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我國大學技術移轉績效因素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影響我國大學技術移轉績效因素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 立 政 治 大 學 科 技 管 理 研 究 所 博 士 學 位 論 文.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影響我國大學技術移轉績效因素之研究. ‧ sit. y. Nat. n. er. io. The Research on the Factors of the Performance of a l the Universities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in i v Colleges in Taiwan. Ch. n U engchi. 指導教授:劉江彬教授 博 士 生 : 葛 孟 堯 撰 中華民國 一百 年 元 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致. 謝. 詞. 在政大科管所博班的求學時光,不知不覺地就渡過七個年頭之 多,若加上政大陽明的生物科技管理學程,我在政大校園的時間已超 過八年。感謝這八年中,恩師. 劉江彬教授對學生的指導,讓學生能. 在浩瀚學海中如獲明燈指引,劉師更為我在做人處事上的指導及典 範。 在科管所博士班的課程中,吳靜吉教授、吳思華教授、李仁芳教 授、溫肇東教授、吳豐祥教授、鄧家駒教授、蕭瑞麟教授、許牧彥教 授,以及智財所孫遠釗教授,在專業知識上的傳授及培養各類議題的. 治 政 思考方向,是帶領我進入科技管理學門的恩師。特別感謝徐小波教 大 立 授、耿筠教授、陳達仁教授擔任論文口試的校外委員,在學生撰寫這 ‧ 國. 學. 本論文上提供寶貴的意見及指教,讓學生拙著得以順利完成付梓。. ‧. 同為恩師指導的林文鼎學長、盧文祥學長、潘兆娟學姐及闕光威 學長,同屆同學李思壯、李建宏、楊燕枝、羅育如,感謝大家在我博. y. Nat. sit. 士班的時間,相互砥礪,同時在我感覺到學業、論文及工作瓶頸時,. er. io. 能伸出他們溫暖的雙手給我支持,這點讓孟堯著實感念於心。在博士. n. al 班後幾年,感謝工作職場中的各位同仁,尤其黃河明董事長與游張松 iv C. n. hen chi U 教授,兩位 SOSA 理事長對我在協會工作與念博士班的容忍,得以在 g. 工作之餘尚能撰寫論文及完成口試,特此致謝。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父母、岳父母、太太及家人,各位親友們的 支持讓我這幾年得以完成碩士及博士的學位,特別感謝我的太太為我 們家增添新成員睦謙,家人的支持永遠是最有力的依靠。在政大學業 的終點不是停止,而是更多責任與義務的起點,願將科管所師長的教 誨持續傳遞下去,善盡推廣科技管理教育的終身志業,矢志不移。. 民國 100 年 元 月於文山.

(4) 影響我國大學技術移轉績效因素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我國大專院校的技術授權績效影響因素,並探 討各變項的中介及調節效果解釋。透過相關文獻的整理,本研究將影 響因素可分為五個族群種類,包含:投入資源、智慧財產、專業技轉 組織、環境因素及學校因素等五個族群,而觀察指標則採用學校的授 權績效,據此五類因素設計出三個主要的研究假設。 本研究收集採用 2007 年我國大專院校全體 164 所完整資料,整. 政 治 大. 理出 34 個變項資料,對於我國技術移轉迴歸模型的有效解釋能力為. 立. 71.5%至 68.0%,認為各校的美國專利數是具有顯著中介效果的變項。. ‧ 國. 學. 具有顯著意義的調節變項中,可以歸納出 TTO 影響績效的三個主要變 項群組,包含:(1)TTO 總員工數能增強研發資源產生專利權的解釋;. ‧. (2)推廣活動辦理能增強研發資源產生專利權與授權績效的解釋,唯. sit. y. Nat. 發明人引介數與專利權有較顯著相關性;(3)TTO 職員的專業背景也. io. 員工。. al. er. 是重要的調節變項,當學校研發資源充足時會聘請技術及法律背景的. n. v i n 另學校鄰近科學園區、設置醫學系、公立一般大學,這三項具有 Ch engchi U 調節效果的環境及學校變項,對於解釋能力具有增強的效果,但是因 果關係上傾向解釋為資源優勢,本研究認為環境變項具有顯著影響, 但相對難以透過管理機制產生績效的實質影響,相對地,TTO 影響的 因素卻可以透過管理產生績效的實質影響,是當前各學校在發展技術 移轉上可參考的重要實證資料。本研究最後提出針對大學技術移轉研 究的侷限問題,以及五種能夠修正本研究限制的建議。. 關鍵字:產學合作、技術授權、大專院校、技術移轉辦公室、中介變 項、調節變項.

(5) The Research on the Factors of the Performance of Technology Transfer in th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Taiwan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factor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performance in th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Taiwan. Furthermore, this study finds the mediation variables within the factors. This study differentiates the factors into 5 major elements, including investments, intellectual property, TTO, social environments, and the university itself. The annual royalty i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The study builds three hypotheses according to the 5 major elements mentioned.. 政 治 大. The study collects the complete data in 2007 of 164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Taiwan. The intervening and mediation variables are taken into the regression model; the higher R-square is 68.0% to 71.5%. The study divides the significant mediation variables into 3 groups, including (1) The TTO scope will increase R-square of the patents. (2) The promotion actives will increase R-square of the patents and royalties. However, there is the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inventor promotion and patents. (3) When there are sufficient RD resource in the universities, TTO will employ employees of legal and technology background.. 立. er. io. sit. y. ‧. ‧ 國. 學. Nat. n. About the environments and university issues, there are three al v to Science Park, i significant mediation variables, including the distance n C the faculty of medicine, h thee n public g c hori Uprivate universities. The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were the significant impact on regression model, but the variables were controlled difficultly by universities. Comparatively, the universities controlled the TTO variables easily, and its will be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erformances of TTO. The study argues that variables are the effect issues with resource advantage. At last, the study recognizes some limits about the research of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proposes 5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Technology Transfer,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s (TTOs), Intervening Variables, and Mediation Variables..

(6) 影響我國大學技術移轉績效因素之研究 ── 目次 ──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次…………………………………………………………………I 圖目次………………………………………………………………VI 表目次………………………………………………………………VIII. 第一章 緒論. 政 治 大. 立. ‧ 國. 學.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一、研究動機…………………………………………………1. ‧. 二、研究背景…………………………………………………2. sit. y. Nat.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er. io. 一、問題陳述…………………………………………………4. n. al 二、研究目的…………………………………………………6 iv n U engchi 三、研究定位…………………………………………………7. Ch.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論文結構 一、研究流程…………………………………………………8 二、論文結構…………………………………………………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技術授權 一、技術授權與移轉…………………………………………11 -I-.

(7) 二、知識基礎論………………………………………………13 三、交易成本論………………………………………………16 四、組織生態學理論…………………………………………21 五、本節小結…………………………………………………25 第二節 大學技術移轉 一、大學技轉之概念…………………………………………28 二、技轉組織之探討…………………………………………30 三、移轉績效之探討…………………………………………37. 政 治 大 四、技轉政策之探討…………………………………………41 立. ‧ 國. 學. 五、本節小結…………………………………………………46 第三節 知識創新系統. ‧. 一、知識脈絡觀點……………………………………………48. sit. y. Nat. 二、知識系統觀點……………………………………………53. er. io. 三、智慧財產系統觀點………………………………………57. n. al 四、商品化系統觀點…………………………………………65 iv. n U engchi 五、本節小結…………………………………………………69. Ch.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構面………………………………………… 71 第二節 研究變項………………………………………………… 72 第三節 研究假設………………………………………………… 76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 一、資料蒐集…………………………………………………80 - II -.

(8) 二、資料分析方法……………………………………………82. 第四章 資料分析 第一節 敘述性資料整理 一、學校投入研發資源………………………………………85 二、智財產出與授權績效……………………………………94 三、學校環境及屬性變項……………………………………96 四、技術移轉辦公室資源……………………………………99. 政 治 大 第二節 技術移轉系統驗證 立. ‧ 國. 學. 一、投入資源與智財產出……………………………………106 二、智財產出與授權績效……………………………………110. ‧. 三、投入資源與授權績效……………………………………112. er. io. 第三節 環境與學校對授權績效影響. sit. y. Nat. 四、本節小結…………………………………………………114. n. al 一、環境與學校因素影響研發專利績效……………………119 iv. n U engchi 二、環境與學校因素影響專利授權績效……………………121. Ch. 三、環境與學校因素影響研發授權績效……………………123 四、本節小結…………………………………………………125 第四節 技術移轉組織對授權績效影響 一、投入資源與智財產出……………………………………128 二、智財產出與授權績效……………………………………130 三、投入資源與授權績效……………………………………132 四、本節小結…………………………………………………133 - III -.

(9) 第五章 影響因素探討 第一節 與文獻顯著解釋之比較 一、對學校經費投入顯著影響的差異………………………139 二、對人力投入顯著影響的差異……………………………140 三、對環境與學校因素的比較………………………………141 四、對 TTO 機制顯著影響的比較……………………………142 第二節 影響智慧財產產生的因素 一、研發資源影響……………………………………………143. 政 治 大 二、環境因素影響……………………………………………148 立. ‧ 國. 學. 三、TTO 因素影響……………………………………………149. 四、本節小結…………………………………………………152. ‧. 第三節 影響智慧財產價值的因素. sit. y. Nat. 一、專利國別影響……………………………………………154. er. io. 二、學校因素影響……………………………………………157. n. al 三、TTO 因素影響……………………………………………159 iv. n U engchi 四、本節小結…………………………………………………161. Ch. 第四節 影響學校授權績效的因素 一、研發資源影響……………………………………………164 二、學校因素影響……………………………………………167 三、TTO 因素影響……………………………………………169 四、本節小結…………………………………………………170.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 IV -.

(10) 第一節 研究結論 一、資料分析結論總整………………………………………173 二、影響因素的結構化討論…………………………………176 第二節 研究建議 一、研究限制…………………………………………………181 二、後續研究建議……………………………………………182. 參考文獻……………………………………………………………185. 政 治 大 ٛٛٛٛٛٛٛٛٛٛٛٛٛٛٛٛٛٛٛٛٛٛٛٛٛٛٛٛٛٛٛٛ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n U. v.

(11) ── 圖目次 ── 圖 1-1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設計……………………………………8 圖 2-1 企業組織間的統治關係分類………………………………18 圖 2-2 影響技術授權因素的理論基礎關係示意…………………26 圖 2-3 接受技術移轉的各種模式…………………………………29 圖 2-4 跨國企業的技術移轉與公司組織…………………………31 圖 2-5 跨國企業的技術移轉與體系影響…………………………32. 政 治 大 日本對大學技術移轉組織機能的描述…………………… 36 立. 圖 2-6 U2B 型態的技術移轉模式…………………………………35 圖 2-7. ‧ 國. 學. 圖 2-8 技術交易與技術移轉機構的關係…………………………44 圖 2-9 創新的超立方系統…………………………………………55. ‧. 圖 2-10 知識架構系統化後的策略觀點……………………………56. Nat. sit. y. 圖 2-11 企業智慧資本的主要組成…………………………………58. er. io. 圖 2-12 企業智慧資本的商業行為模式……………………………59. n. a. v. l C 圖 2-13 企業智慧資本的結構……………………………………… 60 ni. hengchi U. 圖 2-14 智慧資本在企業程序中的型態……………………………62 圖 2-15 發展與活化智慧財產權的珍珠圖…………………………63 圖 3-1 本研究之基本架構示意圖…………………………………72 圖 3-2 研究假設一之變項架構示意圖……………………………77 圖 3-3 研究假設二之變項架構示意圖……………………………78 圖 3-4 研究假設三之變項架構示意圖……………………………80 圖 4-1 研究假設一變項架構相關係數示意圖……………………115 圖 4-2 研究假設二變項架構相關係數示意圖……………………125 - VI -.

(12) 圖 4-3 以因素標準分析檢定研究假設一之關係圖………………128 圖 4-4 研究假設三之變項架構相關示意圖………………………134 圖 5-1 影響學校研發資源產生智慧財產的因素解釋……………153 圖 5-2 影響學校專利權產生授權績效的因素解釋………………162 圖 5-3 影響學校研發資源產生授權績效的因素解釋……………17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 VII -. i n U. v.

(13) ── 表目次 ── 表 2-1 美國大學近年來技術移轉研究績效指標彙整…………38 表 3-1 本研究架構各變項衡量指標、操作定義與文獻………73 表 4-1 2007 年度研發總經費分佈表……………………………85 表 4-2 2007 年度各校獲得政府研發經費分佈表………………86 表 4-3 2007 年度各校獲得企業研發經費分佈表………………86 表 4-4 2007 年度各校獲得國科會研發經費分佈表……………87. 政 治 大 2007 年度各校專任教師人數分佈表……………………88 立. 表 4-5 2007 年度各校獲得其他研發經費分佈表………………87 表 4-6. ‧ 國. 學. 表 4-7 2007 年度各校專任自然組教師人數分佈表……………88 表 4-8 2007 年度各校專任社會組教師人數分佈表……………89. ‧. 表 4-9 2007 年度各校專案計畫主持人數分佈表………………89. Nat. sit. y. 表 4-10 2007 年度各校借調教師人數分佈表……………………90. er. io. 表 4-11 2007 年度各校專任研究人員數分佈表…………………90. n. a. v. l C 表 4-12 2007 年度各校兼任研究人員分佈表……………………91 ni. hengchi U. 表 4-13 2007 年度各校在校學生總數分佈表……………………91 表 4-14 2007 年度各校大學部在校生分佈表……………………92 表 4-15 2007 年度各校碩士班在校生分佈表……………………92 表 4-16 2007 年度各校博士班在校生分佈表……………………93 表 4-17 2007 年度各校在職生人數分佈表………………………93 表 4-18 2007 年度各校獲得總專利數分佈表……………………94 表 4-19 2007 年度各校獲得國內專利數分佈表…………………95 表 4-20 2007 年度各校獲得國外專利數分佈表…………………95 - VIII -.

(14) 表 4-21 2007 年度各校年度授權金分佈表………………………96 表 4-22 我國大專院校屬性與公私立別統計……………………96 表 4-23 我國大專院校設置醫學系別統計………………………97 表 4-24 我國大專院校擁有企業背景別統計……………………98 表 4-25 我國大專院校鄰近科學園區別統計……………………98 表 4-26 我國大專院校鄰近商業都市別統計……………………99 表 4-27 我國大專院校設置 TTO 別統計…………………………99 表 4-28 我國大專院校設置 TTO 時間別統計……………………100. 政 治 大 表 4-29 我國大專院校 TTO 主管為專任比例……………………101 立. ‧ 國. 學. 表 4-30 我國大專院校 TTO 專兼職員工敘述統計………………101 表 4-31 我國大專院校 TTO 員工專業背竟統計…………………102. ‧. 表 4-32 我國大專院校 TTO 之 SOP 採用比例……………………102. sit. y. Nat. 表 4-33 我國大專院校 TTO 採用技術推廣方式比例……………103. er. io. 表 4-34 我國大專院校 TTO 採用技術推展方式頻率……………103. n. al 表 4-35 研究假設一應用各變項之指標…………………………105 iv. n U engchi 表 4-36 研發總經費與學校總專利數之迴歸分析表……………106. Ch. 表 4-37 研發總經費與本國專利數之迴歸分析表………………106 表 4-38 研發總經費與外國專利數之迴歸分析表………………107 表 4-39 研發經費來源與總專利數之迴歸分析表………………107 表 4-40 調整研發經費來源與總專利數之迴歸分析表…………108 表 4-41 專任教師數與學校總專利數之迴歸分析表……………108 表 4-42 專任教師數與本國專利數之迴歸分析表………………109 表 4-43 專任教師數與外國專利數之迴歸分析表………………109 - IX -.

(15) 表 4-44 各校校內人力資源與學校總專利數之迴歸分析表……110 表 4-45 智慧財產與技術授權金之迴歸分析表…………………111 表 4-46 智慧財產細項與年度授權金之迴歸分析表……………111 表 4-47 研發總經費與學校總專利數之迴歸分析表……………112 表 4-48 分項研發經費與授權績效之迴歸分析表………………112 表 4-49 學校專任教師數與授權權利金之迴歸分析表…………113 表 4-50 各校校內人力資源與授權權利金之迴歸分析表………114 表 4-51 研發資源變項之因素分析數據…………………………117. 政 治 大 表 4-52 投入研發資源變項之轉軸因素分析整理………………118 立. ‧ 國. 學. 表 4-53 環境因素影響研發資源產生專利之複迴歸分析………119 表 4-54 學校因素影響研發資源產生專利之複迴歸分析………120. ‧. 表 4-55 環境因素影響專利授權績效複迴歸分析………………121. sit. y. Nat. 表 4-56 環境因素影響專利授權績效複迴歸分析………………122. er. io. 表 4-57 環境因素影響研發資源與授權績效複迴歸分析………123. n. al 表 4-58 學校因素影響研發資源與授權績效複迴歸分析………124 iv 表 4-59 TTO. n U engchi 因素影響研發資源產生專利之複迴歸分析………129. Ch. 表 4-60 研究假設三之一變項間之直接、間接與整體相關……130 表 4-61 TTO 因素影響專利權產生授權績效之複迴歸分析……131 表 4-62 研究假設三之二變項間之直接、間接與整體相關……131 表 4-63 TTO 因素影響研發資源產生授權績效之複迴歸分析…132 表 4-64 研究假設三之三變項間之直接、間接與整體相關……133 表 4-65 TTO 相關因素具有調節解釋能力之整理表……………134 表 5-1 顯著變項的逐步複迴歸分析統計資料…………………138 -X-.

(16) 表 5-2 我國與美國大學技術授權績效影響因素之比較………139 表 5-3 不同來源的研發經費之相關係數………………………144 表 5-4 簡單迴歸與逐步式複迴歸之統計整理…………………144 表 5-5 不同投入研發之人力變項之相關係數…………………146 表 5-6 簡單迴歸與逐步式複迴歸之統計整理…………………147 表 5-7 理工與法商導向與專利數之 T 檢定統計………………147 表 5-8 鄰近科學園區學校與專利數之 T 檢定統計……………148 表 5-9 鄰近科學園區學校與專利數之 ANOVA 檢定統計……149. 政 治 大 表 5-10 TTO 與代表學校規模變項之相關係數…………………150 立. ‧ 國. 學. 表 5-11 規模與專利權迴歸分析之統計整理……………………150. 表 5-12 不同技術推廣活動及專利權之相關係數………………151. ‧. 表 5-13 簡單迴歸與逐步式複迴歸之統計整理…………………152. sit. y. Nat. 表 5-14 不同國籍別的專利權數之相關係數……………………155. er. io. 表 5-15 簡單迴歸與逐步式複迴歸之統計整理…………………155. n. al 表 5-16 學校設置醫學系別與專利數之檢定統計………………158 iv. n U engchi 表 5-17 學校設置醫學系別與授權績效之檢定統計……………158. Ch. 表 5-18 醫學系別與專利權授權績效比率之檢定統計…………158 表 5-19 簡單迴歸與逐步式複迴歸之統計整理…………………159 表 5-20 TTO 員工背景屬性與授權績效迴歸統計之整理………160 表 5-21 負面調節變項在系統過程迴歸統計之整理……………161 表 5-22 簡單迴歸與逐步式複迴歸之統計整理…………………165 表 5-23 簡單迴歸與逐步式複迴歸之統計整理…………………166 表 5-24 借調專任教師數與學校別之統計整理…………………167 - XI -.

(17) 表 5-25 學校授權績效與學校別之統計整理……………………168 表 5-26 學校直接研發資源分數與學校別之統計整理…………168 表 5-27 學校獲得專利權分數與學校別之統計整理……………169 表 5-28 TTO 職員背景與資源績效迴歸統計之整理……………170 表 6-1 研究假設之統計驗證結果彙整表………………………17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 XII -. i n U. v.

(18) 影響我國大學技術移轉績效因素之研究.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科技管理的研究取向中,有探討以知識為基礎的企業管理行為, 亦有討論科技研發後的智慧財產的管理議題,這些針對以知識及科技 為主體的研究領域中,本研究試圖探討知識與經濟的轉換過程中,組. 政 治 大 的授權相關變項,以及技術授權的權利金作為討論的變項,影響授權 立. 織議題是否為重要的影響變項。本研究將專注於探討大學在研發技術 績 效 的 中 介 變 項 (intervening variables) 及 調 節 變 項 (moderating. ‧ 國. 學. variables),作為瞭解我國大學技術移轉績效研究的參考依據。. ‧ sit. y. Nat. 一、研究動機. er. io. 在科技管理的研究範疇,將是綜合科學、管理與法律的跨領域研. n. 究態樣,研究的主體也將以這三構面進行理論探討。大學除了是傳授 a v. i l C n 知識的殿堂之外,創造新的科技及知識也是學校核心任務,這些科技 hengchi U. 及知識將以經濟資源的型態成為學校資產,其中包括以大學作為研發 場域的「學產」(university to industry)技術移轉模式,將大學研究成 果視為國家的重要經濟資源,首先重視大學研發的智慧財產權如何授 權產生經濟價值(黃俊英、劉江彬,1998)。日本也參考及學習美國的 大學技術授權模式,由政府在行政與立法上將大學研發新技術視為國 家重要發展戰略,透過經濟產業省給予大學技術授權的獎勵及優惠, 加速日本國內產業的知識創造、累積與運用(葛孟堯、劉江彬,2004), 並且於 2004 年 4 月推動國立大學全面行政法人化。 與日本的技術授權政策相似,我國於 1999 年頒佈並實施科學技 -1-.

(19)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術基本法之後,給予公立學研機構可以授權研發成果至民間企業或新 創公司,將技術知識轉化為實際產業生產之經濟績效(王本耀、黃宗 能,2000)。目前我國已經有超過 113 間大專院校設置技術移轉的專 責處室,雖然各校在名稱上並沒有統一的稱呼,且在校內的編組層 級、主管職等及組織規模也不盡相同,但這已經是高度學習美國大學 技術授權辦公室(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 TTO)的作法。 本研究參考多篇分析美國的大學技術經理人協會(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Technology Managers, AUTM)移轉績效相關文獻(Thursby & Kemp,2002; Rogers, Yin & Hoffmann,2000; Foltz, Barham &. 政 治 大 Thursby,2001; Carlsson立 & Fridh,2002; Friedman & Silberman ,2003),這. Kim,2000; Siegel, Waldman & Link,2003; Thursby, Jensen &. ‧ 國. 學. 些文獻多以直接關連在討論技術移轉的績效議題。透過對我國大學相 關資料的完整收集,並且增加技術移轉組織(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 ‧. TTO 或 technology licensing organization, TLO)的因素為調節變項,以 探討我國大學在技術移轉現況、績效衡量指標以及影響技轉績效的因. y. Nat. sit. 素中,組織因素與管理因素的解釋意義為何,並作為我國大學技術移. n. al. er. io. 轉的重要參考文獻。. 二、研究背景. Ch. engchi. i n U. v. 近年來,許多國家的政府在積極學習美國大學技術移轉模式,一 方面是觀察到美國大學技術移轉之具體成效,另一方面希望學習美國 在經濟衰退時期,由大學技術移轉所創造出的經濟復甦力量,令這些 國家以發展國內經濟之誘因積極學習與參考,此為本研究的重要參考 的背景環境之一1。如鄰國日本在 1995 年制訂的「科學技術基本法」 與 2004 年的大學行政法人化,是參考美國大學技術移轉模式來進行 1. 根據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的專案成果指出,國外包含新加坡、日本、韓國、英國、中國大 陸與加拿大都學習美國大學技術移轉模式,同時均在全國性經濟數據上做出統計,雖然多數國 家成果與美國年度成效差異甚大,但也表示學習美國模式的政策方向不變。 -2-.

(20) 影響我國大學技術移轉績效因素之研究. 政策草擬,根據相關期間的訪談資料顯示,於 2004 年日本國立大學 的行政法人化造成的影響,在日本許多受訪者而言都保持著憂心的觀 感,並指出美國的技轉模式在日本並不能完全適用,尤其是在中小型 企業的型態與技術需求上,美日兩國具有明顯的差異存在2。 我國政府也同樣期望參考美國大學技術移轉法制與模式,激勵學 校、研究機構及企業能夠共同投資研發資源,並且獲得實質的顯著成 果,藉以讓國內的產業能夠升級、活絡經濟。因此自從我國頒佈科學 技術基本法與其配套措施之後,各大專院校紛紛成立技術移轉中心、 育成中心、研發中心…等專責單位,並且積極地推動產學合作的專案. 政 治 大 技術移轉的實務資料難以全面收集,以致於以往的討論偏重於個案學 立 計畫,希望創造學校、教授與產業三贏的機會。但也因為我國的大學. ‧ 國. 學. 校的討論,缺少於研究動機中提到的美國 AUTM 資料分析方式之論 述,當然也無法針對全國大學技術授權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 另一方面,全面探討知識經濟的論述之中,大學在開發新知識所. y. Nat. 應用的人力與物力,透過其中技術移轉與技術授權的方式創造社會應. io. sit. 用的價值,在本研究的論述觀點來解釋,為一種轉化資源與組織管理. er. 機制的實務應用,由知識轉換為經濟績效的既有機制下的影響因素,. n. a. v. l C 這亦為在研究動機中所提到的探討觀念。就智慧財產權的觀察與認 ni. hengchi U. 識,學校在產生可被專利權保護的技術知識後,所產生專利技術揭露 及管理的問題,同時亦有其他智慧財產權的如何授權應用問題,這些 與大學技術移轉的績效議題有關。 根據國科會的統計國內 21 所以研發為主的法人機構3,在 2005 年揭露的成果為 845 件,獲得國內專利 1152 件、國外專利 416 件, 但是在吸引企業投資與投資後產值的部分,則呈現虧損的狀態,顯示 2. 3. 接受訪問的專家學者包含:東京大學玉井克哉教授、東大先端科技研究中心津村重彰助教授、 東大 TLO 山本貴史社長、ASTEC 若林拓朗社長、Skylight 橋本裕之取締役、AIST 平井壽敏室 長、AIST 小黑啟介室長、TransGenic 砥綿正博室長、TransGenic 坂本珠美所長、Trans-science 岡本智美技術長、芝浦技術大學兒玉文雄教授、Sosei 石黑淳三社長、PPMX 伊藤行夫社長。 資料來源:經濟部九十四年技術移轉成果調查報告書。 -3-.

(21)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我國專責於研發技術的機構對產業授權情況如此,若總體來分析大學 技術移轉的產業績效,恐怕也是產生負面的影響解釋。 因此,深入探討智慧財產管理與組織績效的關聯,最佳的討論範 圍即以大學技術移轉的授權績效為範疇,積極地討論投入資源、智慧 財產創造、管理能力、權利金績效,以及透過對我國資料的全面性收 集及彙整,並結合對環境、學校特質…等因素的綜合分析,形成較為 完整的影響因素總整。.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一、問題陳述.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接續本研究的動機與環境背景,可以發現以大學的技術移轉為分 析資料的研究中,在我國少見以全國完整資料分析的探討影響因素,. ‧. 主因正是這類資料取得較為困難之故。而討論大學在創造知識、保護 知識、管理知識到應用知識的階段中,國外文獻慣於以相關因素的直. y. Nat. sit. 接分析,也就是以迴歸分析或類似的統計分析討論,而分析的結果當. al. n. 義。. er. io. 然是某些因素具有顯著相關,而另一些因素則是沒有解釋的統計意. Ch. en chi. i n U. v. g 本研究認為大學的技術移轉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現象,該議題會包 含知識管理、智慧財產管理與組織績效的綜合研究,在吸收多篇以 AUTM 資料為分析主體的論文知識後,在問題的釐清上可以作為「如 何實踐由知識或技術轉換為經濟績效的機制」,其中「智慧財產權」 與「組織議題」或許是可以加強解釋的理由,本研究問題的核心將放 置於這兩項因素的中介及調節作用,是否能夠成為影響由投入資源到 授權績效產出的重要影響變項。 透過對我國大學的資料完整收集,可以完整地觀察及紀錄大學在 創造知識、保護知識與應用知識的對應數據,然而管理知識這一項指. -4-.

(22) 影響我國大學技術移轉績效因素之研究. 標是不容易衡量的,以往的研究會採用的方式或許為透過學校新創事 業的觀察,又或者是針對學校技術移轉辦公室進行訪談或個案研究, 這類研究關注的議題是在研發成果到商品化(commercialization)與新 創事業(start-up)的過程,與全面性的影響因素畢竟會有一段差距所 在。 因此,依據研究動機和研究背景,總結前文的問題探討觀點,本 研究歸納核心問題應有下列四點: 1. 針對我國現有大專院校的相關資料進行瞭解,這些資料應該含括 技術研發的投入資源、技術揭露指標、專責組織相關指標、授權. 政 治 大. 績效指標。同時參考文獻回顧以進行技術授權績效影響因素的比. 立. 較,作為我國實際數據統計分析及尋找可能的影響變項。. ‧ 國. 學. 2. 我國目前大學可以區分為普通大學及技職體系兩類,統稱為大專 院校,隸屬於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體系與技術及職業教育司,其中. ‧. 補助及相關行政措施又有區別。根據行政院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 Nat. er. io. 相關因素是否影響到技術移轉的授權績效。. sit. y. 的見解,這些學校都應列入技術移轉的考評範疇,應該這些學校. n. al 3. 學校所處的環境若鄰近產業聚落,對於促進學校與產業的技術合 iv n U engchi 作應該有所幫助,因此討論學校環境因素的影響效果也是有價值. Ch. 的,但是怎樣的環境因素與授權績效有關,除透過文獻回顧的支 持而論,尚有我國實證資料可加以分析檢定,增加對技術移轉績 效建立實證分析的理論基礎。 4. 以我國現有的大學技術移轉資料中,驗證本研究假定影響因素間 階段型的結構關連,也就是這些因素應該會有中介及調節效果的 產生,若以目前的文獻回顧而言,都是討論線性迴歸模型分析為 多,若能尋找有影響意義的中介變項與調節變項,除提高對技術 移轉的預測解釋能力之外,對於未來學校在建置技術移轉資源 上,亦能有所幫助與理論建構的完成。 -5-.

(23)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上述四點為研究者歸納出來的研究問題,亦作為本研究的資料收 集與分析的準則,並成為研究分析資料陳述的重要構面依據。. 二、研究目的 接續問題陳述的內容,本研究的原始概念發想在於觀察鄰國日本 的大學技術移轉政策,如 1995 年頒布「科學技術基本法」4、1998 年頒布「大學等技術移轉促進法案」5及 2004 年國立大學「行政法人 化」6,且因正逢實地考察相關機制而有探討之想法。我國也在 1999 年頒布「科學技術基本法」7,新加坡則是在 1997 年的金融風暴後,. 治 政 大 由國家出資獎勵大學研究、創業 ,因此大學技術移轉的實際數據探 立 討及分析,在我國資料的獲得上應該能有豐富的解釋成果。 8. ‧ 國. 學. 上述我國、日本及新加坡亦為美國大學技術移轉的追隨國家,當. ‧. 然許多數量分析的文獻支持美國技轉的研究成果,包含影響技轉績效 的因素探討。延伸到探討我國大學技術移轉的相關數據分析,觀察研. y. Nat. er. io. 四個研究問題,建構本研究目的包含下列四點:. sit. 發技術的投入資源、新技術數、技術移轉授權績效,結合前文上述的. n. a. v. l C 1. 分析現有我國大專院校的技術授權資料,並歸類出研發投入資源 ni. hengchi U. 與授權績效的影響因素。. 2. 探討國內大專院校在技術移轉模式中,影響授權績效產生的學校. 4 5. 6. 7. 8. 法規:日本平成七年(1995 年)11 月 15 日法律第 130 號。 法規:日本平成十年(1998 年)5 月 6 日法律第 052 號。法律原名為「大学等における技術に関 する研究成果の民間事業者への移転の促進に関する法律」。文中名稱為中譯簡稱。 日本頒佈「國立大學法人法」(平成 15 年法律第 112 號)為 2003 年 7 月 16 日頒布,主文共 41 條,細則共 22 條,以及大學名稱修正表共三份,文中簡稱「大學法人法」 。並制訂於 2004 年 4 月 1 日起,全國國立大學同時改制為大學法人。 法規:中華民國八十八年一月二十日總統 (88) 華總一義字第 8800013190 號令制定公布全文 23 條,於 2003、2005 年修正部分條文。 新加坡政府自從 1997 年的亞洲金融風暴過後,持續對外招商、對內投資,重點於都市環保科 技與生物醫藥科技,相關資訊可參考《遠見雜誌》第 249 期第 74 頁至第 78 頁。研究者於 2006 年 11 月 20 日拜訪新加坡國立大學郭瑋玲博士(Dr. Jasmine Kway)時,也討論到此事的經過與發 展,特此說明。 -6-.

(24) 影響我國大學技術移轉績效因素之研究. 與環境因素,並嘗試以合理之解釋作為說明。 3. 探討以大學技術移轉組織為核心的技轉系統中,各項影響技術移 轉績效的因素關聯,並將這些因素關聯與現有理論的解釋及嘗試 提出新的理論詮釋。 4. 影響我國大學技術移轉的績效因素中,與國外文獻所歸納的影響 因素有何議題,作為說明我國特有的大學技術移轉解釋文獻。. 三、研究定位. 政 治 大. 本研究希望透過對議題資料的完整收集,進行詮釋我國自有的大. 立. 學授權績效議題。由大學技術移轉組織作為探討的核心,觀察技術創. ‧. ‧ 國. 項問題。. 學. 造、智慧財產及組織績效的系統歷程,依序回答上述的研究目的之各. 本論文研究定位於科技管理的組織議題,結合智慧財產及科技法. Nat. sit. y. 律研究氛圍,如同科技管理的定義:結合科技、法律與管理的跨領域. er. io. 研究議題。本研究期望將研究的角度設定為組織管理的理論,探討大. n. 專院校的知識技術流動脈絡,以站在技術移轉組織為中心點的觀察, a v. i l C n 這一股知識轉化為經濟力量的機制,視為本研究的議題定位。 hengchi U. 同時,為讓研究的內容能夠更深入的有理論貢獻,本研究認為在 現有的文獻理論中,建立起可靠的實際模型作為印證,更應該在研究 議題的設定上符合智慧財產的管理理論。作為學位論文的內容上,同 時重視文獻整理、發展命題、資料收集到分析推論,慎重地表現出學 術的應有規格與內容。在本研究之定位上為應用導向的組織管理及智 慧財產管理的基礎研究。.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論文結構. -7-.

(25)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本研究透過資料分析為主,藉由蒐集我國大專院校技術移轉年度 統計資料,加以完成本研究目的一至三的內容,研究目的四的探討為 結合比較文獻回顧的資料。研究者藉由這些已有的研究方式,設計出 本研究流程及時程規劃。. 一、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設計,可以區分為下列六個主要步驟,包含: 研究主題探討、文獻探討、建立研究架構、資料收集暨分析、因素比 較及探討、研究結論暨建議。以上六個主要步驟,可以繪製為圖 1-1: 確認研究主題及目標.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文獻探討. ‧. 建立研究架構與研究模式. Nat. n. al. 大學技轉資料蒐集. Ch. e資料分析 ngchi. er. io. sit. y. 建立研究假說. i n U. v. 顯著因素的佐證資料 解釋假說成立及評論 建立模式與完成命題. 圖 1-1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設計. 二、論文結構 本研究在論文結構的撰寫進行分為六個主要章節撰寫,其各章節 -8-.

(26) 影響我國大學技術移轉績效因素之研究. 所描述內容如下: 1.第一章:緒論 闡明本研究的時空背景、動機、目的、流程並描述主要探究之問 題及回顧研究議題之論述。 2.第二章:文獻探討 針對與本研究議題相關之文獻進行整理,並且歸納出以往研究的 重要方法與觀點,以及將其研究的可延伸之處進行整合,包含技術授 權理論、大學技術移轉與知識創新體系。第一部份為討論技術授權的. 政 治 大. 相關策略管理上相關議題,以策略管理文獻中討論技術授權的優勢為. 立. 核心。第二部分為大學移轉的相關文獻,包含美國 AUTM 資料與其. ‧ 國. 學. 應用研究之文獻。第三部份是討論大學有關的知識創新體系,以認識 對大學新創知識的系統理論。這三個部份的文獻對於本研究都具有重. ‧. 要的意義,藉由回顧已有之文獻,闡述相關領域學者對這些議題的研. y. sit. io. 3.第三章:研究設計. er. 題與假設。. Nat. 究成果與一般及特殊看法,發現有無理論缺口,並發展出本研究之命. al. n. v i n Ch 從文獻探討之中,提出本研究之架構及所包含個別之構面,適當 engchi U. 地提出命題與假設,並分別就各構面之變項賦予可供觀察與進行統計 分析之定義解釋,選定適宜之研究方法予以統計檢定之。 4.第四章:資料分析與解析 透過蒐集大學技術移轉的相關指標資料,以我國 2007 年的普查 資料為基礎,在研究目的的區隔上進行首要的分析步驟,嘗試透過將 資料區分為投入面、過程面、產出面三個主軸,加以區分大專院校的 績效象限,嘗試將技術移轉組織影響授權績效、組織績效的智慧財產 管理機制,以知識創新的系統概念加以模型界定。在保持高度的研究 信度與效度下,將影響大學內的智慧財產管理與組織績效的關連與探 -9-.

(27)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討,為本章重點。 5.第五章:影響因素探討 透過第四章的資料分析,結合第二章的文獻探討的理論架構,發 展出這些影響因素的模型架構及探討內容。可以將影響因素分為直接 正向影響、直接負向影響、中介及調節效果影響,以這三類影響因素 的具體解釋意義,除第二章的文獻支持外,並有相關輔證資料的說 明,並可建構出本研究歸因的技術移轉系統,可作為未來在智慧財產 管理與創新應用上的重要參考,同時激發我國在產官學合作的重要參 考資訊。. 政 治 大 6.第六章:研究結論與建議 立 ‧. ‧ 國. io. sit. y. Nat. n. al. er. 與建議。. 學. 綜合本研究之結果與發現,進行綜合歸納分析並提出具體之結論. Ch. engchi. -10-. i n U. v.

(28) 影響我國大學技術移轉績效因素之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採用的相關文獻,以針對主題所設計的「技術授權」 、 「大 學技術移轉」 、 「知識創新」三個主軸。第一節為討論技術的智慧財產 在授權管理與策略管理上的相關議題,以策略管理文獻中討論智慧財 產價值為核心。第二節為大學移轉的相關文獻,包含美國 AUTM 資 料與其應用研究之文獻。第三節是討論大學有關的知識創新體系,以. 政 治 大. 認識對大學新創知識的系統理論。. 立. ‧ 國. 學. 第一節 技術授權. ‧. 今日,我國學術文獻有關於技術授權的研究增多,這可能與整體 社會技術的進步及重視智慧財產有關,在原先缺乏智慧財產研究的學. Nat. sit. y. 術領域,於多位國外專家學者回國任教後,倡議與鼓吹相關的研究重. er. io. 要性。「技術授權」為劉江彬教授著作《智慧財產的法律與管理》書. n. a 中的重要核心議題,強調美國如何在技術授權的法制環境努力,透過 iv l C hengchi Un 各種具有影響力的政策及法律典章,讓大學技術得以活化、創造高附 加價值,同時這些也是探討技術授權必讀的重要書籍1。. 一、技術授權與移轉 技術授權(technology licensing)與技術移轉(technology transfer)是 常被劃上等號的詞彙,但事實上兩者之間存有些許不同的差異。「技 術授權」意旨具有經濟價值知識的流動,包含將技術移轉給他人使用 1. 該書為研究者碩士論文重要參考文獻,還記得當時在圖書館中借不到書、書店購買不到的狀 況,從館員、店員都得到的資訊是該書熱門的程度。該書為出版資訊:黃俊英、劉江彬(1998), 智慧財產的法律與管理:美日智慧財產權管理制度與技術移轉模式之硏究,二版,臺北市:華 泰書局。 -11-.

(29)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的過程,而「技術移轉」僅是授權過程中的一環。而也因為授權與移 轉常在技術授權的領域中混用,以致使常見於文獻中 TTO、TLO、 OTT…等技術授權組織的名稱異同。本研究為以較周延的範圍論述, 以下採用之名稱為「技術授權」為主要撰寫用詞彙,但若有出現技術 移轉之詞,為引用原文獻之名詞翻譯,特此說明。 在 1970 年以後,探討技術授權與移轉的文獻開始有逐漸增加的 趨勢,Rogers(1972)解釋當代的技術移轉為「一個組織或體系所產生 的創新,被另外一個組織或體系所採用及使用的過程」,主要是點出 這是跨組織的議題,但並沒有完全解釋理由與規則,而在. 政 治 大 術被引進到其他國家或組織或地區使用」,兩篇文獻都僅在技術授權 立 Mansfield(1975)說明技術授權是「某一地區或組織或國家所使用的技 移轉觀念的陳述階段。. ‧ 國. 學. 到了 1980 年以後,受到美國政府頒佈與大學技術授權相關的法. ‧. 案之下,技術授權與移轉的研究也逐漸進豐富。Ounjian & Carne(1987) 以知識轉移解釋技術授權的本質,認為技術移轉是透過將組織知識給. y. Nat. sit. 予其他事業主體,而用意與目標在於改進或製造新產品,或製程改善. er. io. 與服務提升。Voss(1988)指出技術授權包括兩個層面,第一種是將技. n. al 術成功地移轉至接受企業方,使企業使用新技術達到預期的功效,稱 iv. n U 為技術層面的成功(technical success);第二種是將授權技術之優點充 engchi. Ch. 分發揮,造成企業達到經營與發展上的優勢,則被稱為企業層面的成 功(business success)。Nonaka & Takeuchi(1995)在《創新致勝》書中提 到當代對於技術移轉的應用十分便利,將技術透過資訊化的完整紀 錄,對於技術的解釋已經超越討論技術知識(know-how)的範圍,而討 論技術知識的流動與具體化(embodiment)。 劉江彬、黃俊英(2004)指出技術移轉的形式很多,至少包括以下 數種:(1)外人直接投資;(2)合資計畫;(3)授權協議;(4)專利實施權; (5)整廠輸出合約;(6)收購外國公司;(7)引進主要設備;(8)技術授權; (9)管理合約;(10)行銷合約;(11)技術服務合約;(12)交鑰系統(turn-key -12-.

(30) 影響我國大學技術移轉績效因素之研究. system);(13)國際轉包合約。指出美國政府開始重新思考經濟政策方 針的改變,首先必然是要活用學術機構的智慧財產,並藉此提振美國 國內企業的全球競爭力,最具有代表的落實政策即為 1980 年所通過 的拜杜法案(Bayh-Dole act)2。而後,日本也參考美國對於大學技術移 轉的法律典章,2004 年政大科管所師生參訪日本東京大學及相關單 位時,觀察到日本技術移轉的模式可區分為五個基本階段,分別為: (1)技術的發掘、評價、分類與管理;(2)將研究成果申請專利權、其 他智慧財產權與權力維持;(3)透過管道讓技術資訊傳達到會員企業; (4)將技術移轉與授權給予企業應用;(5)收取權利金、利益還原與研 究者分享3。.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二、知識基礎論. 智慧財產權當代價值是建構於知識產權化的基礎,這種基礎是將. ‧. 知識視為傳統產權的交易理論,當企業管理者、組織行為研究認同知. y. Nat. 識是企業重要資源的同時,「知識基礎論」(knowledge-based theory,. sit. KBT)成為技術授權的第一核心觀念。Barney(1986)提出資源基礎觀點. a. er. io. 是導正企業忽視無形資源,將調配傳統資源與無形資產的企業重要. n. v 性,同時強調資產可移轉對企業而言是具有競爭優勢。 l ni Ch. U i e h n c g 知 識 基 礎 論 的 觀 念 架 構 於 資 源 基 礎 論 (resource-based. theory,. RBT),資源基礎論的觀點是以傳統經濟學為主,也因此該理論依據 為土地、資本與勞力的經濟資源論調,同時沒有強調產業內的廠商結 構與競爭行為。然而在以智慧財產權為當代重要影響因素,企業何以 能夠創造超額利潤、能產生知識綜效、能持續競爭優勢,這種基本企 業辯證的問題,資源基礎論的解釋產生不足之處,知識基礎論進一步 補充資源基礎論的不足之處,並發展成新的資源學派解釋典範。 2. 3. 同前註 1,劉江彬教授於該書中大篇幅闡述美國拜杜法案,及其後發展出個各項足以影響美國 大學技術移轉之法案群組。 該內容發表於:葛孟堯、劉江彬(2004), 「日本大學技術移轉組織機制及機能研究—以東京大學 技術移轉中心為例」 ,日本生物科技與數位內容產業創新及政策研究,台北:經濟部,pp.31-58。 -13-.

(31)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新興的知識基礎論,延伸將知識放置於重要的特殊資源作為解 釋,強調知識是幾種傳統企管研究領域的核心,例如組織學習、科技 管理、管理認知(managerial cognition)…等。進入知識管理的新興學門 之 後 , 學 者 的 討 論 開 始 偏 重 於 廠 商 合 作 的 本 質 (the nature of coordination within the firm)、企業組織結構、管理的角色和決策權利 的分配、廠商疆界的決策因子與創新理論。 本研究採用 Grant(1996)的研究指出企業應用知識基礎論應該有 五項最重要觀念,研究者認為這也同時是觀察技術授權的重要構面, 因此參考與沿用。這些觀念如下: (一) 技術知識的可移轉性. 立. 政 治 大. 在著眼知識技術成為知識基礎論的關鍵價值,同時要討論技術授. ‧ 國. 學. 權的關鍵因素,即技術知識能否在不同的組織間產生可移轉性 (transferability),這種可移轉的特性讓知識可被視為商品出售,而承. ‧. 接知識技術的組織、企業也如同購物一般,期望能夠順利獲得實體商. y. Nat. 品一般,完整地將知識技術帶到企業組織中。這種可移轉性的探討以. sit. Nonaka(1995)的知識螺旋(knowledge spiral)最為代表,知識螺旋將知. a. er. io. 識區分為內隱性(tacit)與外顯性(explicit)為觀察重點。內隱性的知識得. n. v 靠實際的應用和實踐,導致人與人之間的內隱知識移轉是緩慢、費成 l ni Ch. U. engchi 本及充滿不確定。外顯性知識的移轉則正好相反,外顯知識可藉由充 分溝通而顯露出來,進而大幅提高移轉的進行效率,容易表達、紀錄、 文字敘述是外顯知識的特性,其中專利資訊的陳述就是最佳典範。 (二) 技術知識的可累加性 其次關鍵要素是技術的累加效果(aggregation),研究者認為這也 就是在企業策略管理學派常提到的綜效(synergy),這觀念建構於知識 間相互關聯,但是這種關聯卻又並非全然依據學科領域與產業編碼區 分,研究者認為知識累加特性是公司決策者的判斷標準。舉例來說, 汽車工業與生物科技產業看似全然無交集,但是在生質能源上確有著 高度相關;RFID 技術與醫院經營看似也無關聯,但是卻可以在病床、 -14-.

(32) 影響我國大學技術移轉績效因素之研究. 醫材的控管上發揮極大效益。組織內吸收知識的累加特性,另有學派 解釋為企業組織的動態能耐(dynamic capabilities)觀點,這種解釋的理 論基礎為企業能否吸收被移轉的知識,而吸收也是一種值得被衡量的 能力,Teece, Pisano & Shuen (1997)就提出知識吸收的吸收能耐 (absorptive capability)作為詮釋。當知識吸收的程度取決於企業內部的 能力與接受者(recipient)等級,接收移轉的新知識如何累加產生新的知 識能力,就成為影響績效的關鍵所在。當知識與技術在企業組織內能 產生共同語言(common language)時,也是顯現這種知識累加性的產 生,知識加值效益也將會擴大呈現,創造技術移轉的實質效益。. 政 治 大 知識基礎論延續資源基礎論的精神,在移轉性、累加性之後,第 立. (三) 技術知識的專用性. ‧ 國. 學. 三個關鍵要素為知識技術的可專用性(appropriability)。由於知識技術 的部分或全部外顯化,就必須考慮到知識是否能被規範為專門使用,. ‧. 在智慧財產權的觀點之中即是專利權與營業秘密的討論範疇(劉江 彬、黃俊英,2004)。傳統資源則是由於它的實體存在,專用專享的. y. Nat. sit. 特性鮮少被當作特別重要的要素。特別是在技術移轉的過程中,知識. er. io. 技術由研發者到接受者的移轉過程中,雙方面的知識是透過外顯化轉. n. al 移,熟悉知識本體的轉售並且不會造成外顯知識損失,因此需要完善 iv n U 的智慧財產權保護與交易契約規範,例如專利權、著作權及營業秘密 engchi. Ch. 的雙方契約。 (四) 技術知識的特殊性 知識基礎論的第四項關鍵要素是特殊性(specialization)的來源。 Porter(1985)認為企業的競爭優勢來源是成本領導與差異化,善用技術 授權則是創造利基點於組織內的成本優勢,而另一優勢來源則是技術 知識的可差異化,尤其是透過向大學購買的創新理論與知識,常有別 於產業的應用性質研發成果,其具有的知識特殊性往往也能夠創造出 獨特的優勢,令人意想不到的競爭優勢。 (五) 技術知識的產品性 -15-.

(33)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知識基礎論的第五項重要關鍵要素是知識技術與終端產品的關 聯,這種終端產品已經不僅是指實體商品,而更擴及到服務型態的商 業行為。可產品性(production)可由知識的發展過程得到初步的預測, 探討研發到應用的過程中,就是一組完整的知識輸入(input)與輸出 (output)歷程,而知識基礎論的基本假設之中,是承續資源基礎論的 資源創造價值商品觀點,認為當知識進入生產的重要環節之中,知識 也將會成為產品的重要價值來源之一。. 三、交易成本論. 政 治 大. 近年許多研究都圍繞在以經濟原理來解釋生活法則,例如一些公. 立. 害問題來結合所有權的經濟分析,更甚將經濟理論發展者的故事化身. ‧ 國. 學. 為大螢幕的主角。1991 年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寇斯(Ronald H. Coase)正是在 1937 年以《企業的性質》(the nature of the firm)書中,. ‧. 闡釋企業規模與交易成本的相互概念,並且後續在 1960 年《社會成. y. Nat. 本問題》(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書中強調僅需要完善的產權界定,. sit. 就可以明確地解決外部性的爭議問題。寇斯提出的重要概念被統稱為. n. al. er. io. 「寇斯定理」(Coase theorem),該定理在八零年代之後獲得產官學界 的廣泛應用與重視。. Ch. e. i. i n U. v. gch 寇斯的交易成本會獲得重視n ,部分學者認為是 Williamson 的引伸 應用產生的推廣功效,Williamson(1979)以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 為 基 礎 提 出 企 業 統 治 的 契 約 觀 點 , 認 為 新 的 制 度 經 濟 學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NIE)已被交易成本之觀念徹底影響,產生許多 新的分析見解。事實上,如果在交易成本可以忽略的前提下,則經濟 活動與組織型態兩者是毫無關聯,因為任何組織規模的優勢將會被無 成本之商業契約所消除。Williamson 提出的統治概念是先將交易成本 設為有限,而後在解釋組織間的交易型態與頻率關係上,能夠獲得顯 著的解釋基礎。在 Coase 與 Williamson 的文獻之後,交易成本分析 (transaction cost analysis, TCA)理論成為另一種經濟研究的核心。 -16-.

(34) 影響我國大學技術移轉績效因素之研究. Williamson(1979)認為根據交易雙方的特性,必須要關注於相關 的三個重要構面為:(1)交易內潛在的不確定性;(2)交易頻率;(3)投 資專屬性的程度。基於這三個構面的集合關係,衍生出企業間統治策 略(governance strategy)的結構,這種統治策略被認為是產業結構之間 的競爭優勢來源(吳思華,2000)。統治關係結構是考量非特定交易 (non-transaction specific) 、 半 特 定 (semi-specific) 及 高 度 特 定 (highly specific)。於標準財以平衡價格交易上,市場是古典非特定統治結構; 相對地,高度特定結構適合特定交易需求,交易主體亦明顯重要;半 特定結構則介於其間。. 政 治 大 新制度經濟理論,都是可以套用在技術授權的實際案例中。而接續解 立. 因此基於交易成本衍生的統治結構,以及交易雙方的關係契約、. 釋特定交易統治適合於混合式及專屬式之經常交易,非標準之交易本. ‧ 國. 學. 質使市場統治出現危機,而經常交易本質使特定統治結構成本得以涵. ‧. 蓋。特定交易統治具兩種型式,即雙邊統治及單一統治。雙邊統治是 指雙方責任權利相當,因此對於組織間合作會有責任契約,並對於彼. Nat. sit. y. 此的價格、服務品質…等調整為契約規範內容。而單一統治是趨向內. er. io. 部組織化的發展,是交易雙方的人力、實體資產…等高度專屬化之. n. 後,規模經濟較易由買者獲致,故垂直整合為必然作為。 a v. i l C n hengchi U 透過對交易成本持續討論,吳思華(2000)將企業間統治關係寫入. 《策略九說》書中的統治說,認為企業互動雙方會因為投資屬性、交 易頻率來決定統治關係,其結構關係可繪製為圖 2-1:. -17-.

(35)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投資屬性. 偶爾交易 交易頻次. 非特定性. 混合式. 專屬性. 購買標準設備. 購買客製化設備 建新廠 三方統治 (新古典契約). 購買標準物料. 購買客製化物料. 連續階段間之中間 產品特定地點轉移. 經常交易. 市場統治. 雙邊統治. (古典契約). 單邊統治. (關係 契約). 資料來源:Williamson(1979),吳思華(2000). 圖 2-1 企業組織間的統治關係分類. 政 治 大 由這三種統治的企業組織互動關係,也適用於探討技術授權的組 立 織關係構面,藉由交易成本的分析,建立出四種技術授權的基礎理論. ‧ 國. 學. 類型:. ‧. (一) 垂直整合基礎. sit. y. Nat. 承接前段探討的知識基礎理論,企業在創造競爭優勢的成功模式. io. er. 上都需要傳統資源或知識資源的匯入。當代企業組織所需要的新知 識、技術或其他智慧財產權,透過企業本體之外取得的這種模式,是. n. a. iv. l C n 可以解釋為整合策略的應用,尤其若是向大學取得相關新技術知識,. hengchi U. 應可說明為產學垂直整合(vertical integration)的模式。因為相對於企 業之間的技術授權,大學的相對位置可視為企業的上游,黃松共(2001) 指出大學為企業在人才與技術方面的上游端,若企業向大學取得相關 技術的授權模式,可以解釋為產學技術移轉的向後整合(backward integration) 策 略 。 相 對 有 一 部 份 的 產 學 合 作 為 向 前 整 合 (forward integration)策略,係透過大學作為市場調查、消費者探討、行銷試驗… 等向下游端的事項,這種產學合作也是跳脫大學授權技術型知識的窠 臼。這兩類垂直整合的模式都能夠印證技術授權的價值與產學生態, 為本節知識基礎論與交易成本論的合理解釋。. -18-.

(36) 影響我國大學技術移轉績效因素之研究. 技術授權的整體過程還是存有風險與成本,包含技術移轉的過程 就存有,例如雙方人員在技術知識的交接成本、商品化開發風險、企 業組織應用風險…等。因此對應於這種產學垂直整合的模式,在中國 大陸地區以科技安全為理由,鼓吹「自主研發」作為整體國家研究政 策,這也是與企業追求研發垂直整合的相反操作,亦為區域整體企業 生態模式的另一種表象。 (二) 縱向合作基礎 企業之間的技術授權也是企業體系上的討論。而企業將原本研發 的機制透過外包(outsourcing)方式,尋求其他機構進行研究,而後購. 政 治 大. 回技術知識的合作基礎,也是企業生態的另一種態樣。Sharpe(1997). 立. 認 為 外 包 就 是 將 部 份 或 全 部 落 於 組 織 所 選 定 核 心 競 爭 力 (core. ‧ 國. 學. competence)外圍功能委外執行,而委外部份功能長久以來由其內部的 經理人員及員工執行。外包功能包括自產品設計、廠房工程規劃與設. ‧. sit. Nat. 的事業現場或其他地點執行企業功能。. y. 計到顧客服務以及其他支援性的功能與活動,外包業者可在企業組織. er. io. 研發外包與垂直整合有所不同,因為縱向合作專指企業內部的合. n. 作關係(inter-organizational a relationships),在組織議題上屬於混合統治 v. i l C n 機制的研究議題,其組織運作能降低部分組織產生的成本,異於前述 hengchi U. 垂直整合的純交易成本參考因素,縱向合作的探討議題還包含組織疆 界(organization boundary)、組織文化(organization culture)…等議題元 素,這是需要更進一步作縱向合作的技轉議題探討。 (三) 橫向合作基礎 在技術授權中,針對同層級的企業組織在技術上的合作,可定義 為橫向合作或水平整合(horizontal integration)的策略應用。基於企業 雙方彼此對技術的相互依賴,能觀察到不同型態的廠商針對技術互補 之處合作,或以交叉持股、併購、簽訂合作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等模式合作,而且不是站在產業鏈的垂直觀點。 -19-.

(37)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企業組織不僅是考量交易成本的因素,更是基於知識基礎論的特性來 判斷合作基礎,透過產業位階相同的企業進行橫向合作,尚須觀察企 業組織具體績效的實證研究。 另一種橫向合作的基礎建立於互補性資源,透過簽署合作關係的 合約來建立互補性資源的取得,其具體的實踐常在大學間合作見到實 證。大學間技術合作的水平整合模式,因為鮮少見到合併、交換股權… 等實質組織整合的現況,多以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的方式進行合 作,橫向合作的基礎更為明顯。由於大專院校內部的核心資源並非容 易擴充,理工為主的學校要發展法商領域,或是法商為主的學校是否. 政 治 大 資源,校際的橫向合作就是以交易成本為考量的實務作法,相關實例 立 擴充醫農資源,這些領域的分際鮮明,也不容易併購現有的其他學校. ‧ 國. (四) 投機主義基礎. 學. 與文獻置於大學技術移轉章節陳述。. ‧. 技術授權的另一種組織內的交易成本應用,是基於企業組織藉由. Nat. sit. y. 投機主義(opportunism)之緣故,透過授權機制來減少研發風險或購買. er. io. 成功機率,為交易成本的反向思考應用。Ghoshal & Moran(1996)首先. n. 質疑交易成本能否完全解釋市場實際解釋,在技術授權的投機主義解 a v. i l C n 釋下,也確符合有其說明的基礎。企業決策者基於對授權技術的內涵 hengchi U. 不確定性,只能相信新技術能在市場商品化的自我實現利益,積極投 入取得其他技術的使用權,尤其針對專屬授權更是積極。然而自由市 場的基本邏輯,即是由市場需求來決定市場內容的調整,這類投機主 義者的技術授權也相對地存有高風險 另一種技術移轉的投機主義因素,是基於政府提供的獎勵政策來 刺激技術活用,但也導致扭曲自由市場的競爭,加速投機主義者在技 術授權的操作中牟利。典型的範例就是政府補助學校研發成果授權產 業應用,並且給予研發獎勵、專利規費減免、育成中心費用負擔…等, 政策的本意原是激勵學校技術授權、誘導企業接受技術移轉,加強學 -20-.

數據

圖 2-4 跨國企業的技術移轉與公司組織
圖 2-9  創新的超立方系統  在企業、產業內,就是基於這些知識自然形成的系統,使得組織 行為被賦予新的討論議題。首先是組織內的這些知識會成為系統,但 是卻又因為知識附著於個人內在心智、內隱狀態…等,Arora(2001) 認為這會導致知識在組織內的發展有所侷限,有同時限制住組織的疆 界與管理能力 71 。另外,基於組織內有不同的知識類別與組織能力, 導致組織會有不同的經營策略產生,以期待能夠獲得較佳的競爭優 勢,例如 Sullivan(2000)認為基於知識種類、知識焦點、知識應用的 立體構面,會塑造成
圖 2-13  企業智慧資本的結構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By exploiting the Cartesian P -properties for a nonlinear transformation, we show that the class of regularized merit functions provides a global error bound for the solution of

Miroslav Fiedler, Praha, Algebraic connectivity of graphs, Czechoslovak Mathematical Journal 23 (98) 1973,

展望今年,在課程方面將配合 IEET 工程教育認證的要求推動頂石課程(Capstone

本系已於 2013 年購置精密之三維掃描影像儀器(RIEGL

Towards a model apprenticeship framework: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national apprenticeship systems. Globalization and new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mplication for

• Children from this parenting style are more responsive, able to recover quickly from stress; they also have better emotional responsiveness and self- control; they can notice

Contact information of NGOs or school services that provide mental health support. News articles/video clips relating to this

Experiment a little with the Hello program. It will say that it has no clue what you mean by ouch. The exact wording of the error message is dependent on the compiler, but it m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