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研究"

Copied!
2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博士學位論文.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研究. A Study of Memory Writing in Modern Taiwanese Poetry. 指導教授︰林淇瀁 Chi-Yang Lin 研 究 生︰沈曼菱 Man-Ling Shen. 中華民國 104 年 8 月.

(2)

(3)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研究 —————————————————————————————————————————. 致謝辭. 記憶的輪廓總是先由時間每個段落開始,我似乎也不例外。博士班從 2009 年的 9 月開始,那年年初剛碩士班畢業,寫完了一本很薄很薄的碩士論文,對學 術存著還未完成的想法。除了自身始終對於文學的熱愛和興趣,對學術研究與求 知能有持續的熱情,源自於碩士班相識交往的師友們給我啟蒙與引導。很幸運 地,在進入博士班就讀之後,我也仍然有一小群相知相挺的學友們持續鼓勵和陪 伴,尤其是同班的莉涓、耀娥、盈秀、儒農總分享我許多學術上的知識與資訊, 諸多的聚會時光總是像快轉時間般消逝,成為鮮明的印象與回憶。 能在研究生的生涯中持續書寫、思考和擁有自己的時間,這六年來我是幸福 的。從碩士班開始,便已不是全職的研究生,需要工作來維持經濟收入和學費開 銷,感謝師長親友們給我許多機會發揮自己的能力,不論是教學、寫稿或是編輯 等等,記得在東海的那一年,和美慧老師一起編輯錦連前輩全集,得以進一步認 識笠詩社的前輩們;也記得多次國偉老師邀我參加暑期的大專生研習營,與大專 生一起討論的仲夏夜晚;以及與惠足老師的學生討論碩士論文,交換一些研究上 的心得建議;當然還有五年多以來育霖老師給予我最大數量的信任,讓我體驗了 各式各樣研究與教學的相關工作。 寫至此,突然發現從 09 年到 15 年之間的發展,有許多的獲得,也同樣有許 多的失去。時光偷換了我的黑髮,逐漸也新生了白;博士班的六年時光,迎來了 三十歲起頭的日子;三十歲之後,有些話不再訴說,有些人也不再來往。更新記 憶成為我許許多多堅持下去的動力與動機,瀏覽 instagram 已比 Facebook 有趣, 而每張照片,都已是過去的時光,某些記憶得以如檔案般不斷地保存了下來。從 碩論到博論的致謝辭,不變的是我仍十分樂意過著隱密的生活,隨著書本的詩句 起落,我知道那些文字在書本裡被閱讀的當下,它們亦如我隱密的活著。 擁有一群優秀又善解人意的學弟妹也令人感到愉快和滿足,勝奕、千媚、夙 崢、佳琳、威銘、泰綾還有一起工作打拼的營隊夥伴們于芳、祁漢、弘昌、士翔、 培寧和枋俞、芳瑜、雅雯、愷均、林綠、欣怡、青蛙、克諭、彥方等等,在工作 上也謝謝雅菁和昊欣,妳們是最棒的隊友。 特別感謝我的口試委員蕭蕭老師、淑貞主任、癸雲老師和淑苓老師給予我具 體又明確的建議和鼓勵,適時引導了我對研究對象的再思考,輔助我對博論中研 究概念和寫作方向的釐清。更要由衷感謝從碩士班以來的指導教授向陽老師,給 i.

(4) 摘要與目錄 —————————————————————————————————————————. 予我最大程度的自由去想像、設計一個可行的研究方向,一路溫柔照拂我十年, 也總是鼓勵我不可放棄創作的能力,希望未來我能夠朝向完成這個期許前進。 最後,感謝老爸老媽的一路支持,鼓勵我在博士畢業之後,繼續邁向人生下 一個里程碑。另外還有最最親愛的妹妹和漢銘,在生活中給予我最多最多的陪伴 與聆聽,包容我因為研究引發的焦慮和徬徨,吃光我寫不出論文而遁入廚房煮的 飯菜…未來也請繼續陪在我的左右,完整我生命中所有的愛和快樂。. 2015.8 台中. ii.

(5)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研究 —————————————————————————————————————————.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研究. 摘要. 根據對於記憶(memory)的詮釋,記憶不僅只呈現過去的樣貌,也呈現社 會與文化意義中集體意識的作用與功能。由於記憶同時包括了對現實的陳述與超 越,因此記憶書寫具備了創作技巧上的拼貼和賦予銘刻事物的意義與權力。本文 將梳理台灣現代詩中不同主題的記憶書寫,探討記憶書寫的不同形式與差異,分 析文本背後的歷史情境與文化脈絡等相關問題。. 本文共分為七章,從第二章到第六章討論不同議題中記憶書寫的樣態和形 式,針對現代詩文本中呈現的空間與時間意義,論述記憶書寫的多重面向,這些 面向分別是殖民地意義下的地方、故鄉與鄉愁、庶民與族群、政治與歷史、個人 情感等,本文發展軸線以線性時間序列為主,討論面向則橫佈了台灣文學數個重 要的文化肌理。在章節規劃方面,第一章為緒論,分別整理記憶書寫的定義,詳 述主要研究概念、研究範圍、研究方法、章節架構等。第二章從「異國情調」 (exoticism)切入,探討日治時期殖民地台灣的地方如何成為異國情調性質的書 寫對象。第三章則討論不同族群世代間如何書寫鄉愁與懷舊,根據經驗和想像創 所出現的情感,分析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憑藉著對於空間與時間的溯及既往。第 四章主要以庶民和族群的記憶書寫為分析範圍,並討論戰爭、媒體所串連的全球 社群和國際政治議題。第五章將以歷史如何被陳述與詮釋為研究方向,分析在台 灣現代詩中記憶書寫所呈現的歷史事件,包括記憶書寫中歷史如何被呈現,呈現 後的特色或問題為何,是否有其集體失憶的特性產生。第六章分析主體對情感和. iii.

(6) 摘要與目錄 —————————————————————————————————————————. 情感對象的書寫模式和特色;本章收束於主體書寫個人情感經驗的相關記憶為方 向,聚焦於主體如何於文本中詮釋失去和缺席(absence)隨之而來的情感倫理。 第七章則為結論,整理本論文所提出的記憶書寫之特殊性與研究成果。. 基於對記憶書寫的思考與辯證過程,也構成對跨國、跨領域詩學如何可能的 相關討論。在記憶書寫問題化之後,諸種記憶書寫不只呈現台灣文學的延展性, 也成為台灣文學研究的一個剖面。並且藉由分析記憶書寫在不同年代如何被生產 的過程,映射出台灣現代詩所包含的台灣性與跨國性,兩者通過記憶書寫展示了 多重而變動的關係。. 關鍵字:台灣現代詩、記憶、空間、台灣性、跨國性. iv.

(7)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研究 —————————————————————————————————————————.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ain Memory. According to this research, memory is not only to display image of history, but also the function of society and culture with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About memory, it’s including two parts of reality: description and exceeding. Therefore, memory writings have collages by creative skill and the power with meaningful inlaying objects. Be based on the theme of memory, this research explain the different themes and types of writings of Modern Taiwanese Poetries, moreover, to analyze the historical situations and culture issues.. According to dialectical thinking for memory writings which discusses about transnation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After make an issue of memory writings, as a result, many memory writings are not merely showing tractility in Taiwan literature but as well finding new view of research. With analyzing the making procedure of memory writings in different periods, it reflect Taiwaneseness and transnational in Modern Taiwanese Poetries, both of them are displaying multiple and variational relations.. Key Words:Modern Taiwanese Poetry; memory; space; Taiwaneseness; transnational. v.

(8) 摘要與目錄 —————————————————————————————————————————. vi.

(9)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研究 —————————————————————————————————————————.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研究. 目次. 第一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緒論…………………………………………………………………………1 研究動機...................……………………………………………………….1 研究概念........………………………………………………………………3 前行研究回顧..……………………………………………………………14 研究範圍和方法..........................................................................................24. 第二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異國想像與地方..........................................................................................29 超現實詩與異國想像................…....……………………………………..29 殖民地台灣的感官修辭……………………………………………..........36 地方作為記憶..................……………………………………………........42 記憶書寫中的跨國性..................................................................................47. 第三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鄉愁美學與空間........………………..........................................................53 鄉愁:記憶中的空間與情感……………………………………..............53 兩岸猿聲啼不住:以中國大陸為核心………………………………......58 從鄉愁到鄉疇:以台灣為核心.....…………………………………..........64 故鄉:移動的文化記憶................................................................................74. 第四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庶民政治與族群........…………………………………..............................87 地方感:庶民與空間……………………………………..........................87 庶民生活…………………………………………......................................89 族群文化………………………………………………..............................96 國際政治與全球社群................................................................................105. 第五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國族認同與歷史........…………………………........................................115 歷史記憶、社會記憶與遺忘……………………………………............115 日常符碼與歷史........…………………………………………………....122 歷史事件與集體記憶....………………………………………………....127 歷史:遺忘與跨越....................................................................................134. 第六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主體情感與倫理........…………………………........................................145 記憶書寫中的情感…....…………………………………………............145 缺席、昨日與情感關係……………………………………….................151 死亡、遺忘與情感倫理………………………………………………....160 vii.

(10) 摘要與目錄 —————————————————————————————————————————. 第四節. 非自主性記憶與時間................................................................................166. 第七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結論………………………………………………………………………173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發展概況……………………………………....173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特殊性……………………………………........176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新展望………………………………………....178. 參考文獻……………………………………………………………………………181. viii.

(11)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研究 —————————————————————————————————————————.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研究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記憶(memory)如同歷史,貫穿現時與過去。記憶被生產的狀態,標記著 甚麼物品/時空/現象被記憶、以及誰的記憶,記憶的意義為何,因而記憶屬於 時間與空間,不僅涉及時間,也召喚一個真實與想像之間的空間。本文試圖從記 憶書寫的面向探討台灣現代詩所具有的繁複特色。在時間上,日本曾經做為台灣 的殖民宗主國,對於殖民地台灣的文學影響自然重要,寫作者首先面臨的是語言 的問題,再者,在理論的引介與過渡之際,文本的內在如何展現台灣在地性特質, 詩人對於歷史的感知如何藉由創作表現,並對於自我再次翻譯。戰後台灣的文壇 又曾經耙梳了哪些西方理論,在文學論戰中展現了何種的意識形態,形成一次現 代詩典律的建置過程,其中,文本面對歷史事件的姿態為何。以及,在不同年代 之下,不同作者所呈現的記憶面向,以及對語言與文字如何呈現的特殊性,文本 內在所呈現的台灣性和跨國性,進而構成何種異質性的創作樣態,將成為本論文 的主要關注範圍。. 對記憶的理解首先從個人記憶開始,它具有私密性和不透明性,它恰恰也是 最日常的,不但參與歷史,也可能是對歷史的一種反動。其次,記憶具有能動性, 不但來自個人,也可能形塑集體意識,甚至縱橫於全球與在地之間,反映了不同 年代或不同作家對於台灣的詮釋與想像。本文希望透過對記憶書寫的關注,一併 思考跨區域、跨系統的詩學建立之可能性,透過對台灣現代詩的分析,將詩學中 所呈現的台灣特質作一綜論性的歸納,意即透過記憶書寫的視角討論台灣現代詩 1.

(12) 第一章 緒論 —————————————————————————————————————————. 內在的台灣性。另一方面,「跨國」的觀念不應只從外部的跨越空間或界線來思 考,在文本中所呈現的文學性,以及在地文學與跨國生產重重層疊、交織出新的 文學現象和特性,種種都印驗了台灣文化的多樣面向,並同時探討台灣現代詩中 所具備的跨界性格和跨國景觀。不論是歷史或族群層面,台灣文學所呈現的多樣 性已然成形,在全球時代下,台灣文學中的跨國意義更顯重要,它提供了一個研 究框架和取徑,用以檢視台灣文學與跨國生產之間的關係,台灣文學中的跨國/ 在地之間的層次和意義。. 記憶與書寫分別都具有對事物銘刻和紀念的特性,兩者之間不但相互關聯, 也呈現了選擇何者被記憶的權力樣貌,而記憶書寫成為本文的討論方向,企圖從 記憶作為出發點分析現代詩文本對於時間和空間的詮釋與想像,並如何藉由陳 述、建構記憶穿越、介入現實層面的社會現象或歷史情境。記憶不但在身體之內, 又透過某些管道呈現於身體之外,例如:書寫。書寫是一個穿越可經歷和已經經 歷,總是未完成的生命過程。主體如何在精神內部構成自身,必須透過聯想原則 和情感原則連繫方能看見。透過書寫,才能覺察主體的如何運作,透過書寫,才 能了解精神在身體裡如何回應外在空間。在書寫中,記憶是一個框架,使人理解 經驗在身體與空間之中如何生成,時間存於精神之內,也存於精神之外。在記憶 之中,過去的時間與書寫的當下連結起來,也就是說,過去的時間在現在時間中 透過記憶接軌,主體界定時空,也存於時空之中。從過去的經驗,主體由創作與 書寫裡頭現身,身體作為經驗外在世界的工具與管道,藉由精神裡的記憶去表現 其個體性,然而,當集體讀者參與作家書寫的文本內容,個體的記憶則又將以不 同程度上回到集體記憶,這便是由個人回到集體記憶的一個過程。也正如哈布瓦 赫(Maurice Halbwachs,1877-1945)所說,記憶必定不能單獨存在。在回溯整 理對現代詩的記憶書寫概況下,從戰前台灣作為日本殖民地開始,記憶書寫的形 式不斷移動變化,從異國情調到對技巧的前衛實驗,作家一直揣摩或醞釀台灣現 代詩的形態。在戰後初期,於島嶼上寫作的作家紛紛書寫記憶中戰爭、生離死別、 2.

(13)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研究 —————————————————————————————————————————. 故土的懷思,甚至對近代中國的想望、與台灣的隔閡…等。另一方面,對土地、 農村、底層人民的關懷,對殖民時期台灣歷史的再次記憶,也逐漸形成了不同的 集體記憶。在解嚴前後以政治事件為主題,有別於官方歷史的現代詩文本方興未 艾,台灣的跨國性被作家以語言文化中的多元一一呈現,對於國際社會事件或戰 爭的議題也連帶使作家進一步對應思考台灣的歷史、現況與未來,透過文本形成 全球想像,逐漸為自身與全球之間的位置找尋定義,連接不同的社群與群體。除 此之外,記/失憶的本質,則在看似私人情感經驗實也成為公眾集體性記憶之一 的文本中被討論,其中不乏對時間的重新思考與詮釋,在私人經驗中呈現對歷史 的共感。並且,記憶書寫問題化之後,已充滿延展性。從前面所提及的文本看來, 記憶書寫的面向遍及歷史、情感、倫理、認同、創傷、集體意識…等,不但可成 為台灣文學研究的一個剖面,也進一步企圖討論跨國、跨領域詩學如何可能,由 思考進一步形成方法——唯有書寫才得以繼續指涉記憶。. 第二節 研究概念. 談及記憶與相關的論點,文化評論家薩依德(Edward Wadie Said,1935-2003) 曾在《文化與抵抗》中談及「文化是記錄抵抗遺忘的一種方式」 1 談的是文化的 重要性,但遺忘指的是消滅、抹去和各種壓抑,因此記憶在書寫的脈絡中不但是 個人主體意識記述自己的主題,也是回應、顛覆和抵抗遺忘的寫作策略。在小說 家朱天文(1956-)的《荒人手記》中曾寫下「用寫,頂住遺忘」2 也同樣詮釋了 書寫記憶的首要動機便是與遺忘對抗,現代詩的文本又是以什麼樣的形式詮釋和 敘述記憶,便是本文在第一節述明的研究動機。在記憶書寫的研究成果方面,台 灣文學研究多與再現、認同、國/族歷史、創傷——以重構歷史為考察文本的重 1 2. 薩依德,梁永安譯, 《文化與抵抗:「巴勒斯坦之音」的絕響》(台北:立緒文化,2007 年) 。 朱天文, 《荒人手記》(台北:時報文化,1994 年) ,頁 38。 3.

(14) 第一章 緒論 —————————————————————————————————————————. 點 3 。但記憶並不只等於再現、重構等意義,若回到記憶本身作為思考的方法, 何者形成記憶,或是記憶如何表現…都應該是必須進一步回到文本再次分析的問 題。甚至可進一步追問,記憶是否形成一種當下觀看、評論或感知歷史的方法? 因而將記憶的定義釐清有其必要性。探討記憶的西方哲學脈絡淵遠流長,從柏拉 圖(Pareto,427 BC-347 BC)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384 BC-322 BC) 、再到尼 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和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 ,柏格森、哈布瓦赫和德勒茲皆對於記憶有其觀點。雖然關於記憶的 研究或理論向來隸屬於心理學的層面,但也提供一個檢視文化與歷史的研究角 度。記憶存於個體,但卻能透過個體再回到群體裡,凝聚(或驅逐)某一種存於 文化、文學中的思考。. 在人體中與記憶相關的四個大腦組織是小腦、紋狀體、大腦皮層、杏仁核與 海馬體。記憶相關的討論主要由心理學為主,其中包含了對記憶本體的理論學說 和對於記憶相關病症的分析研究。在生理與心理學方面皆有對於記憶的相關討論 與研究,生理學對於神經系統的闡述之中,學習和記憶是兩個相聯繫的神經過 程。學習指人和運動依賴於經驗來改變自身行為以適應環境的神經活動過程,記 憶則是學習到的信息貯存和「讀出」的神經活動過程,人類的大腦透過感官系統 和神經系統接收大量訊息,但只有百分之一的訊息能夠被儲存和記憶,其他的則 被遺忘,因此記憶與遺忘都和學習有關聯。心理學對於記憶的界說定義為:記憶 是對因經驗所學得並保留的行為,在需要時不必再加以練習即可重現的心理歷程 4. 。在《現代心理學》中提及依照訊息處理論,記憶可分為三種階段:即感官記. 憶(感覺記憶) 、短期記憶(或稱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 5。針對外在刺激的訊息 輸入所產生的記憶以及記憶的類別,在訊息處理中的記憶與遺忘依序如下圖: 3. 以記憶書寫為碩博士論文題目,如符明珠, 〈蕭麗紅小說的文化記憶書寫研究〉 (高雄: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所碩士論文,2006 年)。以及張雅雯, 〈記憶的多重圖像:論吳明益自然書 寫中的歷史記憶書寫與人文思考美學〉 (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年) 。 4 張春興, 《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1991 年) ,頁 258-259。 5 張春興, 《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1991 年) ,頁 259-260。 4.

(15)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研究 —————————————————————————————————————————. 圖 1-1 訊息處理中的記憶與遺忘 6.       注意  外. 短期記憶(STM)  (時間). 形之辨識  感官記憶 . 運作記憶(功能) . 複習 . 長期記憶(LTM)    陳述性記憶  程序性記憶 . 在 刺. 遺忘 . 遺忘 . 反應  激 反應   . 感官記憶是隨著個體憑藉視、聽、味、嗅等感覺器官所受到的刺激所引起的 短暫記憶;短期記憶則是在感官記憶中注意到並且保存起來的記憶,例如查詢郵 遞區號或電話號碼、查字典等等的短期貯存記憶;長期記憶則是經過複習和長時 間累積之技能、動作、語言、觀念等等長久保存的記憶。這三種記憶構成了心理 學對於記憶的定義。.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以實驗心理學的方法完成了 6. 張春興, 《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1991 年) ,頁 261。 5.

(16) 第一章 緒論 —————————————————————————————————————————. 對於記憶的論述,著名的艾賓浩斯曲線所談論的是艾賓浩斯於研究中發現,遺忘 是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的心理現象,遺忘的進程並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 快,以後逐漸緩慢。他認為「保持和遺忘是時間的函數」,並根據他的實驗結果 繪成描述遺忘進程的曲線,也稱為遺忘曲線(Forgetting curve) 。除此之外,在英 國心理學家巴特萊特(F. C. Bartlett)的著作《記憶——一個實驗的與社會的心 理學研究》則使用了認知心理學的方法處理了對於記憶的研究,他在書中提到記 憶並非是完全獨立的功能,並可能是與感覺、知覺、心像、思維等種種官能 (faculty)結合後的產物。他在結論中指出記憶與社會之間的連動,並認為:. 記憶是一項成就,為掌握和享用充滿著多樣性和迅速變化的世界而進行永 無休止的鬥爭。記憶,以及與記憶在一起而獲得生命的心像和詞語,是與 時間久遠的舊時感覺的獲得有關的一種東西,也是和建構性心像和建構性 思維的發展有關的一種東西。由於記憶,我們終於找到了從呈現的時間和 地點的狹隘性中完全解脫出來的途徑。 7. 理解「記憶」作為一個研究對象,如何被不同學門論述和運用有其必要性。 英國歷史學家葉茲(Francis A. Yates)曾在其書《記憶之術》8 整理從古世紀到中 古世紀對於記憶意義的定義,書中提及「記憶術」 (mnemotechnics)在古希臘是 一門技藝,記憶術從古代開始,在中古時代產生。在印刷術尚未出現時,記憶的 要旨是將場所和影像印入腦海的方式來達成記憶。記憶術代表了從古希臘開始建 構的藝術/技藝,它形塑了一個由心理開始建立的知識系統。而在印刷術出現之 後,記憶的意義逐漸轉移到以印刷為主的刊物和書籍裡,文字與圖片漸漸成為製 造記憶的主要來源。藉由視覺影像和文字想像記憶本身,或是將之成為記憶的複 製,可將此一過程視為從身體經驗的記憶轉為由物質層面控制何者被記憶的現 7. 巴特萊特(F. C. Bartlett) ,李維譯, 〈第十九章:總結與若干結論〉 , 《記憶——一個實驗的與社 會的心理學研究》(台北:桂冠圖書,1998 年),頁 460。 8 法蘭西斯‧葉茲(Francis A. Yates) ,薛絢譯, 《記憶之術》 (台北:大塊文化,2007 年)。 6.

(17)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研究 —————————————————————————————————————————. 象,攝影、文字、圖像取代了以感官經驗為主的記憶形式,使得記憶的流轉與交 換更為便利迅速。. 另一方面,精神分析理論則將記憶與過去的無意識或過去的創傷結合討論, 例如榮格(Carl Jung,1875-1961)的個人無意識與壓抑的痛苦經驗或是特定情 結有關,而集體無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可能構成某一神話原型或是特定 族群的集體經驗等等。在榮格的分析心理學中,將記憶與無意識結合提出分析。 因此,在文化研究中,也時常將記憶與民族、性別情結或族群創傷作為研究主題, 在後殖民的範疇中,記憶與歷史、文化身份、認同息息相關。. 至於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的綿延(duration)是一種對於時 間的再解讀,也是柏格森對於時間的闡述。在他的理解裡,記憶與時間性的延展 具有一定的關聯性,他曾在其書《材料與記憶》中說,「身體是未來與過去之間 不斷進展的邊界,如同一個突出的端點,我們的過去接連不斷地駛入我們的未來」 9. ,並且他認為有兩種記憶形式,一為進行想像,二為進行重複 10 。由此可知,. 記憶不但成為過去與現在的銜接方式,也成為現在的延伸。. 9. 柏格森(Henri Bergson) ,肖聿譯,《材料與記憶》 (北京:華夏,1998 年) ,頁 62。 「第一種記憶以“記憶—形象”的形式記錄我們日常生活中各個時間發生的全部事件;它不 忽略任何細節;它保留著每件事實、每個姿態的時間和地點。它不考慮實用性和實際用途,只是 出于自身性質的必然性把過去保存起來。這種記憶有可能使已經體驗到的知覺認識智能化(或者 準確地說,使其知識化);我們每每都是在這種記憶裡尋求庇護,通過追覓某個特定形象,重登 我們往昔的高坡。然而,每個知覺都被延伸為一個初期的行動,那些形象在這種記憶裡獲得了自 己的位置與次序以後,它們的那些後續運動就改變了機體,在身體中創造出針對行動的新配置。 這樣就漸漸形成了次序完全不同的體驗,它在體內積累起來,一系列機制將隨時準備對更大量、 更多樣的外部刺激作出反應,對不斷增多的可能吁求做出早已準備好的回答。這些機制開始發揮 作用的時候,我們開始意識到它們。被儲存在當前裡的這種對過去全部努力的意識,確實也是一 種記憶,但它與第一種記憶卻大不相同,它總是受行動的支配,位於當前意識中,並且只顧及未 來。它僅僅保留著過去當中巧妙協調的運動,它們代表著過去累積起來的努力。它重新找到了那 些往日的努力,但它們並不以回憶起來的“記憶—形象”的形式存在,而是具有產生真實運動所 要求的明確次序和系統特徵。實際上,它已經不再對我們表現(represent)我們的往日了,它表 演(act)我們的往日。如果說,它仍就應當得到『記憶』這個名稱,那不是由于它保留了形象, 而是由于它將形象的使用效果延伸到了當前之中。」可參考柏格森(Henri Bergson) ,肖聿譯, 《材 料與記憶》(北京:華夏,1998 年),頁 65-66。 10. 7.

(18) 第一章 緒論 —————————————————————————————————————————. 德勒茲(Gilles Deleuze,1925-1995)在《康德與柏格森解讀》11 中對於柏格 森的記憶理論提出對過去本體論的再詮釋,顯然德勒茲在柏格森對於記憶的討論 中,找到一種對於過去時間和現在時間的分析與詮釋角度。因此,如果根據德勒 茲的理解,過去在現在的知識系統或認知意識建構之中成為一種可想像的空間, 並且在這個想像空間塑型的過程中,歷史便與現在的時刻接軌,記憶即是綿延, 而綿延成為時間的延展,每一次的記憶都建立了一個新的追溯點,歷史便不再具 有根著性,而是在每一次的重複之中發展新的意義。記憶便是由此連接時間序列 的一個管道,從心理至物質上的呈顯,從身體的視聽感官到敘述,尤其是在媒介 和影像的生產過程中,記憶被用來討論關於歷史中的集體性和時代性,便顯得十 分重要。感官上的經驗與回溯經驗的兩個階段中形成記憶,而創作的意義在於可 能在時空中重新詮釋記憶或者再記憶,因此歷史在創作中總是充滿差異、破碎與 更新。在德勒茲的詮釋中他將記憶形容為一種全新的生產,在每一次的記憶裡都 呈現了新的時間點和徵兆,因此在他的理解中,記憶發展不盡然依靠或忠於歷 史,而是在當下表現了新生的意義。. 歷史與公眾記憶、事件、紀念具有關聯,而集體記憶是形塑族群、群體想像 的重要來源,根據哈布瓦赫在《論集體記憶》提出的概念,他對於記憶所相關的 功能定義如下:. 記憶是一項集體功能,因此,還是讓我們將自己置于群體的角度。… 這也許可以促使我們區分出兩種包含在社會思想之中的活動:一方面 是記憶,一個由觀念構成的框架,這些觀念是我們可以利用的標誌, 並且只指向過去;另一方面是理性活動,這種理性活動的出發點就是. 11. 德勒茲(Gilles Deleuze) ,張宇凌、關群德譯, 《康德與柏格森解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2002 年)。 8.

(19)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研究 —————————————————————————————————————————. 社會此刻所處的狀況,換言之,理性活動的出發點是現在。記憶只有 在這種理性控制之下才發揮其功能。 12. 傅柯認為,電視和電影取代了由印刷術所建立起來的,從通俗讀物和大眾文 學重新塑造的記憶場景,甚至重新控制了人民記憶(popular memory),在這些 電視電影中,人們觀看到的記憶是媒體要閱聽大眾必須去記憶的東西。透過 1974 年左右的法國有關人民記憶的論戰,亦即對於回憶往事(retro style)主題電影視 角的批判與反思,可知集體記憶的塑造並非只單單扮演顯現過去歷史之意義 13 。 更重要的是傅柯的方法學認為歷史並非具有統一性。換言之,如何建構記憶恐怕 就必須回到記憶與歷史之間的關聯性去思考,若歷史並非具有統一性,記憶也許 可視為對歷史的反動或順從,並且具有能動性。. 正由於建構記憶與建構歷史都是在理性活動之下的選擇,因此應更深入討論 記憶如何透過不同社會脈絡中的觀念與價值,重新使過去與現在的歷史相互接 軌。從經驗裡,在已逝去的時序之中,透過記憶,過去不斷地與現在銜接。但實 際上的情形是,重新回憶起以前發生過的某件事情,卻好像體驗另一次新經驗, 因為在每一次的回憶裡,第一次與第二次的記憶不可能完全相同。重複溯往下, 其中一定會有某些遺漏的片段和細節,然而,當中的差異就在重複之中顯現,並 且透過重複,才能看出差異。這也就是德勒茲所提過柏格森的一個重要命題,關 於記憶所代表的過去與現在:. 記憶不是某事的再現,它什麼也不再現,它就是實在。而如果我們必須要 12. 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 (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2 年),頁 304。 13 其相關主題文章可參考:克萊爾強森(Claire Johnston) ,林寶元譯, 〈電影與人民記憶導言〉, 《電影欣賞季刊》44 期(1990.03) ,頁 6-7。傅柯(Michel Foucault) ,林寶元譯, 〈電影與人民 記憶《電影筆記》訪傅柯(Ⅰ) 〉 , 《電影欣賞季刊》44 期(1990.03) ,頁 8-17。以及傅柯(Michel Foucault) ,王浩威譯, 〈我,皮耶‧希維葉《電影筆記》訪傅柯(Ⅱ)〉 ,《電影欣賞季刊》44 期 (1990.03) ,頁 18-20。 9.

(20) 第一章 緒論 —————————————————————————————————————————. 談再現的話,那麼,「它不再向我們呈現已經存在過的東西,而只是現在 所是的東西,…它是現在的記憶」 14. 記憶並非只與過去的事件和狀態相關,德勒茲提供一個對於過去和現在的詮 釋,也就是由現在掌握對過去的詮釋權,記憶是從現在的角度向過去進行回溯, 它詮釋的內容不只是過去,同時在時間上標記著現在,是屬於當下的存有,亦即 提醒了我們對記憶在時間層面上的重新理解,所有的記憶都是在當下敘述中被創 造和建立而來,因此在記憶裡所牽涉的所指之物件便不僅僅是對過去的陳列或敘 述,還包括了當下的主體意識和時間意義。那麼,記憶是否只有單一的自主性特 質?德國哲學家、文學評論家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曾針對普魯 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對記憶中的非自主性再次討論:. 對於回憶著的作者來說,重要的不是他所經歷過的事情,而是如何把回憶 編織出來,是那種追憶的佩內羅普(Penelope)的勞作,或者不如說是遺 忘的佩內羅普的勞作。難道非意願記憶,即普魯斯特說的memoire involontaire,不是更接近遺忘而非通常所謂的回憶嗎?在這種自發性的追 思工作中,記憶就像經線,遺忘像緯線,難道這不是佩內羅普工作的對等 物,而非像似物嗎?在此,白日會拆散黑夜織好的東西。每天早上我們醒 來,手中總是攢著些許經歷過的生活的絲縷,哪怕它們往往是鬆散的,難 以辨認的。這張生活的掛毯似乎是遺忘為我們編織的。然而我們日常生活 中有目的的行為乃至有目的的回憶卻將遺忘的網絡和裝飾拆得七零八 落。 15. 14. 德勒茲(Gilles Deleuze) 、瓜塔里(Félix Guattari), 〈柏格森的差異觀念〉 ,陳永國編譯, 《游 牧思想——吉爾‧德勒茲、費利克斯‧瓜格里讀本》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年) ,頁 17-18。 15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張旭東、王斑譯, 〈普魯斯特的形象〉 (The Image of Proust) ,漢 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編, 《啟迪——本雅明文選》 (Illuminations: Essays and Reflections) (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 年),頁 198。 10.

(21)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研究 —————————————————————————————————————————. 本雅明透過普魯斯特的作品討論記憶與遺忘的相互關係,作家如何以敘述重 新呈現記憶於文本中,而這樣的敘述同時又彰顯了遺忘與記憶。同時,非自主性 記憶往往比自主性記憶來的深刻,例如在《追憶似水年華》中非自主性記憶最鮮 明的例子,便是主角透過吃了一塊瑪德蓮蛋糕之後閃現的童年回憶,記起自己早 年的生命經驗中也同樣吃過這樣的滋味,感官上的刺激使得主角不由自主地想起 自己記憶中深埋的感覺經驗。非自主性記憶的討論重點在於分析記憶並非全然由 自己主動選擇,同時也存在著隨機和突然浮現記憶的可能性,甚至也存在著腦海 突然湧現完全與當下活動經驗無關的可能記憶。除此之外,在後現代的研究脈絡 裡,記憶的意義有時候代表一種集體失憶的可能,而電影電視等媒介透過鏡頭和 情節呈現了記憶的多樣性,甚至呈現了懷舊意義上的多種氛圍。懷舊所建立起來 的時間性不只是過去,也隱含未來過去或現在過去的可能性。特別是懷舊 (nostalgia)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1934-)透過懷舊電影的意義,提及懷舊 之所以吸引批判的注意力即是,在模擬歷史的過程,牽扯今日將如何看待自身和 過去的關係 16 ,蘇珊‧史都華(Susan Stewart)則對於懷舊底下所追求的文化認 同的徒勞與矛盾有一番精闢見解 17,提示懷舊所衍生的文化意義以及其中可能隱 藏的問題。在保羅‧康納頓(Paul Connerton)的《社會如何記憶》則提醒了集 體記憶之外的集體失憶問題,他認為集體記憶透過服裝儀容與身體實踐、紀念儀 式的展演來維持和建立記憶系統,相對地國家體制也能夠系統性的解除、消滅人 民對於某些歷史事件的記憶,例如透過懲罰或法治策略等等治理技術都能達到政. 16. 詹明信談懷舊電影的特質,是「固定住某一歷史階段,把過去變成過去的形象。這種改變帶 給人們的感覺就是我們已經失去了過去,只有些關於過去的形象,而不是過去的本身」,本段受 其論述影響,可參考詹明信(Fredric Jameson) ,唐小兵譯, 《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 (台北: 合志文化,1989 年),頁 240。 17 「懷舊是一個沒有對象的悲傷,這個悲傷創建的憧憬必然不真實,因為這個憧憬不是來自生 活體驗。相反地,它停留在生活體驗的前後。懷舊,就像任何形式的敘事,總是意識形態的。除 了作為一種敘事,懷舊追尋的過去從來沒有存在過。因此,過去自始至終都是缺席的,過去只是 部斷重新複製過去的缺憾。懷舊對歷史以及歷史不可確知的起源帶有敵意,然而懷舊卻又渴求一 個不可能的原初所在,其中生活體驗再純淨不過。懷舊帶有獨特的烏托邦面相,朝著未來的過去, 這種過去只不過是一種意識形態的真實。懷舊者欲望的找尋其實是缺席的,而這種缺席恰恰是生 產慾望的機制。」楊華慶譯,原文出自 Susan Stewart, On Longing: Narratives of the Miniature, the Gigantic, the Souvenir, the Collection,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1993.p.23. 11.

(22) 第一章 緒論 —————————————————————————————————————————. 權所規範的記憶倫理制度。另外,他也討論了七種遺忘的形式,分別是強制消除 性遺忘、指向性遺忘、製造新身分/認同遺忘,結構性失憶、廢止性遺忘、受辱 性遺忘和計劃性忘卻的遺忘,這些遺忘都指向了不同程度上權力結構介入和影 響,尤其在記憶如何透過編纂、保存檔案紀錄和文獻資料被生產的過程。. 記憶的問題免不了提及歷史,甚至記憶與官方對歷史如何建立息息相關,檔 案文獻的編纂與記錄都是社會記憶建構的過程和結果。也就是哈布瓦赫提及,記 憶在不同年代時期所體現出來對於過去的種種詮釋,都是由現在的價值觀與慾 望、權力所支配。正如傅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在訪談時所說,「占 有人民記憶。控制人民記憶,支配人民記憶,限定它所必須包含的內容,是極具 重要性的。」18 ,記憶構成了歷史同時被包覆在內又排除在外的一種狀態,正如 同皮耶‧諾哈(Pierre Nora)所說, 「記憶所繫之處,另一種歷史」19。記憶與想 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性,記憶如何經由想像召喚歷史,兩者的關係為何,根據 皮耶‧諾哈的說法是:. 記憶與歷史混雜而並存,兩者宛如聽寫時的說話者與書寫者。因此,事件 與歷史著作這兩個領域值得我們特別注意——它們不是記憶與歷史的混 合,而是歷史中不折不扣的記憶工具,讓我們得以清楚界定領域。 20. 在時間的範圍之下,記憶經常會透過空間,或是時間的脈絡在意識之中被延 續下來,透過敘述(narration/narrative)展現。歷史的多樣性在主體呈現記憶 中被表現,與主體的情感、知識、感官經驗揉合成創作之底蘊。筆者將從文本中 關於記憶之命題,探究其與文本內容的辯證關係。因此,更進一步地說,記憶其 18. 傅柯(Michel Foucault) ,林寶元譯,〈電影與人民記憶《電影筆記》訪傅柯(Ⅰ)〉 ,《電影欣 賞季刊》44 期(1990.03) ,頁 11。 19 皮耶‧諾哈(Pierre Nora) ,戴寶娟譯, 〈記憶與歷史之間:如何書寫法國史〉 ,皮耶‧諾哈編, 《記憶所繫之處Ⅰ》 (台北:行人,2012 年),頁 26。 20 皮耶‧諾哈(Pierre Nora) ,戴寶娟譯, 〈記憶與歷史之間:如何書寫法國史〉,頁 30。 12.

(23)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研究 —————————————————————————————————————————. 實與生命中的歷史、時空等經驗息息相關。經驗與作者所創作的文本是進入主體 (subject)的一個途徑,相反地說,透過書寫,才能看見其主體的存在。主體存 於身體(body)之中,經驗與感知是構成記憶的一部分因素,而在身體與空間 (space)的相互作用之下,記憶才能顯現於書寫。. 德國社會心理學者哈拉爾德‧韋爾(Harald Welzer)在其編著的《社會記憶: 歷史、回憶、傳承》,主要討論的是社會記憶如何重疊和承載歷史。書中提到各 種不同形式的記憶,例如個人記憶和集體記憶、文化記憶和溝通記憶、有意識的 回憶形式和無意識的回憶形式,以及精神創傷式回憶和日常回憶等等 21 。其中, 文化記憶代表了每個社會和每個時代所特有重新使用的文字材料、圖片和禮儀儀 式的總和,同時文化記憶也代表了某一時代透過此管道鞏固和傳達自我的形象, 可見記憶所涉及的多重面向和領域。. 因此,本文嘗試對記憶書寫有以下定義。記憶書寫是針對所記憶之人事物進 行文字上的敘述和創作,更細緻一點的區分,它具有兩種面向,在線性的時間序 列下,首先是對創作當下的拼貼形成了記憶書寫的樣貌,當中可能包含了想像或 詮釋;其次是以文字形構、創造對人事物的銘刻和紀念,包含了對記憶的選擇和 淘汰,因此記憶書寫擁有話語權,能夠經由書寫建構、表現所記憶對象的意義, 甚至包含透過各種記憶媒介和象徵,對既定已存在的集體記憶進行顛覆和批判, 呈現了文化脈絡上的位移,以及歷史詮釋的多元詮釋,因此記憶書寫有其研究上 的必要性與迫切性。從上述的整理與耙梳中可以得知,記憶是一項生理與心理的 活動功能,從文化的角度上更可以探討記憶和集體意識、時代精神、社會與歷史 事件之間互相影響的關係。在先前的整理中,巴特萊特提及了記憶重要的特性和 意義,而各種不同學門為記憶呈現了複雜但迷人的研究方向,記憶必定與時間的. 21. 哈拉爾德‧韋爾(Harald Welzer)編著,季斌、王立君等譯, 〈社會記憶(代序)〉 , 《社會記憶: 歷史、回憶、傳承》 (北京:北京大學,2007 年),頁 3。 13.

(24) 第一章 緒論 —————————————————————————————————————————. 曲線和發展有所關聯,不同媒介傳達了記憶的積累和可能的景觀圖象。本文對於 記憶的討論出發點在於,記憶作為一個奠基於現實並且可能超越、改造、想像現 實的材料和功能,同時它也具備對於特定時間和空間的延續、逃逸,不但是主體 呈現風格的途徑,也是主體對於現實環境的再詮釋——包括順從或背離現實的詮 釋。若依巴特萊特對記憶的解釋,生產記憶的過程中涉及了時代、個人意識與社 會,書寫進一步呈現了不同作家在不同年代的記憶樣態。因此,在記憶作為討論 現代詩的方法中,便可以從現代詩文本中蒐集、分析記憶書寫的面向和特色,對 於記憶書寫的初步定義在於文本內容對於特定記憶的敘述,包含時間、空間的回 溯和記錄,重點不在於作家經歷過的真實經驗為何,而是如何書寫、詮釋、想像、 建構記憶。由於不同記憶的建構與權力運作之間互相作用,因而,記憶書寫的重 要性在於不但能夠觀察個人或集體抉擇何者作為建立記憶的對象,而且也能從中 分析文本如何詮釋、解讀、想像歷史或特定事件。若將文本置於文化和歷史的考 量範圍,在記憶書寫的特質中,對於時間、空間和族群的想像與詮釋是本文聚焦 的方向,換句話說,本文企圖將記憶書寫問題化,渴望記憶書寫在問題化之後, 亦隱含了未來繼續發展、延展現代詩學的可能性。. 第三節 前行研究回顧. 文學史研究上,詩人、學者對於不同年代時期的定義與評價各有不同見解, 主要討論的問題圍繞在傳統與西方在台灣現代詩發展中如何銜接或斷裂,以及不 同年代對於傳統和西方之間的關係,總不脫「橫的移植」與「縱的繼承」範圍。 除了幾場重要的現代詩論戰之外,例如楊牧〈現代詩二十年〉(1972) 22 與趙天 儀〈現代詩的回顧〉 (1985) 23 、陳千武〈台灣新詩的演變〉(1985) 24 、林淇瀁 22 23. 楊牧,〈現代詩二十年〉, 《文學知識》(台北:洪範書店,1979 年) ,頁 11-16。 趙天儀, 〈現代詩的回顧〉 ,鄭炯明編, 《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高雄:文學界雜 14.

(25)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研究 —————————————————————————————————————————. 〈長廊與地圖——台灣新詩風潮的溯源與鳥瞰〉(1999) 25 等,亦可視為不同年 代與不同視角回顧現代詩史的觀察論述。這些研究成果展現了不同年代對於文學 史發展的詮釋和整理,除了討論作品風格之外,也闡述不同時間的社會動向和寫 作特色。針對台灣的族群與歷史意識,利用作品論述台灣文化脈絡的形成過程。 先前所提及詩的兩個根球論,主要以大陸來台作家形成文壇版圖和受日本殖民時 期影響的台灣文壇為兩個中心。戰前現代主義的發軔,主要由日治時期由受日本 文壇形成超現實主義風格為代表,以及戰後大陸作家來台,從紀弦、覃子豪等人 集結而成詩社發行詩刊的方式推動現代主義,在當時構成台灣文壇的主要樣貌。 相同的是,戰前或戰後現代主義的介入都曾經成為從寫實主義角度或提倡回歸傳 統古典美學寫作者的不滿與批判,現代主義與寫實主義之後亦逐漸形成更複雜的 關係,而非只有單純的二元對立。若再做更細微的觀察,根球論的論點其實觸及 了台灣現代詩輸入跨國性,此一過程乃經文化理論的旅行與移動,影響了台灣作 家對於現代詩一文類的想像與實驗。林亨泰在〈台灣詩的外來影響〉26 中曾提及 歷經舊漢詩與 1920 年新文學運動之後,依序羅列日本、中國兩地與台灣現代詩 的關聯性,而最後的結論則認為這兩地也都在西歐現代主義影響範圍下,再次間 接輸入台灣文壇。相對於此,筆者並不以西方現代主義的輸入過程和影響為討論 核心,也不以本土對立前衛為研究方向,而是以記憶書寫為剖面,將記憶所延展 的時間序列連結不同時間空間和地域,觀察台灣現代詩的特殊性,並以此描繪台 灣現代詩研究的知識版圖,介入其知識體系。換句話說,記憶是從主體出發思考 時間、歷史與經驗之間的意義,因此在記憶書寫的多樣性之中也呈現了台灣現代 詩各種不同的書寫技巧和內容、形式,歷史在記憶書寫中具有各種詮釋的可能 性,透過記憶對於現實的重新建構或解讀,能夠更具體地討論文本中所呈現的差. 誌社,1989 年),頁 89-110。 24 陳千武, 〈台灣新詩的演變〉,鄭炯明編,《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高雄:文學界 雜誌社,1989 年),頁 111-143。 25 林淇瀁, 〈長廊與地圖——台灣新詩風潮的溯源與鳥瞰〉,林明德編,《台灣現代詩經緯》(台 北:聯合文學,2001 年) ,頁 9-63。 26 陳千武, 〈台灣詩的外來影響〉, 《台灣新詩論集》(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 年) ,頁 59-66。 15.

(26) 第一章 緒論 —————————————————————————————————————————. 異,進而延伸出對於台灣現代詩與「台灣性」的思考意義。. 在記憶的研究成果方面,由於記憶與歷史的關係性,記憶成為另一個討論歷 史如何被敘述(narrative)或再現(representation)的研究策略。對於「記憶」 的相關研究,常以心理學方法界定記憶,並大多以容格(Carl Jung)的集體無意 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為基準來討論文本中所呈現的創傷(trauma)經驗, 並與後殖民中主要討論的身分認同(identity) 、歷史、國家族裔、家族、性別等 等結合,探討何者為記憶,或記憶所建構而成的系譜學(genealogy)如何能被文 學史納入考察;空間對象上則以地方性文化或鄉土、並置為研究主題,在大方向 上以後殖民的方式對於文學文本和作者進行考察,或由某個年代的文本生產樣態 和內容作為觀察樣本,觀察其感覺結構(structures of feeling)或集體記憶 (collective memory)的形成或意識形態(ideology)如何被操作。1993 年《當 代》91 期曾製作了「集體記憶專輯」 ,收錄了王明珂、柯賽(Lewis A. Coser)等 人的文章,王明珂的〈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整理了哈布瓦赫對於集體記憶 的論述,並認為歷史作為一種集體記憶,與個人的記憶相同都是經由選擇性的建 構,以便解釋當前或過去的事實 27。蕭阿勤則在〈集體記憶裡論的檢討:解剖者、 拯救者,與另一個民主觀點〉認為為避免工具主義式的歷史記憶進一步成為獨大 或單一的歷史意識,社會空間做為個人記憶、專業批判和各種不同詮釋的場域, 必須要能夠擁有足夠的開放度和自由,才能讓不同記憶的文化規範和文化媒介獲 得保存,因此更應重視歷史解釋權的差異之必要性 28。除此之外,王志弘曾在〈記 憶再現體制的構作:台北市官方城市書寫之分析〉以一九九○年代為主要時間範 圍,並以官方出版的城市書寫出版品作為分析對象,討論官方記憶再現的權力體 制與城市書寫之間的關聯,認為記憶再現體制召喚了特定的主體位置,各種慾望 例如救贖或快感等等經由記憶再現的寫作策略,認同政治再次經由記憶再現建制 27. 王明珂, 〈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 《當代》91 期(1993.11),頁 14。 蕭阿勤, 〈集體記憶裡論的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另一個民主觀點〉 , 《思與言》35 卷 1 期 (1997.03) ,頁 247-296. 28. 16.

(27)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研究 —————————————————————————————————————————. 了合理性和正當性 29。上述的研究從記憶為切入角度,分析出記憶也可能成為文 化治理的一部分,特別在建構歷史和認同上,記憶本身具備了對時間的追溯和訊 息材料的選擇,因此具有了鬆動或鞏固某種文化脈絡、歷史脈絡的能動性。同樣 地在媒體與傳播研究的領域中,如李依倩便從媒介經由懷舊手法所建構的台灣昔 日圖象著手分析歷史記憶的各種樣貌 30 。哈布瓦赫曾提到在歷史記憶的狀況上, 人們也並非直接記憶歷史事件;而是透過文字敘述的閱讀、經由影像和聲音的檔 案資料,或是親身參與某種集會活動或節慶節日才再次回想歷史沿革與事件本身 的存在意義,從這個層面上來看,傅柯所提及的檔案(archive)概念,對官方文 件和文獻資料的保存與記錄,也與記憶所涉及的文化意義相關。黃涵榆在〈「歷 史可以被原諒,但不能遺忘」,或生命的歸零?有關檔案、見證與記憶政治的一 些哲學思考〉31 便從傅柯、呂克爾、德希達、史提格勒等人的哲學思想出發,討 論本體存在、政治倫理與科技文化等層面上所產生的記憶問題。文學研究則從敘 事或修辭著手,討論作家在文本敘事結構與內容上如何呈現主體對記憶的想像和 詮釋,作家所形構的記憶樣態同樣也表現出其對歷史的回應與再創造。. 台灣學位論文在與記憶書寫相關的現代詩前行研究中,黃文鉅在〈記憶的技 藝:以夏宇、零雨、鴻鴻為考察〉(2009) 32 以後現代風格為主的三位詩人作為 考察對象,討論文本中涉及的記憶與遺忘,歷史如何在後現代的敘述策略中被重 新建構,針對三位詩人各自對於記憶與失憶的技藝進行詮釋,以文本探討後現代 詩學之意義。孫瑋騂則以《台灣現代女詩人記憶書寫研究》(2013) 33 對一百位. 29. 王志弘, 〈記憶再現體制的構作:台北市官方城市書寫之分析〉, 《中外文學》33 卷 9 期 (2005.02) ,頁 9-52。 30 李依倩, 〈歷史記憶的回復、延續與斷裂:媒介懷舊所建構的「古早台灣」圖像〉 , 《新聞學研 究》87 期(2006.04) ,頁 51-96。 31 黃涵榆, 〈 「歷史可以被原諒,但不能遺忘」 ,或生命的歸零?有關檔案、見證與記憶政治的一 些哲學思考〉 ,《文山評論:文學與文化》6 卷 2 期(2013.06),頁 53-92。 32 黃文鉅, 〈記憶的技藝:以夏宇、零雨、鴻鴻為考察〉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9 年)。 33 孫瑋騂, 〈台灣現代女詩人記憶書寫研究〉 (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 年)。 17.

(28) 第一章 緒論 —————————————————————————————————————————. 台灣女詩人在記憶書寫中個人與公眾的不同面向進行綜論性研究,分別透過孤獨 與自我、社會與國際災難、戰爭事件書寫記憶場域如何展演於文本,研究範圍從 1911 年的張秀亞至 1986 年的林禹瑄為止,共有一百位女詩人,從記憶的題材著 手分析女性詩學的本質和性別意義。在小說的研究方面,則有林秀蘭從李昂、平 路和朱天心談記憶與話語的權力運作 34,特別針對女性、戀物與身體等切入。事 實上,記憶也是建構主體性(subjectivity)之過程,是一個由外部到內部的思考 迴路。在過去的經驗(experience)之中,主體(subject)由創作與書寫裡頭現 身,從身體作為經驗外在世界的工具與管道,藉由記憶表現個人經驗,而當集體 讀者參與文本,這便是由個人回到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的一個過程。 因此,研究者在討論和研究女性作家和其文本時,經常詮釋記憶所延展出的小說 立場如何與大論述(masternarrative)為主的歷史觀點相互角力與對抗,所謂的 大論述也就是李歐塔(Jean-Francois Lyotard,1924-1998)所指的大敘述(grand narrative) ,這類的普同論述成為記憶作為寫作策略企圖消弭和顛覆的對象。記憶 所強調的特殊性經常形成個人、環境、身分、地方方面的差異,成為了一種基於 現實但又超越現實的樣態,記憶書寫也代表了對於官方或集體記憶的拒抗/順從 現象。不論在後現代或後殖民的詮釋角度,記憶書寫成為一種書寫的姿態與策 略,更廣泛地說,各式文體類型中都存在著記憶書寫。台灣在族群與歷史方面擁 有其特殊性,特別是在記憶所牽涉的時間向度上,記憶一方面代表了對於過去經 驗和過去歷史的總體回應和思考,一方面也表現出台灣現代詩人各自不同書寫特 色與技巧,因此將記憶書寫的討論範圍進一步地開展有其必要性,雖然目前記憶 書寫的研究成果仍然有限,並以認同和歷史相關的議題為主要的研究方向,本文 希望能開拓並深化記憶書寫的研究範圍,進一步地考察台灣現代詩的文化多樣性 與繁複性。. 34. 林秀蘭, 〈論李昂、平路與朱天心的記憶書寫〉 (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7 年)。 18.

(29)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研究 —————————————————————————————————————————. 不可或缺地在此研究範圍中也隱含討論翻譯問題的可能性,翻譯或許是現代 詩裡外部跨國性意義的具體展現,例如對於日本近現代詩在台灣的翻譯狀況 35 , 或是從單一作者的翻譯與創作現象 36 作為研究主要範圍。但從內部文本來看,可 能更多的是從台灣對於現代理論的接受與傳播、翻譯作為研究範圍。事實上,從 現代詩文本中的語言與文字著手或許是一個比較具體的研究方法。本文正是企圖 通過此一方向,重新檢視在地/跨國兩者之間糾纏不休的關係,並從對立面的思 考移轉到彼此角力、抗衡、交織、混淆的差異狀況,顯示台灣文學內在的多重性 格,同時具有在地/跨國的特殊現象。不僅是在戰前,戰後則在去日本化、再中 國化,甚至是紀弦宣稱「橫的移植」 37 之下,台灣現代詩的「根球」一分為二, 一是直接性開花的根球的源流是由紀弦、覃子豪等人從中國搬來的戴望舒、李金 髮等人所提倡的法國象徵主義與美國意象主義之產物;二是台灣創作活動過去在 日治時期所受日本文壇的影響,以及跨越語言一代的融合,兩者形成「合流」之 意義,「根球論」來自桓夫(陳千武)的「兩個根球」說法,陳千武對戰後臺灣 現代詩史的解釋, 「紀弦獲得林亨泰他們的協力倡導了革新的『現代派』 ,形成臺 灣詩壇現代詩的主流,證實了上述兩個根球合流的意義」38。在縱的繼承與橫的 移植之間,標記其時空意義。跨國性不只是外在的越界,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跨 國性」內在於文本之中,本文處理的第一個問題即是台灣詩人在地性生產出的跨 國現象。然而,文學作為再現空間(spaces of representation或representational space) 的符碼之一,文本作為再現空間,其中鑲嵌了語言在歷史時間上的屈從依附、使 用經驗,作家使用不同的語言、文字,也代表其知識系統如何運作於再現空間, 語言文字代表了某種知識體系和文化身分。那麼在此層次上,如何詮釋文本中所 出現的語言變異或形式上的革新,作家如何以文學文本作為介入現實經驗的策 35. 蔡惠任, 〈日本近現代詩在台灣的翻譯史:一九四九〜二○○二〉(台北:輔仁大學翻譯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3 年) 。 36 蔡欣純, 〈論杜國清現代詩創作、翻譯與詩論〉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年)。 37 雖然紀弦說捨棄縱的繼承,但台灣現代詩的發展史正巧是縱的繼承與橫的移植之總和。 38 此說法可參考陳千武, 〈台灣現代詩的歷史與詩人們——《華麗島詩集》後記〉 ,鄭炯明編, 《「笠」 詩論選集:台灣精神的崛起》(高雄:春暉,1989 年) ,頁 452。 19.

(30) 第一章 緒論 —————————————————————————————————————————. 略,嘗試以翻轉、破壞、變形歷史進程中的理性時間?此一異質的(heter-)文 學表現是否能觀察台灣文學的在地性如何生成,兩者之間的關係為何? 更進一步地說,並非先驗性的假定有一個整體的跨國意義存在,而是在文本作為 再現空間中,如何透過記憶的層次顯現其中可能的意義。如前所述,記憶是從外 部到內部表現主體性的過程,亦即,在記憶的可能策略之中,不但能夠詮釋歷史 與事件的時代感,以及從自身經驗甚至到集體感知的關係。記憶提供了現代詩一 個重新演繹、詮釋過去的路徑,而現代詩的前衛意義在於,永遠嘗試使用新的技 巧、形式、語法造成內容上的重新(或全新)狀態,造成對現實的悖離與差異, 但這其實是詩人與現實之間的生產脈絡。因此,記憶書寫是一層覆蓋上新模式的 古老命題,並且試圖以各種不同的符號系統構成,在這一個過程,創作遂能使主 體的建構過程成為記憶本身,而記憶本身則表達出創作者對於自身生命的再翻 譯。. 在文學表現形式上,以記憶作為在地想像的例子不勝枚舉,有趣的是,選擇 以什麼樣的記憶內容作為對歷史的重置和反思、或透過記憶物件重製某時代下的 懷舊氛圍,在這些記憶的面向上如何跨越族群和地域,透過想像與敘述重構時 空。記憶對於某些特定地理或年代的回溯同時也傳達出一種小敘述(petit recit) 的特色,這也正好符合了李歐塔在著作中所強調後現代不再信任後設敘述,而由 小敘述取而代之 39。記憶書寫不以全知和普同作為基準,而是透過自身的語言表 達時間與空間中的某個片段或生活內容,表現出記憶中歧異與特殊的性質,甚至 以在地性為主要的書寫角度。關於在地性的思考,正因全球性當中的移動與想 像,進一步促使研究者對於在地的定義和演繹有進一步討論,在地性和台灣性的 討論和前行研究可以從邱貴芬在〈後殖民之外:尋找台灣文學的台灣性〉 (2002). 39. 李歐塔(Jean-Francois Lyotard),島子譯,《後現代狀況:知識報告書》(湖南:湖南美術出版 社,1996 年) 。 20.

(31)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研究 ————————————————————————————————————————— 40. 以及〈尋找台灣性:草根全球化(grass roots globalizatiom)與鄉土想像的基進. 政治意義〉(2003) 41 找到在地化與全球化之間的關係在文本的呈現意義,這組 關係一般以在地/全球對立的方式去解釋,特別是在城/鄉與現代/現實這幾組 關係中,文學作品也曾以鄉土為救贖的烏托邦,描寫對立關係之間的衝突 42。在 邱貴芬的概念之中,在地性所表現的也就是台灣性,這個定義將規範了何者可被 圈畫歸結為台灣性,不但再次釐清在地/全球兩者的關係之外,也再次思考了文 本內在呈現的台灣性為何。她以鹿港為例的談法,明顯從「地方」所代表的地方 感來思考此一台灣想像的政治意義。接著,她在〈「在地性」的生成 : 從臺灣現 代派小說談「根」與「路徑」的辯證〉 (2006)43 進一步以根(roots)與路徑(routes) 之間的關係,以根作為路徑(roots as routes) ,談現代主義系譜在台灣生成的多 重可能性意義。其中,在提及在地性的生產(production of locality)狀況時,她 指出了一個重要的方向,也就是語言形式的創新以及常民文化中的新興媒介同時 成為一九六○年代台灣文壇呈現現代主義風貌的可能因素。其中也揭示了一個重 要的議題,台灣文學在存有的狀態中最大的變異在於,台灣的現代性其實也反映 了在地性,亦即跨國文學流動的在地面向值得注意。「異質文化」也許來自外來 的異國文化符碼,也可能內緣於逐漸轉化的傳統元素,後者可能更為隱微地表現 在文本之中。因而,對現代主義在台灣的辯證除了指向其自身西方的意義,也必 須將其在當時以及在不同地區移入和帶出的景況同時納入考慮,譯介亦即擴散, 甚至成為方法或挪用的策略。在不同的時間進程中,或許也表達出不同的感覺和 情感元素、記憶符碼。. 40. 邱貴芬, 〈後殖民之外:尋找台灣文學的台灣性〉 , 《後殖民及其外》 (台北:麥田,2003 年), 頁 111-145。 41 邱貴芬, 〈尋找台灣性:草根全球化(grass roots globalizatiom)與鄉土想像的基進政治意義〉, 《中外文學》32 卷 4 期(2003.9),頁 43-65。 42 例如七等生所寫的小說《城之謎》 (1977) 、吳晟所寫的散文集《農婦》 (1982) 、 《店仔頭》 (1985) , 詩集《吾鄉印象》(1985)等等。 43 邱貴芬, 〈「在地性」的生成 : 從臺灣現代派小說談「根」與「路徑」的辯證〉 ,《中外文學》 34 卷 10 期(2006.3) ,頁 125-165。後收入《重寫台灣文學史》 , (台北:麥田,2007 年) ,頁 326-326。 2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Master Taixu has always thought of Buddhist arts as important, the need to protect Buddhist arts, and using different forms of method to propagate the Buddha's teachings.. However,

The research purposes of this paper are discussing the special connotation of the śūraṃgama-samādhi, and based on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treatises discussing the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

This article is mainly to analyze the questions about biography of different types of Chan masters in literatures of Buddhist Monks' biographie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