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感知現在與重塑記憶:評介《台灣史新聞》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感知現在與重塑記憶:評介《台灣史新聞》"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感知現在與重塑記憶:評介《台灣史新聞》

夏春祥

* 書 名:台灣史新聞 編 者:曹銘宗 出版日期:2013 年 出 版 社:貓頭鷹 新聞,這種曾經帶來報業嶄新活力,並與評論、廣告相輔相成共同 成就出當代資本主義出版奇觀的的文字體例,卻在世紀之交遭遇科學技 術 與 相 應 人 文 變 遷 帶 來 的 新 挑 戰 。 當 然 , 它 不 是 消 失 ; 社 會 學 者 Schudson(1995)的經典著作《新聞的力量》(The power of news), 以及在美國歷史上水門案件中那名之為「深喉嚨」(Deep Throat)的消 息來源,都可以作為這種過往榮光的具體例證。只是到了今日,新聞的 重要性與內涵顯然和以前很不一樣。

十九世紀讓新聞體例發光發熱的印刷報紙,在從十七世紀初期出現 後目前已有些日薄西山、搖搖欲墜,傳播學者 Meyer(2009)甚至以 「消亡中的報紙」(the vanishing newspaper)描述;有的報人結束營

投稿日期:102 年 7 月 4 日;通過日期:102 年 10 月 8 日。 * 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副教授,e-mail: chhsia@cc.shu.edu.tw。

(2)

業,有的則是轉手他人,或在數位匯流下尋求新的可能。電視則因影像 性質而出現了一種娛樂與取悅閱聽大眾的趨勢,以至於主播們只是讀 報、念稿但在實務理念上卻莫衷一是,只能鸚鵡學語。 當然,新聞最大的挑戰還是來自內部,就如同動新聞模糊了想像與 真實分際,引起了台灣社會一連串的爭議與討論,而公民新聞的出現, 更是讓專業報導的思維變得複雜、分歧。而當中日益清晰的趨勢,則應 是新聞的功用已漸為更多訊息傳遞方式替代。 但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灣史新聞》一書卻嘗試用新聞體例重 新介紹台灣歷史,不可不說是一種逆向操作。當然,這種做法與書寫台 灣史的傳統慣習有別,自然有著極大的新鮮感。但在全書架構上,依然 是以章節式的分卷為本,用來架構橫亙時間極長的各類內容。

一、內容描述與章節段落

從目次上來看,全書共有 6 卷,約略是 240 頁左右。整個敘述始於 「遠古/史前時代」的第一卷,中間分別為「十六/十七世紀」、「十 八世紀」、「十九世紀」、「二十世紀」,以迄於「第六卷 二十一世 紀」中對台灣社會各個面向的描寫。 若以書中最後一頁為範本,便可由小觀大地理解到撰文者曹銘宗 (1956-)暨「台灣史新聞編輯委員會」在操作實踐上的基本模式。 大體而言,在涵蓋兩個版面的跨頁上,各版都是 6 欄式設計,每欄 38 行,每行由 11 字組成。而在固定欄目部分,包括右上方作為體例揭 示的報名刊登和其下面的「重點新聞」、右上角報眉「台灣史通訊社: 任何不可能的現場,我們都在那裡」的宣傳文字,以及左頁報眉的時間 範圍標示「2011~」與「台灣史新聞」等。

(3)

在這些固定的元素之外,每個版面大概都由內容不同的報導、圖 片、漫畫以及社論組成,如在「2011~」涵蓋的第 232 至 233 頁便可看 到當日版面是由〈《賽德克‧巴萊》刷新票房 史詩電影詠讚台灣原住 民精神〉、〈馬蔡宋爭鋒對決 總統大選提前開打〉、〈日本三一一大 地震 海嘯奪命逾萬 引發核能外洩〉、〈台灣第一人 曾雅妮榮登世界 高爾夫球后〉的 4 則新聞、〈真正的人 野蠻的驕傲〉社論,以及 4 張 與新聞有關的圖片組成。 當然,倘若回顧 2011 年台灣社會,我們可以發現在版面之外還有 廉政署成立(2011 年 4 月 1 日)、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閉幕(2011 年 4 月 25 日),以及第一批大陸學位生正式來台就讀(2011 年 9 月 1 日)等新聞事件消失在編委會的選擇之中。然而,最後一頁已是本書涵 蓋時間範圍最短的一個版面,遑論第一頁「六百萬年前至五萬年前」以 及其他各頁的時間跨度。因此,針對新聞的評選標準,總主筆這樣寫 道: 這本《台灣史新聞》設定用一百個「報紙跨頁版面」來 「報導」從古到今的台灣史,……,但每個單位分到的年代範 圍不同,愈接近當代分到的年代範圍愈短。例如:十七世紀以 十年為單位,十八世紀以五年為單位,十九世紀以四年為單 位,二十世紀以三年為單位。…… 歷史書寫必然涉及「史觀」,以《台灣史新聞》來說,就 是「挑選什麼歷史事件放到所屬跨頁版面」的原則。…… 以台灣島為主體,我遵循中研院院士,台灣史研究先驅曹 永和「台灣島史」的史觀,就是跳脫政治史、國家單位的框 架,把台灣放在世界的座標上,呈現從史前以來所有人類與這 塊土地互動的歷史。此外,我也服膺自由、平等、人權、民主

(4)

等普世價值。 ……《台灣史新聞》就是一部台灣多元族群創造多元文 化、追求普世價值的歷史(頁 20-21)。 誠如斯言,海島地理的立足點確實是本書特色,藉以擺脫台灣社會 中那種被藍、綠、統、獨等政治化框架所糾結的詮釋視角。而且本書相 當重視不同族群的描繪,特別是跳脫以漢人為中心的歷史論述,因此以 不少篇幅來讓台灣原住民的歷史展現出來,試圖闡述台灣族群文化的根 源與族群間權力的消長。 典型議題如刊載於「1730 年~1734 年」〈反奴役 原民聯合起義 開殺戒 清廷大軍剿滅〉、「1785 年~1789 年」〈林爽文率農民反 撼 全台 利用族群相互牽制 清軍勝〉、「1795 年~1799 年」〈吳沙頭圍 占到五圍 家園遭侵 噶瑪蘭人抵抗〉,以及「1832 年~1835 年」〈閩 客官共設金廣福墾號 設隘武裝開墾新竹山區〉等的新聞報導,而在 「金廣福墾號」新聞的下方則有社論〈族群發展的反思〉: 官方扶植的「金廣福」墾號是清代台灣規模最大的墾隘, 共設有三十六處的隘守,還有一支武裝部隊……。 宜蘭的吳沙,新竹北埔的姜秀鑾,都是帶領鄉親篳路藍 縷、以啟山林的族群英雄,但在稱頌族群英雄時,歷史不應該 忘記其他被傷害的族群(頁 116)。 在這裡,英雄概念後面的物質事實與精神傾向被拿來檢討,雖然只 是輕輕點到仍有啟發作用,尤其是在民主概念的體認上。然而,民主概 念的體現需要透過持續對話的表達練習,進而在共識生成的過程中才有 可能以一種認真看待差異的寬容姿態將其具體地實踐出來。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與編委會在編輯、策劃本書時是以社群成員角

(5)

度錨定論述立場並有意識地加以發展,這種在個體傳播行為中回歸社群 理想的努力,確實使得本書在民主生活中的價值更為明確。 前面的族群案例多是在清朝時期,而後到了二十世紀的日本殖民統 治階段與 1945 年以後的國民政府,本書依舊採取類似觀點。前者是與 原住民相關的議題如「1912 年~1914 年」〈垂涎山地資源 日全面剿番 太魯閣族抵抗到抵近乎滅族〉,與社論〈生番熟番 俱是悲歌〉等,而 類似的族群論述尚有「 1927 年~1929 年」〈本島人與內地人〉、 「1942 年~1944 年」〈刀俎上的魚肉〉等;後面的具體事件則是 「1993 年~1995 年」〈原住民終獲證明 「山胞」用詞 修憲廢止 續爭 恢復傳統姓名〉、「1996 年~1998 年」〈因應族群事務需求 行政院成 立原民會〉、「2001 年~2002 年」〈行政院成立客家委員會〉等。

二、書寫體例與社會思潮

這樣的關注角度與論述立場使得《台灣史新聞》一書在族群議題上 有其價值,但美中不足的是,聚焦目光卻在遙遠的過往而忽略眼前。近 期更具民主意涵的弱勢群體議題,如大街小巷、生活周遭均可見到的移 民傭、工與外籍配偶等「新台灣人」元素相對消失,甚為可惜。近來 (2013 年 8 月 11 日)發生在台北火車站的外勞新聞便可作為此類觀察 的佐證,但在本書 1990 年代以後的任何版面中均無法發現與此有關的 任何線索。 也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表述:新聞體例確實為台灣歷史的敘述注入 新意與活力,甚至如法國史學家 Michel Foucault(1926-1984)向我們揭 示的,真正的歷史是要讓在意識型態中被一體化的過往重新回覆到那種 多樣力量同時並存的真實狀態(Foucault, 2000)。因此,某種不連續性

(6)

(dis-continuity)的創造可說是本書的積極效果之一,如「1836 年~ 1839 年」〈曹謹闢川 澤被鳳山平原〉、「1972 年~1974 年」〈在印 尼「陣亡」三十年 台籍原住民日本兵現身〉等新聞。 另如「1680 年~1689 年」左版,〈台灣第一間詩社 沈光文創東吟 詩社〉、〈唯恐再成海盜及抗清基地 清頒佈渡台三禁令〉等新聞,是 與〈一個施琅 多面評價〉的社論、〈牛頓發表發有引力定律〉的報導 同時並置。這種在我們平日閱讀報紙經驗中是很少見的,因為不同新聞 常會依照版面性質而被歸類,但在《台灣史新聞》中,這些性質有別的 報導卻同時並置。 這種混搭、拼貼(pastiche)體現出編輯者有意表達的聲音,一種 想要與世界視野接軌的在地觀察。用俄國文學評論者 Mikhai M. Bakhtin (1895-1975)的話語來說,這是一種腹語術(ventriloquating)的表達 (Bakhtin, 1996)。在歷史限定出來的題材中,表達出作者或編輯者的 創作意念:「把台灣放在世界的座標上」(曹銘宗,2013,頁 21)。 換個方式來說,《台灣史新聞》是以讓更多細節自己現身的方式介 紹了這塊土地的過往,因此與一般台灣史敘述中被整理過的史觀表達相 當不同。這種因為對報紙新聞的模仿反而創造出一種大眾史學的可貴元 素,提供討論、思索,沒有直接給予答案、複製霸權,但是對於過往歷 史中具體的人、事、物卻盡可能地加以描述。這就讓人聯想到在軍事戒 嚴時期,經濟學者周憲文(1908-1989)以及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在 《台灣文獻叢刊》、《台灣研究叢刊》做過的點滴工作與漫長努力。1 基本上,新聞與歷史是一體兩面;一個在乎過去,一個處理現在。 歷史學者余英時(1999 年 4 月 25 日)曾經指出,在西方,處理新聞的 報學和在舊聞中尋覓的史學總是被分別處理,但在中國史學的傳統裡, 報紙和史籍是為一類。他寫道:

(7)

明清時期流行過一句話:「欲知古事,莫如閱史;欲知今 事,莫如閱鈔。」「鈔」即「邸鈔」,也就是「邸報」。所以 「舊聞」與「新聞」都是歷史,僅有的「古」、「今」之別, 而無性質上的差異。…… 但在近代以前,中國的報業僅有萌芽而已,還談不上開拓 了民間社會的空間。所以「新聞」繼「舊聞」而起,使中國的 史學精神大放異彩,是十九世紀末年以後的新發展。 在此,余英時道出了新聞體例與史學精神的連結交點,也為本書的 創新做了說明與鋪陳。也就是說,本書作者是以現在的熟悉語言與常見 體例,來處理我們可能不曾注意到或是在傳統歷史書寫被限制住的過往 題材。例如,「1640 年~1649 年」〈玉米 蓮霧 耕牛 虱目魚 外來動 植物隨荷蘭人來台〉,與「1745 年~1749 年」中〈法律有區域特性 孟 德斯鳩引述西拉雅風俗〉等新聞。這種對新聞體例的模仿不是拙劣的惡 搞,比較像是文學、修辭上的擬仿(parody),知道某些意識型態的難 以避免,於是以一種敢於嬉戲的方式來面對駁雜的意義形成(Jameson, 1991)。 當然,這種以新聞體例來呈現歷史的作法在台灣社會可能屬於有趣 的創新,但非絕對的唯一,在本書的〈各界好評〉中便有人提及以新聞 報導來處理歷史題材的日本經驗(蔡錦堂,2013)。個人曾於 1990 年 代末在政治大學讀書時,看過一份擬仿三國歷史的新聞報紙《龢平日 報》。當時的網路世界還只是在幾個大學校園內小範圍的 BBS 而已, 不過 1980 年代紅白機的電玩已經相當普遍,因此三國熱血早已澎湃了 幾回,加上 1995 年左右大陸製三國戲劇的在台播放,使得一種個人參 與文化創作的氛圍已然形成。這作品估計是文史科系學生在熟悉歷史之 餘的二次創作,因此以周瑜、諸葛亮為新聞來源、通訊社南郡專電、荊

(8)

州、江夏特派記者,以及讓羅貫中特寫專訪曹孟德的方式來加以呈現, 實可讓當代人以更為揮灑的幽默創新與社會想像重新認識特定過往的點 點滴滴與事件意涵。類似的案例,尚有如唐屹軒著、討論中華民國建國 百年間重要新聞事件的《民國舊報》(2010)等;只是兩相比較,在新 聞撰稿及版面編輯上,《台灣史新聞》一書更見仔細與一致。當然在目 前的內容中,也由於新聞體例,某些被構聯(articulate)起來、看似自 然 而 然 的 的 觀 點 陳 述 , 或 是 以 理 論 性 的 話 語 來 說 , 便 是 連 續 性 (continuity)的主張,有必要在翻讀、觀看時抱持謹慎態度,尤其是在 一些當代版面中以社論形式所做的表述。例如「1945 年~1947 年」 〈刻畫台灣人認同錯亂 吳濁流發表《亞細亞的孤兒》〉以及社論〈台 灣獨立意識〉等。

三、本書定位與學科整合

另外,這本用新聞形式訴說歷史的專書也可以放置在近來以圖像呈 現知識的動機脈絡下。畢竟,今日的讀者不再是「視覺文盲」(visually illiterate),甚至可以說是視覺影像時代的原住民。因此,圖片、畫像 以至於攝影作品都會對歷史想像產生影響(Burke, 2001)。如此一來, 這些被視覺化的過往記載便是我們直接面對歷史的方式。 倘若要以更加精確的方式來表述,在這本 B5 大小的書本中,單純 的圖像已被一種更為統合的新聞形式所取代。其中值得敘述的有前面提 過、關於〈台灣第一間詩社 沈光文創東吟詩社〉的新聞與插圖(參見 該書頁 53),還有某些耐人尋味的圖像穿插其中,如諷斥清朝渡台禁 令與嚴苛勞役的「牛力旺」飲料廣告(頁 71)、「1844 年~1847 年」 中呼應〈武秀才告御狀 遭誣謀逆 上京申冤仍判流放〉的「傳聲筒事務

(9)

所」啟事「代寫訴狀 向官申訴 價格多寡 看案計件 上訴不成 保證退 費」的戲謔文字,以及以「永華糖果店」之名來「慶祝鄭成功抗荷入 台」,讓人以這種嬉笑方式認識到明鄭時期的重要歷史人物——陳永華 (1634-1680)。 其它如以「台灣蜢咬」(蜢咬乃漫畫之閩南語發音)來作為各式漫 畫的標題也令人會心一笑,案例如第 25 頁的「海島新樂園」與《台灣 島生成祕辛》的地殼電視台今晚首播、「印尼蓮霧」(頁 45),以及 對「鴉片戰爭」的觀察(頁 121)等。 最後,這本書雖然名為《台灣史新聞》,但與學術上的台灣新聞 史、新聞史研究關連是有限的。從前面關於新聞體例與報紙版面的相關 說明可以理解到本書在報紙實務上的援引,但在以新聞作為基礎的傳播 思索上則相對欠缺,這種概念聯想上的過於簡略,是會造成對新聞史的 誤解。 但是「新聞史實應重視從『舊聞』中累積出更寬廣的視野,以提供 『新聞』意義更多的可能性」(夏春祥,2001,頁 9)。因此,與其說 此書是台灣新聞史的研究著作,倒不如說是台灣社會中推廣媒介素養、 科學傳播的努力,因為一方面它可以讓讀者更加理解新聞製作、版面拼 組的實務過程,二方面則是讓歷史學門的專業知識透過這個方式讓大眾 接觸。 在這個過程中,專業知識的學科整合可以發展成為台灣社會更為深 層的信任基礎。畢竟,「每個社會都有歷史,但討論歷史的文化卻需要 我們『有意識』地醞釀」(夏春祥,2007,頁 360)。而藉由對人類傳 播行為語言面向的重視,我們因而可以在現下基礎上介入每一次記憶重 塑的社會歷程中。如此一來,民主不再是「遙遠的理想,而是在日常生 活中對自身權力有所體認並加以使用的謹慎態度,以及願意傾聽不同意

(10)

見的寬容心態」(夏春祥,2007,頁 360)。而將這塊土地上影響深遠 的認同問題重新建立在更多歷史細節的熟悉與認識上,繼而避免某種大 敘事的簡化表達,這何嘗不是值得再三肯定的。 只 是 , 這 本 以 台 灣 史 為 主 要 題 材 的 著 作 在 歷 史 意 識 (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的思索上比較有限,史料、證據也有體例選擇上的限制 與不足。但在史實性(historicity)的揭示上則不失作為一個極好的入 門,甚至是大眾史學的參考範本,提供入門者以更開闊、更豐富的在地 心態來認識過往,繼而成為傳播研究中口語實踐(oral practice)的使用 讀本。

註釋

1 關於此點,請參見賴建誠(1990)、許雪姬(2010)、楊照(2010)等文章中 關於周憲文的介紹文字。

參考書目

余英時(1999 年 4 月 25 日)。〈舊聞與新聞〉,《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版。 夏春祥(2001)。〈新聞與舊聞:即時史學初探〉,《傳播研究簡訊》,26: 8-9。 夏春祥(2007)。《在傳播的迷霧中:二二八事件的媒體印象與社會記憶》。台北 市:韋伯文化。 唐屹軒(2010)。《民國舊報》。台北市:博雅書屋。 曹銘宗(2013)。〈出版緣起〉,《台灣史新聞》,頁 20-21。 許雪姬(2010)。〈台灣史研究三部曲:由鮮學經顯學到險學〉,《思想》,16: 71-100。 楊照(2010)。〈建立衡量台灣史深度與廣度的標尺〉,《思想》,16: 121-133。 蔡錦堂(2013)。〈各界好評〉,《台灣史新聞》,頁 2-9。 賴建誠(1990)。〈臺灣研究文獻的重生者:周憲文先生〉,《中國論壇》, 30(4): 57-63。

(11)

Bakhtin, M. (1996).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Four essays. Austin, TX: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Burke, P. (2001). Eyewitnessing: The uses of images as historical evidence.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Foucault, M. (2000). 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 London, UK: Routledge.

Jameson, F. (1991).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Meyer, P. (2009). The vanishing newspaper: Saving journalism in the information age. Columbia, MO: 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1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她寫道,當我們在生活中最想做的事情也是我們的義務時,最能 感受到 Ikigai 。關於 Ikigai ,感受就是最誠實的,如果我們知道如何

• 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悠悠乎與 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

如來使:經上說,誦持《法華經》、說《法華經》者,即使只是說一個偈頌,「當知 是人,則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 [註 19] ,「是人一切世間所應瞻奉,應以如來供養而

● 使用多重準則(例如清晰度、準確度、有效性、是否及

• 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塿為類,悠悠 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

喇沙里、陳廷敬《日講四書解義》:「此一章書是孔門治心之實學也。為學

更進一步說,求知識明道理,不光是懂得了,記住了就

通識課程 課名請勿 重複,例 如:籃球 或台灣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