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康德與馬克思批判法之政治意涵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康德與馬克思批判法之政治意涵"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康德與馬克思批判法之政治意涵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1-2414-H-004-025-執行期間: 91 年 08 月 01 日至 92 年 07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 計畫主持人: 孫善豪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處理方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國 92 年 7 月 31 日

(2)

康德與馬克思批判哲學的政治意涵

孫善豪/政治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國科會研究計畫91-2414-H-004-025

I.近代的政治概念

1. 現代化過程(Modernizierung)作為「解除世界魔咒」(Entzauberung der Welt)之

過程,使得「普遍」解體、「特殊」當道。然而「特殊」與「特殊」之間,是 一衝突之領域,或韋伯所謂「諸神間的戰爭」。例如一人之得以他人之失為條 件;一人之快樂以他人之痛苦為條件等等。此亦勞思光所謂「理分不全」。 2. 現代學者如伊斯頓(david Easton)對「政治」之著名定義:「對社會價值之權威 分配」,即預設了前述現代化過程中「特殊」與「特殊」之對立:唯其有如此 對立,方有「權威分配」之必要。 3. 在此一現代化過程下出現之政治,因此是以各個「特殊」之存在為前提,而 謀在其間建立秩序,以期減少衝突。而「秩序」,實即「普遍」之謂。但現代 化既以把破任何既有秩序,於是秩序作為一「狀態」(Zuatand)不復可得,只 能成為一「過程」。因此,從更根本的意義來說,現代的政治,應是:從「特 殊」邁向「普遍」之「過程」 4. 哲學作為政治活動:任何現代的哲學家在從事哲學思考時,也同時是在進行 政治活動。哲學家面對各個特殊概念,而企圖以一種體系的方式將之組織起 來、成為一思想秩序。近代以來的這種思考活動,沒有「上帝」或任何既定 之「真理」為奧援,於是哲學家必須從「特殊」出發,而無法直接訴諸「普 遍」。猶如中國近代以來,儒學之權威地位既經動搖,學者即以不可能以「言 必稱堯舜」之獨斷方式來說理然。 5. 兩種政治哲學典型:黑格爾與洛克。如果哲學思考也同時是政治活動,那麼, 一位哲學家的體系愈有秩序、亦即他思想中的「特殊」愈是被納入一個「普 遍」的秩序中,則他的政治構想(Conception)就愈容易被認為是「極權主義的」 (totalitarianist);而一位哲學家愈是缺乏體系、亦即他思想中的「特殊」愈是 保持其獨立甚或孤立地位而不被完全納入「普遍」的秩序中,則他的政治構 想就欲容易被認為是「自由主義的」(liberalist)。前者的典型,是黑格爾,後 者,則是洛克。 II. 康德與馬克思:困難與理由 6. 以康德與馬克思併舉,似乎並不合乎一般對兩人之理解:前者是唯心論者、 後者是唯物論者;前者是個人主義者、後者是集體主義者;前者是自由主義 者、後者是共產主義者… … 等等。此等刻板印象的大帽子,其實有礙對於兩 人的理解。反而,從最外緣的思想史背景到最核心的基本概念,都可以提供 一條線索,使「康德與馬克思」成為可能。 7. 其一,以最外緣的思想史「兩條路線、隔代遺傳」的觀點為提示(hint)。西方

(3)

哲學史,大體而言,表現為兩種立場之交互或隔代遺傳:一是柏拉圖式或猶

太式思想,一是亞里斯多德式或基督教式思想。前者在「天」與「人」、「聖」

與「凡」、「意典」(Idee, Eidos)與「意見」(opinion, doxa)… … 之間,劃下一條 本質性的界線,後者則力圖以某種「過程」來弭平此一界線;對前者而言, 彌賽亞是一個尚在被等待的東西,對後者而言,則彌賽亞是一個已然實現了 的事實… … 。在此觀點下,可以為西方哲學史畫出一個大略的系譜: 柏拉圖 ─── 聖奧古斯丁── 康德 ── 馬克思 ── 胡賽爾- 亞里斯多德 ── 聖多瑪斯 ── 黑格爾 ── 恩格斯 ── 海德 格- 此圖所顯示的是:雖然從時間、歷史、人事的順序來看(虛現所示),柏拉圖的後 繼者似乎是亞里斯多德,但是他真正的、理論的繼承者(實線所示)卻是聖奧古斯 丁;而亞里斯多德雖然在時間上似乎是柏拉圖的傳人,其實卻是一個新的傳統的開 創者:他的傳人不是聖奧古斯丁,而是聖多瑪斯。同樣的關係,用於胡賽爾與海德 格,應該也是清楚的:海德格雖然在時間、歷史、人事上是胡賽爾的傳人,但是他 們的差異毋寧大過傳承。 依據此見解,則黑格爾「之前」的康德與「之後」的馬克思,或許也存在著這樣的 關係。亦即:當黑格爾批評康德──尤其是以明顯的亞裡斯多德式「過程」的方式 批評康德的「二分」哲學──,而馬克思又批評黑格爾時,依據「兩條路線、隔代 遺傳」的觀點,則康德與馬克思之間或許就有著某種親屬性。 8. 其二,切進一些,以書名為提示(hint),則西方哲學家以「批判」為其主要著 作書名的,僅只康德與馬克思而已。其間或有其他以「批判」為名的著作, 例如狄爾泰(W. Dilthey)的《歷史理性批判》、沙特(J.-P. Sartre)的《辯証理性批 判》等等。但是,這些哲學家以「批判」為書名,明顯出自模仿,而馬克思 以「政治經濟學批判」為主要著作書名,卻顯然並不出於模仿,反而出於自 覺。不約而同都以「批判」為書名,或許即顯示康德與馬克思分享了某種共 同觀點。 9. 其三,更切進而言,從《純粹理性批判》導言與《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 中的第一個提問來看,兩者的親近性會是更明顯的。《純粹理性批判》導言的 第一個提問是:「先驗綜合判斷如何可能」,而《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 的第一個提問則是:「內在交換價值如何可能」。本來,「先驗」與「經驗」互 斥、「分析」與「綜合」互斥,而「先驗」則必然「分析」、「經驗」則必然「綜 合」。現在,康德問了個奇怪的問題:「先驗綜合判斷如何可能」?這毋寧是 個「形容詞矛盾」,猶如「木製的鐵」、「圓的方」然。同樣奇怪的「形容詞矛 盾」問題,卻也是馬克思《資本論》第一章出現的第一個問題:「交換價值」 既然表現為兩個商品間的「外在」關係,則「內在交換價值如何可能」?如

(4)

果康德哲學的特色是在兩橛之間找出連結,那麼,馬克思透過這第一個提問, 或許也沾染了康德哲學的特色。 10. 其四,再進一步:哥白尼轉向。康德宣稱批判哲學是一次「哥白尼轉向」:從 過去以人為主體而看向客體的觀點,轉向為從客體反觀主體。同樣的轉向, 也發生在馬克思。《資本論》雖然宣稱要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的社會形構」, 卻並不從「人」開始,反而從「人」對面的「物」(財富)開始。 11. 其五,康德對哲學之最大「改革」在於將理性從知性中獨立出來,而置之於 寶座之上;馬克思對政治經濟學之最大貢獻,則在區分「抽象人類勞動」與 「具體勞動」。 Kant: 理性-觀念 Marx: 抽象人類勞動-價值/對象性 ∣ ∣ ∣ ∣ 知性-概念 具體有用勞動-使用價值/勞動對象 III.批判之主要面貌 12.「批判」之特色,首先在於一四分結構,亦即兩個二分:「經驗/特殊 vs.超驗/ 普遍」與「主體 vs.對象」。 13.「經驗/特殊」之存在,以「超驗/普遍」為前提。亦即:經驗之存在,一定依 於條件,因而無絕對性。同理,概念以知性為條件、價值以勞動為條件… … 等等。 14. 反過來,「超驗者」不能作為超驗者被認知,只能透過其「表現」(Erscheinung), 即「經驗/特殊」,而被推知,亦即以「經驗/特殊」為條件。同理,勞動亦必 須表現於對象、必須在對象中才能看到勞動。此所以批判哲學必須做「哥白 尼轉向」。 IV.批判的政治哲學,或批判哲學所具有的政治意涵 15. 近代政治,以個人、特殊者為前提。契約論者因此以「自然狀態」、獨立個人 為起點,以建構秩序。然而批判哲學不以「經驗/特殊」為獨立之存在,反而, 秩序為其前提。此一秩序前提,在康德,即為先驗範疇,例如「一」、「多」、 「全」,亦即,必須在先驗範疇之條件下,才能看到「個人」、「許多個人」和 「全體」。馬克思則在歷史過程中找尋個人之前提,此即資本主義:在資本主 義的條件下才出現個人。 16.「普遍政治秩序」(永久和平、共產社會)與「經驗中政治秩序」之永恆差異: 在經驗中出現者,必是有限的、受條件制約的,因而不可能是普遍的。反過 來,普遍秩序亦不可能完全地在經驗中實現。 17. 政治作為從特殊邁向普遍之「過程」:普遍與特殊間之鴻溝,必須由一「過程」

(5)

來聯繫。此一過程即可被理解為政治。在康德,此過程為歷史之「合目的性」;

在馬克思,則為歷史之「必然」。

參考書目

Althusser, Louis, Für Marx, Frankfurt/M, 1968.

Althusser, Louis/E.Balibar, Reading Capital, London, 1979.

Althusser, Louis,Montesquieu, Rousseau, Marx: Politics and History, London, 1982. Anderson, Perry, Considerations on Western Marxism, London, 1976.

Bernstein, Eduard, Zur Geschichte und Theorie des Sozialismus, Gesammelte Abhandlung, Berlin/Bern, 1901.

Bernstein, Eduard, Die Voraussetzungen des Sozialismus und die Aufgabe der Sozialdemokratie, Hamburg, 1969.

Carver, Terrell, Marx and Engels: The Intellectual Relationship, Bloominton, 1983.

Colletti, Lucio,Bernstein und der Marxismus der Zweiten Internationale, Frankfurt/M,1968. Colletti, Lucio, From Rousseau to Lenin,London, 1972.

Colletti, Lucio, Marxism and Hegel, London, 1973.

Colletti, Lucio, „Introduction to Karl Marx Early Writings”, London, 1975. Colletti, Lucio, Marxismus und Dialektik, Frankfurt/M, 1977.

Colletti, Lucio, „A Political and Philosophical Interview”, in Western Marxism: A Critical Reader, London, 1978.

Della-Volpe, Galvano, Logic as a Positive Science, London, 1970. Fetscher, Iring,Karl Marx und Marxismus, München, 1967.

Göhler, Gerhard,Die Reduktion der Dialektik durch Marx, Stuttgart, 1980. Gustafson, Bo, Marxismus und Revisionismus, Frankfurt/M, 1976.

Habermas, Jürgen, Theorie und Praxis, Frankfurt/M, 1982.

Habermas, Jürgen, Zur Rekonstraktion des Historischen Materialismus, Frankfurt/M, 1982. Haug,W. F., Pluraler Marxismus, Berlin, 1985.

Huster, Ernst-Ulrich, „Theorie und Praxis des Demokratischen Sozialismus“, in Franz Neumann(Hrsg.), Handbuch Polutischer Theorien und Ideologien, Hamburg, 1977. Jowtschuk, M. T., „Engels, Plechanow und die russische revolutionäre Bewegung am Ende

des 19. Jahrhundert“, in M. Klein u. H. Ley (Hrsg.), Friedrich Engels und moderne Probleme der Philosophie des Marxismus, Berlin, 1971.

Kant, Immanuel,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 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 ---, Kritik der Urteilskraft.

Klein, M, u. H. Ley (Hrsg.), Friedrich Engels und moderne Probleme der Philosophie des Marxismus, Berlin, 1971.

Köhnke, K. C., Entstehung und Aufstieg des Neukantianismus, Frankfurt/M, 1986. Kolakowski, Lescek, Die Hauptströmungen des Marxismus, 3Bd., München, 1978. Korsch, Karl,Marxismus und Philosophie, Frankfurt/M, Köln.1975.

Korsch, Karl,Karl Marx, Hamburg, 1981.

Lenin, Ü ber Hegelsche Dialektik, Ausgewählte Texte,Leipzig, 1986.

Leonhard, Wolfgang, Eurokommunismus: Herausforderung für Ost und West, München, 1978.

(6)

Lutz-Bachmann, Matthias, Geschichte und Subjekt, Freiburg, 1988.

Luxemburg, Rosa,Sozialreform oder Revolution, in Gesammelte Werke, Bd.1/1, Berlin, 1974. Marcuse, Herbert, Reason and Revolution, New York, 1954.

Marcuse, Herbert,Die Gesellschaftslehre des sowjetischen Marxismus, Darmstadt, 1964. Marx, Karl u. F. Engels, Marx Engels Werke, Berlin, 1967ff, 簡寫為MEW, 其後阿拉伯數字

為卷數,逗號後為頁數。

Merleau-Ponty, Maurice,Humanismus und Terror, Frankfurt/M, 1966. Negri, Antonio,Die wilde Anomalie, Berlin, 1981.

Negri, Antonio, Marx beyond Marx: Lessons on the Grundrisse, New York, 1991.

Neumann, Franz (Hrsg.), Handbuch Polutischer Theorien und Ideologien, Hamburg, 1977. Rosdolsky,Roman,Zur Entstehungsgeschichte des Marxschen > Kapital<, Frankfurt/M,1968. Sandkühler, H.J. u. R.de la Vega (Hrsg.) Marxismus und Ethik, Frankfurt/M, 1970.

Sartre, J.-P.,Kritik der dialektischen Vernunft, Hamburg,1967.

Schmidt, Alfred, Der Begriff der Natur in der Lehre von Marx, Frankfurt/M,1978. Stalin, Ü ber dialektischen und historischen Materialismus, Frankfurt/M, 1959. Timpanaro, Sebastiano, On Materialism, London, 1975.

Vorländer, Karl, Kant und Marx, Tübingen, 191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相當清楚的是, Avalokiteśvara 這個複合詞是由 avalokita 跟 īśvara 結合而成。avalokita 為觀,而 īśvara 為自在,所以譯為 觀自在。因為連音或連聲 (saṃdhi)的關係,avalokita

與持份者會晤所蒐集的意見和分歧較大的範疇

When Wasan mathematicians propose mathematics problems, two aspects of knowledge activities related to mathematics research and practice are considered: They construct Jutsu using

Philosophiæ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 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

(當完成繫繩 /升旗手離開旗台/ 升旗隊退場) , 請 各位就座 (如果不設座位,就進入程序5;如果沒

[r]

注意本文引用的語句典實及其內容。所有典實,不但須說明其意義 來歷,而且須說明其用法之巧拙…

義)與。 zm 且(對象)的意思。清辨在他的《中論》註解書裡'相當一致地都採用了。立而且的意 思,而月稱則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