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當今中等學校校長最佳之領導作為理論 / 135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當今中等學校校長最佳之領導作為理論 / 135"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當今中等學校校長最佳之領導作為理論

朱尹安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政策與行政組博士班研究生 臺北市立松山工農實驗研究組組長

一、緒論

領導(leadership)一詞就字面而 言,係指「引導」(to lead)或「明示 工作方向」(to show the direction)的意 思,亦即引導團體成員向目標的方向 邁進,期能達成共同的目標。因此領 導是在團體情境裡,藉著影響力在引 導成員的努力方向,使其同心協力齊 赴共同目標的歷程(謝文全,1991)。 學校行政領導乃是學校主管在學校的 環 境 中, 試圖影響其 所屬成員的行 為,以達成學校特定目標的歷程(吳 清山,1991)。校長在學校中,不啻為 最高行政主管,更要扮演帶領全校成 員的角色,共同為更好的教育目標努 力。本文擬整理國內近幾年來有關中 等學校校長領導之實徵性研究與論述 文章,將文獻中所列之領導作為進行 統整,及進行分析其共同性,以俾對 未 來 校長 領導 作為 提 供更 多元 的 選 擇。

二、相關研究與文獻探討

領導相關之理論眾多,部分適用 於校長領導,部分則否。以下透過實 徵性研究評估及與國內現況相符性等 因素,篩選出以下四項領導理論,並 加以綜合論述與實徵性文獻說明。 (一) 創新領導 創新領導係組織領導者突破現狀 的管理過程,具體作法包括:領導者 具有創新理念,提供組織成員創意的 工作環境,安排組織成員集體參與團 隊合作,激發組織成員創新思維,進 而塑造新的組織文化,以提升組織整 體競爭優勢(張明輝,2006)。如根據 倪靜貴(2007)所指出的定義,創新 領導是在學校組織中出現不確定的變 遷後,能夠整合所有可用的資源,營 造一個鼓勵創意且重視創新的組織氣 氛,並且提供組織內成員學習新資訊 和技術 , 提升成員的 專業成長和承 諾,對教育創造出新的價值。由上述 可知,創新領導並非是要發明新的領 導方式,而是在學校既有的行政、教 學、課程上,針對不足之處,以新的 理念、新的知識去加以刺激轉化,以 求突破學校現況,創造新的價值(紀 家雄、陳木金,2013)。以往學校教育 行政的概念會較偏向科層負責,面對 問題時似乎只有直線式的思考,較難 跳出窠臼,如能運用創新領導,會對 組織帶來不一樣的刺激與新思維。 實徵性研究部分,倪靜貴(2007) 在針對國立高中校長的深度訪談研究 與德懷術分析中,將高中校長創新領 導的表現指標建構為三個構面與其層 級如下:領導者創新特質(樂於創新、 彈性思考、運用新知、善於折衝)、創 新的領導技術(組織文化創新、領導 模式創新、溝通模式創新)與創新的 領導策略(知識管理、提昇團體動力、 提高創新生產力、雙回饋機制)。並建

(2)

議高中校長可以運用所建構的創新領 導指標,檢核綜理校務的情形,並改 善高中校園較不重視創新知識、教學 與教法等創新教育,開啟學生的多元 潛能。 (二) 道德領導 美國學者 Sergiovanni(1992)所 著 之 Moral leadership-getting to the heart of school improvement 一書中,首 度提出道德領導的新觀念。他提到領 導不是只有技術,還是一種態度,又 以領導之心(評判)、領導之腦(規 劃)、領導之手(執行)來闡述應用關 係。國內學者謝文全(1998)、吳清山 與林天祐(2005)等人,皆指出道德 領導是基於正義與善的道德權威來領 導部屬的態度。謝文全亦認為,道德 領導是以道德、權威為基礎的領導, 領導者係出於對正義與善的責任感和 義務感而行動,因而也獲得成員為正 義與善而做事的回應,表現優秀而且 持 久。 學校向來被視 為高道德的機 構,也因此如果缺乏道德或是社會規 範,將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以及 教師與教育的專業形象,尤以校長身 為一校之領導者,相對地對於道德操 守的標準與要求也較高。 實徵研究方面,林明地、陳威良 (2010)提出校長道德領導、學校組 織文化與學生學習表現三者之間的結 構模式與徑路,並探討之間的關係, 發現校長道德領導程度愈高,其學校 組 織 文化 及各 分層 面 上的 得分 也 愈 高。而研究中將道德領導建構為「領 導者德性」、「正義倫理」、「批判倫 理」、「關懷倫理」及「專業倫理」等 五項。此外,校長道德領導對社會凝 聚層面及整體學校組織文化上亦有高 程度的解釋效果,不過,校長道德領 導對學 生學 業成就等 產出並沒有影 響。 范熾文、林加惠(2010)則是將 道德領導建構為「德行修為」、「誠信 負責」、「反省實踐」、「尊重關懷」等 五個向度,並以花蓮縣公立教師的觀 點來探討校長道德領導與教師組織公 民行為 的相關 ,經過 問卷調查分析 後,得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屬中等 程度,並以「反省實踐」層面表現較 佳,「誠信負責」層面表現相對較低; 而校長道德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 之間,有顯著的正相關,且以「誠信 負責」與「尊重關懷」對整體教師組 織公民行為有 26%的預測力。 (三) 完全領導 完 全 領 導 一 詞 由 Schwahn 及 Spady(1998)所提出,綜合各種領導 書籍與批判多項領導實證研究,提及 好的教育領導者當秉持的兩個關鍵要 素為「起始的改進」與「成果的實現」, 並提出五大領導型態─真誠、文化、 願景、品質與服務領導之核心價值與 策略原則。亦即從學校本位「文化」 切入組織願景之要,奉「服務」支持 為行動要旨,專注於教育「品質」的 品牌策略,抓住學校顧客對品牌的認 同,深化對團隊組織的歸屬感(「真 誠」),並賦權增能以提供機會使其參 與經營 , 落實積極性 的領導型態認 知,以達學校教育卓越之「願景」(林

(3)

國楨、謝侑真,2007)。Friedman(2008) 則指出完全領導是一種實踐生活的方 式,在工作、社區、家庭及本身的心 靈、身體與靈魂,多方面的學習和實 踐,其中必須要學習到的關鍵為真正 的、全部的及創新的,並不斷地成長, 訴求領導人們朝向價值目標。 實徵性研究部份,黃慧婷(2012) 以 桃 園國 民小 學教 師 為對 象進 行 研 究,發現教師普遍對於校長完全領導 的知覺屬中上,又以品質領導層面最 高,真誠與服務領導最低。此外,校 長完全領導與學校知識管理、學校行 銷、學校效能之間皆呈現顯著正相關。 (四) 跨界領導 跨界的概念相當廣泛,舉凡有形 的如跨國家、跨區域,與無形的如跨 文化、跨組織等,都可稱之。Ricardo (2010)指出跨界領導是跨組織、部 門或界限來建立夥伴關係,一同協力 創造公共價值的過程。而學校中校長 的教育理念、專業知識,和教師社群、 行政人員、社區、家長等共同塑造學 校的願景與目標,如能擴大參與規畫 成員,可更有效地管理與發展學校願 景藍圖(連俊智,2008)。綜合以上, 校長跨界領導是校長能跨越學校內外 界線,採取目標、變革、多樣、關懷、 誠信及協同合作的領導方式,追求學 校的公共利益。從跨界領導理論的內 涵中,學校與企業的最大不同,是學 校為非營利機構,企業重視的任務在 追求最大利潤,而學校是教育單位, 學生的成效並非短時間就能看得見, 表現上沒有明顯增加,但學習上仍有 助學習,因此如能增進教育意義就可 進行跨 界合作(謝 傳 崇、朱 紋秀 , 2011)。 實徵性研究部份,謝傳崇與朱紋 秀(2011)將跨界領導建構為以下五 個內涵:關注任務、激勵關懷、組織 變革、多樣創價及誠信特質,並針對 臺灣國民中學學校行政人員及教師進 行指標的建構,得五個內涵對於校長 跨界領導有高度的信效度,唯研究未 將指標進一步運用,以了解國內中學 校長實際執行情形,時為可惜。

三、結論與討論

由上述創新領導、道德領導、完 全領導、跨界領導之概念與國內實徵 性研究之探討,可知領導的趨勢已朝 後現代化邁進。後現代之特色包含去 中心化、反集體化、多元主義及反理 性主義(楊深坑,1995),如由後現代 的觀點分析上述之校長領導,可得我 國當今中等學校最佳之領導作為應具 備以下: (一) 接受並容納多元思維與文化 以往一人獨大的行政領導模式已 經過去,校長在進行領導時,必須要 納入更多元的聲音,例如在做決策時 引進家長會、學生會、教師會甚至是 社區不同的聲音,不同角度與身分能 刺激領導者對於教育不同的見解,例 如單是服裝儀容的規定,便有成立小 組共同開會,同時聽聽學生的需求, 像是運動服的排汗功能、進出校門的 服裝…等等,絕非校長一人可以顧慮

(4)

周全。雖然在初期引入多元思維時, 會帶來很大的衝擊與不適應(如有時 教師會會因反對而反對),但根據跨 界、創新的領導原則,如何讓多元的 想法進入組織,並且有效地進行溝通 與妥協,亦是當今校長的重要課題。 (二) 兼顧理性感性 在「道德領導」與「完全領導」 的實證性研究中同時發現,校長在「真 誠」與「誠信負責」的向度皆得低分。 在兩種完全不同理論基礎架構下的研 究,竟會獲得相同的結果,可見問題 已浮出檯面,必須重視。根據詮釋學 與批判理論的思維,教師需要的並不 是「依法行政」或重視績效的領導者, 而是一個會適度關心與體恤,且具備 誠信的領導者。一校校長在其品德倫 理上被重視的程度已經遠大於其專業 科目能力,因此在學校追求數字上的 績效與成果之餘,校長也應該保有其 道德標準,且對師生家長都一定要具 備誠信,一個有誠信的領導者必能讓 組織成員更願意努力付出。 (三) 充分發揮組織功能 在後現代去中心化與創新領導的 思維影響下,學校應該要讓不同的組 織充份發揮其功效,如教學研究會、 學生自治會、教評會等等。多數學校 針對學校內組織的印象就是不斷地開 會,尤其兼任行政職務的教師,更是 常常從早開到晚。只是會議中的組織 成員是否能夠讓會議發揮四兩撥千斤 的 功 效, 端看校長是 否能運用領導 力,提升組織團體動力,甚至是親自 教導組織「子領導者」(如科主任、各 科召集人等)如何領導,似有培育「種 子領導者」之原理,讓小組織內部順 利運作,促成整體組織的理想推動。 參考文獻  吳清山(1991)。學校行政。臺北 市:心理出版社。  吳清山、林天祐(2005 )。教育新 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  林明地、陳威良(2010)。國小校 長道德領導對學校組織文化與學生學 習 表 現 之 影 響 。 教 育 學 刊 , 35 , 129-165。  林國楨、謝侑真(2007)。學校領 導新典範─完全領導(Total Leadership) 內涵之初探。學校行政雙月刊,48, 187-209。  紀家雄、陳木金(2013)。知識資 產管理對中小學校長學校創新經營之 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84,148-165。  范熾文、林加惠(2010)。國民小 學校長道德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 關係之 研究 。市 北 教 育 學 刊 ,36 , 23-50。  倪靜貴(2007)。高級中學校長創 新領導表現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 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 北市。  張明輝(2006)。創新管理與學校

(5)

經營。教育研究月刊,145,41-49。  連俊智(2008)。學校建立領導社 群的思維探討:領導的多元架構與整 合 觀 點。 教 育政 策論 壇 ,10 ( 4), 89-117。  黃慧婷(2012)。國民小學校長完 全領導、知識管理、學校行銷與學校 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 出版之博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 縣。  楊深坑(1995)。現代化與後現代 化思潮衝擊下的師資培育。載於中華 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傳統、 現代化與後現代化。臺北:師大書苑。  謝文全(1991)。教育行政:理論 與實務。臺北:文景。  謝文全(1998)。道德領導:學校 行政領導的另一扇窗。載於林玉體(主 編),跨世紀的教育演變(頁237-253)。 臺北市:文景書局。  謝傳崇、朱紋秀(2011)。國民中 學校長跨界領導指標建構之研究。朝 陽人文社會學刊,9(2),189-216。  Ricardo, S. M. (2010). Integrative public leadership: Catalyzing collaboration to create public value.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1, 231–245.

 Schwahn, C. J. & Spady, W. G. (1998). Total Leaders: Applying the Best Future Focused Change Strategies to Education. Arlington, VA: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 Sergiovanni, T. J.(1992). Moral

leadership: Getting to the heart of school improvement. San Francisco: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2)選修 C.學習領導模組者,請以「有效學習策略」為主題,規劃 1 份教學 活化與課程創新之教學方案(請以整個單元撰寫為原則)

(2)選修 C.學習領導模組者,請以「有效學習策略」為主題,規劃 1 份教學 活化與課程創新之教學方案(請以整個單元撰寫為原則)

(一) 透過低碳生活圈,智慧節能講座,推動學校能源教育宣導,並 提昇學校師生對節能減碳的認知,並落實於生活中。..

教育部自101學年度開始 推動分組合作學習計畫,感 謝張新仁校長及國立臺北教 育大學團隊的帶領,嘉大附

在學校行之有年的培育實習教師優良傳統風氣之下,我以擔任教育實 習輔導教師為榮,透過 開放自己的教室 (擔任校內輔導教師、集中實習輔導教 師) 、

督導考核各學 校及機構推展 性別平等教育 情形,以建立 性別平等教育 氛圍,提升本 市市民及學校 教職員工生性 別平等教育觀

臺中市高級中等學校及特殊教育學校身心障礙學生轉銜服務督導-轉銜通報作業 個案追蹤質性描述表(參考範本) 教育 階段 填表 老師 初次填 表日期 最後修 改日期 完成 填報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