關連性,而是「綠 建築」概念因時勢所趨,將當時的各種相關技術,尤其在環保方面,統 合起來,總歸於綠建築之下。由於各項技術當初發展的原因與目標各不 相同,而發展的成熟度也不一致,所以欲做一有系統的整理與介紹,並 非單一研究案所能完成。本研究基於時間與經費之限制,僅追溯至「綠 建築」概念之起源,就統合後的技術狀況作簡單描述。 統合的「綠建築」概念成型之前,早在 1970 年代因為兩次世界石 油危機,替代能源的研發就已開始。1980 年代由環境破壞所導致的後果 如:水、空氣污染,資源枯竭,稀有物種絕滅等現象逐漸明顯,環保議 題遂浮上台面。經過數十年的討論,其間環境破壞現象更加劇烈,地球 氣候溫暖化,酸雨,臭氧層破漏等問題使得地球人類驚覺即將面臨生存 的危機,因而有 1992 年聯合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所舉行的環境與發展 會議(UNCED)產生。因有超過 170 國家參與,所探討的環境議題又 廣泛而完整,影響極為深遠,應是將以往各有源流而各自發展的環保概 念與技術統合起來的重要事件之一。 該次會議文獻「21 世紀議程」 (Agenda 21)對於所謂「綠建築」的 發展格外重要。文獻內容有 40 章,涵蓋了所有與環境保護及永續發展 有關的重要政策領域,是為 21 世紀所擬定的行動計畫。 文獻中詳細描述行動的任務:轉圜持續惡化的環境狀況,達到逐步 改善的目標,確保自然資源的永續使用。重要的特色是將環境問題整合 到各種政策領域中,使得議題具有落實的著力點。 文獻中的議題呈現三個向度:即社會、經濟與環境。其中與環境相 關的「議題」,正是綠建築技術產生之源(圖 3-1-1)。每項議題都有相 6.

(17) 對應的「要求」,而綠建築「技術」便是落實每項要求的施行方法。落 實的成果是以「評估體系」藉由「評估指標」加以檢覈。所以評估體系 的研究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技術的水準。 21 世紀議程所提出與環境直接相關的議題有: y y y y y y y y y. 氣候變遷 臭氧層破壞 空氣污染 廢棄物問題 水質污染 水源耗竭 森林資源耗竭 漁業資源耗竭 生態多樣性. 由這些議題被擬出以下要求: y y y y y y y y y y. 溫室效應氣體減量(CO2,CH4,N2O,PFCs,SF6) 破壞臭氧物質之管制(CFCs,鹵素,HCFCs 等) 空氣污染物質之管制(SOx,NOx) 廢棄物減量 廢棄物再製 河川水質控制(含氧量,硝酸鹽含量) 廢水處理 水資源保護 森林保護 物種保護(物種,棲地). 以上要求可以涵蓋目前所有綠建築技術發展的目的。換言之,綠建 築技術的研發就是為了對應以上的要求。由於這些要求都擁有清楚的評 估指標以檢測技術落實的效果,所以「要求」 、「技術」與「評估指標」 之間具有密切的關係。本研究就是由評估系統來看技術的發展狀況。. 7.

(18) 圖 3-1-1:綠建築技術體系源流(資料來源:本研究). 聯合國 1992 年里約熱內盧環境與發展會議: 21 世紀議程(Agenda 21). 社會向度. 經濟向度. 環境向度. 議題: y 國民生產毛額 y 人口 y 消費 y 能源 y 交通 y 農業 y 環保支出. 議題: y 氣候變遷 y 臭氧層破壞 y 空氣污染 y 廢棄物問題 y 水質污染 y 水源耗竭 y 森林資源耗竭 y 漁業資源耗竭 y 生態多樣性. 要求: y 溫室效應氣體減量(CO2,CH4,N2O,PFCs,SF6) y 破壞臭氧物質之管制(CFCs,鹵素,HCFCs 等) y 空氣污染物質之管制(SOx,NOx) y 廢棄物減量 y 廢棄物再製 y 河川水質控制(含氧量,硝酸鹽含量) y 廢水處理 y 水資源保護 y 森林保護 y 物種保護(物種,棲地). 8. 綠 建 築 技 術. 綠 建 築 評 估 系 統.

(19) 第四章、世界各國綠建築評估法簡介 4.1. BREEAM (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 BREEAM 是英國建築研究所 BRE 開發的建築環境負荷評估法。開發 BREEAM 的目的如下: 1. 啟發設計者對環境意識的覺醒。 2. 因應開發商、設計者、使用者對環保設計的訴求,並喚起對環保建 築的需求。 3. 宣揚建築對地球溫暖化、酸雨、臭氧層破壞具有重大影響之理念。 4. 提供自主調查與評估的指標與基準,減少對環境設計的錯誤主張與 認知。 5. 降低建築對長期環境的惡影響。 6. 降低水資源、石化燃料及枯竭性資源的消費 7. 提高室內環境品質及居住健康與舒適 BREEAM 針對建築用途別,曾依下列建築類別公布了適用評估法: 1. 1990 年 新建辦公大樓 2. 1991 年 2 月 新建大百貨商場 3. 1991 年 3 月 新建住宅 4. 1993 年 1 月 新建辦公建築 5. 1993 年 4 月 舊有辦公建築 6. 1993 年 5 月 新建工場建築 BREEAM 的評估在英國並非義務,但它在建築師事務所及開發商之. 9.

(20) 間卻頗受關心,根據英國建築研究所 BRE 的調查發現新建辦公建築約已 有 25﹪接受 BREEAM 的評估。BREEAM 的評估必須由合格的專家來評 估,新建事務所的評估費除最低評估費用為 2800 英鎊外,每單位平方 米再增加評估費 0.1 英鎊,例如一萬平方米辦公建築之總評估費約為 3800 英鎊。 BREEAM 的評估項目主要根據(1)地球環境問題與資源利用、 (2) 當地環境問題、 (3)室內環境問題,等三大議題,分成如下所示的分項, 以 42 分最高分來評分。它對於不同觀點並不賦予權重評分,最終評估 以三大議題之最低得分與總得分來評判其為:Fair、Good、Very Good、 Excellent 等四階段的評估。 (1) 地球環境問題與資源利用(Global Issues and Use of Resources 最高 23 分) A1. CO2 排放量:至 120∼35 CO2 ㎏/(m2.yr.)以下分十階段評估 A2. 酸雨:採用低 NOx 鍋爐給 1 分 A3. 臭氧層破壞:冷媒、消防劑、隔熱材相關七項給 7 分評估 A4.. 天然資源、再生建材:木材、混凝土骨材、再生建材等四項 給 4 分評估. A5. 可再生建材的保管:有保管空間給 1 分 (2) 當地環境問題(Local Issues)(最高 9 分) B1. 冷卻塔的退伍軍人菌:符合英國建築設備技術者協會 CIBSE 規範給 1 分 B2. 局部風環境影響:滿足風害防制基準給 1 分 B3. 噪音:滿足住宅噪音環境基準給 1 分 B4. 日照障礙:沒對鄰地產生日照障礙者給 1 分. 10.

(21) B5. 節水:大便器水量在 6 公升以下者給 1 分 B6. 敷地生態:針對敷地環境狀況對策 3 項給 3 分 B7.. 自行車設施:設置自行車停車場、曬衣場、更衣室、沖澡室 給1分. (3) 室內環境問題(Indoor Issues)(最高 10 分) C1. 給水設備的傳染菌:滿足 CIBSE1規範給 1 分 C2. 換氣、煙害、濕度:滿足 CIBSE 規範之換氣量、吸煙隔離、 加濕 3 項規定各給 1 分 C3. 有害物質:不使用揮發性物質、粉塵、含鉛塗料給 1 分,使 用滿足各種環境基準與防腐處理的木材給 1 分 C4. 照明:滿足 BRE 晝光基準、CIBSE 指針照度、Hf 日光燈者給 1分 C5. 熱舒適性:滿足 CIBSE 指針要求者給 1 分 C6. 室內噪音:個室、小會議室在 40dB(A)以下,大會議室在 40dB(A)以下者給 1 分 現在有許多國家參考 BREEAM 來評估綠建築,由於 BREEAM 為英國 特有的評估法,並未考量各國的差異性,應用在他國有極大的困難。例 如日本曾以 30 個案例來嘗試評估,發現電力 CO2 排放量單位迥異,很 難適用於日本。. 1. 英國建築設備技術協會規範. 11.

(22) 4.2. BEPAC(Building Environment Performance Assessment Criteria) BEPAC 是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環境研究群的 Raymond J. Cole 教授所開發的建築環境性能評估手法。它以臭氧層破壞、能源利用 環境影響、室內環境品質、省資源、基地交通等五個環境議題 30 個基 準來系統化,並經各評估項目的加權評估的總得分來評估。其項目如下: A. 臭氧層保護 A1. 臭氧層破壞物質目錄作成 A2. 選定冷媒、消防器材最小洩漏系統與配置 A3.未來更新為不破壞臭氧層物質之預備設計 B. 能源利用環境影響 B1. 溫室氣體排放量 B2. 大氣污染物質年排放量 B3. 全年耗電量 B4. 尖峰耗電量 B5. 建築外殼節能設計 B6. 空調換氣系統 B7. 空調換氣機器 B8. 能源管理系統 B9. 照明及電力系統 B10. 熱水系統 C. 室內環境品質 C1. 濕度控制. 12.

(23) C2. 礦物纖維控制 C3. 揮發性物質控制 C4. 室內污染源控制 C5. 換氣次數 C6. 換氣系統設計 C7. 晝光照明 C8. 照明系統 C9. 噪音控制 D. 省資源 D1. 既有建物與景觀的保存 D2. 木材節約 D3. 基地水資源保護 D4. 節水 D5. 雨水中水再利用 E. 基地交通 E1. 基地再生 E2. 基地的雨水滲透 E3. 公共交通的步行距離 E4. 公共全天候避難所 E5. 日射與晝光的影響 E6. 公共停車設施 E7. 腳踏車停車場. 13.

(24) 4.3. C-2000 Advanced Commercial Building Program. C-2000 Advanced Commercial Building Program 是加拿大能源部 CANMET 能源技術中心(CANMET Energy Technology Center, Natural Resources Canada) 所開發的節能程式,以程序要求條件、性能要求條件、建築物設計條件、 建築系統設計條件等四部分 170 基準所構成。 它以歷史性建築物更新時的節能化為經驗,認為新建築若能達成 50 ﹪的節能,2000 年每人的 CO2 排放量就可抑制於 1990 年水準。C-2000 以設計概念與日常使用對能源的影響程度為重點。現在商業建築的全年 耗電量由 1800MJ/(m2.yr.)抑制為 1100 MJ/(m2.yr.)為目標(以 700 MJ/ (m2.yr.)為理想) 。此外另有住宅節能程式 R-2000 以 2×4 工法的再回收、 CO2 減量、室內空氣品質為目標。. 14.

(25) 4.4. Energy Star Building Program. Energy Star Building Program 是美國環保署 EPA 以既有商用建築物為 對象的自願性能源改善計畫。它是政府與民間合作的方式來進行,任何 公司均能自由參加。凡是與 EPA 簽約參加 Energy Star Building Program 的 公司,必須在七年內改善能源系統以提升建築節能性能,而 EPA 必須對 加盟公司支援並提供技術資訊。 Energy Star Building Program 依下列五步驟對建築管理者提供綜合節 能對策: 1. Green Light(照明改善) 2. Building Tune-up(建築管理系統機能檢查) 3. Other Load Reductions(OA 機器負荷檢查與機種變更) 4. Fan System Upgrades(空調換氣用送風系統改善) 5. HVAC Plant Improvement(空調熱源系統改善) 前三步驟掌握了建築整體機能與能源消耗量。在美國以第一階段的 照明改善為最多,具體來說以更換高效率燈具為第一要務,其次則採用 無人時的熄燈控制。曾經有達到銷減 30∼50﹪照明耗電又提升室內環境 品質的案例。參加 Energy Star Building Program 雖無減稅的優惠,但節能 效果的實質利益已值得期待。例如麻省理工學院的照明費用消減效果就 高達全年 100 萬美元。遵循此計畫的優良建築物可獲頒「Energy Star Building」之標章,現在全國一共有 26 處獲得此認證。 Energy Star Program 不但以建築物為對象,也針對 OA 機器的節能計 畫 , 成 為 美 國 政 府 採 購 電 腦 的 條 件 。 現 在 更 展 開 國 際 Energy Star Program,對日本、歐洲展開合作,未來可能成為世界共通節能產品標誌。. 15.

(26) 4.5. 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 是由美國非營利團體的美國綠色建築協會所倡導的評估法, 由 BREEAM、BEPAC 發展而成。凡是綠建築必須滿足下列必要項目條件 與所有項目中 16 項目的條件。 A. 必要條件 A1. 符合環保法令 A2. 廢棄物處理 A2.1 符合 ASTM 基準 E50.06.1 §6.1.4 A3. 石綿 A3.1 既有建築物必須由 EPA 官員確認石綿管理計畫 A3.2 新建及大規模改建時不使用石綿材料 A4. 排水 A4.1 符合 ASTM 基準 E-50.06.1 §6.1.4 B. 評估系統基準 B1. 室內空氣品質(合計 2 分) B1.1 符合 ASHRAE 基準 62-1989 時給 1 分 B1.2 符合 EPA 室內空氣品質基準與 ASTM 基準 E50.06 時給 1 分 B1.3 設置符合 ASHRAE 基準 62-1989 換氣系統之吸煙室 B2. CFCs(1 分) B2.1 舊有建築依大氣淨化法撤換回收 CFCs 冷媒者給 1 分 B2.2 新建築物採用無 CFCs 環保冷媒冷凍機 B3. 能源效率(合計五分). 16.

(27) B3.1 新 建 低 層 住 宅 以 外 之 新 建 築 物 之 能 源 效 率 設 計 值 符 合 ASHREA/IES 基準 90.1-1989、90.1b-90.1 規定值 20﹪以上者給 3 分 B3.2 超越 ASHREA/IES 基準 90.1-1989、90.1b-90.1 規定值 30﹪以上者 給4分 B3.3 符合 EPA Energy Star Program 要求項目給 2 分 B3.4 符合 EPA Green Light Program 要求者給 1 分 B3.5 單獨出租辦公建築符合 Energy Star Computer Program 要求者給 1 分 B3.6 複數出租辦公建築中 67﹪出租者符合 Energy Star Computer Program 要求者給 1 分 B4. 熱舒適性(1 分) B4.1 符合 ASHRAE55-1992 基準者給 1 分 B5. 交通(合計 3 分) B5.1 提供 67﹪以上居住者非汽車通勤財政優惠措施者給 1 分 B5.2 提供 67﹪以上居住者通訊上班計之優惠措施者給 1 分 B5.3 提供 10﹪以上居住者自行車停車、沖澡、更衣設施者給 1 分 B6. 節水(1 分) B6.1 符合 1992 年能源政策法 PL102-486、106statute2776 節水規定者 給 1 分,新建築及大量改建建築者為必要條件 B6.2 舊建築物符合 1992 年能源政策法節水規定者給 1 分 B7. 飲用水含鉛量 B7.1 符合 EPA 飲用水含鉛量標準者給 1 分. 17.

(28) B8 對環境有害的建材 B8.1 新建或大規模改建建築之建材費用 20﹪以上採購回收建材或 可再生建材者給 2 分 B8.2 使用下列低 VOC 建材者 水溶性建材:VOC 含量最大 250g/L 有機溶劑:VOC 含量最大 380g/L 接著劑、填縫劑、填充劑:VOC 含量最大 20g/L 積成版:符合 HUD 基準 24CFR Part3280 規定甲醛濃度 0.2ppm 以下 合板:符合 HUD 基準 24CFR Part3280 規定甲醛濃度 0.3ppm 以 下 地版材:符合地板機構 IAQ 標章認證 B9. 建築廢棄物 B9.1 採用混凝土、磚塊再生設備或鐵與其他建材回收設備者給 1 分 B10. 再生建材的收集保管(1 分) B10.1 設置玻璃、鋁材、辦公室廢紙再生的收集場所並實行回收者 給1分 B11. 敷地景觀(1 分) B11.1 執行水土保持設施,種植當地原生植物給 1 分 B11.2 利用雨水澆灌植物給 1 分 B12. 維護(1 分) B12.1 有計畫確實執行空調設備維護者給 1 分. 18.

(29) B13. 再生能源(1 分) B13.1 採用 5﹪以上再生能源者給 1 分. 除了上述第一階段的基準以外,目前更在研擬下列第二段基準: C1. 景觀設計 C2. 材料 C3. 水溫 C4. 天然資源的節約 C5. 冷卻塔的退伍軍人病 C6. 局部地形風的影響 C7. 日照影響 C8. 有害材料 C9. 室內噪音 C10. 敷地生態 C11. 排放 NOx, SOx 所引發的酸雨問題. 19.

(30) 4.6 The City of Austin’s Green Building Program 這是美國德州 Austin 市所開發的 Green Builder Program,分住宅版與 商業建築版兩種。住宅版如圖 4.6-1 所示以水資源、能源、建材、固體 廢棄物四分類,針對 16 項環境對策給予一至四顆星的評估。. 圖 4.6.1: Green Building Program 之住宅版. 商業版則以下述六階段合計 181 基準來體系化,作成 Check List。 Austin 市除了每年頒獎(Best Award Ceremony:Business for an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Tomorrow)給最優秀的建築,只要設置不超過 Austin 節能法基 準的機器,就給予補助金。. 20.

(31) 1. 設計前階段(Pre-Design Programming Stage). 36 基準. 2. 草案設計階段(Schematic Design Stage). 46 基準. 3. 細部設計階段(Design Development Stage). 67 基準. 4. 施工管理階段(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tage) 10 基準 5. 交屋試車階段(Commissioning Stage). 4 基準. 6. 居住後階段(Post-Occupancy Stage). 22 基準. 21.

(32) 4.7. BEES(Building for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BEES 是 美 國 商 業 部 美 國 基 準 技 術 研 究 所 (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所開發的程式,以選 用生命週期支出與生命週期環境負荷較少的建材為目的的生命週期評 估程式。BEES 所評估的建材種類現有 10∼20 種,未來將陸續增加。環 境影響以 1.地球溫暖化、2.資源枯絕、3.酸雨、4.水污染、5.固體廢棄物、 6.室內空氣品質來分類。例如地球溫暖化物質以 CO2、CH4、N2O 進行生 命週期庫存量分析 LCI(Life Cycle Inventory Analysis)。此分析以法國民間 顧問公司 Ecobilan 簽約提供。算出來 LCI 資料利用下列加權係數來做綜 合評估。此評估正被檢討用於聯邦採購建材之用。 1. 自己決定加權係數 2. 美國環保署 EPA 推薦之加權係數 3. 哈佛大學推薦之加權係數 4. 全部相同比重評估. 22.

(33) 4.8. Eco-Quantum. Eco-Quantum 是阿姆斯特丹大學環境研究所(IVAM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msterdam University)與 W/E 永續建築顧問公司(Woon/Energie consultants sustainable building)接受荷蘭住宅國土計畫環境部(Ministry of Housing, Spatial Planning and the Environment)的委託所開發的生命週期評估 手法。它是以 Leiden 大學環境科學中心 LCA 法所改良的建築 LCA 評估 法,以建築物的建設、使用、解體階段的評估。1996 年提出中間報告, 現在正檢討其精度及使用的方便性。. 23.

(34) 4.9. GBC’98(Green Building Challenge’98). GBC’98 是以開發 BEPAC 的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環境研究 群的 Raymond J Cole 教授與開發 C-2000 的加拿大能源部 CANMET 能源技 術中心的 Nils Larsson 所推動的國際性建築性能評估法。參加國與 IEA/ECBCS-Annex31(能源相關建築物環境負荷評估法研究)的成員重 複。在兩年之間決定了評估架構,14 個參加國以相同評估法對 34 棟建 築物評估結果在 GBC’98 國際會議中討論,在荷蘭 GBC2000 中更檢討了 LCA 手法、建築環境標示、簡易評估法。. 圖 4.9.1: GBC’98 19 項評估表實例. 圖 4.9.2: GBC’98 6 項性能評估實 例. 24.

(35) 圖 4.9.3: GBC’98 最後總和實例. 其評估項目分成 1.資源消費、2.環境負荷、3.室內環境、4.耐久性、 5.階段性、6.周圍環境配合等 19 項指標六大分類,全部 119 項性能基準, 以各國典型建築物為基準 0 點,採用-2 到+5 的八階段計分評估,並以 加權係數算出 19 項指標六大項的分數(見圖 2.9.1∼3) ,19 項指標六大 分類的概要如下所示: R. 資源消費 R1. 能源消費 R2. 土地利用 R3. 水資源消費 R4. 資材消費 F. 環境負荷 F1. 空氣污染 F2. 固體廢棄物 F3. 液體廢棄物. 25.

(36) F4. 其他負荷 Q. 室內環境 Q1. 空氣環境 Q2. 溫度環境 Q3. 光環境 Q4. 音環境 Q5. 系統控制 L. 耐久性 L1. 適應性 L2. 維護性 P. 階段性 P1. 設計、建設階段 P2. 使用計畫計畫階段 C. 周圍環境配合 C1. 基地交通條件配合 C2. 鄰地影響. 所謂-2 到+5 的八階段計分評估,是以-2 代表比典型建築物不良,0 為當地典型建築水準,+1 為比當地典型建築水準稍好,+3 為比典型建 築水準明顯良好,+5 為當地可能達成之水準。. 25.

(37) 4.10 日本 AIJ-LCA 評估法 AIJ-LCA 是日本建築學會所開發的建築生命週期評估法,它起源於 1990 年設置的「建築與地球環境特別研究委員會」的能源工作小組,於 1992 年提出以氟化物溫暖化效果加入二氧化碳生命週期評估的方法, 1999 年更出版設計階段 LCA 評估規範草案及 CAD 評估軟體。在此規範 草案中,讓設計者在設計階段自動以建築物生命週期的角度來檢討替代 方案,將構法、設備系統大幅簡化來模擬評估。它應用產業關連表的能 源消費、CO2、SOx、NOx 的排放原單位,以國內外、消費支出、成本及 生產、流通、最終消費階段來數據化並製成 CAD 程式。現階段以節能法 要求義務評估的辦公廳、百貨商場、餐廳、旅館、學校、醫院等建築物 為使用目標,未來可能擴展至集合住宅。計算結果以地球溫暖化(CO2) 、 臭氧層破壞、酸性化(SOx) 、大氣污染起因的健康障礙(NOx) 、能源資 源枯竭(能源單位)等四項圖表化及數據化資料來評估,同時也進行生 命週期的經濟評估。此方法以標準化的環境負荷原單未來模擬計算,因 此必須輸入詳細的建材數量、設備數量、構造形式、施工公事數量(輸 出入概要如圖 4.10.1 所示) ,是一個十分複雜而周詳的評估,但也令人 望而生畏。. 27.

(38) 圖 4.10.1:AIJ─LCA 輸出概要. 28.

(39) 以日本建築學會 AIJ-LCA 之輸入輸出解析(辦公建築為例) 表 4.10.1:AIJ-LCA 之輸入輸出解析 步驟 1:資材輸入 步驟 2:建築工事 步驟 3:設備料輸入以做耗 步驟 4:生命週期 輸入轉換 能計算 評估 輸出格式 1.軀體數量:廢土 量、木樁量、混 凝土量、模版 量、鋼筋量、鋼 骨量、五金量。. 假設工程種類與 空調耗能計算:輸入所有冷 日常耗能量關連 數量 凍機、空調機、送風機、馬 CO2 輸出 達之數量與規格與空調時 土方工程種類與 間 新建工程建築與設 數量 備關連 CO2 輸出 照明耗能計算:依各空間分 驅體工程種類與 生命週期耗能 LCE 2.外殼數量:屋頂面 區輸入所有燈具耗電密 積、外牆磁磚、 數量 度、消耗電力、開關燈時間 輸出 開口面積、玻璃 外部工程種類與 換氣耗能計算:輸入所有排 生命週期 CO2 材質與面積、隔 數量 (LCCO2)輸出 風送風機之規格與數量 熱材面積。 內部裝潢工程種 電梯耗能計算:輸入所有電 生命週期 SOX 3.內裝數量:天花、 類與數量 梯之載重量、速度、運轉時 (LCSOX)輸出 隔間牆、地坪材 間 質與面積、粉 生命週期 NOX 刷。 衛生熱水設備耗能計算:輸 (LCNOX)輸出 入所有給水馬達之容量、負 4.單項施工建材數 生命週期投資 荷率、運轉時間以及熱水爐 量:模版、屋頂 (LCC)輸出 之熱水供應量、損失率、給 防水、貼磁磚、 水溫度 地毯、樓版、隔 間牆、天花等單 位面積的耗材數 量. 電力費率結構輸入 瓦斯費率結構輸入 上下水道費率結構輸入. (資料來源:輸出樣式 copy 日本建築學會 P.106). 29.

(40) 4.11. 日本環境共生住宅評估法. 日本的建設省住宅局為了推動環境共生住宅(綠色住宅),於 1990 年成立環境共生研究會,於 1993 年 4 月發佈「環境共生住宅市街地指 針」。此指針成為對節能、省資源、環境生態調和、低環境負荷的模範 住宅進行補助的依據。同時對建設環境共生住宅的個人也進行住宅金融 貸款的優惠措施。在 1998 年出版「環境共生住宅 A-Z」對環境共生住宅 分城下列三階段來評估: 1. 綜合計畫初步評估 第一階段部分是提供設計者對於地球環保、周圍環境調合、居住健 康舒適性三方面,在設計各階段所進行的全面而快速的定性化檢討。評 估要項大約是依節能、資源有效利用與減廢、生態環境、自然度、健康 舒適、社區交流(獨立住宅不用)等六部分進行建築初步計畫的定性評 估,每部分又分重點評估項目及追加評估項目來評估,其評估所用的 Check List 如圖 4.11.1 所示,其評估結果如圖 4.11.2 所示。. 30.

(41) 圖 4.11.1:日本環境共生住宅之 check list-1. 31.

(42) 圖 4.11-2:日本環境共生住宅之 check list-2. 32.

(43) 33.

(44) 圖 4.11.3:日本環境共生住宅之 check list-3. 33.

(45) 圖 4.11.4:環境共生住宅總和計畫評估結果圖(左:單戶住宅,右:集合住宅). 2. 基本性能評估 第二階段部分是在住宅平面、外觀草案完成時,提供地球環保、周 圍環境調合、居住健康舒適性三方面的初步定量評估,其評估分重點評 估項目及自由選項評估項目兩部分。 所謂重點評估就是任何住宅均必須評估的地球環保重點,其評估項 目以一次能源消耗量(包括冷暖房、熱水、照明動力、調理) 、CO2 排出 量、自來水消費量、垃圾回收率等四指標來評估。由於居住形式十分複 雜,並無法提供絕對評估標準來判斷,只針對其計算結果只提供現行當 地一般統計標準當參考。 所謂自由選項評估項目,乃因應各住宅社區的特徵,提供地球環 保、周圍環境調合、居住健康舒適性三方面的性能,其各方面的自由選 項評估指標如下: A. 地球環保方面 A1. 太陽能供電率 A2. 太陽熱利用率(太陽熱佔暖房熱水比例) A3. 再生能源利用率(廢熱、風力、河川). 34.

(46) A4. 生命週期 CO2 排出量 A5. 雨水利用率 B. 周圍環境調合 B1. 綠覆率 B2. 雨水滲透率 B3. 中介空間比例(陽台、露台、中庭等) B4. 通風開口率 B5. 地形改變率(整地面積比) B6. 喬木保存率 B7. 住戶社區活動參加率 C. 居住健康舒適性 C1. 冬至日照率 C2. 樓高開放係數 C3. 調濕材使用率 C4. 高齡者適應度(輪椅空間、無障礙) C5. 公共面積比 3. 生命週期衝擊評估 第三階段評估是針對住宅由建設、日常使用、修繕、更新、廢棄等 五階段生命週期過程的能源消耗、CO2 排出量來評估,對此日本建設省 建築研究所提供了 CAD 程式。其計算值本身的評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 提供幾種替代方案的比較評估。其算法大要如下: A. 建設 建設時的能源消耗量以各種工事數量與其能源消耗原單位來累. 35.

(47) 算,此能源消耗原單位是以日本國內產業關連表所求出,因此不包括建 材在國外生產的能源。 B. 日常使用 應用日本目前存在的軟體所算的能源消耗量與各能源的 CO2 排出量 來換算。 C. 修繕與更新 以建設時的能源消耗量為基準單位,以材料、構造的修繕週期及更 新週期來換算修繕率與更新次數,並求得在生命週期中的能源消耗與 CO2 排出量。 D. 廢棄 以樓地板面積與混凝土量之比例與其在解體、處理、搬運時之能源 消耗與 CO2 排出量標準原單位來總換算能源消耗與 CO2 排出量。. 36.

(48) 4.12. 日本綠色公有辦公廳評估法. 1998 年日本建設大臣官房廳營繕部,以政府率先推行環保建築的立 場,綜合了兩年來委員會的檢討成果,制訂了「顧全環境型公有廳舍計 畫指針」 ,其中確定以(1)周圍環境考量、 (2)使用階段的節能及省資 源、 (3)長壽化、 (4)生態建材使用、 (5)正確使用與處理(即低物染 廢棄物)等五項議題來考量建設公有廳舍的環保計畫。對於新建公有廳 舍,在計畫階段就以生命週期 CO2 減量 30﹪為目標來達成。它分下列 三階段評估: A.. 綠色技術評估: 第一階段評估是在基地、建築用途、規模決定後尚未進行基本設計 之前,為了達成生命週期 CO2 減量目的,以下列 A、B 兩種檢視表來快 速評估建議引進的綠色技術效果。 A1. 節能技術效果快速評估表 由於日常耗能所排放的 CO2 量佔生命週期 CO2 排放量的 60﹪,此 部分以六張表格針對空調、照明、換氣、電梯、太陽能發電之各種技術 與綜合結果給以標準化之評估,各表格以標準化之生命週期 CO2 排放 量、生命週期支出、以技術建回收築物初期 CO2 所需年限、初期投資回 收年限、單位 CO2 減量投資效益等數據作為技術選用之參考。此部分以 50 年官廳標準生命週期為評估標準。 A2. 其他綠色技術效果快速評估表 此部分主要針對以耐久化設計來延長建築生命週期的 CO2 減量效 果來評估,它以建築、電氣、空調、衛生、電梯、維護管理、設計管理 等階段的耐久化設計的建設成本及 CO2 減量效果,同時考量高爐水泥生 態建材的 CO2 減量效果來評估,其評估數據與上相同。 B. 綠色官廳檢視表評估. 37.

(49) 第二階段評估是在選定綠色建築技術進入基本設計後,可簡單針對 周邊環境、負荷節能、自然能源節能、能源資源有效利用、耐久化、生 態建材、廢棄物處理等七大部分選用各種綠色設計手法,並快速以相對 數量化圖形的「綠色技術考慮程度」與「環境負荷削減程度」來評量其 成效(如圖 3.12.1∼2 所示)。此七大部分的 26 評估要項如下所示: B1. 周邊環境 地區生態系保全 都市氣候與地下水涵養 週邊環境污染防制 B2. 使用階段節能省資源 B2-1 負荷節能 外殼隔熱 窗之隔熱與遮陽 局部空調與排氣 減少損失 B2-2 自然能源節能 自然採光 自然通風 自然能源利用 B2-3 能源資源有效利用 能源效率 負荷平均化 搬運能源最小化. 38.

(50) 水資源有效利用 最佳操作 B3. 耐久化 確保維修空間 建材耐久性 設備材料耐久性 B4. 生態建材 低環境負荷材料 減少熱帶木材使用 再生建材 規格化設計 B5. 廢棄物處理 廢棄物處理 廢棄物減量工法 氟氯碳化物減量對策. 39.

(51) 圖 4.12.1:日本綠色公有辦公廳第二階段評估檢視表. 圖 4.12.2:綠色技術考慮程度及環境負荷程度圖示. C. LCCO2 評估 第三階段評估是在設計定案後,利用現行規範及電腦軟體所進行的. 40.

(52) 生命週期 CO2 減量評估(簡稱 LCCO2 評估) ,其計算體系如圖 4.12.2 所示。 生命週期各階段的 CO2 排放量計算內容概要如下: C1.使用階段 LCCO2 排放量計算: 利用現行節能設計規範計算 1.空調設備、2.機械換氣設備、3.照明 設備、4.OA 機器、5.電梯設備、6.衛生設備、7.自然能源設備之全年耗電 量,同時也計算自來水使用量、污水排水量及其他損耗能源使用量,然 後再一一換算成 LCCO2 排放量與支出費用。 C2.維護管理階段 LCCO2 排放量計算: 以實際建築管理對於保全、衛生清潔、升降機維修、電氣設備維修 的統計單價與年度價格指數來換算維護管理階段的 LCCO2 排放量。 C3.改建、修繕、解體、廢棄階段 LCCO2 排放量計算: 以 50 與 100 年週期改建、修繕、解體、廢棄階段工事之標準化 CO2 排放量原單位與費用來換算 LCCO2 排放量。 C4.設計監造階段 LCCO2 排放量計算: 此評估是指建築在新建、改建、修繕、解體時之設計、監造業務所 花費的照明、空調、OA 機器、紙張使用、交通所又發的 CO2 排放量, 大約是以出其建設費成本的百分比來換算 CO2 排放量。 除了 LCCO2 排放量計算之外,針對冷媒、隔熱材、發泡材、瓦斯絕 緣材等材料所產生的 HCFC、HFC、SF6 等地球溫暖化物質,也利用 ICPP 的地球溫暖化係數 GWP 來換算成 CO2 排放量,以納入評估項目之中。 此評估必須有龐大的原單位統計數據、政府規範與 CAD 軟體才得以進 行。. 41.

(53) 圖 4.12.3:LCCO2 的計算體系. 42.

(54) 4.13. 德國薩蘭邦「綠色門牌」評估準則. 德國的薩蘭邦於 1996 年特別基於對天然生存基礎之保護修訂了「營 建規則」 (LBO)中的第 21 至 24 條。由於此法規的作用只及於興建以及 大規模的改建,對於既存建築的生態水準影響較少,於是邦政府的環境 部便針對既存建物設立了「綠色門牌」評估準則。在此準則之下,若評 分超過 100 點者則授與「綠色門牌」,是為「環保標章」的住宅版。 此評估標準乃基於本邦之公共交通規則與營建規則中的標準,但涵 蓋範圍更為廣泛。因為使用對象為一般民眾,所以評估方法相當平易近 人。申請人根據環境部所列的表評分自我評鑑,超過 100 點者可自行向 該部提出綠色門牌申請。目前申請者的不合格率大約 10%,最高點數達 237 點。 評估準則分為 6 大類: 1. 天然建材 • 全木造建物,. 18 點. 或 • 木造結構體. 8點. • 木造立面覆材. 5點. • 木造窗戶、窗版、遮陽簾,每件. 4點. • 木造門. 4點. • 木造樓梯. 3點. • 木造或其他環保材料地板超過居住面積 50%者. 4點. • 環保之立面隔熱材. 5點. • 環保之屋頂隔熱材. 5點. 43.

(55) • 內裝材面積超過 75%採用環保材料. 4點. • 牆面之表面處理超過 75%面積採用無化學溶劑之環保材 4點. 料. • 地板之表面處理超過 75%面積採用無化學溶劑之環保材 4點. 料 2. 太陽能利用 • 建物朝南(主要居室南向). 5點. • 太陽能集熱版. 18 點. • 太陽能光電設備(最少 1Kw),每 kW. 30 點. 3. 現代化的暖氣設備 • 採用熱力交換或廢熱之遠近熱力. 14 點. 或 • 採用遠近熱利的暖氣或熱水. 18 點. • 燃值技術瓦斯. 13 點. 或 • 燃值技術燃油. 5點. • 自動調節停機之暖氣. 3點. • 中央系統木材爐. 4點. 4. 雨水利用及節約飲用水 • 以雨水為庭園灌溉用水. 4點. 或 • 庭園與廁所用水採用雨水. 12 點. 44.

(56) 或 • 庭園、廁所與洗衣機用水採用雨水. 20 點. • 雨水滲透,每 10%之封蓋面積. 1點. 5. 住宅周邊的自然環境 • 立面綠化,每面牆. 1.5 點. • 屋頂綠化,每 10%之屋頂面積. 1.5 點. • 庭園水池,小於等於 5M2 之面積. 5點. • 庭園水池,大於 5M2 之面積. 5點. • 乾砌牆(至少 50 公分高),每公尺長. 1點. • 原生種綠籬,每公尺長. 1點. • 物種保護措施(藏匿協助、逃避開口等)每項. 2點. 6. 平日的環保 • 熱能消耗每年少於 90kWh/m2. 25 點. • 熱能消耗每年少於 70kWh/m2. 40 點. • 電能消耗每年少於 680kWh/人. 4點. • 電能消耗每年少於 560kWh/人. 8點. • 採用瓦斯烹調. 8點. • 飲用水消耗每年少於 38m3/人. 4點. • 飲用水消耗每年少於 30m3/人. 4點. • 採用家庭堆肥. 4點. 45.

(57) 4.14. 荷蘭 TWIN 模型. 目前評估建材對於環境的衝擊,大多根據 LCA 法的原則加以變化。 由於 LCA 只能評估可量化的資料,如溫室效應、酸雨、能源、垃圾量等, 但對於不能或暫時無法量化的資料,如對環境或對健康的傷害程度,LCA 法便無法完整的評估。有鑑於此、荷蘭的「建築生物與生態學研究室」 (NIBE)便研發了一套以環境及健康觀點出發的評估系統 TWIN,可同時 對質化與量化資料進行評估。 本模型乃基於萊登大學環境學中心(CML)所研發的「產品環境導 向生命週期分析法」。建材產品或建築部件在每個評估準之下,依據該 準則之性能要求,以其對環境及建康之負荷大小,獲得不同之點數。而 每個評估準則又被賦予不同之權重值。 評估準則中對環境與健康的衝擊將以環境影響因子加以量化,因子 有酸雨、優養化、溫室效應、臭氧層的破壞、夏季煙霧、冬季煙霧、重 金屬、殺蟲劑、餘熱等項目。環境影響因子之量化是以生態當量法將對 環境的破壞程度轉換成「參考排放量」。因而所有的建材或部件都可用 相同之基準相互比較其對環境與健康的衝擊程度。評估之結果可清楚的 顯示各種建材戶建築部件對環境的總衝擊以及耶各明確的環境等級(如 圖 4.14.1∼2)。. 46.

(58) 圖 4.14.1:TWIN 模型中對重金屬參考排放量之分級(以鉛公斤當量為例). 圖 4.14.2:TWIN 模型對五種地板材料的評估結果. 47.

(59) 五、世界各國綠建築評估體系之比較 本章就上述之評估系統加以比較如表 5.1.1。 表 5.1.1 世界各國綠建築評估系統之比較. 國家 開發機構. 評估法名稱. 評估對象. 英國 英國建築研究 所(現已被改 1990 良至加拿大、 香港、澳洲、 紐西蘭版). BREEAM(Building 新舊辦公 Research 廳、新大規 Establishment 模店鋪、新 Environmental 住宅、新工 Assessment Method)廠. 評估項目. 依地球環境與資源利用、區 域環境、室內環境等三部分 18 項評估,依總得分與三部 分得分,評定四等級水準. 加拿 英屬哥倫比亞 BEPAC(Building 大 大學 Environment Performance Assessment 1994 Criteria ). 新舊辦公廳 依臭氧層保護、能源利用、 室內環境、省資源、基地交 通等五大部分 30 項基準評 估,各項設加權係數,最後 以總分評估. 加拿 加拿大能源技 C-2000 Advanced 大 術中心 Commercial CANMET Building Program. 辦公建築. 依程序要求、性能要求、建 築設計要求、建築系統要求 等四部分之節能相關 170 項 基準. 加拿 能源技術中心 C-2000 Advanced 大 CANMET Housing Program. 住宅. 評估住宅 2×4 工法之再生、 CO2 減量、室內空氣品質為主. 評估對象. 評估項目. (續) 國家 開發機構. 評估法名稱. 48.

(60) 加拿 加拿大天然資 GBC’98,1998 大 源部主導 14 1998 國團隊. 辦公建築、 評估模式依性能分類、性能 住宅、學校 基準、次性能基準等架構進 行,以低層級評分導引高層 級評估。以資源消耗、環境 負荷、室內環境、 耐久性、 使用方式、社區特性等六部 分 120 項性能進行評估,未 來將以加權係數納入各項性 能評分,形成單一總分方式 來評估。. 美國 美國綠建築評 LEED(Building 議會 USGBC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1995 Environmental Design). 辦公建築. 依 BREEAM、BEPAC 所改造的 評估法,依建材、營建廢棄 物、能源、再生能源、舊建 築物修復、室內空氣品質、 景觀美化、綠建築設計專 業、資源回收、使用維護、 臭氧層保護、配置、交通、 水資源、水質等十五大項進 行評估,43 點中取得 40﹪以 上得分者可被認定為一般、 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等 不同等級綠建築. 美國 德州澳斯丁市 Green Builder Program. 住宅. 依水資源、能源、建材、固 體廢棄物等四部分 16 項評 估,分為四星等級. 美國 德州澳斯丁市 Green Building Program. 商業設施. 依設計前、草案設計、正式 設計、施工管理、試車調整、 居住後等五階段 181 項基準 評估,設有檢視表. 評估對象. 評估項目. (續) 國家 開發機構. 評估法名稱. 49.

(61) 美國 商務部美國基 BEES(Building for 建材 準技術研究所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依地球溫暖化、資源枯竭、 酸雨、水質污染、固體廢棄 物、室內空氣品質等分類評 估,所算出的生命週期點數 LCI,以四種加權係數來評估. 荷蘭 阿姆斯特丹大 Eco-Quantum 學環境研究所 1998. 建築物. 依荷 Leiden 大學環境科學 中心 LCA 法所改良的建築 LCA 評估法,以建築物之建 設、使用、解體之生命週期 的定量評估法. 日本 日本建築學會 AIJ-LCA. 辦公廳、百 貨商場、餐 廳、旅館、 學校、醫院. 以詳細之耗能解析、工法構 造、建材、設備計算耗能量、 CO2 排放量、SO2 排放量、NOX 排放量及費用,並進行詳細 生命週期評估。. 1998. (有計算軟體). 日本 建設部住宅局 生命週期衝擊評估 1998 環境共生住宅 推進協議會. 獨立住宅與 分三階段評估,先是在設計 集合住宅 以檢視表依節能、資源有效 利用與減廢、生態環境、自 然度、健康舒適、社區交流 (獨立住宅不用)等六部分 進行建築初步計畫的定性評 估,再依耗能量、CO2 排放 量、自來水消耗量、垃圾回 收率進行建築設計的詳細量 化評估,最後並進行建設、 使用、修繕、更新、解體之 詳細生命週期評估。. (續) 國家 開發機構. 評估法名稱. 評估對象. 50. 評估項目.

(62) 日本 建設大臣官房 綠色官舍評估 官廳營繕部 1999 (有計算軟體). 公有辦公廳 分三階段評估,在設計前先 以快速檢視表對空調、照 明、換氣、電梯、太陽能發 電及耐久化設計技術提供快 速評估,在設計中再針對周 邊環境、負荷節能、自然能 源節能、能源資源有效利 用、耐久化、生態建材、廢 棄物處理等七大部分 26 項 來進行設計前之初步定性評 估,最後再進行生命週期 CO2 減量效果之計算評估,其計 算表格高達數十種。. 德國 薩蘭邦政府 1996 環境部. 既有住宅. 綠色門牌. 荷蘭 建築生物與生 TWIN 態學研究室. 是針對一般民眾的評估系 統,簡單易懂,使用容易。 評估準則分為 6 大類:天然 建材、太陽能利用、現代化 暖氣、雨水利用與節約飲用 水、住宅周邊的自然環境、 平日環保。凡自評超過 100 點者便可向邦政府申請授與 綠色門牌。. 建築材料與 依據建材或建物部件的生命 建築部件 週期,將其對環境與健康之 衝擊,以生態當量轉換為實 質之環境影響因子量:CO2, FCKW, SO2,鉛,煙塵、磷、農 藥、熱量。可以客觀地將建 材和建築部件對環境的衝擊 加以分級與比較。. (續) 國家 開發機構. 評估法名稱. 評估對象. 51. 評估項目.

(63) 台灣 內政部建研所 台灣綠建築評估法 1999. EPGB. 所有建築物 計算綠化、基地保水、日常 (部分適用 節能、CO2 減量、廢棄物減 於辦公廳、 量、水資源、污水與垃圾等 住宅、學校)七大指標. 52.

(64) 第六章 國際主要綠建築政策 政策是一種用以減少營建業對自然與人為環境衝擊的積極方法。藉 由資料較完整的 OECD1會員國政策制度可看出目前環保先進國家對如 何將綠建築構想落實在政策之上,極值得我國參考。 在各種政策工具中: 研究與發展 實驗案例與各種形式的資訊提供 工業界與政府間非強制性的協議, 等三項是各國最常使用的一般性政策工具。因與其他工具性質不同,特 別在以下的討論中將其列為一般工具類。. 第一節 CO2 排放減量 由表 6-1-1 可以清楚的看出 OECD 會員國對於 CO2 排放減量所採用 的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方面,有一半以上的 OECD 會員國採用研 究與發展以及一般資訊的宣傳以支援技術的改進,而非強制性協約只使 用於 4 國,使用率遠不如在營建廢棄物減量上。 6.1.1 建物使用階段之 CO2 減量 建物使用階段的 CO2 排放減量可分別由建物完工之前(包括設計與 施工)與完工之後(包括使用與在裝修)的兩個階段加以介入,也就是 對於新建物與既有建物的政策各不相同。但國際上針對既有建物 CO2. 1.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53.

(65) 排放減量的措施,在數目於種類上都不能與實施於新建物者相提並論。 原因之一可能是因為建築規範通常以新建物為對象,而較少考慮既有建 物。而既有建物的管制也比新建物困難很多。對於既有建物,不論是法 規、經濟與資訊性的政策措施都較新建物少了許多,因此以下的政策討 論便針對新建物。 A. 法規 以法規直接在建築設計時設定需達到之最低技術水準是最有效的政 府政策工具。結構安全以及防火早已成為建築設計時必須遵守的規定, 因而目前也有許多國家將「建物能源效率」加入法規之中。所有歐洲國 家與美國的 44 個州都在法規中設有建築設計的能源參數。 有關建物外殼方面,通常要證明 U 值2低於某一最大值,或是在設定 的狀況下熱負荷必須小於某最大值。有些國家則設定空氣交換率來控制 氣密性。除此之外、若干國家的建物法規中也包含了對冷氣、暖氣、換 氣與照明設備的規定。相反地、澳洲、日本、韓國對於此方面的控制幾 乎不採用法規工具。 B. 經濟性工具 在工業界逐漸被採用的經濟性工具,在營建業卻不多見,原因在於 政府對營建業通常採用法規性工具。OECD 會員國中只有 5 個家用經濟 性措施對具有能源效率設計的案例加以鼓勵。 其中有 4 個國家採用「補助」的方式。例如加拿大的經濟誘導計畫, 對於採用能源效率設計的商業建築給予財政上的補助。此外、值得一提 的是對太陽能的大規模補助計畫,以降低建物組件如太陽能光電板等的. 2. 建物構造斷面之熱穿透率. 54.

(66) 造價。「減稅」措施只用於荷蘭及希臘。在荷蘭、業者對於任何綠色計 畫,包括建築物在內的投資都可減稅。日本是唯一採用「優惠貸款」的 國家,以鼓勵民眾興建或購買合乎政府標準的能源效率住宅。 C. 資訊工具 市場上供需雙方缺乏資訊是推動能源效率建物最大的障礙之一,所 以、資訊工具的發展越來越獲重視。政府制定法定的資訊架構可以保障 資訊的傳播。法國於 1996 年起規定所有出租或出售的建物都必須明示 以公定方法預估的能源消耗費用。英國的營建規則要求所有的集合住宅 必須依照標準評估表評估其能源性能。希臘則在 2000 年底執行「能源 環境證書」,建物的所有者需在建物完工一年之內委託合格的能源檢驗 師評估其建物的能源效率。 OECD 會員國中有許多國家設有評估建物性能的非強制性「標章」 制度。基本上、標章制度的目的在於促進與建築設計相關的資訊交流或 是幫助設計者做相關的抉擇。營建業有兩中典型的標章。第一種是針對 一般購屋者的多面性標章,其中的資訊並不侷限於能源效率,也包括其 他的性能。另一種則是針對專業者的標章,旨在提供共多有關環境的詳 細資訊。英國的 BREEAM3評估系統便是極成功的標章之一。此外也有許 多私人組織設有標章。 建物的標章主要在於提供可信的資訊給業主;而建材的標章則是將 與環境相關的建築材料及部件資訊提供給設計者。與建物相關的生態標 章主要觸及營建廢棄物減量與室內空氣品質的議題,常可作為設計者選 材的參考。執行於美國的「能源之星」標章則是只侷限於能源效率評估 的標章,針對符合特定能源效率標準的空調設備、照明、系統裝備及窗. 3. 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建物研究所環境評估法. 55.

(67) 戶等授與標章。 此外、資訊工具還包括被政府推薦的標準與指導原則。非營利組織 所建立的建物環境標準雖不能視為政府政策,但有時影響力卻如同公定 的標準。 6.1.2 建物興建階段之 CO2 排放減量 此階段所實施的政策不多。英國的建物研究所(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正在建立包括建材內涵能源在內的建材環境衝擊資料 庫。類似的例子也執行於澳洲以及希臘的能源環境證書。除此之外並沒 有發現包含建材內涵能源減量的政策工具。雖然生態標章對建物的環境 衝擊評估甚為詳細,但也未包括建材內涵能源的評估,可能是由於量測 技術的困難。 建物的使用年限是另一個未被重視的議題。雖然目前的法規對於建 物的結構安全有所要求,連帶地可使建物具有相當的持久性,但真正提 出持久性訴求的政策極少。而日本則是少數的執行者之一,可能是因為 日本集合住宅的平均使用年限相當短,對於持久性較高的集合住宅可獲 得優惠貸款的鼓勵。. 56.

(68) 表 6-1-1:CO2 排放減量政策比較 減 介入 改進 量 點 之要 之 求 對 象 一般之建物 CO2 減 量. 使 用 階 段. 設計 與興 建階 段. 建築 外殼 之能 源效 率. 設備 之能 源效 率. 方 政策 式. 技 研發 術 資 示範案 訊 例,提供 一般資訊 自 自願協議 願 法 隔熱標準 規 氣密性標 準 透明元件 標準 經 補助 濟 減稅 優惠貸款 資 資訊之強 訊 制供應 非強制性 之建物生 態標章 非強制之 統合性標 章 非強制之 建材生態 標章 標準、準 則之推薦 法 空調設備 規 之標準 照明設備 之標準 經 補助 濟 減稅 優惠貸款 資 資訊之強 訊 制供應 非強制性 之建物生 態標章 非強制之 統合性標 章 非強制之 建材生態 標章 標準、準 則之推薦 等等. 澳 洲. 比 利 時. 加 拿 大. 捷 克. 丹 麥. 芬 蘭. 法 國. 德 希 國 臘. 義 大 利. 日 韓 本 國. 荷 蘭. 紐 西 蘭. 瑞 典. 瑞 土 士 耳 其. 英 國. 美 國. 總 計. 9 10. 4 *1 *2 *1 *2. *3 *3. *1 *2. *3. *4. *5 *5. *6 *6. 17 15. *5. *6. 16. *7. 3 2 1 3. *8. *9. *10. *11. 5. *12. 2. 0. 7 *1 *2. *3. *6 *13. *7 *9. *10. *11. 12. *14. 5. *8. 4 2 1 2 5. 1. 3. 6. (續). 57.

(69) 減量 介 之對 入 象 點. 使用 與更 新階 段. 興 建 階 段. 設計 與興 建階 段. 改進之 方 要求 式. 政策. 再生能 法 標準 源之使 規 用 經 補助 濟 減稅 優惠貸 款 資 資訊之 訊 強制供 應 非強制 性之建 物生態 標章 非強制 之統合 性標章 非強制 之建材 生態標 章 標準、準 則之推 薦等等 建物外 法 能源檢 殼與設 規 查 備之能 經 補助 源效率 濟 資 非強制 訊 之建物 生態標 章 標準、準 則之推 薦等等 能源之 法 標準 消耗 規 經 補助 濟 資 資訊之 訊 強制供 應 標準、準 則之推 薦等等 使用年 法 標準等 規 期 經 優惠貸 濟 款 補助 資 非強制 訊 之統合 性標章. 澳 洲. 比 利 時. 加 拿 大. 捷 克. 丹 麥. 芬 蘭. 法 國. 德 希 國 臘. 義 大 利. 日 韓 本 國. 荷 蘭. 紐 西 蘭. 瑞 典. 瑞 土 士 耳 其. 英 國. 美 國. 總 計. 0 4 3 1 *7. *8. *9. *10. 2. 6. 0. 0. 5. 1 2 *9. *15. 3. 2. 0 0 1. 2. 0 1. *17. 58. 0 1.

(70) (續) 減量 介 之對 入 象 點. 改進之 方 要求 式. 政策. 澳 洲. 非強制 之建物 生態標 章 標準、準 則之推 薦等等 使用 能源之 法 標準等 規 與更 消耗 新階 經 補助等 段 濟 資 標準、準 訊 則之推 薦等等 使用年 法 標準等 規 服務手 期 冊之提 供 經 優惠貸 濟 款 補助等 資 非強制 訊 之統合 性標章 非強制 之建物 生態標 章 標準、準 則之推 薦等等 政策工具總計 12. 比 利 時. 加 拿 大. 捷 克. 丹 麥. 芬 蘭. 法 國. 德 希 國 臘. 義 大 利. 日 韓 本 國. 荷 蘭. 紐 西 蘭. 瑞 典. 瑞 土 士 耳 其. 英 國. 美 國. *16. 總 計. 2. 0. 0 0 2. 0 1. 0 0 0. 0. *18. 4. 18. 1. 4. 1. 10 11 5. 17 3. 14 0. 11. 7. 4. 13 3. *1:只實施於兩個邦 *2:集合住宅與醫院,實施於 Flanders 與 Walloon 區域 *3:部分省市 *4:只實施於集合住宅 *5:只實施於集合住宅 *6:所有商業建物(31 州),只實施於州有建物(8 州),所有居住建物(36 州) *7:只實施於集合住宅 *8:只實施於集合住宅 *9:只實施於辦公室 *10:只實施於集合住宅 *11:只實施於集合住宅 *12:只實施於集合住宅 *13;只實施於商業建物 *14;只實施於商業建物,物體之耐久性與可修性 *15:只實施於辦公室 *16:耐久性、可修性與彈性 *17:耐久性與可修性 *18:維修手冊. 59. 19 19.

(71) 2 營建廢棄物減量 儘管自由協議很少用於營建業,已有 7 國以上以此方式處理營建廢 棄物。在澳洲有所謂的廢棄物智慧營建計畫,參與廠商與政府簽訂自由 協約,雙方同意採用與研發最實用的廢棄物減量技術。此外試驗性方案 在本領域也廣為採用。由表 6-2-1 可看出 OECD 會員國對營建廢棄物減 量所執行的政策工具。 6.2.1 設計施工階段 A. 法規 再生與在使用的設計還是相當新的概念,所以很少國家對此設有政 策工具。單就法規而言,沒有國家規定必須使用能再生或再使用的建 材。只有德國與日本推薦嘗試使用此種材料。 B. 經濟工具 只有日本實施減廢政策中的經濟工具。對於採用再生或再使用製品 的集合住宅可獲日本政府的優惠貸款。 C. 資訊工具 雖然沒有專門處理減廢議題的統合性標章,但所有的建物生態標章 都將建材的再製性或再使用性列為評估基準。此外建材的生態標章也有 6 國使用。其中、德國的藍天使標章是世界第一個評估建材資源的法定 生態標章。北歐天鵝是另一個評估再製與再使用建材的生態標章。. 6.2.2 拆除階段 A. 法規 施工與拆除階段的減廢措施幾乎都集中在拆除階段的管制。許多歐 60.

(72) 洲國家以及日本設有禁令,禁止掩埋可回收或再利用的建材,所以在工 地需先將這類廢建材分類處理。此種措施通常會與「掩埋稅」以及拆除 業者的登錄系統同時實施。有些歐洲國家甚至規定屋主需申報廢建材的 最終去處。在丹麥、屋主申報拆除許可時需詳細填寫每種建材的拆除量 及清除路線。 再生營建產品的可信賴度是推動使用再生製品的一大重要因素。但 只有比利時的 Walloon 地區設有強制性的再生產品標準。 B. 經濟工具 至目前為止只有少數國家使用經濟工具以鼓勵建材的再生與再使 用。最使常用的減廢經濟工具是徵收「掩埋稅」,計有 7 個歐洲國家執 行。比利時的 Flanders 區域對適當處理的營建廢棄物徵收較低的稅率。 C. 資訊工具 雖然只有少數的國家設有資訊性的政策工具,但工具種類卻不少。 除實驗案例與一般性的計畫外,還包括其他 4 項工具。有三個國家設有 處理營建廢棄物的指導原則。例如德國的鄉鎮市設有如何增加營建廢棄 物回收與減少掩埋的指導原則及資訊。比利時的 Flemish 廢棄物公司則 利用網際網路進行廢棄物交換,以對營建廢棄物做最佳的利用。. 6.2.3 施工廢棄物 前一小節所討論的拆除廢棄物處理政策均適用於施工廢棄物。此外 還有兩種措施使用於會員國。澳洲的廢棄物智慧計畫提供施工廢棄物減 量的手冊。在美國也有類似的技術輔導。. 61.

數據

圖 3-1-1:綠建築技術體系源流(資料來源:本研究)     聯合國 1992 年里約熱內盧環境與發展會議: 21 世紀議程(Agenda 21)  社會向度  經濟向度 環境向度 議題:  y  國民生產毛額  y 人口  y  消費  y 能源  y  交通  y 農業  y 環保支出  議題:  y 氣候變遷  y 臭氧層破壞 y 空氣污染 y 廢棄物問題 y 水質污染 y 水源耗竭  y 森林資源耗竭  y 漁業資源耗竭  y 生態多樣性  要求:  y 溫室效應氣體減量(CO 2 ,CH 4 ,
圖 4.6.1:  Green Building Program  之住宅版
圖 4.9.3:  GBC’98  最後總和實例 其評估項目分成 1.資源消費、2.環境負荷、3.室內環境、4.耐久性、 5.階段性、6.周圍環境配合等 19 項指標六大分類,全部 119 項性能基準, 以各國典型建築物為基準 0 點,採用-2 到+5 的八階段計分評估,並以 加權係數算出 19 項指標六大項的分數(見圖 2.9.1∼3),19 項指標六大 分類的概要如下所示:  R
圖 4.11.1:日本環境共生住宅之 check list-1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建築資訊建模(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簡稱

That is to say, while the building with the Chinese character ‘工’ shaped architectural plan is the common building type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Vietnam, building layout in

• involves teaching how to connect the sounds with letters or groups of letters (e.g., the sound /k/ can be represented by c, k, ck or ch spellings) and teaching students to

This study first uses the nine indicators of current domestic green architecture to examine those items needed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air force base.. Then this study,

Keywords: green production (GP), green supply chain (GSC), green supplier (GS), simultaneous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SIPA), 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This research project tries to examine the issues of domestic green hotel service design, integrating QFD and VAHP, as well as to construct green criteria and their

With the Government to promote green tourism and national wetland restoration policy, to understand the diversity of wetland ecology and bird populations associated with, and

Abstract -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applying TRIZ theory to construct the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SCM) strateg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t hotel.. Bas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