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歷史事件與集體記憶

在文檔中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研究 (頁 137-144)

第五章 國族認同與歷史

第三節 歷史事件與集體記憶

曾貴海(1946-)則以蔣中正(1887-1975)紀念銅像為題材,書寫威權體制的式 微狀況:「那時候,他坐著台灣/島國上看不見一個敵人/世界與他同在/但世 界卻不因為他而死去/世界展開了沒有他的迷局」21,「他」所指便是將軍,也 就是蔣中正,而以「將軍的白日夢」形容褪去光環的銅像不再是島國上的統治者,

銅像僅僅是一個過去政權下造神的存在。〈國旗〉、〈將軍的白日夢〉都從日常生 活中的符碼指涉了台灣政治的往日光景,也從國家象徵物與紀念像召喚了集體記 憶,並且以此敘述、嘲諷台灣政權與歷史。

第三節 歷史事件與集體記憶

楊牧(王靖獻,1940-)在 1980 年於美國寫出〈悲歌為林義雄作〉,爾後又 於 1984 年寫下〈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藉由對一個青年的來信做出答覆 的口吻,企圖回答了關於政治和正義的問題,並透過「二十世紀梨」書寫時代下 鄉愁與認同矛盾的現象:

(節錄)

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 在一封縝密工整的信上,從 外縣市一小鎮寄出,署了 真實姓名和身分證號碼

年齡(窗外在下雨,點滴芭蕉葉 和圍牆上的碎玻璃),籍貫,職業

(院子裡走積許多枯樹枝

21 曾貴海,〈將軍的白日夢〉,《湖濱沉思》(高雄:春暉出版社,2009 年),頁 67。

一隻黑鳥在撲翅)。他顯然歷經 苦思不得答案,關於這麼重要的 一個問題,他是善於思維的,

文字也簡潔有力,結構圓融 書法得體(烏雲向遠天飛)

晨昏練過玄秘塔大字,在小學時代 家在漁港後街擁擠的眷村裡

大半時間和母親一起,他羞澀 敏感,學了一口台灣國語沒關係 常常登高瞭望海上的船隻

看白雲,就這樣把皮膚曬黑了 單薄的胸膛裡栽培著小小 孤獨的心,他這樣懇切寫道:

早熟脆弱如一顆二十世紀梨

〈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是楊牧少數針對時事而寫的創作,也是他以 詩人和詩的形式回應台灣政治事件的作品,從〈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裡 所使用的象徵系統不難看出對底層階級和外省族群(在這首詩中虛構了一位由大 陸來台老兵與台籍貧女所生下的子嗣)的觀察,並且從同理心的角度,為這位虛 構的外省第二代的認同兩難所發聲。此詩完成於他在台大外文系客座任教之時,

他說這是一首「以他們那一代的心情為主題的詩」22,捕捉到了當時省籍情結下 的矛盾和無奈,超越了省籍對立而轉為敘述小人物所遭遇到的現象和心境。而中 國與台灣所涉及的民族認同問題與文化身分的界定,在一九七○年代不斷發酵,

進入一九八○年代後隨著解嚴逐漸浮上檯面。楊牧的〈悲歌為林義雄作〉和〈有

22 楊牧,〈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有人》(台北:洪範書店,1986 年),頁 33-34。

年解嚴以來的國家想像逐漸從中國中心轉移到台灣中心26。由於本土社群和本土 書寫與台灣性的扣連和交纏,使得本土性嫁接或轉移成為台灣性的詮釋和解讀,

在作家有意識地朝向這個角度出發,對於台灣的集體記憶便逐漸從中國性位移至 台灣性。林淇瀁認為從一九七○年代開始,「新階級」試探性地由反西化的「民 族的」論述,逐步轉移到反霸權的「現實的」論述,最後辯證地形成了反中國的

「本土的」論述之出現27

但是若從後現代與後殖民兩個視角分析台灣文學現象時,則卻又在某些狀況 下成為中國與台灣之間的扞格與消長,亦即統獨、民族問題又再度出現於後現代 和後殖民兩者之間,牽涉出了多元身分的發聲位置。另一方面,全球/本土的論 述位置也使得本土成為抵抗或反轉全球的一個建構策略,本土被建構成相對於全 球化論述下強調地方感的位置和地點,詩人從中國與台灣相對的位置逐漸挪移至 世界(全球)與台灣(本土)之間的思考,並且以此重新詮釋過去的歷史事件。

若從現代詩的書寫狀況作分析,在一九八○年後期至一九九○年後期開始出現大 量重置、改寫、後設的歷史意識,例如在陳鴻森〈沼澤〉寫於美麗島事件周年,

提及事件創傷以及集體記憶中陰魂不散的那些弱勢族群,「那些被劫奪了土地的

/孑遺者/寄居在我的夢裡/長久以來/始終噤閉著口/他們一再被改造的歷 史/使他們僅剩的記憶/益加凌亂…/我一再努力想喚醒/他們湮失的記憶/

要他們回想/受傷害以前的過去/但最後,仍然是/一張張木然的臉」28,事件 創傷與歷史情境當中夾雜詩人難以忘懷的記憶,並且敘述國家體制和政策靳傷、

阻斷、限制了人民記憶,造成長久以來對於統治者行使壓迫和懲戒的權力卻沉默 以對之現象,以致於記憶成為湮失狀態。

26 劉亮雅,〈導論:再思台灣後殖民〉,《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的台灣小說》(台北:國 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頁 8。

27 林淇瀁,〈微弱但是有力的堅持——七○年代台灣現代詩壇本土論述初探〉,文訊雜誌社編,《台 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 年),頁 363-375。

28 陳鴻森,〈沼澤〉,《陳鴻森詩集》(高雄:春暉出版社,2007 年),頁 45。

在作品中提及沉默與空白的歷史語境,除了陳鴻森之外,尚有向陽(林淇瀁,

1955-)在〈一首被撕裂的詩〉書寫 228 事件29,以空白和殘缺不全的語句對於歷 史的斷裂和不可重返作為呈現方式:

一六四五年掉在揚州、嘉定 漢人的頭,直到一九一一年 滿清末帝也沒有向他們道歉

夜空把□□□□□□

黑是此際□□□□□

星星也□□□□□

由著風□□□□□□□

黎明□□□

□夕陽□□□□

□□唯一□□□

□遮住了□□

□雨敲打□□□□

的大□

□帶上床了

□□的聲音

29 1947 年 2 月 27 日,台灣省專賣局台北分局緝私員,因查緝林江邁販賣私菸,在執行公務間以 槍尖毀傷林氏,並且開槍打傷民眾導致喪命,引起民眾不滿。2 月 28 日,引發群眾發動示威,3 月 9 日起軍隊開始鎮壓民眾,在全台灣大舉捉緝滅殺,是為 228 事件。

□□眼睛

□□尚未到來 門

一九四七年響遍台灣的槍聲 直到一九八九年春

還作著噩夢30

向陽對於 228 事件的不同呈現手法尚有〈暗雲〉,但卻不如〈一首被撕裂的 詩〉來的震撼與實驗性。〈一首被撕裂的詩〉首段摘錄 1985 年行政院長俞國華答 詢立法委員的回答31,撕裂的重點在於以一種與過去不同的形式,去反映在人群 中集體記憶的模糊性,甚至是空白性。這個形式將詩本身的主體毀壞,甚至是集 體記憶的毀壞。而它正巧不以全知的觀點書寫歷史記憶,處處遺漏與空白的形 式,代表了這段歷史事件被打壓和抑止的狀況32。另外在〈一封遭查扣的信——

致化名『四○五』的郵檢小組〉和〈發現□□〉都可以看見類似的手法。林燿德

(林耀德,1962-1996)的〈二二八〉則更將全詩拼貼 1947 年 2 月 28 日《新生 報》各版內容做為呈現手法,更去結構化和去文字化地「還原」歷史當下的狀況。

陳克華(1961-)向來習於以身體作為反敘事和反傳統的書寫形式,身體也 同樣作為其批判、嘲諷政治或權力的修辭,例如〈不要戴套子,好嗎?〉便以套 子和身體嘲諷國家與人民的關係,以男性身體的生理反應表達不滿的立場與態 度:「我說:取悅是必須的/然而口號令我陽萎/還有這無所不套的套子一如警

30 林淇瀁,〈一首被撕裂的詩〉,《亂》(台北:INK 印刻,2005 年),頁 18-20。

31 孟佑寧,〈文本與超文本的邂逅——以向陽「一首被撕裂的詩」為例〉《臺灣詩學學刊》5 期,

(2005.06),頁 247。

32 沈曼菱,〈身體與空間:向陽詩中記憶形式的生成與演變〉,白靈等著,《閱讀向陽》(台北:

秀威資訊科技,2013 年),頁 237。

察的線民/納粹的手勢/法西斯的宣傳小冊」33。另外在〈火祭——懷念鄭南榕〉

與〈誰是尹清楓〉組詩,可以看見陳克華對於時事和社會事件的參與與介入。〈火 祭——懷念鄭南榕〉書寫支持台灣獨立運動者鄭南榕(1947-1989)不願被政府 逮捕因而自焚身亡以明志的過程:「我猜/在走過廣場的盡頭/當時,必然你沒 有喊也沒有痛罷/依舊靜謐的島/其實是/靜謐地記得」34,敘述將以記憶延續 鄭南榕的理念及其身影。〈誰是尹清楓〉組詩子題為「誰」、「是」、「尹」、「清」、

「楓」,敘述因拉法葉軍購案,被離奇殺害迄今仍為懸案的海軍上校尹清楓

(1946-1993)事件,尹清楓遂成為離奇死亡的指稱代名詞,而在陳克華的文本 裡批判命案涉及的官方利益和軍中掩蓋真相的手段,尤以詩中第三段「三、尹」

裡用空白嘲諷政府掩蓋真相的手法最為鮮明:「尹□□因□辦□□速/□因□擬

□□爾□□/□等可□奉□消□忍/□如辦□察□□有□/事□不□□滅□無 何/□此□撤□□政實□/□證□□圓□結□滅/□□據□消□□完□」35,利 用空白的□表示拼湊不全的真相,也暗示尹清楓死因的遮掩與可能性。

唐捐(劉正忠,1968-)的〈不在場證明〉中矛盾於在場和不在場的位置,

對於台灣時事和現況的諷刺,「檢驗我的DNA,你只看到股票房地產汽車的廠牌

/分析我的肺泡,你將找不到青山綠水的成份/抽查我的腦髓:觀念禮義廉、考 績乙丙丁、操行忠孝仁/這在在證明我不在台灣生存,不是台灣人」36,用錯亂 的空間敘述使得反差現象層出不窮,在場和不在場的辯證透露出詩人對於意識超 越空間的想像,以及對於在場時的現場空間種種焦慮與質疑,於是在〈不在場證 明〉中出現了三段供詞,圍繞著對「台灣」的形象打轉,例如「我不在台灣。鳥 愛台灣的天空、魚愛台灣的水/但我去的地方,連水和土都不怎麼喜歡人」37

33 陳克華,〈不要戴套子,好嗎?〉,《美麗深邃的亞細亞》(台北:書林,1997 年),頁 115。

34 陳克華,〈火祭——懷念鄭南榕〉,《美麗深邃的亞細亞》(台北:書林,1997 年),頁 129。

35 陳克華,〈誰是尹清楓〉,《美麗深邃的亞細亞》(台北:書林,1997 年),頁 141。

36 唐捐,〈不在場證明〉,《暗中》(台北:文史哲,1997 年),頁 88。

37 唐捐,〈不在場證明〉,《暗中》(台北:文史哲,1997 年),頁 89。

唐捐不斷延展對「美麗之島台灣」的質疑和嘲諷,並因自己所觀察到的細節感到

唐捐不斷延展對「美麗之島台灣」的質疑和嘲諷,並因自己所觀察到的細節感到

在文檔中 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研究 (頁 13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