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戰後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時空差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戰後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時空差異"

Copied!
13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第四十三屆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聖欽 研 究 生:莊立宏. 中華民國一Ο三年六月.

(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摘要 研究所別:地理研究所碩士班 論文名稱:戰後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時空差異 指導教授:林聖欽 研 究 生:莊立宏 論文內容:共一冊,全文約七萬字,分為五章十八節,約以七百字摘要說明. 摘要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清末、日治與戰後三個時間斷面,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空 間差異。首先,以清末日初的農地生產力與水田率為指標,瞭解清末彰化地區各 街庄的農業發展的空間差異;日治時期,則是利用人類發展指數(HDI)轉換而 成的地方發展指數公式,藉由嬰兒死亡率、就學率與農工產值的資料統計,瞭解 昭和 9 年(1934)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空間差異;戰後,同樣利用地方發展指數, 藉由嬰兒死亡率、粗在學率、成人識字率與人均 GDP 等資料統計,分別探討民國 50 年(1961)、60 年(1971)、70 年(1981)、80 年(1991)、90 年(2001)五 個時間點,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空間差異,並且歸納出戰後彰化地區區域發展變 遷過程的四個類型:穩定發展型、成長型、成長相對落後型與波動型。最後分別 以彰化市、田中鎮、大城鄉與和美鎮為例進行個案研究,以產業發展的角度切入, 再探討與當地交通、人口、都市發展的關係,而後更進一步探究其文化與社會面 的發展,以符合人類發展指數(HDI)綜合性指標的概念。 透過量化分析與質性描述,本研究所得結果如下:(一)利用單位土地收穫 金、水田率與地區發展指數等指標進行分析,清末與日治時期彰化地區區域發展 的空間差異大致相同,高度發展區集中於彰化地區的東側,而低度發展區多分布 於西、南部地區;(二)透過地方發展指數的分析,戰後彰化地區域發展的空間 差異,高度發展區集中於北彰化地區,低度發展區則集中於南彰化地區,而且以 時間為軸,歸納出彰化地區內部各鄉鎮市可分為穩定發展型、成長型、成長相對 落後型與波動型等四種發展變遷類型;(三)藉由迴歸與個案分析,得知戰後彰 化地區內部區域發展,主要是受到經濟因素-人均 GDP 的影響,導致內部區域發 展呈現空間差異;換句話說,產業活動的興盛與否成為造成內部區域發展差異的 主要因素。此外,交通易達性的高低與工業區設立與否皆會影響一地產業發展。 因此,各地發展程度深受多項因素交互作用的影響。 關鍵字:彰化、農地生產力、人類發展指數、地方發展指數、區域差異.

(3) ABSTRACT This research mainly discusses the spatial differenc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anghua area from the time perspective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Japanese-ruled period, and the post-war period. First of all, the study uses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paddy field rat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Japan-ruled period as an index of realizing the spatial difference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townships in Changhua area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period. As to Japan-ruled period, it uses Regional Development Index, transformed from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 to realize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anghua area in the year of 1934, by means of the data statistics of newborn mortality, the enrollment rate and the production value of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Third, in the post-war area, it also uses Regional Development Index, with the data statistics of newborn mortality, the rough enrollment ratio, adult literacy rate, GDP and so on, to discuss the spatial diversity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anghua area in respective five time points, the year of 1961, 1971, 1981, 1991, and 2001, and induces four types of transitional proces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anghua area in the post-war period: steady progression, progression, relatively falling-behind in progression, and fluctuation. Finally, the study conducts case studies in Changhua City, Tianzhong Town, Dacheng Township, and Hemei Town respectively in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discusses its relation to local transportation, popula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discusses its cultur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correspond to the concept of integrated index of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 Through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Description, this research reached the follow conclusions. First, with the index of unit land royalty, paddy field rate, Regional Development Index and so on, the spatial diversity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anghua area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Japanese-ruled period is scarce. Highly-developed areas were mainly located in the eastern Changhua area while the low-developed areas were mostly in the western and the southern region. Second, by means of the analysi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dex, there is spatial diversity of Changhua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post-war period, indicating that the highly-developed areas were mainly located in.

(4) the northern Changhua while the low-developed areas were in the southern Changhua.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ce of time axis, we conclude that the counties and towns in Changhua area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of developing transition, including steady progression, progression, relatively falling-behind in progression, and fluctuation. Third, by means of regression and case analysis, we realize that the internal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Changhua area in the post-war period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economic factor—GDP, which results in the spatial diversity in the internal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other words, the rise or decline of industry activities is the major factor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al diversity in the internal region. Moreover, the convenience degree of transport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industrial zone both influence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a region.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degree of a region is influenced by multiple interacting factors. Key words: Changhua, farmland productivity, 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 regional Development Index(RDI), regional diversity.

(5) 目 第一章 緒. 錄. 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 ............................................... 12. 第二章 彰化地區的區域發展背景 .......................... 14 第一節. 彰化縣的行政區演變 ..................................... 14. 第二節. 清末時期農業發展的空間差異 ............................. 21. 第三節. 日治時期區域發展的空間差異 ............................. 25. 第四節. 小結 ................................................... 30. 第三章 戰後彰化地區區域發展 ............................ 31 第一節. 民國五十、六十、七十與八十年區域發展的時空差異 ......... 33. 第二節. 民國九十年區域發展的時空差異 ........................... 47. 第三節. 彰化地區內部區域發展的類型 ............................. 51. 第四節. 小結 ................................................... 55. 第四章 彰化地區內部區域發展空間差異的影響因素 .......... 57 第一節. 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變遷分析 ............................. 57. 第二節. 穩定發展型:以彰化市為例 ............................... 66. 第三節. 成長型:以田中鎮為例 ................................... 75. 第四節. 成長相對落後型:以大城鄉為例 ........................... 81. 第五節. 波動型:以和美鎮為例 ................................... 87. 第六節. 小結 ................................................... 93. 第五章 結論 ........................................... 94 參考文獻 附 錄. ............................................. 97 ............................................ 102 I.

(6) 圖. 次. 圖 1-1 圖 1-2 圖 2-1 圖 2-2 圖 2-3 圖 2-4 圖 2-5 圖 2-6 圖 2-7 圖 2-8. 彰化縣空間發展圖 ............................................ 2 研究區圖 ................................................... 13 明治 37 年(1904)彰化地區境內十三堡分布圖 .................. 14 明治 37 年(1904)彰化地區街庄分布圖 ........................ 16 明治 42 年(1909)彰化地區行政區圖 .......................... 17 大正 9 年(1920)彰化地區街庄分布圖 ......................... 18 昭和 20 年(1945)彰化地區街庄分布圖 ........................ 19 現今彰化地區 26 個鄉鎮市分布圖 .............................. 20 清末彰化地區各街庄農地生產力之空間分布圖 ................... 22 清末彰化地區各街庄水田化程度之空間分布圖 ................... 23. 圖 2-9 圖 3-1. 昭和 9 年(1934)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空間差異 ................. 28 臺灣地區歷年三級產業就業人口變化圖 ......................... 31. 圖 3-2 圖 3-3 圖 3-4 圖 3-5 圖 3-6 圖 3-7 圖 3-8 圖 4-1. 民國 40-100 年彰化地區三級產業人口就業結構 .................. 32 民國 50 年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空間差異 ........................ 37 民國 60 年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空間差異 ........................ 40 民國 70 年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空間差異 ........................ 43 民國 80 年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空間差異 ........................ 46 民國 90 年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空間差異 ........................ 50 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空間差異分布圖 ........................... 52 民國 50、60、70、80、90 年彰化地區三級產業產值比例圖 ........ 59. 圖 4-2 圖 4-3 圖 4-4 圖 4-5 圖 4-6 圖 4-7 圖 4-8 圖 4-9 圖 4-10 圖 4-11. 彰化地區縣級(含)以上的鐵公路分布圖 ......................... 61 彰化地區縣級(含)以上公路之路網圖 ........................... 64 民國 40-82 年彰化市三級產業人口就業結構 ..................... 67 民國 50、60、70、80、90 年彰化市三級產業產值比例圖 .......... 68 民國 40-82 年田中鎮三級產業人口就業結構 ..................... 76 民國 50、60、70、80、90 年田中鎮三級產業產值比例圖 .......... 77 民國 40-82 年大城鄉三級產業人口就業結構 ..................... 82 民國 50、60、70、80、90 年大城鄉三級產業產值比例圖 .......... 83 民國 40-82 年和美鎮三級產業人口就業結構 .................... 88 民國 50、60、70、80、90 年和美鎮三級產業產值比例圖 ......... 89. II.

(7) 表 表 1-1 表 1-2 表 1-3. 次. 表 1-4 表 1-5 表 1-6 表 2-1 表 2-2 表 3-1. 彰化縣土地使用計畫的都市體系規劃 ............................ 1 彰化縣城鄉聚落體系 .......................................... 2 民國 95 年彰化縣工商及服務業場所單位數、從業人員數與全年生產總 額統計表.................................................... 3 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之數值表(2009 年之前).................... 9 分項指數公式 ................................................ 9 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之數值表(2010 年後)..................... 10 明治 37 年(1904)彰化地區行政區簡表 ........................ 15 昭和 9 年(1934)彰化縣各街庄的地方發展指數 ................. 27 民國 50 年彰化縣各鄉鎮市的地方發展指數 ...................... 36. 表 3-2 表 3-3. 民國 60 年彰化縣各鄉鎮市的地方發展指數 ...................... 39 民國 70 年彰化縣各鄉鎮市的地方發展指數 ...................... 42. 表 3-4 表 3-5 表 3-6 表 4-1 表 4-2 表 4-3 表 4-4 表 4-5. 民國 80 年彰化縣各鄉鎮市的地方發展指數 ...................... 45 民國 90 年彰化縣各鄉鎮市的地方發展指數 ...................... 49 民國 50、60、70、80、90 年彰化地區各鄉鎮市的地方發展指數 .... 51 民國 50 年地方發展指數與影響因素迴歸分析數值表 .............. 57 民國 60 年地方發展指數與影響因素迴歸分析數值表 .............. 58 民國 70 年地方發展指數與影響因素迴歸分析數值表 .............. 58 民國 80 年地方發展指數與影響因素迴歸分析數值表 .............. 58 民國 90 年地方發展指數與影響因素迴歸分析數值表 .............. 58. 表 4-6 表 4-7 表 4-8 表 4-9 表 4-10 表 4-11 表 4-12 表 4-13 表 4-14 表 4-15. 民國 101 年彰化縣各鄉鎮工業區面積統計 ....................... 60 彰化地區縣道路線表 ......................................... 63 戰後彰化地區縣級(含)以上公路主要節點的節點度 ............... 65 民國 90 年彰化地區二、三級產業營業場所家數及比例 ............ 69 彰化地區民國 50-90 年平均人口成長率 ........................ 71 歷年彰化地區各鄉鎮市成人識字率與粗在學率之變化 ............ 73 民國 85 年、89 年與 99 年田中鎮三級產業人口就業結構.......... 77 民國 56-90 年田中鎮人口自然增加率與社會增加率變化表 ........ 79 民國 89 年與 99 年大城鄉三級產業人口就業結構 ................ 81 民國 70、80、90 年大城鄉二、三級產業營業場所家數及比例 ..... 84. 表 4-16. 民國 89 年與 99 年和美鎮三級產業人口就業結構 ................ 90. III.

(8)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位於臺灣中部的彰化縣,在民國 85 年(1996) 「彰化縣土地使用計畫」中, 依各鄉鎮市發展背景與依存關係,分別將該縣劃為彰北都會化地區、彰化境外營 運特區、西南文教科技區、休閒遊憩帶、特定農業批發中心等五大區域1,並提 出建構彰化縣的都市體系,如表 1-1 所示: 表 1-1. 彰化縣土地使用計畫的都市體系規劃. 都會中心. 彰化市. 地區都市. 員林鎮、鹿港鎮、和美鎮. 地區中心市鎮. 二林鎮、北斗鎮、溪湖鎮、社頭鄉、田中鎮. 其他鄉村中心. 其餘 17 個鄉鎮. 從都市體系的空間結構角度來看(圖 1-1) ,彰化縣係以彰化市為都會中心, 第二級為員林鎮、和美鎮、鹿港鎮等市鎮,其餘鄉鎮市則是第三級的地區中心市 鎮或是第四級的鄉村中心。以員林鎮為例,其第三級的地區中心市鎮為北斗鎮與 田中鎮;而北斗鎮、田中鎮底下,為田尾鄉、溪州鄉與二水鄉等第四級的鄉村中 心。 到了民國 90 年(2001) ,彰化縣政府又公佈了「彰化縣綜合發展計畫第一次 修訂」,將該縣整合為一完整生活圈,採取據點發展策略,建立成長中心,以促 進全縣之發展。其中又將全縣 26 個鄉鎮市重新定位,並突顯各鄉鎮的聚落機能 (表 1-2)。此次的修訂,彰化縣 26 個鄉鎮從原來四個層級的聚落體系,重新調 整為三個層級,彰化市依舊為核心區,二林鎮、北斗鎮、溪湖鎮與田中鎮被調升 與員林鎮、鹿港鎮、和美鎮一樣,成為第二級中心都市,而社頭鄉則被調降為第 三級的一般市鎮或農村中心。 倘若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彰化縣 26 個鄉鎮市的發展,以民國 95 年(2006) 彰化縣工商普查結果,彰化市佔全縣將近 3 成的年生產總值;當中亦可發現,彰 化市的工商業場所數及從業人員數也是佔多數(表 1-3) ,彰化市為彰化縣主要的. 1. 彰北都會化地區:因應大臺中都會區之擴張,彰化市成為該都會區西南部份之副都會中心,而 形成中部地區之商業、服務、金融次中心。和美與鹿港因支援境外營運特區而急速成長。於 計畫期內,彰化市、和美鎮與鹿港鎮形成一連綿不斷的都會化三角形地區。; (彰化)境外營 運特區:以原彰濱工業區為基礎而形成境外營運特區,並與彰化縣隔水互援發展,成為彰化 縣西部之成長動力;西南文教科技區:由舊濁水溪南側廣大臺糖土地為基礎,發展成之大學 城及科學園區,形成一成長核心,帶動彰化縣西南地區之發展;休閒遊憩帶:八卦山西側成 為彰化縣及臺灣中部地區之主要休閒遊憩地帶,包括:八卦山風景特定區、花壇臺灣民俗村、 員林百果山特定區、社頭清水岩森林遊樂區、二水之集集鐵路起點站,鹿港的民俗古蹟區則 為另一獨特的休閒遊憩點;特定農業批發中心:田尾之花卉批發中心、溪湖之蔬果批發中心、 竹塘之稻米批發中心,合而為彰化縣之農業發基地,亦為觀光據點。 1.

(9) 圖 1-1. 彰化縣空間發展圖. 資料來源:重繪自縣市綜合發展計畫報告書查詢系統(彰化縣)→彰化縣綜合發展計畫(第一次修 訂)→總體計畫→第六章生活圈與聚落發展→第四節彰化縣生活圈與聚落發展分析,下 載時間 2012/09/25,網址 http://gisapsrv01.cpami.gov.tw/cpis/cprpts/changhwa_1/index2.htm。. 表 1-2. 彰化縣城鄉聚落體系. 區域中心. 彰化市. 地方中心都市. 員林鎮 溪湖鎮 二林鎮. 彰化縣東南區產業、商業、轉運中心 彰化縣西南區聯合市鎮-文教科技、觀光農業休閒中心. 鹿港鎮. 彰化縣西區人文休閒旅遊轉運中心. 和美鎮. 和美分區中心都市,未來結合伸港鄉、線西鄉可朝向「彰北 產業發展區、貨運流通中心、濱海農業休閒帶」發展。. 田中鎮. 為彰化縣田中分區中心都市,未來結合社頭鄉、二水鄉可朝 向「精緻農產蔬果及傳統工業專區,中部軌道觀光休閒帶」. 北斗鎮. 為彰化縣北斗分區中心都市,未來結合田尾鄉、埤頭鄉、溪 州鄉可朝向「花卉中心、精緻農業重鎮」發展. 一般市鎮、. 秀水、花壇、芬園、伸港、線西、福興、大村、埔心、永靖、二水、埤. 農村中心. 頭、埔鹽、田尾、溪州、芳苑、大城、竹塘等鄉鎮. 2.

(10) 經濟發展區,亦為核心地區。然而,社頭鄉不管是從全年生產總值、工商業場所 數或從業人員數來看,幾乎為彰化縣境內發展相對遲緩的地區。因此,若以經濟 角度來看,彰化縣內部明顯存在著區域差異。 因此,本文探討的問題,是想了解彰化縣在長久發展過程中,其內部各鄉鎮 的區域發展狀況呈現何種差異?並且探究此區域發展差異是如何形成的? 表 1-3 民國 95 年彰化縣工商及服務業場所單位數、從業人員數與全年生產總額統計表 區域別. 年底場所單位數(家). 年底從業人員數. 全年生產總額(千元). 彰化市. 14,597. 71,911. 207,231,362(25.7%). 鹿港鎮. 4,602. 30,154. 87,290,738(10.8%). 和美鎮. 5,287. 27,749. 57,131,135(7.1%). 線西鄉. 745. 6,561. 19,521,318(2.4%). 伸港鄉. 1,727. 13,018. 49,455,185(6.1%). 福興鄉. 2,028. 18,432. 35,107,734(4.4%). 秀水鄉. 1,882. 11,097. 24,585,220(3.1%). 花壇鄉. 2,249. 14,101. 31,552,674(3.9%). 芬園鄉. 925. 3,203. 4,989,110(0.6%). 員林鎮. 6,513. 29,657. 52,568,006(6.5%). 溪湖鎮. 2,567. 11,886. 19,671,104(2.4%). 田中鎮. 1,760. 8,035. 15,408,944(1.9%). 大村鄉. 1,551. 11,586. 33,889,951(4.2%). 埔鹽鄉. 1,287. 6,920. 15,803,684(2.0%). 埔心鄉. 1,679. 9,088. 15,195,046(1.9%). 永靖鄉. 1,453. 5,834. 11,233,516(1.4%). 社頭鄉. 1,922. 8,386. 14,054,187(1.7%). 二水鄉. 425. 1,429. 3,845,152(0.5%). 北斗鎮. 1,729. 8,413. 16,710,275(2.1%). 二林鎮. 2,249. 7,016. 10,509,011(1.3%). 田尾鄉. 1,051. 3,383. 6,248,030(0.8%). 埤頭鄉. 1,167. 6,855. 16,280,710(2.0%). 芳苑鄉. 908. 6,722. 26,118,888(3.2%). 大城鄉. 452. 1,319. 2,816,834(0.3%). 竹塘鄉. 398. 1,095. 2,690,498(0.3%). 溪州鄉. 981. 4,401. 25,938,129(3.2%). 說明:()內為該鄉該項所佔全部總數之百分比值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工商及服務普查統計表 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23460&ctNode=3267&mp=1(瀏覽日期:2012/10/26). 3.

(11) 二、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欲以彰化縣全境 26 個鄉鎮為研究區,探討該縣內各鄉鎮 隨時間變遷下的區域發展差異,以及探討哪些因素造成區域發展的差異。據此, 本文的具體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清領末期至日治後期彰化地區的發展背景 (二)分析戰後彰化地區內部區域發展的類型 (三)探討戰後彰化地區內部區域發展的影響因素. 4.

(12) 第二節. 文獻回顧. 為解決上述所提出的研究目的,首先蒐集彰化區域發展的相關文章,瞭解前 人所做的研究成果;其次,為了分析日治時期與戰後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差異, 所以也需回顧前人在探討區域差異時,採用過哪些指標進行分析。故以下將文獻 分成兩部分: 一、與彰化地區聚落發展之相關文章 關於彰化地區的研究不勝枚舉,但本文主要探討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差異, 故欲想先瞭解本文區的聚落發展,以瞭解前人針對彰化地區所做之研究成果,相 關研究如下: 施振民(1973)藉由祭祀圈的概念,建立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並且論述 宗教、社會與地域組織的相互關係,以及宗教活動與聚落形成之關係。 謝英從(1991)從歷史學的角度出發,配合地方志、械鬥史及土地契約書等, 以彰化縣永靖鄉為例,探討鄉鎮社會的發展過程。此外,透過田野調查,以祭祀 圈為出發點,研究永靖地區「莊」的組成與範圍。 洪郁青(2006)主要談論清代至日治時期,漢人開墾彰化平原與聚落發展的 過程,因交通與政治的影響,而出現聚落階層化的現象。此外,亦也論及以人地 互動關係而形塑出彰化平原四個相異的人文生態區,並且透過清代土地契約書進 行人文生態區的分析。 陳雍模(2009)探討清代粵籍移民移墾與開發永靖的過程,包含永靖街的形 成,以及在拓墾中發生械鬥產生的聯莊組織,如七十二庄在當中所扮演的角色, 隨後並探討永靖腔的形成與特色。 莊淑菁(2002)探討清代時期溪湖鎮平埔族大突社生活方式與範圍,以及彰 化平原在水利設施穩定後,漢人血緣聚落與街庄的形成、發展等。爾後談及來此 移墾的漢人,如何從械鬥而邁向統合。然而,在這社會整合過程中,寺廟與宗族 扮演重要的功能。 卓淑儒(2005)以時間為軸,探討和美鎮從明鄭時期至今的聚落發展與社經 結構。當中運用區位商數法探討和美鎮內產業與空間分布狀況。本地從清領時期 的貨物集散地變成街肆;日治時代紡織業興起,以及糖業鐵路的興建,加重與周 遭鄉鎮市的關聯性;光復後,則是以第二級產業為主,以製造業的比例最高。 高梅珍(2008)以人口地理學的觀點,探討日治時期至今,和美鎮人口成長 與聚落發展的關係。該鎮的人口成長在自然增加率的影響下成長幅度大於彰化 縣,但社會增加率卻造成本鎮人口成長呈現波動不穩定的現象。此外,聚落發展 則受市鎮與交通發展與否有關。 金國強(2001)從文史資料來論述 17~19 世紀彰化市的發展,爾後利用不同 時期的地圖(1904~2010 年)進行疊圖分析,發現彰化市建成區的面積擴張,是 由慢而快再慢的變化趨勢。接著再以 1905~2010 年的戶籍人口數、1915~2010 年 5.

(13) 的人口數統計資料,得知兩者間年變率差異不大。最後,將彰化市的建成區和人 口變化與中部地區主要市鎮比較後,發現近百年來都市發展相對是停滯的。 劉盈君(2004)探討彰化市從清領時代因自然環境的優勢而形成聚落,而後 因位置的優勢促使彰化市街的發展。但清末、日治至戰後,中部地區發展重心轉 移至臺中市後,再加上政府施政態度、都市計畫等影響,彰化市成為地方中心都 市的角色。 從上述文獻回顧可發現,不管是從彰化平原,或者是彰化各鄉鎮的聚落發 展,其出發點都是從土地開墾、祭祀圈、宗教的角度來論述聚落發展為主。而且 大多數的文章的年代,大多也都是著重於清代至日治時期為研究時間。近代對於 彰化地區的研究亦也只針對彰化市與和美鎮進行探究。而本文欲從區域發展差異 的角度,來探究哪些因素影響了彰化地區區域差異的形成,這是上述前人較未觸 及的部分。 二、關於分析區域差異的相關文章 而本文欲利用指標來分析區域發展的空間差異,故進一步回顧前人在探討區 域差異時,採用過哪些指標進行分析。 夏正鐘(1982)採用人口、社會與經濟層面之 25 個指標,分析民國 52 年、 57 年、62 年、67 年四個時期臺灣各縣市發展差異。先利用因子分析法將 25 項 指標進行分析,分出公共服務水準因子和人口活動頻率高低因子,根據上述因子 求得各縣市在民國 52 年、57 年、62 年、67 年四年的因子分數。最後發現,臺 北市、基隆市、臺中市、臺南市與高雄市的公共服務水準因子和人口活動頻率高 低因子比其餘 16 縣市高。 陳威仁(1989)以人口、產業與公共設施三項指標,進行民國 44 年到 74 年,臺灣境內四大地區和 40 個地方生活圈的空間發展差距分析。人口部分以人 口、人口分布與人口遷移三項進行探討;產業部分以區位商數法為指標衡量;公 共設施以高中職以上學校數與每萬人醫生數為指標。分析結果發現,臺灣境內區 域發展的差距呈現越來越大的趨勢。 蕭家興(1984)利用「平均每人所得」及「每千人工商業就業數」兩項指標, 分別分析法定四區域(北部、中部、南部與東部地區)和三個區域系統(法定四 區域、都會與非都會區、縣市區域系統) ,在 1966 年、1971 年、1976 年和 1981 年發展不均衡現象。結果發現:(1)法定四區域的每人平均所得不均,以北部地 區最高;(2)以每千人工商業就業數來看,三個區域系統亦呈現不均衡現象,尤 其是區域劃分個數越多,區域不平衡程度越大。 胡瑞奇(1999)以社會、經濟兩個面向討論臺灣地區的區域發展差異。文中 將社經層面劃分成五大系統,且內含次指標系統,如經濟產業(所得、生產力、 財力) 、交通運輸(陸運、海運、空運、電信) 、居住品質(住宅、公共服務、氣 候條件、公共設施) 、教育文化(文教環境、文教活動、文教素養) 、環境保護(空 氣污染、噪音、水污染、毒化物、公害糾紛)。之後再分別從各指標系統中,總 6.

(14) 共定義 34 項單一指標項目,接著採用因素分析、迴歸分析、建立迴歸指標方程 式與群落分析法進行分析。其結果發現:(1)產業經濟、交通運輸、教育文化部 分,北部區域發展程度最高,而在居住品質與環境保護則是東部區域發展程度最 高;(2)針對 23 個縣市分別進行五大系統的分析,發現各縣市之間的綜合指數落 差大。 柯文欣(2009)試圖使用較細緻的指標進行分析,探討臺灣地區發展差距現 象是否存在。首先,使用過去一般常用於衡量區域差異的指標,如經建會都市及 區域發展統計彙編中的區域發展指標項目,如每人平均所得、二三級產業就業人 口、產業分佈、自來水普及率等,並將這些指標分成社會、經濟發展及生活品質 三大面向,分別一一探討臺灣地區的南北差距。但卻發現並非所有指標都能明確 指出差距的存在,甚至有些已經不存在,例如藝文活動出席人數、每萬人西醫數 等;或者有些因子並未對生活上存在實質差異,例如每千人書報雜誌份數、電腦 普及率等。可能的原因在於,部分指標過於粗略,或者是隨時代變遷下有些指標 無法實際反映出區域差距的現象。因此,將社會、經濟發展及生活品質三大面向 的指標重新定義,並將指標項目訂的更細緻,如藝文活動數改成國際表演者之藝 文活動數、人口社會增加率改為高學歷遷移率、就業機會指數改成白領階級工作 機會、電腦普及率改為網路普及率與無線網路使用率等。藉由使用較細緻的人 口、所得、文化、教育、經濟、資訊、醫療、環境等面向指標分析臺灣地區的區 域差異,其結果發現區域差距是存在的,而且差距日益擴大。雖然此研究提出新 的指標觀點進行區域差異的分析,甚至將其指標分為三大面向;但仍是以單一的 指標方法,一一進行分析探討,並非採用綜合性的觀點進行區域分析。 羅盈伶(2008)以人類發展指數(HDI)為研究概念,探討臺中地區從清領、 日治與戰後三階段的經濟發展的空間差異。但因考量到資料的取得,清末以庄為 單位,以田與畑的土地生產力資料作為衡量發展指標;日治時期則以大正 9 年 (1920)的街庄為單位,採用人類發展指數(HDI)的概念,選擇農工產業產值、 死亡率與就學率三項指標進行衡量;戰後則以鄉鎮為單位,採用嬰兒死亡率、成 人識字率、粗在學率和人均 GDP 為指標。接著,將其計算結果分成高、中、低 三個發展程度區,得知臺中地區內高度發展區不斷轉移,由清末散佈各地,日治 時期轉而集中於臺中市、豐原街,戰後則以臺中市、潭子鄉、梧棲鎮為主。此外, 透過文獻資料輔助,從區位條件、公私部門與交通建設等因子瞭解臺中地區的區 域差異形成,早期受到反吸與退化的影響,至日治時期轉移至臺中市、豐原街為 中心,而後因政策與公部門的影響,產生擴散與模仿的效應,臺中地區不再以臺 中市為主要發展地區,反而向外擴散至其他優勢區位,促使區域差異隨著時間而 日益縮小。 張峻嘉(2010)以「人類發展指數」為指標,探討臺灣北部、中部、南部、 東部四大區域與金馬地區的區域發展與特色。其採用的指標項目,採用國民零歲 平均餘命、識字率與在學率、人均 GDP,分別當作壽命指數、教育指數與 GDP 指數。其結果發現,臺灣四大區域的 HDI 指數排序,依序為北部、南部、中部 7.

(15) 與東部區域;不過,從民國 76 年至民國 97 年為止,四大區域的 HDI 指數值呈 現逐步且穩定上揚,且截至民國 97 年時期的資料,可發現此時四大區域皆屬於 高度發展的地區。除了以區域為單位進行討論外,作者又以各區域內的縣市為單 位進行 HDI 的計算與比較,以中部區域六縣市為例,結果發現以教育指數來看, 臺中市的教育指數明顯高於其他縣市,而彰化縣則於中部區域中居於倒數第二; 整體而言,此六縣市的教育指數,從民國 43 年至民國 96 年,皆呈現逐步穩定成 長;以 GDP 指數來看,臺中市仍居中部區域首位,而彰化縣僅優於雲林縣;至 於壽命指數部分,中部區域與臺灣地區整體進行比較,推估大致幅合。 從上述的研究中可發現,夏正鐘(1982)、陳威仁(1989)、蕭家興(1984) 與胡瑞奇(1999)大多採用社會與經濟的角度討論臺灣地區的區域差異狀況,並 發現其差距有愈大的現象。而柯文欣(2009)認為指標需因時代而有所修正,才 能反映出臺灣區域間的差異狀況,其所使用的指標包含社會、經濟發展及生活品 質三面向,且更強調使用細緻指標較能反映出臺灣地區南北差異是存在的;但整 體歸納這些研究,其皆是以單一指標對臺灣四大區域、各縣市或地方生活圈一一 進行比較分析而得到結論。相對地,羅盈伶(2008)與張峻嘉(2010)則是採用 綜合性指標的方式,將其經濟、社會與生活品質三方面的指數加總後呈現各地區 經濟發展下的空間差異現象,可避免使用單一指標下的偏頗。 故本文欲分析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空間差異時,為了避免單一指標的偏頗性 解釋,將同時採用多面向的考量進行分析。一地的區域發展下,除了經濟方面的 指標需考量,也會考量人口結構與日常生活相關的資料,例如教育程度、電腦或 網路普及率,或者各級產業的就業機會資料等,來衡量一地內部的區域發展概況。. 8.

(1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本文欲採用人類發展指數(HDI)計算彰化地區 26 個鄉鎮市的區域發展程 度,以下將先說明人類發展指數(HDI)的計算概念、資料與公式使用。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自 1990 年起定期編制發佈人類發展指數 (HDI),用於衡量國內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指數,將人類發展定義為「拓展 人類選擇機會及福利水準的過程」2,認為「國民所得」到達一定程度後,帶給 人類的福祉會逐漸減少。因此,所得高低並不足以表示發展程度的高低,因而改 以人類發展指數(HDI)指標進行衡量,當中主要是採計國民健康狀況、國民知 識水準及國民生活水準三要素為主,以求反映出各國家或區域發展上的差異(羅 盈伶,2008:14)。 2009 年之前,國民健康狀況以預期壽命為代表,國民知識水準以成人識字 率與粗在學率為代表,國民生活水準以人均 GDP 為標準,依序計算出預期壽命 指數、教育指數與人均 GDP 指數,並將此三項指數數值各取 1/3,加總後即得知 一地的人類發展指數(HDI)。 首先,需選定每個指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表 1-4) ;接著,利用分項指數公 式(表 1-5),將每項數值轉換成指數。 表 1-4 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之數值表(2009 年之前) 指標. 最大值. 最小值. 預期壽命(歲). 85. 25. 成人識字率(%). 100. 0. 粗在學率(%). 100. 0. 人均 GDP(美元). 40,000. 100. 表 1-5 分項指數公式. 依據上述概念整理後,可分別求得預期壽命指數、教育指數與人均 GDP 指 數的公式,如下所示:. 2. 資料來源: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網站 http://hdr.undp.org/en/(瀏覽時間:2012/10/20) 9.

(17) 最後,再將以上三項指數加總求其平均值,即為 2009 年以前人類發展指數 (HDI)的算法,其計算公式如下所示:. 計算後所得的數值,依據聯合國發展計畫署(UNDP)的定義,人類發展 指數(HDI)在 0.8 以上,劃為高度發展國家;人類發展指數(HDI)在 0.5 至 0.799 之間,屬於中度發展國家;而人類發展指數(HDI)低於 0.5,則屬於低度 發展國家。 隨時代演進,聯合國發展計畫署(UNDP)亦不斷檢討該指數合理性。其在 2010 年將公式加以修正,其中「健康」領域指標為「零歲平均餘命」;「教育」 領域指標,則以「平均受教育年限」及「預期受教育年限」兩指標替代「成人識 字率」及「粗在學率」;「經濟」領域指標則以「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之平均每人 GNI」代替「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之平均每人 GDP」。 計算方法,如 2009 年之前計算人類發展指數(HDI)的過程一樣。首先, 選定各項指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表 1-6) ,接著,利用分項指數公式,如表 1-5 所示,將每項數值轉換成指數。 表 1-6 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之數值表(2010 年後) 指標. 最大值. 最小值. 預期壽命(歲). 83.2. 20. 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3.2. 0. 預期受教育年限(年). 20.6. 0. 人均 GNI(美元). 108,211. 163. 依據上述概念整理後,可分別求得預期壽命指數、教育指數與收入指數的公 式,如下所示:. 而後,利用幾何平均數的概念,將以上三項指數進行運算,即為 2010 年後 人類發展指數(HDI)的算法,其計算公式如下所示:. 10.

(18) 計算後所得的數值,人類發展指數(HDI)排名前 25%為極高度發展程度國 家;排名 25%~50%為高度發展程度國家;排名 50%~75%為中度發展程度國 家;排名 75%後為低度發展程度國家。 無論是採用 2009 年以前的舊公式,或 2010 年後的新公式,人類發展指數 (HDI)皆採用社會、文化與經濟三面向綜合反映社會發展狀態,主要原因是改 善僅採用 GDP 探討一地發展的不足,再加上所需資料獲得容易,也具有客觀性, 因此,目前在衡量各國的經濟發展時,大多採用人類發展指數(HDI)進行計算。 但是,人類發展指數(HDI)原是以衡量各國的區域發展程度高低,其空間 單位為國家層級,而本文則是以此概念探討彰化地區內部 26 個鄉鎮市的發展程 度高低,其空間單位為鄉鎮市層級;再加上,蒐集統計資料的過程中,因各時期 統計資料並未具有連貫性,所以必須進行資料篩選、使用與計算公式的調整,以 求保有綜合性指標的概念。因此,本文的研究方法雖仍採用人類發展指數(HDI) 為出發點,但因空間尺度不同,因此,本文將其指數改稱為「地方發展指數」。 此外,本文的研究時間尺度僅至民國 90 年(2001)為止,因此,本文將採 用 2009 年之前的人類發展指數(HDI)的公式與計算方法進行調整,成為本文 的研究公式。以下,將針對各時期的資料使用與公式進行說明: (一)清末時期:受限普查資料有限,只能利用明治 38 年(1905)的田收穫及 小租調查書》及《畑收穫及小租調查書》等資料,代表清末彰 化地區的農業發展概況。因此,計算公式無法採用人類發展指 數(HDI)的模式,故另採用「單位土地收穫金」與「水田率」 進行計算。 (二)日治時期:採用 2009 年以前的人類發展指數(HDI)的概念與公式。以 昭和 9 年(1934)為時間參考點,並以嬰兒死亡率、粗在學率、 各街庄的農工總產值,分別代表社會、文化與經濟三面向,修 改後的公式如下:. (三)戰後時期:採用 2009 年以前的人類發展指數(HDI)的概念與公式,選 取的時間為民國 50 年(1961) 、60 年(1971) 、70 年(1981)、 80 年(1991)與 90 年(2001)五個時間點。採取指標以嬰兒 死亡率代表社會面向,粗就學率與成人識字率代表文化面向, 人均 GDP 代表經濟面向,修改後的公式如下:. 11.

(19) 第四節. 研究範圍. 一、時間面向 依據本文研究目的,研究時間依序劃分成三個階段:清末(1885-1895) 、日 治(1895-1945)與戰後(1945-2012)分別進行論述。 清末時期,擬利用明治 38 年(1905)臨時土地調查局出版的《田收穫及小 租調查書》及《畑收穫及小租調查書》,透過統計分析,瞭解清末時期彰化地區 農業發展的空間概況,得知當時彰化地區的區域發展及其內部空間差異。 日治時期,則以昭和 9 年(1934)為時間點,採用人類發展指數(HDI)的 概念與公式,求得當時彰化地區內部 25 個街庄的區域發展及其內部空間差異。 戰後,由於臺灣經濟發展快速,約於民國 62 年(1973)時邁入工商業為主 的社會;但是,彰化地區遲至民國 81 年(1992)才邁入工業化,民國 91 年(2002) 後邁入後工業化社會。因此,本文將以民國 81 年(1992)為基準,將彰化地區 的經濟發展階段,切分為工業化前期與工業化後期兩個階段,前者選取民國 50 年(1961)、60 年(1971)、70 年(1981)、80 年(1991),後者僅選取民國 90 年(2001)為代表3,探討工業化前期與後期彰化地區區域發展所呈現的空間分 布與差異,並且歸納戰後彰化地區區域發展類型。 二、空間面向 本文的空間範圍為現今彰化縣全境,境內共有 26 個鄉鎮市(圖 1-2)。清末 時期,現今的彰化縣屬於臺中縣鹿港支廳的範圍,而改為彰化支廳;大正 9 年 (1920)實施州郡制,今彰化縣則為臺中州的管轄範圍,並分為彰化郡、員林郡 與北斗郡;至昭和 20 年(1945) ,今彰化縣依舊為臺中州管轄,但另出現彰化市 之州轄市,餘仍分為彰化郡、員林郡與北斗郡。戰後,至民國 39 年(1950) ,政 府將臺中縣轄下的彰化、員林、北斗三區合併,始見今日彰化縣的行政空間範圍, 並設縣治於彰化市。為行文之方便,本文在論述整個彰化縣時,將以「彰化地區」 概稱。. 3. 民國 100 年(2011)所需的鄉鎮市層級的工商普查資料,須至民國 103 年 4 月底才會發佈。此 外,此次的工商普查是屬於抽象調查,並非全面性普查。於此,本文無法採用民國 100 年的 工商普查資料進行研究。 12.

(20) 圖 1-2. 研究區圖. 13.

(21) 第二章. 彰化地區的區域發展背景. 本文欲探討彰化地區 26 個鄉鎮市,在清領、日治及戰後三個時期的區域發 展與空間差異。由於本文的時間尺度跨及清領、日治及戰後三個時代,因此,以 下先針對彰化地區的行政沿革進行整理,以瞭解彰化地區的行政區演變。. 第一節 彰化縣的行政區演變 清領末期彰化縣的行政區,暫以明治 37 年(1904)的臺灣堡圖為依據,可 知當時境內分為貓羅堡、線西堡、線東堡、馬芝堡、燕霧上堡、燕霧下堡、二林 上堡、二林下堡、武東堡、武西堡、深耕堡、東螺西堡與東螺東堡等 13 堡(圖 2-1),各堡內均轄有數個街庄(表 2-1、圖 2-2)。. 圖 2-1. 明治 37 年(1904)彰化地區境內十三堡分布圖 14.

(22) 表 2-1. 明治 37 年(1904)彰化地區行政區簡表. 堡. 街庄. 貓羅堡. 快官庄、田中央庄、縣庄、社口庄、舊社庄、芬園庄、下茄荖庄、同安寮庄. 線西堡. 塗厝厝庄、月眉庄、頭前藔庄、和美線庄、七張犁庄、大霞佃庄、蕃雅溝庄、下 見口庄、十五張犁庄、頂犁庄、下犁庄、溪底庄、新港庄、埤仔墘庄、泉州厝庄. 線東堡. 彰化街、西勢仔庄、西門口庄、莿桐脚庄、大埔庄、南門口庄、牛稠仔庄、大竹 圍庄、番社口庄、渡船頭庄、阿夷庄、中藔庄、柑仔井庄、新庄仔庄、嘉犁庄. 馬芝堡. 草港尾庄、草港中庄、頂番婆庄、顏厝庄、南勢庄、海埔厝庄、廖厝庄、溝墘庄、 打鐵厝庄、頂厝里、鹿港街、三塊厝庄、四塊厝庄、福興庄、管嶼厝庄、鎮平庄、 菜園角庄、洪崛藔庄、橋頭庄、番社庄、大崙庄、外埔庄、外中庄、三汴頭庄、 馬鳴山庄、馬興庄、安東庄、埔姜崙庄、曾厝厝庄、下崙庄、牛埔厝庄、瓦磘庄、 埔鹽庄、南勢埔庄、廍仔庄、三省庄、崙仔腳庄、南港庄. 燕霧上堡. 秀水庄、陝西庄、茄苳腳庄、口庄、白沙坑庄、橋仔頭庄、三家春庄. 燕霧下堡. 員林街、三條圳庄、南平庄、東山庄、三塊厝庄、大庄、茄苳林庄、加錫庄、大 崙庄、擺塘庄、過溝庄、蓮花池庄、黃厝庄、埤仔頭庄. 二林上堡. 萬興庄、挖仔庄、塗仔崙庄、頂藔庄、大突庄、溪湖庄、汴頭庄、田中央庄、西 勢厝庄、石埤腳庄、浸水庄. 二林下堡. 大排沙庄、萬合庄、舊趙甲庄、山藔庄、後厝庄、犁頭厝庄、二林庄、竹圍仔庄、 火燒厝庄、中西庄、周厝崙庄、漢寶園庄、草湖庄、王功庄、外蘆竹塘庄. 武東堡. 番仔崙庄、湖水坑庄、柴頭井庄、萬年庄、大饒庄、田中央庄、卓乃潭庄、普興 庄、內灣庄、大平庄、社頭庄、崙雅庄、舊社庄、枋橋頭庄、湳雅庄、石頭公庄、 許厝寮庄、大紅毛社庄. 武西堡. 田中央庄、崙仔腳庄、阿媽厝庄、大埔心庄、瓦磘厝庄、大溝尾庄、舊館庄、羅 厝庄、梧鳳庄、埤霞庄、曾厝崙庄、鎮平庄、小紅毛社庄、關帝廳庄、湳港西庄、 湳港舊庄、崙仔庄、五汴頭庄、陳厝厝庄、同安宅庄、竹仔腳庄、湳底庄、張厝 庄、大平庄. 東螺東堡. 內三塊厝庄、大新庄、外三塊厝庄、獨鰲庄、十五庄、過圳庄二八水庄、大坵園 庄、鼻仔頭庄、海豐崙庄、打簾庄、田尾庄、下水埔庄、下霸庄、過溪仔庄、西 畔庄、圳藔庄、饒平厝庄. 東螺西堡. 北斗街、北斗庄、北勢藔庄、溪仔頂庄、崙仔庄、埤頭庄、連交厝庄、小埔心庄、 大湖厝庄、三塊厝庄、牛稠仔庄、番仔埔庄、新庄仔庄、斗六甲庄、路口厝庄、 水尾庄、溪州庄、溪墘厝庄、潮洋厝庄. 深耕堡. 丈八斗庄、�磘庄、溝仔墘庄、埤腳庄、後藔庄、番挖庄、頂廍仔庄、新街庄、 路上厝庄、潭墘庄、尤厝庄、頂山腳庄、魚藔庄、下山腳庄、大城厝庄、山藔庄、 下牛稠庄、公館庄、西港庄、頂海墘厝庄、下海墘厝庄、三塊厝庄、外五間藔庄、 九塊厝庄、下溪墘庄、內蘆竹塘庄、番仔藔庄、田頭庄、樹仔腳庄、鹿藔庄、面 前厝庄、五庄仔庄、內新厝庄. 資料來源:臺灣堡圖(1904) 、彰化縣地名辭書. 15.

(23) 圖 2-2. 明治 37 年(1904)彰化地區街庄分布圖. 到了日治時期,最遲在明治 42 年(1909) ,彰化地區藉由街庄組合而成的區, 4 共有 38 個(圖 2-3) 。. 4. 早於明治 34 年(1901)年,設立「廳—支廳—區—街庄」制度,區為下級行政輔助機構,輔 助區內各街庄與社。至明治 37 年(1904) ,區正式改為下級行政官署,此時合併區內各街、 庄、社成為一區。 16.

(24) 圖 2-3. 明治 42 年(1909)彰化地區行政區圖. 大正 9 年(1920),臺灣廢除堡制、區制,改為郡-街庄制,街庄即相當於 現在的鄉鎮層級。此時,彰化地區境內共有彰化、員林與北斗 3 郡,其中彰化郡 管轄彰化街、鹿港街、南郭庄、大竹庄、和美庄、線西庄、福興庄、秀水庄、花 壇庄、芬園庄;員林郡管轄員林街、大村庄、埔鹽庄、溪湖庄、坡心庄、永靖庄、 社頭庄、田中庄、二水庄;北斗郡管轄北斗街、田尾庄、埤頭庄、二林庄、沙山 庄、大城庄、竹塘庄、溪州庄,共有 27 個街庄(圖 2-4)。. 17.

(25) 圖 2-4. 大正 9 年(1920)彰化地區街庄分布圖. 昭和 8 年(1933),彰化街合併南郭庄、大竹庄,並升格為彰化市。至昭和 20 年(1945)時,彰化地區境內共有 1 市、7 街5、17 庄6(圖 2-5)。. 5 6. 鹿港街、和美街、員林街、溪湖街、田中街、北斗街、二林街 福興庄、秀水庄、花壇庄、芬園庄、大村庄、埔鹽庄、坡心庄、永靖庄、社頭庄、二水庄、田 尾庄、埤頭庄、沙山庄、大城庄、竹塘庄、溪州庄 18.

(26) 圖 2-5. 昭和 20 年(1945)彰化地區街庄分布圖. 戰後,民國 39 年(1950) ,臺灣劃分為 16 縣 5 省轄市 1 局7,彰化縣管轄彰 化市等 1 市,鹿港、和美、員林、溪湖、田中、北斗、二林等 7 鎮;線西、新港 8 、福興、秀水、花壇、芬園、大村、埔鹽、埔心、永靖、社頭、二水、田尾、 埤頭、芳苑、大城、竹塘、溪州等 18 鄉9 (圖 2-6) ,之後行政層級即未再更迭。. 7. 8 9. 臺北縣、宜蘭縣、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臺中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臺 南縣、高雄縣、屏東縣、臺東縣、花蓮縣、澎湖縣、臺北市、基隆市、臺中市、臺南市、高 雄市、陽明山管理局(王世慶,1991:536) 因與嘉義縣之新港鄉同名,乃於民國 48 年(1959)7 月 1 日改名伸港鄉。 王世慶(1991) ,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 政治志,建置,沿革篇》 ,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頁 380。 19.

(27) 圖 2-6. 現今彰化地區 26 個鄉鎮市分布圖. 20.

(28) 第二節 清末時期農業發展的空間差異 漢移民進入彰化地區進行土地開墾,依灌溉水源的便利與否,使得土地分別 出現水田與園兩種經營模式,前者以稻作為主,後者則以旱作為主,兩者反映出 的農業生產力,前者明顯大於後者。由於清末彰化地區以農業發展為主,加上當 時未有全面性的普查與統計資料,因此,本節將利用明治 38 年(1905)臨時土 地調查局出版的《田收穫及小租調查書》及《畑收穫及小租調查書》資料,來分 析清末彰化地區各地的農業發展程度,以瞭解當時彰化地區的區域發展及空間差 異。 一般來說,農地生產力可用「單位耕地面積的農作物生產量」為指標,但是 各種農作物單位重量的價值不盡相同,不能把各種農作物的生產量直接相加,所 以大多會將其換算成生產值來計算(陳憲明,1980:3) 。因此,以下將利用《田 收穫及小租調查書》及《畑收穫及小租調查書》記載的收穫金資料進行分析;但 又受到彰化地區各街庄的耕地面積不一,田與畑的面積也不相同,所以最後將以 「單位土地收穫金」來進行分析說明。 所謂的「單位土地收穫金」,是指將田與畑的收穫金總數與田與畑的土地總 面積相除之值,最後再轉換為 0-100 的指數。以燕霧下堡的南屏庄為例,耕地總 面積為 426 甲,田與畑收穫金總數為 74812 円,所以其單位土地收穫金為 74812 円/426 甲=175.62 円/甲。當時彰化地區單位土地收穫金排名前三名的街庄分別為 燕霧下堡的南屏庄的 175.62 円、燕霧下堡的員林街的 175.37 円與燕霧下堡的三 條圳庄的 175.38 円,換算為指數的結果,燕霧下堡的南屏庄為 100、燕霧下堡的 員林街為 99.86、燕霧下堡的三條圳庄為 99.86,而其他街庄也以此方式計算,即 可得到每個街庄單位土地收穫金的指數數值。 接著,每個街庄單位土地收穫金的指數數值,若大於平均數 1 個標準差時, 本文即定義該街庄為高度農地生產力區;若介於平均值正負 1 個標準差之間,該 街庄則為中度農地生產力區;若小於平均數 1 個標準差時,該街庄為低度農地生 產力區。依此計算結果,清末時期彰化地區各街庄的農地生產力,如圖 2-7 所示。 其中,高度農地生產力區大多分布於線東堡、燕霧上堡、燕霧下堡、武東堡 與武西堡,而低度農地生產力區則多數分布於線西堡、馬芝堡、二林上堡、二林 下堡、深耕堡、東螺西堡與東螺東堡(圖 2-7)。簡言之,彰化地區東側的農地 生產力大於西側與南側。 清末彰化地區的農地生產力會呈現如此的空間差異,與一地的土地利用型態 有關。透過臺灣堡圖的圖資,可以發現以水田為主的區域,幾乎為中度或高度農 地生產力區,相對地,荒地、草地或旱地為主的區域,則幾乎為低度農地生產力 區。由此可知一地的農地生產力高低與土地經營型態密切相關,因此,以下繼續 以各街庄的水田率,來探究各街庄的農業生產力程度。 首先,利用《田收穫及小租調查書》及《畑收穫及小租調查書》記錄的各街 庄「田」和「畑」面積,將兩者相加後與「田」面積相除,便可得到各街庄的水 21.

(29) 圖 2-7. 清末彰化地區各街庄農地生產力之空間分布圖. 田率;其次,進一步將水田率與單位土地收穫金進行迴歸分析,在顯著水準 0.05 下,兩者相關係數為 0.80,呈現高度正相關。換句話說,一地水田率的高低與一 地的收穫金多寡呈現高度正相關。 接著,將各街庄水田率數值,繼續轉換為 0-100 的指數,當時彰化地區水田 率排名前三名的街庄 ,分別為武東堡萬年庄 的 100%,燕霧下堡加錫庄 的 99.56%,與線東堡西門口庄的 99.50%,換算指數的結果,武東堡萬年庄為 100, 燕霧下堡加錫庄為 99.56,線東堡的西門口庄為 99.50。最後,當該街庄的水田率 指數大於平均數 1 個標準差時,該街庄則被定義為高度水田化發展區;若介於平 均值正負 1 個標準差之間時,則為中度水田化發展區;若其值小於平均數 1 個標 準差時,則為低度水田化發展區。 22.

(30) 依據其計算結果,清末彰化地區的高度、中度與低度水田化發展區,如圖 2-8 所示。. 圖 2-8. 清末彰化地區各街庄水田化程度之空間分布圖. 其中,高度水田化發展區集中於線東堡、線西堡、燕霧上堡、燕霧下堡、武 西堡與武東堡;低度水田化發展區則出現於二林上堡、二林下堡、深耕堡、東螺 西堡與東螺東堡;其餘為中度水田化發展區。簡言之,高度水田化發展區主要分 布於彰化地區的東側與北側,而低度水田化發展區主要分布於彰化地區的西側與 南側。 若將圖 2-7 與圖 2-8 進行疊圖比較,可得到下列兩點結論:第一,水田化發 展程度高低與農地生產力存在著關聯性。以空間分布上來看,中度與高度水田化 23.

(31) 發展區分布於東側,與中度與高度農地生產力分布區大致一致;低度水田化發展 區則分布於西側,與低度農地生產力分布區幾乎相同。 第二,彰化地區的西側與南側,多為低度農地生產力區及低度水田化區,主 要是這些地區早期為舊濁水溪氾濫區,在河川常常氾濫之下,此區的土地利用, 主要以荒地、旱地等為主,導致該範圍的農地生產力相對偏低;相對地,彰化地 區的東側多為高度農地生產力區及高度水田化區,主要原因是該區位於八卦台地 山腳處與八堡圳經過地區,灌溉水源相對豐沛且穩定,因而土地利用多為水田, 導致該範圍的農地生產力相對較高。. 24.

(32) 第三節 日治時期區域發展的空間差異 本節主要目的是瞭解日治時期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空間分布與差異,研究範 圍以大正 9 年(1920)地方行政區改制後的街庄為空間單位,時間則以昭和 9 年(1934)為主,研究方法採用地方發展指數的計算公式,冀求得當時彰化地區 內部 25 個街庄的區域發展程度。 一、地方發展指數的資料說明 地方發展指數是採取經濟、社會與文化三面向的指標計算而來,但因考量實 際蒐集資料的可行性與完整性,不得不調整資料的篩選與選用,以求符合地方發 展指數的概念。因此,在計算昭和 9 年(1934)地方發展指數時,將以各街庄的 農工產值、死亡率、粗在學率分別代表經濟、社會與文化三面向的指標,說明如 下: (一)社會面向 地方發展指數於社會面向的計算,原是採計預期壽命,但由於日治時代缺乏 此項統計資料,故改採「嬰兒死亡率」替代原指標,主要是考量嬰兒死亡率較能 突顯一地醫療狀況的社會層面狀況。不考慮「粗死亡率」的原因,是因為「粗死 亡率」為一地所有死亡人口數與總人口數之比例,死亡人口散布於各年齡層,可 能有些年齡層的死亡人口數為 0 或者過大,而造成計算出來的結果落差偏大,例 如已開發國家的老年人口多,可能造成粗死亡率偏高的現象。 但是昭和 9 年(1934)的《臺灣人口動態統計》,僅紀錄各州未滿一歲的死 亡人口數,只有昭和 10 年(1935)的《國勢調查結果表》有記載各街庄未滿一 歲的人口數,因此,本節研究將採昭和 10 年(1935)的《國勢調查結果表》替 代昭和 9 年(1934)的資料。但昭和 10 年(1935)《國勢調查結果表》,是以未 滿一歲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作為分析嬰兒死亡率的參考數值(國勢調查:51; 林聖欽,2003:22),因為該數值越高,代表嬰兒存活率越高,意味嬰兒死亡率 越低,所以本節將利用嬰兒存活率,作為分析嬰兒死亡率高低的參考數值。 (二)文化面向 地方發展指數於文化面向的計算,是同時考量成人識字率與粗在學率,但由 於日治時期的統計資料中,並未有各街庄成人識字率的部分,因此無法採計此指 標。在粗在學率的部分,則只有昭和 11 年(1936)和昭和 12 年(1937)的《臺 中州教育狀況》才有記載各街庄的學齡兒童的就學比例。因此,本文僅採用昭和 11 年(1936)的在學率代替昭和 9 年(1934)的文化面向指標。 (三)經濟面向 地方發展指數於經濟面向則是採用人均 GDP,以衡量一地的經濟發展。但 是,在臺中州統計書內,只有各街庄的農、工產業統計資料,但未有商業與服務 業的統計資料;因此,本文只採計農工生產總值,作為經濟面向的指數。 農業產值的計算,是將作物生產總量與該項作物的單價相乘後,求得每一項 25.

(33) 作物的總價值,並將各項加總後,視為農業生產總值,但因「甘蔗」只有郡市資 料,並未有街庄資料,因此不納入農業產值計算;在工業部份,也因缺乏各街庄 的「製糖」與「其他工產物」資料,因此也不納入工業產值計算。之後,將各街 庄農業與工業部門的生產總值加總,即是各街庄經濟面向的指數。 二、計算方法、公式與計算結果 計算昭和 9 年(1934)彰化地區地方發展指數時,須將上述資料轉換為對應 的指數,其最大與最小值如下所示: 指標. 最大值. 最小值. 嬰兒存活率(‰). 1000. 0. 粗在學率(%). 100. 0. 農工生產總值(元). 72746762. 9471828. 以彰化市為例,在嬰兒存活率部分,當時彰化地區嬰兒存活率最高的是秀水 庄的 47.771‰,最低為芬園庄的 39.543‰,彰化市的嬰兒存活率為 42.753‰,換 算為指數後,秀水庄的嬰兒死亡率指數為 0.522,芬園庄的嬰兒死亡率指數為 0.605,彰化市的嬰兒死亡率指數為 0.572。在粗在學率部分,數值最高是彰化市 的 60.247,最低為大城庄的 19.217,換算為指數後,彰化市的粗在學率指數為 0.602,大城庄的粗在學率指數為 0.192。在農工生產總值部分,須先將各街庄農 工生產總值取對數值,對數值最高為員林街的 7.862,最低為竹塘庄的 6.976,而 彰化市的對數值為 7.398,換算後的指數為 0.476。 根據上述所選用的資料,以及計算所得的三項指數後,並以下列修正 HDI 後的「地方發展指數」公式來計算,昭和 9 年(1934)彰化市的「地方發展指數」 , 即為 0.572 嬰兒死亡率指數,0.602 粗在學率指數,0.476 農工生產總值指數三者 的平均數,為 0.550。. 透過上述公式計算昭和 9 年(1934)25 個街庄,並求其平均數與標準差, 結果如表 2-2 所示。此外,各街庄的「地方發展指數」, 1.若其值大於平均數 1 個標準差時,該地區為高度發展區; 2.若介於平均值正負 1 個標準差之間時,該地區為中度發展區; 3.若其值小於平均數 1 個標準差時,該地區為低度發展區。 最後,依據其計算成果,可得到彰化地區 25 個街庄的高度、中度與低度發 展區分布圖(圖 2-9)。. 26.

(34) 表 2-2. 昭和 9 年(1934)彰化縣各街庄的地方發展指數. 市街庄別 嬰兒死亡率. 粗在學率. 農工產值. HDI. 彰化市 鹿港街 和美庄 線西庄 福興庄 秀水庄 花壇庄 芬園庄 員林街 大村庄 埔鹽庄 溪湖庄 坡心庄 永靖庄 社頭庄 田中庄 二水庄 北斗街 田尾庄 埤頭庄 二林庄 沙山庄 大城庄 竹塘庄 溪州庄. 0.572 0.569 0.549 0.553 0.543 0.522 0.550 0.605 0.554 0.555 0.529 0.539 0.582 0.558 0.567 0.555 0.575 0.558 0.577 0.541 0.544 0.545 0.550 0.523 0.561. 0.602 0.516 0.490 0.342 0.254 0.439 0.501 0.330 0.487 0.350 0.392 0.358 0.424 0.467 0.455 0.437 0.487 0.451 0.266 0.268 0.245 0.196 0.192 0.285 0.326. 0.476 0.465 0.434 0.054 0.394 0.090 0.598 0.503 1.000 0.481 0.221 0.499 0.534 0.423 0.642 0.636 0.189 0.332 0.513 0.367 0.540 0.651 0.140 0.000 0.139. 0.550 0.516 0.491 0.316 0.397 0.351 0.550 0.479 0.680 0.462 0.381 0.466 0.514 0.482 0.555 0.542 0.417 0.447 0.452 0.392 0.443 0.464 0.294 0.269 0.342. 平均數 標準差 變異數 變異係數. 0.555 0.018 0.000 0.033. 0.382 0.108 0.012 0.282. 0.413 0.224 0.050 0.542. 0.450 0.092 0.009 0.205. 與平均數 之差 0.100 0.066 0.041 -0.134 -0.053 -0.099 0.100 0.029 0.230 0.012 -0.069 0.016 0.064 0.032 0.105 0.092 -0.033 -0.003 0.002 -0.058 -0.007 0.014 -0.156 -0.181 -0.108. 資料來源:1.推估嬰兒死亡率所需的總人口數出自《國勢調查結果表》 (昭和 10 年) 、 未滿一歲的人口數出自《國勢調查結果表》 (昭和 10 年) 。 2.就學率資料出自《臺中州統計書》 (昭和 11 年) 。 3.農工產值整理於《臺中州統計書》 (昭和 9 年)內的統計資料。. 27.

(35) 圖 2-9. 昭和 9 年(1934)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空間差異. 三、彰化地區各街庄地方發展指數的空間分布 根據圖 2-9 所示,昭和 9 年(1934)彰化地區可分成三種不同程度的發展區, 分別說明如下: (一)高度發展區 屬於高度發展區的街庄為彰化市、花壇庄、員林街、社頭庄與田中庄,地方 發展指數分別為 0.550、0.550、0.680、0.555 與 0.542,當中又以員林街的發展最 高,發展指數值介於+2〜+3 個標準差之間,其嬰兒存活率 44.623‰,略高於全 區平均值 44.494‰,顯示醫療僅稍佔優勢;而就學率部分,學齡兒童總數 7338 人,就學人口 3577 人,就學率僅 48.746%,依舊高於全彰化地區平均值的 38.247%,但次於彰化市、鹿港街、和美庄與花壇庄,意味文化資源部分在彰化 地區也未具有明顯優勢;但相對地,員林街是彰化地區當時農工總產值最高之 區,水陸稻、主要農產總價僅高於彰化地區平均值,但蔬菜類別總價僅低於和美 28.

(36) 庄,果實類別總值則居全區之冠,在工產物類別總值也居全區之冠,員林境內的 工業,除煉瓦及瓦總產值偏低外,如軔摺及精米、麵粉、罐頭、竹細工、藤細工、 下肽及草履等總產值,也位居彰化地區之冠;製粉、醬油及味增、果子類與蜜餞、 皮革製品僅次彰化市;水製品、金銀紙及線香僅次於鹿港街;藺蓆僅次於大村庄; 植物性油及油粕僅次於鹿港街、芬園庄與北斗街;鐵工緞冶僅次於彰化市、鹿港 街與北斗街。因此,員林街在經濟層面上的明顯優勢,配合就學狀況與醫療的略 具優勢的條件下,促使其成為當時彰化地區最高度發展的地區。 (二)中度發展區 扣除高度發展區的彰化市、花壇庄、員林街、社頭庄與田中庄,與低度發 展區的線西庄、秀水庄、大城庄、竹塘庄與溪州庄後,剩餘的 16 個街庄皆為中 度發展區。代表這 16 個街庄於昭和 9 年(1934) ,區域發展程度大致具有相同水 準。 (三)低度發展區 屬於低度發展區有線西庄、秀水庄、大城庄、竹塘庄與溪州庄,其地方發展 指數分別為 0.316、0.351、0.294、0.269、0.342。當中以竹塘庄為彰化地區發展 程度最低之區,其值幾乎接近-2 個標準差。可能的原因是竹塘庄是彰化地區內農 工總產值最低之區,雖然竹塘庄的水陸稻總值高於彰化地區平均值,但在主要農 產、蔬菜與果實類別的總值皆遠低於彰化地區平均值,在工產物類別的總值亦也 遠低於全彰化地區,境內工業僅有軔摺及精米、麵類、果子類與蜜餞、煉瓦及瓦 與水製品等項;此外,在就學率部分,學齡兒童總數 2434 人,就學人口為 693 人,就學率僅 28.472%,與全區平均值 38.247%相比較之下,將近少了 10%,只 高於田尾庄、埤頭庄、二林庄、沙山庄與大城庄,突顯當地文化層面的落後。. 29.

(37) 第四節 小結 清末時期彰化地區境內可分為 13 個堡,各堡內轄有數十個街庄,至少在明 治 42 年(1909)時,這些街庄已整併組成 38 個區,大正 9 年(1920)廢區、堡 制,改設街庄,境內有彰化街、鹿港街、南郭庄、大竹庄、和美庄、線西庄、福 興庄、秀水庄、花壇庄、芬園庄、員林街、大村庄、埔鹽庄、溪湖庄、坡心庄、 永靖庄、社頭庄、田中庄、二水庄、北斗街、田尾庄、埤頭庄、二林庄、沙山庄、 大城庄、竹塘庄與溪州庄等 27 個街庄,昭和 8 年(1933)將南郭庄、大村庄與 彰化街合併為彰化市,共有 25 個街庄市。戰後,民國 39 年(1950)新設彰化縣, 轄下有彰化市、鹿港鎮、和美鎮、員林鎮、溪湖鎮、田中鎮、北斗鎮、二林鎮、 線西鄉、伸港鄉、福興鄉、秀水鄉、花壇鄉、芬園鄉、大村鄉、埔鹽鄉、埔心鄉、 永靖鄉、社頭鄉、二水鄉、田尾鄉、埤頭鄉、芳苑鄉、大城鄉、竹塘鄉與溪州鄉 等 26 個鄉鎮市,迄今未有更迭。 彰化地區於清初時期已有漢人進入開墾,康熙、雍正年間便有水圳設施建立 的記錄,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彰化地區在清末的農業經營,已呈現空間上的差異。 透過《田收穫及小租調查書》及《畑收穫及小租調查書》所記載的田、畑、收穫 金等數據,轉換為各街庄的單位土地收穫金,以作為農地生產力的指標。其中, 水田為主的地區,多為中度或高度農地生產力區,如線東堡、燕霧上堡、燕霧下 堡、武東堡與武西堡;相對地,旱田或荒地為主地區,則多為低度農地生產力區, 如線西堡、馬芝堡、二林上堡、二林下堡、深耕堡、東螺西堡與東螺東堡。此外, 透過迴歸分析,農地生產力與水田率的相關係數高達 0.80,可知水田率高低與農 地生產力多寡存在高度正相關。簡言之,清末時期農地生產力的高低主要是由水 田所決定。 此外,將各街庄的水田率轉換為指數,並將其劃分為高、中、低度水田化發 展區,可知高度水田化發展區多分布於彰化地區的東側,如線東堡、線西堡、燕 霧上堡、燕霧下堡、武西堡與武東堡,而低度水田化發展區多分布於西側與南側, 如二林上堡、二林下堡、深耕堡、東螺西堡與東螺東堡。簡言之,彰化地區東側 多為水田率高且農地生產力高的街庄;相對地,西側與南側多為水田率低且農地 生產力低的街庄,彰化地區整體的農業發展是東側優於西側與南側。 明治 28 年(1895)日人治臺後,彰化地區逐步增加非農產業的發展,導致 其區域發展開始轉變。以昭和 9 年(1934)為例,利用人類發展指數(HDI)的 概念轉換而成的地方發展指數公式,帶入各街庄農工產值、嬰兒死亡率、就學率 等資料的計算結果,彰化市、花壇庄、員林街、社頭庄與田中庄為高度發展區, 當中以員林街居冠,低度發展區的部分,則以線西庄、秀水庄、大城庄、竹塘庄 與溪州庄為主。 從上述可知,清末至日治時期,彰化地區的經濟重心位於東半側,而其西、 南側多為低度發展區。. 30.

(38) 第三章. 戰後彰化地區區域發展. 民國 49 年(1960)以前,臺灣地區10從事農業活動的人口超過 50%,而後 逐年降低,至民國 62 年(1973) ,從事工業活動人口數佔全臺灣總就業人口數約 33.70%,首度超過農業活動人口(30.49%) ,意味著臺灣地區已由農業為主的社 會,正式邁入工業化時期。直到民國 77 年(1988) ,服務業的就業人口數超過工 業的就業人口數,開始邁入後工業化時代,迄今依舊逐年增加中。簡言之,民國 62 年(1973)之前,臺灣地區明顯為第一級產業為主的社會,隨著時間推移下, 逐步邁入工商業主導的經濟背景。(圖 3-1). 圖 3-1. 臺灣地區歷年三級產業就業人口變化圖. 資料來源:1.民國 40-66 年為《臺灣地區勞動力追溯估計與調整銜接結果報告》(1984),頁 118133,臺北市,行政院主計處。 2.民國 67-100 年為行政院主計處「人力資源調查年報」 ,下載日期 2013/10/11,網 址: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33645&ctNode=518&mp=4。. 至於彰化地區,在民國 66 年(1977)以前從事農業活動的人口超過 50%, 而後逐年降低,直至民國 81 年(1992) ,從事工業活動的人口數佔總就業人口數 約 35.20%,首度超過農業活動人口(33.56%) ,意味著彰化地區已由農業為主的 社會,正式邁入工業化時期。至民國 91 年(2002) ,服務業的就業人口數首度超 過工業的就業人口數,開始邁入後工業化社會,但是於民國 93 年(2004)過後, 彰化地區的工業就業人口數又大過於服務業就業人口數,截至民國 100 年(2011) 為止,彰化地區依舊是工業就業人口數大過於農業與服務業的就業人口數,突顯 彰化地區目前仍以工業為主要發展部門。. 10. 指臺灣省所轄之各縣市及臺北市、高雄市所轄之各區內的三級產業的就業人口總數。 31.

(39) 因此,本文以民國 81 年(1992)為基準,將彰化地區的經濟發展階段,分 為工業化前期與工業化後期兩個階段,前者選取民國 50 年(1961) 、60 年(1971) 、 70 年(1981)、80 年(1991),後者僅選取民國 90 年(2001)為代表11,探討彰 化地區工業化前期與後期區域發展所呈現的空間差異,並且歸納戰後彰化地區區 域發展類型。. 圖 3-2 民國 40-100 年彰化地區三級產業人口就業結構 註記:1.民國 40~55 年的《彰化縣統計要覽》內紀錄 12 歲以上的就業人口,而民國 55 年後皆 是紀錄 15 歲以上的就業人口。 2.民國 83 年以後《彰化縣統計要覽》統計資料單位由人改為千人,故 82 年至 83 年處有 明顯落差。 資料來源:1.民國 40~55 年、民國 72~100 年取自於《彰化縣統計要覽》 2.民國 56~62 年取自於《中華民國臺灣人口統計》、民國 63~71 年取自於《中華民國 臺閩地區人口統計》. 11. 民國 100 年(2011)所需的鄉鎮市層級的工商普查資料,須至民國 103 年 4 月底才會發佈。 此外,此次的工商普查是屬於抽象調查,並非全面性普查。因此,本文無法採用民國 100 年 的工商普查資料進行研究。 32.

(40) 第一節 民國五十、六十、七十與八十年區域發展的時空差異 本節主要目的是瞭解彰化地區工業化前期區域發展的時空差異,研究範圍以 民國 39 年(1950)改設的鄉鎮市為空間單位,分析時間分別為民國 50 年(1961) 、 60 年(1971)、70 年(1981)、80 年(1991),研究方法採用地方發展指數的計 算公式,冀求得當時彰化地區內部 26 個鄉鎮市的區域發展空間分布。 一、地方發展指數的資料說明與蒐集 地方發展指數是採用國民健康狀況、知識水準與生活水準三項指標進行綜合 分析,說明如下: (一)國民健康狀況(社會面向) 該指標是以「預期壽命」為標準,但目前資料多以縣市為單位進行預估,而 本文空間單位是以鄉鎮市為主,因此,本文改採「嬰兒死亡率」來突顯國民健康 狀況,其定義是以出生未滿一歲之死亡數與其一歲內的嬰兒總數之比例。該資料 來源為《臺灣省人口統計》 、 《臺灣地區六十年戶籍人口報告統計書》 、 《中華民國 人口統計季刊》與《彰化縣統計要覽》。 (二)國民知識水準(文化面向) 此面向由兩部份構成,一是成人識字率,原定義是指 15 歲以上的識字者占 15 歲以上人口的比例。但受限於不同時間的統計資料,記載的空間單位、標準 並不相同,必須予以調整,如民國 50 年(1961)與民國 60 年(1971)的識字率 資料來源,是《彰化縣統計要覽》所記載的各鄉鎮市 12 歲以上的識字人口數, 但是民國 70 年(1981)和 80 年(1991)的《彰化縣統計要覽》僅記錄縣市層級 的識字率概況。因此,民國 70 年(1981)和民國 80 年(1991)的識字率資料, 則是採用民國 69 年(1980)、民國 79 年(1990)的《中華民國臺閩地區戶口及 住宅普查報告》 ,但是在民國 69 年(1980)的識字率是記載 15 歲以上的識字人 口數,而民國 79 年(1990)則是 6 歲以上的識字人口數。 二是粗在學率,原定義是指學生人數占 6~21 歲人口的比例。但受限於不同 時間的統計資料,記載的空間單位、標準並不相同,必須予以調整,如民國 50 年(1961)的《彰化縣統計要覽》 ,只記載 6-11 歲的在學人口數,故只能計算 6-11 歲的粗在學率;而民國 60 年(1971)的《彰化縣統計要覽》,只記錄 6-11 歲以 及 12 歲以上的在學人口,為求計算上的一致性,僅採用 6-11 歲的在學學生數占 6-11 歲總人口數之比例為代表;但是民國 70 年(1981)以後的《彰化縣統計要 覽》 ,並未記錄在學率的資料,因此,民國 70 年(1981) 、民國 80 年(1991)的 在學人口數的資料,只能利用民國 69 年(1980)、民國 79 年(1990)的《中華 民國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的記錄,不過民國 69 年(1980)的在學人 口資料是 6-24 歲的人口數,民國 79 年(1990)的在學人口資料則為 6-21 歲的 人口數。. 3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三)一般規劃設計案件補助上限以新臺幣 200 萬元為原則;全

是位於古城清盛附近的 Sobruak 村。其位於美圔鎮和清盛鎮之間,距美圔 60 公里,離清 盛

• A2: 黑水指的是臺灣海峽,俗稱黑 水溝。以前的人要冒險渡過臺灣海

臺中 豐原 沙鹿 彰化

Community industry enhancement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goals of rural community empowerment; conversely, the collapse of communities and

指導老師:蔡佩芳 團隊組員:陳采君 張培琪 吳明憲 鄒夢雨 李佳馨 鐘啟榮 陳佳琳 楊巧薇 陳語婓 李宜靜 沈敬華

城市面貌 社交生活 創科發展 交通運輸 鄉鎮發展 飲食文化 文物保護 環保建設 區域發展 消費模式 教育發展 國際事務 家庭生活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區分署(以下簡稱本分署)下轄 7 個就業中心及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