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愛情關係適應內涵及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愛情關係適應內涵及相關研究

一、 愛情關係的意涵

愛情關係(love relationship)意指異性之間兩人相互戀慕、關懷、親密分享、

相互承諾等情感與行動(王慶福,2000)。吳靜吉(1981)則認為所謂的愛情,不只 是情感上的相互尊重、相互喜歡、相互奉獻,也包含了性的潛在渴望或實質關係,

具備了「互惠」、「責任感」及「承諾感」三個條件。國外學者定義愛情意涵者眾 多,其中以心理計量研究愛情而著名的 Rubin(1970),將愛情定義為:「一個人對 另一個人所持有的一種態度,這種態度使他以某些方式表現對該對象的思考、情 感與行為。」他指出「愛情」包括三個主要的成份:(1)親和(affiliative)和依 賴需求;(2)欲幫助對方的傾向;(3)排他性與獨占性等三個成份,而他也指出「喜 歡」與「愛」之間存在差異,而「喜歡」較類似於人際吸引的概念,主要成份為

──給予對方好的評價、尊敬並對其有信心及兩人相似的知覺(引自王慶福,

1995)。

而在愛情關係的研究中,則以 Sternberg(1986)所提出的「愛情三角理論」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最為著名。他認為愛情包含了三種成份:(1)親密 (intimacy):親近、相連屬的感覺,屬於愛情的情感成份;(2)激情(passion):

強烈渴望與對方結合,以性以及相關的動機驅力為主,屬於愛情的動機成份;(3) 決定/承諾(decision/commitment):包括短期與長期的部份,短期是指決定去愛 一個人,長期是指對持久愛情關係的承諾,屬於愛情的認知成份。

綜上所述,愛情關係是一種伴侶雙方以親密與激情為基礎,相互了解、體諒、

支持,能與雙方的特質、價值觀及未來目標產生共識,並能深入且自在的溝通及 自我坦露。Sullivan (1953)曾定義親密關係為:「兩人之間容許個人價值所有成 份的確認。」(引自王慶福,1995)。由此可見,要維繫一段愛情關係需要兩個來 自不同家庭的伴侶,在價值觀、態度、生活習慣等各方面的磨合,而在愛情中所 經歷到的衝突,更是影響雙方在這段關係中的適應與是否持續關係的抉擇。若以 相遇為愛情的起始點,則適應則為愛情是否能持續到最終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 究將聚焦在愛情關係的適應,並進一步了解女性自我及親職化程度對愛情關係適 應的影響。以下即逐步了解其相關內涵。

二、 愛情關係適應的意涵

愛情關係適應(romantic-relationship adjustment)意即親密關係的適應,

指戀愛雙方之間關係的品質及其滿意程度(王慶福,2000)。

從 Erikson(1956)的心理社會發展論來看,大學生的兩大發展危機或發展任 務,包括:後青少年期(late adolescence)的自我統整對自我混亂危機(identity vs. identity confusion),以及成人前期(young adult)的親密對疏離危機 (intimacy vs.isolation)。若個體能在這兩個階段得到良好且適應的發展,表示 個體個體能有清楚的自我認定,並能在親密關係中分享、承諾進而融合(王慶福,

1995)。因此,Erikson 定義「親密」為兩人自我認定的配合與融合,並且認為真 誠的承認和成人的浪漫關係之間,需要相當穩定及清楚的自我認定(引自王慶福,

2000)。由此可見,此處的適應和自我認定及自我與他人的界線有關。

Chickering(1969)將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論進一步應用到大學生的行為 層面,提出了七個心理社會發展向度,其中「開放性人際關係之發展(free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是與親密對疏離課題有直接關係的一個向度。愛 情中兩人間的親密或疏遠的距離,常決定著兩人關係維繫時間的長短與關係的品 質。因此 Chickering 使用了共生(symbiosis)和自主(autonomous)兩個概念來描 述大學生親密關係之間的轉變,他發現大學生的異性親密關係從較低年級的共生 關係轉變為較高年級的自主關係,其中,「共生關係」是指兩人的時間、空間之緊 密配合的高度依賴關係;「自主關係」則是指兩個自主的人在親密的關係中,仍能 保持對自己來說足夠的心理空間,彼此相處較為放鬆自由,而兩人間就算有不同 的意見看法也無損於兩人間的關係,也不會對雙方的自我統整造成威脅,而這樣 的關係更能為雙方繼續發展自我和提供支持與後盾。且若能成功的從共生轉向自 主,將有助於個體未來婚姻上的經營,因此 Chickering 認為此發現對於親密關係 的適應感受甚至對於未來婚姻的成功在預測上有重要的意義。

由上述研究可知,關係適應的向度除了感到滿意或衝突外,「自我」部分是否 能在這段關係中感受到足夠的自主自由,或在關係中過度依賴他人,亦是本研究 所關注的焦點。故本研究在測量愛情關係適應時,採用王慶福(1995)所編製的量 表,此量表以「滿意/成長」、「衝突/矛盾」、「自主/共生」衡量愛情關係適應,以 便能更了解關係中自我與他人自主或共生的關係。

三、影響愛情關係適應的因素和相關研究

從過去的文獻中,可以發現影響愛情關係適應的因素有很多,如人際依附風 格、自我概念、個體出生序、三角關係、共依附、親職化……等,因素眾多難以 一一陳述。因此,以下將針對影響愛情關係適應的幾個主要因素及與本研究相關 的影響因素進行探討。

(一)從三角關係觀親職化者之愛情關係

有些學者將「親職化」視為三角關係運作的其中一種形式(Kerr & Bowen,1988),

而三角關係一直是了解家庭對個體如何造成影響的一個重要概念。因此研究者擬 先從個體三角關係對愛情關係的影響著眼,以期能更了解親職化者的愛情關係。

兩性親密關係的發展乃是大學生重要的課題之一。依 Erikson(1968)的心理社 會發展論來說,大學生正處於青少年後期,即將邁入成年前期,此階段正是發展 自我認同、追求親密及隸屬需求的關鍵時刻,而家庭則是其形塑此過程中最重要 的社會化環境之一。黃宗堅與周玉慧(2009)認為親子三角關係是成人記憶中原生 家庭的人際互動經驗,個體極有可能延續與家人在親子三角關係的互動模式,重 複出現在其親密伴侶的相處與適應關係中。

國內外已有一些研究針對親子三角關係對子女愛情關係的影響。Donohue (1994)的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經驗不適當的家人聯盟、衝突或情緒糾結的三角關 係時,其願意投入親密關係的動機,明顯低於能夠將家庭衝突及牽絆清楚分離的 大學生。Jacobvitz(1991)在研究大學生早期家庭關係模式和三角關係的原生家庭 經驗,與他們在愛情關係中與另一半互動的情況。結果顯示經驗父女和母女聯盟 的女性比起沒此經驗的女性,在目前的愛情關係中會對另一半表現出較少的依賴 及信任及較多生氣和敵意,在情緒上與對方保持某種程度的距離,較少正向的情 感及情緒處理的能力,也較無法平衡伴侶間的需求。Hetherington(2006)的研究 則指出,在三角關係中,當子女與父親或母親形成跨世代聯盟,並且仇視當中某 一個父母的話,影響所及常會使子女較難以相信異性,缺乏關係中的安全感,容 易不自覺地試探對方的愛與忠誠,如此一來反而容易造成親密關係的破裂。

國內張令恬(1999)發現子女本身過度涉入親子關係時,常會呈現沮喪、低自 尊、罪惡感、焦慮,以及在人際上遭遇孤獨感和缺乏信任等困難。另外,張令恬 亦發現,與父親相比,母女關係對女兒的愛情關係有較多的影響,且干擾多於助 益,特別是當母女之間有結盟現象、過度涉入的失功能經驗及女兒與母親有心理

分離的衝突等,皆可能使女而的愛情關係產生較多負面影響。

由上述文獻可看出各種類型的親子三角關係對子女愛情關係,皆造成許多負面的 影響,像是對關係的不信任,以及無法顧及雙方的需求等。「親職化」被視為是三 角關係中的一環,親職化者在愛情關係中的狀況就如同國內外亦有許多研究發現,

確實有不適應及滿意度較低的現象(Burt,1992;Schoppe-Sullivan 等人,2007)。

(二)親職化者常有的照顧行為模式

「強迫性的照顧行為」(compulsive caretaking)是親職化者在關係經營中常 出現的現象(West & Keller,1991)。West 與 Keller 跟隨 Bowlby(1977)研究,

首先理論化孩童時期親職化造成的影響,可能會導致他們成人的關係模式以「強 迫性照顧行為」為特徵,且這些人也被認為與自我挫敗(self─defeating)的人格 疾患相關聯。West 與 Keller 認為「強迫性照顧行為」對孩童而言是一種適應的 方式,提供了最好的可能性去接近父母。而此種照顧行為通常出現在親職化者會 為了追求完美、彌補因錯誤產生的羞愧感及基本的不安全感所做的努力,他們會 透過各種「強迫性照顧行為」去控制,驅使各種儀式化的努力。Jones 與

Wells(1996)的研究支持 West 與 Keller(1991)研究結果,包括擔任父母照顧者的 成人,被證實在他未來的成人關係中會有照顧行為和自我挫敗的模式產生。而過 度以父母需求為主放棄自我努力的個體,會導致失敗的自我發展和自戀的人格特 質。Jones 與 Wells 在他們的臨床經驗中也發現,親職化成人者會為了照顧父母 的需求(不論是在情緒或物質面向),會強迫放棄自我需要。

Jurkovic(1997)指出親職化者在其夫妻關係中所表現出的是一種共謀的、施 與受的破壞性照顧關係。親職化者的「強迫性的照顧行為」容易在愛情關係中發 展出「過度有功能」或「無能」的配對組合。在這樣的互動關係中,過度有功能 的人通常是有親職化特質的人所站的位置。相對而言,另一方則是採取無能的角 色。一旦互補的型態展開,過度有功能的人採取一個受苦、做太多以及未獲得感 謝的角色,無能的人就待在享受被照顧的位置(Gatz & Protinsky,1994;Jurkovic,

1997)。吳嘉瑜(2007)則發現具親職化大學生在愛情關係中除了會延續在原生家庭 中所擔任的角色和功能外,像是順從、照顧者、控制、過度以他人為焦點等;也 會出現與原生家庭截然不同的角色,像是情緒化、依賴、無能等。後者的研究結 果令研究者感到有趣,這種「無能」的舉動被視為親職化者的一種補償,由於其

1997)。吳嘉瑜(2007)則發現具親職化大學生在愛情關係中除了會延續在原生家庭 中所擔任的角色和功能外,像是順從、照顧者、控制、過度以他人為焦點等;也 會出現與原生家庭截然不同的角色,像是情緒化、依賴、無能等。後者的研究結 果令研究者感到有趣,這種「無能」的舉動被視為親職化者的一種補償,由於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