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板塊的擴張作用:「環境」在社會工作的定位與意涵移轉

第二章 文獻與意識間的板塊運動

第一節 板塊的擴張作用:「環境」在社會工作的定位與意涵移轉

「環境」(environment)是社會工作的主流發展面向,對社會工作者所服務 的對象也息息相關。

早在 19 世紀,英國聖公會牧師巴涅特(Samuel A. Barnett)便以環境論出發,

在東倫敦區設置湯恩比館(Toynbee Hall),但所實踐的社會改革僅侷限在鄰里社 區層次;雖然也勉勵志工參與社會運動,但僅是為了實踐對貧窮勞工的教育,而 非訴請社會結構下權力不均的改革(黃彥宜,2007)。1917 年,Mary Richmond

16

在所推動的「慈善組織會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 C.O.S)運動」中提出

「社會診斷」(Socical Diagnosis)24觀點,將個人與環境的互動過程與結果納入 評估與介入(謝秀芬,2010)。1950 年代的心理暨社會派(psychosocial therapy),

則進一步確立了「人在環境(或情境)中」(person-in-environment or situation, PIE or PIS)的概念(張英陣等譯,2012)。1960 年代以後,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的知識運用,則提供對各層次結構的關照架構結構,包括:微視 系統(microsystem)、中介系統(mesosystem)、外部系統(exosystem)、鉅 視系統(macrosystem)和時間系統(chronosystem);進一步提升了對「環境」

面向的關注(曾華源、黃俐婷,2006)。

1994 年,美國社會工作人員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 NASW)甚至正式提出,將個人所處的社會環境列入問題歸因面向,然而當時所 關注的是以「人」為主體的環境觀點,對個體行為(individual behaviors)造成 影響的外在環境(external environment)仍只侷限在與個案直接互動的環境;縱 然到了 1980 年代,批判取向的基變社會工作(radical social work)、充權觀點及 優勢觀點(strengths perspective)開展開來,但仍偏重在探究社會問題背後的社 會結構,排除了生態和物理環境(潘淑滿,2002;黃彥宜,2014)。

學者潘淑滿(2002)表示,並非生態觀(the viewpoint of ecology)不符合社 工專業價值理念,而是在資本經濟主流意識的框架中,對社會問題的分析無法跳 脫,因此助人服務偏向「殘補式」,也就容易淪為政府與既得利益者的「維穩」

25工具。此外,社會工作學門所奠基的「自由人文主義價值」(liberal humanistic values),以至於形成重「人文社會環境」(social environment),輕「生態與物理 環境」(physical environment)」的走向(Dominelli, 2015)。社會工作者引以為 實務準繩的美國及臺灣社會工作學門人員(NASW & TASW)倫理守則,所依據 的是人類社會制度結構作為專業行為準則的制定,確實忽視了生態環境與人類社

24 Mary Richmond 著有《社會診斷》(Socical Diagnosis)一書(謝秀芬,2010)。

25 同註 14。

17

會的互動關係(潘淑滿,2002)。

社會工作者的環境意識與所關注的環境面向,就在這股主流價值意識26與社 工專業價值所建構形成。因此,在「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今天,社會工作 者需要在意識覺醒下「改變思維」。國外學者 Howe 主張,沒有最佳的理論及行 動進程,最重要的乃是社會工作者要保持批判性與質疑的思維(引自陳香君等 譯,2011)。如此,在評估微視、中介與鉅視環境時,才容易跳脫、轉化傳統視 為非責任區的「以人類為中心」(anthropocentric)的典範與實務做法。

如何改變思維,以建構出回應符合環境正義的實務?出版《環境社會工作:

從 環 境 危 機 到 環 境 正 義 》( Green social work: From environmental crises to environmental justice)一書的作者 Dominelli(2012)提出 4 個轉化面向:

(一)重新思考人文主義價值及理論。

(二)廣泛涵蓋理論框架。

(三)為社會工作者創造鉅視角色。

(四)洞察政治與經濟的影響。

在教育與實務層面,她則提出 13 種社會工作角色的建議,包括:促進者、

協調者、社區動員者、資源動員與協調者、談判者、督導、顧問、倡導者、教育 者、訓練者、文化翻譯者、心理社會治療師、科技翻譯員等。

總而言之,在既有對人文社會環境的關注,加上對生態與物理環境的珍視,

如此全面性的關懷才不致落入宰制與被宰制、中心與邊陲的不平等關係,進一步 實現環境與生態正義。

26 現存於社會的主流價值意識包括:經濟成長(economic growth)、人類中心(anthropocentrism)、 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消費(consumption)、進步(progress)、人類利益(human interests)

及個人成就(individual achievement)等(Dominelli, 201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