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佛教青年的人生觀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佛教青年的人生觀"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佛教青年的人生觀

釋 從 慈 法師

【綱 目】

甲、人生過程

乙、志向分辨

丙、佛青的人生觀義

丁、迎向未來

戊、結語

(2)

【摘 要】

「人生如夢,百年苦短」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這幾句是我們常聽見

中年以上的人所言的感嘆話和策勉話。可見,一般有人生經歷的人們早對人生

亦有深刻地看法與認識。 很多學者,作家們,在他們的文章中流露出──「光

陰如逝,往事如過眼雲煙」智慧觀察人生的觀點。可是!他們是否真對人生點

滴事物中,有了超越的領悟「人生無常」

「人生緣起」?這就不得而知了。 六

祖壇經有頌曰:「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此

偈頌告知了我們真俗二諦,世間與出世間法,兩者之間是不可脫離。經云:

「諸

法無常是生滅法。」此乃從出世的觀點視之,世間一切萬法皆不是永恆的,一

切都是生滅無常的。但是,在世間法上,我們又必需積極地把握現在的機緣(非

惡取空),努力去開創嶄新的未來,不去留戀執著不可挽回的過去(知緣起性

空)

。就因此,我們的人生觀纔不致於偏向消極(沉於對過去的悔恨)而失去積

極了(一切努力從現在起)

(3)

3

(甲)人生過程:

── 童年(童稚無知) ── ── 少年(智識初開) ── 人 生 過 程──  青年(擬定志向) ──→(百年苦短) ── 中年(奮發向上) ── ── 老年(退休生涯) ── 人的一生過程,一般大致可分成五個不同地階段: 童年 少年 青年 中年 老年;以下,我 們一一個別地來研討。  童年:童稚時期屬人生的開始,他們對人生和宇宙萬物一切事情,所知無 幾,絕少分別與意想,縱有所知,亦祇有直覺少分別的感受。他們心靈還未有知識和經驗的薰染(習 氣煩惱較輕些),心境純淨少染,人際關係的互動亦祇有單純而已;縱使心中口言有理想、抱負,亦 僅有天真地理想而已。  少年:少年時期是世法上智識的啟蒙期,對於人生和宇宙的形形色色事物, 開始由好奇心的心理而導致有意追求更深切地瞭解;所以,教育及外界經驗的智識,加強了對周遭一 切的認識與分別。正因此,對於事物和環境中的一切,增強分別和取捨的心理。六根(眼、耳::等) 對六塵(色、聲::等),六識(眼識、耳識…等)加強而產生了(識者,分別義)。這時,妄想、分 別、攀緣和執著的心理也隨之增加了。心境上也隨著妄想、習氣及外界誘惑添加了更多的染濁。心中 的思想和理想觀念,亦跟隨著所處的環境以及內心的妄想習氣,產生了另一種程度地改變。  青年: 青年人是國家社會的棟樑;國家的未來仰賴青年人的投入。國家的青年有了正確的理想、抱負和道德 觀念,這纔屬國家社會之福。 青年時期,知識和經驗的成熟,已使他們概略能掌握自己人生的方向。 正於此時,有意無意中,他們心中擬定了自己未來的志向;總之,他們已開始站上人生理想的起點了。 中年: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 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天之成就人者,多以逆。人生成功的事業,往往在它的 背後都有一段心酸的奮鬥史。中年人大都有了較固定的志向和理想,奮鬥努力精神的投入大都放在所 定的志向上或職業上。這時期中體力充沛亦是人生中奮鬥向上的具體表現;人生的累積智慧經驗與教 育知識,全力以赴地投向理想,所謂積極的人生理念在此時表現無餘了。  老年:「夕陽無限好,祇 是近黃昏」,老年人就如落日的夕陽,年青時的理想抱負完成與否?現已無法再去考慮與奮鬥了;體 力和機能都已衰退,甚而,病苦接二連三地,工作能力相對地亦減退了,所謂「心有餘力不足」。 對 於過去年青的日子,回憶起來,有時充滿歡笑和慶幸,有時對無法完成之理想卻充滿無奈的惋惜!退 休的生涯如何安排?心靈何處寄託?這是老年人面對的問題。此時,正是最需要宗教精神信仰的時後 了。

(乙)志向分辨:

── 道 德 修 養── (是) ── 精 神 領 域 ↓(要積極) ── 服 務 人 群── 志向分辨── ── 功 利 思 想── (非) ── 唯 物 是 求 ↓(應捨棄) ── 自 私 自 利── 人一生最終能留下美好的回憶和成就感乃源本於青年時,立定了正確的理想抱負與中年時的奮鬥 努力。青年人在於擬定人生理想志向前,應該對於未來人生志向有「是非」兩方面的分辨能力。 孔 子在論語中云:「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儒家的教育,對於

(4)

道德修養教育是很重視的。「道德修養」是人倫的根本,青年人的人生志向應先立於此。又,青年人 亦要在「精神領域」上努力開拓,以免往後人生上迷茫於物質與金錢名利,及生活上無盡欲望的追求。 「君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青年人有了自利(學問、德學、修養)後再行利他則可立 志於「服務人群」上努力。 二十世紀西方科學與文化對世界人類的衝擊,導致人類從農業社會演進 而走向工業社會,甚而,二十一世紀已走向資訊時代了;系統化,科學結構式,資訊時代的教育趣向, 致使人們唯求專業知識的充實而疏忽了人格與道德為本的教育。經濟效益、物質生活為主的觀念,無 形當中形成社會的主要推動力,因此,「功利思想」瀰滿了每個人的心中。功利思想也造成了人們在 物質生活方面「唯物是求」的觀點,在道德上漸次地依外境貪瞋痴的誘惑亦不覺地淡薄與墮落(所謂: 內迷外惑),價值觀念漸迷失了而是非漸不明了。精神生活是一度地真空了;道德和人格教育疏忽下, 所產生的下一代,「自私自利」,「唯求物欲享受」的短見是勢所難的。 我們認為,青年人在擬定人 生志向之前,應該對於志向的是非兩方面,有明辨的肯定力才對!

(丙)佛青的人生觀:

── 充實學問(智)  道德修養→(志為君子)──  改過修德(仁) ── 力行善業(勇) ── 廣學多聞(聞慧) ── 力行求證(思慧)  探求真理→(精神提昇)── ── 智慧顯發(修慧) ── 正知正見(般若) ── 道業增進(自利) 佛青的人生觀──  菩薩精神→(自行化他) ── 慈悲普化(利他) ── 淨化社會(報恩) ── 父母(養育之恩) ── 師長(教導之恩)  回饋社會→(報答恩澤)── ── 國家(護衛之恩) ── 眾生(互存之恩) ── 發菩提心 ── 老實念佛  人生歸宿→(求生淨土)── ── 堅固信願 ── 欣求極樂 一般人如果對於佛教沒有深刻地認識,往往誤會佛教對人生的看法是唯消極的;實而言之,佛教 對於惡法是消極的(所謂諸惡莫作),反之,對於善法佛教絕對是積極的(所謂眾善奉行)。身為佛教 的青年,應該本著這種的人生觀,在於正當地善法上,積極地努力,並努力防患惡法。 所謂的││ 佛教青年的人生觀,從下文中我們一一來研討: 進德修業:論語里仁篇第十一章經文云:「子曰: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志為君子應是青年的目標之一;然而,要成為君子則 要對道德和法度(德則)要存懷於心;且,唯有小人纔對財利和惠利懷之不忘的,致於,在於進德修

(5)

5 業之先,則要先「充實學問」,以古聖先賢,祖師大德的經典章句做為模範。其次,青年人可依此模 範、智慧,在生活中歷練,「改過修德」,增長道德經驗與學問。最後,有了學問和道德之後,再行利 他的「力行善業」上。以上的三重點,恰合孔門所言及的││三達德(智、仁、勇)。  探求真理: 精神生活的充實和提昇,使人們在每日生活中有個安穩、踏實處;青年人果知真理的探求,不僅是在 生活中,有個究竟,踏實地依止處;而且,智慧也因修持而提昇了。同時由此智慧提昇,青年人對世 出世法的因緣、事理、因果的來龍去脈,也會漸有了正確地初步瞭解矣!這樣纔不致於,迷糊地空過 一生的生命,冥然而不知人生的終就意義所在。 佛教青年應如何「探求真理」呢?以下幾點可以作 為參考: 廣學多聞:青年人可從聽經、聞法和讀誦佛經中而生智慧,此曰││聞慧(文字般若)。 力行求證:依聞慧在身心及一切境緣上起觀照的功夫(觀照般若),依思維、觀照道理而生之智 慧,此稱││思慧。 智慧顯發:前二慧為散慧,為但發修慧之緣,修慧為定智 (禪定所生之智), 正有斷惑證理之用;所以,依修禪定心清淨而發之自性相應智慧,是名曰││修慧(實相般若)。  正知正見:華嚴經三十卷云:「正見牢固,離諸妄見。」勝鬘經云:「非顛倒見是名正見。」且,大乘 義章第十二云:「般若者,此方名慧,於法觀達故稱為慧。」青年具有了正知正見,纔能徹證實相理 體(人人本具佛性),究竟了知佛法所言的宇宙人生的真理。  菩薩精神:菩薩,梵語「菩提薩埵」, 華語又名「覺有情」,大道心的眾生。於佛法上言之,菩薩是發了大菩提心的眾生,上求佛道以自利 (自覺),下化眾生以利他(覺他)。佛教青年要具有菩薩的精神,無論在世、世出世法上都要能自利 又利他,自覺又覺他。然而,在出世的佛法修持上,菩薩精神可表現在自利的「道業增進」上,和利 他的「慈悲普化」上。又,依佛法的法施,實行教化一切眾生的工作,使眾生聽聞佛法後,能夠破迷 啟悟、依法修持、背塵合覺,終就達到淨化人心與淨化社會的究竟功效;而且,又得以報答一切眾生 之恩及佛恩呢!亦如「金剛經」所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 界以用布施,得福多否?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 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由此可知一切布施中,法布施最。  回饋社會: 所謂回者,還給對方某種行動,饋者,贈予之意;回饋社會就是,以無所求之心,以行動幫助社會或 以事物贈予社會有需要者。諸佛菩薩,已於無量諸佛所久植菩提善根,所以從初發心到究竟菩提,都 是依止三心: 一切智智相應作意。 無所得為方便。 大悲為上首。佛教青年具有回饋的思想,正 合乎於依止三心中的 、 兩點。「報答恩澤」的理念,是大乘佛法菩薩道的具體表現,總之,就是 以感恩的心情去從事佛教的事業,普遍報答一切眾生之恩澤。但!對於我們具有深恩者,不外以下四 者: 父母││養育之恩。 師長││教導之恩。 國家││護衛之恩。 眾生││互存之恩。亦如 佛說無量壽經上,讚嘆菩薩所修方便道功德上有云:「::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荷負群生,為之 重擔。受持如來甚深法藏,護佛種性常使不絕。興大悲,愍眾生。演慈辯,授法眼。杜三趣,開善門。 以不請之法,施諸黎庶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所以,能夠存有回饋社會、 報答眾生恩的觀念是報恩的表現。  人生歸宿:淨土宗大德印光大師有云:「世間最可慘者,莫甚 於死,而且舉世之人,無一能倖免者,故以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早為之計慮也。」死,實是假名, 其為一期報盡,捨此幻軀,受別種身軀而已。沒有聽聞佛法者,亦只可任彼前業,隨業流轉,輪迴生 死永無了期。今既聽聞如來普渡沉溺眾生之正法,以及自他二力(自力、佛力),承蒙彌陀垂慈「大 願業力」(四十八大願)為增上緣,接引往生淨土的「淨土法門」;佛教青年可將人生最終歸宿擬定於 求生淨土、永出生死輪迴苦海,覿見彌陀契悟無生忍,迴入娑婆廣度有情俱成正覺的易行道上。致於 求生淨土之先,以下幾點則又要先能於一生中身體力行之: 發菩提心 老實念佛 堅固信願 欣求 極樂。 以上佛教青年的人生觀中,  兩點屬自利為重,  兩點乃攝屬當生的至心精進於自利利他方 面;自利屬智(智慧),利他屬悲(福德),悲智雙運,福慧雙修,佛法大乘的精神就在您的生活中表 現無餘了。

(丁)迎向未來:

│ 不忘道業:

(6)

│ 至誠行善 │ 堅定志向 迎向未來│ │ 服務社會 │ 堅忍不拔 │ 虛空大願 未來的情況與命運果報,雖仰賴於個人以及環境等各種因素的變遷及宿世之因果;佛教青年有了 正確的人生觀後,於未來的日子中,有幾點需要先有深切認知的。 不忘道業:現今煩雜物慾巨流的 生活環境中,往往容易使人因欲望、物質等的誘惑而退失了初衷;所以,在未來煩雜生活中,青年切 勿因此而忘失了自己,應知,道德學問以及道業上的長進纔是永恆的。有時甚而要擇善固執呢。 至 誠行善:無量壽經云:「::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得甚妙寶。人有至心精進, 求道不止,會當剋果,何願不得。」佛教青年在未來的生命中,要能至心精進,以無我大無畏的精神, 有恆不退的立行善業。 堅定志向:堅定者有不變之意,環境以及各種因緣的變遷,雖有必要修正原 先所擬定的志向,以適應所面臨的時機、環境和因緣。但!在大原則的範圍內,原則上,佛教青年應 當堅定不離大原則太遠的志向(志向雖可修改些但大原則不可變)。 服務社會:在未來人生中,青 年人要本著服務的精神去貢獻國家、服務社會,將大乘菩薩的精神,傳播到每個角落,以報答國家社 會所給予的無限無形地恩澤。亦如勸發菩提心文所云的:「念眾生恩」。 堅忍不拔:佛教青年在於實 行志向與理想時,需有堅忍不拔的精神,亦如法藏比丘(彌陀之前身)在世自在王如來前發四十八大 願時,請佛證知文云:「假使身止,諸苦毒中,我行精進,忍終不悔。」 虛空大願:省庵大師勸發 菩提心文中云:「願廣則行深;虛空非大,心王為大,金剛非堅,願力最堅。」大慈菩薩發願偈:「:: 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青年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上,要本著虛空的大願,不曲不撓,勇猛精進,為理想、志向而努力奮鬥不懈。

(戊)結語:

佛教青年的人生觀是積極進取的,並非一般所誤會的消極。人生過程大致分成五個階段,其中, 青年時期志向的擬定對人生有舉足輕重之地。而且,青年人在立定志向前,先要能分辨是非,以做為 取捨的準則。所以,我們認為佛教青年的人生觀,應致力於「進德修業」、「探求真理」、「菩薩精神」、 「回饋社會」、「人生歸宿」等各方面。最後,我們希望每位青年朋友,依此大原則本著菩薩至心精進, 不曲不撓的精神,迎向人生絕對光明,奮鬥不懈,幸福美滿的未來。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其實,過去一般人都以為佛教講四大皆 空,應該只重視精神生活,而不重視物質生

其目的在引導學人見自本心,悟自本性。因此,自佛陀乃至古來的祖師、禪德們,莫不「老

請各園於家長提出離園 時落實離園申請手續 (以 書面 方式為宜)及程 序並於當日至全國幼兒 園幼生系統登載,避免

教師可讓學生在閱 讀本文前,先試著 回答教材封面上的 提問,再請學生閱

讀書必先識字,文言經典教學力求疏理文字之形、音、義,無可厚非。此

在於是否在「知道」與「能做」之外,還 能「識」。而識的媒介與深度,仍然以實

此計劃主要包含一個以「智慧城市」為主題的專題研習展覽,再附以一系列的活動,其中包

6 第一要敬業。敬字為古聖賢教人做人最簡易、直捷的法門,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