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賦權增能評鑑模式淺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以教學觀察為例 / 90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賦權增能評鑑模式淺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以教學觀察為例 / 90"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4,4(2),頁 90-92

自由評論 第 90 頁

從賦權增能評鑑模式淺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以教學觀察為例

李千慧 新北市立土城國中教師

一、前言

教育部自 95 學年度起推動「教育 部補助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計 畫」,希望協助教師專業成長,增進教 師專業素養,提升教學品質。而教師 專業發展的過程,是否就是教師賦權 增能的過程呢?因此欲透過賦權增能 評 鑑 模式 ,來 分析 教 師專 業發 展 評 鑑,並以其中之一項任務「教學觀察」 為例做說明。

二、何謂賦權增能評鑑

賦權增能在賦權增能評鑑中是一 項相當重要的核心概念,賦權增能有 一種使能力解放的概念(Fetterman, 1996)。賦權增能不僅是「我給你權力」 的概念,更是「我相信你有能力,藉 由更多機制的協助,引發更多的能力」 (陳美如,2002)。在賦權增能的過程 中 不 只對 參與 者賦 予 權力 、增 加 能 力,還要將可能存在於參與者身上的 許多能力引發出來,使參與者能夠成 為獨立自者的決策者。 而關於賦權增能評鑑的意涵,曾 有多位學者對此下過定義,其中賦權 增能評鑑的原創者 Fetterman (1996)認 為︰「賦權增能評鑑是一種運用評鑑 的概念、技術及發現,來創造每一位 方案的參與者自我改善與自我決定的 環境。」也就是說,讓方案的參與者 建構自己的評鑑,並透過自我省思與 評鑑的方式,不僅幫助自己,也能改 變方案的運作。

三、賦權增能評鑑模式與教師專

業發展評鑑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中的教學觀察 分成三個步驟:教學觀察前會談入班 觀察教學觀察後回饋會談,今將以 Fetterman (1996) 的 賦 權 增 能 評 鑑 模 式,進行教學觀察之規劃與設計。而 賦權增 能評鑑的實 施 步驟有 三,包 括︰(1)發展任務、願景或統一的目 的;(2)檢討評估或決定方案的定位, 包括優點或缺點;(3)藉由建立目標 與幫助參與者決定成目標的策略,為 未來進行規劃。茲將賦權增能評鑑中 的三個步驟結合教學觀察中的三個步 驟說明兩者間的關聯性。 (一) 定義任務 在 賦 權 增 能 評 鑑 中 的 第 一 步 驟 為,不論方案任務是否已預先設定完 成,均要求參與者討論並定義或更新 方案的主要任務,使參與者有機會對 方案提出願景,也讓所有參與者在不 同的意見中,有機會學習其他成員的 觀點,並在此過程中達成共識。 而在教學觀察實施前的教學觀察 前會談中,主要是要了解教師在課堂

(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4,4(2),頁 90-92

自由評論 第 91 頁 上的教學設計,以及學生有效學習的 策略等,故參與人員與授課教師可以 有以下討論,如:教學單元為何?應 學會的知識及技能為何?可使用哪些 教學策略?如何引發學生思考等等面 向的問題。不論授課教師是否已設計 好整體教學流程,參與的教師們可以 透過此會談進行對話及討論,以確認 入班觀察時所要觀察的重點項度。 (二) 檢討評估 在賦權增能評鑑中的第二個步驟 主要有兩個程序:一是產生目前方案 的主要活動清單;二是將活動清單加 以評等。在第一項中,參與者必須對 方案列出幾個主要的特徵與活動,以 優先列入評鑑。而第二個程序中,參 與者被要求以 1-10 的等第對每一項活 動加以評分,並透過對話的過程,讓 參與者說出每個項目給分的理由,其 他參與者可依據對話的內容更改其所 評定的分數,在最後結果出來之後, 在提出簡要的描述與解釋。 而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中,當教師 有意願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後,便 要參與校內評鑑指標的討論,並列出 每一評鑑指標的參考檢核重點,以了 解指標的涵義及評鑑依據,等到校本 規準確定之後便可以進行教學觀察。 在入班觀察過程中,便可依據所討論 出來的評鑑指標及其觀察檢核重點, 對教學過程進行評鑑,除了文字說明 之外,並以「值得推薦」、「通過」、「待 改進」或「不適用」等不同的評量方 式記錄教學過程的實際狀況。在入班 觀察過後的教學觀察後會談中,參與 者依據實際的觀察及紀錄進行對話與 討論,若對某一參考檢核重點的評量 結果出現極大落差時,可以進行補充 說明以確認是否有觀察疏漏的部分, 並在意 見達一致時 更 改定評 量的結 果,最後再加以說明或解釋。 (三) 為未來進行規劃 在賦權增能評鑑的第三個步驟要 產出三大要素,包括︰目標、策略及 證據,所產出的內涵也為方案的運作 邏輯提供查核的基礎。也就是此步驟 主要的任務在讓參與者以檢討評估階 段所產生的結果為基礎,為每一項活 動設立特定的目標,並訂下達成目標 的策略,並評估所完成的工作,產生 具有證 據的資訊, 以 監督方 案的進 步,並確定目標是否達成。 而就師專業發展評鑑,在教學觀 察後會談中,除了讓所有參與教學觀 察的教 師回饋、分 享 並提出 建議之 外,以這些回饋分享的內容為基礎, 讓授課教師為整個教學過程有自我反 思的分享,並提出未來調整方向,設 定專業成長計畫。透過「教學觀察後 回饋會談」討論與反思,不僅所有參 與者的專業獲得成長,彼此之間也建 立了互信的合作關係,使教師在日後 教學時,能夠更有條理的組織教學內 容,也能對教學作更完善的規劃,並 能更關注在學生學習成效上。如此下 去,不但教師本身獲得成長,教師同 儕間也建立了正面的互動關係,在不 定時的專業對話與溝通之中,教師有 更多機會學習更多有效教學之教學實 務,對未來的教學效能必定有提升之

(3)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4,4(2),頁 90-92

自由評論 第 92 頁 效,也間接增強學校同儕視導與教師 專業發展評鑑之功能。

四、結語

從上述的分析中,賦權增能評鑑 理論可以為教師專業展評鑑提供一個 理 論 依 據 。 最 後 再 融 合 Fetterman (1996)所主張的賦權增能評鑑內涵的 五大面向訓練、促進、提倡、闡明及 解放五大面向,為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的實施做總結。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的目的是 為了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而這樣專業 成長是一種形成性的過程,藉由許多 不 同 面向 來增 進教 師 專業 知能 的 歷 程,從一開始參與研習的訓練中,透 過教師專業發展基本概念的導入,教 導所有參與研習的教師了解基本的評 鑑項目及其內涵,而訓練的過程中也 間接促進教師實施自我評鑑,除了去 除教師們對評鑑的恐慌及迷思,使教 師們從旁觀者轉變成參與者之外,也 讓教師們能夠根據評鑑的指標,為自 己規畫評鑑,使訓練過程結束之後, 教 師 還能 持續 這樣 的 自我 改進 的 歷 程。而專業社群的成立也是相當重要 的 一 環, 透過 社群 中 彼此 對話 的 過 程,使個人的自我評鑑經驗可透過分 享轉移到領域層級的自我評鑑,甚至 是學校組織當中,形塑一個評鑑的方 向,共同負起提倡評鑑的責任。如此 智慧共享的過程,也使所有參與教師 有機會對評鑑的過程注入新的觀點或 理解,透過不斷努力來解決問題,促 使在評鑑的每一個階段中,都能有不 同啟發性的思考。最後則是希望所有 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教師們,以 更有效的方式來評鑑自己,以更新的 視野促使自己專業成長,以更具體的 證據來調整並定位自己未來的角色, 透過一連串自我評鑑的方式來解析權 力解放的過程,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 參考文獻  曾淑惠(2008)。教育評鑑:理論 與實務的對話。臺北︰師大書院。  陳美如(2002)。當教師遇見課程 評鑑:轉變與成長。師大學報,47(1), 17-38。  教育部(2007)。高級中等以下學 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手冊。  Fetterman,D.M.(1996).Empowerm ent evalu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 In D. M. Fetterman, S. J. Kaftariam, & A. Wandersman (Eds.), Empowerment evaluation ︰ Knowledge and tools self-assessment and accountability (pp. 3-46). UK ︰ Sage.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集體備課 (教材 教法 評量) 公開授業/觀課 (分享 錄影) 共同議課 (反思 紀錄)..

 教師評鑑TE (Teacher Evaluation) / 專業成長PG (Professional Growth).. 

二、本案中等師資類科學生(特教系以外之學生)修習之「教育專業課程版本」應為106年11月17日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

3.8.2 學校自評多以教師和學生的觀感作為成效 指標,流於主觀,學校及科組仍未能完全掌握運

• 4.1 學校尚需提升學與教 效能。學校仍需持續探討 不同的教學策略, 以助 教師促進課堂互動,及 提升學生的共通能力...

戶外考察活動 是歷史 科教師於課堂教學 以 外評估學生的常見方法。教師 在外 出之前應為學 生提供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 評 估準則。教師可以從以

學校有策略及計劃地推動和發展教師團隊,建立學習型組織,為教 師營造積極學習的文化。學校成立了

課程詮釋與學習評估 (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