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兩岸出版交流政策之研究-臺灣的觀點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兩岸出版交流政策之研究-臺灣的觀點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4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科學學院.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第九屆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立. 吳瓊恩 博士. 政 治 大. ‧ 國. 學. 兩岸出版交流政策之研究~臺灣的觀點. Research on Cross-strait Exchange Policies on the. ‧. n. al. er. io. sit. y. Nat. Printing Industry – Taiwan’s Perspectives. Ch. engchi. 研究生. i n U. 林麗如 撰. 中華民國一百年六月. v.

(2) 摘. 要. 圖書出版產業式微是全球共同現象,面對這樣的產業趨勢,惟有『把餅做大』 才是維持產業經營最快速且有效的方法;但臺灣出版市場可供做大的空間實在有 限,要『把餅做大』就只能「走出去」。. 臺灣出版品要走出去,最適合的地區就是中國大陸:因為大陸 13 億人口, 是全球最大華文圖書市場之所在,且兩岸同文同種,兩岸出版品間雖存有正簡體 字的差異,但相較於華文書籍要進入歐美或其他國外圖書市場所必須克服的文化. 政 治 大. 與文字隔閡,顯然大陸仍是臺灣出版品最適合開拓的市場。. 立. ‧ 國. 學. 只是事涉「兩岸」 ,問題就會因兩岸間的體制及意識型態而變得複雜,再加上 圖書具有文化傳遞、思想散佈等特性,這正挑動了兩岸間最敏感的神經,所以兩. ‧. 岸彼此互訂了許多不合時宜的法令加以牽制,使得這條圖書出版交流之路走來格. er. io. sit. y. Nat. 外艱辛。. 然而,兩岸情勢在近年來有了顯著的改變,不僅互動更加頻繁,連攸關兩岸. al. n. v i n 經貿的 ECFA 協議都已簽訂並展現初步具體成果;在這樣的氛圍下,兩岸出版是 Ch engchi U 否有更進一步交流與合作的空間?本研究即以兩岸出版在過去二十多年來的交流. 經驗為基礎,探討兩岸出版政策對出版交流所造成之阻礙,並從臺灣的觀點出發, 在兩岸互動關係改變之際,為兩岸出版的競合找出一個可行的模式。具體目的為: (一)探討兩岸現行出版政策對出版交流所造成之阻礙。 (二)對大陸出版品來臺銷售、發行與展覽等交流之相關辦法提出修正建議。 (三)對政府如何協助業者在大陸進行出版交流提出具體建議。.

(3) 兩岸出版交流政策之研究~臺灣的觀點 目 第一章. 錄. 緒論………………………………………………………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0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0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03 第四節 章節安排…………………………………………………………………….06. 第二章. 治 政 大 文獻探討與兩岸出版交流之歷程………………………08 立 相關文獻探討與說明……………………………………………………..08. 第二節. 兩岸出版交流之歷程……………………………………………………..10. 第三節. 兩岸出版交流之轉變契機……………………………………………….13. ‧ 國. ‧. sit. y. Nat. 研究設計………………………………………………... 18. io. n. al. er. 第三章. 學. 第一節. i n U. v. 第一節. 研究方法……………….……………………………………………………..18. 第二節. 訪談大綱及對象……..……………………………………………………..19. 第三節. 信度與效度………………….……………………………………………….22. 第四節. 研究倫理……………………………………………………………………...24. 第四章. Ch. engchi. 臺灣出版產業現況……………………………………...26. 第一節 臺灣出版業者狀況………………………..…………………….26 第二節 臺灣圖書出版狀況……………………………………………...28 第三節 臺灣圖書進出口狀況……………………………………………28 第四節 臺灣圖書版權交易狀況………………………………………...30 i.

(4) 第五節 兩岸出版產業比較……………………………………………...33. 第五章. 兩岸出版產業交流之相關法令規範與限制……………36. 第一節 版權交易之規範…………………………………………………………....39 第二節 實體圖書交易之規範……………………………………………………..41 第三節 出版展覽觀摩之相關規範.................................................................47 第四節. 第六章. 出版業務合作與投資之相關規範…………………………………..…48. 兩岸出版交流之訪談實務整理與分析…………………50. 第一節. 政 治 大 訪談實務摘要………………………………………….……..…50 立. ‧ 國. 學. 第二節 版權交易之實務與分析……………………………….……..…63 第三節 實體圖書交易之實務與分析………………………….………..67. ‧. 第四節 書展交流之實務與分析...............................................................74. sit er. io. 結論與建議………………………………………………81. al. n. 第七章. y. Nat. 第五節 業務合作與投資之實務與分析………………………………...76. Ch. engchi. i n U. v. 第一節. 研究發現~兩岸出版交流政策之檢討...........................................81. 第二節. 研究建議................................................................................................91.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95. 參考書目……………………………………………………………………………………….…96 附錄一、訪談紀錄……………………………………………………………...……………99 附錄二、大陸地區出版品電影片錄影節目廣播電視節目進入臺灣地區或 在臺灣地區發行銷售製作播映展覽觀摩許可辦法…….....................131 附錄三、大陸地區出版品錄影節目進入臺灣地區許可數額………..………….137 附錄四、申請進口大陸地區大專專業學術簡體字版圖書銷售注意事項..…139 ii.

(5) 表. 目. 錄. 表01 兩岸出版交流期程…………………………………………………………………..12 表02 訪談對象基本資料…………………………………………………………..………22 表03 臺灣圖書出版業者家數………………………………………………………….…26 表04 臺灣圖書出版總量…………………………………………………………………..28 表05 臺灣圖書進出口貿易統計………………………………………………………...29 表06 臺灣圖書版權來源地區排名~以購入圖書版權種數排序………………30 表07 臺灣圖書版權銷售地區排名~以售出圖書版權種數排序………………31. 治 政 大 表09 兩岸出版產業現況之比較………………………………………………………..35 立. 表08 臺灣圖書版權售出類別排行………………………………………………..……32. 表10 大陸地區出版品來臺發行、銷售、展覽相關規範………………………..38. ‧ 國. 學. 表11 非銷售用途之大陸地區簡體字圖書來臺規範………………………………42. ‧. 表12 大陸圖書在臺發行申請統計……………………………………………………..64 表13 大陸版權交易統計……………………………………………………………….….66. Nat. n. al. er. io. sit. y. 表14 臺灣進口大陸出版品總數………………………………………………………...68. Ch. engchi. iii. i n U. v.

(6) 兩岸出版交流政策之研究~臺灣的觀點 第一章 第一節. 緒. 論. 研究背景. 圖書出版產業式微是全球共同現象,造成產業式微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電 子影音、網路及電子書的發達,降低民眾購買實體圖書的意願;二是紙漿原物料 飆漲,壓縮出版產業的合理利潤空間;三是金融危機改變消費觀念,民眾大幅減 少非必需的圖書消費。. 政 治 大 臺灣圖書出版產業難自外於這樣的產業趨勢,只能苦撐待變。亟思產業未 立. ‧ 國. 學. 來,並參考英美各大出版商均極力拓展全球出版和版權銷售以為應變之做法1,似 乎惟有『把餅做大』才是維持臺灣出版產業經營最快速且有效的方法。但臺灣圖. ‧. 書市場就只有 2,300 萬人口,年產值僅約新台幣 280.9 億2,且閱讀風氣早已不若. er. io. sit. y. Nat. 以往盛行,又受少子化的影響,國內圖書出版市場的餅可供做大的空間實在有限。. 國內出版市場無法把餅做大,「走出去」是出版業者的另一選擇,而這走出. al. n. v i n 去的最適合地區就是中國大陸;因為大陸 13 億人口,是全球最大華文圖書市場 Ch engchi U 之所在,且兩岸同文同種,兩岸出版品間雖存有正簡體字的差異,但相較於華文 書籍要進入歐美或其他國外圖書市場所必須克服的文化與文字隔閡,顯然大陸仍 是臺灣出版品最適合開拓的市場。. 只是事涉「兩岸」 ,問題就因兩岸間的體制及意識型態而複雜,再加上圖書具 有文化傳遞、思想散佈等特性,這正挑動了兩岸間最敏感的神經,使得這條圖書 出版交流之路走來格外艱辛;只是這卻是條臺灣出版業者不得不試著突破的道. 1「歐美出版業的困局與對策」,中國新聞出版報, 2「行政院新聞局. 97 年圖書出版產業調查」,P5。 -1-. 2009/01/06。.

(7) 路,因為大家都在期待這個全球最大的華文市場,可以為臺灣的出版產業注入源 源活水,成為臺灣出版產業轉變的契機。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2008 年馬英九先生參選總統時,提出「以文化治國,對內可以激發創意,厚 培產業,對外可以穿越政治圍籬,開啟對話交流,創造臺灣新形象。」的基本理 念,期望以文化的「軟實力」深耕臺灣,走入國際。而在兩岸出版交流的具體做. 政 治 大 正體字及簡體字雙版進行大辭典的編纂,整合兩岸語言及文化意涵的差異,讓華 立. 法上,他則提出華人世界合作編纂「21 世紀華文大辭典」的構想,希望能同時以. ‧ 國. 學. 人世界可以超越政治的紛爭,進入理性、深度、持久的溝通。3. ‧. 馬總統的競選承諾,為經營困頓的出版業者帶來希望。因為圖書出版品本就. y. Nat. 是傳遞文化最基本、最傳統的工具,是國家發展「軟實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er. io. sit. 而大陸廣大的華文市場,又是臺灣業者急需爭取的;但卻礙於兩岸間的意識形態 及政治紛爭,而使得已歷經了 20 多年的兩岸出版交流始終無法有重大的突破。. n. al. Ch. engchi. i n U. v. 筆者任職於新聞局出版事業處,深知圖書出版業者在推動兩岸出版交流上的 努力與無奈。這無奈是因為兩岸出版型態差距太大,一是民營的中小型出版公司 (臺灣),另一則是公營企業的出版集團(大陸),兩者交流就像小蝦米碰上了大 鯨魚般的不對等;也是因為兩岸政府因不同的意識形態,互相訂定出許多不合時 宜的法令加以牽制對方,為這交流的路更添阻礙。. 有了總統的政策承諾,兩岸出版交流所遇到的阻礙就能有解套或鬆綁的機 會,而使未來的交流可以更順暢嗎?政府是否會有更多的政策或獎勵措施,協助 3. 「馬英九 蕭萬長的全方位政策白皮書~文化政策篇」 ,網址: http://2008.ma19.net/policy4you/culture(檢索日期 2011/3/23)。 -2-.

(8) 業者突破困境、爭取大陸市場?兩岸未來是否有共同合作發展國際華文圖書市場 的可能?這種種都是關心兩岸出版的人想探詢的。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將以兩岸過去二十多年來的出版交流經驗為基礎,探討兩岸出版政策 對出版交流所造成之阻礙,並從臺灣的觀點出發,在兩岸互動關係改變之際,為 兩岸出版的競合找出一個可行的模式。具體目的為: (一)探討兩岸現行出版政策對出版交流所造成之阻礙。. 政 治 大. (二)對大陸出版品來臺交流(包括銷售、發行與展覽等)相關辦法提出修正建 議。. 立. (三)對政府如何協助業者在大陸進行出版交流提出具體建議。. ‧ 國. 學. 研究範圍與限制. ‧. 一、研究範圍. y. Nat. sit. 第三節. al. er. io. (一)研究對象:圖書出版產業. n. 出版品(物)之定義:. Ch. engchi. i n U. v. 1.依據「出版法」(本法已於民國 88 年 1 月 25 日廢止)第 1 條及第 2 條: 本法稱出版品者,謂用機械印版或化學方法所印製而供出售或散佈之 文書、圖畫。且出版品分可分為新聞紙(新聞紙及雜誌)、書籍及其 他出版品等三類。 2.依據「出版品及錄影節目帶分級辦法」第 2 條: 出版品:指以文字記載或圖畫描述事物之刊物、冊籍及錄製僅具聲音 效果之錄音產品。 3.依據大陸「圖書出版管理規定」第 2 條:. -3-.

(9) 本規定所稱圖書,是指書籍、地圖、年畫、圖片、畫冊,以及含有文 字、圖畫內容的年曆、月曆、日曆,以及由新聞出版總署認定的其他 內容載體形式。 出版業之定義: 1.依據「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 出版業包括新聞、雜誌、書籍、有聲及其他出版業 5 大類,其中書籍 出版業定位為:「凡從事書籍出版所需之各種運作,包括文稿之擬定 及編輯、發行之行業均屬之」,其活動內容包括書籍出版、參考書出. 治 政 大 2.依據經濟部「公司行號營業項目代碼表」: 立 版、音樂書籍出版及小冊子出版等項目。. 圖書出版業:使用機械印版或化學方法所印製而供出售或散佈之雜誌. ‧ 國. 學. 以外裝訂成本之圖書冊籍之經營行業。. ‧. 綜合以上「出版品(物)」的定義:出版品係指以傳播文化和知識. y. Nat. sit. 為目的的各種產品,包括印刷品、電子產品的總稱。狹義的出版物只包. n. al. er. io. 括圖書和雜誌,廣義的出版物則另包括了報紙、錄音錄像、視聽器材、. i n U. v. 電子出版品等,而以出版為主的生產或產業領域則稱為「出版業」。本. Ch. engchi. 文中的研究對象係僅指「圖書」出版品及其產業。. (二)研究時間:從 1988 年兩岸重啟出版交流至今(2010 年),並以 2006 至 2010 年來的交流互動為主要。. 兩岸雖於 1988 年重啟交流,但交流之初的腳步相當緩慢,進展也 很有限,所以本研究的重心,將會以最近這 5 年(2006 至 2010 年)的 變化為主要:因為在這段期間內,兩岸交流的速度大幅加快,且此時的 出版產業又正面臨各種大環境的考驗,而有不得不走出去的壓力,另外 還因為電子網路的發展,使思想及訊息的散佈不再以紙本出版品為主要 -4-.

(10) 管道,這讓兩岸的出版交流有了更多可以開放的空間。. 開放初期的腳步緩慢,可從臺灣直到 2003 年才開放大陸圖書進口 銷售看出:此時的大陸圖書,雖早已經由一些特定管道進入臺灣並且販 售,但政府單位的法令仍是嚴格禁止大陸圖書進口;當時,若不是有學 者、業者的大力推動,再加上立委的運作,大陸圖書何時會開放進口銷 售,可能都還是未知數。但即使開放了,範圍還是僅限於「大專專業學 術用書」,且這規範還一直延續到現在。. 政 治 大 的政策與方針也一直在修正,為兩岸未來的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契機。出 立 近年來、特別是在馬政府上任後,兩岸交流的速度加快,兩岸交流. ‧ 國. 學. 版產業雖尚未列入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的談判項目,但在 2009 年 6 月. ‧. 底已開放大陸業者來臺投資圖書批發及零售業務,且已有陸資公司送案. sit. y. Nat. 申請,只是礙於其他因素考量,實務上仍沒有核准設立的案例。隨著時. al. er. io. 勢的發展,兩岸出版產業的進一步相互開放,勢必一定會是政府部門及. n. 產業界所必須面臨的課題。. Ch. engchi. i n U. v. (三)研究觀點:從臺灣的觀點出發,探討兩岸出版政策及其競合關係。. 兩岸的出版產業雖因政治因素而在交流上阻礙重重,可是兩岸切不 斷的同文同種關係,仍使兩岸出版形成一個共同的大中華出版圈,都是 華文出版的重鎮。在這樣的關係下,兩岸出版業者除了要在這個大中華 出版圈內彼此競爭,更要彼此合作,才能讓華文出版與文化在國際上有 更大的揮灑空間。 二、研究限制. -5-.

(11) 出版產業在學術研究中非屬顯學,所以討論的專書及論文數量相當有限,且 大多年代久遠,所能提供之資料、數據與現實狀況會有所差距與變動。本研究的 數據資料,係以兩岸政府所公告之最新產業資料為主,但因產業調查的資料彙集 與整理分析,均需要一段時間,所以即使是最新的產業資料,其內容及統計數據 資料也僅能述及 1 至 2 年前,與現況有些差距,以新聞局 2010 年公布的「2010 出版年鑑」為例,其數據資料統計係到 2009 年底,另 2009 年公布的「97 年圖 書出版產業調查」,其數據資料則統計到 2008 年底。. 這些公開的調查資料,除了會有時間上的差距外,在內容上也未必能完整呈. 政 治 大. 現產業全貌,因為部分受訪業者認為此調查可能涉及商業機密,會在回答時予以. 立. 刻意保留,而調查研究單位也可能會因為某些特定因素的考量,而未將調查所得. ‧ 國. 學. 資訊完全公開。. ‧. 相對於臺灣,大陸的出版產業資料可說是鉅細靡遺,但其正確性卻又常遭研. sit. y. Nat. 究者質疑。大陸的出版業絕大多數具有官方色彩,中央彙整產業所需資訊,各出. al. er. io. 版社自當全力配合提供,因此中國出版年鑑的資料之詳細,絕非臺灣出版年鑑所. v. n. 能比擬,至於其資料之詳細是否與詳實畫上等號,則是外界所無從證實的。. Ch. engchi. i n U. 但不論是資料取得的時間差,或是資料的詳實與否,都將影響本研究的可信 度,為強化這些數據資料,本研究中還將參考報紙或是網路上所提供之相關訊息, 並請教對兩岸出版有相當瞭解之業者或學者,以期使研究內容更為豐富、更具時 效性。 第四節 章節安排 本研究之章節安排如下: 第一章 緒論. -6-.

(12) 說明本研究之研究背景、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限制及研究方法與 架構等。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兩岸出版交流之歷程 簡介相關參考文獻及兩岸出版交流之歷程,並概述在交流歷程中曾可能之 轉變契機。. 第三章 研究設計 說明本研究之研究方法、訪談大綱及對象、研究之信度與效度、研究倫理. 政 治 大. 等。. 立. 第四章 臺灣出版產業現況. ‧ 國. 學. 就臺灣出版產業之業者狀況、圖書出版狀況、進出口狀況、版權交易狀況 等做一概述,以了解臺灣出版產業之現況,並對兩岸之出版產業現況,做. ‧. 一簡要之比較。. er. io. sit. y. Nat. 第五章 兩岸出版產業交流之相關法令規範與限制. 就兩岸出版業之版權交易、實體圖書交易、展覽及觀摩活動、及出版業務. n. al. Ch. 合作與投資之相關法令規範加以討論。. engchi. i n U. v. 第六章 兩岸出版交流之實務與分析 就訪談實務加以摘要,並就兩岸出版業之版權交易、實體圖書交易、展覽 及觀摩活動、及出版業務合作與投資之實務進行分析討論。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提出本研究之研究發現與建議。. -7-.

(13) 第二章 第一節. 文獻探討與兩岸出版交流之歷程. 相關文獻探討與說明. 圖書出版產業雖專責出版圖書,臺灣每年出版的新書種數也達 4 萬多種,可 是探討「出版」的專書卻幾乎是付之闕如,除了行政院新聞局每年編印之《出版 年鑑》及每 2 年辦理一次之《出版產業調查》外,惟一一本較完整介紹臺灣出版 的《臺灣出版史》 ,還是大陸人士辛廣偉 2000 年的著作;有關臺灣出版產業的書 既已寥寥無幾,探討兩岸出版的書可就更少了。. 治 政 大1997 年,委託佛光大學副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曾分別於 1993 年、1995 年及 立. 教授陳信元主持研究《兩岸出版業者合作發行書籍之現況調查與研究》、《大陸大. ‧ 國. 學. 眾傳播事業投資環境之研究--出版部分》 (與城邦集團營運平台總經理葉君超共. ‧. 同主持) 、 《大陸出版集團發展趨勢及影響》 (與青林國際出版總經理林訓民共同主. y. Nat. 持),對兩岸初期的出版交流與合作進行剖析;1997 年,陳信元再以《兩岸暨港. er. io. sit. 澳出版事業的發展與整合》一書,對兩岸的出版交流與總體出版環境進行更深入 的探討,並提出兩岸合資出版可行性及中文出版市場整合方向之建議。另在 1997. al. n. v i n 年,中華民國圖書出版事業協會整合 C h 1996-1997 年在台北、北京及香港兩岸三地 engchi U 所召開的四場出版研討會資料,將會中資深出版人所談兩岸出版合作實際上所遭. 遇之困難與具體處理方式加以編印成「出版人~兩岸出版合作研討會專輯」 ,為兩 岸出版合作提供相當多的實務經驗。. 2000 年後,有關兩岸出版的文獻,著重於兩岸出版交流的回顧及出版會議結 論的整理,像是出版團體配合兩岸出版交流歷程所整合之專刊:2000 年的《兩岸 出版交流十二年回顧展》 、2008 年的《兩岸出版交流二十年》 ,及陳信元 2004 年 著作《出版與文學:見證二十年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均屬之;另 2007 年,行政 院新聞局亦曾委託陳信元主持研究《臺灣出版品開拓中國大陸市場研究》。而在 -8-.

(14) 2010 年辛廣偉甫發表的《世界華文出版業》則是有關華文出版之最新著作。. 隨著年代的演進,兩岸間政經狀況變化快速,但出版這區塊也許是具有敏感 度,也許是產業總產值太小不受政府重視,所以一直沒有太多的突破。1995 年, 第一屆「華文出版聯誼會議」在香港召開,臺灣、大陸及香港三地的業者共聚, 討論交流相關爭議;當時,大家認為交流中所遇到最嚴重的是版權問題,例如: 因三地版權立法及執行差異而造成版權合作與圖書貿易之困擾,因版權轉售、發 行、銷售地區界定不明而產生之侵權爭議,因三地競逐購買國外著作版權而產生 之惡性競爭,因歷史原因及現實情形而造成三地圖書發行、零售及貿易上的困難. 政 治 大. 與不公平等。1997 年,第二屆「華文出版聯誼會議」在台北召開,這次討論的主. 立. 題在華文出版如何走向世界,會中提出的建議就是加強三地出版合作,以開發具. ‧ 國. 學. 優勢之世界性選題,或共同引進國外版權,或參加國際書展行銷華文書籍等4。而 這些在十多年前即發現的問題,直到今日大多仍是無解,所提出的解決方法,也. ‧. 仍是目前努力的方向。. sit. y. Nat. al. er. io. 也許就是因為這議題的進展腳步太緩慢,讓討論有關「兩岸出版」的文獻數. v. n. 量相對的稀少,但這不代表議題本身沒有進一步討論的空間或價值,尤其是在近. Ch. engchi. i n U. 年來兩岸情勢急速轉變之際。2008 年,國民黨重新取回政權、馬英九總統就職後, 兩岸關係明顯趨於和緩,各項協商談判的動作日趨頻繁,這讓非關兩岸安危的政 策多了向前邁進的空間,其中當然也包括了出版交流政策。. 且近來正簡體字的關係與運用,也數度在兩岸間被提出討論,例如:馬總統 在 2009 年 6 月提出「識正書簡」 、兩岸共同編撰「中華大辭典」等構想5,期望 拉近兩岸正簡體字間的距離;這些建議並立即得到大陸官方的正面回應6,為兩岸. 20 年專輯」,P68。 馬盼兩岸共識」 ,聯合報,2009/6/10。 「澄清識正書簡 馬籲兩岸合編中華辭典」, 聯合報,2009/6/20。 6「國台辦贊成兩岸民間合編中華大辭典」 ,新華社,2009/6/24,網址:http://www.news.cn/tw/(檢索 4「華文出版聯誼會議紀要」 ,「兩岸出版交流 5「漢字識正書簡. -9-.

(15) 之出版合作達成進一步的共識。. 而在兩岸以外的華文地區,早期雖然是以使用正體字為主,但近年來隨著大 陸經濟的突飛猛進,及有計畫的廣設「孔子學院」推動下,簡體中文在海外的被 使用度已明顯的超越正體中文。因應這樣的趨勢,行政院僑務委員會自 2010 年 開始提供給海外僑校之教科書將改為正簡體字並列;而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則是尋求在海外設立「臺灣書院」,以推動正體中文在海外之運用。. 當臺灣方面順應現實的在正簡體字間謀求共存之道,或是積極爭取正體中文. 政 治 大 全國政協委員潘慶林在 2009 立 年 3 月於人大、政協兩會中提出以十年時間廢除簡 的海外版圖時,大陸內部也出現了不少中文應該回歸正體字的聲音,例如:大陸. ‧ 國. 學. 體字7的提議,引起了「擁簡派」和「廢簡派」的論戰;另大陸知名導演馮小剛, 則認為簡體中文「亲」不見「爱」無心,『親、愛』不該缺見少心8。. ‧. y. Nat. 兩岸除了在正體字與簡體字的問題上尋求整合,也正就新興的數位出版產. er. io. sit. 業,積極研議整合之道,這些整合計畫將使兩岸出版產業的關係更加的緊密,也 使得兩岸的出版政策及其競合關係更有加以深入探討之必要。. n. al. 第二節. Ch. 兩岸出版交流之歷程. engchi. i n U. v. 1949 年開始,海峽兩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就在「不接觸、不談 判、不妥協」的三不原則下,持續了將近 40 年的冷漠與和平;直到 1987 年 11 月,臺灣政府在輿論壓力及人道考量下,開放民眾至大陸探親,重啟兩岸交流的 開端。其後各種社會、文教、經貿的交流也就陸續展開。. 日期 2009/12/01)。 國政協委員建議廢除簡體字引發爭議」 ,中央社,2009/3/6,網址:http://www.cna.com.tw/ (檢索日期 2009/10/9)。 8「親不見、愛無心 馮小剛籲『亲爱』恢復正體」 ,聯合報,2010/7/17。 7「中. - 10 -.

(16) 1988 年 10 月,在上海舉辦的「海峽兩岸圖書展覽」 ,是兩岸在隔絕 40 年後, 首次正式的出版交流,這書展雖只是民間的活動,卻為兩岸建立起未來的溝通管 道與模式。其後,兩岸業者間的交流日趨頻繁,除了每年舉辦各種洽談會、研討 會外,臺灣業者開始每年組團參加「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 (自 1990 年開始) 、 「全 國書市」 (自 1991 年開始) 、 「北京圖書訂貨會」 (自 2004 年開始)等重要書展, 並自 2005 年開始,由兩岸輪流在廈門或台北主辦「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9;另 外,臺灣最大的書展~台北國際書展,自 2010 年起也積極的規劃並邀請大陸業 者來臺參展。. 政 治 大. 除了藉由書展交流,進行圖書的實體交易與版權交易外,兩岸業者在 2002. 立. 年有了更具體的合作模式~在福州合資開設「閩台書城」 ,此為海峽兩岸發行業第. ‧ 國. 學. 一個經濟合作實體,也是現在兩岸圖書交流的重要管道之一;而「閩台書城」在 2009 年 5 月,還新增設「金門圖書專櫃」 ,專門展售與大陸距離最近的金門所發. ‧. 行的書。. sit. y. Nat. al. er. io. 從 1988 年起,兩岸圖書重啟交流至今已有 20 多年,兩岸業者在政府所允許. v. n. 的範圍內,雖已建立了圖書交易及參加書展的一定模式,但除此之外,出版的交. Ch. engchi. i n U. 流與合作仍未見有重大突破,這原因大多得歸咎於圖書本身的特性。圖書是人類 傳承文明的主要載體,其中的文字或圖像都具有傳遞訊息、散佈思想的功能;在 兩岸對立的狀態下,彼此都不希望異於己方所主張的思想言論在轄內被廣為散 佈,而動搖民心、影響國家安定,因此勢必得對彼此的出版品採取必要的限制或 管制措施。這樣的結果,就是使無閱讀障礙、產值也不大之圖書出版交流,反較 其他文化交流走來更為艱辛。. 頻繁的交流活動,雖拉近兩岸 40 年來的隔閡,但兩岸間迥然不同的體制、 及長期以來的敵對意識,仍使單純的文化交流滲入濃厚的政治較勁意味,讓這一 9「兩岸出版交流大事記」 ,兩岸出版交流. 20 年專輯,P122。 - 11 -.

(17) 段看似最近距離的交流有了實際上最遙遠的距離。. 參照兩岸出版業的互動,許鐘榮與李錫東分別將兩岸這 20 多年來的出版交 流時期,大致分為下列各階段: 表1:兩岸出版交流期程 許鐘榮. 李錫東. 1987~1992 年,純以版權交易為主: 以北京圖書博覽會為主要交流平台, 臺灣出版業者對大陸各地書展都熱絡 參與。臺灣的言情小說、武俠小說在 大陸特別受歡迎;而大陸的文史作品 及中醫藥等作品在臺銷路較佳。. 啟蒙交流期(1988~1992 年): 兩岸開始圖書版權貿易交流,在交流種 類方面,臺灣的言情、武俠小說在大陸 熱銷,大陸的一些文學作品及社科類作 品在臺灣頗受歡迎。. 立. 政 治 大. ‧ 國. n. al. er. io. sit. y. ‧. Nat. 聯合出版期(1993~1999 年): 1993~1994 年的臺灣出版發展處於低 谷期,業者相繼往大陸尋求發展,使兩 岸聯合出版達到頂峰。此時兩岸的出版 合作,不僅是版權買賣,雙方還在選 題、組稿、編輯組成等各方面開始實質 性合作;基本方式是臺灣業者至大陸尋 求好的題材、優秀的作者,很多圖書的 選題由雙方共同完成,由大陸作者編撰 成稿,在臺灣排版、印刷、發行。. 學. 1993~1997 年,正式雙向交流: 兩岸出版合作從版權授受提升到共同 規劃選題、委託組稿、專案合製等, 各種合作模式推陳出新。. Ch. engchi. 1998 年~迄今,大陸出版水平迅速躍 升,兩岸合作更為活躍: 大陸推動將出版產業從計畫經濟轉型 至市場經濟;同時,進行產業整合, 人事年輕化,組織集團化,大力推展 「出版國際化」戰略。兩岸加入 WTO 後,臺灣出版產業展開進一步合作模 式,共同針對個案合作,或合資成立 文化行銷公司,或合資經營書店等。. i n U. v. 深入合作期(2000~2003 年): 因大陸尚不允許臺商在大陸投資出版 社,於是臺灣業者與大陸業者的合作型 態改為:合資成立出版公司從事出版業 務、合資成立圖書公司從事圖書發行業 務、在大陸設立辦事處從事資訊蒐集與 聯繫工作。. - 12 -.

(18) 跨區經營競爭期(2004 年~迄今): 兩岸交流日益頻繁,出版已進入實質性 合作階段;且因兩岸相繼加入 WTO, 面對出版必須逐步開放的壓力,華文出 版圈勢必出現整合,跨地區重新整合的 出版集團於是形成。 資料來源:許鐘榮, 「兩岸出版交流的回顧與前瞻」 ,2004 兩岸圖書出版合作研討 會專輯(九)。李錫東,「臺灣啟航、大陸圓夢-大陸出版合作探索與 契機」,兩岸出版交流 20 年專輯。 第三節. 兩岸出版交流之重大轉變契機. 政 治 大. 兩岸這 20 多年來的出版交流,期間曾歷經 2000 年及 2008 年兩次政黨輪. 立. 替、2001-2002 年兩岸分別加入 WTO 及 2010 年兩岸簽訂 ECFA 協議等重大事. ‧ 國. 學. 件,這些事件對兩岸出版交流政策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又是否成為兩岸出版交流 轉變的契機呢?茲分述如下:. ‧ er. io. sit. y. Nat. 一、2000 年及 2008 年政黨輪替. 兩岸出版重新交流之初,因為兩岸間彼此仍懷有相當的戒心,且因為圖書具. al. n. v i n 有散佈言論、思想的特性,所以兩岸出版交流仍是被嚴格管制的,交流的步伐也 Ch engchi U 始終只能停留在版權貿易與合作組稿編撰上。. 2000 年政黨輪替,民進黨執政時期,一般認為兩岸相關政策及活動將會緊 縮,但這緊縮的政策,對原本就邁不開腳步的出版交流似乎沒有任何的阻礙。究 其原因:一是以當時的時空背景,兩岸對出版品的管制本就相當嚴格,根本沒有 再緊縮的空間;二是因為出版產業的總產值過小,使得這產業從來都不是執政當 局關注的焦點。且在當時,臺灣出版產業的營運狀況大好,依兩岸的出版及創作 環境來說,臺灣絕對是站在優勢的地位,就連大陸業者要購買國外圖書的版權, 大多還是得透過臺灣業者的協助;因此,業者也樂於政府的不關注,而依原有的 - 13 -.

(19) 交流模式繼續運作。. 雖然在民進黨執政的這 8 年內,兩岸間整體交流活動的腳步確實是較慢的, 但因著時勢的變化,兩岸出版交流卻有了更進一步的具體作為:1. 2002 年,兩 岸合資在福州合資成立「閩台書城」 ;2. 2003 年,依著業者及民眾的需求,政府 修改許可辦法,開放大陸地區大專專業學術簡體字版圖書進口銷售;3. 2004 年, 業者開始組團每年參加北京圖書訂貨會;4. 2005 年,兩岸開始合作辦理海峽兩 岸圖書交易會,這個圖書交易會的特色是只有兩岸的業者參加,且由兩岸輪流主 辦,一年在廈門、一年在台北舉辦。. 政 治 大 上述具體交流作為雖是在民進黨執政時期所為,但一般認為這些開放或進一 立. ‧ 國. 學. 步的交流,只是因時勢變化而自然水到渠成,無關乎民進黨對兩岸出版交流所持 的態度。更明白的說,因為出版產業本就是長期不受政府重視的產業,不論是國. ‧. 民黨或民進黨時期皆然。. y. Nat. er. io. sit. 但政黨輪替對兩岸出版交流也不是完全沒有影響的,這影響主要展現在大陸 方面對我的態度上。依據業者在實際交流上的經驗,他們覺得或許是因為兩岸的. al. n. v i n 交流已有一定之基礎與信賴,或許是陸方對馬政府所釋出的善意,近年來大陸對 Ch engchi U 臺灣圖書的進口審核有比較寬鬆的趨勢,且在 2010 年將臺灣業者參加大陸書展 的展位租金比照大陸國內業者收費。. 二、2001-2002 年兩岸分別加入 WTO. 大陸及臺灣分別在 2001 年及 2002 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而該組織的基本理念之一即是「無歧視之貿易」 ,意指所 有會員國在對外關係上,須對來自所有會員之貨品給予同等最優惠待遇之「最惠 國待遇」(Most-Favored-Nation Treatment);在對內關係上,則須對自會員進. - 14 -.

(20) 口之貨品給予與本國貨品同等待遇之「國民待遇」(National Treatment)。依據 此 WTO 的理念,兩岸交流應可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彼此間的出版限制也應有相 繼可開放的空間。 臺灣在加入 WTO 的服務業承諾中10,明確的列出了「出版服務業」、「批發 銷售服務業」 、 「零售服務業」等開放項目。其實,臺灣自 1999 年 1 月 25 日廢除 「出版法」後,出版就已形同完全開放,完全的出版自由、言論自由;對出版品 內容尚有管理規範的,僅剩「刑法」第 235 條11有關猥褻出版品之規定,及「出 版品及錄影節目帶分級辦法」之分級規定,此即是為加入 WTO 後的全面開放預 做準備。.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2002 年,臺灣加入 WTO,即承諾開放外國人投資經營出版服務業,也承諾 在入會時即施行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TRIPS)協定。只是以上開放的對象. ‧. 不包括大陸出版品及大陸資金。. y. Nat. er. io. sit. 一般認為臺灣加入 WTO 的承諾,對出版市場的衝擊應該有限12,因為臺灣 的出版業本來就沒有市場限制(大陸、港澳地區除外),且出版品相對於其他消. al. n. v i n 費品,有很大的地域性,非本國的出版內容,原則上不易打入當地市場。另一方 Ch engchi U 面,入會後紙張進口關稅降為零,可降低印製成本,對臺灣出版業來說是一利. 多;且早臺灣一步加入 WTO 的大陸,因應入會承諾所須釋出的龐大華文出版商 機,將加速「大中華」出版市場的形成,這對同文同種的臺灣出版業更是一大 利多。. 10中華經濟研究院(臺灣. WTO 中心/http://taiwan.wtocenter.org.tw/WTOissueKMSStr.asp?id=34)表列之. 「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服務業特定承諾表及最惠國待遇豁免表」。 11刑法第. 235 條:散布、播送或販賣猥褻之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或公然陳列,. 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聽聞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三萬元以下罰金。 12張瓊芳, 「目標大華文市場---後. WTO 的出版生態」,臺灣光華雜誌,2002 年 2 月,P82。 - 15 -.

(21) 但參照 2001 年底大陸加入 WTO 的服務業承諾13,其中僅就「配銷服務」及 「零售服務」列出開放期程,而未將「出版服務業」納入具體開放內容,也沒有 外商入股出版社或開辦雜誌報刊的具體開放期程。換句話說,大陸即使加入 WTO,但對各國出版業、包括臺灣出版業所最引頸企盼的「出版」,仍因可能涉 及意識型態而有諸多限制,不輕言開放;原則上就是一切外資都不准進入編輯業 務。. 另就書、報刊批發和零售市場部分,大陸依入會承諾分階段逐年開放,並取 消對外資分銷企業在數量、地域、股權方面的限制:2003 年 5 月 1 日開放書、. 政 治 大. 報、刊零售市場,2004 年 12 月 1 日開放書、報、刊批發市場,2006 年 12 月 1. 立. 日開放書、報、刊總發市場;只是依據「外商投資圖書、報紙、期刊、分銷企業. ‧ 國. 學. 管理辦法」規定,批發業註冊資金不得少於 3,000 萬人民幣,零售業的資金不得 少於 500 萬人民幣,且外資書店只能銷售大陸出版的圖書報章雜誌。. ‧ sit. y. Nat. WTO 的「無歧視之貿易」原則,在兩岸出版上都不完全適用,兩岸間的出. al. er. io. 版交流阻礙並未因兩岸相繼加入 WTO 而減少,依舊阻礙重重。因為臺灣出版業. v. n. 的全面開放是將大陸除外的;而大陸對出版業則仍是堅持嚴格把關,甚至不排除 引用 WTO「排除條款」。. Ch. engchi. i n U. 三、2010 年兩岸簽署 ECFA 協議. 繼 WTO 之後,ECFA 再次燃起出版業者期待改變兩岸出版交流現況的希望。 臺灣與大陸簽署 ECFA 協議,目的是要讓商品得免關稅進入大陸市場,以擴大臺 灣產品在大陸市場的占有率,但臺灣同時也必須提高免關稅商品的比例,並大幅 開放市場給大陸。簽署這樣的協議當然是有所得亦有所失:得的是大陸應給予臺 灣較大的優惠,讓臺灣的產業得以在大陸有較好的發展機會;失的是,臺灣若開 13同註. 10 表列之「中國大陸入會服務業承諾彙總表」。 - 16 -.

(22) 放陸資入臺,現有產業體系勢必將受到重大衝擊。. 以出版產業來說,大陸 13 億人口的華文市場,當然是華文出版的兵家必爭 之地,臺灣業者希望大陸可以對臺開放一定的書號和刊號,讓臺灣圖書、雜誌得 以在大陸出版發行,也希望大陸可降低臺資投入出版批發或是零售的資本額,讓 以中小型企業為主的臺灣出版業得以有足夠的能力進入大陸市場;暫且不論大陸 對出版領域的管控是否有放寬的可能,單以相對於我們要求大陸開放的部分來 說,臺灣的出版產業可以提出什麼樣的交換條件,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 政 治 大 所期待的是大陸對臺的單方開放、但臺灣不對大陸開放,或是等大陸先開放了再 立 也許就是因為臺灣出版業根本沒有相對的交換條件可以提出,所以大多業者. ‧ 國. 學. 說,這樣完全不對等的條件,除了陸方願意「讓利」外,根本是不可能達成的。 而且目前有關圖書出版議題仍尚未列為兩岸 ECFA 協議的項目,所以想藉由. ‧. ECFA 協議來促成兩岸出版的進一步交流,恐怕還得再等一段時間。. y. Nat. er. io. sit. 再者,以圖書出版這種在大陸屬高度管制的行業,對外、包括對臺的任何一 步開放都是相當謹慎的。2010 年 9 月,大陸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來臺參. al. n. v i n 加第 6 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及新聞局長江啟臣藉機為 Ch engchi U. 臺灣出版業者請命,提出包括保障智慧財產權、取得雜誌刊號、審批制度行政程 序鬆綁及來臺採購臺灣出版品等不必經過兩岸協商就可立即放寬的議題。對此, 鄥書林仍是未給予任何直接允諾,只是一再重申:兩岸出版業合作可以秉持「先 易後難,循序漸進」,能做的先做起來;已承諾做的,就認真做好;不能做的, 可以先列出來,共同商量,本著務實態度,一步步向前推進14。. 14「台書登陸. 鄔書林:先易後難」,聯合報,2010/9/16。「江啟臣會鄔書林 談出版交流困境」, 中國時報,2010/9/19;「兩岸出版高層昨閉門晤談」,工商時報,2010/9/19。 - 17 -.

(23) 第三章 第一節. 研究設計. 研究方法. 本研究除採行文獻分析法外,還將佐以質化研究方法之訪談法。質化研究亦 稱為田野研究或實地研究(field research),最常使用的方法包括:訪談法、焦 點團體法、觀察法、檔案紀錄法、田野研究等。. 一、文獻分析法:. 治 政 大 所謂「文獻分析法」就是根據研究範圍與分析對象,進行資料的廣泛蒐集, 立. 了解同一主題所做過的相關研究,並彙整相關資料與個案文獻,以建構研究主題、. ‧ 國. 學. 研究方法、研究假設及未來研究方向等。本研究中,主要蒐集之資料包括:臺灣. sit. y. Nat. 刊。. ‧. 出版產業現況資訊,以及與兩岸出版交流相關的法令規範、研究論文、報告及期. n. al. er. io. 文獻(existing documents)的來源可分為一手資料、二手資料及書目性工具。. i n U. v. 第一手資料是以原始格式呈現的資訊,包括官方文書、檔案、訪談及自傳等;第. Ch. engchi. 二手資料則是針對第一手資料提出解釋及見解的新成品,或是經過邏輯分析比對 的統計資料,包括專書、期刊、論文、研究計畫報告、報紙、網站資訊等;書目 性工具則是將大量相關資訊加以組織分析的應用工具,包括百科全書、字辭典等。. 為使本論題所採用之資料具有正確性及周延性,主要引用資料為兩岸政府所 公布之出版相關法規、政策及統計數據等第一手資料。臺灣部分的資料主要來源 包括《中華民國出版年鑑》 (2003-2010 年)、《97 年圖書出版產業調查》 、 《2007 年 圖 書 出 版 及 行 銷 通 路 業 經 營 概 況 調 查 》、《 臺 灣 文 化 創 意 產 業 發 展 年 報 》 (2007-2010 年) 、 《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全球資訊網》 (http://info.gov.tw)、. - 18 -.

(24) 《臺灣出版資訊網》 (http://www.tpi.org.tw)等;大陸部分的資料主要來源則為 《中國出版年鑑》 (2005-2010 年)、《中國圖書年鑑》 (2007-2010 年)、《2010 年中國文化發展產業報告》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網站(http: //www.gap.gov.cn)等。. 有關本論題的二手資料部分,因為探討「兩岸出版」的專書及論文並不多, 且多數著作已年代久遠,故能擷取之資料相當有限。主要引用兩岸出版論述專 書: 《兩岸暨港澳出版事業的發展與整合》 、 《臺灣出版史》、《版權貿易與華文出 版》、《出版與文學~見證二十年海峽兩岸文化交流》、《世界華文出版業》等,. 政 治 大. 以及兩岸出版相關單位委託業界或學界所做的各項研究報告,或是出版業者、學. 立. 者、產業記者在報章雜誌或網路所發布的文章及評論等。. ‧ 國. 學. 二、深度訪談法:. ‧. y. Nat. 由於兩岸事務過於複雜,且大陸人治色彩濃厚,僅依據文獻資料研究分析恐. 談(depth interview),共同分享交流經驗。. n. al. Ch. engchi. er. io. sit. 難周全,故本論文將結合實務,與具有兩岸出版交流實際經驗的人士進行深度訪. i n U. v. 訪談法的實際運用,若不事先設定答案界限的前提,訪談過程中可能會激發 出許多研究者未曾想到的火花,而衍生出新的觀點或研究方向;但這種形式的訪 談,也可能會因為受訪者的主觀性影響而較為不客觀,為減少不客觀因素的干擾, 本研究將採半結構式進行,即事先設計好研究訪談大綱以降低主觀偏差的可能性。. 第二節. 訪談大綱及對象. 本研究的目的,在深入了解臺灣出版業者在進行兩岸出版交流時所面臨的問 題及對未來兩岸出版交流之期待,並希望就其所提出的問題與期待,研擬具體建 議供政府主管機關參考,故本研究的訪談對象將包括民間業者、學者及政府相關 - 19 -.

(25) 單位。是以,依訪談對象的不同,本研究分別設計了對民間單位及對政府單位的 訪談大綱如下:. 一、 民間單位訪談大綱 (一) 您(個人/公司/單位)與大陸之主要交流業務為何?(包括現在或 以前曾經) (二) 交流合作過程中是否曾遭遇阻礙或困難?如有,所遭遇之阻礙或困 難為何?如何解決? (三) 以後是否仍會與大陸業者合作?如會,對合作之期待為何?又怕遇 到什麼樣的阻礙?. 立. 政 治 大. (四) 兩岸正進行的 ECFA 服務貿易協議中,您認為下列何項出版問題應. ‧ 國. 學. 列為最優先要求大陸開放的協議項目? 例如:. ‧. 1. 擴大臺灣出版品的銷售通路,簡化臺灣圖書進口審核程序。. y. Nat. sit. 2. 降低臺灣出版業者投資大陸書、報、刊批發業及零售業的投資門. n. al. er. io. 檻。. i n U. 3. 降低臺灣圖書進口關稅(增值稅)。. Ch. engchi. v. 4. 開放大陸民眾瀏覽臺灣網路書店及出版社網站。 5. 其他建議事項。 (五) 在 ECFA 服務貿易協議中,臺灣有何相對項目可對大陸開放? (六) 在未來的兩岸出版交流合作中,臺灣出版產業的優勢為何?劣勢為 何? (七) 對未來兩岸出版交流合作之建議事項為何? (八) 在未來的交流合作中,對政府機關之期待為何?. - 20 -.

(26) 二、 政府單位訪談大綱 (一) 貴單位在兩岸出版交流中之主要角色為何? (二) 交流合作過程中,貴單位或業者所遭遇之阻礙或困難為何? (三) 面對這些阻礙或困難,貴單位將如何解決? (四) 兩岸正進行的 ECFA 服務貿易協議中,貴單位認為下列何項出版問 題應列為最優先要求大陸開放的協議項目? 例如: 1. 擴大臺灣出版品的銷售通路,簡化臺灣圖書進口審核程序。. 政 治 大. 2. 降低臺灣出版業者投資大陸書、報、刊批發業及零售業的投資門 檻。. 立. 3. 降低臺灣圖書進口關稅(增值稅)。. ‧ 國. 學. 4. 開放大陸民眾瀏覽臺灣網路書店及出版社網站。. 在未來的兩岸出版交流合作中,臺灣出版產業的優勢為何?劣勢為. (八). y. sit. 在 ECFA 服務貿易協議中,臺灣有何相對項目可對大陸開放?. al. v i n 貴單位對未來兩岸出版交流合作事項有何規劃? Ch engchi U n. (七). io. (六). er. 何?. Nat. (五). ‧. 5. 其他建議事項。. 業者所提出之對政府機關之期待,貴單位將如何因應?. 三、 訪談對象. 為確保研究之信度,避免研究太著重於某一方之意見而產生偏頗,本研究之 訪談對象將含括臺灣出版團體代表、業者、學者等民間單位及政府主管單位,經 由訪談過程擷取不同受訪者在兩岸出版交流中的經驗與看法,並請其就未來的兩 岸出版交流政策及競合關係提出建言。受訪者之基本資料如表2:. - 21 -.

(27) 表2:訪談對象基本資料 代號 受訪者(單位)背景說明 A. 業者/高階主管 圖書貿易與出版為其與大陸之主要業務往來。. B. 業者/高階主管 將臺灣圖書出口至大陸為其主要業務。. C. 業者/高階主管 圖書貿易與出版為其與大陸之主要業務往來。. D. 業者/高階主管 將大陸圖書進口至臺灣為其主要之業務。. E. 出版團體/負責人 與大陸之往來主要為參與兩岸書展活動及出版論壇。. F. 出版團體/負責人(亦為業者) 除參與兩岸書展活動外,亦經營圖書貿易。. G. 出版團體/負責人(亦為業者) 除參與兩岸書展活動外,亦經營圖書貿易。. H. 學者/大學副教授 長期關注兩岸出版交流活動。. I. 政府人員/中階主管 大陸業務之政府主管機關。. n. al. Ch. y. sit er. io. 第三節. ‧. Nat. J-L.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政府人員/高階主管及承辦人 出版業務之政府主管機關。. engchi. i n U. v. 信度與效度. 質性訪談不只是要挖掘出訪談前已存在之客觀事實,更重視的是內容分析, 要從字裡行間推敲出話的意涵加以解讀,要從研究者與被訪者的互動中發現新的 意義與感受。而在這樣一個質性研究,要讓研究結果具有實質意義,就要對研究 的信度與效度提出說明。. 林 肯 和 古 巴 ( Lincoln and Guba,1985 ) 認 為 , 信 度 是 指 可 重 複 性 - 22 -.

(28) (replication),效度是指可靠性(dependability)、穩定性(stability)、一致性 (consistency)、可預測性(predictability)及正確性(accuracy),他們並提出 四種評估質性研究的標準:. 一、 確實性(credibility) :亦即內在效度,主要在評估研究結果的「真實價值」, 研究進行時可確保研究主題被正確的加以認定和描述。而要增加資料取得的 真實性可運用的技巧包括:增加資料確實的機會、研究同僚的參與討論、相 異個案資料的蒐集、資料蒐集上有足夠的輔助工具、資料的再驗性。. 政 治 大 經由受訪者所陳述的感受與經驗,能有效的做資料性的描述與轉換成文字陳 立. 二、 可轉換性(transferability) :亦即外在效度,指研究結果的可加以「應用性」 ,. ‧ 國. 學. 述,而可被應用於理解和研究情境相類似的情境。. ‧. 三、 可靠性(dependability) :亦即內在信度,指研究結果的「一致性」 ,檢驗研. sit. y. Nat. 究過程是否嚴謹與系統化,以提升研究發現的一致性。. n. al. er. io. 四、 驗證性(confirmability) :指研究發現的「中立性」 ,與「客觀性」相當,亦. i n U. v. 即研究者對研究資料不加入任何的個人價值判斷。. Ch. engchi. 本研究為力求達到信度與效度的要求,在進行研究訪談時,都會向受訪者表 示此為單純學術研究,目的在對兩岸出版產業之實務現狀做進一步了解,以為未 來之兩岸出版交流政策提供建言,所以希望大家可以就自己在兩岸交流上的經驗 毫無保留的表達。. 訪談前,將訪談大綱送交受訪者,讓他們對訪談之問題可有所了解,且可有 較為完整之準備。訪談過程中,除紀錄訪談重點外,亦在徵得受訪者同意後予以 錄音,並在訪談後隨即整理逐字稿,以求在記憶最完整時將最原始的資料加以留 存;而如有語意不清或不確定處,則再以電話或是電子郵件向受訪者再次確認, - 23 -.

(29) 以免資料失真。訪談紀錄在詳實整理後,還要加以分類、編號,讓讀者可從中對 照出受訪者的代表立場,以助於融入受訪情境系絡。. 另本研究,亦採取三角檢定(triangulation)的方式來做信度與效度之檢定, 所謂三角檢定就是在同一研究中採用不同的研究方式,蒐集不同的資訊來源或是 以多個分析者檢驗研究發現、或是使用多元的理論來詮釋資料。本研究之資料來 源有文獻參考及訪談紀錄,且訪談對象亦有圖書進出口業者、圖書出版業者、出 版相關團體負責人、學者、主管大陸之政府單位人員、主管出版之政府單位人員 等,經由此多元資訊的蒐集與交互檢驗,以提升研究之信度與效度。. 立. 研究倫理. 學. ‧ 國. 第四節. 政 治 大. 「研究倫理」是指研究進行時,必須遵守的研究規範與要求。本研究採質性. ‧. 研究,因受訪個案不多,也就特別注重以「人」做為研究對象時應遵守之規範,. y. Nat. 主要包括尊重個人意願、確保個人隱私、不違害研究對象身心、遵守誠信原則、. n. er. io. al. sit. 客觀分析及報告以及風險考量等:. i n U. v. 一、 尊重個人意願:基於保障個人的基本人權,任何被選為研究對象的個人,都. Ch. engchi. 有拒絕接受的權利;換言之,未經徵得當事人的同意,研究者不得逕行對其 進行研究,即使徵得同意,當事人亦可隨時終止參與。本研究之進行,均在 事先將訪談大綱傳送給受訪者,並告知訪談進行方式,並於徵得訪談對象之 同意後為之。. 二、 確保個人隱私:本研究涉及業者間之商業訊息,為保障受訪者之業務機密, 進行研究時遵守匿名(anonimity)及私密性(confidentiality)原則,前者 指研究者無法從所蒐集到的資料判斷出提供此資料的個人身分,後者則是指 外界無法探悉某一特定對象所提供的資料。本研究在訪談後之整理作業,即. - 24 -.

(30) 以代碼為每一筆資料的身分做到匿名的原則;且為遵守私密性原則,在研究 完成之後,研究者應儘速毀去原始資料的對照表。. 三、 不違害研究對象身心:不危害研究對象的身心是進行質性研究時最為重要的 一項倫理規範,不過本研究係就其公司或單位之業務內容進行訪談,對訪談 對象之身心不會有任何違害之虞。. 四、 遵守誠信原則:在進行研究的各階段,均不對訪談對象隱瞞自己的身分、研 究的目的及研究的程序等,因為隱瞞既違反了社會規範的誠信原則,也可能. 政 治 大. 對研究對象造成不愉快的後果。. 立. 五、 客觀分析及報告:研究倫理對如何確實保障讀者的相關權益,也有一定的規. ‧ 國. 學. 範,這規範主要包括研究結果的分析與報導兩項。在結果分析方面,研究者. ‧. 應客觀的將所獲得的相關資料,依據研究設計進行客觀分析,不可刻意排. y. Nat. 除負面、非預期的研究資料,使讀者能完整的掌握研究的結果;在結果報導. n. al. er. io. 的可信程度。. sit. 方面,研究者有義務將研究設計的缺失及限制詳細條述,使讀者瞭解研究. Ch. engchi. i n U. v. 六、 風險考量:本研究之主題,與研究者之業務相關,為避免不必要之爭議,應 經由客觀分析及報告對業務主管單位提出建設性之建議,對業務之執行始有 助益。. - 25 -.

(31) 第四章. 臺灣出版產業現況. 依據行政院新聞局所公布的「2010 年出版年鑑」、「97 年圖書出版產業調 查」15、「2007 圖書出版及行銷通路業經營概況調查」16及其他相關統計資料, 茲將臺灣出版產業現況分述如下:. 第一節. 臺灣出版業者狀況. 依財政部「財政統計月報」及新聞局「臺灣出版資訊網」資料,臺灣圖書出. 政 治 大 融風暴的影響,快速減少至 立1,729 家,2009 年則成長為 1,752 家,至 2010 年則. 版業者在 2006 年有 1,763 家、2007 年有 1,775 家,但在 2008 年因受到國際金. ‧ 國. 學. 有 1,763 家,由以上出版業者的家數來看,除金融風暴期間,出版業應是在穩定 中微幅成長,大致均維持在 1,750-1,770 家左右(詳如表3)。但這樣的成長狀. ‧. 況,相較於 2002 年至 2005 年間圖書出版業家數由 1,503 家增加至 1,739 家、平. sit. y. Nat. 均 5%以上的年成長率,已明顯呈現圖書出版產業的成長停滯。且依臺灣 ISBN. al. er. io. 國際標準書號中心的統計,這些圖書出版業者中,每年更只有不到 1,000 家的業. v. n. 者,可以維持 4 本以上的出書量;以 2008 年為例,出版 4 本以上書籍之業者為 822 家。. Ch. engchi. i n U. 表3:臺灣圖書出版業者家數 年度.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業者家數. 1,763. 1,775. 1,729. 1,752. 1,763. 成長率. 1.38%. 0.68%. -2.59%. 1.33%. 0.63%. 備註:2004 年與 2005 年圖書出版業者家數分別為 1,637 家與 1,739 家。 資料來源:財政統計月報、臺灣出版資訊網。 15 16. 「97 年圖書出版產業調查」係調查 2008 年之圖書出版產業概況。 「2007 圖書出版及行銷通路業經營概況調查」係調查 2006 年之圖書出版產業概況。 - 26 -.

(32) 另依據經濟部商業司統計,2010 年臺灣出版業者家數為 12,493 家,其統計 標準係依營利事業項目中列有圖書者,一般認為此定義太過寬鬆;出版年鑑之出 版業者家數雖採此數據,但在本研究中不予採用。. 比較「97 年圖書出版產業調查」及「2007 圖書出版及行銷通路業經營概況 調查」發現:2008 年圖書出版產業(不含行銷通路業)產值約為新臺幣 280.9 億元,與 2006 年 250.7 億元相比,整體產業產值呈現成長現象,但對照財政部 資料卻顯示,圖書出版業的總營業收入從 2007 年的 324.33 億元降至 2008 年的 322.30 億元;再觀察家數變化,2006 年調查時,每年出版 4 本以上書籍並可供. 政 治 大. 做調查母體之主要出版業者為 925 家,2008 年驟減至 822 家、減少 11%17,明. 立. 顯顯示整體市場需求不強,而產業在市場有限,競爭更加激烈的情況下,愈趨集. ‧. ‧ 國. 學. 中化。. 臺灣圖書出版產業雖有逐漸朝向大型集團化的趨勢,如城邦出版集團,但非. sit. y. Nat. 屬集團相關企業成員的業者目前仍佔大多數;依據調查報告,非屬集團相關企業. al. er. io. 成員的業者在 2006 年時高達 86.8%,在 2008 年時雖已明顯減少但也佔了. v. n. 63.8%。另就圖書出版產業的組織型態來說,則以有限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為多. Ch. engchi. i n U. 數,在 2006 年時佔了 80.3%,2008 年時佔了 73.3%;且不管從資金來源比例或 投入資金的比例皆以本國個人投資為主。就人力規模來看,圖書出版產業主要以 10 人以下的小規模企業居多,2006 年時是 70.3%,2008 年時是 53.8%;平均員 工人數在 2006 年時為 17 人,2008 年時為 24.6 人。就資本額來看,以 500 萬元 以下之企業規模較多,2006 年時約占 61.2%,2008 年時約占 55.0%。綜上,臺 灣出版產業的經營型態雖有朝向集團化的趨勢,但仍是以本土化且小規模企業為 主。. 17. 依據國家圖書館國際標準書號中心登記圖書出版數量 4 本以上者計。 - 27 -.

(33) 第二節. 臺灣圖書出版狀況. 近幾年來,臺灣每年出版新書的種數約為 4 萬種左右(詳如表4) ,2006 年 的新書出版種數更達到了 42,735 種的高峰,而在此之前,每年所出版的新書種 數都是或多或少的成長;但自 2007 年開始,每年出版新書的種數已呈現微幅下 降,像是 2007 年的 42,018 種,就較 2006 年 42,735 種減少了 1.68%,而 2008 年的 41,341 種又較 2007 年少了 1.61%,2009 年的 40,575 種更較 2008 年少 1.85%,但在 2010 年的出版種數增加了 6.73%、再創 43,309 的新高峰。 表4:臺灣圖書出版總量 2006 年. 出版種數. 42,735. 42,018. 41,341. 1.83%. -1.68%. -1.61%. 成長率. 2009 年. 2010 年. 40,575. 43,309. -1.85%. 6.73%. ‧. ‧ 國. 立. 學. 年度. 政 治 大 2007 年 2008 年. 資料來源:行政院新聞局 2010 出版年鑑、臺灣 ISBN 國際標準書號中心新書資. y. Nat. n. al. er. io. sit. 訊網。. i n U. v. 從連續幾年來的新書出版種數、圖書出版業者家數,及財政部所公布的圖書. Ch. engchi. 出版業總營業收入從 2007 年的 324.33 億元降至 2008 年的 322.30 億元等數據 資料,顯示臺灣出版產業在 2006 年至 2009 年間,確實已呈現明顯的衰退趨勢, 但在 2010 年以後,因為圖書出版種數(詳如表4)及進出口銷售額(詳如表5) 的增加,這種衰退的趨勢似已有了轉機。. 第三節 臺灣圖書進出口狀況 臺灣地區的國外圖書進口總額,向來較國內圖書出口總額高出許多,不論貿 易額是成長還是衰退,進口金額都維持在出口金額的 2~3 倍;根據經濟部國貿 局的進出口貿易統計,我國圖書在 2008 年的出口金額約 4,413 萬美元、進口金. - 28 -.

(34) 額為 11,298 萬美元,2009 年的出口金額約 4,958 萬美元、進口金額為 10,101 萬美元,2010 年 1-11 月的出口金額約 5,699 萬美元、進口金額為 9,667 萬美元。 (詳如表5) 另就臺灣圖書進出口地區分析:從進口數量來看,進口最多的地區是英語系 國家,美國及英國的進口比例超過半數,而由中國及香港兩地進口的中文書亦占 有相當的份量;從進口金額來看,排行前幾名的分別是美國(34.8%)、英國 (21.0%)、中國及香港(13%)、日本(9.7%)、新加坡(9.0%)。 臺灣圖書的出口地區,以美國為最大宗、約占出口金額的 1/4,其次是華文. 治 政 陸、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的臺灣圖書則較少。大 立. 社會地區,以香港為最主要,再來是馬來西亞、新加坡,而出口至日本、中國大. ‧ 國. 2008 年. sit. y. 1-11 月. n. al. er. io. 期. 金額 增減比%>同 期. 進口. 2009 年. 149,104,765 148,457,414 157,109,257 150,591,750 153,662,074. 金額 增減比%>同. 出口. ‧. 2007 年. Nat. 貿易. 2010 年. 2006 年. 年度. 學. 表5:臺灣圖書進出口貿易統計(單位:美元). -3.985. Ch. i n U. -0.434. 5.828. 36,405,144. 38,820,768. 3.177. 6.635. v. -4.148. 10.846. 44,128,596. 49,580,182. 56,987,621. 13.673. 12.354. 23.438. engchi. 112,699,621 109,636,646 112,980,661 101,011,568 96,674,453. 金額 增減比%>同 期. -6.090. -2.718. 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臺灣出版資訊網。. - 29 -. 3.050. -10.594. 5.787.

(35) 第四節. 臺灣圖書版權交易狀況. 圖書版權交易在臺灣並無確切的統計數據,但依據「2007 圖書出版及行銷通 路業經營概況調查」及「97 年圖書出版產業調查」,臺灣購買圖書版權的主要來 源地,一直是日本、美國及大陸,只是在 2006 年時三者的排名是日本 5,876 種、 美國 1,726 種及大陸 1,193 種,而 2008 時三者的排序變成了日本 3,931 種、大 陸 2,508 種、美國 2,137 種,臺灣與大陸的版權交易數已超過了美國(詳如表6) 。. 表6:臺灣圖書版權來源地區排名~以購入圖書版權種數排序. 立. 政 治 大. 2008 年. 種數. 排行. 購入版權來源地區. 種數. 1. 日本. 5,876. 1. 日本. 3,931. 2. 美國. 1,726. 2. 大陸. 2,508. 3. 大陸. 1,193. 3. y. sit. e n g c4h i. 319. 美國. 2,137. 韓國. 631. er. n. Ch. ‧. io. al. 學. 購入版權來源地區. Nat. 排行. ‧ 國. 2006 年. i n U. v. 4. 韓國. 5. 英國. 318. 5. 英國. 381. 6. 法國. 247. 6. 法國. 83. 其他地區. 313. 其他地區. 121. 資料來源:2007 圖書出版及行銷通路業經營概況調查 P202、97 年圖書出版產業 調查 P228。. - 30 -.

(36) 在臺灣圖書版權售出部分,大陸亦是主要買家。2006 年,臺灣地區圖書版權 售出總種數是 1,870 種,其中銷售至大陸的有 1,296 種、占整個版權售出種數的 69.3%,2008 年售出總種數為 2,928 種,其中銷售至大陸的有 1,687 種、占整個 版權售出種數的 57.6%(詳如表7)。 表7:臺灣圖書版權銷售地區排名~以售出圖書版權種數排序 2006 年. 排行. 售出地區. 1. 大陸. 種數. 香港澳門. 售出地區. 種數. 大陸. 1,867. 政 治 大 1 1,296 2. 亞洲其他地區. 美國. 120. 3. 新加坡. 78. 4. 6. 新加坡. 204. y. al. n 亞洲其他地區. 314. Ch. e n g c5h i. 18. 13. 6. 韓國. 174. 其他. 118. 日本. 72. er. io. 5. ‧. 331. Nat. 韓國. sit. 4. 排行. 學. ‧ 國. 立. 3. 2. 2008 年. i n U. v. 資料來源:2007 圖書出版及行銷通路業經營概況調查 P208、97 年圖書出版產業 調查 P234。. 而在臺灣圖書版權售出的種類上,2006 年時以兒童讀物種數為最多、有 701 種,其次為電腦與資訊科學類、有 379 種,第三名為小說類、有 291 種;2008 年時則以小說類種數最多、有 300 種,其次為電腦與資訊科學類、有 296 種,第. - 31 -.

(37) 三名為心理勵志類、有 278 種(詳如表8)。. 表8:臺灣圖書版權售出類別排行 2006 年. 2008 年. 排行. 類別. 售出種數. 排行. 類別. 售出種數. 1. 兒童讀物. 701. 1. 小說. 300. 2. 電腦與資訊科學. 379. 2. 電腦與資訊科學. 296. 3. 小說. 291. 3. 心理勵志. 278. 4. 醫學家教. 156. 4. 學. 231. 5. 語言. 112. 5. 教科書. 63. 6. 文學. 8. n. al. sit. 文學. 223. er. 7. io. 休閒旅遊. 229. y. Nat. 6. 商業. ‧. ‧ 國. 立. 政 治 大. Ch. v i漫畫書 n U. 37. 7. 社會科學. 27. 8. 兒童讀物. 196. 9. 漫畫書. 25. 9. 休閒旅遊. 138. 10. 總類. 24. 10. 社會科學. 128. engchi. 217. 資料來源:2007 圖書出版及行銷通路業經營概況調查 P209、97 年圖書出版產業 調查 P235。. - 32 -.

(38) 第五節. 兩岸出版產業比較. 要談兩岸出版交流,當然仍須就兩岸出版產業的型態做一比較,從其基本上 的差異,觀察兩岸出版交流的困境。. 臺灣是出版自由、言論自由的地區,所以僅 2,300 萬的人口,就有 1,700 多 家的出版社,每年出版 4 萬多種新書,年產值約為新臺幣 280.9 億;且這些出版 社多屬個人投資,其中 5 成 5 以上屬資本額 500 萬以下的中小型企業。但大陸對 出版及言論都予嚴格管控,所以 13 億人口,僅有 580 家出版社,每年出版圖書. 政 治 大 幣)以上;大陸出版社原則上屬於國營,惟自 1992 年開始配合整體政策走向集 立. 約 30 萬種、其中包括新書近 17 萬種,年產值在 1,000 億人民幣(5,000 億新臺. ‧ 國. 學. 團化而漸有商業化的趨勢,並漸有自負盈虧的壓力。. ‧. 而就兩岸出版品本身來看,兩岸出版品各有其擅場,一般來說:臺灣出版品. y. Nat. 內容的豐富、多元、開放為大陸所不及,在印刷、美編上也較具巧思;大陸出版. er. io. sit. 品則因受管制而使題材內容及面向均有所限制,印刷美編也尚不如臺灣,但這差 距在近年來已被快速的拉近,且大陸作者及翻譯者眾多,在圖書的原創性及外書. al. n. v i n 中譯的速度上都略優於臺灣。另就最實質的圖書價格來看,大陸書價約為臺灣書 Ch engchi U 價的三分之一,這對廣大的讀者群來說可是具有相當的吸引力;只是大陸書價近 來也因其經濟起飛、物價上漲的壓力,而漸有上揚之趨勢,像是 2011 年大陸報 紙和雜誌售價的預估漲幅就已高達 20%18。. 再就兩岸政府對出版產業之輔導政策來看,臺灣因為將出版產業歸屬於自由 經濟、商業貿易行為,所以基本上不多加干涉。對優良出版品的獎勵,就是每年 例行舉辦的金鼎獎、優良中小學課外讀物推薦等;在對內行銷上,就是舉辦好書 推廣、讀書月活動等;在對外行銷上,則是編列預算,輔導業者參加德國法蘭克 18. 「大陸新聞類雜誌 開年漲 20%」,經濟日報,2011/01/04。 - 33 -.

(39) 福、義大利波隆那等國際大型書展;在對大陸的行銷上,因地點較為敏感,則是 以編列補助款的方式,補助出版公協會帶領業者至大陸參展,但這補助款每年的 預算額度,在新聞局就只有 70 萬。. 大陸因為將對出版產業的輔導視為政治工作的一環,對出版產業一方面是嚴 加管控,另一方面則是傾全力加以輔導行銷。在對內部分,中國大陸在十一五19文 化發展綱要中,就提出了農村書屋的計畫,預計在各地農村廣設 20 萬個書屋, 每個書屋至少有圖書 1,000 冊,報刊 30 種,以及音像製品等,這樣一來既可提 高農村民眾的知識水準,另一方面也可促進出版產業的發達。在對外部分,大陸. 政 治 大. 除在世界各地廣設「孔子書院」 ,加強簡體中文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外,也協助和補. 立. 助出版業者將出版品譯成外文對外行銷;而在國際各大書展上,大陸更是大手筆. ‧ 國. 學. 的設置中國館,並派出大批的出版人士到場協助行銷;在對臺的行銷上,每兩年 在臺舉辦一次的「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 ,整個展出費用幾乎是由大陸全額支付,. ‧. 且均由出版總署的署長或副署長20親自率領五、六百人的參展團來臺參展。. sit. y. Nat. al. er. io. 兩相比較之下,臺灣政府對出版產業的關注確實是不如大陸。為挽回這樣的. v. n. 頹勢,文建會在 2010 年開始,已選在美國洛杉磯及波士頓兩地先行設立「臺灣. Ch. engchi. i n U. 書院」 ,加強正體中文在海外的行銷,而新聞局在 2010 年也編列預算,對出版品 行銷加強補助。只是這些政策的執行成效如何,仍有待後續觀察。. 19. 20. 中國大陸自 1950 年代開始推行五年計畫,以五年為一期推動經濟發展, 「十一五」即第十一 個五年計畫,施行期程自 2006 年至 2010 年。 2006 年第二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由大陸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于永湛率領 300 多位大陸出 版人士來臺;2008 年第四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由大陸新聞出版總署柳斌杰署長率領 500 多位大陸出版人士來臺;2010 年第六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由大陸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鄢 書林率領 600 多位大陸出版人士來臺。 - 34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按區域及樓宇建成年份統計之住宅單位平均成交價(不包括中間移轉及尚待重估價值的樓宇

二、高壓氣體用途甚廣,各事業單位大多使用以作為生產製程之消耗性原、物

一、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二、 承辦單位:臺北市新民國中 三、 協辦單位:臺北海洋科技大學 四、

簡化內、外部作業流程,擴大本機關(單 位)或第一線機關(單位)服務措施的運 作彈性,提升服務效率。. (二)跨機關(單位)整合(50

二十一、其他經 直轄 市、縣 (市)政 府或其 委託計 畫之社 工人員 訪視評 估確有 經濟困 難,且有 就業意 願之失

行政院於八十二年十月七日函頒公共工程施工 品質三層級管理制度;第三層級品管工程施工 查核為工程主管機關或工程會,第二層級品管 品質保證為工程主辦單位或監造單位,第一層

市、縣 (市)政 府或其 委託計 畫之社 工人員 訪視評 估確有 經濟困 難,且有 就業意 願之失

市、縣 (市)政 府或其 委託計 畫之社 工人員 訪視評 估確有 經濟困 難,且有 就業意 願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