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晚清時期我國科技發展的鳥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晚清時期我國科技發展的鳥瞰"

Copied!
1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晚清時期發國科技噩展的烏轍

晚清時期我國特技發展的鳥啾

壹、引

文學院歷史系

王家儉

=..6.. 自問 科技的發展,常與一國的文化演進亦步亦趨,而具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我國歷史源 遠流長,先民對於科學與技術的發明創造,史不絕書。不論在天文、層算、氣象、物理 、化學、土木、機械、農業、水利、造船、採礦、冶金、紡織、印刷、醫學等方面,都 有許多光輝燦爛的成就,為中國乃至為世界人類增添無數的便利與福祉。以往由於史事 不彰,中外人士對此所知者甚鮮。近年以來,由於英人李約瑟 (Joseph Needham) 教授 1 的太著「中國之科學與文明 J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1n

China) 問世,世人方為

之一故舊觀,而瞭悉中國人在科技方面的偉太貢獻,並為之驚歎不已。 根接李約瑟教授的研究,中國人在古代曾經有過很多的發明與創造,並且領先於世 界各國。惜自十六世紀以降,此種發明與創造的活動以及科技的更新,卻有江河日下之 勢。相反地,原較中國落後的歐洲科學,卻從同一時期起,不斷地向前躍進,終於十八 、十九世紀以其現代科學凌駕於全球之上,奠定了現代歐洲社會秩序的廣泛基礎。(註

2

)李約瑟的此種觀察固然相當的深刻,值得吾人多加反省與探討,但也未盡符合事質 。因為,我國於十六、十七世紀之間,在科學的研究方面,仍有相當可觀的成就。如李 時發(1 516... 1593) 的「本草綱目 J '宋應星(1 587

...

?

)的「天工開物 J '徐光啟( 1562 心 1633) 的「農政全書 J '朱載堉(1 536...1610) 的「律學新說 J '徐宏祖 (1586

...

1641) 的地理學新著一一「徐霞客遊記」。另外還有王錯闡(1 628 ...1682) 及梅文鼎

(1

633...

1721) 二人,對於天文學及層算學方面也有很多著述(例如,王著「瞬鷹新法 」及梅著「勿庸層算全書 J

)

;而吳有性(1 592

...

1672) 及葉挂(1 667... 1746) 的「溫 病論」及「溫熱論 J (皆瘟疫病之研究) ,陳寅初 (1555 ...1 的甸的「外科正宗」等, 也都可以與他們同時的西方科學家相提並論,不謀而合。(註 3 )兼以自十六世紀以後 ,歐洲的耶穌會教士之東來,恆以科技知識的介紹作為其在華佈道的媒介。因而更使中 西的科學相得益彰,不論在天文、層數、地理、農學、福學等等方面知識與技術,都獲 得許多借鑑與參考? 嚴格地說來,我國的科技發展真正地進入冬眠狀態,恐怕還是在情初之後。因為自

此時期,除去康熙年間黃履在等極少數的人士,對於科學方面有著述之外,其餘的奇器

_349_

(2)

師大學報第三十期 作者殆幾寥寥可數有如鳳毛麟角。(註 4 )不錯,在西方治學方法的影響之下,乾嘉時 期在聲韻學、訓話學、校勘學以及歷史學的考訂方面,也曾經創造過不少優良的成果。

並且其中最精密的部分,也可以稱之為「科學的 J

而當時著名的學者如棋大昕、戴震

、崔述、王念孫、王引之、嚴可均等人也都可以稱之為「科學的學者」。可是,由於他

們所用的材料及芳法與西方科學家所﹒用的不同,因之乃於不知不覺中走向一條與西方科 學發展迴然相異的道路。誠如胡適之先生所指出的那樣一一考證學家所用的方法雖是科 學的,但因他們的材料都是死的文字。所以,他們只能跟著材料走。這就與伽利略(

Ga

IiI

eo

,

1564'"'-'

1642) 等西方的科學家從大自然的實物方面著手,不斷地從事於觀察

實驗及研究,造成科學文明與工業世界,在結果上不可同日而語。胡適之先生所說的這

種中西治學方法的差異,乃是指從梅鷺(字鳴岐,號致齋或平堂,生於 1513 年,安徽

蛙德人〉的「古文尚書考異 J (約成於 1543 年) "到顧頡剛的「古史辨 J (民國 15 年

劍出第一冊,以後陸鑽出版,至民國 28 年止共出了七冊)從陳第(字秀立,號一齋,

1541

,'"'-'

1617

,福建連江人〉的「毛詩古音考(約到於 1606

)

,到華炳麟的文始(約 到於 1910 年以前〉而言的。(註 4) 這一段時間正值從明末到民國初年的時期,前後 約有三百餘年(註 5 )。雖然在若干方面,胡氏所說的大體正確;然而在科技發展芳面

,從鴉片戰爭以至民初的加年間,我國仍有不少的人,從死文字的藝術之宮與古書的

象牙之塔,走向近代西方觀察實驗與研究的現代科學道路。儘管他們的成績,並呆在我國 的科學園地上綻開太多的奇花異醋,而引人 λ勝。但是,在海致中國科技的革新與發展 上,卻仍應親為難能可貴,而為我國工業近代化奠定了一個初步的基礎。 1

貳、晚清科技發展的三個階段

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的 70 年問(

184 2

~

1911 )

,我國科技的發展約可分為之三 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約在鴉片戰爭及英法聯軍之閱(

1839'"'-' 1858

)。是時,由於受到 戰敗的刺激,國人震於西人的船堅砲利,有識之士莫不痛感我國科技之落後,而以努力 改良軍器為急窮。因此,他們的活動乃以船祖的改進為鵲的。 付在製砲芳面:根攘德國名物理學家技因 (Max Born) 教授的研究,人類的歷史可 以依照其能量的應用而劃分為:火器的出現、蒸汽機的發現與原子能反應器的完成三個 階段。而火器的發明則為人類踏進科學時的第一步(註 6 )。在我國,火器的起源本來 最早,自南宋時虞允文發明霹靂砲起,以後渡斯人所製的技斯砲及葡萄牙人所製的佛郎機 祖,相繼於元、明二代傳入中國,皆曾對當代的歷史發生過極大的影響。至於清初康熙 年間所發生的三藩之亂,亦得到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 (Ferdnand

Verbiest 1659'"'-'1688

〉所製的神武砲之力甚鉅已註 7 )。惟以這些武器的製造技術陳陳相因,一直沒有多太 的改進,以致日久「利器」變為「鈍器」實屬可惜。這可能與硝石、硫礦等爆炸性藥物 被敢府視為這禁品而加以嚴格管制,僅允民間製造煙火、爆竹、花筒、沖天砲等娛樂性 的玩物有關。亦可能由於缺乏外來的比較與刺激,因而導致國人的保守與自滿。及至鴉

(3)

晚清時期說國斜拉噩展的鳥磁 片戰爭期間,我國東南沿海各省(包括廣東、福建、新江、江蘇四省〉所擁有的大幅 L

包括舊有及新製的) ,其數目雖在二千尊以上,但卸未派上任何用場。最主因其陳舊腐莉

不堪一用之外,最大的原因便是這些武器的本身,存在著許多嚴重的缺點。一是砲身太 重,平均在三、五千斤以上,甚至有八、九千斤乃至萬餘斤者。二是轉動不盔,運用不

便,調整砲位角度至為困難。三是威力太小,所用者為火藥而非砲彈。四是射程;塵土豆,

普通僅及一、二華里,遠者亦不過二、三華里,無法命中及遠。五是瞄準設備缺乏,全 準砲手目力,而測量之法文極落後。這些問題一經實際戰爭的考驗,缺點立間,暴露。特 別是與英人的現代武器比較時,更是顯得相形見拙,一無是處(註 8 )。 針對上述的缺點,當時乃有兩大中心在求研究改進。一在湖東的寧法,由聾振麟興 汪仲祥等人主其事。龔振麟字士振,福建光澤人,監生,時任新江嘉興縣丞。在仲洋字 少海,四川成都人,舉人,時官餘姚知縣。另外,林則徐也因禁姻獲罪,以四品卿銜發 往漸東軍營劫力,而參與此項工作,與他們共同研究。龔、証兩人,雖為行故官吏,但 均長於巧思,富有科學研究精神。龔振麟尤以精通泰商測量見稱。他們所接以改進祖術

的藍本,便是日耳曼傳教士湯若望 C

Joannes Adam Schnel Von Bell 1622

'"'-'1666) 的 「則克錦」一書。至於,他們在改進砲術方面所作的貢獻,則可分為以下數點:其一是 砲身重量的誠輕,並減少砲膛因熱爆裂的現象。採用精鍊之法,去除鋼鐵中的雜質,而 使之成為熟鐵(鋼) 0 並將青銅加錫鎔解,然後哥按西砲推放斜兩尺寸之法,增加一或 兩倍,作模試鑄。結果,一、二千斤之新砲,居然可抵舊祖五千斤乃至八千斤之用。計 先後共鑄太、小銅祖一百二十餘門,因而使定海與寧恆的防海太為加強。其二是鑄祖模 型的更新。以往鑄祖皆用土模,缺點甚多,一是費時,經旬累月,始成一模;二是浪費 ,一鑄即廢,而不可復用;三是按慢,去日遇雨雪連綿,鑄尤不易。經過聾振麟及其子真 格棠的研究,決定採用一突破式的改革。揚棄了沿用已久的傳統土摸,而代之以新的鐵 模。由於其法甚簡,.應用最便,結果不僅一工收數百工之利,一砲省數十倍之賞。且能 旋錯旋出,絲毫不延時日。並且光滑精細,而無土模粗糙之弊,一舉而使造砲的速度增 加數倍。此種鐵模製砲的方法,較之西方向早數年,實為聾振麟女子的一大貢獻。(註

9

)其三是祖位靈活度的調整。舊式砲架非常笨重,僅能直擊,推搗進退,極感不便。 振麟等乃發明一種磨盤砲車,將砲架改為兩層。上層照常安輸,下層中心以鐵樁貫之。 砲耳以後,仍列梯級。而其機巧所在,則是一機心二滑車。結果,雖四、五千斤之砲, 祇頭以一、二人撥之,即可旋轉輕捷,而隨意所向。至於砲體重在五千斤以內的,則可 使用四輔砲車,以輔軸承轅木處為祖之童心。無論推挽縱橫,停車施放,均無故斜之弊 。其四是砲身構諧的講求。西方之砲各部輕重厚薄均有一定比例,設如鑄造得法,不特 運用輕捷,俯仰如意,更無縱跳傾蔽之虞,對於命中致遠太有關係。振麟於此,頗有心得 ,故於膛口空徑的大小,砲牆近尾之厚薄,藥膛火門的遠近等等,都有相當精密細心的 研究,對於製繭的技術太有改進。 另一中心則在廣州。主其事者為丁拱辰。拱辰字星南,福建泉州人,監生,會往澳 門,南洋各地遊歷。對於西祥砲術非常留意。鴉片戰爭時,鑒於海防告響,他乃前往廣 ...351 ...

(4)

州奕山(蜻逆將軍〉軍營投教。並呈獻其所製之象限儀,演砲圖說等。奉旨賞給六品軍 功頂帶,幫辦軍務。戰後,他在廣州主持砲局數年,成為有名的製砲專家中丁拱辰的最 大貢獻,便是參照西法,將我國的砲術加以改良。除創製車絞架、旋轉活動架以及輪車 架、舉重機等增加砲身的機動性及靈活性之外,更介紹西方象限儀的使用興測量瞄車之 法。另外,他對於砲台的修建,也提出許多寶貴的改進意見。而於火藥的泡製,則尤為 重視。認為槍袍的利與不利,全在製藥的精或不精。若拘於定法常規,不求精製,不但 有炸裂之虞,且亦施放不能得力。叉認為西人的祖火特別強烈, I1lP 以其用藥極為精細。 故「其力足以擊遠,其姻多係白色。」我但加料製造,即可抵彼之詳藥。當時,在廣州| 曾經精製火藥數千斤, r 姻亦白色,見!kI1lP燃,毫無質津 J '幾與洋藥的威力相等,由係 根攘丁拱辰的指導,對於命中擊遠,頗為得用。(詮 11 )太平軍亂起,他因戶部員外郎 丁守存之薦,會前往廣西哥官局任職,但以時局變化,不久即還故里。遺著有「演砲圖說

J '

r 初學指南」及「增補則克錄」等。 除了漸東興廣州之外,在鴉片戰爭以後,從事於砲術之改良的,還有一佐江蘇候補 知府黃冕(

1796 '" 1871

)。黃冕字南破,湖南長沙人。道光 25 年(

1845

)隨林則徐 前往青海剿番。一面仿照洋砲之法,改製大祖,推輪運送;一面參照英人空心祖手之法 ,製成惜圓形的炸砲。結果, r 其彈炸裂,所至盡焚。邊民聚觀,無不駭異。且其彈用 鐵鑄就,較之洋人飛彈用兩辦合成者,更為圓巧適用。 J (註 12) 這種新式砲彈的發明 ,使我國在製砲的技術方面,向前邁進了一太步。惜乎黃民卒後,其法竟無人繼續研究 。炸砲之外,黃民對於地雷的製法,也有興趣作過研究,並有「地雷圖說」傳世。‘ 黃冕之外,潘仕成也是當時熱心於武器革新的人士之一。仕成廣東番商人,出身學 人,後官廣東候補道。他是粵東鹽茶的鉅子。鴉片戰爭期間,曾經數度捐賀改良船祖, 並以萬金重價僱用美國軍官圭雷斯 (Drazere)製造水雷,經過實驗之後,證現有蚊。「 須典,機發如迅雷驚霆,姻焰燒空,木植飛騰折裂,屢試屢驗。(註 13) 道光二十三年

( 1843

)八月,牽旨以二十具進旱,派人於天津試演,教果真日前。中國自此學會製造 攻船防海的利器。清仕成雖非科學家,但其貢獻賣不可沒。 約與南芳製成水富的同時,道光二十二年(

1843

)八月,遠在北京的戶部主事丁 守存,也完成了地雷與自來火炸砲、噴筒等的研究。守存字心齋,山東日照人,道光十

五年(

1835

)進士。通曉天文曆算,善於製器。與福建的丁拱辰合稱為「二丁」。太

平軍起,他曾參賽尚阿軍,創用石砲、石雷殺敵。著有「丙丁看巴喬 J 、「造化究原」、 「新火器說」等書,情皆不傳。(註 14

)

口在造船芳面:我國造船的技術,遠在宋代已達到相當的水準。宋、元之間,外商

來華質易者,多喜乘坐中國商船,遠及南洋及印度祥各地。明初,鄭和下西洋,所率船

隊,太者長四十四丈四尺,擱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潤十五丈;小者長一十八丈

,潤六丈八尺。廿餘年間(

1405'" 1433 )

,先後出使西詳七次,縱橫於西太平洋及北

印度祥之間,造成中國航海史上空前未有的盛況。(註 15 )宿剖,因防明鄭反攻,詔令

片板不准出海,自此造船及航梅技術日益退步。至H 鴉片戰爭時,沿海戰船,小者固不必

(5)

晚清時期按國科設發展的鳥廠 論,即使大者也不過長十一丈九尺,潤二丈二尺,興當時的英國長三十二丈五尺,寬六 丈,高三、四層,可容納七百餘人的髏艦巨艦比較起來,真是不膏小巫見大巫。因此, 當時江、漸、閩、粵四省的線營水師,雖然坐擁大、小戰船數百艘,可是卻無法與數十 艘的敵艦對抗。中國戰船除體型較小以外,尚有其他很多的缺點。諸如,製造不堅,難 於耐久;行駛不速,僅憑人力風帆;載重量不足,無法容納大量的人員與武器等,都難 興英船並駕齊驅。(註 16 )為了改進造船問題,當時在上海、寧波與廣州各地,都有不 少科技人員在試驗與研究,以期能克服上述各種的落後狀態,並且獲得相當成就。 在軍渡,主其事者仍為龔振麟。他在道光二十年 C

1840

)六月東調,前往寧放軍 營督造軍器。眼見英國輪船的迅速便捷,深受刺激,於是乃決心加以仿造,初成小式者 一艘,試航於湖上,甚為迅捷。其後,漸撫劉韻用命他依照前式製造大船。雖云「駛海 甚便 J '但因僅區月即成,可以想見其工程並無可觀。直到次年三月,兩廣總督林則徐 因禁姻啟釁,觸犯道光皇帝之怒,罰以四品卿銜前往漸東軍營致力,情形方有改善。則 徐鑒於英人船堅砲刑,亟思有以抵抗。在粵東時,即會計劃改良我國的船式。一面將洋 商購買之甘必治號 CCambridge) 小輪加以研究,一面搜集我國舊有戰船圖式加以比較 。經過他與龔振麟、在仲祥等人商議的結果,認為模仿英人的蒸汽機船,一時難以辦到 。惟有參酌我國傳統的造船原理及技術經驗,製成速度較快的車輪船若平艘,藉以應付 當時緊急的需要。不意,是年八月,寧混興鎮海先後淪陷,工未成而全入英人之手。根 接海國間志一書之中所保存的模型國樣,太致可知此種改良式的戰船,前後各艙裝有車 輪二輛,每輪六齒,齒與船底相平,車心六角,車艙長三尺,船內兩人齊肩,把條用力 ,攀轉,則輪齒激水,其走如飛。或用胸踏轉,如車水一般。船身長一丈七尺五寸,船 艙肚潤五尺,船邊護木離船一尺一寸,船的頭尾均用木蓬,中用竹蓬,船蓬至底,高六 尺餘,一半入水。如船輕,則可以石壓之,藉使童心平穩,並使齒輪容易得力。(註 17 〉叉攘英人所記,一八四一年十月(道光廿一年八月) ,英軍在鎮海所齒獲之此類輪船 共有四艘。其艙內有「兩長軸,連至欒輸,輪為硬木製成,徑約十二呎。」惟尚有若平 堅木齒輪尚未完工。(註 18 )文有人以為此種小型車船,可能於其完成之後, r 企間在 艙底中裝姻以驅動,但因試驗無妓,故仍不得不藉人力,分批操作之。(註 19 )依攘英 人的觀察,此種新式船隻,係模仿英國輪船無疑。實則係揣測之詞,對於中國之歷史文 化殊欠了解。李約瑟以為龔振麟「既熟知其祖國文化過去之成就(而〉對西方現代技術 亦深感興趣。」故能有所成就,其論質較為公允。(註 20

)

上海芳面,主其事者不知為誰?其改良戰船之活動,幾與漸東同時,而且出於同一 動機。根攘英人的記載,一八四二年六月間,英人會於吳甜食海戰中俘獲中國新式戰船五 隻,該批船隻乃係由游擊劉長情所率領者(英人誤稱劉為海軍司令)。其構造甚至比斯

東所造者俏為進步,每船裝有四個蝶輪,直徑各為五呎,為車軸之兩曲柄操作之,橫裝

船之前部及後部,兩旁並安有大砲,以其所使用者為曬驢及手搖桿,經由直交齒輪而連 至提輪軸,故可以手臂之力代替足力來供給動力,使其速率較足踏者高出四、五倍,並 可以藉齒輪之調節而獲得機械利益。(註 21

)

-353...,

(6)

廣東為中國沿海首要之區,且以鴉片戰爭導頓地,受屈尤深,故對於改良戰船之事 更是不遺餘力。戶部員外郎許祥光、廣州知府易長華、兵部郎中潘仕成以及批驗斯大使 長慶、水師提督吳建勳等,都會先後按照英美船式加以仿造。大體言之,許祥光及長慶 所承造之船著重於速度的增加,除於兩舵各安飛槳三十六隻以外,並於船艙之內設置兩 輪,用以激水。潛仕成及吳建勳所造之船則著重於洋式戰船的仿製,擴充砲位,使其可 載砲四十餘鬥。擴充其容量,使其可以容納兵員三百餘人。而在堅固性方面,亦加以注 意,不僅木料故片力求堅實,而船底亦全裹以銅片,以防腐蝕。易長華所造之船則比照 原來之米艇加大,工價雖然加倍,但木料之堅固則不一致。由此可知,這些戰船不論在 速度、堅實度、載重量、武力方面都較以前大有改進。惟以設備技術的不足,其缺點也 不在少數。而最困難的則是動力問題無法解決。直至鴉片戰爭末期,方由紳士潘世榮僱 用洋匠製成用蒸汽機推動的小火輪一蟬,但因放入內河不甚靈便,沒有再繼圖發展。( 註且〉但適於此時,中國自己的兩位科學家,卻在蒸汽機的改進芳面研究成劫。一位是 丁守存,而另一位便是鄭復光。復光字玩番,安徽數縣人,監生,知名度頗高,與當時 的文人何紹基、苗費、張疆、魏頓、包世臣都有交往。不過,他的興趣都與上述諸人不 同,而對於數學及物理則特別地愛好。故與丁守存、丁拱辰合稱「三丁一鄭」。關於光 學方面 F 他則著有「鏡鏡詩癡j 五卷,凡關望遠鏡、放太鏡及各種靈司( lens) 之製造、應. 用及其原理,皆有詳細的說明,幾可謂集當時西方所已輸入及我國舊有光學知識的太成 。 r叉有劃器與知錄」二卷、凡天地、日月、星辰、風雪、雷雨、霜雲、寒暑、潮汐、水天 、水放、飲食、衣服、器血、鳥獸、蟲魚、草木之理,怪怪奇奇,都推究其本,明白坦 品,如指諸掌。(註 23 )至其「火輪船闡說J' 則成於道光二十七年(

1847

)二月以前, 該圖乃係參照當時傳鈔之「西洋火輸匿買肘,並加以悉心之研究而成。繪畢後,與了守存聯 合推敲,並加訂補。閩中分為架、輸、桂、外輪套、鍋龍、橋、組梯、破風三角帆、破 風立根等十六部門,皆於附文之內有所解釋,最後並就全圖加以說明。在這十六部門裡 面,最值得吾人詮處的地方,即其第三「桂」及第六「鍋電 J 。以火蒸水,由水化汽, 積汽成力,然後用之推動機器。「下上甚速,靈動微妙,不可思議。」這正是蒸汽機的 原理。這一次技術性的大突破,不僅使他成為我國暸解西方汽船之構造的第一人,也使 他的r~特細說」成為我國之第一部蒸汽機圖說,意義至為重大。計當其初圖完成之時,僅 距英人倍爾 (Herry Be lI)所發明的實用汽船不過二十五年。(註 24

)

第二個階段約自英法聯軍至中法戰爭之閱(

1860"""-' 1884

)。鴉片戰爭失敗的刺激 ,對於中國的社會雖如平靜的湖面上投下一頓石子,引起一陣、改良船砲的漣漪 o 但以主 敢者的缺乏遠識,官僚的不顧多事,故不久此種改良的熱潮即歸於沈寂。(註 25 )直到

中國再度地經過一次內憂(太平天國之值。'和一次外息(英法聯軍〉的更大危機時,

芳才痛定思痛而採取若干自強措施。如同北京同文館、上海廣方言館、廣州同文館、江 南製造局、福州造船廠,都在此一時期設立。而江南製造局與福州造船廠,實可稱之為 我國近代工業的晴天。不過,由於製器本於工藝專門之學,於是為探索泰西製器之學而 翻譯其有用之蓄,並將西方的「典工文化」輸入中國,對於我國民族步入新的科學時代

(7)

瞬講時期我國科接發展的為轍 ,殊有褲益。故譯介西方的有關論著,實為此一階設我國科技發展的特色。 在當時,譯介西芳科學知識最多的便是江南製造局所附設的譯書館。該館於同治六 年 C

1867

)開始翻譯格致化學製造各書,至光緒初年 C

1876

)所譯之書已有九十八種 。其中有關自然科學者約有四十七種;有關軍事者約有四十五種。其後更為持續進行。 除軍事、技術之類者外,並及於天文、算學、工業技疆、地質礦冶、物理化學、醫藥衛 生等,計至光緒三十一年 C

1905

)止,共得一六八種。(註 26 )負責譯事者,商洋方

面則有偉烈亞力 CAlexander

A Wylic)

,傅蘭雅 C

John

Fryer) 及林樂知 (Y.

J. AIIen)

等人;中國方面則有徐壽、徐建寅、華裔芳、王德均、汪振聲、王汝區冉、徐兆貨員、趙元 益等人。惟其中貢獻最大的卻是徐壽與徐建寅女子兩人。徐壽 C

1818

,...., 188,月) ,字雪 材(郁) ,江蘇無錫人,時居曾國藩幕府,翻譯西書之議,即為其所首倡,江南製造局 譯書館即歸其主持。他是著名的化學家,經其譯述的西書頗多,計有「西藝知新」及簡 編十五冊, r 化學鑑原 J 及續補編十六冊, r 化學考質」六冊、「化學求數」十四冊、 「物體遇熱故易說」二冊、「蒸汽發韌」四冊、「寶藏輿馬」十六冊,並曾發明製造鐵 水、棉藥、汞藥之法,在近代中國化學史上,的確可謂為一偉大的先驅。(註 26 )徐建寅 (一

1901 )

,字仲虎,為徐壽之次子。對於理化及工程之學,都有濃厚的興趣。及 長,隨欠親襄贊江南製造局路。時該局除製造軍火武器外,並模仿西法製造新式輪船。 先後造成惠吉、操江、測海、澄慶、!騏遠等號,均曾經由他們策劃與協助。在譯書方面 ,他曾與傅蘭雅、金楷理合作,譯出「化學分原」、「汽機尺寸」、「器象顯真」、「 造鐵全法」、「汽機必以」、「造硫強水法」、「汽機新制」以及有聲學、電學與「水 師操法」、「輪船布陣」等書多種司不論西士傅蘭1普及聽松太道馮竹儒都對他極為推服 。同治十三年 C

1874

)他曾奉調天津機器局製造強水,次年(光緒元年〉又為山東巡撫 所延出任魯省機器局總辦。光緒三年 C

1877

)轉任駐德、參贊,乘機歷遊英法諸圈,所 見更廣。六年 C

1880 )

,以其嫻於工程,奉命監督北洋於德國訂造定遠、鎮遠二鐵甲 戰艦及濟遠穹甲快船。十年 C

1884

)由德返國,奉旨以知府分發直隸,旋以丁憂回籍 。十二年 C

1886

)服闕,時以北洋修築旅順軍惜,用非得人,李鴻章推薦建寅為工程 局總辦未果。乃為兩江總督曾國丕所延,會辦金腹機器局。二十一年冬 C

1895

)特旨 召見,奉派查驗天津威海船械。越明年,派充福建船敢提調,既而為湖廣總督張之洞奏 留湖北總辦全省營訝,兼任吏館武備總教習 f 旋叉命他督辦保安火藥局,兼任漢陽鋼棉廠 。二十七年 C

1901

)二月十二日,以試驗棉質火藥發生爆炸,身受重傷不治而卒。同 殉者尚有其他員工六人。在我國科學史上,因實驗而犧牲的科學家,建寅實為第一人。 (註 27 )徐民對於西芳化學知識的翻譯與介紹,對於我國之科學說晨,無疑地留下不可 磨滋的影響。他們除將許多化學原理原則,用一種簡單明瞭的文字,予以清晰,流腸的說 明外,並把一犬堆接雜難懂的化學元素,賦以中文名稱。在徐壽所譯的「化學鑑原」一 書內,已知的元素共有六十四個,徐民都按照「採取西文名字第一音節製造新字命名的 原則 J ,分別予以鍋、鐘、鎳、結\僻、鈣、缺等的新名,此一原則為後來的化學界所 接受,一直沿用至今仍未改變。〔註 28 )此外,徐哥在科學精神的倡導方面也相當令人 -355_

(8)

歎服。為了怯除神秘主義的思想,他從來不談「星命風水」、「巫親識諱」。對於「五

行生剋之說」和「理氣膚洩之言 J '他也絕口不提。甚至於連婚喪之類的人生大事,他也l

擺脫世俗的約束,而不用陰陽擇日之法。(註扭〉此種理性的科學精神,實為我國日後

的科學界樹立了一良好的模範。 在物理學方面,遠在明末清初時期,西方的力學知識即經傳入中國。在王徵與日耳 曼傳教士鄧玉涵(John Terreny) 合編的「遠西奇器圖說」一書中,已有「力藝」、「

童學」等名稱,對於童心、槓桿、滑車、斜面等有所介紹。至十九世紀下半,李善蘭叉

與艾約瑟 C

J

Edkins

)合譯「童學 J ,將牛頓的力學三大定律第一次介紹到中國。

另外,李善蘭尚且將牛頓的名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J

C

PhilosophiaI

Naturalis

principaI

Mathematica) 譯介過來,可惜未能完成。他如美國傳教士丁題良 Cw.

A.

P.

Martin) 也曾在北京同文館中出版了一本「力學測算 J ,用微積分來敘述落體,求 童心等各種力學問題,堪補李善蘭譯重學的不足。電學方面,當時所有的介紹,大都屬 於電報、電話等電器設備的電工學,而且多係十年以前的舊說,無甚可取。聲學光聲和 熱學芳面,雖然也有一些書籍翻譯出版,但也與電學一樣,極為幼稚。惟於 X 射線和錯 的發現之介紹,較為新穎。光緒廿七年 C

1903

)十月周樹人特作「說鉛(錯〉一女, 將法國居里夫人於一八九八年所發現的錯加以介紹。因此,引起不少人的控觀。至於國 人在光學芳面加以研究的則有鄒伯奇與鄭復光二人。鄒伯奇 C

1819

"Y

1869 )

,廣東南 海人,原為一數學家。著有「對數表 J '並會從事過地圓的測繪。他在光學方面的著作 是「格術補」。用數學的方法敘述平面鏡、遠鏡、遠鏡組等成像的規律;又對眼鏡、望 遠鏡等光學儀器的原理,也有所闡釋 t 此外,他對於天文儀器與照像術也都具有濃厚的 興趣,並肯用心地加以研究;且認為「西學之精,惟在製器。」、「西法皆為我國自古 所已有 J 。鄭復光字況番,安徽數縣人,性好實學,喜算學製造,曾於廣州見顯微鏡、 望遠鏡,引起他的好奇心,自是留心西洋事物。曾著「鏡鋪論癡」一書,有系統而又詳 細地敘述各種遠鏡和其成影的竄理。在當時,可以說是一部比較完整的光學方面的著作 。(註 30

)

數學為科學投藝之母,如無數學作基礎,一切的科學研究 130 難有所開展。我國數學 起源甚早,也會有過輝煌的成就。桐以政府不加重視,其學漸次沒落。明代中葉時期, 西芳數學傳入中國,引起學者的廣泛興趣。徐光啟興利瑪竇合譯歐幾旦德的「幾何學原 本 J C 僅成上半部六卷)李之藻與利瑪竇合譯「同文指算 J ,於是西方的幾何、三角 可代數、比例、開芳、對數之法,始為中國人所知賜。至清初康熙年間,復命儒臣偏攀 「數理精蘊」一書,三f五十三卷, r 辨定古今之長鈕,貫通中西之異同。」一時成為學 者習算的圭泉。其中尤以王錫闡 C

1628 -: 1682

)興梅文鼎 C

1633 '""""' 1721

)在天文與 數學方面的研究為最可觀。王錫闡是江蘇吳江人,字寅旭,號嘴鷹,著有「曉庸新法」 ;梅定九,安徽宣坡人,字定九,號勿慮,著有「勿庸曆算全書 J 。他們兩人都對中西 之學,採取去偽存真的科學態度,而主張「去中西之見」、「務集眾長以觀其會通,毋 拘名目而取其精粹。」並以為「數者所以合理也,層者所以順天也,法有可探,何論東

(9)

瞬講時期袋國科接發展的烏醋 西:理所發明,何分新舊。」至於梅文鼎之孫梅穀成(字循齋

1681 "" 1763 )

,也是 一位名噪一時的大數學家。除了對中國傳統的數學具有深刻的造詣,且能通瞬西法兼採 其長。因此,深為清聖祖所器重。此一層算研究並為後日乾嘉的樸學家所繼承,如戴震 ,、焦循等人皆有著述。(註 31 )五口通商之後,西芳的數學輸入文趨高潮。一芳面是西 方教士團體如上海的墨海書院、登州的文會館、廣州的博濟醫院等的翻譯介紹;一芳面 是中國政府的主動提倡。如北京同文館內添設天文算學館,聘問中西學者任教。並於上 海廣芳言館(後併入江南製造局譯書館〉內請人翻譯西方數學的名著。因此,在這一時 期之內,著名的數學家頗多,其中最能會通中西而卓然有成的大數學家便是李善關(

1811 "" 1882

)。李善蘭,漸江海寧人,字圭叔,號秋韌,曾居曾國藩幕府,並出任北 京同文館天文算學館總數習。著有「則古昔齋算學」。李善蘭在數學芳面的最大貢獻有 三:一是近代西芳先進數學知識之介紹。從十九世紀的五 0年代開始,他 ~D 興偉烈亞力

(Alexander Wylier. 1815""

1887) 合作,將「幾何原本」的後九卷及「代數學」、「 代徵積拾級 J 等翻譯成中文,不僅使明末清初傳入我國前六卷的古希臘數學名著歐幾里 德的「幾何原本 J 有一較完整的中文譯本,而且也使西芳近代的符號代數學與解析幾何 和微積分第一次傳入中國。同時,他所創用的許多數學名詞,如同代數、微分、積分, 以及他所誼接引用的西芳數學符號,也一直沿用至今。二是他在數學上的特孫成就。在 他所著的「則吉音齋算學」之內,其有關數學之作計十三種。其中「芳圓闡幽」、「弧 矢啟秘」、「對數探聽 J 皆為軍級數展開式芳面的研究。同時,他還創造一種「尖錐術

J

,以尖錐的面積表示 x ,來求語尖錐之和。並使用此法,以解決各種數學的問題。雖 然,在他創造尖錐術時還沒有接觸微積分,可是他已經在實際上得出了有關定積分的公 式,並將之用於對數函數的事級數展開。此種運用中國人自己獨特思想芳式表達微積分­ 的芳法,以及由此完成由初等數學到高等數學的轉變,殊堪令人稱道。李善蘭另一獨具 特色的著作是「蝶積比個 J 。其內容是高階等差級數求面積的問題。不但把由宋代沈括 開始到元末朱世傑所研究的「操積問題」發展推廣到幾個方面去,並且還利用和「閱芳 作法本源圖」相類似的數衰,列出一系列的高階等差級數求和的公式,而成為國際數學 界所感興趣的「李善蘭恆等式」。三是他對於世界著名數理的「費爾瑪定理」證明。在 他於北京同文館任教時所發表的「考數根法」一文之內, ~D~量明根 ~D 指素數,考數根法 ~D 判定素數的芳法。(註 32

)

李善關之外,華裔芳 C

1820--1902)

,對於近代西方數學的引介之身亦不可沒。 華裔芳是江蘇金匿人,字若汀,博學廣識,於經史、詞章、輿地、音律、理化、醫學、 工蜜製造,無不「游其涯淚,抉其精徽。」他在科學研究芳面,尤可稱為近代的先驅。 舉凡代數、微積、聲光、化電、熱力之學,都加提倡不遺餘力。華裔芳也與徐需一樣, 曾經一度為曾國藩所延入居其幕府。並曾在安慶軍營之內繪圖測算,其所創製的農晶號 ,即為中國自製的第一艘輪船。其後江南製造局的設立及譯書館的創建,也多是經由他 的策劃。在譯書館中,他與徐壽分門筆述,而自任算學地質諸類,計與傅蘭雅會合譯新 書共有十二種一百六十餘卷。其中如「代數術 J

C

1873

)、「徵積溯源 J

C

1878

)、 -357 ...

(10)

「代數難題 J

( 1883

)、「決疑數學 J(1880) 、「合數術 J

( 1888 )

0 r 合數術」 是關於對數表的造法 r 決疑數學」是介紹新數學的分支概率論,由於其文筆通暢易懂 ,故其影響也較大。 天文學:天文學在我國起聽甚早,遠在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中間有此類的記載。其後 ,解過歷代的改良興增進,達到相當高的水準。明末清初之路,西克-天文學知識傳入中 國,耶穌會士並興中國的天文學者合作,修訂中國的層法而成「崇禎曆書 J (即後之時 憲曆〉。再加上望遠鏡的介紹,計算芳法的改進,以及「哥白尼地中心說 J

(

helio-.centric

theory) 的輸入(約在乾隆年間〉。因此,使中國的天文學大受影響。著名的 天文學家王錫闡興梅定丸,都對西芳的層算非常重撞見。且能客觀地比較中西的優劣而予 以公正的評價 o (參看王錫闡的「曉庸新法 J )及至乾嘉時代,由於考證壘的發達,學 者多以曆算為治輕的工具,於是講求天算者頗不乏人。江永著「層學補論」、「中西合 法擬草 J 戴震著「象學」、「續天艾略 J 、「古層考」、[層間 J 李兆洛著「赤道 輕緯圍」、「恆星闡 J 鄒伯奇著「甲寅恆星表」、「赤道星圖」、「黃道星圖」等等 皆其著者。此外,製器翻天,做造天文儀器者亦為不斷。梅文鼎製[月道儀」、「撥曰 器 J 張裕葉製「濕度計 J 許宗彥製「渾金球 J 李兆准製「天球鍋儀」、「日月行 變銅儀 J 劃衡製測量用「旬股尺」及製暑用算尺;馮挂芬製「定向尺」、「反羅經」 ;鄒伯奇製「渾儀」等都是此類的表現。(註 34) 他如李銳、焦循、汪日禎等不僅將明 末清初的居法加以研究整理,並且還發蹋了中國古代編製層法時所採用的計算方法(特 別是高次內插法〉。可惜由於若干乾嘉的學者,輕易地否認西方科學的成果,因而影響 了學術研究的客觀態度。鴉片戰爭以後,哥白尼學說 (Copernican theory) 獲得更進一 步的傳播。魏聽於其海國圖志之中,首先曾加介紹(卷七十二,中西層法異同表〉。其 後,李善蘭又將英國著名天文學家約翰﹒赫歇爾的名著「天 X 學綱要 J

(The outlines

of. Astronomy

)譯出,定名為「談天」。該書於一八五九年在上海刊出,十五年後, 徐建寅叉把一八七一年以後的最新天文學成果補入,而於一八七四年出版,是為 l 談天 J 的增訂版。「談天」一書,除介紹太陽系的結構和行星的運動之外,俏包括萬有引力 定律、光行差、太陽黑子理論、行星攝動的理論、彗星軌道理論等知識。對於恆星系之 變星、雙星、星團、星雲等都有說明。因此,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西方近代天文學知識 ,遂為我國的學者所知曉。此外,李善蘭還用恆星光行蓋和地道平徑譜兒差等理論來誼明 地球饒日運動;用礦井墜井的理論證明地球自轉;用彗星軌道及雙星相繞運動等證明行 星軌道確為楠園等。由於他的繼續不斷努力,因而使從哥自尼 (Nicholous

Copernicus

,

1473

,...." 1543) 至牛頓 (Issac

Newton.

1542 ,....,, 1727) 所完成的西方近代天文學知識有 系統的傳入中國。後來的一些著名的改良主義者如康有為、嚴復、譚闢同等人,都會利 用哥白尼的日心說和康德 (Immanuel

Kant. 1725

,..."

1804)

;拉普拉斯 (Laplace

1749

,...."

1847

)的天體潰化學說作為其思想的武器,並為當時的革新變法製造輿論。(註站〉

第三個階殷約自中法戰爭以至辛亥革命(

1885

,...."

1911

)。中法戰爭,中國雖非戰

敗國家,且未割地賠款。但馬尾船廠敏煩、福建艦國良種沉、基陸、澎湖被陷、安南藩邦

(11)

關續時期我國科技發展的鳥敵

拱手讓人,對中國而言,仍然創痛鉅深。兼以此時派赴歐美的學生先後回華,各類政府

及民營業的日漸萌芽。結果,在基礎理論的科學知識輸入的同時,各種應用科學技術也 陸續傳入中國,不論造船、製砲、開礦、冶金、紡紗、織布、航運、電信等芳面,都呈 現出一番新貌。不過,論此一時間的成就,仍以兵工業與造船業為最高。 以新與的兵工業而論:在晚清五十年間,各地設立的兵工廠計有二十三所。其中尤 以江南製造局、天津機械局及漢陽兵工廠為最重要。其次,金使機器局、廣州機器局和 四川機器局(宣統二年改設為四川兵工廠〉也都具有相當的規模。雖就國防教力而言, 未能盡合理想,但在新式的兵工業芳面,已經奠定了相當的基礎。不僅新製槍械、子彈 、炸彈、砲等)J 面多供全國各軍使用,而海軍所需的祖械彈藥,江防海防所建的關台, 乃至南北洋艦隊所需的船隻,也有部份為福局所製造(計有操江、湖海、保民、澄海等 十四艘。〉在這些兵工廠中,最初之時尚2頁外國工程師作技術性的指導。但隨著時間經 驗的積累,中國本身也逐漸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兵工人才。如上海製造局的沈保靖、廣州 火藥局的潛霖、山東機器局的徐建寅(後任漢陽槍砲廠監工〉、湖南機器局的韓毆甲、 四川機揖局的會昭言、吉林機器局的宋春贅、天津機器局的王德均、神機營機器局的潛 駿德、廣東槍砲廠的薛塔榕、江西機器局的夏岩、漢陽兵工廠蔡琦、徐家寶,都是歷經 磨練而成兵工專家。(註 36 )除此之外,即使一般的技術工人,也能很快地適應於各種 新式工作。誠如一位西芳觀察家所指出: r 中國的工人,不但顧意學習,而且他們過去 所受過的本地手工業的訓椒,使他們極適宜於工作。...中國人也同時擅長幾種行業, 並且能夠很容易的轉行。...這種天才,使他們能夠適應各種細緻而直雜的工廠工作。 接說,一個工人,無論用那一樣機器,都一樣容易。 J (註訂) 就新式的造船業而論:自鴉片戰爭後,國人因感於西人的船堅繭利、海防危機,先 後展開造船運動:希冀採惜西法,建造新式的輪船,但卸未能成劫。同治四年(

1865 )

'兩江總督曾國藩於上海虹口創設製造局,傲造船砲。次年,閩漸總督左宗棠議興船毆 ,於福州馬尾設立造船廠,是為我國近代最早的兩所造船廠。其後,江南製造局因於同 治十三年(

1874

)試造小鐵船不能出誨,砲位佈置亦不合法。雖說該局機器略備,而 無精熟此道之員,而於西祥新式隔閔向多,因此奉命停造。(註 38 )自此馬尾遂成為清 末中國唯一的造船廠。該廠因法國精於製造 ,聘請法國人為工程師;英國人精於船學, 聘請英國人充教習,對英法兩國的特長,共同組織,努力製造,進步非常迅速。由於, 該處具有模型廠、鑄鐵廠、造船廠、鐵脅廠、拉鐵廠、輪機廠、鍋爐廠、帆纜廠、儲砲 廠及大小船鵰等設備相當完善,故新船多能如期完成。計自同治八年(

1868

)八月第一 號萬年青輪下水,到同治十二年(

1873

)為止,共成大小兵輪及商船十五傲。其中且 有三號為華工獨立所完成, (按I3P 藝新、登瀛洲與泰安三艦")。中法戰爭時期, ,馬尾船 廠雖曾被創,但因派赴法國學習製造的船政學生返國,船廠不久即告修復,且能建造閱 濟、橫海、鏡清等十餘號的鐵脅大船。(註 39) 光緒十五年(

1889 )

,船敢文有一項 光榮的成就,由國人自造的鋼甲船平遠號下水。以前船政所造者多為木殼鐵脅,平遠輪 則為雙機鋼甲快船。船身長十九丈七尺,與2K深一丈三尺二寸,全船載重二千一百轍, ...359 __

(12)

馬力二千四百匹,速摔十一海涅。此一國人自造的鐵甲快船,隨即撥入北洋艦隊服役,

後來並參加了中日甲午海戰。(註 40 )在馬尾船廠中,貢獻最大的工作人員為曾經留法

學習製造的吳德章、李壽田、楊廉臣、魏瀚、陳兆鏘興鄭清源等人,民國成立以後,陳

兆鏘興魏瀚曾經分別出任江南造船所(江南製造局 1) 的所長及福州船政局局長。(註41

)

就築路工程而言:中國的鐵路建築起步較晚,直至西 15 鐵路築成後的半個世紀(

,

1876)

,芳由英商在上海與吳悔之間修築了一條吳掛鐵路,全長僅有二十公里,而且

於不久之後叉被滿清政府收回折除。一八八一年,為了海軍用煤,北洋大臣李鴻章文於

唐山到胥各莊之間,築了一蝶長達十公里的小鐵路。一八八七年,台灣巡撫劉銘傳,利

用原瓶酒路的器材,在台北與新竹之間築了一條九十六里半的鐵路。自後各國紛紛在中

國組織公司,修築鐵路。至一九一一年辛亥草命發生前後,全國已經築成鐵路九千六百

餘公里。我國著名的鐵路幹線如京渚線(臣服之I~~ 寧路,由北京至渚陽〉、京漠路(北 京至漠口〉、津浦路(天津至浦口〉、京餒路一一京張線(北平至張家口〉、東浦路( 滿州里至經芬河〉、哈大路(哈爾潰至大連〉等,太多興建或完成於此時。惟以其中絕 大部分皆為外國工程專家所修築,只有京張鐵路為例外。該路全長二百餘公里,中隔高 山峻嶺,石土橋樑最多,路險工艱為他處所未有。特別是居庸關、八達嶺、層巒疊蟑,石

峭灣多,工程最為艱鉅。由於中國科技落後,人才缺乏,在外國人看來,自非延聘西方

技術人員不能為劫。不意此一鐵路卸由我國留美學生一手承擔,並且順利地完成,而使 外國的工程學家們為之張目結舌,另眼相看。(註 42

)

詹天佑(

1861

,...., 1 919 ) ,原籍安徽,出生於廣東南海縣。十二歲便以幼童留美深 造,而於一八七八年進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進侈,對於鐵路工程尤具濃厚的興趣。一

八八一年返國,旋入福建海軍服務。一八八四年,參加馬江之役,與法國作戰。一八八

八年奉派調入唐津鐵路工作。一八九四年,以修建輝河大橋馳名全國,而為英國工程師 學會選為會員。詹民對於京張路的最大貢獻有三:一是路線的選定, 1110 今南居庸關及八 達嶺的現行路線。二是沿線隧道的縮滅,比英國工程師金達(

C. W.

Knider) 所設計者 滅少了二千米。計居庸關、八達嶺、五掛頭、石佛寺等四大隧道工程總長一六四五米, 其中尤以八達嶺及居庸關為最長。前者全長 -0 九一米,後者則長三六七米。工程都艱 苦萬狀。中經滲2f(、胡芳、通風困難,卒能在外國人的諷刺及干擾下,逐一完成。其精 神與毅力,由此可見。三是人字形爬坡路線的設計。為了滅少沿線的坡度與山洞長度, 詹氏特於青龍橋東謂之殷,採取人字形爬坡路線,用二台大馬力機車調頭互相推挽,以 解決坡度大機車牽引力不足的問題。結果,教果非常良好。四是以石橋代替鐵橋,不僅 可以就地取材,用自製的水泥和當地的石料,以代替鋼料,且可使鐵路的成本太為降低 ,而為國家節省了許多的經費,實為一舉而兩得。五是築路時間的縮趣。計該路於一九 O 五年九月動工,至一九O 九年八月完成。合共僅四年之久。較比預定的工程提前了 兩年,而工程費也結餘了自銀二十八萬兩。合計總額僅及外國承包商所索取的五分之一。 六是技術人員的培養。詹民於修路期間,經常不辭勞苦,率領他的學生和一些年青的工 程人員,跋山涉水,往返傀暈,並與之五相研究討論。此種以野外代替課堂,以實習代

(13)

晚清時期我國斜拉寶康的鳥隊 替理論的方式,實為一種最實際又有效的教育方式。因此,使那些跟隨他工作的後輩們 ,很快地獲得許多新的經驗,掌握許多實用的技巧,而成為了一批後起的優秀幹部。( 註 43

)

奎、結

=..6. a間 我國近代的科技,發展雖然遲輝;但仍有相當的進步與成就。一是軍器的改良,如 丁拱辰、龔振麟、黃冕、丁守存之於製砲;在仲祥、鄭復光之於造船。憑藉著他們的熱 情與毅力,終於使我國落伍的軍器獲致長足的改進。二是西法的引介。一方面由本土的 科學家與外來的傳教士合作,將西方的天文、數學、物理、化學、開礦、治鐵等的知識 廣泛譯介;一芳面設立船廠砲局,聘請外國的專業技師輸入西方的科技。同時,更進而 激遣大批留學生前往歐美各國,從事於直接的學簣,一時頗能使人耳目觀感為之一新。 如徐壽、徐建寅欠子,華葡芳、華世芳兄弟,以及李善蘭等都是這一芳面的劫臣。三是 自力更生,經由一段時期的吸收與模仿,逐漸地產生中國盲己的工程專家,若干方面已 可自行設計建造,不需仰仗外人的鼻息。去日造船工程的鄭情?廉、魏瀚,築路工程的錯天 佑等,便是此一趨勢的代表。 不過,鑒於十九世紀中葉以後,世界科學與工業搧前的高速進展,以及中國當時所處內 外環境的險惡,以區區上述的科技成就,殊覺微不足道。以之作為自強立蟹的基麓,尤 覺過於薄弱。不用說與歐美先進國家有如小巫見大巫,無法望其項背;即與我國同時的 東亞之鄰邦曰:材目較,也是遙遠地落於其後。甲午戰爭的敗北,不僅是軍事的失敗,也是 工業科學的太不如人。 自鴉片戰爭以迄辛亥革命的七十餘年之間,中國工業與科技的發展,一直未曾受到 應有的重鼠。雖有少數開明遠見的地芳大吏為之倡講,也得不到政府及社會的支持。這 是清末科技落後的最太原因;叉科技的發展必頭要與教育配合,然後才能奠定知識的基 礎,培養專門的人才。可是,清廷卸見不及此,僅於北京、上海及廣州三地設立同文館 ,而未及時推行近代教育。雖然,科舉制度於光緒三十一年(一九 O 五〉正式廢除,建 立了各級的新式學役,在時間上已浪費了半個世紀,起步也嫌太遲。故清廷未能早日戚 科學立學校,實為情未科技不振的第二個原因。再者,科技的發展,必須與社會各方面 密切配合,而政治一環尤為重要。由於,當時各新式工業科技部門中,太多為官僚故客 所把持,以外行而領海內行;因之癱瘓腐化,幾無敷率之可言。故官僚故治,可以說清 末科技難以進步的第三個原因。萬事非錢莫辦,發展科技,尤氮充裕的經費支持。可是 ,一則當時的中國仍係農業國家,生產落後,故府稅收,異常有限。一則滿情時代缺乏 健全的財故制度,各省動輒拖欠截留,以致辦起事來,既無有貝之財〈金錢)又乏無 貝之才(人材) ,.困難萬端。故經費不足,財政困難,實司說是清末科技難以發達的第四 個原因。當然,情未科技的進步遲直是,原因並不止於上述數端,但 ~p此數項已可概覓一 斑了。 f 註咽〉

(14)

-361-附註 〈註 1 )參看陳立夫「中國之科學與文明」漠譯本(民國的年 2 月 台北商務印書館到 〉前言。 (註 2 )參看黃文山「中國之科學與文明」漠譯本頁 14

"-' 15

譯者導言。 (註 3 )參看台北木鐸書局刑「中國科學文明史」 頁 569

"-'

570 。 (註 4 )參考張藍麟「中國歷史奇器及其作者 J (燕京學報第三期〉 頁泊。"-' 387 。 〈註 5 )胡適, r 胡適文選 J (民國 42 年 6 月 香港現代書局刑〉 頁叩8

"-' 119

0

r

治學的芳法與材料」。 (註 6 )林致平等著: r 中國科學史論集 J 村〈民國 47 年 7 月 台北中華文化出版專業 委員會刻,共三冊〉 頁的 鸝噩厚 「江南製造局與中國現代化學 J 0 (註 7 )按蒙古對南宋的重要戰役、襄獎之戰, FlO受彼斯人所造太祖之影響。襄獎堅守 五年,終為新祖所改陷;而南宋亦因為失去長江中游的屏障而涵亡。(參見 馮承鈞譯,台灣印書館到「多桑蒙古史」上冊 頁 417 ...,

418

)葡萄牙人 所製之佛郎機砲為明人在東北造成寧遠及錦寧二項大捷,阻止請人對朗之進 攻達數年之久。(參考芳豪著 台灣商務印書館到「李之藻研究」 頁 1位 "-'1的)關於南懷仁所造之神武砲,對於平定三薄之亂之影響,可以參見 蕭一山著 台灣商務印書館知「清代通史第一冊」 頁 676 r 祖統之鑄造」 及 682 r 南懷仁之任事 J") 。 (註 8 )參看拙著「魏頓對西芳的認識及其海防思想 J (民國 52 年 台太文史叢到;民 國 72 年 9 月 台北大立出版社重刑〉 頁 105 鴉片戰爭期間中英船砲的比 較。 (註 9 )陳陸「鴉片戰爭與中國軍器」中和月刊一卷八期(民圓白年于u

)

頁 76 "-'位 。 (註 10) 魏頓「海國圖志」卷八七頁 1 汪仲祥「鑄砲說」。 (註 11 )魏諒「海國圖志 J 卷九一 頁 3"-'4: 丁拱辰「演砲圖說」。

"(註也〉魏諒「海國圖志」卷八七

頁 2"-'3

黃冕「炸彈飛砲輕砲說」。

(註 1~ )魏諒「海國圖志」卷九二 頁 1 種世成「攻船水雷圖說」。 (註 14 )魏諒「海國圖志 J 卷九一 頁 1

"-'

2 丁守存「西洋自來火鏡製法」。 (註自〉明史(商務到百納本廿四見本)各三 0 四 鄭和傳。 (註的〉參看拙著「魏頓對西芳的認識及其海防思想」 頁 104

"-'

11的。 c註 17 ).參看李約瑟「中國之科學與文明 J (商務到漢譯本〉第九冊 頁 221 。 (註 18 )同前書頁 218 。 (註 19 )岡前書頁 219

"-'

220 。 (註 20 )同前書頁 220 。

(15)

晚清時期我國斜拉蠶展的息時 (註 21 )同前書頁 219 。 (註但〉參看呂貫強「中國早期的輪船經營 J C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 頁 11 ~盟。 (註 23 )包世臣「小倦遊閻文存卷下 頁 4"'5 r 鄭原甫復光與知錄序 J 。 (註且〉魏源 「海國圖志」卷八五 頁 1

'" 2

鄭復光「火輪船圖說」。 (註 25 )關于鴉片戰爭後我國造船運動的停止,呂實強教授曾有頗為精關的分析 參看 民著「中國早期的輪船經營」 頁 16'" 21 。 (註 26 )郭廷以「近代西祥文化之輸入及其認識 J C 載於大陸雜誌三卷七期。有關徐壽 F 、徐建寅女子及華裔芳、華世芳兄弟的生平世蹟。可參看台北世界書局刑 「祥務連動」第十二冊頁 13 '"的楊模編「錫金四哲事實彙存」。 〈註 27 )張之洞「張文襄公全集 J C 台北文海書局影印本〉第二冊奏議 頁 937"'9招

光緒廿七年三月廿五日奏于「為徐建寅等請螂摺」。

(註 28 )鸝盤厚 「江南製造局與中國現代化學 J C 中國科學史論集村〉 頁的 "'56 。 (註 29 )中國科學文明史 頁 673 。 (註泊〉同前書頁 6晶'" 670 。 (註 31 )王萍: r 西芳屬,算之輸入 J C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列仰〉 頁的 "'97 曲 (註 32 )間前書 頁 144'"

165 ;

r 中國科學艾明史」 頁品3"'6個:

ATth Ur Humrnel ed;:"En irrlent ch inese of the ch ing peri od'

,

PP.

479...4酌,

L

i

S

han -

Ian •

(註羽〉楊模偏「錫金四哲事實彙存」。 (註 34) 王萍「請代層算學的傳承興蛻變 J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到 「近世中國 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 頁 494'" 500 。 (註站〉中國科學文明史 頁 674 "'676 。 (註 36 )王爾敏「請季兵工業的興起 J (中央研究院近史研專于u

)

頁 150 "'1日。 (註 37 )洋藹運動第十二冊 頁 429 高斯特 C

Herald E Gorst

)著張雁水龍 「中國 在進步中 J

CChina in

Progress) 。 〈註招〉李鴻章 「李文忠公全集」奏摺三九 「覆梅啟照蝶陳」。 (註泊〉際唐 「馬尾船廠述要 J 原載「福建文化」第二卷第十五期此處引自祥語l運 動第十二冊附錄。 (註物)李文忠公奏摺六九 「查驗平遠兵船摺」。 (註 41 )際唐 「馬尾船廠述要」 祥麗運動第十二冊附錄 頁 39 。 〈註 42 )中國科學文明史 頁 686"'692 。 (註的〉童基看 凌鴻勛、高宗魯合編: r 詹天佑與中國鐵路 J C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 「史科叢于且 J

(4)

頁 34 '"誨。 (註 44) 按討論中國科技落後原因之作甚多,右關論文及專書不擬於此一一列舉。而作

-363_

(16)

者之意見亦極為紛歧,見仁見智,說法各異。可參考「中國科學文明史 J

(

木鐸于U) 頁 701 '"加6 李約瑟「大滴定 J

(The Grand

Citration) 范庭

育譯(帕米爾書店向〉 頁 27'"

33

;揖 "'36

;

36"'39 。筆者於此僅就個人所

見,指出清末時期中國科技發展緩慢之原因;與李約瑟氏在「大滴定」一書

(17)

晚清時期發國科鼓聲援的為轍

A BIRD'S-EYE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IQUE OF MODERN CHINA (1840-1911)

by

Wallg Chia-Chiefl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ique during the late Ch'ing period was a

hard and difficu

1t

process. Under the strong pressure of the western gun-boat po

1i

cy

,

Chinese scientists had to improve their own traditional technique first

,

and then

in甘oduce

the science from the west later.

In this article

,

the author decides to divide the process into three stages to see

what happened during the period of modernization in China.

Firstly

,

what was done by Chinese scientists when they tried to improve their

traditional methods of shipbuilding and gun-manufacturing during the Opium War

(1

839-1842).

Secondly

,

how to introduce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ique into China by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scientists at the time of

self.開strengthening

movement

(1

861-1895).

Thirdly

,

what was achieved by the new Chinese scientists before the revolution of

191

~

in shipbuilding

,

roadbuilding

,

etc.

Last旬,

and most importan

t1

y

,

the author hopes to find some factors in Chinàs

failure to response to the western challenge.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承接視覺藝術科作為高中課程的 選修科,並繼續推動本科課程的 發展,教育局於2020/21學年開

發展階段 嬰幼兒期 童年期 青春期 成年期 老年期 生理成長.. 智力發展

常識科的長遠目標是幫助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勇於面對未來的新挑 戰。學校和教師將會繼續推展上述短期與中期發展階段的工作

因應社會需要的轉變,科學、科技和工程的急速發展,根據各類調查和會面收集得到

1.搭車地點:請至新竹客運楊梅站(出火車站後前右前方 7-11 旁)搭乘 新竹客運 5652 路線「楊梅—東流里」7 時 50 分班次楊梅發車有延駛至

中國佛教發展,在魏晉時期有一具有重大意義而又影響深遠的現象,就是觀

發文日期:中華民國109年1月13日 發文字號:高分署人字第1092500023號

城市面貌 社交生活 創科發展 交通運輸 鄉鎮發展 飲食文化 文物保護 環保建設 區域發展 消費模式 教育發展 國際事務 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