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無障礙住宅環境規劃設計之探討-新建住宅無障礙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無障礙住宅環境規劃設計之探討-新建住宅無障礙化"

Copied!
1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無障礙住宅環境規劃設計之探討 -新建住宅無障礙化 、.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報告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

(2) 092-301070000G2-011. 無障礙住宅環境規劃設計之探討 -新建住宅無障礙化. 計畫主持人:廖慧燕.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報告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

(3)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RESEARCH INSTITUT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RESEARCH PROJECT REPORT. A Research in Designing Barrier-Fre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 Case in New Construction. BY. Huey Yann Liao December 30, 2003.

(4) 摘. 要. 關鍵字:無障礙生活環境、 住宅、建築技術規則、設計規範 無障礙環境乃文明重要指標之一,我國近年來致力於推行公共空 間無障礙環境,改善成效不容忽視,惟目前之重點皆僅為公共建築及 交通環境等,並未重視住宅環境,而國內除障礙者需求外,日益嚴重 之高齡化問題,而國內固有之在宅老化觀念,使住宅無障礙化成為目 前迫切之課題。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集合住宅共用部分之基本安全便利需 求,及法令應如何配合修正,同時探討如何規劃設計一般住宅及集合 住宅自用部分減少無必要之障礙及預留未來改善之彈性,並提供配套 之措施以鼓勵方式推動,以建置無障礙住宅環境。 本研究主要研究方法為: 1. 探討國內住宅環境無法符合行動及生活不便者需求之現況問題癥 結。 2. 綜合比較分析國內外相觀文獻制度及法令規範,包括瑞典、英國、 美國、日本、香港及新加坡等,並擷取其優點作為改善之參考。 3.邀請相關單位及專家學者討論確定其問題及修正建議後,提出具體 之改善建議。 本研究認為欲改善國內住宅環境達到無障礙化,建議短、中、長 期改善重點如下。 1.短期:包括短期修正建築相關法令,研訂住宅設計規範及配合本所 住宅性能評估制度推動鼓勵措施,以期達到集合住宅共用部分符合 無障礙基本要求,而在自用及一般住宅部份可減少不必要之障礙及 預留未來之改善彈性。 2.中期:探討舊有住宅改善之法令彈性及技術,以活用舊有住宅;及 建立人體工學統計,使技術規範可更符合國人之需求。 3.長期:整合福利、醫療、保險及建築相關單位及專業,建立包括軟 硬體服務系統及財政規劃之計畫,以建置完善之福祉社會。.

(5) 無障礙住宅環境規劃設計之探討. ABSTRACT Keywords: Barrier-Free Environment, Building Regulations, And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Design The ”Barrier-Free” is one of the key indicators in evaluating the degree of the civilization of a country. In Taiwan, through the effort in removing the barrier of the buildings open to the publics had been doing for several years. However,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s are behind the progress. Owing to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aging people, especially most of the aging people have traditional thoughts of “dying in the original house’¸ to create a barrier-fre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become an urgent mission recently. The major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study what is the minimum requirement for the housing’s common area and provide the suggestion in refining the building code, and how to promote the universal design idea in designing the apartment as well as the houses in order to get a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suitable for the disabilities and ageing people and also benefits to the children, pregnant women and so on. This study was done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process: 1. To study the problems in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2. To collect and compare the related information and building codes among Sweden, British, U.S.A., Japan, Hong-Kong, Singapore and Taiwan. 3. To invite the relative agencies as well as professional and specialist to discuss the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The study concluded tha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essibility and usable facilities in new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there are short term and long term plan suggestions. Short term suggestions includes 1. To revise the Act of protecting physically & mentally 56 and Building regulation 160, to separate the technical standard of new and existed buildings. 2. To revise the regulation 171, 173, 174 to set up a more reasonable technical standards. 3. To standardize the guideline in designing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IX.

(6) 無障礙住宅環境規劃設計之探討. complement the inefficiency of the building regulation and to provide the higher standards leading to the better quality. 4.In accompany with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Performance in Residential Buildings” to set up the higher quality by given credits or some extra benefits. For the mid term, the suggestions include 1. To set up the investigation in human scale to revise the technical standard in order to suit for Taiwanese. 2. To improve the existed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order to get more barrier-free houses and apartments for the ageing people and disabilities. While on the long term, the suggestion is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ve agencies﹐such as Department of Social Welfare, Department of Healthy,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Administration, Ministry of Financial etc. All of the agencies are work together to promote the whole service system including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and even the financial plan, in order to create a good society suitable for all people. X.

(7) 無障礙住宅環境規劃設計之探討. 目. 次. 表次........................................................................................................................................ Ⅲ 圖次........................................................................................................................................ Ⅴ 摘要........................................................................................................................................ Ⅶ 英文摘要 ............................................................................................................................... Ⅸ.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目的...................................................................................01 第二節 研究範圍內容及預期成果.................................................................03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流程...................................................................................06 第貳章 國內住宅無障礙環境現況問題探討 第一節 國內相關法令規定檢討 .....................................................................09 第二節 國內相關研究文獻資料回顧 ............................................................14 第三節 國內住宅無障礙環境現況問題癥結 ...............................................20 第參章 不便者需求特性及無障礙環境沿革 第一節 行動及生活不便者之特性及對應之空間需求.............................23 第二節 無障礙環境規劃設計沿革.................................................................31 第三節 通用性設計............................................................................................34 第肆章 國內外無障礙住宅環境相關法令規範比較 第一節 瑞典無障礙住宅環境相關法令規範 ...............................................37 第二節 英國無障礙住宅環境相關法令規範 ...............................................40 第三節 美國無障礙住宅環境相關法令規範 ...............................................45 第四節 日本無障礙住宅環境相關法令規範及推動措施.........................51 第五節 香港無障礙住宅環境相關法令規範 ...............................................57 第六節 新加坡無障礙住宅環境相關法令規範...........................................60 第七節 國內外無障礙住宅環境相關法令規範比較..................................63 第伍章 國內住宅環境無障礙化之改善建議 第一節 國內住宅環境無障礙化之問題及改善建議..................................69 第二節 相關法令規定改善建議 .....................................................................73 第三節 無障礙住宅環境設計規範研訂建議 ...............................................77 第四節 配套鼓勵措施建議 ..............................................................................84 I.

(8) 無障礙住宅環境規劃設計之探討. 第陸章 結論 第一節 結論.........................................................................................................89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93 參考文獻 .........................................................................................................................96 附錄一. 無障礙住宅環境設計規範草案 ........................................................................... 99 附錄二. 各國無障礙設施技術規定比較 ...........................................................................133 附錄三. 我國無障礙住宅環境相關法令 3-1.1 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相關條文.............................................................................140 3-2.1 老人福利法相關條文..........................................................................................142 3-2.2 老人福利法施行細則相關條文.........................................................................143 3-3.1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章. 公共建築物行動不便者使用設施.........................144. 3-3.2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六章. 老人住宅................................................................144. 附錄四. 國外無障礙住宅環境相關法令 4-1.1. 英國無障礙設計指引(住宅相關部分)......................................................149. 4-1.2. 英國無障礙設計指引(住宅相關部分)原文 .............................................157. 4-2.1. 美國「障礙者可及與可用之建築物與設施表準」住宅相關條文 ..................165. 4-2.2. 美國「障礙者可及與可用之建築物與設施表準」住宅相關條文原文 ..........171. 4-2.3. 美國公平住宅法案住宅可及性指引摘要......................................................175. 4-3.1. 日本長壽社會對應住宅設計指針及補助基準 .............................................180. 4-3.2. 日本長壽社會對應住宅設計指針及補助基準原文 ....................................188. 4-3.3 促進高齡者與殘障者便利使用特定建築物之建築相關法令 .........................193 4-3.4 日本住宅無障礙化相關鼓勵措施設置基準....................................................197 4-3.5 日本住宅性能標示制度高齡者考慮相關規定 ...............................................199 4-4.1 香港設計手冊:暢通無阻的通道(住宅相關部分) .......................................201 4-5.1 新加坡無障礙環境設計規範(住宅相關部分)...........................................206 附錄五. 研究案會議建議意見及回應與處理 5-1.1 第一次座談學者專家建議意見及回應與處理 ..............................................209 5-1.2 第二次座談學者專家建議意見及回應與處理 ..............................................213 5-1.3 第三次座談學者專家建議意見及回應與處理 ..............................................216 5-2.1 本所第一次建築研究協調會議建議及回應與處理......................................219 5-2.2 本所第二次建築研究協調會議建議及回應與處理......................................220 5-2.3 本所第三次建築研究協調會議建議及回應與處理......................................221 5-2.4 本所九十二年度自辦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建議及回應與處理 ................222 II.

(9) 無障礙住宅環境規劃設計之探討. III.

(10) 圖. 表. 次. 次. 表 2-1.1 我國建築技術規則有關住宅無障礙相關法令規定 ............ 10 表 2-1.2 我國建築無障礙環境相關法規沿革一覽表 .................. 11 表 2-2.1 國內相關文獻回顧...................................... 16 表 2-2.2 國內無障礙建築相關規範、指引及手冊之比較分析 .......... 18 表 3-1.1 障礙別及對應之設施設置需求一覽表 ...................... 28 表 3-2.1 無障礙環境相關法令與住宅法令政策發展相關比較表 ........ 33 表 4-1.1 瑞典無障礙環境相關法規沿革一覽表 ...................... 38 表 4-1.2 瑞典建築法 42a 有關住宅無障礙化設計規定 ............... 38 表 4-2.1 英國無障礙環境相關法規沿革一覽表 ...................... 41 表 4-2.2 英國無障礙設計指引(住宅部份) ........................ 42 表 4-2.3 英國住宅品質評估指標-住宅內部可及性評估表 ............. 43 表 4-3.1 美國無障礙環境相關法令規定沿革 ........................ 46 表 4-3.2 美國住宅公平法案可及性指引重點 ........................ 47 表 4-3.3 符合公平住宅法案之相關技術規範一覽表 .................. 48 表 4-3.4 美國殘障者可及與使用之建築設施標準住宅部份摘錄 ........ 48 表 4-4.1 日本無障礙環境相關法令規範沿革一覽表 .................. 52 表 4-4.2 大阪建築基準法實施條例摘錄 ............................ 53 表 4-4.3 住宅無障礙化規定及相關措施設置基準比較表 .............. 55 表 4-5.1 香港無障礙環境相關法令沿革一覽表 ...................... 58 表 4-5.2 香港設計手冊住宅相關規定摘錄 .......................... 59 表 4-6.1 新加坡無障礙環境相關法令沿革一覽表 .................... 60 表 4-6.2 新加坡建築物無障礙規範與住宅有關部份之規定 ............ 61 表 4-7.1 國內外無障礙環境推動及相關法令實施期間比較表 .......... 64 表 4-7.2 國內外住宅類之建築物無障礙法令規定適用範圍及規定項目比較表 . 65 表 4-7.3 國內外坡道規範之內容比較表(周延性比較) .............. 66. III.

(11) 圖. 次. 表 4-7.4 國外推動住宅無障礙化法令及作法可資參考之處一覽表 ...... 67 表 5-1.1 國內無障礙住宅環境改善一覽表 .......................... 72 表 5-2.1 國內外坡道之坡度及高差較小時之放寬規定比較表 .......... 75 表 5-2.2 國內外扶手與壁面距離規定比較表 ........................ 75 表 5-2.3 我國建築技術規則修正建議概要表 ....................... 76 表 5-3.1 國內無障礙建築相關規範、指引及手冊之比較分析一覽表 .... 79 表 5-3.2 國外無障礙建築相關規範、指引及手冊之比較分析一覽表 .... 79 表 5-3.3 人體尺寸與無障礙設施技術規定之關係比較表 .............. 80 表 5-3.4 美、日及我國身高比較表 ................................ 80 表 5-3.5 國內外無障礙波道技術規定內容比較表 .................... 81 表 5-3.6 無障礙住宅設計規範草案-以坡道為例 ..................... 83 表 5-3.5 住宅性能評估制度「無障礙環境」集合住宅共用部分基準表 .. 86 表 5-3.6 住宅性能評估制度「無障礙環境」住宅自用部分基準表 ...... 88 表 6-1.1 「建築技術規則」條文修正建議對照說明表 ................ 90 表 6-2.1 改善無障礙住宅環境短中長期建議表 ...................... 94. IV.

(12) 圖. 圖. 次. 次. 圖 1-2.1 「無障礙環境」之實現與本研究範圖 ..................... 03 圖 1-3.1 研究流程圖 .......................................... 07 圖 2-1.1 坡道僅一邊設置扶手易致危險 .......................... 12 圖 2-1.2 樓梯扶手未水平延伸且扶手太粗不易握持 ................ 12 圖 3-1.1 伴隨老化而發生之身體變化圖 .......................... 24 圖 3-1.2 年齡和身體高度之變化 ................................ 25 圖 3-1.3 年齡與運動機能之變化 ................................ 25 圖 3-1.4 年齡與視力之變化 .................................... 26 圖 3-1.5 年齡與聽力之變化 .................................... 26 圖 3-1.6 老年人與障礙者之異同 ................................ 27 圖 3-1.7 老年人身體機能特性和居住空間之關係 .................. 29 圖 4-6.1 樓梯兩端之扶手須水平延伸說明圖 ...................... 62 圖 4-7.1 無障礙環境推動進展圖 ................................ 64. V.

(13) 第壹章 緒論. 第壹章 第一節. 緒. 論. 研究緣起與目的. 隨著殘障福利政策由「設施福利」轉變為「居家福利」、人口高齡化 及人權平等觀念之普及,促使建構無障礙環境蔚成世界潮流,綜觀各國演 變過程,多係由新建之公共建築及設施開始,漸漸擴及私有建築物及舊有 建築物之改善;至於住宅部份,則多由非強制性規範開始,以誘導或鼓勵 方式推動,最後再納入強制性法規。 反觀國內推動公共建築無障礙雖已有多年,惟在住宅部份並未受到重 視。研究調查資料顯示,國內目前多數住宅無法適合行動不便者使用,而 且在住戶需要改善時,共用部分因涉及權屬無法依需求改善,自用部分也 註1. 往往因結構問題而受限 ,以致政府雖努力於改善公共建築及都市環境, 但是最基本的住宅環境卻未能配合之問題,而依據九十一年所作之調查, 顯示有六成以上之受訪者認為住宅考慮行動不便者之需求,為住宅前五項 註. 重要性能之一 2,顯見國人對該項性能之重視與需求。 尤其國內高齡人口急遽增加,至本(九十二)年十一月,六十五歲以 上之老年人口計 2,083,659 人,佔總人口 9.2﹪,且依經建會九十二年推 估至民國一百一十年,老年人口將達 385 萬餘人,占總人口的 15.9﹪,至 民國 120 年將達 551 萬人,占總人口 22.6﹪,即每五人中有一位為老年人 註3. 。 人口老化造成「生之者寡,食之者眾」,其對國家社會造成之衝擊極. 大,針對居住問題部份,社會司雖於近年來陸續提出照顧住宅計畫. 註4. 及鼓. 註5. 勵民間興建「老人住宅」 等,惟由於目前九成以上之老年人仍居住於一 註 1:詳本報告第二章國內現況問題探討。 註 2:依本所九十一年針對全國 630 位(有效問卷 398 份)民眾之「住宅性能重視度調查」 。資料來源: 「建立住宅性能評估制度之研究」。 註 3:依據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及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91-140 人口估計」資料。 註 4:社會司於九十一年開始於嘉義等地方進行照顧住宅實驗計畫中。 註 5:社會司於九十二年訂定老人住宅促參獎勵辦法,營建署於九十二年十二月發布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六章「老人住宅」(條文詳附錄),。 1.

(14) 第壹章 緒論 註6. 般住宅 ,且依據調查約九成以上老人選擇老後之居住方式仍是以居住於 註7. 一般住宅 ,所以「在宅老化」仍是老年人最主要的居住方式。惟「在宅 老化」 ,首先必須考慮居住環境是否符合老年人之需求,人隨著年齡增長, 身心機能逐漸退化,對居住空間之需求也隨之變化,老年人之居住環境除 須考慮其使用之便利性及安全性外,隨著身體機能之降低,往往須藉由生 活輔具之應用,以儘量過獨立自主的生活,而居住環境亦須配合容許「生 活輔具」之使用或建造包含「必要設備」之住宅。有鑑於此,由社會司推 動之「身心障礙者府具資源與服務整合方案」「加強老人安養服務方案」 及「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等,都將住宅配合輔具使用規劃設計, 達到無障礙化列為其中重要課題之一。 所以無論從無障礙生活環境之整體性、國人需求及政府之政策來看, 一般住宅之無障礙化皆為目前當務之急,惟由於住宅無障礙環境包括舊有 住宅之改善及新建住宅之無障礙化,涉及範圍較大,本研究限於人力及時 間,本年度將以新建住宅之規劃設計為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相關文獻探討分析方式進行,主要目的在探討國內目前行動 及生活不便者在住宅使用現況、相關法令規範及執行之問題,分析比較各 國住宅無障礙環境之理念、法令規定及相關做法,並邀請相關專家學者討 論座談後,考慮我國情現況研提改善建議。 本研究希望藉著法令修正使新建之住宅共用部分可達到最基本之安 全便利標準,同時針對何住宅自用部分及一般住宅部份以配套措施,鼓勵 民間主動追求較高之無障礙水準,以強制及鼓勵方式並進,雙管齊下,下 年度再延續探討舊有住宅之改善,俾配合公共建築及都市環境之改善,以 創造一個完整的無障礙居住環境,使行動及生活不便者都可儘量過獨立之 生活,維持個人尊嚴外,對孕婦、兒童及一般人亦能同時受惠。. 註 6:依內政部統計顯示,民國 90 年在機構或老人公寓等老人居所合計 42149 人,僅占全國老人 2.1﹪ 註 7:依據 89 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老人認為理想之居住方式,與子女同住者之比例為 69.2﹪,僅與配 偶同住者占 15.1﹪,獨居者占 4.0﹪,其他 6﹪,僅 7.5﹪願意居住於老人住所。 2.

(15) 第壹章. 第二節. 緒論. 研究範圍及預期成果. 所謂「無障礙生活環境」(Barrier Free) ,綜合相關文獻,主要是考 慮行動不便者(肢體障礙)及生活不便者(感知器官障礙)因肢體或感知 器官之缺陷,造成其行動能力受限,建築環境配合其特殊需求規劃設計使 其可以自身能力儘量過獨立自主之生活。 由於無障礙生活環境涵蓋範圍極為廣泛,本研究受限於時間及人力, 界定研究範圍如下: 一、研究範圍 人因為先天性、後天受傷生病或因年齡增加,造成肢體或感知缺陷, 而彌補機能不足的方法就是使用「生活輔具」,近年來,因科學進步,開 發出許多便利的「輔具」,可協助確保生活的獨立自主,這是活在現代社 會中的一種福氣。但要如何充分活用「輔具」 ,則必須有居住環境之配合, 而每天生活的容器--住宅,必須能對應輔具之使用或建造包含「輔具」之 住宅,再者,都市環境必須具備能使「輔具」使用的機能,所以無障礙生 活之實現,必須包括從「日常用具(生活輔具)」、 「建築設備」 、「住宅」 、 註1. 「建築物」、「都市環境」等 (如圖 1-2.1)。 圖 1-2.1 「無障礙環境」之實現與本研究範圍. 圖來源:「經營一被子的家」p.14. 本案研究範圍. 註 1:本段係參考「經營一輩子的家-人生 80 的居住觀」p.12-13。 3.

(16) 第壹章. 緒論. 生活輔具對提昇生活及行動不便者「獨立生活」之能力,具極大之 助益,另外都市環境配合提供便利安全之設置,亦是拓展其生活圈,達到 「生活自主」之重要關鍵。惟本研究限於專長、時間及人力,將以建築物 中之住宅使用類建築物為主要研究對象,包含住宅建築物、住宅內部之建 築設備及單位空間等。 另外,行動不便者及生活不便者之身心情況因人而異,其需求也有 很大不同,所以住宅無障礙環境之規劃設計可分為兩方面,一是合乎個人 註2. 身體狀況需求之個別對應,這部份需要醫療、保健等專家參與 ,暫不列 入本研究範圍。另一方面則為適用於全部身體狀況之基本構造,包括地 板、出入口、樓梯等住宅構成之基本要素,此部分為本研究之範圍。 舊有住宅不易改善以符合使用者需求雖為目前迫切之問題,惟在探討 舊有住宅之改善問題前,須先探討住宅應如何規劃設計以符合安全便利之 需求,了解其規劃設計之重點及手法,俾作為改善之依據,是以本年度將 以新建住宅為對象,舊有住宅之問題將列為下一年之延續性研究計畫。 另外,住宅建築物依其類型,一般可大別為獨立住宅及集合住宅,獨 立住宅又可分為獨棟、雙併、連棟住宅,集合住宅則可大別為無電梯之公 寓住宅及具電梯之大廈,本研究將涵括集合住宅及各種型態之住宅。 綜合上述說明,本研究係以新建住宅建築物中之基本構成要素,包括 地板、出入口、樓梯等,應如何規劃設計以符合一般性之無障礙使用需求 為研究範圍。 二、預期成果 本研究預期成果如下: (一) 現況問題:經由文獻資料探討分析國內居住環境生活及行動不便者 適用之問題現況。 (二) 資料蒐集分析:蒐集及分析國內外相關文獻、無障礙居住環境之法 註 2:參考「高齡者、障害者住宅の考 方と設計の 」p.11。 4.

(17) 第壹章. 緒論. 令規定及規劃設計等。 (三) 研提改善建議 提出考慮生活及行動不便者需求之規劃設計,包括: 1.集合住宅共用部分:將必要之基本(最低標準)規定,且未來不 易改善者,尤其是集合住宅共用部份,儘量以法令限定之。 2.住宅自用部份:建議事先減少不必要之障礙,同時預留未來改善 之彈性。 3.配套鼓勵措施:由於法令係最低標準,考慮配合住宅性能評估制 度,以頒發標章方式鼓勵興建較標準更安全、便利之建築物。 4.研訂住宅設計規範:蒐集國外相關規劃設計規範圖說,配合我國 之人體尺寸修正,研訂住宅設計規範,以補充建築技術規則技術 規定未盡周延之處,並研提較高之建議標準,以提供建築相關業 界參考。 (五)後續研究建議:提出後續之研究方向及重點。. 5.

(18) 第壹章. 第三節. 緒論. 研究方法及流程. 本研究將從探討生活及行動不便者,因肢體或感知器官之缺陷對 應之居住環境需求著手,蒐集相關文獻以了解國內目前居家之安全及 便利性問題,及國內外居家環境無障礙之作法及相關法令規範等,綜 合比較分析後,研擬適合我國住宅無障礙環境之初步建議表。 依據初步建議表,邀請相關學者專家座談會後,提出具體之改善 做法及建議。 一、檢討國內居家環境適應行動不便者使用問題 1. 探討行動及生活不便者之特性,以了解其對居住環境之需求。 2. 蒐集相關文獻,綜合及分析國內目前居家環境使用安全及便利性 之現況問題。 3. 為深入了解問題,邀請社會司、建築主管單位、相關業界、專業 人員等辦理座談會。 二、國內外相關文獻及法令制度資料蒐集分析 1. 國內相關研究報告及法令制度回顧檢討。 2. 蒐集無障礙環境建置較為先進之國家包括瑞典、英國、美國及鄰近 之日本、新加坡、香港等法令制度及文獻資料。 3. 綜合比較分析國內外相關法令制度,並擷取國外制度可資參考之處。 三、研擬改善對策 1.參考國外相關法令規定,提出住宅無障礙環境之法令修正建議。 2.配合本所研訂中之住宅性能評估制度,研擬配套鼓勵措施之建議。 3 參考國內外相關設計規範、手冊及指引等,研擬住宅設計規範建議 草案。 四、修訂及提出改善建議 就提出之改善建議,邀請建築主管單位、相關業界、專業人員及 專家學者等辦理座談會,以討論修訂建議,並提出具體之結論與建議。 6.

(19) 第壹章. 圖 1-3.1. 緒論. 研究流程圖. 確定計畫內容及預期成果目標. 國外居住無障礙相關法 令及設計規範. 檢討現行相關法令及規 劃設計規範. 檢討國內住宅環境適應 行動不便者使用問題. .國外相關居家無障礙 法令規定資料蒐集 .國外居家無障礙設計 規範及改善之作法資 料收集. .建築法系居家無障礙 相關規定 .老人福利法及身心障 礙保護法及相關規定 .相關規劃設計規範. .國內相關文獻回顧,探討行. 綜. 合. 比. 較. 分. 動及生活不便者身心機能 特徵,對應之居家環境需求 .檢討國內居家環境現況問 題癥結. 析. .研擬相關法令修正建議 .研擬住宅無障礙環境設計規範建議案 .研擬相關配討鼓勵措施建議. 召. 修. 結. 開. 訂. 論. 座. 改. 與. 談. 善. 會. 建. 建. 議. 議. 圖來源:本研究研擬. 7.

(20) 第壹章. 8. 緒論.

(21) 第貳章 國內相關法令文獻及現況問題. 8.

(22) 第貳章 國內相關法令文獻及現況問題. 第貳章. 國內相關法令文獻及現況問題探討. 第一節. 國內相關法令規定及執行. 我國有關無障礙住宅環境之相關法令,可以分別從身心障礙者福利 法、老人福利法、國民住宅條例及建築技術規則等層面來探討。 一、身心障礙者保護法 我國於民國六十九年(1980)公佈「殘障福利法」;並在隔年四月訂 定「殘障福利法施行細則」 ,但是其範圍僅限於教育、職業訓練、醫療等, 並未觸及環境之方便性問題。 民國七十九年殘障福利法修正,其中第五十六條明訂公共建築物、設 施、活動所、交通工具皆應考慮無障礙設計,未符合規定者,不得核發使 註1. 用執照,而舊有建築物須在五年之內改善 ;並於第七十一條規定未依限 完成改善者,得處其所有權人或管理機關負責人罰鍰,必要時得停止供 水、供電或封閉、強制拆除。為配合本法,並於八十四年訂頒「公共設施、 建築物、活動場所殘障者使用設備設施規範」,惟規範第二條中明訂建築 物之殘障者使用設施規範,依建築技術規則之規定。 二、老人福利法 「老人福利法」主要目的為宏揚敬老美德,維護老人健康,安定老人 生活,保障老人權益,增進老人福利,而該法第十五條明訂政府應視需要 專案興建或鼓勵民間興建適合老人居住之住宅 2;同時於「老人福利法施 註. 行細則」第十五條第二款規定,適合老人安居之住宅,其設計除符合相關 註3. 法令外並應具無障礙環境 。 社會司於民國九十二年因應國內老人比例增加之需要,推動促進民間 參與興建老人住宅,而營建署也配合於同年十二月在建築技術規則中增訂 註4. 「老人住宅」專章 ,惟其係針對專為老人興建之住宅,並不涵括一般住宅。 註 1:「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相關條文規定詳附錄 2-1.1。 註 2:「老人福利法」相關條文規定詳附錄 2-2.1。 註 3:「老人福利法施行細則」相關條文規定詳附錄 2-2.2。 註 4:「建築技術規則第十六章 老人住宅」條文詳附錄 2-3.2。 9.

(23) 第貳章 國內相關法令文獻及現況問題. 三、國民住宅相關規定 內政部於「國民住宅出售出租及商業服務暨其他建築物標售標租辦 法」第七條明定,給予身心障礙者優先承購(租)之權利。另外「國民住 宅社區規劃及住宅設計原則」第四條規定,國民住宅社區規劃及住宅設 計,應注意配合老人、殘障者及兒童之需求,提供無障礙環境,惟僅提出 原則未見具體之規劃設計建議及執行策略,所以並未真正落實於國民住宅 之規劃設計。 四、建築技術規則 民國七十七年內政部在「建築技術規則」中,增訂「公共建築物殘障 者使用設施」專章,明訂設施標誌、引導設施、室外引導通路、坡道、避 難層及室內出入口、樓梯構造、昇降機等之設置規定。其後於八十三年, 由營建署邀集殘障團體及相關學者專家多次討論後,於八十五年十一月發 布實施,將名稱修正為「公共建築物供行動不便者使用設施」,並擴大障 註5. 礙種類範圍包括聽障及視障,同時適用建築物範圍亦加入集合住宅 ,九 註6. 十年再修正其中相關技術性規定 。 依「建築技術規則」規定,集合住宅為公共建築物類別之一,其須設 置之設施為「坡道及扶手」及「避難層出入口」兩項,且內政部在民國八 註. 十六年函釋該「集合住宅」係指每幢建築物達五十戶以上或六層以上者 7。 表 2-1.1 我國建築技術規則有關住宅無障礙相關法令規定 1.適用範圍:每幢建築物達五十戶以上或六層以上之集合住宅。 2.設計規定: 1.坡道及扶手:坡度不得超過 1/12;坡道高差未達 75 公分者,坡度不得超過下表規定。 高低差(公分)75 以下 50 以下 35 以下 25 以下 20 以下 12 以下 8 以下 6 以下 坡度. 1/10. 1/9. 1/8. 1/7. 1/6. 1/5. 1/4. 1/3. 坡道兩側應裝設扶手,扶手應連續不得中斷,設於壁面之扶手,應與壁面保留至 少 5 公分之距離。 2.避難層出入口:淨寬度不得小於 80 公分;應裝設聽視覺警示設備。 表來源:本研究整理. 註 5:依據「推動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工作」,內政營建署新聞資料,民國 87 年 3 月 27 日。 註 6:建築技術規則相關規定詳附錄 2-3.1。 註 7:內政部解釋函詳附錄 2-3.3。 10.

(24) 第貳章 國內相關法令文獻及現況問題. 五、技術規範 由於建築技術規則條文規定較為簡略,相關之技術規範未盡周延,所 以陸續有地方政府編製無障礙環境設計手冊,而其中以民國八十七年內政 部營建署出版之「公共建築物供行動不便者使用設施與設備設計施工手 冊」,最為完整,該手冊主要包括供行動不便者使用設施、設備及行動不 便者之特性等,分別以文字、圖說和圖例詳細介紹各設施及設備,以提供 規劃設計及執行單位參考。該規範雖不具強制之法令性質,惟目前營建署 辦理之無障礙督導行動以該規範之規定為參考基準。 表 2-1.2 年代. 名. 我國建築無障礙環境相關法規沿革一覽表 稱. 1988 建築技術規則 1990 殘障福利法修正. 性質. 重. 點. 內政部 增訂「公共建築物殘障者使用設施」專章 強制法令 立法公佈 公共建築物、設施、活動所、交通工具皆應 強制法規 考慮無障礙設計,未符合規定者,不得核發 使用執照,而舊有建築物須在五年之內改善. 1996 建築技術規則修正. 內政部 擴大障礙種類範圍包括聽障及視障,同時適 強制法令 用建築物範圍亦加入集合住宅,. 1997 集合住宅適用範圍函釋. 內政部 每幢建築物達五十戶以上或六層以上者,始 解釋函令 適用於無障礙設計規定。. 1998 公共建築物供行動不便者 內政部營 分別以文字、圖說和圖例詳細介紹各設施及 使用設施與設備設計施工 建署 設備,以協助規劃者和執行單位具體落實無 參考性 手冊 障礙環境設計理念於實際之生活環境。 2001 建築技術規則修正. 內政部 修正無障礙環境專章中相關技術性規定。 強制法令 表來源:本研究整理. 六、法令執行問題 內政部為無障礙環境建設之主管單位,所以內政部營建署於九十年 開始辦理「無障礙生活環境業務督導計畫」 ,赴各縣市查核無障礙環境之 註8. 執行及改善工作成效,由督導中發現無障礙環境之建置問題相當多 。 註9. 雖目前之督導重點為供一般非特定大眾使用之建築物及道路等 ,惟因. 註 8:筆者為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91 年及 92 年派任參加之督導委員。 註 9:多數縣市訂有優先順序,集合住宅由於數量龐大,且因權屬及管理單位等問題,多列在後面順位。 11.

(25) 第貳章 國內相關法令文獻及現況問題. 執業環境相同,其問題仍可供本研究參考。 1.新舊建築面臨之問題:由於建築技術規則有關無障礙設施部份於民國 85 年修正,所以在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後新建之建築物定義為 「新建築物」 ,而在此之前之建築物則定義為「舊有建築物」 ,分別說明 其問題如下: ◎新建築物:由於建築技術規則規定過於粗略,部分設施雖已達到法令 要求,惟安全性及使用性仍有問題,無法達到無障礙水準。各縣市政 府及營建署雖陸續編印無障礙設施設計施工手冊,惟此類手冊等僅提 供參考,缺乏法令效力。鑒於一般業主及建築師並不重視無障礙環境, 所以建築之規劃設計多未能「真正以行動不便者為出發點」 ,而法令上 亦無法責成建築師依行動不便者之需求設計。 ◎舊有建築物:舊有建築物多受限於基地、結構體限制,而不易改善, 各縣市政府為配合法令修改,在受限之情況下,雖施作了無障礙設施, 惟常僅止於「有」而無法真正「用」。 2.罰則未執行: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第七十一條雖明文規定未符合五十六條 規定者之處罰,惟因須改善之建築物數量龐大,部分改善計畫又受限於 結構體或基地等因素,且因中央及地方之負責人力皆嚴重不足等問題, 連清查都還未完全辦理完畢,更遑論執行罰則. 註 10. 。. 七、小結 由國內之無障礙住宅環境相關法令規範之發展沿格來看,我國雖有身 心障礙者保護法、老人福利法、國民住宅條例、建築技術規則等相關法令 及設計手冊,惟老人福利法、國民住宅條例等並無具體規定,其他相關之 法令規定及執行問題等,總結與本研究主題相關之重點如下: 1. 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第五十六條規定公共建築物、設施、活動所、交通 工具皆應考慮無障礙設計,未符合規定者,不得核發使用執照,而舊有 建築物須在五年之內改善;第七十一條則明訂未依前條規定辦理者依法 註 10:依據了解,截至九十二年底,各縣市政府開出之罰單極少且未收入任何罰緩。 12.

(26) 第貳章 國內相關法令文獻及現況問題. 罰緩,必要時得停止供水、供電或封閉、強制拆除。 2. 建築技術規則:依本規則及內政部解釋函,每幢五十戶以上或六層樓以 上之集合住宅,應至少設置一處之無障礙設施項目為「坡道及扶手」及 「避難層出入口」兩項。 3. 無障礙設計手冊:部分對無障礙設施之規劃設計有詳細之條文及圖說, 惟其係參考性質並無法令效力,且該類手冊皆以公共建築為對象,以住 宅而言不盡適用。 4. 法令執行:目前技術規則有關技術部分之規定未盡周延,以致依法施作 之新建築物,其無障礙設施部分無法達到安全便利之基本要求;而舊有 建築物在基地或結構體之限制下,也往往無法改善達到預期之效果;另 法令雖有罰則規定,惟並未確實執行。. 13.

(27) 第貳章 國內相關法令文獻及現況問題. 第二節. 國內相關文獻回顧. 由於行動及生活不便者主要包括高齡者及身心障礙者,國內過去研究 多著重於從社會學、復健醫學、社會福祉、建築計畫等範疇,其研究探討 範圍集中在福利的需求調查、安養、療養機構等之入居者特徵、生活狀況、 養護服務等調查,及設施之建築規劃設計等,對一般住宅無障礙化規劃設 計之研究探討並不多。惟部份文獻如無障礙環境設計手冊等等,雖然探討 對象並非住宅,惟其資料及研究結果,仍可作為本研究之參考。 本研究蒐集國內相關研究文獻,依其性質分成兩部分,包括相關研究 文獻及設計手冊、指引等,分別介紹如下。 一、研究文獻摘要 本研究蒐集國內相關研究文獻資料計十六項,包括有高齡者居住行 為、居住安全現況問題、高齡者住宅規劃設計、人體工學計測等,擇其與 本研究關係最為密切者,說明如下(相關文獻概要詳表 2-1.1): (一)台灣地區高齡者在住宅中之居住行為調查研究,陳茂柏,1991 本案以問卷及個案訪談方式調查中南部地區高齡者之居住行為,調查 結果特別指出兩點:1.高齡者在家中發生之意外主要以跌倒為主,其原因 為地板材料太滑及不當障礙如門檻、通道高低差、樓梯坡度過陡或形式不 良等;2.部分高齡者因泡熱水澡而暈倒之意外,應考慮通風效能及急救措 施,如浴室裝設緊急電鈴及門採橫拉式或外開式等。另外,便利性問題主 要為老人臥室與浴室、客餐廳距離過遠等。 (二)台灣地區高齡者靜態人體尺度計測分析,黃耀榮,1996 本研究以老人休閒設施為主題,進行人體尺度計测及應用範圍等相關 因素探討,並以分層抽樣方式針對全國 460 位老人進行 20 項人體計测工 作,統計結果檢討與本案相關者,包括腳掌長度適用值為 26.5 公分,顯 示梯階深度不足,及手掌長度 16.65 公分反應扶手之直徑不應超過 5 公分 14.

(28) 第貳章 國內相關法令文獻及現況問題. 等問題,極具參考價值。 (三)建築空間地玶滑倒意外研究-意外跌倒構成之原因統計分析,陳嘉基,1997 本案分析國內外相關文獻,對意外跌倒事故之死亡率、發生率、地 點、時間、原因及結果等,發現意外發生之地點,居家老人依次為浴廁、 樓梯、臥室與客廳,而其跌倒之主要原因則為地坪材料及不當及高差所致。 (四)高齡者居生活安全設計規範研究,曾思瑜,1997 本案以高齡者身心機能退化為出發點,探討目前住宅環境狀況是否 能滿足高齡者身心機能老化之需求,進行住宅安全性能評估調查,以了解 目前之使用問題,並追蹤高齡者身心機能發生障礙時住宅環境之改善狀況 與問題,最後再基於「身心機能老化」及「居家生活安全」考量,擬訂「高 齡者居家生活安全設計規範」,該規範草案包含四部份 1.各類型住宅樣式 設計原則 2.住宅內部空間 3.集合住宅外部空間及共用部分 4.獨門獨戶外 部空間,且分別提出最低標準及鼓勵標準,對本案極具參考價值。 (五)經營一輩子的家,林玉子著,曾思瑜譯,1997 本文作者以興建自用之住宅為經驗,提出興建一輩子住家之設計理 念及實踐之步驟,尤其將無障礙設施融入於建築設計並加以美化,使其適 合所有人使用並兼顧建築美學與生活趣味,對本案具啟發意義。 (六)台灣地區勞工人體計測資料庫,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2000 本資料為勞工安全衛生研究與清華大學於 85 年,在新竹地區工廠隨 機抽樣 18-65 歲,有效樣本男性 735 人,女性 465 人,計 1200 位勞工。 雖然其抽樣對象限於勞工且為 18-65 歲者,惟對國內尚缺乏完整之人體尺 寸計測資料而言,可作為本案研訂與人體尺寸有關之技術規範參考。. 15.

(29) 第貳章 國內相關法令文獻及現況問題. 表 2-2.1 編號 研究名稱. 國內相關文獻回顧. 作者,年代 與本案相關重點. 1 老人社區住宅規 王鴻楷 本案蒐集國內外相關文獻,提出老人社區住宅規劃與設 劃與設計規範研 1983 計之準則,本案並作小規模之老人人體工學調查統計, 究 據以作為建築設計技術規範之參考依據,本研究極具參 考價值,惟因時間較久遠,時效性較差。 2 適應殘障者之環 李政隆 本書從殘障者定義、國際動向、殘障特性與設計作基本 境規劃 編譯 探討後,針對建築計畫、規劃設計細部及設計範例皆有 詳細之說明,雖係以一般公共建築為主要範例,仍具參 考價值。 3 老人安養國宅規 孫宜中 本案以個案觀察方,針對老人安養國宅之規劃與設計加 劃設計之研究 1989 以探討,並就老人使用之電梯、衛浴設備、陽台、照明、 電源開關、門把及水龍頭形式、緊急呼叫裝置之位置等 提出規劃設計建議。 4 住宅居家安全之 陳嘉基 以問卷調查方式對 243 位專業人員及 1129 位非專業人 現況研究 1990 員,進行調查住宅災害發生之地點、發生頻率、及發生 原因等,其中住宅意外事故發生之原因歸納為設計疏 忽、施工不良、使用不當三類。 5 台灣地區高齡者 陳茂柏 本案以問卷調查及個案訪談方式針對中南部地區高齡 在住宅中之居住 1991 者之居住行調查,針對高齡者之居住障礙,指出目前之 行為調查研究 住宅中以門檻、通道高低差、樓梯坡度過陡、浴室與臥 室距離過遠等為高齡者居住環境中最大之問題。 6 台灣老人居住安 關華山 本案以三代同堂為出發點來探討老人的居住安排問 排與居住問題之 1992 題,文中建議以兼顧傳統文化與西方個人及資本主義發 研究 展出「公平、合理、效率」之社會福利為原則,建構適 合我國情之高齡者居住體系。 7 台灣地區高齡者 黃耀榮 本研究以老人休閒設施為主題,進行人體尺度計测策及 靜態人體尺度計 1996 應用範圍等相關因素探討,並以分層抽樣方式針對全國 測分析 460 位老人進行 20 項人體計测工作,統計結果檢討與 本案相關者,包括腳掌長度適用值為 26.5 公分,梯階 深度不足,及手掌長度 16.65 公分反應扶手之直徑不應 超過 5 公分等問題,極具參考價值。 8 建築空間地玶滑 陳嘉基 本案分析國內外相關文獻,對意外跌倒事故之死亡率、 倒意外研究-意 1997 發生率、地點、時間、原因及結果等,發現意外發生之 外跌倒構成之原 地點,兒童以客廳為主、居家老人依次為浴廁、樓梯、 因統計分析 臥室與客廳。 表來源:本研究整理 16.

(30) 第貳章 國內相關法令文獻及現況問題. 表 2-2.1. 國內相關文獻回顧(續). 9 高齡者居生活 曾思瑜 本案以高齡者身心機能退化為出發點,探討目前目前住宅 安全設計規範 1997 環境狀況是否能滿足高齡者身心機能老化之需求,進行住 研究 宅安全性能評估調查,以了解目前之使用問題,並追蹤高 齡者身心機能發生障礙時住宅環境之改善狀況與問題,最 後再基於「身心機能老化」及「居家生活安全」考量,擬 訂「高齡者居家生活安全設計規範」 。 10 經營一輩子的 林玉子 本書作者以興建自用之住宅為經驗,提出興建一輩子住家 家-人生 80 的 著、曾思 之設計理念及實踐之步驟,尤其將逐障礙設施融入於建築 居住觀 瑜譯, 設計並加以美化,使其適合所有人使用並兼顧建築美學與 1997 生活趣味,可為未來規劃無障礙住宅之指導原則。 11 無障礙環境建 黃耀榮 本案以各縣市之 111 個無障礙設施完全改善之建築案例為 設實作問題調 1999 對象,抽樣調查 21 個案例,發現建置錯誤之現象極為普遍, 查研究 而其中有二十項錯誤型態發生率為 50﹪,而停車位、坡道、 廁所、扶手之錯誤率更皆超過 80﹪,本研究建議應以調查 分析為基礎,深入檢討建築技術規則應修正之內容。 本研究以實驗研究方式探討捷運車站之規劃是否符合視障 12 台北市大眾捷 柯平 運系統視障引 順、田蒙 者需求,並提出具體之規劃改善建議,其中探討定向行動 導通路之研究 潔,2000 訓練及視障者對無障礙環境之需求,對本案具參考價值。 13 無障礙設施分 黃耀榮 本研究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以障礙者使用需求及場所類 級方式研究 2000 別相關性、建築物服務功能對無障礙設施建置之影響性、 逃生避難系統等為基礎,提出無障礙設施分級觀念(包括 使用分區、建築規模、基準差異等) ,並研擬二十項分類場 所之分級架構及原則,集合住宅部份建議依房間總數之百 分比設置行動不便者房間數。 14 台灣地區勞工 勞工安 本資料為 85 年在新竹地區隨機抽樣 18-65 歲之勞工,有效 人體計測資料 全衛生 樣本男性 735 人,女性 465 人。雖然其抽樣對象未具代表 庫 研究 性,惟對國內尚缺乏完整之人體尺寸計测資料而言,可作 所,2000 為本案研訂與人體尺寸有關之技術規範參考。 15 高齡者、身障者 崔征國 本書以高齡者使用考慮為基礎,探討其使用需求,並提出 無障礙空間設 譯,楢崎 住宅及公共建築的計畫與設計,對各設施主題、材料、門 計 雄之 窗設備等皆有詳細之文字說明及圖說,對本研究研訂相關 著,2000 技術規範極具參考價值。 本案由我國人口老化所引起之衝擊,探討老人居住問題, 16 我國高齡化社 洪德 會對策-促進民 生、莊朝 並參考美國、日本等國家之做法,建議我國應鼓勵民間興 間投資安養產 榮,2002 建老人住宅,並朝向「社區化」 「在地化」發展,同時建議 業之探討 應配合財政規劃,以達到老有所終之境界。 表來源:本研究整理 17.

(31) 第貳章 國內相關法令文獻及現況問題. 二、設計手冊或指引 為補充建築技術規則技術規定未盡周延之問題,部分縣市政府及營建 署等陸續出版相關設計手冊、而建築師公會亦印製參考圖例等(概要如表 2-2.2),擇其與本研究關係較為密切者說明如下: 1.「無障礙生活環境設計參考圖例」:本圖例係由建築師公會製作出版, 圖說極為周延詳盡,具參考價值。 2.「公共建築供行動不便者使用設施設備設計施工手冊」 :本手冊主要係參 考美國之相關設計手冊,除圖說外條文規定極完整詳盡,具參考價值。 3.高齡者居生活安全設計規範草案:本案考慮高齡者使用之住宅安全及便 利性提出設計規範,分為設計通則、自用、公用部分及獨門獨院之戶外空 間等,並分別提出最低標準及誘導標準之規定,具參考價值。 表 2-2.2 國內無障礙建築相關規範、指引及手冊之比較分析 編號 手冊名稱. 適用對 手冊重點及編寫方式 象. 可資參考之處. 1 無障礙生活環境設 各類型 以設計圖為主,圖例極為清 圖說極為詳盡具參考價值,惟 計參考圖例(1995)建築物 楚。. 缺乏說明,且較無系統。. 2 基隆市推動無障礙 公共建 1.以文字和圖例介紹各設施 本手冊企圖以簡冊方式達到 及設備. 生活環境手冊. 築物及. (1996). 人行道 2.內容包括材料、機械設. 廣泛應用之目的,致涵蓋範圍 至為廣泛,為兼顧簡潔是以各. 備、建築設施、設備及人 項內容較為簡略,少部分規範 行步道系統等,極為廣泛 較為不足,為美中不足之處。. 3 台北市無障礙環境 公共建 與前述手冊類似,為前述手 本手冊除條文圖說外,另提供 設計手冊及簡冊. 築物及 冊之修正本。. 查核表可作為自行檢核之參. (1998). 人行道. 考。. 4 高齡者居生活安 全設計規範草案. 住宅. 1.針對高齡者使用之住宅安 1.本規範雖具完整雛形,惟規 全及便利性提出設計規範。 範為研究成果所附之草 2.規範分為設計通則、自. 案,並未推廣應用。. 用、公用部分及獨門獨院 2.條文分別有最低標準及誘 之戶外空間。. 導標準之規定,值得參考。. 5 公共建築供行動不便 公共建 1.以文字、圖說和圖例介紹 本手冊完整詳盡,極具參考價 者使用設施設備設計 築物 施工手冊(1998). 各設施及設備. 2.分為設施及設備兩部分涵 後,使用較為不便,且部分條 蓋層面極為廣泛 表來源:本研究整理. 18. 值。惟條文集中,圖例另附於 文過於繁瑣,可稍作簡化。.

(32) 第貳章 國內相關法令文獻及現況問題. 三、小結 由國內之相關文獻回顧中,可以發現目前國內對一般住宅無障礙環境 雖有相關研究,惟針對法令規定部份尚缺乏完整而深入之探討,綜合國內 現有研究文獻,歸納重點如下: 1.國內目前水平發展之長棟住宅、平房、合院住宅等,對高齡者而言,以 門檻及高低差處、廚房、浴室是三個最容易跌倒碰傷之場所,最希望改 善之場所依次為浴室、廁所、廚房、寢室、門檻。 2.以垂直方向發展之獨棟或連棟樓房、五樓以下無電梯公寓、具電梯之公 寓大廈,對高齡者而言,以樓梯、浴室、廚房三個地方最容易跌倒碰傷, 最希望改善之場所依次為浴室、寢室、樓梯。 3.國內目前之住宅無障礙環境改善,共用部分受制於權屬問題,而自用部 分則有又往往受限於結構體,而無法因應需求改善。 4.國內目前尚缺乏完整之人體尺寸統計,惟「台灣地區高齡者靜態人體尺 度計測分析」及「台灣地區勞工人體計測資料庫」可暫引用作為研訂技 術規範之參考。 5.針對住宅無障礙環境之技術規定部分,雖目前已有完整之無障礙設施設 計手冊,惟目前之手冊皆係針對公共建築,對於住宅未盡適用,但部分 技術規定及圖例仍可參考引用,另「高齡者居生活安全設計規範草案」 亦極具參考價值。. 19.

(33) 第貳章 國內相關法令文獻及現況問題. 第三節. 國內住宅無障礙化問題癥結. 由前述之法令檢討及文獻回顧,發現國內目前住宅無障礙化之問題癥 結主要可分三部份來檢討,分別說明如下: 一、民眾及業界未重視無障礙環境 1. 一般民眾:我國在 1950 年之平均壽命為 53 歲,到 2000 年已提高 註1. 註2. 到 75 歲 ,由於壽命在這 50 年間突然延長,民眾過去購屋時 , 多未考慮老後住宅無障礙化之需求,所以亦未能促使建築業界重視 此問題。 2. 建築業界:包括建築師、建設公司、設備生產者等建築相關業者仍 多停留在無障礙環境是次要考慮之想法,所以僅止於依法行事,未 能盡一步考慮如何使其「能用」及「好用」。 3. 目前之困境:由於過去大家未重視住宅無障礙化之問題,所以造成 住宅無法適合行動及生活不便者使用,而當需要時,則因共用部分 涉及權屬問題,自用部分亦常因結構體、經費或不知如何改善等問 題而受限。 二、法令規定 1.範圍過狹:適用範圍僅以每幢建築物達五十戶以上或六層以上之集 合住宅為限。 2.規範之項目不足:建築技術規則規定集合住宅應設置至少一處之設施 僅有兩項「坡道及扶手」及「避難層出入口」,而此二項規定只能 使障礙者進入住宅之門廳,至於走廊、樓梯、電梯是否提供行動不 便順利進入住宅,則並未規定,所以無法達到適合行動不便者使用 之水準。 3.技術規定未盡周延:目前技術規則之技術規定未盡周延,而縣市政. 註 1:依據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 註 2:由「住宅性能重要性」調查中發現目前民眾已開始重視此問題。 20.

(34) 第貳章 國內相關法令文獻及現況問題. 府及營建署編印之設計手冊雖然可補充其不足,惟因缺乏法制效 力,無法具體落實;另外部分技術規定亦有未盡妥適之問題。 4.新舊建築適用同一標準:目前之法另規定新舊建築物適用同一技術 標準,所以未考慮舊建築物之改善,反而影響技術標準無法訂到應 有之水準。 三、無障礙住宅環境建置之執行問題 1. 無障礙環境推動未確實落實:依據無障礙督導中發現,國內公共建 築之無障礙設施在新建築物部分,往往係依據建築技術規則施作, 雖有無障礙設施,卻常無法使用或不好使用。 2. 舊有建築改善缺乏具體推動措施:國內之集合住宅產權多分屬各住 戶,對於共用部分無障礙之改善推動不易,政府缺乏具體之推動措 施。. 3.. 法令未具體執行:身心障礙者保護法對未依法興建或改善之建築物 所有人,雖有罰則規定,惟集合住宅數量龐大,至目前為止多數縣 市政府尚未完成清查,更遑論改善及後續之處罰。. 四、住宅使用上之問題 1. 目前一般住宅中以門檻、通道高低差、樓梯坡度過陡、浴室與臥室 距離過遠等為行動及生活不便者使用之最大之問題 。 2. 集合住宅共用部分以垂直交通包括樓梯、電梯、走道高差及缺乏扶 手等問題為最大,而集合住宅自用部分則以門檻、走道太窄及浴室 過小及缺乏扶手等問題為主。 3. 另外一般性問題包括照明不足、地板太滑、設備如水龍頭、門把等 無法符合使用需求等問題。. 21.

(35) 第叁章 不便者特性與無障礙住宅環境發展沿革. 22.

(36) 第叁章 不便者特性與無障礙住宅環境發展沿革. 第參章. 不便者特性及需求與無障礙住宅環境發展沿革 第一節. 障礙者與老年人之身心機能特性. 無障礙環境主要是考慮行動及生活不便者之需求,設法減少環境中的 障礙,使其可以自身之能力過獨立之生活。而一般行動及生活不便者,主 要有身心障礙者及老年人,惟大家在考慮老年人與身心障礙者之居住需求 時,往往有不如何分別之困惑,所以本節將先針對老年人與身心障礙者其 相同及相異處,綜合相關研究及文獻探討二者之差別。 一、 「身心障礙者」與「老年人」之異同 (一)何謂「身心障礙者」 所謂身心障礙者,係指個人因生理或心理因素致其參與社會及從事生 註1. 產活動功能受到限制或無法發揮 ,包括視覺障礙、聽覺障礙、肢體障礙、 智能障礙、自閉症,還有精神障礙等多樣性之障礙,其依內容、程度及複 雜度等因素,而使每個人產生不同之障礙特性。因其他障礙變異性較大, 不易取得共通性,目前的無障礙環境主要是以肢障、視障及聽障為主要考 慮對象。 (二)何謂「老年人」 依聯合國之定義 65 歲以上者為老年人,而人隨著年紀增加身心機能 也會跟著退化,除頭腦機能退化、思考能力及判斷力衰退外,與居住環境 直接相關之生理機能亦有顯著退化,由於國內尚缺乏完整之研究,經參考 註. 依據日本資料撰寫之相關文獻 2,其變化重點包括視覺、聽覺、運動機能、 精神、智能、內臟器官等機能之退化(變化概要如圖 3-1.1),身體尺寸也 會隨著年齡增加而變小,加上關節可動領域之限制,動作尺寸也相對受 限,凡此皆影響老年人居住環境之需求。. 註 1:「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第二條,身心障礙之定義。 註 2:「高齡者居家生活安全規範研究」及「高齡者身障者無障礙空間設計」等。 23.

(37) 第叁章 不便者特性與無障礙住宅環境發展沿革. 圖 3-1.1 伴隨老化而發生之身體變化圖. 圖來源:摘自「福利居住環境協調者檢定考試 3 級完全精通」 24.

(38) 第叁章 不便者特性與無障礙住宅環境發展沿革. 1. 身體尺寸變小:一般人隨著年歲增長,從 40 髓左右開始身高、胸圍尺 寸開始變化縮小,身高約減少 3﹪、胸圍 1﹪、體重 10﹪。 圖 3-1.2 年齡和身體高度之變化. 圖來源:「高齡者居家生活安全設計規範研究」p.18. 2.運動器官及機能退化:因骨骼、肌 肉、神經系統、平衡感覺之衰退等造. 圖 3-1.3 年齡與運動機能之變化. 成反應較差且易產生跌倒及骨折 等,且 60 歲以後之筋骨力量約僅 20 歲時之 1/2-1/3 而已。 2. 感覺器官退化:人類主要由五個器 官來接收外界資訊,依日本照明學 會調查,一般人五個器官所分擔之 情報量分別為視覺 85﹪、聽覺 10 ﹪、嗅覺、觸覺及味覺等 5﹪。. 圖來源: 「高齡者居家生活安全設計 規範研究」p.22. 25.

(39) 第叁章 不便者特性與無障礙住宅環境發展沿革. (1)視覺:一般人從 40 歲左右開始, 視力逐漸退化,一般在 60 歲時裸. 圖 3-1 4 年齡與視力之變化. 眼視力約 0.5-0.6,70 歲時降到 0.4 以下,80 歲則只有 0.2-0.3,再加 上其他白內障等問題,所以環境照 明必須較一般之標準高且標示須 注意字體及顏色組合。 (2)聽覺:一般人約從 50 歲開始聽覺. 圖來源:「建築設計資料集成」p.3. 圖 3-1.5 年齡與聽力之變化. 逐漸退化,對高音域之聲音及較小 之聲音很難聽清楚。 (3)味覺、嗅覺:60 歲以上和 20 歲 左右之年輕人比較,要感知同樣的 鹹度需要 4 倍鹽分,而嗅覺退化甚 至連瓦斯漏氣都無法查覺。. 圖來源: 「建築設計資料集成」p.3. 4.其他機能退化:對溫熱感覺感知退化及膀胱的神經機能退化等,所以應 注意保持均等室溫及廁所最好鄰近高齡者寢室等。 而且老年人隨著年齡之增加,即使一開始是個健康的老年人,也可能 因自然退化、疾病或意外產生輕微障礙,所謂「老殘本一家」,依據我國 人口統計顯示,每百人中約有三.七人為障礙者,可是在六十五歲以上人 口每百人中有 12 人,顯示因老化而致殘障者比例極高。 惟「老年人」並不等於「障礙者」,障礙者身體機能之退化只是該殘 障部份,其他部份仍維持其年齡應有之身體機能,有充分之力量、適應力 也很大,但老年人則全體身心機能均老化衰退,而且這機能衰退是以加速 26.

(40) 第叁章 不便者特性與無障礙住宅環境發展沿革. 度之方式進行著,特別是適應新環境之能力顯著退化。例如對一走路有困 難需使用柺杖方能步行之年輕人,於是配合其身體機能情況改造,以此狀 況可持續住數十年左右,但是老年人的退化卻是漸進的,數年後必須使用 註. 輪椅,再過數年臥病在床的可能性亦非常高 5。 (三)障礙者與老年人之異同 綜合老年人與障礙者之差別,其共通及相異之處說明如下: 1.共通之處:障礙者及部分老年人皆可能因個人生理或心理因素致其參與 社會及從事活動功能受到限制或無法發揮,即所謂「行動或生活不便者」 。 2.相異之處 (1)認知不同:老年人常不肯承認自己為「障礙者」 ,即使其需使用柺 杖或旁人協助入浴,他們自己及家屬仍不肯承認。 (2)過程不同:障礙者部份係由於與生據來之缺陷,或係突然之意外導 致,老年人之老化則通常是在不知不覺中漸漸退化,由「老年人」 變成「障礙者」的連續性,是老年人之特性。 (3)型態不同:老年人之障礙往往是「綜合性」 ,同時擁有多種障礙。 綜合上述比較可知,老年人隨著時間變化而有機能衰退、障礙重度化之 情形,是縱軸方向之拓展,而障礙者則種類與內容範圍較大,可以說是 橫軸方向之情況,而其重複部分即「高齡+障礙=綜合障礙」為高齡社 會最大的問題,也是目前必須面對之主要問題。 圖 3-1.6 老年人與障礙者之異同 老年人. 高齡障礙者 障礙者 圖來源:「老年人、障害者住宅の考 方と設計の 」p.2. 註 5:「經營一輩子的家」p.42 27.

(41) 第叁章 不便者特性與無障礙住宅環境發展沿革. 二、行動及生活不便者之特性與居住需求 (一)障礙者居住需求 目前無障礙環境,在行動不便者部分主要為肢體障礙,生活不便者主 要以視覺障礙、聽覺障礙及心肺機能疾病引起之內部障礙為主,其他如智 能障礙與精神障礙等一般仍是以提供較安全方便之環境為主,至於部分差 異性較大,不易取得公因數,如防止脫逃等安全措施,暫不列入研究範圍。 以下分別說明障礙之種類,及其對應之環境規劃設計需求。 表 3-1.1 障礙別 視 覺 障 礙. 障礙別及對應之設施設置需求一覽表. 對應設施設置需求. 重度 1.使用裝修材料,利用手觸、足觸等感覺,及聲光裝置、點字等確認位置。 及中 2.利用緊急按鈴、廣播裝置等傳播資訊。 度 3.儘量減少通道地面高差、相鄰牆面之突出物。 輕度 1.加強照明,一般照明宜達到 120lux。 2.採用對比顏色,以利辨識,如牆壁與坡道地面,梯階止滑條與梯階地面材料。 3.加大標示文字。. 聽障. 1.須利用記號、標示或閃光訊號,提供視覺資訊。 2.聽障者對於大聲產生之震動會敏感,聽障者與健康者在一起時,鄰房間須設置隔音 裝置。. 上肢障 礙. 由於上肢活動範圍內之握力與操作纖細動作受到限制,對於水龍頭、門把、開關按鈕、 插座等位置、形狀、操作方式及操作所須之力量等皆須特別考慮。. 下肢障 礙. 1.由於站立動作不自由,須設置扶手。 2.上下高差較困難,坡道亦會造成身體不容易平衡,宜儘量避免高差。 1. 地面不平整會影響柺杖使用,宜減少溝槽與凹凸。 2. 丁字柺杖需要較大之通道寬度及轉彎空間。. 輪椅使 用者. 1.通路、走廊、出入口等寬度,須考慮輪以通行及轉彎所須空間。 2.走道須無高差,高差處須設置坡道或升降機。 3.設備如電燈開關、門把、馬桶、洗臉台、床鋪等,須考慮輪椅運行所須空間,及能 夠操作使用之高度等。 表來源:本研究參考「老年人、身障者無障礙空間設計」整理. (二)老年人居住需求 日本老年人研究專家林玉子博士認為老年人因為生理退化,在居住 環境方面可能產生三種障礙,分別是 1.認知障礙:聽力、視力及智力之退化,造成無法有效吸收週遭環境資訊。 28.

(42) 第叁章 不便者特性與無障礙住宅環境發展沿革. 2.操作障礙:上肢機能退化造成較無力且無法進行巧緻動作及需要較大力 量之操作,所以無法握把旋轉、使用微調機器及打開較重之門等。 3.移動障礙:下肢機能退化,造成須拿柺杖、助行器甚至使用輪椅等。 與一般障礙者不同的是以上三種障礙並不是單獨存在,而往往是很複 雜的糾結一起,所以住宅環境必須特別考慮其需求。 另外老年人因人體尺寸的縮短,空間尺寸必須加以考慮,為考慮助行 器及輪椅之使用需考慮地板避免高差、材料防滑,而行動機能退化,宜考 慮廁所鄰近臥室等,日本學者高阪謙次歸納老年人之身體基能特性,及其 對應居住空間及設備之考慮如圖 3-1.7。 圖 3-1.7 老年人身體機能特性和居住空間之關係 項 目. 人體尺寸. 運動能力. 身體機能的特性. 居住空間設備的考慮. 骨格短縮,身體尺寸會. •. 空間尺寸,採光考慮. 變小. •. 使用輪椅的考慮. • 身體硬直化. 容. • 不易滑倒的地板材質. • 平衡感覺退化. 易. •. 耐髒且易清潔. • 速度關連機能的退化. 跌. •. 地面無高低. • 持久力的退化. 倒. •. 壁面桌角避免為銳角. 排泄機能退化. 失禁頻尿. • 將廁所配置在近處 •. 感覺機能. 選用座式馬桶. • 視覺機能退化. • 明確且清楚的開關位置. • 嗅覺機能退化. •. • 聽覺機能退化. 加強走廊、樓梯、腳邊 燈的照明. • 對新環境適應力較低 心理精神. •. 生活樣式定型化. •. 充實上下兩代交流空間. •. 從工作岡位退休,喪. •. 方便接待訪客的空間. 失成就感. 其. 他. • 急症,緊急意外事故. • 緊急通報裝置 •. 防止犯罪的設備. 29.

(43) 第叁章 不便者特性與無障礙住宅環境發展沿革. 表來源:老人和生活空間,高阪謙次等編. 三、小結 由上述可歸納出障礙者及老年人對居住環境之需求,即考慮行動及生 活不便者之住宅環境應包括: 1. 儘量減少地面高差,高差處須設置坡道或升降設備,且地面材料應防 滑。 2. 出入口、走道寬度須考慮輪椅運行所須空間。 3. 樓梯及坡道設計須考慮其安全性及使用性,且皆須設置扶手。 4. 良好之採光及照明,一般照明宜達到 120 流明。 5. 須考慮視障所需之觸覺、聲音及聽障所需之閃光、視覺資訊等。 6. 設備如水龍頭、門把等須考慮其位置、形狀、操作方式及操作所需力量。 7. 獨立如廁為維持尊嚴和自主生活的重要指標,浴廁須考慮所需空間、設 備及扶手等。 8. 住宅之平面規劃設計,須考慮將廁所鄰近臥室,生活起居空間包括客 廳、餐廳等設置於鄰近可便利到達處。. 30.

(44) 第叁章 不便者特性與無障礙住宅環境發展沿革. 第二節. 無障礙環境規劃設計沿革. 二十世紀前期,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1929 年經濟大恐慌、及第二次 世界大戰,造成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人民陷於貧困、飢荒、及失業等問題, 尤其是兒童、老人、身心殘障者更甚;另外,戰爭導致大量傷殘,因此關 懷高齡、殘障者之社會政策開始在歐洲各國萌芽,惟當時多採建置獨立之 福利機構集中照顧,即所謂「設施福祉」。 1950 年代北歐斯堪地亞半島諸國開始主張讓障礙者也能和一般人一 樣在社會中生活,使障礙者回歸社會主流(Main-stream),達到社會整合 (Integration) ,即「正常化」 (Normalization)之理念,由於回歸社會之主 張驅使「設施福祉」轉變為「居家福祉」而此作法迅速蔓延至整個歐洲並 擴及美國。 既然障礙者居住於一般住家,如只能「困居家中」則顯然失去居家之 意義,因此如何讓其與一般人一樣生活,建築環境需如何因應使其可獨立 自主悠游於生活環境中,衝擊既有之生活環境,「無障礙環境」之規劃設 計及興建,於焉誕生。 所謂「無障礙生活環境」 (Barrier Free)主要是考慮障礙者因肢體或感 知器官之缺陷(目前稱為行動及生活不便者),造成其行動能力受限,建 築環境應如何規劃設計使其可以其自身之能力儘量過獨立自主之生活,以 取代過去以健康之成年人為唯一使用對象之考慮。 由於前項影響,美國及歐洲諸國陸續於 1960 年代左右開始訂定「無 障礙設計規範」 ,1963 年聯合國在挪威召開年會,提倡「正常化」之理念, 更促進「無障礙環境」之發展,1969 年聯合國總會提出「禁止因殘障而造 成社會條件之差別」,同年國際復健協會(Rehabilitation International)制 定「為殘障者設計」之標誌,1975 年聯合國發表「殘障者權利宣言」,國 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亦提出「考慮 殘障者需要標準化系列」之設計指引,1976 年聯合國在日瓦召開專家會 議,提出應去除住宅、公共建築物、都市環境等之實質障礙,「建立無障 31.

(45) 第叁章 不便者特性與無障礙住宅環境發展沿革. 礙生活環境」於是在世界各地積極展開,隨後因高齡人口急遽增加,高齡 者伴隨著老化而來之行動、感知能力之退化,使無障礙生活環境之建造亦 成為高齡社會之迫切需求,所以無障礙環境之建置蔚成世界潮流,而後因 個人意識之抬頭、人權之注重,更漸漸將無障礙環境之理念貫徹於強制性 之法令。 如 1990 年美國通過「美國殘障者法案」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y of 1990) ,規定凡供公眾使用之建築物、交通設施等,都須符合無障礙環 境之標準,而日本於 1994 年通過「促進高齡者、身體障礙者便利使用特 定建築物相關法律」,主要亦是規定具公共使用性質之建築物,應考慮高 齡及殘障者之使用,惟前述法令皆著重於供公眾使用之建築物。 住宅無障礙之觀念,肇始於英國史密斯(S.Smith)於 1974 年提出之 「考慮移動性住宅」(Mobility Housing)設計,而瑞典於 1977 年將「住 宅無障礙」相關規定列入建築法規中,而英國則於 1989 年針對集合住宅 提出強制性規定,1999 年修正將範圍擴大至一般住宅。美國於 1988 年修 正「公平住宅法」:規定四戶以上之共同住宅禁止對殘障者差別待遇等, 日本則為因應急劇邁入高齡社會之現況,大阪府於 1983 年訂定「高齡時 代的住宅設計指針」 ,並於 1992 年將其納入「大阪府建築基準施行條例」, 我國亦於 1985 年修正建築技術規則「公共建築物供行動不便者使用設 施」,並將集合住宅納入規範範圍,沿革過程簡要如表 3-2.1。 除考慮障礙者及高齡者之無障礙環境設計外,1997 年一群美國建築師 更進一步提出了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之觀念,認為建築環境及 設備應更簡易、更具彈性且更廣泛的適合各種類型之使用者(老人、小孩、 懷孕者、障礙者及一般大眾)。 因此,目前先進國家除以法規強制推動建設無障礙環境外,近年來, 多更進一步,在技術手冊及規劃設計指引部分,逐漸導入通用設計之理 念,強調建築、設備及設施之方便使用、簡易操作及廣泛適用性,本章下 一節將對通用性設計作較詳盡之介紹。. 32.

(46) 第叁章 不便者特性與無障礙住宅環境發展沿革. 33.

(47) 第叁章 不便者特性與無障礙住宅環境發展沿革. 33.

數據

表 4-3.3      符合公平住宅法案之相關技術規範一覽表
表 5-4.1    住宅性能評估制度「通用性能」集合住宅共用部分分級基準表  項目  評估內容  等級一  等級二  等級三  等級四  無高差  無  高差在 2 公分以下作斜角  寬度  無 120 公分 150 公分 160 公分 室外通路  水溝蓋版  無  蓋版在主行進方向,開口不得大於 2 公分  坡道  高差超過 6 公 分,設 1/12 坡道 (高差 75 公分以 下坡度放寬)  高差超過 2 公分以上,設 1/12 坡道 (高差 20 公分以下坡度得放寬為) 高差超過 2 公分 以上,設
表 5-4.1    住宅性能評估制度「通用性能」集合住宅共用部分分級基準表(續)  項目  評估內容  等級一  等級二  等級三  等級四  設扶手  設雙邊扶手  設雙邊扶手  設雙邊扶手  設雙邊扶手  梯級設施  無  梯級面應設防滑條、梯級斜面不得大於 2 公分  防護緣  無  未鄰牆面處設置高 5 公分以上之防護緣  出入口淨寬  無 80 公分 80 公分 80 公分  操作盤  無  設置適合輪椅使用者及具點字操作盤  梯廂淨尺寸  無 90×120 公分以上 100×130 公分以 上
表 5-4.2  住宅性能評估制度「通用性能」住宅自用部分基準表  項目 評估內容  等級一  等級二  等級三  等級四  特定寢室與廁所相 對位置  無  在同一層  距離 4 公尺以內  相鄰或有門相通(套房) 平面計畫  特定寢室與其他空 間相關位置  無  與主入口、廚房在同一層  與主入口、餐 廳、廚房在同一 層  與主入口、起居室、餐廳、廚房在同一層  淨寬度  無 80 公分 90 公分 90 公分 住宅 出入 口  高差  無  高差 2 公分以下 無或 2 公分以下設置斜角  無高差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ourtesy: Ned Wright’s Cosmology Page Burles, Nolette & Turner, 1999?. Total Mass Density

This kind of algorithm has also been a powerful tool for solving many other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cluding symmetric cone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 [15, 16, 20–22], symmetric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The aims of this study are: (1) to provide a repository for collecting ECG files, (2) to decode SCP-ECG files and store the results in a database for data management and further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find the factors of raising pets and to study whether the gender, age, identity, marital status, children status, educational level an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population and employment of Taichung metropolitan area by economic-based analysis to provide for government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consumer decision- making theory, to study what may affect people to join the army force and the intention to enlist oneself in military force.. We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find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nd work stress, to study whether the gender, age, identity,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