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親職化程度之女大學生在關係性自我的影響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五節 不同親職化程度之女大學生在關係性自我的影響

本節探討女大學生之親職化程度在關係性自我的差異情形。首先,檢定「現在 親職化」程度不同之女大學生,在「關係性自我」各分量表分數上是否有顯著差 異。其次,檢定在「過去高度親職化」的女大學生中,現在和過去親職化程度的 改變組與未改變組,在「關係性自我」各分量表分數是否會有顯著差異。其結果 分述如下。

一、 女大學生「現在親職化」程度不同者,在「關係性自我」各分量表分數上的 差異情形

在此分析所使用的樣本,篩選方式同上一節,差別在於篩選出「高親職化組」

與「非高親職化組」後,並不需要再篩選出有戀愛經驗者,可直接以全部樣本進 行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此兩組女大學生在關係性自我上的差異情形。分析結 果如表4-5-1。

表 4-5-1 女大學生「現在親職化」程度不同者,在關係性自我各分量表之單因子 多變項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分量表 組別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Λ η² F 事後

比較 分離式自我 高親職化組 187 26.55 4.88 .962*** .039 5.893* 1 >○2

非高親職化組 761 25.49 5.49

連結性自我 高親職化組 187 35.71 4.45 1.456 非高親職化組 761 36.17 4.75

平衡關懷 高親職化組 187 44.22 4.35 11.311*** 2 >○1 非高親職化組 761 45.48 4.63

以他人為首 高親職化組 187 31.32 4.18 9.850** 1 >○2 非高親職化組 761 30.14 4.73

***p<.001,**p< .01, *p<.05 事後比較 ○1 高親職化組; ○2 非高親職化組

由表4-5-1得知,以女大學生現在親職化程度來看,「高度親職化組」與「非 高度親職化組」在關係性自我量表之「分離式自我」、「連結性自我」、「平衡關懷」

與「以他人為首」此四者之線性組合分數有顯著差異(Λ=.962,p<.001)。而η²

=.039,表示親職化程度的不同可以解釋關係性自我量表四個變項之線性組合分數 3.9%的變異量。所以研究結果支持假設4-1。

因Λ值達顯著,以單變量ANOVA和多重比較進行後續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分 離式自我」(F=5.893,p<.05)、「平衡關懷」(F=11.311,p<.001)和「以他人為首」

(F=9.850,p<.01)此三分量表的得分,不同親職化程度的女大學生有所差異。經 事後比較發現在「分離式自我」上,高親職化者(M=26.55)顯著高於非高親職化 者(M=25.49);在「分離式自我」上;高親職化者(M=26.55)顯著高於非高親職 化者(M=25.49);在「平衡關懷」上,高親職化者(M=44.22)顯著高於非高親職 化者(M=45.48);而在「以他人為首」上,高親職化者(M=31.32)顯著高於非高 親職化者(M=30.14);即高親職化者共生性較非高親職化者高,而自主性較非高 親職化者低。

二、 「過去高度親職化」的女大學生中,現在和過去親職化的改變組與未改變組,

在「關係性自我」各分量表分數上的差異情形

在此分析中所使用的樣本,篩選方式基本上同上一節,差別在於篩選出「親 職化改變組」與「親職化未改變組」後,並不需要再篩選出有戀愛經驗者,可直 接以高親職化樣本進行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此兩組女大學生在關係性自我上 的差異情形。分析結果如表4-5-2。

表 4-5-2 「過去高親職化」的女大學生,其親職化改變組與未改變組在「關係性 自我」各分量表之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分量表 組別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Λ η² F 事後

比較 分離式

自我

親職化改變組 14 26.71 7.31 .930** .075 .063

親職化未改變組 177 26.35 5.06

連結性 自我

親職化改變組 14 37.43 5.84 1.578

親職化未改變組 177 35.84 4.46

平衡關懷 親職化改變組 14 48.21 5.01 10.459*** 1 <○2

親職化未改變組 177 44.40 4.19

以他人 為首

親職化改變組 14 30.21 5.83 .928

親職化未改變組 177 31.44 4.48

***p<.001 事後比較: ○1 親職化改變組; ○2 親職化未改變組

由表4-5-2得知,以「過去高度親職化」的女大學生,其親職化過去與現在改 變程度來看,「親職化改變組」與「親職化未改變組」在關係性自我量表之「分離 式自我」、「連結性自我」、「平衡關懷」與「以他人為首」此四者之線性組合分數 有顯著差異(Λ=.930,p<.01)。而η²=.075,表示親職化改變程度可以解釋關係 性自我量表四個線性組合分數7.5%的變異量,研究結果支持假設4-2。

因Λ值達顯著,以單變量ANOVA和多重比較進行後續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平 衡關懷」此分量表的得分,不同親職化改變程度的女大學生有所差異(F=10.459,

p<.001)。經事後比較發現,在「平衡關懷」上,親職化改變組(M=48.21)高於親 職化未改變組(M=44.40)。

三、 延伸探究

本節第一部分研究結果發現高親職化組在「分離式自我」平均分數顯著高於 非高親職化組,與高親職化者傾向以照顧他人的特質不甚相符,因此研究者欲進 一步探究。

劉麗娟(2002) 和 Silverstein(1994,引自黃君玉,2007)研究發現,離家與 否似乎是影響親職化子女能否有機會發展自我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者進一步將

「居住方式」(分為住在家中;未住在家中)加以考量,進行二因子單變量變異數 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表 4-5-3 親職化程度、居住方式在關係性自我中分離式自我之細格平均數與人數摘要表 B 因子

A 因子

居住方式(B 因子)

邊緣平均數 住在家中 b1 未住家中 b2

親職化程度(A) 高親職化 a1 25.43 (91) 27.62 (96) 26.55 (187) 非高親職化 a2 25.82 (255) 25.32 (506) 25.49 (761) 邊緣平均數 25.63 (346) 26.47 (602) 25.70 (948) 註:括號內數字為有效觀察值人數

表 4-5-4 親職化程度、居住方式在關係性自我中分離式自我之二因子單變量變異 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型 III SS df 平均平方和 F 淨相關η² A(親職化程度) 132.69 1 132.69 4.63* .005

B(居住狀況) 103.21 1 103.21 3.60 .004 A*B 265.68 1 265.68 9.27** .010 誤差 27043.49 944 28.65

總數 653440.00 948

**p< .01, *p<.05

從表 4-5-4 可以發現,其交互作用項的 F 等於 9.27,達.01 顯著水準。由於 交互作用達顯著水準,繼續進行單純主要效果考驗。

圖示:親職化程度: 1 高親職化組 2 非高親職化組 居住狀況: 1 住在家中

2 未住在家中 高親職化組

高親職化組

非高親職化組

非高親職化組

圖 4-5-1 女大學生不同親職化程度 與居住狀況平均分數側面圖

圖 4-5-2 女大學生不同親職化程度 與居住狀況平均分數側面圖

由表 4-5-3 及圖 4-5-2 可發現,若以「居住狀況」為基準點,住在家中者,

非高親職化組和高親職化組,在「分離式自我」的平均分數兩者沒有顯著差異;

但未住在家中者,高親職化組在「分離式自我」的平均分數(M=27.62)明顯高於非 高親職化組(M=25.32)。另外,由表 4-5-3 及圖 4-5-3 亦可發現,若以「親職化程 度」為基準點時,在高親職化組中,未住在家中者在「分離式自我」的平均分數 (M=27.62)明顯高於住在家中者(M=25.43);在非高親職化組中,住在家中者和未 住在家中者,在「分離式自我」的平均分數兩者沒有顯著差異。

由此可見,離家與否會影響女大學生在分離式自我上的程度。

四、 結果摘要

從本節研究結果發現,高親職化的女大學生,其在關係性自我中較非高親職 化的女大學生,在自我與他人的關係上「分離式自我」的分數相對較高;在關懷 方式上「以他人為首」的分數相對較高,而「平衡關懷」的分數相對較低。此外,

若女大學生親職化程度降低,其關懷方式會偏向「平衡關懷」。此外,對於高親職 化的女大學生而言,離家與否會影響其在「分離式自我」上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