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煉金術:論象徵概念與創作意識之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煉金術:論象徵概念與創作意識之源"

Copied!
36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繪畫創作理論組 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淑華 博士. 論文題目:. 煉金術:論象徵概念與創作意識之源 Alchemy: A Study of the Symbols’ Conceptions and Creative Consciousness. 研究生:張欽賢 撰. 2013/03/20. 1.

(2)

(3) 煉金術:論象徵概念與創作意識之源. 中文摘要. 煉金術是註記人類探索自我意識與物質世界的廣袤史觀。它是宗教神 話思想,以及個人洞察自身認知根源的集合體。煉金術統合物質形式的象 徵意識以及精神心靈的昇華幻化,並將之轉變成思想與技藝之間的關鍵聯 繫。藝術家藉此以助於學習外在與內在、題材與創作活性的整合,使繪畫 與其它視覺藝術如同煉金術一般,成為聯接物質與心理世界的範例。回顧 典籍所載,古人所言之藝術與藝術家,亦與煉金術士一般,充滿了神秘難 解之奇幻異數,而非今日所使用詞彙之實質意含。 本篇研究要旨在於探索煉金術思想脈絡以及其象徵系統,各篇皆以傳 統象徵系統引導創作之源,論述象徵體系之中,煉金術為之詮釋作為創造 者的終極創生,指引創作者所需之超越智慧的自然共感,與追尋超越物質 與精神世界的開放思想,以及深刻的創作情緒。本篇論文亦以此尋思古代 習藝者以及現代心理與美學理論,研究存於內心的信仰與創作程序以何種 圖面形式再現虛無的想像。以象徵系統,作為探究抽象概念轉化為繪畫創 作因素之工具與潛意識攫取想像的能力。. 關鍵詞:煉金術,四元素,哲人石,曼陀羅,象徵心理,異教藝術。. i.

(4) Alchemy: A Study of the Symbols’ Conceptions and Origin Consciousness of Creation Abstract. Alchemy is the history of humanity’s self-awareness and marvel with the physical world. It is collective and individual research for perspicacity and the origins of religion, mythology, and personal self-identity. Alchemy is at once a symbolic consciousness of substantial forms and a symbolic utterance of the spiritual and psychological transformations of the spirit, became a connection between wisdom and art. The artist has been given the possibility of integrating his outward and inward creation, his subject matter and his creative activity. Painting and other visual arts are one intent example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world, and other is alchemy. If we look back at the whole art history existence, the appearance of art and artist, just like alchemist, seems a curious phenomenon indeed, an ethereal secret that cannot easily be explained in terms of contemporary lexicon that we may real understand. While the thrust of this study is directed at elucidating the history of alchemy and system of symbols, every chapter includes explicable the form of symbols from the origin of traditions. Alchemy has always been representative of what is ultimate creation about creator in the symbolic system. Perhaps what we need is not more sophistication but more sympathy, a thoughtful openness to the synesthesie that beyond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world, a profound passion of creation. This study also describes both how ancient practitioners believed alchemy worked and how modern psychological and aesthetical theory can illuminate the processes of imagination. Uses the symbols for the tools to investigate how conceptions were considered effective causations of creative activity in painting and what captured the imagination was the efficacy of the ii.

(5) unconscious.. Keywords: Alchemy, Four Elements, Philosopher’s Stone, Mandalas, Symbolic Psychology, Occult Art.. iii.

(6) 目次 表錄 ............................................................................................................................vii 圖錄 .......................................................................................................................... viii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架構 ............................................................................................... 6 第三節 文獻探索 ............................................................................................... 8. 第一章 煉金術之歷史探索 ............................................................................ 17 第一節 古希臘時代:存在的內向探索 ...................................................... 18 第二節 中國:燒金與煉丹............................................................................ 34 第三節 阿拉伯:煉金仙藥的傳承............................................................... 48 第四節 西歐:物質的彌賽亞 ....................................................................... 54 小結 ..................................................................................................................... 68. 第二章 煉金術之象徵概念 ............................................................................ 71 第一節 煉金術象徵之形成背景 ................................................................... 74 第二節 靈魂的原型:元素與反應物 .......................................................... 78 第三節 精神的原型:動物與植物............................................................. 100 第四節 肉身的原型:人與神衹 ................................................................. 116 第五節 宇宙的原型:程序與蒸餾瓶 ........................................................ 133 小結 ................................................................................................................... 158. 第三章 煉金術對繪畫藝術的影響 ........................................................... 163 第一節 煉金術對繪畫媒材的影響............................................................. 164 第二節 煉金術與曼陀羅繪畫 ..................................................................... 180 第三節 煉金術對繪畫觀念的影響............................................................. 199 小結 ................................................................................................................... 211. 第四章 煉金術象徵之創作識語:《造夢者與無感的偽詩》 ...... 213 第一節 原型意識與媒介:物質因............................................................. 216 第二節 曼陀羅場域:形式因.......................................................................... 225 第三節 潛意識的塗層:動力因...................................................................... 238 iv.

(7) 第四節 自性的完整:目的因 ..................................................................... 249 小結 ................................................................................................................... 264. 結論 .......................................................................................................................... 265 參考書目 ................................................................................................................ 275 附圖 .......................................................................................................................... 285. v.

(8) vi.

(9) 表錄 表1. 研究脈絡. 頁:8. 表2. 煉金術重要古籍之時間沿革. 頁:13. 表3. 影響煉金術觀念之古希臘時期哲學家. 頁:32. 表4. 中國煉丹術術語表. 頁:41. 表5. 煉金術之星辰、金屬、與肉身對應關係. 頁:64. 表6. 煉金術元素與反應物之象徵. 頁:97. 表7. 煉金術之動物象徵. 頁:111. 表8. 煉金術之植物象徵. 頁:113. 表9. 煉金術之肉身象徵. 頁:130. 表 10. 煉金術之神祇象徵. 頁:131. 表 11. 煉金程序表. 頁:140. 表 12. 煉金程序相關名詞表. 頁:140. 表 13. 煉金術之工具象徵. 頁:154. 表 14. 煉金術之建築象徵. 頁:154. 表 15. 煉金術之宇宙與自然象徵. 頁:155. 表 16. 煉金術象徵體系表. 頁:159. 表 17. 「四元素」之方位對應與色彩之對偶. 頁:221. 表 18. 煉金術反應物與油畫媒介對照. 頁:224. 表 19. 黃金比例與圓周率之契合. 頁:230. 表 20. 煉金術與心靈昇華之對應. 頁:266. 表 21. 繪畫創作程序概念. 頁:270. 表 22. 共時性象徵化過程之超驗體驗之詞組與主要意涵. 頁:271. 表 23. 繪畫創作之現階段目標與未來目標. 頁:273. vii.

(10) 圖錄 ( 圖一). 《 哲 人 的 玫 瑰 花 壇 》 ( Rosarium Philosophorum). 頁:2、285. 第 七插圖:〈王 與后的 交合 〉(La conjonction du roi et la reine) 。翻 攝自:Perrot, Etienne, Le Rosaire. des Philosophes , Paris: La Fontaine de Pierre, 2008, p.73。 ( 圖二). 米 流 斯 ( Johnn Daniel Mylius) 原 著 《 黃 金 的 解 剖. 頁:3、286. 學 》( Anatomia Auri) , 1628 年原版插 畫。翻攝自 : Rola, Stanislas. Klossowski de: The Golden. Game , Paris : Editions Thames and Hudson SARL, 1997, p.202。 ( 圖三). 〈 哲人石 〉 (La Pierre Philosophale) 。翻 攝自:Rola, Stanislas. 頁:5、286. Klossowski de: The Golden Game ,. Paris : Editions Thames and Hudson SARL, 1997, p.163。 (圖四 ). 《 哲 人 的 玫 瑰 花 壇 》 ( Rosarium Philosophorum). 頁:12、287. 第 十一插 圖:〈新 生〉(La nouvelle naissance)。翻 攝 自 : Perrot,. Etienne,. Le. Rosaire. des. Philosophes , Paris: La Fontaine de Pierre, 2008, p.120。 ( 圖五). 《 玫瑰十 字之 神秘形 象》(Les Figures Secrètes des. 頁:17、288. Rose-Croix) ,1785 年原版 插圖: 〈哲學 家之山 〉 (Mont des Philosophes)。翻 攝 自 : Roob, Alexander, Le. Musée Herm é tique: Alchimie & Mystique , Köln: Taschen, 2006, p.286。 ( 圖六). 《 羊 泉 之 書 》( Lambsprinck) 插 圖 。翻 攝 自 : Rola, Stanislas. 頁:60、289. Klossowski de: The Golden Game ,. Paris : Editions Thames and Hudson SARL, 1997, p.195。 ( 圖七). 《 雙重宇 宙》 ( Utriusque Cosmi)插圖。翻 攝自 : Roob,. 頁:84、289.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m : Alchemy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 p.285。 ( 圖八). 《 水銀的 復活 》( Mercurius Redivivus) 插圖。翻 攝 自 : Mclean, Adam: The Alchemical Mandala : A. Survay of the Mandala in the Western Esoteric viii. 頁:85、290.

(11) Traditions , Grand Rapids: Phanes Press, 2002, p.99。 ( 圖九). 《 水銀的 復活 》( Mercurius Redivivus)插圖。翻 攝. 頁:91、291. 自 : Roob,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m :. Alchemy.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 p.440。 ( 圖十). 《 哲人的 玫瑰 花壇》 (Rosarium Philosophorum), 頁:93、291 1550 年版,王 與后的 交合,翻 攝自 : Roob,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m : Alchemy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 p.453。 ( 圖十一 ). 《 第 一 物 質 原 石 哲 學 》( Materia Prima Lapidis. 頁:93、292. Philosophorum) 插 圖 。 翻 攝 自 : Roob,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m : Alchemy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 p.441。 ( 圖十二 ). 《 化 學 元 素 》( Elementa Chemicae) 插 圖 。翻 攝 自 :. 頁:100、292. Roob,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m : Alchemy.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 p.133。 ( 圖十三 ). 《 化 學 元 素 》( Elementa Chemicae) 插 圖 。翻 攝 自 :. 頁:100、293. Roob,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m : Alchemy.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 p.135。 ( 圖十四 ). 《 化 學 元 素 》( Elementa Chemicae) 插 圖 。翻 攝 自 :. 頁:100、293. Roob,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m : Alchemy.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 p.138。 ( 圖十五 ). 《 羊 泉 之 書 》( Lambsprinck) 插 圖 。翻 攝 自 : Rola, Stanislas. 頁:101、294. Klossowski de: The Golden Game ,. Paris : Editions Thames and Hudson SARL, 1997, p.192。 ( 圖十六 ). 《 雷 普 利 手 卷 》( Rouleau de Ripley), 十 六 世 紀 原. 頁:103、295. 稿 插圖: 〈紅海 〉 ( Mer Rouge) ,局部。翻攝自:Roob, Alexander, Le Musée Herm é tique: Alchimie &. Mystique , Köln: Taschen, 2006, p.339。 ( 圖十七 ). 《 迷 宮 》( De Goude Leeuw) 插 圖 。 翻 攝 自 : Roob,. 頁:104、296.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m : Alchemy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 p.37。 ( 圖十八 ). 《 神聖的 哲學 》 ( Philosophia Sacra)插圖。翻攝 自:. 頁:106、296. Roob,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m : Alchemy.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 p.60。 ( 圖十九 ). 《 羊泉之 書》( Lambsprinck)插圖 。翻 攝自:Rola, ix. 頁:106、297.

(12) Stanislas. Klossowski de: The Golden Game ,. Paris : Editions Thames and Hudson SARL, 1997, p.192。 ( 圖二十 ). 《 秘術之 館》( Musaeum Hermeticum) 插 圖:〈紅海 〉 頁:107、297 ( Mer Rouge )。 翻 攝 自 :. Mclean, Adam: The. Alchemical Mandala:A Survay of the Mandala in the Western Esoteric Traditions , Grand Rapids: Phanes Press, 2002, p.77。 ( 圖二十 一). 《 哲 人 的 玫 瑰 花 壇 》 ( Rosarium Philosophorum). 頁:108、298. 插 圖,吞噬太 陽的綠 獅子。翻攝自 : Roob,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m : Alchemy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 p.367。 ( 圖二十 二). 《 寰宇探 尋》( Studium Universale)插 圖。翻攝自 :. 頁:109、298. Roob,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m : Alchemy.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 p.320。 ( 圖二十 三). 頁 : 109 、 攝 自 : Roob,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m : 254、299. 《 煉金術 的秘 方》(Alchemical Treatise)插圖。翻. Alchemy.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 p.305。 ( 圖二十 四). 《 太陽的 光耀 》( Splendor Solis)插 圖。此圖描繪燒. 頁:118、300. 瓶中的智嬰荷夢克樂斯,正以橐籥鼓風餵養象徵反應煉石 的 幼 年 期 毒 龍 。 翻 攝 自 : Roob,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m : Alchemy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 p.147。 ( 圖二十 五). 《 太陽的 光耀 》( Splendor Solis)插 圖。翻 攝自:. 頁:119、300. Roob,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m : Alchemy.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 p.395。 ( 圖二十 六). 《 玫 瑰 十 字 的 睿 智 光 輝 》( Speculum Sophicum. 頁:120、301. Rhodo-Stauroticum)插圖。 翻攝自: Mclean, Adam:. The Alchemical Mandala:A Survay of the Mandala in. the. Western. Esoteric. Traditions ,. Grand. Rapids: Phanes Press, 2002, p.61。 ( 圖二十 七). 《 三 位 合 體 聖 書 》 ( Buch. der. Heiligen. Dreifaltigkeit) 插圖。翻 攝自 : Roob,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 m : Alchemy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 p.462。. x. 頁:123、302.

(13) ( 圖二十 八). 《 化 學 元 素 》( Elementa Chemicae) 插 圖 。 翻 攝 自 :. 頁:126、302. Roob,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m : Alchemy.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 p.145。 ( 圖二十 九). 《 羊 泉 之 書 》( Lambsprinck) 插 圖 。 翻 攝 自 : Rola,. 頁:134、303. Klossowski de: The Golden Game ,. Stanislas. Paris : Editions Thames and Hudson SARL, 1997, p.194。 ( 圖三十 ). 《 煉金術 札記 》( Miscellanea d’ Alchimia) 插圖。 頁:135、303 翻 攝自 : Roob,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m :. Alchemy.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 p.307。 ( 圖三十 一). 《 宇宙的 神力 》( La Theotechnic Ergocosmique) 插. 頁:144、304. 圖 。 翻 攝 自 : Roob,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m : Alchemy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 p.157。 ( 圖三十 二). 《 化 學 元 素 》( Elementa Chemica) 插 圖 。 翻 攝 自 :. 頁:145、305. Mclean, Adam: The Alchemical Mandala:A Survay. of. the. Mandala. in. the. Western. Esoteric. Traditions , Grand Rapids: Phanes Press, 2002, p.33。 ( 圖三十 三). 《 第 一 層 》( First Degree Board)。 翻 攝 自 : Roob,. 頁:148、305.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m : Alchemy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 p.293。 ( 圖三十 四). 《 寂 靜 之 書 》( Mutus Liber) 插 圖 。 翻 攝 自 : Roob,. 頁:148、306.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m : Alchemy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 p.379。 ( 圖三十 五). 《 雙重宇 宙》 ( Utriusque Cosmi)插 圖。翻攝 自: Roob,. 頁:148、307.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m : Alchemy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 p.105。 ( 圖三十 六). 《 大宇宙 的和 諧》(Harmonia Macrocosmica) 插圖。 頁:149、307 翻 攝自 : Roob,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m :. Alchemy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 p.66。 ( 圖三十 七). 《 哲 人 的 玫 瑰 花 壇 》( Rosarium Philosophorum) 插. 頁:150、305. 圖 。 翻 攝 自 : Roob,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 m : Alchemy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 p.515。 ( 圖三十 八). 《 太 陽 的 光 耀 》( Splendor Solis) 插 圖 。 翻 攝 自 : Roob,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m : Alchemy xi. 頁:152。309.

(14)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 p.309。 ( 圖三十 九). 《 化 合 奧 底 帕 斯 》( Oedipus Chimicus) 插 圖 。翻 攝. 頁:153、309. 自 : Roob,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m :. Alchemy.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 p.372。 ( 圖四十 ). 《 雙重宇 宙》 ( Utriusque Cosmi)插 圖。翻攝 自: Roob,. 頁:158、310.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 m : Alchemy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 p.543。 ( 圖四十 一). 老 荷蘭之 朱砂 色油畫 顏料(vermilion extra) 與《 本. 頁:173、311. 草 綱目》關於朱砂藥性的紀錄。 ( 圖四十 二). 《 曼陀羅 》(Kalachakara Mandala)。翻 攝自: Roob,. 頁:181、312.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m : Alchemy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 p.337。 ( 圖四十 三). 榮 格,《紅書》( The Red Book, also known as Liber. 頁:183、313. Novus, written and illustrated by Carl Gustav Jung between approximately 1914 and 1930)。 ( 圖四十 四). 榮 格,《紅書》( The Red Book, also known as Liber. 頁:183、313. Novus, written and illustrated by Carl Gustav Jung between approximately 1914 and 1930)。 ( 圖四十 五). 《 兩個宇 宙》 ( Utriusque Cosmi)插 圖。翻攝 自: Roob,. 頁:185、314.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m : Alchemy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 p.106。 ( 圖四十 六). 波 希( Hieronymus Bosch),最後的 審判 日( The Last. 頁:204、314. Day),1470 年, 木板油畫( oil on panel), 163.7cm x 127cm,局部 。翻攝 自: Stanic, Michael M.:. Hieronymus Bosch , London: Tiger, 1988, p.38。 ( 圖四十 七). 波 希( Hieronymus Bosch),人 間樂園 ( The Garden. 頁:204、315. of Earthly Delights), 1480~ 1490 年 , 木 板 油 畫 ( oil on panel), 220cm x 195cm,局 部。翻 攝自 : Stanic, Michael M.: Hieronymus Bosch , London: Tiger, 1988, p.48。 ( 圖四十 八). 法 蘿( Remedious Varo), 雀鳥的 製造 (Creation of. 頁:208、315. the Birds ), 1957 年 , 纖 維 板 油 畫 ( oil on masonite) ,20 5/8x24 5/8in。翻 攝自:Kaplan, Janet A.: Remedious Varo: Unexpected Journey , New York : Abbeville, 2000, p.180。 ( 圖四十 九). 法 蘿 ( Remedious Varo ), 同 情 ( sympathy ), 1955 年 , 纖 維 板 油 畫 ( oil on masonite), 20 5/8x24 xii. 頁:208、316.

(15) 5/8in。翻攝自:Kaplan, Janet A.: Remedious Varo:. Unexpected Journey , New York : Abbeville, 2000, p.123。 ( 圖五十 ). 牛 頓,〈煉金術 手稿 〉( Newton's copied diagram of. 頁:217、316. the Philosopher's Stone, the Holy Grail of alchemy)。 ( 圖五十 一). 《 寂 靜 之 書 》( Mutus Liber) 插 圖 。翻 攝 自 : Roob,. 頁:224、317.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m : Alchemy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 p.378。 ( 圖五十 二). 波 希( Hieronymus Bosch),人 間樂園 ( The Garden. 頁:232、318. of Earthly Delights), 1480~ 1490 年 , 木 板 油 畫 ( oil on panel),220cm x 195cm,外 翼 板。翻 攝 自 : Dixon,. Laurinda:. Bosch,. New. York:. Phaidon,. 2003,p.274。 ( 圖五十 三). 《 徽章政 治》( Emblemata Politica)插 圖。翻攝自 :. 頁:236、319. Roob, Alexander, The Hermetic Museum : Alchemy. & Mysticism , Köln: Taschen, 1997,p.237。 ( 圖五十 四). 林 布蘭(Rembrandt) ,自畫 像(self-portrait) ,1657. 頁:239、319. 年 , 畫 布 油 畫 ( oil on canvas), 53.5cm x 44cm。 翻 攝 自 : Baker, Christopher: Rembrandt, London: Bison, 1988, p.194。 ( 圖五十 五). 林 布蘭( Rembrandt) ,解剖 的公牛(The Slaughtered. 頁:239、320. Ox), 1655 年 ,畫布 油畫 (oil on canvas), 94cm x 69cm。翻攝自:Baker, Christopher: Rembrandt, London: Bison, 1988, p.130。 ( 圖五十 六). 諾 德姆(Odd Nerdrum) ,閉眼 的自畫 像(Self Portrait. 頁:239、320. with Closed Eyes ), 1991 年 , 畫 布 油 畫 ( oil on canvas) ,27in x 31in。翻 攝自:Vine, Richard: Odd. Nerdrum:. Paintings,. Sketches. and. Drawing s,. Oslo: Gyldendal, 2001, p.297。 ( 圖五十 七). 諾 德姆(Odd Nerdrum) ,亡女 與老人( Old Man and Dead. 頁:239、321. Maiden), 1997, 年 , 畫 布 油 畫 ( oil on canvas), 81 1/2 in x 98 3/4in,局部。翻攝自::Vine, Richard:. Odd Nerdrum: Paintings, Sketches and Drawing s, Oslo: Gyldendal, 2001, pp.248~249。 ( 圖五十 八). 《 太乙金 華宗 旨》插圖。Jung and Richard Wilhelm: 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 New York: Harvest/HBJ,1962。 xiii. 頁:244、321.

(16) ( 圖五十 九). 張 欽賢,雲的 唱遊( Minstrel), 2008 年,畫 布油 畫. 頁:245、323. ( Oil on Canvas), 38cm × 40.5cm。 ( 圖六十 ). 張 欽賢,假說 (Hypothesis),2013 年,畫布油 畫(Oil. 頁:250、323. on Canvas), 27cm × 22cm。 ( 圖六十 一). 張 欽賢,仙藥( Elixir) ,2008 年,畫 布油畫( Oil on. 頁:250、324. Canvas), 22cm × 27cm。 ( 圖六十 二). 張 欽 賢 , 占 星 者 (Astrologer), 2008 年 , 畫 布 油 畫. 頁:250、324. ( Oil on Canvas),22 cm ×27 cm。 ( 圖六十 三). 張 欽賢,墨丘里 (Mercurius) ,2008 年,畫布 油畫(Oil. 頁:250、325. on Canvas), 22cm × 27cm。 ( 圖六十 四). 張 欽 賢 , 聯 想 ( Association), 2013 年 , 畫 布 油 畫. 頁:250、325. ( Oil on Canvas),22cm × 27cm。 ( 圖六十 五). 張 欽賢,獨唱 (Soloist),2008 年,畫 布油畫( Oil on. 頁:250、326. Canvas), 27cm × 22cm。 ( 圖六十 六). 張 欽賢,現象 (Phenomenal),2008 年,畫布油 畫(Oil. 頁:250、326. on Canvas), 27cm × 22cm。 ( 圖六十 七). 張 欽賢,活銀(Argent Vive) ,2008 年,畫布油 畫( Oil. 頁:250、327. on Canvas), 22cm × 27cm。 ( 圖六十 八). 張 欽賢,活銀(Argent Vive) ,2008 年,畫布油 畫( Oil. 頁:250、327. on Canvas), 27cm × 22cm。 ( 圖六十 九). 張 欽賢,無感 的偽詩(Apocryphal Poet of Apathy), 頁:252、328 2010 年,畫布 油畫(Oil on Canvas) ,116.5cm × 91cm。. ( 圖七十 ). 張 欽 賢,紅 色 的 完 型( Scarlet Gestalt),2008 年 , 頁:252、329 畫 布油畫 (Oil on Canvas),27cm × 22cm。. ( 圖七十 一). 張 欽賢,白化( Albedo) ,2008 年,畫 布油畫( Oil on. 頁:253、329. Canvas), 22cm ×27cm。 ( 圖七十 二). 張 欽賢,紅化( Rubedo) ,2013 年,畫 布油畫( Oil on. 頁:253、330. Canvas), 45cm × 33cm。 ( 圖七十 三). 張 欽賢,黃化( Citrinitas),2008 年, 畫布紙板 油. 頁:253、330. 畫 (Oil on Canvas’ borad), 38cm × 37.5cm。 ( 圖七十 四). 張 欽賢, 伊甸 園( Garden of Eden), 2013 年,畫 布. 頁:253、331. 油 畫( Oil on Canvas),162cm × 97cm。 ( 圖七十 五). 張 欽賢, 伊甸 園(Garden of Eden), 2013 年,畫 布. 頁:253、332. 油 畫( Oil on Canvas),162cm × 97cm。 ( 圖七十 六). 張 欽賢,樂園( Paradise) ,2013 年,畫布 油畫(Oil. 頁:253、333. on Canvas), 116.5cm × 91cm。 ( 圖七十 七). 張 欽賢,催眠 術(Hypnotism),2008 年,板面 油畫(Oil on board),50cm × 50cm。 xiv. 頁:258、334.

(17) ( 圖七十 八). 張 欽賢, 末那 識(Mano Vijnana),2008 年, 畫布 油. 頁:258、334. 畫 (Oil on Canvas), 65cm × 100cm。 ( 圖七十 九). 張 欽賢,夢遊( Somnambulism), 2010 年,畫 布油 畫. 頁:258、335. ( Oil on Canvas), 91cm × 116.5cm。 ( 圖八十 ). 張 欽 賢 , 釋 夢 者 ( Oneiromancy), 2010 年 , 畫 布 油. 頁:258、335. 畫 (Oil on Canvas), 53cm × 45cm。 ( 圖八十 一). 張 欽 賢 , 情 書 ( Amor Litteras), 2008 年 , 畫 布 油. 頁:259、336. 畫 (Oil on Canvas), 194cm × 130cm。 ( 圖八十 二). 張 欽賢,伊西斯( Isis) ,2007 年,畫布丹 培拉(Tempera. 頁:261、337. on Canvas), 116.5cm × 91cm。 ( 圖八十 三). 張 欽賢,星塵 (Stardust),2010 年,畫 布油畫( Oil. 頁:261、338. on Canvas), 91cm × 116.5cm。 ( 圖八十 四). 張 欽賢,種子( Rosarium Philosophorum) ,2010 年 , 頁:261、338 畫 布油畫 (Oil on Canvas),100cm × 65cm。. ( 圖八十 五). 張 欽 賢 , 混 沌 ( Massa Confusa), 2013 年 , 畫 布 油. 頁:261、339. 畫 (Oil on Canvas), 100cm × 100cm。 ( 圖八十 六). 張 欽賢,遁世 者( Hermit) ,2010 年,畫布 油畫(Oil. 頁:262、340. on Canvas), 116.5cm × 91cm。 ( 圖八十 七). 張 欽賢,造夢 者(Oneirism) ,2010 年,畫布油畫( Oil on Canvas), 100cm × 100cm。. ( 圖八十 八). ( 圖八十 九). 頁 : 229 、 230、341. 畫 布油畫 (Oil on Canvas),194cm × 130cm。. 頁 : 229 、 234、342. 張 欽賢,旅程( Journey),2013 年,畫 布油畫( Oil. 頁:229、345. 張 欽賢, 水銀 噴泉(Mercury Fountain), 2013 年 ,. on Canvas), 194cm × 130cm。 ( 圖九十 ). 張 欽賢, 造雲 者(Enim Nubes), 2008 年,畫 布油 畫. 頁:235、346. ( Oil on Canvas),162cm × 130cm。 ( 圖九十 一). 張 欽 賢 , 凝 結 ( Congelation), 2013 年 , 畫 布 油 畫. 頁:236、347. ( Oil on Canvas),91cm × 72cm。 ( 圖九十 二). 張 欽賢,貓 闍 梨( Acharya,Self-portrait),2010, 頁:240、348 畫 布油畫 (Oil on Canvas),53cm × 45cm。. xv.

(18) 1.

(19)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我們是金屬的初始與其首要的本質, 藝術透過其工作將我染成令人驚豔的色澤。 潔淨的噴泉流水與我匯融。 我洗淨富人與貧士的苦痛。 我是可見而純潔的靈魂。 」. ---《 哲人的玫瑰花壇》(Rosarium Philosophorum)1 煉金術可謂是人類思想發展史的通則,其終極目標是藉由改變物質以 達到改變人類,獲得永生的成就。早於公元前一世紀,煉金術就已是風行 世界的流行顯學。為了美麗迷幻的黃金與永生與超越自然的境界,從西方 埃及亞力山卓至東方中國的燕齊之境,無數奇人異士投入此一玄學研究。 風潮所至,在世界文明步入開化之前,煉金術早已如火如荼地隨著知識傳 播席捲翻騰。研究者棲身煉金工坊內,查閱祕典,鼓動風箱,煨養改變物 質的爐火,彼此相互交流,又以符號密語嚴防他人剽竊自己辛苦研究,以 期達到羅致鉅富,不死永生,甚至最終煉製「人造人」的境界。發展了二 十二個世紀的煉金術,只能靜候時間揭示煉金與永生終為術士的夢想,唯 獨留予後人難以思議的疑問,與煉金術士對物質與抽象理論所作的奇特解 釋。. 1 “ Nous sommes de tous les métaux / Principe et première nature./ L'art fait de nous par ses travaux/ La plus admirable teinture./ Les eaux et les pures fontaines/. Me ressemblent. J'ôte leurs peines/ Aux pauvres, aux riches. aussi./ Je suis visible et pur esprit.”引自 Perrot, Etienne: Le Rosaire. des Philosophes , Paris: La Fontaine de Pierre, 2008, p.30。 1.

(20) 基於對黃金的追求,與永生不死的執著,思想家與資本家從事此一長 生致富之道的研究。無論是受皇帝貴族支持設坊煉金,或是在自家廚室隱 而為之,史書不乏記載。在古代各地區文明狹隘的世界觀念裡,唯有長生 與財富是世人突破藩籬永恆不變的追尋。自從古人發現金屬可藉由冶煉還 原的本質之秘,世人便思索更進一步了解金屬物質的原始成份,企圖改變 其特質,昇華還原,使其由賤轉貴,由鉛變金。此觀念廣泛地推演,轉而 深信煉金程序與人類肉身轉化義理相契,唯有持之以恆的試煉,方能一探 永生之祕。 為了解釋抽象理論與不可見的物質變化,古今中外的煉金術士 (Alchemist) 2留下了珍貴的圖稿文本,(圖一)其中插圖裡的每一個細節 皆以實物為本,依想像力合成實物組合體,結合占星秘語、宗教教義、神 話傳說、以及哲學思想的混合體,於數世紀之間轉化成煉金術特有的敘事 語法與圖像模式,成為現代研究藝術心理的絕佳範本。藝術史學者艾金斯 (James Elkins)認為: 學習煉金術特有的語法,有助於回溯往昔尚無現代科學,沒有原 子量、沒有週期表、沒有元素表的時代。對於煉金術士而言,世界並 非由分子、原子、輕子、玻子、膠子、夸克等物質組成,而是由純粹 的第一物質組成…就畫家的認知而言,亞麻仁油可能是一種元素。然 而對煉金術士而言,油脂並非碳水化合物,它是一種與精油、蠟、與 爛泥一樣,具有蒸氣傾向的流動物質。 3. 2 「 Alchemist」 為 以 研 究 實 驗 將 一 般 物 質 轉 變 成 黃 金 等 貴 金 屬 的 神 秘 主 義 者 , 中 文 有 譯 作「 煉金師 」、「 煉金術 師」者,古 中國煉 金術 屬道教 外丹 系統,有「 方士 」、「道 士 」、「丹道 」、「 丹客 」、「爇 客」、「耍火 者」等諸多 稱謂。(參閱:張覺人:《 中國 古 代 煉 丹 術 》。 台 北 : 明 文 書 局 , 1985, 頁 : 54。 ) 為 免 除 淆 亂 , 使 行 文 統 一 起 見 , 本 文 統 稱 作 「 煉 金 術 士 」。 此 外 , 亦 有 將 煉 金 術 寫 作 金 字 偏 旁 之 「 鍊 金 術 」,「 鍊 」 字 作動詞 為「鍛 鍊金屬」之 意,其受 詞具限 定性,然煉金術 除熔煉 金屬 之外,亦熔 煉 動植物 性物 質以及 其他 礦物,而火 字旁之「煉 」泛指 所有 以火加 熱物 質之鍛 鍊過 程,其受詞無 限定性。雖 中文「鍊 」「煉」同 字,( 參閱 研究方 法)細考其 意,「 煉」 字 較合詞 彙邏 輯,故 中文 Alchemy 應 翻譯作 「煉 金術」 為佳 。 3 “ To learn the speech of alchemy it helps to think back to a time when there was no science: no atomic number or weight, no periodic chart, no list of 2.

(21) 艾金斯以西畫常用之亞麻仁油,解釋現代人與古代煉金術士觀念的本質差 異。以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眼中的橄欖油為例:作為日常生活用品的 橄欖油,是整個物質世界的縮影。從油的乾燥過程中,任何一位研究者皆 可發現微觀的物質變化,並據此推論整個宇宙架構所蘊藏的屬性。(圖二) 煉金術士眼中的亞麻仁油是「具蒸氣傾向的流動物質」,其內存有極易氣 化的變動自身,以待自然精神昇華流動的靈魂。油脂從液態變為固態的奇 妙轉化,在藝術家眼中則為另一種光澤質地的凝結,金黃色的亞麻仁油是 釋放色彩光澤的神奇載體。 在思想的領域,畫家像哲學家一樣,審視包覆於油脂之中的色料,據 此以推論整個圖面架構所蘊藏的屬性;在技術的領域,畫家像煉金術士 般,在乾性油中加入氧化鉛、氧化錳等金屬氧化物一同燒煉,提昇油脂的 乾燥速度,操控微觀的物質變化,其更深層意義,即掌握造物者加速或遲 緩生命途徑之秘。 現代科學的研究深入物質內在世界,超越地表,延伸至肉眼無法觀測 的外在星辰與內在夸克,對於神秘玄幻之術保持遙遠的距離。然而現代化 學所能解釋的物質變化,與深藏於人類內心對神秘事物難以抗拒的嚮往卻 始終有限。對於繪畫研究者而言,能主宰自己的眼光,觀察一切的存有, 運用顏料筆觸以表達現實中不完美的事物,以探尋其中一切具有價值的純 粹洗練,何嘗不是自我昇華的追求;藝術創作者手持彩筆雕刀,潛刃於真 實與幻想的世界裡,獨立超然於物外卻遁入精神感官的群集意識之中,創 作者以共同且又別出心裁的特殊語彙表述喜樂傷悲,在不知名的引力下觸 動旁觀者的心靈,據此觀之,藝術創作又何嘗不是一種幻術。. elements. To the alchemists the universe was not made of molecules, which are made of atoms, which are made of leptons, bosons, gluons, and quarks. Instead it was made of substances… As far as artists are concerned, linseed oil might as well be an element. To alchemist, oils were not hydrocarbon: they were a kind of fluid among many others, with affinities to steams and vapors as well as spirits, waxes, and sludges. ”. Elkins, James: What. Painting Is: How To Think About Oil Painting, Using the Language of Alchemy ,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p.23。 3.

(22) 現今中文「藝術」兩字與西文「art」相應,4然而見諸古史中之《晉書. 藝術列傳》、《北史.藝術傳》、《魏書.藝術列傳》等所載藝術家,皆為從 事陰陽方術、玄學占卜之奇人異士與僧客煉師,而非通於繪畫、文學、音 樂、舞蹈之藝術創作者。以《晉書.藝術列傳》為例,中國古人將「藝術」 定義為「 決猶豫,定吉凶,審存亡,省禍福」 5之術,乃關係國家前途與個人 命運的巫醫厭勝與秘學道術,所載之「藝術家」乃妙通玄術,「曰神與智, 6. 藏往知來,幽贊冥符,弼成人事,既興利而除害,亦威眾以立權」 的方士,完. 全不同於現今職司創作的藝術家。在春秋筆法形式的史學書寫系統裡,古 人的「藝術」被形容成 「詭托近於妖妄,迂誕難可根源,法術紛以多端,變態 7. 諒非一緒,真雖存矣,偽亦憑焉」 之光怪陸離的騙術,「 藝術」一詞乃妖妄. 訛言的負面之詞。所謂藝術乃「漢武雅好神仙,世祖尤耽讖術,遂使文成、五 8. 利,逞詭詐而取寵榮,尹敏、桓譚,由忤時而嬰罪戾」 之謀財取利、操弄權勢. 的精巧詐術。足見「藝術」一詞的漢文本意即是「方術」 、 「妖異」 、 「魔法」 等玄幻之術 。 西方學者引用中世紀煉金教士的說法,將煉金術認定為一種 藝術,是「我們的藝術」、「秘密的藝術」(the secret art),是「不知從何而 來的藝術」, 9在此見解上,西方煉金術士反倒與中國古史家就「藝術觀」 上看法一致,與引文所述《哲人的玫瑰花壇》裡「 藝術透過其工作將我染成 令人驚豔的色澤」 的文脈邏輯相應。. 古人的藝術若釋為幻術,此術必有其限定性,玄學與樸素科學研究者. 4 「 藝 術 」 一 詞 為 「 和 製 漢 語 」, 同 「 科 學 」、「 哲 學 」、「 經 濟 」、「 社 會 」 等 學 科 名 詞 皆 為 日本學 者於 幕末後 期、明治維 新時 期據西 文名 詞所譯。 「art」源自拉丁 文「 ars」, 原 意為「 技術 」、「手 藝」。 5 唐,房 玄齡等 撰《 晉書 》 , 〈 藝術列 傳〉 ,載 於 楊 家 駱 主 編: 《 新 校 本 晉 書 并 附 編 六 種 》, 台 北:鼎 文書 局,1979,頁 1467。 6 同 上註。 7 同 上註。 8 同 上 註 。「 文 成 」 即 漢 代 方 士 少 翁 , 被 封 為 「 文 成 將 軍 」,「 五 利 」 即 漢 代 方 士 欒 大 , 被 封為「 五利 將軍 」。《晉 書.藝 術傳 》以這 兩位 最終死 於非 命的「 藝術 家」作 為負 面 示範, 也足 以證明 中文 「藝術 」一 詞之原 始意 含。 9 由 於中世 紀術 士不清 處煉 金術的 來源,也 不清楚 阿拉伯 傳來 的煉金 文獻 之原本,以為 所 有煉金 術知 識從神 聖世 界而來,所 以稱呼 它是「 秘密的藝 術」 ,參閱:Debus, Allen G.: Man and Nature in the Renaissance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p.16。 4.

(23) 所認定的「藝術」,無論為了「幽贊冥符、弼成人事、興利除害、威眾立 權」,或「將金屬染成令人驚豔的色澤」,如同現代藝術家一般,煉金術士 以獨特的眼光觀察世界,以獨特的語彙敘述世界,物質世界的「實」,與 詮釋物質世界的「名」,二者在煉金術士的腦海裡產生美麗的過渡,無論 是藉藝術之名行幻術之實,或藉幻術之名行藝術之實,皆認為藝術是「 被 10. 確信為加速從事改變固有自然世界(包含人類)的工作」, 藝術必然是指在某. 種神奇內聚力的作用下,某一些特別的人,將那些幻術轉變成實質的非凡 能力 。 煉金術們煉製的黃金不比真金閃亮,但是他們留下的圖稿卻熠熠生 輝,暗自發出神秘詭譎的光采。二十世紀風行的隱喻、象徵性的藝術創作 手法,早在千年以前就為煉金術士熟練地應用於描述所理解的抽象世界, 訴說著術士以粗淺的物質知識,試圖走向宇宙與肉身更和諧一致的努力。 煉金術士寫下的書稿是人類心靈晦暗莫測的海圖,它刻錄了彼時社會的思 想撞擊與兩性之間的曖昧意象,與陰陽合一的融合思想。藉男女歡愛的概 念解釋抽象的物質結合與分離,「新郎與新娘」成為等待交合於蛋形燒瓶 11. 坩堝裡的原始材料, 以奇幻的角度進入心靈意識的深處。(圖三)後人也 許可據此以探知彼時兩性關係與群我分際的界線,並驗證今日的藝術創作 所承續的混雜兩性與社會心理因素,彌足珍貴的手稿圖像皆具其獨特的時 空座標與向度。 煉金術與繪畫存在程序上的共同點,無論基於模擬、演繹、轉化、融 合的種種過程所帶來的外在改變為何,兩者皆致力於內在觀想,並試圖藉 此以幻化外在的物理環境,以人際關係的概念解釋化學變化與非視覺性的. 10 “ The arts were put to work speeding up the inherent changes that the natural world (including humans) was believed to be undergoing.” Janowitz, Naomi:. Icon of Power: Ritual Practices in Late Antiquity , Pennsylvani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110。 11 Holmyard, E.J.: Alchemy , New York: Dover, 1990, p.17。 陰 陽 兩 性 交 接 是 古 代 世 界對物 質繁 衍的重 要解 釋,無 論東 西方的 萬有 靈論或 是陰 陽思想,陰 性與陽 性物 質 始終對 應著 各種物 質,印歐語 系甚 至將陰 陽直 接對應 於所 有名詞 上,意味著 所有 實 體物質 皆有 陰性陽 性的 分別,其區 分性別 的方 式也超 越常 識,一 如「 在燒瓶 裡等 著 結合的 新郎 與新娘 」---硫磺與 水銀 ,此兩 種物 質時陰 時陽 ,並無 固定 。 5.

(24) 物質內在,將繪畫作為利用物質材料模擬可視的世界之介質,並讓觀者足 以共同分享經線條色彩轉化融合後的內在觀想。煉金術是兩種異質物質神 秘的轉化;繪畫是畫者與觀者超越畫面之外的融合。煉金術與繪畫皆源於 對物質的想像模擬,煉金術的黃金崇拜演繹至永生的追求,繪畫的自然迷 戀延伸至意境的探索,兩者皆源於參與者獨特的直覺。如此緊密的依存卻 顯得毫無關聯的兩種「藝術」諸多想像,引發筆者研究之動機,計畫以整 理歷史中散亂隱晦的煉金術現象,作為創作理論之依據,成為本篇研究啟 始之「第一物質」,並以此研究探索創作過程於變遷的社會中所能展現的 種種可能。. 第二節 研究架構 本文之研究架構著重於煉金術的思想脈絡、煉金術的象徵概念,以及 所導生之創作論述、圖面構成與媒材探討四個主要方向。以煉金術論證象 徵體系與創作意識之源,探析藝術創作者在時代氛圍之中,自身觀照外在 環境所作的展現,與自我意識的展現,並以自我創作為對照主體,論證創 作意識之中個人的思想與現代資訊所提供的概念,是否處於某種新形式的 創作延展,抑或是依附於古人觀念承續之下的自我循環,並檢驗自身創作 的根源與未來的發展方向。 在煉金術的思想脈絡研究方面,本文將由整理神秘玄學發展,分析古 代世界各區域如何連結彼此文化,並在交互影響之下對人類共同追求的長 生與財富目標所作之研究。在文化領域方面,煉金術是適當的研究客體, 其龐大綿長的體系足以考證文明一旦跨越種族與語言籓籬之後,共同的心 靈深處同質與異質的特徵。由此延續上溯歐亞古文明如何開始探索物質世 界與心靈世界,以及將二者合而為一所做的嘗試,並研究文化嬗變對思想 家自身,與將思想表達成可見形式的藝術家們,如何因應社會對神秘思想 的約範與推動,發展出神秘的藝術風格。從歐洲煉金術士對混沌物質與人 性的雙向解釋,東亞煉金術士天人合一的奇妙思想,作為煉金術歷史研究. 6.

(25) 的兩種主要體系,進而分析煉金術特殊領域之內的各文明垂直時間性與水 平空間性之關連,以及在此關連之中的核心脈絡。 在煉金術的象徵概念研究方面,論文架構由哲學思想導入象徵概念, 即研究哲學思想對象徵意象的影響。純粹的繪畫,經由象徵經驗轉化所產 生的實質改變。煉金術思想含括宗教性質的「超驗感悟」 (transzendent) , 12 以及將感官所接受之質量、色彩、氣味、溫度等感覺想象皆視為「物質性」 的哲學觀,源於煉金術士所影響之創作者,反映於其創作活動之內。此創 作活動非全然藉由純粹技術上之必要性獲得證明,亦無法將其歸整於創作 者全然之個人意志,而是反照整體時代氛圍與哲學思潮之下的創作者之內 心獨白。分析古今煉金術手稿的插圖,研究文本中的符號與圖像中主題內 容與形式的意義,從而比較其源流演變,以及時代氛圍與社會觀念對圖像 內容的影響。 在煉金術對繪畫藝術的影響研究方面,筆者於大學部、碩士班、博士 班皆修習博士論文指導教授陳淑華博士所開設之油畫材料學課程。受業師 影響,產生對油畫媒材發展研究之發想,進而觸及煉金術在中世紀對此領 域少為人知的貢獻,進而研究煉金術象徵對繪畫形式的影響,以及抽象物 質哲學轉換成可見形式的圖像表現方法,與其產生的特殊意義機制,並研 究圖像學發展的套式理論,與其對應於煉金術插圖的解釋。從煉金術的特 殊詞彙與隱喻、生物與物質的質變昇華,性的隱喻意象、虛幻物質的真實 化等方向,探討煉金術圖像的內涵。煉金術的客觀探討所形成的諸多疑 問,從哲學、科學、心理學、繪畫等古代與現代大師的作品中研究煉金術 對其實質影響,並將之與同時代的宗教與神話等玄秘創作題材作分析比 較。 在創作論述方面,以筆者 2002 年由陳景容教授指導所撰之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美研所碩士論文《表象與實體:人體結構與隱喻之研究》作為創作. 12 「 超驗 」即謂「超 越經驗 」之 意,悉 討論如 傳統 形而上 學所 探究之「神 」與「靈魂 」 之 命題,皆為 超越經 驗(transzendit)之論點,尤 指「有神 論」( theismus, 人格 神 論 ) 與 「 汎 神 論 」( pantheismus, 萬 有 神 論 ) 之 內 在 上 帝 。 參 閱 : 吳 康 :《 康 德 哲 學》,台北: 台灣商 務,1973,頁 37-38。 7.

(26) 論述的發展起點,結合煉金術思想與象徵概念研究作為發展論述之推演背 景,藉煉金術圖像將思想象徵轉化成圖面創作的機制研究,以支持個人創 作朝向更深層發展所作的嘗試。繪畫創作並非以研究方向為單一主題的圖 像套式再現,若研究煉金術歷史以及其影響,而以煉金術圖像內容為創作 唯一的元素,則僅為煉金術插圖的分解再製,前述之煉金術研究作為了解 圖像創作者面對哲學思潮與時代變遷所提出的抽象思想圖像化的能力,以 及反思現代社會氛圍影響下的繪畫創作者面臨同樣性質的抽象思維變遷 所呈現表達方式的基礎研究,並論證其邏輯,以及化學隱喻的真實、質變 與昇華的隱喻意象作為創作根源。 茲將研究脈絡總合成下表:. 表 1、研究脈絡. 煉金術歷史研究. 物質與象徵. 繪畫觀念影響. 繪畫風格的影響. 繪畫材料的影響. 創作論述. 第三節 文獻探索. 煉金術研究之書寫章節分類方面,由於煉金術是風行古代世界之重要 共通技術思想,其枝系廣布繁雜錯落,諸地域皆存有或為獨立或為交流性 質的發展。現代學者煉金術之專論可分類為: 8.

(27) 1 以煉金術發展之時地分類:如西方近代煉金術研究大師荷姆亞德(E.J. Holmyard)所著《煉金術》( Alchemy , New York: Dover, 1990)。 2. 以國家分類 :如佩嘉狄歐(Fabrizio Pregadio)所著《神思:中國 中世紀早期之道家與煉丹術》( Great Clarity: Daoism and Alchemy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3. 以斷代分類:如紐莫達(Tara Nummedal)所著《神聖羅馬帝國時 代之當權者與煉金術》( Alchemy and Authority in the Holy Roman Empire ,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2007)。 4. 以技術分類:如史蒂爾曼(John Maxson Stillman)所著《煉金術與 早期化學》( The Story of Alchemy and Early Chemistry, New York: Dover,1960)。 5. 以圖像分類:如魯伯(Alexander Roob)所著《神秘學博物館》 ( Le. Musée Hermétique: Alchimie & Mystique , Köln: Taschen, 2006)。 6. 以象徵形式分類:如席伯爾(Herbert Silberer)所著《煉金術與玄 學之隱藏象徵》 ( Hidden Symbolism of Alchemy and the Occult Arts , New York.: Dover, 1971)。 7. 以玄學分類:如法爾(Antoine Faivre)所著《永恆的赫密斯:從希 臘神祇至煉金術大師》( The Eternal Hermes: From Greek God to Alchemical. Magus , Grand Rapids: Phanes Press, 1995)。 8. 以文本分析分類:如林登(Stanton J. Linden)所輯《煉金術大師: 從狄瑪及多至牛頓》( The Alchemy Reader: From Hermes Trismegistus to Isaac. Newton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9. 以精神分析分類:如容格(C.G. Jung)所著《神秘的交合:探索煉 金術的合成與分離》(Mysterium Coniunctionis: An Inquiry into the Separation and Synthesis of Psychic Opposites in Alche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0)。 9.

(28) 10. 以名詞分類,如佛南多(Diana Fernando)所著《煉金術圖像字典》 ( Alchemy: An illustrated A to Z , London: Blandford, 1998)。 11.以煉金術士分類:如貝斯特(Michael R. Best)與布萊曼(Frank H Brightman)所輯《大阿爾博特之秘典》( The Books of Secrets of Albertus. Magnus , Boston: Weiser Books, 2004)。 本篇研究以「煉金術文獻傳承分類」,以區分其歷史沿革。 歷史上的煉金術分成四大體系:分別是環地中海、東亞、伊斯蘭、與 拉丁世界。三至六世紀的環地中海煉金術與希臘哲學以及來自於中亞兩河 流域與埃及的金屬鍛造工藝息息相關,並由此發展傳統的煉金術理論,東 亞中國、印度煉金系統則依附於宗教體系之內,伊斯蘭則附於醫學,拉丁 世界附於神學。此時期的煉金文獻部分保留至今,珍貴的斷簡殘篇對於日 後的煉金術理論與程序提供了重要參考作用。 現存最古老的煉金術著作古籍真本,為保存於荷蘭萊頓古文物博物館 (Museum of Antiquities at Leyden)的《萊頓莎草書》(papyri of Leyden)與 瑞典斯德哥爾摩的《斯德哥爾摩莎草書》(papyri of Stockholm),此手稿成 書於公元三世紀,記錄埃及早期由祭司主導試驗的煉金術秘方,其中可區 分為合金煉造,仿造金銀,以及物質染色等七十五種配方,傳為早期埃及 亞力山卓時代最著名的煉金術士蘇西莫斯(Zosimus of Panopolis,三~四世 紀)所著,手稿托名埃及豔后克莉奧佩特拉(Cleopatra)「 呈現煉金術的理 13. 論與體系,尤其是文學意象的複雜匯集,描述神秘的宗教象徵符號和煉金程序 」 ,. 以神秘的力量解釋物質的改造。 古代中國地區為煉金術文獻發展之先驅,西漢時代的淮南王劉安 (179~122 B.C.)集合當時的煉金術士寫成《淮南子》,是中國留傳至今最. 13. “ … display a developed system of alchemical theory, and particularly a complex set of literary imagery, drawn predominantly from pagan religious mysteries, to describe alchemical operations. ” Ferngren, Gary B.: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Religion in the Western Tradition , New York: Garland, 2000, p.541。 10.

(29) 早言及煉金程序的專書。東漢方士魏伯陽以「易象」煉金丹,融合易經與 煉金術,輔以乾坤陰陽五行,所著《周易參同契》為中國道教最早以系統 論述研究煉丹之著作。 14東晉葛洪(283~363)所著《抱朴子》則為漢籍流 傳至今對煉金丹方紀錄最完整者,影響中國道家外丹黃白系統,以及阿拉 伯世界。中國煉金術士於煉製丹藥所獲致的化學成就,如載於《龍虎還丹 訣》 、 《抱朴子》 、 《太清石壁記》等古籍之丹砂煉汞的化合反應,與載於《參 同契》、《本草綱目》、《抱朴子》之氧化鉛化學變化,以及載於《太清丹經 要訣》、《抱朴子》之砷及硫化合物之化合,以及各種礦物溶解、冶金學、 火藥、與合成硫酸鈉、硝酸鉀、硫酸鎂、 「彩色金」(二硫化錫)的製作等等, 可謂近代化學之先驅。 15 阿拉伯煉金術文獻為西方近代煉金術知識之濫漡,其中以賈比爾(Abu Musa Jabir ibn Hayyan, 8C~9C) 所著《純淨同道》(Ikhwan-as-Safa),與九 世紀的名醫拉齊(Abu Bakr Muhammad Ibn Zakariyya ar-Razi, 865?-925?) 所著《秘典》(Abubecri Rasis filij Zacharie Liber),以及十世紀名 醫阿維森那(Hakim Abu’Ali Al-Husayn Abd Allah Ibn Sina “Avicenna”, 981~1037)所著《醫學法則》(Al-Qanun Fi Al-Tibb, Canon of Medicine)皆為 西方煉金術理論之巨作,尤其是阿維森那的作品,中世紀以來即是歐洲大 學指定教本,影響西方近代思想甚遠。 在拉丁世界方面,歐陸第一本拉丁文煉金術書籍是外傳的譯本,由西 班牙龐布羅那教士(abbot of Pomplona in Christian Spain)羅伯特(Robert of Chester, or Robert of Ketton)於 1144 年翻譯阿拉伯大師拉齊的秘方教本《煉 金術構成》(De Composition Alkimiae)。羅伯特對於幾何學、天文學與數學 多所涉獵,並認為煉金術是自然科學的延伸。歐洲第一位以拉丁文寫出煉 金專著的煉金術士是以假名行事的大師「賈伯」 (Geber) 。他的主要著作《完 14 《 周 易 參 同 契 》, 簡 稱 《 參 同 契 》, 本 未 屬 名 , 作 者 將 其 姓 名 隱 於 內 文 中 , 彭 曉 、 朱 熹等學者考證為漢代方士魏伯陽所著,據王明考證,其書作於東漢順帝至桓帝間 (126~167), 今 本 收 錄 於 明 代 《 正 統 道 藏 》 太 玄 部 。 全 書 分 上 、 中 、 下 三 篇 及 〈 鼎 器 歌〉一 闕, 以韻文 寫成 ,共六 千餘 字。《參同契 》之「 參」 為「三 」之 意;「契 」 為「 契合 」。《 參同 契》為合《 易經 》、黃 老、與煉丹 三術之 意。參 閱:蒙紹榮/張興 強:《歷史上的煉丹術》。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5,頁:25。 15 榮 志毅:《中 國煉丹 術考 略》。上海: 上海三 聯書 店,1998, 頁: 229-247。 11.

(30) 美手冊》 (Summa Prefectionis, Compendium of Perfection)不但繼承中世紀前 期的煉金術研究,他對物質理論的研究與放棄以神秘主義為主導的研究傾 向,為將來煉金術從隱晦的秘術轉變成現代化學的重要里程碑。英國中世 紀著名的煉金術士培根(Rager Bacan, 1214~1292)所著《大創造》(Opus Magus)深受亞里士多德與阿拉伯煉金術傳統影響,以金屬疾病論為基礎, 藉治療程序以完善金屬本質,並且造製對人類健康有益的藥品,導入深刻 的基督教神學思想。 相傳為十三世紀的煉金術士維拉諾瓦(Arnoldus de Villanova, 1235~1311)所著《哲人的玫瑰花壇》 (Le Rosaire des Philosophes)為煉金術 世界流傳甚廣的古籍,其第二篇章〈製備哲人石之真法〉 (seconde partie de la veritable manière de préparer la pierre philosophale)每一節皆附插圖,(圖 四)對煉金術奇特的思想作圖面的描述。榮格特別註釋此書,以心理學之 集體潛意識與無意識狀態論述煉金術的象徵,收錄於《神秘的交合:探索 煉金術的合成與分離》(Mysterium Coniunctionis: An Inquiry into the Separation and Synthesis of Psychic Opposites in Alchemy)之中,維拉諾瓦是 第一個以「哲人的玫瑰花壇」一詞稱呼煉金術,融合思想與祈禱的昇華實 驗。他認為煉金術士純潔的心靈,可藉由神秘的象徵符號與古代煉金前輩 的靈魂溝通。 十四世紀的煉金術士佛拉米爾(Nicolas Flamel, 1330~1417?)所著的 《神聖字型之書》(Livre des Figures Hiéroglyphiques)與《神聖字型總覽》 (Exposition of the Hieroglyphical Figures)二書亦為煉金史上重要著作,。 十七世紀的梅爾(Michael Maier, 1568~1622)於 1618 年出版的《飛奔的亞 特蘭黛》(Atalanta Fugiens),書中之銅版畫插圖運用純熟的煉金術符號與 精細的版畫描述煉金程序,為煉金術插圖的經典之作。. 12.

(31) 表 2、 煉 金術 重要古 籍之 時間沿 革. 年代. 書名. 作者. 國籍. 內容. 紀 元 前 《萊登莎草書》 (傳)蘇西 埃及 三世紀 ( Papyri of 莫斯 Leyden) ( Zusimus ). 合金煉造 、仿造金 銀、金 屬染色等 七十五種 配方, 為存世最 久之煉金 術古籍 真本。. 紀 元 前 《斯德哥爾摩莎草 三世紀 書》 ( Papyri of Stockholm). (傳)蘇西 埃及 莫斯 ( Zusimus ). 與萊登莎 草書系出 同源, 發現者瑞 典駐埃及 外交官 約翰將其 分為兩冊 售予荷 蘭與瑞典政府。. 179~12 2 B.C.. 《淮南子》. 劉安. 西漢. 中國流傳 最早的煉 金術相 關著作, 劉安又著 有《淮 南萬畢術》,已失傳。. 126~16 7. 《周易參同契》. 魏伯陽. 東漢. 世界最早 以系統性 論證法 研究煉金煉丹著作。. 公 元 二 《 黃 帝 九 鼎 神 丹 經 佚名 世 紀 至 訣》 九世紀. 魏 晉 卷一記載 服食金丹 、呼吸 至唐 導引、以 及吐納之 術。卷 二至卷二 十則或成 書於唐 代,詳錄 丹經圖符 玄黃之 法。. 283 363. 葛洪. 南 北 完整紀錄 煉金煉丹 配方之 朝 著,影響 後代甚遠 的丹道 著作。. 二 至 六 《 太 清 金 液 神 氣 佚名 世紀 經》. 南 北 卷上論述 金丹大藥 ,卷中 朝 紀錄分記 天地神祇 之名與 靈方,卷 下則載錄 道家二 百一十法 ,為道教 煉金術 早期代表作。. 六 至 七 《太清石壁記》 世紀. 蘇玄朗. 隋. 載丹方五 十餘種, 為中國 煉金術經 南北朝轉 變為朝 向醫化學 形式發展 的重要 經典紀錄。. 七 至 十 《龍虎還丹訣》 世紀. 金陵子. 唐. 詳述鉛( 龍)汞( 虎)化 學藥性與 煉製方法 ,以八 卦坎離之象解釋物質成 因,其藥 物擇煉之 法較諸 漢魏經典 尤為詳實 ,唐代. ~ 《抱朴子》. 13.

(32) 鼎盛時期之作。. 8~9 世 《 純 淨 同 道 》 賈 比 爾 阿 拉 乾、冷、 溼、熱四 種基本 紀 ( Ikhwan-as-Safa ( Jabir 伯 型態,硫汞陰陽兩性論。 ) Ibn Hayyan 865 925. ~ 《秘典》 (Abubecri 拉齊 阿 拉 煉金術、醫藥學、幾何學、 Rasis filij ( Jabir-a 伯 天文學與數學的專著。 Zacharie Liber) l-Razi). 981~10 37. 《 醫 學 法 則 》 阿 維 森 那 阿 拉 影響歐洲 煉金術與 醫化學 (Al-Qanun Fi ( Hakim 伯 最深的阿 拉伯著作 ,詳述 Al-Tibb, Canon of Abu’Ali 以理性為 基礎的物 質研究 Medicine) Al-Husayn 以及醫藥 配方,經 基督教 Abd Allah 教士翻譯 之後為歐 洲中世 Ibn 紀之大學教科書。 Sina“Avi cenna”). 1144. 《煉金術構成》 (De 羅伯特 西 班 第一本介 紹煉金術 的歐洲 Composition ( Robert 牙 出版專書 ,翻譯阿 拉伯煉 Alkimiae) Of 金術士拉齊之著作。 Ketton). 13 世紀 《完美手冊》 賈 伯 西 班 影響早期 煉金術最 重要的 晚期 ( Summa ( Geber ) 牙 書籍秘本 ,指引阿 拉伯煉 Perfectionis) 可能為法 金術思想 與理論, 更進一 蘭西斯。保 步建立其 學術架構 。其書 羅的作品 寫語彙受 基督教聖 經文本 ( Francis 影響,建 立其後歐 洲煉金 can Paul 術著作書寫架構。 of Taranto) 1214 ~ 大 創 1292 Magus). 造. (Opus 培 根 英國 ( Roger Bacan). 受亞里士 多德與阿 拉伯煉 金術傳統 影響、金 屬疾病 論、基督教神學思想. 1235 ~ 哲 人 的 玫 瑰 花 壇 (傳)維拉 法國 1311 ( Le Rosaire des 諾 瓦 Philosophes) (Arnoldus. 書中第二 篇章之「 製備哲 人石之正 法」以兩 性交合 意象之插 圖,配合 大量隱. 14.

(33) de Villanova ). 語詮釋煉金程序。. 1612. 神聖文字造型之書 佛拉米爾 法國 ( Livre des ( Nicolas Figures Flamel) Hiéroglyphiques). 佛拉米爾 在世即富 盛名, 擁有令人 詫異之巨 資,又 以曾為專 業古籍文 本抄寫 為生,故 其專著為 煉金術 士所重。. 1618. 玫瑰十字的睿智光 輝 之 鏡 (Speculum Sophicum Rhodo-Stauroticu m). 史 維 格 德國 ( Theophi lus Schweigha rt). 玫瑰十字 教派之煉 金術經 典之作。. 1618. 飛奔的亞特蘭黛 梅 爾 德國 Atalanta ( Michael ( Fugiens) Maier). 作者使用大量精美的版 畫,以神 話與自然 景色之 隱喻性畫 面詮釋煉 金術內 涵。. 1624. 神聖文字造型總覽 佛拉米爾 法國 ( Exposition of ( Nicolas the Flamel) Hieroglyphical Figures). 此書為解 釋隱藏於 煉金符 號奧義之書。. 1625. 煉 金 術 圖 書 館 真 尼 斯 德國 ( Musaeum ( Lucas Hermeticum) Jennis). 作者使用大量精美的版 畫,以神 話與自然 景色之 隱喻性畫 面詮釋煉 金術內 涵。. 1630. 水 銀 的 復 活 諾 頓 德國 ( Mercurius ( Sauluel Redivivus) Norton). 將煉金術 區分成十 二種關 鍵程序。. 十 七 世 寂 靜 之 書 ( Mutus 沙 烏 和 法國 紀晚期 Liber) ( Pierre Savouret). 將煉金程 序比喻成 階梯, 天使手持 號角,欲 作聲喚 醒沈睡煉 金術士, 以引領 至更高的境界。。. 1891. 四元素:硫汞二元論。. 煉 金 術 之 理 論 與 符 布瓦松 法國 號象徵 ( Albert ( Theorie et Poisson) Symboles de Alchimistes) 15.

(34) 16.

(35) 第一章 煉金術之歷史探索 本篇研究論述之基礎部份,著重人類冀求亙古永生,所蘊生之煉金術 思想與其脈絡,討論物質哲學的變遷,宗教與物質思想融合所產生的奇特 觀念,以及歷史中不同時期的煉金術所衍生之藝術思想。以歷史為縱軸, 分析存在的內向探索、與抽象的實質世界,並以特殊的物質的敘事性角 度,探尋創作者的異質意識。無論是俗世或隱遁、超脫或飛昇,煉金術士 與哲學家追求形而上的不朽,如同畫家研磨調和朱砂與鉛白,描繪象徵的 意識之芽與黃金秘語,純然是靈魂昇華的物質實踐。 東西方歷史上的重要煉金術觀念,皆發展於德國哲學家雅思培(Karl 16 Jaspers, 1883~1969)所提出的「軸心時期」(the axial period), 煉金術在人. 類啟蒙期之巫術與冶金技術脫胎而成,逐漸地融入宇宙理論與神學思想, 成為獨立且隱秘的觀念(圖五)。當時的社會的動亂與自然災異深化人類 對天堂的嚮往,煉金術滿足永生解脫的終極幻想,深信天堂存在於平凡之 物中,煉金術士尋求超越經驗法則的神秘體驗,與自身內在與自然的合 一,並試圖突破存在於思想上的界限,然而囿於時代氛圍,與可能遭遇的 實驗挫折,他們無法實質地走出內在封閉的世界,因此發展出他人難解的 文本系統與圖像模式。 本章以地理區域分述為存在的內向探索、物質的俗世與隱遁、靈魂昇 華與物質實踐三節:. 16 「 軸 心 時 期 」 即 公 元 前 五 世 紀 前 後 , 古 希 臘 的 亞 那 芝 曼 德 、 以 色 列 的 摩 西 、 印 度 的 釋 迦牟尼、中 國的孔子,共同改 變了 人類日 後的 精神文 明,對整個 歷史 產生深 刻影 響 之時期 。 17.

(36) 第一節 古希臘時代:存在的內向探索 遠古石器時代的人類為尋求永生,以貝殼或是某些特殊動物植物的骨 骸標本以及色彩鮮艷的天然礦石與赭土,作為延續生命與克服疫病的聖 物。 17石器時代的考古遺址常常出現以貝殼、紅土、礦石等耐久物質作為 往生者陪葬之物。肇因於永恆的特質,貝殼與紅土礦石,充份表現人類對 於生命延續的恆常冀求。貝殼的氧化鈣與琺瑯質的空殼象徵了昇華後的遺 跡,生命跡象不再,然而遺體卻美麗永恆。紅土的顏色直觀地象徵赤紅的 鮮血,是大地遺留的生命之源,質變成不畏時間耗損的赭紅粉末,使往生 者獲得靈魂的補養。礦石深藏高山大河之中,與自然合而為一,卻有難以 遮掩的光彩,瑰麗而恆久,尋者克服萬難,鑿山穿礦,方能冒險採得。這 些物質是石器時代永生的聖物象徵人類步向死亡的最後一道防線,護衛亡 靈通往以死亡為起點的不朽道路。石器文明以永恆的物品作為聖物,直至 發現了鍛鍊金屬之法與黃金--現代化學第 79 號元素,原子量 190.0,比重 19.3 的惰性金屬。古人看重其恆久特質與柔軟的延展性,以及無與倫比的 溫暖光澤,聯想成與生命延續相關的事物。黃金逐漸取代石器時代的礦石 骨骸,成為重要的永生象徵,並且對它投入更多的期待與想像,相信黃金 是大地之神遺留在地下的種子,配戴它可增進視覺上的華麗感,服用金屑 18 可延 年 益壽。 此種外在飾物所帶來的自信與愉悅使它的主人們更深信黃. 17 例 如 以 紅 色 赭 土 作 為 寫 的 象 徵 , 覆 蓋 於 亡 者 四 周 , 作 為 墓 葬 的 聖 物 , 或 是 代 表 善 良 的 力量,如美 洲印地 安人 將赭色 塗在 身上驅 邪護 身,參閱 Finlay, Victoria: Color:.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Palette ,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4, p.29。 或 以 朱砂作 為墓 葬覆蓋 屍身 之聖物 ,如 中國龍 山文 化陶寺 類型 與二里 頭文 化之墓葬。 參 見:〈山西襄 汾縣陶 寺遺 址發掘 報告 〉,《考 古》,1980: 1。以 及〈 1980 年 河南偃 師 二里頭 遺址 發掘報 告〉,《考 古》,1983: 3。 18《 抱朴 子•玉 經》:「 服金 者壽如 金,服玉 者壽如 玉」即是此 觀念之 濫觴。西 歐亦有服 用 混合黃 金之 飲料, 以為 強身之 藥的 觀念, 例如 法王亨 利三 世(King Henri III), 即 飲用黃 金飲 料以求 子嗣,參 閱:Principe, Lawrence M.: Chymists and Chymistry:.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Alchemy and Early Modern Chemistry, Sagamore Beach: Watson Publishing Intl. LLC, 2007, p.9。 然而亦 有視金 為毒 物者, 例如 《紅樓 夢》六十九回: 「弄 小巧借 劍殺人,覺 大 限 吞 生 金 自 逝。」 《明 史•列 傳 第 一•后 妃 • 孝 穆紀太 后》記 載太監張 敏,聞紀妃 暴卒,情知 不能免 禍,吞 金而亡。亦 有傳說 楊 貴 妃服金 而亡,見劉禹錫:〈馬 嵬行〉;「 貴人飲金 屑,倏忽舜 英暮 」。此說 亦見論 於 18.

(37) 金就是永生的最重要聖物。 19 青銅時代,煉金術的種子已然深埋於冶煉青銅者的秘想之中。 20當金 屬原料成為大眾藉由商業管道即可獲得的物質之時,煉金術成為擁有貴金 屬的古人的神秘幻想,成為爾後文明承續神秘事物的一種超越國界之共同 現象。現藏瑞典斯德哥爾摩與荷蘭萊頓的公元前三世紀手稿上記錄了如何 仿造 寶石、珍珠與黃金的秘方,以及對黃金神奇能力的敘述, 21足證彼時 人們除了大量需求這些珍稀的物質之外,希冀其神力能護佑肉身的觀念已 深植人心。 原始煉金術源於金屬工藝,熔煉金屬獲得的轉化技術近似造物者改變 自然的神奇能力,擁有初步熔煉礦石金屬的煉金者開始構思物質成因,尋 求物質組成關鍵,以改變既定現象,欲使其他物質轉煉成黃金,必須探求 物質之基本組成,分析黃金元素,繼而嘗試修改其他組成類於黃金之物, 以人工合成黃金。善於思考宇宙自然與人類關係的希臘哲學家給予煉金術 士關於物質組成的啟蒙。希臘哲人接受埃及以及兩河流域的煉金思想,以 自身的冥想與觀察推理為剖刀,分解物質世界,找尋自然中細微統一的基 礎與哲學的開端,建立起探求物質之源的脈絡,因此論及煉金術思想,必 先自希臘哲學談起。. 陳 寅恪《 元白 詩箋證 稿》。 19 中 國煉丹 術對 黃金的 觀點,容志毅考 證:「 黃金又 名黃牙、太 真等,是煉 丹術非 常中 要 的原料,屬 金屬元 素。古人 有云山 金,是用金 礦煉製 而成;有 砂金,是在 有金的 砂 中,以 水淘金,故 稱砂金。對 於黃金 的成色,李 時珍有 相當 的認識,云:“ 金其色 為 七 青、八 黃、九紫、十赤,以赤 者為 足色。”其 中的青、黃、紫金 多為 煉丹家燒煉的 黃 白。煉 丹家 有云:“洗 金以鹽、駱 駝、驢、馬 脂能柔 金,金遇鉛 則碎,翡翠石能屑 金,亦物 性相 制也。”黃 金味辛、氣 平,有 毒。生金只 用其 氣,多 先以 水煮金,再用 水 煮藥,入內 服藥多 製成 金屑或 金箔 應用,否則 殺人。」 榮 志毅: 《中國 煉丹術 考略 》。 上 海:上 海三 聯書店 ,1998, 頁: 207。 20 冶 煉 青 銅 需 混 摻 助 溶 劑 鉛 與 錫 , 青 銅 時 代 鑄 銅 者 無 不 揣 摩 其 本 , 認 為 銅 鉛 錫 與 金 相 類 ,可相 生相 成,是 以能 為燒煉 密術 ,點石 成金 。 21 例 如煉製 鉛、 錫的煉 製, 參閱 Stillman, John Maxson: The Story of Alchemy and. Early Chemistry , New York: Dover,1960, pp.79-103。 19.

(38) 一 、泰利斯、亞那芝曼尼、海拉克利圖斯 希臘時代地中海東岸的米勒都(Miletus)的哲學家泰利斯(Thales, 624?~546? B.C.)是探究物質基本組成的先趨,被西方哲學界譽為「科學 之 祖」。 他認為世界能找到最小 的分子是水,水是萬物之源。世界洽若水 面行船,浮沈於流動的基本元素裡。水的流動造成地震,影響氣候與世界 之中所有物質。 22根據亞里士多德所著《形而上學》(Metaphysics)中記錄 泰 利斯的概念:「萬物之源,其 法則原始之物為水,此種假設也許藉由觀 察萬物皆為潮濕之狀態而得」, 23此種視萬物皆為潮濕之物並存有靈魂的觀 念,引導煉金術士對金屬可以相互「種植」與「交合」的想像。此外,泰 利斯也認為整體宇宙皆有靈魂,某些如石頭等看似毫無生命跡象的物質也 24 具有 活性。 泰利斯身處的環境與研究設備不足以獲得更合理的推論,卻. 起了推波助瀾之效,後繼哲學家群起分析世界之源。他的學生亞那芝曼德 ( Anaximander, 610~546/545 B.C.) 認 為 水 並 非 物 質 的 基 本 原 子 , 沒 有 任何一個物質可以被稱為「元素」,世界上只有所謂「aperion」本質,此 本質即為無限的自然世界。 25 亞那芝曼尼(Anaximenes, 585~525 B.C.)則認為萬物皆由「氣」組成: 當氣降落之時,變成廣大的太初之土,漂浮於汽之上,太陽與月 22 Kaufman, Walter: Philosophic Classics, Vol-1: Thales to Ockham ,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698, p.7。 泰 利 斯 是 米 勒 都 哲 學 家 首 位 尋 求 物 質 基 本 元 素 的 先 趨,影響 後繼 的希臘 哲學 家對物 質世 界的探 討。他所認 為的 水生萬 物,萬物復 歸於 水 的思想 據傳 源自於 對尼 羅河定 期泛 瀾,作 物死 而復生,大 水之後 死而 活物獲 得生 命 的滋養 ,此 種自然 現象 影響他 對水 的看法 。 23. “ ...arche, 'principle' or 'origin', was water, 'perhaps taking this supposition from seeing the nature of all things to be moist'. ” Ricken, Frido/ trans. by Watkins, Eric: Philosophy of the Ancients , , Indiana: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88, p.12。. 24 Ricken, Frido/ trans. by Watkins, Eric: Philosophy of the Ancients , Indiana: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88, pp.10-11。 25 Kaufman, Walter: Philosophic Classics , Vol-1: Thales to Ockham ,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698, p.8。「 冷 、 熱 、 乾 、 溼 」 之 自 然 氣 候 現 象 影 響 了 亞 里 士 多 德 的「四 素質 」理論,自 然界以 氣候 變化改 變生 物與非 生物 之生長 與外 型,哲學家 據 此已比 喻人 工形式 的物 質改造 。 20.

(39) 亮的本體來自於土,漂浮於氣之中。 26 由氣體的浮沈形成了物質的實體,宇宙由此組成。亞那芝曼尼一如許多古 代哲學家,認為宇宙與人體相似,人因呼吸空氣而保有靈魂,因此整個宇 宙也在 此 由氣太物質構成的循環法則之內。 27這些「冷性」、「熱性」、「濕 性」、「乾性」特質將會分離重組以改變世界的所有物質,逐漸發展成為日 後煉 金術士的煉製原則。 28泰利斯與他的弟子受地理環境的影響而改變了 他們對物質世界根本的追求,研究物質的成因與其變化。米勒都西方的海 洋水氣,使泰利斯產生了水是物質之源的念頭。開啟了西方哲學思維的第 一扇門,將這種分析物質基本粒子的理念傳承,影響後世哲學發展與物質 思想。 愛 奧 尼 安 以 弗 所 ( Ephesus, Ionian ) 的 哲 學 家 海 拉 克 利 圖 斯 (Heracleitus, 540~480 B.C.)的物質思想也影響了後世的煉金術概念, 其學說以畢塔哥拉斯學派之哲學理論為基礎,認為宇宙整體是一團永恆的 火所構成,按一定法則燃燒或熄滅,火與所有物質均可相互轉化嬗變,成 為物質本源。他認為: 物質的「生成」是氣化-上升的路徑;「分解」是固化-下降的路徑. 29. 26 “ …when the air felts, there first of all comes into being the earth, quite flat-therefore it accordingly rides on the air; and sun and moon and the remaining heavenly bodies have their source of generation from earth.” Kaufman, Walter: Philosophic Classics, Vol-1:Thales to Ockham ,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698, p.9。 27 物 質 的 觀 察 顯 然 受 到 當 時 哲 學 家 身 處 的 時 空 環 境 影 響 , 特 別 是 地 理 與 自 然 氣 候 。 泰 利 斯 、 亞 那 芝 曼 德 與 亞 那 芝 曼 尼 皆 生 活 於 地 中 海 東 岸 的 米 勒 都 (Miletus), 哲 學 家 們 感受來 自海 洋的雲 氣與 風暴影 響米 勒都的 氣候 ,形成 他們 對水與 氣的 觀念想像, 深 信對立 的物 質特徵 與元 素結構 形成 他們身 處的 世界, 同樣 的現象 也出 現在東方, 中 國的煉 金術 發源於 濱海 的山東 半島 與遼東 半島,海 邊常能 望見海 市蜃 樓形成 的蓬 萊 仙島, 自然 氣候引 發了 人們諸 多想 像。 28 Kaufman, Walter: Philosophic Classics, Vol-1:Thales to Ockham ,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698, p.4。 29 “ … , he (Heracritus) regarded generation as an ascending road, i.e. a volatilization; and decomposition as a descending road, i.e. a fixation.” Rola, Stanislas Klossowski de: Alchemy:The Secret Art , London: Thames and 21.

(40) 此種氣化生成與固化分解的物質變化概念對日後煉金術的煉製程序提供 了重要的依據。. 二 、. 安伯德克里斯、德謨克里特、柏拉圖 提出煉金術重要基本物質思想「四元素理論」的學者是古希臘哲學家. 安伯德克里斯(Empedocles of Acragas, 490~430 B.C.),他是奧菲時代 (orphic)的著名宇宙理論大師,同時也是著名的政治家與詩人,他總結 前人經驗,認為宇宙有「四根」 (Four Roots) ,分別是「火」 、 「氣」 、 「土」、 「水」。 30安伯德克里斯的「四 根」,即四元素理論,成為後世直至十九世 紀之 元素分類基礎,並且煉金術士將之借用成為基本的物質觀念。 31安伯 德克里斯認為四元素以「愛」與「衝突」二種運行法則運行,希臘神話的 語 法 即為 「愛 神阿 芙羅 黛蒂 」與 「戰 神阿 雷斯」(Aphrodite and Ares) 的「統一」與「分離」法則。. 32. 宇宙在此二原則之下無止境地循環. ( ever-recarring cycle)。 四 元 素 聚集 成 為 一種 近 似 於奧 菲 教 義的 世 界 之蛋的球體(sphiros),成為萬物之始。 安伯德克里斯的「四元素理論」則為煉金術建立了材料實驗的基礎。 海拉克利圖斯所提出的「氣化生成」、「固化分解」法則為煉金術提供了方 法的依據,氣化即為蒸餾,固化即為冷凝,整個過程如同蒸餾物質。煉金 術士藉希臘哲學大師的思想產生獨到見解與理論成果,逐漸轉變成為控制 物質變化的哲學。 德 謨 克 里 特 (Democritus 460~370 B.C.)認 為 物 質 由 原 子 與 虛 空 的 組 Hudson, 1973, p.18。 30 Armstrong, Arthur Hilary: An Introduction to Ancient Philosophy , London: Methauen and Co., 1981, p.15。 31 安 伯 德 克 里 斯 有 關 於 不 變 易 的 元 素 實 體 運 行 , 產 生 進 入 宇 宙 的 動 力 之 論 述 , 以 有 趣 的 角度嘗 試解 決物質 變化 與永恆 變易 的問題。他 對這方 面做 了許多 研究,可惜 唯一 留下安伯德克里斯思想紀錄的亞里士多德殘篇難以一窺其思想全貌。參閱 Armstrong, Arthur Hilary: An Introduction to Ancient Philosophy , London: Methauen and Co., 1981, p.16。 32 Armstrong, Arthur Hilary: An Introduction to Ancient Philosophy , London: Methauen and Co., 1981, p.15。 2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Object decoration (for example bottle, hat, parcel/packet, car,etc) (十四)花籃 Flower basket. (十五)胸花

一、為辦理外國人從事就業服務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八款至第十一款

一、

當頻率愈高時, 牽涉到的測量雜音干擾 愈大。 像圖 四十四中所示實驗做於 1987 年, 當時用最先進的富氏分析器及感應器, 僅可 測出十幾個特徵頻率。 近幾年, 在精密儀器的

有關歐拉的紀念郵票,最早在 1957 年,瑞士(圖一)及前蘇聯(圖二)為了紀念歐 拉二百五十週年誕辰而發行。圖三由前東德(DDR)於 1983

單元一:上學 圖畫書 單元二:泛愛 童詩 小二、小三 單元三:四季 童詩 單元四:友情 童話 小三、小四 單元五:謙遜 寓言 單元六:創意思維 童話 小四、小五

四、企管系 (四日) 畢業資格審查項目:.. 五、企管系 (四日) 畢業資格:. 注意事項-

因住十四月學對法論顯宗論理門論等。大城東南行五十餘里至答秣蘇伐那僧伽藍 (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