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國中科技教育的困境看國小科技教育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國中科技教育的困境看國小科技教育"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從國中科技教育的困境看國小科技教育

* 林佳全 * 高雄市左營區文府國民小學總務主任 壹、 前言 最近九年一貫課程的改革正如火如荼的展開,已往的工藝教育名稱在上一次 的課程改革中被定名為「生活科技」,為了因應九年一貫教育,統整課程及減少 分科過細的缺失,這一次的改革把科技教育和科學教育合併成一科,名稱為「自 然與生活科技」。 過去科技教育因為「工藝」名稱的關係始終擺脫不了藝能、副科的陰霾,此 次的課程改革,雖然尚有許多的疑難不易排解,但是從把科技教育和科學教育並 列,澄清一般人對科技教育的觀念上,它絕對是正面的,值此教育變革的歷史時 刻,如果我們能面對過去國中科技教育教育的困境,以獲取教訓,那麼將來在國 小科技教育的實施將會更順利。 貳、 國中科技教育實施的困境 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對國中科技教育人員來說是個期待,卻也充滿許多的 迷惘,當本學年度國中正式實施課程時,在現實的情境裡發現仍面對有以下的困 境: 一、 教育面的困境 (一)科技課程內涵範圍過大 科技教育所面對的問題非常廣大,俗語說「滿天全金條,要拿沒半條」可說 是非常好的寫照,一般說來科技內涵可分成科技與生活、營建與製造、資訊與傳 播、能源與運輸等,但因時代與社會變遷迅速其內容有可能會隨時增加與更新, 如最近「急性嚴重呼吸道症候群(SARS)」的擴散所引起的恐慌,我們可以了解, 醫藥與生物相關科技原來是和我們如此息息相關,因此未來把醫藥與生物相關科 技納入科技教育的主題已是不能阻擋的趨勢,在此情況下科技教師要如何把最近 的科技新知,正確的教導學生認識,以及科技教師是否有足夠的科技新知及能 力,都是科技教育所面臨的難解問題。

(2)

(二)科技變化太快,課程內容易與時代脫節 科技的變化可以由科技教育內容的更新脈動感受到,我國科技教育受美國科 技教育思想的影響很大,民國 42 年台灣師大成立工教系,引進美國韋伯(Wilber) 的理念並以手工及勞作做為主要課程,民國 52 年改變手工及勞作的課程,以美 國的工藝(industrial arts)為參照標準,強調工業社會的知識和技能(羅文基, 1987)。其後由於科技的發展及社會的變遷,「工藝」一詞無法涵蓋目前整個課程 的需要,且易使人誤認其課程內容只在手工藝層面,教育部於民國 82 年將「工 藝」課程改名為「生活科技」,並於 87 學年度開始實施「生活科技」課程。 其 後為了九年一貫課程統整的需要,名稱更改為「自然與生活科技」至今,在短短 的五十年中為了反應社會的需要,更改了課程名稱四次,內容從勞作、工藝、生 活科技到自然與生活技,科技教師在感受課程名稱轉變的同時,內容是否隨著科 技的發展進步而更新,還是以不變應萬變,以過時的工藝課程充當科技課程? (三)進修管道狹窄 當科技教師歩出校門,投入科技教育行列的同時,其專業的成長問題就立時 湧現,我們知道科技的發展一日千里,科技教師如果不求自我的成長將有如「在 現代,以過去的經驗去教授學生,適應未來的社會」期間所產生的科技落差將非 常驚人。 今日科技教師所面對的問題,從筆者和高師大工碩二的國中科技教師們討論 中得知,除了少數幾所生活科技教育重點學校有在其校內舉辦相關於科技教師的 成長研習外,教育主管單位及學校本身所舉辦的相關研習不是沒有,就是非常稀 少。 科技教育在大環境的忽視下,教師除了自己力求上進與突破外,進修似乎是 非常艱辛的一條道路。 (四)科技淪為自然的配課工具,科技教育人員流失 在一般國中的教師排課中,科技教師往往是非常尷尬的一群,因為他們上的 課是「副科」不僅學校及家長不重視,連學生也不在乎,有上沒上都無傷大雅, 只要不影響學生「主科」就算是把課「借」出去都是非常稀鬆平常的事情,為了 調整好上課節數或安插不適任的部分教師上課,生活科技課程不一定是由科技教 師來主導;在此不受重視的環境下有部分的教師只好另謀出路,在其他較受重視 的領域發展,試圖找回自己教師的尊嚴及使命!

(3)

(五)課程被其他領域涵蓋 九年一貫課程起跑,原本以為科技和自然終於可以並駕齊驅擁有同樣地位的 科技教師們突然發現,「生活科技不見了」原來「自然與生活科技」合為一個領 域,結果是全部變成自然,所以有了「抓緊教科書」、「先有量,才談質」的呼籲 (李隆盛,2002)。 不可否認的是,在升學主義掛帥的現實情境下,科技終究不是社會注目的亮 眼星星,有多少人有足夠的科技素養來規劃教科書內自然與科技應有的比例?科 技和自然融入同一領域後該如何呈現課程的內容?尤其是在教科書開放各出版 社編輯後,審核是否落實科技該有的份量與比例?該抓緊教科書(李隆盛, 2002),否則當內容都快不見了,如何要求科技的教學品質? (六)教師缺乏主動學習的動機,教學策略僵化 科技教育在大環境下被忽視,對一般科技教師而言在精神上倍受打擊,加上 進修管道狹窄,科技變化過快讓人無所適從,有許多教師紛紛在心中燃起不如歸 去的意念,要學的知識不僅廣,而且變化又快,學了以後又少有人願意重視,所 以有部分教師在學習動機上會因環境影響而較缺乏。 少了學習動機,科技教師自我的成長就相對遲緩,以過去在學校所學的舊經 驗來面對現代科技教育,所採用的教學策略有部分科技教師仍然不脫半成品製作 及「講解-示範-操作」的模式(羅文基,1986),僵化的教學策略有如惡性循 環,使得科技教育更難在社會獲得認同。 二、 社會面的困境 (一)科技教育理念的貧乏 科技的本質是什麼?科技教育的概念是什麼?當我們的科技教育一直都以 美國的科技課程為標竿時,我們要如何去落實本土的科技教育?林前部長在說明 九年一貫課程時說過:「要學生放棄背不動的書包,及培養學生帶著走的基本能 力」。科技的理念是培養學生什麼樣的基本能力?如何評鑑出學生能力? 台灣已是一個工業化的社會,科技產品行銷全世界,我們的學生及家長使用 科技產品卻不知道科技教育是什麼,我們的官員強調科技產業對台灣重要卻不重 視科技教育的實施,歸因究果,這些都是科技教育理念的貧乏所致,一個科技島 嶼沒有本土的科技教育,正如一部巨大的動力機械少了駕駛一般,難以發揮科技 所應帶來的正面效能,科技教育不應只是科技教師重視,家長及他科教師漠視、

(4)

學生忽視而教育當局近視才是。 (二)升學主義掛帥,社會漠視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是有士大夫的觀念,讀書 的目的就是考試成績好,進入好學校,拿到好文憑以便往後有較好的工作,在此 環境下,科技教育因為不是考試科目自然就變成社會所漠視的學科。 三、 經濟面的困境 (一)景氣不佳,教育經費縮減 近幾年來因為經濟景氣的低迷,加上九二一大地震及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事 件,經濟景氣有如雪上加霜,台灣甚至出現二、三十年來首度的經濟負成長,失 業人口暴增,教育經費自然隨著政府預算的困難而縮減。 (二)科技產品造價高,經費困難 今日在校園所用的教學設備,大多為過去工藝時代的機器或是手工具,為配 合現代生活科技課程的實施,必須新購科技設備,然而這些科技設備造價都相當 昂貴,且所使用的期程因科技產品的更新快速,所以可使用的年限也相當有限, 在此困境下使得學校實施科技課程時往往空有理想,卻不得不向現實低頭。 四、 政策面的困境 從工藝轉為生活科技不過僅僅數年的時間,因九年一貫課程的推出,使得生 活科技和自然同列同一個領域,雖然名稱似乎是沒有改變,但其間所代表的意涵 卻有相當大的不同,科技教育人員在如此短的時間中,必須去適應兩種不同的改 革,其產生的壓力及無可適從的感覺,往往會令人裹足不前,不知是否數年後因 政治及環境的變動又來一次匆促的改革,那如今配合課程所作的努力不就付之流 水,從過去以來我國的科技課程始終是所謂的「專家模式」、「由上而下模式」, 科技教師往往只有接受所謂「改革」的義務,在政治多變的環境下,教育政策是 否該有其延續性,實在是刻不容緩的嚴肅議題。 參、 對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新課程實施的建議 一、 確定核心能力,加強理念溝通 在自然科學或是數學以及其他領域中,大多有非常明確的教學目標以及學後 評量制度,學生在上完課後該有哪些能力或認知都相當明確,所以多數的家長都 能接受學校的上課方式及評量方法,但反觀生活科技課程,因所含範圍太廣,教 材各校差異頗大,什麼是學生該有的核心能力也眾說紛紜,加上社會及家長對科

(5)

技教育理念的貧乏,所以在推動課程時阻力也相當大,如果學校能多利用親師活 動時間,在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精神下,把學校的科技課程所要達到的實際核心 能力經內部討論確定後,向家長宣導並明確的說明將來評量方式及方法,相信應 可漸漸挽回家長對科技的認知與信心。 二、 課程內容宜簡化並避免昂貴器材與設備 當科技課程取代傳統工藝教育所強調的技能學習時,我們所應強調的課程重 點是對科技系統的整體觀,對認知領域高階的學習(如問題解決、創造力)以及 對個人、文化、及環境的影響等,雖然作業導向的傳統方式仍是不可缺少的課程 實施方式,但亦非唯一的方式,過去動輒經費龐大的教學機器及設備在未來教學 時如非必要,實可避免,課程選擇的權利在於教師,在教育經費短絀的現實下, 國小科技教育所扮演啟發學生對科技覺知的角色,應求其統整、簡單,達到啟發 學生對科技的覺知,但又不需太多經費才是。 三、 鼓勵教師全方位進修,加強科技教師專業知能的成長並結合進修與認證制 度,使缺少合格科技教師的國小能有合格的教師。 科技的變化一日千里,往往對於新的科技還尚未完全適應前,更新的科技 卻已悄悄的來臨,人們時刻都活在學習的壓力下,作為科技教師必須時時學習, 處處學習才不至於被時代淘汰,因此提升科技教師的專業知能是刻不容緩的事 情。 有鑑於過去國小並未實施科技教育,為彌補科技教師不足的困境,國小科 技教育在實施的同時除了招募合格科技教師外,更應配合進修認證制度,使得有 志於科技教育的教師取得資格。 四、教材設計應能因應未來生活 教材的取材應朝實用並與未來生活相結合者為優先,常常有人取笑教育界 是以過去的師資和教材,培養現在的學生,來擔任未來的國民,科技的學習應效 法美國科技教材,加入未來科技,讓學生有更寬廣、更自由的創意想像空間,培 養學生的創意思考。 五、在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中酌增「生物、醫藥相關科技」知識課程內涵 我國生活科技課程領域與美國科技教育課程極為相似;在教材大綱中並未適 當加入有關「生物、醫藥、農業相關科技」的課程領域。因此,在未來的課程修 訂上,應當衡量生物、醫藥、農業科技的發展現況.考慮將生物、醫藥、農業科

(6)

技相關課程亦涵蓋其內,以求科技教育的層面更加完備。 六、將科技教育納入學力測驗內容 自古以來士大夫的觀念左右著家長們的思考,經由多方考量所以才有今日的 產物「基本學力測驗」,可見要考試的科目會較受重視。 如果科技教育要考試且能納入學業測驗內容,不但可以向家長們傳達過去傳 統的智育已不再是唯一的評鑑依據外,也可讓題目更活潑生活化,並可導正科技 教育是冷門科目的刻板印象,進而促進科技教育的實施。 七、落實科技教育課程,實施科技教學評鑑 科技教育課程在國中實施因為升學主義的影響而不能正常化,國小相對說 來,所受升學主義的影響就較小了,這對科技教育的實施是個非常好的機會,也 是個非常好的環境,古諺說:「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讓科技教育從國小 落實,獲得肯定,將會是科技理念推廣的最重要里程碑,為了挽回家長及社會對 科技教育的漠視,落實科技課程的教學評鑑,讓科技教育發揮它應有的教育功 效,是今日國小科技教育迫切且該行的正確道路。 伍、結語 科技的正確觀念、產生的作用與影響,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知識, 但為何有許多人對於科技卻一無所知呢?其實原因我們不難發現,乃是英文、數 學、理化等傳統課程過度的被強化,重要性被膨脹了;入學考試時它們都是重要 的學科,而科技這種最接近生活的課程不是,所以反而被忽略了。 「科技教育」 在過去在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它所發揮的功效是不能抹滅 的事實。隨著時代的變遷,過去的科技課程,實施也面臨轉變,在科技教育向下 延伸到國小教育的同時,我們應正視過去在國中實施科技課程所帶來的啟發,讓 科技教育在國小作得更好,根札得更深。

(7)

參考資料 李隆盛(2002),生活科技沒有後退的本錢。生活科技教育,35(6)。 李隆盛(2002),抓緊教科書。生活科技教育,35(11)。 曾國鴻和林佳宏(1998),我國國中生活科技課程與美國科技課程之比較,生活 科技教育,31(7),17-24 頁。 羅文基(1986),教育、訓練與人力發展。高雄:復文。 羅文基(1987),從工藝教育到科技教育,中學工藝教育月刊,20(1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學科能力測驗(簡稱「學測」)包括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五考科,旨在測

30 高雄市立國民中學兼行政職務教師減課標準表 國中教育科 31 高雄市國民中學教師及兼任行政職務人員每週授課節數編排要點 國中教育科 32 高雄市立國民中小學教師甄選暨介聘作業要點

民國 57 年,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正式實施, 教科書改由國立編譯館主編, 數學教科書之編製 成立有

目的 培養理性、智慧之人 培養具有基本能力之人 教學方法 古代典籍 基本學科(博雅教育) 重視教師教學能力 基礎學科(學科知識).

若從國內的 教育體 系觀之,青 年學子 從國中畢業 開始, 便要對自己 的人 生做第一次的分流 ,選擇高中、高職 、專科、普通高中 、綜合高中等;上

數學是科學研究的基本工具,科技發展是臺灣保持國際競爭力的命脈。因此 當今年 2 月,教育部公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面對國文這個科目,需破除以往熟讀 課本 ,就能考好的觀念。國文模擬考大部分的 考題都是 閱讀題 ,注重閱讀能力及理解而非國學常識 ( 佔極少數 )

高中部國文科 1 實缺 以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規定為準 備取 若干 高中部英文科 1 實缺 以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規定為準 備取 若干 高中部數學科 1 實缺 以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規定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