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真實聽力教材的內容分析:以英語電視新聞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真實聽力教材的內容分析:以英語電視新聞為例"

Copied!
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真實聽力教材的內容分析:以英語電視新聞為例

唐嘉蓉

1. 前言

1.1 研究問題 學習語言的教材無處不在,就外語學習者而言,無論是報紙、廣播或電視新 聞,都是學習英語的來源。就教師而言,電視媒體不僅以影音取勝,提高學習語 言的興趣;新聞報導內容更豐富學習者的英語詞彙及更新相關知識,是輔助教材 的最佳來源。 雖然對英語新聞教材的需求一直存在。然而,一直到 1993 年,出版社才推 出一套完全以電視新聞為內容的英語視聽教材-Watch 系列1。同時期又推出另一

套 Focus On 系列的教材。以政大語言中心為例,85 學年度曾選定 Business Watch 為商學院學生選修英語聽講實習二的指定教材。之後因為製作成本較高、教材缺 乏時效性及版權取得不易,出版公司未再出版完全以英語電視新聞節目製成的教 學教材。 運用真實教材(authentic materials)輔助聽力教學,不僅有實務上的需要,更 有學理的根據。Feyten(1991)的研究結果顯示,聽力能力不但是外語習得過程 中的重要因素,也是外語流利度的指標。Krashen(1982)也指出取自真實教材 的聽力理解訓練有助於語言習得(轉引自 Richards,1987:172)。然而學生在收訊 的過程中,往往產生理解不易的現象(Hasan, 2000; Graham, 2006)。因此若能 建立一套簡易標準以便評估新聞教材的難易度,特別是教材使用講求循序漸進由 淺入深,將對教學有所助益。雖然資深的教師已有足夠的經驗可以判別教材之難 易,但採用內容分析法,以客觀及量化的方式,有系統的分類及分析教材內容, 1 Watch 系列教材由 Prentice-Hall 公司於 1995 出版,一套共分五卷錄影帶,五本教科書及五本(含 解答)教師手冊。各卷教材依主題分類,可單獨使用,並未區分各卷難易度。影帶內容全取自 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 製作的新聞節目。

(2)

對英語電視新聞教材的選用將更有幫助。 也因此,考量實際教學需求及符合教學原則,本研究結合傳播理論的相關研 究及第二外語的聽力理解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嘗試將電視新聞內容分類,綜 合各項類目的統計,回答教材適用性的問題,亦即是否適合中等程度的成人學習 者使用。之後,再依據各次要項目次數及頻率的加總,評比不同新聞主題的難易 度。 1.2 研究目的 英語電視新聞是真實教材,收看電視新聞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利用收看英 語電視新聞可幫助轉化課室習得的語言技能,特別是真實語言較教科書中的內容 (例如日常生活會話)複雜,需要從較簡易的類別及內容著手,再逐漸學習較難 的新聞內容。也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有二:一是鑒於先前並無類似的研究,本研 究嘗試以跨領域的方式描述電視新聞教材的分類,以建立相關類目。二是提供教 師及自修者在選擇英語新聞報導教學或進修時,有一套選材的標準,以便依照難 易度循序漸進的使用教材,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2.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分為三部分:首先,從傳播理論的電視新聞理解研究著手,了解媒 體特性如何影響閱聽人的理解;其次,結合第二外語習得的聽力研究,主要探討 造成第二外語學習者聽力理解(listening comprehension)困難的原因。最後,再 輔以內容分析為研究法的相關研究類目,並據此發展出本研究的類目。 2.1 電視新聞的理解研究 大眾傳播理論針對電視新聞理解的研究,主要從資訊處理的過程來看,其中 對影響注意、理解及記憶等因素有較多的探討。造成影響的因素則包括新聞的結 構(Findahl & Hoijer, 1981)、語言的複雜度(Denbow, 1975 ; Housel, 1984)、 播報的方式(Brosius, 1991)速度、腔調、圖片視覺輔助(Klijn, 2003)及情感因 素等(Zhou, 2005)。

(3)

與本研究相關的新聞文本部分,影響理解的主因有二,包括新聞的結構及語 言的複雜性。Housel (1984) 的研究結果顯示,語言的複雜性明顯影響讀者對新 聞的理解及記憶,而新聞的結構則無。研究者列出語言複雜性的主要變項包括連 接詞的多寡(connectives)、生字的難易(vocabulary)、動詞主動或被動形式(voice) 及句子主詞與指涉體之間的關係(contiguous overlapping referents)。然而該研究主 要分析純新聞報導的語言結構,特別是第一段導言的複雜性,因此,對雜誌型的 電視新聞節目,並不完全適用。Reeves & Thorson(1986)的研究則將電視新聞 的複雜性分為聽覺與視覺兩個管道來看。藉由場景更換的次數、人物移動的數量 及鏡頭遠近改變的頻率來測量視覺的複雜性。聽覺則以語言的命題(propositions) 計算。命題多訊息越複雜,越不易理解。 除此之外,早期大眾傳播試圖發展一套可讀性公式,套用在不同採樣的訊息 中,用以正確預測訊息的難度。而所謂的可聽性(listenability)也是從可讀性轉借 而來的。但不同的學者也對兩種公式的相關性提出不同的看法。Denbow ( 1975) 認為聽力理解及閱讀理解受到訊息難易度的影響。但研究結果顯示不論文本內容 簡易或困難,聽力理解與閱讀理解沒有顯著差異。除了考量訊息本身的難易度, 研究者也指出所謂的可聽性要考量訊息呈現的速度。特別是每分鐘超過 150-200 字的範圍,聽力理解就有急速下降的趨勢。Young(1950)將每分鐘 175 字訂為 英語廣播新聞標準播報速度,介於 180 到 200 字則是快速(轉引自唐弘楣,1978: 23)。其他與可讀性相同的因素,還有句子長短及生字難易。 口語訊息稍縱即逝,和可反覆推敲的書寫文字不同,唐弘楣(1978)在可聽性 的研究中探討口語訊息中的三因素,包括說話的速度、句子的長短及人稱名詞的 多寡對聽眾瞭解新聞程度的影響。研究者引用早期 Kearl(1948)對英文句子長 短與閱聽人瞭解程度的關係,並訂定句子長短以 17 字為「標準」,14 字是「還 算容易」,11 字是「容易」,超過 21 字是「還算難」,25 字則是「難」。唐弘 楣(1978)的研究結果也指出口語應比文字訊息更簡潔、明瞭。而所謂的口語,要 求的是使用短句和簡單的詞語。 口語訊息是藉著聲音來聯結傳播者和收聽者。依據電視媒體的特性,包括播 報員的聲音大小、快慢、發音及畫面的視覺輔助都影響收聽者對新聞的瞭解。其 中有關視覺效果是否有助於新聞理解或瞭解的研究,Brosius (1991)的實驗結果顯 示,電視新聞播報中穿插影片相較於僅由播報員讀稿有助於新聞的理解。一般而

(4)

言,影像有助於電視新聞的理解(Findahl & Hoijer, 1981; Lang, 1995),但也會 因為影像與新聞內容不吻合及使用過度影響理解(Klijn, 2003)。 綜合以上的討論得知,語言的複雜性、播報的速度、視覺畫面及聲音等因素 影響電視新聞的理解。另外,新聞報導中因為播報者使用習慣不同,連接詞有可 能被省略,但省略連接詞的句子,可能比有連接詞的句子難理解,造成計算連接 詞數量無法顯現報導內容的難易。其次,對生字的認知較主觀,且閱讀的生字與 收聽的生字不同,在此並未列入影響聽力的項目。在視覺方面,增加研究結果較 一致的項目「螢幕是否有輔助說明」為理解的類目。 2.2 第二外語的聽力理解研究 除 了 從 媒 體 特 性 來 看 電 視 新 聞 的 理 解 外 , 還 需 從 語 言 學 習 者 的 角 度 (perception)來看造成聽力理解困難的原因。這部分可從不同面向加以討論,包括 聽者本身、收聽的文本、聽力練習的活動型態、說話者本身以及外在的環境。 Hasan (2000)的研究指出在文本的部分,尤其以不熟悉的字及文法結構嚴重影響 理解。在說話者的部分,說的太快、發音不標準或是有其他腔調是影響理解的主 要因素。Vogely(1998)的研究結果顯示,多數受試者認為聽力理解困難的原因依 序是,將生字結合成詞組(combination of words into phrases)、分辨生字 (recognizing words)、文法結構(recognizing grammatical structures)及運用背 景知識(using background knowledge)。同樣也從學習者知覺來看,Graham (2006) 認為造成理解第二外語困難的原因主要在於,文本傳送的速度(speed of delivery of texts)、聽懂各個法文生字(making out individual words in a stream of spoken French)及意義的產生(making sense of any words identified)。

新聞是真實語言,不同於專為英語學習者設計的教科書語言。使用真實語言 輔助教學能幫助學習者多暴露在真實語言中,如此才能了解語言的多變性及本 質,因此造成聽力理解困難還需從文本本身來探討。Porter and Roberts (1987)說 明真實語言與第二外語教材的語言特性不同,這種差異特別表現在腔調上、字句 的完整性、結構的重複性、發音及速度等方面。整體而言,語言較教科書豐富而 多變。Richards (1987) 概念化聽力理解時也指出,訊息本身及使用的媒介影響口 說訊息的理解。其中包括停頓、重音、不合文法的結構、省略的形式及口說的速

(5)

度等九項因素是屬於媒介因素影響理解的原因。研究者並引述 Rivers(1981)對 速度快慢的定義,「標準」是每分鐘 160-220 字;介於 190-220 字是「中快速」; 每分鐘超過 220 字就是「快速」。相反地,每分鐘介於 130-160 字是「中慢速」; 每分鐘少於 130 字則為「慢速」。 本研究依據以上影響聽力理解的因素,將每篇報導的速度、每句的平均字數 及是否有其他腔調的發音列入分析新聞報導困難的類目及測量的單位。另外,因 為短期的記憶有限,子句的多寡影響理解(Richards, 1987:169)。在此,合併前一 節語言複雜性的類目,將句子的結構以及動詞的被動形式列為分析教材語言複雜 性的類目。 2.3 內容分析的相關研究 過去的研究缺乏以內容分析法分析傳播訊息中語言的複雜性,而多側重訊息 的效果。其中僅李義男(1970)與田文輝 (1991)的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分析相 關教材的類目。以下就新聞分類及陳述的類目加以說明。 李義男(1970)以內容分析法探討美新處出版的「學生英文雜誌」,其內容 主要探討傳播目的與技術,是對傳播者做推論,依「說什麼」及「如何說」進行 分析,前者以探求其目的,包括主題(重點)類目、目標類目及來源類目三項,後 者測量如何說,以探求其技巧,其中包括「陳述方式」及「策略」類目兩項。 「主題」和「陳述方式」類目與本研究的新聞內容即播報分類相關。研究者將 新聞內容的主要說明歸類為 16 個類目,包括科學、政治、青年教育與活動、文 學、藝術、史地、體育娛樂、生活方式、社會、醫藥衛生、農業、工商業、建築 及交通工程、法律及其他等項目。「陳述方式」類目主要有片面報導、兩面報導 和直接敘述。其他列出的類目還有傳播所要尋求塑造的「目標」類目;有關報導 的「來源」類目以及操縱訊息的「策略」類目。 在新聞內容分類方面,田文輝 (1991)也以內容分析法探討「空中英語教室文 摘」與讀者閱讀動機、滿足程度的關係。研究者先分析雜誌的主題類目,以瞭解 雜誌的特色及訴求方式,繼而採問卷調查法,瞭解讀者的閱讀動機與滿足程度, 以驗證其傳播效果。作者採用使用與滿足理論,探討原先十一個變項中的幾項變 項,包括媒介內容、尋求的滿足、傳播行為中的媒介消費、效果項目中所獲得的 滿足和個人特質。

(6)

該研究的「主題類目」,即傳播訊息所報導的主要內容,分為以下五大類, 二十項。包括﹕ 1. 知識性:科技發展、醫藥新知、商業經貿企管、政治時事、文化文學藝術、人 文地理歷史、生態環保、動植物特性及宗教; 2. 娛樂性:旅遊休閒、運動、人情趣味小品、寓言故事、歌曲欣賞; 3. 英語教學:文法解析、成語介紹、字彙練習; 4. 勵志性:人物典範、勵志箴言;及 5. 常識性:日常生活指引。 另外,研究者也列出「區域」及「傳播類型」類目,並以此三大類目分析文 摘內容,再與問卷調查有關動機及使用滿足的結果做比較。 由於缺乏先前相關研究,本研究綜合以上文獻探討的結果,據此對英語電視 新聞做描述性的分析及統計,畢竟新聞報導的語言結構及內容相當複雜,會隨著 未來相關研究的增加,逐漸豐富部份的類目及細項,在此僅能做初步的探討。

3. 方法與步驟

內容分析法是大眾傳播研究常用的諸多方法之一,不論是早期運用在比較分 析各家新聞報導內容或是探究訊息傳播的內容與真實世界的關聯,不同研究者對 內容分析法有不同的定義。但不論貝瑞森 (Berelson, 1952)廣為引用的定義 (施 美玲譯,1997)或柯林傑 (Kerlinger, 1986) 具代表性的說明,兩位研究者都 將內容分析定義為「是一種系統、客觀、定量的研究分析方法,目的在於測量傳 播中某些可測得的變數」(李天任、藍莘等譯,1995: 218)。 這系統、客觀、定量的三個概念正充分說明了內容分析是對測量的單位做精 確的描述,透過可靠的抽樣及分類方法,所制定的一套標準化的研究方法。方法 中側重的步驟包括系統的抽樣、建構類目、編碼與信度檢驗 (王石番,1991)。 以下就研究對象、樣本分析單位、類目建構過程、前測及信度檢測加以說明。 3.1 研究對象及類目建構 本研究的母群體是以美國電視新聞節目製成供學習英語的視聽教材。以市面

(7)

上出版的視聽教材 watch 系列為例,題材包括文化(Culture Watch)、商業(Business Watch)、環保(Earth Watch)、創新(Innovation Watch)及健康(Health Watch)共 5 卷 錄影帶、五本書以及五本解答小冊子。其中每卷影錄帶各包括 4 單元 12 則新聞, 書籍內容包括學習活動設計及腳本。本研究以全套共計 60 則新聞報導,做為新 聞教材內容適用性及難易度的分析對象。 適用性是指以電視新聞製成視聽教材後是否適合中等程度的學習者2使用。建 立分析適用性的七項類目包括新聞來源、報導方式、新聞播放的長度、報導主題、 報導速度、語言發音及視覺輔助說明。這些類目經編碼後,依照各類目的統計結 果回答是否適合中等程度學習英語者使用的問題。其中,新聞來源,新聞播放的 長度及報導速度,係屬計算抄寫的項目(參見附錄一)。有關報導主題及報導呈 現方式的類目說明如下: 1. 報導主題的類目﹕本研究參考空中英語教室文摘主題的分類方式,先分成四 大項,如(1)知識性:科技發展、醫藥新知、商業經貿企管、政治時事、文化文 學藝術、人文地理歷史、生態環保、動植物特性及宗教 (2)娛樂性:旅遊休閒、 運動、人情趣味小品(3)勵志性:人物典範 (4)常識性:日常生活指引包括婚姻 諮商、教育子女、同學朋友的相處等。之後,依照新聞教材的題材做適當的修正, 再細分為十項,以便在統計時選擇採合併(硬性或軟性新聞)或分別計算的方式。 2. 新聞報導呈現的方式﹕分為一般事件的陳述式報導、爭議性議題的解釋性報 導及混合式的報導。共計三個項目。 此外,就難易度而言,依照先前的文獻探討,研究者初步概念化聽力難易度 後,將語言的複雜性(句型及被動式),可聽性(報導速度及發音腔調等因素) 以及視覺輔助說明三個面向建構影響聽力理解的指標,最後將三個類目操作化成 10 個可測量的項目,以下就分析單位置於內容類目的方式做說明﹕ 1. 語言的複雜性﹕包括兩類, 一是計算每則新聞中簡單句或複雜句的數量;二 是被動句的數量。簡單句及複雜句的分類係依照子句多寡而定。簡單句是只有一 個主要子句的句子,超過一個以上的子句為複雜句。複雜句又包括以下兩種句 型:一是(1).主要子句加上一個附屬子句或(2).兩個主要子句。二是三個及 2

教材簡介中說明主要提供中級程度的學習者使用(intermediate level adult learners of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也因此本研究將「中級」設定為探討所謂適用性的範圍。

(8)

三個以上子句的句型: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要子句加上至少一個附屬子句或一個 主要子句加上二個以上的附屬子句。另外,被動句型的計算,以完整句中,即包 括主詞 + 動詞 + 受詞 的簡單句或複合句中,計算其中動詞為被動形式的數 量。總計測量語言複雜性的計算項目為簡單句、複雜句以及被動句數量三個項目。 2. 可聽性﹕包括時間長度、每篇平均總字數、總句數、每句平均字數、速度及 發音。長度是播報一則新聞的時間,以錄影帶的起訖時間為準。句子總數: 則依 分斷句子的標點符號來計算,如句號、驚嘆號、刪節號及問號。速度是計算每分 鐘播報的字數,亦即總字數除以播報時間長度。發音主要採二分法,分為美式英 語發音及參雜其他腔調的發音。共計時間長度、總字數、總句數、每句平均字數、 速度、以及兩項發音,共七個測量項目。 3. 視覺的輔助說明﹕報導中是否以圖表、文字及數字等方式特別標示出新聞報 導中部分的訊息。共計有或無二項計算項目。 難易度是根據以上各個項目編碼,之後分別統計每卷錄影帶中一篇新聞報導 的(1).平均總字數;(2)簡單句與複雜句的平均相差數;(3).被動形式的平 均句數;(4)每句平均字數;(5)含其他語言腔調發音的篇數;(6)每篇平 均播報數度;以及(7)視覺輔助說明。依照每個項目從容易到困難的排序給予 1 到 5 的分數,經加總各項排名順序的積分,最後列出五卷錄影帶難易度的排名。 內容分析法是客觀定量系統性的描述,本研究的分析單位(unit of analysis), 亦即實際計算的單位,依據不同類目,分析單位包括一篇(segment)、句子、子句 及字。例如計算主題類目及新聞報導呈現的方式是以一篇為計算單位;語言的複 雜性就計算子句。根據以上類目製作一份編碼表,總計十三個類目,編碼原則詳 細說明列入編碼須知第二部分的編碼說明(請參閱附錄一)。研究者並招募兩名 英語所研究生進行編碼的訓練,除根據編碼說明登錄外,並製作標準化的表格, 以便據實記錄在編碼表(參閱附錄二)。 3.2 抽樣及信度檢測 由於 Watch 視聽教材,五卷錄影帶,共計 60 篇新聞報導,樣本不大,因此 採飽和抽樣,亦即 60 則新聞是分析的母體。正式進行研究前,先做前測。第一

(9)

次進行前測時,從六十篇報導中抽 10%,採分層隨機抽樣,共 6 篇做前測3。兩 位編碼員在各項目的相互同意度信度係數平均為 0.7。 經檢測編碼員間的信度發現,前幾項是屬於簡單機械性的抄寫任務,例如新 聞報導時間長度及字數統計,有較高的信度,後幾項含解釋說明的類目信度比較 低,也因此造成第一次前測信度偏低。為能使編碼員熟練地掌握資料及程序,因 此就其中造成差異的三個類目的定義進行說明及修正。經改善登錄的原則後,做 第二次前測。抽樣依舊採取分層隨機抽樣4 。計算兩位編碼員在編碼類項目(6)主 題類目及(7)報導的方式上,相互同意度係數為 2×10 除以 12+12 =0.83,在項目(11) 報導中的句子類型及數量相互同意度為 2×16 除以 18+18 =0.88,在被動形式的數 量上則為 2x5 6+6=0.83。 編碼員間的相互同意度提升的主因包括: 一先釐清句子的定義,並將少部分

非完整句,如 I think …,Of course 不列入簡單句的計算。二報導方式:對於同 時可以歸為選項 2 和 3 的項目,再做進一步的定義,亦即爭議性的議題,除說明 和解釋的報導外,也包括陳述式的呈現,優先登錄為 3。此外,在被動句的數量 方面,先確定被動句型以完整句中,亦即主詞 + 動詞 + 受詞的簡單句或複合句 中,計算其中動詞為被動形式的數量。判斷原則為 be 動詞加動詞過去式,且輔 以判斷動作是否有 by 某人。並列出進行被動式 am, are, is, was, were+ being taught;完成被動式 have, has, had +been taught 及未來完成被動式 shall, will + have been taught 等的被動式時態供參考。但提醒編碼員避免與 be + adj 形式混 淆,如 I’m frustrated。

4. 結果與討論

4.1 結果

Watch 視聽教材,題材包括文化(Culture Watch)、商業(Business Watch)、環 保(Earth Watch)、創新(Innovation Watch)及健康(Health Watch)共 5 卷錄影帶,分 為 20 個單元,總計 60 篇新聞報導。分析資料結果如下:

3

第一次前測樣本分別是 Culture 第 1 篇、Business 第 1 篇、Earth 第 2 篇、Health 第 7 &8 篇及 Innovation 第 9 篇。

4

第二次樣本分別為: Business 第 4 及 10 篇、Earth 第 8 篇、Culture 第 3 篇、Health 第 9 篇及 Innovation 第 1 篇。

(10)

4.1.1 基本資料:

基本資料主要有兩項,一是報導的來源,其中以 World News Tonight 最多, 共 29 篇(48.3%);其次是 Business World 共 9 篇(15%);第三是 20/20,共 7 篇 (11.7%)。其他依序見表一。二是報導的長度,以每篇 4-6 分鐘最多,共 41 篇 (68.3%);其次是 7-9 分鐘,共 9 篇(15%);第三是 12 分鐘以上,共 6 篇(10%);4 分鐘以下及 9-12 分鐘-各 2 篇;各佔 3.3%。 表一:新聞報導的來源 報導來源 篇數 百分比 World News Tonight 29 48.3 Business World 9 15.0 20/20 7 11.7

Prime Time Live 4 6.7 Nightline 3 5.0 Health Show 3 5.0 World News Sunday 1 1.6

Others 4 6.7 總計 60 100.0 4.1.2 語言的複雜性(簡單句、複雜句及被動句) 由於各篇的長度不一,因此簡單句及複雜句(含二個及二個以上子句)的句子 不等,包含範圍很大。每篇包括一個主要子句的句數,從 14 至 96 句不等;每 篇包括二個子句的句數,從 6 至 52 句;二個以上子句的句數,則為 2 至 49 句(參 見表二)。整體而言,每篇的簡單句較複雜句的平均句數約多 2 句。另外,被動 形式的句型也從無至最多 26 句,平均每篇的被動句數約是 7 句。 4.1.3 可聽性 1. 速度: 報導的速度以每分鐘 150 至 175 字最多,共 38 篇(63.3%);其次是每 分鐘 150 字以下,共 20 篇(33.3%);僅二篇(3.3%)每分鐘 175 字以上。 2. 每篇平均總字數及每句平均字數:就整套教材每篇的平均字數約 1025 字。每 句的平均字數是總字數(1025)除以總句數(70),故約 15 字。

(11)

表二: Watch 教材的句型、句數及字數的平均值 3. 發音: 60 篇報導中有 48 篇(80%)是美式英語發音,其餘 12 篇(20%)則是攙雜 其他語言腔調的英語。 4.1.4 主題的類目 十項主題統計結果,其中以生態環保及商業新聞為主,分別佔 18.3%。 其次是政府政策(11.7%),第三是醫藥(10.0%)及教育(10.0%)等類。將一 至四項合併為硬性新聞,五至九項合併是軟性新聞結果如表三。 表三: Watch 教材新聞主題類別統計 報導的類別 篇數 百分比 報導型態 1. 科技發展 2 3.3 2. 醫藥知識 6 10.0 3. 政府政策 7 11.7 4. 商業經貿企管 11 18.3 硬性新聞 43.3 5. 文化文藝 5 8.4 6. 教育諮詢 6 10.0 7. 生態環保 11 18.3 8. 健康保健 3 5.0 9. 影劇娛樂 3 5.0 軟性新聞 46.7 10. 其他 6 10.0 10.0 總計 60 100.0 100.0 變項 平均數 標準差 極小值 極大值 有效篇數 一個主要子句 36.10 19.35 14.00 96.00 60 二個子句 21.53 12.09 6.00 52.00 60 三個及以上 的子句 12.07 8.39 2.00 49.00 60 每篇平均句數 69.57 35.90 32.00 197.00 60 每篇平均字數 1024.45 495.98 502.00 2712.00

(12)

4.1.5 新聞報導呈現的方式 以陳述式的報導最多,共 43 篇,佔 71.7%,其次是正反雙方或多方不同意 見的報導共 12 篇,佔 20%,第三是混合式,共 5 篇,佔 8.3%。 4.1.6 輔助說明: 以無視覺輔助說明居多,共 44 篇(73.3%);有輔助說明共 16 次 (26.7%),包括 1 次輔助說明 12 篇,2 次 1 篇,3 次 3 篇。 4.2 討論 4.2.1 整體來看 Watch 教材的適用性 綜合各項統計顯示,Watch 視聽教材來自八個不同的新聞節目,以陳述式的 報導居多,軟、硬性新聞各半;多數(68.3%)新聞播放的長度是 4-6 分鐘;半數 (63.3% )以上的報導速度是介於每分鐘 150-175 字;一篇報導平均字數是 1024 字,每句平均字數是 15 字;80%是純美式語言發音,且有近三分之一的新聞(26.7%) 有輔助說明。 就先前的文獻探討得知,就句子長短而言,標準難定,14 字是「還算容易」, 17 字是「標準」,21 字「還算難」(Kearl, 1948),因此教材每篇的平均字數 是介於還算容易和標準之間。另外,報導速度是每分鐘 150-175 字居多,就 Rivers (1981)對速度快慢的標準,介於稍慢速(130-160 字)到標準(160-220 字)之間。整 體而言,錄影帶新聞以美式英語發音最多,句子長度和播報速度項目屬標準範圍 內,適合中等程度者學習英語使用。雖然統計顯示,此研究的各項資料多在標準 範圍之內,不過該標準範圍內的閱聽人對象是英語為母語者為主,就英語為第二 外語的學習者而言,難度將提高許多。然而,為與外在世界接軌,英語學習者必 須習慣這種播報方式及速度,以免產生教室的學習與真實世界脫軌。 此外,就教學而言,新聞報導的主題眾多,可做為教學的主要教材或輔助 ESL 教科書的教材,Porter and Roberts (1987)提出要模擬真實情境來使用真實語 言的重要性。換言之,教師除了先評估聽力教材並找出學生有興趣的類別,先練 習聽懂新聞外;之後,還要依據日常生活中收聽或收看新聞後可能產生的實際情 形來使用語言,例如,將新聞轉述給同學聽、接著彼此交換意見,或進一步討論 事件或議題的相關內容。除了課堂上的學習外,自學者也可利用新聞主題的多樣 性充實自己的學習。以 Watch 為例,包括十類的報導題材,學習者可以先聽一次,

(13)

找出主題(scanning for topics),然後再重複聽細節的部分。練習時,也可先從新 聞播放速度較慢,例如每分鐘 150 左右開始,再逐漸增加速度較快的主題。潘偉 洪(1989)研究國內英文報紙讀者的閱讀動機,結果發現有資訊性動機、娛樂性 動機及學習性三種不同的動機,所以學習者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當的學習 教材。 4.2.2 個別探討主題的難易度 表四: 不同新聞主題的難易度 卷別 類目 1.文化 2.商業 3.環保 4.健康 5.創新 1. 平均總字數 904 (2) 1036 (4)730 (1)997 (3) 1455 (5) 2. 簡單句與複雜 句的平均相差數 +11.83 (1) -2.58 (4) +4.66 (2) +3.58 (3) -9.16 (5) 3. 被動形式的 平均句數 6 (2) 5 (1) 5 (1) 6 (2) 11 (3) 4. 每句平均字數 14 (1) 16 (3) 15 (2) 15 (2) 16 (3) 5. 含其他語言 腔調的篇數 2 (2) 2 (2) 2 (2) 6 (3) 0 (1) 6. 每篇平均 播報速度 175 (3) 175 (3) 125 (1) 166 (2) 208 (4) 7. 視覺輔助說明 1 (4) 9 (2) 2 ( 3) 1 (4) 10 (1) 順序排名(總計) 2 (15) 3 (19) 1 (12) 3 (19) 4 (22) 內右下角括弧內數字表該項分數,依照理解容易到難的排序,給予 1-5 分,越難理解分數越高。 表四係依據七項排名積分的加總,分別對五卷教材做難易統計的分析,其中 包括: 1. 第一項計算每篇的平均字數。因學習時字數少比較容易記憶且專注,故依照

(14)

字數的多寡排序。 2. 簡單句(只含一主要子句的句子),減去複雜句(含二個及二個以上子句的 句子),正表示簡單句較複雜句多,反之,則為負。經平均後,顯示每篇報 導簡單句較複雜句多或少的平均數。簡單句多較易理解,正分排前。 3. 語言的動詞形式,一般而言,被動句多比較不易理解,故平均被動句少者排 在前。 4. 每卷中每句的平均數字越小,表示越容易瞭解。依照數字由小到大排序。 5. 含其他語言腔調越少,即純美式發音多,聽者越習慣且容易聽懂,因為台灣 教學以美式美語發音為主。故數量越少排前。 6. 速度選項的平均數,數字越小表示速度越慢,容易聽懂,依照數字由小到大 排序。 7. 螢幕的輔助說明,越多越能幫助理解,數字越大排序在前。 總計七項排序積分,結果以第三卷「環保」主題最容易理解,其次是「文化」, 「商業」及「健康」主題並列第三,第四是「創新」主題。整體來看,這個順序 可提供教師及自我進修的學習者評估教材難易和使用的參考。使用者還可進一步 了解造成各個主題教材理解困難的可能原因,針對這些因素,加強聽力理解的訓 練,以提升學習成效。例如根據統計,商業與健康主題難易度相差不大,但商業 新聞的複雜句較簡單句多,且播報速度較快,因此學習者可練習從理解短句開始 再逐漸增加較複雜的句子。同樣的,健康主題的教材不易理解也可能是因為輔助 說明不足或不同腔調的發音造成的,因此學習者或可增加對新聞結構的認識或熟 悉其他腔調的發音。

5. 總結

本研究嘗試以語言的複雜性、可聽性、報導的類型及方式,分析 Watch 教材 的適用性及難易度。然而仍有以下的缺點及限制: 首先,就分析教材而言,應從整體出發,但本研究偏重教材的新聞內容,忽 略了配合教學設計的其他項目,例如作者設計一連串以新聞為主的活動,包括回 答問題、主要生字、要旨說明及克漏字等,並有預看前(preview)的熱身活動,使

(15)

學生產生興趣、瞭解文意並進一步學習。但本研究僅探討新聞本身的可聽性,即 容不容易聽懂,並未考量適不適合學習或增進學習的程度。因此未來研究可增加 分析教科書的其他配件,以瞭解整套教材的適用性;或進一步做細部分析,列出 各篇報導難易排序,以提供自學者參考。 其次,在建構類目方面: 研究者曾考量將「生字」列入類目之一,然而對所 謂「生字」的認定,卻不易達成共識。例如 Housel(1984)將生字分為「具體」 及「抽象」兩組對照的生字,然而卻產生相較於哪個字是抽象或具體的情形,因 而無法將生字歸類。又,如果採用讀腳本後圈選出的生字,也是「閱讀」的生字, 較不符合「收聽」時產生的生字,再加上前測結果顯示可信度很低(不到 50%), 因此並未將生字列入語言複雜的類目。然而考量生字的難易、專門術語及俚語 (Brown, 1994: 240)的多寡,直接影響聽者對報導的瞭解,如果生字過多及艱澀, 學習者可能聽不懂,教材也不適用。因此未來考量將書中列出的生字,以查表的 方式瞭解其為常用字的指數,指數越高,表示較常用(即較容易),另外還需合 併計算容易出現在醫學或科技等主題新聞的專門術語,較能客觀評估新聞的難易 程度。 另外,有關電視新聞輔助教學方面:就媒體特性來看,本研究在視聽方面僅 納入腔調及輔助說明兩項。然而理解視聽教材是影像與文字互動的結果,其中包 括旁白與影像吻合的程度,如不吻合,容易影響學習者的理解。因此未來可增加 影像的部分。此外,就報導方式而言,主播有一貫的播報風格、通訊員的文稿也 有相當邏輯性,但是受訪者的部分,就可能因為教育背景不同,說話的內容及用 字也會產生較大的差異,這是未來值得關注的部分。換句話說,新聞報導中受訪 對象及受訪人數多寡也可能是造成英語電視新聞理解不易的部分原因。 本研究從傳播理論的相關研究出發,主要側重媒體的特性,就是從新聞原本 行使的功能來看閱聽人理解電視新聞的難易,主要以量的內容分析法進行;未來 可輔以質化的論述分析,例如 Biber(1992) 將論述的複雜性建構在五個面向 (dimensions), 除被動式 (passive construction)外,還增加包括省略的結構(reduced structure & specificity)、指涉語限定的結構 (structural elaboration of reference)、限 定 說 明 的 結 構 (framing structural elaboration) , 以 及 資 訊 整 合 度 (integrated structure)的探討。

(16)

析,未來需要增加其他面向的類目,或建立所謂聽力理解的指標,用以分析其他 真實教材的難易,以便進一步建構聽力理解的概念。

(17)

引用書目

王石番。《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文化,1991。 田文輝。〈我國英語教學雜誌內容分析與讀者閱讀動機、滿足程度之研究—以空 中英語教室文摘為例〉。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李義男。〈美新處「學生英文雜誌」內容分析-該刊傳播目的與技術之探討〉,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70。 李天任、藍莘等譯。《大眾媒體研究》。 台北:亞太圖書,1995。 施美玲譯。《大眾傳播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圖書,1997。 唐弘楣 。〈中國語言可聽性的實驗研究〉。《新聞學研究》,20(1978):23-53,。 潘偉洪。〈國內英文報紙讀者閱讀動機、行為及滿意度之研究〉。 私立輔仁大 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Biber, Douglas. “Complexity of discourse complexity: A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Discourse Processes 15(1991): 133-163.

Brosius, Hans-Bernd. “Format effects on comprehension of television News.”

Journalism Quarterl 68.3(1991): 396-401.

Brown H. Douglas.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NJ: Prentice Hall, 1994.

Denbow, Carl J. “Listenability & readability: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52.2(1975 ): 285-290.

Drew, Dan G. & Grimes, Thomas. “Audio-visual redundancy and TV news recal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4.4(1987): 452-461.

Feyten, Carine M. “The power of listening ability: An overlooked dimension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75(1991): 173-180.

Findahl, Olle & Hoijer, Birgitta. “Studies of new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comprehension.” In Wilhoit G.C. and Bock H. de (Eds.). Mass Communication

Review Yearbook (Vol. 2), Beverly Hills, CA:Sage, 1981. 393-403.

Graham, Suzann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The learners’ perspective.” System 34(2006): 65-182.

(18)

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 13.2(2000): 137-153.

Housel, Thomas J. “Understanding and recall of TV news.” Journalism Quarterly 16.3(1984): 505-508.

Klijn, Marlies E. “Attention-getting and comprehension-raising attributes in visuals in Dutch and American, public and private television news about violence.”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and Electronic Media 47.1(2003): 124-144.

Porter, Don and Roberts, Jon. “Authentic listening activities.” In Long, Michael H. & Richards, Jack C., Methodology in TESOL: A book of readings.

Boston, Massachusetts: Heinle & Heinle, 1987. 177-187.

Reeves, Byron & Thorson, Esther. “Watching television: Experiments on the viewing proce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3.3(1986): 343-361.

Richards, Jack C. “Method: approach, design and procedure.” In Long, Michael H. & Richards, Jack C., Methodology in TESOL: A book of readings. Boston, Massachusetts: Heinle & Heinle, 1987.

Vogely, Anita. “Perceived strategy use during performance on three authentic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tasks.”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79(1995): 41-56. Zhou, Shuhua. “Effects of arousing visuals and redundancy on cognitive assessment of television new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9.1(2005): 23-42.

(19)

附錄

附錄一 Watch 編碼表之編碼須知 (一) 一般性登錄原則 1. 每次編碼前先閱讀本須知。 2. 一切登錄判斷,必須確實看過錄影帶及腳本再作登錄,不草率、馬虎。 3. 登錄時間,不宜過久,以免產生誤差。 4. 如有任何問題,請與督導員連協商後再作登錄,為確保研究的品質,請各位與 我們密切配合。 5. 編碼員須參加編碼訓練,否則不參加編碼。 (二) 編碼說明 1. 卷別: 依教材上標示的分類登錄

Culture Watchˍ Business Watchˍ Earth Watchˍ Health Watchˍ Innovation Watch ˍ

2. 單元(Unit):ˍ 依課本中 table of contents 上標示的單元登錄,從單元一至四。 3. 篇(Segment) :ˍˍ依課本上標示的 segment 登錄,每卷 segment

從一至十二。

4. 新聞報導的來源:依課本或錄影帶上標示的新聞來源登錄;或由主播開場

文稿提及,如 From ABC this is World News Tonight with Peter Jennings.

5. 新聞報導的長度:依課本或錄影帶中標示的起訖時間來登錄

6. 主題的類目: 指的是每篇新聞報導的內容類別。可先依新聞報導的標題先

判斷,如 Celebrities Lend Their Names and a Hand to the Environment, 則考量可歸於影劇或環保類,再依導言研判,雖與名人影星有關,但 以環保為主要議題,接著看完整篇新聞後,再歸類,應屬 07 生態環保。其 他的登錄亦同。

(01). 科技發展:以先進的科學技術為主要報導內容,但不包括醫藥方面 的先進科技。

(20)

(02). 醫藥知識:以醫療進步、及各種疾病治療及復健為主。 (03). 政府政策:相關單位的政策制訂及制度的改變及影響,如教育體制及社 會福利政策。 (04). 商業經貿企管:以商業經營管理及銷售。 (05). 文化文藝:文化、歷史及人文藝術等介紹及報導。 (06). 教育諮詢:包括學校教育或日常生活常識的教導,如探討婚姻生活及交 友問題等。 (07). 生態環保:以環境生態(包括動植物等)保育報導為主。 (08). 健康保健:以健康保健生活常識為主,包括如何吃及如何運動才健康。 (09). 影劇娛樂:影劇電影等相關報導。 (10). 其他:無法歸為以上類別者。 7. 報導的方式: (1). 以陳述式為主的報導: 對一般事件或議題的說明或描述(以 what 為主), 例如名人介紹或新科技的發明過程。 (2). 對正反雙方或多方意見的報導:此議題或事件或具爭議性,且包括雙方及 兩人以上的意見表達。如正反雙方對立為主的報導,如衝突的夫妻雙方對 婚姻不和的看法;或多方,如多位單親家庭子女對離異父母的看法。 (3). 混合式的報導: 包括對事件的描述及議題的解釋,以及正反雙方或多方 意見的報導,則歸於爭議性話題的混合式報導。 8. 新聞報導每篇的總字數及句子總數: 請依腳本上一個一個字來計算每篇的總 字數。句子總數: 則依分斷句子的標點符號來計算,如句號、驚嘆號、刪節 號及問號。(冒號除外) 9. 發音:請依錄影帶中說話者的發音來登錄,一般原則是:台灣教學及媒體均以 美式美語發音為主。非美式發音,包括英式美語及其他語音,均歸為包括其 他語言腔調。判斷的原則是英式美語的發音強調一字一字的發音,較少省略 音節或以連音的方式發音。另外,帶有亞洲、歐洲或拉丁等語系,也屬其他 腔調的英語。 10. 報導的速度:以每篇的總字數除以總報導的長度(時間) 。 11. 報導中的句子類型及數量:

(21)

1.簡單句:只有一個主要子句。Example: Youth and experience seldom exist together.

2. 複雜句-兩個子句的句型,包括以下兩種句型: (1).主要子句加上一個附屬子句或(2).兩個主要子句。例如:

(1) Sensible people are not influenced by superstition that

thirteen is unlucky.(2) She has everything to me, but I did not marryher.

3. 複雜句-三個及三個以上子句的句型: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要子句加上至

少一個附屬子句或一個主要子句加上二個以上的附屬子句。

Example: Birds fly when the whim seizes them, but fish swim when they are hungry.

12. 被動式:完整句中,即包括主詞 + 動詞 + 受詞 的簡單句或複合句中,計算

其中動詞為為被動形式有多少。判斷原則為 be 動詞加動詞過去式,且輔以 判斷動作是否有 by 某人。如進行被動式 am, are, is, was, were+ being taught; 完成被動式 have, has, had +been taught 及未來完成被動式 shall, will + have been taught。但避免與 be + adj 形式混淆,如 I’m frustrated。

13. 所謂的輔助說明包括:於報導中以圖表的形式呈現,或以文字及數字顯

示,如報導中會引用或突顯某一段文字,加以說明,或以實物輔助說明等。 若有,則計算數量。計算方式以同一圖表或文字不重複計算為原則。如再出 現另一不同的畫面的輔助說明,則算第二次。若整篇報導均無任何的輔助說 明,則登錄無。

(22)

附錄二

Watch 教材之分析編碼表

編號:ˍˍ 編碼者:ˍˍ 登錄日期:ˍˍˍˍ

一.錄影帶卷別::1.Culture Watch 2. Business Watch 3. Earth Watch 4.Health Watch 5.Innovation Watch

二.單元(Unit):1.Unit one 2 Unit two 3. Unit three 4. Unit four 三.篇數(Segment):ˍˍ

四.報導的來源:1. 20/20 2. World News Tonight 3. Prime Time Live

4. Nightline 5. World News Sunday 6. Business world 7.Health Show 8.其他 五.報導的長度:1.四分鐘以下 2.四-七分鐘 3.七分以上-十分鐘 4.十分以上-十二分鐘 5.十二分以上 六.主題的類目:01.科技發展 02.醫藥知識 03.政府政策 04.商業經貿企管 05.文化文藝 06.教育諮詢 07.生態環保 08.健康保健 09.影劇娛樂 10.其他 七.報導的方式: 1. 以陳述式為主的報導 2. 對正反雙方或多方不同意見的報導 3. 混合式的報導 八.新聞報導每篇的總字數ˍˍ,句子總數ˍˍ,平均每句字數ˍˍ 九 .報導中的發音::1.完全是美式美語 2. 包括其他語言的腔調 十.報導的速度:1.每分鐘 150 字以下 2. 每分鐘 150-175 字左右 3. 每分鐘 175 字以上 十一.報導中的句子類型及數量:1.簡單句(只有一個主要子句)ˍˍ 2.兩個子句的句型ˍˍ 3.三個及三個以上子句的句型ˍˍ 十二.完整句:其中動詞為被動形式的數量:ˍˍ 十三. 螢幕上的輔助說明:1.無 2. 有,ˍ個 附註(若有問題在此註明)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按計算機得到 log 2 的近似值的確是十分簡便,但不免有學生會好奇,以前的數學家 是怎麼求出 log

[r]

視聽 材料 新聞 剪報

筆者曾經在美國的電視上,看過一個新聞專題分析的特別節目,主持人有一句話發人深 省,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說:「On the screen we see a lot of events happening, but we know very

電視畫面信息豐富,不同人在解讀相同的視覺 畫面時,都有各自關注的地方,同時需要以自

另一方面,也 未嘗不可將課程建議的全部選修項目以至新增 的精讀課文化為多個小單元,

例如學生在必修部分已嘗試寫作不同類型的實用文

本研究主要以 But-for 崩塌竣工時程分析技術為基礎進行理論推導,確認此延遲分析技術 計算邏輯之問題與完整性,之後提出修正之計算邏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