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美國師資生青少年發展主題教學對臺灣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啟示/115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美國師資生青少年發展主題教學對臺灣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啟示/115"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美國師資生青少年發展主題教學對臺灣國民中學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啟示

黃絢質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專案約聘助理教授(兼課程組組長)

一、前言

教育部於 2014 年 11 月公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以下簡 稱《十二年國教總綱》),強調「成就每個孩子」的適性全人教育,主張學校教育 應培養孩子三大面向的核心素養:「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分別 呼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以下簡稱「十二年國教」)的三大課程理念:「自發」、 「互動」、「共好」。在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國家教育研究院(以下簡稱「國教院」) 於 2018 年 12 月公布的《綜合活動領域課程手冊》中,十二年國教課綱架構包含 「自我與生涯發展」、「生活經營與創新」與「社會與環境關懷」三大主題軸,亦 服膺著十二年國教三大核心素養與三大課程理念之內涵。 青少年正處於身心發展動盪不穩的敏感時期(Steinberg, 2014),他們的情 緒、認知、社交需求與個人目標都在產生改變(Eccles & Roeser, 2009),尤其就 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而言,生理與心理發展的急速變化,往往讓其對「到學校學 習」產生低落動機,因為學習環境無法滿足其發展上的需求(Eccles et al., 1993; Eccles & Roeser, 2009),例如:追求自主性、自我探索、與同儕連結之需求(例 如:Brown, 1990; Eccles & Midgley, 1989; Wigfield, Byrnes, & Eccles, 2006)等。 因此,安排一個能配合青少年發展需求的學習脈絡,是有效提升我國青少年學習 意願的一項要務(Eccles & Roeser, 2009)。檢視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三大主題 軸,以國民中學教育階段為例,其內涵大致上呼應青少年的發展需求,例如:強 調自主性發展、自我探索、人際關係等議題,以發展心理學的觀點而言,此般課 程應能提升青少年的學習動機,讓青少年更願意去學校學習(Eccles et al., 1993; Larson, 2000)。

筆者於 2017 年暑期,曾於美國中西部某研究型大學教授碩士級師資培育必 修課程「建構適合青少年發展的中學環境(Structuring Secondary Schools for Adolescent Development)」 (該堂課的師資生先前必須修畢筆者與其他老師合 授的另一門碩士級師資培育必修課程「教育脈絡中的青少年發展(Adolescent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al Contexts)」)。在「建構適合青少年發展的中學環境」 課程中,筆者讓不同專業背景(任教科目:語文、數學、自然、社會)的碩士級 師資生,以跨領域的小組為單位,根據所學的青少年發展相關理論與師資生實際 教學實習之經驗,聚焦於某一項青少年發展的議題,多方蒐集相關資料(例如: 理論依據、已施行的相關輔導介入方案等),發展出因應該青少年發展議題之策

(2)

略,並據以形成初步的教學構想。筆者觀察到,即便美國的中學課程規劃中並沒 有「綜合活動課」或「輔導課」等正式課程(formal curriculum),然而,我國十 二年國教《綜合活動領域課程手冊》中強調培養的三大主題軸之素養內涵,其實 也相當受到美國師資培育課程之重視。美國的師資生在修習教育學程的過程中, 常被鼓勵將這些社會情緒學習素養(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competencies) 融入其專門學科的課程與教學。以美國威斯康辛州公立教學部門(Wisconsin Department of Public Instruction)為例,該部門於 2018 年最新公布社會情緒學習 五大素養為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社會覺察 (social awareness)、人際關係技能(relationship skills)與做負責任的決定 (responsible decision-making) (CASEL, 2017),鼓勵各教育階段的教師盡量 將上述五大素養融入學科教學與學生學習環境的營造當中,落實青少年學子的社 會情緒學習。王為國(2016)曾針對美國的社會情緒學習(SEL)教育方案對我 國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啟示進行探析,發現兩者之內涵多有重疊,建議綜合活動 學習領域在實施上可持續強化學生的社會情緒學習,鼓勵我國的出版社開發相關 的社會情緒學習教學方案,供教師選擇,並評估那些教學方案的成效,據以進行 方案之修正。然而,以青少年心理發展的角度而論,除了社會情緒學習,仍有其 他屬於空無課程(null curriculum)的重要青少年發展議題,例如:心理健康、 單親家庭等。這些發 展議題深切地影響著 青少年的學習與生活 (Steinberg, 2014),但卻未被教師與社會大眾投以足量的重視眼光。因此,本文以筆者在美 國教授師培課程之經驗,將該課程中師資生規劃的「青少年發展」主題教學構想, 與我國十二年國教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內涵做對照,並聚焦於國民中學的教育階 段進行探討,期能為我國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課程與教學提供一些啟示與建議。 二、

美國師資生規劃的「青少年發展」主題教學構想

在筆者教授的「建構適合青少年發展的中學環境」之師培課堂上,美國師資 生依據其在教學實習現場中觀察到的各式青少年發展現象,聚焦於六項常見的青 少年發展議題: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單親家庭(single parent family)、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貧窮(poverty)、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種族認同(ethnic identity)。

檢視該課程師資生針對上述青少年發展議題之教學構想,就教材方面,其以 多元化的教學素材(例如:實徵研究結果、實例故事、狀況題、名人影片、自製 數位情境劇、體驗活動、策略錦囊)去呈現教學內容;就教法方面,其多讓青少 年進行開放式的討論與省思,透過問答、討論與分享、合作與競賽活動等多樣方 式去培養青少年認識、面對發展歷程中的重要議題,學習適當的因應策略與培養 相應之素養。

(3)

以青少年「心理健康」議題之教學設計為例(Zee, Woodall, Halderson, Schauer, & Young, 2017),該組師資生在其教學構想中,首先,在引起動機階段,設計體 驗活動,讓青少年學子於三十秒內,站起來與座位周邊的同儕(越多越好)相互 分享目前的心理狀態,讓學生學習主動體察自己的情緒狀態。接著,教師點出該 堂課之重點:心理健康在青少年發展歷程中的重要性,並輔以實徵研究的數據資 料作為論述的支持。再者,教師透過相關研究的成果分享,讓學生認識青少年的 普遍心理狀態,例如:自尊較低、情緒較易波動、對壓力的抵禦力較低、傾向追 求高風險活動等,繼而指出課室中常見的一些特定青少年心理問題,例如:注意 力缺失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簡稱 AD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 ADHD)、憂鬱、焦慮以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 PTSD)。最後,教師提供學生一些因應策略 之選項,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如何有效因應青少年發展歷程中的心理健康問題, 例如:留意與辨識自身心理健康的訊號(如:體察自身情緒感受)、積極尋求他 人支持等。此外,在此教學構想中,該組師資生針對任教不同學科的中學教師, 量身打造相應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議題融入學科教學」之初步構想。舉例而言, 在中學的語文課堂上,鼓勵學生將一個文學著作中的青少年之心理議題與自身的 相關經驗做連結,透過教師引導的蘇格拉底式問答對話,協助學生將不適應或不 合理之認知,修正為較為合理之認知,以產生合乎現實的適當情緒(洪慧涓, 2006),達到情緒調節之目的。

三、美國師資生規劃的「青少年發展」主題教學構想與我國綜合活動

學習領域之關聯

針對上述美國師資生規劃的「青少年發展」主題教學構想所涵蓋的幾項常見 之青少年發展議題:社會情緒學習、單親家庭、心理健康、貧窮、性別認同、種 族認同,對比我國十二年國教《綜合活動領域課程手冊》(國教院,2018)中強 調的三大主題軸與十二項主題項目,兩者重疊的部分為「自我與生涯發展」主題 軸之「自我探索與成長」、「尊重與珍惜生命」主題項目;「生活經營與創新」主 題軸之「人際互動與經營」主題項目;「社會與環境關懷」主題軸之「社會關懷 與服務」、「文化理解與尊重」主題項目。詳見如表 1。

(4)

表 1 十二年國教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綱與美國師資生規劃的「青少年發展」主題教學構想之比較 十二年國教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綱 美國師資生規 劃的「青少年 發展」主題教 學構想 主題軸 主題項目 綜合活動領域核心素養 (國民中學教育階段) 學習內容 主題 1.自我與 生涯發展 a.自我探 索與成長 綜-J-A1 探索與開發自我潛能, 善用資源促進生涯適性 發展,省思自我價值, 實踐生命意義。 輔 Aa-IV-2 自我悅納、尊重 差異與自我成長。 輔 Dd-IV-1 尊重多元性別 差異。 社會情緒學習 性別認同 種族認同 d.尊重與 珍惜生命 綜-J-A1 探索與開發自我潛能, 善用資源促進生涯適性 發展,省思自我價值, 實踐生命意義。 家 Db-IV-1 家庭組成及文 化多元性對自我發展的影 響,以及少子女化、高齡化 與家庭結構變遷的關聯。 輔 Db-IV-2 重大心理困擾 與失落經驗的因應。 單親家庭 2.生活經 營與創新 a.人際互 動與經營 綜-J-B1 尊重、包容與欣賞他 人,適切表達自己的意 見與感受,運用同理心 及合宜的溝通技巧,促 進良好的人際互動。 家 Da-IV-1 家人溝通與情 感表達。 輔 Dc-IV-1 同理心、人際溝 通、衝突管理能力的培養與 正向經營人際關係。 社會情緒學習 單親家庭 3.社會與 環境關懷 b.社會關 懷與服務 綜-J-C1 探索人與環境的關係, 規劃、執行服務學習和 戶外學習活動,落實公 民關懷並反思環境永續 的行動價值。 童 Bb-IV-1 多元族群服務 需求的評估。 輔 Dd-IV-3 多元文化社會 的互動與關懷。 種族認同 性別認同 貧窮 c.文化理 解與尊重 綜-J-C3 探索世界各地的生活方 式,理解、尊重及關懷 不同文化及族群,展現 多元社會中應具備的生 活能力。 家 Cb-IV-1 多元的生活文 化與合宜的禮儀展現。 種族認同 資料來源:國家教育研究院(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綜合活動領域課程手冊。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5)

根據表 1,十二年國教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綱缺乏美國師資生規劃的「青少 年發展」主題教學構想涵蓋之青少年「心理健康」議題。此議題十分重要,因為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深切關乎著其學業成就與偏差行為(Patel, Flisher, Hetrick, & McGorry, 2007)。然而,十二年國教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綱中的第一主題軸「自 我與生涯發展」之「自我探索與成長」主題項目,強調培養青少年自我認識、自 我探索、自我悅納以自我成長,就意義上而言,其實可視為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 的第一步。唯有真正了解自己,隨時體察、掌握自身心理狀態,青少年始能即時 調節自身情緒,維持身心的健康(Patel et al., 2007)。

四、綜合啟示與建議

綜上所述,筆者以為美國師資生規劃的「青少年發展」主題教學構想對臺灣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以國民中學教育階段為例)之啟示與建議為: (一) 啟示 美國的中學課程規劃中沒有「綜合活動課」或「輔導課」等正式課程,因此, 美國的中學教師通常將相關的素養(例如:社會情緒學習、尊重多元)融入教師 的學科教學。此方式的優點為教師在教學上較具彈性,教授不同學科的教師均能 視需要將青年發展的相關議題融入課程與教學。因此,美國的師資生,無論專門 的學科領域為何,在師資培育的過程中,被要求必須熟悉青少年發展的相關知 能,如同筆者在美國教授的「教育脈絡中的青少年發展」與「建構適合青少年發 展的中學環境」兩門連續的課程,為該校碩士級師資生必須修習之師培課程。此 外,就美國的方式而言,當涉及較為敏感之議題時(例如:單親家庭、貧窮), 因為那些敏感議題被融入學科教學而非單獨為某堂「綜合活動課」或「輔導課」 之探討核心,對於情緒較為敏感的青少年學子,可降低其心理上的防衛與抗拒。 反觀臺灣,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師資培育(以國民中學教育階段為例)包含輔導 專長、童軍專長、家政專長之教師,為協同教學的方式,不同於美國將青少年發 展的議題融入其他學科教學之型態。臺灣的作法固然有其優勢,可落實綜合活動 領域核心素養之有效培養。然而,正因為臺灣存在著專授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教 師,教授其他學科之教師,相對的就較不會特別留意要將青少年發展的相關議題 適時融入學科教學,或較未能將學科教學的課程配合青少年發展之生理與心理需 求,以至於無法有效提升青少年的學習興趣。因此,除了任教領域為綜合活動學 習領域之師資生外,對於其他專門領域的師資生,亦當加強其青少年發展相關議 題之知能,讓其學科教學更能呼應青少年的各項發展需求,提升青少年學子的學 習動機。 (二) 建議

(6)

1. 十二年國教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綱中,對於青少年心理健康之議題較少被 論及。建議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教師,進行教學時,可盡量將青少年心理健康之 議題(例如:憂鬱、焦慮、PTSD)予以融入,讓原本的課程內容更為深化,配 合青少年學子身心發展上的需求,強化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之連結。 2. 美國師資生規劃的「青少年發展」主題教學構想中,常以實徵研究的成果 作為教師教學內容的支持。臺灣的「綜合活動領域課程手冊」內,依據不同教育 階段,呈現許多實用的教學單元案例,每個案例後面皆含括教學省思。建議在教 學省思之部分,強化批判、反思教學單元設計之理論依據,例如:評估課程活動 實施的成效是否呼應其理論基礎或設計理念,讓教師設計、修正課程或進行教學 時有所參照。 3. 美國師資生規劃的「青少年發展」主題教學構想中,採用多元化、兼具動 態與靜態之教材教法,尤其是資訊科技融入課程與教學,有效提升青少年的學習 興趣。臺灣《十二年國教總綱》中,「資訊教育」亦為重要的融入議題之一。筆 者目前服務的單位為「108 年度教育部輔助綜合活動與生活領域教學研究中心 (中學組)」,研究團隊旨在發展適用於中學生的資訊融入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 材(例如:數位繪本),期能提升教師的教學效能與活化學生的學習經驗。由此 觀之,無論是美國或臺灣,探討「青少年發展」的相關主題時,資訊科技之融入 確有其教學與學習上的優勢。 參考文獻  王為國(2016)。美國SEL教育方案對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啟示。臺灣教育 評論月刊,5(8),72-79。  洪 慧 涓 ( 2006 )。 蘇 格 拉 底 式 對 話 ( 問 答 式 對 話 )。 取 自 http://ir.lib.nchu.edu.tw/bitstream/11455/73820/1/82529-1.pdf 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綜合活動領域課程 手冊。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 Brown, B. B. (1990). Peer groups. In S. S. Feldman & G. R. Elliot (Eds.), At the

threshold: The developing adolescent (pp. 171-196). Cambridge, MA: Harvard

(7)

 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CASEL) (2017).

Framework for syst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Retrieved from

https://casel.org/what-is-sel/

 Eccles, J. S., & Midgley, C. (1989). Stage/environment fit: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classrooms for early adolescents. In R. Ames & C. Ames (Eds.), Research

on motivation in education, vol. 3 (pp. 139-181).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 Eccles, J. S., Midgley, C., Wigfield, A., Buchanan, C. M., Reuman, D., Flanagan, C., & Mac Iver, D. (1993). Development during adolescence: The impact of stage-environment fit on young adolescents' experiences in schools and in famili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8(2), 90-101.

 Eccles, J. S., & Roeser, R. W. (2009). Schools, academic motivation, and stage-environment fit.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1, 404-434.

 Larson, R. W. (2000). Toward a psychology of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170-183.

 Patel, V., Flisher, A. J., Hetrick, S., & McGorry, P. (2007). Mental health of young people: a global public-health challenge. The Lancet, 369(9569), 1302-1313.

 Steinberg, L.D. (2014). Adolescence (10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 Wigfield, A., Byrnes, J. P., & Eccles, J. S. (2006). Development during early and middle adolescence. In P. A. Alexander & P. H. Winne (Eds.),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nd ed., pp. 87–113). Mahwah, NJ: Erlbaum.

 Wisconsin Department of Public Instruction (2018).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competencies. Madison, WI.

 Zee, M. V., Woodall, D., Halderson, K., Schauer, G., & Young, G. (2017). Mental

health in the classroom & tangible tips for teachers. Class presentation in the course

“Structuring Secondary Schools for Adolescent Development” in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Madison, WI.

數據

表 1 十二年國教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綱與美國師資生規劃的「青少年發展」主題教學構想之比較 十二年國教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綱  美國師資生規 劃的「青少年 發展」主題教 學構想  主題軸  主題項目  綜合活動領域核心素養  (國民中學教育階段)  學習內容  主題  1.自我與 生涯發展  a.自我探 索與成長  綜-J-A1  探索與開發自我潛能, 善用資源促進生涯適性 發展,省思自我價值, 實踐生命意義。  輔 Aa-IV-2 自我悅納、尊重差異與自我成長。 輔 Dd-IV-1 尊重多元性別差異。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數學是科學研究的基本工具,科技發展是臺灣保持國際競爭力的命脈。因此 當今年 2 月,教育部公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國小組 優等 宜蘭縣凱旋國小 行動載具輔助學生自主學習與創作 國小組 優等 臺南市大成國小 大成國小數學領域教師專業社群 國小組 優等 高雄市油廠國小 AI 異想家. 國中組 特優

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103 學年度第 2 學期 資源班(六)年級 數學 領域教學計畫(含期末課程檢核). 資料來源

自 111 學年度開始,「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數學考科」將依據 108 學年度 實施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數學領域」

學校有策略及計劃地推動和發展教師團隊,建立學習型組織,為教 師營造積極學習的文化。學校成立了

(網站主頁 > 課程發展 > 學習領域 > 藝術教育 > 教學資源 >視覺藝術

為配合中學中國語 文課程的實施,教育局課 程發展處邀請教師、學者 推薦適合中學生學習的材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架構提供一個框架讓學校自行規劃和發展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