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晚清新式學堂制度之建立:日本影響因素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晚清新式學堂制度之建立:日本影響因素分析"

Copied!
21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周愚文博士. 晚清新式學堂制度之建立:日本影響因素分析. 研究生:王映文 撰. 中華民國一O二年二月.

(2)

(3) 謝. 誌. 從來沒有想過能夠回到系上成為研究生,直到受到老師的鼓勵,才抱著姑且一搏的心 情,才有機會再度踏入這,以溫暖營造許多美好回憶,養成今日之我的地方。如果我對於教 育、教學與行政能有任何好的表現,都要感謝師長以身作則,在生活與教學的過程中,用教 育愛一點一滴澆灌;此外,系辦公室的淑芬助教、億松助教還有小波學姐,以及工讀生哲均、 友嵐與淑芳阿姨營造的歡樂氣氛,每每讓人流連忘返,也是養成我的重要所在。如今到了寫 下謝誌的這一刻,竟是滿滿的不捨,轉身又是啟程,願我帶著這些美好,投入在我即將面對 的旅程中,才能實現母系對我的栽培。 首先感謝的是三位口試委員,尤其是我的指導教授周愚文老師,院長大人總在繁忙的公 務之中,抽空看完我的論文,並以寬容與相信的態度,等待我的成長;無論是老師的才學、 做事與做人,作為學生的我只能望洋興嘆。劉蔚之老師則從我的實習指導教授,到口試委員, 每每都要到她的研究室串門子,老師明快的處事方式,讓我總能在歡樂的分享中得到出口, 最終口試時,又有老師細膩的檢視,提點了重新思考的方向。張鍠焜老師,總是以鼓勵、討 論的方式,溫暖而堅定的提問,帶出這篇論文更多可能的思考與探索。 教育系的師長們,首先要感謝許添明主任,因為他對我的相信,讓我在許多任務中,發 展個人的潛能。哲史組的老師們,秉持教育愛的傳統,無論課堂內外地關懷我們成長。其中, 楊深坑老師時常鼓勵與分享,以智慧開展我對人生的視野;林逢祺老師也在我陷入思考困境 時,以簡單而深刻的語言點醒,讓我得以新的態度,面對本以為無解的問題。洪仁進老師也 常妙語如珠,在做人做事方面,乃至於文辭書寫上,總是施展龍點睛之功。 系上的同學首先要感謝俞志學長,無論是學術材料上的協助,或是生活與工作的提攜, 都要感謝學長得大力相助,才能讓我順利完成這篇論文。同學們律均、小柯、哲旭、小歡、 尹鏵、小雪,以及學長姐們如雅、郁緻、孟莉、庚瑜、皖淳、又睿,無論是嚴肅的對話、辯 論、作報告,或是輕鬆的出遊、聊天,都十分開心,回首一同忙碌的時光,無論是課業、工 作,很慶幸有你們的相伴,才能讓我順利地走到今日。當然也有華東師大的博士生蘇娜,擔 任照顧她來台交換半年的同時,也讓我們在交流中彼此成長,並且擁有美好的情誼。同學思 又、致瑩、姚菱、徐寧、培瑜,感謝你們的聆聽,分享彼此的成長歷程,讓我的生命能攝取 更多元的養分與激勵。 最後要感謝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舅舅力排眾議地支持我繼續念書外,也要感謝我的家 人,包容並等待我完成碩士研究所的時光。. i.

(4) 摘要 晚清的中國面對列強侵略的局面,以致清廷被迫從器物到制度思想都得進行改變,於是 朝野都陷入不斷的新舊之爭。甲午戰敗後,清廷眼見日本明治維新以來三十餘年面對類似的 環境卻有不同的發展,使得借鑑實施西方制度的日本經驗,成為清廷變法圖強的重要策略, 其希望能夠在飽受挑戰的危局中,重新找回富國強兵之道。日本的成功經驗,讓清廷認識到 國家的發展來自國民的生產力,國家的人力水準提升則依賴教育的建設,因此新式教育制度 的引進,成為晚清新政的重要改革項目之一。 主導晚清新式學堂制度建立的張百熙與張之洞,一生仕途雖未離開國土,但從兩份學堂 章程內容,可以明顯看見對西方學堂制度的模仿。探究二人認識西方的途徑,發現主要透過 派遣官員赴日考察、閱讀翻譯之書籍、雜誌等途徑,經由對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教育改革經 驗的模仿與改良,間接學習到西方學堂制度,並以其作為制定《欽定學堂章程》與《奏定學 堂章程》的重要參考依據。 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分別探討由張百熙與張之洞委派赴日而完成的三份教育考察報 告,包含姚錫光《東瀛學堂舉概》、羅振玉《扶桑兩月記》,以及吳汝綸《東遊叢錄》, 以 及由羅振玉創辦,關切當時中國教育議題,頗具重要影響力的《教育世界》雜誌。透過對當 時考察報告及《教育世界》的內容分析,期以瞭解晚清教育改革構想的參考依據。追索這些 關鍵人物,如何借鑑日本改革成功的經驗,在新舊文化中尋求平衡發展;又希望藉由新式學 堂教育達成何種目的等,由此發掘晚清為尋求國家革新的契機,建構新式教育制度的過程。 本研究重要發現結果如下: 壹、 晚清政府在甲午一戰後,藉由多種管道仿效日本明治維新的改革經驗,將教育視為富 國強兵的手段,並透過官方與民間派員出洋考察與《教育世界》雜誌等,引進新式學堂 制度,影響了《奏定學堂章程》內容。 貳、 《奏定學堂章程》的制定,仿效了日本新式學堂制度,也同時參考中國既有之傳統習 慣、學科與思想。 ii.

(5) 參、 晚清在器物、制度與觀念三方面,借鑑了日本教育改革:器物方面,如校舍建築與設 施,應考量教學、管理與衛生等因素,並且明確制定學堂之設備規則;制度方面,則包 括整體學制的設計,以及各級學堂的課程、師生與校舍的規劃;觀念方面,有對普及教 育、兒童與家庭教育等的改變。 肆、 赴日考察報告,作為引進日本新學制的管道,顯示考察者主要是透過參觀日本教育建 設成果,參考教科書,並與日本興學相關之重要人士交流教育改革經驗;報告內容包含 教育制度、學堂與課程觀摩及興學策略等。 伍、《教育世界》除譯介日本最新教育法令外,也刊載主編等時人對晚清發展新式學堂教育 的建議、各省政府對當地的教育政策與發展,以及翻譯世界教育見聞。. 關鍵字:羅振玉、吳汝綸、姚錫光、晚清、學制、日本影響. iii.

(6)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School Systems in Late Qing Dynasty: An analysis of the Japanese Factors Abstract After the Qing-Japanese War, Chinese suddenly realized that the dramatic changes in Japan which reformed over thirty years since Meiji Restoration.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Japan have made the Qing government realize that critical poi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nation relied on the productivity of people, which depended on the level of knowledge upgraded by educa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educational system, therefore, became one of the important dimensions of the reform in late Qing. Zhang Bai-Xi and Zhang Zhi-Dong, playing critical roles in drafting the new school systems in late Qing Dynasty, have never gone abroad; however, the two School System Codes imitated western school system no doubt. This study finds that sending officials to visit Japan, reading translated books and magazines, etc., were the main strategies to imitate and improve the r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experience in education of Japan since Meiji Restoration, learn western school system, and take them as the key basis to draft the Authorized School Regulations promulgated by Qing government in 1902 and the Presented School Regulations promulgated in 1904.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three volumes of visit reports on education in Japan by delegates assigned by Zhang Bai-Xi and Zhang Zhi-Dong. Those reports included Yao, Si-Guang’s A Brief of Japanese School System, Luo, Jhen-Yu’s The Diary of Two Months in Japan, Wu, Ru-Lun’s The Records of Travel in Japan. So does Educational World, a magazine on the agenda of the education in China and with a great influence was funded and established by Luo, Jhen-Yu.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ose reports and that magazine, there is a more evident reference about the education reform in late Qing.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After the Qing-Japanese War, Qing government imitated the experience of Meiji Restoration of Japan via multiple ways; education was as a key means to strengthen the country. Besides, by sending officials to visit Japan and publishing Educational World, etc., the new western school system was introduced and influenced the content of the Presented School Regulations. 2. The conduct of the Presented School Regulations not only followed the example of new school system of Japan, but also tried to include Chinese tradition, subjects, and culture. 3. Modern Japanese experiences were referenced by Qing in three dimensions. In the physical one,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sanitation were considered while constructing school buildings and facilities, and concrete rules should be made as well. In the institution one, school system, curriculums, the managemen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school buildings of all ages were learned. In the thought one, the new ideas about universal education, children education, and family education were introduced. 4. As the main means to learn the new school system of Japan, the delegates visited mainly the iv.

(7) achievements of educational establishment in Japan, reviewed their textbooks, and exchanged education experience with key figures in the Japanese education reform. Those reports included education policies, classroom and curriculum observation, education tactics, etc. 5. Educational World not only introduced the latest Japanese laws by translation, but also reported the suggestions about developing new school syste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local education policies, and the translation of education news around the world.. Keywords: Late Qing Dynasty, School System, Yao, Si-Guang, Luo,Jhen-Yu and Wu, Ru-Lun, Japan factors. v.

(8) 目次 謝誌 ................................................................................................................................................... i 摘要 .................................................................................................................................................. ii Abstract ........................................................................................................................................... iv 目次 ................................................................................................................................................. vi 表次 ............................................................................................................................................... viii 圖次 ............................................................................................................................................... v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 2 第三節 名詞界定與研究範圍 ....................................................................................................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史料與限制 ................................................................................................ 5 第二章 時代背景 .......................................................................................................................... 7 第一節 晚清變局與進行西化 .................................................................................................... 7 第二節 清代科舉制度與傳統學堂教育簡述 .......................................................................... 12 第三節 晚清新式學堂及出洋留學簡述 .................................................................................. 17 第三章 學堂章程分析 .................................................................................................................. 23 第一節《欽定學堂章程》內容分析 ........................................................................................ 23 第二節《奏定學堂章程》內容與分析(一) ........................................................................ 46 第三節《奏定學堂章程》內容與分析(二) ........................................................................ 58 第四節《奏定學堂章程》內容與分析(三) ........................................................................ 81 第五節 從《欽定學堂章程》到《奏定學堂章程》修正的分析 ........................................ 109 第四章 官方與民間的影響力量分析(一) ............................................................................ 115 第一節 晚清官派赴外考察團及其演變 ................................................................................ 115 第二節 赴日教育考察報告內容分析 .................................................................................... 119 第三節 赴日考察報告與《奏定學堂章程》的研擬 ............................................................ 151 vi.

(9) 第五章 官方與民間的影響力量分析(二) ............................................................................ 159 第一節 羅振玉、王國維與《教育世界》的創辦 ................................................................ 159 第二節《教育世界》的內容分析 .......................................................................................... 162 第三節《教育世界》與《奏定學堂章程》的研擬 .............................................................. 179 第六章 結論與啟示 .................................................................................................................... 183 第一節 結論 ............................................................................................................................ 183 第二節 啟示 ............................................................................................................................ 186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 ............................................................................................................ 189 參考文獻 ...................................................................................................................................... 191 附錄:教育世界雜誌目錄 .......................................................................................................... 193. vii.

(10) 表次 表 3-1《欽定學堂章程》大學堂分科表 ..................................................................................... 26 表 3-2 入學取得出身對照表 ........................................................................................................ 28 表 3-3 既有出身、應入學堂畢業與科舉出身轉換表 ................................................................ 29 表 3-4 高等學堂畢業考試取得出身、未來出路對照 ................................................................ 72 表 3-5 各分科大學及其所屬學門 ................................................................................................ 74 表 3-6 大學畢業生與授予出身對照 ............................................................................................ 79 表 4-1 各級師範學堂及其附屬學堂課程表 .............................................................................. 133 表 5-1《教育世界》雜誌的四類文章分類數 ........................................................................... 164. 圖次 圖 3-1 《欽定學堂章程》學制圖 ................................................................................................ 24 圖 3-1 《奏定學堂章程》學制圖 ................................................................................................ 48. viii.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回顧百年教育發展,伴隨我們成長記憶的教育體制,移植自西方,截然不同於中國歷代 以來發展的人才培育系統。一路走來我們始終對西方亦步亦趨,追隨所謂進步的典範,卻也 不可忽視本身對於外來制度的排斥現象,至今,我們始終追逐著西化的風潮,而這一切的起 點可以上溯自清末第一個西式教育制度,回到西式作為「新式」的價值判斷,相對於本有的 舊制,截斷承襲自古官學、科舉的人才取用模式,走向西式由學堂教育培育人才的邏輯,而 在平衡求新又留舊的政治力量下,由當時的管學大臣張百熙等人陸續提出《欽定學堂章程》 (壬寅學制)及《奏定學堂章程》 (癸卯學制) ,其意義不只是由中央政府定調的統一制度, 對當時中國各地發展的學堂,進行大規模的整理,更是由制度面帶動人才培育的西化,其制 度設計甚至影響了後續民國以後的教育系統。 《奏定學堂章程》正式頒行後,日本稍後出任文部大臣的澤柳正太郎(1865-1927),於 1905 年 3 月針對此學堂章程的演講中,認定中國新制度與日本現行制度「沒有一點」不同、 「實在是毫無顧忌地大膽全盤採用日本制度」的結果。 1 又有歷史學家沃爾夫岡‧弗蘭克 (Wolfgang Franke)評論「《章程》容量極大,包括從京師大學堂到幼稚園各類學堂的章程、 考試、教師、教科書等,大都是模仿日本模式」2;當代學者阿部洋則在對此議題研究後, 發表類似澤柳的看法,並且認為「除了日本的教育制度以外,再找不到中國人參考其他外國 制度的痕跡」3。不論《章程》制定當時或是今人,對於其內容的評價,多認為日本當時的 學堂制度,對於中國第一部新式學堂制度的內容具有深厚的影響,但始終沒有觸及面對這份 新式學堂制度,在章程制定過程中,如何接受日本教育制度的影響,並且接受來自日本的新 知識時,所抱持的態度與目的,進而影響這一份新式學堂制度。 1. 引自任達(著),李仲賢(譯) ,《新政革命與日本:中國 1898-1912》 (南京:江蘇人民,2006 年) ,139。 Franke, Wolfgang, The Reform and Aboli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Examination System. (台北:虹橋書店, 1973),65。 3 引自任達(著),李仲賢(譯) ,《新政革命與日本:中國 1898-1912》 ,139。 1 2.

(12) 面對甲午戰爭的失敗,何以清廷會選擇日本作為師法對象,又透過何種途徑學習,在仿 效的過程中,是否有因國情而作修改與調適等。清廷會如何利用這份從零開始創建的新式學 堂制度,回應清末列強侵略、朝廷內新舊派之爭,並且回應西化強勢文化的入侵,並且調和 與傳統文化思想等難題。同樣的西化與傳統之爭,直至百年後的今日,我們也面對西方強勢 文化影響的自我調適問題,無論是體制、課程,乃至於思想,究竟我們是否有比過去百年以 前引進新式教育時,改變對教育的期待?我們是否在向外學習與自我發展之間找到平衡? 本研究將逐章討論時代背景與新式學堂章程的擬定過程,分析影響學堂章程制定過程 中,參照自日本教育制度的轉譯管道,包含官員赴日考察報告與羅振玉創辦之《教育世界》, 作為擬定學制的參考依據。希望藉以探討影響中國第一部學制產生的因素,追索教育移植典 範的開端,釐清在這樣追隨西化潮流下,對於從未將全體國民納入教育對象的中國而言,晚 清推出新式學堂制度的這些官員,是如何看待「新式教育」這個新概念?又將賦予與舊式教 育不同的價值是什麼?以及如何建構起適用於中國的「新式教育」,並且透過這套「新式教 育」,期望達到怎樣的目的? 基於上述動機,本研究將以張百熙與其所制定之《欽定學堂章程》與《奏定學堂章程》 二者學堂制度為核心,期望達成下列目的: 一、 了解《欽定學堂章程》與《奏定學堂章程》二種學堂制度的內容變遷。 二、 分析《奏定學堂章程》之制定過程中,赴日考察報告可能產生的影響。 三、 分析《奏定學堂章程》之制定過程中,《教育世界》雜誌可能產生的影響。 四、 透過《奏定學堂章程》所被賦予的價值,尋找晚清對於新式學堂教育的概念與期待。. 第二節 文獻回顧 過去清末新式教育的討論,無論是政策與實務的對照、關鍵人物的影響等,研究成果頗 豐,然將這些影響因素與《奏定學堂章程》制定過程相對照討論的研究卻很有限。以下將分 三類,分別討論相關研究主題中,包含政策、人物、赴日考察報告與清末重要期刊的既有研 2.

(13) 究。 壹、 有關政策討論方面,如林清芬《庚子拳亂後(西元一九O一-一九一一)清廷教育政 策研究》 ,專闢章節討論學堂制度演進4,亦可提供本篇論文作為制度面演進的角度,看待新 式學制產生之意義的詮釋角度。另有王蕊《清末之奏定學堂章程》,然此篇論文僅單就《奏 定學堂章程》內容進行討論5,並未詳細的探討。此外,有不少研究是透過地方學務資料, 進行制度影響教育實務的相關研究,如田正平、陳勝所著《中國教育早期現代化問題研究─ ─以清末民初鄉村教育衝突考察為中心》6一書,即是針對政策執行面的探討。 貳、 有關重要人物對於章程制定的影響方面,主要聚焦於張之洞;畢竟張百熙一生為官, 個人所留下來的資料並不多,討論上也難有突破,有張倩《張百熙與中國教育近代化》一篇, 但有較多篇幅討論張百熙重啟京師大學堂的貢獻7。以張之洞為題者,有專書如:徐韶君《張 之洞與癸卯學制》8、黃士嘉《晚清教育政策之研究(1862-1911)》9,兩本論文均著重張之洞 對於《奏定學堂章程》制定的影響,然考量新式學制的內容涉及廣泛,設計之學堂體制複雜, 再加上張百熙、張之洞等學制制定官員,均未有出洋考察教育之相關經驗,因此僅以張之洞 作為其章程制定的主要因素,恐怕並不能完全解釋《奏定學堂章程》受日本教育制度影響的 其他可能途徑。 參、 有關探討日本對章程制定的影響方面,如:黃玉萍《中日兩國近代學制形成和發展的 比較研究》10、董元慶《晚清時期中日兩國新式學堂教育比較研究》11,然對於兩國近代教育 的內容比較,多兩方陳述,而未討論中間互動影響的管道。其他雖有針對留學生的研究,然 制定《奏定學堂章程》前,始終未有留學生成為政策制定的主導者,因此並未納入研究留學 生的相關資料。以赴日考察報告為論題者,則有陳信昌《「東遊日記」之研究:以幼稚園、. 4. 林清芬, 《庚子拳亂後(西元一九O一-一九一一)清廷教育政策研究》 (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 年) 。 5 王蕊, 《清末之奏定學堂章程》 (中國:中國政法大學碩士論文,2011 年) 。 6 田正平、陳勝, 《中國教育早期現代化問題研究──以清末民初鄉村教育衝突考察為中心》 (杭州:浙江教育 出版社,2009) 。 7 張倩, 《張百熙與中國教育近代化》 (中國: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06 年)。 8 徐韶君,《張之洞與癸卯學制》 (淡江大學漢語文化暨文獻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年) 。 9 黃士嘉,《晚清教育政策之研究(1862-1911)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2003 年) 。 10 黃玉萍,《中日兩國近代學制形成和發展的比較研究》 (中國:西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 年) 。 11 董元慶,《晚清時期中日兩國新式學校教育比較研究》 (中國:西南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05 年) 。 3.

(14) 小學堂為中心》 ,12但並未與《奏定學堂章程》比對分析,僅討論赴外考察日記本身對於教育 制度的論述。 就日本教育制度影響晚清學堂制度的管道,確有以研究期刊為題,如:楊建華《中國近代教 育期刊與近代教育發展》一篇,針對清末民初在上海地區發行的報章期刊等,對於當時的影 響進行分析,13其中,教育領域即以《教育世界》為主題,然篇幅有限,未能細究《教育世 界》與新式學堂制度之間的互動關係,卻提供相當其基礎架構,得令後人延續探討。另有錢 曼倩等認為晚清新式學制,主要受到張之洞與《教育世界》雜誌的影響,除針對張之洞的研 究,偏重《教育世界》期刊中,譯介日本教育法令的部分,14因此可能忽略整體期刊內容, 及其可能產生的影響。 以上三類研究,皆大略提及《奏定學堂章程》的制定過程,探討各個不同影響因素。雖有模 仿日本、間接師法西方的論調,但並未深究模仿日本的路徑,因此本論文將著重分析《奏定 學堂章程》,取法日本的可能路徑,回溯教育制度移植的過程,並探究其中價值的選擇。希 望能夠藉由前人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討影響《奏定學堂章程》,借鑑於國外的途徑。. 第三節 名詞界定與研究範圍 本研究之時間起始點,將略於中日甲午戰爭後,再度進行制度與思想西化的革新──戊 戌變法及庚子後新政。本研究探討的時間點則詳於庚子後新政中,針對兩次學堂章程制定的 過程,探討其中影響的因素,包含參與人物、考察報告與報章輿論等。 本研究探討的主要對象為《奏定學堂章程》,分析其制訂過程中可能受到的影響因素, 包含《欽定學堂章程》的內容,以分析兩份章程的調整過程。此外,就影響學制的因素分析 上,主要參考資料以官方派遣出洋之官員的考察報告、分析留日學生的看法,以及當時對教 育議題頗有影響力的《教育世界》為主。 12 13. 14. 陳信昌, 《「東遊日記」之研究:以幼稚園、小學校為中心》 (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 楊建華,《中國近代教育期刊與近代教育發展》(中國: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2005 年) 。 錢曼倩、金林祥(主編) , 《中國近代學制比較研究》 (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 。 4.

(15) 文中若未多加說明, 「章程」一詞,指的是 1904 年頒行之新式學堂制度──《奏定學堂 章程》。學制,即「學堂制度」之簡稱,其內涵為:幼教、小學、中學到大學階段的探討; 其他專門學堂皆以附加形式分述之。新式學堂,相對於傳統的「舊式」,依當時脈絡一味以 西方為「新」 ,相對於傳統未變之「舊」 ;而稱接受西化,移植其教育形式與內容所設之學堂, 為「新式學堂」。另外,為求中西曆法標示能更加明確,凡遇晚清延續使用的農曆,以中文 數字,如一、二表示;凡有陽曆紀年,則使用阿拉伯數字,如 1、2 呈現。. 第四節 研究方法、史料與限制 壹、研究方法 本研究為歷史研究,希望藉由對史料的蒐集、考證、歸納、比較分析與詮釋等方式,進 一步清楚了解中國第一部新式學堂制度創建的過程與意義。. 貳、研究史料約略可分為下列幾類: 一、. 時代背景建構 本研究時間將始於庚子後新政之兩次學堂章程制定的 1902 年至 1904 年前後。針對晚清. 變局的研究,其中著重教育被賦予期待的西化變革,圖以此富國強兵之道的過程。前人對於 這些晚清時局及諸多變法內容的探討,已有為數頗豐之成果,將藉以為本篇建構時代背景之 基石。 二、. 學制的比較分析. 學制演進的討論,主要對《欽定學堂章程》與《奏定學堂章程》,進行比較分析。而兩 份學制的內容,則依《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學制演變》15,比對國立故宮博物院軍 機及宮中檔,張百熙等人進奏之原檔,作為分析的史料。 三、 15. 影響管道分析. 璩鑫圭、唐良炎編, 《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 (上海:上海教育,1991 年) 。 5.

(16) 人物參與其中的影響,因時空相隔,而難免有資料散佚之憾。本研究依分析影響《奏定 學堂章程》的因素,分別針對不同資料來源進行分析,主要可分二類: (一)官方出洋考察報告:晚清赴日考察報告不少,但考量考察與學制制定之時近性,將從 《晚清中國人日本考察記集成:教育考察記》16中,選取重要人物出洋考察之報告,作為研 究材料。其中包含由張之洞派任赴日之姚錫光、羅振玉,及受張百熙推薦,將擔任京師大學 堂總教習之吳汝綸等,三人都於赴日返國後,皆出版其考察報告,分別為姚錫光之《東瀛學 堂舉概》、羅振玉之《扶桑兩月記》,以及吳汝綸之《東遊叢錄》。 (二)晚清專論教育之期刊《教育世界》:官方之外,亦探討創辦於 1901 年,直到 1908 年 停刊為止,對當時教育方面影響甚鉅的雜誌──《教育世界》。這份雜誌由羅振玉發起,王 國維等時人擔任主編,定期發刊,翻譯諸多國外教育制度等重要資料,並且發表許多對當時 教育相關議題的評論等,於當時啟迪民智方面,的確提供相當重要的參考資料。 本研究所採用之《教育世界》,為中國華東師範大學以及北京師範大學典藏。依目前保 留之卷期,主要集中在《奏定學堂章程》頒布以前的資料分析,又考量發刊卷期鄰近改版, 因此《教育世界》雜誌的研究範圍,在光緒二十七年(1901 年)四月開始發行的第 1 期,到 光緒二十九年十二月(1904 年初)的第 68 期的內容。. 參、研究限制 日本明治維新以後的改革史料,是作為清廷改革之重要依據,然因研究者不諳日語,日 本相關之史料,均以前人翻譯論著為主要參考資料,未能比對日文原始資料著實可惜。又中 日雙方均有對中國赴日留學生的研究,這方面也僅能參考以中文資料。但考量本研究著重探 討清廷學制制定過程,對於日本教育改革資料的取用途徑,或由相關人員之出洋考察報告、 由《教育世界》雜誌等重要報刊二者,對於張百熙等催生二次學堂章程的官員而言,碰觸日 文的一手資料的機會並不多。. 16. 呂順長(編) ,《晚清中國人日本考察記集成:教育考察記》(杭州:杭州大學,1991 年) 。 6.

(17) 第二章. 時代背景. 本章第一節將從晚清變局為起點,自中英鴉片戰爭迫使中國打開國門以來,經歷幾次重 要戰役與革新,終至光緒二十九年(1904 年)確立頒行第一部完備的學制,三十一年(1905 年)正式廢除科舉,改由學堂系統培養人才為主要管道,以了解晚清新式學制頒訂的背景。 清代人才培養的管道不脫學堂與科舉,因此第二節將簡述清代科舉制度與學堂教育;第 三節將概述晚清新式學堂的興起與出洋留學風潮,成為晚清人才培養管道的重要改革。. 第一節 晚清變局與進行西化 壹、. 中日交會. 中日在西化的路上,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始終為中國參照。從洋務運動開展以來,清 廷尚且固守傳統,僅就技術層面的西化,可以發現清政府對於西化的態度是有所保留的, 甚至抗拒。面對日本全盤西化的政策,清廷的態度可從朝野諸多論述中了解。 當時對於日本明治維的看法,清朝臣民大多持悲觀看法,其意見不脫違背祖宗家法、 致力學習西法導致債台高築等論述。如光緒六年(1880 年)曾任江西吉安府蓮花廳同知 的李曉圃,於《日本紀游》指責日本因維新而舉國負債,甚至不如幕府時代的光景,若 要將國家富強的願望寄託於此次維新,恐怕遙遙無期。1可見改變祖宗家法,對於當時中 國保守派的立場,所造成的衝擊,一心追慕未必了解的幕府時代,抨擊的面向也僅就改 革當下所投下的成本與捨舊制取西法,並未追問制度、器物的改變、思想的引進等舉措, 是否隱含了該國未來發展的野心。 朝臣的態度也未必能視得日本徹底西化的目的;光緒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876 年 1 月 24 日) ,時任直隸總督的李鴻章與日本駐華使節森有禮,於保定直隸總督府邸的辯論, 2. 除了反映二者對於西化的接受程度落差外,也透露了二者對於國家發展大勢的不同目標. 與格局。西化對於日本只是富國強兵的手段,真正的目的與野心,恐怕是當時大清國重 臣所無法想像,而這一切直要到甲午戰爭爆發,對於雙方都產生了新的認識。. 1 2. 王曉秋,《近代中國與日本──互動與影響》,93。 王曉秋,《近代中國與日本──互動與影響》,89-90。 7.

(18) 貳、. 甲午戰爭. 光緒二十年七月(1894 年)中日爆發的甲午戰爭,終於在洋務運動實施三十年後,徹底 檢視自強運動以來的「成效」。相較於戰爭時期日本朝野停止政爭,一致為戰爭作準備;清 廷對於出兵意見不一。終在光緒二十一年正月十八日(1985.2.12)日軍攻陷劉公島,清廷經 營數十年的北洋海軍全數覆沒而徹底失敗。至此,即便光緒有意再戰,也敵不過后黨一味主 和的要求。3 1895 年 4 月日方派遣伊藤博文、陸奧宗光與清廷之李鴻章在日本下關簽訂和約《馬關條 約》。條約內容包含:承認朝鮮獨立,割讓琉球、臺灣、奉天南部予日本,並分八次付清賠 款二萬萬兩、開蘇杭等通商口岸、給予日本在中國境內設廠、製造、減稅、內河航行等特權、 另訂商約並享有領事裁判權及片面最惠國待遇,允許日軍佔領威海衛,待賠款交清、商約批 准,期間占領軍費用每年五十萬兩皆由中國負擔。後有三國干涉還遼東半島,改賠贖款三千 萬兩。4日本此次大捷,戰勝國的利益為其後來發展打下基礎,再加上三國干涉還遼事件, 日本自視力量尚不足以抗衡而忍辱接受。5然而明治政府此次主動掀起與中國戰爭,所獲得 的意外之財,和馬關條約所帶來的收穫,皆促使日本一改被殖民國的地位,邁向帝國主義之 路。 雖然日本在甲午戰爭中獲得勝利,但三國干涉還遼事件,使日本深感屈辱,尤其是面對 地理位置與利益所趨皆相似的俄國,產生了在東亞發展的強烈危機感。為了在東亞,甚至中 國的發展更加順利,日本開始積極聯合中國,無論是政府機構或是民間團體,都密切地展開 聯繫。6另一方面,甲午戰敗後的中國,為求國家與民族富強的發展,以抵抗西洋帝國主義 侵略,因此多傾向以現代化改革解救這場民族危機,而日本,正是這場現代化改革的最佳典 範. 參、 3 4 5. 6. 百日維新. 劉耿生編,《光緒事典》 ,23-28。 李雲漢,《中國近代史》 ,105。 林明德,《日本通史》 ,166-167。 鄭匡民,《西學的中介:晚清民初的中日文化交流》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66。 8.

(19) 光緒皇帝受到甲午戰敗的刺激後,積極尋求洋務運動以外的富國強兵之道,前後參閱許 多當時如康有為之《日本政變考》、《俄彼得政變記》、黃遵憲之《日本國志》以及李提摩太 (Timothy Richard, 1845-1919)編譯的《泰西新史覽要》、《列國變通興盛記》等書。7自中英 鴉片戰爭以來的三十年受盡列強欺辱,一次次被迫簽下喪權辱國的條約,8此刻,光緒皇帝 為求富國強兵,而積極向外學習以革新變法的維新意識,極力爭取慈禧太后的同意,也終於 得其首肯並退居幕後。9 光緒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6.11)頒布《明定國是》詔,正式宣布變法維新。主 導其中的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即主張以日本為師,甚至認為模仿日本的效果好過直接仿西 方列強,除前所述及關於康有為在《日本政變考序》中所言外,亦對此做生動的比喻:. 惟泰西國數極多,情勢各異,文字政俗,與我迥殊。雖欲採法之,譯書既難,事勢 不合,且其富強精巧,皆逾我百倍,驟欲致之,下手實難。惟日本文字、政俗,皆 與我同,取泰西五百年之新法,以三十年追摹之,始則亦步亦趨,繼而出新振奇… 吾但假日本為嚮導,以日本為圖樣,其行之而錯謬者,日本已蹈而去之,吾不復踐 之,其下手可推施者,日本已精擇之,吾但取而謄寫之。10. 可見維新的主導人物認為仿效日本的變革形式,就是透過日本對列強經驗的轉譯,甚至 認為以中國之地廣、民眾、資源富足等,都是成就革新的資本。再者,相對於掀起革命的法 國,或是無君的美國,日本明治政府的君主政體與中國較為接近也是事實。 同年八月初六日(1898.9.21) ,慈禧突然回到皇宮,傳旨稱光緒患病,戊戌變法告終。短 短的一百零三天,光緒皇帝共發布維新詔令一百八十條之多,宣布變法的面向之廣、速度之 快、數量之多,恐怕其內容都未能讓滿朝官員深入了解而知執行,更別提維新變法內容本身, 並未有明確的計畫實施步驟等客觀條件的配合,再加上變法之初即大裁冗員等措施,對於守. 7. 劉耿生編,《光緒事典》 ,32。 徐徹, 《慈禧大傳》(台北:學英,1997 年) ,376-379。 9 徐徹, 《慈禧大傳》,380-384。 10 孔祥吉(編) , 《救亡圖存的藍圖──康有為變法奏議輯證》 〈進呈《日本政變考》等書,乞採鑒變法以禦侮 圖存摺〉 ,58。 9 8.

(20) 舊派的打擊,而造成變法推動的阻礙,也引起慈禧太后的關注。即便是當時來華訪問的日本 前首相伊藤博文,其態度也未必支持光緒皇帝,而更多的是對新舊派紛爭的觀望。11. 肆、. 庚子後新政 雖然戊戌變法未能實現清廷革新的夢想,但歷經了庚子拳亂,簽定辛丑和約後,被迫逃. 離京師的慈禧太后,終於在光緒二十六年(1900 年)七月在西安下詔變法,此次變法內容是 以戊戌變法為基礎,重申在大多數領域改革的承諾。12同年十二月,慈禧以光緒名義發布上 諭:. ……至近之學西法者,語言文字製造機械而已,以西藝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 也。……徒學其一言一技一能,而佐以瞻徇情面,自立己身之積習,捨其本源而不 學,學其皮毛而不精,天下安得富強耶?13. 可見其對於自強運動以來的革新政策的反省,認為過去僅於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其對 於天下富強的希望,寄託在技術、制度之上,未汲取西方思想。然而真正啟動新政在光緒二 十七年三月(1901.4) ,下令成立督辦政務處,派慶親王奕劻、大學士李鴻章、榮祿、昆岡、 王文韶、戶部尚書鹿傳霖為督辦政務大臣,地方大員劉坤一、張之洞「亦著遙為參預」;至 光緒三十一年(1905.12)設立學部為止,五年內頒布了一系列政令,涉及中央機構改革、地 方行政改革、教育制度、商務、法律等方面,共二十五項改革內容。14 行政制度的改革,包含廢除捐納制度,裁併並新增官署,首先是將總理衙門改制為外務 部,為一常設性的正式機構,後又設立商部、巡警部和學部。軍事制度方面,則命各省創辦 武備學堂,建立新式軍隊。法律制度,則增加工商業、民法和商法等,按西方模式新增及修 訂。15教育方面,則透過改革科舉制度、創辦新式學堂和鼓勵出洋留學等方面,於光緒二十. 11 12 13 14 15. 王曉秋,《近代中國與日本──互動與影響》,122。 任達(著) ,李仲賢(譯) ,《新政革命與日本:中國 1898-1912》 ,36。 楊家駱主編, 《清光緒朝文獻彙編》(台北:鼎文,1973)第六冊,卷 476,C4379。 徐徹, 《慈禧大傳》,476。 徐徹, 《慈禧大傳》,476。 10.

(21) 八年七月(1902 年 8 月)由張百熙主導制定《欽定學堂章程》;之後又以此章程為基礎,光 緒二十九年十一月(1904 年 1 月)由張百熙會同榮慶、張之洞完成《奏定學堂章程》 ,16創建 中國第一部完備的西式教育制度,欲由新式學堂系統培育人才。. 伍、. 新式學堂制度的建立過程 晚清新式學堂制度的建立,可追溯到京師大學堂的成立,而其創立之議起於中日甲午戰. 爭之後。簽訂《馬關條約》不久,順天府尹胡燏棻上書,指出日本維新以來,能在短時間內 國富民強,就其之因在教育, 「是廣興學堂,力行西法結之明驗」 ,而西方各國所以富強, 「全 在廣設學堂」 。次年(1896 年)則有刑部左侍郎李端棻上奏《請推廣學堂摺》 ,除指出「人才 多寡,繫國勢之強弱」外,對於所設新學堂如同文館、水師、武備等學堂,培養人才的層次 仍未能達到安邦定國、經世濟民之大才,因此提出設立「京師大學」的主張,繼而又有維新 之士大力提倡,到光緒二十四年(1898 年)維新變法,催生京師大學堂。17京師大學堂的設 立,對於中國而言,不僅是一培養國家人才的高等學府,更是統籌全國教育與學堂體系的重 要機構,其章程作為全國各級學堂制度設計的重要參考。18 京師大學堂開辦不久即遇庚子事變,致使生徒四散,直至光緒二十八年(1902 年),委 派張百熙為京師大學堂館學大臣,並責成張百熙裁定學堂章程,不僅負責京師大學堂章程, 還有要頒發各直省高等學、中學、小學各章程,即為同年七月頒布之《欽定學堂章程》。19 《欽定學堂章程》頒布後,張百熙無法平定京師大學堂師範館學生,因拒俄事件掀起的 學潮;20再加上整體學制的設計與課程內容的西化等因素,引起朝中守舊勢力阻撓,因此清 廷增命滿人榮慶為管學大臣,後再加入張之洞一同改訂學堂章程。張之洞雖提倡西學,但更 注重中學,並堅決反對學潮,又有豐富的辦學經驗,因此他的加入自能受到守舊勢力的歡迎。 光緒二十九年(1904 年)完成的《奏定學堂章程》,是建在立《欽定學堂章程》的基礎上, 更加完備、系統化,從其《學務綱要》所提「無論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史之. 16 17 18 19 20. 徐宗林、周愚文,《教育史》,163-189。 湯一介,《北大校長與中國文化》,28-29。 王炳照,《中國近代教育史》(台北:五南,1994),173-174。 王炳照,《中國近代教育史》,174-175。 黃士嘉,《晚清教育政策演變史(1862-1911) 》(台北:心理,2006) ,375-378。 11.

(22) 學為基,必學生心術壹歸於純正」可知其態度也較為保守。21. 第二節 清代科舉制度與傳統學堂教育簡述 清代的教育制度,沿襲明朝舊制,學堂與科舉制度結合;直至光緒三十一年(1905 年) 正式廢除科舉前,始終維繫有清一代國家選用人才的重要管道。以下將分別從科舉與學堂兩 方面,概述清代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 壹、科舉 清代人才取用管道沿襲明代的科舉制度。雖然明代一度希望以學堂作為人才培育管道, 卻始終未能取代科舉對於士子的影響,而至晚清皆以科舉為主要取才管道。 清代科舉大抵承襲明代,每三年一輪,分為鄉試、會試及殿試三階段。應鄉試者必須身 家清白,凡倡優皂隸之家,與居父母喪者不得參加。22與參加科舉考試者,在蒙學或社學讀 書肄業後,尚未取得生員身分者為童生。以童生身分參加考試為童試,分縣試、府試、院試 三級,經院試錄取按成績分配到府、州、縣學就學,始取得生員資格。23而士子必須在參加 科舉考試前須先通過童試,取得官學生員資格,然後再通過歲考與科考,才取得應鄉試的資 格。24 凡子、午、卯、酉年由中央於各省省會舉行鄉試,以省為單位,錄取人數各地有其定額, 名額多寡與各地文風、人口與丁賦輕重有關;考試對象主要是府、州、縣學的生員、國子監 的貢生和監生;中鄉試者稱舉人,第一名稱解元。遇辰、戌、丑、未年,主要由禮部辦理會 試,考試地點於京師,初無定額,後至乾隆年間改分省定額錄取。中會試者稱貢生,第一名 稱會元。25考試的場次,鄉、會試均各考三場,殿試一場;考試內容方面,鄉、會試第一場, 21 22 23. 24 25. 王炳照,《中國近代教育史》,176-178。 徐宗林、周愚文,《教育史》,151。 劉秀生、楊雨青,《中國清代教育史》 (北京:新華書店,1994 年),16。 周愚文,《中國教育史綱》 (台北:正中,2001 年) ,128。 引自徐宗林、周愚文,《教育史》,151-152。 12.

(23) 考《四書》三題、《五經》各四題,士子各占一經,以八股文作答;第二場考論一道,判五 道,詔、誥、表內科一道;第三場考經史時務策五道。26新科貢士經磨勘合格者,均應參加 殿試。考試內容為經史時務策,以皇帝的名義出題策問,讀卷完畢後由皇帝最後確定名次, 前三名為一甲,稱進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27清 代科舉,除錄取正榜外,鄉、會試亦有副榜。鄉試中副榜者送國子監讀書,稱副貢;會試中 副榜者免廷試,直接送吏部授職。此外,會試落第舉人可經揀選、大挑或截取之管道,任知 縣、教職或由本省督撫送吏部候選。28 雖然考試內容以解經取代原來帖經、墨義的背誦方式,但因官方確立標準版本,又明代 以來以八股文為作答形式,因此從作答內容到答題形式,皆使士人思想受到極大的箝制。 29 鄉、會試三場考試內容,除經義之外,也重視實務相關的策論。然試卷太多,即如江南鄉試, 江蘇安徽兩省合闈,考生幾及萬人,每場三篇,每人九篇,所有經義策論不下數萬篇之多, 又鄉試閱卷者僅主考二人同考四人(同考官初閱,擇優上呈主考復閱完奪)。加上後場之論 表判策諸文,依定制士子第三場於八月十七日結束至大省九月五日前放榜;30到大約十多天, 自彌封、謄錄、對讀等作業到閱卷完畢,閱卷流程繁複,勢必無法一一細閱,迫使考官發展 因應之道,當是先以首場文字定優劣,被淘汰者,其後面兩場試卷亦摒而不閱,方能省時。 於是逐漸形成只重首場試卷,尤其是四書義的情況。31而有八股文箝制士人思想之說。 清初鑑於明代科舉眾多弊病,即有對八股文存廢的討論,康熙朝雖以八股文與政事無 涉,一度取消科考以八股作文,但康熙八年(1669 年)又恢復。顯然科舉的功能,對於帝王 而言,並非全然僅是為國舉才而已。32一朝登科固然光宗耀祖,令人欣喜,但對於科舉的投 資,又有多大?依張仲禮對太平天國以後生員總額估算,文武生元總數約 91 萬,其中文生 員約 64 萬左右;33於有清一代已是人數高峰;清代共開 112 科,錄取 2 萬 6 千餘人。又周愚. 26. 徐宗林、周愚文,《教育史》,151。 劉秀生、楊雨青,《中國清代教育史》 (北京:新華書店,1994 年),22。 28 徐宗林、周愚文,《教育史》(台北:五南,2004 年) ,153-154。 29 周愚文,《中國教育史綱》 (台北:正中,2001 年) ,131-132。 30 劉兆璸,《清代科舉》 (台北:東大,1977 年),26-49。 31 黃明理,〈歸有光的治術儲備──以策問對為核心的討論〉 ,發表於華梵大學中文系主辦「第六屆生命實踐學 術」研討會(台北:華梵大學中文系,2007 年 11 月 3 日) 。 32 王凱符,《八股文概說》 (北京:中華書局,2002 年) ,60。 33 張仲禮、李榮昌(譯) , 《中國紳士研究──關於其在十九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 (上海:上海社科院, 13 27.

(24) 文對於〈明清科舉考生數與錄取人數失衡問題的因應對策之分析〉初稿,提及整個清代官學 生中舉入仕的機率為 2.3%左右,亦即 97%的人一輩子注定與科舉絕緣,亦即文生員中僅有 1472 人能上榜,其餘 63 萬 8 千多人要尋求其他出路。34可知士子期望登科一躍龍門之難,卻 也由此窺知科舉盛行於歷代,代代君王沿用,未必全然在為國舉才,更多的可能是攏絡高級 知識分子,利用做官誘餌吸引士子目光,為此窄門,奉獻一生精神在八股文的鑽研,無從他 顧。. 貳、 學堂與教育 清代的學堂可依所在地分為中央官學及地方學堂兩種;進入官學的學前教育包含蒙學與 社學,發展至清代已被納入官方管轄範圍。35因此以下將依序說明蒙學、社學與地方官學、 中央官學的學堂教育內涵。 一、. 蒙學. 蒙學主要由民間知識分子開館授課,有多種辦學形式,包含常年設館、季節性開課、村 中仕紳出資建館聘師供本村孩童就學、宗族支用族產興辦學堂供本族子弟入學,或由大戶人 家用高薪聘用教師到家塾教授本戶子弟等,36就家塾、私塾、書塾、蒙館、書館、義塾、村 塾、村校、冬學、鄉校、村學、族學等名稱37也可窺知一二。 蒙學教育一般可分為識字與讀書兩個階段。識字階段主要運用《三字經》 、 《百家姓》 、 《千 字文》等教材,教授識字入門,後再藉《小學》 、 《聖諭廣訓》 、 《高厚蒙求》 、 《史學提要》 、 《名 物蒙求》等,教授一般常識與倫理道德。以讀書為主的階段,教學內容主要目的在銜接官學 教育,所選教材則如《四書》 、 《孝經》 、以及政書、史書、著名詩詞文範,同時學習制藝等。 38. 二、. 社學. 社學的創設可溯自元代,經明初政府倡導普遍設置於各地,至清代准每鄉置社學一區, 1998 年) ,80。 34 該文正投稿中,經周愚文同意引用。 35 劉秀生、楊雨青,《中國清代教育史》 ,29。 36 劉秀生、楊雨青,《中國清代教育史》 ,29-30。 37 周愚文,《中國教育史綱》 ,351-352。 38 劉秀生、楊雨青,《中國清代教育史》 ,30。 14.

(25) 挑選文藝通曉、行儀謹厚者擔任社師,且免其差役,量給廩餼養贍,目的在就近教化鄉民。 發展至清代的社學,隨著對教師的遴選、待遇與出路等規定,可反映逐漸由公辦轉為官辦性 質。39社學的教育內涵較接近蒙學的第二階段,且亦為官學管轄;社學學生考列第一等,可 升入官學取得廩生資格,廩生無缺額時則可以增廣生員資格入學,依次遞補。此外,府、州、 縣學生若學業表現不佳而受到處分時,或有開除生員資格,降為社學學生之規則。40 至明清時期蒙學與社學,有類似的學堂規制,開學時間約在春季,最早在元月十五日開 學,短則至秋九月散學,長則至十二月二十五日散館,亦有三四月間開學,至隔年一月結束 者;或有冬學僅上課三數月。每日授課時間各地不一,依粵東義學規定每日辰時集,申時散, 亦即七時至十七時。學生入學時,應致贈教師贄見禮,並定時向先師即先生行禮,或每日或 朔望行之。41 自宋明以來,隨著童蒙教材的日漸增多,也開始發展相關的訓蒙理論。依其理念可分為 兩大派別,一為程朱理學,主澹靜、惡嬉戲、重管束,強調兒童階段應以生活教育與品德教 育為主而非知識教育,因此著重灑掃應對進退等幼儀的學習,此派以朱熹〈童蒙須知〉為代 表;一為陸王心學,強調自由、自然、鼓勵舒暢與活動肢體,反對拘束與體罰,以培養誘導 的觀點,注重順應兒童天性、重活動、反對體罰,此派則以王陽明的〈訓蒙大意〉為重要著 作。42根據陳涵邡的研究也指出,就晚明至清中葉時期的訓蒙理念特點中提到,教學方法上 雖不脫傳統記誦,但已逐漸重視對兒童講解經書,以增進兒童對學習內解,進一步產生學習 興趣;管教態度上,也呈現由傳統嚴厲的態度,轉向王陽明式同情鼓舞的態度,即是主張嚴 格的唐彪,亦在《父師善誘法》下卷,透露對兒童的關愛。43可見自宋代蒙學理論萌芽至清 代,教學理論隨著在現場實踐的經驗累積,也融合二者理論於其教學之中。 三、 地方官學 清代地方學堂依行政區劃分,主要設有府、州、縣儒學,每學均設教官,府設教授、州 設學正、縣設教諭,以上職務均置一人,另皆設訓導一人。儒學之學生稱為生員,分廩膳生、. 39 40 41 42 43. 周愚文,《中國教育史綱》 ,347-349。 劉秀生、楊雨青,《中國清代教育史》 ,30-31。 周愚文,《中國教育史綱》 ,360-361。 周愚文,《中國教育史綱》 ,371-373。 陳涵邡,《晚明至清中葉訓蒙理念的探討》 (國立台灣師範大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1),117-118。 15.

(26) 增廣生及附生;初入學稱附學生員,經歲試、科試等第高者補充廩、增二生員額。44 課程方面,主要有《御纂經解》 、 《性理大全》 、 《詩》 、 《古文辭》 、 《十三經》 、 《四書》 、 《二 十二史》 、 《資治通鑑綱目》 、 《大學衍義》 、 《歷代名臣奏議》 、 《文章正宗》 、 《大清律》 、 《三通》 等。45生員初依規定有月課季考,內容包含《四書》 、 《五經》 、策論、大清律刑名、錢穀等; 但受到科舉制度影響,生員只有每月按時到學聽教官宣讀《訓飭士子文》及祭祀而已。生員 的待遇均免其丁糧,僅廩膳生及增廣生得享有廩膳。地方儒學生的主要出處,依是以貢生名 義,經由五貢方式升入國子監,另一則是參加鄉是中式為舉人。46 四、 國子監 清代中央官學包含國學、算學、八旗官學、宗學、覺羅學、景山官學及咸安宮學等,除 國學與算學外,其餘均為八旗子弟所設之貴冑之學。國學又稱國子監,兼有學堂與行政機關 的功能,大抵承襲自明代舊制,國子監內設有孔廟,廟左學右,並定期舉行釋奠及釋菜等學 禮,皇上亦曾親自釋奠孔廟;每月朔望、先師誕辰及新科進士謁廟時舉行釋菜禮。47 國子監的學生來源分為貢生與監生兩類。貢生又分為歲貢、恩貢、拔貢、優貢、副貢及 例貢六種;監生則有恩監、蔭監、優監及例監四種。48除按月例行發放膏火銀外,又每年賞 給國子監白銀 6 千兩,充作開課時之膳食費、補助清寒學生等;此外,貢生與監生都免役。 但被錄取的貢生或監生並非都坐監讀書,須通過考試,貢生考中一二等者,監生考中一等者, 始取得入監讀書資格,而入堂坐監名額有限,取得入監資格後還要等待空額。坐監時也因身 分不同而各異,恩貢最短六個月,例監最長三十六個月。49 課程方面與府、州、縣學大同小異,以《四書》 、 《五經》 、 《性理》 、 《通鑑》等書為必修, 其他八經、二十一史等可依學生自選,並要求每日臨摹晉唐名帖,以及學習詔、誥、表、策、 判等公文書體例。課程之外尚有考試,又分為月考與季考,考試內容都是《四書》、《五經》 及公文書。50國子監生的出路方面,順治時曾可直接經廷試授官,主要還是參加科舉,或可. 44 45 46 47 48 49 50. 徐宗林、周愚文,《教育史》,146-147。 劉秀生、楊雨青,《中國清代教育史》 ,33。 徐宗林、周愚文,《教育史》,146-148。 徐宗林、周愚文,《教育史》,143。 徐宗林、周愚文,《教育史》,144-145。 劉秀生、楊雨青,《中國清代教育史》 ,37-38。 劉秀生、楊雨青,《中國清代教育史》 ,38-39。 16.

(27) 經任子、官生、優秀、捐納等方式入仕。51 綜觀清代傳統掄才途徑,中央與地方官學、社學等,都結合了走向科舉的目的,學堂之 間並無明確的聯繫,因此即便有中央與地方官學之分,卻沒有明確的銜接與聯繫,就課程而 言,也因求學目的直指科考,因此選擇有限,僅就各學堂閱讀書目,多是一再複習四書、五 經。對學生的態度方面,雖有研究可概分朱熹與陽明之說,但史料零星而有限,未必足以代 表清代各種學堂的教師形象,但可作為中國自古以來,對學童的印象與教學方法的概覽。. 第三節 晚清新式學堂及出洋留學簡述 洋務運動時期之教育改革,大略可分為國內設立新式學堂,以及派遣留學生出洋兩方面 進行。本節將分別概述晚清新式學制正式頒布前,新式學堂設立概況,以及簡述晚清出洋留 學風潮。. 壹、. 晚清新式學堂簡述 關於國內教育改革的重點可略分為設立三類西式學堂:一、外國語學堂;二、技術學堂; 52. 三、軍事學堂。 此外,因應三種學堂的發展,遭遇師資不足等問題,稍後也促成了師範學 堂的設立。 同治元年(1862 年)七月,在多次簽訂條約卻遭受不平等待遇,清廷終於發現語言人才 的缺乏,因此,由當時出任甫成立之總理衙門的恭親王奕訢,援乾隆二十二年(1757)於內 閣開設之俄羅斯文館為例,奏請設立京師同文館,由外國延訪充當教席者,並於八旗滿、蒙、 漢中挑選天資聰慧、年在十三四以下者各四五人俾資學習,每三年由衙門堂官自行考試一次 核實甄別,按舊例優者授七、八、九品官等,所需經費則由奏撥南北海關船鈔項下支給,希. 51 52. 徐宗林、周愚文,《教育史》,145。 徐宗林、周愚文,《教育史》,163。 17.

(28) 望藉此專責培養外交與翻譯人才。53學堂設立後,學堂規模與學生數等皆陸續擴充,所學內 容除外語及漢文經學外,尚包括西方自然科學、數學及法政經濟等。學生在學提供免費茶水 飲食住宿及書籍,每月有膏火;月課季考優者有獎勵。54 繼而時任江蘇巡撫李鴻章與廣東相繼以當地多涉外交事務所需,亦奏請設立上海廣方言 館及廣州同文館,55招收對象為近郡年十四歲以下聰穎文童為主,名額四十名,課程內容除 外國語文外,尚須學習中學,包含經學、史學、算學、詞章等外、自然科學與實學。修業至 少三年,經費則由江海關船鈔支出。上諭准上海設廣方言館,也命廣州援例辦理,經費則來 自粵海關。兩地相繼設立修習外國語文之學堂,皆為培養當地所屬官方之語言人才,以應付 日益增加的對外交涉事務。語言學堂的開辦,除培養許多晚清民初的外交使節外,也引進近 代科技與西學,並翻譯大量外文書籍,亦為日後其他新式學堂培養不少師資。56 技術學堂方面,則有同治六年(1867),為因應海防需求,先設造船廠,後由甫離任的 閩浙總督左宗棠,建議創設之福建馬尾船政學堂,學堂二分為製造學堂與駕駛學堂,學制五 年,前者習法語,後者習英語;旨在培養駕駛與造船人才,招收對象是當地十餘歲,性資聰 穎、粗通文字子弟。57 軍事學堂,最早設立於光緒六年(1880),北洋大臣李鴻章奏請創設天津水師學堂,仿 船政學堂,分駕駛、管輪兩科,旨在培養海軍人才,經費由海防經費下開支。後亦有天津武 備學堂(1885),仿德國陸軍建置,專司陸軍人才之培養,日後北洋軍閥多半由此出身;後 亦有廣東水陸師學堂、江南水師學堂、直隸武備學堂、湖北武備學堂等開辦。. 58. 在《奏定學堂章程》頒行以前,這些自洋務運動時期陸續發展的新式學堂,其共同特點 有六:一、皆為獨立學堂的設置,並未形成一套制度,僅為橫斷移植。二、學堂層次而言接 近中等學堂階段,卻未有上下銜接的系統性發展。三、學堂名稱為專門學堂,但課程內容卻 接近普通學堂。四、招收對象以十三歲左右青少年為主,除外語學堂,其他二類學堂在科舉 存在的情況下,所收應屬清貧子弟居多。五、經費來源均屬專款,而非戶部經常性撥款。六、 53 54 55 56 57 58. 朱有瓛主編, 《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一輯上冊,4-9。 徐宗林、周愚文,《教育史》,164。 朱有瓛主編, 《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一輯上冊,214-217、256-257。 徐宗林、周愚文,《教育史》,165。 徐宗林、周愚文,《教育史》,165。 徐宗林、周愚文,《教育史》,165-166。 18.

(29) 學生待遇而言,均提供食宿、膏火,獎勵優者,學程優者亦安排出路。 59這些新式學堂的興 起,其量與影響力與傳統學堂相比仍十分有限,無法替代甚至撼動原有的教育制度與科舉制 度,一切的變化要等到系統性的學堂制度出現,才能對中國教育的發展產生新的面貌。 另外,師範學堂的設立,萌芽於光緒年(1897),早在鴉片戰爭前就有西方傳教士進入 中國傳教,後則憑藉不平等條約及列強武力庇護,相繼在中國南部沿海地方興辦教會學堂, 課程兼融中西,而這學成之人,則被教會學堂視為「傳道」與授業的種子,因此或有英國傳 教士李提摩太、德國傳教士花之安及狄考文等人呼籲,教會學堂亦有培養學堂師資使其介紹 西方學術於國人之議。60洋務運動時期,新式學堂大量興辦,新學之師資本依賴教會學堂培 育之人才,此時有黃遵憲、王之春、鄭觀應等人引進西方師範教育之概念,但真正重視師範 教育要到甲午戰敗後,對三十年洋務運動的檢討。61 梁啟超認為洋務運動的失敗,其中一受病之根即是「師範學堂不立,教習非人也」,討 論到洋務學堂聘請外人擔任教習,卻常因語言不通,即便及時口譯,也強半失真;此外,表 達上又有語法等問題,再者西人不專一國,因此提倡師範學堂的建立,以自發培養人才做為 學堂發展的基礎。終於光緒二十三年(1898),由大理寺卿盛宣懷在上海設立南洋公學,分 立四院,先設「師範院」,直至光緒二十九年(1903)裁撤,共培養師範生 71 人。62雖然至 庚子後新政時期,下詔各省興辦中小學堂,光緒二十八年(1902),張謇以大生紗廠盈餘創 設通州師範學堂,為第一個民辦師範學堂的代表,接著有張之洞創設之湖北師範學堂、袁世 凱定設立的直隸師範學堂等,但此時期師範學堂課程與對師範生的期待,尚停留在傳統的觀 念,直到《奏定學堂章程》頒行後,才確立師範學堂的系統性發展。63 由此可知,新式學堂的設立,隨著一次次的改革與反省中進步,不論就人數上或學習課 程,乃至學堂的影響力,都尚未能撼動既有傳統制度;直到《奏定學堂章程》頒定後,才使 這些獨立發展的學堂,納入學制,使全國各級學堂有其完備的體系,以培育人才,作為國家 革新富強的基礎。 59. 徐宗林、周愚文,《教育史》,166-167。. 60. 凌興珍,《晚清新政與教育轉型──清季四川師範教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年) ,46。. 61. 凌興珍,《晚清新政與教育轉型──清季四川師範教育研究》,49-50。 凌興珍,《晚清新政與教育轉型──清季四川師範教育研究》,49-50。 凌興珍,《晚清新政與教育轉型──清季四川師範教育研究》,52-54。 19. 62 63.

(30) 貳、. 晚清出洋留學簡述 晚清派生出洋留學,依留學所在國家,大略可分為留歐、留美與留日,三條路徑,而留. 學地點的選擇又因時而變。依派遣時間分,可以光緒二十年為分界。64 派生出洋留美之議,最早由容閎提出。容閎出生廣東,早年求學於美國耶魯大學,學成 歸國後受曾國藩賞識,而得其相助奏請選派幼童赴美。同治十一年(1872)至同治十三年 (1875)間,每年挑選上海、寧波、福建、廣東等地,十三至二十歲間身家清白之幼童,共 一百二十名分四次派遣留美十五年,返國後將委以職務,經費由江海關洋稅下支出。然最後 卻因觀念衝突與人事紛爭等因素,最終於光緒六年(1880)全部召回收場,此後選派幼童出 國留學的方式不再,而以青年或成人為主。實際回國之九十四名學生,其中已有大學畢業及 肄業者,雖返國後並未受到重視,日後卻多有成就。65返國之留美學生,分送上海電報局、 福州船政局、江南製造總局、天津水師、機器、魚雷、電報、醫館等處,其中三十三名大專 學生中只有二位獲學士學位,其中一名即為著名工程師詹天佑。66 留歐方面,大抵由各地方新式學堂選派學生出洋學習技術為主,如同治十二年(1873) 沈葆楨請派福建船政學堂學生,赴法國學習駕駛造船,雖因時局變動而未定,卻也開啟留歐 之風。後有李鴻章於光緒二年(1876 年)請派德國、法國與英國,分別學習製造、駕駛等技 術,留學期限三年,由地方支給經費,後因財政困窘而撤回留學生。據統計同治十一年至光 緒二十年間,派至西歐學生共七十二名。. 67. 光緒二十年以前,由於留學風氣未開,且對外觀感不佳,因此朝野對於留學位未必支持, 普通士庶之家也不願讓子弟出洋冒險,相較之下,科舉的既有存在更為安定,此時並未將留 學視為一種特權。68此時其特點為:人數少、規模小、時斷時續,處於近代留學教育的起步 階段,然其重要意義在於解決國內某些領域急需人才的現實問題,也推動了後續而來的社會. 64 65 66 67 68. 徐宗林、周愚文,《教育史》,167。 徐宗林、周愚文,《教育史》,167-168。 田正平,《留學生與中國教育近代化》(廣州:廣東教育出版,1996 年) ,52。 徐宗林、周愚文,《教育史》,168-169。 徐宗林、周愚文,《教育史》,169。 20.

(31) 衝擊。69 光緒二十年以後,經歷中日甲午戰敗的打擊,朝野思變的態度,對於留學教育也轉為積 極,派遣地區又以日本為主。光緒二十四年(1898)訂定正式章程後,無論中央選派、地方 派遣或自費等留日學生皆絡繹不絕;70據統計,自光緒二十七年至三十二年間,留日學生達 萬餘人。留日之風興起的原因,包含清政府頒行章程鼓勵外,日本政府在面對俄國的競爭下, 也大力推行吸引中國留學生的政策,並且派出許多考察訪問學者,各處遊說中國當權人物派 遣學生赴日留學,日本教育界並於 1906 年前後,特別為中國留學生開辦學堂或科系,再加 上民族存亡的危機感,留學日本又如張之洞在〈勸學篇〉所言「路近費省、去華近易考察、 文同易通曉、西書甚繁而東人已刪節而酌改、兩國情勢風俗相近易仿行」等優點。相較於光 緒二十年以前,留日學生的地域分布較廣,且有女子隨父兄、丈夫等一同留日,研習科目也 更為多樣,至 1905、1906 年留日學生數達到巔峰。其後牽涉清政府留學生派遣政策的轉變, 提高留學生歸國任官職的門檻,一方面欲提高留日學生的專業程度,也考量革命派留學生在 日本的活動,轉而提倡留學歐美的政策;同時日本政府對教育經費的縮減,並對留日學生的 整頓等政策;又有中國普通教育的發展,已能一定程度上滿足中小學補習教育的需要,且 1905 年廢除科舉,再加上中日關係轉變等因素,使留日風潮逐漸消退。71 留歐方面,自閩廠生留歐終止後,總理衙門再提派升出洋習農工商之議,而於光緒三十 年(1904)由外務部與學務大臣共擬《遊學西洋簡明章程》,鼓勵遊學西洋。留美方面,則 有光緒三十四年(1908)美國國會通過退還部分庚子賠款,將此項經費用以選派學生赴美遊 學,並於宣統三年(1911)成立清華學堂為預備學堂,而成留美之風。72 綜觀晚清人才培養制度,無論是傳統學堂,或是各地陸續興辦的新式學堂,大多以個別 設立、為特定目的,培養所需人才,因此就其學堂尚無體制、規模小,專業分散而零星、各 省教育建設落差大,且各種學堂間並無聯繫等情形,可以確定至少當時並未有國民教育的觀 念──希望透過對大眾的普及教育,整體提升國民素質,遑論藉由國家設計之教育制度,培 養各種不同學術與專門技術的發展,進而能與西方列強競爭的企圖。 69 70 71 72. 田正平,《留學生與中國教育近代化》 ,65-66。 徐宗林、周愚文,《教育史》,187。 田正平,《留學生與中國教育近代化》 ,70-93。 徐宗林、周愚文,《教育史》,187。 21.

(32) 22.

(33) 第三章 學堂章程分析 按歷史發展順序,應先討論影響學堂章程制定的因素分析,再與學堂章程進行比對,但 考量閱讀順序,宜應先了解學堂章程內容,再回溯分析影響學堂章程的因素,作為抵想學堂 章程內容的證據。因此第三章首先分析《欽定學堂章程》與《奏定學堂章程》內容,再於第 四章探討三份官員赴日考察記錄,以及對於學堂章程內容上的連繫,第五章討論《教育世界》 雜誌內容,並核對雜誌內容對學堂章程內容的相同之處;最後於第六章綜合討論兩次學堂章 程受日本影響的因素分析。 本章將分別分析《欽定學堂章程》與《奏定學堂章程》,並專論學堂制度,範圍將涵蓋 初等、中等至高等教育;除此之外,略述仕學館、師範學堂以及實業學堂。第三節將對照此 二學堂章程,就其內容演變及法條體例,進行比較分析。. 第一節《欽定學堂章程》內容分析 光緒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1902 年 8 月 15 日) ,張百熙上奏之〈進呈學堂章程摺〉所附 六學堂章程,統稱《欽定學堂章程》 ,亦即「壬寅學制」 。張百熙於上奏摺片中說明,此一版 本的學堂制度設計,「各本章程試辦數年之後,倘不無窒礙,或須更造精深之處,應請隨時 增改」1,因此就六本章程內容而言,為原則性規定,強調希望各省能夠照章辦理,並且依 實際辦理情形,增減修改;為切合各地一體適用,章程中多保留彈性,如入學年紀、國民基 本教育等,皆因學堂制度初興,並未嚴格限制。 《欽定學堂章程》內容包含六個章程,依序排列如下:《京師大學堂章程》、《考選入學 章程》、〈高等學堂章程〉、《中等學堂章程》、《小學堂章程》、《蒙學堂章程》;其中,京師大 學堂所設之預備科及仕學館、師範館之考選事宜,特別訂出《考選入學章程》,因此將併入 《京師大學堂章程》討論,然仕學館對象為準官員之西學研習,並不屬於一般學堂教育,因 此不列入討論。此五級學堂章程,均以類似主題設計,約分四章:第一章〈全學綱領〉、第 二章〈功課教法〉、第三章〈各種規則〉、第四章〈一切建置〉。. 1. 張百熙〈進呈學堂章程摺〉 ,璩鑫圭、唐良炎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學制演變》 ,233-235。 23.

(34) 整體學堂制度之設計,分別為:蒙學四年、小學三年,為義務教育階段;中學四年,高 等學堂三年,大學堂三年,自蒙學入學約六、七歲始,至大學堂畢業至少需費時二十年。各 級學堂修業年限可參考圖 3-1:. 圖 3-1 《欽定學堂章程》學制圖. 資料來源:孫邦正,《中國學制問題》(台北:台灣商務,1973 年),7。. 以下將依各級學堂章程寫定順序,分別依照辦學宗旨、體制、課程、學生、師資、學堂 規則及設置一一介紹其內涵:. 壹、. 《京師大學堂章程》及《考選入學章程》分析 有關《京師大學堂章程》及《考選入學章程》分為七部份,茲摘陳要點如後:. 一、. 辦學宗旨. 京師大學堂辦學目的,在「激發忠愛、開通智慧、振興實業」為目標,造就通才」。2 二、. 2. 體制. 《欽定京師大學堂章程》 ,璩鑫圭、唐良炎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學制演變》 ,235。 2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tudents are provided with opportunities to learn and develop the skills, strategies and confidence needed to participate in Guided and Independent Reading as well as the

• Among the learning objectives for ELEKLA, the languag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literary competenc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attitudes specific to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Among the learning objectives for ELEKLA, the languag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literary competenc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attitudes specific to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king use of the Learning Progression Framework (LPF) for Reading in the design of post- reading activities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read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 that support their

3 recommender systems were proposed in this study, the first is combining GPS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distance to recommend the appropriate house, the user preference is used

This study uses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main technology develop- ment evaluation models adopted by Asian (Taiwan, Japan, Korea, Singapore, and Mainland

Field research, SWOT analysis and benchmarking were used to know Ma-Sing’s school vacant spaces strategies and its plan of school vacant spaces was thus promoted.. The study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changes resulting from parents attending a study group designed by class teacher that include reading a chosen book and engagin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