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選區規模對政黨競爭的影響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選區規模對政黨競爭的影響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0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選區規模對政黨競爭的影響 The Influence of District Magnitude on Party Competition.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i Un. v. i 博士 e n g清 指導教授:游 c h鑫 研究生:林 韋 孜 撰. 中 華 民 國 109 年 6 月. DOI:10.6814/NCCU202000901.

(2) 謝辭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轉眼間三年的研究所生涯即將邁入尾聲,驀然回首 總有釋懷的感覺,心中滿滿不捨,感謝讓我有所蛻變的一切。此篇論文的完成 承蒙許多人的支持與鼓勵。首先感謝在論文撰寫期間內,兩位口試指導教授臺 灣大學政治系的王業立老師和本校政治系的蘇彥斌老師所給予的寶貴意見與 指正,讓此篇碩士論文更臻於完善,在此表示深摯的謝忱。特別感謝我的指導 教授游清鑫老師,在論文撰寫期間給予的教導與督促,並且從中學習到邏輯思 考的方法。最初遇見游老師,是我在選舉研究中心擔任兼任助理時,老師的親. 政 治 大 程中對於經典文獻的論述,兼具精闢獨到與鮮活有趣;也是在游老師的引導 立 切和幽默總能讓人如沐春風。之後,有幸選修台灣選舉與民意課程,老師在課. ‧ 國. 學. 下,我才產生對選區規的研究興趣,而該課程的學期報告便是我本次論文的雛 形。在求學期間內,研究所同儕之間的情誼是最值得回憶的歷程。感謝本系周. ‧. 暐樺學長和翁立紘學長在研究上適時的指點與經驗分享;感謝惠玲學姐與怡璇. sit. y. Nat. 學姊不斷關心我的近況並予以關懷。同時感謝同窗好友怡婷、伯亨和育晟在研. n. al. er. io. 究上彼此的激勵與共同成長;尤其感謝子峰學弟願意與我一起在彼此研究上的. i Un. v. 互相切磋,腦力激盪,對於研究後期的我而言,不論是在促發新想法或模型調 整都很有幫助。. Ch. engchi. 最後感謝在研究所期間曾指導過我的老師們,黃紀老師、盛杏湲老師、楊 婉瑩老師、林超琦、蔡宗漢、葉陽明,你們的專業知識、學術陶冶都對我未來 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謝謝研究所的同學們、政治所辦公室的助教以及一直 予以我支持的家人們。很高興在我的人生旅途當中遇見你們,我會永遠珍惜這 個緣分。. i. DOI:10.6814/NCCU202000901.

(3) 摘要 杜瓦傑法則(Duverger’s Law)自 1950 年代以來,歷經半世紀以上的辯證,仍舊 是探索選制政治影響的重要依據。細究杜瓦傑法則適用情形的討論與修正大多 強調選區個案的特殊性,其中包含選區規模(district magnitude)與地方傳統勢力 與政黨組織能力等。在複數選區單記不可讓渡投票制(SNTV)下,選區規模愈大 時,小黨固然比較有機會取得席次,但這也不一定代表大黨會因此失去選舉優 勢,畢竟小黨大多僅在特定選區有獲取席次的實力,但如果以全國層次來觀察 時,小黨在更多選區的實力顯得不足,此種實力分布上的差異也使其在最後議. 政 治 大 經驗的累積,尤其是如何因應提名與配票的挑戰,大黨往往比小黨有更多的資 立 會的席次與大黨產生更大差距。同樣的,有利席次最大化的競選策略需要長期. ‧ 國. 學. 源可以因應,也讓大黨比小黨擁有比較大的優勢。本文將以 2014 年直轄市/ 縣市議員選舉作為背景資料,除了探討 2018 年的地方議員選區規模與政黨命. ‧. 運之間的關係,為地方選舉候選人提供若干啟示之外,亦關切台灣特有的地方. sit. y. Nat. 政治生態對類似「選區規模越大對小黨越有利」傳統論點的挑戰。本文雖透過. n. al. er. io. 卡方檢定與多元迴歸模型的統計分析,驗證了選規模的影響力,但亦證實了選. i Un. v. 區規模對政黨選舉表現的影響力會因地方傳統政治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其中以. Ch. engchi. 國民黨最為明顯。綜合分析結果,本文遂提出「規模越大對小黨越有利」應修 正為「規模越大對選區內選舉情勢相對弱勢者越有利,但選區內最大黨仍舊保 有優勢」的論點。. 關鍵字:杜瓦傑法則、選區規模、複數選區單記不可讓渡投票制、直轄市/縣 市議員選舉. ii. DOI:10.6814/NCCU202000901.

(4) Abstract To date, Duverger's Law is still a crucial foundation to explore political influence of the election system after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of dialectic verification since the 1950s. Most of the discussions and amendments on the application of Duverger’s law emphasize the discrepancies between different districts, including district magnitude, local traditional forces and party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Under the Single Non-Transferable Vote (SNTV) electoral system employed by the multi-member constituency elections, the minor parties are more likely to win more seats in greater district magnitude. However, it does not necessarily imply that the big parties will lose their electoral advantage. Although minor parties are able to. 政 治 大. win seats in particular districts, they still appear to be comparably weaker in more districts in the national level, which then put them further behind the big parties in. 立. parliament. Similarly, the electoral strategy of maximizing the number of. ‧ 國. 學. advantageous seats requires the accumulation of long-term experience, especially in dealing with the challenges of nomination and vote equalization. Accordingly, big. ‧. parties have more preponderance than minor parties in terms of resources, giving them a bigger advantage over the minor parties. Based on the municipal and. y. Nat. sit. city/county councilor elections in 2014, the current paper discusses the size of. al. er. io. district magnitude and the fate of political parties to shed some light for local. v. n. election candidates in the 2018 elections. The challenges of traditional theory such. Ch. i Un. that “greater district magnitude favors minor parties” will be re-investigated in. engchi. accordance with Taiwan’s unique political ecology. Results of Pearson’s chi-squared test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have shown the significant effect of district magnitude. It has also revealed that the influence of district magnitude on party election performance varies with the difference of traditional local politics, in which the Kuomintang experienced the most significant impact. The main finding of this paper paper indicates that the theory “greater district magnitude favors minor parties” should be amended into “greater district magnitude favors relatively disadvantaged miorn parties at the district level, but the biggest party continues to prevail.” Keyword:Duverger’s Law, SNTV, District Magnitude, Local Elections iii. DOI:10.6814/NCCU202000901.

(5) 目. 次. 表次................................................................................................................................ 3 圖次................................................................................................................................ 4 第壹章 緒論................................................................................................................ 5 第一節. 研究緣起.................................................................................................... 5. 第二節. 研究目的.................................................................................................... 9. 第貳章 文獻回顧...................................................................................................... 11 第一節. 重訪杜瓦傑法則...................................................................................... 11. 第二節. SNTV 效應與台灣選舉研究 .................................................................. 20. 立. 政 治 大. 第參章 研究架構與方法.......................................................................................... 25. ‧ 國. 學. 研究概念定義及其操作化...................................................................... 25. 第二節. 研究個案.................................................................................................. 30.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分析方法.............................................................................. 32. ‧. 第一節. sit. y. Nat. n. al. er. io. 第肆章 地方政治傳統與組織能力.......................................................................... 39. i Un. v. 第一節. 政黨政治傳統.......................................................................................... 39. 第二節. 政黨組織能力.......................................................................................... 48. Ch. engchi. 第伍章 選區規模對政黨競爭的影響力.................................................................. 51 第一節. 選區規模與政黨競爭.............................................................................. 51. 第二節. 地方政治傳統與選區規模...................................................................... 54. 第陸章 選區規模的效力.......................................................................................... 59 第一節. 選區規模的重要性.................................................................................. 60. 第二節. 選區規模對於不同政黨的意義.............................................................. 66. 1. DOI:10.6814/NCCU202000901.

(6) 第柒章 特殊個案討論.............................................................................................. 69 第一節. 選區背景資料.......................................................................................... 70. 第二節. 政黨為何不提名...................................................................................... 73. 第捌章 結論.............................................................................................................. 81 第一節. 研究發現.................................................................................................. 81. 第二節. 未來研究之建議...................................................................................... 87. 參考文獻...................................................................................................................... 89 附件.............................................................................................................................. 9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2. DOI:10.6814/NCCU202000901.

(7) 表次 表 2-1. 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之交叉表 ................................................................... 15. 表 2-2. 國民黨與民進黨在各種選區規模下的總體數據(1992-2004) ................... 22. 表 3-1. 政黨在選舉過程中組織能力表現的分類 ................................................... 29. 表 4-1 2014 年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區域選舉的得票情形 .............................. 41 表 4-2. 地方政治傳統的四種情境 ........................................................................... 43. 表 4-3. 國民黨於 2018 年在各選區規模的組織能力表現 ..................................... 49. 表 4-4. 民進黨於 2018 年在各選區規模的組織能力表現 ..................................... 50. 表 5-1. 政 治 大 不同選區規模下政黨的選舉表現 ............................................................... 53 立 四種情境下國民黨的選舉表現 ................................................................... 55. 表 5-3. 四種情境下民進黨的選舉表現 ................................................................... 56. 表 5-4. 四種情境下其他政黨或無黨籍的選舉表現 ............................................... 58. 表 6-1. 政黨的選舉表現 ........................................................................................... 62. 表 6-2. 不同地方政治傳統下選區規模對政黨選舉表現的影響 ........................... 65. ‧ 國. ‧. er. io. sit. y. Nat. al. iv n C h e n g c h...................................................... 2018 年地方議員選舉之選區背景資料 71 i U n. 表 7-1. 學. 表 5-2. 表 7-2. 國民黨有提名但民進黨沒有提名的選區資料 ........................................... 75. 表 7-3. 國民黨沒有提名但民進黨有提名的選區資料 ........................................... 78. 表 7-4. 國民黨與民進黨皆沒有提名的選區資料 ................................................... 80. 附表 1. 變數編碼與設定........................................................................................... 93. 附表 2. 變數之描述性統計資料............................................................................... 94. 附表 3. 特殊個案的選區資料................................................................................... 95. 3. DOI:10.6814/NCCU202000901.

(8) 圖次 圖 3-1. 選區規模與席次紅利之關係圖(2018 年直轄市/縣市議員選舉) ...... 31. 圖 3-3. 選區規模與得席率之折線圖(2018 年直轄市/縣市議員選舉) .......... 35. 圖 4-1. 全臺灣行政區的地方政治傳統 ................................................................... 4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4. DOI:10.6814/NCCU202000901.

(9)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政黨政治是當代民主政治運作的核心。當前學界的在政黨主題的研究傳統 仍離不開政府中的政黨、選舉中的政黨、以及組織上的政黨等主要面向(Key 1943),並且從這些主要研究面向上,進一步選擇更為具體的研究主題深入探 索。然而,從既有研究文獻的觀察來看,政黨研究固然可以強調政黨如何取得 職位、實踐政策、如何吸引選民支持獲致勝選,以及如何建立組織發展功能等. 政 治 大 中的表現所影響;或者,政黨的選舉表現,可能是其資源與組織能力 的運作結 立 問題。這些文獻在討論政黨政策的實踐時,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政黨在選舉過程 1. ‧ 國. 學. 果;又或者,政黨組織結構的發展與興衰,當然也會受到既有政策規範與民眾 態度的節制。換言之,在概念上可以區分政黨研究的三個面向,但在實際的研. ‧. 究上三者息息相關,彼此之間難以建立清楚的邊界。本文的研究旨趣也來自於. sit. y. Nat. 此,一方面聚焦既有選舉制度如何影響政黨在選舉中的命運,另一方面也考量. n. al. er. io. 政黨本身的組織結構條件,探究選區規模的大小如何影響政黨之間的勢力消. i Un. v. 長,尤其是中國國民黨(Kuomintang, KMT,以下簡稱國民黨)與民主進步黨. Ch. engchi.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DTT,以下簡稱民進黨)兩大政黨競選策略的成 敗,以及對小黨發展的契機或限制又是如何。 整體來講,關於選舉制度如何影響選舉競爭主題的研究,研究的品質與數 量已經相當可觀。其中,杜瓦傑(Maurice Duverger)所提出的相關論點,雖然不 是最早提出,卻是被討論最廣的,後續的研究也都圍繞著他的論點進一步延伸 或修正。就國內的研究來講,同樣也是藉由杜瓦傑的相關論點來探索選舉制度 的政治效應,例如在 2005 年經第七次修憲之後,立法委員選舉制度從過去的. 1. 政黨地區實力評估(提名)與資源整合能力(配票)合稱作政黨組織能力,詳見三章第一節。 5. DOI:10.6814/NCCU202000901.

(10) 複數選區單記不可讓渡制(multi-member district single non-transferable vote, 以 下簡稱為 SNTV)更改為單一選區兩票並立制(mixed-member majoritarian systems, 以下簡稱為 MMM),新的選舉制度如何帶來新的政治效應是學者非 常關注的焦點,除了對台灣政黨體系發展的影響之外,並有許多的跨國比較研 究,企圖瞭解選制改革在不同國家的作用(蘇子喬、王業立 2014;王鼎銘和 郭銘峰 2009)。 值得注意的是,2005 年的選制改革雖然廢止了立委選舉長期使用的 SNTV 制度,但此一制度並沒有在台灣消失,原住民立委選舉、地方議會的選舉,如. 政 治 大 理解的,在學術社群與社會各界的關注上,或許是因為地方選舉的重要性不如 立 直轄市/縣市議員與鄉鎮市民代表的選舉制度目前仍然採用 SNTV 制度。可以. ‧ 國. 學. 中央;又或許是研究者興趣之所在,使得 SNTV 制度在地方選舉的研究,遠遠 不如中央層級的立委選舉。而且在一般情形下,地方民意代表選舉所採用的. ‧. SNTV,其政治效應的理解也多援引立委選舉的研究成果,意即透過 SNTV 制. sit. y. Nat. 度下的立委選舉過程中,所得出的政黨競爭或是民眾的選舉參與等研究結論,. io. al. n. 不足之處。. er. 來解釋地方層級的政黨競爭與選民參與,這樣的引申應該是合理的,但卻仍有. Ch. engchi. i Un. v. 首先,就數量來看,相較於 SNTV 如何影響立委選舉的研究,聚焦於 SNTV 如何影響地方選舉的討論相對不足,但研究數量少並不是表示研究主題不重 要。如同前美國眾議院議長 T. O’Neill 經常被引用的一句話:「所有的政治都 是地方的」(all politics is local)一樣,政治上所有的活動幾乎都離不開地方因 素,了解地方的角色,才能對政治運作有一個全貌性的理解。例如,台灣的民 主化歷程中,地方層級的政治參與是非國民黨勢力在威權統治時期非常重要的 場域,而被使用在地方選舉的 SNTV 便直接影響執政的國民黨陣營與非國民黨 勢力之間的競爭,究竟 SNTV 是對當時執政的國民黨提供更有利的統治地位,. 6. DOI:10.6814/NCCU202000901.

(11) 或者提供非國民黨人更多的政治代表性?對雙方的利弊得失是不是長期一 致,或是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會有不同的作用?這些重要的差異都會影響台 灣民主發展的歷程與內容。 同樣重要的,若由全國性層級來看 SNTV 制度對立委選舉的影響,並進一 步將研究結果延伸到的地方選舉時,也冒著一個很大的推論風險:假定全國性 的選舉條件與地方性的選舉條件相同,因而可以透過全國性的選舉過程與結果 來了解地方。此種風險主要來自分析單元所造成的差異,在論及全國性的立委 選舉時,探索選舉制度如何影響政黨競爭與後續政黨制度的形成,都是以全國. 政 治 大 的政治生態與全國性的政治生態一致,才可以參考全國性的研究發現來推論地 立 性地理區域為對象,但是,當論及地方層級的選舉時,除非是地方層級所具有. ‧ 國. 學. 方性選舉,而此一前提卻是很少受到嚴肅的檢驗。更直接來說,當 SNTV 制度 被研究者指出具有某些特定作用,例如需要政黨在選舉時具有更大的組織能. ‧. 力,以期做到適當提名(或防止黨內競爭);又如 SNTV 制度相對有利小黨的. sit. y. Nat. 生存等,這些研究發現主要都是以全國性的選舉為對象,至於這些研究發現適. io. er. 用到同樣使用 SNTV 制度的地方選舉時,其產生的效果是不是一樣?如果不一. al. iv n C h e n g c h i U SNTV 具有類似比例代表 意?傳統概念上,SNTV 較有利小黨生存,這是源於 n. 樣,則應該是哪些因素所造成?以及這些因素是否具有普遍性而需要被特別注. 制(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 以下簡稱為 PR)的特色,即選區愈大愈有利於 小黨的生存。不過,在社會科學中,事件的結果通常不是由單一因素導致,故 影響選舉結果的原因並非只有制度,競選過程中政黨若欲獲得最高的席次比 例,須排除重重挑戰,例如:選區規模限制下的提名、配票,政黨地區實力的 政治情境等(王中天 2008;徐永明、陳鴻章 2002;李錦河 1999),都是需 要逐一考量的因素。. 7. DOI:10.6814/NCCU202000901.

(12) 選舉對於政黨來說宛如一場賽局,SNTV 制度便是已經制定好的遊戲規 則,政黨可依據自身條件,調整策略以擊敗對手。對小黨而言,因為政黨實力 較小,在面對提名與配票時,他們不必和大黨一樣耗費大量的成本,尤其在選 區規模較大時,小黨候選人僅需爭取到部分選民的支持即可當選,在此情形之 下,小黨獲得席次的門檻降低,也使得地方政治傳統2的影響力增強。於是乎, 傳統理論認為,在選區規模與政黨組織能力的作用下,雖然小黨所能運用的資 源,不如大黨豐富,可是凝聚力較高的特質,也使其比較不會出現在大黨中經 常看到的黨內競爭(intraparty competition)比黨際競爭(interparty competition)更 為激烈的情形(王業立 2016:78;王鼎銘 2011;Cox and Rosenbluth, 1993:. 政 治 大. 579)。在另一方面,SNTV 多樣的選區規模,雖然會增加大黨在追求最適提名. 立. 與均勻配票上的困難度,但過去的經驗證據也透露出,大黨若能透過學習經驗. ‧ 國. 學. 將失誤率降至最低,妥善協調黨內競爭問題,憑藉政黨規模的優勢,仍舊可以. ‧. 在選舉中獲得席次上的優勢地位(王業立 2016:134-147;王中天 2008;徐永 明、陳鴻章 2002)。換言之,選區規模較大也不一定對小黨有利,小黨如果. y. Nat. io. sit. 本身的實力有限,或者黨內協調選票能力不足;亦或者提名策略失誤等因素,. n. al. er. 皆可能導致小黨得席率不會隨選區規模增加而出現上揚的情況。除此之外,政 3. Ch. i Un. v. 黨地區實力 亦不容小覷,在特殊選區中,政黨地區實力究竟會對選區規模和政. engchi. 黨組織能力的效力造成何種影響,此亦為本文關注所在。. 「地方傳統勢力」是本文所探討的重要概念之一,該理論源自 Satori(2003)政治文化矩陣中的 政黨體系結構化程度,代表民眾對地方政治狀態的長期性認同。在本次研究中,將利用 2014 年直轄市/縣市議員的政黨得票率建立變數(即:地政黨地區實力,詳見第參章第一節)作為 判斷地方傳統勢力的指標。 3 本文用以檢測地方傳統勢力的變數,是利用 2014 年直轄市/縣市議員選舉中各行政區的政黨 得票率歸納而成。詳細資訊見第參章第一節。 8 2. DOI:10.6814/NCCU202000901.

(1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就台灣選舉制度的研究來講,雖然立法委員的選舉已經從 SNTV 改成 MMM,但 SNTV 制度並沒有全然在立委選舉中消失,有關原住民立委的選舉, 並沒有改用新的選制,或採用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的制度,依舊沿用原來的 SNTV 制度,只是分別在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兩個類別中實施。因此,相 較於 2005 年之前,使用 SNTV 制度選舉的立委在數量上已明顯減少,目前僅 選區規模固定在 3 的兩類原住民立委選舉,仍屬於 SNTV 選制研究的範疇。在 此情形下,如果要再藉由立委選舉來檢驗 SNTV 的政治效應,將會因為適用個. 政 治 大. 案的減少而無法作太多的推論。如果要繼續探究 SNTV 制度的政治效應,就必. 立. 須重新鎖定目前仍使用 SNTV 制度的直轄市/縣市議員選舉或是鄉鎮市民代表. ‧ 國. 學. 的選舉為分析對象。. ‧. 如前所述,不論是從數量或是內容面向,探索 SNTV 如何影響政黨在地方. y. Nat. 層級選舉命運的研究都相對稀少。造成這項的現象的原因如前所述,可能來自. er. io. sit. 地方選舉的重要性不如全國性的選舉,也可能來自於地方選舉本身所具有的特 性,可能無法完全借用全國性選舉研究的成果直接推論。然而,就學術研究目. al. n. iv n C 的來講,要更精確了解選舉制度的政治效應時,就不應僅侷限在全國性的選舉 hengchi U. 層次,甚至刻意忽略地方層級的選舉,否則得到的結果將過於簡化而無法落實 到各個選層面的觀察。本研究體認到深入探索 SNTV 制度影響地方選舉的重要 性,目的之一便是將選舉制度的研究延伸到地方選舉層次。 其次,就學術研究的使命來講,進一步了解 SNTV 制度本身所具有的特殊 性,包含選區規模與計票規則,以及進一步引申出來的黨內競爭、黨際競爭、 提名以及配票等既有學術討論,尤其是以杜瓦傑傳統為主的論述,與其所引起 的修正,都是很重要的參考資料。如果以杜瓦傑的傳統觀點來講,SNTV 所具 有的特性將有利於小黨的生存,但如果將杜瓦傑的論點同時置於全國性的選舉 9. DOI:10.6814/NCCU202000901.

(14) 層級以及地方性的選舉層級時,政黨的命運是否會有所不同?以及那些地方性 的因素會為杜瓦傑觀點提出不同的挑戰?這樣的學術好奇便是本文的第二個 目的,希望可以藉由台灣地方選舉的經驗,與杜瓦傑觀點進行對話。 第三,從實際台灣民主發展的進程來看,全國性政黨競爭固然具有重要 性,但地方層級的選舉政治同樣具有重要性。地方層級的選舉不僅僅是台灣民 主發展的開端,在台灣逐步走向成熟民主的階段,地方層級的政黨競爭更關係 到實際台灣民主治理的性質。相較於全國性的政黨競爭,在地方層級的選舉經 常可以看到,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全國性政黨,尤其是國民黨與民進黨兩個大. 政 治 大 勢是,越往地方基層時,兩大政黨對地方選舉的影響力越不一致,甚至可以發 立 黨,在地方層級的影響力並沒有想像中顯著。相對的,一個普遍可以看到的趨. ‧ 國. 學. 現在特定地區,兩大政黨的影響力反而不如特定的第三黨或是個人/派系。或 者也如同既有討論地方派系的研究觀點一樣,全國性的政黨(或兩個主要的大. ‧. 黨),在地方選舉時,必須與地方派系相互妥協,不論是在候選人提名,或者. sit. y. Nat. 是在競選動員的過程,派系的力量一直是不可忽視的一環。在這樣現實下,台. io. er. 灣政黨體系的演進便有不同的面貌,在一方面,全國性政黨體系的發展比較明. al. iv n C hengchi U 遷,將更為隱晦或不穩定。而這樣的政治現實也導引出一個重要的學術好奇: n. 顯出現在全國性的選舉當中,至於地方性的選舉結果所透露出來的政黨制度變. 選舉制度在地方選舉的政治效應,不論是否依循杜瓦傑法則的觀點,究竟會如 何受到修正?或者選舉制度在這樣不同於全國性政黨體系的環境下,如何有利 兩大政黨以外的勢力? 簡要來講,本研究在討論不同政黨在各種選區規模下的選舉表現,以及選 區規模、地方政治傳統和政黨組織能力對選舉結果的影響;以台灣地方選舉為 對象,探索杜瓦傑傳統觀點,以及其相關的修正論述,了解選舉制度如何影響 政黨的選舉競爭,並且希望研究結果可以對理論的累積與實務的關照提供助 益。 10. DOI:10.6814/NCCU202000901.

(15) 第貳章 文獻回顧 學者們在研究選舉制度的政治影響時,側重的部分不盡相同,依據觀察焦 點,大抵可分為:制度如何影響選民或政治行動者的行為、制度如何影響政黨 權力的消長,以及制度如何影響民主運作等,本文則著眼於第二類的視角,旨 在探討特定選舉制度下,選區因素與政黨競爭的關係,並且更加著重在比較台 灣大黨、小黨與獨立候選人之間勢力消長的現象。綜觀全球的民主國家便可 知,完全公平的選舉規則並不存在,對政黨來講,選舉制度的差異可能對政黨 產生不同的影響。倘若將選舉視作一場左右政黨生死的障礙賽跑,在不同的規. 政 治 大. 則下,各項比賽所偏重的障礙項目不可能與所有選手的特長完全契合,同樣的. 立. 道理套用在選戰,選舉制度與政黨就如同比賽規則和選手,這些選舉制度可能. ‧ 國. 學. 僅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產生對某些政黨有利;或對某些政黨不利的局勢。接下 來,本文將先對選舉制度的文獻進行回顧,隨後參考歷年我國立委選舉的相關. ‧. 研究,檢視選區規模對政黨體系的影響力,進一步討論杜瓦傑法則在地方選舉. n. 第一節 a 重訪杜瓦傑法則. er. io. sit. y. Nat. 的適用性。. iv l C n hengchi U. 在研究政黨發展與選舉制度關聯性的諸多文獻中,杜瓦傑法則應該是二十 世紀中葉以來受到最多討論的觀點。杜瓦傑於 1959 年在《Political Parties》一 書中,將選民、政黨與選舉制度之歷史資料,進行統整和歸納,首次以二元 (dualistic)的視角,有系統地提出一套社會學的法則(sociological law),法則第一 部分指出:「單記簡單多數制傾向有利兩黨制」(the simple majority single ballot system favours the two‐party system) (Duverger 1959: 217),第二部分則指出「簡 單多數兩輪投票制與比例代表有利多黨制」(both the simple‐majority system with second ballot and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 favour multi‐partism) (Duverger 1959: 11. DOI:10.6814/NCCU202000901.

(16) 239)。此一法則分別就兩個主要的選舉制度類型:多數代表制與比例代表制所 可能帶來的政治後果提出具有「法則」地位的論述。在此法則提出之後,後續 研究者不論是支持、辯駁、或者修正杜瓦傑的主張,該法則已經成為學術界討 論選舉制度之政治效應的出發點,本研究也將循此方向進行討論。 一、. 傳統理論與辯駁. 杜瓦傑認為政治世界的本質是二元選擇,選民即使有著多種方案,但最終 做選擇時,他們的決定通常僅在兩個方案之間游移,形成兩大勢力互相競爭的 態樣;而機械效應(mechanic effect)與心理效應(psychological effect)則可能隨著. 政 治 大. 選制的變化,強化或削減此二元性(Satori 2003; Riker 1982; Duverger 1959)。就. 立. 學術貢獻來說,立基於政黨體系即為二元競爭的杜瓦傑法則,可謂成功地簡化. ‧ 國. 學. 現實世界中複雜的政黨生態,並為政治學者提供相對簡便的研究框架。然而, 杜瓦傑法則並非完美無缺,Grumm(1958)4是杜瓦傑法則較早期的辯證者,他首. ‧. 先以英國、德國、丹麥與挪威等國的經驗,質疑選舉制度對兩黨競爭的影響力,. y. Nat. sit. 並指出威瑪共和的案例,直接否定了「單記簡單多數制傾向於形成兩黨制」的. n. al. er. io. 假說;再者,他認為政黨體系並不一定是由選舉制度所導致,甚至應該說,選. i Un. v. 舉制度是源於國家內部的既有政黨,彼此間權力角逐後妥協的結果。Taagepera. Ch. engchi. 和 Shugart(1989)對於 Grumm(1958)政黨體系可能先於選舉制度的概念表示同 意,並認為這和 Eckstein(1963: 253)提出「選舉制度僅是一種結果反映,這項結 果源自社會中較深層的決定因素」(electoral systems only express the deeper determinants of society)的想法相似。. 《Political Parties: Their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y in the Modem State》的法文版本於 1951 年出 版,並於 1954 出版第一版英文版,並於 1955 年再次印刷;第二版英文版(修訂版)則發行於 1959 年,於 1961 年和 1962 年重印。Grumm(1958)使用的是第一版(1954),而本文所使用的則 為第二板(1959),故而產生 Grumm(評論者)發表論點的時間晚於杜瓦傑(被評論者)發表的 時間的情形。 12 4. DOI:10.6814/NCCU202000901.

(17) 同樣值得注意的,Riker(1982)藉由整合各國學者對杜瓦傑法則近半世紀的 討論,針對文句中含糊不清的部分,予以較清晰的論述,他認為杜瓦傑在撰寫 時使用的「favor」一詞,包含著不確定性,應屬於機率性(probabilistic)假設的 範疇,但杜瓦傑卻將用於陳述假設的單字,與隱含決定論概念的「法則」(law) 一詞等同視之,如此含糊的用語方式,勢必會使讀者產生文義上的混淆,認為 兩者間存在因果關係。 如果簡要綜合學者對於杜瓦傑法則的質疑,大抵可分兩類,其一,在強調 制度影響力的情況下,不嚴謹的用詞以及對政治生態簡化的陳述方式,容易使. 政 治 大 旨。杜瓦傑(1959)與 Grumm(1958)、Taagepera 和 Shugart(1989)等挑戰者的觀念, 立 讀者誤解其因果推論的方向,但若深究便可發現,此觀點並非杜瓦傑之理論要. ‧ 國. 學. 最大的差異在於政黨體系的描述,雖然雙方皆認為政黨體系是自然形成的,但 比起後者,杜瓦傑更加強調制度對政體的響力。而針對前述 Riker 的質疑,杜. ‧. 瓦傑(2003: 69-84)隨後也澄清,他從未武斷地認為制度與政黨體系間存在絕對. sit. y. Nat. 的因果關係,認為有此質疑者大多曲解其原意;他從多黨制亦存在差別的概念. io. er. 為切入點,進一步說明比例代表制和兩輪投票制,會使多黨政體可再分為相互. al. iv n C hengchi U 選舉制度,選舉制度僅是諸多可能影響結果的原因之一;其二為,雖然法則第 n. 獨立的多黨制以及多黨聯盟,再次強調、解釋政黨體系並非完全取決於特定的. 一部分中有關「單記簡單多數制有利兩黨制」的說法,經學者們的檢證已日趨 明朗,最終也被學界所接受(Riker 1982;Fisher 1974: 293-299)。然而在第二部 分有關「簡單多數兩輪投票制與比例代表傾向於形成多黨制」的說法,則因部 分反例,致使其是否能定位在法則的範疇,迄今仍備受討論。 本文認為這耗時近一世紀的辯駁,主要起因於政治學者對科學法則的嚮 往。最理想的情況是,研究者們能藉由觀察事實,將相關事實歸結出放諸四海 皆準的通則,而不應是機率下偶發事實的集合(Babbie 2016: 100-101; Riker 1982),但是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不存在普遍的確定性 13. DOI:10.6814/NCCU202000901.

(18) (Babbie 2016: 101; Duverger 2003: 70)。在實務上,完美的通則並不存在,當挑 戰者以各國的經驗證據,質疑杜瓦傑法則存在諸多反例時,往往忽略了該理論 是以簡化個案內部政治文化及人口組成為前提的討論,換言之,杜瓦傑法則的 不足並非不適用於解釋現實世界的政治體系,而是其討論的範疇僅限定於政治 生態差異性小的個案,後人對杜瓦傑觀點的批評,多數源於他們對社會科學法 則的期待。杜瓦傑法則雖不能定義在嚴格科學法則的範疇,但其對政治學界而 言,仍是一相當重要的理論。在現實中,或存在與傳統推論相契合的個案;亦 或存在個案與理論相差甚遠的情形,依循前人所留下的概念框架,觀察多元的 政治生態,進一步探究造成差異的原因,應是後續研究的重要參考準則。. 立. 選區規模與政黨結構. 學. ‧ 國. 二、. 政 治 大. 如前所述,實際個案在實踐選舉制度時的差異是造成理論與現實偏離的主 因。對此,Sartori(2003: 43-68)提出選區因素比起計票規則因素更能反映政黨席. ‧. 次比例性(proportionality)的論述;他認為在 PR 中,若將選區規模5視作數列型. y. Nat. sit. 式的連續光譜,選區越小,政黨所獲得的席次,就愈不符合比例性,相反的,. n. al. er. io. 選區越大,席次就愈符合比例性;除非 PR 的計票規則能使席次完全符合比例. i Un. v. 性,否則不同規模的選區之間,仍存在比例性的差異。換句話說,選區規模的. Ch. engchi. 差異,使得複數選區的機械效應變得參差不齊。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心理效應 上,部分學者指出,選民間的個體差異容易使得心理效應對整體政治情境的解 釋力被稀釋(Miller and Stokes 1963)。由此可知,在選舉制度的因素中,選區的 規模比起各種計票規則,對比例性的影響更大,甚至可能是造成杜瓦傑第二項 假說中「比例代表制傾向於形成多黨制」存在反例的關鍵因素之一(Sartori 2003: 43-68; Taagepera and Shugart 1989: 126-141)。. 5. 即選區應選名額的數目,詳見本文第參章第一節。 14. DOI:10.6814/NCCU202000901.

(19) 面對個案間結構差異的問題,Sartori 利用分類的方式,將各國政治環境間 的差異加以控制,以此釐清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的關係。而且為了提供更為相 對合理的解釋,除了選區間的差異性外,他亦將區域內政黨體系結構化的程度 6. ,視為可能影響選舉結果的變數之一。透過其所謂的政治文化矩陣7,闡述杜. 瓦傑法則於現實政治世界中的變化情形,區域內的政黨體系與選舉規模,對選 民行為的約束力,會產生加乘或抵消的效果,使國家的政黨體系隨之改變。簡 單的說,Sartori(2003: 60-63;1969)認為選舉制度會與選民對於政治現狀的抽象 認知行交互作用,遂將選區規模與政黨體系結構化與否作為判斷兩者的依據, 以此建立下表 2-1。. 立. ‧. 結構化(structured). io. n. al. 資料來源:Sartori(2003: 61)。. Ch. engchi. y. (IV) 沒有影響 (No Influence). sit. 非結構化(unstructured). (III) 抑制減少選區效應 (Restraining-Reductive Constituency Effect). er. Nat. 弱勢(Feeble):. 選舉制度(Electoral System) 強勢(Strong) 弱勢(Feeble) (I) (II) 選舉制度的減少效應 政黨體系的抵銷封閉效應 (Reductive Effect of (Countervailing-Blocking Electoral System) Effect of Party System). 學. 政黨體系 (Party Systems) 強勢(Strong):. 表 2-1. ‧ 國. 表 0-1. 治 政 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之交叉表 大. i Un. v. 如表 2-1 所示,Sartori(2003: 43-68)將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依據是否有傾 向於形成兩黨制,作為區分強弱的標準,並組合成四種情境,分別為:(I)強勢 的選舉制度和強勢的政黨體系、(II)弱勢的選舉制度和強勢的政黨體系、(III)強. 若政黨體系二元競爭的結構化程度強,則稱作強政黨體系;反之,則為弱政黨體系(Sartori 2003: 43-68)。 7 Sartori(1969)假設抽象概念的推理與實務經驗的證據皆從屬於政治文化,在解釋政治現象 時,這兩個特徵可以產生交互作用,亦可以獨立存在並影響政治生態的運作;在此前提下,意 識形態可簡化為封閉的認知結構,是一種如同宗教教條般不容變更的價值,反之,實用主義則 被視作開放的認知結構,是經驗學派藉由實際觀察結果歸納而成的通則。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 之交叉表(Sartori 2003)即為政治文化概念的延伸,亦屬於政治文化矩陣的範疇;換言之,政黨 體系是公眾對國家政治的認知,選舉制度則是經驗政治歸納後的結果。 15 6. DOI:10.6814/NCCU202000901.

(20) 勢的選舉制度和弱勢的政黨體系,以及(IV)弱勢的選舉制度和弱勢的政黨 體系等情境。該表說明政黨體系與選舉制度皆會對選民造成部分的限制,甚至 可能會互相抵消:首先,在情境一中,若該國政黨體系結構化程度完整,選制 為 SMD 或 PR 中規模較小者,在兩類有利於形成兩黨制因素皆強勢的作用下, 勢必會使該選區發生減少效應(reductive effect),使得該區域內的選民比起其他 三者,更容易做出二擇一的選擇,回歸二元競爭的政治生態,該選區也就更傾 向出現兩元競爭的兩黨體系,或形成兩股主要的競爭力量;再說情境二,倘若 國內公眾對政治的認知較為封閉(blocking)並遵循傳統價值,那麼在政黨體系結 構化程度健全的情況下,即使制度為有利於多黨的弱勢選制8,其影響力仍會被. 政 治 大. 政黨體系所抵銷,最終導致選民行為受到政黨限制,此時即便選區規模增加,. 立. 政黨競爭型態也不一定會跟著改變,即選區規模增加下,政黨數量不一定會增. ‧ 國. 學. 加,既有政黨勢力外的新政黨之存在也不見得有利;在情境三是屬於強勢選舉. ‧. 制度搭配弱勢政黨制度,例如規模較小的 PR 制,或實施 SMD 的選舉制度下, 遇到一個結構化程度不高的政黨制度時,減少效應將產生,這導致即便在該地. y. Nat. io. sit. 區政黨角色減低且政治價值分歧時,小黨仍不一定能獲得優勢,畢竟此時選民. n. al. er. 行為仍可能受到較強勢的制度因素所左右;最後討論的是情境四,在政黨體系. Ch. i Un. v. 與選舉制度皆為弱勢時,兩者都無法對政治進程發揮決定性的影響,在政黨制. engchi. 度無法發揮有效的選舉功能,選舉制度又不具太高的強制力時,多元且不穩定 的政治勢力成為常態,唯有在此情況下,二元競爭的強勢效果才較不明顯 (Sartori 2003: 43-68)。簡而言之,Sartori(2003: 43-68)認為,相較於有利於促成 多黨制的因素,政治二元性的影響力是更加強勢的存在,而比例代表制的實踐 則很好的印證了這一點;實務上若該選區擁有某一項有利於促成二元性政治的 因素(可能源自地方政黨體系的結構化完整或強勢的選舉制度),即便該選區. 8. 選區規模較大者(Sartori 2003: 43-68)。 16. DOI:10.6814/NCCU202000901.

(21) 同時亦存在其他有利於比例性的因素,例如:弱勢的政黨體系或弱勢的選舉制 度等,該選區的選民仍舊會受制於強勢因素的影響。 在討論政黨結構與選舉制度的影響力時仍需注意,上述的效果主要在於選 區層次的結構差異程度(Sartori 2003: 43-68),這也暗示出在全國層級的選舉結 果上,相較於全國性政黨的因素,個別選區規模對選舉結果的影響力將更不容 易觀察,畢竟完全無差異的選區結構並不存在於現世,然而減少效應發生與否 卻會隨著不同的選區結構而改變,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至今為止沒有一個選舉制 度能完全左右國家政黨的數量;但是這並不代表選舉制度因素不重要。. 政 治 大. 針對小黨的生存策略,Fisher(1974)提出多個影響小黨存續的變項 9,其中. 立. 僅特殊利益團體的偏好和社會分歧的面向較少涉及制度層面,其餘影響因素或. ‧ 國. 學. 多或少皆與制度相關。其他相關研究也表明,一個國家的政黨數量,取決於選 舉制度提供的誘因,其中包含:選舉制度、選區規模、法定門檻和議會規模等,. ‧. 這些制度的效果,會使小黨更容易取得席次(Lago and Martínez 2011; Harmel and. y. Nat. sit. Robertson 1985)。儘管近年來有諸多研究小黨的學者們,分別從社會分歧、意. n. al. er. io. 識形態、政黨資源和政治機會等面向,去分析各國的小黨的發展空間,從中證. i Un. v. 實其他變項對小黨存在影響力,並提出制度影響力有限的看法(Fell 2016; Dinas,. Ch. engchi. Riera and Roussias 2015; BØ lstad, Dinas and Riera 2013),但至今仍沒有任何一位 學者能夠將選舉制度的效果完全排除,這反映出選舉制度的政治效應對於選舉 結果有著不容忽視的地位,也是政黨存亡與競爭的重要變項。 簡要的說,選舉制度宛如政治場域的遊戲規則,政黨則是遊戲規則下的政 治行動者,在既定的選舉規則下,政黨為實踐政治目標,總是會嘗試透過各種 不同的途徑,減少選舉制度的限制,或者,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會利用選舉制. 9. Fisher(1974: 14-172)將影響小黨存續的變項分為:多數決選制下的選舉規則、初選提名方式、 總統制、聯邦制、兩黨的政治傳統、特殊利益團體的偏好、選民的策略性投票行為以及社會分 歧的面相等。 17. DOI:10.6814/NCCU202000901.

(22) 度的效應,爭取對自身最有利的選舉結果,在這過程中,不同政黨,會因為其 在特定選區的實力大小與資源多寡的不同,產生不同的選舉命運。Sartori 的觀 點提供本文一個重要的參考,可以用於檢驗大黨、小黨與獨立候選人在不同選 舉規模下,政黨(或將獨立候選人視作一聯盟)的政治實力能否左右選舉結果, 進而影響他們在政治場域內勢力的消長。 三、. 政黨組織能力的考量. 每一次選舉宛若一場賽局遊戲,即便選舉制度能夠限制行動者(政黨或派 系/個人)的部分行動,但這並不表示只有選舉制度可以對最終結果造成影. 政 治 大. 響,否則就會流於過度制度決定論的缺失。選舉競爭的邏輯經常使政治行動者. 立. 會對所處的競爭環境提出對策,尋求最大的利益,而最後的勝利通常是屬於擅. ‧ 國. 學. 於謀劃策略的行動者。誠如民眾為追求最大效益而行使策略投票一樣,在選舉 規則固定以及票源有限的前提下,政黨也會為了謀求議會中最大比例的席次,. ‧. 而採取策略行動使其選票效用極大化(李冠成和劉從葦 2008)。換言之,政. y. Nat. sit. 黨在擬定策略前必須對各選區的選舉情勢進行評估,釐清敵我間實力的差距,. n. al. er. io. 進而決定主要的策略走向。以 SNTV 為例,在競選策略確定後,政黨需對內部. i Un. v. 資源進行整合,協調黨內勢力,避免黨內競爭。學者們通常將政黨實力評估(提. Ch. engchi. 名)與資源整合能力(配票)合稱作政黨組織能力,並將其視為大黨在複數選 區下仍能維持穩定多數的原因之一(王業立 2016:98;王鼎銘 2011;王中天 2008;徐永明和陳鴻章 2002;Cox and Niou 1994)。例如,Cox 和 Niou (1994) 強調全國性大黨能憑藉成功的組織策略,使其在政黨競爭的過程中處於優勢。 對於政黨組織能力的討論,Cox(1997: 5)甚至認為,在選舉中政黨若能成功的協 調黨內勢力,並加以整合,這將有利於減少黨內競爭者的數量。因此,相較於 選區規模和選區政黨實力等長期因素,政黨組織能力的效果雖容易因每屆選情. 18. DOI:10.6814/NCCU202000901.

(23) 競爭程度的差異而有所波動,然而其對選舉結果造成的影響亦不容忽視(王業立 2016:137)10。 綜合上述的討論,可得以下四項結論:其一,選舉制度仍舊是影響政黨體 系發展的重要因素;其二,經驗證據下心理效應與機械效應的諸多反例,起因 於在現實的政治世界中,選民和選區結構差異性過大,使得其影響力會隨著個 案不同而有強弱上的落差;其三,在同一選制下,不同選區規模間存在機械因 素的差異;其四,同一制度下的強勢選制不僅會影響其他弱勢選制,減少效應 甚至會隨選區內的政黨體系,產生或加乘或抵消的效果(Riera 2013;Dickson and. 政 治 大 制度對國家內政黨競爭的影響力,但是現實世界中參差不齊的選區結構,卻導 立. Kenneth 2010;Sartori 2003: 43-68;Riker 1982)。杜瓦傑的論述明確指出,選舉. ‧ 國. 學. 致理論與現實政治之間產生偏差。Sartori 為解釋杜瓦傑的反例,利用提高個案 內部同質性的方式,對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加以分類,使杜瓦傑法則更趨完. ‧. 善。依照這樣的討論進一步發想,本研究是否也可以藉將觀察視角從全國降至. sit. y. Nat. 選區層級的方式,考量區域內政黨結構的同質性,從中觀察杜瓦傑法則在地方. io. al. er. 選舉的適用性?政黨組織能力又會從中發揮多少效果?此皆為本文所欲探討. iv n C hengchi U 比較 SNTV 選舉制度下,大黨以及小黨在地方選舉的競爭結果,探究選區內的 n. 的核心問題。為探究上述問題,本文遂將以台灣直轄市/縣市議員選舉為例,. 政黨實力與其組織能力,在不同規模的選區中是否存在差異性,更進一步釐清 在競選過程中,全國性大黨在個別選區上對自身的實力評估(提名)與資源整 合能力(配票),是否能對選舉制度所造成有利或不利的形勢,最終成為左右 選情的關鍵。. 選舉競爭下,在勝負差距微小的關鍵時刻,配票成功所帶來的效益尤為明顯(王業立 2016: 137) 。 19 10. DOI:10.6814/NCCU202000901.

(24) 第二節 SNTV 效應與台灣選舉研究 利基於 Duverger 的傳統論點認為,複數選區的特性,使得選票轉換為席位 時,若選區規模較大,則小黨派在選舉的表現通常優於大黨;面對選戰,學者 們認為大黨雖然擁有強大的資源背景,但亦須承擔黨內協調的成本以及提名、 配票等組織策略上的風險(Sartori 2003:53;吳重禮 2002;謝復生 1992:16-23; Taagepera and Shugart 1989:112-493;Rae 1971:96;Hogan 1945:13)。但 在另一方面,依據經驗證據,只要選舉制度不是純粹的 PR,大黨在選舉中的 整體表現仍優於小黨(黃秀端 2006;Sartori 2003:43-68;Lijphart 2003:85;. 政 治 大. 徐永明和陳鴻章 2002;Cox and Niou 1994)。因此,究竟 SNTV 如何影響小. 立. 黨與大黨的選舉命運需要更為細緻地討論,尤其是在地方層次的研究,在資料. ‧ 國. 學. 分析與論述觀點的提出都有待加強。. ‧. 針對 SNTV 如何影響政黨在立委選舉的研究為數不少,如聚焦於制度對政. y. Nat. 黨組織能力面向的討論,以 Cox 和 Niou(1994)曾對 1980 至 1989 年台灣立法委. er. io. sit. 員選舉的研究為例。他們認為在 SNTV 下大黨仍具優勢地位的主要理由有四: 其一,競選過程中,小黨的提名或配票策略也會發生錯誤,在這些失誤下,大. al. n. iv n C 黨同樣可以從中獲利;其二,若將所有反對黨視為一個聯盟,那麼小黨林立, hengchi U 則可能近似於一種不團結的狀況,在此情形下,大黨反而具有聯合的優勢;其. 三,對大黨較有利的選區規模規模(應選名額在 2-6 席位之間)仍是多數;其 四,執政黨(大黨)握有政策論述優勢。隨後,Cox(1997)又針對 SNTV 下政 黨席次比例性的問題加以延伸,希望以次比例性(sub-proportional)的觀點挑戰傳 統上所認定的超比例性(super-proportional),結果顯示在台灣和日本的案例上, 雖然大抵而言 SNTV 是屬於超比例性,但是大型執政黨取得席位的優勢仍然相 當明顯11。. 11. 日本的自民黨和台灣的國民黨。 20. DOI:10.6814/NCCU202000901.

(25) 針對在台灣 SNTV 選制下大黨較具優勢的現象,Cox 和 Niou(1994)認為這 起因於台灣選區規模和政黨組織能力。隨後王中天(2008)、徐永明和陳鴻章 (2002)於 Cox 和 Niou 的理論上,對政黨組織能力的概念進一步延伸。徐永明 和陳鴻章依據 1986 至 2001 年的跨年比較,提出民進黨在前期選舉的失利,極 可能是因為經驗不足,分析資料顯示,民進黨憑藉著經驗學習和政黨規模漸 增,在之後的選舉中,即便不具執政優勢,其在提名與配票的表現仍較其他小 黨或獨立候選人出色;王中天(2008)則對 Cox 和 Niou(1994)的論述進一步分 析,發現其他政黨的失誤、以及小黨或獨立候選人無法整合選票,是造成大黨 在台灣 SNTV 的選舉結果表現較佳的原因,且研究結果顯示,選區規模與席次. 政 治 大. 紅利之間不具線性關係。雖然王中天、徐永明和陳鴻章等人證實了選舉結果會. 立. 受到政黨組織能力的影響,不過就邏輯上來說,不具線性關係仍不等於兩者間. ‧ 國. 學. 無相關性,這並不足以作為政黨組織與選區規模效應不具影響力的證據。以表. ‧. 2-2 的分析結果為例,雖然無法從中觀察出選區規模與席次紅利間存在若干關 係,但是比較過選區規模與失誤率後,不難發現,無論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 y. Nat. io. sit. 兩黨在失誤率上,選區規模較小者(2 至 3),其失誤率明顯低於選區規模較. n. al. er. 大者(國民黨:10 至 13、民進黨:16 至 17);另外,亦可從表中發現,兩大. Ch. i Un. v. 黨的失誤率有隨著選區規模增加而升高的趨勢,此一趨勢雖然不甚明顯,也點. engchi. 出了政黨組織能力是否作為某一變因,影響著選區規模對選舉結果的作用。. 21. DOI:10.6814/NCCU202000901.

(26) 表 0-2. 表 2-2. 國民黨與民進黨在各種選區規模下的總體數據(1992-2004). 2. 國 民 國 民 國 民 民 進 民 進 民 進 黨 黨 黨 黨 黨 黨 0.47 0.32 0.47 0.44 0.00 0.12. 國 民 黨 3. 民 進 黨 0. 國 民 黨 15. 民 進 黨 16. 國 民 民 進 黨 黨 0.20 0.00. 最佳表 現次數 國 民 民 進 黨 黨 5 12. 3. 0.45 0.29 0.52 0.35 0.07 0.06. 2. 0. 16. 16. 0.13 0.00. 11. 13. 0.69 0.81. 4. 0.45 0.31 0.44 0.38 -0.01 0.07. 11. 4. 17. 17. 0.65 0.24. 2. 6. 0.12 0.35. 5. 0.40 0.39 0.33 0.47 -0.07 0.08. 3. 3. 6. 6. 0.50 0.50. 2. 3. 0.33 0.50. 6. 0.39 0.35 0.45 0.38 0.06 0.03. 9. 10. 17. 17. 0.53 0.59. 6. 4. 0.35 0.24. 7. 0.50 0.31 0.54 0.30 0.04 -0.01. 4. 7. 9. 9. 0.44 0.78. 2. 2. 0.22 0.22. 8. 0.34 0.37 0.29 0.46 -0.05 0.09. 7. 4. 7. 7. 1.00 0.57. 0. 3. 0.00 0.43. 9. 0.38 0.34 0.38 0.38 0.00 0.04. 10. 8. 11. 11. 0.91 0.73. 0. 1. 0.00 0.09. 10 0.35 0.32 0.37 0.36 0.02 0.04. 11. 10. 11. 11. 1.00 0.91. 0. 1. 0.00 0.09. 1.00. 0. 0. 0.00 0.00. 1.00. 0. 0. 0.00 0.00. 1.00. 0. 0. 0.00 0.00. 0. 0. 0.00 0.00. 選 區 規 模. 得票率. 得席率. 席次紅利 失誤次數 參與次數 1 失誤率 2. 11 0.40 0.33 0.48 0.34 0.08 0.01 12 0.47 0.32 0.58 0.33 0.11 0.01. 立. 13 0.35 0.34 0.42 0.35 0.07 0.01 17 0.38 0.29 0.47 0.24 0.09 -0.05 總計. .. .. .. .. .. .. 1. 1. 1. 1. 1.00 1.00. 1. 1. 1. 1. 1.00 1.00. 0. 0. 0.00 0.00. 69. 55. 118 119 0.58 0.46. 28. 45. 0.28 0.34. 學. ‧ 國. 16 0.46 0.26 0.63 0.25 0.17 -0.01. 4 4 4 4 1.00 治 政 1 1 1 1 1.00 大 2 2 2 2 1.00. 最佳表 現率 3 國 民 民 進 黨 黨 0.33 0.75. ‧. 資料來源:王中天(2008:62)。. 說明:倘若選舉結果為最佳表現和過度提名但安全等情形,本表將其歸類為未失誤;其餘過度. sit. y. Nat. 提名、不足提名、配票不均以及不足提名且配票不均等情形,則逕至歸類為失誤。政黨組織能. al. n. 1.. io. 註解:. er. 力的分類方式詳見本文表 3-1。. i Un. v. 以選區為單位,依據政黨在特定選區規模下是否提名候選人作為判斷政黨是否參與選舉. Ch. 的標準。例如,政黨若在選區中並未提名任何候選人,參與次數則為 0 次。. 2.. engchi. 失誤率為在選舉過程中,政黨組織能力(包含:提名與配票)發生失誤的機率。計算方 式為:政黨在某選區規模所犯下失誤的次數除以其總參與次數。. 3.. 最佳表現率為最佳表現次數除以參與次數。最佳表現次數是以選區為單位,依據政黨在 特定選區規模下組織能力出現最佳表現的計次而成。. 22. DOI:10.6814/NCCU202000901.

(27) 值得注意的是王中天、徐永明和陳鴻章等人的研究仍舊著眼於全國層次的 討論,承接本文前述有關選區結構性差異的觀點,選區因素很可能是造成選舉 制度影響力在全國性資料上不易觀察的原因,全國層次的討論容易忽略了個案 特性,使得選區規模影響力變得隱晦或不穩定。除此之外,歷經多次選舉,隨 著鐵票選區、艱困選區以及北藍南綠等選舉術語的出現,也可知國民黨與民進 黨已各自擁有以其為主場的選區,本研究試想,這可能促使台灣各地政黨間的 實力差距被拉大,某政黨甚至可能在特定選區具備近似於一黨獨大(one party dominant system)的優勢,而 Sartori(2003: 43-68)的矩陣模型是否仍可以適用並 解釋此現象也值得進一步探索。. 政 治 大 目前台灣 SNTV 選舉制度的相關研究雖不在少數,但數量上大多聚焦於全 立. ‧ 國. 學. 國層級的立法委員的選舉,透過選制的作用,比較全國性政黨,在全國層次的 選舉表現。然而,如前所述,杜瓦傑法則與後續的學者論點已經指出該法則更. ‧. 適用於選區層面,不全然是要與全國層次來做推論,當特定地區的特性有別於. sit. y. Nat. 其他地方的政治傳統時,選區規模的作用便需要重新考量。同樣重要的,台灣. io. er. 直轄市議員和縣市議員選舉乃是台灣選舉政治與政黨政治發展的出發點,. al. iv n C hengchi U 性與相對應的政黨選戰策略,使其在分析選區規模與政黨體系的研究更具優 n. SNTV 制度也在此一層級的選舉有很久的實踐歷史,整體面貌所展現的的多樣. 勢。. 23. DOI:10.6814/NCCU202000901.

(2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24. DOI:10.6814/NCCU202000901.

(29) 第參章 研究架構與方法 第一節 研究概念定義及其操作化 本文將從選區的視角出發,探討政治生態中大黨與小黨互相競逐的現象。 以下將對各項重要概念進行闡述,並予以相對應之變數,隨後,再分別敘述各 項概念與變項間的連結以及操作化過程。 一、. 政黨競爭. 現代民主國家多以政黨政治與代議政治作為其主要的運作形態,在各個政. 政 治 大. 黨以席次極大化為目的的假設下,選舉制度作為權力分配的遊戲規則,通常是. 立. 各方勢力爭奪政權的場域。此種政黨競爭同時出現全國層次以及選區層次,而. ‧ 國. 學. 本文以選區規模為研究焦點,因此,此處論及的政黨競爭,也定位於選區層次. ‧. 的選舉競爭。. sit. y. Nat. 從選區層次的角度出發,本文將利用得席率(seat share)與席次紅利(seat. n. al. er. io. bonus)兩項指標,探討 SNTV 下政黨競爭的態樣。首先,得席率作為判斷政黨. v. 在議會中勢力消長的標準,其計算方式為:選區內政黨所獲得席次的加總除以. Ch. engchi. i Un. 區域內所有的席次總數;通常能直接從數值間的差異觀察出政黨在選舉上的實 際表現。席次紅利的計算方式為:選區內政黨得席率減去得票率(vote share); 該數值通常被運用於比較不同選舉制度下,政黨在選舉中的獲利情形;若最終 所得之數值大於 0,則出現過度代表(over-representation)的現象,若小於 0,則 出現低度代表(under-representation)的現象(王中天 2008)。雖然部分學者已 證實選區規模與席次間並不存在線性關係,但本文認為在選票轉換為席次的過 程中,選舉制度依舊是決定得票率與得席率間一致程度的關鍵。況且,選區規 模與席次紅利之所以無法形成線性關係的原因,是否與政黨在選區的實力差異 相關,這仍待本次研究加以檢驗,遂將其納入分析。 25. DOI:10.6814/NCCU202000901.

(30) 二、. 選區規模. 選區規模的意涵為選區應選名額之人數,傳統上認為,選區規模對選舉結 果的比例性具影響力,且當比例性隨著選區應選名額提升,小黨的生存空間亦 隨之增加(Sartori 2003: 53; Taagepera and Shugart 1989: 112-125; Rae 1971: 96; Hogan 1945: 13)。在研究上,一般對選區規模的處理方法,可分為兩類:其一, 事前先不將選區規模分類,直接比較不同選區規模間的差異(王中天 2008; Sartori 2003:43-68;Cox and Niou 1994);其二,部分學者會依據選區內應選 名額的多寡,將選區規模依次序(ordinal)分成不同的類別後再行分析(李冠成 和劉從葦 2008;Taagepera and Shugart 1989:112-493)。雖然目前學界在分類. 政 治 大. 時,對選區規模大小的界定並無明確的共識12(王業立 2016:101:李冠成和. 立. 劉從葦 2008;Taagepera and Shugart 1989:112-493),但研究者通常仍可以依. ‧ 國. 學. 據研究的需要,自行設計適合的分類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關於選區規模的部. ‧. 分,除了按照傳統的分類方式進行外,亦會呈現歸納前的原始變數,用以觀察 不同選區規模與地方選舉之間的關係。簡而言之,在第肆章中,選區規模會採. y. Nat. io. sit. 用不分類的方式進行分析,以便於觀察變數資料整體分布的態樣;到了第伍章. n. al. er. 與第陸章,為了方便詮釋選區規模與政黨選舉表現之間的關係,以及追求最適. Ch. i Un. v. 合的研究模型,遂依據王業立(2016:101)對複數選區的方式,將選區規模分為. engchi. 三類,分別為單一選區、為中選區(選區應選名額為 2 至 5 席者)、與大選區 (選區應選名額大於或等於 6 席者)等。. Taagepera 和 Shugart(1989)認為選區規模可分作三類,分別為小選區(應選名額為 2 至 4 席 者) 、中選區(應選名額為 5 至 9 席者)和大選區(應選名額 10 席以上者)等三類進行分析。 李冠成和劉從葦(2008)則將單一選區納入一併納入,以應選名額 1 至 2 席為小選區、3 至 4 席 為中選區、5 至 9 席為大選區、應選民額大於 10 者為特大選區。另外,亦有學者採二分類的 方式,王業立(2016:101)以複數選區應選名額為 2 至 5 席者為中選區;以選區應選名額大於或 等於 6 席者為大選區。 26 12. DOI:10.6814/NCCU202000901.

(31) 三、. 地方政治傳統. 依據第貳章中對杜瓦傑論點的討論可知,選區內政治環境的差異是造成杜 瓦傑法則與現實偏離的主因。Sartori 藉由將討論層次從全國降至選區的方式, 成功解釋了諸多反例。本文承襲以細分區域來降低個案間差異的思維,在分析 時導入區域內的地方政治傳統的概念,希望能更加完整的詮釋台灣 SNTV 下政 黨的競爭情形。Sartori(2003: 43-68)為了將地方上民眾對政治現狀(政黨勢力)的 認同與選區規模一齊納入分析,便利用政黨體系結構化程度作為衡量標準,本 文中地方政治傳統的概念,即是參考該理論發想而來。台灣民主化發展至今,. 政 治 大 大政黨的勢力在全國性的選舉中針鋒相對,同時,若依據直轄市/縣市等行政 立 歷經三次政黨輪替,選舉經驗累積和地區派系的發展,使得國民黨與民進黨兩. ‧ 國. 學. 區域加以分類,便可發現更複雜的政黨勢力在台灣地區呈現多元的政治態樣。 因此,其在政黨體系的分類上並不僅限於 Sartori 的兩黨競爭和多黨林立等分. ‧. 類,有些地區甚至於出現僅有國民黨、民進黨或其他特定政黨(或無政黨推薦. sit. y. Nat. 的候選人)具競選優勢的現象。. n. al. er. io. 在現實生活中,政黨在每個選區中的實力必各不相同,本文冀望能對各地. i Un. v. 區的政黨實力加以歸納,藉此釐清選區規模與地方政治傳統對席次紅利的影響. Ch. engchi. 力及其變化。一般而言,得票率是由區域內政黨總票數除以所有有效票數所 得,可謂是政黨支持度的展現,此一政黨勢力可以經由觀察 2014 年全台直轄 市/縣市議員的選舉結果,將政黨於各選區的得票率歸納成選區政黨實力變 數,以此作為評估地方政治傳統的依據。除此之外,在 2018 年的直轄市/縣 市議員選舉中,不少媒體使用政治版圖的方式,報導民進黨在該年度選舉失 利,使得過去具選舉優勢的地區,綠地變藍天,這也顯示出依行政區劃分地方 政治傳統的想法可行。這些國民黨或民進黨多年耕耘下的優勢選區,其地方政 治傳統對選區規模的影響力,是否會產生或加乘或抑制小黨生存機會的效果, 亦為本研究所關注的研究問題。 27. DOI:10.6814/NCCU202000901.

(32) 四、政黨的組織能力 面對 SNTV 的制度效應,政黨也會採取相對應的策略行動謀求議會中最大 比例的席次(李冠成和劉從葦. 2008)。政黨策略行動能否成功取決於自身組. 織能力的好壞,面對選戰,政黨須依據區域內的政黨實力,提出最適量的候選 人數,並藉由劃分責任區或是聯合競選等方式,化解黨內候選人相互競爭的問 題,藉此將選票效用極大化,以獲得更多的席次。此種政黨策略常見於提名和 配票成功與否,被當作判斷組織中政黨實力評估與資源整合能力的依據(王業 立 2016:98;王中天 2008;徐永明和陳鴻章 2002)。簡而言之,本文在此. 政 治 大 票),是政黨為減少選票的浪費,使選票能效用極大化,以獲得最多的席次的 立 所指涉的政黨的組織能力應包含:政黨實力評估(提名)與資源整合能力(配. ‧ 國. 學. 一種行為表現。. 政黨在選舉前必須先評估自身能力,依據其在該選區可能獲得的選票數,. ‧. 決定推派最適當的候選人數;但是,在資源有限以及現實中諸多的不確定因素. y. Nat. sit. 的影響下,政黨對於選區競選策略的控制程度將隨著選區規模的增加而遞減,. n. al. er. io. 這使得最適提名的決策變得複雜(王業立 2016:133-137;李冠成與劉從葦. i Un. v. 2008)。在提名的實際操作上,Cox 和 Niou(1994: 222)利用政黨在選區內的總. Ch. engchi. 得票數除以最後一名當選者票數計算出一數額,並稱其為 MAXS,以其作為判 斷政黨提名失誤的指標。另外,為了將席次比例極大化,政黨除了利用事前評 估,對提名人數進行控制外,到了選戰後期,還須利用配票操作,將政黨支持 者的選票,平均分配給每位候選人,否則即使大黨在提名上並無失誤,倘若在 複數選區中出現明星候選人,則可能導致同黨其餘參選人的選票被掠奪,最終 導致政黨總席次減少的情況(王業立 2016:134)。. 28. DOI:10.6814/NCCU202000901.

(33) 王中天(2008)認為 Cox 和 Niou(1994)對於政黨在複數選區可能犯下失誤的 歸類不甚周延,政黨在競選時的失誤表現僅用低度提名、過度提名和配票不均 等分類,並不足以囊括所有情況,此外,提名與配票更不應作為互斥變項處理 之,於是其依據 Cox 和 Niou(1994)過度提名、低度提名以及配票不均的觀點, 將選舉過中政黨可能會遇到的情形分為六類,如表 3-1 所示:分為「過度提名 但安全」(over-nomination but safe)、「過度提名」(over-nomination)、「不足提 名」(under-nomination)、「配票不均」(fail to equalize the vote)、「不足提名且 配票不均」(under-nomination & fail to equalize the vote)和「最佳表現」(optimal performance)。在這六類當中,「最佳表現」無疑是所有政黨必追求的目標,其. 政 治 大. 餘各類別則都有改進空間。「過度提名但安全」常來自於敵對政黨在提名與配. 立. 票策略上的失敗,最後固然是增加該政黨席次,但卻非政黨本身在選前可預. ‧ 國. 學. 期。在「過度提名」、「不足提名」、「配票不均」與「不足提名且配票不均」. ‧. 等四類政黨可能犯下的失誤中,「低度提名」與「配票不均」的對政黨席次影 響最大,其次則是「過度提名」與「不足提名且配票不均」。本文將依據四類. y. Nat. io. sit. 失誤與否,計算區域內政黨發生失誤的次數及其機率,以此做為衡量政黨組織. er. 能力的標準(王中天 2008)。. al. n. iv n C 政黨在選舉過程中組織能力表現的分類 hengchi U. 表 0-3 表. 3-1. 選舉過程中的情形. 定義. 過度提名但安全. 政黨提名大於 MAXS 且最終所得席次等於 MAXS. 過度提名. 政黨提名大於 MAXS 且最終所得席次小於 MAXS. 不足提名. 政黨提名小於 MAXS 且最終所得席次等於實際提名. 配票不均. 政黨提名等於 MAXS 且最終所得席次小於政黨提名. 不足提名且配票不均. 政黨提名小於 MAXS 且最終所得席次小於實際提名. 最佳表現. 政黨提名等於 MAXS 且最終所得席次等於政黨提名. 資料來源:(王中天 2008:57-58)。. 29. DOI:10.6814/NCCU202000901.

(34) 第二節 研究個案 本研究的目的是針對 2018 年直轄市/縣市議員的選舉,了解不同選區規 模下的政黨競爭態勢。如果以該次選舉的結果進行初步整理後,如圖 3-1 所示, 可以發現在 2018 年的選舉中,僅選區規模為 4、6、7、8 者,存在三個以上席 次紅利為正值的政黨。初步透露杜瓦傑的第一項假說如使用在全國層次時,會 有不適用的問題,但在選區層次仍然站得住腳,即選區主要是兩大黨派為主。 雖然圖 3-1 的結果大抵符合在單一選區下,二元競爭尤其為明顯的概念,但有 趣的部分在於,單一選區內的兩大勢力並非傳統認知上的大型政黨(國民黨與. 政 治 大. 民進黨),而是國民黨與無黨籍。. 立. 另外,杜瓦傑法則的第二部分在某些選區站得住腳,某些則否。2018 年的. ‧ 國. 學. 選舉資料顯示,無黨籍以及國民黨在大部分的選區中享有席次紅利,民進黨則. ‧. 否。當選區規模為 1、2、4、5、7、12 時,國民黨有超強的席次紅利;選區規. y. Nat. 模為 3、6、8、10、13 時,無黨籍有超強的席次紅利;選區規模為 4、8 時,. er. io. sit. 民進黨雖然有席次紅利,但表現仍不及相同選區規模下得國民黨或無黨籍。整 體來說,選區規模較小時,不僅小黨沒有紅利,連民進黨也沒有明顯紅利;選. al. n. iv n C 區規模增加時,小黨的席次紅利並不明顯,只有時代力量與親民黨在特定選區 hengchi U 規模下有紅利。在大部分的選區規模中,小黨的最大對手不是國民黨與民進黨 兩大政黨,而是國民黨與無黨籍人士,而在國民黨與無黨籍兩大勢力之外,小 黨的生存空間出現在選區規模為 7、12、13 等選區,其規模仍舊屬於大選區的 範疇。若將無黨派勢力是作一聯盟,其在選舉中的表現何以能優於小黨,甚至 能夠取代民進黨,成為競選過程中兩股主要勢力之一。. 30. DOI:10.6814/NCCU202000901.

(35) 圖表 1 圖. 3-1. 選區規模與席次紅利之關係圖(2018 年直轄市/縣市議員選舉).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資料來源:筆者使用中央選舉委員會選舉資料庫中 2018 年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區域的資 料,自行整理繪製。. ‧. 說明:在 2018 年總共有 26 個政黨參與直轄市/縣市議員選舉,其中僅 11 個政黨獲得席次, 而時代力量和親民黨在小黨中屬於獲席次較高者,其餘政黨之席次皆小於 5 席,基於這些小黨. Nat. io. sit. y. 在整體資料中比例過低的考量,本次研究中將逕自排除。. n. al. er. 前述的個案說明 2018 年的地方選舉的初步面貌,在這一個面貌下,可以. Ch. i Un. v. 發現政黨的競爭型態與全國性的立委選舉有很大的差異,政黨在地方選舉的多. engchi. 樣性成為特色之一。其次,政黨席次紅利之間的差異相當大,暗示出前述政黨 提名與配票相關問題的重要性。第三,在國民黨與民進黨兩個傳統大黨之外, 新近成立的時代力量與其他小黨、無黨籍人士的在特定的選區規模下具有重要 性,這些選區的的特性需要進一步探索,才能對地方選舉中,SNTV 與政黨競 爭的互動提供更為完整的說明。這些問題也成為本文研究架構與研究問題的重 點。. 31. DOI:10.6814/NCCU202000901.

(36)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分析方法 一、. 研究架構與研究問題. 本文經文獻檢閱,對杜瓦傑傳統觀點,以及其相關的修正論述進行回顧, 了解選舉制度影響下政黨競爭的過程,並嘗試援引過去學者研究立委選舉的相 關經驗,從中推論杜瓦傑理論在地方選舉上的適用性。最終,依據各變項間的 關係,提出研究架構,如下圖所示:. 政 治 大. 圖 3-2 研究架構圖.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繪製。. Ch. engchi. i Un. v. 前述提及傳統觀點認為 SNTV 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將有利於小黨生存;大型 政黨在 SNTV 的複數選區中,於組織能力上所耗費的成本,將隨選區規模增加 而升高,這也是傳統理論認為該制度有利小黨的原因之一。但本文認為地方層 級的政治傳統亦是不容忽視的面向之一,尤其是將杜瓦傑的論點同時置於全國 性的選舉層級以及地方性的選舉層級時,地緣因素便可能影響最後的結果。例 如全國性政黨可能需要在特定選區與當地的地方派系進行協商或競爭的情 32. DOI:10.6814/NCCU202000901.

(37) 況,因此,即使在相同的選區規模下,若候選人身處其政黨實力較強的地區, 那麼他們所能享有的地方政治傳統,也可能會多於其他相同選區規模下同黨的 候選人。換言之,同黨候選人間的選舉表現,極可能因地方政治傳統的不同而 有所差別。 除此之外,另一派學者則較強調政黨組織能力對選舉結果的影響,並提 出—SNTV 仍傾向於對大黨有利—的辯駁,他們認為配票和提名等政黨組織能 力的考驗並不只會發生在大黨中,若將小黨與獨立候選人視為一個聯盟,那麼 政黨不團結的困境將不僅限於大黨所有,甚至於,SNTV 選制對政黨設下的制. 政 治 大 黨。據此,本文試想既然政黨對於選制因素的因素可以藉由其組織能力加以回 立. 度限制,亦可由組織能力來緩解損失,且大黨在此項上的表現很可能優於小. ‧ 國. 學. 應,那麼政黨是否亦可能藉此策略彌補選區政黨實力的不足?另外,本文認為 Cox 和 Niou(1994)將小黨和獨立候選人視作一聯盟,並認定其組織能力不如大. ‧. 黨的論點仍有商榷,畢竟從 2018 年全台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中區域選舉的. sit. y. Nat. 結果中便可發現,小黨與無黨籍及未經政黨推薦者無論在得席率或席次紅利上. al. er. io. 的表現皆存極大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從王中天(2008)的研究結果中亦可發. v. n. 現13,當選區規模增加時,雖然大黨的選舉表現並未隨之下降,但政黨組織能. Ch. engchi. i Un. 力的失誤率卻有漸增的趨勢,而政黨組織能力又是影響選舉結果的重要因素, 故筆者試想,選區規模與政黨組織能力間的關係,可能亦會影響選舉競爭下政 黨的命運。 職是之故,本文將選區規模、選區內的政黨實力、以及政黨組織能力等可 能影響政黨選舉結果的因素,均納入分析之列,想藉此觀察杜瓦傑理論的適用 性,在中央和地方選舉上是否存在差別,並從中釐清各變項間的關係。綜合上 述文獻討論、理論推導,本研究建立三個主要的研究問題如下:. 13. 詳見本文表 2-2,第 22 頁。 33. DOI:10.6814/NCCU20200090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It is well known that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 can be regarded as a special case of positive semidefinite programming by using the arrow matrix.. This paper further studies

One of the technical results of this paper is an identifi- cation of the matrix model couplings ti(/x) corresponding to the Liouville theory coupled to a

Development plan: Promote production cooperation, support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between Guangdong and Macao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upport Macao banking institutions to

• Power Level: in favors of the more powerful party, regardless of right or fairness. • Right Level: based on relevant standards

Associate Professor, Kyushu University.. At the end of the antarakalpa most of mankind perish. The Part 2 is the main part of this paper and points out the

The main hypothesis that we are most interested in is the research hypothesis, denoted H 1 , that the mean birth weight of Australian babies is greater than 3000g.. The other

In addition , from the result of The Manpower Utilization Survey and Family Income and Expenditure Survey, this study has shown that the minimum wages hike has a gre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