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口特徵與轉至成人歷程類型之變遷

第二章 文獻與研究假設

2.6 人口特徵與轉至成人歷程類型之變遷

本研究選擇三個過去文獻中經常被提及對於轉至成人歷程具有影響力的人 口特徵,分別是性別、家庭社經地位與族群,探討轉至成人歷程類型與人口特徵 間的關係,但是由於不同出生世代的轉至成人歷程應很不相同,因此這些人口特 徵在不同出生世代是否發揮不同的作用就值得探討,也就是究竟人口特徵隨著出 生世代對於轉至成人歷程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又或是其影響效果其實正在減 少,本研究將嘗試回答。

隨著女性教育程度的提升以及勞力市場的參與,傳統性別角色規範的約束力 逐漸減弱,這可能使得女性與男性在轉至成人歷程上出現較為相近的改變,也就 意味著性別對於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影響效果可能隨著出生世代而減弱。在 Schoon et al. (2009)研究中找出的類型中,男性居多的「職業無小孩型」與「單 身型」從1958出生世代到1970出生世代成長了10個百分點,而女性居多的「傳 統家庭型」以及「劣勢家庭型」則下降了20和4個百分點。也就是說,當出生 世代越晚,女性居多類型所占的比例逐漸降低,男性居多類型所占的比例則逐漸 增加,這或許可以推論為越接近晚期出生世代,女性呈現的轉至成人歷程與男性 趨近,而當女性與男性呈現較為相似的轉至成人歷程時,可以說性別對於轉至成 人歷程類型的影響效果變小了。

從女性開始工作與初次結婚事件順序的改變也顯示不同性別在轉至成人歷 程較過去相似的情形。Ravanera et al. (1998)的研究進行了1916-1975年加拿 大女性在完成學業、開始工作、搬離原生家庭、同居、結婚與生育等事件橫跨 60 年出生世代的比較,研究以是否在結婚前有工作劃分出家庭導向與工作導向 類型,前者在結婚前不曾進入勞力市場,後者則曾經進入勞力市場。研究發現,

早期出生世代中較容易存在家庭導向的類型,而晚期出生世代中則較容易出工作 導向的類型,也就是早期出生世代中較容易有著初次結婚 開始工作的順序,而 晚期出生世代則較容易有開始工作 初次結婚的順序。Aassve et al. (2007)的研 究也有類似的結論,在他們找出的九個女性工作到家庭的軌跡中,僅存在就業但 沒有伴侶與生育的工作導向類型、嘗試在工作與家庭取得平衡的頻繁轉換類型,

48 以及生育時未婚或經歷伴侶關係解組的複雜類型,而不存在純粹家庭導向的類 型。這顯示在晚期出生世代中,已經難以看到從未投入勞力市場而直接在完成學 業後進入婚姻與家庭的轉至成人路徑。晚期出生世代女性先工作後結婚的順序其

實與Elder (1994)所描繪的男性典型轉至成人路徑一樣,而男女工作與結婚順序

變得較為相似的情形顯示不同性別轉至成人歷程的差異可能隨著出生世代變得 較小,以此也同樣可以推論性別對於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影響效果可能隨著出生 世代減弱了。

然而,過去研究也曾經指出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性別差異可能隨著出生世代 變大,表示性別對於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影響效果可能變大了。Sandefur et al.

(2005)的研究比較 1964 年與1974 年出生世代樣本的資料,在找到的轉至成人

歷程類型中,「有限的高等教育/未婚有小孩」為女性特有的類型,而「有限的高 等教育/沒有家庭」則為男性特有的類型,前者從1964出生世代到1974出生世 代大幅成長了36%,而後者從1964年到1974年出生世代也成長了17%。這似 乎顯示隨著出生世代,男性與女性在轉至成人歷程類型上相差的更多了,而相差 更多可以進一步推論性別對於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影響效果變大了。

另有不少研究也都指出女性先生育後結婚的情形隨著出生世代越趨明顯。例 如Schoen et al. (2007)使用1995與2001-2002的資料探討美國女性24歲以前 婚姻與生育的路徑發現,無論是從同居到生育或是從結婚到生育都不是主要的路 徑,相反地多數人維持未生育的狀態,若曾生育則呈現直接從單身到生育的路 徑,也就是對於這個年齡的女性而言,若已生育則很大部分來自於單身者。

Fussell & Furstenberg (2005)和Fussell & Gauthier (2005)的研究也都指出從 1970年代起,未婚生育的現象逐漸增加;Bianchi & Casper (2000)的研究也指

出 1960 年只有 7%的小孩出生於未結婚的母親,但在 2000 年時這個數字已經

到了 33%。從過去的這些文獻來看,先生育後結婚的現象僅出現在晚期出生世

代的女性身上,由是可以供我們推論出生世代越晚,僅女性較多出現先生育後結 婚的情形可能使得不同性別轉至成人歷程的差異加大,也就是性別對於轉至成人 的影響效果可能隨著出生世代變大。

49 由於過去文獻一部分顯示性別對於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影響效果可能隨著 出生世代變小,但另一部分文獻卻顯示可能加大,因此本研究假設:

H5a:性別對於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影響效果存在世代變遷

要支持家庭社經地位對於轉至成人的影響效果在不同出生世代有所不同,必 須探討家庭社經地位的轉至成人差異在不同出生世代是否不相同。雖然Schoon et al. (2009)的研究沒有直接對於這點進行探討,但他們曾經分析了不同出生世 代中不同經濟活動類型的家庭社經地位分布 (表10.2, p.229),該研究以家戶長 是否從事半技術(semi-skilled)或不需技術(unskilled)的職業,以及母親是否在義 務教育後接受教育當作家庭社經地位測量指標。若將他們認定經濟活動較為順暢 與較為中斷的類型進行比較可以發現,當以家戶長是否從事半技術(semi-skilled) 或不需技術(unskilled)的職業為家庭社經地位測量時,1970年出生世代中較為順 暢與較為中斷的經濟活動類型在家戶長從事半技術或不需技術職業的比例差異 要比1958年出生世代來得大,這顯示經濟活動類型的家庭社經地位差異隨著出 生世代變大了,基於此可以推論家庭社經地位對於經濟活動類型的影響效果隨著 出世代變大了。但是另一方面,若以母親是否在義務教育後接受教育當做家庭社 經地位測量指標,則1970年出生世代中較為順暢與較為中斷的經濟活動類型在 母親接受後義務教育的比例差異要比1958年出生世代來得小一些,這顯示經濟 活動類型的家庭社經地位差異隨著出生世代變小了,基於此又可以推論家庭社經 地位對於經濟活動類型的影響效果隨著出世代變小了。

另一個相關的研究是Sandefur et al. (2005),該研究似乎較為支持家庭社經 地位對於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影響效果隨出生世代變大。該研究找出青年在 28 歲時轉至成人的類型,而以父母教育程度作為家庭社經地位的測量指標。在其找 出的轉至成人歷程類型中,「大學學歷/沒有家庭」類型被認定為較好的角色組 合。在確立轉至成人歷程類型後,該研究以是否進入「大學學歷/沒有家庭」類 型為依變項、父母教育程度為自變項之一,分別針對1964 與1974出生世代進 行邏輯迴歸分析,結果發現無論在哪個出生世代,父母教育程度對於進入此類型 的機率皆有顯著性的影響效果。若再進一步將父母親教育程度分為高中以下以及

50 大學以上兩大類,並計算這兩類父母教育程度進入「大學學歷/沒有家庭」類型 的機率差異可以看到,在1964年出生世代中兩者的差距為50(男性)和39(女性) 個百分點,而1974年出生世代則相差83(男性)和50(女性)個百分點。這表示,

不論對於男性或女性青年,兩類父母教育程度進入「大學學歷/沒有家庭」類型 的機率差異都隨著出生世代增加了,由此可以推論為家庭社經地位的影響效果隨 著出生世代增加了。

上述這些研究雖然部分指出家庭社經地位對於轉至成人的影響效果會隨著 出生世代變大,但是兩個研究其實都不算真的對應到轉至成人歷程類型,前者只 涉及到結婚與生育前的生命歷程,而後者則只探討單一個轉至成人歷程類型,而 且也只有描述性的分析。為確認家庭社會階級對於轉至成人歷程類型影響效果的 世代差異,本研究假設:

H5b:家庭社經地位對於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影響效果存在世代變遷

早期台灣社會或由於政治的因素,或由於語言隔閡的因素,使得族群的界線 較為明確,但是隨著各族群間的通婚以及語言間交流,再加上不論哪個族群的傳 統文化皆有流失的情形,族群間的隔閡應是逐漸模糊的,這可能使得族群對於轉 至成人歷程的影響效果也逐漸減弱。但是另一方面,國外族群的研究卻似乎顯示 族群對於轉至成人的影響效果不減反增。在Sandefur et al.(2005)進行是否進入

「大學學歷/沒有家庭」類型 (在該研究中被認為是相對最為優勢的類型)的邏輯 迴歸分析中,也將族群列作自變項,藉此可供我們觀察族群對於轉至成人的影響 之世代差異。在1964年出生世代男性樣本中,與白人 (參考組)相比,僅亞裔族 群在進入「大學學歷/沒有家庭」類型的機率顯著地比白人高。但是到了1974出 生世代時,其他所有的族群,包含原住民、亞裔、黑人、西班牙裔等,都與白人 在進入此類型上有顯著差異,亞裔顯著地較白人容易進入此類型,黑人、原住民 和西班牙裔則顯著地比白人不容易進入此類型。女性部分,也出現族群效應隨著 出生世代增強的現象。在1964年出生世代,亞裔族群顯著地比白人容易進入「大

「大學學歷/沒有家庭」類型 (在該研究中被認為是相對最為優勢的類型)的邏輯 迴歸分析中,也將族群列作自變項,藉此可供我們觀察族群對於轉至成人的影響 之世代差異。在1964年出生世代男性樣本中,與白人 (參考組)相比,僅亞裔族 群在進入「大學學歷/沒有家庭」類型的機率顯著地比白人高。但是到了1974出 生世代時,其他所有的族群,包含原住民、亞裔、黑人、西班牙裔等,都與白人 在進入此類型上有顯著差異,亞裔顯著地較白人容易進入此類型,黑人、原住民 和西班牙裔則顯著地比白人不容易進入此類型。女性部分,也出現族群效應隨著 出生世代增強的現象。在1964年出生世代,亞裔族群顯著地比白人容易進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