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評介林廣志《澳門之魂:晚清澳門華商與華人社會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評介林廣志《澳門之魂:晚清澳門華商與華人社會研究》"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評介林廣志《澳門之魂:晚清澳門

華商與華人社會研究》

梁翠兒

∗ 書名︰《澳門之魂:晚清澳門華商與華人社會研究》 作者︰林廣志 出版社︰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4 月 頁數︰723 頁

本 書 作 者 林 廣 志 , 現 任 澳 門 科 技 大 學 社 會 和 文 化 研 究 所 所 長,2005 年以「晚清澳門華商與澳門華人社會」為題,獲得廣州 暨南大學博士學位,其後持續對澳門近代經濟史、社會史等領域 進行深耕,著有《盧九家族研究》、1《澳門晚清華商》等專書,2 以及 〈晚 清澳 門華 人賭 商的 產業 投資 〉、3〈澳門 晚清 華商 的崛 起 及其歷史貢獻—以盧九家族為中心〉等論文。4本書是以其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 1 林廣志,《盧九家族研究》(上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2 林廣志,《澳門晚清華商》(香港︰三聯書店,2015)。 3 林 廣 志 , 〈 晚 清 澳 門 華 人 賭 商 的 產 業 投 資 〉 , 《 華 南 師 範 大 學 學 報 ( 社 會 科 學 版)》,2009:6(廣州,2009.11),頁136-143、頁160。 4 林廣志,〈澳門晚清華商的崛起及其歷史貢獻─以盧九家族為中心〉,《華南師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第 60 期 2018 年 12 月,頁 221-230 DOI:10.6243/BHR.201812_(60).0006

(2)

論文為基礎,並集結近年來的新作而成,因此內容堪稱豐富。

本 書 為 全 面 論 述 晚 清 澳 門 華 商 及 華 人 社 會 的 著 作 , 共 分 八 章,主要探討鴉片戰爭後澳門華商崛起的背景,華商與澳門經濟 近代化的關係,及其對政治、社會事務的參與和影響。 在內容方面,前兩章主要為歷史的描述。第一章〈鴉片戰爭 前澳門華人的商業活動〉,以澳門華人的經濟活動為主軸,簡述澳 門從明代開埠到鴉片戰爭前後商業活動的興衰發展,以及香港開 埠使澳門國際貿易徹底衰落後的經濟轉型狀況。第二章〈鴉片戰 爭後澳門華商崛起的背景〉,首先論述太平天國爆發後大量人口及 資 金 流 入 澳 門 所 帶 來 的 契 機 、 澳 葡 政 府 在 總 督 亞 馬 留(João Maria Ferreira do Amaral, 1803-1849)統治下取得的排他性管治,以及後來頒 行的商業政策及對市政的管理,使澳門過渡到城市型資本主義社 會,有利華商商業活動的開展,其中專營制度的出現更使他們能 夠累積雄厚資本。 第 三 、 四 章 為 華 商 崛 起 的 經 過 及 其 與 澳 門 經 濟 近 代 化 的 關 係,其標題均為〈華商的崛起:華商與澳門經濟的近代化〉。第三 章討論鴉片走私、苦力貿易、博賭這三大行業的崛起和發展,華 商透過經營這些行業來累積雄厚資本,並對澳門的經濟發展作出 巨大貢獻。第四章論述華商在累積資本後,開始涉足近代工業、 金 融 典 當 業 及 軍 火 貿 易 等 行 業 , 並 兼 論 旅 遊 、 娼 妓 及 漁 業 的 發 展,上述各行業,均受到澳葡及清政府政策的變化、清朝整體及 廣東地區局勢的變動等複雜因素影響。 第五章〈華商的崛起:財富增長與社會參與〉,則是分析華商 政治、經濟及社會地位的提升。例如:華商成為澳門主要的納稅 群體及最大的業主,使得澳葡政府管治華人的政策出現改變;華 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廣州,2011.1),頁40-47、頁159。

(3)

商對政治及社會等公共事務的參與程度亦有所提升。 第六章〈華商的不同道路─華商家族研究〉,對十一個著名 華商家族進行個案研究。包括其家族涉足的行業及興衰,其中不 少家族是因賭博業及承充(專營)制度而興起,累積資本後再涉 足工業、貿易、金融等不同行業,創建或參與各種華商組織並對 社會發揮重大影響,一些華商甚至在澳葡政府的商貿部門任職。 第七章〈華商組織與華人社會〉,首先,簡述華人社會型態由 漁農社會轉變為商業社會、由清朝保甲之民轉變為澳葡城市居民 的經過,以及華商階層的形成及分類。其次,是華商組織由神緣 性 ─ 業 緣 性 ─ 慈 善 性 ─ 聯 誼 性 ─ 政 商 性 的 發 展 經 過 、 各 階段的角色及作用。最後,則是華人在中、葡兩種不同文化影響 下的價值觀及社會風俗的調適問題,以及澳葡政府針對華人風俗 所頒行的政策。 第八章〈晚清政治漩渦中的澳門華商及其生存之道〉,探究華 商在清末局勢動盪及中、葡因澳門問題衝突不斷的情況下如何自 處 。 作 者 認 為 華 商 採 取 「 雙 重 效 忠 」 的 方 式 , 以 利 益 為 主 要 考 量,根據形勢變化來選擇靠攏的對象,時而配合廣東政府,時而 與澳葡政府聯合。此外,本章亦兼論澳門華商與革命黨及維新派 的交往。 總括來說,本書全面論述晚清澳門華商的崛起及其對經濟、 政治、社會的種種活動,他們受益於清末澳門政治情勢及經濟型 態轉變而致富,形成一個具有巨大影響力的階層,成為澳門近代 經濟及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及發展動力。

澳門近代的經濟、社會史為近十多年來新興的領域,因此研 究數量並不多,有關華商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回顧過去澳門史 的研究概況,二十世紀以來,學界已有若干研究成果出現,但均 集中於政治和外交方面,有關經濟的研究,只有張天澤於荷蘭萊

(4)

頓大學出版的博士論文

Sino-Portuguese Trade From 1514-1644: A

synthesis of Portuguese and Chinese Sources

。5自六十年代開始,經

濟 方 面 論 著 漸 漸 變 多 , 如 全 漢 升 的 〈 明 代 中 葉 後 澳 門 的 海 外 貿 易〉。6 到了八十年代,隨著澳門回歸一事被提上議程,中、葡雙 方對澳門的興趣都大大提高,而《文化雜誌》的創刊,更促進了 中葡貿易相關論文的出版。7雖然澳門史研究的視野在八十年代以 後漸漸從政治史、外交史擴展到經濟史,但從時間範圍來看,卻 偏重清中葉以前國際貿易較為繁盛的階段,對於清末以後的研究 並 不 多 。 直 到 九 十 年 代 以 後 , 如 費 成 康 《 澳 門 四 百 年 》、8萬 明 《中葡早期關係史》等專書出現,9才對鴉片戰爭以後的經濟有較 多討論,由於多屬通論性質,只關注到鴉片走私、苦力貿易及博 彩業的情況,對其他商業活動及制度均沒有提及,並且與其他澳 門近代史的研究相似,較著重中葡條約的訂定、澳門主權歸屬及 勘界等外交問題。這些研究的共同點之一,就是對生活在澳門的 人群,特別是華人,並沒有太多著墨。然而,澳門自開埠以來就 有一定數量的華人居住,太平天國以後,華人所占人口比例及重 要性皆大大提高,但在這些研究中他們卻是模糊、無聲的角色。 直到近十年,才有相關論著出現,例如:湯開建〈晚清澳門華人 巨商何連旺家族事蹟考述〉、10張建軍〈澳門華商曹善業及其家族

5 Tianze Zhang, Sino-Portuguese Trade From 1514-1644: A synthesis of Portuguese and Chinese Sources, Nederland: Brill Archive, 1933.

6 全 漢 昇 , 〈 明 代 中 葉 後 澳 門 的 海 外 貿 易 〉 ,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中 國 文 化 研 究 所 學 報》,5:1(香港,1972),頁245-273。 7 例如︰張廷茂 ,〈1513-1520 年葡萄牙人 在華貿易及其 性質〉,《文化雜誌》,43 (澳門,2002 夏季),頁 39-46;李金明,〈17 世紀以澳門為中心的東亞海上貿易 網〉,《文化雜誌》,48(澳門,2003 秋季),頁 75-80;黃啓臣,〈明清時期廣 州和澳門在貿易全球化的地位和作用〉,《文化雜誌》,57(澳門,2005冬季), 頁53-64。 8 費成康,《澳門四百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9 萬明,《中葡早期關係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10 湯 開 建 , 〈 晚 清 澳 門 華 人 巨 商 何 連 旺 家 族 事 蹟 考 述 〉 , 《 近 代 史 研 究 》, 2013:1 (北京,2013.1),頁71-93、頁161。

(5)

的 再 研 究 〉、11趙 利 峰 〈 中 山 先 生 在 澳 行 醫 時 期 交 遊 人 物 考 之 一 ─華商曹子基及其家族〉,12惟均停留於個案研究的層面。 因此本書的出現,可謂填補了澳門近代經濟史、社會史及華 人研究的空白,甚至對於明清時期澳門經濟史的研究亦有貢獻。 在 第 一 章 的 論 述 當 中 , 作 者 穿 插 許 多 居 澳 中 國 商 人 的 活 動 , 例 如:沈天爵的發跡、三街會館的創建等,擴大了以往以葡人活動 為中心的視野,豐富了明清時期中國商人的經濟活動,一改以往 中、葡雙方只是兩條沒有交集的平行線的狀態。後續七章則以華 商作為主軸,全面論述其經濟、政治與社會活動,以及與澳門政 府、廣東政府的關係,使近代澳門史的研究視野從國家層面擴展 到居民的身上。同時,亦使中葡關係的研究更為豐富,除了國與 國的外交互動以外,還涉及到不同族群間的互動,例如:澳葡政 府與華商的關係、華商在澳葡政府及廣東政府間的角色等,讓近 代中葡關係史研究變得更為立體。另一方面,本書透過全面考察 華商從事的經濟活動,來觀察澳門經濟的轉型過程,跳脫以往只 著 重 於 鴉 片 走 私 、 苦 力 貿 易 及 賭 博 業 的 討 論 , 還 關 注 到 近 代 工 業、金融、貿易等方面的發展,補充了澳門近代經濟史除了上述 三 個 行 業 以 外 的 空 白 地 帶 , 並 能 從 中 檢 視 華 商 的 經 營 及 資 本 累 積 , 進 而 探 討 他 們 如 何 透 過 經 濟 實 力 的 增 加 , 而 形 成 一 個 對 政 治、社會等方面均具有影響力的群體。 要開拓前人並未深耕之領域,作者在書中引用了大量一手史 料,而以《澳門憲報》作為本書的基石。13《澳門憲報》為澳葡政 府於十九世紀中葉所辦的一份官方性質報刊,公布政府法令、章 程及與公共事務有關的資訊,最初以葡語刊行,後於 1850 年代開 11 張 建 軍 , 〈 澳 門 華 商 曹 善 業 及 其 家 族 的 再 研 究 〉, 《 澳 門 研 究 》 , 79 ( 澳 門 , 2015.12),頁128-141。 12 趙 利 峰 , 〈 中 山 先 生 在 澳 行 醫 時 期 交 遊 人 物 考 之 一 ─ 華 商 曹 子 基 及 其 家 族 〉 , 《歷史文獻與傳統文化》,17(廣州,2012.12),頁189-205。 13 湯 開 建 、 吳 志 良 主 編 , 《澳 門 憲 報 中 文 資 料 輯 錄 ( 1850-1911) 》(澳 門 ︰ 澳 門 基 金會,2002)。

(6)

始,與華人相關的內容亦輔以中文翻譯,因此收錄了大量澳門華 人政治、經濟及社會相關的資料,對澳門近代史的研究有重要幫 助 。 作 者 曾 於 2002 年 與 湯 開 建 發 表 〈 進 一 步 加 強 澳 門 近 代 史 研 究—以《澳門憲報》資料為中心展開〉一文,強調此報的史料 價值,14因此本書可視為作者對這篇文章的具體行動。透過《澳門 憲報》的記載,在經濟方面,可以呈現華商對上至賭博、鴉片等 重要行業,下至豬肉、人糞等日常生活相關行業的壟斷情況,以 及澳葡政府對經濟活動獎勵或限制的措施;在政治方面,可以掌 握華商擔任公職的事例;在社會方面,則可說明澳葡政府對華人 風俗因地制宜的政策,以及當時華人婚姻、喪葬及財產繼承等習 慣。據此,作者已大致勾劃出晚清華商及華人社會的面貌,再輔 以大量明清到民國時期的官方檔案及中外文報刊,讓內容更具深 度與廣度,例如:利用《近代拱北海關報告匯編》等資料,來豐 富貿易相關的經濟活動。15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還引用不少華商家 譜 、 墓 志 銘 以 及 當 地 的 碑 刻 資 料 , 使 得 華 商 的 面 貌 更 為 生 動 立 體。 然而,正如許多澳門史研究面臨的困境,中、葡交織的複雜 背景給予澳門作為研究對象的價值,同時亦造成研究的困難,能 夠同時掌握中、葡雙語的研究者並不多,因此常常出現偏重某一 種語言史料的情況,作者也面臨同樣的困境。書中所引多為中文 史料,葡文史料寥寥可數,因此從完整度來說,有些美中不足。 例 如 : 在 第 五 章 論 述 華 商 政 治 地 位 的 提 升 時 , 是 利 用 《 澳 門 憲 報》中文資料中,華商在公鈔局或理商局擔任副局長、局紳、書 吏等的事例來說明,從中的確可以看到華人對政治的參與,但是 因為書中沒有說明當時澳葡政府的組織架構,或解釋這些職位的 14 湯開建、林廣志,〈進一步加強澳門近代史研究─以《澳門憲報》資料為中心展 開〉,《澳門歷史研究》,2002:1(澳門,2002.12),頁11-18。 15 莫 世 祥 等 編 譯 , 《 近 代 拱 北 海 關 報 告 匯 編 ︰ 1887-1946》 ( 澳 門 ︰ 澳 門 基 金 會 , 1998)。

(7)

實際職能,讓讀者無法了解華商擔任的職務,是否在實際運作中 能發揮作用。更具體來說,是否具有實權。這部分的內容很可能 需要借助葡文資料,亦即澳葡政府的組織章程或是公鈔局、理商 局等單位運作的記錄,因此語言的限制,也造成了論述上的侷限 性。 整體而言,作為一部規模龐大的作品,本書的章節安排和論 述邏輯是清晰有條理的。本書以晚清華商作為主軸,首先說明其 崛起的背景,顯示澳門情勢的改變、澳葡政府的政策為華商所帶 來的機會,以及華商崛起後如何反過來對澳門經濟轉型產生巨大 助力,甚至成為經濟支柱。其次,討論華商的經濟實力提升後, 在政治、社會影響力的逐步增強。最後,歸結出華商在晚清變動 社會中的生存之道。雖然全書的架構完整,但在章節及內容的安 排上,仍有一些改進的空間。在前四章論述經濟的部分,可謂一 氣呵成、結構緊密;後四章雖不至於鬆散,但各章的連貫性及緊 扣程度有所降低。例如:研究華商家族的第六章,夾在探討華商 財富及社會參與增加的第五章,以及分析華商組織與華人社會的 第七章之間,顯得有點突兀,甚至在閱讀時出現一種斷裂感。當 然,這章確實有其存在價值,但若將其置於第八章之後,成為全 書最後一章,一方面能增加閱讀前面各章時的流暢度,另一方面 亦可從華商家族的興衰史中,看到他們與澳門政治、經濟及社會 的種種發展,進而發揮總結及具體化前面各章內容的作用。 此外,本書亦呈現出澳門史研究的一些轉向。目前所見若干 1990 年代及 2000 年代初期的作品,當時澳門正處於主權移交的過 渡時期,由於時代氛圍的影響,不免渲染一種民族主義情緒。例 如:萬明的《中葡早期關係史》和黃鴻釗的《澳門史》,16在論述 鴉片戰爭後的澳門史或中葡關係史時,偏向強調葡萄牙作為帝國 16 萬明,《中葡早期關係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黃鴻釗,《澳 門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8)

主義侵略者的角色,以及清廷的守舊與軟弱,使他們無法顧及城 市中居民的活動。正由於只著重在政治、外交的面相,亦使他們 忽略不同族群的互動和交往,只側重華人對澳葡政府的敵視。但 本書作者並未受上述意識型態影響,反而以較中性的態度書寫不 同族群的真實活動,評估他們對澳門所作的貢獻。例如:肯定澳 葡政府把資本主義的法律制度、將商業規章帶進澳門,成功營造 成 令 商 人 安 心 和 相 對 穩 定 的 經 商 環 境 , 吸 引 更 多 商 人 及 資 金 流 入。對於澳葡政府的批評,亦非如傳統指責其為帝國主義侵略者 或殖民主義剝奪者,而是基於史實和經濟層面出發,如批評承充 制度的實施對自由經濟的發展帶來不良影響等。至於對華人的描 述,也非只強調與葡人敵對,而是借用「雙重效忠」的觀念來分 析,這亦是本書值得肯定之處。 本書對澳門近代史的研究,亦有承先啟後的重要性。在十九 世紀中期以前,經濟活動的主體為葡人,華人的角色相對次要, 政治則為二元分治的狀態,由議事會和總督管治葡人,明清政府 設立的縣丞和同知管治在澳華人。鴉片戰爭以後,葡人逐漸取得 澳門的實際管治權,華人也隨著太平天國等內亂大量湧入,成為 澳門的主要族群,17其重要性也越來越高,華人菁英階層更成為澳 葡政府拉攏的對象。轉變前後的澳門,可謂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社 會,因此掌握其中的變化十分重要,透過本書則可以了解到這一 過渡時期的相關發展,特別是華人社會型態的變化、菁英階層的 形成與凝聚力的提高,對於研究民國以後澳門的政治、經濟史及 華人研究,皆有重大幫助。 總括來說,本書全面探討了近代澳門經濟的轉型與發展,兼 及政治、社會等方面的演變,並以華商作為討論的主軸。本書在 澳門史研究中,甚具開創性,大大豐富了澳門近代經濟史、社會 17 古萬年、戴敏麗,《澳門及其人口演變五百年(一五零零至二零零年)》(澳門︰ 澳門統計暨普查司,1999),頁98。

(9)

史及華商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並以大量史料作為基礎,章節安排 上雖然有些美中不足,但整體來說瑕不掩瑜,是研究近代澳門史 的重要參考書籍。

(1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千」的法界觀。智者大師依《法華經》十如是,《華嚴經》十法界,《智 論》三世間,立如來法身實相之境的「一念三千」。《智論》說法界有三 類世間 :

職務再設計專業人員在職場訪視的過程,實際就事業單位的要 求、作業人員的困難及其業務內容進行瞭解,並對職場作業環境進 行檢測,如以下說明:.

差不多都能把佛法說得頭頭是道。遺憾的是大都沒有實證

擔任職務資格 具有企業所需該職務特殊專長能力者 二十 華語語文能力 經華語文能力檢定達「流利」等級以上 三十 經華語文能力檢定達「高階」等級 二十五 經華語文能力檢定達「進階」等級

構面 指標 說明 要求條件 3.3 職能內涵 職能基準中 的對應「職能內涵. (知識、技能與態度)」,應涵

從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我發覺「主題說話活動」的確能讓學

2-1 化學實驗操作程序的認識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計劃與執行 2-2 化學實驗數據的解釋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2-3 化學實驗結果的推論與分析

在於是否在「知道」與「能做」之外,還 能「識」。而識的媒介與深度,仍然以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