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會工作者參與環境運動的自我實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社會工作者參與環境運動的自我實踐"

Copied!
18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潘淑滿 博士. 社會工作者參與環境運動的自我實踐 The praxis of social workers participating in the social movements with environmental issues.. 研究生:黃念謹 撰. 中華民國 一○六 年 二 月.

(2)

(3) Turnitin 論文原創性比對報告.

(4)

(5) 謝誌. 「我要引瞎子行不認識的道,領他們走不知道的路…」 ﹙聖經以賽亞書 42 章 16 節﹚. 開始這份研究,就如同我在專業跑道上的轉換,再度走上一條未曾走過的道 路。若將當時的主觀感受具象化來看,這條不認識的「道」——既是研究主題, 也是研究方法——真是一條荒煙漫草的羊腸小徑啊?! 走在其中,徬徨有時,無力有時,迷路有時,孤獨有時,膽怯有時,拆毀有 時,失望有時,跌倒也有時…;雖然不熟悉路況,步調也很慢,然而,得力有時, 釐清有時,興奮有時,充足有時,建造有時,鼓勵有時,幫助有時…。感謝上主, 祂「始終」牽引著如瞎子般的我走這一條「不認識的道」,祂造就也介入了這許 多的「有時」,使這條未曾走過的路,有著耳朵未曾聽見、眼睛未曾看見、人心 也未曾想到的預備與鋪陳… 謝謝我的指導老師、口委老師,以及研究參與者,在或長或短的「有時」中 有您們,以至於讓這段以論文作為揉合社工價值與環境價值之認同的實踐道路得 以拓展。謝謝我所愛的家人們、教會牧長與主內肢體們、同儕和學長姊弟妹,因 著那鼓勵與幫助的「有時」,使正值冬日般窒礙難行的論文進度,經歷著心裏與 實質的加溫。這當中,我要格外感謝我的先生——恩賜(他真是人如其名,是上 主賜我的禮物) ,他在每時每刻的「有時」 ,連結一道有形的物質與心靈階梯,幫 助我走進社工道路,並順利走過論文爬坡的每個路段。 回頭望向那留在後方的足跡,我內裡的雙眼逐漸清晰——原來上主引導我 走的這一條不認識的道、不知道的路,是要成就關乎我在邁向平等、對外發聲 的主體回歸之路。最後以網路傳誦的一句話,作為我對自己的期許:. i.

(6) “Jesus died for you in public, so don't only live for Him in private.” 願這條人煙罕至卻實踐著環境公義的環境「道」路,也有我不止息的關懷與 不間斷的實踐。. 念謹寫於 2017 年春. ii.

(7) 摘要. 環境運動與社會工作擁有/追求共通的基本價值——環境公義。對社會工作 而言,環境運動更得以作為鉅視面實踐的進路之一。然而,從社會工作的歷史發 展脈絡來看,環境議題的焦點偏向「人在環境(或情境)中」 (person-in environment or situation, PIE or PIS)的「人文社會環境」(social environment),忽略了落在 宰制處境的「生態物理環境」(physical environment);而社會運動在本土的實 踐也往往落入專業結構的邊陲。 本研究旨在探索 4 位社會工作者在環境運動的自我實踐,藉由敘說研究以呈 現他們參與的經驗、意義,以及過程中所展現的主體性與能動性。藉此在學術、 教育和實務上,建構出以環境意識為出發的實踐知識與社工角色。 同時,對研究者而言,本論文的完成也成就了一場「回歸主體」與「邁向平 等」的發聲練習。. 關鍵詞:自我實踐、環境公義、社會運動、環境議題,結構、能動性、充權、 社會工作者、敘說研究. iii.

(8) The praxis of social workers participating in the social movements with environmental issues. Huang, Nien-Chin. Abstract Environmental social movement and social work pursue common basic values— —environmental justice. In the social work,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is used as a macro structure of practice. Nevertheless, from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ocial work, the focus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is o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person-in-environment or situation”, disregarding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that is commanded; and the praxis of social movement often falls into the bounds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praxis of four social workers participating in the social movements with environmental issues. The narrative research was adopted to present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experience, meaning, and the process of showing the subjectivity and agency. Through this study,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the roles of social work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were constructed in academic education and practice. Meanwhile, the completion of this paper is also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subject” and “towards equality” for the researcher.. Keywords: praxis, environmental justice, social movement, environmental issue, structure, agency, empowerment, social worker, narrative research. iv.

(9) 目次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目次................................................................................................................................ v 表次/圖次/附錄...................................................................................................... vii. 第一章 「社工我」在參與運動後的發問 ..............................................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我是誰.................................................................................. 2 第二節 研究動機:我身在何方..........................................................................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我想往何處去...................................................................... 8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4. 第二章 文獻與意識間的板塊運動 ........................................................ 15 第一節 板塊的擴張作用:「環境」在社會工作的定位與意涵移轉............ 15 第二節 造山運動後浮出:環境運動與社會工作的實務與價值連結............ 18 第三節 向下潛至隱沒帶:在專業結構邊陲的「社會運動」........................ 25 第四節 地核的引力牽拉:相關理論視角與實務取向.................................... 32. 第三章 實踐的建構路徑 ........................................................................ 46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6 第二節 資料蒐集方法........................................................................................ 51 第三節 資料分析方法........................................................................................ 56 第四節 研究嚴謹性............................................................................................ 58. v.

(10) 第五節 研究倫理................................................................................................ 60. 第四章 社會工作者參與環境運動的自我實踐故事 ............................ 63 第一節 大海般飄流開放的實踐身影——阿海的故事.................................... 64 第二節 雲朵般自由變幻的實踐身影——雲子的故事.................................... 76 第三節 山嶺般踏實屹立的實踐身影——阿山的故事.................................... 88 第四節 陽光般生機勃勃的實踐身影——陽子的故事.................................. 104. 第五章 共構另一種「可能」——花子的出現 .................................. 117 第一節 故事開始:循著人生路建構實踐路.................................................. 117 第二節 故事轉折:經由「解放」建立「可能」.......................................... 121 第三節 故事尾聲(即再開始):不變的價值,多元的走向...................... 126. 後記:一場「回歸主體」與「邁向平等」的發聲練習 .................... 131 參考文獻 ............................................................................................. 137. vi.

(11) 表次. 表 3.1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表.................................................................................. 54 表 3.2 敘事分析模式的 4 類型.................................................................................. 57 表 6.1 分析資料回饋檢核總表................................................................................ 134. 圖次. 圖 3.1 研究過程的「再呈現」層級.......................................................................... 49. 附錄.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47 附錄二 研究邀請函.................................................................................................. 148 附錄三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表.............................................................................. 150 附錄四 研究參與同意書.......................................................................................... 151 附錄五 訪談札記...................................................................................................... 152 附錄六 文本回饋檢核函.......................................................................................... 153 附錄七 分析資料回饋檢核函.................................................................................. 154 附錄八 逐字稿謄寫保密同意書.............................................................................. 155 附錄九 社會工作者參與環境運動的故事脈絡圖.................................................. 156. vii.

(12)

(13) 第一章 「社工我」在參與運動後的發問 「要知道你想往何處去, 你必須知道身在何方,以及你是誰。」 (Rogers, 2007)1. 我的環境意識覺醒,進而環境運動的參與,正是從一個「我是誰」的自我發 問所出發。曾是環境運動(physical environment)隱身者的我,從非本科系轉換 到社會工作學所的歷程,不斷地裝備著社工教育中的主流論述與實務走向,直到 「公民」很忙2的 2014 年,身為社工所學生的我卻在社會共同經驗的體制壓迫中 召喚出「改革」的意識,也開始現身在「反核」運動的現場……過程中所展開的 是一個主體復歸的旅程,當從「異化的他者3」破繭的那一刻,我逐漸從一位喑 啞的旁觀者成為了發聲的練習者。在這轉折後,重回我的社工角色時,處在知識 體系邊緣的「環境意識」也逐漸地扎根在我的實踐土壤中,並生發意義。 胡紹嘉(2008,p.278)提到,「許多理論家們承認這樣一個事實,即說故 事此一人類表述形對,對於個人之主體構成與社會認同的重要性,而藉由敘說與 人們的行為事件及生活遭遇相關的生命故事,使之從「個體」(individual)變成 人(a person),並將個人的道德決策和社群的倫理責任結合在一起,彼此相繫、 共同存續。」因此,在本章中會以我的環運實踐故事開始,來說明研究緣起與動 機,而這故事末後的未完結與發問,便是我研究目之所在。 1. Rogers, J. (2007). Adults learning . Retrieved from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3FZb60SRMH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source=g bs_ge_summary_r&cad=0#v=onepage&q&f=falsehttp://www.cswe.org/File.aspx?id=41861http://wiki. mbalib.com/zh-tw/%E5%B7%A5%E5%85%B7%E7%90%86%E6%80%A7 2 2014 年 3 月 18 日至 4 月 10 日間,發生太陽花運動,即臺灣學生與公民團體因著立法院強行 通國服貿協定,而發起佔領立法院的社會運動事件,又有稱:太陽花學運、318 學運,和佔領國 會事件等。乘著這場運動熱潮,陸續又發起反核遊行等行動。 3 無論是宗教、政治學、哲學或社會學對異化(alienation)的探討和意涵都不一,本處以《不列 顛百科全書》所依據的社會科學定義:在社會環境下,人的主體分化出一個客體(他者)來反支 配主體,人無力與之抵抗,使失去按照主體意識行動的自由,或與其他事物、環境、工作、產品 或自我本身疏遠的狀態;即異己化、陌生化(柯佳伶、李杏津、陳永男,2012) 。 1.

(14) 第一節 研究緣起:我是誰 「奴隸並非由膚色決定,而是她自卑的、毫無自主的內心來決定。」 (Fanon, 1971,引自陳芳明,2005). 一、異化4人生的甦醒:公民運動的觸發 「太陽花運動」(Sunflower Movement)後的一年多,我站在學校圖書館前 的人行道上等候馬路對面的行人通行燈號轉換。當綠燈亮起,正準備邁開腳步走 上斑馬線時,卻發現對面、兩側行人都未起步,「我看錯燈號了嗎?」自我懷疑 地再定睛一看,確定沒有看眼花而要行動時,卻發現自己那躊躇不前的身體;直 到眼前及身旁的匆匆身影一位位地向著我走來、越過我走去,行人腳步、身影錯 落在斑馬線上時,我才一如往常地邁開腳步……「啊,原來我那被『主流』馴化 的身體未曾遠去,她仍像受宰制的魁儡木偶,只是那個主宰者不是我。」我驚覺 地想,這通往的結局不就像「小王子」5動畫電影中那成人後的小王子——在主 流價值的洗禮下遺忘了原本的夢想、熱情與創意。這經歷使我小震驚,卻不怎麼 意外,因它同時解釋了去年 3 月底,站在中山南路與青島東路口,有如「他者」 6. 般的我——嚴實地在「主流」的包裹中安穩著、噤聲著。 一直以來,公民運動之於我就像空氣般,藉由媒體關注社會的我,當媒體淪. 為服務於特殊政黨傾向或既得利益團體的工具時,我正是有理由地逃避在「不知」 中,繼續安然地在「沉默文化」7中生活。自成長以來,我便發展成一個在人際 互動「差異」處境下,內外不一致的自己,尤其在主流或權威者的聲音中常為了. 參註 3。 《小王子》 (The Little Prince)這部在 2015 年上映的動畫電影,改編自法國作家聖修伯里(Antoine Marie Jean-Baptiste Roger de Saint-Exupéry)的同名暢銷小說“Le Petit Prince”(維基百科,2016b) 。 6 參註 3。 7 Paul Freire 所提出,意指在表面平和的社會下,因著合理化或合法的控制與壓迫而失去主體, 成為「失語者」 ,即無聲音者(方永泉譯,2013) 。 2 4 5.

(15) 表面平和而「消音」或「同一」 (sameness) 。直到在研究所時期,發生了近年規 模最大的太陽花運動,壓迫事實和著血是那麼地刺眼,我的「異化」人生就在這 場「太陽花運動」的照射下甦醒…… 一開始藉由社群網站和 ustream8關注這場運動的我,幾天後決定騎著摩托車 「路過」立法院。但我發現,停在目的地的那身體無所適從,雙腳感到發麻,如 附身「局外人」般地以「他者」的角度在審視那不再「秩序」的街景——被圍籬 流刺網及拒馬所包圍的立法院、各樣以「反黑箱服貿」為訴求的標語旗幟、日常 行人的「匆匆路過」轉換成「席地而坐」,以及那以緝拿犯罪者之態勢而動員的 不尋常警察人力。在社群網站為不平而鳴、而「發」9的「吶喊」我,為何來到 現場竟是這般地「噤聲」?——一場場立法院外舉辦的「全球化」、「公民憲政」 等議題的體制外公民課,就算並未與體制內的課程衝堂,我也選擇性地隱藏在雲 端補課。 這事實不禁讓我反思/省:如果我生活在網路不發達的 1980 年代中期,雖 然當時是社會運動迅速興起的時代,但卻仍遺留著戒嚴威權時代中被污名為「反 秩序」的遺毒標籤,若我(作為一名社會工作者)面對以弱勢者權力/權利/權 益作為訴求的運動現場,又在只能上馬路無法在網路抵抗的狀況下,要如何參 與?是否會在那裏? 同年 3 月 30 日,我有別以往地走上「三三〇反服貿凱道大遊行」10,坐在 中正紀念堂前的中山南路上,站在我前方那曾參與「野百合運動」的前輩們「自 由奮力」高喊著標語口號的主體性展現,他們那朝向陽光而映在我眼底的背光身 影竟還是如此地奪目,令我生羨……. Ustream 為網路直播軟體,在佔領立法院期間,乃藉此將院內的狀況對外轉播。 在社群網站中主動汲取各社群所發出的相關智識、資訊和進一步訴求後,再轉貼在自己帳號的 公開介面,以達宣傳功效的行為。 10 2014 年 3 月 30 日臺灣太陽花運動期間最大規模的街頭遊行,又稱黑衫軍運動、330 凱道集結 行動。以占領立法院的抗議學生與公民團體發起,號召前往凱達格蘭大道及其周圍區域表達訴 求。當時標語為: 「捍衛民主、退回服貿、人民站出來!」 (維基百科,2015d) 。 3 8 9.

(16) 二、喑啞者的「發聲」練習:踏上環境運動的反核現場 隔沒幾天,林義雄先生為「無核家園」而發起禁食行動,他的置生死於度外 的行徑充斥在我日常生活的思維,讓我再次地參與在 4 月 24 日晚間自由廣場的 靜坐與默禱,那一晚,我的耳裡、心理、思維裡迴盪著作家小野(2014)引述某 位學者曾說過的一段話:「台灣這幾年的抗爭,其實是跳脫了傳統的藍綠、省籍 甚至階級的思維,只剩下『公民』和『臣民』的差別,而所謂的『臣民』往往就 是執政者聲稱的『沉默的大多數』,他們可能是一群既得利益者,或是自掃門前 雪的信徒,也可能是一群被威權教育長期洗腦的人,當然,更可能是失敗主義者, 認定這些無力的抗爭是無用的。」這段文字照見了我的曾經與現在,但真誠希望, 那不是將來的我。 4 月 26 日午後下起雷陣雨,我仍像個「他者」般,但所看的不是現場的他 人,而是站在凱達格蘭大道上聲援的自己。躲不進帳篷內的身體因著輕便雨衣不 斷被掀起而發顫、淋濕,但布滿我眼中那一個個不顧風雨的置身身體,卻在我的 心裡凝聚出一股暖流。這是自反核大遊行11推動以來的 23 年後,我第一次以參 與在關懷現今及下一代環境正義的運動。隔天,我與近 5 萬名民眾平躺在原本車 水馬龍的忠孝西路上模擬著核災狀況,暗暗希望著「躺在床上」入睡——這稀鬆 平常的生活日常,不會成為未來人們的奢求,尤其是缺乏資源來回應災變的弱勢 群眾。 這是我參與環境運動的開端,但希望它不是結束,所以我無法忽視這段過程 中,那流竄在我心中心餘力絀的無力感(powerlessness)——在呼口號、舉訴求 地當下,我那刻意「壓低」的音量在空氣中傳送著……. 最早的反核大遊行是 1991 年 5 月 4 日,環保聯盟及社運同體發起的「反核救台灣」遊行,夜 宿台電大樓。近年來,反核運動的訴求主要包括:停止興建龍門核能發電廠、核廢料遷離蘭嶼等。 因 2011 年 3 月 11 日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激起大量民眾對核能發電的疑慮,這也是 1986 年車諾 比核電廠事故以來最嚴重的核子事故。因此,2013 年由台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 150 個民間團 體共同發起的 309 廢核大遊行,是目前為止台灣反核遊行中最多的一次,參與人數擴大至 10 萬 人以上,活動口號為「終結核四,核電歸零」 (維基百科,2015a) 。 4 11.

(17) 第二節 研究動機:我身在何方 帶著覺察的意識回到我的日常角色——一名社會工作學門的研究生,省察到 自身異化的身影、規訓的身體,以及失語的狀態實在是無處不有,充斥在過去, 甚或現在的知識學習場域。身為社工學生,以及未來的實務工作者,我似乎不得 不面對我的無力,因此,帶著進入過環境運動現場後的「覺察我」,重新回溯過 去社工的學習現場。. 一、教育與實習現場的現形: 知識與權力體系下的規訓與失語 在職場工作十年後,再次以大學非本科系的身分進入社會工作的學術「殿 堂」 。因著傾向有正確(或最好)答案的規訓身體,讓我在強調課堂表述的教學 場域中,成了有嘴巴的啞巴12——找不到詞彙表達、缺乏經驗可以分享,失語在 結結巴巴,卻找不到合適語詞做我思考的落腳處。原來社會工作專業的學術語 言、實務經驗、社會工作相關的求學背景,在當中成為「主流」的指標,然而, 在教育現場中,我過往的學習歷程和儲備能力,近乎無用武之地;在「專業」的 量尺中,它的刻度近似於零。因此,課室中的我只能愈來愈沉默,自我價值也在 這斷裂的低谷中吶喊、懷疑……。 Said 的後殖民論提到,「自我『價值』是一種被知識與權力體系下被評定的 相對存在。」(引自王志弘等譯,2003)然而,我卻藉著逐步積累社工專業知識 來企求自我價值的累積。然而,這段有如婚姻移民來到臺灣的新移民「失語」歷 程,卻也逐漸讓我這個「社工界新移民」反身(reflexivity)覺察自身主體失落 的脈絡、結構性因素及權力關係,同時也帶著我去觀注已然成為臺灣第五大族 群——新移民。正因如此,實習場域選擇在服務新移民的 NGO 組織。 我的實務走向並沒有太讓我意外,似乎發生在實習現場的每一件新事,都脫 離不了隱形的舊牢籠——因循主流,對衝撞體制懼怕的規訓身體主導著行動意 2009 年出版的繪本《我的小寶貝》 ,作者賴佳慧將一名越南新住民的跨文化處境描寫成「就像 有眼睛的瞎子,有嘴巴的啞巴。」 5 12.

(18) 向。因此,我所實踐與認同的社工角色,仍是實務上的主流。度過 550 小時的實 務工作後,若以社會工作的三個核心使命(3C's)——照顧(caring)、治療 (curing),和改變社會(changing the society)(Morales, Sheafor, & Scott , 2011) 來檢核我的實踐。傳達出真誠與溫暖特質的前兩者,也著實要比發揮對抗意志的 後者來得容易。 實際跟隨實習督導進行新移民生活適應的方案訪視時,曾經進入兩名中高齡 東南亞籍新移民女性勞工的家庭,之後實習專題13的進行,更加深入地瞭解她們 的處境後發現,就如同多元交織性理論(intersectionality)所反映的,族群、性 別、階級歧視所導致的多元壓迫在她們身份上如此明顯地「交織」著(李淑菁, 2012);從族群角度來看,她們還是同有華人血脈的華僑。 從事資源回收工作的她們,無論所居住社區的社會層級(estate)差距大或 雷同,皆無獨有偶地受過鄰里間口語與行為上的階級歧視;而在過往所從事的非 典型工作中,也曾因職場上的種族歧視,不僅領著低於基本工資的薪資,還無勞 保,更面臨在調薪條件上的差別待遇。所處的社交網絡還存有結構性歧視,以至 於家庭以外的社會支持網絡薄弱,連帶影響著勞動參與的選擇。繁重工作結束 後,更有例行性的家務工作等候著身為妻子、母親的她們,無論丈夫是就業或待 業在家。如今她們年歲漸長、體力不再,也似乎無法逃離疾病的造訪;不再有年 輕作為勞動本錢的她們,如何面對不曾鬆動的經濟弱勢處境及家務分配不均?若 我是主責社工,當如何將新移民女性私下的遭遇困境轉換為公共議題?評估又如 何轉為介入行動?看見非典型與非正式就業的勞動權益保障不足,是否為了使政 府看重這群填補著臺灣最低層勞動力的新移民族群,而參與推動更合乎人權制度 的改革呼籲?還是充權她們有能力來為其權力、權利及權益發聲? 落地生根在臺灣的她們,身份交織著種族、女性、階級、結構性或年齡等壓. 為筆者於 2013 年進行的專題研究,主題為: 「中高齡東南亞新移民婦女勞動參與的變遷歷 程——以東南亞籍華僑為例」 6 13.

(19) 迫與歧視;但對我而言,扮演使能者和照顧者的角色,來疏通因經濟困境而造成 的封閉家庭系統,同時發展她們的人力資本,使其瞭解臺灣的就業權益法規、退 休保障規劃等似乎還要來得「工具理性」 (Instrumental Reason)14與「政治正確」 (political correctness)15。雖經歷過跨文化的洗禮,在實務中已不再一味地促進 其對主流社會共識和價值體系的認同與適應,但對於對抗主流與體制的無力感 (powerlessness) 、 「發聲」的窒礙感,以及在操作倡議、運動上的無能,以致在 社會性和公共性議題上,我常常讓主體隱匿在視若無睹中,更遑論去實踐「改變 社會」的社工使命。這同時也解釋了在環境運動現場內,為何我所認同的想法卻 以顫抖的聲音傳達。. 二、實務現場的實踐無力感:社工角色認同的解構與再建構 社會工作者需擔負起讓弱勢/受壓/邊緣/少數群體發聲的角色,尤其議題 面也牽涉到先天「無法」發聲的物理與生態環境,然而,我卻無力於實踐「發聲」 (倡議)者的角色。美國學者 Specht 與 Courtney(1994)對於淪為如此的社會 工作者,曾痛心地指責是「不忠心的天使(unfaithful angels)」 ;香港社工曾醒祥 在雨傘運動時,也提到: 「社工,失去了社會性與公共性,只是一個維穩16的雜工!」 17. 縱然我可以不是運動現場上的運動組織者,但我卻必須是參與者或監督者。 因此,這一句句的呼籲也著實使我無法置若罔聞,如同投入池子中的石子,. 在我的思緒中引起一連串自我懷疑的漣漪:困難於對抗主流勢力/觀點的我,會. 工具(合)理性:又稱「功效理性、 「效率理性」,與「價值(合)理性」同由德國社會學家 馬克斯.韋伯(Max Weber)所提出,是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中的重要概念。意即以功利為動 機地確認工具(手段)的有用性,作為追求最大功效(利)的實踐途徑。價值理性則是不看重結 果,而是相信行為的無條件價值——人的情感和精神價值,強調以純正動機及正確手段去實現朝 往所欲達成的目標。然而,工具理性是為價值理性服務的,二者不可分割(MBAlib,2014) 。 15 實習機構對實習生的期待及所賦予的職責。 16 維穩:即維持穩定,該詞始於 2005 年,乃是中國中央在提出政府工作基調——政治與經濟穩 定時所使用。對參與雨傘運動的香港市民而言,當局的政策目的乃是在維持該政權的穩定,加強 對國民的控制,避免大規模群眾示威運動(李明真,2011) 。 17 香港社工曾醒祥在 2014 年 9 月 26 日至 12 月 15 日期間,香港發生爭取真普選的公民抗命運 動——「雨傘運動」(Umbrella Movement) 時,接受為推動香港民主運動和社會運動,免受財 團、政權或政黨操控而成立之民間社團「獨立媒體(香港) 」 訪談時有感而發的一段話。 7 14.

(20) 不會因此在權力底層中「消音」或「同一」 ,甚或成為「主流文化社會工作」18下 的社會控制工具?會不會為了達成虛假的內在平穩,以一種「歸咎受害者」的角 度(嚴祥鸞,2007)執著於進行「問題取向」的手法?又或成為「壓迫共謀」 (complicity of oppression)19者,以默認參與在壓迫源對自身的壓迫?在意識覺 醒的狀況下,無法再藏躲那「馴化」的身體,但曾被壓迫的我難道要淪為自己的 壓迫者,強逼自己達到所謂的目標?覺察後,面臨生發不出突破矛盾的力量時, 會不會因此成為「頭累累」20又傷痕累累的社工逃兵? 這一個個對已然未然的「實務我」之問號,以及反身預見自身意識與行動背 道而馳的內在斷裂,讓我對於能夠站上環境運動場域力聲疾呼、堅持訴求的社會 工作者感到敬佩,卻也好奇——難道沒有掙扎過、退縮過?始終都能如此義無反 顧、勇往直前? 在踏入實務界之前,我選擇一個在生態界中全然默默無聲,極度仰賴人類發 聲,而在社會工作領域中仍屬邊緣的「環境」作為探討議題;而又以極具能動性 21. ,並追求環境公義的「運動」作為實踐場域,藉此盼能透過投身其中的社會工. 作者,看見前往「邊緣」區域的信念指標,以及隱身到現身的前行動能。. 第三節 研究目的:我想往何處去 「臺北下雪了!」2016 年 1 月 25 日,驚呼聲此起彼落地出現在電視新聞中、 我的社會支持網絡間,若有統計,「下雪」這詞語應該可以榮登該日臺灣各大入 口網站的熱搜詞。回顧臺灣的下雪紀錄,1890 年代末的濁水溪以北也曾靄靄白. 「主流文化社會工作」遭「多元文化社會工作」批評,認為在既有的社會體制和結構下容易忽 視非主流文化的價值觀點與需求,而違背了社會公義的價值理念(李明政,2011) 。 19 Yip(2004)所提出之概念,代表工作者在壓迫處境下沉默、壓抑、忍耐,不僅無法鬆動壓迫 結構,所形成的默認更成為壓迫自身的一員。 20 台語發音,形容自卑、受挫以致頭低低的樣子。 21 結構(structure)與能動性(agency)是在社會學與人類學範疇中涉及人類行動的概念(陳學 金,2013) 。 8 18.

(21) 雪狀,當時在全台各地頻傳降雪消息,就連嘉義平地都下大雪(自由時報,2016) 。 相距一百多年後的平地下雪,在臺灣社會因此也堆疊出更強烈的驚喜感,若是「過 去」的我,應該也會參與在這如同慶典般的喜悅氣氛,久久不能自已…… 然,現實是上揚的嘴角很快地被憂慮給抑制住,那如同鉛塊般的下拉力量是 「極端氣候」那無法迴避的事實、遊民的生命安全、農業的災損,以及平地生態 等的影響……. 一、環境議題從未離社會工作的關懷太遠 在召開「2015 年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期間 22 ,英國慈善組織「樂施會」 (Oxfam)23曾公布一份研究數據顯示,全球正面臨「極端的碳不均」(extreme carbon inequality) ,也就是傷害氣候的化石燃料排放,一半由最富裕的 10%人口 所製造,而最貧窮的一半人口,只製造約 10%的排放量,然而他們(約 35 億人) 是最招架不住來自風暴、旱災等極端氣候變遷下的衝擊,所排放的 CO2 需歷時 一百年才會消失,更牽涉到下一代發展權的公平議題(自由時報國際新聞中心, 2015)。世界衛生組織(WHO)與英國大學針對 103 個國家都市與同村等 3000 個處所進行的空氣污染調查顯示,每年約高達 650 萬人死亡於伴隨經濟成長而來 的空氣污染。日常的呼吸中瀰漫著疾病的風險。其中有近 90%的人生活在亞洲等 發展中國家或新興國家,而更易受害的族群特別有孩童、老人,以及女性(鄭凱 榕,2016)。本土學者王永慈、游進裕、林碧亮(2013)針對西海岸地層下陷區 的貧窮家庭,面臨淹水而造成的社會影響做研究,發現貧窮家戶對於改善自身居 住處所的環境安全是無能為力的,只能一次次地被迫去面對風災水患的來襲與災 後復原。 由以上一篇篇的統計資料和研究可以想見,社會工作者所服務或潛藏的服務 在法國召開的「2015 年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期程是 11 月 30 日至 12 月 11 日,為期 12 天。 簡稱「COP 21」或「CMP 11」 。會議最大成果是近 200 個締約國一致同意通過的《巴黎協議》 (維 基百科,2015c) 。 23 是一個獨立的國際發展及人道救援機構,以消除貧窮,以及貧窮有關的不公平現象為宗旨。 機構網址:https://www.oxfam.org/。 9 22.

(22) 個案,不僅面臨陷入貧窮、疾病的風險與循環,生活中還潛伏的氣候風險與結構 不均的議題,然而這些評估看見卻寫不進個案紀錄。在資本主義的主流意識形態 下,往往僅在殘補式(residual)的社會福利層次中尋找出路。然而,生態與物 理環境的破壞,及對人類社會的反撲,無論是結構不均的環境公義議題,或承擔 氣候風險的能力評估,服務弱勢/受壓/邊緣/少數群體的社會工作者似乎沒有 漠視與旁觀的理由。. 二、運動現場中零星、分散和少數的社會工作者 專研於本土環境運動研究的學者何明修(2006)指出,環境議題要能在社會 各階層揭露、蔓延,達到啟蒙與重視,主要仍是仰賴社會運動的形式。然,臺灣 自解除戒嚴以來,雖然各種訴求的運動如雨後春筍般地生發在各地、各領域,但 在本土社會工作領域的發展脈絡下,它都並非社會工作實務的主流方法,縱然運 動得以創造機會讓弱勢/受壓/邊緣/少數群體發聲,伸張不公的對待,表達對 政策制度的意見(王甫昌,2003),同時也能提升社會大眾對公義的關注。 1980 年代到現今,公義的追隨者——社會工作者並未集結成「專業集體」, 而是偏向零星和分散的現身參與,而參與比例也普遍偏低(宋麗玉,1987;陳婉 琪,2014) 。這現象同時也解釋了臺灣社會工作發展至今「基進」 (radical)思潮 的不盛行(宋麗玉,1987;王增勇,2005;鄭國生,2014),但卻未能說明現象 背後的原由。他們是不知、不願,還是不能,以至於在運動場域中缺席、隱身? 反觀現身在環境運動場上的社會工作者們,他們又是為何能、如何能?. 三、參與環境運動的隱形拒馬、蛇籠與圍籬 長期研究臺灣環境運動的學者何明修(2006,p.14)表示,「環境運動是一 種利益政治。」環運工作者所主張的訴求,對既得利益的優勢群體往往會帶來威 脅與衝擊,此外,國家權力也並非置身度外,它的政策施行與立法內容不是朝著 環運工作者訴求方向前進,就是反其道而行。 10.

(23) 2016 年國際間發生國家權力強行介入環保運動的推動。曾於 2014 年 11 月 編製「土壤和稻穀的重金屬污染調查報告」的湖南長沙「曙光環保」NGO 創辦 人劉曙在 2016 年 10 月 11 日失蹤,據報導中國長沙市國家安全局以洩露國家機 密為由而將其拘留(中央通訊社,2016)同年年底,該國政府更試圖將霾污染視 為自然災害而列入到《北京市氣象災害防治條例》,以減輕政府在處理工業污染 的壓力(狄雨霏,2016)。 回到臺灣本土有關環境運動所涉及的政治性角力。1986 年民間發起「鹿港 反杜邦運動」,當時政府為了解決閒置的彰濱工業區,並提振低迷的景氣,而主 張開放美國杜邦公司在鹿港設置二氧化鈦工廠,然而,鹿港居民有鑑於 1960 年 代台灣化學纖維公司彰化廠在政策推動下運作以來,所造成的廢氣與廢水污染, 影響在地居民的健康,也造成農作物的經濟損害,因此,鹿港居民誓言反對政府 開放杜邦公司設廠,也發動了本土第一場的環境運動。這也是首件因為人民集體 力量而成功的環境運動(維基百科,2016a)。 在早期的生態保育事件中,也看見另一股專家知識的權力系統進入到政策面 與實務面牽動環境議題的走向。蕭新煌(1987)的研究指出,環境問題的探討最 早是從專家學者開始,但在解嚴之前,他們的研究與論述少有發表的機會,然而 卻發展出兩種知識權力的施展模式。 1971 年,經濟部核准台灣電力公司的立霧溪水力發電的開發計畫,主張環 境保育的專家學者於是結合保育立場的國家公園主管機關,一同對抗支持開發的 公權力,同時也以學理拉攏社會與論走向,使得開發案於 1984 年 6 月胎死腹中 (環境資訊中心,1997) 。另一種模式的案例,首現在 1980 年,候鳥保育與當地 窮困農民的張力。墾丁國家公園在政策規劃與執行上,與當地居民行之久遠的打 獵文化發生衝突,因此一場結合官方、學者與居民的愛鳥座談會於焉形成,公權 力與知識權力結合「說服」農民放棄打獵,並藉由媒體呼籲社會大眾揚棄「中國 人的自私觀念與劣質飲食習慣」 (何明修,2006,p.38-39) 。雖然這是保育立場的 11.

(24) 勝利,但在文化觀點上,也是公權力結合知識權力及與論壓力來介入當地傳統文 化生活的案例。 專家學者不僅成為政策建言者,也成為環境教育的社會啟蒙者。解嚴後的反 核議題上,更有一派學者以草根反核運動作為抵抗路徑。由此可知,環境運動是 為著特定的社會利益所採取的高度體制外行動,是一種涉及權力施展的抗爭政治 (何明修,2006) 。舉凡核能爭議、山坡地濫墾、森林盜(濫)伐而、砂石盜採、 重金屬污染、農田汙染、違建與過度開發、地層下陷、垃圾焚化爐興建、核廢料 存放等問題,深入探究會發現,沒有一項不牽涉到國家權力、地方利益、經濟民 生,甚至國家安全等因素,因此,權力的施展、角力或協商都是必然的。 社會工作者雖非弱勢/邊緣/受壓迫/少數群體的一員,但所服務的對象往 往是身處弱勢性(vulnerability)、邊緣性(marginality),及受壓迫性(under oppression)處境的群體,站上環境運動現場就等同於須對抗主流觀點、權威勢 力、體制政策或既得利益者,如同前進路徑上阻隔的拒馬、蛇籠和圍籬流刺網, 需要以肉身抵抗、穿越,冒著可能傷痕累累的風險。在設有路障的路段,前行, 從來不是容易的事,當不能迴避、受壓太重,又力不能勝或窒礙難行時,如何能 突破重圍(莊文芳,2009;夏民光,2004)?目前在臺灣的社工教育24中,尚找 不到以參與環境運動做為行動的方向與能量…… 我也曾自問,社會工作者在工作場域中常要面對高案量、高壓力、低薪資、 科層組織,甚至服務個案的暴力等壓迫,為何還要主張參與環境運動是必要之 軛?難道不會淪為另一股的專業壓迫,加深工作者的無力感?然而,國內外學者 的研究卻顯示,社會工作者在經驗充權後,得以在意義、能力、自我決定和影響 力的層面上展現權能感,對於工作的執行滿意度及組織承諾感也得以雙雙提升 (Lee, Weaver & Hrostowski, 2011;Spreitzer, 1995;沈慶鴻,2015;林彥宏,2009) 。 根據盧怡秀(2011)的研究顯示,全臺社會工作相關科系大學部課程設計中,僅有 3 所大學 開設社會運動相關課程。洪文潔(1996)以倡議觀點分析四本社工概論後發現,書籍偏向中立的 立場與價值。 12 24.

(25) 因此,若環境運動對於社會工作不僅是做為「價值理性」25上的公義實踐,對於 處在權力結構下的社會工作者身分,從隱身到現身的自我實踐是否也能夠提升面 對壓迫來源的權能感,反而開啟面對自身所處的高風險工作性質與低劣勞動條件 的另一條「反壓迫」路徑?!. 四、鋪陳朝向環境公義的實踐路徑 長期參與勞工運動的資深社會工作者龔尤倩(2012)在「反叛:灰頭土臉的 行動學習」一文中曾表示,運動所形成的「實踐知識」會是社會工作者最重要的 學術與實務資產。致力於消除社會不平等、不公義的前地球公民基金會台北辦公 室蔡中岳主任,以社工系畢業而長期投入環境保護議題的他認為:「運用社工溫 暖與具敏感度的特質走進社運,可以有更多作為,我們不能屈服於制度,要相信 人為的制度是可以改變的。」(公益交流站,2014) 環境運動作為社會工作實踐的積極進路之一,是環境公義的倫理價值實踐, 然而,在社會工作存在什麼樣的結構——在教育界、實務界和學術界,使對參與 在環境運動的社會工作者感到無力?以改革為訴求的實踐路徑,必然無法逃避與 主流觀點、權威勢力、體制政策或既得利益者的權力對峙,而持續投身於環境運 動的社會工作者如何逐漸找回實踐的主體性與能動性?身為社工角色的他們生 發出何種的認同與意義?環境運動又如何作為社會工作者在社會能動性的教習 與深化?企盼藉由現身並投身在環境運動的社會工作者之主體實踐故事,得以尋 找出「非主流」之環境議題與運動參與的實踐路徑。本研究目的整理如下: (一)瞭解社會工作者參與環境運動的主體實踐經驗與意義。 (二)發掘環境運動場域中,社會工作者所展現的主體性與能動性。 (三)學術、教育與實務上,發展以環境意識為出發的社工角色與實踐知識。. 25. 見註 10。 13.

(2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一、環境運動(social movements with environmental issues.) 環境運動旨在追求「環境公義」的集體行動。運動所涉及的核心關懷,社會 學學者何明修(2006)提出 4 個層面:環境保護、資源的公平分配、環境決策的 共同參與,以及確保弱勢群體的生活方式與文化得以維持;因此,在環境公義的 部分則涵蓋 3 個面向: (一)分配正義:共同享有環境資源,公平承擔環境風險。 (二)承認正義:尊重相異於主流的生活方式與傳統文化。 (三)參與原則:環境的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都能參與討論,平等行 使環境的決策權。 除了「人際倫理」的公義價值追求外,本文還納入「環境倫理」的價值層面 作為第 4 個面向,也就是由社會工作學者 Dominelli(2012)所呼籲的——重視 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和共生的整全(holistic)關係,並以平等(egalitarian)為價 值實現的目標。. 二、能動性(agency) 能動性是在社會學與人類學範疇中涉及人類行動的概念,意旨個體行動在被 制約或影響的各種外部環境結構(structure)脈絡下,所展現的獨立自主和行動 能力(陳學金,2013)。. 14.

(27) 第二章 文獻與意識間的板塊運動 在書寫論文主題所涉及的相關文獻覺得就像踩踏在經歷板塊運動的地殼。自 社會工作學門發展以來所形成的專業板塊間,隨著回應全球化與現代性的需要, 「環境」的關注層面有著擴張學術與實務板塊的時代必要性;環境運動在興起的 板塊中如同蘊含著改革動能的造山運動,但卻容易被擠向隱沒帶,沉潛在軟流圈 中。地殼上的工作主體如何走進實踐的路徑?社工理論視角與實務取向是否就像 地核般有著無形的引力,得以醞釀出實踐的策略與方向? 本章首先便是從社會工作視角再思「環境」的定位與意涵,顯露社會工作偏 重「社會人文環境」(social environment)面向的主流發展脈絡,相對反映的是 對「生態與物理環境」(physical environment)議題的排除背景。第二節則進一 步梳理環境運動與社會工作兩者之間的關聯性,從中又以「環境公義」作為共通 的價值意識。繼而在第三節中,藉由耙梳臺灣社會工作的發展走向,深入探究「運 動」 (movement)在社會工作領域的邊緣位置,勾勒出社會工作者在運動場域中 影響主體發聲的結構阻礙與去權(disempowerment)脈絡。最後,提出與環境議 題相關的理論視角與實務走向。. 第一節 板塊的擴張作用:「環境」在社會工作的定位與意涵移轉 「環境」(environment)是社會工作的主流發展面向,對社會工作者所服務 的對象也息息相關。 早在 19 世紀,英國聖公會牧師巴涅特(Samuel A. Barnett)便以環境論出發, 在東倫敦區設置湯恩比館(Toynbee Hall) ,但所實踐的社會改革僅侷限在鄰里社 區層次;雖然也勉勵志工參與社會運動,但僅是為了實踐對貧窮勞工的教育,而 非訴請社會結構下權力不均的改革(黃彥宜,2007)。1917 年,Mary Richmond 15.

(28) 在所推動的「慈善組織會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 C.O.S)運動」中提出 「社會診斷」 (Socical Diagnosis)24觀點,將個人與環境的互動過程與結果納入 評估與介入(謝秀芬,2010) 。1950 年代的心理暨社會派(psychosocial therapy), 則進一步確立了「人在環境(或情境)中」 (person-in-environment or situation, PIE or PIS)的概念(張英陣等譯,2012) 。1960 年代以後,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的知識運用,則提供對各層次結構的關照架構結構,包括:微視 系統(microsystem)、中介系統(mesosystem)、外部系統(exosystem)、鉅 視系統(macrosystem)和時間系統(chronosystem);進一步提升了對「環境」 面向的關注(曾華源、黃俐婷,2006)。 1994 年,美國社會工作人員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 NASW)甚至正式提出,將個人所處的社會環境列入問題歸因面向,然而當時所 關注的是以「人」為主體的環境觀點,對個體行為(individual behaviors)造成 影響的外在環境(external environment)仍只侷限在與個案直接互動的環境;縱 然到了 1980 年代,批判取向的基變社會工作(radical social work)、充權觀點及 優勢觀點(strengths perspective)開展開來,但仍偏重在探究社會問題背後的社 會結構,排除了生態和物理環境(潘淑滿,2002;黃彥宜,2014)。 學者潘淑滿(2002)表示,並非生態觀(the viewpoint of ecology)不符合社 工專業價值理念,而是在資本經濟主流意識的框架中,對社會問題的分析無法跳 脫,因此助人服務偏向「殘補式」,也就容易淪為政府與既得利益者的「維穩」 25. 工具。此外,社會工作學門所奠基的「自由人文主義價值」(liberal humanistic. values) ,以至於形成重「人文社會環境」 (social environment) ,輕「生態與物理 環境」(physical environment)」的走向(Dominelli, 2015)。社會工作者引以為 實務準繩的美國及臺灣社會工作學門人員(NASW & TASW)倫理守則,所依據 的是人類社會制度結構作為專業行為準則的制定,確實忽視了生態環境與人類社 24 25. Mary Richmond 著有《社會診斷》 (Socical Diagnosis)一書(謝秀芬,2010) 。 同註 14。 16.

(29) 會的互動關係(潘淑滿,2002)。 社會工作者的環境意識與所關注的環境面向,就在這股主流價值意識26與社 工專業價值所建構形成。因此,在「全球化」 (globalization)的今天,社會工作 者需要在意識覺醒下「改變思維」。國外學者 Howe 主張,沒有最佳的理論及行 動進程,最重要的乃是社會工作者要保持批判性與質疑的思維(引自陳香君等 譯,2011)。如此,在評估微視、中介與鉅視環境時,才容易跳脫、轉化傳統視 為非責任區的「以人類為中心」(anthropocentric)的典範與實務做法。 如何改變思維,以建構出回應符合環境正義的實務?出版《環境社會工作: 從 環 境 危 機 到 環 境 正 義 》( Green social work: From environmental crises to environmental justice)一書的作者 Dominelli(2012)提出 4 個轉化面向: (一)重新思考人文主義價值及理論。 (二)廣泛涵蓋理論框架。 (三)為社會工作者創造鉅視角色。 (四)洞察政治與經濟的影響。 在教育與實務層面,她則提出 13 種社會工作角色的建議,包括:促進者、 協調者、社區動員者、資源動員與協調者、談判者、督導、顧問、倡導者、教育 者、訓練者、文化翻譯者、心理社會治療師、科技翻譯員等。 總而言之,在既有對人文社會環境的關注,加上對生態與物理環境的珍視, 如此全面性的關懷才不致落入宰制與被宰制、中心與邊陲的不平等關係,進一步 實現環境與生態正義。. 現存於社會的主流價值意識包括:經濟成長(economic growth) 、人類中心(anthropocentrism) 、 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消費(consumption)、進步(progress)、人類利益(human interests) 及個人成就(individual achievement)等(Dominelli, 2012)。 17 26.

(30) 第二節 造山運動後浮出:環境運動與社會工作的實務與價值連結 受工業化、現代化,以至全球化背後的主流價值意識影響,而相應被輕忽的 「物理環境」(physical environment)議題,遇到一個在專業發展中較為邊緣的 「運動」(movement),邏輯上不難理解「環境運動」在社會工作領域中容易被 定位為「不相干」 。. 一、環境運動的萌芽與路線轉向 環境運動的全球興起,並非鑒於對自然的破壞、污染或人民的抗議,而是受 到國家對世界的參與程度影響,在科學研究普遍主義的推波助瀾下,更是跨國界 地帶動了其他國家的跟進。因此,各國視境內「環境保護」為己任的意識蔚為一 時的主流常識。環境運動的推動起於政府或公益團體以宣導方式進行,這也是環 境運動的萌芽開始與主流路線。 從西方的工業革命時期(19 世紀起),看到臺灣在 1950 年代,因工業化後 所引發的環境污染與公害事件層出不窮。當時隨之所制定的環境政策,雖受到科 學家、政治人物與資本家的認定,但卻與運動者的觀點有所牴觸,因此路線上開 始分裂(蕭新煌,1987;何明修,2006)。環境運動者認為,環境問題不只是貪 婪、無知所造成的極大化掠奪下的自然破壞,而有結構性的社會起源,並支配著 環境的風險與承擔;此外,自然環境在一波又一波的科技文明與經濟發展而陷入 破壞之虞,隨之可以預見的是一群經濟遭剝削、文化受歧視或政治被排除的遭難 群體,他們被迫承擔著破壞的代價(何明修,2006) 。1980 年代,本土環境運動 因而大量發起,所揭竿的便是對於屢見不顯的公害事件,與高污染工廠建設的回 應(鄭先祐,2010),同時,反公害組織和環保團體也應運而起,如:學界中反 核四人士組成的「新環境雜誌社」 (1986 年的創刊號) ; 「新環境基金會」和「主 婦聯盟基金會」的成立(1987 年 9 月);以及強調「知識的、草根的、行動的」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1987 年 11 月) ;以環境運動幹部為主的「台灣綠色和平 18.

(31) 組織」 (成立於 1988 年初)等;甚至,中央政府也於 1987 年,為回應這股潮流, 於行政院設置了「環境保護署」,隨之在各級地方政府也設置環保部門,並提出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兼籌並顧」的「現階段環境保護政策綱領」 。 (維基百科, 2016c) 。 總的來說,人類與自然環境的互動受到權力和不均所牽動,從中引發的不公 平現象便是環境無法永續的主因之一(Pellow & Brehm, 2013) 。晚近,環境運動 逐漸所定位的是一項追求「環境公義」的集體行動,訴求資源的公平分配、共同 參與環境決策,同時使弱勢群體生活方式與文化得以維持(何明修,2006);此 外,提出「環境社會工作」(environmental social work)實務典範的澳洲社會工 作學者 Dominelli(2012) ,再納入「生態與物理環境體系的尊重與重視」之觀點, 所主張的實務取向是政治性的,重視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和共生的全人(holistic) 關係,也致力於平等(egalitarian) ,以免除社會區隔而造成的不均,同時也關注 結構層面,結合基進與反壓迫觀點來促成父權資本主義社會的變革 (transformative),達到公平正義的目標。 然而,當代在西方環境思潮更興起一波超越「人類社會制度的結構觀點」, 以作為人類之反省為出發的環境運動。海洋暖化、冰帽融化、天氣系統變異等氣 候變遷的結果,雖然反映人類在地球資源的過度開發使用、高耗能的生活方式, 以及不停向大自然爭取生存空間的事實,然而,無論是氣候變遷,水污染、空氣 污染、森林縮小、土壤流失、沙漠化或生物多樣性降低,都只是環境問題的「症 狀」 ,真正的問題癥結是人類本身(趙汝圖,2015;王瑞香譯,1996) 。其中最具 代表性與革命性的是提出「深層生態學」 (deep ecology) ,強調「非人類中心」 (nonanthropocentric)之「生態中心主義」(ecocentric ethics) 27 的「環境倫理」. 「非人類中心」 (non- anthropocentric)之「生態中心主義」的意識啟蒙,是由 Aldo Leopold 的 「土地倫理」 (the land e t h i c)學說開始。他在 1949 年的《沙郡年紀》 (A Sand County Almanac) , 是第一篇有系統的生態中心倫理著作。Leopold 在「土地倫理」中把生命所在的社區範圍擴大化, 不僅植物和動物,還納入土壤和水,這些統稱為土地。對他而言,道德考量的對象在生命社區, 任何在保存生命社區穩定、完整和美麗的行為就被評定為正確,否則就是錯誤(王從恕,2001)。 19 27.

(32) (environmental ethics)28學者 Naess。他認為,過去因著環境問題與資源耗竭所 發起的環境運動,所針對的便是「人類中心主義」29(anthropocentric ethics)的 「淺層」(shallow)生態學——具有階級意識和區域差異,以人類為本位的環境 政策和治理考量,人類利益全然成為實踐的量尺,環境價值則僅做為一種「工具 性價值」30;同時,該主張也是對「現代性」的反動,無論是現代生活、現代技 術與現代性意識形態等都與所面臨的環境危機密不可分(洪如玉,2014;楊冠政, 2002)。. 二、回應「環境公義」的社會工作實務 社會工作的起源正是回應工業化社會所衍申的問題與需求,至今仍不斷回應 著那父權資本主義社會的環境危機,包括以下 7 方面(Dominelli, 2012): (一)自然環境耗竭,礦產採集及工業所造成的傷害。 (二)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 (三)有毒物質生產及廢棄物處理。 (四)空氣、土壤及水污染。 (五)物種滅絕。 環境倫理(environmental ethics)是依據所選定之哲學思維系統性地羅列出規範、人類所負有 責任的對象,以及解釋如何被證成(justified)的一種學問(莊慶信,2002;王從恕,2001) 。因 此,環境倫理學便是在探究人類與自然環境間的道德關係和倫理責任,是生態界整體和諧的道德 基礎(楊冠政,1996) 。依照倫理對象的狹隘或擴散,環境倫理學普遍分成: 「人類中心主義倫理」 (anthropocentric ethics)、 「生命中心主義倫理」(biocentric ethics)和「生態中心主義倫理」 (ecocentric ethics) ,以及晚近的「社會生態學」(social ecology)(王從恕,2001) 。 29 「人類中心主義」又稱人文主義(humanism) ,或人本主義,顧名思義是指人是世界的價值中 心與最終目的;該思想蘊含在西方文明史中已有千年之久,是主流的西方文明社會思想(楊冠政, 2002) 。在兩千多年前的希臘哲學家 Protagoras(約 485B.C.-420B.C.)就已提出「人是尺度」的 理論(homo mensural theory) ,以「人作為萬物尺度」 (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的判準, 無論是存在或不存在事物,都分別作為存在或不存在尺度(Angeles ,1992) 。 以「人類中心主義」為倫理依歸的生活型態中,人類自認為是世界萬物的主宰與萬物的尺度,不 僅能夠控制自己的命運,同時也是自然的護衛者;人類以外的物質界與生態界被視為滿足人類需 求的存在,而大自然被認定的價值就僅在於其工具性 和實用性(王從恕,2001;楊冠政,2002) 。 雖然生物體是一搜尋、獲取與轉變著工具性價值而壯大的一個單位,但其中的人類則是唯一被認 定有內在性價值的存在,這也形成環境問題背後的無形根源(鄭麗蓉,2012;王瑞香譯,1996)。 30 工具性價值意指利用他物作為目的達取的手段。內在性價值則是認為事物本身就具備的價 值,毋須有附帶條件(王瑞香譯,1996,p.237) 。 20 28.

(33) (六)永續發展及糧食安全。 (七)旱災、水災等天災及重大事件。 在這些危機的風險評估中,社會工作者所服務對象的「脆弱性」是不容忽視 的加乘影響,舉凡:健康不佳、欠缺因應能力者、移動困難、劣質住屋、缺乏對 氣候變遷影響的認識與瞭解,加上社會對該脆弱群體的剝奪(黃彥宜,2014), 再再降低對上述 7 方面的災變風險預防與變遷適應力,這也是「現代性」所形成 的附屬產物(林萬億,2015)。由此可見,生態與物理環境的反撲,遭受最大負 面衝擊的不會是因果論所指向的始作俑者的利益群體,而是少數族群、偏遠(貧 窮)區域、殘障者、老人、孩童或婦女等弱勢/邊緣/少數群體(Haff & Polack, 1993);在資源分配不均下,他們也是最困難因應、防範環境風險及從傷害中復 原的一群。 Bailey 與 Brakey 在其 1975 年所出版的著作《基進社會工作》序言中指出, 廿世紀的社會工作乃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安全網,藉其為受壓者、被剝削者止血、 包紮,以達到社會系統的穩定(引自 Payne, 2005)。雖專業的立意不盡如此, 然而,社會工作者的挑戰正也是在此,若僅從個人取向的微視環境面介入,而不 從鉅視面的社會改革角度著手,將難以脫離殘補式服務的循環。學者 Moth and Morton(2009)更強調,社會工作者應該致力於環境運動與倡議的投入,前端對 脆弱性與風險的減少和預防,將讓實務更具積極性意義。然而,目前本土社會工 作在環境議題的實務角色,仍偏向以災難發生後的救援與復原介入。 「災難管理與社會工作」實務便是因應天災頻繁的廿世紀所應運而起。從天 然災害的角度來看,遭難群體不僅不公平承擔著破壞後的代價,在國家社會父權 式的救災體系中,也經驗著系統間與系統內的不平等。從劉珠利(2005)的研究 來看天然災害下的女性族群發現,女性在面對天然災害時會有獨特的需要,但卻 因著整體社會在社會化過程所被建構具弱勢性與脆弱性(vulnerability)的性別 角色——例如:她們在天災後為家庭或社區所做的付出,因著「家務」與「照顧」 21.

(34) 性質而在體系中不被看見,甚至標籤自己為「無能者」31。不僅如此,女性往往 缺乏資源與權力來因應天災所造成的外在環境變動與內在適應力,而性別因素的 考量,卻又容易在父權式的救災體系中被忽略,甚至被貼上「被救助」化的單一 標籤。然而,近年來的反核運動現場,有一群女性發揮其主體性,為著世代正義 與環境正義集結成立「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32,以監督政府所建構的能源政策 與施政,不僅對外發聲、施展其主控權,更有別於其他運動類別,格外展現其社 會能動性。 以社會工作的價值信念與宗旨來看,相較於其他專業,社會工作者的角色與 實務範疇她是更有機會接觸邊緣人口與社區,因此,在處理環境變遷下的環境不 公義與經濟剝削議題,該角色提供了近距離瞭解的位置(黃彥宜,2014);加上 社會工作者在有關倡議、社區發展、合作、建立網絡,以及跨學門網絡等實務訓 練,更是環境公義推進的助力(Schmitz, Matyok, Sloan, & James, 2012)。. 三、同揭以「環境公義」為名的價值實踐 對於社會工作者而言,無論對眼前與手邊的實務工作掌握多深,介入方向與 策略都還是須由社會工作者所判斷而形成行動,而 Howe 認為,「判斷」是一個 道德議題,除了納入多元理論與辯證外,仍須以倫理價值做為考量來形成判斷(陳 香君等譯,2011)。 社會工作是一項助「人」的學門,從發展歷史脈絡來看,社會工作的倫理價 值便想當然爾地著重在「人文社會」環境。對照現今社會工作者引以為實務準繩 的「美國社會工作學門人員倫理守則」(NASW),以及「臺灣社會工作學門人 員倫理守則」(TASW),所依據的是強調人類社會制度的結構觀點,因此所導 向的是社會環境的概念,而非生態界與人類社會的互動關係(潘淑滿,2002),. 意旨自我價值低落的狀態。 2012 年 12 月成立,該團體之主要訴求有:台電公開所有真實狀況與數據,成立與公民之對話 平台。凡有危險疑慮之核電廠皆不應運作,核四廠立刻停止興建。檢討並研擬新能源政策(維基 百科,2015b) 。 22 31 32.

(35) 對於在環境運動的價值追求也就偏重在人際倫理層面的環境公義追求。 雖然,「人際倫理」與「環境倫理」有著本質上的差異,但環境倫理學者 Rolston 認為,整全的倫理學仍是要納入兩者,而非厚此薄彼、有所偏頗,以顧 及人類以及人類以外的全體福祉(鄭麗蓉,2012)。此外,一個合宜的環境倫理 學說,必須著重兩個層面(王從恕,2001,p.27): 1.. 生命個體價值: 追求人類和其餘物種生命之間的真正平等。. 2.. 生態整體價值: 維持生態圈整體的穩定和平衡。. 近代環境倫理的價值信念已自人類中心擴展至非人類中心;人類的倫理關係 也已突破單純對人際關係的著重,而把動、植物及自然環境等整體生態界納入關 切重點。社會工作學門在這浪潮下的工作範圍該如何界定?學者 Gray 和 Coates (2012)在“Environmental ethics for social work: Social work's responsibility to the non‐human world.”一文中提出 8 點的思考方向: 1. 生物多樣性是否是社會工作者該關注的重要焦點,如果是,為什麼? 2. 寵物療法或以寵物作為介入策略是否構成社會工作實踐的一部分? 3. 社會工作者是否關注農業,特別是導致土壤侵蝕與流失的耕作方式? 4. 社會工作者是否應關注對土壤、水和食物所造成的化學污染,如果是, 為什麼? 5. 社會工作者是否應參與環境與土地的修補與復原? 6. 社會工作者是否應該關注狩獵,特別是那些瀕臨滅絕的物種(例如:為 象牙殺死犀牛),或關於任何目的而被殺害的任何動物? 7. 社會工作者可持續發展、促進以人為中心的工作焦點嗎?如果是,如何 進行? 8. 社會工作者是否應該促進對未受破壞的原始土地或景觀之保護? 23.

(36) Berger 與 Kelly(1993)進一步將生態觀點,融合社會工作助人價值,建構 出「社會工作生態倫理信條」(ecological credo for social workers)。條文共 12 條: 1.. 不僅關懷人類與環境的互動,同時也應關切地球所有生態系統的相互關 聯性。. 2.. 促進人類個體自主權,也同時尊重環境的自主權。自我尊重和尊重自然 是密切相關的。. 3.. 主張全球性的平等,全人類都應平等共享權利,創造人與環境的和諧關 係。. 4.. 旨在建立促進人類長遠福祉、資源永續發展的社會與經濟政策。. 5.. 有責任促進尊重生物圈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系統,以扭轉破壞生態與資 源枯竭的現行做法。. 6.. 相信自然資源與環境是有其極限的。. 7.. 重視多元價值,並將這種價值推論到所有生物。多元性被視為所有系統 的復原力。. 8.. 認定一個全球和普遍的觀點,在於人類與環境很難區分,人類也並無優 於其他生物。. 9.. 推動地球公民對地球資源的妥善管理。. 10. 在科技文明造成現今或下一代的環境破壞與人類生活品質惡化時,有責 任義務發聲。 11. 相信人類智慧可以創造人與自然環境雙贏的永續關係。 12. 相信人具有善良的本質,自願承擔對生態負責的生活方式。 綜上,環境運動與社會工作擁有共通的基本價值。對社會工作而言,環境運 24.

(37) 動得以作為鉅視面實踐的進路之一,因此,探索本土社會工作者從圈外,到進入 環境運動的轉折故事與價值信念,有助於環境社會工作的鉅視實務角色創造與實 踐知識的累積。. 第三節 向下潛至隱沒帶:在專業結構邊陲的「社會運動」 環境運動的訴求在於為生態與物質環境發聲,想當然爾的,所抗爭和針對的 對象是共存在地球的人類;運動(movement)也就必然涉及社會力的凝聚。此 外,在本土社會科學的學術發展過程,「環境運動」又隸屬在「社會運動」的運 動類別,而社會運動在本土的發展有一定的時日,因此形成相對綿密的發展脈 絡,文獻也就相對豐富。因此,本文所使用之「運動」一詞乃是鑲嵌在「社會運 動」的意義,意指一群人為著共同目的而主動現身、集結發聲,為達社會變遷與 社會改革目標的持續性集體行動(王甫昌,2003;何明修,2005)。 因而,本節將以「社會運動」一詞作為文獻蒐集與分述之關鍵詞。首先會以 臺灣社會工作的發展與走向的脈絡下,探討社會工作與社會運動兩者間的關聯 性,以凸顯社會工作者所處養成結構的樣貌,以及社會運動在本土社工專業的排 除脈絡,藉此勾勒出以社會運動作為社工實務手法,可能在專業知識體系與政治 經濟結構所遭遇的結構阻礙與去權脈絡。. 一、社會運動與社會工作在歷史脈絡下的關聯:價值中緊密,實務中疏離 社會運動是什麼?與社會工作有何關聯?兩個詞彙所共有的「社會」是什麼 意涵?「工作」與「運動」這兩個相異詞意中又有何共通之處? 社會工作是一 個奠定在「價值」基礎的專業。社會工作者的實務選擇與行動方向,不僅依據理 論觀點,價值倫理也成為指引。由此可知,社會工作實務的每一個面向都受到價 值的影響。 社會公義正是社會工作所追求的價值之一,更也是專業發展的基石(NASW, 25.

(38) 1996;IFSW, 2014;Council on Social Work Education[CSWE], 2008) 。學者林萬 億(2015,p.682)如此描述, 「社會正義是社會工作者的靈魂。」社會工作者所 依循的「價值」取向,也反映出對於人性、改變及內在價值的基本信念,Hunter 與 Saleeby 在 1977 年發表的文獻中提到, 「由於社會工作的主要關懷點在於『人』 和『人類』的發展,社會工作的價值必須講求人道、人情味,也必須包括公平的 原則,顧及社會正義,同時也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社會資源管道以及自我能力 的解放。這些價值需要社會工作者扮演將大眾從緊繃、壓迫的社會環境中解放的 角色。」(引自張英陣等譯,2012,p.143) 學者 Thompson(2002)認為,社會運動正是扮演著促進社會公義的角色, 對於發展社會工作實務具有解放形式的影響性,社會工作也因此得以藉其擺脫傳 統「個人取向」的治療模式——缺乏對更廣泛文化和結構的關注,而參與在改善 社會,挑戰不公義、歧視和壓迫的實務。如此看來,兩者共同目的皆是在社會環 境脈絡下,以弱勢、邊緣、被壓迫及少數群體的權益/權力/權利做為付諸行動 的訴求核心。 然而在臺灣,有關公平正義的議題往往口說多於實作——教科書上的出現頻 率,往往大過實際的實踐,「社會運動」往往也就停留在社工專業知識的象牙塔 內,難以出走。 在社會運動蓬勃現跡在臺北街頭的 1980 年代,是公部門約聘社工人員不斷 擴增的時代,但福利、待遇、地位皆不如公務員,甚至必須承擔許多庶務性工作, 因此流動率高,造成經驗也無法傳承(張煜輝,1991)。為了維護社工權益、專 業發展,以及解決省市約聘社工的納編問題,部分學者起而訴求社會工作證照制 度的研擬,卻歷經立法的一再延宕,因而在 1995 年 10 月 26 日發動請願遊行(林 萬億,2012),這是本土社會工作者第一次為自身與整體社群之勞動權益發聲的 街頭遊行,也是至今唯一的一次,動員了近三千名社會工作師生與實務工作者。 1997 年 4 月 2 日在「社會工作師法」公布施行後,隨之而來的是社會工作師考 26.

(39) 試成為執業門檻的設立。以單一方法企求離開勞動條件不足的「邊緣」位置,一 步步以「證照化」作為走向「專業化」來奠定專業位置與勞動保障的背景下(王 增勇,2012) , 「個人取向」的治療模式便逐漸發展為主流的專業走向,間接地邊 緣化了「社會運動」在知識權力建構的位置與價值;形成未來社會工作者的養成 結構——一個讓「社會運動」落在邊陲的結構。. 二、社會工作者參與環境運動的結構阻礙與去權脈絡 (一)專業知識體系 若要更進一步瞭解社會工作者的養成結構,首先須回顧社會工作學門的歷史 發展。社會工作的源起是建立在具高度「社會性」(sociality)的關注,19 世紀 工業革命後,惡化的生活環境、社會問題的重重,使得以下兩條運動路線的出現 (甘炳光,2010):一條是十九世紀的 Mary Richmond 的慈善組織會社(Charity Organisation Society)運動,另一條則是 Jane Addams 的睦鄰運動(Settlement House Movement) 。前者對問題成因偏重在個人特質與道德因素,以個人改變與適應等 微視面作為解決策略,進一步帶動了個案工作及治療服務的興起;後者則是歸因 於不公義的社會結構,以走進弱勢群體,改革社區及社會中有關貧窮、被剝削、 受壓迫等鉅視面問題為目標(潘淑滿,2002)。美國社會工作的發展,便是由這 兩條路線所匯聚,並引領著社會工作的發展走向。直到,美國社會工作在企圖得 到社會認同,冀求藉由理論依據的工作方法來奠定社會工作的專業性,因此朝向 個案工作手法,並選擇主流的佛洛伊德分析學派作為理論依據;因此,欠缺理論 支持的社區工作就在這專業化過程中式微(王增勇,2012) 。近代,美國學者 Shaw (2011)即針對 NASW 的成員進行調查研究,全面性瞭解社會工作者的環保意 識。研究發現,縱然工作者具有環境保護的信念,然而在知能上卻與一般社會大 眾不相上下,以環境意識為出發的實務與教育也闕如。 臺灣的社會工作隨著美國的發展腳蹤前行,移植了「個人主義」 (individualism)式的知識體系,雖然挑戰了傳統社會階級的權力不平衡、社會 27.

(40) 制度的歧視,然而社會工作學門的走向卻愈來愈朝向個人輔導與心理治療的醫療 模式——一條「治療化」 (therapeutisation of social work)的「主流」走向(潘淑 滿,2002;甘炳光,2010),傾向父權主義式的利他模式。助人關係中也就偏向 視社會工作者為專家的權威型角色,加上臺灣最早的社會服務部乃是設立在醫院 體系——公立醫院,故醫療模式在本土的發展上似乎是如魚得水。然而,「病理 觀點」、「問題個人化」的強化,卻容易在評估角度上僅形成「責備受難者」,而 欠缺「責難制度」,甘炳光(2007)建議,採「社會建構」的角度來看個人在社 會功能上的阻礙、限制與問題,則可以提供一種解套之道。 1980 年代的社會工作不盛行「基進」思潮(宋麗玉,1987;王增勇,2005; 鄭國生,2014)。宋麗玉(1987)的本土研究顯示,作為社會運動發源地最多的 台北市,其社會工作者在實際參與行動上僅有 8.5%,遠低於所生發基進意識的 比例。社工系學生在某些程度上也呈現「重直接、輕間接;重微視與中介、輕鉅 視」的傾向,偏廢政策、法規與管理上的知識追求(賴兩陽,2004;黃彥宜、陳 美智、劉鶴群,2008)。雖然早期社會工作教育是附屬於社會學系,然而,在賴 兩陽(2007)的研究顯示,全臺社會工作學系大學部,有開設社會運動相關課程 的也僅有 3 間(12%)學校。反觀,在倡議課程的開設則相對高許多,然而在洪 文潔(1996)、古允文與洪文潔(1998)的研究顯示,若以倡導觀點作為四本社 會工作概論教科書的分析,教材的編寫仍呈現「非變革」的走向。 近年來,劉庭歡(2013)針對新北市社工系學生對社會工作者形象所做的研 究發現,社會工作者的「照顧」者形象認同仍是高於「改革」者形象。結果顯示 「溫柔婉約型」多於「社會倡議型」,此外,前者的形象還有助於社工系學生在 畢業後投入於本業。盧怡秀(2011)的研究則顯示,社工系學生普遍養成為「規 訓33」的身體,欠缺批判意識與挑戰思維,學生的覺察意識也就沉潛在這教育的 結構中。進入實務界後,無論是私部門的高案量、高風險、低薪資等勞動條件不 規訓,為 Michel Foucault 在 1977 年所出版的《規訓與懲罰》 (Discipline and Punish)一書中所 提出之概念,意指作為一種人體細節的政治性干預模式。 28 3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 In your group, discuss what impact the social issues in Learning Activity 1 (and any other socials issues you can think of) have on the world, Hong Kong and you.. Choose the

Process:  Design  of  the  method  and  sequence  of  actions  in  service  creation and  delivery. Physical  environment: The  appearance  of  buildings,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2-1 註冊為會員後您便有了個別的”my iF”帳戶。完成註冊後請點選左方 Register entry (直接登入 my iF 則直接進入下方畫面),即可選擇目前開放可供參賽的獎項,找到iF STUDENT

Master Taixu has always thought of Buddhist arts as important, the need to protect Buddhist arts, and using different forms of method to propagate the Buddha's teachings.. However,

Continue to serve as statements of curriculum intentions setting out more precisely student achievement as a result of the curricul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