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前行研究回顧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前行研究回顧

曲線和發展有所關聯,不同媒介傳達了記憶的積累和可能的景觀圖象。本文對於 記憶的討論出發點在於,記憶作為一個奠基於現實並且可能超越、改造、想像現 實的材料和功能,同時它也具備對於特定時間和空間的延續、逃逸,不但是主體 呈現風格的途徑,也是主體對於現實環境的再詮釋——包括順從或背離現實的詮 釋。若依巴特萊特對記憶的解釋,生產記憶的過程中涉及了時代、個人意識與社 會,書寫進一步呈現了不同作家在不同年代的記憶樣態。因此,在記憶作為討論 現代詩的方法中,便可以從現代詩文本中蒐集、分析記憶書寫的面向和特色,對 於記憶書寫的初步定義在於文本內容對於特定記憶的敘述,包含時間、空間的回 溯和記錄,重點不在於作家經歷過的真實經驗為何,而是如何書寫、詮釋、想像、

建構記憶。由於不同記憶的建構與權力運作之間互相作用,因而,記憶書寫的重 要性在於不但能夠觀察個人或集體抉擇何者作為建立記憶的對象,而且也能從中 分析文本如何詮釋、解讀、想像歷史或特定事件。若將文本置於文化和歷史的考 量範圍,在記憶書寫的特質中,對於時間、空間和族群的想像與詮釋是本文聚焦 的方向,換句話說,本文企圖將記憶書寫問題化,渴望記憶書寫在問題化之後,

亦隱含了未來繼續發展、延展現代詩學的可能性。

第三節 前行研究回顧

文學史研究上,詩人、學者對於不同年代時期的定義與評價各有不同見解,

主要討論的問題圍繞在傳統與西方在台灣現代詩發展中如何銜接或斷裂,以及不 同年代對於傳統和西方之間的關係,總不脫「橫的移植」與「縱的繼承」範圍。

除了幾場重要的現代詩論戰之外,例如楊牧〈現代詩二十年〉(1972)22與趙天 儀〈現代詩的回顧〉(1985)23、陳千武〈台灣新詩的演變〉(1985)24、林淇瀁

22 楊牧,〈現代詩二十年〉,《文學知識》(台北:洪範書店,1979 年),頁 11-16。

23 趙天儀,〈現代詩的回顧〉,鄭炯明編,《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高雄:文學界雜

〈長廊與地圖——台灣新詩風潮的溯源與鳥瞰〉(1999)25等,亦可視為不同年 代與不同視角回顧現代詩史的觀察論述。這些研究成果展現了不同年代對於文學 史發展的詮釋和整理,除了討論作品風格之外,也闡述不同時間的社會動向和寫 作特色。針對台灣的族群與歷史意識,利用作品論述台灣文化脈絡的形成過程。

先前所提及詩的兩個根球論,主要以大陸來台作家形成文壇版圖和受日本殖民時 期影響的台灣文壇為兩個中心。戰前現代主義的發軔,主要由日治時期由受日本 文壇形成超現實主義風格為代表,以及戰後大陸作家來台,從紀弦、覃子豪等人 集結而成詩社發行詩刊的方式推動現代主義,在當時構成台灣文壇的主要樣貌。

相同的是,戰前或戰後現代主義的介入都曾經成為從寫實主義角度或提倡回歸傳 統古典美學寫作者的不滿與批判,現代主義與寫實主義之後亦逐漸形成更複雜的 關係,而非只有單純的二元對立。若再做更細微的觀察,根球論的論點其實觸及 了台灣現代詩輸入跨國性,此一過程乃經文化理論的旅行與移動,影響了台灣作 家對於現代詩一文類的想像與實驗。林亨泰在〈台灣詩的外來影響〉26中曾提及 歷經舊漢詩與 1920 年新文學運動之後,依序羅列日本、中國兩地與台灣現代詩 的關聯性,而最後的結論則認為這兩地也都在西歐現代主義影響範圍下,再次間 接輸入台灣文壇。相對於此,筆者並不以西方現代主義的輸入過程和影響為討論 核心,也不以本土對立前衛為研究方向,而是以記憶書寫為剖面,將記憶所延展 的時間序列連結不同時間空間和地域,觀察台灣現代詩的特殊性,並以此描繪台 灣現代詩研究的知識版圖,介入其知識體系。換句話說,記憶是從主體出發思考 時間、歷史與經驗之間的意義,因此在記憶書寫的多樣性之中也呈現了台灣現代 詩各種不同的書寫技巧和內容、形式,歷史在記憶書寫中具有各種詮釋的可能 性,透過記憶對於現實的重新建構或解讀,能夠更具體地討論文本中所呈現的差

誌社,1989 年),頁 89-110。

24 陳千武,〈台灣新詩的演變〉,鄭炯明編,《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高雄:文學界 雜誌社,1989 年),頁 111-143。

25 林淇瀁,〈長廊與地圖——台灣新詩風潮的溯源與鳥瞰〉,林明德編,《台灣現代詩經緯》(台 北:聯合文學,2001 年),頁 9-63。

26 陳千武,〈台灣詩的外來影響〉,《台灣新詩論集》(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 年),頁 59-66。

異,進而延伸出對於台灣現代詩與「台灣性」的思考意義。

在記憶的研究成果方面,由於記憶與歷史的關係性,記憶成為另一個討論歷 史如何被敘述(narrative)或再現(representation)的研究策略。對於「記憶」

的相關研究,常以心理學方法界定記憶,並大多以容格(Carl Jung)的集體無意 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為基準來討論文本中所呈現的創傷(trauma)經驗,

並與後殖民中主要討論的身分認同(identity)、歷史、國家族裔、家族、性別等 等結合,探討何者為記憶,或記憶所建構而成的系譜學(genealogy)如何能被文 學史納入考察;空間對象上則以地方性文化或鄉土、並置為研究主題,在大方向 上以後殖民的方式對於文學文本和作者進行考察,或由某個年代的文本生產樣態 和內容作為觀察樣本,觀察其感覺結構(structures of feeling)或集體記憶

(collective memory)的形成或意識形態(ideology)如何被操作。1993 年《當 代》91 期曾製作了「集體記憶專輯」,收錄了王明珂、柯賽(Lewis A. Coser)等 人的文章,王明珂的〈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整理了哈布瓦赫對於集體記憶 的論述,並認為歷史作為一種集體記憶,與個人的記憶相同都是經由選擇性的建 構,以便解釋當前或過去的事實27。蕭阿勤則在〈集體記憶裡論的檢討:解剖者、

拯救者,與另一個民主觀點〉認為為避免工具主義式的歷史記憶進一步成為獨大 或單一的歷史意識,社會空間做為個人記憶、專業批判和各種不同詮釋的場域,

必須要能夠擁有足夠的開放度和自由,才能讓不同記憶的文化規範和文化媒介獲 得保存,因此更應重視歷史解釋權的差異之必要性28。除此之外,王志弘曾在〈記 憶再現體制的構作:台北市官方城市書寫之分析〉以一九九○年代為主要時間範 圍,並以官方出版的城市書寫出版品作為分析對象,討論官方記憶再現的權力體 制與城市書寫之間的關聯,認為記憶再現體制召喚了特定的主體位置,各種慾望 例如救贖或快感等等經由記憶再現的寫作策略,認同政治再次經由記憶再現建制

27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 期(1993.11),頁 14。

28 蕭阿勤,〈集體記憶裡論的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另一個民主觀點〉《思與言》35 卷 1 期

(1997.03),頁 247-296

(2005.02),頁 9-52。

30 李依倩,〈歷史記憶的回復、延續與斷裂:媒介懷舊所建構的「古早台灣」圖像〉《新聞學研 究》87 期(2006.04),頁 51-96。

31 黃涵榆,「歷史可以被原諒,但不能遺忘」,或生命的歸零?有關檔案、見證與記憶政治的一

台灣女詩人在記憶書寫中個人與公眾的不同面向進行綜論性研究,分別透過孤獨 與自我、社會與國際災難、戰爭事件書寫記憶場域如何展演於文本,研究範圍從 1911 年的張秀亞至 1986 年的林禹瑄為止,共有一百位女詩人,從記憶的題材著 手分析女性詩學的本質和性別意義。在小說的研究方面,則有林秀蘭從李昂、平 路和朱天心談記憶與話語的權力運作34,特別針對女性、戀物與身體等切入。事 實上,記憶也是建構主體性(subjectivity)之過程,是一個由外部到內部的思考 迴路。在過去的經驗(experience)之中,主體(subject)由創作與書寫裡頭現 身,從身體作為經驗外在世界的工具與管道,藉由記憶表現個人經驗,而當集體 讀者參與文本,這便是由個人回到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的一個過程。

因此,研究者在討論和研究女性作家和其文本時,經常詮釋記憶所延展出的小說 立場如何與大論述(masternarrative)為主的歷史觀點相互角力與對抗,所謂的 大論述也就是李歐塔(Jean-Francois Lyotard,1924-1998)所指的大敘述(grand narrative),這類的普同論述成為記憶作為寫作策略企圖消弭和顛覆的對象。記憶 所強調的特殊性經常形成個人、環境、身分、地方方面的差異,成為了一種基於 現實但又超越現實的樣態,記憶書寫也代表了對於官方或集體記憶的拒抗/順從 現象。不論在後現代或後殖民的詮釋角度,記憶書寫成為一種書寫的姿態與策 略,更廣泛地說,各式文體類型中都存在著記憶書寫。台灣在族群與歷史方面擁 有其特殊性,特別是在記憶所牽涉的時間向度上,記憶一方面代表了對於過去經 驗和過去歷史的總體回應和思考,一方面也表現出台灣現代詩人各自不同書寫特 色與技巧,因此將記憶書寫的討論範圍進一步地開展有其必要性,雖然目前記憶 書寫的研究成果仍然有限,並以認同和歷史相關的議題為主要的研究方向,本文 希望能開拓並深化記憶書寫的研究範圍,進一步地考察台灣現代詩的文化多樣性 與繁複性。

34 林秀蘭,〈論李昂、平路與朱天心的記憶書寫〉(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7 年)。

) 國現象。然而,文學作為再現空間(spaces of representation或representational space 的符碼之一,文本作為再現空間,其中鑲嵌了語言在歷史時間上的屈從依附、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