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在地老化: 台灣二十一世紀長期照護的政策方向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在地老化: 台灣二十一世紀長期照護的政策方向"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在地老化:台灣二十一世紀長期照護的政策方向

吳淑瓊;莊坤洋

Abstract

邁入二十一世紀,台灣人口立即飛快老化,老人的長期照護問題將嚴重挑戰我國公共政策。從國 際經驗可知,世界主要國家的老人照護政策,均以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為最高指導原則, 認為老人應在其生活的社區中自然老化,以維持老人自主、自尊、隱私的生活品質。因此不論國 家體制為何,其資源發展、服務提供、組織管理、財務支持等策略,均支持社區長期照護體系的 建構,希望以『在地』的服務滿足『在地』人的照顧需求,盡可能延長他們留住社區的時間。反 觀我國在行政院 1998 年核定的兩個三年計劃之下,機構式服務資源大量成長,但是,支持老 人留住社區的服務資源卻依然十分欠缺。顯示我國的發展趨勢如不立即調整,將嚴重背離去機構 化之世界潮流,將使我國不但必須負擔機構昂貴的照顧成本,又無法滿足我國民眾『在地安老』 的願望。因此,我國的老人長期照護政策應全面目標『在地老化』發展,需要努力的方向包含: (一)評估地區長期照護需求,設定發展目標;(二)發展多元的『在地』服務,服務當地民眾;(三) 連結資源建構社區照顧網路,提升服務成本效益;(四)優先提供居家支持服務,降低對機構式服 務的依賴;(五)建構財務制度,支持社區式長期照護體系之發展。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大師這篇論文把二十世紀以前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分成五個時期:秦漢

“…are no longer walled gardens with ‘keep out’ signs, but open and exciting hubs offering us an intellectually charged socket into which we can all plug when in need of

 在公元前第三世紀后期,印度阿育王(公元 前269~232)護持佛教,舉行第三次 結集後,向外地派遣九個傳教僧團,其中一 支由 摩哂陀長老 ( 阿育王的兒子 )

約千年的時間 二十世紀初及以後 約百多年的時間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世史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史 文化史

根據冉雲華教授〈中國早期禪法的流傳和特點〉一文的研究,中國佛教從第五世紀後期 到第七世紀初,禪法開始在各地流傳開來,大致發展成四個不同的流派: (一)

大多是對佛教進行管理方面的內容。前已述及,唐令迄今為止已經佚失。二十世紀初,在中

[r]

台灣大選將於明年 1 月登場,屆時將舉行第十五任總統、副總統與第十屆立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