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凱欣斯泰納思想在國小生活科技教學應用之個案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凱欣斯泰納思想在國小生活科技教學應用之個案研究"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凱欣斯泰納思想在國小生活科技

教學應用之個案研究

張玉山* 蕭佩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系

摘 要

本 研 究 在 國 小 科 技 教 學 設 計 中 , 融 入 凱 欣 斯 泰 納 的 工 作 實 學 思 想 , 希 望 能 提 升 教 學 效 果 。 本 研 究 以 台 北 市 一 所 國 小 的 一 個 四 年 級 班 級 為 對 象 , 進 行 為 期 四 週 的 教 學 實 驗 。 本 研 究 強 調 針 對 自 然 情 境 與 實 務 的 洞 察 , 主 要 以 參 與 式 觀 察 來 蒐 集 資 料 , 以 歸 納 分 析 法 作 為 主 要 分 析 方 法 , 並 以 持 續 比 較 法 及 三 角 檢 證 法 , 來 建 立 信 效 度 。 經 分 析 後 , 有 以 下 研 究 發 現:(1)學 生 皆 喜 愛製 作 氣 動 車,具高 度 的學 習 興 趣,代 表本 教 學活 動 符 合 凱氏 對 興 趣 原 則 的 主 張;(2)在 氣 動車 原 理方 面,學 生了 解 作 用 力與 反 作 用 力方 向 相 反、大 小 相 同 之 特 性,但 有 一 部 份 學 生 無 法 舉 出 生 活 中 的 應 用 實 例;(3)經 由 創意 技 法 的 教學, 學 生 大 多 可 以 運 用 多 種 的 色 塊 切 割 方 式 ( 如 線 條 、 幾 何 圖 形 等 ) 及 使 用 獨 特 的 選 色 技 巧 來 裝 飾 車 體,但 在 改 變 圖 案 外 形 的 表 現 上,仍 有 待 加 強;(4)學 生 能 逐 步進 行 各 加 工程 序 , 堅 持 到 完 成 作 品 , 符 合 凱 氏 培 育 公 民 性 格 的 主 張 , 學 生 在 面 臨 問 題 時 , 主 動 發 問 , 但 較 缺 乏 獨 力 解 決 問 題 之 能 力 。 本 研 究 根 據 上 述 研 究 發 現 , 針 對 國 小 科 技 教 學 的 活 動 主 題 、 教 學 內 容 、 教 學 策 略 等 方 面 , 提 出 建 議 。 關 鍵 詞 : 凱 欣 斯 泰 納 、 生 活 科 技 、 國 小 、 教 學

壹、前言

在 瞬 息 萬 變 的 社 會 , 新 興 科 技 不 斷 地 研 發 出 來 , 人 人 皆 需 提 升 自 身 的 科 技 素 養 , 以 跟 上 科 技 的 腳 步 , 而 不 致 被 社 會 淘 汰 。 國 小 教 育 是 個 體 從 家 庭 邁 入 社 會 的 第 一 步,是 奠 定 學 習 的 根 基。在 國 小 階 段, 即 需 培 養 學 童 的 科 技 素 養 , 加 強 實 作 能 力 * 為本 文 通 訊 作者 並 從 中 培 養 問 題 解 決 能 力 , 發 揮 科 技 教 育 的 功 能 ( 張 玉 山 ,2008) 。德 國 的 教 育家 凱 欣 斯 泰 納(GM Kerschensteiner, 1854~ 1932) 認 為 經 驗 與 實 際 的 操 作 技 能 , 須 透 過 自 身 勞 作 活 動 來 獲 得( 周 鴻 騰,2007)。 因 此,可 以 在 國 小 科 技 教 育(生 活 科 技 課程) 中 , 加 強 實 作 課 程 的 實 施 , 讓 學 生 從 中 獲 得 實 際 體 驗 的 學 習 歷 程 。 此 外 , 並 可 施 以 設 計 過 程 為 主 (process-based) 的 課 程 模 式 , 讓 學 生 思 考 及 培 養 創 造 科 技 的 方 法 ,

(2)

加 強 設 計 與 問 題 解 決 之 能 力 ( 戈 立 , 2005)。 因 此 , 本 研 究 以 國 小 科 技 教 育 出 發 , 融 合 凱 欣 斯 泰 納 的 教 育 思 想 , 加 入 創 意 設 計 的 課 程 元 素 , 發 展 教 學 活 動 並 實 施 教 學 , 以 探 討 學 童 的 學 習 表 現 與 成 效 。

貳、文獻探討

一、國小科技教育的內涵

美 國 與 英 國 的 科 技 教 育 是 當 前 較 常 為 學 者 專 家 所 探 討 的 對 象 。 國 際 科 技 教 育 學 會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 2005) (現 更 名 為 國 際 科 技 與 工 程 教 育 學 會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Education Association, ITEEA) 指 出 科 技 教 育 旨 在 發 展 學 童 對 科 技 的 觀 念 與 知 識 、 動 作 技 能 、 以 及 對 科 技 相 關 事 物 的 理 性 態 度 。 從 幼 稚 園 開 始 , 科 技 教 育 應 針 對 學 童 需 求 與 特 性 , 提 供 主 動 學 習 , 讓 學 童 將 科 技 知 識 及 他 科 所 學 , 應 用 在 設 計 活 動 ( 繪 圖 、 規 劃 、 設 計 、 問 題 解 決 、 建 造 、 測 試 、 與 改 良 方 案 ) 上 面 。 設 計 的 對 象 可 以 是 產 品 、 系 統 、 或 環 境 。 主 題 與 單 元 式 的 課 程 設 計 , 也 能 達 到 整 合 各 科 學 習 的 效 果 。

全 美 科 技 教 育 方 案(Technology for All American Project, TfAAp)指 出 , 科 技 素 養 的 能 力 標 準 (Standards for Technological Literacy, STL)分 五類 共 20 項 次,包 括 科技 本 質(the nature of technology)( 瞭 解 科 技 範 疇、概 念、特 性 等)、科 技 與 社會(technology and society)(瞭 解 科 技 對 社 會 、 文 化 、 經

濟、 環 境 的 交 互 影 響)、設 計(design)(瞭 解 設 計、工 程 設 計、與 問 題 解 決 程 序)、科 技 世 界 的 能 力 (abilities for a technological world)(應 用 設 計 的 程 序 、 使 用 、 維 護 與 評 鑑 科 技)、設 計 世界(the designed world) (瞭 解 與 選 用 醫 療 、 生 物 、 動 力 能 源 、 資 訊 傳 播 、 運 輸 、 製 造 、 及 營 建 等 科 技)(ITEA, 2007)。 對 國 小 學 童 來 說 , 在 身 心 成 長 及 發 展 任 務 等 前 提 下 , 會 有 不 同 的 科 技 學 習 特 性 (ITEA, 2007): (一) 一 、二 年 級 學 童注 意 力 難 持久 , 易 疲 累 , 故 需 大 量 與 多 樣 的 活 動 。 (二) 一 、二 年 級 學 童充 滿 好 奇 與活 力 , 適 於 合 作 學 習 , 並 讓 其 發 揮 想 像 力 。 (三) 一 、二 年 級 學 童手 部 與 手 指靈 巧 度 欠 佳 , 不 宜 做 精 緻 性 的 操 作 。 (四) 應 發展 其 好 奇 與創 新 思 考 ,一 年 級 學 童 可 探 索 及 使 用 簡 單 機 械(輪 軸 、 斜 面、齒 輪、皮 帶、凸 輪 等)的玩 具 或 教 具 , 稍 長 即 可 用 來 拆 解 及 建 構 一 些 簡 單 載 具 或 玩 具 。 到 二 年 級 時 , 即 可 利 用 可 回 收 材 料 、 刀 剪 及 鋸 子 , 來 設 計 與 製 作 原 創 性 的 載 具 。 在 設 計 方 面 的 學 習 , 以 素 描 的 方 式 , 來 表 達 外 形 、 功 能 與 名 稱 。 (五) 3-5 年 級 學 童 個 別 性 與 群 性 同 步 發 展 , 手 眼 協 調 與 專 注 力 也 有 一 定 的 成 熟 度 。 可 從 事 設 計 與 問 題 解 決 的 活 動 。 (六) 3-5 年 級 學 童 漸 能 理 解 抽 象 概 念 , 並 發 展 類 推 能 力 , 因 此 可 以 教 予 評 鑑 設

(3)

計 與 評 鑑 方 案 的 能 力 。 (七) 3-5 年 級 學 童 可 提 供 較 完 整 的 設 計 活 動 或 問 題 解 決 活 動 , 包 括 設 計 、 製 作 、 評 鑑 、 發 表 等 歷 程 。 例 如 載 具 設 計 可 結 合 電 腦 控 制 的 裝 置 , 外 加 光 線 、 聲 音 、 動 作 等 感 測 裝 置 。 一 般 產 品 設 計 也 可 以 加 上 電 、 磁 、 馬 達 等 裝 置 。 在 機 構 應 用 方 面 , 也 可 鼓 勵 更 多 簡 單 機 械 的 結 合 。 (八) 3-5 年 級 學 童 的 設 計 與 發 表 活 動 , 應 結 合 電 腦 與 網 路 的 應 用 。 而 在 英 國 的 國 定 課 程 中 , 國 小 包 括 第 一 關 鍵 階 段 (key stage 1) 為 5-7 歲 (約 為 1-2 年 級)共 兩 年,以 及 第 二關 鍵 階 段(key stage 2) 為 8-11 歲(約 3-6 年 級 )共 四年 (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 2004)。在每 個 關鍵 階 段 均 定有 特 定 的 知識 內 容 , 以 因 應 發 想 、 規 劃 、 製 造 、 評 估 等 設 計 步 驟 所 需 。 第 一 關 鍵 階 段 的 重 點 如 下 : (一) 發 展、 規 劃 與 傳達 構 想 : 繪圖 、 材 料 成 形 或 組 裝 零 件 、 討 論 下 一 步 驟 、 以 繪 圖 或 模 型 來 發 表 構 想 。 (二) 以 工具、設 備、材 料、零 件 (元 件 )等 , 製 作 優 質 的 作 品 : 選 用 材 料 工 具 與 技 術 、 測 量 畫 線 裁 切 與 成 形 、 組 裝 與 接 合 、 美 化 與 裝 飾 。 (三) 評 估 程 序 與 產 品 : 討 論 構 想 的 優 缺 點 、 討 論 作 品 的 改 進 方 法 。 (四 ) 瞭 解 材 料 與 零 件 : 材 料 的 加 工 特 性 、 零 件 的 其 他 應 用 方 法 。 (五) 學 習廣 度 : 對 許多 類 似 產 品進 行 探 究 與 評 價 ; 實 作 技 能 與 製 程 的 學 習 ; 利 用 多 樣 性 材 料 來 設 計 與 製 作 。 第 二 關 鍵 階 段 的 重 點 如 下 : (一) 發 展、 規 劃 與 傳達 構 想 : 廣泛 蒐 集 產 品 機 能 相 關 資 料 、 產 生 行 動 規 劃 、 以 各 種 方 法 傳 達 設 計 構 想 的 外 觀 與 機 能 。 (二) 以 工具、設 備、材 料、零 件 (元 件 )等 , 製 作 優 質 的 作 品 : 選 用 適 當 的 材 料 機 具 與 製 程 技 術 、 正 確 地 測 量 畫 線 裁 切 與 成 形 、 組 裝 與 接 合 、 利 用 電 腦 設 備 進 行 產 品 美 化 。 (三) 評 估程 序 與 產 品:分析、確 認、測試 、 評 鑑 產 品 改 良 的 方 法 。 (四) 瞭 解材 料 與 零 件: 瞭 解 材 料特 性 與 加 工 方 法 的 關 係、瞭 解 其 他 裝 置(如 電 腦) 對 移 動 機 構 的 控 制 效 果 、 瞭 解 加 入 電 路 裝 置 的 效 果 。 (五) 學 習廣 度 : 基 於產 品 機 能 與使 用 者 觀 點 , 對 許 多 類 似 產 品 進 行 探 究 與 評 價 ; 實 作 技 能 與 製 程 的 學 習 ; 利 用 多 樣 性 材 料 來 設 計 與 製 作 , 包 括 電 路 零 件 、 機 械 零 件 、 食 物 、 模 組 材 料 、 彈 性 與 剛 性 薄 片 材 料 及 紡 織 材 料 等 ( 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 2004)。 從 美 英 兩 國 的 國 定 小 學 科 技 課 程 標 準 或 能 力 標 準 中 可 以 發 現 : (一) 以 問題 解 決 模 式或 設 計 模 式, 作 為 思 維 訓 練 的 主 軸。Foster(1997)也 指 出 , 國 小 科 技 教 育 的 內 容 面(content)要 教 導 科 技 知 識 , 以 符 合 科 技 素 養 標 準

(4)

(Standards for Technological Literacy) (ITEA, 2005) , 而 在 程 序 面 (process) 是 以 設 計 與 問 題 解 決 為 主(Engstrom, 2005)。 ( 二 ) 內 容 以 螺 旋 發 展 概 念 , 逐 次 加 廣 加 深 。 例 如 在 科 技 資 源 的 內 容 方 面 , 一 年 級 以 工 具 及 材 料 為 主 , 到 三 年 級 就 加 入 製 程 ; 而 在 科 技 資 源 的 層 級 方 面 , 一 年 級 著 重 在 認 識 , 二 三 年 級 重 在 應 用 , 到 五 六 年 級 就 必 須 有 規 劃 的 能 力 。 (三) 工 程設 計 與 工 程原 理 為 知 識主 體 : 材 料 與 工 具 是 完 成 學 習 的 輔 助 , 工 程 設 計 與 工 程 原 理 才 是 真 正 要 教 導 學 童 的 內 涵 , 例 如 簡 單 機 械 的 原 理 與 應 用 、 機 構 的 原 理 及 控 制 、 電 路 裝 置 的 原 理 與 應 用 等 。 台 灣 國 小 階 段 的 科 技 教 育 , 重 視 自 然 與 生 活 科 技 的 核 心 及 基 本 能 力 的 教 授 , 包 含 過 程 技 能 、 科 學 與 技 術 認 知 、 科 學 與 技 術 本 質 、 科 技 的 發 展 ( 三 年 級 起 ) 、 科 學 態 度 、 思 考 智 能 、 科 學 應 用 及 設 計 與 製 作 ( 五 年 級 起 ) ; 在 科 技 於 生 活 中 的 應 用 及 專 業 學 科 知 能 則 待 中 學 後 才 開 始 讓 學 生 學 習 ( 教 育 部 , 2008) 。 國 中 科 技 教 育 是 從 工 藝 教 育 演 變 而 來 , 而 勞 作 教 育 則 可 視 為 國 小 科 技 教 育 的 前 身 ( 張 玉 山 , 2008) 。 勞 作 教 育 重 視 學 生 的 認 知 學 習 、 生 理 成 長 、 經 濟 生 活 、 製 程 觀 念 的 學 習 、 美 感 設 計 及 人 格 教 育 等 , 與 國 中 階 段 在 科 技 教 育 的 理 論 及 實 務 推 動 上 有 很 大 的 差 異 。 相 較 於 英 美 兩 國 , 台 灣 國 小 較 早 讓 學 生 接 觸 及 了 解 科 技 知 能 , 直 到 較 高 的 學 習 階 段 再 讓 學 生 充 實 科 技 應 用 的 實 作 能 力 。 然 而 , 在 Thomson (2004) 的 研 究 中 卻 發 現 , 美 國 專 家 學 者 認 為 國 小 科 技 教 育 應 該 加 強 實 作 活 動 的 安 排 , 在 科 技 認 識 與 瞭 解 方 面 則 不 必 太 過 強 調 。 此 外 , 在 科 技 實 作 活 動 中 應 發 揮 國 小 科 技 教 育 的 功 能 , 發 展 學 生 的 智 力 、 強 化 其 他 科 目 的 學 習 、 發 展 其 問 題 解 決 策 略 、 獲 致 真 實 事 物 的 學 習 、 發 展 動 手 實 作 能 力 、 提 供 正 面 與 支 持 性 的 學 習 氣 氛 ( 張 玉 山 , 2008) 。 可 見 , 台 灣 國 小 科 技 教 育 應 加 強 實 作 課 程 , 讓 學 生 得 以 在 實 作 活 動 中 引 發 思 考 , 並 習 得 真 實 、 直 接 的 學 習 經 驗 。

二、凱欣斯泰納的教育觀點

凱 欣 斯 泰 納 為 二 十 世 紀 初 德 國 的 教 育 學 者 , 主 張 教 育 的 目 標 在 於 「 造 就 公 民 」,即 成 就 一 個 符 合 國 家 及 時 代 需 要 的 公 民 ( 詹 棟 樑 ,2001 ; InWEnt – Capacity Building International Germany, 2003; Internet FAQ Archives, 2009)。訓 練 個體 使 其 成 為獨 立 的 、 自 由 的 、 道 德 的 人 格 , 並 且 要 有 高 度 的「 責 任 感 」(Verantwortlichkeitsg)與「 義 務 感 」(Pflichtsgefuhle)( 趙 素 娟,1999)。 凱 氏 的 教 育 思 想 講 求 實 事 求 是 的 態 度 , 可 分 為 教 育 的 本 質 觀 與 教 育 的 方 法 論 兩 部 分。前 者 重 視 精 神 的 價 值( 文 化 價 值 ) 養 成 自 律 、 道 德 、 自 由 的 人 格 , 認 為 教 育 是 心 智 的 磨 練 與 陶 冶 ( 趙 素 娟 ,1999 ;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 n.d.);

(5)

教 育 的 方 法 論 則 認 為 教 育 除 需 顧 慮 兒 童 的 興 趣 , 該 精 神 發 展 的 階 段 亦 不 可 忽 視 ( 黃 瓊 儀,2002)。隨著 成 長 階 段的 不 同,學生 會 呈 現 不 同 的 特 徵 , 必 須 針 對 各 階 段 之 學 童 實 施 最 適 合 的 教 學 。 凱 氏 身 為 「 德 國 職 業 教 育 之 父 」, 認 為 知 識 可 由 聽 講 獲 得 , 技 能 藉 由 練 習 獲 得 , 而 經 驗 與 實 際 的 操 作 技 能 得 由 自 身 勞 作 活 動 來 獲 得 。 凱 氏 瞭 解 體 驗 學 習 的 重 要 性 , 因 此 積 極 推 動 勞 動 教 育 、 創 建 工 作 學 校 ( The School of the Future: a work-school)在 其工 作 教 學法 中,提 出了 「 觀 察 、 綜 合 、 分 析 、 驗 證 」 四 階 段 的 工 作 原 理 ( InWEnt – Capacity Building International Germany, 2003),以 培 養 學 生 實 際 操 作 的 技 能 與 經 驗 , 強 調 手 、 腦 、 心 並 用 , 特 別 重 視 勞 動 教 育 與 手 工 ( 勞 作 ) 教 育(Wilhelm, 1969)。 在 凱 氏 的 工 作 學 校 , 除 了 操 作 技 術 的 訓 練 , 他 更 重 視 學 生 是 否 在 工 作 中 培 養 獨 立 與 主 動 的 知 識 追 求 能 力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 n.d.)。因 此 , 其 工 作 學 校 包 含 五 個 基 本 原 則 : 自 發 性 、 充 滿 吸 引 力 、 行 動 自 由 自 主 、 意 識 的 發 展 、 以 及 自 我 控 制 的 可 能 性 (InWEnt – Capacity Building International Germany, 2003)。 另 外 , 由 於 凱 氏 認 為 學 生 的 來 源 與 天 賦 各 有 所 異( 謝 斐 敦,2003),因 此,實 施 勞 作教 育 應 視 學 生 特 質 , 適 時 調 整 , 並 握 以 下 幾 點 原 則(Kerschensteiner, 1965; Wilhelm, 1969): (一) 每 種學 校 必 須 要有 自 己 的 教育 財 , 有 自 己 的 一 套 教 育 目 標 。 (二) 國 民學 校 有 其 自己 高 尚 的 任務 , 亦 即 直 接 服 膺 生 活 的 任 務 。 (三) 國 民 學 校 應 提 供 學 生 快 樂 的 學 習 環 境 , 讓 學 生 抱 著 愉 悅 的 心 情 學 習 , 才 能 提 升 學 習 成 效 。 (四) 瞭 國小 除 尊 重 學生 的 興 趣 ,應 以 實 務 課 程 為 主 。 (五) 實 務課 程 符 合 學生 心 靈 的 基本 結 構 。 凱 氏 對 勞 作 教 育 的 觀 點 , 包 含 實 用 知 識 、 考 量 學 生 發 展 並 以 學 生 興 趣 為 出 發 點 的 教 學 原 則 、 體 驗 學 習 的 觀 點 與 模 式 、 以 及 知 識 、 技 術 與 情 意 三 領 域 並 重 的 教 育 觀 點 皆 可 拓 展 至 國 小 的 科 技 教 學 上 , 作 為 日 後 教 學 之 參 考 依 據 。

三、創意設計導向的科技教學

各 國 科 技 教 育 所 重 視 的 內 容 有 所 不 同 , 美 國 以 問 題 解 決 (problem solving) 為 主 , 英 國 則 以 設 計 (design) 為 主 體 , 強 調 製 作 、 作 品 完 整 、 與 手 工 精 緻(The Design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 2007) 。 英 國 設 計 與 科 技 (Design and Technology, D&T)課 程 強 調 手 腦 並 用 , 以 加 強 學 生 問 題 解 決 能 力 和 設 計 能 力 的 培 養 ( 李 隆 盛,1998)。希 望 學 生 以 創 意 設 計 的 角 度 來 解 決 問 題 , 注 重 學 生 實 際 動 手 的 經 驗 及 與 日 常 生 活 結 合 的 活 動 , 透 過 以 設 計 為 主 的 教 學 方 式 , 讓 學 生 得 以 運 用 現 代 科 技 及 問 題 解 決 之 能 力 。 設 計 導 向 的 科 技 教 育 , 以 設 計 與 製 作 為 課 程 目 標( 張 永 宗、魏 炎 順,2004)。旨 在 培 養 學 生 學 科 知 識 、 製 作 技 能 、 設 計 方

(6)

法、品 質 保 證 和 安 全 觀 念 等 能 力( 曾 國 鴻、 莊 淑 如、惠 志 堅,1997)。使學 生 在 設 計與 製 作 產 品 時 , 具 備 對 材 料 、 機 械 、 產 品 供 需 的 基 本 認 知 。 例 如 Foster (1992) 所 規 劃 的 創 意 設 計 課 程 , 包 括 探 索 、 操 作 、 建 立 樣 板 、 執 行 、 及 評 價 等 五 大 創 作 歷 程(creative process)。在 此 歷程 下,最 常被 用 在 設 計與 製 作 領 域 的 創 思 方 法 為 取 代、組 合、調 變、 放 大 、 縮 小 、 除 去 、 以 及 重 排 等 七 種 (Barnes,1993;張 玉山,2000、2001)。而 在 視 覺 創 作 上 , 設 計 圖 樣 或 形 體 則 以 構 成 或 表 現 具 有 重 覆 、 平 衡 、 統 一 、 對 稱 、 律 動 、 比 例 、 秩 序 、 對 比 、 漸 變 、 調 和 等 美 的 形 式 原 理 (Anandasivam, 2005 ; 朱 旭 建 ,1999; 林 品章 ,1990)。 本 研 究 根 據 教 學 單 元 之 需 求 , 以 及 學 生 的 認 知 發 展 , 經 與 國 小 資 深 教 師 討 論 後 , 決 定 教 授 取 代 、 組 合 、 放 大 、 除 去 等 四 種 創 思 方 法 ; 視 覺 設 計 在 色 塊 切 割 採 用 重 覆 、 平 衡 、 律 動 、 比 例 及 秩 序 五 種 形 式 原 理 ; 在 選 色 技 巧 方 面 , 主 要 教 授 對 比 色 的 使 用 , 作 為 學 生 從 事 創 意 設 計 的 基 礎 。

參、教學活動設計

一、單元名稱

氣 動 車

二、教學對象

國 小 四 年 級 學 生,共 計 33 位。該 班 的 班 級 氣 氛 活 潑 , 導 師 具 十 年 的 教 學 年 資 。

三、教學時間

四 週 , 前 三 週 兩 節 , 第 四 周 一 節 , 每 節 40 分 鐘 , 共 280 分 鐘 。

四、教學地點

一 般 教 室

五、單元目標

本 單 元 結 合 科 技 實 作 、 凱 式 教 育 觀 點 (實 用 、 興 趣 、 體 驗 、 三 領 域 並 重 )、 及 創 意 設 計 (創 思 法 、 設 計 原 理 ), 以 氣 動 車 設 計 與 製 作 為 活 動 主 題 , 進 行 教 學 , 教 學 目 標 如 下 : (一 ) 以 製 作 氣 動 車 來 引 發 學 生 學 習 興 趣 。 (二 ) 藉 由 氣 動 車 製 作 , 進 而 了 解 作 用 力 與 反 作 用 力 之 基 本 原 理 。 (三 ) 透 過 圖 案 彩 繪 , 瞭 解 基 本 的 色 彩 概 念 。 (四 ) 透 過 材 料 切 割 、 接 合 等 加 工 程 序 , 認 識 材 料 屬 性 及 熟 悉 簡 單 工 具 的 使 用 。 (五 ) 製 作 作 品 的 過 程 中 , 培 養 學 生 耐 心 、 負 責 的 工 作 態 度 。

六、教學工具及材料

本 活 動 所 需 材 料 與 工 具 如 表 1。

七、評量方法

( 一 ) 學 習 單 :20% ( 二 )造 型 設 計:40%( 老 師 選 7 位 優 秀 作 品 , 學 生 再 票 選 前 3 名-每 人 2 票 ) ( 三 ) 距 離 競 賽 :40% ( 超 過 200 cm 即 有 70 分 , 每超 過 50 cm 加 5 分 )

(7)

八、教學程序

本 活 動 主 要 教 學 流 程 及 實 作 步 驟 如 表 2 及 表 3 所 示。 表 2、 教 學流 程 週 次 時 間 教 師 活 動 學 童 活 動 教 具 與 設 備 1 5 引 起 動 機 : 教 師 展 示 氣 動 車 成 品 , 告 知 學 習 目 標 及 競 賽 內 容 。 專 心 聽 講 氣 動 車 成 品 15 教 師 以 生 活 實 例 講 解 作 用 力 與 反 作 用 力 的 概 念 。 表 達 想 法,並 回 答 問 題 電 腦、投 影 機、PPT 檔 案、氣 球 10 教 師講 解 製 作 程序 。 專 心 聽 講 電 腦 、 投 影 機 、PPT 檔 案 50 教 師 發 材 料 、 分 述 各 步 驟 製 作 方 法 , 並 協 助 學 生 製 作 車 體 。 專 心 聽 講、學 生 製 作 電 腦、投 影 機、PPT 檔 案、大 吸 管 、 衛 生 筷 、 圓 木 、 剪 刀 、 電 工 膠 布、白 膠、木 板、保 麗 龍 膠 、 剪 刀 表 1、 教 學 工 具 及 材 料 所 需 工 具 所 需 材 料 品 名 規 格 數 量 品 名 規 格 數 量 電 工 膠 布 寬 2 cm 1 卷 木 板 10 ×7 cm 1 片 透 明 膠 帶 寬 >1 cm 1 卷 大 吸 管 1 × 20.5 cm 3 根 剪 刀 1 把 衛 生 筷 0.6 × 10 cm 2 支 美 工 刀 1 支 圓 木 直 徑 約2.5 cm 4 個 保 麗 龍 膠 1 瓶 保 麗 龍 4 × 2 × 3 cm 1 個 白 膠 1 瓶 臘 腸 狀 汽 球 11 X 2 cm 1 個 泡 棉 7 × 4 cm 1 片 西 卡 紙 (印 有 7 種 圖 案) 1 張 彩 色 筆 依 個 人 所 需 砂 紙 300# 1 張

(8)

2 10 教 師示 範 裝 設 氣球 的 方 法 。 專 心聽 講 電 腦 、 投 影 機 、PPT 檔 案 30 教 師 發 材 料 , 並 協 助 學 生 完 成 氣 動 車 。 學 生 製 作 氣 動 車 體 、 保 麗 龍 、 美 工 刀 、 氣 球、吸 管、保 麗 龍 膠、電 工 膠 布 10 氣 動車 測 試 。 學 生 進 行 測 試 氣 動 車 15 介 紹 創 意 技 法 ( 簡 化. 增 加 . 減 去.放大 .縮 小)及 上 色 技巧 學 生 表 達 想 法 電 腦、投 影 機、PPT 檔 案、海 報 15 教 師 指 導 學 生 決 定 創 作 主 題 、 改 變 圖 案 形 狀 、 色 塊 切 割 決 定 主 題 、 構 圖 西 卡 紙(印 有 圖 案) 3 40 教 師協 助 學 生 完成 色 塊 上 色 圖 案上 色 西 卡 紙(印 有 圖 案)、 彩 色 筆 40 教 導 學 生 將 裝 飾 紙 卡 與 車 體 組 合 作 品 組 合 西 卡 紙、氣 動 車、剪 刀、泡 棉、 透 明 膠 帶 4 10 作 品分 享 與 欣 賞 作 品 展 示 及 欣 賞,進 行 票 選 25 氣 動車 距 離 競 賽 學 生 參 與 比 賽 計 分 表 5 教 師 講 評 與 頒 獎 專 心 聆 聽 及 受 獎 小 禮 物 表 3、 實 作步 驟 順 序 步 驟 圖 片 1 車 體 製 作 2 架 設 氣 球 3 裝 飾 車 體

(9)

肆 、 教 學 觀 察 與 討 論 本 研 究 選 取 台 北 市 一 所 國 小 四 年 級 一 個 班 級 共 33 位學 童 作 為 教學 實 驗 的 對 象 , 以 參 與 式 觀 察 , 深 入 瞭 解 學 童 在 活 動 過 程 與 結 果 的 表 現 。 本 研 究 研 究 者 即 教 學 者 與 觀 察 者 , 為 避 免 單 一 觀 察 者 主 觀 偏 誤 產 生 , 除 了 請 該 班 教 師 於 課 後 給 予 立 即 回 饋 , 並 佐 以 教 學 內 容 記 錄 、 研 究 者 觀 察 記 錄 、 作 品 表 現 、 教 學 活 動 觀 察 紀 錄 表 、 活 動 與 作 品 照 片 等 資 料 內 容 。 本 研 究 的 資 料 將 編 碼 、 分 類 後 , 再 以 歸 納 分 析 法 將 資 料 歸 納 成 集 體 的 證 據 , 並 以 持 續 比 較 法 進 行 資 料 的 檢 核 , 發 掘 是 否 有 反 面 例 證 與 資 料 , 確 認 研 究 發 現 的 可 信 度(Maxwell,1996;胡幼慧,2003),紀錄詮 釋結果。以下將資料分析結果,摘 述如下 : 一 、 學 生 喜 愛 氣 動 車 教 學 單 元,不 僅 於 課 堂 中 認 真 製 作,課 餘 之 暇,亦 會 討 論 氣 動 車 製 作 程 序、設 計 理 念 及 測 試 狀 況 。 此 結 果 說 明 本 活 動 符 合 凱 氏 主 張 , 教 學 活 動 應 以 學 生 興 趣 為 出 發 點 。「 興 趣 」 是 動 機 的 重 要 元 素 , 能 激 發 學 生 學 習,使 學 習 效 果 事 半 功 倍 (吳 瑞士 ,2008)。 本 研 究 對 象喜 愛 氣 動 車 製 作 單 元,對 於 課 程 中 教 授 相 關 的 科 學 原 理、創 意 設 計 概 念 也 將 更 有 深 度 學 習 的 可 能 性 。 二 、 對 作 用 力 與 反 作 用 力 大 小 相 同、方 向 相 反 的 特 性 已 具 基 本 概 念,但 無 法 完 全 正 確 的 舉 出 生 活 中 跟 作 用 力 與 反 作 用 力 的 相 關 實 例,不 過,學 生 卻 能 藉 由 生 活 應 用 之 圖 片 分 析 作 用 力 與 反 作 用 力 的 特 性。學 生 在 九 年 級 的 自 然 與 生 活 科 技 領 域 才 涉 略 作 用 力 與 反 作 用 力 的 基 本 概 念 ( 教 育 部 , 2008), 對 於 國 小 四 年 級 的 小 朋 友 而 言,能 夠 理 解 部 分 特 性,並 具 備 基 本 概 念 實 屬 不 易。本 研 究 對 象 對 力 學 尚 無 相 關 學 習 背 景,故 在 生 活 實 例 的 列 舉 上 較 為 困 難,日 後 課 程 安 排,教 師 可 提 出 更 豐 富 、 更 多 元 的 生 活 實 例 , 讓 學 生 進 行 辨 別 及 分 析 。 三 、 本 研 究 對 象 皆 能 回 答 色 相 環 的 相 關 問 題,正 確 區 分 類 似 色 與 對 比 色,並 將 相 關 概 念 應 用 於 氣 動 車 的 彩 繪 上。在 使 用 現 行 教 科 書 之 前,課 程 綱 要 將「 色 相 環 的 概 念 」編 於 三 年 級 學 習 階 段 ,「 類 似 色 、 對 比 色 及 混 色 練 習 」則 編 於 四 年 級 學 習 階 段;但 現 行 教 科 書 卻 將 色 相 環、色 彩 原 理 的 課 程 移 至 高 年 級 課 程( 曾 啟 雄、李 鑄 恆 與 羅 光 志 ,2006)。 因 此 , 本 研 究 對 象 尚 無 色 相 環 的 學 習 經 驗,並 概 略 知 道 色 彩 分 為 暖 色 系 及 冷 色 系。但 因 於 舊 版 教 科 書 中,原 來 色 相 環 及 色 彩 原 理 為 四 年 級 所 學 內 容,故 依 學 生 發 展 及 理 解 力 本 課 程 內 容 的 難 易 度 是 適 切 的,經 科 技 實 作 的 教 學 過 程,發 現 學 生 可 輕 鬆 習 得 相 關 概 念 。 四 、 裝 飾 氣 動 車 包 含 圖 形 改 變、色 塊 切 割 及 選 色 技 巧 三 方 面,各 種 方 式 的 人 數 累 計 如 表 4。 學生 大 多 能 運用 不 同 的 創 思 方 法 來 改 變 圖 形,其 中 以 組 合 的 方 式 最 常 見;色 塊 切 割 方 面,平 衡 及

(10)

秩 序 為 本 次 教 課 的 重 點,故 有 較 多 學 生 採 用 這 些 形 式 原 理,而 重 複、律 動 及 比 例 為 本 班 曾 上 過 的 課 程,仍 有 數 位 學 生 採 用 這 些 方 式 ; 在 選 色 技 巧 上 , 本 教 學 單 元 加 強 對 比 色 的 使 用 , 大 多 數 學 生 大 膽 採 用 對 比 的 方 式 來 上 色,甚 至 使 用 重 複 的 對 比 色 來 突 顯 作 品,效 果 相 當 好。學 生 作 品 實 例 如 圖 一 至 圖 四 。 表 4、圖 形 改 變 方 法 之人 數 統 計 圖 形 改 變 創 思 方 法 組 合 除 去 放 大 取 代 沒 改 變 合 計 人 數 18 (54%) 2 (3%) 5 (15%) 4 (12%) 4 (12%) 33 (100%) 色 塊 切 割 形 式 原 理 重 覆 平 衡 律 動 比 例 秩 序 合 計 人 數 7 (21%) 10 (30%) 4 (12%) 4 (12%) 8 (24%) 33 (100%) 選 色 技 巧 形 式 原 理 對 比 相 似 漸 變 統 一 重 覆 合 計 人 數 19 (57%) 4 (12%) 3 (9%) 1 (3%) 6 (18%) 33 (100%) 圖 一 、 學 生 作 品 (牛 ) 圖 二 、 學 生 作 品 (鯨 魚 ) 圖 三 、 學 生 作 品 (羊 ) 圖 四 、 學 生 作 品 (魚 ) 根 據 教 育 部(2008)於 藝 術與 人 文 領 域 課 程 綱 要 中 說 明,中 年 級 學 生 即 能 表 現 具 有 思 考 性 、 計 畫 性 的 造 形 表 現 , 並 能 選 擇 適 切 的 媒 材 與 處 理 技 法,如:排 列、組 合、 重 疊 等。本 研 究 對 象 適 逢 該 學 習 階 段,故 在 造 型 表 現 及 技 法 使 用 上 皆 能 得 心 應 手。但 在

(11)

圖 形 改 變 上,只 有 一 位 學 生 完 全 改 變 圖 案 的 外 型,其 他 學 生 只 做 微 幅 的 改 變,根 據 美 國 與 日 本 的 創 造 力 研 究 指 出,國 小 二 年 級 與 五 年 級 會 分 別 出 現 創 造 力 高 峰 ( 劉 冠 妏 、 謝 建 全 , 2009), 學 童 的 創 意 表 現 力 是 可 以 期 待 的。因 此,以 後 的 教 學 重 點,可 以 引 導 學 童 在 主 題 與 圖 形 變 化 上,做 更 大 幅 度 的 創 新 。 五 、 學 生 能 逐 步 完 成 加 工 程 序,以 完 成 作 品,但 當 面 臨 問 題 時,較 依 賴 教 師 的 指 導,缺 乏 獨 立 思 考 的 能 力。中 低 年 級 的 實 作 課 程 多 以 正 確 及 熟 練 工 具 操 作 為 主,直 到 高 年 級 才 融 合 設 計 與 製 作 程 序,開 始 培 養 問 題 解 決 之 能 力 ( 教 育 部 ,2008)。 本 研 究 對 象 為 中 年 級 學 生 , 雖 學 童 致 力 於 活 動 過 程 , 並 嘗 試 與 同 學 討 論 共 同 排 除 問 題,但 礙 於 經 驗 不 足,以 致 成 效 不 彰。誠 如 凱 氏 的 主 張,逐 步 透 過 實 作 活 動,培 養 學 童 的 責 任 感 與 義 務 感,更 是 教 學 的 重 點。因 此,學 校 應 增 加 實 作 活 動 的 安 排 , 對 於 少 數 達 成 度 不 足 的 學 童,應 採 多 予 協 助,並 予 逐 步 要 求 的 方 式 , 達 成 精 神 教 育 的 目 標 。

伍、結論與建議

本 文 經 文 獻 探 討 、 活 動 設 計 、 教 學 實 驗 等 程 序 , 探 討 凱 欣 斯 泰 納 思 想 在 國 小 科 技 教 學 的 應 用 。 除 發 現 活 動 可 行 性 與 效 果 卓 著 , 主 要 的 研 究 結 果 如 下 : 一 、 學 生 喜 愛 氣 動 車 教 學 單 元,樂 於 分 享 設 計 理 念、教 授 同 儕 製 作 技 巧 及 參 與 競 賽 。 二 、 理 解 作 用 力 與 反 作 用 力 大 小 相 同 及 方 向 相 反 的 特 性,但 無 法 確 切 的 列 舉 生 活 中 相 關 的 應 用 實 例 。 三 、 學 生 能 夠 在 實 作 過 程 中,了 解 色 相 環 的 特 性、分 辨 對 比 色 與 類 似 色,並 運 用 於 氣 動 車 的 車 體 裝 飾 。 四 、 在 創 意 設 計 與 製 作 中,最 多 學 生 使 用 組 合 的 方 式 來 改 變 圖 形,但 大 多 只 有 微 幅 變 化;在 色 塊 切 割 方 面,學 生 較 喜 愛 平 衡 、 秩 序 及 重 複 的 表 現 方 式 ; 選 色 方 面,大 多 學 生 採 用 對 比 的 方 式 來 上 色 。 五 、 學 生 皆 能 逐 步 完 成 作 品,在 面 臨 問 題 時,雖 會 自 己 或 與 同 學 討 論 嘗 試 解 決 問 題,但 效 果 有 限,仍 需 仰 賴 教 師 指 導 。 此 外 , 本 文 依 研 究 過 程 與 結 果 , 針 對 國 小 科 技 教 學 的 規 劃 與 實 施 及 相 關 研 究 , 提 出 建 議 如 下 : 一 、 在 作 用 力 與 反 作 用 力 的 教 學 上,教 師 可 列 舉 實 例 讓 學 生 進 行 分 析,避 免 讓 學 生 自 行 舉 例。中 年 級 學 生 對 於 力 學 概 念 不 甚 清 楚,無 法 分 辨 物 體 移 動 或 轉 動 等,為 何 種 作 用 力 所 致,故 教 師 可 直 接 舉 出 更 多 作 用 力 與 反 作 用 力 的 實 例,讓 學 生 藉 由 實 例 熟 識 相 關 特 性 , 建 立 概 念 。 二 、 教 授 更 豐 富 的 創 思 方 法 及 形 式 理 念,拓 展 學 生 創 作 空 間。本 研 究 礙 於

(12)

授 課 時 間 及 學 生 發 展 等 因 素,因 此 七 種 創 思 方 法 只 教 授 其 中 四 種,在 形 式 理 念 方 面,只 傳 授 五 種 概 念。在 日 後 課 程 設 計 時,可 提 供 更 豐 富 的 創 思 方 法 及 其 範 例,以 激 發 學 生 創 意 並 建 構 具 體 思 維。在 創 思 範 疇 上,更 可 以 從 圖 形 改 變 到 整 體 外 形 的 變 化,做 更 大 幅 度 的 嘗 試 。 三 、 實 作 過 程 提 供 學 生 充 分 的 思 考 時 間,培 養 問 題 解 決 能 力。當 學 生 面 臨 問 題 時,雖 嘗 試 解 決 問 題 或 與 同 儕 共 商 解 決 之 道 , 但 授 課 程 進 度 的 壓 力 , 無 法 給 予 充 裕 的 時 間 及 引 導 討 論。在 課 程 計 畫 時 , 可 安 排 問 題 解 決 之 探 討 , 以 加 強 學 生 問 題 解 決 能 力 。 四 、 增 加 科 技 實 作 活 動 的 學 習 機 會,強 化 精 神 教 育 本 研 究 發 現 學 童 對 科 技 實 作 活 動 有 高 度 興 趣,但 是 在 問 題 解 決 上,可 能 會 因 能 力 與 經 驗 不 足,而 有 所 懈 怠。學 校 應 該 透 過 實 作 活 動 的 增 加 , 健 全 認 知 、 技 能 與 情 意 的 學 習 , 並 逐 步 養 成 學 童 的 責 任 感 與 義 務 感 。

參考文獻

戈 立 (2005)。 英 國 中 小 學 的 設 計 與 技 術 課 程 。2010 年 3 月 9 日 , 取 自 http://blog.cersp.com/6000/35470.as px 朱 旭 建(1999)。當 前 創 作 基 礎 教 育 的 問 題 與 對 應 。 中 華 民 國 設 計 學 會 第 四 屆 學 術 研 究 成 果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 113-116。 吳 瑞 士 (2008) 。如 何 在 體 育 教 學 上激 發 學 生 的運 動 興 趣 。 學 校 體 育 ,18 (3) ,54-60。 李 隆 盛 (1998)。 設 計 與 科 技 。 生 活 科 技 教 育 月 刊 ,31(3),32。 周 鴻 騰(2007)。國 立 臺 灣 科 學 教 育 館 推 動 戶 外 體 驗 學 習 的 意 義 與 實 例 。 科 教 館 學 刊 ,2,44-74。 林 品 章 (1990)。 基 礎 設 計 教 育 。 台 北 : 藝 術 家 。 胡 幼 慧 (2003)。質 性 研 究 - 理 論 、方 法 及 本 土 女 性 研 究 實 例 。 台 北 : 巨 流 圖 書 公 司 。 張 永 宗、魏 炎 順(2004)。臺灣 與 英 國 中小 學 階 段 科 技 教 育 課 程 之 比 較 。 生 活 科 技 教 育 月 刊 ,37(3),32。 張 玉 山(2000), 科 技 創 造 力 教 學 模 式 在 勞 作 課 程 中 的 應 用 。 生 活 科 技 教 育 , 33(12) ,20-28。 張 玉 山(2001),國 小 勞 作(生 活科 技)教 學 的 問 題 與 因 應--以 太 陽 能 玩 具 車 設 計 為 例 。 生 活 科 技 教 育 ,34( 7) , 18-28。 張 玉 山 (2008)。 國 小 科 技 教 育 的 重 新 檢 視 。 生 活 科 技 教 育 月 刊 ,41(2), 1-2。 教 育 部 (2008)。97年 課 綱 ( 100學 年 度 實 施 )。 2010 年 3 月 8 日 , 取 自 http://teach.eje.edu.tw/9CC/index.p hp 曾 國 鴻、莊 淑 如、惠 志 堅(1997)。中 英國 小 科 技 教 育 課 程 比 較 之 研 究 。 教 育 研 究 資 訊 ,5(3),86-94。 曾 啟 雄、李 鑄 恆、羅 光 志(2006)。國 小視 覺 藝 術 教 科 書 之 色 彩 教 材 調 查 。 劉 豐 榮 ( 主 持 人 ), 設 計˙文 化 ˙色 彩 。 設 計 文 化 色 彩 國 際 研 討 會 , 雲 林 科 技 大 學 。 黃 瓊 儀(2002)。國 小 學 童 運 用 電 腦 與 傳 統 媒 材 進 行 彩 畫 的 表 現 形 式 與 態 度 之 比 較 研 究 。 國 立 屏 東 師 範 學 院 視 覺 藝 術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全 國 博 碩 士 論 文 資 訊 網 , 091NPTTC616002。 詹 棟 樑(2001)。開 欣 斯 泰 納 的 公 民 教 育 思 想 。 人 文 及 社 會 科 教 學 通 訊 ,12 (3),6-15。 趙 素 娟(1999)。公 民 概 念 的 澄 清 及 公 民 教 育 理 論 與 實 踐 之 探 討 。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三 民 主 義 研 究 所 博 士 論 文 。

(13)

全 國 博 碩 士 論 文 資 訊 網 , 088NTNU0011005。 劉 冠 妏、謝 建 全(2009)。心 智 繪圖 教 學對 國 小 五 年 級 學 童 語 文 創 造 力 學 習 成 效 影 響 之 研 究 。 南 台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1,75-106。 謝 斐 敦(2003)。德 國 與 臺 灣 教 育 分 流 制 度 之 比 較 研 究 。 暨 南 國 際 大 學 比 較 教 育 研 究 所 博 士 論 文 。 全 國 博 碩 士 論 文 資 訊 網 ,091NCNU0578019。 Anandasivam, K. (2005). Thinking with

hands: Intuitive structural design. The 2005 IDSA National Education Conference (CDROM).

Barnes, R.(1993). Art, design and topic work 8-13. London: Routledge. Engstrom, D. E. (2005). Changes and

progress in elementary technology education. Retrieved January 5, 2010, from http://www.iteaconnect. org/Conference/PATT/PATT15/Engs trom.pdf

Foster, M.T. (1992). Experiencing a "Creative High."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26(1), 29-39.

Foster, P. N. (1997). Classifying approaches to and philosophies of elementary-school technology education. 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8(2), 21-34.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 (n.d.). Georg Kerschensteiner (1852–1932). Retrieved January 12, 2010, from http://www.ibe.unesco.org/fileadmin /user_upload/archive/publications/T hinkersPdf/kerschee.PDF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 (2005). Technology literacy for all: A rationale and structure for the study of technology. Reston, VA: Author.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 (2007). Standards for technological literacy: Content for the study of technology (third edition). Reston, VA: Author.

Internet FAQ Archives. (2009). Kerschensteiner, Georg (1854–1932). Retrieved January 12, 2010, from http://www.faqs.org/childhood/In-K e/Kerschensteiner-Georg-1854-1932 .html.

InWEnt – Capacity Building International Germany. (2003). Training and work---- Tradition and activity focused teaching. Retrieved January 12, 2010, from http://www.inwent. org/imperia/md/content/bereich4-int ranet/abteilung4-01/6_training_and_ work.pdf. Kerschensteiner, G. (1965). Die Arbeitschule. München: R. Oldenbourg. Maxwell, J. A. (1996). Qualitative reasearch design :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 (2004). Design and technology. Retrieved September 20, 2010, from http://curriculum.qca.org.uk/key-sta ges-1-and-2/subjects/design-and-tec hnology/index.aspx

The Design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 (2007). Link within the key concepts, Designing Everyone : Teachers’ Notes. London: DATA.

Thomson, C. (2004). What are the unique and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the primary school? a study based in the USA. Retrieved September 19, 2010, from http://www.iteaconnect.org/Confere nce/PATT/PATT14/Thomson.pdf Wilhelm, T. (1969). Theorie der schule-

hauptschule und gymnasium im zeitalter der wissenschaften. Stuttgart: J.B Metzlersche verlagsbuchhandlung und Carl Ernest Poeschel Verlag GmbH.

投 稿 日 期 :99 年 09 月 23 日 接 受 日 期 :100 年 04 月 30 日

(14)

Application of Kerschensteiner theory in elementary

school technology education

Yu-Shan Chang* and Pei-Ru Hsiao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application of Kerschensteiner theory in elementary school technology education. A teaching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with a grade-4 class in Taipei. Method of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was utilized to collect data needed in this study. Data were analyzed and confirmed with constant comparison and triangulation. Those main findings were: 1. Participant students had high motivations in this hands-on learning activity, 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Kerschensteiner theory. 2. Participant students got clear understandings of related science concepts. 3. Participant students could learn to decorate their products creatively. 4. Participant students completed their own products step by step and actively. Based on findings, recommendations of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technology learning activities were proposed as well.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Based on a sample of 98 sixth-grade students from a primary school in Changhua County, this study applies the K-means cluster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index factors of th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The study found: (一) comparing with the pupils of other grades, the pupils in pupils of sixth grade in Yang-Guang Elementary School emphasized on the growth of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learning performance of grade 7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competencies during mathematics problem posing instruction.. Accord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status of elementary excellent teachers, strategy used and promoting factors.. A questionna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