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發展概況

在文檔中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研究 (頁 183-186)

第七章 結論

第一節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發展概況

記憶書寫表達出主體內在的心境與生命經驗,而文本生產的過程也同樣與記 憶有關。當集體讀者參與作家書寫的文本內容,個體的記憶則又將以不同程度上 回到集體記憶,這便是由個人回到集體記憶的一個過程。在日治時期開始的新詩 創作中,便已經有記憶書寫的文本,不論是張我軍所寫的懷鄉之作,或是楊華、

郭水潭為民眾和現實狀況發聲,甚至是楊熾昌、林修二筆下充滿異國情調的台灣 風土,呈現不同的記憶書寫面向。日治時期的超現實主義詩是表現台灣性的一個 極端的例子,它涉及了日本傳入的西方思潮,也呈現創作者企圖於藝術和形式上 表現的地方想像。楊熾昌的超現實詩一方面以台灣為主要的書寫對象,另一方面 則在書寫的技巧與形式裡滲入了跨文化的藝術性格和知識樣貌,使得文本具備跨

國與前衛實驗等特色。

在大陸來台詩人群裡的鄉愁書寫,不斷召喚關於逃亡、思鄉與文化中國的記 憶,文本內容形成了大量的中國經驗與記憶,因此相對產生了與台灣之間的距離 與隔閡,在商禽、余光中、鄭愁予、席慕蓉的詩作中都不同程度上召喚流亡經驗 的心境與對少時生長環境的緬懷。而本省詩人的鄉愁則是以台灣為想像地域,例 如錦連、趙天儀、吳晟等人的作品,重申在地與台灣性的重要性,但不可忽略在 外省第二代以後的詩人與其創作,例如陳義芝其作品同時有對中國文化的傾慕與 對在台灣成長的經驗情感,因此鄉愁既可能是想像中的情結,也可以是現實與生 命經歷當中的記憶生產。楊牧在文本中以花蓮做為鄉愁的來源與對象,展現了其 寫作手法的跨文化特色,將在地記憶不斷以浪漫與古典的形式表現;零雨則透過 移動確認了故鄉和記憶的銘刻意義。新一代的年輕詩人例如若斯諾‧孟、崔舜華、

王離等人,在其作品中故鄉與鄉愁不再只與可辨認的地理位置相關,也代表了詩 人意欲從傳統意象裡展開實驗、翻轉的慾望與企圖。

關於庶民的生活日常樣貌,自日治時期的賴和、楊華、吳新榮等人便已開始 書寫,而戰後的吳晟、李昌憲、鄭炯明、林彧等人則從身分和職業環境描述民眾 的日常百態,關注庶民與現實之間的搏鬥角力,另外於陳黎、羅葉、沈嘉悅作品 裡也傳達出時代下不同面向的社會現實和現象,或批判或諷刺生存之窘困與矛 盾。在以族群為記憶書寫的方向上,由於台灣文化融合了不同族群之間的文化立 場和傳統,客家詩人如杜潘芳格、利玉芳、張芳慈、黃恆秋等人,記憶書寫主要 從客家的傳統習俗、社群活動與風土景色出發,而原住民作家如莫那能、瓦歷斯 諾幹的記憶書寫則集中於敘述族群歷史和其長期以來受到體制和政權壓迫的弱 勢立場,在台語(福佬話)詩的創作中則多以台灣作為主體思考的對象。另外鴻 鴻、李魁賢、陳鴻森、羅毓嘉等人關注國際政治與全球族群,其中不乏對於社會

運動的思考,在文本中表現出全球化下的跨國現象造成內部文化認同的鬆動情 境。

記憶書寫裡所呈現的歷史事件,包括了什麼在記憶中被呈現,以及如何被呈 現,呈現後的特色與問題為何。集體記憶包含了社會所認定的歷史形態和流傳方 式,而在不同的社會結構中存在著不同結構性的遺忘和失憶,其中也包含了政府 政權的規訓和統治手段所造成的遺忘或空白。在以歷史為對象的記憶書寫裡,瘂 弦、陳千武、陳黎、岩上、曾貴海以日常生活的文化情境或符號元素分別重述了 對歷史的定義與想像,或如陳克華、向陽、林燿德的作品涉及討論尹清楓命案或 是二二八事件,詮釋了不被重視的社會事件或是對過往歷史遺忘的焦慮,或如楊 牧、陳鴻森的詩裡也討論了林義雄事件和美麗島事件等,重述記憶的意義在於對 公平正義的追尋與探問。蘇紹連、劉克襄的作品裡呈現了對線性歷史的思考和反 省,在詩人敘述的細節和符碼中揭示了歷史存在著許多的歧異與矛盾此一事實。

阿鈍和煮雪的人則利用紀念日與官方的概念翻轉、悖逆了原本一般對於紀念日和 官方的普遍概念,對其所代表的文化與歷史脈絡再次詮釋,利用文本提出不同於 普遍概念的思考觀點。

不少詩人在早期的作品中有對於記憶本質的想像,例如林亨泰、楊牧、夐虹 等,在何亭慧、印卡、林婉瑜、鯨向海的詩中也描寫了對於過去與今日時間的想 像,記憶與遺忘互相纏繞干擾的情形。主體經由外在經驗或與他人互動而產生不 同的情感,情感關係中的缺席對象——「某人」與過去時間交纏於主體記憶中,

在林怡翠、林達陽、顏艾琳、葉覓覓、孫梓評、李長青、葉青、鄭聿的作品可見,

而「某人」以缺席的方式存在,直指不可逆反的失去與過去,成為記憶中不斷追 溯與想像的意義。死亡經常作為遺忘的修辭在文本中出現,例如任明信、須文蔚、

戈波拉、夏宇等,而羅智成、林維甫、楊佳嫻的作品呈現了非自主性記憶的樣貌,

感官刺激使得一閃而過的記憶重新被喚回。鴻鴻、林禹瑄、楊書軒等將記憶轉化 為對未來的期待,詮釋出時間仍存有對過去或未來的救贖意義。

在文檔中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研究 (頁 18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