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認識先天性巨結腸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認識先天性巨結腸症"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醫療衛教 認識先天性巨結腸症 返回醫療衛教 發表醫師 方旭彬醫師 發佈日期 2013/03/21 臺北醫學大學署立雙和醫院小兒部小兒胃腸科主任 方旭彬醫師           早在1888年Hirschsprung解剖兩位死嬰首次發現這種脹大結腸的疾病,當時對於病因尚不清楚,但是後人為 紀念他便將這種病稱為Hischsprung氏病。後來在1920年Dalla Valle發現原來這種病在遠端近肛門處的大腸有異常 的緊縮,而且找不到掌管正常腸功能的神經細胞;一直到1940年代才對相關病理生理學的異常有較詳細的認 知。到了1948年,Swenson和Bill兩位醫師首次以手術的方式,將缺少神經細胞的腸段切除,再將兩端接合,成 功地治療這種病童,開啟了手術治療先天性巨結腸症的新時代。 先天性巨結腸症的發生率,約佔活產嬰兒的五千分之一,男比女多約四比一,統計並無人種的差異,起因 於妊娠初期腸管由口向肛門分化生長的同時,腸壁中的神經細胞沒能跟著往肛門端移動,導致尾端大腸有一段 缺少神經細胞,造成出生後近肛門端一段結腸不正常緊縮,前端的腸子愈來愈脹,甚至有嚴重腹脹、便秘或嘔 吐的症狀產生。通常這一段缺少神經細胞的結腸愈長,症狀愈早發生,家族傾向愈明顯,男女生的比例可降到 二比一。近年來的醫學研究發現,這種先天性腸道疾病與一些基因的突變有關,且在某些遺傳性病童身上較常 看到,例如3至10%的唐氏症、藍眼珠的瓦登博格症候群、以及先天性中樞神經換氣不足症候群等。 通常剛出生幾個月內的嬰兒,如果有胎便延遲超過二十四小時後才解出,之後肚子漸漸脹大,甚而嘔吐或 有好幾天才有噴射式的大便,就要懷疑是否罹患此症。有兩成以下比較短節型的先天性巨結腸症病童,由於初 期症狀不明顯,可能會拖延到一歲以後,才因為頑固性便秘找小兒腸胃科醫師求助。醫師在為病嬰兒作手指肛 診時,通常會感覺異常的緊縮,將手指拔出時甚至會有糞便隨之噴出,這是先天性巨結腸症典型的身體檢查發 現。如果高度懷疑此病,通常會先安排下消化道鋇劑顯影,利用一條細的肛管將顯影劑低壓注入結腸,來看看 是否有某段以上腸徑有異常的脹大,診斷率約有80%。二十四小時後再照一張腹部X光如果還有大量顯影劑殘 留更要高度懷疑。若仍無法排除此病,進一步的腸道壓力檢查約有95%的診斷率,直腸病理切片請病理科醫師 仔細尋找神經細胞,看看有無肥大增生的神經束,或有異常的神經突觸酵素的染色,可有高達98%的診斷率。 確定診斷的病嬰,通常無法順利的進食,甚至於有時因腸子過脹導致細菌增生感染而以腹瀉或敗血症來表現, 此時的預後不佳,死亡和併發症的機率大大提高。 一但確定診斷後,必須進行手術治療。以往須先在近端有神經細胞的腸段作一個人工肛門,維持病嬰不致 腹脹而能正常餵食,數月後再將正常腸子接到遠端的肛門,目前這種手術只保留給長節型或嚴重腸炎腹瀉的先 天性巨結腸症病人。小兒外科手術的日新月異,已進步到可以一次將無神經細胞腸段切除,並將近端正常腸子 與肛門接合,甚至可以用腹腔鏡手術操作,而不必留下腹部的大傷口並減少出血,縮短住院天數。最近有更新 的手術方法,可直接從肛門將腸子拉出體外進行切除和縫合,肚皮完全無疤痕,造福不少小病童。本院小兒腸 胃科購進新式直腸真空吸引切片槍,與病理科、小兒外科團隊合作,近年來診斷好幾例短節型的先天性巨結腸 症,並有一位新生兒在產前因羊水過多,出生後嚴重腹脹而診斷為長節型先天性巨結腸症,且懷疑可能是節段 性神經細胞缺少的世界罕見病例,已順利接受人工肛門開刀並等待第二階段手術。此病容易誤為其他原因的吐 奶或便秘,家長們不可不慎!   健康文章內文主要提供民眾降低對疾病因不了解產生之不安和恐懼,但不可取代實際的醫療行為,所以身體如 有不適請您前往醫院就醫治療。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級中學教師 陳文哲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學士. ※西園醫院 復健科 物理治療師 陳志偉

主題論文一: : :善用 : 善用 善用 善用「 「 「小報 「 小報 小報 小報」 」 」 」創意 創意 創意 創意、 、 、 、開展 開展 開展「 開展 「 「 「大報 大報 大報」 大報 」 」新局

第一期至第三期 實體癌,經標準 治療無效;癌症 別:上皮性卵巢 癌、肺癌、肝 癌、乳癌、大腸 直腸癌、胰臟癌. 長聖國際生

復為落實政府醫療政策,共享醫療資源,結合健保制度改革,本 基金依據 99 年 7 月 14 日行政院院臺榮字第 0990039235

復為落實政府醫療政策,共享醫療資源,結合健保制度改革,本 基金依據 99 年 7 月 14 日行政院院臺榮字第 0990039235

復為落實政府醫療政策,共享醫療資源,結合健保制度改革,本 基金依據 99 年 7 月 14 日行政院院臺榮字第 0990039235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為辦理國軍退除役官兵就醫及社會醫

Segundo informações recolhidas junto de 211 médicos, mestres, massagistas e acupuncturistas, 62,1% dos profissionais encontram-se ao serviço nos postos clínicos ou consultó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