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07-01-03高一歷史題目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107-01-03高一歷史題目"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高一

(上) 3rd 歷史科試題

1 的 4

精誠中學

107 學年度 第一學期 高一(上) 第三次段考 歷史科試題

考試範圍:第一冊

Ch7~9,共 3 章 ※ 注意:本卷共

5

頁;另附答案卡

一、單一選擇題:

(每題 2 分,共 90 分)

1. 「在臺中地區,有楊逵、鍾逸人印發傳單,倡議召開市民大會。3 月 2 日,市民大會於臺 中戲院舉行,臺共首腦謝雪紅被推為主席,會後並遊行示威。許多青年學生自動前來匯集 , 武裝部隊並與官署軍警發生衝突。次日,自發性組織起來的各武裝部隊,奪取臺中市各黨 、 政、軍機關,市長黃克立逃逸,後被緝獲。臺中縣長劉存忠、專賣局分局長趙誠等皆被拘 , 全區外省籍公務員及眷屬被集中看管。」。請問上文是哪一事件的相關敘述 ? (A)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B)二林事件 (C)二二八事件 (D)美麗島事件。 2. 下列史事:(甲)臺灣發布《戒嚴令》;(乙)二二八事件;(丙)頒布《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 款》。都發生在臺灣光復到大陸淪陷、政府遷臺之間,若依其先後順序排序,應為何? (A)乙丙甲 (B)丙甲乙 (C)乙甲丙 (D)甲乙丙。 3. 日治台灣時期下列何項哪些組織機構的成立,與蔣渭水有關: (甲)臺灣共產黨;(乙)台灣 工友總聯盟;(丙)臺灣文化協會;(丁)二林蔗農組合;(戊)臺灣民眾黨。 (A)乙丙丁 (B)乙丁戊 (C)乙丙戊 (D)甲丙丁 。 4. 中日戰爭後期,隨著戰事日漸緊迫,臺灣總督府為了適應戰爭需要,開始對許多物資的流 通進行管制,並且要求人民義務勞動,半強迫民眾儲蓄,舉凡資源、交通、工廠、通訊等 部門皆由國家統一管理。請問總督府這些作為的法源基礎為何? (A)《三一法》 (B)《法律第三號》 (C)《國家總動員法》 (D)《物資統制條例》 。 5. 中日戰爭爆發後,臺灣總督府為了有效管理經濟物資的生產和流通,乃在1938 年實施何 種警察制度,以強制徵用物資、勞力、資金、運輸工具等資源? (A)祕密警察  (B)經濟警察  (C)刑事警察  (D)保安警察。 6. 日本總督府頒布某運動的實踐綱要,第一項指出:「期其皇民精神之透澈。吾人要信仰絕 對無上之國體,貫徹尊皇敬神、皇國臣民之榮耀,全島一致,以努力顯揚肇國之大道。 」 請問日本頒行這份綱要最可能的時間是? (A)甲午戰爭打敗中國,強迫占領臺灣後 (B)日俄戰爭戰勝俄國,乘機控制東北後 (C)宣布退出國際聯盟,積極展開對外擴張後 (D)受臺北大空襲刺激,日本積極對美國展開反攻之後。 7. 日治時期,總督府曾批評某組織「懷慕中國之情甚高,與中國人日益親善,期待國權恢 復」,因此要求下級單位多注意該組織的活動。「某組織」最有可能是 ? (A)臺灣民主國 (B)臺灣共產黨 (C)臺灣農民組合 (D)臺灣文化協會 。 8. 日治時期,總督府曾拍攝一部電影,描述一位泰雅族少女莎韻,為了歡送「蕃童教育所」 的老師到前線出征,卻不幸掉落溪中溺斃的故事。總督府特別頒給她「愛國少女莎韻之 鐘」一座,以資紀念,電影主題曲在南洋戰場和臺灣大肆傳唱。請問這部電影的拍攝和哪 政策有關? (A)內地延長主義 (B)地方保甲制度 (C)皇民化運動 (D)理蕃政策 。 9. 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變遷,已雜糅日本化、現代化兩種趨勢而成,表現在生活方面的改變 非常明顯,下列選項何者是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變遷? (A)紮頭巾 (B)騎腳踏車 (C)點煤油燈 (D)住三合院 。 10. 以下有關臺灣新文學運動的描述,何者為是? (A) 1911 年來臺的梁啟超說:「滄桑後,遺老無所適,相率以詩自晦,所至有詩社」,即 是描述其蓬勃發展的情形 (B)以詩的成就最高,優秀作品甚多 (C)楊逵的〈送報伕〉、呂赫若的《牛車》都是鄉土文學與臺灣話文的鉅著 (D)張我軍在《臺灣民報》中攻擊舊文學,引發新舊文學論戰 。 11. 「同盟國警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並對此種行動有意實 行,予以適當之各項保證,除此一途,日本即將迅速完全毀滅。」這份文件同時重申《開 羅宣言》的內容,明定日本所占領的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地必須歸還中國 」。請問這 份文件是? (A)《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B)《舊金山宣言》(C)《波茨坦宣言》 (D)《舊金山和約》。 12. 下附表是1905~1940 年間,臺灣某兩項指數的統計資料,請據此為此表選出較適當的解 釋: (A) 男 女 性 別 比例分布表 (B)臺籍與日籍高級文官之百分比例表 (C)臺灣農業與工業占全臺生產總額之百分比例表 (D)閩籍與粵籍在臺人口百分比例表。 13. 某條約大意有:「 (1)任何以非和平之手段,包括抵制及封鎖,來決定臺灣未來的企圖, 將被認為係對西太平洋的和平與安定之威脅,為美國所嚴重關切 (2)當臺灣人民的安全及 社會制度、經濟受到威脅時,以及因而危害到美國的利益之時,總統必須通知國會,決定 對付這些危險所需採取的適當行動 (3)美國總統及國會,可依法定程序,獨立判斷臺灣的 需要而決定防衛性物資及防衛性服務的種類及數量 」。試問:這是哪一條約內容? (A)《臺灣關係法》  (B)《臺日共同防禦條約》 (C)《八一七公報》  (D)《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14. 「然而沉默的臺灣民眾,早已不能再繼續沉默。如今自覺的臺灣民眾頭上瀰漫對政治改革 及制度變遷充滿了真摯期盼,已成為血淚的呼喚而響徹全島,為達此目的,必須糾合所有 的階級,建立共同戰線。此乃本聯盟成立的唯一根據與使命。確立□□實為殖民地臺灣的 基礎工程,所有解放運動皆應以此為出發點。」請問文中□□指的是哪一個組織運動? (A)臺灣文化協會 (B)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C)臺灣工友總聯盟 (D)臺灣民眾黨 。 15. 某報社論曾指出:「不少公務員常涉足都市中的舞場、茶館、酒樓和賭場,各機關冗員太 多,人民對公務員的印象欠佳。至於貪汙案件不僅出現在一般公務員,連檢察官、法院院 長,甚至教師都貪汙。而士兵不守法、乘車購物不給錢是常見的事,甚至有公然搶劫者。 不少貪汙超過千萬元以上。」請問這最有可能是何時何地的報紙? (A) 1912 年,南京 (B) 1928 年,臺北 (C) 1946 年,臺北 (D) 1950 年,南京 。 16. 台灣日本治台皇民化時期,日人對臺灣進行何項措施? (A)在臺灣徵募軍伕調往南洋作戰,成為對抗盟軍的前鋒部隊 (B)鼓勵臺人改日本姓氏,成效甚佳,全臺有逾 90%的人口改姓 (C)皇民化政策引起臺人反感,武裝抗日行動再度盛行 (D)將全臺民眾納入「皇民奉公會」的編制內,作為進行太平洋戰爭的一股重要助力。 17. 蕭同學家住嘉義,常聽他祖父在講1930 年代日本統治時期的生活情形,下列哪一項內容 是不合史實的? 1

(2)

高一

(上) 3rd 歷史科試題

2 的 4

(A)他祖父原是大租戶,早期因田產不清而常與小租戶或佃戶起糾紛,後來總督府加 以土 地改革,他祖父成為土地唯一的業主 (B)在當時日本人喜歡吃蓬萊米,因此他祖父種植蓬萊米外賣給日本商社,自己家人 則吃在來米、甘薯 (C)他祖父曾說日本人很惡霸,不准臺灣人經營糖廠、成立貿易商來從事外銷,唯一 能經營的是「土壟間」的碾米廠 (D)他祖父曾說當時日本人以漸禁方式來對待吸食鴉片的人 。 18. 歌仔戲是臺灣土生土長的戲曲,也曾是臺灣最受歡迎的劇種。但是有一段時間,卻有人強 力推動「禁止」歌仔戲,理由包括有:演員素質卑劣、內容陳腐敗俗等。請問:推動禁止 歌仔戲者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A) 1890 年代的臺灣民主國  (B) 1920 年代的臺灣民眾黨 (C) 1940 年的臺灣總督府 (D) 1980 年代的國民政府。 19. 臺北目前的「華山創意園區」是之前臺鐵華山貨運站的遺址。這個車站日治時期稱為「樺 山站」,是為了紀念第一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後來「某個時期」將其更名為「華山站」 , 臺北鐵路地下化後,車站停止使用,原址改為創意園區。請問「某個時期」是指? (A)皇民化運動時期  (B)光復初期  (C)國民政府解嚴後  (D)美麗島事件時。 20. 臺灣地處亞熱帶,「陽光強烈,溼氣很重」(馬偕語),各種傳染病猖獗。日本統治臺灣 初期,曾將臺灣喻為「鬼界之島」,認為臺灣的傳染疾病比反抗軍還令他們頭疼。因此, 日本政府採取諸多措施防治,請問下列何項錯誤? (A)由台灣總督府總督主辦檢疫工作,撲殺染病的家禽 (B)展開自來水系統、排水系統的規劃 (C)藉由相關法令的頒布,將傳染病列入管制 (E)透過學校系統來散播衛生觀念 。 21. 臺灣作為日本的殖民地,原本沒有服兵役的義務,再說日本人也不放心讓臺灣人當兵。後 來,日本要求臺灣供應軍伕,然而軍伕並不是正規的軍人,包括通譯、軍醫、巡察等,一 般籠統稱為「臺籍日本兵」。軍伕的徵用,通常是總督府依軍方的請求,派庄役場的職員 偕同當地巡察到當事人家中進行勸說加入。軍伕在戰地主要負責搬運粗重物件,如兵器砲 彈、築戰壕、建營地、運糧炊事、鋪橋造路等勞力工作,雖是扮演協助日軍的角色,但在 戰場上其任務與危險程度,並不亞於正式軍人。請問在哪一事件爆發後,臺灣人面臨當日 本兵的命運? (A)九一八事變  (B)一二八事變  (C)盧溝橋事變  (D)珍珠港事變 。 22. 請閱讀以下資料:「……本村自從進入『大東亞戰爭』以來,各方面已有了長足的進步, 我們已經從『公而忘私』進一步澈底了解『殉國』的大義。從這次的『總動員運動』看起 來,的確已經表現出萬眾一心的忠誠……。」 關於資料中提及的「大東亞戰爭」如下: (甲)以解放歐美在亞洲的殖民統治為口號,為南侵布局; (乙)以臺灣為戰爭總指揮中心,掠奪中國、東南亞等地資源,以支援日本海外戰爭; (丙)各國犧牲本國利益,成就以日本為中心的亞洲新秩序; (丁)與滿蒙、中國、俄國、美國結盟,促進世界和平; (戊)移民東南亞,以解決人口過剩的問題。 請問上列敘述那些為正確 ?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戊 (C)甲丙戊 (D)甲丁戊 。 23. 閱讀下附表所列資料,並回答問題。請問造成內地法幣對臺幣兌換率變動的主要原因是? (A)國際金價暴跌 (B)實施土地改革 (C)國共間的內戰 (D)政府播遷來臺。  24. 日 本 大 正 民 主 時 代,臺灣左派運動亦相 當 活 躍 , 以 下 人 物之中,何者主要在爭 取農民權益? (A)簡吉 (B)王敏川 (C)謝雪紅 (D)連溫卿。 25. 臺灣自治歌:「蓬萊美島真可愛,祖先基業在,田園阮開樹阮栽,勞苦代過代,著理解, 著理解,阮是開拓者,不是憨奴才,臺灣全島快自治,公事阮掌才應該。玉山崇高蓋扶桑 , 我們意氣揚,通身熱烈愛鄉血,豈怕強權旺,誰阻擋,誰阻擋,齊起倡自治,同聲直標榜 , 百般義務咱都盡,自治權利應當享。」 歌詞中出現「誰阻擋,誰阻擋,齊起倡自治」之句, 請問對當時自治訴求造成阻礙的法規為何? (A)匪徒刑罰令 (B)國家總動員法 (C)六三法 (D)治安警察法。 26. 日本統治臺灣初期,總督府認為男性留辮、女性纏足都為陋習,企圖禁止,但成效不彰。 然而一段時間後,臺灣人民卻開始剪辮、放足,成為風潮。殖民官員檢討,認為這股風潮 並非總督府的政策收效,而是受到其他因素影響。這位官員所指的因素最可能是? (A)辛亥革命推翻滿清政權  (B)威爾遜提倡的民族自決 (C)蔣中正推動新生活運動  (D)七七事變引發中日戰爭。 27. 臺灣曾有一段時期,政府要求人民在製作的木牌上,寫上本籍、姓名、戶長姓名、住址、 出生年月日等資料,並佩帶在身上,若在戰亂時死去,可以立刻辨別身分。請問這樣的情 況,可能出現在何時? (A) 1860 年代 (B) 1880 年代 (C) 1920 年代 (D) 1940 年代。 28. 「和內地相比,臺灣不失為一塊樂土,各方面的情形也都比內地好。臺胞的知識水準、守 法精神,儉樸耐勞為旅臺者所共見。」請問此段文字的撰寫者應該是? (A)清領末期來臺工作的外國商人   (B)日治時期奉派來臺的日本官員 (C)光復初期來臺工作的中國記者  (D) 1970 年代在臺就學的香港僑生。 29. 臺灣在威權統治時期,政府對社會各層面都扮演領導和監督的角色。但威權統治並非密不 透風,其間也有幾項有利於民主轉型的因素。這些有利的因素不包括哪一項? (A)定期舉行的選舉制度,使政治上的反對勢力有發展的空間 (B)出版講學等文化政策開放,有效潛移默化國民的民主意識 (C)中產階級和資本家隨經濟發展崛起,為政治轉型提供活力 (D)外省人長期掌權,反使省籍問題成為民主運動的動員基礎。 30. 馨馨同學參加校外教學,到中央研究院欣賞「臺灣十大旅人」的時空旅行特展,發現歷史 課本中曾經出現的人名──「楊肇嘉」(1892~1976 年)也在特展中。請問:馨馨同學 應該會看到哪一個與楊肇嘉相關的標題? (A)驅逐「西仔反」的民族英雄 (B)臺灣民主國的抗日義士 (C)爭取臺灣地方自治的鬥士 (D)二二八事件犧牲的本省人。 2

(3)

高一

(上) 3rd 歷史科試題

3 的 4

31. 「阿罩霧三少爺」林獻堂是霧峰林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日治時期為臺人爭取權 利的勇士。下列關於他的事蹟敘述中,請將錯誤項目選出? (A)曾加入「臺共黨」,以尋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B)倡導臺中中學校創立運動,爭取臺人教育之權 (C)參與臺灣地方自治聯盟,力爭臺人的選舉權 (D)發起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爭取臺人發言權。 32. 「2003 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跳舞時代》記錄某一個時期的臺灣,年輕男女隨著受到歐、 美及日本歌曲影響的流行歌節奏翩翩起舞,跳起華爾滋、探戈、狐步舞,追求他們嚮往的 『維新世界,自由戀愛』。」上文所敘述的最有可能是臺灣的哪一段時期? (A)1880 年代 (B)1900 年代 (C)1920 年代 (D)1940 年代。 33. 日治時期,臺灣的藝文活動受到殖民統治與西方文化的影響,有了一些不同於以往的發展 。 下列相關敘述中,請將錯誤項目選出 ? (A)張福興的「玲瓏會」是臺灣第一個管絃樂團 (B)《桃花泣血記》是臺灣第一首流行歌曲 (C)總督府改編「榮譽的軍伕」宣導皇民愛國思想 (D)臺灣共產黨組織「美臺團」以電影來宣傳社會主義。 34. 「他在學生時期即加入臺灣文化協會、臺灣民眾黨。1924 年,與同學襲擊派出所,被臺北 師範學校開除後,他奔赴中國投考黃埔軍校,並與在廣州的臺灣青年組織『臺灣革命青年 團』。七七事變後,他在浙江成立『臺灣義勇隊』,獲國民政府的承認。 」 請問上文敘述 的是臺灣哪一位歷史人物? (A)黃朝琴 (B)李友邦 (C)丘念台 (D)林獻堂。 35. 臺灣作家林海音被調任到北京報社工作時,為了躲開北京日本領事館的注意,也為避免別 人奇異的眼光,不敢自稱「臺灣人」。父親在世時,姐弟四人填寫父親祖籍「廣東蕉嶺」 , 父親過世後,就改為母親的祖籍「福建紹安」。臺灣同鄉之間就互以「番薯仔」相稱,因 為臺灣地形酷似一條番薯。請問文中所描述的情況最有可能會發生在日本統治的哪一個時 期? (A)非同化時期 (B)同化政策時期 (C)文官總督時期 (D)皇民化運動時期。 36. 呈上題,作家林海音所遭遇的處境,與下列哪一本小說的內容最貼近? (A)楊逵《送報伕》 (B)呂赫若《牛車》 C)賴和《一桿稱仔》(D)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 37. 資料一:「作家葉石濤說,他曾到小學當教員,朝會時校長總會訓話三十分鐘,內容是 「要 為天皇而死」,全體小學生立正不能動,然後不斷重複踏步走操場。」 資料二:「蔣渭水因治警事件兩次入獄,他說「入獄實在像入學」,將入獄當作積極進修 的機 會。他在獄中大量閱讀,出獄後的蔣渭水,已成為社會主義路線的支持者。」 資料三:「日本為了推廣臺灣蔗糖事業,要求農民栽種蔗苗,必須像軍隊般整齊,製糖社 派 出職員,教臺灣蔗農先將三寸長竹枝依序連接放在田裡,再依序拿起來,在遺留空位上依 次 插入蔗苗,如此反覆做完,放眼看去就是蔗苗排隊。」 此三段資料描述的是日治期間總督府治臺方針改變下,臺灣人的不同遭遇,請將其出現先 後順序排出? (A)一二三 (B)三一二 (C)二三一 (D)三二一。 38. 韓戰爆發後,美國對中華民國態度的改變,不包括哪項事例? (A)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圍堵共產勢力 (B)提供中華民國軍事與經濟援助 (C)派遣第七艦隊協防臺灣 (D)安排中華民國與日本簽訂《舊金山和約》。 39. 1992 年,因為主張臺獨而被迫流亡海外二十二年的前臺大政治系系主任返臺,在臺灣民眾 夾道歡迎的呼聲中,他發表返鄉感言:「十年生死兩茫茫,何況是二十八年!那夢裡不知 身是客的日子,如今回顧仍無怨無悔。」 請問這個人是? (A)雷震 (B)李萬居 (C)黃信介 (D)彭明敏。 40. 臺灣在威權統治時代,政治幾乎全都掌握在國民黨手中,只要是國民黨提名,大多會選上 , 直到□□事件後,臺灣地區「黨外」勢力有了迅速而廣大的發展,還因此帶動了整個桃、 竹、苗地區權力結構的轉變。請問□□事件是? (A)四六事件 (B)中壢事件 (C)美麗島事件 (D)三月學運。 41. 1972 年 2 月,美國總統尼克森與中共簽訂《上海公報》,到 2002 年 2 月,小布希總統 (George W. Bush)訪問中國,整整 30 年間,美國的國際外交策略擺盪於北京與臺北之 間。回顧這一段歷史,下列哪一敘述是正確的? (A)《上海公報》使美國將原來的「聯蘇制中」戰略轉變為「聯中制蘇」 (B)《上海公報》簽訂後的隔年,中華民國宣布退出聯合國 (C)《上海公報》簽訂後,美國並未立即停止對臺灣的經濟、軍事援助 (D) 小布希是第一位親訪中國大陸的美國總統。 42. 三月學運爆發後,李登輝總統承諾召開國是會議,並於會議中達成四大共識,其中不包括 哪一項 ? (A)成立任務型國大 (B)廢除《臨時條款》 (C)國會全面改選 (D)總統民 選。 43. 以下三則資料是美國政府與中國大陸的三份公報之部分內容。 資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利堅合眾國商定自1979 年 1 月 1 日起互相承認並建立外 交關 係。美利堅合眾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資料二:「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 的 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它重申它由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臺灣 問題的關心。」 資料三:「美國政府茲聲明其並不謀求執行一對臺銷售武器之長期政策,對臺灣武器銷售 在 質或量上均不會超過美「中」兩國建立外交關係後近年來(美對臺灣)所提供之 水準,美國意圖逐漸減少對臺灣之武器銷售。」 請問這三段資料出現的時間依序為 ? (A)一二三 (B)二三一 (C)三二一 (D)二一三。 44. 下表是1949 年兩岸分治以來的政策、行動或組織。請問表格中哪一個的配對是正確的? (A) 甲 (B)乙 (C)丙 (D)丁。 3 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甲 反攻大陸 解放臺灣 乙 三通四流 三不政策 丙 海協會 海基會 丁 反分裂國家法 防衛性公投

(4)

高一

(上) 3rd 歷史科試題

4 的 4

45. 根據附表,此段時期臺灣農業人口比率陸續降低,其原因為何? (A) 進 行 工 業化 (B) 日 本 政 府忽視農業發展 (C)地力枯竭,不利農業發展 (D)農民反抗運動頻仍,不利農業發展,致使農業人口比率降低。

二 、多選題:

(每題 2 分,共 10 分;答錯倒扣 5 分之 1)

46. 下列有關日治時期臺灣「皇民奉公運動」與「皇民化運動」的比較,何者正確? (A)前者以改變殖民地人民的認同,使其成為日本皇民為目標 (B)前者以假借殖民地人民也是皇民為口號,達成戰爭動員目標 (C)後者網羅臺灣社會各地菁英擔任幹部 (D)「皇民奉公運動」的推行晚於「皇民化運動」 (E)兩者皆為臺灣人帶來痛苦。 47. 1998 年,美國總統柯林頓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表「新三不政策」,下列哪些內容屬之? (A)不販售武器給臺灣 (B)不介入海峽兩岸的問題 (C)不支持臺獨 (D)不支持兩個中國 (E)不支持臺灣以國家為單位加入國際組織 。 48. 1937 年,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在臺灣的政策有何改變? (A)為了因應戰爭的需求,開始發展以「米、糖」為中心的農業 (B)為了尋求臺灣人的支持,開始採行同化政策,高談「一視同仁」、「內地延長主義」 (C)為了使臺灣成為南進的基地,開始發展煉鋁等軍需工業 (D)為了避免臺灣人的反抗,開始實行三段警備制 (E)為了補充人力的不足,開始徵調臺灣人到前線當軍伕 。 49. 就政府組織而言,陳儀擔任臺灣行政長官期間,他的職位具有哪些特質? (A)軍政分離 (B)合議政治 (C)行政專制 (D)軍政合一 (E)立法特權 。 50. 臺海兩岸歷史自1980 年代後期起至 1990 年代,為臺灣與美國斷交之後關係較為友好的 一個階段,推究其原因為何? (A)蘇聯及東歐共產政權的瓦解 (B)珍寶島事件的影響 (C)九一一事件的影響 (D)中共以武力鎮壓「六四民運」  (E)李登輝提出「特殊國與國關係」。 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民國 104 年開始,身障生考試歷史考科將依據 101 學年度實施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 綱要」之「歷史課程綱要」(簡稱「101 課綱」)命題

戶外考察活動 是歷史 科教師於課堂教學 以 外評估學生的常見方法。教師 在外 出之前應為學 生提供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 評 估準則。教師可以從以

中國 歷史 歷史 地理 生活與 社會.

常生活的課題,增加學生對中國歷史、中 華民族和文化,以及國家發展的興趣;整

約千年的時間 二十世紀初及以後 約百多年的時間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世史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史 文化史

每本主題冊會提供一些探討該冊主題內容的建議問題,列舉主題冊內容大綱及學生在

喇沙里、陳廷敬《日講四書解義》:「此一章書是孔門治心之實學也。為學

柏楊(郭定生,公元 1920—2008 年)在其名著《中國人史綱》中談到三國時代(公元 22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