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袍而不旗?現代中國旗袍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袍而不旗?現代中國旗袍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9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袍而不旗? 現代中國旗袍研究. 研究生 指導教授. 蔡睿恂 朱靜華. 2013 年 7 月. 撰 博士.

(2) 謝辭. 立. 政 治 大. 記得幼稚園的時候,媽媽用圖畫字卡教我認字,其中一張「祖母」的字. ‧ 國. 學. 卡上,畫著一位慈祥的奶奶,坐著搖椅,白髮梳著包頭,鼻頭架著滑落的老 花眼鏡,正專注地勾著手中的毛線,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身上穿著一襲. ‧. 立領的服裝,開著大襟,繫著盤扣,連身垂到腳邊。這是我認知「旗袍」的 開始,一種專門為祖母設計的服裝。說也奇怪,這位祖母和我印象中的阿嬤. y. Nat. sit. 差距甚遠,阿嬤不梳包頭而是燙著一頭捲髮,手裡不拿棒針而是鍋鏟,最重. al. n. 笑著說:「那是外省人穿的東西」 。. Ch. er. io. 要的,我從未看過阿嬤穿過這樣的服裝,每次詢問她怎麼不穿旗袍,她總是. i n U. v. 就這樣我和旗袍的緣分從小時候的邂逅開始了,基於特殊的情感。如今. engchi. 我依然為這種特別的服裝揭開神秘感到興奮。這本論文得以完成,首先感謝 指導教授朱靜華老師,您給予我充分的思考空間,支持我的研究論點,並且 不厭其煩地教導與指引,才能造就這篇著作的問世。感謝兩位口試委員張小 虹老師與鄭靜宜老師不吝指正,使論文更為完善。感謝劉維開老師對論文方 向的啟發,也感謝學術先進陳姃湲女士、吳奇浩先生在論文撰寫初始提供珍 貴的意見。.

(3) 漫長的碩士生涯,幸有貴人相助。感謝李素瓊助教,您在繁忙的工作之 中還耐心地為我解決各種疑難雜症,您的鼓勵與關心讓所辦更添溫暖。感謝 碩士班的同學:曉雯、如慧、志驅、致榮、義淞,我們共同通過了日文檢定、 資格考、研究計畫,以及論文口試的洗禮,一路上相互勉勵,精進學業,有 你們的相伴使我不覺孤獨寂寞。感謝學長姐:佑慎、峰源、彥伯、敦為、亞 宜等的幫助,以及工作上的提點,也感謝摯友良首、子中在生活上多方面的. 治 政 大 學生生涯的末期,我晉身為教師的身分,初執教鞭更有賴同事們的照 立 顧。感謝板橋高中的同事:玉翎師、肇祥師、惠貞師、仙武師、家銘師、妙. 協助。. ‧ 國. 學. 雲師、德宗師、書萍師、玫芳師、家儀師,以及辭修高中的同事:怡青師、 文瑾師、芳宜師、家昱師、宜華師,謝謝你們給我工作上的協助與分擔,讓. 初入社會的菜鳥倍感職場的溫暖。. ‧. 我在工作之餘還能撥冗完成論文,也提供我教師甄試的經驗分享,讓我這個. sit. y. Nat. 家人的支持是最堅強的後盾,作為我源源不絕的動力。感謝我的父母親 總是支持我的選擇,包容我的任性,更感謝您們培養我獨立自主的個性,讓. io. al. er. 我能夠堅持到最後,克服種種難關。感謝阿嬤,每當您在外人面前光榮地訴. n. v i n Ch 寫作難熬的深夜,妳總是默默陪在我的身邊,忍受我的情緒起伏不定,安撫 engchi U. 說著自己的孫子,我的內心尤其充滿無上的感激。最後,感謝舒淳,無數個. 我的心靈。我的生命因為妳而完整,這本論文獻給我們的未來,願一切的辛 苦能帶來光明的前途。. 二十年,作為我求學生涯的休止符,我以這本論文作結。憶起當年風光 地考取政治大學,如今我正要告別母校,展開新的生活。感謝過去在政大受 到的一切指導、幫助、支持與安慰,我將永遠以政大為榮。.

(4) 目次. 立. 政 治 大. 緒論 .................................................................................. 1. 第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晚清以來中國的女性服裝 .................... 17. 第二節. 改裝易服 ........................................................................................ 32. 第三節. 女性服裝改良芻議......................................................................... 43. ‧. 第一節. ‧ 國. 學. 第一章. 甲午—庚子時尚............................................................................. 17. io. sit. y. Nat. n. al. er. 小結................................................................................................................ 53. 第三章. i n U. v. 復古還是創新?旗袍與旗女袍的糾葛 ............................... 57. Ch. engchi. 第一節. 旗女袍曇花一現:1921 ................................................................. 57. 第二節. 過渡時期:1924-1926 ................................................................... 69. 小結................................................................................................................ 93. 第四章. 旗麗時代:旗袍的全盛時期 ............................................. 97. 第一節. 新產物—旗袍:1926 ..................................................................... 97. 第二節. 大放旗彩:旗袍走向流行 ........................................................... 110.

(5) 第三節. 千旗百變:旗袍款式的演變與發展 ........................................... 127. 第四節. 旗裝異服:反對不倫不類的旗袍 ............................................... 139. 小結.............................................................................................................. 155. 第五章. 結論 .............................................................................. 157. 參考書目 ..................................................................................... 171. 治 政 大 圖片來源 ..................................................................................... 181 立 ‧. ‧ 國. 學. 附錄 ............................................................................................ 184.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6) 第一章 緒論. 研究動機.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旗袍享有中國國服的禮讚,被視為中國婦女典型的象徵服裝,並且在民 國以後達到流行的高峰。中國婦女穿著旗袍的普遍性極高,無論是上層社會 的官僚女眷、名媛淑女在正式宴會上,或是中層社會的市民女性在家居生活. ‧. 裡,甚至是女明星的交際場合中,都能見到旗袍以多變的造形作多種的呈. y. Nat. 現。1930年代正是旗袍大放異彩,奠定地位的黃金時期。然而旗袍自興起以. sit. 來,並不是一路平步青雲,其間也遭受過抨擊與責難,早在旗袍初興之時,. al. er. io. 它就曾遭到政府的禁止。1926年初春,五省聯軍總司令孫傳芳(1885-1935)就. v i n 呼應孫傳芳的政令,並且頂著聳動的標題—袍而不旗。作者主張「只要袍, Ch U i e h n c g 不要旗」,旗袍之名用不得,旗袍之式卻禁不得,倒不如保存長袍的形式, n. 在旗袍盛行的上海地區發布禁令,卻只獲得少數的支持。其中一篇報刊文章. 改旗袍之名為「中華袍」。 1這項主張顯示旗袍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卻不只 是滿人的專利而已,似乎暗示旗袍與旗人的關係生變。50多年以後,中國的 旗袍在臺灣延續,似乎也產生了對傳統根源的質疑。由國立歷史博物館前任 館長王宇清所發起的旗袍正名運動,主張將旗袍更名為「祺袍」,強調旗袍. 1. 〈袍而不旗〉,上海《民國日報》,1926年2月27日。 1.

(7) .2.. 袍而不旗?現代中國旗袍研究. 延續中國傳統袍服一脈相承的歷史淵源,並非僅限定清朝一代。2王宇清特別 否定旗袍與旗人的直接關聯,強烈主張以「祺」字取代「旗」字,強調超越 旗人的框架探究旗袍的根源。這兩則相距半世紀的意見,看似毫無關連卻不 約而同地都指向旗袍的名稱,兩者都主張為旗袍正名,以求名正言順,雖然 正名的主張不同,所改的名稱不同,結果也有限,但它們都提出了一個關於 旗袍淵源的相同問題:究竟旗袍與旗人的連結還有多少? 若論及旗袍的淵源,這種被冠有旗人之名的長袍,在旗人勢力衰微之 後,才被其他族群廣泛接受,並在社會上造成流行風尚,這種情形卻在滿人. 政 治 大 興?抑或漢人勢力的展現?還是滿漢文化交融合的典範?再論及旗袍的流 立 行,過去的研究多主張,西潮當道的近代中國,唯獨身為中國傳統服飾延續 統治力量的鼎盛時期—清代,未曾發生,究竟旗袍的再現是滿人文化的復. ‧ 國. 學. 的旗袍屹立不搖,能與西式洋裝分庭抗禮,然而旗袍究竟是中國壓倒西風, 成為中國國粹的復興?抑或旗袍根本就是西方時尚浪潮下的產物,它的出現. 始說起。. ‧. 一開始就已經注定擺脫不了西方的影子?欲解決這些問題要從旗袍本身開. Nat. sit. y. 所謂「旗袍」 ,又名「長衫」 ,英文譯名qipao或cheongsam, 3指衣裳相連. er. io. 的一件式服裝(one-piece dress) ,具有全部或部分下列外觀的特徵:右衽大 襟、開襟或半開襟、立領盤扣、擺側開衩、單片衣料、衣身連袖與平片剪裁. n. al. i n U. v. 等。現代意義的旗袍,指民國以後流行,並具有上述條件的女性服裝。4時至. Ch. engchi. 今日,人們一旦提及旗袍,立刻聯想到清代滿族婦女所穿著的長袍,學界也 普遍認為旗袍與滿族女性的服飾習習相關,過去眾多關於旗袍的研究成果,. 2. 3. 4. 實踐家政專科學校(今實踐大學)、中華電視公司,以及甫成立的中國祺袍研究會,為呼 應政府提倡之中國文化復興運動,於1974年11月12日的中華文化復興節,首次舉辦「祺袍 的歷史與展望」電視展示活動。事後王宇清應舉辦單位之請將活動之展示品增補考證,付 梓成書發行。見王宇清,《歷代婦女袍服考實》(臺北:中國旗袍研究會,1975),頁1-6。 不同的英文翻譯似乎也透露這些詞彙微妙的差別。譯為qipao暗示著旗袍與旗人複雜的關 連;譯為cheongsam則依據「長衫」的粵語發音,而不譯為changshan。推測這種長型的衣衫 在廣東、香港地區的名稱影響到英語地區的翻譯。見洪郁如,〈旗袍.洋裝.モンペ(燈 籠褲):戰爭時期臺灣女性的服裝〉,《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7期,頁34。 卞向陽,〈論旗袍的流行起源〉,《裝飾》,127期,2003年11月,頁68。.

(8) 第一章. 緒論. .3.. 順理成章地將旗袍與清代滿人的袍服連結,認為旗袍源自於滿人典型的服 裝。 5然而旗袍究竟所指為何,定義必須嚴謹慎重。 「旗袍」若照字義上解讀,是泛指旗人所穿著的長袍,包括正式場合的 朝袍、蟒袍,以及日常生活的常服袍等,無論男女,包羅萬象。之後才又縮 小範圍,專指「旗女袍」 ,6侷限至八旗婦女平時所穿著之常服袍,7但不僅只 有八旗婦女,其他未入八旗的滿族婦女也都穿著這種長袍,8故旗袍應指滿族 婦女平時所穿著之常服袍。倘若根據以上的定義,旗袍的範疇屏除了男性的 服裝與女性的正式禮服兩種類別,專指滿族婦女的日常服裝。定義經過一再. 政 治 大 即旗袍就是旗女袍的簡稱,旗袍等同於旗女袍。這樣的定義有其重要性,因 立 為服飾學者普遍認為,這種滿族婦女的常服在民國之後演變成新式的「改良」 地修正,足見旗袍淵源的混亂不明。簡而言之,目前學界普遍接受的觀點,. ‧ 國. 學. 旗袍,9即現今所指稱的旗袍。廣義而言,旗袍歷經清代滿族女性的長袍與民 國以後的新旗袍。狹義地說,旗袍僅指民國旗袍。 10然而旗袍究竟是旗人的. ‧. 延續嗎?抑或純粹袍而不旗?本文將旗袍作為研究的主體,藉由還原旗袍在 中國服飾史的軌跡,重新界定旗袍與「旗」的關係,並試圖對以往的研究論. y. Nat. 服裝的唯一根源。. io. al. v i n Ch 如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2),頁494;鄭永福、呂美 engchi U 頤,《近代中國婦女生活》(洛陽: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頁57-60;高春明,《中國古 n. 5. er. sit. 述提出質疑與澄清,目的在肯定旗袍淵源的多元性,並非只有清代滿族女性. 代平民服飾》(臺北:臺灣商務,1998),189-190;黃能馥、陳娟娟,《中國服飾史》(上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頁616;吳昊,《中國婦女服飾與身體革命(1911-1935)》(上海: 東方,2008),頁73;廖軍、許星,《中國服飾百年》(上海:上海文化,2009),頁6。 6 「旗女袍」為筆者所使用的名詞,意為「旗人婦女的長袍」,專指滿族婦女平時家居所穿 著之常服袍。 7 王宇清,《歷代婦女袍服考實》,頁1;蔡素貞,〈近百年中國祺袍之研究〉(中國文化大 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頁1-37;戴欽祥、陸欽、李亞麟,《中國古代服飾》(臺 北:臺灣商務,1994),頁10。最詳盡者見包銘新(編),《中國旗袍》(上海:上海文化, 1998),頁3-7;江南、談雅麗(編),《旗袍》(北京:當代中國,2009),頁5-6。 8 華梅,《中國近現代服裝史》(北京:中國紡織,2008),頁117。 9 民國的新式是相對於清代的舊式,新式源於舊式,但形式已經不同,故稱新式為舊式的 「改良」,強調二者同源的延續關係。 10 包銘新(編),《中國旗袍》,頁11-12。.

(9) .4.. 袍而不旗?現代中國旗袍研究. 研究回顧 本文以旗袍的源流與演變,以及旗袍與時代的互動為兩大撰寫的主 題,筆者欲以「旗袍的起源與定義」、「旗袍興起的時間點」與「服飾研究」 三個焦點分別回顧與檢討前人的研究成果,期許從中獲得啟發。. (一). 旗袍的起源與定義. 治 政 大 比臺灣還要興盛,或許與旗袍作為中國典型服飾的象徵有關。這些著作大致 立 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服飾通史、斷代史,以及中國婦女生活史,旗袍只占. 關於旗袍的相關研究,服飾學者已有相當研究成果,大陸地區的研究遠. ‧ 國. 學. 這類著作內容的其中一小部分,甚至要到清代或是民國之後才會被提起。另 一種則是針對旗袍或中國袍服的研究專著,將旗袍作為著作的研究主體。20. ‧. 世紀以來的服飾通史類研究普遍認為旗袍淵源於清代,由滿族婦女的袍服演 變而來,這似乎可以追溯至1960年代沈從文(1902-1988)的研究著作。時任北. Nat. sit. y. 京中國歷史博物館文物研究員的文學家沈從文比較雍正皇帝四位妃子的服 飾,其中兩位穿著長袍,他輕描淡寫地說這已具備日後旗袍的規模,意謂著. io. n. al. er. 支持旗袍源於清代的主張。 11可惜此書的斷限僅到清代,沈從文並未撰寫民. i n U. v. 國以後的服飾,無法得知其對旗袍之後發展的看法。之後的服飾通史研究為. Ch. engchi. 沈從文作出補充,旗袍到了1920年代展開流行,並且成為中國女性主要的服 12. 裝之一。 自沈從文以來的論述說明旗女袍與旗袍同屬一物,雖然兩者的外. 11. 12. 此書是近代有關中國服飾的巨擘專著,沈從文自1950年代起致力於文物研究的工作,本 書集其多年的研究成果,撰寫工作前後歷時20多年,尤其是在沈從文飽受勞動改造的艱 苦環境中完成,更顯珍貴。本書的初稿完成於1960年代,由周恩來囑託沈從文編寫,並 由郭沫若為其寫序。之後隨著文化大革命的爆發,初稿與蒐集的資料均遭毀棄,沈從文 憑藉記憶,於勞動改造的折磨中再次寫成。其中關於旗袍的論述見沈從文,《中國古代 服飾研究》(上海:上海書店,2002),頁651。 周汛、高春明,《中國服飾五千年》(香港:商務,1984),頁199;周錫保,《中國古代 服裝史》,頁494;戴欽祥、陸欽、李亞麟,《中國古代服飾》,頁136-137;黃能馥、陳 娟娟,《中國服飾史》,頁616;華梅,《中國服裝史》(北京:中國紡織,2007),頁240; 華梅,《中國近現代服裝史》,頁117。吳昊,《中國婦女服飾與身體革命(1911-1935)》,.

(10) 第一章. 緒論. .5.. 觀已有差異,但只是因為歷經演變而造成,本質並無改變。為區分兩者,多 將民國以後的旗袍稱為「改良旗袍」,視旗袍為傳統服飾經過改良之後的新 呈現。 旗袍與中國袍服的研究專著並未否定服飾通史類的論述,只是在已經成 形的基礎上繼續延伸探討,這類的著作不但同意旗袍與清代滿族婦女長袍的 關係,更將旗袍與中國歷史上的其它袍型服裝連結,將旗袍視為中國傳統服 裝至今的延續,其中又以曾任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的王宇清為最具指標性的 代表,他將旗袍的源頭追溯至春秋戰國的「深衣」,深衣作為中國袍服共同. 政 治 大 族服裝的旗袍其實繼承了中國袍服更為深遠的根源。 王宇清刻意將旗袍重 立 新置於中國服飾史整體的脈絡中討論,強調旗袍的淵源不但超越清朝一代, 的根源,滿族袍服則是隸屬於中國袍服的其中一個分支,意味著延續清代滿 13. ‧ 國. 學. 更直接與中國悠久的歷史連結,作為主張旗袍正名的依據。這樣的主張其實 是時代需求下的產物,此時文化大革命的烈火正在中國大陸蔓延,臺灣當局. ‧. 遂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互別苗頭之意不言可喻,王宇清藉由為旗袍尋根 與正名的主張以捍衛中國傳統文化。. y. Nat. sit. 王宇清奠定中國袍服的繼承譜系:袍服淵源於深衣,深衣歷經漢人的袍. io. er. 服、游牧民族的袍服,再影響到清代滿族的袍服、旗人女性的袍服,最後延 續到民國以後的改良旗袍,彼此一脈相承。王宇清的論述雖然深受時代背景. n. al. Ch. i n U. v. 影響,卻是當代的旗袍權威,造就深遠的影響力,之後臺灣關於旗袍的著作. engchi. 都以他馬首是瞻,論述的觀點也只是以此為基礎的繼續擴充,少有突破性的 發現,更難以跳脫他所立下的窠臼,這在王宇清所任教的實踐大學與輔仁大 學尤其明顯。 14影響所及之深,晚近中國大陸關於旗袍的研究成果也並未牴. 13 14. 頁73;江南、談雅麗,《旗袍》,頁5;廖軍、許星,《中國服飾百年》,頁96;袁仄、 胡月,《百年衣裳:20世紀中國服裝流變》(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10), 頁123。 王宇清,《歷代婦女袍服考實》,頁9-24。 如輔仁大學織品系的碩士論文,蔡素貞,〈近百年中國祺袍之研究〉頁;實踐大學服裝 設計學系的葉立誠,《中西服裝史》(臺北:商鼎文化,2000);常淑君、沈叔儒,《衣— 中國傳統時尚》(臺北:三民,2009)。.

(11) .6.. 袍而不旗?現代中國旗袍研究. 觸王宇清的論述。 15 20世紀末的服飾論著對旗袍的定義更加精確,以及旗袍在民國以後的流 行經過、樣式變化、穿著族群、製作與搭配等方面也著墨更多,追本溯源的 工作則持續進行。上海東華大學服裝學院教授包銘新釐清兩條脈絡,一條是 旗女袍淵源,另一條旗袍的脈絡:旗袍由加長的馬甲演變而來的過程。 16事 實上,這項觀點早在王宇清的著作中就已提出,王宇清引用當時的畫報史料 作為佐證,證實此一發展脈絡是可信的。包銘新的論點大致承襲自20多年前 的王宇清,他也主張旗袍繼承中國袍服的淵源與脈絡,並歷經清代的旗女. 政 治 大 袍包含三個階段的發展過程;狹義而言,旗袍僅指民國旗袍。包銘新最大的 立 貢獻在於將旗袍分為「京派」與「海派」兩種不同的流派,並且強調兩者只 袍、民國時期(1912-1949)的旗袍,以及現今時裝旗袍的演變。廣義而言,旗. ‧ 國. 學. 是款式上的差異罷了,他認為京派與海派原本就屬於同一物,旗袍源於京 派,盛於海派,而海派又取代京派,二者一脈相承,延續中國古代袍服的傳. ‧. 統。 17包銘新京派與海派的分法不如說是清代旗女袍與民國旗袍的區分,他. Nat. sit. 釋而已。20多年後的包銘新終究尚未跳脫王宇清的框架。. y. 依然支持旗袍源於旗女袍的觀點,京派與海派的分類只是傳統觀點的再次解. io. er. 與包銘新同樣屬於上海東華大學服裝學院的卞向陽提出新穎而顛覆的 主張, 18 也否定女尚男裝, 19但未獲得注意。學界依然流行包銘新的論述. n. al. Ch. i n U. v. 包銘新開啟「廣義的旗袍」與「狹義的旗袍」 、 「京派旗袍」與「海派旗. engchi. 袍」之分,影響之後的研究著作, 20不過Finnane倒是不贊同。澳洲墨爾本大. 15. 呂美頤,〈中國近代女子服飾的變遷〉,《史學月刊》,1994年第6期,頁52;包銘新(編), 《中國旗袍》,頁2-5;江南、談雅麗(編),《旗袍》,頁6。 16 包銘新(編),《中國旗袍》,頁22。影響所及如石磊,〈近代上海服飾變遷與觀念進步〉, 《檔案與史學》,2003年第3期,頁38;卞向陽,〈論旗袍的流行起源〉,《裝飾》,第 127期,2003年11月,頁68;江南、談雅麗,頁21-22。 17 包銘新(編),《中國旗袍》,頁71-77。 18 卞向陽,〈論旗袍的流行起源〉,《裝飾》,第127期,2003年11月,頁68。 19 卞向陽、陸立鈞、徐惠華,〈民國時期上海報刊中的服飾時尚信息〉,《福州大學學報》, 2009年第1期,頁86。 20 夏權威,〈單一民族服飾文化與多元服飾文化的兼容—以旗袍為例〉,《黑龍江民族叢 刊》,2006年第5期,頁96;江南、談雅麗(編),《旗袍》,頁6。.

(12) 第一章. 緒論. .7.. 學歷史學系副教授Antonia Finanne(安東籬)認為與其以地區劃分旗袍的流 派,不如著眼於時間順序、穿著的社會階層等因素,才能還原旗袍興起的過 程。不同於出自服裝科系的研究成果,Finnane受過深厚的歷史學訓練,她嚴 謹的研究方法是前所未及的,經由多種史料考證支持旗袍興起的新論點,即 旗袍是由中國男性的服裝—長袍演變而成。 21這種「女尚男裝」的論述,女 尚男裝的主張在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的吳昊的著作中獲得響應。 22可惜吳 昊一樣沒有否定舊觀點,只是重疊新舊的論述,當兩者互相牴觸之時,也未 見堅持到底的精神,同樣的作法也影響之後的研究著作。 23. 政 治 大 服與清代旗女袍的延伸,此觀點自王宇清以來歷久不衰,始終是最主流的論 立 述。第二、旗袍由長馬甲演變而來,此觀點終究只能作為前一者的補充,難. 綜觀目前研究成果關於旗袍起源的三種觀點:第一、旗袍為中國傳統袍. ‧ 國. 學. 以取而代之。第三、旗袍是女尚男裝風氣下的結果,此觀點是目前最新穎、 富建設性的看法,卻難以與第一種觀點並存,而被隱沒在主流論述當中。當. ‧. 今的研究著作只是重複三種觀點的全體或部分,形成新舊觀點並列的矛盾。24 本文欲重新考證旗袍的淵源與演變,期許回歸旗袍的本質,給與旗袍更適當. y. Nat. er. io. 旗袍興起的時間點. al. n. (二). sit. 的定位與評價。. Ch. engchi. i n U. v. 目前關於民國以後旗袍出現的時間點,可歸納為兩種觀點,一為1920年 代初期說,另一為1920年代中期說。 「初期說」主張旗袍在1921年即已出現, 如周汛、高春明合著《中國服飾五千年》 、華梅《中國近現代服裝史》 ,以及. 21. Finnane, Antonia, Change Clothes in China: Fashion, History, N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8), 147-148. 22 吳昊,《中國婦女服飾與身體革命(1911-1935)》,舊名為《都會雲裳:細說中國婦女服 飾與身體革命(1911-1935)》,2006年7月由香港三聯書局出版,2008年1月改名之後在上 海重新出版。 23 江南、談雅麗(編),《旗袍》,頁2-22;袁仄、胡月,《百年衣裳:20世紀中國服裝流 變》,頁120-123。 24 胡銘、秦青(編),《民國社會風情圖錄 服飾卷》(南京:江蘇古籍,2000),無頁碼。.

(13) .8.. 袍而不旗?現代中國旗袍研究. 袁仄、胡月合著《百年衣裳:20世紀中國服裝流變》等 25這些著作大多徵引 張愛玲(1920-1995)的小說〈更衣記〉 、 《時報》或《解放畫報》等史料,然而 這些記載過於片段,難以延續追蹤,缺乏整體架構,適合作為旁證而難以獨 挑大樑。「中期說」則主張旗袍於1924—1926年之間始問世,如周錫保《中 國古代服裝史》、黃能馥與陳娟娟合著《中國服飾史》、包銘新《中國旗袍》 以及吳昊《中國婦女服飾與身體革命(1911-1935)》等。 26這些研究主要根據 《良友》畫報作為徵引的史料, 《良友》畫報提供完整而連續的深入報導始終 是服飾研究最常見的權威史料,旗袍研究的徵引來源則是一篇初現在1940年. 政 治 大 完整呈現卻畢竟只是後見之明,即時性與原創性大打折扣。 立 「初期說」與「中期說」兩種觀點各持己見,並且徵引廣泛的史料支持. 關於旗袍回顧的報導,距離旗袍出現的1920年代已超過十年之久,史料縱使. ‧ 國. 學. 各自的論述,在近三十年之間爭論不已,彼此都無法完全否定對方的主張。 目前支持後者的研究成果較前者為多,臺灣地區的研究也多承認「中期說」. ‧. 的主張,主要由王宇清以及延續其觀點的輔仁大學、實踐大學為主。為了平 衡兩種觀點,晚近也出現了折衷派的說法,石磊試圖肯定「初期說」與「中. y. Nat. sit. 期說」的說法,並且將兩個不同的時間點都納入同一個旗袍的發展脈絡當. io. er. 中。27石磊的研究展現難得一見的新意,使讀者眼睛一亮,可視為一家之言, 尚未能夠成為主流的說法,兩派的爭論依然存在。既然兩派學說皆依據史料. n. al. Ch. i n U. v. 作為佐證,回歸歷史事實必須再次回歸這些史料本身,重新檢視史料的確切. engchi. 性,判讀史料的可用價值,對史料重新分析詮釋。另一方面,盡可能發掘更 多的史料,使論述更有可信度與可讀性。. 25. 周汛、高春明,《中國服飾五千年》,頁228;呂美頤,〈中國近代女子服飾的變遷〉, 《史學月刊》,1994年第6期,頁52;郭慧娟,〈民初京城旗袍流變小考〉,《飾》,1999 年第1期,頁27;盛羽,〈旗袍的歷史演變及社會價值初探〉,《寧波大學學報》,第16 卷第3期,2003年9月,頁93;華梅,《中國近現代服裝史》,頁74;袁仄、胡月,《百年 衣裳:20世紀中國服裝流變》,頁120-123。 26 周錫保,《中國古代服裝史》,頁562;黃能馥、陳娟娟,《中國服飾史》,頁615;包銘 新(編),《中國旗袍》,頁22;卞向陽,〈論旗袍的流行起源〉,《裝飾》,第127期, 2003年11月,頁68;吳昊,《中國婦女服飾與身體革命(1911--1935)》,頁99。 27 石磊,〈近代上海服飾變遷與觀念進步〉,《檔案與史學》,2003年第3期,頁38。.

(14) 第一章. (三). 緒論. .9.. 服飾研究 起源、定義與興起時間是旗袍研究的重點課題,卻不是整體,以旗袍. 為中心的著作也是服飾研究的一環,也會涉及服飾與社會、經濟、性別、 文化等其他層面的互動。服飾研究最多來自服裝設計、織品設計與家政相 關科系的研究成果,關注的焦點傾向於服飾外在的分析,包括材質面料、 設計風格、花紋圖案、色彩裝飾、剪裁製作等,而服飾內在的意涵象徵, 或與時代的連結探討有限,多只在背景做籠統式的概述,對於服裝的起源. 治 政 大 關著作則偏重於服飾與文化交流的結果,將服飾視為交流融合下的產物。 立 歷史學界對服飾的研究首先與晚明經濟、社會的主題結合,林麗月指. 與演變發展過程也都只引用自服裝通史的成果,難有突破。 28大陸方面的相 29. ‧ 國. 學. 出晚明社會官民服飾競尚華侈已成風尚,服飾僭禮違制日趨普遍,引發士 人感時憂道的「服妖說」。 30巫仁恕從更寬廣的角度切入,比較明初到晚明. ‧. 經濟型態、社會階層、文化心態的轉變,強調政府屢頒「禁奢令」與士人譴 責「服妖」,反映了經濟轉型下,士人階層面臨新興中產階層的挑戰所產生. sit. y. Nat. 的抵抗活動。 31巫仁恕的另一專著《奢侈的女人:明清時期江南婦女的消費. io. 史結合的研究取向對本論文有相當啟發。 32. n. al. er. 文化》則特別探討晚明婦女在消費社會中扮演的角色,這種將消費史與婦女. i n U. v. 有關近代中國的著作中,也不乏以服飾為主題的研究:呂美頤與鄭永. Ch. engchi. 福對晚清到民國初年的女性服飾演變,作了通論性的論述,也對影響的各. 28. 29. 30. 31 32. 如蔡素珍,〈近百年中國婦女祺袍之研究〉;蘇旭珺,〈台灣閩族婦女傳統服裝的設計與變 化(1860—1945)〉(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夏士敏,〈近代台灣婦女 日常服裝演變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如張競瓊,《西「服」東漸—20世紀中外服飾交流史》(合肥:安徽美術社,2002);孫彥 貞,《清代女性服飾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2008)。 林麗月,〈衣裳與風教—晚明的服飾風上與「服妖」風尚〉,《新史學》,第10卷第3期 (1999年9月);林麗月,〈傳統中國社會的「禁奢」與「反禁奢」〉,《錢穆先生紀念 館館刊》,第7期(1999年)。 巫仁恕,《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北京:中華書局,2008)。 巫仁恕,《奢侈的女人—明清時期江南婦女的消費文化》(台北:三民,2005)。.

(15) .10.. 袍而不旗?現代中國旗袍研究. 種因素,從社會、經濟等層面分析。 33羅蘇文指出晚清上海的城市建設增添 許多公共建築與設施,是傳遞文化訊息的重要通道,為女性活動空間的變 化提供契機,也促成女裝走向時裝化,形成時尚風氣的結果。 34屈宏以城市 為中心探討近代女性服飾的博士論文,統整了本議題廣泛的研究成果, 35可 惜原創不足,只是研究整理,缺乏個人創見,全文多處呈現前後顛倒的矛 盾說詞,是抄襲的充分證據。這也突顯大陸地區學位論文品質之拙劣,為 研究徒增困難。王之瑜專門探討《良友》畫報中的女性服飾與時代的互動關 係, 36但其將中式女裝一律稱之為旗袍,在根本的定義上就犯了大錯,使其. 政 治 大 佐證,時尚並非西方獨有的產物,中國的時尚在政治、科技、工業、商 立 貿、文化等多元因素相互激盪之下蘊育而生,其中也討論包括旗袍在內等 研究成果大打折扣。安東籬則提供西方的觀點,並以新的史料作為論述的. 資料性質與研究方法. ‧. ‧ 國. 學. 中國代表的服飾。. sit. y. Nat. 關於服飾的研究應該包含幾種不同結構的服裝,一種是以文字敘述的 服飾,將服飾的樣貌轉化成為語言;另一種是以圖像展現服飾,將服飾攝. io. al. er. 影成為照片,或是繪製成為圖片;還有一種即是服飾的本身實體。這三種. n. v i n Ch 體服飾」以外,「文字服飾」與「圖像文字」大量出現在晚近的服飾研究之 engchi U 服飾同指一件物品,由於結構的不同,導致完全不同的呈現方式。除了「實. 中,如果只關注於任何一種方式,將難以與另一種的呈現所連結,導致認 知上的誤差,因此兩者應予以並重,在旗袍研究上尤其如此。. 33. 34. 35. 36. 呂美頤,〈中國近代女子服飾的變遷〉,《史學月刊》,1994年第6期;鄭永福、呂美頤, 〈論民國時期影響女性服飾演變的諸因素〉,《中州學刊》,第161期(2007年9月)。 羅蘇文,〈論清末上海都市女裝的演變〉,收入游鑑明(編),《無聲之聲II:近代中國的 婦女與社會(1600-1950)》(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2003)。 屈宏,〈近代中國城市女子服飾變遷述論—以京滬地區女子流行服飾為重點〉(吉林大學 碩士論文,2004)。 王之瑜,〈從《良友畫報》看近代中國女性服飾變化〉(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8)。.

(16) 第一章. 緒論. .11.. 愈早期的研究成果愈著重文字上的服飾,然而圖像的缺乏則有賴於讀 者對於過去的自我想像。晚近的研究著作當中圖像中的服飾則是愈顯得重 要,但是以圖像取勝的通論性著作對於文字敘述的篇幅有限,對於細節介 紹則又含糊不清。無論是重文輕圖或是重圖輕文本都有缺失,少見圖文並 茂的學術性研究專著。本論文試圖攫取兩者的優點,期許以文字說明圖 像,以圖像佐證文字,成就一部圖文兼具的研究。首先處理「文字服飾」的 部分,筆者透過蒐集各種文字史料,包括報紙、時人著作、期刊雜誌、回 憶錄、小說等,試圖追溯還原旗袍在現代中國社會裡的軌跡,其中數量最. 政 治 大 報》、《婦女雜誌》與《婦女生活》等,這些文字史料提供大量即時性的報 立 導,由於數量多、客觀性強,為本文最多倚重的文字史料。部分官方檔案 多的是當時的報章雜誌刊物關於旗袍的記載,如上海《申報》、《民國日. ‧ 國. 學. 也出現旗袍的蹤跡,如《政府公報》,多是政府對於旗袍款式的規範與約 束,相較於報紙期刊,政府檔案的數量顯得微乎其微,適於擔任輔助的角. ‧. 色。至於各式時人的著作,包括小說、日記、回憶錄等,如〈更衣記〉、《崇 德老人自訂年譜》、《曾寶蓀回憶錄》,與《陳潔如回憶錄》等,時人的作. y. Nat. sit. 品展現當下的時代氛圍與時人的感受,是另一種層次的文字敘述,但受限. io. er. 於記憶有限,確切的時間點與史實的即時性、客觀性較不如報紙期刊,適 合作為輔佐的旁證。筆者廣泛蒐集各種文字史料,挑選其中關於旗袍與服. n. al. Ch. 飾的論述,再加以深入分析。. engchi. i n U. v. 其次,除了文字史料之外,筆者更注重圖像史料的運用,即處理「圖像 服飾」的部分。圖像史料有助於歷史的視覺再現,針對服飾議題的研究,能 補充文字敘述的限制,針對視覺效果,形成印象,突破文字史料所無法展 現的歷史面向。過去的研究成果針對圖像服飾史料相對缺乏,雖然晚近的 研究圖像比例有具體的提升,然而深度卻少有顧及。本論文將以大量「圖像 服裝」與「文字服裝」相互呼應,藉由當時期刊雜誌的封面、內頁圖片、刊 登廣告與宣傳海報等作為運用的圖像史料,如《良友》畫報、月份牌,乃至 時人的傳世照片等。圖像史料大致可分為照片與圖片兩種,此時的照片多 是單色或黑白,雖然也有少數的著色照片,但人為修改的成分過多反而使.

(17) .12.. 袍而不旗?現代中國旗袍研究. 照片失真。礙於攝影技術的侷限,當時的照片當然不如今日清晰,加上不 斷翻拍複製,付梓的次數愈多則愈顯模糊斑駁。相較於攝影照片,繪製圖 片更顯繽紛,不但色彩豐富,畫面更加清楚,插畫家表現的手法更不受限 制,然而圖片的主觀性強烈,尤其是漫畫與插圖過於誇張以刻意彰顯畫家 的意圖,客觀性遠不及攝影照片。本論文徵引大量圖像史料,以攝影照片 為主,再以繪製圖片為輔,試圖從圖像史料之中追尋旗袍的倩影,佐證文 字的論述。. 論文架構與研究步驟. 立. 政 治 大. 1900年到1940年代的現代中國歷經多次改朝換代,從帝國蛻變成為共. ‧ 國. 學. 和,從軍閥混戰到一黨獨大,從統一到分裂再到統一,從戰爭與和平交替到 全面抗戰。無論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思想,乃至服飾等各方面都產. ‧. 生極大的變化,深刻的劇變更影響往後的歷史發展。本論文以1940年代為斷 限,討論對象以中國大陸都會地區的女性為主,旗袍作為此時段都會女性的. sit. y. Nat. 代表服裝,具有濃厚的地區取向,它在鄉村的流行程度遠不及大城市,並非 本文關注的地區;日治時期的臺灣雖然已出現旗袍,但多作為正式禮服,穿. io. al. er. 著現象不甚普遍。關於日治時期臺灣旗袍的研究,多關注於殖民地政治、地. n. v i n Ch 立後雖未直接打擊旗袍,卻也使旗袍逐漸步入消沉,文化大革命時期旗袍更 engchi U. 方或民族認同與流行文化之間的關係, 37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共產中國成. 被視為資產階級的象徵,成為被批鬥打倒的對象,亦非本文探討的範疇。筆. 者主要討論1920到1940年代旗袍由初興到盛行的過程,著重於旗袍本身的發 展及其與社會環境的互動情形,針對旗袍所延伸的大眾消費、流行文化、女 性主義與國族認同等,礙於筆者才疏學淺,也不是本文探究的重點。為了重 建旗袍完整的發展脈絡,本文不得不從旗袍問世之前二十年的1900年到1910 年代開始探究。回顧旗袍在深受甲午、庚子,以及辛亥劇變下的中國服飾中,. 37. 如洪郁如,〈旗袍.洋裝.モンペ(燈籠褲):戰爭時期臺灣女性的服裝〉,《近代中 國婦女史研究》,第17期,頁31-66。.

(18) 第一章. 緒論. .13.. 如何被期待而問世,更要探討旗袍在親身經歷五四、五卅、南京十年,以及 八年抗戰等重要階段,在中國服飾發展的脈絡下扮演如何的角色,從中勾勒 旗袍演變的軌跡,還原旗袍發展的過程,並且嘗試給予旗袍適當的歷史定位。 本論文的寫作分為兩條主軸。首先,以近代中國服裝的發展演變為一縱 軸,將旗袍置於近代中國服飾史的發展脈絡當中檢視,並且探究旗袍的淵源 與款式演變。筆者將在旗袍的原型與流變中,分析它繼承了哪些元素?以及 如何開花結果?即是重建旗袍從初啼問世到廣泛流行的過程。其次,再以女 性服裝的改良為另一縱軸,探討旗袍與女裝改良的標準與討論互動關係,從. 政 治 大 風尚與時代的相互影響,民眾在如何的背景下期待旗袍的出現?旗袍解決了 立 什麼問題?最後,兩條主軸匯流,筆者將探討旗袍如何襲捲流行的巨浪?何 相生到互剋的拉鋸過程。筆者將回顧旗袍出現的背景,以及捲起流行的旗袍. ‧ 國. 學. 以造就旗袍的流行?旗袍象徵的意涵為何?女性穿著旗袍代表什麼樣的形 象?藉由兩個主軸的探討,筆者期許能夠回歸旗袍的本質與內涵,給與旗袍. y. sit. Nat. (一) 縱軸一:旗袍在近代中國服裝的發展脈絡. ‧. 更適當的定位與評價。. al. er. io. 旗袍在近代中國女裝的發展脈絡中異軍突起,並成為民國女裝的代表,. n. v i n Ch 社會文化正是晚清的延續。本文的縱軸之一先將旗袍置於近代中國女性服裝 engchi U 的發展脈絡中檢視,探究旗袍繼承晚清到民國的女裝現象,從出現到興起的 絕非偶然,欲探究箇中之因,筆者認為應從清末開始寫起,因為民國以來的. 過程。晚清以來的中國女裝歷經多變,正以前所未見的迅速瞬間萬變,其中 尤其深受西方時尚潮流的影響,而女尚男裝的嘗試也為當時的女裝提供另一 種新的選擇,這兩大特色將被日後的旗袍所繼承延續,作為其形成與發展的 內在原因。五四運動高喊婦女解放的口號,女尚男裝的表現呼應男女平權的 追求,在時尚界中逐漸成為一股新的流行趨勢,但當女性穿著男性的長衫的 新流行也獲得「旗袍」的名稱,這將無可避免地與清代的旗女袍混淆不清。 事實上,旗袍與清代滿族女裝之間並非絕對傳承或延續關係,滿族的傳統服 飾不是旗袍的唯一根源,而是眾多淵源之一。旗袍不只是「再現」 ,也是「初.

(19) .14.. 袍而不旗?現代中國旗袍研究. 聲試啼」 ;不只是「復興」 ,也是「一鳴驚人」 ;不只是「舊的延續」 ,也是「新 的開啟」;不只是「老酒新瓶,推陳出新」,更是「一舉成名天下知」。旗袍 是五四時期的新產物,並且作為女尚男裝嘗試下的新成果。 由於名稱的關係,旗袍被迫捲入與旗女袍的纏綿糾葛,讓人逐漸忘卻女 尚男裝更是有力來源的事實。就在此時,長馬甲作為另一條新的插曲寫入旗 袍的樂章,使得已經複雜的根源更加混亂。女效男裝的旗袍起初總是難以脫 離男裝的影子,經歷長馬甲的洗禮之後,旗袍逐漸由男裝向女裝靠攏,沒料 到只是旁支的長馬甲最終還是與女裝長衫匯流了,甚至取而代之,讓人誤以. 政 治 大 馬甲—旗袍」的匯流,代表一種以女效男裝為精神,歷經馬甲的蛻變為過程 立 的新服裝被創造而問世。兩種看似毫無關聯的發展途徑,卻同時指向同一種 為才是主流,於是旗袍在上海發生性質的轉變。「女裝長衫—旗袍」與「長. ‧ 國. 學. 服裝,使人更難判斷「女裝長衫」與「長馬甲」何者才是旗袍真正的源頭。 如果強調長衫與旗袍的連結,則長馬甲的意外出現只能算是一段插曲;如果. ‧. 著重長馬甲演變成旗袍的過程,則長馬甲亦可視為另外一種開端。兩個脈絡 都有其意義,難以二擇一,畢竟歷史現象本來就難已從單一脈絡去追尋。因. y. Nat. al. er. io. (二) 縱軸二:旗袍與女性服裝改良. sit. 為缺乏固定單一的答案,卻也使得旗袍的根源更加複雜混亂。. n. v i n Ch 晚清以來的中國女性服裝,由一元到多元迅速地遞嬗,過去的研究成果 engchi U 多著眼於旗袍在中國服裝史的傳承角色,認為旗袍直接繼承清代的旗女袍並 將其發揚光大,然而社會上還另存一股勢力默默地發揮影響,促成了這一連 串的轉變。關於旗袍風潮興起與發展的探討,不能忽視服裝改良風氣的影響 力,旗袍的崛起並非偶然的現象,它正是這股風氣下的產物,它的流行更是 搭著這波改良討論的順風車。本文的另一條縱軸將探討從形成到頂盛的女裝 改良討論之下,旗袍從出現到興起的過程。女性服裝的改良在晚清已開始醞 釀,因應社會的驟變,中國人開始檢討包括服裝在內的一切風俗制度,逐漸 形成一股婦女服飾改良的討論風氣,伴隨五四運動的催化而成熟沸騰,達到 鼎盛。與此同時,多變的女裝款式也都在女裝改良的討論下接受檢視。改良.

(20) 第一章. 緒論. .15.. 的討論繼續進行,服裝也持續變化,二者同步並行,相互影響。但這些變化 終舊無法完全滿足改良的訴求,似乎道盡中國女裝的局限,社會亟需一種突 破現有格局的創舉,於是造就旗袍的誕生。 旗袍問世之後隨即襲捲流行的巨浪,能夠通過女性服裝改良標準的檢驗 是造就它興盛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由配角晉身為主角的旗袍站穩了腳步 之後,逐漸忘卻原本的初衷,將服裝改良的原則拋諸腦後,出現偏離常軌的 發展。為了追求時髦與美觀,旗袍犧牲了原本應該具備的實際功能,因而引 起抨擊與質疑,成為社會批評的眾矢之的,卻也反映出時尚界的普遍生態。. 政 治 大 向流行以後,能夠帶領它持續發展的關鍵原因,反而最著重美觀因素。旗袍 立 起於實際功能,卻因社會功能而延續,造就它屹立不搖的地位。面對旗袍的 這是一場服裝與改良的拉鋸戰,一種服裝因為其含有實際功能而興起,但走. ‧ 國. 學. 脫序演出,政治力量介入的舉動因而發生。政府頒布的禁令使旗袍首當其 衝,但禁令的關注點並非旗袍本身,而在於女性穿著旗袍的形象,因此政府. ‧. 以風化問題的名義處理干預,展現國家的政治力介如民間的強制行為,掀起 軒然大波。. y. Nat. sit. 旗袍在現代中國女裝的發展脈絡中異軍突起,並成為民國女裝的代. io. er. 表,絕非偶然,欲探究箇中之因,筆者認為應先探討旗袍出現之前的社會 背景,本文的第二章即從晚清的中國開始寫起。19世紀中葉以來的中國長. n. al. Ch. i n U. v. 期處於內憂外患的環境之下,作為文化面向之一的服飾正體現救亡圖存的. engchi. 社會風氣,交織著西風與焦慮,在劇變的洪流中刻不容緩地展開變化,體 現在多種款式的變遷上。同時,自晚清開始醞釀的服中改良風氣,隨著五 四運動走向高峰而鼎沸。本章鎖定兩條主線,從女裝演變與女裝改良兩個 主題上進行探討,剖析自甲午戰爭與庚子事件以來的中國社會下,婦女服 裝如何因應瞬息的社會變遷?並如何滿足國人求新求變的訴求?作為旗 袍興起之前的社會背景,旗袍又是在如何的發展脈絡下被期待?它將面臨 哪些困境?需解決哪些問題?符合哪些需求?本文的第二章將檢視旗袍 初興前二十年的環境因素與女裝現象。 呼應社會上服裝改良的討論,旗袍的興起提供婦女一種新的選擇。中國.

(21) .16.. 袍而不旗?現代中國旗袍研究. 社會在1920年代吹起了旗袍的流行風潮,由沿海的都會城市向內陸與城鎮逐 漸傳播擴散,並在1930年代大放異彩,形成旗袍鼎盛的黃金時期。第二章已 論述關於女性服裝改良的風氣作為旗袍興起的背景,本文的第三章欲以旗袍 為研究主體,試圖分析旗袍為什麼會在此時興起?旗袍為什麼能夠受到以漢 人為主體的社會廣泛青睞?旗袍外表形象與內在意涵有哪些象徵意義?此 時的旗袍與過去又有什麼不同?它加入了什麼新的元素?筆者依然延續兩 條主線,先從女性服裝的發展脈絡下考證旗袍的淵源與形成,重新探究旗袍 與滿族文化以及漢族文化三者的關係。再從女性服裝改良的討論中,探究旗. 政 治 大 旗袍與滿族文化以及漢族文化的結合如同一場動人的邂逅,更增添旗袍 立 神秘的風采,但為旗袍追本溯源始終是一個難解而複雜的問題。無可避免. 袍從興起到流行的過程。. ‧ 國. 學. 地,世人對於旗袍淵源的成見已經形成,它究竟是源自於滿人還是漢人的問 題,已少有人關注,旗袍的根源為何似乎也不再重要,這完全不會構成它走. ‧. 向流行的阻礙。無論如何,旗袍在眾所期待下奪得最終的勝利,躍升為都會 女性最普遍的服裝,獨領風騷地襲捲流行的巨浪。旗袍站穩了它在服裝界的. y. Nat. sit. 腳步,奠定了它的地位,在近代中國的社會打造屬於自己的黃金時代。全盛. io. er. 時期的旗袍不斷受到西方的時尚潮流、服裝改良的輿論,以及官方的控制力 等多方面的影響,這些因素各自發揮影響力,在旗袍的發展脈絡中扮演舉足. n. al. Ch. i n U. v. 輕重的角色,究竟旗袍在它們的影響之下是風雨飄渺或是屹立不搖?旗袍在. engchi. 面臨衝擊與誘惑之後,是否還能謹守本分,堅持自己的價值?本文的第四章 依舊鎖定女裝發展與女裝改良兩條主線,欲處理旗袍流行以後的發展情形, 包括探討旗袍走向流行的因素、旗袍款式的演變,以及旗袍遭受的批評。最 重要的,是再次檢視旗袍與女性服裝改良原則的互動關係。.

(22) 第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晚清以來中國的女性服裝. 19世紀中葉以後,中國長期處於內憂外患的環境中,列強的不斷入侵. 政 治 大 求新求變的言論與措施。作為文化面向之一的服飾正體現劇變的社會風 立 氣,近代中國的婦女服飾交織著西風、焦慮與尚武的精神,在劇變的洪流 以及清政府在軍事、外交上的挫敗,激起知識份子的焦慮,並促成一連串. ‧ 國. 學. 中刻不容緩地展開。旗袍在近代中國女裝的發展脈絡中異軍突起,並成為 民國女裝的代表,絕非偶然,欲探究箇中之因,筆者認為應從清末開始寫. ‧. 起,因為民國以來的社會文化正是晚清的延續。本章鎖定兩條主線,從女 裝演變與女裝改良兩個主題上進行探討,剖析自甲午戰爭與庚子事件以來. y. Nat. sit. 的中國社會下,婦女服裝如何因應瞬息的社會變遷?並如何滿足國人求新. er. io. 求變的訴求?作為旗袍興起之前的社會背景,旗袍又是在如何的發展脈絡 下被期待?它將面臨哪些困境?需解決哪些問題?符合哪些需求?本章將. n. al. Ch. i n U. v. 檢視旗袍初興前二十年的環境因素,即晚清的最後十年,以及民國最初十 年的女裝現象。. engchi. 第一節 甲午—庚子時尚 晚清的動盪超過半個世紀,其中又以世紀末的兩次事件最為震撼。先 是甲午戰爭慘敗給蕞爾小國日本,之後則是庚子事件引發八國聯軍更直接 攻陷首都,皇室倉皇西逃,兩次事件再再重擊搖搖欲墜的清帝國,也直接 引沸知識份子的普遍焦慮—一種亡國滅種的危機意識。透過赫胥黎(Thomas. 17.

(23) .18.. 袍而不旗?現代中國旗袍研究. Henry Huxley,1825-1895)《天演論》的轉譯,嚴復(1854-1921)引介「物競天 擇,適者生存」觀念, 1幾經闡述,「保種圖強」的救國言論不脛而走。同時, 庚子後的清政府推行一連串的新政改革,創辦新式軍隊,社會上形成尚武 的風氣,不斷深化。世紀交替的中國,在惶恐不安中開展,1890至1910年 代的中國服飾也反映此種社會風氣,高聳的衣領削過臉頰,劃過頸部,窄 瘦的衣裳緊緊包裹身驅與四肢,呈現頭重腳輕的不平衡與焦慮感,此時的 服飾拋棄寬衣大袖,也不再欣賞繁複的裝飾,轉而走向簡潔、俐落的風 格。筆者將此風格的服飾稱為「甲午—庚子類型」(以下簡稱「甲庚類型」 ), 2. 政 治 大 裝風格。甲庚類型的中國女性服飾,呼應焦慮與尚武的社會風氣,可由以 立 下幾種面向檢視。 以甲午戰爭與庚子事件為起點,泛指光緒晚期至清王朝結束之間中國的服. 3. ‧ 國. 學. 西風流行元素影響的深化:從同光過度到甲庚. ‧. 自從晚清開港以來,西方人挾帶西方文化,從沿海城市湧現,向內陸各地. Nat. sit. y. 擴散,中國人對西方文化不再陌生,對西方文物的態度也從好奇轉為欣賞,. io. er. 甚至推崇,隨處可見其對中國人的生活產生影響。西方服飾也在此時流入, 社會上出現完全改穿著西式服裝的女性。這些女性大多有留洋的經驗,深受. n. al. i n U. v. 外國風俗影響而改穿西服,例如曾任駐法公使的滿族親貴裕庚(?-1905),他. 1 2. 3. Ch. engchi. 徐中約(著),計秋楓、鄭會欣(譯),《中國近代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2),頁428。 關於晚清時期的服飾現象的探討,多數服裝史的論著並無明顯的分期,只統稱為「清代末 年之服飾」,然而晚清七十年間的服裝表現並非完全相同。筆者以為,自鴉片戰爭以來至 清王朝結束(1840-1911)的中國服飾可約略分為兩種類型:「同光類型」與「甲庚類型」。 二者以甲午戰爭至庚子事件為分界的依據,前者泛指同治至光緒前期,約1860年至1890年 代;後者泛指光緒晚期至清王朝結束,約1890年代中後期至1911年。同光類型與甲庚類型 最顯著的差異,在於前者重尚奢華,後者簡潔俐落。此分期的初步想法得自於Finnane, Antonia, Change Clothes in China: Fashion, History, Nation. 呂美頤將20世紀初的中國女裝發展分為以下三種趨勢:女尚男裝、洋式服飾受到女性青 睞、女學生裝的出現。筆者借用呂美頤的分類,繼續深入探討晚清甲庚類型的女裝特色。 見呂美頤,《走出中世紀:近代中國婦女生活的變遷》(廣州:廣東人民,1996) ,頁 93-94。.

(24) 第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晚清以來中國的女性服裝. .19.. 的兩個女兒容齡(1883-1973) 與德齡(1885-1944),從小即在歐洲成長,早已 習慣穿著西服,回國後對滿族女裝的高底鞋和鈿子尤其不習慣,慈禧太后 (1835-1908)要求召見,容齡與德齡還為應穿著滿裝或西服而困擾,後來慈禧 准許兩人穿著習慣的西服覲見。4然而,此時的中國完全改穿西式女裝者,畢 竟只有極少數的人,但將西式裝飾品融入服飾搭配的穿戴法,則廣受中上層 社會的喜愛,成為炫耀的工具。清末最後的十年,西方流行元素不只是作為 搭配陪襯的裝飾,更是深入影響中國服裝的款式,產生新的中西相容設計風 格。. 政 治 大 互揉合,呈現傳統又創新的新面貌,從沿海城市開始捲起潮流。徐珂 立 (1869-1928)的著作《清稗類鈔》中,呈現同光類型過渡到甲庚類型的服裝深. 甲庚類型是中西服裝融合的展現,以中式服裝為基礎,摻入西方元素相. ‧ 國. 學. 刻的對比:. 同、光間,男女衣服務尚寬博,袖廣至一尺有餘。及經光緒甲午、庚. ‧. 子之役,外患迭乘,朝政變更,衣飾起居,因而皆改革舊制,短袍窄 袖,好為武裝,新奇自喜,自是而日益加甚矣。 5. y. Nat. sit. 同治、光緒時期服飾風格,是寬衣大袖的極致表現,寬敞的服飾不但穿著輕. io. er. 鬆舒適, 寬大的布料面積更適於多重繁複的鑲滾裝飾,「十八鑲」正是同光 類型的典型,6更體現崇尚奢侈的社會風氣。但歷經甲午與庚子之後,一轉奢. n. al. Ch. i n U. v. 靡文弱的社會風氣為窮兵尚武,寬衣大袖不適於行動而顯得累贅不便,服裝. engchi. 於是轉趨於緊身合體,窄服開始流行,衣袖也由寬大改為狹窄。自稱為「崇 德老人」,曾國藩(1811-1872)的么女曾紀芬(1852-1942)在自訂年譜中記下這 些變化:「往時袖寬至尺三四寸,或至尺有六寸,至是裁及數寸」, 7改趨緊 窄的衣袖包覆著手臂,袖管略為裁短,露出半個手掌,縱使在型式上依舊不 4 5. 6. 7. 華梅,《中國近現代服裝史》,頁19。 (清)徐珂,〈闊袖〉,《清稗類鈔》(收入新文豐公司編輯部編,《叢書集成新編》,臺北: 新文豐,1985)。 《清稗類鈔》:「咸、同間,京師婦女衣服之滾條,道數甚多,號曰十八鑲」。「十八」 未必是確切的數字,卻反映此時對多重鑲滾裝飾的重視。見(清)徐珂,〈十八鑲〉,《清稗 類鈔》。 聶其杰(編),《崇德老人自訂年譜》(臺北:廣文,1971),頁44。.

(25) .20.. 袍而不旗?現代中國旗袍研究. 夠方便,卻也是因應尚武風氣所作的改變。同時,服裝的下擺長度也產生變 化: 光緒中葉以降至宣統,男子衣皆尚窄,袍衫之長可覆足,馬褂背心之 短不及臍,凡有袖,取足容臂而已。 8 男性的服裝整體縮短,長衫與長袍的下襬只到足背,上身外罩的馬褂與馬甲也 趨短,原本長過腰際的款式如今裁短只到肚臍以上,無法覆蓋住整個腹部。衣 袖趨緊竟只剩剛好容納手臂的空間。甲庚類型的緊、窄、短風氣不僅只侷限於 男性服裝,女性的服裝也深受影響,民國以後的文學家張愛玲對晚清的甲庚類. 政 治 大 衣服再緊些,衣服底下的肉體也還不是寫實派的作風,看上去不大像 立 個女人而像一縷詩魂。長襖的直線延至膝蓋為止,下面虛飄飄垂下兩. 型女裝也有生動的描寫:. ‧ 國. 學. 條窄窄的褲管,似腳非腳的金蓮抱歉地輕輕踏在地上。鉛筆一般瘦的 褲腳妙在給人一種伶汀無告的感覺。 9.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2-1~2 「同光類型」與「甲庚類型」比較:同光類型(左圖)崇尚寬大,甲庚類型(右 圖)崇尚緊窄是兩者最大的差異,甲庚類型服裝的紋飾也比同光類型樸素。. 8 9. (清)徐珂,〈江浙人之服飾〉,《清稗類鈔服飾》。 張愛玲,〈更衣記〉,收於《流言》(臺北:皇冠,1994),頁70。.

(26) 第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晚清以來中國的女性服裝. .21.. 甲庚類型的女裝,上衣依然長至膝蓋附近,下半身穿褲比穿裙更為流行,傳統 的中式女裝雖然穿著裙裝,在裙之下還會穿著套褲,如今長裙漸被捨棄,只留 下裙下的褲,而且原本寬大的長褲也裁短改窄,露出腳上的鞋,加上放足的鼓 吹,長褲下遮不住的天足更為明顯。晚清的婦女依舊保有束胸的習慣,縱使穿 著緊窄的服裝依然無法顯現身體曲線,清瘦而直線型身形,在內憂外患遽增的 動盪環境下更顯惶恐不安,無怪乎張愛玲形容此時的婦女像是一縷不具形體的 伶仃詩魂。 因應社會風氣轉趨尚武,服裝除了外觀轉向緊窄短的趨勢發展外,面料. 政 治 大 的。扁的是『韭菜邊』,圓的是『燈果邊』,又稱『線香滾』」, 甲庚類型 立 的婦女服裝偏重於行動性與便利性,裝飾也趨於簡單樸素,不再重視繁複而多 的花色與裝飾也有變化,張愛玲接著說:「闊滾條過了時,單剩下一條極窄 10. ‧ 國. 學. 重的鑲滾,只留下一條細滾邊,露出大部分的空白,十八鑲的盛況已趨過時。 事實上,緊窄短的服裝使得過去使用的大量布料迅速減少,裝飾的空間縮少. ‧. 了,留白反而成為時尚。張愛玲形容此時服裝的演變趨勢就是點綴品的逐漸減 去。11甲庚類型的變化趨勢一來深受尚武的社會風氣所致,一來是則是西式服. y. Nat. sit. 裝影響的結果。緊窄短的新款式雖是因應社會背景所作的調整,卻是取經於西. io. er. 方服飾的款式。西式服裝無論是男裝、軍服或女裝都採取緊窄合身的款式,西 方國家的先進也促使中國從各方面向西方文化借鏡參考而進行自身的改良,當. n. al. Ch. i n U. v. 然包括服飾文化的模仿。更明顯的例子即是元寶領的流行。. engchi. 元寶領是甲庚類型顯著的特色,它展現在衣領高聳的程度上。根據崇德 老人曾紀芬回憶:「庚子以後,風氣彌開,男女皆尚高窄領」, 12窄服上的衣 領可高達四寸,從頸部末端聳立而起,直到臉部,領緣劃過雙頰在前頸交匯, 形狀如同銀碇,因此稱為「元寶領」,或「馬鞍領」。元寶領作為甲庚類型的 典型,也普遍存在於女裝之中,張愛玲為其寫下貼切的詮釋,它充分反映中國 處於世紀交替下的焦慮與驚惶:. 10 11 12. 張愛玲,〈更衣記〉,收於《流言》,頁70。 張愛玲,〈更衣記〉,收於《流言》,頁70。 聶其杰(編),《崇德老人自訂年譜》,頁44。.

(27) .22.. 袍而不旗?現代中國旗袍研究. 一向心平氣和的古國從來沒有如此騷動過。在那歇斯底里的氣氛 裡,「元寶領」這東西產生了—高得與鼻尖平行的硬領,像緬甸的一 層層疊至尺來高的金屬項圈一般,逼迫女人們伸長了脖子。這嚇人 的衣領與下面的一捻柳腰完全不相稱。頭重腳輕,無均衡的性質正 象徵了那個時代。 13 元寶領透視中國人對西方世界傾慕又不信任的心態,卻成為中國傳統服飾受到 西方文化影響下的直接產物。其實,西方服飾早在五口通商之後就傳入中國, 並逐漸成為新的流行趨勢,但1890年代以前的服裝仍是傳統的中式風格,只是. 政 治 大 「洋貨」的熱潮,卻沒有形成改穿「洋服」的普遍風氣,中式傳統服裝的款式 立 也少有改變。1890年代之後則不然,甲庚類型是近代中國服飾受西方流行因素 襯托一些新潮的西式裝飾或配件,作為富者炫耀財富的工具,社會上掀起崇尚. ‧ 國. 學. 影響而改變款式首次的顯著結果。高領與緊窄短的風尚正是模仿自西方服飾的 直接表現。考察清代北京地區風俗生活的叢書《北平風俗類徵》中記載:. ‧. 近今新式衣服,窄幾纏身,長能覆足,袖僅容臂,形不掩臀,偶然一 蹲,動至綻裂,或謂是慕西服而為此者。 14.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2-3 元寶領:高聳的衣領削過臉頰, 劃過頸部,展現「甲庚類型」的時尚。. 13 14. 張愛玲,〈更衣記〉,收於《流言》,頁71。 李家瑞(編),〈窄服〉,《北平風俗類徵》(上海:上海書局,1996)。.

(28) 第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晚清以來中國的女性服裝. .23.. 甲庚類型是以中式服裝為基礎,融入西方流行元素,呈現亦中亦西的新式產 物。中式的服裝隨處可見西方流行的影響,窄服反映西式服裝合身俐落的剪 裁,高聳的元寶領背後,則有西式男裝「船領」的影子。 15緊窄短的服裝優 點在於方便肢體的活動,使人行動自如,利於體育發展,鍛鍊體魄,在尚武的 社會風氣下,頗受歡迎。然而,風潮捲起之時卻也招致批評的聲浪。緊窄短的 款式風格使身形的體態顯露無遺,「腰身極窄,臀臀徒肚聳,已不雅觀」, 自然難以被習慣寬衣大袖的人士接受,特色濃厚的元寶領款式更是倍受非議, 晚清的畫報將穿著元寶領的窘態描繪得淋漓盡致:. 政 治 大 高,高高欲將髮髻包,見郎難作低首羞。 立 另一則報導則寫著:. 好男兒,衣領高,高高竟與下頜齊,不可回頭不可咳。好女兒,衣領. ‧ 國. 學. 又有高領頭之男女出現,其領竟有高三四寸者。男子服之,點首回頭, 已多不便。而婦女復於領口壓住髮髻,幾有此頸若僵,無從轉側之致。. ‧. 元寶領具有高度時尚的美感,卻忽略衣服的舒適性與實用性,高聳的衣領架開 頭部與頸部,使人難以轉頭擺頸,功能性受到質疑。縱使如此,元寶領與緊窄. y. Nat. sit. 的服飾作為此時期的典型款式,在各大都會與城鎮中捲起時尚潮流,到民國成. io. n. al. er. 立後依然持續未衰。. 跨越性別的藩籬:女尚男裝. Ch. engchi. i n U. v. 中國傳統儒教思想的性別觀,是建立在男女有別的性別差異之上,男 性與女性各自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二者的界限涇渭分明。儒家禮教不容 許跨性別的易裝行為,將之稱為「服妖」,並視為不祥的異象。中國的社會 即建立在禮教的基礎上,強調男尊女卑,性別不對等的從屬關係,男性享 有壓倒性的社會資源,女性則作為男性的附屬。面對不對等的待遇,女性 必需隱瞞自己的性別,穿著男裝以掩人耳目,假扮為男性,才能獲得男性. 15. 卞向陽,〈論晚清上海服飾的時尚〉,《東華大學學報》,第27卷第5期,2001年10月, 頁30。.

(29) .24.. 袍而不旗?現代中國旗袍研究. 獨享的特權。晚清社會出現一些家庭,他們以對待兒子的方式養育自己的 女兒,將女兒打扮成男孩到學堂求學。 16女性地位不如男性,正反映禮教社 會下男尊女卑的觀念。甲午、庚子以後,「中體西用」的嘗試宣告失敗,對 傳統立國之道的儒家禮教更是沉重的打擊,西方的女權思想獲得填補的空 間,提供新的思考模式。與西方國家的對比之下,中國人意識到女性亦是 推動西方國家富強不可或缺的人力資源,社會輿論倡導「強國必先保種」, 中國欲富強不能只仰賴於男性,女性同樣也身負重任,這種想法促使了近 代中國開啟婦女解放的風氣。. 政 治 大 現,「女尚男裝」指女性崇尚穿著男性的服裝,展現性別混淆的形象,最廣 立 為人知的例子就是秋瑾(1875-1907)。作為中國女權運動者的先驅,秋瑾改穿. 顛覆傳統禮教,破除男女不平等,女尚男裝成為女性追求解放的直接表. ‧ 國. 學. 男裝展現向男性看齊的決心,表現自己從心智到外觀都與男性無異。一位日 籍的友人描述秋瑾男裝的樣貌:. ‧. 穿著西式男裝,橫戴著的鴨舌帽掩蓋了半個耳朵。藍色的中世紀西 裝,因為西裝袖子太長,纖細的手只露出一點在袖口外。手中帶著一. y. Nat. sit. 根細手杖,從又肥又大的西服褲下面,可瞧見茶色的靴子,胸部的領. io. er. 帶鬆鬆地往下垂。 17. 留學日本時的秋瑾已改穿著男裝出現在公開的場合,回國之後,秋瑾依舊維. n. al. Ch. i n U. v. 持男裝的形象,終其一生。光復會的革命黨員回憶慷慨就義前夕的秋瑾,描 述她另一種男裝的形象:. engchi. 當時身穿一件玄青色湖綢長袍,頭梳辮子,加上玄青辮穗,放腳,穿 黑緞靴。那年她三十二歲。光復會的青年會員們都稱呼她為「秋先生」18 秋瑾改穿男裝的行為在留學的時候確立,當時她穿著西式男裝,之後她不但 留起長辮,更時常穿著中式的長袍馬褂,與男性的打扮沒有差別。女尚男裝 是女性要求兩性平權直接的表現,秋瑾為了顛覆中國女性傳統柔弱的形象,. 16. 17 18. Elisabeth Croll, Changing Identities of Chinese wome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04), 38-40. 呂美頤,《走出中世紀—近代中國婦女生活的變遷》,頁93。 孫彥貞,《清代女性服飾文化研究》,頁131。.

(30) 第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晚清以來中國的女性服裝. 立. .25.. 政 治 大. 圖 2-4~5 秋瑾男裝形象的比較:左圖為秋瑾穿著中式男裝,長髮梳辮,身穿長袍搭 配馬甲,手持雨傘崇尚寬大。右圖為秋瑾穿著西式男裝,頭戴鴨舌帽,身穿西裝外套、 西裝長褲與皮靴,手持文明棍。. ‧ 國. 學. 學習男性陽剛之氣,藉由穿著男裝表現自己與男性並無差別,追求與男性平. ‧. 等的地位。. 女權運動者透過穿著男裝的方式,展現等同於男性的意圖,但晚清的社. y. Nat. 會也有其它女尚男裝的情形,她們未必是為了追求男女平權,更直接的目. io. sit. 的,她們為求標新立異,引起人們注意。滿族親貴肅親王善耆的長女保書航,19. al. er. 經常以男裝的形象公然出現在各種場合,引發關注討論。另外,青樓妓女身. n. v i n Ch 她們總是以新奇特殊的服裝款式,樹立自我形象吸引人們注意。根據《清稗 engchi U 類鈔》記載: 「光、宣間,滬上 衏中人競傚男裝,且有翻穿干尖皮袍者」。 晚. 為被消費者的職業角色,更需要輿論大量的關注,以增加知名度,招攬生意。 20. 清上海的妓女也有以男裝打扮吸引嫖客,達到成功的宣傳廣告效果,在力求 奇特的訴求下,中式的長袍之外,西式男裝也可作為她們選擇的工具: 「又有 戴西式之獵帽,披西式之大衣者,皆泰西男子所服者也。徒步而行,雜稠人中,. 19. 20. 保書航為肅親王善耆的長女。善耆(1866-1922)曾參與晚清的立憲運動,出任內閣,擔任 民政大臣一職,但此內閣被譏諷為「皇族內閣」,僅維持不到半年。滿清崩潰後,善耆將 其第十四個女兒過繼給日本友人。此女即是日後著名的川島芳子(1906-1948)。 (清)徐珂,〈妓傚男裝〉,《清稗類鈔》。.

(31) .26.. 袍而不旗?現代中國旗袍研究. 幾不辨其為女矣」。 21偶然出現在社會上的男裝妓女,乍看之下雌雄莫辨, 卻又格卻又格外醒目,成功引起注意,宣傳效果十足。 服裝可以作為性別分類的工具,男性與女性透過服飾傳達兩者在社會上 不同的角色,男性薙髮長辮,長袍短褂;女性「三綹梳頭,兩截穿衣」,一 截與兩截穿衣雖然只是細微的差異,卻是男性與女性服裝上的重大區別,也 是區分性別角色的象徵。改穿男裝的女性簡直與男性無異,欲從外觀上判斷 她們的真實性別,則必須透過其他特徵著手證明,例如隆起的胸部或纏足。 但這些特徵也是她們極力隱藏的部分。清末民初研究中國服飾的屈半農寫下. 政 治 大 粵中女郎早不纏足,而外衣都與男子彷彿,足登皮鞋,髮梳長辮,矯 立 矯不群,別有一種丰緻。. 針對華南地區女尚男裝的現象:. 22. ‧ 國. 學. 女尚男裝作為社會上的奇聞異事,成功獲得輿論的注意,卻也引發困惑。晚 清的女性普遍具有束胸的習慣,刻意遮掩女性第二性徵與身體形狀之下,纏. ‧. 足與否成為分別兩性顯著的象徵,但廢除纏足的風氣興起,女性放了足又穿 著男裝,簡直無法辨認真實的性別,形成男女的界限模糊地帶。女權運動者. y. Nat. sit. 穿著男裝以彰顯男女平權的決心,青樓妓女穿著男裝則以奇異吸引關注。無. io. 後,女性穿著男裝的表現將面臨更寬容的對待。. n. al. 21 22. Ch. engchi. er. 論動機或關懷,女尚男裝在晚清的社會中已經成為一種顯著的時尚。民國以. i n U. v. (清)徐珂,〈滬妓之服飾〉,《清稗類鈔》。 屈半農,〈近數十年來中國男女裝飾之異同〉,收於《清末民初中國各大都會男女裝飾論 集》(香港九龍:中國政經研究所,1972),頁37。.

(32) 第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晚清以來中國的女性服裝. 立. .27..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2-6~7 「願效雄飛」與「花樣一新」 :願效雄飛(上圖)描繪上海地區的妓女穿 著男性服裝,引起街上行人的議論。花樣一新(下圖)描繪青樓女子為吸引客人, 從事各種不同標新立新的打扮,有穿著男裝搭配深色墨鏡者,有穿著西式女裝者, 兩者都顯示青樓女子穿著奇裝異服的表現。.

(33) .28.. 袍而不旗?現代中國旗袍研究. 文明與女權的展現:女學生的服裝 近代中國興辦女學的言論早在1870年代的社會輿論中出現,論者肯定西 方國家普遍興辦女學是國家富強的必要因素之一。甲午與庚子之後,救亡圖 存、強國保種成為中國社會的當務之急,男性與女性均無法擺脫對國家的責 任,興辦女學的觀念被激化,知識份子深刻體認女學不興已為國家積弱的根 源之一,由中國人自行興辦女學應運而生,20世紀初的中國女學已是雨後春 筍。23女學創辦的目的,是要將中國的女性鑄造成能夠強國保種的國民之母,. 治 政 大 的知識,還須擁有強健的體魄,因此她們到學堂求學不能只偏重於知識的學 立 習,還要從事身體的鍛鍊,著重於智能與體育二者的教育內容,成為新式女. 強種與尚武的觀念便成為形塑國民之母的內容主軸,女性不但必須具備足夠. ‧ 國. 學. 學的教育方針。 24. 女學興辦之後,女學生應該穿著什麼服裝攸關女學生的形象,以及社會. ‧. 對她們的期許,女學生的服裝已經在社會輿論中被熱烈地討論。 25事實上, 此時的中國已出現為數不少海外留學歸國的學生,他們逐漸在社會上形成一. sit. y. Nat. 股新的勢力,其中也包含女性。女留學生已改變了穿著的習慣,回國後依舊 穿著西式服裝,或從事日本女學生的裝扮,在社會上廣泛引起注意。她們也. io. n. al. er. 是介入中國興辦女學的主要力量,中國的女學生服,也藉由女留學生的引. i n U. v. 薦,從外國的女學生服中獲取靈感。八旗學堂師範班的學生劉仲元尤其推薦. Ch. engchi. 美國的女學生服裝具備的完善設計:. 按西人女服,惟美國最為簡便,且亦雅觀,窄衣瘦袖,操作便也;長 裙拖地,儀表彰也;盤髮為妝,首飾簡也;柔皮作靴,足履輕也。此 固西人之標準,而吾中國之佳模範也。取彼之所最便者,而參以吾之 所長,材料不必盡同,而規模大可定也。 26 23 24. 25. 26. 羅蘇文,《女性與近代中國社會》(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頁113-167。 游鑑明,《運動場內外:近代華東地區的女子體育(1895-1937)》(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 史研究所,2009),頁24-35。 如在天津發行的《大公報》即在頭版刊登「中國女學生服制議」的徵文廣告,欲徵求討論 女學生服裝的文章。見天津《大公報》,1906年9月7日。 劉仲元,〈女學生服制議〉,天津《大公報》,1906年9月9日。.

(34) 第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晚清以來中國的女性服裝. .29.. 美國女學生服呈現簡單素雅的美感,並且講究穿著舒適,行動便利的特色受 到肯定。美觀、便利以及衛生三者也是當時女學生服普遍的訴求原則,其他 西方國家的女學生服也都具有這些優點,另一位八旗學堂師範班的學生于天 澤更強調,這些優點背後的精神意義: 而女學之良善,又以女學生尚武為精神,苟服制不良,所謂形式不存, 精神將安附也。…頂其冠,避光線也;革其靴者,勤運動也;瘦其服 者,趨便利也;長其裳者,尚文明也。凡如是之目的何,曰尚武也。27 西方女學生服訴求實用與便利的功能,背後是強身、尚武的觀念。緊身和體. 政 治 大 計都注重女學生的活動性,配合此時的女性教育發展體育的趨勢。于天澤同 立 時又舉出斯巴達尚武教育的例子,作為提倡女性體能教育的佐證。. 學. ‧ 國. 的服裝款式有利於從事體育活動,穿著輕便的皮鞋也利於行動方便,這些設. 斯巴達之教育,以個人尚武為宗旨,其言曰:有強健之母,始產強健 之兒。歐洲今日國民之強悍,實受其影響也。 28. ‧. 女性藉由從事體育活動鍛鍊身體,才能產下強建的胎兒。強國保種的觀念 下,國民之母的言論油然而生。. y. Nat. sit. 中國的社會輿論討論女學生服也採取西方元素的優點,融入中式女學生. io. er. 服之中。劉仲元主張:「今若定為此制,上衣欲瘦,操作無妨;長裙欲寬, 外觀斯雅。」 29中式女學生服採用傳統上衣下裙的兩件款式,融和西式的優. n. al. Ch. i n U. v. 點,採用較合身剪裁,強調操作方便,也注重外觀素雅,緊窄的設計風格正. engchi. 是甲庚類型的典型款式。為落實女性體育,于天澤認為應該將女學生服分為 兩種,一般上課時穿著長服,從事體育活動時則穿著運動服,稱為「操衣」: 敢下一斷語曰長服惟適宜,而尤以操衣下裳為宜。平素服長衣,亦未 為不可,旅行運動,非操衣下裳不便。…按之公理,此等制度,不惟 便於運動,而且嚴其威儀。 30 時人對操衣喜愛可由當時女學生的反應見得。另一位曾國藩的後人,其曾孫 27 28 29 30. 于天澤,〈中國女學生服制議〉,天津《大公報》,1906年9月25日。 于天澤,〈中國女學生服制議〉,天津《大公報》,1906年9月27日。 劉仲元,〈女學生服制議〉,天津《大公報》,1906年9月11日。 于天澤,〈中國女學生服制議〉,天津《大公報》,1906年9月28日。.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sia, and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Racism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Canon, 1780–1830,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3) 等人 的 研 究。Garfield

Christopher Clapham, A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Mathema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New York, 1990.. Nelson,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Mathematics, Penguin Book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6),討論中國佛教諸宗的禪學貢 獻。一九八七年,這位學者還編成一部會議論文集《頓與漸:中國思想裡的覺悟之路》 (Sudden and

學生 F:熱狗(西式)加菠蘿油(港式),沒有狗的 熱狗加無菠蘿的菠蘿油。(發現矛盾) 學生 A:Bo

• Kenneth Pomeranz,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 Cowen, Noel , Global History:

The Ttimes history of 20th century (New Edition). London: Times Book.. Oxford: Heinemann Educational. Success in world history since 1945. London: John Murray. London; New

 協助學校購買國旗及 可移動式的旗桿,以 便幼稚園在校舍內升 掛國旗及舉行升國旗

11 釋 聖 嚴,《 明 末 佛 教 研 究 》;Chün-fang Yü, 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