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您累了嗎 慢性疲勞的中醫預防與治療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您累了嗎 慢性疲勞的中醫預防與治療"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文.圖中醫部 醫師 李嘉菱

老闆是位非常勤奮的創業者,一向精 力充沛的他,邁入中年之後,疲倦感 逐漸加重,即使休息也無法緩解,與朋友相 約騎完自行車,也愈來愈沒辦法恢復原先的 體力。到醫院檢查沒有發現異常,醫師告知 他得了「慢性疲勞症候群」。 慢性疲勞症候群,又名「肌痛腦脊髓 炎」或「慢性疲勞免疫異常症候群」,通常 是持續或反覆發生無法解釋的疲倦症狀,導 致日常生活功能的嚴重失常。臨床診斷根據 的是症狀以及排除其他疾病,而非藉由生理 性體徵或實驗室檢查的結果來判定。 慢性疲勞症候群,一般以女性(75%以 上)、低教育程度及低職業狀態的民眾發生 比例較高,兒童及青少年發生的比例較低; 平均發作年齡為29歲至35歲左右,平均疾病 的病程3-9年,大部分皆須經由治療才能復 原。 43 中國醫訊 79 February 2010

中醫天地

 

了嗎?

慢性疲勞的中醫預防與治療

(2)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定義

1 9 9 4 年 美 國 疾 病 管 制 局 制 定 的 標 準): ● 疲倦持續至少6個月 ● 疲倦是新發生或有特定發生時間點 ● 疲倦並非由於器質性病變或持續的緊張導 致 ● 即使休息也無法緩解疲倦 ● 疲倦導致工作、學習、社交及個人活動等 的大幅度減少。 ● 以下症狀多於4項,且同時發生6個月:記 憶力或注意力減退、咽喉不適、頸部或腋 下有壓痛的淋巴結、肌肉痠痛、關節痠 痛、新發生的頭痛、睡眠之後仍感到疲 倦、勞動後的疲倦休息無法改善。 ● 以下被排除在慢性疲勞症候群之外:因疾 病可解釋的疲倦、重度憂鬱症或躁鬱症、 精神分裂症、癡呆症、各種幻覺、厭食 症、暴食症、酒精或其他物質濫用成癮、 嚴重肥胖。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其他症狀

● 嚴重、持續性、漸進性的疲勞感 ● 與疲倦感同樣顯著的認知障礙與疼痛 ● 腸胃道不適、噁心、食欲低落、頭痛、頭 暈、夜間盜汗。

可能原因

● 病毒感染     ● 免疫功能失常 ● 神經內分泌反應  ● 中樞神經系統失常 ● 肌肉結構     ● 運動承受量 ● 睡眠質量     ● 基因與體質 ● 人格特質     ● 心理精神狀態

相關的病理生理機轉

至今仍不清楚,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 神經內分泌系統調節失常:皮質醇濃度較 低、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濃度增加,以及血 清素系統有增加調節的狀況。 ● 免疫系統調節失常:某些細胞激素扮演重 要的角色。 ● 與壓力有關 ● 疾病重要的誘發者 ● 否認行為、神情呆滯、嗜睡、記憶力及注 意力不全、食欲不佳、中度發燒及對疼痛 的敏感度提高。 ● 交互作用:中樞神經系統、免疫系統、荷 爾蒙系統。

以疲勞為主證的中醫病名

疲勞在中醫的現象有倦、解墮、體解、 橫解、困薄、體重等。中醫以疲勞為主症, 其病名與症狀如下: 病名 症狀 解 肌肉骨節解散、怠惰煩疼、體倦嗜睡 食 倦怠嗜臥,肌肉削瘦 谷勞 進食後倦懶欲臥 脾勞 少食多痰,形羸神倦,倦怠兼發熱 軟懶症 四肢倦怠,面色淡黃,膈中氣滿,不思飲食

中醫病因分析

1.生理性,無法避免的病因 人類一生氣血虛衰的表現如下,但是如 果懂得養生,仍然可以將老化的時間延後: ● 20歲,血氣開始旺盛 ● 30-40歲,身體的功能達到顛峰,頭髮逐漸 變白 ● 50歲,身體狀況開始走下坡,肝氣開始衰 弱,看東西會變得模糊 ● 60歲,心氣開始衰弱,氣血循環變差,喜 歡躺著,煩惱多思慮 ● 70歲,脾氣衰弱,皮膚變得乾燥、沒有光 澤 44 中國醫訊 February 201079

(3)

●80歲,肺氣衰弱,魄離開人體,容易講錯 話 ●90歲,腎氣衰弱,四臟、經脈都已空虛 ●100歲,五臟都已衰弱,神氣離開人體, 只剩下形體獨自存在,生命最後走向死亡 2.病理性,可以避免的病因 ●活動量缺乏平衡:如久視傷血(因肝開竅 於目,閱讀書報、看電視、打電腦時間過 長,易傷肝血),久臥傷氣(常有人以為 睡愈久所恢復的體力愈充分,其實反而更 傷氣而疲倦),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 行傷筋,房事過多將耗傷肝腎之陰。 ●腦力活動過度:經常用腦不等於連續用 腦,長時間用腦,使大腦負荷過重而疲 乏,會出現頭昏腦脹,失眠多夢,記憶力 減退,注意力分散,食欲下降,噁心嘔 吐,目澀耳鳴等症狀。情緒焦慮、沮喪、 緊張,會降低用腦的效率。 ●生活作息不正常:正常的生活作息應配合 四季與日出日落,例如夏天應晚睡早起、 冬天應早睡晚起,生理時鐘才不致紊亂。 ●飲食習慣不佳:三餐不正常,肚子不餓就 不吃,沒有定時定量;常常早上睡到很 晚,早午餐一起吃;下班時間不固定,雖 然肚子餓還是把工作做完再吃;吃完消夜 即睡覺,因腹脹更難以入睡;偏好冷飲、 生食、重口味的食物等;以上均為錯誤的 飲食方式。 ●情緒變化或精神刺激:情緒沒有適當的釋 放或是釋放太過,都容易傷害人體的臟 腑、形體、導致氣機紊亂。例如怒傷肝、 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喜怒 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 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 下,思則氣結。

中醫建議的飲食調養

1.正確的飲食調養 ●飲食有節:有節制和規律,包括適度的飲 食量、適宜的飲食溫度、五味的調和。 ●均衡飲食是最好的進補:五榖為養,五果 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 之,以補精益氣。 ●因人:視個人體質偏寒、偏熱、偏虛、偏 實,而有不同的飲食調養。 ●因時:如春天宜食清淡甘涼之品;夏天宜 清熱解暑利濕之品,但不可過食生冷;秋 天宜食生津養陰之品;冬天宜食溫補之 品。 ●因地:寒冷地區可多食溫熱之品,沿海潮 濕地區宜多食祛濕之品。 ●如何補得健康:對證及對症下藥,依個人 體質及疾病類型選擇適合、適量的補藥及 食物。 2.錯誤的飲食調養 ●現代人早晨起來,常以茶或咖啡提神,但 長期大量空腹飲用容易傷胃,更易導致疲 倦。 ●不是疲勞都可進補,虛證體質應分清屬於 氣血陰陽哪一方面的虛損。 ●熱性體質進補氣血和溫藥容易火上加油, 會出現頭痛、失眠、牙齦浮腫、口乾舌 燥、喉嚨緊縮等症狀。 ●補血藥對熱性體質者易造成出血。 ●滋陰藥對消化功能不佳者容易造成胃口變 差、腹脹、大便溏泄。 ●亂補一通會影響病情,需防造成痛風、高 血脂、血糖升高、高血壓等。 ●進補不是愈多愈好,人體最佳狀態是平衡 狀態。 45 中國醫訊 79 February 2010

中醫天地

(4)

● 藥就是毒,曾有民眾自行服用過多人參而 導致人參中毒綜合症,出現失眠、心悸、 易醒、震顫、腹瀉、血壓升高,容易發怒 或精神抑鬱等症狀。 ● 當歸鴨、四物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 羊肉爐、薑母鴨、麻油雞、滷味等為了調 味,常加入獨門秘方,可能不知不覺吃進 許多補藥。

運動調養方式

適當的運動可促進氣血運行,使人體各 器官得到充足的血液供應,增強器官的功能 及免疫力,抗憂鬱,延長壽命。運動調養的 重點如下: ● 掌握合適的運動量 ● 運動333原則:1週運動3次、每次30分 鐘、每次運動心跳速率需達到每分鐘130 下以上。 ● 年老或體虛之人應適當減量,以微微汗 出、感覺舒服而不累為宜。 ● 採取動靜結合的運動方式 ● 動:跑步,爬山,游泳,打球,騎單車 ● 靜:氣功,太極拳,散步 ● 掌握運動方法 ● 要根據年齡,體質,性別,身體狀況 ● 掌握運動時間 ● 早晨較佳(須與早餐間隔半小時以上) ● 有霧或天氣不好或天氣太熱,要避免戶外 運動 ● 晚上運動應在睡前兩小時結束

睡眠調養原則

● 睡前不要飲用茶或咖啡 ● 消化不良患者睡前不宜過飽或過飢 ● 晚餐盡量安排在晚上6點到6點半 ● 睡前應讓腦袋休息,不要讀感興趣的書或 看電視(政論節目,新聞報導)

試試穴位按摩

1. 膀胱經:對外界刺激反應較頻繁,與各臟 腑大多有腧穴關係(胸、腰、薦椎棘突 下,旁開1.5寸),與腎經相表裡。 2. 督脈:百會穴(圖1),可安神定志、醒 神開竅。 3. 具有補養作用的穴位,如任脈的膻中、中 脘、氣海、關元,腎經的太溪,胃經的足 三里,脾經的三陰交,大腸經的合谷,心 包經的內關。 4. 具 有 安 神 效 果 的 穴 位 , 如 : 神 門 ( 圖 2),安眠1,安眠2(圖3)。 圖3. 安眠1,安眠2:手指所指左為風池穴,右為翳風穴,兩 穴距離平分四等分,依次為風池-安眠2-翳明-安眠1-翳風 圖2.神門穴:腕橫紋外側屈腕凹陷處1. 百會穴:位於左右兩耳至頭頂正中線,與眉間中心往上 直線的交會點 46 中國醫訊 February 20107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鑒於臺北、臺中、高雄3所榮民總醫院作業基金與榮民醫院醫

臺中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復健科 組長(83年~今) 中山醫學大學復健醫學系職能治療 學士.. 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

一、取得中央目的事業主 管機關核發之醫事 專門職業證書之醫 師、中醫師、牙醫 師、藥師、醫事檢驗 師、醫事放射師、物 理治療師、職能治療

系之一月眉山派的創立者,也是台灣佛教中學林(今臺 北市泰北中學)的創立者。明治 40 年(1907),善慧入

※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級中學教師 陳文哲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學士. ※西園醫院 復健科 物理治療師 陳志偉

一、本部同意臺中榮民總醫院詴驗主持人變 更為李建儀醫師。二、本詴驗主持人應任用

近年科技業工程師、客運業駕駛、保全人員及醫療機構醫師等接連發

尤其是要過自食其力的生活,對於一個士大夫來說,並非易事。實際上,他在辛勤勞作中 已經親身體會到田家的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