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書評:Taiwan's 2004 Presidential and Vice Presidential Election: Democracy's Consolidation or Devolution?(臺灣2004年總統選舉:民主的鞏固或退化?)by John F. Copper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書評:Taiwan's 2004 Presidential and Vice Presidential Election: Democracy's Consolidation or Devolution?(臺灣2004年總統選舉:民主的鞏固或退化?)by John F. Copper"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ISSN 1726-9350 print / 1811-3109 online © 2005 by Taiwan Foundation for Democracy / Vol. 2, No. 4 / December 2005

《臺灣民主季刊》第二卷,第四期 (2005年12月):155-58 155

臺灣民主季刊

r 書評:Taiwan's 2004 Presidential and Vice Presidential Election : Democracy's Consolidation or Devolution?〔台灣2004年總統選舉:民主的鞏固或退化?〕by John F. Copper〔康培莊〕(Baltimor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2004, Paperback, 80pp., ISBN 1932330062)

蔡佳泓

國立政治大學

灣的2004年總統選舉已經過了將近兩年,雖然學術界已經出版不少論文 針對選舉行為(包含總統選舉以及公民投票)、競選過程、選舉參與等面向加 以分析,但是尚未出現一本涵蓋完整選舉過程與評估的專書。因此這一本由堪 稱是美國的台灣研究專家之一John F. Copper所寫的書,不管是從理解此次總統 選舉或是台灣民主化的角度,皆相當具有參考價值。 Copper在這一本最新的總統選舉分析專書中指出,2004年的總統選舉並 不能稱做是一次民主鞏固的選舉,反而可能是民主道路上的一次「顛陂」 (bump)。他深入地研究競選過程,詳實呈現兩大陣營的說法與實際作為,而 根據這些資料判斷這次總統大選—歷史上的第十一次總統選舉,但是為第三次 直接民選—對於台灣民主帶來負面的效應。 Copper的判斷主要來自於在選舉前夕發生的槍擊案。雖然Copper使用 assassination attempt(p. 2)定義這個事件,但是他認為這個事件影響選舉結果 蔡佳泓 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研究興趣包括政治行為、公民投票、博奕 理論。

Chia-hung Tsai is assistant research fellow at Election Study Center,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2)

Vol. 2, No. 4 / December 2005 156 《臺灣民主季刊》第二卷,第四期 (2005年12月) 至鉅,因為槍擊的真相不明、大批軍警人員無法投票,以及出現大量廢票。 而且Copper引用選舉前的民調,認為如果沒有因為槍擊案而激起的大量同情 票,加上大批軍警人員被限制投票,連戰與宋楚瑜很有可能贏得選舉勝利(p. 72)。 除了槍擊案之外,Copper認為民進黨很聰明地設定選舉議程。在回顧選舉 前的台灣政治時,Copper指出陳水扁總統的聲望並不高,部份原因是他在2000 年選舉中只獲得40%的選票。而且,雖然民進黨與新成立的台灣團結聯盟在 2001年的立法委員選舉表現不俗,Copper認為泛綠陣營事實上是以「族群牌」 而非執政表現勝選。換句話說,從政績的角度來看,這一場選舉從開始就不利 於民進黨。但是在競選過程中,中國因素的失效以及美國因素轉趨有利於泛綠 陣營,泛藍陣營的優勢逐漸消失。再加上原本泛藍陣營所主攻的經濟政策,在 選前數個月經濟景氣上升之後,泛藍陣營無法佔到上風。因此作者認為,選前 態勢應該是兩邊各自有其吸引選民的特色。根據以上的分析,作者認為槍擊事 件有可能造成同情票,影響最後的選舉結果。 作者為了讓國外讀者一窺台灣選舉的過程,大量地引用台灣本地的報章 雜誌報導以及雙方陣營的說法,雖然力求立場平衡,可惜仍然缺少更進一步 的深度觀察。例如,槍擊發生後總統府方面宣布「啟動國安機制」(national security protocol)。其實稍微了解台灣政治的人,在當下聽到這一句用語,不 太會聯想到軍警人員進入戰備狀態,而只是會猜測有國安方面的負責首長少數 幾個人待命開會。類似在金融危機時「啟動護盤機制」或者是台海危機時「啟 動應變機制」等等,宣示意義大於實質意義。然而作者卻引用泛藍陣營的說 法,認為估計有二十萬軍警因為「啟動國安機制」無法去投票,造成連宋敗 選。即使在選舉日有那麼多軍警無法投票,是否因為「啟動國安機制」還是因 為原本就規畫那麼多人留守,似乎不是作者所關心的。至於為何部份軍警人員 未能投票就會造成選舉結果逆轉,作者也未曾深究。 另外作者認為,選前民調顯示連宋兩位候選人領先陳呂這一組候選人(p.

(3)

© 2005 by Taiwan Foundation for Democracy 書評 157

臺灣民主季刊

73)。其實選前十天媒體無法公布民調,僅有政黨公布自行估票結果。而根據 媒體在投票日前一天報導,兩陣營各自宣稱自己獲勝,陳呂陣營宣布的勝負差 距為16萬票,連宋陣營則是宣稱將贏45萬票(聯合晚報,2004)。除了政黨本 身的估計之外,令人好奇究竟作者如何判斷在這十天內民意的走向,而判斷連 宋領先? 雖然歷史無法重複,讓研究者經由準實驗設計了解事件與事件間的因果關 係,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類似的情境找到可以相比較的變項。在2000年總統選 舉中,宋楚瑜的興票案讓他從遙遙領先變成與其他人不相上下,最後終於落居 第二。然而2000年的逆轉情形發生前提是參選的任何一方的領先程度有限,而 2004年的選舉是否也有類似的前提?根據Copper的看法,顯然藍綠陣營各自激 起其支持者的熱情,雖然連宋這一組候選人略為佔了上風。如此一來,Copper 似乎很正確地看到,當選舉勝負有許多不確定變數的時候,任何的意外事件都 可能使選舉結果不可預測。換句話說,除非能夠證明槍擊案是候選人的陰謀而 非意外,台灣民主的進程仍然值得肯定。 然而Copper也指出,雙方陣營對於選舉結果的看法南轅北轍,幾乎沒有交 集,種下台灣政治不安的導火線。而且民進黨似乎有過度自信的傾向,國民黨 則是找到新的動員訴求,兩大陣營的對立從街頭延伸到法院及立法院。從這個 角度理解,台灣民主的確受到一定的傷害,然而誰該為此負責?或者問:誰又 將因此而得利?是國民黨?民進黨?或是中國?作者點出台灣政治不僅涉及幾 個政黨,也是美國、中國、日本所不得不關心的課題。而執政的民進黨固然需 要為族群衝突、國際爭端負起絕大部份的責任,但是作者也同意這就是民主不 完美的地方。如何讓台灣的民主政治真正進入常軌,可能還需要更多的新思維 以及來自民間社會的自主動力。 而從比較實務的角度來看,台灣第三次的總統直接選舉留下許多的疑點, 確實令人覺得遺憾。如何制度化選舉與公投的舉辦時間、票數過於接近時是否 重新計票、總統候選人的安全如何維護、一旦有事件發生如何停止選舉等等,

(4)

Vol. 2, No. 4 / December 2005 158 《臺灣民主季刊》第二卷,第四期 (2005年12月) 應該是朝野政黨共同協商以在下一次選舉之前應善加處理的問題。經由國外學 者的觀點而督促國內各界正視這些問題,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開始。 作者認為國家認同是一項重要的政黨分歧,而民進黨擅長訴求國家認同, 逼迫其對手不得不回應。他的這項觀察反映了台灣政治的特殊性,卻也提醒我 們必須面對台灣社會始終無法透過選舉獲得國家認同共識的困境。長此以往, 選舉的結果始終無法為大多數人所接受。如果台灣民主化在上一階段為國際社 會帶來的意義是華人地區的民主化,那麼下一階段應該是民主化有可能解決國 家認同的衝突而非加深。從2004總統選舉過程來看,這可能是一項比政黨輪替 還要艱鉅的工程。 總之,Copper在這本書中提供了大量詳實的選舉觀察,並且逐一評估解釋 選舉結果的因素,可惜其推論過程稍嫌簡略。不過從內容廣度而言,本書仍然 是一本頗具參考價值的著作,值得對台灣選舉及民主化有興趣的讀者加以閱 讀。

參考書目

聯合晚報(2004)。〈選前估票,綠:贏16萬票;藍:贏45萬票〉,《聯合晚報》,3月19 日,版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為釐清中華民國(臺灣)對第 12.04 條所為之承諾,提供金融服務之法人機

2051 書法-高年 級 臺中市豐原區翁子國民小學 徐維浩 蔡宜青 2052 書法-高年 級 臺中市霧峰區四德國民小學

七、選手來源及限制:選手應具有中華民國國籍,青年組限民國89年1

出口商繳交申請書給 MOTIE 及 KOSTI ( 透過 YesTrade 系統 ). KOSTI 造訪申請人進行面談及公司評估,才將最終評估 結果交付

評估以 S-649266 或最佳現有療法進行治療罹患抗 Carbapenem 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的患者的臨床結果 (包括詴驗用藥 S-649266

依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大陸地區人民經許可進入臺灣地區者,除 法律另有規定外,非在臺灣地區設有戶籍滿

台灣大選將於明年 1 月登場,屆時將舉行第十五任總統、副總統與第十屆立法委

台灣大選將於明年 1 月登場,屆時將舉行第十五任總統、副總統與第十屆立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