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女大學生親職化、關係性自我與愛情關係適應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女大學生親職化、關係性自我與愛情關係適應之相關研究"

Copied!
2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秉華 博士 盧雪梅 博士. 女大學生親職化、關係性自我與愛情關係 適應之相關研究. 研究生:吳端靜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六月.

(2)

(3) 誌謝辭 看著手中的論文,再望著過去四年來厚厚的日記和部落格文章,不敢置信的, 這一次是真的要踏出師大,暫時結束學生生涯。畢業的喜悅交織著離別的不捨, 百感交集,憶及這些年來陪伴我走過的人事物,更是充滿感激。 首先要感謝秉華老師和雪梅老師的指導。回憶起一年多前剛起步時,因為一 直無法聚焦和深入研究主題而煩惱,謝謝秉華老師啟發和引導我去思考最初的動 機,近一小時的深談,釐清我心中對此題目許多複雜的情感,您的包容與耐心, 讓我放心的揭露內心深處的眼淚與懷疑,而在釋放後帶來的清晰與理性,讓我更 能篤定的向前行,我永遠無法忘懷這次談話的感動。您的微笑和氣度,總能撫平 我的忙亂和迷失,每兩週一次的 meeting,總是幫助我重新整理再出發,穩穩的繼 續航行,謝謝您,我最親愛的秉華老師。 同時我也要謝謝雪梅老師的指導與協助,每次週三晚上的便當約會,總讓我 對您既感謝又感到不好意思,您總是無怨無悔的幫我處理統計上的難題,也總是 關心著我生活中的大小事,每次踏出您的研究室,心中總是飽飽的和暖暖的。您 對我論文的詳細指導,釐清我許多統計概念上的模糊地帶,讓我能更順利完成目 標,謝謝您,我最親愛的雪梅老師。 另外,感謝口委慧蘭老師精闢的見解與指導,您在口試時溫柔而堅定的指出 端靜論文中不足的地方,令我感到如沐春風,亦讓我感受到您豐厚的學術涵養, 這些寶貴的經驗分享,讓我獲益良多! 再來,親愛的碩 97 同學們,和你們四年的生活將令我一生難忘。感謝最棒的 趴呢團:詹詹、淨惠、宜芳、欣倫、Abbie,不論是論文、感情或是生涯,我們總 是一起陪伴相擁,不忘彼此加油打氣,超愛你們的!還有心田、利得、書勤、鍾 穎、格正、魏頡、昱潔、維紜、佳音,有你們一路相伴的「酒肉」團體,讓我的 生活多了更多趣味,哈哈!謝謝碧琴學姐和舒禾學姐在論文 meeting 小組的支持, 智翔在問卷上的幫忙,舒禾學姐、詹詹、欣倫、小黑口試當天的協助,還有淨惠、 心田、昱潔口試前的加油打氣,這些點點滴滴,都讓我感動萬分。 很感謝輔大的佩君老師、甯老師、同雪老師和玉雯老師,以及前中原大學的 香盈、雅鈴、衣雯和小玉,謝謝你們對我論文和實習上的幫忙,當論文和實習水 深火熱的攪和在一起時,還好有你們,才能讓我更順利的繼續走下去。此外,很 i.

(4) 謝謝國北教大的周全老師、政大的慧蘭老師、筱婷老師,北護的佩怡老師、師大 的雪梅老師、文哲老師,開南大學的聖琇老師、玄奘大學的博聖老師、世新大學 的小玲老師、中原大學的曉玲老師和瑞美老師、致理技術學院的佩玲老師,大業 國小的翠鈺、曉青、玉珊、佳玲,還有嘉妮、信揚、光遠、光遠弟弟、怡伶、維 耘、詹詹、惠菁、怡秀、宇喬、瑞嵐……等,謝謝你們的鼎力協助,才能讓我在 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收集到預試和正試施測樣本近 1300 份問卷,你們真是我 在論文上的貴人! 謝謝總為我貼心準備養生餐及補給精神食糧的翠鈺、為我加油打氣的珮翎, 以及隨時關心照顧我的月華、美合和敏如,當我在工作和學業蠟燭兩頭燒時,好 在有你們隨時的支持與協助,才能讓我在工作上多次安全過關,有你們真好! 而我生命中的摯友:瑜君、嘉妮、子瑩和怡伶,謝謝妳們十幾年來一路相隨, 就連寫論文時的苦與樂,也在妳們的關懷和打氣聲中被暖暖的支持著,妳們就像 我的姐妹們,生命中的大小事都有妳們的參與,好愛妳們! 感謝我最親愛的家人~爸爸、媽媽、奶奶和弟弟,你們一直以來都是我做任 何事背後堅強的後盾,不論我忙到多晚回家,桌上永遠有一份為我預留的飯菜或 水果。為了節省我的交通時間,你們成為我的專屬司機,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帶 我來往奔波。還有親愛的弟弟,謝謝你用神奇的電腦功力,在兩天內修好了在口 考前當機的小白筆電,讓我能從容應戰。能身為你們的家人,被愛包圍,我感到 很幸福,好愛好愛你們!還有肥肥鼠「布丁」,你的可愛常讓我忘憂! 最後,謝謝光遠一路的相伴,從印問卷、發問卷、key 問卷到送論文,你總是 用無盡的耐心支持著我,傾聽我的煩悶,包容著我的脾氣,你總是不吝給我讚美 與掌聲,不斷鼓勵我從失敗中再站起來,謝謝你,有你真好! 珍惜在師大四年所學,畢業此刻起又是一個新的啟程,期許自己持續投入所 愛,往下個目標邁進!. 端靜謹誌 2012.7.20.. ii.

(5) 摘要. 本研究在探討女大學生親職化、關係性自我與愛情關係適應之關係。本研究 採問卷調查法,以便利取樣方式蒐集台灣北部地區公私立大學的 948 名女大學生 為有效樣本。本研究工具包括「過去和現在親職化量表」、「關係性自我量表」以 及「愛情關係適應量表」 。資料經過多變項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和多元迴歸分析 後,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一、不同出生序、父母婚姻狀況之女大學生在親職化程度上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出生序之女大學生在愛情關係適應上有顯著差異;但不同父母婚姻狀況 之女大學生則無。 三、不同親職化程度的女大學生,在愛情關係適應上有顯著差異,其中「高親職 化組」與「非高親職化組」在「衝突/矛盾」和「自主/共生」等面向有顯著 差異。 四、在高度親職化女大學生中,親職化程度改變者與未改變者,在愛情關係適應 上有顯著差異,特別在「滿意/成長」和「衝突/矛盾」兩個面向上。 五、不同親職化程度的女大學生,在關係性自我上有顯著差異,其中「高親職化 組」與「非高親職化組」在「分離式自我」、「平衡關懷」及「以他人為首」 等面向有顯著差異。 六、在高度親職化女大學生中,親職化程度改變者與未改變者,在關係性自我上 有顯著差異,特別在「平衡關懷」上有顯著差異。 七、女大學生親職化與愛情關係適應之間有顯著典型相關,其中親職化的「不公 平性」和「情感性照顧」與愛情關係適應的「矛盾/衝突」感受呈現正相關; 而親職化的「功能性照顧」與愛情關係適應的「滿意/成長」亦呈現正相關。 八、女大學生親職化與關係性自我之間有顯著典型相關,其中親職化的「不公平 性」與關係性自我的「連結性自我」和「平衡關懷」呈現負相關;親職化的 iii.

(6) 「情感性照顧」與關係性自我的「連結性自我」、「平衡關懷」與「以他人為 首」呈現正相關;而親職化的「功能性照顧」與關係性自我的「連結性自我」 呈現正相關。 九、女大學生關係性自我與愛情關係適應之間有顯著典型相關,其中關係性自我 的「分離式自我」 、 「以他人為首」與愛情關係適應的「衝突/矛盾」和「自主 /共生」呈現正相關;關係性自我的「連結性自我」 、 「平衡關懷」與愛情關係 適應的「滿意/成長」呈現正相關。 十、女大學生親職化、關係性自我對愛情關係適應有具有預測力。. 最後依據本研究之發現,針對親職、心理諮商與學校教育以及未來研究方向 提出具體建議。. 關鍵詞:女大學生、親職化、關係性自我、愛情關係適應. iv.

(7) A correlational study on parentification, the self-in-relation, and love relationship adjustment of th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Duan-Ching, Wu.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arentification, self-in-relation, and love relationship adjustment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Questionnaire survey is conducted as the study method. The samples are comprised of 948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from north area of Taiwan based on purposive sampling. Instruments used in this study were “Past and Current Parentification Scale”, “Self-in-relation Measurement”, and “Love Relationship Adjustment Measurement”. Data obtained in this study were analyzed by MANOVAs ,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arentification” among groups of birth order and those from different parental marital status. 2.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ove relationship adjustment” among groups of birth order, 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ove relationship adjustment” among groups from different parental marital status. 3.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ove relationship adjustment” among groups of different degree of parentification. Among the study, there was significance in “conflict/ paradox” and “autonomy/ conciliation” among “the high degree group of parentification” and “the no high degree group of. parentification”.. 4.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ove relationship adjustment” among the changeable group of parentifcation and the unchangeable group of parentification in the high parentificatio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specially in “growth/ satisfaction” and “conflict/ paradox”. 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lf-in-relation” among groups of different degree of parentification. Among the study, there was significance in “the separate self” , “self and other care” and “primary of other care” among “the high degree group of parentification” and “the no high degree group of parentification”. 6.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lf-in-relation” among the changeable group of v.

(8) parentifcation and the unchangeable group of parentification in the high parentificatio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specially in “self and other care”. 7. There was significant canonical correlation among the parentification and the love relationship adjustment. On the one hand, there i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fairness”,“emotional caregiving” of parentification and “conflict/ paradox” of the love relationship adjustm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is also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trument caregiving” of parentification and “growth/ satisfaction” of the love relationship adjustment. 8.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anonical correlation among the parentification and the self-in-relation. First, there is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fairness” of parentification and “the connected self” , ”self and other care” of the self-in-relation. Second, there i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al caregiving” of parentification and “the connected self” , ”self and other care”, “primacy of other care” of the self-in-relation. Finally, there i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trumental caregiving” of parentification and “the connected self” of the self-in-relation. 9.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anonical correlation among the self-in-relation and the love relationship adjustment. On the one hand, there i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perate self” ,”primacy of other car” of the self-in-relation and “conflict/ paradox”, “autonomy/ conciliation” of the love relationship adjustm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i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nected self”, “ self and other care” of the self-in-relation and “growth/ satisfaction” of the love relationship adjustment. 10. Parentification, self-in-relation could effectively predict the love relationship adjustment. In the end, the study conducts discussion based on the study results, proposing substantial suggestions for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school education, the gender relationship of females in early adulthood, and future studies as a reference. Key words: Female college student, Parentification, Self-in-relation, Love relationship adjustment vi.

(9) 目次 誌謝詞……………………………………………………..…………………………………………………………………..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v 目次…………………………………………………………………………………………………………………………vii 表次………………………………………………………….…………………………………………………..……………ix 圖次……………………………………………………….…………………………………………………………………x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6 第三節 名詞釋義………………..………………………………………………………………………………8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親職化的內涵與相關研究……………………..…….……………………………………..11 第二節 關係性自我的內涵及相關研究…………………………………………………………..31 第三節 愛情關係適應內涵及相關研究…………………………………………………………..45 第四節 親職化、關係性自我和愛情關係適應之間的相關研究……………………...56 第三章 研究方法…………………..………………………………………………………………………………67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設計…………………………………………………………………………………..67 第二節 研究對象………………………………………………………………………………………………69 第三節 研究工具………………………………………………………………………………………………70 第四節 研究程序………………………………………………………………………………………………83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樣本…………………………………………………………………………………..85 第四章 研究結果……………………………………………..……………………………………………………87 第一節 研究樣本之描述統計…………………………………………………………………………..87 第二節 不同出生序、父母婚姻狀況之女大學生在親職化之差異分析…..………90 第三節 不同出生序、父母婚姻狀況之女大學生在愛情關係適應之差異分析 分析……………………………………………………………………94 第四節 不同親職化程度之女大學生對愛情關係適應的影響………………….…..98 第五節 不同親職化程度之女大學生在關係性自我的影響…………………….…….102 第六節 女大學生親職化、關係性自我與愛情關係適應之典型相關分析… 108 第七節 女大學生親職化、關係性自我對愛情關係適應之預測結果………121. vii.

(10) 第五章 結果與討論…………………………………………………………………..……………………….12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49 第一節 結論………………………………..………………………………………………………………….149 第二節 研究限制…………………………………………………………………………………………….153 第三節 建議……………………………..…………………………………………………………………….156 第四節 研究貢獻…………………………………………………………………………………………….161 參考文獻……………………………………………………………………………………………………….…..164 中文部分………………………………………………………………………………………………………….164 西文部分………………………………………………………………………………………………………….172 附錄……………………………………………………………………………………………………………………183 附錄一 預試量表………………………………………………………………………………………….183 附錄二 正試量表………………………………………………………………………………………….191 附錄三 過去親職化量表試題分析及因素分析結果一覽表…………………………198 附錄四 現在親職化量表試題分析及因素分析結果一覽表…………………………200 附錄五 關係性自我量表各分量表試題分析及因素分析結果一覽表…………202 附錄六 親職化量表使用同意書………………………………………………………………….205 附錄七 附錄八. 關係性自我量表使用同意書………………………………………………………….206 愛情關係適應量表使用同意書……………………………………………………….207. viii.

(11) 表次 表 2-1-1 親職化的分析層次...........................................19 表 3-2-1 施測樣本分配一覽表.........................................69 表 3-3-1 「親職化量表」正式量表各分量表信度..........................74 表 3-3-2 「過去親職化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75 表 3-3-3 「現在親職化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76 表 3-3-4 「關係性自我量表」正式量表各分量表信度......................80 表 3-3-5 「關係性自我」因素分析摘要表................................81 表 4-1-1. 樣本在過去親職化量表之各分量表分數之描述統計...............87. 表 4-1-2. 樣本在現在親職化量表之各分量表分數之描述統計...............88. 表 4-1-3. 樣本在關係性自我量表之各分量表分數之描述統計...............88. 表 4-1-4. 樣本在愛情關係適應量表之各分量表分數之描述統計.............89. 表 4-2-1. 不同出生序的女大學生在親職化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 分析摘要表................................................90. 表 4-2-2. 不同父母婚姻狀況的女大學生在親職化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項變異 異數分析摘要表............................................92. 表 4-3-1. 不同出生序的女大學生在愛情關係適應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項變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4. 表 4-3-2. 不同父母婚姻狀況的女大學生在愛情關係適應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 多變項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6. 表 4-4-1. 女大學生「現在親職化」程度不同者在愛情關係適應各分量表之單因 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8. 表 4-4-2 「過去高親職化」的女大學生,其親職化改變組與未改變組在「愛情關 情關係適應」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0 表 4-5-1. 女大學生「現在親職化」程度不同者,在關係性自我各分量表之單 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2. 表 4-5-2 「過去高親職化」的女大學生,其親職化改變組與未改變組在「關係性 性自我」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4. ix.

(12) 表 4-5-3. 親職化程度、居住方式在關係性自我中分離式自我之細格平均數與人數 數摘要表.................................................105. 表 4-5-4. 親職化程度、居住方式在關係性自我中分離式自我之二因子單變量變異 異數分析摘要表...........................................106. 表 4-6-1. 女大學生親職化量表各分量表與愛情關係適應量表各分量表之典型相 相關分析摘要表..........................................108. 表 4-6-2 女大學生親職化量表各分量表與關係性自我量表各分量表之典型相 相關分析摘要表...........................................112 表 4-6-3. 女大學生關係性自我量表各分量表與愛情關係適應量表各分量表之典 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117. 表 4-7-1. 女大學生親職化、關係性自我與愛情關係適應之積差相關摘要表…121. 表 4-7-2. 親職化與關係性自我對愛情關係適應中「滿意/成長」之多元逐步迴歸 歸分析表.................................................122. 表 4-7-3. 親職化與關係性自我對愛情關係適應中「衝突/矛盾」之多元逐步迴歸 歸分析表..................................................123. 表 4-7-4. 親職化與關係性自我對愛情關係適應中「自主/共生」之多元逐步迴歸 歸分析表..................................................124. 表 4-7-5. 親職化、關係性自我對愛情關係適應各分量表之預測的β值彙整表.124. x.

(13) 圖次 圖 3-1-1. 研究架構圖..............................................67. 圖 3-4-1. 研究流程圖...............................................83. 圖 4-5-1. 女大學生不同親職化程度與居住狀況平均分數側面圖........106. 圖 4-5-2. 女大學生不同親職化程度與居住狀況平均分數側面圖........106. 圖 4-6-1. 女大學生親職化表現與愛情關係適應的關係組型(一)........109. 圖 4-6-2. 女大學生親職化表現與愛情關係適應的關係組型(二)........110. 圖 4-6-3. 女大學生親職化表現與關係性自我的關係組型(一)..........113. 圖 4-6-4. 女大學生親職化表現與愛情關係適應的關係組型(二)........114. 圖 4-6-5. 女大學生親職化表現與關係性自我的關係組型(三)..........115. 圖 4-6-6. 女大學生關係性自我與愛情關係適應的關係組型(一)........118. 圖 4-6-7. 女大學生關係性自我與愛情關係適應的關係組型(二)........119. xi.

(14)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一、 關注親職化子女的自我發展及其愛情關係上的適應 在父母關係不睦家中成長出來的小孩,常在家中被付予獨特的角色。Bowen (1978)最早提出「三角關係」(triangulation)的概念來加以闡述,他認為家庭中 夫妻兩人若處在高度壓力下,經常會引進第三人(通常是子女)來減低壓力與增進 穩定性。Boszormeny-Nagy 和 Spark(1973)也提出「親職化」(parentification) 這個名詞,其意是指在親職化模式中親子角色倒轉的現象,孩子犧牲了被注意、 安慰及關愛的需求,轉而去照顧父母的需求(吳嘉瑜,2005)。這些父母共親職效 果不彰情況下所衍生出的現象,影響著子女的成長過程,而子女總是為了兼顧關 係中的和諧,對於本身需求無法兼顧,造成過度自我犧牲的結果。 身處在華人社會中的親職化子女,由於其對家庭的付出及犧牲自我達成父母 的期待,常被視為孝道行為,甚至被視為孝悌楷模加以表揚,然而卻使他們在無 形中忽略自我需求而不自覺。這些子女看似成熟、懂事的背後,往往背負著沉重 的心理負擔和責任重擔,雖說國內目前有一些親職化對個體具有正面影響的相關 研究(張虹雯,1999;郭孟瑜,2003;侯季吟,2007:柴蘭芬,2007),但對個體 在人格特質(例:羞愧、憂鬱、脆弱的自尊)、人際相處模式(例:控制、強迫性的 照顧行為)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亦不容小覷,有為數不少的研究皆指出親職化對個 體的負面影響性(吳嘉瑜,2005;陳慧珊,2008;簡匯育,2011;Jurkovic,1997; Wells & Jones,1999;Chase & Deming,2000;Levine,2009),由此可見,親 職化經驗對個體發展及未來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Jurkovic(1997)曾提及「適應性」和「破壞性」親職化的差異點,在於子女 擔負功能性或情感性任務時,能否被家中公平性的對待。由此可見,父母若能平 等且正向的回饋擔負親職任務的子女,將可能減少其挫敗、憤恨怨懟的情緒,且 減輕對個體的傷害性。因此研究者認為,除了可從子女在家中提供的功能性或情 感性照顧,來了解親職化子女外, 「不公平性」的探究更可以增進對親職化子女的 理解。故研究者將此重要因素列入本研究在研究親職化時的重要焦點。 此外,依 Erikson(1950/1962)的發展理論,大學時期適逢青少年發展晚期及 成年初期交替的階段,是積極尋求自我整合及建立兩性親密關係重要的關鍵期, 1.

(15) 此時的個體不論在心理上或行為上皆積極向外延伸,準備迎接成年早期的社會心 理任務及挑戰。而追求愛情、與異性發展穩定的親密關係對此時的大學生而言, 更是人際關係上重要的一環。然而許多研究針對親職化子女的個人特質和行為模 式進行研究,發現親職化子女易有「強迫性的照顧行為」(Jones & Well,1996), 此外,他們容易過度以他人為焦點,對真我感到羞愧、無價值感等(Well & Jones, 2000)。以關係適應的觀點來看,一味的付出並不一定能在愛情關係中得到滿足, 一個全能照顧者的愛情極可能在順從、控制、過度以他人為焦點的關係動力下逐 漸失衡,無法在關係中自我滿足而造成愛情關係的失敗。既然愛情關係對大學生 而言具有發展上的重要意義,本研究將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並探討不同親職化 經驗之大學生其在愛情關係上的適應。 而大學階段除了有發展上的意義外,對個體而言亦可能開始在心理上與原生 家庭有些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這對個體在自主性的發展上,可能極具意義(陳斐 虹,1996)。就涉入親職化經驗的子女而言,離家與否可能代表著是否有機會改變 涉入親職的程度,當親職化程度改變,特別是程度降低時,可能代表這些子女減 少涉入親職的程度,開始鬆動與原生家庭黏膩的牽扯,並將部分的重心回歸自我。 這樣的改變對個體而言似乎是一個轉變的契機,因此親職化程度的改變,會如何 影響個體在愛情關係上的適應狀況,亦是本研究的重心。 二、思考女性在華人文化脈絡下揮之不去的角色與責任~女性的關係性自我在愛 情關係中的適應 憶及研究者成長的過程, 「獨立自主」一直是被教導用來面臨困境的不二法門, 當無法達到此標準時,依賴、非理性等評論常隨之而來加諸於自身。由此可見, 依賴關係、尋求慰藉長期以來在華人社會中傾向被視為負面特質。以研究者身為 女性的觀點而言,無法脫離關係以達自主的歷程,常令研究者感到挫折與無能, 相對的,在關係中的滋養反而能帶來更多面對困境的力量。在社會價值及研究者 親身體驗相互矛盾的狀況下,讓研究者決定以女性作為關注的對象。 而上述所強調的獨立自主,是一種過去西方心理學所認定的自我,大多強調 個人與自主的層面,認為自我的認定需要透過不斷的從關係中分離才能完成。像 是 Mahler (1975)觀察嬰兒與母親的互動過程,認為個體必須經歷以下三個階段─ ─正常自閉階段、正常共生階段及分離─個體化階段,並提及最後與母親分離的 重要性。另外,Blos(1979)從客體關係理論出發,亦十分強調心理分離的角色, 2.

(16) 認為個體化可導向健康的適應。 但隨著 Gilligan(1982)於《不同的聲音》(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一書中提及女性的自我「發聲」 模式後,越來越多學者開始關注女性自我與男性自我不同的發展歷程。之後 Jordan 等人(1991a)發展出「關係性自我理論」,更提供心理學界對女性自我有不同的思 維。女性主義者認為,由於受到社會上性別文化信念的影響,男孩和女孩從小就 接收著父母對他們不同的期待和態度,男孩被要求要獨立、與母親分開;女孩則 被母親視為自我的延伸,強調情感上的聯繫與交流,所以相對於男性以「分離」 為發展任務,女性的自我則是以在關係脈絡下發展為主(Chodorow,1989)。 然而以研究者的經驗來看,對華人女性而言,雖處在以關係取向為主的華人 社會中,但其自我發展卻未如西方女性發展自我時展現男女平權的樣貌。主要原 因可能在於華人社會中父權文化的影響,以及強大家族觀念對女性賦予沉重的照 顧者角色所致。在社會脈絡的影響下,女性往往內化了文化中對女性角色的期待, 將對方需求置於首位,這樣的模式亦可能在愛情關係中延續,而使女性犧牲自己 的需要。若說「關係」是女性自我發展的命脈, 「愛情關係」可能是女性在此命脈 中十分重要的一環,許多女性常在自我和對方的需求中擺盪,甚至過度在愛情中 以對方為重,回到親職化女性身上,其犧牲自我照顧他人的人我關係模式亦可能 不斷在愛情關係中複製重演。當女性無法在愛情關係中自我發聲,或在愛情中展 現自我的需求,可想而知,這將會是段不健康的關係,也會增加女性在愛情中的 不適應性。 而隨著社會的西化,華人女性在關係中的自我也出現一些轉變,從近期的一 些研究(劉麗娟,2002;陳秉華、李素芬、林美珣,2008)中發現,華人女性逐漸 能在關係中重視自我,尋求平衡。看到這些研究結果不禁讓研究者振奮,也促使 研究者思考,對於親職化女性而言,是否有可能因為某些因素的轉變,而影響其 在關係中自我樣貌的改變;而親職化女性的自我樣貌,會如何影響個體在愛情關 係上的適應狀況,皆是研究者所關心的焦點。 三、 探討女性在愛情關係適應上的影響因子 提及愛情,是許多女孩從小的渴望。 有人說,愛情沒有原因,兩人感覺對了就愛上,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 熱戀是一個人一生中能夠擁有的少數絕美經驗之一。在愛情蜜月期,我們多半不 3.

(17) 能見微知著,看不到對方的小缺點,或看見了卻裝看不見(吳淡如,1999)。 但是當戀愛蜜月期過後,雙方開始意識到現實中的差異,面對愛情關係與自 我原則的衝突時,究竟何者該退讓?何者又該堅持?「自我」在親密互動的適應 中,將如何自處?每個問句長久以來扣著研究者的心頭,也蘊釀著研究者的好奇 心,想探討愛情適應的影響因子。 女性在許多文藝作品或書籍中都被提及,在愛情關係中遭遇許多的困境與抉 擇。像在《愛他,也要愛自己》一書中,Engel(2002)指出許多女性無法在戀愛 中保有自我,她們在戀愛中放棄了太多自我,以致於覺得愛情是一種忍受,而不 是享受。Engel 提出女人失去自我的幾種行為模式,其特徵可能是:沒有誠實的 面對真我;沒有保有自己的生活;試圖從情人身上得到權力、才華、成就感和財 富;試圖改變自己討好情人;陷入不平等的愛情關係;沒有表達自己的信念,以 及允許情人為自己做決定等(Engel,2002,楊淑智譯)。 除此之外,尚有一些研究亦提及女性在戀愛中的自我狀態,像劉珠利(2003) 訪談女大學生的發現,當在愛情中有衝突時,這些女性會先以對方的需求為主, 其次才顧及自己的需求。Miller(1991)和 Jordan 等人(1991a)亦指出,當女性在 愛情關係中習慣為對方付出,將對方的需要擺在自己需要的前面,在此種失衡的 關係中,會導致女性壓抑自己的情緒及需求,使其自我價值感低落,造成關係的 惡性循環。 綜上所述,女性在愛情關係中的自我樣貌,不論是過度在意對方,或過度貶 抑自己來維護關係,皆是一種負向的適應,不利於關係的長久。除此之外,研究 者在大學實習諮商實務中常遇見有感情困擾的女大學生,在晤談的過程中往往感 受到其內心在尋找自我或是維繫關係的擺盪與兩難,顯示獨立與連結的抉擇似乎 是每個人在面對愛情中的自我時一個重要的課題。在回顧文獻及閱讀相關書籍後, 發現許多女性在愛情關係中的共同議題常是,究竟該以對方為重,犧牲自我的聲 音?還是考量到自身需求,並將此需求和選擇權回歸到自我?而研究者也好奇, 女性過往的親職化經驗及自我樣貌將如何影響其在關係中的適應? 以上這些問號,在研究者經驗愛情關係時,亦常迴繞在研究者的腦海中,因 此研究者決定在此論文中探究女性自身經驗與愛情關係之間的關係。 四、小結 綜上所述,本研究決定以「親職化」為主軸,融入以女性自我發展脈絡的「關 4.

(18) 係性自我」概念,並加入女性愛情關係適應此變項,除了瞭解兩兩間的相關外, 亦想透過「親職化」和「關係性自我」對「愛情關係適應」進行預測,以便得到 整體性的了解。 依據上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有以下: 一、探討不同出生序、不同父母婚姻狀況之女大學生在親職化上的差異情形。 二、探討不同出生序、不同父母婚姻狀況之女大學生在愛情關係適應上的差異情 形。 三、探討不同親職化程度的女大學生在愛情關係適應的差異情形。 四、探討不同親職化程度的女大學生在關係性自我的差異情形。 五、探討不同親職化改變程度的女大學生在愛情關係適應的差異情形。 六、探討不同親職化改變程度的女大學生在關係性自我的差異情形。 七、探討女大學生「親職化」、「關係性自我」與「愛情關係適應」兩兩之間的關 連性。 八、探討女大學生「親職化」與「關係性自我」對「愛情關係適應」的預測力。. 5.

(19)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依據上節研究目的,本研究之研究問題如下: 一、不同出生序、不同父母婚姻狀況之女大學生之親職化程度是否有所差異? 二、不同出生序、不同父母婚姻狀況之女大學生之愛情關係適應是否有所差異? 三、不同親職化程度的女大學生在愛情關係適應上是否有所差異? 四、不同親職化程度的女大學生在關係性自我上是否有所差異? 五、不同親職化改變程度的女大學生在愛情關係適應上是否有所差異? 六、不同親職化改變程度的女大學生在關係性自我上是否有所差異? 七、女大學生「親職化」、「關係性自我」與「愛情關係適應」兩兩之間是否有所 關聯? 八、女大學生「親職化」與「關係性自我」對「愛情關係適應」是否有預測力?. 6.

(20) 根據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本研究提出下列研究假設: 假設一:不同背景變項之女大學生的親職化程度有差異 1-1:不同出生序之女大學生的親職化程度有差異。 1-2:不同父母婚姻狀況之女大學生的親職化程度有差異。 假設二:不同背景變項之女大學生在愛情關係適應上有差異。 2-1:不同出生序之女大學生在愛情關係適應上有差異。 2-2:不同父母婚姻狀況之女大學生在愛情關係適應上有差異。 假設三:不同親職化程度的女大學生在愛情關係適應上有差異。 3-1:不同親職化程度的女大學生在愛情關係適應上有差異。 3-2:不同親職化改變程度的女大學生在愛情關係適應上有差異。 假設四:不同親職化程度的女大學生在關係性自我上有差異。 4-1:不同親職化程度的女大學生在關係性自我上有差異。 4-2:不同親職化改變程度的女大學生在關係性自我上有差異。 假設五:女大學生親職化、關係性自我與愛情關係適應之間有典型相關 5-1:女大學生親職化與關係性自我之間有典型相關。 5-2:女大學生親職化與愛情關係適應之間有典型相關。 5-3:女大學生關係性自我與愛情關係適應之間有典型相關。 假設六:女大學生的親職化程度、關係性自我能有效預測愛情關係適應。. 7.

(21)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使研究內容與範圍更加明確,以利變項的分析與討論,茲將本研究有關之 主要名詞界定如下。 一、 女大學生 指介於「青年後期」與「成人前期」階段,年齡在 18-25 歲的大學女生。本 研究的大學女生主要來自北區公私立大專院校的學生。 二、 親職化 親職化(parentification)是指兒童或青少年在其情緒上或發展上還未能負 荷時,就過早、不適當且持續的承擔了成人的角色,提供了照顧的功能。常見的 狀況是,父母無法發揮正常的親職責任,故由子女承擔過多的照顧責任,長久下 來形成僵化且固著的照顧者角色,親子互動間出現角色反轉的情形(Jurkovic, 1997)。本研究參考石芳萌(2007)的量表(石芳萌依據 Jurkovic 與 Thirkield , (2000a)「子女責任量表─成人版(FRS─A)」所編製),編修本研究工具。本研究 延用原文量表意涵,將親職化分為「過去」和「現在」兩個部份。 故本研究工具共有六個向度,分別為過去功能性照顧、過去情感性照顧和過 去不公平性、現在功能性照顧、現在情感性照顧以及現在不公平性。其中功能性 照顧(instrumental caregiving)是指個體協助與負擔家中事務性家事與雜物的 責任;情感性照顧(emotional caregiving)是指個體承擔照顧家人情緒的責任; 不公平性(unfairness)是指個體感受到自己因承擔照顧責任的犧牲,而覺得自己 不被瞭解、缺少支持、付出與獲得間不對等。 本研究中親職化的情形以受試者在「親職化量表」各分量表上的得分來表示, 各分量表分數越高,表示該親職化向度的程度越強。 此外,為了有利於研究進行,以下將界定高/非高親職化者,以及親職化改 變組/未改變組。 (一) 高親職化者/非高親職化者 高親職化者是指承擔高度親職責任的個體。本研究參考 Levine (2009) 在其研究中的界定,當個體親職化三個分量表的分數(功能性照顧、情感性照 顧、不公平性)皆在各分量表的平均數以上,且親職化的總分亦在平均數以上 者,會被視為具有破壞性親職化者。本研究在參照文獻後(Jurcovic,1997) 8.

(22) 認為高親職化者在適應上確實有某種程度的破壞性存在。因此本研究中將受 試者其親職化總分高於平均數者;且其在三個分量表分數皆高於各分量表平 均數者,界定本研究中的高親職化者。若未達此標準者,則界定為非高親職 化者。 (二)親職化改變者/親職化未改變者 在界定親職化改變組和未改變組時,由於研究者未找到關於親職化程度改 變對個體影響的量化相關文獻,因此和指導教授討論後,將受試者在親職化總 分中,「現在親職化」總分低於其「過去親職化」總分的 1.5 個標準差者;以 及在三個分量表中,「現在親職化」總分皆低於其「過去親職化」總分的 1.5 個標準差者,界定為親職化改變者,若未達此標準者,則界定為親職化未改變 者。 此外,研究者在親職化改變程度與否對女大學生的研究中,主要想了解在 過去高度親職化的女大學生中,親職化改變程度對他們的影響性。故研究者會 先篩選出高親職化組,再依親職化改變程度的標準將高親職化組的女大學生分 為「親職化改變組」和「親職化未改變組」,以利之後研究。 三、 關係性自我 關係性自我(self-relation)是指女性的自我特質,是一種與他人連結、人 際取向的自我展現,其發展過程主要是透過關係不斷知覺他人的情感及經驗,並 透過自身的情感經驗,來擴展彼此關係的能力,使其自我能在重要的關係中組織 及成長(Gilligan,1982)。本研究的研究工具參考黃慧芬(1999)根據 Pearson, Reinhart, Strommen, Donelson, Barnes, Black, Cebollero, Cornwell, & Kamptner(1998)等人編製的「關係性自我量表」(Relationship Self Inventory, RSI),經研究者編修後成為本研究工具。 本研究工具共有四個向度,包括個體評定自我與他人關係時兩種不同的自我 定義型式:分離式自我(the Separate Self,SS)和連結性自我(the Connected Self,CS),以及連結性自我反映的兩種不同且重要的關懷型式:以他人為首 (Primacy of Other Care,POC)和平等關懷(Self and Other Care,SOC)。其中 「分離式自我」主要測量獨立、分離、公平正義原則為中心的自我型態;「連結 性自我」主要測量相互依賴、與他人連結和關係他人為中心的自我型態;「以他 人為首」則在測量個體關懷他人勝過關懷自我的程度;「平衡關懷」則是測量個 9.

(23) 體關懷自我及他人皆是平等的關懷程度。 本研究中個體關係性自我的情形,以受試者在「關係性自我量表」(RSI)中 的得分來表示,該向度得分越高,表示該向度的程度越強。 四、 愛情關係適應 愛情關係適應,主要是指大學生與其異性戀對象之間關係的品質及滿意程度 等。本研究採王慶福(1995)的「愛情關係量表」中的「關係適應量表」作為測量 愛情關係適應的工具。 本研究工具共有三個向度,分別為「滿意/成長」 、 「衝突/矛盾」和「自主/共 生」 ,其中「滿意/成長」表示個體對自己愛情關係的主觀滿意程度; 「衝突/矛盾」 表示個體在愛情關係中,主觀感到受困、不確定性及內在衝突感;「自主/共生」 則表示個體在關係中自主或共生的程度,得分越低者,表示自主性越高,亦即兩 個自主的人之間的親密關係,較為放鬆自由,也較能保持足夠的心理空間;得分 越高者,表示共生越高,在親密關係中屬高度的依賴關係。 本研究中愛情關係適應的情形以受試者在「愛情關係適應」各分量表上的得 分來表示,各分量表分數越高,表示該愛情關係適應的向度程度越強。. 10.

(2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親職化的內涵及相關研究 何謂「親職化」?不同的學者對親職化的定義不太一樣,以下就對既有的國 內外文獻,先理解親職化的定義,並統整了親職化的相關理論、相關實徵研究, 以及其與華人孝道的關聯性,期能對親職化表現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 親職化的內涵 親職化是指子女承擔父母照護責任與角色倒轉的現象(Jurkovic,1997),之 所以會有如此的現象產生,主要是因為子女在面對失功能的父母與家庭時,為了 維繫親子間的情感與家庭的平衡,肩負起照顧的責任,扮演起父母的角色,對家 人提供情感支持或生活照顧(謝喆瑋,2008)。 (一)親職化的源起與意涵 依 Jurkovic 在回顧親職化(parentification)一詞的發展時指出, Schmideberg 在 1948 年即從家庭動力中觀察到過度負荷的孩童,擔負著照顧與保 護支持父母、手足及整個家庭的責任。而 Minuchin 等人(1967)提出了「親職化小 孩」(parental children)這個概念,他們觀察到父母或手足會以明示或暗示,使 家庭中的年輕照顧者,承擔起養育小孩或其他家庭功能運作的責任。Minuchin 等 人進一步觀察到這樣的家庭,明顯被缺席或失功能的父親角色所影響,雖然母親 在家庭可能因擔負起教養孩子的責任而比父親有能力,但她們的焦慮和無助卻常 使她們釋放出職權給家中的孩子,進而形成親職化小孩。Minuchin 等人也指出親 職化角色有時並沒有涉及角色反轉,就像孩子加入父母次系統而成為他們的密友 或伴侶,也是種親職化現象。Jurkovic(1997)提及親職化子女常面對的是調停和 保護的角色。 之後,Boszormenyi-Nagy 和 Spark(1973)所提出的親職化過程是最常被各研 究者所引用的實徵文獻,他們將親職化的過程定義為: 「孩子在家庭系統中接收來 自父母親的期待,履行父母的角色。」他們認為「親職化現象」是一種世代間關 係界限上的扭曲,這樣的扭曲是父母把同伴或孩子當成他的父母,這是一種幻想 的期待與戲劇化的依賴行為,這時,孩子擔任明顯的照顧角色,去照顧他的父母、 手足或家庭。他們認為孩子的照顧行為是一般親子間關係的互動,如此也可以避 免父母情緒耗竭。但親職化現象對孩子會產生負面的影響,是起因於可能造成孩 11.

(25) 子過度負荷且無支持環境的觀點,這些本身帶有自身需求及失落情感的父母,會 無意識的視他們的婚姻伴侶或小孩做為補償,當這些父母在下一代再次複製過往 童年傷害或失落的腳本,其子女會滿足其某些功能性或情感性的需求,這樣的狀 況將可能使子女或父母形成過度的情緒連結與承諾,而使子女更難完成與原生家 庭分離的任務。 由上述可知, 「親職化」顯現出一種子女過度涉入父母次系統的樣貌,其往往 以維持家庭平衡穩定的關係為發展方向,但事實上子女涉入父母系統的方式不只 親職化,還包括代罪羔羊、跨世代聯盟……等親子三角關係的運作,因此有些學 者把「親職化」的概念放在親子三角關係的脈絡中觀之,以便更加了解其對子女 發展的影響。以下將簡述親職化與親子三角關係的關聯性。 (二)親職化與親子三角關係的關聯性 三角關係其實是一種普遍存在於人類關係中的模式,社會學家很早就觀察到 兩人關係在面對衝突或壓力時,會拉近第三者來穩定關係的現象,Bowen(1978)最 先將之命名為三角關係(triangulation)。之後,Bowen 進一步將三角關係的運作 分成三種形式,包括跨世代聯盟、代罪羔羊和親職化,而在此親子三角關係中可 能影響孩子必須接受自己是「不好的」 、是「父母的負擔」而成為無助的人;或是 否認自己的需求、佯裝自己堅強成為總是照顧他人的功能過度者。 Brotherton(1989)根據 Bowen 的理論及整合其它相關研究,也將三角關係運作分 做兩種類型,包括代罪羔羊和親職化,他認為一旦婚姻關係出現衝突或緊張,當 子女知覺到父母無法有效的滿足對方的需求,或是執行親職的角色功能時,子女 主動或被動的捲入父母的婚姻關係中,承接起原屬於父母的親職責任,就會成為 親職化的子女。以上學者所強調的是親職化子女照顧和執行的功能。但在 Boszormenyi-Nagy 等人的研究中,提出了親職化者除了照顧者外的其它角色。 Boszormenyi-Nagy 等人(1973)指出「破壞性親職化」(destructive parentification)廣泛的被描繪在像包含孩子單方面或自私的使用,藉著父母的 形象去滿足占有的、依賴的、侵略性的和性方面的需求。這種形式的親職化現象 沒有被限制去顯示出類似 Minuchine 等人所提的親職化小孩所擁有的照顧者角色 和執行的功能。相對的,它也許包括各種的角色(像是具犧牲性的、壞的、代罪羔 羊、好的手足等)、行為模式(像是少年犯罪、精神病、成癮症、兒童化行為或理 想化行為等)和互動的歷程(像是中間人、分裂式忠誠、三角關係等),透過這些來 12.

(26) 保護或滿足家庭成員的需求,也穩定家庭的運作(Jurkovic,1997)。 從上述文獻可發現,各研究者在「親職化」這個特質上觀察到許多面向,親 職化者除了照顧者的角色外,亦會對其個體甚至家庭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但不 論正負面影響為何,其共同點在於家庭功能失職,親職化者承擔起維持家庭穩定 運作的角色。 (三)Jurkovic 的親職化觀點與關係平衡 Jurkovic(1997)以「適應性」和「破壞性」的區分方式來看待親職化的表現, 他指出「適應性親職化」是暫時的,若時間被延長,但孩子並沒有著迷於該角色, 亦即孩子對自己的認同並未與父母相連在一起,且孩子擔任家務時是獲得支持和 被公平對待的,此即可稱為「適應性親職化」 。而「破壞性親職化」包含過度且發 展出不適當的情感性照顧或功能性照顧的責任,並以此做為孩子自我認同的本質, 此種親職化便可能帶來破壞性的影響。 雖然有學者並不支持 Jurkovic(1997)這樣的觀點(Stein,Riedel & Rptheram -Borus,1999),他們認為需進一步確認這些因素是如何影響親職化的過程,才能 對適應性與破壞性親職化做清楚的區分,但 Jurkovic(1997)論點中所提「關係裡 的對等和平衡」,卻使親職化對個體產生的正負面影響,有了較明朗化的方向。 Jurkovic 認為「關係裡的對等和平衡」是親職化影響的關鍵因素之一,如果孩子 在負擔家庭責任的同時,能獲得足夠的支持與關照,使他和家庭之間的的付出與 獲得是平衡且互惠,對孩子的身心未必有不好的影響。因此,在 Jurkovic(1997) 的親職化定義中,也特別納入不公平性的議題,其把親職化定義為父母過度依賴 孩子所提供的照顧,使孩子負擔過多的家庭照顧責任,且其照顧責任所涵蓋的範 圍較大、持續時間較長,並感受到不公平與不對等,始會形成破壞性親職化現象。 為此,Jurkovic(1997)提出了九個參數(parameters)對親職化做更詳盡的描 述:(1)顯著性(overtness)(2)角色任務(type of role assignments)(3)責任之 擴展(extent of responsibility)(4)照顧對象(object of caretaking)(5)年齡 適當性(age appropriateness) (6)內化(internalization)(7)家庭界限(family boundaries)(8)社會適當性(social legitimacy) (9)倫理(ethicality),以下將 內涵概述如下: (1)顯著性:指子女的親職化是否明顯可見,主要內涵為子女是否對父母過度 回應,以及是否擁有過度忠誠(loyal)的特質。Jurkovic(1997)指出受破壞 13.

(27) 性親職化影響的孩子,是被忠誠和重要的父母意象所捆綁,僅管受到虐待、 傷害或不公平的對待,也會繼續提供過度的照顧。此是判斷親職化與否的 重要依據。 (2)角色任務:指家庭中的各種狀況和壓力對家庭中照顧角色倒轉的影響。這 些狀況包括父母的健康、經濟的壓力以及家庭規模,以及和家庭中情感性、 自我平衡和兩代之間的運作歷程有關。此時最常見的親職化行為包括「工 具性任務(instrumental tasks)」和「情感性任務(expressive tasks)」 兩種,工具性任務主要滿足家庭的物理需求,情感性任務則是滿足家庭中 情緒、心理與關係層面的需求。一般而言情感性任務對個體而言帶來更多 心理上的危害。 (3)責任之擴展:指子女承擔照顧責任的程度以及持續的時間。過長的親職化 歷程會耗盡子女情感和身心的健康。 (4)照顧對象:指親職化子女照顧的對象,除了父母外,有時還包括其他手足 和家庭成員。 (5)年齡適當性:家中子女遭遇親職化的年齡階段,則是評估是否親職化的另 一個特徵。當子女越早接觸到不適當的照顧任務,其所能運用的資源越少, 如此則越容易被破壞性親職化所危害。 (6)內化:指子女可能將親職化角色內化為自我與人際間的風格。如此親職化 子女可能過於沉浸在照顧者角色的扮演,而忘記自我的需求。 (7)家庭界限:要判斷親職化除了顯著性(overt)外,還包括人我及他人間的 界限。Jurkovic(1997)指出親職化可能發生在健康或不健康界限的家庭脈 絡中。在破壞性親職化的家庭裡,往往包含扭曲、錯置的親子角色,以及 相互侵犯的家庭界限。 (8)社會適當性:指社會的合理性可以來定義親職化的適當性。在某些文化中, 親職化行為被視為正當且適當的行為。 (9)倫理:親職化的確認最後必須評估倫理的依據。界於子女和他們對他人照 顧行為間的平衡性,是決定是否演變成破壞性親職化的重要因素。 在本篇親職化研究中,主要想了解在華人社會中女性親職化經驗對其自我的 影響性。在華人孝道文化的影響下,女性背負起照顧者的角色,親職化在此脈絡 中似乎被視為習已為常。不同於其他西方學者對親職化一貫負面的評價,Jurkovic 14.

(28) 的理論中加入了社會適當性和倫理的觀點,除了透過社會文化的脈絡來評估親職 化外,還點出關係中公平性與否,對個體親職化優劣好壞的影響程度。由於 Jurkovic 對親職化切入的觀點與研究者相符,因此本研究者決定採用 Jurkovic 對 親職化的觀點及其和其他學者所共同編製的測驗,以期更能符合研究者的研究目 的。. 二、 影響親職化的相關因素 從上述親職化研究可發現,影響親職化的相關因素眾多,以下將進一步從家庭 因素、個人背景因素和相關理論切入探討。 (一) 家庭因素 在某些特殊的家庭狀況下,家中的子女較易陷入親職化的角色,有許多研究 皆支持此論點,以下將從親職失功能及父母婚姻衝突兩方面切入討論: 1. 親職失功能 親職失功能的因素眾多,其主要意涵是指父母無法擔負起有效照護子女的功 能,而使家庭陷入危機。家長在親職過程中擔任的角色通常有:照顧者、保護者、 教育者、物質與生存條件提供者等(邱珍琬,2005)。但若父母因離婚或死亡,或 是因外出工作的關係,造成父母一方從家庭中缺席,即可能造成親職失功能的狀 況。 以單親家庭的子女觀之,他們往往必須承擔或協助繁重的親職責任,也因此 他們親職化的程度和表現與其他家庭結構中的子女相較,呈現出較高親職化表現 (Riggs,1990,引自張榕芸,2011)。而父母精神上的疾病、物質濫用、慢性疾 病或其他身心功能障礙所導致的親職失功能,也會影響其子女提供額外的照顧, 進而造成親職化現象。Latham(1988)和 Womack(1991)在親職化的研究上,可發 現兒童時期的親職化行為,有一部分是源自於酗酒或物質濫用的家庭,這樣的家 庭容易促使子女採取一些角色,例如:代罪羔羊、英雄、自暴自棄者、撫慰者等 來保護家庭系統,當這些角色的功能是來彌補親職不足時,即可能造成子女的親 職化現象(引自吳嘉瑜,2005)。國外亦有許多學者發現,酗酒家庭的子女較未酗 酒家庭的子女表現較早熟,較可能扮演父母的知己,親職化程度亦可能較高 (Hecht,1973;Chase 等,2000;Godshall 等,2004;引自張進上、郭志通;2005)。. 15.

(29) 2. 父母婚姻衝突 從開始研究家庭對子女的影響起,父母的婚姻關係一直是學者關注的焦點。 許多研究皆發現父母的婚姻關係常是主導家庭氣氛的主因,並影響著子女身心 健康及自我特質的發展,亦影響著個體親職化的程度。 Bowen(1978)認為兒童親職化的程度和父母婚姻伴侶間的衝突產生正比,這 些存在於伴侶間未解決焦慮的移情可能會以兒童三角化的方式反應出來,他也 相信婚姻投射在兒童的結果,也會導致兒童與生俱來的敏感。Kerr & Bowen (1988) 更進一步將三角關係分成三種類型,其中一種即是親職化,當父母間產生衝突 時,子女會積極介入父母的爭吵與問題中。身在其中的子女為了協調及平衡衝 突,往往扮演仲裁者、保護者、勸告者、衝突調節者,甚至是父母的密友 (Wallerstein,1985;Wallerstein & Kelly,1996),這些子女看到他們的父母因 婚姻衝突而憂鬱或覺察到某一方是無助或弱勢時,他們往往會迫於忠誠而選邊 站,形成親職化(Fry & Trifiletti,1983)。他們往往在情感上承受高度的壓力, 角色的反轉及與父母間界線不清的狀況,常導致他們情感上的壓縮束縛 (emotional constriction)以及身體上的症狀(Johnston, 1990)(上述引自 Fitzgerald,2005)。 Rogers(2006)亦發現來自離婚家庭的子女呈現較高度的親職化,但他們經 歷親職化後的結果不一定會比在完整家庭中也經歷親職化的子女還要糟糕。他 認為青春期是情感性成長的階段,特別是當他們接觸到適合他們年紀所能承擔 的成人責任時,當他們面對到家庭即將分離時,這些責任有時會促使他們去適 應環境,並與父母更親密。但處於婚姻衝突中的父母,是否還有足夠的心力對 其子女做同等的支持與回應,甚至顧及其子女的身心發展需求,對他們而言似 乎頗為困難,極有可能讓其子女有較多不公平的感受。Jurkovic, Morrell,Thirkield 與 Morrell(2000b)也曾發現身處離婚家庭的個體比起身 處未離婚家庭得個案,會報告較多情感性和功能性的親職化照顧,且在其原生 家庭中感受到較多的不公平性。另外,在近期的研究亦發現相似狀況, Levine(2009)研究發現單親的個體在兒童期或青少年期會有較多破壞性情感性 親職化現象。至於國內,楊佳穎(2008)發現單親家庭的大學生在超齡行為之親 職化程度上高於折衷家庭與核心家庭的大學生。 16.

(30) (二) 個人背景因素 在親職化的研究中也發現,個體本身的特質及他在家中的位置,亦會影響 其親職化經驗產生,以下將從性別和出生序對個體親職化程度的影響進行探 究。 1. 性別 許多研究指出,在親職化中有性別的影響存在(Goglia,1982;Wolkin,1984; Burt,1992),從以下的一些研究可以凸顯出女性相較於男性而言,對父母關係 變化較為敏感。Gilligan(1982)認為女兒因為女性特質使然,比較會護衛家庭 成員間的關係,所以當父母婚姻關係緊張升高,家庭面臨壓力時,女兒比較容易 被捲入而受到傷害。Buchana,Maccoby 與 Dombusch(1991)的研究也發現,面對 父母衝突,女兒要比兒子更容易捲入父母的紛爭之中,以及感覺被父母親的爭執 所困住。這些結果在 Krishnakumar 與 Buehler(2000) 、Buehler 與 Gerard(2002) 的研究中皆獲得支持。而在多數文獻中亦顯示由於女性重視關係、善於照顧他人 等特質,故女性的親職化程度高過於男性(Buchana,Maccoby & Dombusch,1991)。 Jones 與 Wells(1996)發現年輕女性的親職化分數與憂鬱分數呈現正相關,可能 的原因即女性為了滿足社會對「照顧者」的期待。但這樣的角色卻對女性的自我 分化發展有害。Hyde (1986)觀察到女兒身處照顧角色會在幻想中感受到父母的 情感需求和性需求(上述引自 Lyre,2006)。Davies 與 Lindsay(2004),Goglia 等人(1992)也發現因文化期待與社會觀點將女性與撫育聯結在一起,而增加了女 性步入或被迫在家裡,扮演起照顧者的角色(上述引自陳慧臻,2009 )。 國內亦有一些相關研究,有研究者發現女性在親職化的程度顯著高於男性 (郭孟瑜,2003;楊佳穎,2008;蔡嫈娟,2004)。吳嘉瑜則認為可能的原因在於, 中國傳統女性向來被界定為照顧者的角色,因此發展出較多教導和照顧行為所導 致。但她也發現,因為性別社會化的緣故,當家庭父母系統衝突時,女性和男性 介入的角色也有所不同,根據研究,女兒要比兒子更容易被父母的爭執所控制, 也較易被假定涉入親職化角色,反觀兒子則較可能出現品性不端的行為來調節家 中平衡(Buchanan,Maccoby & Dornbusch,1991)。 但亦有學者有不同的看法,有學者認為男性在家庭中較易成為的親職化樣貌 為主要或次要的負擔生計者,或是母親的密友;而女性主要擔任家事或照顧的角 色(引自 Burton,2007)。 17.

(31) 綜上所述,各家論點在性別對親職化的影響雖有不同,但大致來看,女性的 人格特質及背負社會文化的角色期待確實較男性更易經歷親職化。由於本研究的 焦點之一為女性關係性自我,因此本研究樣本全數為女性,因而無法進一步探究 此面向對親職化的影響。 2. 出生序 許多研究皆發現出生序對個體親職化的影響,特別是身處在華人文化中,華 人家庭素有「長兄如父、長姐如母」的觀念,老大或中間子女隨著弟妹的出生, 便容易順理成章的在家中擔負較多的家務性的照顧責任,像是洗衣煮飯、採買、 經濟支持及照顧手足等,而這確實是目前華人家庭中常見的現象。而親職化被某 些學者視為孝道的表現(葉致芬,2004),基於孝道,當父母忙於工作時,老大或 中間子女便需去填補父母的位置並擔負起照顧年幼弟妹的責任,以致於在無形中 便經驗到較多的親職化經驗。國內實證研究也指出,若父母忙於生計時,長子女 常成為家中的主要負擔者(賴爾柔、黃馨慧,1996;陳姚文,2009)。石芳萌(2007)、 陳慧珊(2008)發現老大在親職化功能性照顧上皆高於老么。 而國外研究亦發現相似的研究結果,Levine(2009)在研究中發現在家庭中第 一個出生的子女,在兒童或青少年期會有較高程度功能性破壞親職化現象。 Jurkovic(1997)也指出老大(而且通常是女性)會傾向表現照顧任務,特別是父母 放棄照顧的責任時。Rogers(2006)亦在研究中發現老大和第二子女感受到較多的 親職化經驗,且這些經驗會影響他們和手足間的相對互動,這些子女也顯現出較 多的負面適應結果(高焦慮、高憂鬱和低自尊),特別是他們所承受的責任高於他 們所能負荷。 由上述文獻發現,較年長的子女普遍較年幼子女有著較多親職化現象。 三、 影響親職化成因的相關理論 (一) Jurkovic 的整合模式 Jurkovic(1997)提供了一個整合的模式,從個體發展本身、個體所在的微系 統、中系統、外系統、宏觀系統到共生因子,來探討親職化的成因與發展(見表 2-1-1)。 在個體發展層次上分為父母層次和子女層次。就父母層次而言,親子關係的 品質根基在父母對子女的養育上。很多在孩童期經驗到其原生家庭破壞性親職化 經驗的父母,他們所經歷的情感剝奪,像是被利用、性侵、被忽略、界限混亂、 18.

(32) 被過度保護及不安的親子依附關係等,因為父母可能在其原生家庭中無法得到安 全依附感,故角色反轉可能會發生在親子關係中,而引發子女的親職化。父母本 身分化程度較低者,他們幼時未被提供一個人際間的基礎去發展出他們核心的自 我感,以致於他們無法獲得一個真實的自我去思考和感受,也較難維持獨立的情 感運作,這些孩童期受傷的父母常有忽略、剝奪其孩子需求的傾向,並引發親職 化。這些父母所經歷的原生家庭經驗會被同化進他們的內在運作模式,造成一種 反轉的角色使他們的子女持續扮演過度撫育或保護的角色。簡言之,Jurkovic 認 為父母在原生家庭的經驗會透過世代傳遞的模式,影響當前的親子關係並引發子 女的親職化。 至於與子女相關的因子,Jurkovic(1997)認為個體早期在個人發展過程中, 會有些天賦的氣質,使其易受親職化的影響。像是:氣質、照護本能、依附行為 等。當他們在面對無能為力的情況或困難的關係時,儘管他們害羞、敏感,但他 們依舊傾向會提供力量給家庭中的成員,這似乎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照顧本能。此 外,若父母無法提供給子女穩定且一致性的情感照顧,使得親子間的依附關係充 滿不安全感,此時子女會表現更多親職化行為去維持與父母間的情感關係。長期 下來,亦是形成子女親職化的重要原因。 表 2-1-1 個體發展層次 (個體). 父母 剝奪 privation 依附 Attachment 自我分化 Selfdifferentiation 認知基模 Cognitive schema. 子女 氣質 照護本能 依附. 核心情境 (微系統) 家庭 壓力源 角色引發. 親職化的分析層次. 近端關聯情 境(中系統) 家庭─學校 父母─同儕. 遠端情境 (外系統) 鄰居 職業 社會福利. 社會因子 (宏觀系統) 社會態度 社會傳統 性別角色. 倫理處境 (共生因子) 公平與公正 義務與權利. 家庭界限. 同儕 學校. 資料來源:Jurkovic(1997). (二) Byng-Hall 的依附觀點 Byng-Hall(2002)以依附理論為基礎,說明在不安全的依附關係下,如何發展 1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fter six months, we found that building learning organization could efficiently improve the learning culture in an organization and the organization’s performance, including

在心理學範疇的議題中,性別變項上的差異表現常受到關注, Robak 與 Weitzman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The first row shows the eyespot with white inner ring, black middle ring, and yellow outer ring in Bicyclus anynana.. The second row provides the eyespot with black inner ring

Although there was not muc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in relation to their durations of computer usage per day in the secondary

We explicitly saw the dimensional reas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the magnetic cat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scaling argument. However, the precise form of gap depends

According to the Heisenberg uncertainty principle, if the observed region has size L, an estimate of an individual Fourier mode with wavevector q will be a weighted average of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