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鄉愁到鄉疇:以台灣為核心

第三章 鄉愁美學與空間

第三節 從鄉愁到鄉疇:以台灣為核心

之「五嶽記」、〈嘉義〉、〈左營〉等,技巧不脫中國傳統抒情的美學取向,例如〈嘉 義〉開頭兩句「小立南方的玄關,儘多綠的雕飾/褫盡襪履,哪,流水予人疊蓆 的軟柔」,鄭愁予的作品特色在於將「中國」與「台灣」的視野能巧妙疊合,正 如同他將傳統與現代融合於抒情的內容之中。除了聲音之外,鄭愁予也在〈青空〉

中將顏色與情感入詩:「青,其實是距離的色彩/是草,在對岸的色彩/是山脈 在關外的色彩/一點點方言的距離,聽著,就因此而有些/鄉愁了」28,文本最 後才翻轉而破題,經由方言點出了鄉愁,亦即透過聽覺經驗喚出對於故鄉的回憶 和情感。

以中國大陸作為主要的記憶投射場景,鄉愁所包含的敘述意義除了大陸來台 作家的生長與生命經驗之外,也與政治傾向和意識型態共同形塑出推崇中國文化 的國族概念相關,亦即在外省族群回顧大陸經驗之時,中國傳統文化和國族概念 也經由政府政策的文化治理輸入並且取代了日治時期以來台灣的文化意識,從外 省族群的鄉愁作品可以對照出再中國化的演變過程與作家作品意識之間的關聯 性,彰顯出外省族群當時流亡與漂泊異地的情感,並且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軸和 根源的鄉愁與記憶。記憶內容除了彰顯今/昔、此地/遠方的相對時空經驗外,

在鄉愁的討論範圍裡也包含了對父母和成長經驗的回溯與追憶。因此,本文必須 追問的是,除了對於中國的記憶與情感之外,鄉愁的來源是否還有其他不同的詮 釋角度?

第三節 從鄉愁到鄉疇:以台灣為核心

除了以中國大陸為對象的鄉愁作品之外,以台灣鄉土為討論核心的鄉愁概念 也成為討論的對象。蕭蕭曾寫過兩篇與鄉愁相關的文章,1981 年刊登於《陽光

28 鄭愁予,〈青空〉,《燕人行》(台北:洪範書店,1987 年),頁 54。

小集》和《文藝月刊》的是〈鄉疇與鄉愁的交替——論近十年中國詩壇風雲〉29, 討論了鄉愁和鄉疇在不同年代間的拓展,以及兩者之間相同與相似的概念,另外 在〈鄉愁與鄉疇的交替——七十年代台灣詩壇風雲〉中則提及在離鄉背景之後,

時日俱增的愁緒導致思鄉之情越見濃厚30,蕭蕭認為越遠離鄉疇,越寫作出鄉愁 作品,但何者為「鄉」,詮釋角度可能是腳下的土地,也可能指涉著何處為「根」。

除了以大陸為回顧和記憶的鄉愁之外,在本省籍族群對於日治時期台灣的風土記 憶或許也是另一個討論鄉愁的視角之一。金尚浩曾以鄉愁為範圍,討論鄉愁主題 中隱含的台灣主體性和想像31,前行研究以台灣為鄉愁範圍的討論目的,則是開 始逐漸「發現台灣」的建構過程,除了掌握到台灣文學發展動向之外,也察覺到 了鄉土文學運動、論戰的醞釀與發酵,以及寫實主義文學、本土化運動的崛起和 反思。企圖將台灣所代表的鄉愁意識做出區隔,也因此上溯至日治時期的作家如 郭水潭、吳新榮和巫永福等等的作品,重申以台灣為主體思考的意義。而這便引 起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所有書寫故鄉風貌的文本都同等於鄉愁,抑或是必須經 過離開、流亡、離散或無法回返的生命經驗和經歷去書寫故土故人才能稱之為鄉 愁?

或許回到鄉愁於文本中的表現方式和視角,會是較為具體的討論方法,而從 鄉愁到鄉疇的思考則代表前行研究者逐漸意識到鄉愁意象的多元性和懷鄉記憶 的多重意義,鄉愁並不僅止於單一的起源與解釋,因此鄉愁所輻射出的縱深值得 深入探討,在本省作家的創作中也出現對於故鄉和鄉愁的敘述。在具有日治時期 生命經驗的本省作家群中,以錦連(陳金連)的〈檬果〉作為鄉愁的具體書寫,

存在著對現實經驗中土地的關懷與熱愛:

29 蕭蕭,〈鄉愁與鄉疇的交替——論近十年中國詩壇風雲〉,《文藝月刊》141 期(1981.03),頁 86-92。

30 蕭蕭,〈鄉愁與鄉疇的交替——七十年代台灣詩壇風雲〉,《現代詩綜橫觀》(台北:文史哲出 版社,1991 年),頁 32。

31 金尚浩,〈戰後現代詩人的台灣想像與現實〉,《修平學報》11 期(2005.09),頁 217-242。

有,

保持色彩的固執性。

有,

民謠般的土著氣味。

黃的,

鮮黃的,

隨著汗而滲出的有色人種的鄉愁與夢32

從「檬果」為全詩經營的意象,將固執性、民謠、土著、有色人種等等比喻 形容檬果,並且串聯起對鄉愁的想像。趙天儀認為錦連的早期作品已經透露出對 於實存的故鄉的哀愁33,在〈挖掘〉一詩中更是對於根源和祖先有其執著與想像。

而趙天儀的作品寫出了幼童時期的記憶,以及當時仍為日治時期的台灣社會樣 貌,大約在十歲以前太平洋戰爭爆發,空襲和戰火的經歷在作品當中經常出現。

例如與戰爭轟炸相關的〈五張犁的一幕記憶〉,以及童年街里傳聞有關的〈午夜〉, 還有對童年老家的記憶如〈梅枝町〉(日治時期街名,今為台中市中正路),夾帶 著生活中的經驗:

在梅枝町 我童年的老家 是一座古老的中藥房 對面是二四番的巷子 隔鄰是二五番的巷子

32 錦連,〈檬果〉,阮美慧編,《錦連全集 1》(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 年),頁 33。

33 趙天儀,〈鄉愁的呼喚——論錦連的詩〉,錦連,《挖掘》(台北:笠詩刊社,1982 年),頁85-94。

後收入錦連,阮美慧編,《錦連全集1》(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 年),頁 134。

爺爺是個盲醫生 而祖母該是先生媽 戰爭中 有妓女的患者 有日本兵的病患者

當日本憲兵頭戴戰鬪帽 腰佩武士刀騎馬出巡的時候 或者一個伍長

坐在船型的摩拖車出來糾察的時候

我的眼睛像巷口的那一口 深井 晶瑩而清澈地 睜著疑惑而恍然的眼神 目望著被押走了的兵士

在梅枝町 有我童年的老家 而昔日的光景已不再

當霓虹輝耀著夜市的繁華 那已是光復後的竹管市場哩34

由於政權轉移的改變,連帶更動了城市街道的命名,也改變了群眾對於公共 領域的使用經驗,使得對於街道的記憶也隨之移轉。〈梅枝町〉是趙天儀在記憶 中重塑童年與生活歷史的場景之一,同時也提示讀者台灣過去往昔曾經日本化的

34 趙天儀,〈梅枝町〉,《牯嶺街》(高雄:三信,1978 年),頁 19-20。

地景印象,而童年生活空間的街道命名數經改換,成為詩人緬懷的開端。在其詩 集的輯二「鄉音組曲」中,趙天儀進一步更具體地書寫了鄉愁的來源——各種食 物的氣味所組成的相關記憶,例如〈油炸糕〉、〈杏仁茶〉、〈豆花〉、〈鳥梨仔籤〉、

〈蚵仔麵線〉等等,經由這些庶民吃食而連結到對於童年記憶的印象。另首〈那 時候〉中所召喚的童年記憶景象,也包含了當時台灣社會景況的樣貌:

童年除夕的黃昏

街上賣小玩意的小攤子林立著 那時候,史艷文還沒誕生 只有老式的布袋戲

那時候,塑膠的陀螺也還沒誕生 卻有木製、牛角造的陀螺

左一支淇仔冰 右一支李仔籤

還有糯米糕的小麵人的肖像 琳瑯滿目地

蠱惑著我那童稚的心

在防空壕邊,我們玩著牌仔 一種賭注的玩意兒

在街頭的空地上,我們打著陀螺 從這頭打到那頭

又從那頭打到這頭

那時候,史艷文還沒誕生

那時候,塑膠的陀螺也還沒誕生 那時候,我還不會說國語

更沒聽過京片子的音色多悅耳

那時候,在異國的語言中

我們茫然地渡過了烽火下童年的時光35

除夕的黃昏、小攤子林立的景象成為趙天儀回溯記憶的媒介,藉由這些記憶 觸動對於過去的懷念。因此記憶是鄉愁情感產生的首要元素,再經過對於物品、

景色等等媒介物的興起,形成今昔相比和懷舊的情感。筆者認為,記憶首先是辨 識鄉愁主題作品的方式,並且藉由記憶書寫對於過去經歷和生命經驗的方式完成 懷鄉或是追憶的內容。也就是說,在鄉愁主題作品的內容裡,記憶是首先被觀察 的角度,透過趙天儀的〈梅枝町〉與〈那時候〉可以發現對於過去時空的追憶,

充斥著懷舊(nostalgia)的失落。更由於真實歷史的不可回返和歷史感的喪失,

只有以記憶作為方法,呈現台灣一九四○年代時的樣貌,才能再次確認、建構歷 史與童年之間重疊的狀態。另外,在本土視角下的鄉愁也可能成為闡明認同和主 張的中介,例如蕭蕭(蕭水順,1947-)以〈那個大陸與另一個大陸〉中提及:「那 個大陸曾經是爺爺/夢中的陶淵明/可以喝酒,可以撫撫無弦的琴/另一個大陸

/卻是我那髭鬚剛冒的大男孩/電視螢幕上的任天堂/我在小小的海島上」36, 書寫不同文化脈絡下的「大陸」指涉差異,以及自己在小小的海島上的事實。或 例如以書寫農事與土地關懷為主的詩人吳晟(吳勝雄,1944-)所寫〈我們也有 自己的鄉愁〉:

35 趙天儀,〈那時候〉,《牯嶺街》(高雄:三信,1978 年),頁 29-30。

36 蕭蕭,〈那個大陸與另一個大陸〉,《蕭蕭世紀詩選》(台北:爾雅,2000 年),頁 36。

鄉愁,你依然是小小島嶼上 最暢銷風行的詩情嗎

宇宙遊子的浪漫曲調 依然不絕如縷熱烈傳誦嗎

鄉愁,你又是什麼模樣 是心靈深處的寂寞 是浮萍般漂流的辛酸 還是拒絕認同的藉口

從夢幻山河的聲聲呼喚 轉換新大陸的美麗憧憬 在這小小島嶼上

虛妄的圖騰和記憶

總是伴隨鄉愁,大量傾銷

泥巴中打滾長大的我們

年少青春也曾如醉如痴刻意模仿 夢囈般嚮往遙遠國度的河川

彷彿漂泊靈魂的憂傷 就是驕傲身分的裝飾

而我們終究逐漸醒轉 嘗試尋回模糊已久的面貌

嘗試抒發瘖啞已久的聲音 原來小小的島嶼

也有我們自己的鄉愁

原來我們唯一的鄉愁 就在腳踏的土地上

原來我們唯一的鄉愁 就在腳踏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