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位教師以圖畫書進行幼兒正向情緒教學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一位教師以圖畫書進行幼兒正向情緒教學之研究"

Copied!
23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碩士論文. 一位教師以圖畫書進行幼兒正向 情緒教學之研究. 指導教授:簡淑真 博士 研究生:林正苹 撰. 民 國 101 年 07 月. i.

(2) ii.

(3) 謝誌 我終於寫完了!!!終於放下心中的大石頭了!!!兩年來最 牽掛的事情,終於完成了,這一路上當然是挫折多於喜樂,但最終成 果是值得的!!! 這些日子以來感謝指導教授簡淑真教授的細心教導,也感謝口試 委員許錦雲教授、黃瑞琴教授的尊尊教誨,仔細指正本研究中的缺 失,讓論文趨向完善,我都虛心受教並謹記教誨。當然還要感謝人發 系系主任周麗端教授的鼓勵,以及所上教師廖鳳瑞教授、何慧敏教 授、賴文鳳教授的授課,讓我在碩班學習成果豐碩。 在研究期間,感謝受訪幼兒園的配合,以及幼兒園教師的參與, 我才能順利完成本次研究,再次感謝。同時感謝朋友們的鼓勵和關 心,讓我覺得與人同在。最後,謝謝許先生的相知相伴,陪我熬過這 些艱苦的歲月。 研究,的確是辛苦的,但最終「美」會留下,一切都會是值得 的!!!想像我的論文放在國圖的架上,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 而我辦到了!!!碩士畢業,邁入人生下個階段,同時期許自己,能 在社會上有所貢獻!!! 林正苹 謹記 2012 年 07 月 iii.

(4) iv.

(5) 摘要 一位教師以圖畫書進行幼兒正向情緒教學之研究 本研究藉櫻桃附幼櫻桃班實施正向情緒教學,分別以自信、愉 悅、知足和樂觀為主題,由陳老師進行圖畫書教學為期八週。本次設 計規劃以陳老師為主,研究者為輔,再由陳老師執行,研究者則在教 學後訪談陳老師,以促進教學在設計、執行、檢視和改善間不停循環。 研究者運用觀察、錄音、訪問的方式,蒐集現場資料,包含教室環境 的規劃、師生的互動及教學活動的進行,以利瞭解實際的情況。 研究發現陳老師在設計時擬訂關鍵教學目標,並提供穩定的環境 和例行的作息,促進幼兒的學習。陳老師在執行時持續改善的教學設 計,並運用圖畫書情節幫助幼兒理解正向情緒,且利用提問鼓勵幼兒 表達正向情緒,亦提供幼兒足夠的時間回顧生活經驗。陳老師在歷程 中的轉變,從理解正向情緒教學的運作,到教學技巧愈趨成熟,亦嘗 試不同方式進行教學。另外,教學人數的安排,圖書畫寓意的選擇, 討論題目的篩選,課程的整合皆是陳老師所遇到的困難。最後依據研 究結果,對相關單位提出建議。 關鍵字:正向情緒、正向情緒教學. v.

(6) vi.

(7) Abstract. A teacher used picture books executed children's positive emotional teaching. The study used cherry preschool cherry class to implement the positive emotions teaching. Self-confidence, joy, contentment, and optimism are the theme of picture books teaching for a period of eight weeks by teacher Chen. The design and planning mainly to teacher Chen, researcher supplemented, executed by Chen, researchers interviewed teacher Chen after teaching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in the design, implementation, review and improve inter-non-stop cycle. Researcher used observation, recording, accessible way to collect field data, including the planning of the classroom environment,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facilit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study found that teacher Chen defined key teaching objectives of, and provided a stable environment and routine schedule for children learning, in the design. Teacher Chen continued to improv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used the picture books to help children understand positive emotions, and used questions to encourage children to express positive emotions, and also to provide children sufficient time to review their life experience. Teacher Chen from underst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positive emotional teaching, teaching skills increasingly mature that, tried different ways of teaching in the course. In addition, the number of arrangements of teaching, choice of books drawn to discuss the subject of screening,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urriculum were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by Teacher Chen.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recommendations related units.. Key word: positive emotion, positive emotions teaching activities. vii.

(8) viii.

(9)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情緒的內涵.......................................................................... 9. 第二節. 正向情緒意涵...................................................................... 26. 第三節. 情緒教育意涵與相關研究.................................................. 43. 第三章. 研究方法實施............................................................. 65. 第一節. 研究方法.............................................................................. 65. 第二節. 研究場域.............................................................................. 69. 第三節. 研究對象.............................................................................. 74. 第四節. 研究歷程.............................................................................. 79. 第五節. 資料的處理與分析.............................................................. 第六節. 資料的可信度與研究倫理.................................................. 86. 第四章. 82. 研究結果..................................................................... 89. 第一節. 正向情緒教學之設計與規劃.............................................. 89. 第二節. 正向情緒教學之執行.......................................................... 100. 第三節. 正向情緒教學歷程中教師的轉變...................................... 159. 第四節. 正向情緒教學所遇之困難與因應方式.............................. 16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75. 第一節. 結論...................................................................................... 175 ix.

(10) 第二節. 建議...................................................................................... 181. 參考文獻..................................................................................... 185 一、中文............................................................................................... 185 二、西文............................................................................................... 189. 附錄............................................................................................. 191. x.

(11) 表 次 表 2-1 Piaget 情緒發展階段論................................................................. 16. 表 2-2. 正向心理學與傳統心理學的比較................................................. 29. 表 2-3. 正向情緒意涵................................................................................. 40. 表 3-1. 櫻桃附幼 100 學年度作息表......................................................... 71. 表 3-2. 櫻桃班觀察與訪談時間................................................................. 75. 表 3-3. 分類符號......................................................................................... 86. 表 4-1. 正向情緒圖畫書列表..................................................................... 94. 表 4-2. 正向情緒教學使用之圖畫書......................................................... 93. 表 4-3. 正向情緒教學教學流程規劃......................................................... 99. xi.

(12) 圖 次 圖 2-1. 擴展建立理論.............................................................................. 35. 圖 3-1. 櫻桃班教室內位置圖.................................................................. 73. 圖 3-2. 正向情緒教學實施流程.............................................................. 77. xii.

(13) xiii.

(14) xiv.

(15)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為「一位教師以圖畫書進行幼兒正向情緒教學之研究」,透過 參與觀察和半結構式訪談,以瞭解幼兒園實施正向情緒教學實際情況,包 含教室環境的規劃、師生的互動以及教學活動的進行等,以期增進對於正 向情緒教學實施歷程的瞭解,並分析正向情緒教學實施歷程且給予相關單 位建議。 本章共四節分別說明,首先介紹研究背景與動機,其次根據研究動機 提出研究目的,再者形成研究問題,並針對本研究之名詞完整解釋,最後 說明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幼兒園是幼兒接觸社會團體生活的場所,生活範圍從家裡延伸到學 校,幼兒的角色從家中的焦點變成團體中的一份子,幼兒在過程中面臨外 在環境以及人事物的變化,難免身心受到影響,產生不同的變化,也就是 個體受到了刺激,產生了情緒反應等變化。然而,幼兒如何透過情緒,協 助自身適應外在的變化,例如學習表達合宜的情緒以利融入團體生活、適 當和教師描述自身的感受等,都是不可或缺的。 幼兒隨著年齡的增加,情緒發展也日漸成熟,情緒表達從外顯變到內 隱,能夠漸漸學會控制情緒,能夠被直接到間接的刺激引發情緒,情緒表 達的內容從生理需求變到社會性需求,因此幼兒的情緒發展,亦協助其面 對成長過程中的變化。 在幼兒園裡,教師同時要面對一群幼兒,教學和輔導每一位幼兒。在 教學時,除了注重課程主題教學外,時常要處理幼兒的情緒問題,例如吵 1.

(16) 架、爭執、哭泣或尖叫等,往往都讓教師中斷教學,或是停止當下的活動, 立即處理幼兒的情緒問題,以免事態擴大。直到問題解決後,才能讓幼兒 繼續學習,過程中也消耗了不少時光。 情緒是個體心理變化所產生的複雜歷程,是個體受到刺激後所形成的 狀態,個體會感受到情緒的產生,卻不被身體所控制,會導致個體生理、 行為的變化,且是存在於社會行為與他人互動中(張春興,1995)。 過往情緒方面的研究,總是試圖找出人們情緒問題的原因,希望透過 各種方式瞭解人們產生異常行為、精神疾病的原因,但進入了 21 世紀, 人類開始關注正向力量對於自身的影響(許鶯珠,2009)。在現代社會中 正向力量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人類關注如何發掘優點與長處,並且促使 個體的正向情緒,產生正向功能。與其被動的研究如何預防負向因素所帶 來的危害,不如主動、積極的提倡正向思考,提昇正向情緒為人類所帶來 的助益。 正向情緒是愉快、積極的,是個人判斷情緒刺激對己有利而趨向。正 向情緒是能使人感到愉悅的,其中包含了透過同理心、知足、自信的學習 以及感受,而獲致內心的快樂(許鶯珠,2009),是故在面對現今多變的 社會中,提昇個體的正向情緒,有助於個體的適應能力。當幼兒能夠有效 的運用自身的情緒,與同儕的互動就會更加融洽,也有助於培養其社會能 力和同理心,進而預測其人際關係(Denham & Kochanoff, 2002)。因而 幫助幼兒學習情緒表達,提昇正向情緒,有助於幼兒的身心發展,正是教 師不容忽視的工作。 幼兒時期的情緒發展、情緒經驗和情緒管理,都會影響到腦神經路徑 的形塑,會在腦神經上形成永久的連結(Gloeman, 1995),因此,越早 接觸情緒教育,越能促進幼兒的腦神經正向連結,是故在幼兒教育階段實 施情緒教育有其必要性。讓幼兒透過情緒活動,培養關心自己的情緒、瞭 2.

(17) 解自己的情緒,並同理他人的情緒,達成自尊、自愛、尊人的品格,學習 用正面的態度思考、理性的態度面對,促進幼兒人際互動,也幫助幼兒自 我實現。 情緒能影響幼兒的身心發展,不論是心理或生理方面,因此,若從小 開始,培養自身情緒能力,不但能適當表達,亦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所以,從小受情緒教育是相當必要的,當然,幼兒園正是幼兒學習情緒教 育的地方。 教師的行為舉止,以及幼兒園的課程規劃、教學方式、環境營造,都 會成為幼兒情緒表現和幼兒學習的示範,對幼兒的情緒、社會、認知、語 言等發展皆有重要影響。教師可以透過穩定的作息、故事圖畫書、情緒遊 戲和課程等,回應幼兒的情緒感受,協助幼兒理解自身的情緒,進而適當 的表達。藉由教師的協助,改變幼兒的情緒覺察、情緒表達、情緒調節認 知和行為,達到提昇幼兒情緒調節的能力,對於不同情境的適當反應,並 有效管理及掌握情緒,亦即幫助幼兒解決情緒問題。 正向情緒教學乃當今時代的趨勢,並且能因應生活中的需要,以及促 進個體的自我實現,可見其重要性(洪蘭,2011)。幼兒園應輔導幼兒對 於情緒的認識和瞭解,並學習善用情緒能力,進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以期在成長過程中獲得健全的全方位發展。 究竟在幼兒園中教師如何執行幼兒正向情緒教學,教師如何提昇幼兒 的正向情緒,本研究藉由觀察幼兒正向情緒教學的進行,以及訪談該班教 師,以瞭解和評估教師如何進行「正向情緒教學」之規劃、設計和執行, 分析教室裡環境的規劃、師生的互動關係以及教師教學活動的進行,亦記 錄研究中教師遇到的困難及因應方式,並提出建議,供日後教師進行正向 情緒教學時的參考。. 3.

(18)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探討之研究目的和與研究問題,分 別說明如下。. 壹、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背景與動機,擬訂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分析幼兒園教師實施正向情緒教學之規劃與設計。 二、瞭解幼兒園教師實施正向情緒教學之執行情形。 三、探討幼兒園教師實施正向情緒教學歷程中教師的轉變。 四、瞭解幼兒園教師實施正向情緒教學所遇之困難及因應方式。 根據研究結果,對相關單位提出建議。. 貳、研究問題 基於研究目的,本研究欲探討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幼兒園教師實施正向情緒教學之規劃與設計為何? 二、幼兒園教師實施正向情緒教學之執行情形為何? 三、幼兒園教師實施正向情緒教學歷程中教師的轉變為何? 四、幼兒園教師實施正向情緒教學所遇之困難及因應方式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使本研究探討之重要名詞定義更為明確,茲將幼兒園教師和正向情 緒教學釋義如下:. 4.

(19) 壹、圖畫書 本研究所指圖畫書為一種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甚至沒有文字的幼 兒讀物,包含簡單的主題、簡短的故事情結,書裡每一頁都以大幅的圖畫 和簡單的文字相互配合,以引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圖畫書是圖畫跟簡單文字的結合,圖畫扮演了統整故事發展的角色, 使故事更為完整豐富。圖畫書最大的特色在於「圖畫」,圖畫書中的圖畫 可以獨立存在,有時亦能超越文字,成為書中的主題。本研究透過圖畫書 進行教學,積極引發幼兒學習興趣,以實施正向情緒教學活動。. 貳、正向情緒教學 本研究為「一位教師以圖畫書進行幼兒正向情緒教學之研究」,茲將 情緒、正向情緒、正向情緒教學名詞釋義,分別說明如下。. 一、情緒 情緒是個體心理所產生的複雜歷程,是個體受到刺激後所形成的狀 態,個體會感受到情緒的產生,卻不被身體所控制,會導致個體生理上或 行為上的變化。情緒包含四個層面:主觀感受、生理反應、認知評估、表 達行為。. 二、正向情緒 正向情緒是個體價值判斷所引發的一種持續性的快樂感覺,是精神上 的自我實現,也是個體長處與美德的完全發揮;正向情緒幫助個體在面對 5.

(20) 困境時用不同的角度來思考,以積極、愉快的態度接受新的想法及經驗, 讓個體得以拓展心智、發揮潛在能力。. 三、正向情緒教學 將正向情緒的概念應用在幼兒方面,是指讓幼兒以積極、愉快的態度 接受內外在刺激,同時將長處與美德完全發揮,在遇到困難時也能樂觀思 考,同時建立良好人際互動。 正向情緒教學是指藉由教師教導和正向情緒有關的事物,讓幼兒學會 察覺自我情緒,並以適當的方式抒發情緒,且正向表達。以幼兒為學習的 主體,教師是協助者,教師安排各種學習情境,引導幼兒主動建構知識, 透過重複的學習、討論等方式,讓幼兒理解教師所要傳授的資訊。主要涵 蓋的範疇是學會如何正確表達情緒,提昇幼兒的正向情緒,使幼兒對自己 的情緒變化有所察覺並妥善處理。.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為確實針對本研究目的進行探討,本節說明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分 別描述如下。 本研究探討「一位教師以圖畫書進行幼兒正向情緒教學之研究」,因 考量研究時間,將研究範圍限於臺北市幼兒園之教師,以臺北市 100 學年 度幼兒園編製之現職合格幼兒園教師為研究對象。 在研究對象上,本研究以幼兒園教師為對象,其結果不適用於推論至 其他教育層級之正向情緒教學。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採用參與觀察及訪 談,其結果描述其具有的特殊性,並非產生通論,僅代表該班級之情況, 以及受訪教師之意見。 本研究受限於時間和研究者的能力,進行為期八週的正向情緒教學, 6.

(21) 但是正向情緒教學需要長時間的潛移默化,無法在短時間內立竿見影獲得 成效,因此,在正向情緒教學結束幼兒情緒狀態的變化,是本研究無法追 究的,亦為本研究限制。. 7.

(22) 8.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為「一位教師以圖畫書進行幼兒正向情緒教學之研究」,為了 有效達成本次研究目的,本章歸納、整理與探討國內外文獻及相關研究, 共分三節說明,第一節探討情緒的內涵,第二節從正向心理學理論、實施 方法、研究結果分析正向情緒意涵,第三節探討情緒教育的意涵與相關研 究,茲分別說明如下。. 第一節 情緒的內涵 本節探討情緒的內涵,分為情緒的意涵、情緒發展、情緒能力、情緒 智力方面,分別描述如下。. 壹、情緒的意涵 情緒活動是教導幼兒有關情緒察覺、辨識、表達和管理,皆是以情緒 為論述點,因此在進行情緒活動之前,必須對情緒有深入的瞭解,故先就 情緒的意義、功能和特性加以探討。. 一、情緒的意義 情緒(emotion)是一種心理活動,人們常常藉由情緒來反應其週遭 人事物的心理感受。情緒是一個人最直接,具有生理基礎的反應,透過笑 容可以表達個體內心的快樂,透過哭泣可以宣洩個體內心的悲傷(簡淑 真,2001)。那究竟情緒是什麼?以下藉由學者的定義,試圖完整瞭解情 緒的意義。 張春興(1995)提到情緒是一種複雜的心理和生理反應,一般區分為 9.

(24) 喜、怒、哀、樂、愛、惡、慾七情,這些反應是個體受到外在或內在刺激 後,引起個體自覺的狀態。 Denzin(1992)和 Plutchik(1994)提到情緒是一種自我感受,在一 種情緒或認知的社會行為中形成,情緒存在於社會行為及他人的互動中, 包括對內指向自己及對外指向別人。 Goleman(1995)則指出情緒是指感覺及其特有的思想、生理與心理 的狀態和相關的行為傾向。情緒可說是個體對內外在刺激所引發的一種主 觀反應的激動狀態。 綜合上述,情緒是個體心理所產生的複雜歷程,是個體受到刺激後所 形成的狀態,個體會感受到情緒的產生,卻不被身體所控制,會導致個體 生理上或行為上的變化。 情緒包含的四個層面:主觀感受、生理反應、認知評估、表達行為, 說明歸納如下(張春興,2006;蔡秀玲、楊智馨,2010)。 (一)主觀感受 情緒是主觀的,當情緒起伏時個體能覺察到,也能辨識是何種情緒, 但純然是主觀的。不同的個體對相同情境未必產生一樣的情緒,是因為個 體對情緒的感受、強度和持續度等皆不同。. (二)生理反應 情緒狀態下的一切生理反應,皆是由神經系統中的自主神經系統和腦 神經系統所控制。當情緒起伏時,個體雖然可以察覺,但不能自我控制情 緒反應的發生,其原因是因為主控情緒的自主神經系統是不受意志所支配 的。自主神經系統包含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主掌情緒起伏的 作用,例如心跳加速、血壓上升、呼吸加快等都是自主神經系統發生作用 所引起的。 10.

(25) (三)認知評估 情緒通常是個體所意識到的,情緒的產生是個體針對刺激事件或情 境,在行為表現前所進行的解釋和判斷,不同的個體會對刺激事件或情境 有不同的解釋和判斷,進而產生不同的情緒。. (四)表達行為 個體的內在情緒通常不自覺的表露出來,這也是所謂的情緒表達。情 緒表達的外顯行為有很多變化,諸如眉開眼笑、臉紅脖子粗等都是情緒表 達時的外顯行為,也可從中瞭解其情緒狀態。. 情緒是由內外在刺激所引發的反應狀態,存在於社會行為與他人互動 中,且是主觀感受、生理反應、認知評估、表達行為四部分交互作用而成。 主觀感受是個體覺察且辨識情緒的狀態;生理反應是個體知覺的狀態且無 法控制;認知評估是個體對內外在刺激進行的解釋和判斷;表達行為是個 體所表現出的外顯行為狀態。. 二、情緒的功能 情緒本身只是一個訊息,就如同天生的指示燈,促進個體適應外在世 界。情緒在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多方面的情緒能促使個體的生活多 采多姿,可見情緒富有多種功能。以下將情緒的功能歸納說明(蔡秀玲、 楊智馨,2010)。 (一)生存的功能 生理反應和情緒密切相關,當個體感受到危險情況時,馬上就會有緊 張害怕等感覺,同時呈現出心跳加快、呼吸加速等反應,進而產生面對或 11.

(26) 是逃跑的想法,以保護自己遠離危險。所以,情緒可以讓個體反應外在的 情況,產生適當的助力,幫助個體的因應,以求生存。. (二)人際溝通的功能 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是情感的交流,情緒的表達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 的溝通,促進彼此的交流。當個體產生情緒時,才知道自己真正內心的感 受,也才有辦法向他人表達,進而促成彼此的情感交流以及人際互動,並 維護自己的權益和彼此的情誼。. (三)動機性的功能 情緒可以促發個體採取行動,行動可能是建設性的亦可能是破壞性 的。情緒是個體採取行動的動力來源之一,可以刺激個體採取行動,因應 不同情境。. 三、情緒的特性 情緒屬變化多端、難以捉摸的心理歷程,時而顯於外時而隱於內,加 上個體受到後天環境與學習之影響,更增加其複雜度,但情緒仍具有部分 共同的特性。依據學者的看法,將情緒的特性整理如下(張春興,2006; 蔡秀玲、楊智馨,2010;Goleman,1995)。 (一)情緒的普遍性 情緒與生俱來,是人類行為的共有特徵,有共同的生物基礎,普遍存 於人性之中,是不學而能的自然反應。人類表現情緒的方式是遺傳下來 的,人的面部表情具有一種普遍的意義,具有求生存及適應環境的功能, 人類的基本情緒是不分種族、年齡、性別等天生共通的。. 12.

(27) (二)情緒的因果性 情緒不會無故產生,必有引發情緒的刺激,此刺激有可能來自於外在 環境事物,也有可能是因內在身心狀況。當情緒被引發後,會產生相對應 的後果,不同的情緒對行為有著不同的效果,能瓦解正在進行的行為,也 能產生新的目標行為。. (三)情緒的主觀性 同樣的刺激事件卻因個人的知識經驗不同,所引發的情緒也不盡相 同。情緒具有相當的主觀性,也唯有透過對個體知覺與認知的瞭解,我們 才能夠真正瞭解個體所經驗到的情緒。. (四)情緒的可變性 情緒並非都是固定不變的,情緒會隨著個體的身心成熟與發展、對情 緒的知覺能力,以及個人的經驗與應變行為而改變。個體受到刺激到反應 之間並沒有固定模式,會隨著個體心情和認知判斷,所以就算個體面對相 同的情境與刺激,也可能會因念頭的轉變、年齡的不同、身心的成熟,有 很大的差異。. (五)情緒的可教育性 情緒雖然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人人生而皆有的,但情緒的發展與作用 表現卻十足受後天環境與教育的影響。即使個體接受到相同的刺激,也會 因時空不同,表現出不同情緒對應方式,與每個人對情緒刺激的解釋及認 知評估不同有關,因此若能經由教育、學習來改變個人對情緒的評估,便 可做好情緒反應的管理。. 13.

(28) (六)情緒的動機性 情緒是伴隨著動機性行為而伴隨產生的,情緒狀態本身即是動機,因 此,個體的動機是否能夠得到滿足,對於個體狀態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影 響;亦即當情緒成為觸動行為的動機時候,所產生的行為就變成了情緒性 行為,故可說明情緒的動機性。. 歸納上述對情緒特性的探討,可以瞭解情緒具有普遍性、因果性、主 觀性、可變性、可教育性及動機性;換言之,即情緒是人類天生而普遍具 有的,其產生是因被內、外在刺激所引發,當情緒被引發必有相對的後果 產生;每個人所經驗到的情緒是相當主觀的,一個相同的刺激未必能引起 相同的情緒,對情緒當事人而言,情緒的體驗是真實、無所謂對錯價值性 判斷的;情緒並非固定不變,它能隨著成長、學習或環境發生改變,後天 的教育也能使個體以更成熟且健康的態度面對未來,並可進一步推論,實 施情緒活動對個體是有所助益的。. 貳、幼兒情緒發展 張春興(2006)認為情緒發展是指出生到青少年期之間,個體在情緒 經驗和情緒表達上,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學習經驗的增多,逐步改變的歷 程。情緒從幼兒時期就開始發展,且控制著幼兒時期的心理活動,影響幼 兒的學習、人際互動等,甚至影響到幼兒日後的個性和人際關係,因此瞭 解情緒發展對於幼兒教育是相當重要的。 以下從幼兒情緒發展的特徵和理論進行介紹,並藉由瞭解幼兒情緒發 展進而探討情緒教育實施之必要性。. 14.

(29) 一、情緒發展特徵 情緒發展,廣義而言是指個體從出生到青少年期之間,情緒表達隨年 齡增加而變化的過程;狹義而言是指個體從出生到三歲幼兒期的情緒表達 變化過程(魏惠貞,2006)。幼兒期是情緒發展的主要時期,並受到個體 生長成熟和環境刺激因素所影響。 人類情緒雖是與生俱有,但其發展卻深受生長成熟與後天學習影響。 張春興(1990)認為人類情緒發展,遵循兩個原則:第一、情緒是與生俱 來的,但隨著個體生長成熟會逐漸分化,由簡單趨向複雜;第二、情緒表 現的時機與因情緒動機作用所產生的行為,則多受學習因素之影響。 幼兒隨著年齡的增加,情緒發展也日漸成熟,並有下列特徵:情緒表 現由外顯到內隱;情緒能由衝動漸漸學會控制;能引發情緒的刺激從直接 到間接,具體到抽象;情緒表達出的內容從生理需求到社會性需求(吳盈 瑩,2000;葉姿伶,2011)。 Piaget 所提出的情緒發展階段論,認為認知和情緒是相伴隨的,相互 影響著,從出生到青年期共分為四個階段,自我中心、他律階段、人際階 段和自主階段,分別說明如表 2-1。. 15.

(30) 表 2-1 Piaget 情緒發展階段論 年齡 0~2 歲. 認知發展階段 感覺動作期. 情緒發展階段 自我中心. 情緒發展特徵 情感未分化,無結構性,只知 道自己的感覺和行為,只為了 追求滿足並避免不舒服。. 2~7 歲. 前運思期. 他律階段. 受到生活中重要他人的影響及 權威-依賴關係的動力影響。. 7~12 歲. 具體運思期. 人際階段. 感情主要受到同儕及同儕交互 作用的影響。此時並未脫離他 律階段,但幼兒有了更重要的 生活層面就是其同儕團體。. 12~15 歲 形式運思期. 自主階段. 成人權威及同儕影響減弱,開 始發展個人理想、價值觀。. 資料來源:吳盈瑩(2000) ,情緒教育融入國小國語科之教學研究-以國小四年級為例,國立東 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秀玲、楊智馨(2010)針對幼兒情緒歸納出六個階段,說明如下。 (一)第一階段(出生到 3 個月大) 出生到 3 個月大的幼兒,在此階段經由感官發展出對外界事物的興 趣,且慢慢能控制對外在訊息的接收,以排除干擾,進而獲得安穩和積極 的探索,以協助幼兒成長。. (二)第二階段(2 至 7 個月大) 3、4 個月大的幼兒會常常盯著主要照顧者的臉,並感受其動作、傾 聽其聲音,或是以不協調的方式抓緊主要照顧者的臉或是五官,表現出對 他人和外在事物的興趣,主要照顧者也應該予於回應。. (三)第三階段(3 至 10 個月大) 當觀察 3 至 10 個月大的幼兒和成人的對話,常會聽到咿咿呀呀之類 16.

(31) 的聲音,當成人與幼兒互動時,會予以回應。幼兒開始瞭解並學習到自己 的反應也會讓他人有所回應。. (四)第四階段(9 至 18 個月大) 幼兒在 9 至 18 個月大時,這個階段的幼兒會學習將點點滴滴的感情 和社會行為融入在有秩序的結構中,而且幼兒開始瞭解事物的意義。幼兒 可能拿起梳子梳頭髮等,表示他開始理解事物,也是他對世界概念性態度 的開始。. (五)第五階段(18 至 36 個月大) 幼兒學習從理解事物如何產生作用,到能夠自己創造事物,因此,即 使主要照顧者不在身旁,他也能想像出主要照顧者的模樣、記得與他們相 處的感覺,進而與他人相處而不感到焦慮。. (六)第六階段(30 至 48 個月大) 幼兒此時已將自己的概念世界擴大,瞭解愉悅、依賴、好奇、固執、 憤怒甚至愛戀的情緒,以及外在世界的因果關係,也可以進一步區分現實 和想像,並從事有意識的活動。. 綜合上述,幼兒的情緒發展受到生理發展,而有階段性特徵。本研究 欲瞭解幼兒園正向情緒教學的實施歷程,此階段的幼兒情緒發展日漸成 熟,認知方式從具體漸漸轉換成抽象,行為和情緒也不再侷限於自我中 心,和同儕的交流互動增加,幼兒會表達自我的情緒,也會開始克制衝動。 幼兒藉由和他人的互動,逐步學會使用社會認同的方式來表達情緒,並與 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17.

(32) 二、情緒發展理論 有關幼兒情緒發展的理論,幼兒基本簡單的情緒發展皆是受到身心成 熟度的影響較大,之後的複雜情緒受到學習的影響較大。對於幼兒情緒發 展的理論,各理論均有不同解釋,綜合各學者的分析,分別說明如下(張 春興,1990;張富湖,2002;魏惠貞,2006)。 (一)心理社會發展論 Erikson 認為人是社會的產物,每一個階段都有其身心發展的特徵和 不同社會文化的要求,且都會讓個體有衝突存在,即是所謂的社會心理危 機。若個體能對危機加以積極處理、適應解決,就能順利因應環境並順利 發展。反之,若個體無法面對處理危機,則會產生負面影響。因此,當幼 兒在面對生活中的危機時,是否能順利因應,自身的情緒態度極為重要, 會影響到日後的發展。. (二)認知發展論 幼兒透過主動探索、具體的直接經驗和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建構出 個體的知識。Piaget 強調幼兒在社會文化環境裡探索、建構知識,並回應 自身需求。因此 Piaget 強調在自我建構的過程中,必須與他人互動,才能 透過認知結構來認識外在世界,同時,情緒的建構也需要透過思考推理的 認知過程才能顯現。認知和情緒相輔相依,環環相扣,共同建構,並主動 在社會文化中適應與同化,以期個體順利發展。. (三)發展互動論 發展互動論認為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經過可預期、循序漸進的發 展歷程。個體本身的差異將使循序漸進的發展歷程有階段性的現象,個體 18.

(33) 可以透過與生俱來的敏感度與技能來探索外在世界,主動探索,並尋求情 緒的統整協調,以維持個體的成長和發展。 情緒發生的當下第一步就是認知評估,屬於一種動態歷程,是個體對 刺激情境和自身變化的解釋。對於刺激情境和自身生理變化的認知引發個 體的情緒,因此在情緒教育中可引導幼兒對刺激情境和自身生理變化的正 確評估,以避免不當的情緒反應。. 綜合上述,情緒發展理論已呈現出多元的面貌,各理論皆源自不同的 假設、強調不同的觀點,對情緒的研究重點不同,也探討情緒的不同層面, 有的解釋情緒發生的原因,有的解釋情緒是源自他人互動的關係,有的則 注重於如何處理情緒,但所有理論都提到情緒發展有其階段性。情緒發展 理論的多元,讓實施情緒教育活動時能憑藉的資源更加豐富。. 三、影響情緒發展的因素 幼兒情緒發展受到諸多因素影響,諸如氣質、家庭、同儕等,以下綜 合學者分析,探討影響幼兒情緒發展的因素(馮觀富,2005;魏惠貞,2006; 鄭麗雪,2009)。. (一)氣質 氣質是指個體生而俱來的獨特行為模式。氣質除了情緒本質外,還包 含活動量、反應性、專心度及社交性等,每一類都和情緒表達很大的相關, 例如社交性較好的幼兒,會具有較佳的情緒性。. (二)家庭 家庭是情緒學習的第一個場所,父母的教養模式、輔導方式以及回應 19.

(34) 幼兒情緒的方式都會影響幼兒的情緒發展。幼兒藉由日常生活中對父母的 觀察和模仿,逐漸形成自我的情緒表達方式。. (三)同儕 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與同儕的相處時間增多,當幼兒與同儕相處 時,較容易表現出各種情緒,同儕互動所產生的交流,會促進彼此的社會 行為,提昇對其所屬團體的歸屬感,且影響自身的情緒發展。. (四)文化 情緒表達的規則建構在所屬社會文化脈絡中,所以在每一個地區都會 有其情緒表達的規則,讓個體學習在特定情境下,做出適切的情緒反應, 因此,個體所屬文化也深深影響個體的情緒發展。. 参、幼兒情緒能力 情緒,人皆生而有之,因此如何成為情緒的主人,也變成人生重要的 課題。不同階段的個體,情緒發展也不盡相同,所面臨的情緒問題也有所 不同,在學齡前,幼兒較無法忍受挫折所帶來的阻礙和不舒服,容易衝動 和爆發,較無法延緩情緒的發作,是故輔導幼兒的情緒能力是必要的。 瞭解幼兒的情緒能力,有助於教師及家長進行情緒教育時,設計符合 幼兒身心發展及興趣之活動,以達到幼兒情緒教育之目的與精神。情緒能 力是個體情緒智慧的使用,藉由情緒來指引個體行為和提昇思考,包含情 緒覺察、情緒表達以及情緒調節三部分(馮富觀,2005;魏惠貞,2006), 以下進行介紹。. 20.

(35) 一、情緒覺察 情緒覺察包括對生理反應、臉部表情、肢體動作和認知思考等的知 覺,也就是個體能覺察自己的身心理狀態、思想,並辨識自己的情緒,同 時,透過語言、聲音、表情和行為等來辨識他人的情緒,進而促進交流(馮 富觀,2005;魏惠貞,2006)。情緒覺察大致分為四層次,依序為:無察 覺到自己的情緒;覺察到自己的情緒,但不接納它;能察覺到也能接納自 己的情緒;不但能察覺及接納自己的情緒,亦能察覺到背後的想法。 情緒覺察包含兩個面向,一是個體對自己情緒產生時,能夠瞭解自己 的情緒狀態為何,體悟到自己的情緒;二是能夠覺察他人的情緒,並瞭解 對方的情緒狀態。情緒覺察也包含情緒辨認和情緒理解,透過語言、聲音、 外表和行為等來覺察自己的情緒,以及他人的情緒狀態,進而理解自己的 情緒,和同理他人的情緒。 幼兒很早就會區別人的臉部表情,個體的情緒察覺能力始於能夠區分 臉部表情,瞭解表情的情緒反應,且能正確辨識自己的肌肉、身體感覺、 和週遭的社會環境。隨著年齡與身心發展的成長,幼兒覺察自我與他人情 緒的能力發展漸趨成熟。. 二、情緒表達 隨著年紀的增長,幼兒需要學習遵循所處文化、家庭中情緒表達的規 則與方法。個體將內在的情緒,透過外顯行為表現出來,稱之為情緒表達, 可分為語言(verbal)和非語言(nonverbal)兩種類型。 語言是情緒表達的重要媒介,透過語言可以顯現出個體當下的情緒感 受。在語言部份,透過語言的表達可瞭解幼兒的情緒和內心感受,但因幼 兒語言發展尚未成熟、詞彙量不足和對詞彙涵義的不瞭解,因此,幼兒經 常用哭泣和非語言的方式表達情緒。 21.

(36) 在非語言方面,透過臉部和聲音的表情,可瞭解情緒的意義,並藉其 區辨情緒。出生不久的嬰兒即會用微笑、皺眉及其他臉部表情來傳達情 緒。肢體動作的表現可間接作為探查情緒狀態的指標之一(許雅清, 2006),幼兒可透過舞動手臂、踢腿等動作表達不悅的情緒,並透過各種 姿勢及動作的表現與他人溝通。在象徵性活動部份,學前幼兒會透過裝扮 等戲劇遊戲,運用臉部表情、肢體動作和口語等方式表達情緒,此有助於 其情緒表達的學習與發展。 簡淑真(2001)發現 4~6 歲的幼兒情緒表達常用「快樂、高興、開心、 愉快、得意」等字詞來描述正向情緒;常用「生氣、難過、委屈、傷心、 嚇一跳」等字詞來描述負向情緒。整體而言,幼兒用來表達情緒的字彙, 隨年齡增長而增加,並趨向精細化。 非語言的行為表現亦是情緒表達的方式,分別說明如下。 (一)臉部表情 臉部表情可以提供有關情緒狀態的訊息,從臉部表情的回饋可以幫助 個體決定自己正在感受什麼,以及感受的強度,臉部表情是辨識個體情緒 最快且直接的方式,但並非所有的情緒都從臉部表情顯現,還需由當下的 情境、文化等因素進一步確認。. (二)肢體動作 肢體動作是指個體經由身體的各種姿勢和動作,以達到情緒表達溝通 的目的。肢體動作可作為間接探查情緒狀態的指標,各種姿勢和動作可輔 助彼此的溝通,故可從肢體動作中瞭解個體當時的情緒。. (三)聲調 聲調是指語言中聲音的高低、強弱、速度等,在語言內容之外,也可 22.

(37) 以表現出個體當時的情緒,亦是瞭解情緒的重要指標之一,只是有時候難 以正確解讀。. 三、情緒調節 情緒調節是個體自我保護、生存的重要機制,也提供了情緒如何影響 其他心理歷程的資訊(黎樂山、程景琳、簡淑真,2008)。情緒調節是由 內在的心理狀態與外在調節歷程所構成,負責監督、評估和修正情緒反 應。情緒調節是使用安撫、轉移注意力、他人支持、尋求慰藉、正向思考 或重新解釋等策略,來調節自己的情緒。 情緒調節強調個體在情緒的調整歷程和結果,包含個體情緒來源和狀 態的覺察、情緒的表達和管理、運用策略處理情緒問題、反思處理情緒後 的結果以及評估自身處理情緒的能力。是故,情緒調節是幼兒成長過程中 必經的學習。 在幼兒時期,幼兒會經歷感官、認知對情緒的覺察和瞭解,進而透過 行為進行情緒的調節,以個體情緒調節的策略來評估其情緒調節的能力是 較為恰當(饒見維,2004),因為幼兒在口語、認知能力尚未發展成熟,要 其以口語方式表達自身的情緒調節有相當程度的困難,由成人觀察幼兒日 常生活使用的情緒調節策略是較直接的方式。藉由成人的輔導協助,漸漸 改變幼兒情緒調節策略,達到提昇幼兒情緒調節的能力,對情緒有適當的 反應、有效的管理和掌握情緒,亦即幫助幼兒處理情緒問題。. 情緒能力是指個體對情緒狀態的處理,包含自己與他人的情緒覺察、 理解、評估、判斷和辨識等,進而引發個體認知情緒的感受、行為反應, 並調節自身與他人互動交流,以提昇人際關係。情緒覺察包含瞭解自己的 情緒狀態且瞭解情緒感受的成因;情緒表達包含運用自身的語言及非語言 23.

(38) 方式將內心的感受顯現出來;情緒調節包含找出自身情緒宣洩的管理和策 略並解決問題。 情緒對人類有著重要的角色,幼兒擁有情緒並深具模仿他人情緒的能 力,幼兒時期又是人類學習和成長的重要階段,瞭解幼兒情緒發展並提供 其適當的正向情緒引導,培養幼兒情緒覺察、情緒表達和情緒調節等基本 能力是重要的課題。 幼兒的情緒能力受到諸多因素所影響,像是認知、文化、家庭、氣質、 年齡、語言等,雖難以全方面掌控,但教師在其中可透過示範、輔導來回 應幼兒的情緒問題,幫助幼兒健全的發展,並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情境, 同時增進幼兒的情緒能力。. 肆、情緒智力 Goleman(1995)認為情緒智力是能保持自我控制、熱忱和能自我激 勵的能力,包含五個層面:認識自己的情緒、管理情緒、激勵自己、認知 他人的情緒以及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分別說明如下(張美惠,2006; Goleman, 1995, 1998)。. 一、認識自己的情緒 認識情緒的本質是學習情緒智力最基本的工作,個體要隨時能覺察自 我的感覺、洞察情緒,並能瞭解自我心理波動的歷程。個體若不能自我覺 察,必然會被感覺所控制;反之,若能掌握情緒,對情緒有深刻的認知, 必能成為情緒的主人,有利於在學習、工作等任何方面,做出明智、合適 的抉擇。. 24.

(39) 二、管理情緒 情緒的管理必須建立在自我認知上,個體必須透過學習自我安慰、擺 脫焦慮,無法妥善處理情緒的人,常陷於低落。能有效掌握情緒波動的人, 則能快速走出失落,提昇自我能量,重新面對挑戰。. 三、激勵自己 個體的情緒專注、集中注意力,有助於個體發揮創造力,並能控制衝 動,且保持對事物的熱忱。能自我激勵的人,在做任何事時,都能有較佳 的生產力和效率。. 四、認知他人的情緒 同理心是基本的人際技巧,透過同理心,個體可觀察他人細微的訊 息,設身處地,瞭解他人心中真正的感受,並發生他人真正的需求,且有 助於自身的人際互動。. 五、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人際關係就是管理他人情緒的藝術。若個體的人際關係圓融,必能瞭 解並因應他人的情緒,因此,個體的人緣、領導能力、人際和諧皆有極大 的關連性。. Goleman 說明情緒智力是可經由學習而來的(張美惠,2006),是故, 從小幫助幼兒學習情緒的掌握、管理、表達等,都是相當重要的,也能窺 看出情緒教育的重要。. 25.

(40) 第二節 正向情緒意涵 正向情緒乃源自正向心理學的精神,本節先探討正向心理學的源起和 定義,再解釋正向情緒的定義以及理論。. 壹、正向情緒的起源 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是近年來心理學發展的新趨勢,又 稱為正面思考、積極思考。正向心理學是指遇到挑戰或挫折時,個體會產 生解決問題的企圖心,並不斷的練習改變思考方式,且強化正向力量迎接 挑戰。 當我們對層出不窮的問題一味的把焦點放在問題上時,是不是也該回 過頭來想想,怎麼做才能比較根本的杜絕問題?Salovey、Rothman、 Detweiler 和 Steward(2000)認為許多研究都顯示負面情緒容易致病, 卻忘了強調正向情緒可以提昇健康,正向情緒比負向情緒更具預防效果, 且有益身心健康。「預防勝於治療」,基於正向情緒在此面向上扮演著舉 足輕重的角色,期盼藉著對正向情緒的探討,從瞭解進而激發、培養正向 情緒,注入對問題的抵抗力。 「正向情緒」是正向心理學中所強調的重點之一,本節將從正向情緒 的源起加以探究,依序探討正向心理學的興起、定義、理論、內涵和研究 工具等,茲分述如下。. 一、正向心理學之興起 正向心理學的興起背景為心理學之研究,長期處於不平衡的狀態,亦 即心理學過度重視人類生活的負向層面,而忽略了正向層面(Peterson, 2006)。長久以來,心理學著重在探討人類的負向行為和心理疾病,例如: 26.

(41) 暴力、創傷等,目的在將負向行為矯正回一般常態行為;反之,對於人類 正向行為的研究,就明顯缺少。 過去心理學的研究著重於治療心理疾病與改善負向情緒,但僅只為了 讓人們脫離生命痛苦的狀態,而忽略生命最主要的目的:找出生命的意 義。人不只是要改正個人的錯誤或缺點,亦要找出自己的長處及意義。 Donald O. Clifton 在 1950 年代初,就提出疑問,為什麼心理學領域討 論與關注的焦點都是「人到底是哪兒有問題?」,於是他提出研究人哪裡 對了,是不是一個更重要議題(引自葉靜瑜,2008),有了這樣的想法後, 他針對積極、正向的態度,進行數百萬次的訪談。研究發現個人生命會因 與人互動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論是和朋友長時間的交談,或是在餐廳點 餐的瞬間,其結果不是正面,就是負面,鮮少有中間地帶,無論互動的結 果如何,互動的所累積的能量都會影響一個人的生命。 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健康心靈」的概念漸被世人接受,不願以 消極觀點看待人生,主張「快樂的科學」,並探討正向的人格特質(常雅 珍,2005;葉靜瑜,2008)。直到 2002 年受到美國心理協會的認可,正 向心理學才正式被提倡及定義(江雪齡,2008;葉靜瑜,2008)。從此開 啟正向心理學蓬勃研究的大門。 國外討論正向心理學已盛行數年,在牛津大學出版<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以及 American psychology 2001 年 3 月的主題即是 「正向心理學」(常雅珍 2005),可見正向心理學日漸受到重視。根據 Seligman(2002)的看法,正向心理學朝向下列三個目標邁進: (一) 快活的人生(Pleasant life) 能夠成功在生活中獲得各樣正面的情緒,包括快樂、自信、滿足等, 才能擁有快活的人生;故此,正面心理學其中一個重要範疇是研究各種正 面情緒的內涵,並透過實證研究,發展有效達到維持正面情緒的方法。 27.

(42) (二)美好的人生(Good life) 除了追求快活的人生外,我們如果能夠在各種生活的重要環節上(包 括家庭、人際關係、工作、子女管教等)運用我們個人獨特的長處和美德, 我們便可以達到滿足和美好的生活。可以說,建立長處和美德是達到美好 生活的必要階梯。. (三)有意義的人生 (Meaningful life) 在快活的人生和美好的人生之上,我們更可以追尋有意義的人生。根 據沙尼文博士的看法,能夠運用我們個人獨特的長處和美德,達到比我們 個人更大的目標,生活便更有意義。. 二、正向心理學之內涵 Seligman、Steen、Park 和 Peterson(2005)指出在二次世界大戰前, 心理學有三大使命:治療心理疾病、使人的生活更充實、更有生產力以及 發展培育天才。二次世界大戰後,心理學的重點更關注在治療上,以疾病 或治療生理缺失模式去看待人類的功能,雖能對心理精神疾病的治療更加 瞭解,但卻忽略心理學的另外兩大任務,因此正向心理學興起,目的是要 開始關注於正向特質、長處和美德,並提醒大眾心理學並不只是處理病態 和危險,也不只是關注身心健康,而是嘗試用科學的方法,協助人類在面 對不同問題時,找出最好的解決方法。 正向心理學探討正向組織所形成的利於正向情緒之環境,並由環境來 塑造個體的正向特質,人格所表現出的正是多種特質的組合,正向情緒也 正是正向特質的一環(江雪齡,2008;葉靜瑜,2008)。正向心理學還提 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如果運用在生活的不同範疇上,如:工作、家 28.

(43) 庭、學校、社區,便可獲得充實的生活;如果將個人的長處,發揮在比自 己個人更大的目標上,生活便過得更有意義。 正向心理學建立在人類想要有充滿意義和充實生活的信念,培養他們 心中最好的部份,豐富愛、工作和活動的經驗(Seligman, Steen, Park, & Peterson, 2005)。有別於傳統心理學的治療取向,正向心理學從預防的角 度切入,關注人類潛能的開發,茲將正向心理學與傳統心理學的比較如表 2-2 所示。. 表 2-2 正向心理學與傳統心理學的比較. 中心思想. 正向心理學. 傳統心理學. 注重全人發展。. 以問題為中心。. 對 人 的 假 個人、群體和社會充滿生機和希 人對社會產生問題。 設. 望。. 研究內涵. 透過早期的介入增強對環境的 研究個體如何成長。 抗體,避免心理疾病的產生。. 介入焦點. 分析和尋找人類的優點和潛能。 著重研究如何解決和減少問題。. 弱點. 很多理論仍在研究階段。. 忽略人類的優點和潛能。. 資料來源:修改自葉靜瑜(2008)。正向情緒課程方案對國小四年級學童之正向情緒及挫折容忍 力之影響。. 正向心理學是在幫助個人找到內在的心理能量,以便對抗挫折的緩 衝、掌控住逆境與困難,幫助個體在遇到困難時不會輕易落入憂鬱的狀態 中。正向心理學最主要目標是提昇人們基本的能力,如樂觀、勇氣、誠實、 自我瞭解與人際互動的技巧,並非針對過去生活事件中的殘破、缺損或創 傷進行修補的工作。 正向心理學從預防的角度出發,強化個體原本的特質長處,開發個體 的潛能,並以健康的身心去面對人生中的每一個挑戰。正向心理學的研究 者期待從相關實驗和調查研究中,進一步驗證正向情緒的效能。例如笑代 29.

(44) 表一個人內心愉快的狀態,正向情緒並非僅以笑為代號,還有由衷的喜 悅、對事物產生的興趣、滿足感和愛的感覺。. 綜合上述,本研究將正向心理學定義為:一門關心正向情緒、正向特 質和正向組織的科學,其目標在於增進生活品質和預防病態的發生。正向 心理學關注人類的優點與缺點,重視建立人生中美好的事物和修補不好的 事物,體現出健康的人生目標,也能治療人類生命中的傷痕。. 三、正向心理學三大柱石 正向心理學的建構,以研究每個人自身長處及建立正向情緒為重點。 Seligman(1991)提出正向心理學的三大柱石及其關連性,第一是研究正 向經驗;第二是研究正向特質,其中最主要的是長處和美德;第三是研究 正向組織,例如家庭支柱以及言論自由,這些是美德的支柱,美德又支持 著正向情緒。以下分別介紹正向心理學三大柱石。 (一)正向的主觀經驗(positive experience) 正向的經驗是指在生活中創造更多的愉悅、快樂與滿足感,如快樂、 愉悅、感激等個體曾體會過的感受。Seligman(2002)強調藉由樂觀作為 建構美好人生強而有力的工具,可以幫助個人遠離憂鬱症,並給自己一個 重新認識自我的機會,其主要技巧在於透過樂觀的習得,改變具有摧毀力 量的自我想法,以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 (二)正向的個人特質(positive traits) 「特質」是個人於不同的時間與場合中所表現的穩定心理狀態。長處 和美德是正向的人格特質,並帶來好的感覺和滿足(洪蘭,2003)。個人 若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美德與長處,將會獲得正向的情緒和經驗,對個人建 30.

(45) 立正面的生活很重要。發現、建構個人的長處和美德,能帶來心靈的滿足 與成就感,以自己習得的長處和美德來充實生活,提昇生命的價值。 「特質」是人格理論中重要的理論取向之一,「正向特質」是指個人 穩定地表現於跨場合、跨時間的長處和美德,以增進自身的人際關係。正 向心理學歷年來歸納各種文化傳統,得出六大類長處和美德:智慧與知 識、勇氣、人道與愛、正義、修養以及心靈的超越,藉此幫助人們在日常 生活中應用它,活出生命的意義以及獲得情緒的滿足(江雪齡,2008;洪 蘭,2003)。 發展長處和美德,除了讓人感受到快樂,亦可讓個體對生活積極參 與,感受到生命的意義。長處和美德與正向特質相互伴隨,兩者相輔相成、 緊緊相依,激勵個體的發展。. (三)正向組織(positive institute) 「正向組織」是指某類環境可以較容易地引發或促成,個體培養、習 得「樂觀」、「正向情緒」以及「正向特質」,此類有利環境包括民主社 會、言論自由環境、家庭支柱、同儕支持等,以習得正向經驗(江雪齡, 2008;洪蘭,2003)。. 正向心理學是一門有別於傳統心理學的新興概念,以積極的態度來處 理情緒、杜絕悲觀,用正面的思考來看待問題、抵抗失敗(饒見維,2004), 期盼人們從環環相扣的正向情緒、正向特質及正向組織三大範疇中來「習 得」樂觀;藉由正向情緒的培養及引發來重新檢視自我的歸因想法,並找 到自己生命的意義,享受美好、愉悅的人生。. 31.

(46) 貳、正向情緒之內涵 正 向 情 緒 包 含 對 過 去 的 經 驗 , 包 括 滿 足 ( well-being ) 、 滿 意 (satisfaction)等;對當下的經驗,包括愉悅(happiness)、享受(enjoy) 等;對未來的經驗:包括樂觀(optimism)、希望(hope)及信心(faith) 等(江雪齡,2008;洪蘭,2003)。 對於這些正向情緒,我們可以透過不同的方法獲得,例如:留心醒覺 日常生活、重塑自己的過去、從正面角度展望將來;透過正向情緒,更可 激發個體正向發展。 正向情緒對於分析、溝通、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重要的影響 (江雪齡,2008)。正向情緒會使個體擴展思考-行動的能力,並開始建 立個體的資源,幫助個體在情緒、認知和行動方面產生正向地提昇,同時 跳脫負向思考的枷鎖。 正向情緒在演化上的目的:擴展我們智慧的、身體的和社會的資源, 增加我們在威脅或機會來臨時可動用的儲備(洪蘭,2011)。正向情緒開 展我們的心智視野,增加我們的容忍力和創造力。. 一、正向情緒的定義 隨著正向心理學的備受重視以及整體社會健康的迫切需要,「正向情 緒」引發學者們探究的興趣,研究者整理各學者對正向情緒的解釋。 鄭石岩(1992)提到正向心理學是一種主觀的內在體驗:快樂。快樂 不是用追求得來的,而是發現得來的;存在於生命的實現,是一種知足的 愉悅回饋;它的根源不是感官的滿足,而是對生命的尊重和覺悟。 王淑俐(1995)認為正向情緒是愉快、積極的,是個人判斷情緒刺激 對己有利而趨向;負向情緒是不愉快、消極的,是個體判斷情緒刺激對己 不利而逃避。常雅珍(2004)說明正向情緒指能使人感到愉悅的情緒,並 32.

(47) 且積極面對生活遭遇,其中包含同理心、知足、自信的學習以及感受,而 最終獲致內心的快樂。 Seligman(2000)主張正向情緒包含對過去、現在、未來三個層面, 亦即對過去感到滿意、對現在感到快樂、對未來感到樂觀。Seligman 認為 正向情緒可以使我們從完全不同的角度思考事情,跳脫負面情緒的思考方 式,而這正向的感覺是來自於長處和美德,自己賺來的才是真正值得的快 樂感覺(引自洪蘭,2003)。美好的生活是每一天都用你的長處來製造真 實的快樂和豐富的滿足。 Fredrickson(2004)認為正向情緒需要認知的評價與意義的建立,正 向情緒有其演化上的目的:正向情緒擴展了個體的心智視野,增加個體的 容忍度和創造力,讓個體得以在威脅或機會來臨時有可動用的貯備能量。 換言之,個體在好心情時較能接受新的想法和經驗。 Fredrickson 所主張 的正向情緒意義類似 Seligman 現在層面的滿足感概念,而另一種透過外 在環境引起感官愉悅則類似 Seligman 現在層面的愉悅概念。 綜合以上各家學者的觀點,研究者認為正向情緒是個體價值判斷所引 發的一種持續性的快樂感覺,是精神上的自我實現、也是個體長處與美德 的完全發揮;正向情緒幫助我們在面對困境時用不同的角度來思考,以積 極、愉快的態度接受新的想法及經驗,讓個體得以拓展心智、發揮潛在能 力,進而找到人生的意義。. 二、正向情緒的理論 正向情緒是新興的議題,尚未有統一、明確的理論依據,以下針對近 年來研究正向情緒較為著名的學者之觀點加以探究。 (一)Fredrickson 的擴大建立理論(broaden-and-build theory) 美國密西根大學學者 Fredrickson 在 2000 年時提出的「擴大建立理 33.

(48) 論」,其中說明歡愉、興趣、滿足、自信及愛等正向情緒,可以促進行為 的方式及持續的行動力,並能擴大人類短暫思考-行動的技能(常雅珍, 2004),有助於建立長期的資源,從生理資源到心智資源,從社會資源到 心理資源。 Fredrickson(2004)認為傳統正向情緒之研究,忽略了正向情緒是認 知重於身體反應的觀點,以往對正向情緒的功能偏向於生物遺傳之趨近行 為及繼續行為的身體反應,這樣的說法對正向情緒是不公平的;因此他將 「擴大建立理論」陳述如下: 建構這理論是以「特定行動趨向」(specific action tendencies)作為 根基,當人們在生命受到威脅的狀況下,「特定行動趨向」會縮小短暫思 考-行動的思維,喚醒一種驅力以某種特殊方式去行動(如逃跑或攻擊), 藉以提昇快速及決定性的行動,而帶來直接、立即的益處,老祖宗藉此得 以在險境中維持性命(Fredrickson, 2004)。但這部分比較屬於負向情緒 的討論範疇,典型上正向情緒通常不會發生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 因此,正向情緒以互補效應取而代之,它可以擴展思考-行動的思 維,開拓來自心靈思考及行動的序列。 Fredrickson(2004)將正向情緒分為以下三類。 歡愉(joy):藉由遊戲及創造力來擴大認知的推進,這些推進力不 僅是社會及心理行為的證據,也是心智及藝術性的行為。知足 (contentment):可以透過統整目前的生活情況,賦予自我和環境新的意 義。自信(confidence):可以使個人和他人分享新的成果並展望未來更 大的成就。 Fredrickson(2004)指出快樂的各種形式如飢餓的滿足,有時會被當 作正向情緒,因為他們與正向情緒共享令人愉快的主觀感受。生理變化、 快樂的感覺和正向情緒經常共同發生,然而情緒不同於生理感覺,情緒需 34.

(49) 要認知的評估或是賦予意義的評鑑才能擁有。快樂可以單純透過生理感官 的滿足,但正向情緒的發生並不一定伴隨生理感官的滿足。 Fredrickson(2006)將此發展成擴大建立理論,表示正向情緒之連鎖 效應,最初之正向情緒體驗會產生向上盤旋之力量,如圖 2-1 所示。. 圖 2-1 擴大建立理論. Fredrickson(2006)主張正向情緒對於個體後續的影響是持久性的。 Fredrickson 利用研究證據提出了正向情緒的上升螺旋效應,認為正向情緒 會讓個體有不同的變化,而這個變化又能讓個體持續的產生正向情緒,進 一步產生正向的表現。 Fredrickson 和 Joiner(2002)證實了具有正向情緒的人會有較開放性 的因應策略,同時也可以預測未來會產生的正向情緒,正向情緒可以預測 未來開放性的因應策略,而因應策略又可以預測未來的正向情緒。這樣的 效果只存在於正向情緒之中,負向情緒並沒有這樣的效果產生。因此,證 35.

(50) 實了正向情緒可以幫助人們創造更多的資源,有較佳的因應方式;而良好 的因應方式又可以產生有益於正向情緒的結果。 Fredrickson(2006)針對正向情緒擴大建立理論,提出正向情緒的五 大功能: 1.擴展思想和行動 正向情緒能擴展心智想法和行動的範圍,擴大整體性和注意力,對於 應付未來威脅能提供預備功能。 2.消除延宕負向情緒 如果負向情緒限制短暫的思想行動功能,那麼正向情緒會擴展這些相 同的資源,正向情緒是對抗負向情緒延宕影響的有效手段,可以矯正或消 除負向情緒帶來的副作用,快速治療消極情感的心血管後遺症。 3.激起心理彈性 正向影響和信念提供人們應付逆境的資源,更多正向情緒讓人們更有 彈性,根據不同情境作調節,人們完全地經驗每一個有效益的影響。 4.建立個人資源 過去的正向情緒產生個人資源的增額。增加正向情緒可以擴展注意力 和認知的範圍,引發彈性和創造力的思考,也能擴大人們的容忍程度 5.引起心理和生理的幸福感 藉著擴展人們的習慣和建立其心理資源,正向情緒可能會增加人們情 緒和身體的幸福感。經驗正向情緒的人們在孤寂的期間較可能發展長期的 計劃和目標,找到事件的正向意義。. Fredrickson(2006)進一步利用「擴大建設理論」說明正向情緒,即 是正向情緒可以擴大短暫思考-行動技能,促進創意的行動發現,消除負 向情緒,建立個人資源,引起心理和生理的幸福感,思想和社會連結,輪 36.

(51) 流地建立個體的個人資源,其範圍從生理、智力的資源到社會及心理的資 源以扭轉逆境。 Fredrickson(2006)認為正向情緒可以激發一個人的創造力,拓展其 對事物的觀點,引發個體探索,並增進與社會的互動,且發展因應危機的 策略,同時形成個體的資源。正向情緒促使個體心理及生理以螺旋方式向 上提昇,使正向情緒持續循環,且不斷地成長,協助個體邁向更美好的心 理福祉。 正向情緒能為個體建立正向的心理態度,以創意的方式思索對策,解 決所遭遇之困境,讓生活更有彈性。將快樂分散在每一天之中,為個體提 供適當的人生目標和挑戰,創造當下的愉悅和心流;改變對事情解釋型 態,對未來持有樂觀想法;擁有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主觀經驗後,繼而建 構正向人格,形塑正向環境,給予個體表現正向行為之動力。. (二)Seligman 的觀點 Seligman(1991)將正向情緒依時間發展階段的不同劃分成三部分: 1、過去的正向情緒 「滿意」、「感恩」,因為對過去的事件持有好感而產生的正向情緒。 個體可以用寬恕、遺忘的思維,讓自己從不好的意念中解放,嘗試改變信 念,增加對過去好感的記憶強度,提昇生活滿意度(李偉民,2007)。 2、現在的正向情緒 「愉悅」、「心流」,這兩種都屬於正向情緒,但卻有程度上的明顯 差異。Seligman(1991)特別指出,香水的味道、按摩頭皮的舒適、進食 的飽足感都帶給我們愉悅的快樂感,但它是暫時的,會消失的,無法建構 未來。反之,當我們從事某事物而沉溺在心流狀態時,當下的忘我、時間 停止的感覺,都在告訴自己正在儲備未來的資源,是長期的。因此我們可 37.

(52) 以發現,愉悅雖有生理上的飽和,卻是短暫的,而心流的滿足感則是心理 上的成長(洪蘭,2003)。 3、未來的正向情緒 「樂觀」、「信心」,建構美好人生強而有力的工具,可以用辨識與 反駁自動出現的悲觀念頭來增加正向能量。Seligman 提出了務實的樂觀這 個概念,指面臨挫折仍能堅信情勢必會好轉,亦即樂觀的人認為失敗是可 以改變的,因為當前的不幸不是永遠的、普遍的;培養這樣的心態,會使 一時受挫的人願意積極地擬定下一步計劃,對未來抱持正向的期待與希 望,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李偉民,2007;洪蘭,1997)。. 綜上所述,不管是 Fredrickson 的擴大建立理論抑或是 Seligman 以時 間軸來區分正向情緒的觀點,學者都強調正向情緒的元素(不論是歡愉、 愉悅、自信、滿意、樂觀、知足等),對個體而言都是一股強而有力的支 柱,可以幫助個體改變劣勢的消極意念,並創造優勢的契機,建構個體的 生命意義及美好人生。. 四、正向情緒的意涵 本研究透過瞭解 Fredrickson、Seligman 和常雅珍諸位學者的理論觀 點,進一步瞭解正向情緒的意涵,並隨之發展出本次正向情緒教學的教學 目標。 (一)Fredrickson 的觀點 Fredrickson(2002)認為樂觀是正向情緒的基本成分,有了樂觀,才 能建立正向情緒。Fredrickson(2006)指出正向情緒包含愉悅、興趣、滿 足、愛。 1. 愉悅:創造遊戲的慾望,推動個體的極限,使其有創意。 38.

(53) 2. 興趣:創造探索的需求,以獲得新資訊。 3. 滿足:在當前的生活環境創造樂趣,並統整這些情境,且賦予自 我新的意義。 4. 愛:愛是所有正向情緒的混合體,包含安全感、親密的人際關係, 在創造遊戲、探索之間不斷循環。. 所有的正向情緒都匯集成為愛,然後不斷的循環,當個體面對失敗或 挫折時,這些正向情緒提供了保護的資源,幫助個體去因應。. (二)Seligman 的觀點 Seligman(2002)依時間向度區分正向情緒,分為三個層面。 1.過去的正向情緒:滿足、滿意、充實、自豪和真誠。 2.現在的正向情緒:歡樂、狂歡、熱情、愉悅和流暢。 3.未來的正向情緒:樂觀、希望、自信、信心和信任。 過去的正向情緒,是指面對過去生活事件所引發的情緒;現在的正向 情緒,是指眼前所歷經的事情所引發的情緒;外來的正向情緒,是指面對 未來事件引發的情緒。. (三)常雅珍的觀點 常雅珍(2004)將正向情緒分為四個層面。 1.愉悅:指心情愉快,與家人和同儕相處感到開心。 2.同理心:指瞭解他人情感,並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3.知足:指對自己的一切感到滿足,對別人心存感激。 4.自信:只能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的優缺點,發揮自己的長處,更能 發現他人的優點,讚美他人。 39.

(54) 本研究基於上述學者的觀點,瞭解正向情緒的意涵後,並配合研究時 間的限制,研究者從中挑選出四個較易傳遞給幼兒的正向情緒,分別為知 足、愉悅、樂觀、自信。 本研究歸納出本次幼兒正向情緒教學之四個正向情緒的意涵,如下表 2-3 所示。. 表 2-3 正向情緒意涵 時間向度. 正向情緒. 定義. 學習目標. 過去. 知足. 珍惜身邊的事物並 感謝所發生過的美 好事物。. 現在. 愉悅. 身心感到舒適,並且 1.能感受心情愉快。 願意探索事物、追求 2.能以具體策略提昇正向情緒。 快樂。. 未來. 樂觀. 以暫時性、特定性及 1.能瞭解樂觀對生活的影響。 外在性的思考方式 2.能以樂觀的看待生活中所發. 1.能體悟到自己擁有很多。 2.能以具體行動表達感謝。. 面對逆境,尋找生命 生的事情。 意義。 自信. 能自我接納與肯 1.能自我肯定。 定,發揮個人長處。 2.能有計畫的運用自己的長處。 3.能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4.能策略性的解決問題。. 由表 2-3 可得知,本研究所論及的正向情緒,包含過去的正向情緒為 知足、現在的正向情緒為愉悅,以及未來的正向情緒樂觀、自信。因此本 次正向情緒教學以知足、愉悅、樂觀、自信為主題,透過教學活動,提昇 幼兒的正向情緒。. 40.

(55) 参、提昇正向情緒的教學原則與策略 本研究為正向情緒教學之探討,故有瞭解提昇正向情緒的教學原則與 策略之必要。. 一、提昇正向情緒的教學原則 當幼兒發脾氣時,成人很容易忽略幼兒亦有很多的正向情緒。其實, 正向情緒是可以培養的(洪蘭,2011),以下將培養幼兒的正向情緒之原 則,分別介紹。 (一)正向情緒增進幼兒的智力表現,擴大其社會和身體資源,因此 也是成長上的重要因素。 幼兒時期的探索,使幼兒逐漸精熟,精熟本身就會帶來正向情緒,互 相形成正向回饋,就像螺旋梯一樣扶搖直上(洪蘭,2011)。幼兒如此的 向上建構累積,就像起初錢很少的戶頭後來迅速增加,扶搖直上。當幼兒 日後體驗到負面情緒時,他也在一邊建構堡壘,使自己可以退到安全的地 方,也就是說,幼兒時期的正向情緒資源會是成年後遭遇挫折的能量,以 便因應負面情緒。. (二)鼓勵幼兒的正向情緒,促使幼兒向上提昇。 幼兒在快樂時,他的創造力視野變寬,行為也變得具探索性,同時也 增加了他的資源,使他面對挑戰時贏的機率變大,亦會增加其正向情緒, 且擴大其視野。正向情緒向上盤旋的歷程真正存在(洪蘭,2011),我們 要學會駕馭,進一步增進生活的快樂。. (三)對待幼兒的正向情緒像對待負向情緒一樣認真,對待幼兒的長 處像對待其短處一樣關心。 41.

(56) 任何一種環境都支持正向情緒的存在,當然,同時也會有負向情緒的 產生,這種二元的真實,無法避免,因此,皆要認真看待,更能進一步幫 助幼兒向上提昇。對待幼兒的正向情緒像對待負向情緒一樣認真,對待幼 兒的長處像對待其短處一樣關心。. 實施正向情緒教學,提昇正向情緒的教學,身為教師,應該建構幼兒 的正向情緒和人格特質,而不只是化解幼兒的負向情緒,掌握以上的原 則,必能幫助幼兒發展正向情緒,並進一步向上提昇。 同時,當學校裡的教師能體察自己的情緒,並具有智慧,學校內就可 以增進正向的氣氛,使得在其中學習的幼兒得到最高的學習效果 (Goleman, 2006)。因此,教師應該將正向情緒設計運用在課堂上,首 先可利用情意教學,引導幼兒做聯想,激發其想像力;再者,引導幼兒處 理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情緒,進一步提昇幼兒的正向情緒。. 二、提昇正向情緒的教學策略 教師因應不同的教學目標,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必能增進幼兒的學 習,因此,本文探討提昇正向情緒的教學策略(洪蘭,2011;陳淑琬,2001; 葉靜瑜,2008)。 (一)定義關鍵目標 哪些能力是重要的,如何去提昇、如何測量,都是要事先規劃的。能 夠成功地在學校定義關鍵目標,進而採取行動,確定教學方向,亦避免偏 離教學主軸,是相當重要的。. (二)善用教學環境 理解和使用學校的環境與文化,更促進正向情緒融入在學校情境中, 42.

(57) 並非強制的改變學校裡現有的環境,而是將正向情緒融入在各個教學情境 中,積極的幫助幼兒提昇正向情緒。. (三)持續改變的教學 善用突發的事件,多元的教導因應方式,並應用即時的情況和挑戰, 同時,也持續不斷改善教學的規劃,達到更完美的境界,同時幫助教師和 幼兒一起向上提昇。. 本研究清楚訂定幼兒正向情緒教學的教學目標,將正向情緒融合在教 室氣氛中,且因應每週之教學,持續不斷改善教學的規劃,以幫助教師和 幼兒一起向上提昇。. 第三節 情緒教育意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從情緒教育的意義、重要性和教學原則探討情緒教育的意涵,再 者,探討情緒教育的影響因素,以及圖畫書的教學,最後分析情緒教育之 相關研究。. 壹、情緒教育的意涵 在情緒的特性中,瞭解到情緒的可教育性,因此衍生出現今的情緒教 育,也因情緒的理論眾多,所以情緒教育的內容也是相當多元,以下針對 情緒教育的意義、重要性以及情緒教育的教學原則,進行探討。. 一、情緒教育的意義 最早的情緒教育是 1952 年由 Buillis 所設計的,他讓教師說故事給幼 4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Valor acrescentado bruto : Receitas do jogo e dos serviços relacionados menos compras de bens e serviços para venda, menos comissões pagas menos despesas de ofertas a clientes

•Last month I watched a dance class in 崇文 Elementary School and learned the new..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This kind of algorithm has also been a powerful tool for solving many other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cluding symmetric cone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 [15, 16, 20–22], symmetric

Time constrain - separation from the presentation Focus on students’ applic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ir knowledge. (Set of questions for written report is used to subsidize

To enable pre-primary institutions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enhancing school culture and support to children, actions can be taken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reas: Caring and

Central Questions of Computer Science (continued). • How can algorithms be used to manipu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