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民眾轉至成人的生命歷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民眾轉至成人的生命歷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8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博士學位論文. 台灣民眾轉至成人的生命歷程研究 The Life Course Study of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in Taiwan. 指導教授:謝雨生 博士 張峯彬 博士. 研究生:翁康容 撰. 中華民國一○五年七月.

(2) 謝誌. 完成這本論文原是我難以想像的事,最初只是一個想要探討「轉至成人」 這個生命歷程的想法,沒有確切的切入方向、實際的資料,也沒有適當的分析方 法與工具。而將這個概念化成真正可執行的論文題目,甚至最終可以有一份完整 論文的產出,這個過程要感謝許多人的協助。 最要感謝的是我最敬佩的老師 謝雨生教授。謝謝您在一次又一次的討論中 所花費的寶貴時間以及給予的指導,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讓這本論文慢慢成形, 也讓我勇於嘗試與挑戰許多自己未曾接觸過的領域,由於您不間斷的鼓勵,讓我 得以堅持完成這份論文。在紛亂的世俗價值觀中,感謝您仍讓我看到學者的風範 與做研究應有的態度與精神。 謝謝我的另一個指導教授 張峯彬教授。謝謝您的付出與細心指導,經常提 供我不同的視野與觀點,與您討論的過程總是能帶給我不同的刺激與思考。謝謝 我的口試委員 周玉慧教授,您給予的建議與提醒讓這本論文更完整,與您接觸 的每個過程都讓我感到無比的溫暖。謝謝熊瑞梅教授與關秉寅教授,你們點出了 論文的盲點與不足之處,給予了我清楚的修改方向,謝謝你們讓這本論文更好。 謝謝我的父母與姊妹,在我最需要協助、最兵荒馬亂的時候無條件的幫助 我,作為你們的家人我很幸福。謝謝我的丈夫,總在我心情低落時給予我正面的 能量,讓我能無後顧之憂地重新站起來繼續向前。謝謝我的兒子,你的誕生讓我 體會到生命的奧妙,你的笑容是我最珍貴的寶藏。 這一趟旅程充滿了驚喜與挫折、成長與挑戰,雖然未來仍然未知,但我很 慶幸自己堅持並完成了這項任務,為我的「轉至成人」註記了美好的一頁。.

(3) 摘要. 本研究以生命歷程之研究取徑探討台灣民眾「轉至成人」(transition to adulthood)的歷程,嘗試回答以完成學業、開始工作、初次結婚以及初次生育所 交織而成的轉至成人歷程呈現出哪些典型的類型、這些類型之轉至成人重要生命 事件呈現出什麼樣的「持續期」(duration)、「順序」(order)與「時間間隔」 (interval)、人口特徵如何影響轉至成人歷程類型,以及隨著時序展開,轉至成人 歷程呈現出什麼樣的出生世代變遷。本研究以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三期第二 次東亞比較調查與東亞社會階層與社會流動研究兩筆資料合併後進行分析,總分 析樣本為 7,248 筆。 本研究使用能處理多重且動態生命事件的「多軌道序列分析」尋找轉至成人 歷程類型,分別在 1935-55、1956-67、1968-84 出生世代找出 4、3、4 個轉至 成人歷程類型,分析結果顯示各類型間的變異性隨著出生世代逐步增加,轉至成 人重要生命事件的發生年齡也呈現出越來越晚的趨勢。 此外,研究也發現轉至成人歷程之持續期隨著出生世代逐漸延長,轉至成人 生命事件的順序卻仍然穩固地呈現初次結婚、生育事件發生在完成學業與開始工 作之後,而初次生育也持續地發生在初次結婚之後,順序的變動僅出現在完成學 業與開始工作之間。時間間隔的分析則顯示轉至成人歷程延長最主要的因素來自 於初次結婚事件的延後,而非初次生育,也就是在早期出生世代中結婚事件阻擋 轉至成人歷程延長的效果隨著出生世代減弱了。 在人口特徵對於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影響效果探討上,研究發現性別和家庭 社經地位對於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影響效果不但顯著,而且在不同出生世代都持 續著。族群的影響效果則僅在最早出生世代較為明確,隨著出生世代越晚,族群 間的轉至成人歷程差異逐漸縮小。.

(4) Abstract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in Taiwan adopting the life course approach. Using school completion, first full-time job, first marriage, and first birth to defin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we try to reveal the typology of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in Taiwan, the duration, order, and time interval of the life events of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the influence of demographics on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and the cohort change of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spanning from 1935-84. Combining data from two surveys, Second year, third round of Taiwan Social Change Survey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 in Three Countries, 7,248 life courses are analyzed. Using Multichannel Sequence Analysis, which is capable of handling multiple dynamics life events, we find 4, 3, and 4 types of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in three cohort span, 1935-55, 1956-67, and 1968-84. Not only has the variability of these types increased overtime, life events of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occur later throughout the cohort span. In addition, the study shows the duration of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extends over time, but the order of that remains mostly normative, with first marriage and first birth preceded by school completion and first full-time job and first birth preceded by first marriage. The order change only occurs between school completion and first full-time job. From the analysis of time interval of life events of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the study discloses that the delay of first marriage, not first birth, is the main reason of the prolongation of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This shows that first marriage’s effect on stopping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from extending in the early cohort has weakened in the later cohorts. The effect of demographics on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varies. Sex and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persist to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in different cohorts, while ethnic group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ly in the early cohort, meaning the difference of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among ethnic groups has diminished over time..

(5) 目錄. 第一章. 導言與問題意識 ................................................. 1. 1.1 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 ............................................................................. 1 1.2 研究重要性 ......................................................................................... 15. 第二章. 文獻與研究假設 ............................................... 19. 2.1 理論基礎 ............................................................................................. 19 2.2 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探討方式 ............................................................. 23 2.3 轉至變成人類型之內涵 ........................................................................ 31 2.4 轉至成人歷程類型與人口特徵 ............................................................. 35 2.5 轉至成人歷程類型之變遷 .................................................................... 42 2.6 人口特徵與轉至成人歷程類型之變遷 .................................................. 47 2.7 轉至成人歷程類型之分析方法 ............................................................. 52.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 59. 3.1 資料來源 ............................................................................................. 59 3.2 研究設計 ............................................................................................. 61. 第四章. 分析結果與討論 ............................................... 75. 4.1 台灣民眾轉至成人重要生命事件概觀 .................................................. 75 4.2 台灣民眾轉至成人歷程類型................................................................. 83 4.3 轉至成人歷程類型之持續期、順序與時間間隔 .................................. 107 4.4 轉至成人歷程類型與人口特徵 ........................................................... 128. 第五章. 結語 ................................................................. 148. 5.1 結論 .................................................................................................. 148 5.2 研究限制與建議 ................................................................................ 161. 參考文獻 ......................................................................... 165 附錄. ......................................................................... 172. i.

(6) 圖目錄 圖 1 研究架構圖 ........................................................................................ 13 圖 2 轉至成人生命事件序列索引圖 (生命事件未同時發生者) .................... 77 圖 3(a) 不同出生世代轉至成人生命事件存活曲線 (跨生命事件) ............... 81 圖 3(b) 轉至成人生命事件存活曲線 (跨出生世代) ..................................... 81 圖 4 1935-55 轉至成人生命事件序列集群分析之樹狀圖............................. 84 圖 5 1956-67 轉至成人生命事件序列集群分析之樹狀圖............................. 84 圖 6 1968-84 轉至成人生命事件序列集群分析之樹狀圖............................. 85 圖 7 轉至成人歷程類型數目判別圖............................................................ 87 圖 8 跨世代轉至成人生命事件序列索引圖 (生命事件未同時發生者) ......... 93 圖 9 1935-55 轉至成人重要生命事件存活曲線圖 ....................................... 95 圖 10 1956-67 轉至成人重要生命事件存活曲線圖 ..................................... 95 圖 11 1968-84 轉至成人重要生命事件存活曲線圖...................................... 96 圖 12 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生命事件進程圖 .................................................. 97 圖 12(a) 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生命事件進程圖:完成型 ................................ 97 圖 12(b) 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生命事件進程圖:結婚事件延遲或缺漏型 ....... 97 圖 13 轉至成人生命事件平均完成年齡與 35 歲發生比例對照表 .............. 105 圖 14 1935-55 出生世代完成學業與開始工作之鏡像存活曲線圖 .............. 125 圖 15 1935-55 出生世代開始工作與初次結婚之鏡像存活曲線圖 .............. 125 圖 16 1935-55 出生世代初次結婚與初次生育之鏡像存活曲線圖 .............. 125 圖 17 1956-67 出生世代完成學業與開始工作之鏡像存活曲線圖 .............. 126. ii.

(7) 圖 18 1956-67 出生世代開始工作與初次結婚之鏡像存活曲線圖 .............. 126 圖 19 1956-67 出生世代初次結婚與初次生育之鏡像存活曲線圖 .............. 126 圖 20 1968-84 出生世代完成學業與開始工作之鏡像存活曲線圖 .............. 127 圖 21 1968-84 出生世代開始工作與初次結婚之鏡像存活曲線圖 .............. 127 圖 22 1968-84 出生世代初次結婚與初次生育之鏡像存活曲線圖 .............. 127 圖 23 1968-84 出生世代轉至成人生命事件序列索引圖:7 分類 (生命事件未 同時發生者) ................................................................................... 173 圖 24 1968-84 出生世代轉至成人重要生命事件存活曲線圖:7 分類 ....... 174. iii.

(8) 表目錄 表 1 多軌道序列分析資料結構示意 ............................................................ 57 表 2 研究變項與問卷問項 .......................................................................... 65 表 3 轉至成人多重生命事件資料編碼示意 ................................................. 67 表 4 不同出生世代最佳組數與評斷指標 .................................................... 87 表 5 轉至成人歷程類型基本資料 ............................................................... 94 表 6 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特性說明 ............................................................... 99 表 7 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生命事件之期續期與順序 .................................... 113 表 8 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相鄰生命事件時間間隔之分析 ............................. 124 表 9(a) 轉至成人歷程類型與人口特徵之描述性統計 (橫向加總 100%) ... 131 表 9(b) 轉至成人歷程類型與人口特徵之描述性統計 (直向加總 100%) ... 131 表 10 1935-55 出生世代轉至成人歷程類型之多類別邏輯迴歸分析 .......... 139 表 11 1956-67 出生世代轉至成人歷程類型之多類別邏輯迴歸分析........... 140 表 12 1968-84 出生世代轉至成人歷程類型之多類別邏輯迴歸分析 .......... 141 表 13 轉至成人歷程類型與人口特徵統計假設檢定結果整理表 ................ 158 表 14 1968-84 出生世代轉至成人歷程類型基本資料:7 分類 .................. 172. iv.

(9) 台灣民眾轉至成人的生命歷程研究. 第一章 導言與問題意識. 1.1 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 轉至成人 (transition to adulthood)的歷程在整個人生階段中有其獨特的重 要性。首先,比起其他人生階段,轉至成人歷程更加地「事件性」 (eventful), 許多一生中重大的生命事件,例如完成學業、進入勞力市場、初次結婚、初次生 育等皆集中在這個階段 (Rindfuss, 1991),而這些生命事件本身對於個人的發展 存在重要的影響性,因此轉至成人歷程如何發展就顯得相當重要。其次,轉至成 人可能早自 15 歲,晚至 35 歲,而從 15 歲開始到 35 歲結束的時間幾乎有 20 年之多,幾近於一生的四分之一,因此若從此角度來看,這些年如何度過本身就 有其重要性 (Cook & Furstenberg Jr., 2002)。基於此,對於台灣民眾如何度過 轉至成人歷程應有更多的探討與了解。 要對於轉至成人歷程進行探討,就需先要對於本文所指的轉至成人做一界 定。在一般大眾的認知中,成年的界定方式之一是採取法律或政策所規範出來的 年齡,也就是 18 或 20 歲,但是 Furstenberg, Rumbaut, & Settersten (2005)指 出,成年的開始絕對不再是社會政策或法律所界定的年齡,結束的時間更是沒有 明顯的界線。社會學傾向以「社會角色」 (social roles)與「社會關係」 (social relation)來描述與界定個人,這樣的作法正與生命歷程學者不謀而合。生命歷程 學者指出,生命歷程是一系列由社會定義 (socially defined)的事件,以及個人隨 著時序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而組成的 (Giele & Elder, 1998)。因此,轉至成人歷程 1.

(10) 應以能夠展現社會角色以及角色改變的生命事件加以界定。 此外,轉至成人事件難以僅藉由單一生命事件界定,相反地,應涉及多個不 同的生命事件。或許對某些人來說開始工作表示經濟獨立的開始,因此象徵著轉 至成人的時機,但是對於另一些人來說可能生育才是真正轉至成人的時間點,因 為這時不僅需對自己負責,還必須對他人負責。此外,生命事件之間很難各自獨 立於彼此,甚至可能相互影響,例如一個人開始工作的時間可能會因為完成學業 的時間而變動,生育也受到結婚事件的影響,因此,在探討轉至成人時不應只挑 選單一事件,而是應將此生命階段中最典型、最常見的生命事件一起考量,才能 較完整地掌握轉至成人的面貌。 基於上述,本研究以完成學業、進入勞力市場、初次結婚、初次生育等生命 事件 (以下合稱為「轉至成人重要生命事件」)標誌轉至成人。在完成學業之前, 一個人所占據的社會角色是學生,所處的環境為校園,在這樣的角色和環境中, 個人最主要的任務是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以作為往後在進入成人社會時經濟獨立 的基礎,因此無論是家庭或是社會整體對於其應回饋或生產的經濟報酬來說並沒 有存在很強烈的要求。然而,在完成學業之時,學生角色結束,人力資本的累積 暫時告一個段落,個人被期待應能交出一份學習的成績單,以證明過去的資本投 入是正確且有價值的,這樣的成績單除了是一份文憑之外,更可能的是個人是否 獲取了經濟獨立所需的相關知能。如此對於過去學習歷程展現學習成效以及對於 過去所接收資源的有效利用都是個人能為自身行為負責的宣告,而能夠為自身行 為負責正是累積與穩固成人份身不可或缺的一環。 開始工作後,個人的社會角色從學生變成了勞動者,活動的場域從學校變成 了公司行號,一個人的工作成效評估也從課堂中的分數變成了實際關乎經濟獨立 的職場考評,社會期待更是從允許投入資本的養成階段轉變至期望能夠創造資本 的產出階段。因此可以說,在個人從學生身份進入到勞動者的角色時,所需面對 的環境是更為複雜且嚴苛的,能夠在這樣的變化中仍然保有自我的生存之道意味 著許多方面的能力提升,包括了更能與社會中各種形形色色的人進行良性的互 動、更能瞭解社會整體的商業與經濟脈動、更能肩負起除了自身以外各種更大規 模且涉及到更多人的責任,而這些都是成人身份承接的過程中必須學習與瞭解. 2.

(11) 的。此外,開始工作所帶來的經濟獨立也與另一個成人的概念相符,那就是自主 權的增加,其所能涉及到的範圍可從食衣住行各方面到一個人的生活風格,都可 能因為開始工作所帶來的經濟獨立而提昇。 初次結婚涉及到一個人從單身的角色進入到丈夫、妻子的角色,居住的情境 從獨居或同居進入到家戶中,婚姻中兩人也從兩個獨立的個體各自連結到彼此的 原生家庭,其中的人際關係更是已無法像未婚時單純。在這樣的過程中,個人必 須給予對方慎重且關乎一生的承諾,必須體認並接受在進入家戶後所可能產生的 權利與義務,同時也必須願意在更為複雜的親屬關係中去順應或妥協,而這些改 變都與成人分身的意義有很大的關係,因為給予慎重的承諾並盡力維護意味著為 自己行為負責任的表現,而能夠處理婚姻關係中所衍生出來的複雜人際關係更顯 示個人有能力在各種不同的社會網絡中與他人互動。 初次生育的發生涉及到的轉至成人意義可以說是更加重大的,生育事件的發 生代表著一個人從未生育的狀態轉變至父親、母親的角色,從原生家庭正式進入 到屬於自己的核心家庭,由此新生命的誕生所產生的關連與牽絆相較於其他生命 事件來說不但是更為長久的,而且也是更不可逆的,個人所必須承擔的責任更是 不容轉移的。因此,初次生育的發生對於成人身份的累積有絕對的意義存在。基 於完成學業、開始工作、初次結婚與初次生育的成人意涵,以及其中所涉及到的 社會角色轉換,本研究將以此四個生命事件界定轉至成人。如此的界定方式不僅 呼應社會學者以及生命週期學者對於生命歷程的看法,也捕捉多個在這個生命階 段具代表性的生命事件。 在完成學業、進入勞力市場、初次結婚、初次生育等生命事件的界定下,不 僅各個生命事件可能有不同的發生時間,由四個生命事件串起來的轉至成人軌跡 也可能有多種的變化,若要能夠在複雜且多樣的轉至成人發展歷程中有整體性的 了解,尋找最具代表性的轉至成人歷程類型將有所幫助。舉例來說,可能有部分 的人以相對快速的進程完成所有轉至成人重要生命事件,有部分的人則可能相對 上來得慢,亦可能有部分的人只在單一事件上落後其他人,若能將這些不同的群 體區辨出來,則可以提供我們台灣整體轉至成人歷程分類的圖像,讓我們能有整 體性的了解。. 3.

(12) 此外,透過尋找轉至成人歷程類型可以幫助了解台灣轉至成人歷程有何同質 性與異質性的存在。雖然生命事件在每個人身上各自發生,但是若從社會整體的 角度觀察的話可以發現,生命事件發生的時間往往呈現出一些年齡常模 (age norm),也就是會以相似的方式展開生命事件,因此可以觀察到一些模式的出現。 不過,也並非所有人的生命歷程都完全相似,隨著社會變遷與個人所占據之社會 位置的不同,彼此間仍會存在一些差異,進而形成了生命事件開展模式的不同。 透過尋找轉至成人的類型正好可以讓我們捕捉相似與相異的轉至成人歷程,若再 透過轉至成人歷程類型間細緻的比較更可以清楚地呈現台灣民眾轉至成人歷程 有何同質性與異質性。基於此,本研究將探討台灣轉至成人的類型有哪些,並比 較這些類型間有何相似與相異之處。 為了要進行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探討,必須先對於過去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 研究特性有所了解。首先,過去一些研究將轉至成人視為一個時間點而非一段歷 程 (e.g. Garrett & Eccles, 2009; Schoon, Ross, & Martin, 2009),也就是採用一 個單一的年齡作為尋找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時間,例如以 35 歲時個人已發生的 生命事件來區別不同的類型。但是事實上,在同個時間點上擁有相同生命事件並 不代表他們在轉至成人歷程上必然相同,因為在發展的過程中各個生命事件的發 生時間可能不盡相同。舉例來說,在 35 歲同樣已完成所有重要生命事件的兩個 人,可能一人在 25 歲時結婚、26 歲生育,但是另一個人可能在 34 歲時才結婚、 35 歲才生育,因此若僅使用單一的時間點來判定是否屬於同個轉至成人歷程類 型將可能出現錯誤的分類。 第二,過去也有一些研究以一段年齡區間作為尋找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時間 界定,但卻將多個生命事件壓縮成一個單一的序列 (sequence) (e.g. McVicar & Anyadike-Danes, 2001),如此將造成資訊的遺失。例如一個 20 歲完成學業(E)、 21 歲開始工作(J)、24 歲結婚(M)、26 歲生育(B)的人,在 20 到 30 歲的年齡區 間下,其轉至成人的歷程將可寫成如此的序列:E-J-J-J-M-M-B-B-B-B-B。在意 義上,如此的作法是將多個共同代表轉至成人歷程的生命事件壓縮成單一個「轉 至成人事件」 ,E、J、M、B 成為構成此事件的狀態 (state)(即構成序列的元素), 而不是體認到 E、J、M、B 應該各自是一個生命事件,有各自的發生時程,而 且每個生命事件都可能存在多種不同的狀態;此外,這樣的序列也無法表達不同 4.

(13) 生命事件發生在同個時間點上的情形,例如同一年完成學業與開始工作的情形在 此種序列上就無法表現。 第三,另一些以一段年齡區間作為尋找轉至成人歷程類型時間界定的研究雖 然將生命事件視為不同的序列,但是卻將重要生命事件組合成不同的狀態 (state) (e.g. Aassve, Billari, & Piccarreta, 2007; Pollock, 2007; Lesnard, Cousteaux, Chanvril, & Le Hay, 2010),造成狀態的數目倍增,導致分析與結果詮釋上的複 雜化。同樣以上述的例子來說,若每個生命事件僅區分成是否發生,而將不同生 命事件組合成狀態時,在 20 歲時狀態將為 E (僅 E 發生,JMB 未發生),21-23 歲為 EJ (僅 EJ 發生,MB 未發生),24-25 歲為 EJM (僅 EJM 發生,B 未發生), 26-30 歲 為 EJMB ( 皆 發 生 ) , 整 個 20 到 30 歲 的 序 列 則 變 成 E-EJ-EJ-EJ-EJM-EJM-EJMB-EJMB-EJMB-EJMB-EJMB。如此的作法下,轉至 成人的序列將有 64 種不同的狀態,在 11 個時間點上有不同的排列組合,序列 將變得過於複雜難以詮釋。 轉至成人不應是單一時間、單一序列的,而過於複雜的狀態也無法讓我們清 楚地觀察與區辨轉至成人的特性。相反的,轉至成人應是強調「歷程」的、認知 到「多重生命事件」,以及具備「動態的狀態變化」的,而要處理此三個特性之 「整合現象」的最佳方式就是呈現「重要的」 、 「具代表性」的類型。基於上述討 論,本研究的第一個研究問題就是:台灣轉至成人歷程的類型有哪些? 在找出台灣轉至成人歷程代表性的類型之後,應進一步將這些類型的特性做 更深入的描繪,否則我們對於這些類型的了解將是有限的。要對於轉至成人歷程 有進一步描繪,首先可以探究整個轉至成人歷程的長度有多長,也就是轉至成人 歷程持續多久,其「持續期」 (Duration)有多長。而在了解轉至成人歷時多久後, 可進一步針對轉至成人歷程「如何」發生進行分析,也就是了解轉至成人重要生 命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Order)為何。不過,若當多數人採取相同的順序發 展轉至成人重要生命事件時,區辨生命事件之「時間間隔」 (Interval)有何差異 就相當重要,因為透過「時間間隔」差異的突顯才能更詳細地展現轉至成人生命 歷程有何相似與相異之處。以上三個能將轉至成人重要生命事件整合觀察的指 標,即「持續期」 、 「順序」與「時間間隔」能協助觀察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特性, 在本研究中合稱為「轉至成人類型內涵」。 5.

(14) 由於「持續期」指的是第一個轉至成人重要生命事件到最後一個生命事件歷 時多久,因此可以說「持續期」的分析是將四個轉至成人重要生命事件轉化為一 個能描繪轉至成人歷程長度的單一指標,藉此可以提供轉至成人歷程類型最初的 輪廓。較短的持續期意味著所有轉至成人重要生命事件皆緊湊地完成,即在完成 學業後,快速進入勞力市場,而在短時間的工作後隨即結婚、生育;相反地,較 長的持續期意味著有一個或一些重要生命事件的發生落後其他重要生命事件,例 如在完成學業後許久才進入勞力市場,又或遲遲未能進入婚姻等。因此,持續期 的分析可以初步地讓研究者了解轉至成人重要生命事件之間的相對發生時間,以 及得知什麼類型較緊湊地完成重要生命事件,而什麼類型則有某個或某些生命事 件落後發生的情形。 然而,單就持續期的長短無法判定轉至成人歷程是否相同,因為擁有相同持 續期長度的兩個人可能由於重要生命事件發生順序的不同而擁有相當不同的發 展軌跡,例如同樣花費 10 年完成所有轉至成人重要生命事件的人,若一人以 E(完 成學業) J(開始工作) M(初次結婚) B(初次生育) 的順序進行而另一人以 B M E J 的順序發生,這兩人便有著完全不同的生命歷程。前者遵循著一般 社會所認知的發展順序進行,也就是所謂「規範性」 (normative)的轉至成人路 徑,而後者則是在未完成學業前就先生育,也就是在尚未取得經濟獨立技能之前 就必須負擔另一個生命的教養問題,這兩種發展路徑可說是南轅北轍。可見, 「持 續期」的分析只能了解青年花費多少時間在轉至成人的過程上,而無法得知青年 如何經歷轉至成人的歷程。因此,重要生命事件的順序亦是判定轉至成人歷程是 否相似/相異的重要因素,必須將其納入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細部分析之中。 順序的勾勒雖然可以讓研究者了解青年經歷重要生命事件的先後為何,但是 我們是否可以說擁有相同轉變順序的青年即擁有相同的生命歷程?在做出結論 前,至少仍必須針對各個生命事件之間的間隔時間進行確認。舉例來說,在同樣 從學校到工作的順序中,某些人可能只需花費短暫的一、二個月便能完成轉換, 但是另一些人可能得花上一、兩年的時間;又同樣是工作到結婚的順序,部分人 可能只需花較短的時間,而另一些人則可能因為無法獲取足夠的資源而延宕了結 婚的時間。因此,我們不能將擁有相同生命事件順序的人推論為擁有相同的轉至 成人歷程,至少還必須探討生命事件之時間間隔,才能更全面地掌握轉至成人的 6.

(15) 過程。 綜合以上,本研究的第二個研究問題是欲了解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內涵為 何,包括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持續期」為何?不同類型有什麼樣不同的持續期, 什麼類型長而什麼類型短,有著相似持續期的類型有何共同的特徵;轉至成人歷 程類型的「順序」為何?主要的轉至成人路徑為何,若各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順 序存在差異,主要來自於哪些類型以及哪些生命事件;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時 間間隔」各為何?各類型間有何不同,主要的不同出現在哪些生命事件間。期望 藉由類型內涵的分析幫助研究者更清楚地了解不同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特性。 不同群體可能存在不同的發展軌跡,這是過去針對轉至成人研究經常忽略。 男性與女性在轉至成人歷程中不僅存在生理性的差異,也存在非生理性的差異。 從生理性來說,男性與女性在發育時間與生理構造上存在不可否認的差異,女性 一般而言較男性發育得早,在生育年齡上也比男性有較多的限制,因此可能導致 轉至成人重要生命事件發生年齡的差異。從社會性來說,男性與女性受到各自性 別角色規範的影響,使得他們對於何時應完成學業、開始工作、結婚與生育有不 同的認知,對於應投入多少時間取得學位、工作之後應累積多少資源再進入婚 姻、是否能「先成家後立業」,甚至是否必須「立業」等等與轉至成人重要生命 事件相關的決定亦可能有男女的差異,這些將使得不同性別可能有不同的轉至成 人歷程,進而使不同性別容易隸屬於不同的轉至成人歷程類型。 除了不同性別可能有著不同的轉至成人歷程外,美國經驗證據曾顯示轉至成 人歷程因著家庭社經地位而大相逕庭 (Furstenberg et al., 2005)。英國的研究也 指出家庭社經地位較高的青年經歷的轉至成人歷程是屬於慢軌道 (slow-track),而家庭社經地位較低的青年則是經歷快軌道 (fast-track)的歷程 (Schoon et al., 2009)。家庭社經地位較高者可能有較足夠的經濟條件繼續更高 等的教育,因而延後完成學業的時間,家庭社經地位較低者則可能因為經濟因素 被迫提早離開學校並提早進入勞力市場;家庭社經地位較高者可能有著較多來自 於父母的就業資訊與社會網絡,幫助他們進入較穩定且有發展性的職業生涯,進 而使得他們投入較多的時間在工作中而延後了結婚與生育事件,家庭社經地位較 低者則可能缺乏這樣的引導,進而使他們的就業容易中斷,並使他們較早投入婚. 7.

(16) 姻與家庭。目前的經驗證據乃源自於國外的資料,台灣轉至成人歷程與家庭社經 地位的關係是否也如此有待進一步檢視。 轉至成人的歷程除了可能受到性別、家庭社經地位的影響外,族群也可能是 影響轉至成人歷程的因素,因為不同族群意味著不同的文化與價值觀,可能進而 造成不同族群在轉至成人重要生命事件發生時間上的差異。台灣在 1950 年代有 大批政治移民移入,被視為第一代外省人。這群外省人多為男性且呈現兩極化, 一群多為高階文官與知識分子,因此完成教育的年齡可能較晚,另一群則多為所 謂的「娃娃兵」,其特徵是教育程度低。由於第一代外省族群由外移入,沒有田 地、祖產或是家族事業,因此第二代外省人多投入軍公教,如此可能使得外省族 群的父母對於子女的教育成就期待較高,進而導致第二代外省族群較晚完成學 業。閩客族群方面,有研究指出其教育程度低於外省族群 (駱明慶, 2001),這可 能與他們較多承接祖業,或在私部門任職有關,因為進入這些職業的教育程度要 求較不嚴格,如此可能使得他們完成學業的時間較早。原住民族的教育程度則是 在各族群中最低的 (行政院主計處,2003),因此可以推論他們完成學業的年齡 是最早的。 除了不同族群在完成學業上的不同之外,在婚姻方面,也可以觀察到族群的 差異。有研究顯示外省男性比本省男性晚婚,外省女性也比本省女性晚婚 (翁志 遠,1998),原住民則最為早婚 (內政部統計處,2011),這些可以推論不同族群 初次結婚的年齡是不相同,進而可能使得生育時間也跟著不同。由於過去台灣族 群相關的研究多集中在政治層面的探討,對於不同族群何時完成轉至成人重要生 命事件的探討不並多,上述有關不同族群完成學業與初次結婚年齡的差異讓我們 推論不同族群轉至成人的歷程應是不相同的。 綜合上述,本研究的第三個研究問題是轉至成人的歷程是否受到性別、家庭 社經地位以及族群的影響,而使得不同性別、家庭社經地位與族群的人容易隸屬 於不同的轉至成人歷程類型。 過去引起學者對於轉至成人歷程探討興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於轉至成人重 要生命事件皆出現發生年齡不斷向後延伸的趨勢,既然重要生命事件發生時間的 大幅改變引發許多研究者的關注,要真正突顯出這樣的現象,就應該以多個出生. 8.

(17) 世代的資料進行研究與比較,重要生命事件的延後所帶來的差異才能真正的顯 現。不過,過去進行跨出生世代轉至成人歷程比較的研究卻很少,而且缺乏不同 出生世代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細緻比較,導致不能將世代間轉至成人的差異說明 清楚 (e.g. Schoon et al., 2009; Sandefur, Eggerling-Boeck, & Park, 2005)。這 些研究雖然都認知到轉至成人重要生命事件的發生時間從以前到現在出現大幅 的延後,卻得到不同出生世代擁有相同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結論,在這樣的結論 下也僅對於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百分比消長進行概略性的描述,如此將容易導出 不同出生世代轉至成人歷程沒有太大改變的結論。基於此,有必要對於轉至成人 歷程的世代變遷做更細緻的分析以便觀察變遷的趨勢,因此本研究欲探討轉至成 人歷程出現了什麼世代差異,而由於本研究欲將轉至成人歷程歸納出典型的轉至 成人歷程類型,因此更精確的說,本研究的第四個研究問題是不同出生世代間轉 至成人歷程類型有何差異? 觀察與比較本研究用以勾勒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特徵之「類型內涵」的世代變 遷可以提供更為細緻的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世代變遷探討。由於「持續期」是第 一個和最後一個轉至成人重要生命事件發生時間的差距,在轉至成人重要生命事 件的發生年齡隨著出生世代越來越晚的情形下,持續期可能存在著世代變遷。更 進一步地說,在作為多數人第一個發生的重要生命事件—完成學業,其發生年齡 隨著出生世代越來越晚的情形下,將可能導致持續期逐漸縮短的現象;但是另一 方面,作為多數人最後一個重要生命事件—初次生育,其發生年齡也隨著出生世 代往後延遲的情形下,亦可能使得前述完成學業年齡年後所帶來的持續期縮短情 形削弱。所以,持續期的長度從以前到現在有什麼改變還須釐清,特別是持續期 是否隨著出生世代越來越來短,抑或沒有明顯的世代變遷? 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世代變遷也可以透過重要生命事件發生的順序變化加 以觀察,特別是從順序是否更為多樣化切入。國外文獻曾指出,由轉至成人生命 事件的發生時間所構成的生命事件順序從過去到現在已逐漸從較為一致 (standardized)變為較多樣化 (diverse) (e.g. Buchmann, 1989)。所謂一致是指 在眾多轉至成人的順序中存在單一個普遍盛行的路徑 (如多數人可能採行 E J M B 的路徑),多樣性則是指沒有這樣普遍盛行的路徑,而是多種路徑 同時存在,每種路徑採行的比例較少但較相當。多樣性的轉至成人生命事件順序 9.

(18) 可能出現在完成學業與開始工作上,因為晚期世代中有較多的人在工作後重返學 校獲取更高的學位,多樣性的順序也可能出現在結婚與生育上,因為傳統社會嚴 格的規範已逐漸鬆動,進而可能使得先生育後結婚的情形變多。如此一來,是否 可能使得台灣轉至成人重要生命事件的順序也出現從一致到多樣的情形?如果 是,早期出生世代一致性的路徑為何,晚期出生世代多樣性的路徑又為何,這是 透過轉至成人類型內涵之「順序」回答轉至成人歷程有何世代變遷時必須回答的 問題,本研究將加以探討。 轉至成人歷程類型之世代變遷也可能反映在重要生命事件時間間隔上,特別 是非家庭生命事件與家庭生命事件之間的時間。過去文獻曾提到從 1970 年代 起,轉至成人的生命事件變得較為擴散 (dispersed),特別是學校到家庭形成之 間的時間變長了 (Rindfuss, Morgan, & Offutt 1996);另外的文獻也曾指出過去 30 年婚姻的延後是史無前例的,使得離開原生家庭到形成自己核心家庭的時間 變長了 (Fussell & Furstenberg, 2005)。這些國外的研究顯示轉至成人過程中生 命事件的時間間隔可能從以前到現在已經有所不同,而且原因可能在於婚姻與家 庭的延後發生。基於此,本研究將探討在台灣社會中,轉至成人重要生命事件時 間間隔是否也存在世代差異,如果存在,是否如同國外文獻所顯現的主要存在於 完成學業、開始工作等非家庭生命事件與結婚、生育等家庭生命事件之間? 綜合上述,本研究認為基於轉至成人重要生命事件從過去到現在在發生時間 上已出現顯著的不同,因此轉至成人之類型應存在著世代的差異,而為要更加聚 焦地點出可能存在的世代差異,本研究將以轉至成人之類型內涵,即持續期、順 序以及時間間隔的世代變遷來加以展現,希望回答持續期是否存在世代差異,特 別是持續期是否隨著出生世代而越來越短,抑或是不存在明顯的改變;順序是否 存在世代差異,特別是順序是否隨著出生世代而出現普遍盛行轉至成人路徑削弱 的現象;時間間隔是否存在世代差異,特別是時間間隔的世代變遷是否主要出現 在非家庭生命事件與家庭生命事件之間?希望透過這些較為確切且細部的探討 較清楚地了解轉至成人存在著什麼樣的世代變遷。 1990 年代興起的後現代理論與個人化理論 (e.g. Giddens, 1991; Beck, 1992)強調,社會生活已從過去由性別、家庭社經地位與族群等因素所形成的「階. 10.

(19) 層化社會」轉變為可由個人的行動與決定形塑的「個人化社會」。這樣的論述表 示的是性別、家庭社經地位與族群等先天取得的人口特徵不再作為個人生命的決 定性因素,而使得個人因為自身的性別、家庭社經地位和族群等不可改變的因素 而過著特定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自身可支配的行動與規劃,這些才是決定個人 生活最主要的因素。這樣的趨勢若展現在轉至成人的歷程上,將意味著先天取得 的人口特徵對於轉至成人歷程的影響效果將隨著「階層化社會」到「個人化社會」 的轉變而逐漸縮小。但是另一方面,卻也有研究顯示這些階層化的人口變項仍然 持續保有影響個人生活的作用力,例如有研究指出 1990 年代就學到就業的歷程 還是清楚地沿著不同性別、家庭社經地位與族群劃分 (Gayle, Lambert, & Murray, 2009),這表示人口特徵對於轉至成人歷程的影響效果仍很明顯並未縮 小。基於以上不同的論點,本研究欲在人口特徵與轉至成人歷程類型之上,再帶 入出生世代的比較,探討人口特徵對於轉至成人的影響效果隨著出生世代如何變 化,是縮小、維持一定,抑或是逐漸擴大? 綜合以上,本研究將以完成學業、開始就業、初次結婚與初次生育所構成的 「轉至成人」為研究主體,針對這個生命階段提出四個研究問題: 1. 台灣轉至成人的類型有哪些? 2. 台灣轉至成人歷程類型有何特徵?其「持續期」、「順序」與「時間間隔」 等「類型內涵」為何? 3. 不同性別、家庭社經地位與族群等人口特徵是否容易存在於不同的轉至成 人歷程類型中? 4. 不同出生世代的轉至成人歷程類型有何世代變遷?從「類型內涵」以及人 口特徵影響效果的角度來看,各自呈現出哪些世代差異? 期望能達成以下研究目的: 1. 找出台灣轉至成人歷程的類型; 2. 以轉至成人之類型內涵描繪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輪廓; 3. 解析人口特徵與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關係;. 11.

(20) 4. 了解轉至成人的世代差異,包括從類型內涵的變遷以及人口特徵影響效果 的改變加以探討。. 12.

(21) 轉至成人歷程 轉至成人歷程類型. 出生世代. 內涵. (4). 持續期 順序 時間間隔 (1)(2). 人口特徵 性別. (3). 轉至成人歷程類型. 家庭社經地位 族群 (4). 出生世代. 圖 1 研究架構圖. 13.

(22) 圖 1 為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圖,分為兩個部分。上半部標示(1)、(2)之處對應 到研究問題一、二,也就是欲瞭解台灣轉至成人歷程的類型以及各類型之「持續 期」、「順序」和「時間間隔」等「類型內涵」為何。標示(4)乃對應到第四個研 究問題,亦即欲瞭解轉至成人歷程的出生世代差異,這裡探討的部分乃是欲瞭解 隨著出生世代的不同,轉至成人歷程類型與類型內涵呈現出了什麼樣子的世代變 遷。下半部標示(3)之處對應到第三個研究問題,亦即性別、家庭社經地位以及 族群等人口特徵如何影響轉至成人歷程類型,標示(4)之處同樣對應到研究問題 四,即欲瞭解轉至成人歷程的出生世代差異,這裡則特別是針對人口特徵對於轉 至成人歷程類型的影響效果出現什麼樣子的世代變遷。. 14.

(23) 1.2 研究重要性. 本研究以台灣民眾完成學業、開始工作、初次結婚與初次生育所架構起的轉 至成人歷程為探討主體,以尋找轉至成人歷程類型嘗試捕捉台灣民眾轉至成人歷 程的輪廓與差異,並企圖找出影響轉至成人歷程的因素以及其影響效果的世代差 異,基於此研究意向,本研究具以下研究重要性。 1. 補足過去轉至成人實證研究的缺乏 過去探討青年議題的文章常出現在報章雜誌中,雖然也有學術期刊的研究, 但卻常以所謂「巨型論述」 (grand narratives) (Shanahan & Longest 2009)的 呈現方式,也就是經常使用抽象層次過高的論述方式建構轉至成人的理論或典 範,而較缺乏以經驗證據為基礎的實證研究。Shanahan & Longest (2009)批評 到,這類巨型論述多半僅以文字描述生命週期,而且未能將不同群體的轉至成人 經驗加以區分,忽略諸多個人與社會背景因素,不僅具有內在誤導性,也只是青 年的「再現」,與真實情況不符。Erikson (1968)生命週期八階段論或是 Arnett (2000)「Emerging Adulthood」的論述都受到這樣的批評。雖然有一些研究較以 經驗證據為基礎,但是卻還是經常停留在描述性質,而少有嚴謹的假設檢驗或是 因果推論的過程,因此顯得不夠完善。本研究採用具母體代表性之調查資料作為 分析的基礎,再以嚴謹的分析方法進行推論,將提供以經驗證據為基礎的分析結 果。 2. 聚焦於全體轉至成人階段中的青年 過去針對青少年或青年的研究經常著眼於特殊的青年次族群,例如針對酗酒 問題、犯罪行為、易從事危險行為、少數族群等等進行探討,對於青年整體卻反 而研究較少。或出於對於弱勢族群的關懷,或出於作為政策的引導,而有必要針 對這些脆弱青年的困境與問題加以討論。但是,當眼前轉至成人的改變是大規模 且普遍地展現在多數青年身上時,顯示多數青年在其每日生活中都感受了改變所 帶來的衝擊,若還是將焦點著重於少數弱勢族群上,其實是忽略了青年相對於其 他族群而言就是弱勢的情形。因此本研究的研究對象著眼於整體的青年,將有助 於我們對於整體青年的了解。 15.

(24) 3. 提供台灣經驗證據以與各國轉至成人情境比較 有鑑於轉至成人之重要生命事件從過去到現在產生很大的改變,國外已有一 些針對轉至成人的跨國比較研究出現,台灣則少有相關的研究,因此難與既有文 獻對話。國外研究指出,16 歲以下青年在不同國家中呈現出很相似的生活情境, 大多居住在原生家庭中、全時就學、沒有就業、沒有結婚,也尚未生育,35 歲 以後的人群在各國家間的差異也同樣縮小,只有少數的人仍然在學、仍住在原生 家庭中,大多數從事全時工作、擁有住所、結婚、至少有一個小孩 (Cook & Furstenberg Jr., 2002)。不過,各國青年在 16 到 35 歲之間的轉至成人過程卻在 教育、工作與家庭領域上存在著很大的不同,這些領域產生相互影響的方式也很 不相同,甚至可以說沒有一個典型的模式可以反映當今各國青年轉至成人的經驗 (Osgood, Foster, Flanagan, & Ruth, 2005)。雖然國外已有一些轉至成人歷程的 研究,但是不能直接將國外的情形套用至台灣,因為各國在歷史背景與社會脈絡 可能都不相同。在許多國家皆針對轉至成人歷程進行探討時,台灣目前這方面的 研究卻仍然相當缺乏,本研究補充這方面研究的不足,使台灣轉至成人的情形能 與其他國家對話,以探究台灣與其他國家青年轉至成人歷程的共同性和特殊性為 何。 4. 多重生命事件的整合分析取徑 過去研究經常未將轉至成人階段中重要的生命事件整合起來分析,而是將其 拆解成各個生命事件獨立探討,例如單獨進行就業或婚姻之發生年齡、盛行率等 分析。但是,轉至成人生命事件之間並非完全獨立於彼此,反而在個人時間、資 源有限的前提下,就學、就業、結婚與生育等事件彼此牽制與帶動,故在探討轉 至成人時實不應將它們拆開分析,有學者即指出僅針對一個或兩個事件進行探討 時會喪失掉許多發現 (Furstenberg et al., 2005)。此外,若將生命事件拆開來分 析,將會使得個人生命歷程的圖像消失,因為個人的生命歷程本來就存在多個生 命事件,而也正由於這些生命事件的交織才構成一段段不同的生命。有鑑於此, 本研究改善過去探討單一生命事件的缺失,將以多個生命事件所交織出的生命歷 程資料作為分析的基礎,以更整體性地了解轉至成人的面貌。. 16.

(25) 5. 研究結果對於既有文獻與整體生命歷程的重要性 (1) 融合類型與世代變遷的轉至成人分析 過去的研究或因為資料不足,或因為分析方法上的限制,又或單純因為研究 者所擬定的研究策略所致,使得以「類型」作為了解社會整體轉至成人歷程方式 的研究有限,進行轉至成人世代變遷的研究也不多,因此以類型探討轉至成人歷 程世代變遷的研究更是缺乏。然而,無論是類型的分析或是世代變遷都是探討轉 至成人歷程時相當重要的分析重點,因為類型是一個能夠讓研究者快速了解整體 社會轉至成人情形的方法,而忽略變遷的議題將無法突顯晚期出生世代轉至成人 歷程的特性與困境。本研究的分析策略將兩者結合,也就是在對於多個出生世代 的轉至成人歷程有所掌握後再進行世代間的比較,如此將可以清楚且快速地呈現 轉至成人歷程的世代變遷,預期能提供既有文獻不能呈現的研究成果,是本研究 在整個轉至成人文獻中的特殊之處。 (2) 交織類型內涵與人口特徵的轉至成人歷程類型 過去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研究經常對於人口特徵與類型之間的關聯進行討 論,也就是分析轉至成人歷程類型是否可能因為性別、家庭社經地位、族群而劃 分,但是對於轉至成人歷程類型本身的探討卻略有不足,對於構成轉至成人歷程 類型生命事件的分析也相當缺乏。然而,無論是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人口特徵或 是類型內涵本身,對於了解轉至成人歷程都是不可或缺的。本研究的分析策略帶 入了「類型內涵」,也就是轉至成人歷程的持續期、順序以及時間間隔,意在透 過這些面向的分析將原本分散的生命事件統合起來,以能夠代表轉至成人歷程特 性的指標將轉至成人歷程類型展現出來,如此便能以快速簡明的方式描繪出轉至 成人歷程的輪廓與細節,這對於勾勒轉至成人歷程與區辨轉至成人歷程類型有著 重要的作用。有了這層的訊息,再加上現存文獻經常將轉至成人歷程類型與人口 特徵關連的作法,將讓我們對於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了解更為完整。 綜合上述,本研究改善過去缺乏實證分析與因果推論、多著眼於特殊族群、 未能整合重要生命事件等研究缺失,將求得台灣轉至成人的類型、以轉至成人歷 程類型與世代變遷的融合分析快速點明變遷的軌跡、並以「類型內涵」與人口特 徵兩者交織勾勒出清晰的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特性,期望能對於台灣轉至成人歷程 17.

(26) 的觀察有所助益,也對於台灣目前缺乏的轉至成人歷程研究有所貢獻。. 18.

(27) 第二章 文獻與研究假設. 2.1 理論基礎. 2.1.1 轉至成人與生命發展階段論 發展學者透過將人生切割成不同階段作為其研究分析的切入點,不過人生階 段的各種分類並非一成不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新的生命階段分類可能會隨 之出現。Furstenberg et al. (2005)指出當有一群人由於社會、經濟、技術的改變 而展現出舊有人生階段分類無法歸類的新行為時,新的人生階段便會以新發明的 方式出現,解決舊有分類的困境,隸屬於這個新人生階段的群體也會被正視以及 命名。 新的人生階段經常出現於進入「成人期」之前的時間。Hall 於 1904 年在其 著名的書「青少年期」(Adolescence)中所論及的族群便是這樣的例子。Hall 指 出過去將兒童列入生產力的情形隨著美國內戰後工業生產方式的出現而消失 了,新的生產機器使得十幾歲的人可以從勞力市場中退出,促使他們進入教育 中,因此十幾歲的青年就與勞力市場中的成人區分開來,處於通過青春期 (puberty) 但尚未進入「成人期」的中間地帶。Hall 使用「青少年期」這個名詞 來描述這群人,這個對於「青少年期」的界定方式與現代社會使用這個名詞的方 式有所不同,就 Hall 的論述脈絡來說,他指出的「青少年期」事實上就是對應 到轉至成人的這群人。 自 Hall 之後,Keniston (1970)也觀察到在成人期之前有一群人,既不符合 青少年期 (adolescence),也不符合成人期 (adulthood),甚至也不符合成人早 期 (young adulthood)的描繪1,他將這群人所處的人生階段稱作「Youth」 。他認. 1. Erikson (1950)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中將成人期又區分 為成人早期、成人中期與成人晚期。. 19.

(28) 為「青少年期」是個人發展尚未完全成熟的階段,而「成人早期」則是指已成熟 且與成人社會已有一定的連結,不僅多已婚,甚至已經生育,而介於其中的這群 人則是已經脫離青少年,並且嘗試在社會中找尋自我定位,同時遭遇職業選擇問 題的人。 到了近代,亦有學者對於進入成人期前的這段時間有特別的強調。Arnett (1994, 2000, 2006)提出「Emerging Adulthood」的概念,同樣界定為脫離青少 年期的依賴階段,而尚未進入成人期的獨立階段的時間,並認為應將 Emerging Adulthood 列為一個新的生命階段。他認為現代社會提供 Emerging Adult 一段能 從社會角色與規範性期望脫離的時間,讓他們在尚未確定未來的情形下多方地探 索愛情、工作等不同生活面向的多種可能性。 生命發展階段論雖然注意到隨著社會脈絡與經濟結構的變化,舊有的人生階 段畫分必須重新調整,以捕捉轉至成人階段的變化,但是使用生命發展階段論的 分析取徑探討轉至成人卻有所不足。因為生命發展階段論對於轉至成人階段的探 討不但經常侷限於論述性的語言,也沒有注意到即便處於同一個人生階段的人也 可能有著不同的轉至成人情形,更忽略不同人口特徵可能影響個人進入到不同的 轉至成人軌跡之中。因此可以說生命發展階段論只能大致提供轉至成人與其他生 命階段相對特性的觀察,對於實際了解轉至成人歷程則尚不夠細緻。. 2.1.2 轉至成人與生命歷程研究取徑 不同於生命發展階段論將重點擺放在適當的人生階段的畫分,根據 Elder, Johnson, & Crosnoe (2003)歸納的生命歷程研究取徑 (life course approach)原 則,生命歷程研究取徑可說是在認知到社會脈絡與歷史時間等鉅觀影響的存在 下,探討個人由於年齡的持續變化而建構出來的生命軌跡。這些原則包括:(1) 生命持續發展原則:發展與老化是終身的歷程。(2)能動性原則:個人在歷史與 社會情境所提供的機會與限制中建構自己的生命歷程。(3)時間與地點原則:個 人的生命歷程鑲嵌於個人所處的歷史時間與地點,並且受其形塑。(4)發生時間 點原則:生命轉變 (transition)、生命事件與行為模式的前因和後果會因個人的 年齡而不同。(5)連鎖生命原則:社會-歷史的影響透過人際間相互依賴的關係產 20.

(29) 生。 據此,年齡是一個社會現象 (social phenomenon),而由年齡連結起來的轉 變 (age-linked transition) 所 形 成 的 生 命 歷 程 也 將 是 社 會 結 構 化 (socially structured)的。這也就是說,年齡不僅是數字的高低,相反的,我們對於年齡的 概念乃與個人所處的社會脈絡息息相關,社會中存在的規範與期待也與年齡產生 連結,形成年齡規範。在年齡的社會性基礎上,生命歷程也不僅是發展與老化的 過 程 而 已 , Elder (1994) 即 指 出 生 命 歷 程 受 到 社 會 正 式 與 規 範 性 時 間 表 (timetable)的形塑,而此時間表反映了社會對於年齡的期待,Buchmann (1989) 則稱這些規範性的時間表為「生命劇本」,這些生命劇本將給予個人行為提供參 考的範本,引導個人參照著年齡規範串起整個生命歷程。 為了要探討年齡具體引導生命歷程的情形,Settersten 和 Hagestad (1996) 從違反年齡規範與期望時所可能產生的社會制裁加以觀察。他們訪問了受訪者是 否認知到家庭、教育與工作的狀態改變存在最晚的年齡上限 (age deadline),如 果有是幾歲,又如果超過了年齡上限是否會遭遇社會規範非正式的制裁。家庭的 狀態改變像是搬離家庭、結婚、成為父母等,教育與工作的狀態改變則像是離開 學校、進入工作、退休。該研究發現,無論哪個領域,年齡上限是存在的,而且 範圍都頗為集中,也就是說似乎對於這些生命事件的狀態改變確實有與年齡相關 的規範存在。此外,家庭相關的狀態改變比教育、工作相關的狀態改變容易被指 出有年齡上限,研究者認為可以將這樣的現象歸納為非正式性較強的場域,如家 庭,比正式性較強的場域,如學校、職場,有較明顯的年齡上限。 此外,該研究也發現年齡上限與人口特徵有關係。性別方面,無論在哪個領 域,男性的年齡上限都比女性容易被指出,這可能表示我們對於男性在什麼年齡 前應進行教育、工作與家庭的狀態改變有較為明顯的期待,而女性的生命歷程則 可能因為較流動、不可預測以及不連續,因此對於其年齡上限的要求較不明顯。 除了性別的差異以外,非白人、非專業人士以及較低教育程度的受訪者對於年齡 上限的認知也與白人、專業人士以及高教育程度者不同。Settersten 和 Hagestad 認為前者比較容易指出有年齡上限的存在,這可能與他們認知到自己僅有有限的 機會有關,他們舉出的年齡上限也較低,這支持了弱勢族群的社會時鐘走得較快. 21.

(30) 的說法,特別是對於青年來說。 轉至成人重要生命事件的發生時間也應存在社會性的隱性規範和期望。上述 研究顯示年齡的社會性,也就是什麼年齡該做什麼事情的期待是存在的,而此年 齡的社會性展現在教育、工作與家庭等諸多狀態改變的時間點上。轉至成人歷程 作為這些狀態發生改變時的主要人生階段,因此社會中人們對於轉至成人的發生 時間也應有著雖然模糊但仍具引導性的集體性想法。而且,該研究也顯示人口特 徵的差異將左右社會的年齡期待,也就是擁有不同人口特徵的族群可能有著不同 的年齡期待,如此反映到轉至成人歷程上,意味著人口特徵也可能使得個人擁有 不同的轉至成人歷程。. 22.

(31) 2.2 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探討方式. 許多研究傾向尋找典型的生命歷程軌跡模式、類型,以幫助我們有意義地詮 釋與分析複雜的生命歷程。生命歷程軌跡的分析對於研究者來說仍是個挑戰,因 為必須同時關照生命事件的發生時間點 (timing)、生命事件的序列 (sequence) 以及生命事件發生量的問題 (quantum)等面向 (Aassve et al. 2007)。不僅如 此,誠如生命歷程研究取徑所強調的,生命歷程還受到年齡、個人能動性、社會 脈絡與歷史時間等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如此一來,分析時可能存在過多的面向以 及過多的片段資訊,不僅難以解釋,對於整體生命歷程的理解也將到阻礙。因此, 一些研究傾向先將生命歷程進行分類,整理出幾個常見的代表類型,再針對這些 類型進行分析,如此將有助於研究的聚焦以及後續的討論。轉至成人作為許多生 命事件密集發生的生命歷程,其複雜度不亞於任何生命歷程階段,因此過去針對 轉至成人的研究也進行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探討。 不過,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研究存在一些問題值得探討與修正。過去研究在 界定轉至成人年齡的方式各有不同,其所展現對於轉至成人的想像將跟著不同。 當研究者將轉至成人的年齡設定在單一個數字時,這表示研究者將這個年齡視為 一個重要轉換的時間點,在此年齡的前後意味著不同的人生階段。Garrett & Eccles (2009)以青年 18 歲時在工作、學校、同儕、家庭與約會關係等領域的發 展分數進行類型的尋找;Schoon et al. (2009)以青年 30 歲時伴侶地位、父母地 位、居住狀態、經濟活動與最高教育程度等地位組合的情形尋找轉至成人的類 型;Osgood et al. (2005)以青年在 24 歲時在伴侶關係、居住情境、父母地位、 就業情況、教育程度的情形尋找轉至成人歷程類型。這些研究都是以單一個年齡 作為尋找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時間。當然,有時年齡的選定受到既有資料的限 制,又或可能受到分析方法的限制而不得不選定一個數值來代表轉至成人的時間 點,但是由單一數字代表轉至成人的作法展現的就是轉至成人似乎有一個年齡的 里程碑,而這個年齡具有重要的意涵,突破了這個年齡後似乎進入了另一個人生 階段似的,此與轉至成人真實的情形有所出入。 另有一些研究以一段年齡區間作為轉至成人的界定方式。例如 Mouw (2005). 23.

(32) 選定在 15-35 歲中青年在離家居住、完成教育、開始工作、結婚與生育等五個生 命事件的情形尋找轉至成人的類型;Aassve et al. (2007)選定青年在 13-30 歲時 在就業、伴侶形成 (union formation)與生育等事件上的情形尋找女性工作-家庭 發展軌跡的類型;Lesnard et al. (2010)則選定 0-35 歲時就業、離家、伴侶形成、 結婚與生育等面向上轉至成人的類型。使用一段年齡作為轉至成人的界定所展現 出來的是將轉至成人視為一個過程,意識到青年在選定的時間內將逐步地發展與 改變,而非在一個年齡後就一蹴即成地完成轉至成人。透過將這個年齡區間中每 一個年齡時間點所提供的資訊加以串連,將可以讓我們對於整個發展歷程進行觀 察、分析與分類。 選定一個年齡或一個年齡範圍作為轉至成人年齡的界定除了展現如何定義 轉至成人外,事實上也說明了研究者所使用分析資料的屬性。若研究者是以一個 年齡界定轉至成人,則其用來尋找分類的訊息就僅是該年齡時所帶來的資訊,如 此單一時間點的資料可說是靜態的;相反的,若研究者選定一個年齡區間來界定 轉至成人,則此區間內的訊息都將成為尋找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線索,因為涉及 了多個時間點,因此如此的資料可說是動態的。 除了靜態與動態資料屬性的差異外,選定一個年齡或一個年齡範圍作為轉至 成人年齡的界定還預示了所將獲得的轉至成人歷程類型屬性。以靜態資料所獲得 的轉至成人歷程類型如: Garrett & Eccles (2009)針對 18 歲青年在工作、學校、同儕、家庭與約會等 面向找出五個類型: 「晚發展者」(Late bloomers)精力集中在教育上,延遲進入婚姻與勞力市場; 「約會者 」(daters)早發展並只偏重約會活動; 「工作者」(workers)早發展並只偏重工作活動; 「平均表現者」(well-rounded adolescents)在各方面平均發展; 「早發展者」(early starters)較早進入勞力市場與家庭。. 24.

(33) Osgood et al. (2005)針對工作與家庭相關角色找出六種類型: 「快速起步者」早年已擁有許多成人角色; 「沒有職業的父母」大量涉入伴侶關係與家庭角色中,僅有少數的就業; 「受教育的伴侶」大量投資教育,就業穩定,尚未成為父母; 「受教育的單身者」受教育最多,尚未發展伴侶關係; 「工作單身者」高度涉入工作,僅受一些高等教育; 「慢起步者」具備最少成人角色。. Schoon et al. (2009)針對青年 30 歲時伴侶關係、父母地位、居住狀態、經 濟活動與最高教育程度等面向找出四個類型: 「傳統家庭型」受較多教育,多全職工作,已婚已生育; 「職業無小孩型」受最多教育,多全職工作,尚未生育; 「劣勢家庭型」教育程度低,多無全職工作,已生育; 「單身型」就業較不穩定,未婚未生育。. 以動態資料所獲得的轉至成人歷程類型則如: Aassve et al. (2007)針對女性從工作到家庭的軌跡找出九個類型: 第一類型:(000;63)-(0W0;141) 第二類型:(000;116)-(0W0;39)-(0WU;49) 第三類型:(000;63)-(0W0;40)-(0WU;101) 第四類型:(000;46)-(0W0;106)-(0WU;52) 第五類型:(000;63)-(0W0;56)-(0WU;54)-(1WU;7)-(10U;24) 第六類型:(000;45)-(0W0;12)-(000;2)-(0W0;19)-(0WU;21)-(1WU;6)(10U; 21)-(20U;68)-(30U;10) 第七類型:(000;46)-(0W0;58)-(0WU;26)-(1WU;6)-(10U;8)-(20U;1)(2WU; 16)-(20U;9)-(2WU;34) 第八類型:(000;42)- (0W0;10)-(1W0;4)-(1WU;4)-(10U;6)-(20U;2)(2WU; 6)-(20U;17)-(30U;113) 25.

(34) 第九類型:(000;59)-(0W0;48)-(0WU;11)-(1W0;5)-(100;71)-(1W0;6)(2W0; 4). 上述每個類型都以其最具代表性的序列代表。每個括弧的第一個位置依序表 示子女數、是否就業以及是否有伴侶。生育以子女數目為狀態,三個以上皆以 3+表示,因此共有 0, 1, 2, +3 四種可能的狀態,就業事件區分成 0:有就業與 W: 沒有就業兩種狀態,是否有伴侶區分成 0:沒有伴侶以及 U:有伴侶兩種狀態; 括弧的第二個位置表示持有該狀態組合幾個月。因此就第一類型來說即表示在沒 有子女、就業與伴侶的狀態組合下經歷 63 個月,而在接下來的 141 個月中維持 沒有子女與伴侶,但有就業的狀態組合。由各類型中各狀態組合經歷時間的長度 可以看到,第一到四類型屬於工作導向類型,因為他們不僅花費較多時間處於沒 有伴侶與生育但就業的狀態,而且也都尚未生育;第五到七類型屬於在工作與家 庭中轉換較為頻繁的類型,他們經常在生育後離開勞力市場,而在離開勞力市場 後又一次或多次重返勞力市場;第八、九類型則呈現較為複雜的軌跡,第八類型 的主要特徵是經歷婚前生育 ((0W0; 10)-(1W0; 4)-(1WU; 4)),而第九類型則是在 生育第一胎的同時遭遇伴侶關係解組的情形 ((0WU; 11)-(1W0; 5))。 Lesnard et al. (2010)以 0-35 歲時就業、離家、伴侶形成、結婚與生育等面 向找出五個轉至成人歷程類型: 早期型:生命事件發生早而且快速,典型的生命軌跡是 13 歲就業,18 歲離 家,20 歲結婚、生育; 獨立型:就業與離家事件如早期型在 18、20 歲發生,但是結婚與生育事件 則延遲到 30 歲以後; 居中型:介於早期型與獨立型之間,就業與離家事件不如早期型早,而結婚 與生育事件則不如獨立型晚; 家庭型:就業後長時間居住在原生家庭,多年後才伴隨結婚事件發生離家事 件; 其他型:難以歸類於其四種類型者。. 26.

(35) 由上述文獻可以得知以靜態資料和動態資料所獲得的生命歷程類型是很不 相同的。若使用靜態的資料,由於只有單一時間點的資料,將無法描繪出生命歷 程的發展過程,而動態資料由於有一段時間的資訊,也就是能捕捉到這段時間區 間內每個時間點的情形,因此能夠描繪出整個生命歷程的發展軌跡。例如在 Schoon et al. (2009)的研究中,我們可以得知青年在 30 歲時擁有或缺乏了哪些 成人角色,但是我們卻不知道從他們完成學業後,類型中的個人如何獲取這些角 色;相反的,在 Aassve et al. (2007)的研究中,每一各類型都能以一個最代表 性的序列展示著一個女性從 13 到 30 歲如何展開她的生活,如此序列所能夾帶 的資訊豐富度以及動態性是生命歷程研究最重要的價值。 使用靜態資料尋找轉至成人歷程類型還存在潛在的風險,因為相同年齡處於 相同狀態的人並不必然在此之前也完全相同,若直接將他們歸為一類將可能找到 錯誤的類型。舉例來說,在 Garrett & Eccles (2009)的研究中,在 18 歲時若擁 有較多的成人角色,研究者便將此類人稱作「早發展者」,反之則稱作「晚發展 者」;在 Lesnard et al. (2010)的研究中,「早期型」是所謂的快速發展者,其之 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此類型中的人在每個生命事件上都以相對較低的年齡完 成。在這樣的比較下就可以看到,以靜態資料求得之類型可能存在的缺點,因為 雖然同為在 18 歲時擁有較多成人角色的人,但是卻仍可能以不同的速度完成不 同的生命事件,因為缺乏每個生命事件發生時間的資訊,只能將在同年齡擁有相 同狀態組合的人都歸為一類。相對地,動態性資料能提供每個生命事件發生的年 齡,也就能再進一步確認是否所有生命事件都以相對低的年齡完成,進而確認其 快速發展的特性。 綜合上述,在探討轉至成人歷程時,必須注意到轉至成人應是一段逐漸轉變 的年齡區間,而且必須使用能夠捕捉這個年齡區間中每一個時間點資訊的分析策 略以展現出其動態性。 為達此目的,過去探討轉至成人歷程與類型的文獻曾使用由 Abbott (1986, 2000)引進社會科學的「序列分析」(Sequence Analysis)進行分析。序列分析的 優勢是它能偵測與描繪出簡單的生命歷程軌跡模式,讓我們得以動態地探究複雜 的生命歷程軌跡 (Aassve et al. 2007),因此很適合用來進行生命歷程的研究。. 27.

(36) 「序列」 (Sequence)指的是個人隨著時間發展而串起的「狀態」(state)組合, 以結婚這個生命事件為例,個人可能先從單身轉變成已婚,再從已婚轉變為離 婚,單身、已婚、離婚為結婚這個生命事件的不同「狀態」,而此人單身 已婚 離婚的過程則稱作「序列」 。因此,序列可說是資料記錄著個人生命史的內容, 而透過針對序列的分析,便可探討個人生命的動態軌跡,再透過將相似的序列歸 納將可獲得生命歷程的類型。 不過,即便是以序列分析方法探討轉至成人歷程,過去文獻中仍然存在一些 問題。首先,早期的序列分析方法經常僅針對單一個生命事件進行分析,因此當 用來探討轉至成人時,也將轉至成人視為一個生命事件,如此與實際情形並不相 符。事實上,多重生命事件密集性地發生的轉至成人歷程中,包括了學業、就業、 結婚與生育都是常見的轉至成人生命事件,而且不同生命事件之間存在著相互的 影響與牽引,彼此之間很難獨立,因此若是單獨探究其中一個生命事件,將看不 到其他生命事件的作用痕跡。McVicar & Anyadike-Danes (2001)的研究就將就 學、就業原本應為獨立的生命事件壓縮成單一個生命事件。他們探討從學校到工 作的轉銜 (transition from school to work)過程,由於研究地點—北愛爾蘭的義 務教育年齡是到 16 歲,因此研究將青年 16 歲以後的狀態組合成序列。青年的 狀態分為:在學、在大學接受繼續教育2 (further education at college,FE)、高 等教育 (higher education, HE)、訓練、就業、失業,以一年為時間間隔,16 到 22 歲之間學校到工作的序列如: 受訪者 1:在學,在學,HE,HE,HE,就業 受訪者 2:FE,FE,FE,HE,HE,HE 將不同生命事件結合成一個序列的作法有其缺點。首先是序列、狀態位階的 錯置。就學與就業應是兩個生命事件,有各自的狀態,在學、FE、HE 屬於就學 生命事件的狀態,而訓練、就業、失業則屬於就業生命事件的狀態。但是,在該 研究中原本應獨立的生命事件消失了,而成為一個單一的生命事件,如此將使得 不同生命事件的狀態混在一起,當探討的生命事件數目變多時,狀態也將跟著變 多,不同生命事件的狀態相互交雜出現的情形就會更加混亂。其次,在概念上,. 2. FE 的課程多半偏向於就業導向,也常被作為進入 HE 的跳板,不過多數的 FE 畢業者選擇直接 進入職場 (McVicar & Anyadike-Danes, 2001)。. 28.

(37) 將不同生命事件合而為一的作法是忽略了生命事件是同時並行存在的,而不是一 個生命事件完成後再開始另一個生命事件,而且生命事件也可能在同一個時間點 上同時發生,將生命事件合併成一個序列的作法將無法呈現出同時發生的情形。 舉例來說,在上述的研究中若有一個人在同一年完成高等教育並開始工作,或是 在同一年離職與進入高等教育進修,都將無法在序列中展現出來。 過去研究曾嘗試將不同生命事件各自區分開來,成為獨立的生命事件,不過 這些研究的作法是將不同生命事件的狀態排列組合成新的狀態組合,如此將使得 新的序列擁有倍增的狀態數目,將會增加序列在詮釋上的困難度。以前述 Aassve et al. (2007)的研究加以說明,該研究探討就業、伴侶形成以及生育等生命事件, 就業事件區分成 0/W(沒有就業/就業)兩種狀態、伴侶形成亦區分成 0/U 兩種狀 態,生育則以子女數目為狀態,三個以上皆以 3+表示,因此將有 4 種可能的狀 態,若將三個生命事件的所有狀態排列組合,每個時間點都可以獲得 16 種不同 的新狀態組合(2*2*4)。在該研究中的一個例子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W0-0W0-0W0-0W00W0-0W0-0W0-0W0-0W0-0WU-0WU-0WU-0WU-0WU-1WU-1WU 此序列共有 28 個時間點,每個時間點的第一個位置表示生育子女的數目, 第二個位置表示是否就業,第三個位置表示是否有伴侶。因此,此人在前 12 個 時間點屬於無就業、無伴侶、尚未生育的狀態,在接下來 9 個時間點變成就業、 無伴侶、尚未生育,接著有五個時間點維持就業、有伴侶、尚未生育,最後兩個 時間點則是就業、有伴侶且生育一名子女的情形。由上述研究可以看到,將不同 生命事件的狀態重新組合的作法雖然注意到了不同生命事件的狀態之間不應相 互轉換,而且也能表示生命事件並存與並行的事實,但是卻使得新的序列可能有 著倍增的新狀態組合,在新狀態組合倍增的情形下,將導致不同序列的數目也跟 著激增,尤其是當測量時間點多時將更為嚴重,如此將使得序列分類變得複雜。 因此,這樣的作法仍不恰當。除了 Aassve et al. (2007),Pollock (2007)和 Lesnard et al. (2010)也以類似的方式處理生命事件。 綜合上述來看,轉至成人不僅應為一個歷程,由多個時間點所構成,而且轉 至成人歷程也應由多個能夠各自展現不同狀態之生命事件所組成,更甚者,在思. 29.

(38) 量呈現不同生命事件之不同狀態時,仍應保持狀態數目在合理可分析與詮釋的限 度下。基於這些考量,具有能同時且動態處理多個生命事件的「多軌道序列分析」 (Multichannel Sequence Analysis) (Gautheir, Widmer, Bucher, & Notredame, 2010)是一個可用來處理轉至成人歷程的有效方法。此方法貼近真實地將轉至成 人視為一個逐漸轉變的過程,而非一個時間點或是里程碑,因此以一段年齡區間 界定轉至成人,也以這個區間中所有年齡時點提供的動態訊息作為分析的資料, 力求忠實地反映整個轉至成人的動態軌跡。不僅如此,此方法亦改善早期序列分 析僅針對單一生命事件分析的缺點,因而不將不同生命事件整合成單一事件,也 不將不同生命事件的狀態交雜陳列。此方法也正視不同生命事件可能各自以自己 的時程發生的事實,因此保留同個生命事件之狀態彼此間的轉換,但是卻不將生 命事件的狀態重新排列組合成新的狀態組合,因此也不會造成新的狀態組合數目 過多的情形。「多軌道序列分析」方法將於本章 2.7 節「研究方法的討論」進一 步說明。.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This kind of algorithm has also been a powerful tool for solving many other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cluding symmetric cone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 [15, 16, 20–22], symmetric

support vector machine, ε-insensitive loss function, ε-smooth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moothing Newton algorithm..

What is the number of ways a binomial random walk that is never in the negative territory and returns to the origin the first time after 2n steps.. • Let n

Baoshan sand and Xiangshan sand were first conducted in the laboratory, and TDR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volumetric water content in order to obtain the

First we explain how to implement CMOS current-mode quadratic circuits and design the proposed circuit in the way of multiple corrections.. We use the b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