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與研究假設

2.1 理論基礎

2.1.1 轉至成人與生命發展階段論

發展學者透過將人生切割成不同階段作為其研究分析的切入點,不過人生階 段的各種分類並非一成不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新的生命階段分類可能會隨 之出現。Furstenberg et al. (2005)指出當有一群人由於社會、經濟、技術的改變 而展現出舊有人生階段分類無法歸類的新行為時,新的人生階段便會以新發明的 方式出現,解決舊有分類的困境,隸屬於這個新人生階段的群體也會被正視以及 命名。

新的人生階段經常出現於進入「成人期」之前的時間。Hall於1904年在其 著名的書「青少年期」(Adolescence)中所論及的族群便是這樣的例子。Hall 指 出過去將兒童列入生產力的情形隨著美國內戰後工業生產方式的出現而消失 了,新的生產機器使得十幾歲的人可以從勞力市場中退出,促使他們進入教育 中,因此十幾歲的青年就與勞力市場中的成人區分開來,處於通過青春期

(puberty) 但尚未進入「成人期」的中間地帶。Hall 使用「青少年期」這個名詞

來描述這群人,這個對於「青少年期」的界定方式與現代社會使用這個名詞的方 式有所不同,就 Hall 的論述脈絡來說,他指出的「青少年期」事實上就是對應 到轉至成人的這群人。

自Hall 之後,Keniston (1970)也觀察到在成人期之前有一群人,既不符合 青少年期 (adolescence),也不符合成人期 (adulthood),甚至也不符合成人早 期 (young adulthood)的描繪1,他將這群人所處的人生階段稱作「Youth」。他認

1 Erikson (1950)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中將成人期又區分 為成人早期、成人中期與成人晚期。

20 為「青少年期」是個人發展尚未完全成熟的階段,而「成人早期」則是指已成熟 且與成人社會已有一定的連結,不僅多已婚,甚至已經生育,而介於其中的這群 人則是已經脫離青少年,並且嘗試在社會中找尋自我定位,同時遭遇職業選擇問 題的人。

到了近代,亦有學者對於進入成人期前的這段時間有特別的強調。Arnett (1994, 2000, 2006)提出「Emerging Adulthood」的概念,同樣界定為脫離青少 年期的依賴階段,而尚未進入成人期的獨立階段的時間,並認為應將 Emerging

Adulthood列為一個新的生命階段。他認為現代社會提供Emerging Adult一段能

從社會角色與規範性期望脫離的時間,讓他們在尚未確定未來的情形下多方地探 索愛情、工作等不同生活面向的多種可能性。

生命發展階段論雖然注意到隨著社會脈絡與經濟結構的變化,舊有的人生階 段畫分必須重新調整,以捕捉轉至成人階段的變化,但是使用生命發展階段論的 分析取徑探討轉至成人卻有所不足。因為生命發展階段論對於轉至成人階段的探 討不但經常侷限於論述性的語言,也沒有注意到即便處於同一個人生階段的人也 可能有著不同的轉至成人情形,更忽略不同人口特徵可能影響個人進入到不同的 轉至成人軌跡之中。因此可以說生命發展階段論只能大致提供轉至成人與其他生 命階段相對特性的觀察,對於實際了解轉至成人歷程則尚不夠細緻。

2.1.2 轉至成人與生命歷程研究取徑

不同於生命發展階段論將重點擺放在適當的人生階段的畫分,根據 Elder, Johnson, & Crosnoe (2003)歸納的生命歷程研究取徑 (life course approach)原 則,生命歷程研究取徑可說是在認知到社會脈絡與歷史時間等鉅觀影響的存在 下,探討個人由於年齡的持續變化而建構出來的生命軌跡。這些原則包括:(1) 生命持續發展原則:發展與老化是終身的歷程。(2)能動性原則:個人在歷史與 社會情境所提供的機會與限制中建構自己的生命歷程。(3)時間與地點原則:個 人的生命歷程鑲嵌於個人所處的歷史時間與地點,並且受其形塑。(4)發生時間 點原則:生命轉變 (transition)、生命事件與行為模式的前因和後果會因個人的 年齡而不同。(5)連鎖生命原則:社會-歷史的影響透過人際間相互依賴的關係產

21 生。

據此,年齡是一個社會現象 (social phenomenon),而由年齡連結起來的轉 變(age-linked transition)所 形 成 的 生 命 歷 程 也 將 是 社 會 結 構 化(socially structured)的。這也就是說,年齡不僅是數字的高低,相反的,我們對於年齡的 概念乃與個人所處的社會脈絡息息相關,社會中存在的規範與期待也與年齡產生 連結,形成年齡規範。在年齡的社會性基礎上,生命歷程也不僅是發展與老化的 過 程 而 已 ,Elder (1994)即 指 出 生 命 歷 程 受 到 社 會 正 式 與 規 範 性 時 間 表 (timetable)的形塑,而此時間表反映了社會對於年齡的期待,Buchmann (1989) 則稱這些規範性的時間表為「生命劇本」,這些生命劇本將給予個人行為提供參 考的範本,引導個人參照著年齡規範串起整個生命歷程。

為了要探討年齡具體引導生命歷程的情形,Settersten和Hagestad (1996) 從違反年齡規範與期望時所可能產生的社會制裁加以觀察。他們訪問了受訪者是 否認知到家庭、教育與工作的狀態改變存在最晚的年齡上限 (age deadline),如 果有是幾歲,又如果超過了年齡上限是否會遭遇社會規範非正式的制裁。家庭的 狀態改變像是搬離家庭、結婚、成為父母等,教育與工作的狀態改變則像是離開 學校、進入工作、退休。該研究發現,無論哪個領域,年齡上限是存在的,而且 範圍都頗為集中,也就是說似乎對於這些生命事件的狀態改變確實有與年齡相關 的規範存在。此外,家庭相關的狀態改變比教育、工作相關的狀態改變容易被指 出有年齡上限,研究者認為可以將這樣的現象歸納為非正式性較強的場域,如家 庭,比正式性較強的場域,如學校、職場,有較明顯的年齡上限。

此外,該研究也發現年齡上限與人口特徵有關係。性別方面,無論在哪個領 域,男性的年齡上限都比女性容易被指出,這可能表示我們對於男性在什麼年齡 前應進行教育、工作與家庭的狀態改變有較為明顯的期待,而女性的生命歷程則 可能因為較流動、不可預測以及不連續,因此對於其年齡上限的要求較不明顯。

除了性別的差異以外,非白人、非專業人士以及較低教育程度的受訪者對於年齡 上限的認知也與白人、專業人士以及高教育程度者不同。Settersten和Hagestad 認為前者比較容易指出有年齡上限的存在,這可能與他們認知到自己僅有有限的 機會有關,他們舉出的年齡上限也較低,這支持了弱勢族群的社會時鐘走得較快

22 的說法,特別是對於青年來說。

轉至成人重要生命事件的發生時間也應存在社會性的隱性規範和期望。上述 研究顯示年齡的社會性,也就是什麼年齡該做什麼事情的期待是存在的,而此年 齡的社會性展現在教育、工作與家庭等諸多狀態改變的時間點上。轉至成人歷程 作為這些狀態發生改變時的主要人生階段,因此社會中人們對於轉至成人的發生 時間也應有著雖然模糊但仍具引導性的集體性想法。而且,該研究也顯示人口特 徵的差異將左右社會的年齡期待,也就是擁有不同人口特徵的族群可能有著不同 的年齡期待,如此反映到轉至成人歷程上,意味著人口特徵也可能使得個人擁有 不同的轉至成人歷程。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