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內隱及外顯知識相對性之研究--認知基模觀點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內隱及外顯知識相對性之研究--認知基模觀點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6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 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 碩士論文. 治 政 大 內隱及外顯知識相對性之研究--認知基模觀點 立 ‧ 國. 學. A Study of the Relativity of Tacit Knowledge. ‧. and Explicit Knowledge: the Perspectives of. y. sit. io. n. al. er. Nat. Cognitive Schema. Ch. engchi. i n U. v. 指導教授:吳豐祥 博士 研究生:陳世倫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三 年 七 月.

(2) 誌謝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教授吳豐祥博士的指導,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給予諸 多建議及協助。在每一個階段的進度中都會提醒我該注意的地方,仔細地幫我修 改。固定 meeting 的方式讓我確實掌握了論文架構及各章節的重點,在寫論文時 比較有方向。老師也會不時關心進度,讓我有不斷前進的動力。 寫論文的過程是孤單的,常常深夜時一個人背著承重的書包,從圖書館獨自 回家,想到家人及朋友的關心,讓我咬緊牙關,繼續前進。感謝同門的同學李嘉. 政 治 大 論文。感謝嬰母張錦輝總裁、張經理長期以來的照顧。感謝林紹銘、阿傑(JJ)、 立 雯、宋彥儒、柏蘭及游嘉惠學姐,我們互相切磋及合作,讓我們都可以順利完成. ‧ 國. 學. 台北市政府勞動力重建運用處老同事、程曦資訊陳冠享、黎治平、程皖鈺、詹佩 甄、胡凱晶、吳俊彥、洪國洲、杜怡果、金永芳、呂曉昭、符美梅、林沛欣等同. ‧. 事。感謝同組的同班同學們,還有翠娥姐、筱涵、韻倫。感謝低調的 3 人小組. sit. y. Nat. 王昱勝、劉惟成。感謝樊學良學長的建議。. al. er. io. 陳建雄教授是本論文的關鍵人物,陳建雄教授的出現讓本論文出現署光,讓. v. n. 研究得以落實。另外,要特別感謝李佳穎老師,協助我解決了許多疑難雜症,也. Ch. engchi. i n U. 給了我勇氣和信心,總是給我雪中送炭。好幾次遇到瓶頸,佳穎老師都協助我化 解難題,時時鼓勵及關心我的進度,特別感謝佳穎老師。 感謝創造力大師吳靜吉博士給予許多寶貴的建議。感謝許言博士給予我的協 助及提醒,讓我在口試時穩住陣腳,順利完成口試。 最後,我想在屬於我們家一本正式的著作中讓家人團聚在一起(陳兆鹄、黃 桂珍、陳雲芬、陳世位、陳雲仙、陳世仁、陳世代、陳世倫及所有的家庭成員), 對於大半輩子都各奔東西的我們來說意義重大。同時,完成了碩士學位的我,也 如願完成了一個夢想。 陳世倫 I. 謹誌於. 民國一○三年. 夏.

(3) 中文摘要 「知識」在二十一世紀扮演了關鍵角色(Drucker, 2000)。除了傳統的資本、 土地、勞力等生產要素的投入,企業必須進行知識管理以建構企業本身的核心知 識以創造競爭優勢。而在知識管理中,內隱知識對企業的知識建構上扮演關鍵的 角色,內隱知識不斷讓企業創新,內隱知識也是維持員工或企業組織生產力與工 作能力之競爭優勢的主要因子(Smith & Parr, 2000)。另外一方面,知識管理領域 的學者,也藉由內隱性知識與外顯性知識的概念與差別,發展出知識管理與經營. 政 治 大 審視,則吾人可以理解到這些研究者大都把知識視為絕對的概念,也就是說知識 立 的相關模式(例如:Nonaka, 1994; Hansen, Nohria &Tierney, 1999 等) 。若進一步. ‧ 國. 學. 內隱性/外顯性的高低,對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 然而,本研究認為前述的假設在很多情況下可能是不恰當的,例如,有些被. ‧. 認為是內隱性高的知識,對某些人來說或許僅是外顯性知識而已。因此,本研究. sit. y. Nat. 提出「知識相對性」的概念,強調「內隱知識在不同個人[知識管理者]之間是存. al. er. io. 在差異的」 ,藉由認知心理學領域的認知基模之觀點來探討個人因素(人格特質、. v. n. 專業背景及認知「基模」[個人所經驗與累積的知識系統]等)是否影響到內隱/外. Ch. engchi. i n U. 顯知識認知上的差異,並提出假設進行驗證。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方法是以量化 分析為主,質化分析為輔,研究對象為學生。研究內容上選擇「工業設計」為知 識標的,主要考量這個領域有其專業性,同時,對一般人來說又不會太艱澀與難 接近。本研究先請一位工業設計學者錄製一段有關工業設計與新產品開發的錄影 帶(同時含有「較難」(較內隱)與「較易」(較外顯)的設計知識)。進行施測 時先播放給受試者(包括有工業設計背景與非工設背景者)看,接著再請受試者 填答問卷。另外,為了使研究內容更加完整並增加對於受試者認知上的瞭解,本 研究也進行了專家的訪談與部分受試者的焦點訪談。 本研究在問卷調查上共回收 191 份問卷,在最後確認後總計得到有效問卷 II.

(4) 147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 77%。整合量化與質化的分析結果後,本研究初步得 到了以下的結論: 1. 高認知基模的人對內隱知識理解程度比低認知基模的人高。 2. 個人因素(專業背景、認知基模)之差異性對外顯知識的認知無顯著差異。 3. 擅於社交的人格特質對於外顯知識有較高的認知能力。 4. 設計背景相較於非設計背景的人對內隱知識的認知無顯著差異。 5. 人格特質對內隱知識的認知沒有顯著關聯。 6. 設計專家比設計背景與非設計背景的人擁有更多設計的內隱知識;設計背景. 政 治 大. 的人比非設計背景的人擁有更多設計的內隱知識。. 立. ‧. ‧ 國. 學. 本研究最後並提出理論上的貢獻、實務上與後續研究上的建議。. 關鍵字:內隱知識、外顯知識、知識相對性、工業設計、個人因素、認知基模.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i n U. v.

(5) Abstract "Knowledge"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Drucker, 2000). In addition to traditional capital, land, labor and other production factors, companies must effectively manage their business knowledge in order to build core competences. Furthermore, tacit knowledge is one of the key elements for enterprises to improve organizational productivity and to create competitive advantage (Smith & Parr, 2000). On the other hand, many scholars and researchers try to establish the knowledge. 政 治 大 If we look 立 those models in details, we can find that most of the KM. management models based on the levels and differences of knowledge tacitness and explicitmess.. ‧ 國. 學. researchers conceptualize knowledge attributes in terms of “absolute” way, i.e., in their minds, the degree of knowledge tacitness is the same to everyone.. ‧. Nevertheless, the study argues that the aforementioned assumptions might not be. sit. y. Nat. correct in many cases. For example, some recognized tacit knowledge might be. al. er. io. simply viewed as explicit one, from the viewpoints of some experts. Therefore, this. v. n. research proposes a concept of “the relativity of knowledge” and emphasizes “the. Ch. engchi. i n U. level of knowledge tacitness might be various from different people’s mind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s of cognitive schema in psychology, this study explores whether the personal factors (personality traits,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and cognitive schema) will affects the cognitive differences in tacit and explicit knowledge and draws several hypotheses for further verification throug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The investigation selects college students as experimental subjects. The field of industrial design is chosen because it is embeded with professionalism. Menwhile, it is also accessible to most of people without design background. The study firstly invite a professor of industrial design to make a video tape about industrial design and IV.

(6)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with content including both “more difficult” (tacit) and “easier” (explicit) design knowledge.. The participants are asked to watch the. 23-minute tape first and then to complete the questionnair. With a total number of 191 questionnaires collected, this study eventually obtains 147 valid questionnaires.. The effective response rate is 77%.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the preliminary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drawn as follows: 1. The people with higher cognitive schema could understand tacit knowledge better. 政 治 大 The differences of personal factors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cognitive schema) 立 than those with lower one.. 2.. do not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gnition of explicit knowledge.. ‧ 國. 學. 3. The people with better social personality traits show higher cognitive abilities in. ‧. explicit knowledge than those with worse ones.. sit. y. Nat. 4. In the cognition of tacit knowledg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esign. io. er. background and non-design background persons could be found. 5. The personality trait is not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cognition of tacit. n. al. knowledge.. Ch. engchi. i n U. v. 6. Design experts own more tacit knowledge than those non-experts with design background and non-design background; In turn, those non-experts with design background own more tacit knowledge than those with non-design background.. The study finally addresses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research in academia and the suggestions to practitioners and follow-on researchers.. Keywords: Tacit knowledge, explicit knowledge, the relativity of knowledge, industrial design, personal factors, cognitive schema V.

(7) 目錄 誌謝 ............................................................................................................................... I 中文摘要 ..................................................................................................................... II Abstract ..................................................................................................................... IV 目錄 ............................................................................................................................. VI 圖目錄 ..................................................................................................................... VIII 表目錄 ......................................................................................................................... IX 第一章、緒論 ...............................................................................................................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 2 第三節、研究流程................................................................................................ 2 第二章、文獻探討 ....................................................................................................... 5 第一節、知識的類型與移轉................................................................................ 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壹、內隱與外顯知識.................................................................................... 5 貳、知識的移轉............................................................................................ 8 第二節、個人因素.............................................................................................. 11 壹、人格特質.............................................................................................. 11 貳、認知基模.............................................................................................. 14 參、專業背景.............................................................................................. 15 第三節、相對性思考.......................................................................................... 17. sit. y. Nat. n. al. er. io. 第四節、小結...................................................................................................... 19 第三章、研究設計與方法 ......................................................................................... 20 第一節、研究假設與架構.................................................................................. 20 第二節、研究方法.............................................................................................. 22 壹、實驗設計法.......................................................................................... 23 貳、焦點團體法.......................................................................................... 35 第四章、實驗結果與質性訪談 ................................................................................. 39 第一節、問卷結果分析...................................................................................... 39 壹、基本資料分析...................................................................................... 40 貳、信度與項目分析.................................................................................. 41. Ch. engchi. i n U. v. 参、因素分析.............................................................................................. 44 肆、人格特質分析...................................................................................... 50 伍、假設驗證.............................................................................................. 58 第二節、焦點訪談與專家訪談分析.................................................................. 70 第五章、研究發現與討論 ......................................................................................... 84 第一節、研究發現.............................................................................................. 84 VI.

(8) 壹、研究發現.............................................................................................. 84 貳、假設檢驗.............................................................................................. 88 第二節、討論...................................................................................................... 89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 91 第一節、結論...................................................................................................... 91 第二節、理論貢獻.............................................................................................. 94 第三節、實務貢獻.............................................................................................. 94 第四節、未來研究建議...................................................................................... 95 參考文獻 ..................................................................................................................... 96 英文文獻.............................................................................................................. 96 中文文獻............................................................................................................ 101 附件一:專家演講逐字稿 ....................................................................................... 103 附件二:問卷內容 ................................................................................................... 109 附件三:訪談紀錄 ................................................................................................... 114 附件四:訪談紀錄摘要表 ....................................................................................... 13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 i n U. v.

(9) 圖目錄 研究流程圖................................................................................................ .4 Nonaka & Takeuchi (1995)所提出之知識螺旋架構..................................10 車文博(1998)信息加工系統的一般結構………....................................14 研究架構圖...............................................................................................22 人格特質集群分析樹狀圖.......................................................................52 設計知識認知概念圖...............................................................................83. 立. 政 治 大. 學 ‧. ‧ 國 io. sit. y. Nat. n. al. er. 圖1-3-1 圖2-1-1 圖2-2-1 圖3-1-1 圖4-1-1 圖4-2-2. Ch. engchi. VIII. i n U. v.

(10) 表目錄 表2-1-1 表2-2-1 表3-1-1 表3-2-1 表3-2-2 表3-2-3 表3-2-4 表3-2-5 表4-1-1 表4-1-2. 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的比較....................................................................7 專業的定義........................................................................................... …16 假設一覽表...........................................................................................… 21 不同研究方法之比較................................................................................22 五大人格特質問卷一覽表........................................................................28 內隱外顯知識問卷問題之編製彙整………………................................30 內隱外顯知識問卷....................................................................................31 因素負荷量判斷標準................................................................................33 實驗時間、地點簡介................................................................................37 回收樣本基本資料統計表........................................................................38. 表4-1-3 表4-1-4 表4-1-5 表4-1-6. 人格特質項目分析....................................................................................42 內隱外顯知識項目分析............................................................................42 KMO值檢定與Bartlett's球形檢定:內隱與外顯知識............................45. 表4-1-13 表4-1-14 表4-1-15 表4-1-16 表4-1-17 表4-1-18 表4-1-19 表4-1-20 表4-1-21 表4-1-22. 多重特質型描述性統計資料.....................................................................54 多重特質型相依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5 多重特質型LSD事後檢定..........................................................................55 擅於社交型描述性統計資料.....................................................................55 擅於社交型相依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6 擅於社交型LSD事後檢定………………………………………………..56 偏神經質型描述性統計資料.....................................................................56 偏神經質型相依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7 偏神經質型描述性統計資料-1..................................................................57 偏神經質型相依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57. 表4-1-23 表4-1-24 表4-1-25 表4-1-26 表4-1-27 表4-1-28. 偏神經質型LSD事後檢定..........................................................................58 認知基模與內隱外顯知識描述性統計資料.............................................58 認知基模與內隱外顯知識獨立樣本檢定.................................................59 設計背景或非設計背景與內隱外顯知識描述性統計資料.....................60 設計背景或非設計背景與內隱外顯知識獨立樣本檢定.........................61 人格特質與內隱外顯知識描述性統計資料.............................................6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因素分析摘要表:內隱與外顯知識............................................................47 表4-1-7 KMO值檢定與Bartlett's球形檢定:人格特質.......................................47 表4-1-8 因素分析摘要表:人格特質......................................................................49 表4-1-9 人格特質集群分析....................................................................................50 表4-1-10 細心社交型描述性統計資料....................................................................53 表4-1-11 細心社交型相依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4 表4-1-12 細心社交型LSD事後檢定.........................................................................54.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X. i n U. v.

(11) 表4-1-29 人格特質與內隱外顯知識變異數分析.....................................................62 表4-1-30 表4-1-31 表4-1-32 表4-1-33 表4-1-34 表4-1-35 表4-1-36 表4-1-37 表4-1-38 表4-1-39 表4-1-40. 人格特質與內隱外顯知識Dunnett T3事後檢定.......................................62 認知基模、是或非設計背景與內隱外顯知識描述性統計資料...............63 認知基模、是或非設計背景與內隱外顯知識變異數分析.......................63 高認知基模、人格特質與內隱外顯知識描述性統計資料.......................64 高認知基模、人格特質與內隱外顯知識獨立樣本檢定...........................65 低認知基模、人格特質與內隱外顯知識描述性統計資料.......................65 低認知基模、人格特質與內隱外顯知識變異數分析...............................66 低認知基模、人格特質與內隱外顯知識Dunnett T3事後檢定.................66 設計背景、人格特質與內隱外顯知識描述性統計資料...........................67 設計背景、人格特質與內隱外顯知識變異數分析...................................67 非設計背景、人格特質與內隱外顯知識描述性統計資料.......................68. 表4-1-41 非設計背景、人格特質與內隱外顯知識變異數分析...............................69 表4-1-42 非設計背景、人格特質與內隱外顯知識Dunnett T3事後檢定.................69 表4-2-1 訪談時間、地點簡介................................................................................70 表4-2-2 專家訪談時間、地點簡介........................................................................70 表4-2-3 訪談第一題關鍵字摘要表........................................................................72 表4-2-4 訪談第二題關鍵字摘要表........................................................................73. 立. ‧ 國. 學. ‧. 訪談第三題關鍵字摘要表........................................................................74 訪談第四題關鍵字摘要表........................................................................75 訪談第五題關鍵字摘要表........................................................................77 訪談第六題關鍵字摘要表........................................................................80. sit. y. Nat. 表4-2-5 表4-2-6 表4-2-7 表4-2-8. 政 治 大. n. al. er. io. 表5-1-1 假設驗證結果一覽表................................................................................88. Ch. engchi. X. i n U. v.

(12) 第一章、緒論 本研究於緒論中說明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及論文之結構。.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 「知識」扮演了關鍵的角色(Drucker, 2000)。1996 年「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提出「知識經濟報告書」指出,由於資通訊科 技的迅速發展,產業趨勢的發展已轉向知識密集型產業,企業已無法僅依靠傳統. 政 治 大 應用,才能提升企業競爭力,興起了對於知識經濟的研究熱潮,故當前企業為了 立. 的資本、土地、勞力等生產要素的投入來維持優勢,必須不斷地進行知識創造及. ‧ 國. 學. 創造競爭優勢,多會進行知識管理以建構企業本身的核心知識。本研究認為,內 隱知識對於企業的知識建構扮演關鍵角色,內隱知識不斷讓企業創新,內隱知識. ‧. 也是維持員工或企業組織生產力與工作能力之競爭優勢的主要因子(Smith &. sit. y. Nat. Parr, 2000),大部分內隱知識就像一條存在企業中的隱藏線,然而,卻扮演極重. al. er. io. 要的角色並凌駕於公司內部所有知識之上(Goffee & Jones, 2000; Quinn, Anderson. v. n. 「取得與管理內隱知識是 & Finkelstein, 1996),Wanger & Sternberg (1987)亦認為:. Ch. engchi. i n U. 管理水準最佳的保證」。因此如何在個人的知識基礎下分享與學習內隱知識,並 進一步提供企業貢獻,對企業的永續經營至關重要。 何謂內隱知識?此係指一個在絕對專家的基礎下提出的概念,也就是說專家 認為的內隱知識外行人不見得會懂。換言之,由於知識的複雜性、多元性等因素, 故有些知識對一般人來說是容易理解的、是外顯的;然而,對於沒有相關知識背 景的人,即便是相對簡單的知識也是不容易理解的、是內隱的。這顯示出人與人 間對知識的理解是有區別的,這來自於知識理解上的相對性。 大多數情況下的討論,皆將個人對知識的認知視為絕對的概念,然而若從內. 1.

(13) 隱知識來看,卻是以知識的相對性來探討,但在企業中運作的知識本身是如何被 認知的?心理學與知識管理之間一直具有相當密切的關係,知識管理過程中如何 善用心理學因素促進知識的傳遞及移轉,是企業一直堅持不懈進行研究的課題。 而善用認知心理學的觀點與知識管理的實踐相結合,能正確引導員工避免消極因 素的干擾,變消極為積極,推動知識管理及知識創造的過程。.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 本研究將以認知心理學理論的觀點,深入剖析知識之內隱知識及外顯知識的. 政 治 大. 相對性特性,並進一步驗證不同個體的知識有其相對性,每個人所認知的知識並. 立. 非完全一致或是絕對的;綜上所述,本研究問題如下:. ‧ 國. 學. 一、內隱知識是絕對性的概念,或是相對性概念?. ‧. 二、個人因素對知識認知的影響為何?. y. Nat. er. io. sit. 三、人格特質是否影響個人的知識認知結果?. 四、認知心理學認知基模是否影響內隱及外顯知識的認知相對性?. n. al. Ch. engchi. 五、專業背景是否影響個人的知識認知結果?. i n U. v. 第三節、論文結構 本研究探討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的相對性特性,以驗證不同個人的知識認知 有其差異性。全文共分為六章,以下闡述各章節內容。 一、 第一章:研究緒論 闡述本研究之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及研究流程。. 2.

(14) 二、 第二章:文獻探討 包含知識類型(內隱知識、外顯知識、設計知識)、個人因素(人格特質、專 業背景、認知基模)、知識結果(外顯知識相對性不顯著、內隱知識相對性顯 著、個人因素與知識相對性相關)以及知識類型、個人因素與認知結果三者 之間的關係。 三、 第三章:研究設計與方法 說明有關本研究觀念架構、研究方法含研究對象。. 政 治 大. 四、 第四章:測驗分析及訪談分析. 立. 透過測驗資料及訪談資料,對受試者的專業背景、人格特質、知識網絡進. ‧ 國. 學. 行深入分析與探討。. sit. Nat. 綜合第四章的實驗分析得到的研究發現與討論。. y. ‧. 五、 第五章:研究發現與討論. er. io. 六、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al. n. v i n 針對第四章與第五章的分析與探討後的研究發現,歸納做成結論,並對企 Ch engchi U 業及後續研究提出建議看法。. 3.

(15) 本研究的流程如圖 1-3-1 所示:.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n. al. er. io. sit. y. Nat. 圖 1-3-1 研究流程圖. Ch. engchi. 4. i n U. v.

(16) 第二章、文獻探討 本章就知識管理的知識類型與知識移轉、個人因素(人格特質、專業背景、 認知基模)及相對性思考進行文獻之回顧。. 第一節、知識的類型與移轉 O’Dell & Grayson(1998)將「知識管理」定義為「適時將正確的知識給予 所需要的成員,以協助成員採用正確的行動,來增進組織績效的持續性過程」。. 政 治 大 個人的內隱知識在企業內與其他成員分享與相互交流,並進而轉換成為組織的知 立. Nonaka and Takeuchi (1995)指出: 「知識存在於個人,知識管理的重點在於如何將. 識」。認知心理學家則從學員是怎樣學習的,和企業是怎樣將知識移轉的兩個方. ‧ 國. 學. 面或角度分析了企業之知識移轉工作,提出了獨特的有價值和意義的觀點,他們. ‧. 從信息加工的角度出發,將知識看作是個體與其環境相互作用後獲得的信息,認. y. Nat. 為只有了解學員的學習心理及心理狀態、認知程度,才能在知識轉移過程中做到. er. io. sit. 有針對性。也就是將員工依專業背景做分類,對於內隱知識較淺的學生,透過分 析他們的學經歷背景,了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方能增進 知識管理的效益. al. n. v i n (Anderson, 1983; Anderson & Matessa, C h 1990)。因此,本節將從知識的類型以及知 engchi U 識的移轉兩個主軸來討論。. 壹、內隱與外顯知識 Polanyi (1967)曾提出知識的內隱性,將知識區分為外顯與內隱知識。他從哲 學領域的觀察出發,在其對人類知識的哪些方面依賴於信仰的考查中,偶然地發 現這樣一個事實,即這種信仰的因素是知識的內隱部分所固有的。他認為人類的 知識有兩種。通常被描述為知識的,即以書面文字、圖表和數學公式加以表述的, 只是一種類型的知識;而未被表述的知識,像我們在做某事的行動中所擁有的知 5.

(17) 識,是另一種知識。他把前者稱為外顯知識,而將後者稱為內隱知識,按照其理 解,外顯知識是能夠被人類以一定符碼系統(最典型的是語言,也包括數學公式、 各類圖表、盲文、手勢語、旗語等諸種符號形式)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識;內隱知 識則和外顯知識相對,是指那種我們知道但難以言述的知識。 相較於外顯知識本身是屬於較正式的、有系統性的,內隱知識的特性很難化 成言語或文字,例如一個人可能精通某一種技能,但是無法詳細說明精通這種技 能所必須的知識,這是由於細節間的複雜關係因為語言連續的性質而無法清楚地 同時描寫。整體來說,內隱知識屬於一種不能語言化或甚不可能語言化的,是直. 政 治 大 程式、專利與藍圖等(Hedlund, 立 1994)。 具體而言可以將內隱知識歸結出幾項特徵 覺與無法明確表達的知識;相較而言外顯知識則可以語言化、文字化,例如電腦 1. ‧ 國. 1.. 學. (Polanyi, 1958):. 內隱性:不能通過語言、文字、圖表或符號明確表述,是人類非語言智力活. ‧. 動的成果。. y. Nat. io. sit. 個體性:內隱知識是存在於個人頭腦中的,它的主要載體是個人,它不能通. er. 2.. 過正規的形式(例如,學校教育、大眾媒體等形式)進行傳遞,因為內隱知識. n. al. Ch. 的擁有者和使用者都很難清晰表達。 3.. 2. engchi. i n U. v. 非理性:內隱知識是通過人們的身體的感官或者直覺、領悟獲得的,並非經 過邏輯推理獲得,所以人們不能對它進行理性地批判。. 1. 內隱知識還包含了心理元素及技術元素。心理元素:藉由類比心中的想法來建搆世界上的工作 模式,這包括能提供觀念的典範、信念及觀點,用以瞭解及定義整個世界。技銜元素:可能是 know-how,某種手藝、專業經驗、對特定科技或產品市場的看法、或某個工作團隊的活動規範 (Nonaka, 1991)。 2 但是隱性知識並不是不能傳遞的,只不過它的傳遞方式特殊一些,例如通過「師傳徒授」的方 式進行。另外,這裡需要區別「個體性」與「主觀性」。波蘭義認為,和主觀心理狀態之局限於 一己的、私人的感受不同,個體知識是認識者以高度的責任心(Resposibility),帶著普遍的意圖 (Universal Intent),在接觸外部實在(External Reality)的基礎上獲得的認識成果。可見,個體的不 同於主觀的,關鍵在於前者包含了一個普遍的、外在的維度 (Polanyi, 1958)。 6.

(18) 4.. 情境性:內隱知識總是與特定的情景緊密相聯繫的,它總是依托特定情境中 存在的,是對特定的任務和情境的整體把握。. 5.. 文化性:與文化傳統中的概念、符號、知識體系緊密相連,處於不同文化傳 統中的人們往往分享了不同的內隱知識體系。. 6.. 偶然性與隨意性:比較偶然與隨意、很難捕捉,因此比較難以獲取。. 7.. 相對性:有兩層含義,一是內隱知識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外顯知識;二 是相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內隱知識,但是同時對另一個人來說可能已是外顯知. 政 治 大 穩定性:不易受環境的影響改變。它較少受年齡影響,不易消退遺忘,這意 立 識,反之亦然。. 8.. ‧ 國. 學. 味著個體一旦擁有某種內隱知識就難以對其進行改造,同時內隱知識的建構 需要在潛移默化中進行。. ‧. 9.. 整體性:雖然顯得較為缺乏邏輯結構,然而是個體內部認知整合的結果,是. y. Nat. er. io. sit. 完整、和諧、統一的主體人格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整體統一、不可分割的。 Nonaka and Takeuchi (1995)對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進行了比較,如表 2-1-1. n. al. 所示:. Ch. engchi. i n U. v. 表 2-1-1 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的比較 內隱知識. 外顯知識. 主觀知識、經驗性知識(實質的). 客觀知識、理性知識(心智的). 抽象程度低、由許多工作細節、事件、 抽象程度高、有理論脈絡、易了解與記 感覺、過程所組成 憶 複雜、不易表達與傳遞. 易分享與轉移. 實務基礎,適用於特定情境下. 理論基礎,適用範圍大,可推演的通則. 資料來源:Nonaka and Takeuchi (1995) 另外,有學者則根據知識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的轉移,以及轉移的過程來 觀察研究外顯和內隱知識之間的關聯。. 7.

(19) 貳、知識的移轉 知識分享是知識管理程序中不可缺少的程序,而內隱知識的移轉是知識分享 最重要的議題,包括認知系統、知識外顯化、知識物件及知識轉譯。而知識移轉 的步驟可能包含知識創造、確認、蒐集、分類、儲存、分享、利用、改進與淘汰 等。有關知識管理程序學者提出不同的觀點,Weggeman(1997)將知識管理程 序分成選擇、分享、取得、評估等步驟。Sarvary(1999)提出知識管理包含: 組織學習、知識產生與知識傳播三個流程。Zack(1999)認為知識管理的程序包 括:知識的取得、改進、儲存檢索、傳播與呈現等五個步驟。另外,Marquardt(1996). 政 治 大. 認為知識管理活動包含知識取得、知識產生、知識儲存、移轉及使用。Shin, Holden. 立. and Schmidt(2000)提出知識管理活動包括:知識創造、知識儲存、知識擴散與知. ‧ 國. 學. 識應用。. ‧. 知識本身具有可移轉的特性(Transferability),若從資源基礎理論的觀點出. y. Nat. 發,則可將公司資源及能耐的移轉性當作組織維持競爭優勢能耐的決定因素,因. er. io. sit. 此探討知識移轉的議題變得更為重要(Barney, 1986)。資訊移轉的定義在認知心理 學已有廣泛的討論。由於知識被視為資訊儲存在大腦中,因此對一件事物的知識. al. n. v i n 移轉可說是資訊接受者對此事物已經有和資訊發送者擁有相同的瞭解(Harem, Ch engchi U Krogh & Roos, 1996)。此知識移轉的過程包含三個步驟(Hedlund, 1994): 1.. 成文化(Articulation)及內化(Internalization):成文化係指使內隱的知識可以清 楚表達的過程,透過成文化可以増強資訊的移轉、擴散,可說是企業成長的 關鍵因素;3內化係指知識變成個人內隱知識的過程,透過內化使得有限認. 3. 曾有研究討論,企業組織應視為一「外顯機器」(Articulation machine),所以大部分的公司都將. 工匠技藝成文化。成文化知識不但容易移轉,亦可以蓄積於組織內部,且實證研究指出成文化並 不一定會招致較快的競爭者模仿(Zander & Kogut, 1995)。 8.

(20) 知、知覺的資源協調變得更經濟。在此環節中外顯與內隱知識的互動稱為沈 思,真實的知識往往藉由此種方式所產生。 2.. 延伸(Extension)與凝聚(Appropriation):延伸係指知識的移轉,由模式中較低 層移向較高層(如企業內的員工轉移向公司本身),可能是內隱的知識亦可能 是外顯的知識;凝聚則是延伸的反向程序,例如教導新進員工組織所生產的 產品為何,或灌輸其組織文化。在此環節中外顯與內隱知識的互動稱為對話 (Dialog),可說是凝聚的互動,會發生在某一特定的層級內(包含從個人到跨 組織的領域)且可能以內隱的方式傳遞。. 3.. 政 治 大. 吸收(Assimilation)及散播(Dissimulation):從環境中取得知識及釋放知識到環. 立. 境中,基本上是知識輸入及知識输出的概念。這些知識可以是內隱的也可以. ‧ 國. 學. 是外顯的,包括認知、產品、技術的形式等。. ‧. 另外,Nonaka and Takeuchi (1995)提出知識轉換過程來說明知識的創造及擴. y. Nat. 散是經由內隱與外顯知識互動而得。知識創造有其程序性,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 er. io. sit. 的轉移應有其規律性,即知識創造以共同化→外化→結合→內化的程序來進行,其 四個步驟如圖 2-1-2 所示。. n. al. Ch. engchi. i n U. v. 1. 共同化(內隱到內隱):指組織成員間內隱知識的移轉,通常是透過經驗分享 而達到創造內隱知識轉移的過程,例如學徒制。 2. 外化(內隱到外顯):指將內隱知識轉化為外顯知識的過程,主要透過隱喻、 類比、觀念表達等方式來進行知識的轉換。 3. 結合(外顯到外顯):指將觀念加以系統化而形成知識體系的過程,需要結合 不同的外顯知識體系。 4. 內化(外顯至內隱):當外顯知識在組織中廣為流傳之後,個別成員將知識內 化使之成為個人的內隱知識的轉換形式。 9.

(21)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圖 2-1-1 修改自 Nonaka and Takeuchi (1995)所提出之知識螺旋架構 內隱與外顯兩種知識最大的差異就在於知識的移轉性,外顯知識由溝通所揭. ‧. 露,溝通的容易程度是其基本的特質;內隱知識則是被其應用所揭露,所以如果. y. Nat. sit. 內隱知識不能被清楚地編碼化,它就只能經由應用來觀察或是經由實際演練所獲. n. al. er. io. 得,故它在個人間的移轉是緩慢、不確定、成本高的(Kogut & Zander, 1993)。另. i n U. v. 外透過實證研究發現,事實上知識的性質(內隱或外顯)的確會影響組織間知識的. Ch. engchi. 移轉效能,一般而言,外顯的知識較易移轉,而內隱的知識則較難以移轉(Autio et al., 2000; Lord & Ranft, 2000; Zander & Kogut, 1995)。至於知識的內隱及外顯程 度,則可依據其可編碼程度、複雜程度、可教導程度等三個構面來衡量(Zander & Kogut, 1995): 1.. 可編碼程度:知識可以完全以書面、文字表示的程度。. 2.. 複雜程度:知識牽涉到不同型態能力整合的程度。. 3.. 可教導程度:可以讓員工在學校或在工作上學習的程度或是知識可以透過教 導讓員工瞭解的程度。 10.

(22) 其中特別又以知識的可編碼程度、可教導程度對於知識的移轉速度有顯著的 正面影響(Zander & Kogut, 1995)。 Nonaka (1994) 認為個人知識由個人創造且儲存於個人身上,組織知識由團 體行動所創造,且儲存在組織上。知識是在個人與組織間,經由內隱與外顯知識 相互交流及分享所創造出來的,無論是不同知識類型在同一主體的轉換,或是同 類型知識在不同主體之間的移轉。勤業管理顧問公司(2001)認為企業必須有效整 合個人知識與組織知識,才能解決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個人知識隱藏於個人身上, 如經驗、創意等,透過個人知識的活用及熟練的技術將內隱的知識外顯出來,以. 政 治 大. 分享知識給組織成員。而組織知識種類多且豐富,有助於創造組織價值,且利於. 立. 與組織其他成員共享知識。. ‧ 國. 學. 知識存在於個人,知識管理的重點在於如何將個人的內隱知識在企業內與其 他成員分享與相互交流,並進而轉換成為組織的知識(Nonaka & Takeuchi, 1995)。. ‧. 知識的創造以個人為起始點,個人的內隱知識是組織知識創造的重要資產。然而. sit. y. Nat. 內隱外顯知識皆與知識認知有關,除了信息加工系統認知觀點,認知基模亦是認. er. io. 知心理學的一個重要概念,於第二節個人因素之文獻中作探討。. n. al v i 第二節、個人因素 n Ch engchi U. 過去文獻有從組織、企業文化探討知識內隱性及外顯性,但本研究認為個人 因素對於內隱及外顯知識的認知有其直接關聯性,因此,本研究欲從個人因素來 探討個人因素對內隱外顯知識的認知結果的關係。將從人格特質、專業背景及認 知基模進行實證研究。. 壹、人格特質 心理學對人格的研究由來已久,基本上人格被認定乃是可以判定個人與他人 間,共同性與差異性的一組持久穩定的特質及傾向;簡而言之,人格乃指個人特 11.

(23) 徵(Characteristics)的獨特組成,其決定了人與環境的互動模式(David & Stanley, 1989)。一般來說,人格的形成是受到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盧盛忠、余凱成、徐 昶、錢冰鴻,1997): 1.. 自然的遺傳性因素:人格會決定於遺傳來的基因,在此基礎上成長初的中樞 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感官等對人的行為都具約束力。. 2.. 社會化因素:社會化係指人們在少年時代的家庭與學校中,逐步認識並學會 如何適應其現實環境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人們會受到不同的強化,其影 響逐步累積,對性格的塑造起了相當的作用。. 3.. 政 治 大 環境影響因素:當人們已成年並獲得職業後,工作組織的環境繼續影響人的 立. 性格,例如獎酬制度、工作設計等,不過由於前面兩個因素對人格已經造成. ‧ 國. 學. 的影響,環境影響因素反而是一些外顯行為的塑造者,而且這樣的影響對人. y. sit. al. er. 社會實踐:人在與環境、社會互動時,自己的性格就會受到影響,在大體環. io. 4.. Nat. 特徵。. ‧. 的作用相對而言只是局部的,可是人們行為的變化還是會發源於其較穩定的. v. n. 境中生活及成長的人,由於他們實踐活動的不同,以及主觀努力的傾向不. Ch. 同,會形成不同的人格。. engchi. i n U. 至於特質(Trait)乃是一個持續的構面(例如:社交性、獨立性、與成就需求), 被使用在解釋不同情境下一個人行為的「一致性」(Gatewood & Field, 1998)。個 體的行為,反映個體獨特的人格特徵(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如這些特徵若 持續出現在許多不同的情境中,則可被稱為「人格特質」(Personality Traits),因 此「人格特質」在人的一生中是穩定,且為重要的主成因素(Costa & McCrae, 1992)。 然而有關人格特質的描述眾多,Galton (1884)提出用人格特徵來描述人, 估計它包含一千多個表示特徵的詞彙,隨後歷經許多學者的努力研究,最終歸納 出五大主要因素,Goldberg (1981)正式命名五素模式為「Big Five」 12.

(24) 但這五大因素並非一成不變,截至今日為止最廣被接受的是 Costa and McCrae (1986)使用的分類法: 1.. 親和性(Agreeableness):指一個人對於他人所定下之規範的遵循程度,若對 主管、配偶等人規範之遵循程度越高,則其親和性程度越高。其特徵為有禮 貌、令人信賴、待人友善、容易相處等。. 2.. 勤勉正直性(Conscientiousness):指一個人對追求的目標之專心、集中程度, 若一個人目標越少、越專心致力於其上,則其勤勉正直程度越高。有兩個構 面,分別是成就導向與負責守紀律。其特徵有努力工作、成就導向、不屈不. 政 治 大. 撓,此外也意涵負責守紀律、循規蹈矩、謹慎有責任感等。. 立. 外向性(Extraversion):指一個人對於與他人間關係感到舒適之程度或數目,. 學. ‧ 國. 3.. 若一個人對和他人間之舒適的關係越愈高或愈多,則表示其愈外向。其特徵. ‧. 除了自信、主動活躍、喜歡表現,尚有喜歡交朋友、愛參與熱鬧場合、活潑. y. sit. al. er. 情緒敏感性(Neuroticism/ Emotional Stability):指能激起一個人負面情感之刺. io. 4.. Nat. 外向、喜好刺激與興奮等。. v. n. 激所須之數目及強度,當一個人所能接受的刺激越少,則其情緒敏感性越. Ch. engchi. i n U. 高。其特徵為易焦躁、易沮喪、易緊張、過分擔心、缺乏安全感,較不能妥 善控制自己的脾氣等。 5.. 經驗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此面向表示對事實、新奇事物的吸收 程度,指一個人興趣之多寡及深度。若一個人興趣越多樣化,但相對深度較 淺,則其開放性越高。其特徵為具有開闊心胸、富於想像力、好奇心、原創 力、喜歡思考及求新求變等。. 13.

(25) 貳、認知基模 認知心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國心理學家和電腦科學家紐厄爾(Newell, 1927)和美國科學家、人工智慧開創者之一的西蒙(Simon, 1916)等。他們的主要 理論觀點有: 把人腦看作類似於電腦的信息加工系統:他們認為人腦的信息加工系統是由 感 受 器 (Receptor) 、 反 應 器 (Effector) 、 記 憶 (Memory) 和 處 理 器 ( 或 控 制 系 統)(Processor)四部分組成。環境向感覺系統即感受器輸入信息,感受器對信息進. 政 治 大. 行轉換;轉換後的信息在進入長時記憶之前,要經過控制系統進行符號重構,辨. 立. 別和比較;記憶系統儲存著可供提取的符號結構;最後,反應器對外界作出反應。. ‧ 國. 學. 車文博 (1998) 信息加工系統的一般結構如圖 2-2-1 所示:.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2-2-1 修改自車文博 (1998)信息加工系統的一般結構 另外,基模(Schema)是認知心理學的一個重要概念,是知識表徵(Knowledge Representation)的一種。心理學者在研究人類的知覺與記憶歷程時,發現人類具 備一種複雜的組織系統,此即被稱為「基模」。基模是個體用來認識周圍世界的 基本模式,此模式是由個體習得的各種經驗、意識、概念等構成一個與外界現實 14.

(26) 世界相對應的抽象認知架構,被用來解釋個體如何認識並適應環境,例如當個體 面臨刺激情境或問題情境時,會先用既有的認知架構與之核對,產生認知作用, 也就是說將所遇到的新經驗,納入其舊有經驗的架構之內,這種歷程即稱之為同 化(Assimilation)(Piaget, 1954)。它同時也是存在人腦海中的認知架構,包含了我 們對外在世界的概念、這些概念的屬性,以及這些屬性之間的關係,亦是事件、 情境或物體有組織的知識單位(Moates & Schumacher, 1980)。因而認知心理學家 認 為 很 多 知 識 是 以 基 模 的 形 式 儲 存 在 人 的 記 憶 系 統 裡 的 (Anderson, 1983; Rumelhart & Norman, 1981)。. 政 治 大 因此基模有時也被稱為認知基模。所有基模的共同點並非在於它的內容,而是其 立. 由於基模是個體運用與生俱來的基本行為模式,瞭解周圍世界的認知結構,. ‧ 國. 學. 結構化的特性以及對訊息處理的影響,它有助於我們簡化及組織複雜的訊息,具 備幾點特性,它可以包含其它基模、包含典型而一般性的事實並容許這些事實在. ‧. 不同的個案上有所例外,以及具有不同的抽象程度。它有助於幫助人們對事物的. sit. y. Nat. 詮釋與理解,若一個人沒有恰當的基模可用,則其理解和記憶能力都會較差. n. al. er. io. (Bransford & Johnson, 1972; Dooling & Mullet, 1973;鄭麗玉,1993)。. 參、專業背景. Ch. engchi. i n U. v. 專業(Profession)指具有高度的專門性知識而異於他種職業的特殊性知能而 言。歐洲中古時期大學興起,當時大學教師的資格,需有學位為專業證明,始可 任職於大學,如早期的醫學、神學、法律等學科,隨著專門知識的累積及演變, 即形成「專業」。它是由博士(Doctor)演變而來,是具有專門性知識的象徵(魏建 忠,2001)。過去文獻中,學者們對專業提出了不一樣的定義。如表 4-3-1 所示:. 15.

(27) 表 2-2-1 專業的定義 學者 Hall. 年代. 定義 專業的內涵有兩個層面:一是結構層面,包括一種專任 的行為、訓練學校、組成專業組織、訂有倫理規範等。 二是態度層面,包括以專業團體為主要參照點、服務大 眾的信念、自律的信念、獻身事業、從事專業決定的自 主權等。. 1983. 專業的特徵是(一)有科學知識為基礎的技術;(二)持續 的進修與訓練;(三)控制與選擇專業成員;(四)有工作 倫理規範;(五)具有服務的熱忱;(六)有專業的組織。. Benveniste 1987. 白穗儀. 1999. 「專業」應是指:職前階段經過長期的訓練,將所獲得. 鄭長河. 2000. 的專門知識和能力發揮於工作生涯中,不斷的學習進修 與研究 ,結合相同領域的成員,發展共同的價值觀與 信念,組成專業的組織團體,服務社會,尋求社會的肯. 立. 政 治 大. 定與認可。 2002. 專業的特徵為:1.是專門性的:專業人員經過長期的專 門訓練,具有外人不易習得的專門知識與能力。2.是服 務性的:專業人員具有服務與奉獻的精神,以大眾利益 為依歸謀大眾之福祉。3.是自律性的:專業人員依據專 業知識與標準組成自律的專業團體,並能遵守團體的倫 理信條受其規範。4.是自主性的:專業人員在社會中被. al. n. 李瑪莉. sit. io. 賦予適度的自主性與獨立性。5.是再學習性的:專業人 員須不斷的在職進修隨時吸取新知。. er. Nat. y. ‧. ‧ 國. 學. 韓明梅. 2002. i n U. v. 個體於職前階段經過長期的專門訓練,具備有專門的學 識與能力、服務奉獻的精神、適度的自主權利、制度化 的權威與特性,並能不斷研究進修、遵守職業倫理道德 的規範,選擇組成份子組成自治團體,以尋求社會的認 可、信賴與支持的職業或行業。. Ch. engchi. 林淑儀. 2009. 一群人具備精湛的學識與卓越的能力,在社會中具有其 專業自主性,並能持續不斷的在職進修以精進、提高專 業能力,更能在專業團體內依循專業倫理的道德規範, 進而提供專門性的服務。. 方秋雅. 2010. 專業的定義為個體具備職前養成階段所形成與就職後 持續學習的專業知能、能遵守組織規範的專業倫理、具 有服務奉獻的專業精神;且能獲得社會肯定與尊重的專 業自主權屬之。. 資料來源:修改自李瑪莉(2002)、林淑儀(2009)、方秋雅(2010)。 16.

(28) 本研究認為不同人所受的教育不同,在各自的領域獲得專門性、系統性及長 期的訓練,不斷精進而形成專業的態度及專業能力,同時遵守專業規範,以提供 服務,奉獻社會並得到社會的肯定,即為專業。然而不同人所受的專業訓練不同, 而形成不同的專業背景。 有專業知識的專家,從接受訓練的程度上來看與沒有專業訓練的生手,可說 具有一定程度的差異,學界將之稱為專家與生手的組合,已有不少相關研究。例 如 Davies (1992)就提出,專家更能夠利用他們知識結構,以更快、更成功地尋找 漏洞並正確執行任務;何俊亨(1997) 提出專家與生手的差異在於問題的切入點. 政 治 大 則傾向以前推式策略來尋找問題點;陳立季(2001) 發現專家傾向由巨觀角度分 立. 不同,專家傾向最初便建立完整的設計結構使所需解決問題可以清楚呈現,生手. ‧ 國. 學. 析題目建立基本的架構後再進行設計,具較固定的設計行為模式,而生手則較偏 向依據題目所給的限制進行設計,屬於線性思考較不具有固定的設計行為模式;. ‧. Popovic (2004)則認為生手的訊息較為支離破碎、策略知識薄弱不穩定,反之專. sit. y. Nat. 家擁有更多特定領域的知識與情境經驗,能自行適應調整狀況並進而應用新程. al. er. io. 序; Kim, Kim, Lee and Park (2007)發現專家比生手更會積極去解決設計問題,. v. n. 且決定設計理念更為果斷;林文傑(2008)發現專家的基模編碼上具有巨觀、系. Ch. engchi. i n U. 統、客觀的特色,反之生手則是具有微觀、片斷、主觀的特色。. 第三節、相對性思考 在心理學領域,所謂的相對性思考認為「改變是真實的本性」(Change as Basic to Reality),接受真實並非固定不變,亦不是普遍性與共時性的(Synchronizing); 真實的特色為一流動、隨機的,主體所觀察到的事件是在運動的而不是穩定的, 在一個觀察中,這種運動的因素必須考慮進去,只有在特定和有限的時空下才可 能有穩定的現象。只有在特定和有限的條件下才可能有絕對的現象 (Sinnott,. 17.

(29) 1984)。亦即在認知上,相對性思考認為所有的知識或經驗都被視為是主觀的, 不同於實證主義(Positivism)強調主、客體二元對立的客觀性認識論,這種二元論 之分析性的科學方法為了達到客觀性而要求主體獨立於客觀,研究者獨立於被研 究者;但是相對性思考使得個體能夠瞭解「主體必要性」(Subjective Necessity), 對於同一個現象或事件可因不同的參照架構而有不同的意義,因此,不同的系統 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或陳述,能夠進一步接受相互衝突或矛盾的陳述,並且比較不 同系統的觀點(Wickens, Kramer, Vanasse and Donchin, 1983)。 這就意味著持有相對性思考者的最重要特徵就在於能夠接受相互不相容的. 政 治 大 的認識以及解決方式可因不同邏輯系統而有所不同,因為邏輯的運思已經納入實 立. 知識系統(Labouvie-Vief, 1980; Perry, 1970; Riegel, 1973; Sinnott, 1984),即對問題. ‧ 國. 學. 用性考量(Pragmatic Concerns),因此不必然存在唯一的真實與解決方法,同樣的 問題解決方式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效果,不同的情境有其特別適用的解決方. ‧. 式,個體可以瞭解不同邏輯系統所推演出的運思結果與問題解決方式. sit. y. Nat. (Labouvie-Vief, 1980)。故其在問題解決方面採取實用主義(Pragmatism)的觀點,. n. al. er. io. 強調生態學的效度,意即實用性的考量(Pragmatic Concern),而非邏輯上的效度 (Blanchard-Fields, 1989)。. Ch. engchi. i n U. v. 由此觀之,若一個人的思考愈具備相對性的特質,愈能夠依據不同情境反應 延伸出不同的應對方式,對於解決問題的方法尋求具有高度彈性,對達成既定目 標有正面效益。. 18.

(30) 第四節、小結 本章文獻探討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之相對性。在知識轉移的過程中,個體如 何透過本身的個人因素為基礎,來認知新知識,進而影響認知結果。 在知識的移轉過程中,知識類型扮演重要的角色。外顯知識因可編碼程度高, 可教導程度高而相對容易移轉;內隱知識存在個人的經驗中,必須透過實作,師 徒制,長時間的身教,才能達到內隱知識的移轉。將內隱知識外顯化,將內隱知 識有系統的表現出來,可以増強知識的移轉、擴散,是企業成長的關鍵因素。然. 政 治 大. 而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跟個人因素有密切關係,本研究欲從個人因素進行探討,. 立. 異,將影響知識的創造,轉移,及組織價值。. 學. ‧ 國. 了解個人對內隱外顯知識的認知相對性,因為個人擁有的內隱外顯知識的個別差. ‧. 所謂術業有專攻,不同專業背景的人有著不同的專業知識。有某種專業知識. y. Nat. 的人認為簡單的事,對非專業的人來說可能是相對困難的,其中存在著相對性的. er. io. sit. 概念。不同背景,或相同背景對一種知識的認知,理解程度相同嗎?不同人有著 不同的認知基模,其認知新知識的快慢程度,或吸收多少,其中存在著個別差異。. al. n. v i n 另外,人格特質有著穩定而持久的特徵,對於追求知識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哪些 Ch engchi U. 人格特質對於知識的認知能力高(或低),亦是本研究所想要探討的重點。因此, 本研究認為個人因素會影響認知結果,並以人格特質、專業背景及認知基模為個 人因素的變項進行實證研究。 本研究在探討及整合文獻後,將從知識類型、知識移轉的觀點出發,在知識 分享的過程中,了解個人對內隱外顯知識之認知差異,其相對性即為本研究所要 探討及驗證的重點。. 19.

(31) 第三章、研究設計與方法 本章說明本研究之假設與架構,及所採取的研究方法(實驗設計法與焦點團 體法)。. 第一節、研究假設與架構 根據本研究之文獻探討得知,影響一個人的對於知識傳遞與吸收效率的因素 有二大面向,分別是知識的類型以及個人因素,而知識的類型可另分為外顯與內 隱知識、個人因素則可分為人格特質、認知基模與專業背景。這兩大面向對於知. 政 治 大. 識傳遞與吸收的影響,則又與個人認知中對於知識相對性程度的不同有所區別。. 立. ‧ 國. 學. 壹、研究假設. 內隱知識需透過行動、實作的學習方式及經驗的累積,進而建構起的經驗性. ‧. 知識,其複雜、不意表達與傳遞。由於內隱知識是相對難以學習及吸收的知識,. y. Nat. sit. 且需要長時間學習及體會,對於內隱知識的學習會因不同個人的個人因素(人格. n. al. er. io. 特質、專業背景、認知基模)所影響,而造成認知結果的差異,故提出本研究假 設一如下:. Ch. engchi. i n U. v. 假設一:內隱知識因不同個人因素而有認知上的顯著差異 外顯知識是可以語言化、文字化、圖表化、公式化及有系統的知識。它是客 觀知識、理性知識,易了解、分享和轉移。由於外顯知識是相對容易學習及吸收 的知識,不同人對於外顯知識的學習受到個人因素影響相當有限,不同人皆可以 透過系統性的學習,吸收外顯知識。故提出本研究假設二如下: 假設二:外顯知識不因不同人的個人因素而有認知上的顯著差異 然而,不同人有著不同的人格特質、專業背景及知識網絡,對於知識的認知. 20.

(32) 存在著個別差異,而造成個別認知結果的差異,例如一個班級裡,不同人因不同 個人因素對於不同科目的學習成效是不同的,形成知識認知的相對差異性。故提 出本研究假設三如下: 假設三:個人因素與知識認知相對性有顯著相關 本研究之假設一覽表如表 3-1-1 所示: 表 3-1-1 假設一覽表 假設. 假設內容. H1. 內隱知識因不同個人因素而有認知上的顯著差異. H1a. 內隱知識因不同認知基模程度而有認知上的顯著差異. H1b. 內隱知識因不同專業背景而有認知上的顯著差異. H1c. 內隱知識因不同人格特質而有認知上的顯著差異. H1e. 高認知基模、人格特質與內隱知識有認知上的顯著差異. 學. ‧ 國. H1d. 政 治 大 認知基模、是或非設計背景與內隱知識有認知上的顯著差異 立 低認知基模、人格特質與內隱知識有認知上的顯著差異. H1g. 設計背景、人格特質與內隱知識有認知上的顯著差異. H1h. 非設計背景、人格特質與內隱知識有認知上的顯著差異. H2. 外顯知識不因不同人的個人因素而有認知上的顯著差異. H2a. 外顯知識不因不同認知基模程度而有認知上的顯著差異. H2b. 外顯知識不因不同專業背景而有認知上的顯著差異. H2c. 外顯知識不因不同人格特質而有認知上的顯著差異. H2d. 認知基模、是或非設計背景與外顯知識無認知上的顯著差異. ‧. H1f. er. io. sit. y. Nat. al. H2g. 設計背景、人格特質與外顯知識無認知上的顯著差異. H2h. 非設計背景、人格特質與外顯知識無認知上的顯著差異. H3. 個人因素與知識認知相對性有顯著相關. H3a. 認知基模與知識認知相對性有顯著相關. H3b. 專業背景與知識認知相對性有顯著相關. H3c. 人格特質與知識認知相對性有顯著相關. H3d. 認知基模、是或非設計背景與知識認知相對性有顯著相關. H3e. 高認知基模、人格特質與知識認知相對性有顯著相關. H3f. 低認知基模、人格特質與知識認知相對性有顯著相關. H3g. 設計背景、人格特質與知識認知相對性有顯著相關. H3h. 非設計背景、人格特質與知識認知相對性有顯著相關. H2e. n. H2f. v i n Ch 高認知基模、人格特質與外顯知識無認知上的顯著差異 i U e h n c g 低認知基模、人格特質與外顯知識無認知上的顯著差異. 21.

(33) 貳、研究架構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如圖 3-1-1 所示:. 個人因素 • • •. 立. 知識類型. 認知結果 • 外顯知識相對性 • 內隱知識相對性 • 個人因素與知識相對性. er. io. sit. Nat.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y. ‧. ‧ 國. 內隱知識 外顯知識. 政 治 大. 學. • •. 人格特質 專業背景 認知基模. n. al v 第二節、研究方法 i n Ch engchi U. 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主要分為實驗法(Experiments)、調查法(Survey)、檔案 分析法(Archival Analysis)、歷史分析法(History)、個案研究法(Case Study)五種方 法,決定研究方法之採用時,需要考慮三個條件(Yin,1994): 1. 該研究之問題類型為何? 2. 研究過程中是否需要對研究對象及事件進行控制? 3. 研究重點是否聚焦在當前問題上? 表 3-2-1 列出不同研究方法之比較如下所示: 22.

(34) 表 3-2-1 不同研究方法之比較 研究方法. 研究之問題類型. 研究過程需要進 行控制嗎?. 研究重點是否聚焦 在當前問題上?. 實驗設計法. How/Why. Yes. Yes. Who/What/Where/ How many or How much. No. Yes. Who/What/Where/ How many or How much. No. Yes/No. How/Why. No. No. (Experiments) 調查法 (Survey) 檔案分析法 (Archival Analysis) 歷史分析法. 治 政 How/Why No 大 立. (History) 個案研究法. 學. ‧ 國. (Case Study). Yes. 資料來源:(Yin,1994). ‧. 壹、實驗設計法. sit. y. Nat. n. al. er. io. 實驗法(Experimentation)常又稱為實驗設計法、實驗觀察法,它是在妥善控. i n U. v. 制的情境下,探討自變數對依變數的因果關係。是一種在為了某種特定目的而設. Ch. engchi. 計的情境之中進行觀察(或資料蒐集)的過程。. 實驗法適於研究對象為小型團體,研究範圍較小、概念與命題定義明確的研 究計畫。特別適用於假設檢定,由於實驗法的重點放在測定因果關係,因此也比 較適用於解釋性研究而較不適於描述性目的。. 一、 實驗設計 本研究以學生為研究對象,在選擇研究對象時,主要考量為文創及設計知識 越來越受重視,商管學生皆被鼓勵培養美感,提升設計的能力。因為設計知識在 產品開發流程及製造流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時設計知識廣泛應用於生活上的 23.

(35) 食、衣、住、行及娛樂,有創意的設計,能解決生活上的問題,並廣泛受到歡迎。 設計知識充滿了內隱與外顯知識,適合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因此以工業設計為例 子,透過驗證工業設計之內隱外顯知識,進而達到本研究欲探討內隱外顯知識相 對性之目的。 目前工業設計被企業廣為運用。本研究欲從企業對工業設計的需求層次來分 析工業設計的內隱外顯知識,企業如何運用工業設計的知識來創造更高的附加價 值,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競爭力。有關工業設計的定義與分類如下: 1.. 工業設計的定義:. 政 治 大 1970 年國際工業設計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立. Design)為工業設計下了一個完整的定義: 「工業設計,是一種根據產業狀況以決. ‧ 國. 學. 定製作物品之適應特質的創造活動。適應物品特質, 不僅指物品的結構, 而是兼. ‧. 顧使用者和生產者雙方的觀點, 使抽象的概念系統化, 完成統一而具體化的物品. y. Nat. 形象, 意即著眼於根本的結構與機能間的相互關係, 其根據工業生產的條件擴大. er. io. sit. 了人類環境的格局。」然而於 1980 年,國際工業設計協會聯合會(ICSID)在巴黎 年會上為工業設計下了修正的定義:「就批量生產的工業產品而言,憑藉訓練、. al. n. v i n 技術知識、經驗及視覺感受而賦予材料、結構、形態、色彩、錶面加工及裝飾以 Ch engchi U 新的品質和資格,叫做工業設計。」. 2. 針對不同領域的工業設計,依其不同的特點進行以下的分類: (1) 以藝術形式存在的方式進行分類: 一維設計,指以時間為變數的設計; 二維設計,亦稱平面設計,是針對在 平面上變化的對象,如圖形、文字、商標、廣告的設計等。三維設計,亦稱立體 設計,如產品、包裝、建築與環境等; 四維設計,是三維空間與一維時間(即 3+1 的形式)的設計,如舞臺設計、燈光設計、道具設計、服裝設計等。. 24.

(36) (2) 依照不同設計學科的本質分類 : 產品設計:即狹義的工業設計,以三維設計為主;環境設計:包括各類建築 物的設計、室內設計、景觀設計、環境工程的設計等;傳播設計:是對以語言、 文字或圖形等為媒介而實現知識與觀念的傳遞活動所進行的設計。根據傳遞媒介 的不同可分為兩大類:以文字與圖形等為傳遞媒介的視覺傳播;以語言與聲音為 傳遞媒介的聽覺傳播。 (3) 依照工業設計概念與工藝美術設計概念的結合來分類:. 政 治 大 益模糊,一些原屬於工藝美術設計領域的設計活動兼具了工業設計的特點,如家 立. 隨著現代化技術的導入與運用,工業設計與工藝美術設計的界線正在變得日. 俱設計與服裝設計。工業設計作為連接技術與市場的橋梁,迅速擴展到商業領域. ‧ 國. 學. 的各個方面。如廣告設計:包括報紙、雜誌、商品型錄、宣傳單、商標等;展示. ‧. 設計:包括鋪面、櫥窗、展示台、招牌、展覽會、廣告塔等;包裝設計:包括包. y. Nat. 裝紙、容器、標簽、商品外包裝等;裝幀設計:包括雜誌、書籍、插圖、卡通與. n. al. er. io. 作用。. sit. 版面設計等。即便是在自成體系的建築領域中,工業設計也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 Ch. engchi. i n U. v. 因此,本研究選擇以工業設計知識作為一個例子,來探討個人對設計的內隱 外顯知識的認知相對性。. 二、 實驗流程 本研究設計專家演講情境,讓受試者聽完專家演講後,進行問卷填寫,由於 本研究採用實驗法操控實驗情境。實驗法著重在「How」與「Why」之探索性 (Exploratory)研究,同時研究者對於所研究的對象、事件及情境等需做控制,換 言之,實驗法其主要性質是在控制的情境下研究對象的變化,從而發現並確定其 變化的因果關係,再者有人認為是由實驗者操弄一個(或以上)變數,以便衡量一 25.

(37) 個(或以上)結果,或認為是決定變數間彼此是否有關聯,以及其關係究竟如何的 一種研究方法。 由於本研究之研究設計為透過專家演講,講授設計知識,讓在校學生在聽完 演講後針對專家演講的工業設計概論進行問卷填寫,可以了解受試者對設計知識 的內隱外顯程度,不同知識背景對設計知識之認知程度,研究方法之設計乃基於 學生是受試者,對於實驗的進行相對容易及可行,有節省時間成本及人力成本的 優點,同時讓學生從專家演講的內容中學習設計知識,且讓本研究得以進行設計 知識之內隱外顯知識相對性之探討。. 三、 問卷設計. ‧ 國. 學. 1. 問卷架構. 立. 政 治 大. 本研究主要透過設計知識(專家演講)的探討,及以認知心理學的觀點,來研. ‧. 究內隱外顯知識之相對性問卷之設計分為五個部分(附件二),分為第一部分:對. y. Nat. sit. 設計的涉入程度;第二部分:過去對設計的了解程度,即受試者對設計知識的認. n. al. er. io. 知基模;第三部分:五大人格特質;第四部分:專家演講設計知識之內隱外顯知. i n U. v. 識問卷測驗;第五部分:個人因素(基本資料及專業背景)。實驗設計及流程如下:. Ch. engchi. 請受試者先填寫問卷前面三部分:對設計之涉入程度、過去對設計之了解程度、 五大人格特質問卷;接下來聽專家演講約 22:42 分鐘,後進行第四部分「專家演 講設計知識之內隱外顯知識問卷測驗」及第五部分「個人因素(基本資料及專業 背景)的問卷填寫」 。五部分問卷題目總共為 91 題,全程時間需要時間為 40 分鐘。 2. 認知基模問卷 本研究根據專家演講的主要內容包括「工業設計」、「產品設計」、「設計師 須具備哪些能力」、「產品開發流程」及「產品設計案例」 ,建立認知基模問卷, 認知基模為過去對設計知識的認知程度。本研究以李柯特五點尺度衡量此構面, 26.

(38) 1 代表非常不同意,5 代表非常同意。問卷題目如下:. 『 第二部分. 請根據過去對設計的了解程度,回答以下問題:. (1) 請問您對「工業設計」的了解程度? □ 不了解. □ 完全不了解. □ 普通 □ 了解. □ 完全了解. (2) 請問您對「產品設計」的了解程度? □ 不了解. □ 完全不了解. □ 普通 □ 了解. □ 完全了解. (3) 請問您對「設計師須具備哪些能力」的了解程度? □. 完全不了解 □ 不了解 □ 普通. □ 了解. 政 治 大. □ 完全了解. (4) 請問您對「新產品開發流程中設計的角色」的了解程度?. 立. □ 不了解. □ 完全不了解. □ 普通 □ 了解. □ 完全了解. □ 普通 □ 了解. □ 完全了解. 』. al. er. io. sit. y. Nat. 3. 人格特質問卷. □ 不了解. ‧. ‧ 國. □ 完全不了解. 學. (5) 請問您對「設計之整體概念」的了解程度?. v. n. 本研究人格特質的量表採用 McCrae and Costa(1986)之 BigFive 五大人格特. Ch. engchi. i n U. 質分類法,並參考黃正明(2005)、江錦樺(2001)所提出的五大人格特質衡量問項 修正適合本研究沿用。本研究以李柯特五點尺度衡量此構面,1 代表非常不同 意,5 代表非常同意。實地進行之量表共五個構面 44 題,構面一為「親和性」 共 15 題,構面二為「開放的學習性」共 8 題,構面三為「外向性」共 7 題,構 面四為「勤勉正直性」共 6 題,構面五為「情緒敏感性」共 8 題。由於這些特質 已經過研究證實具有高度穩定性,且可利用自陳的方式進行評估,故本研究係採 自評方式由問卷填答者自行評估自我的人格特質來取得研究資料,各構面題目內 容彙總如下表:. 27.

(39) 表 3-2-2 五大人格特質問卷一覽表 人格特質. 親和性. 經驗開放性. 立. Q03.我覺得我是會考慮他人立場的人 Q26.我覺得我是具壓力容忍能力的人 Q36.我覺得我是遵守常規的人 Q42.我覺得我是要求精確的人 Q12.我覺得我是能接受不同觀念的人 Q33.我覺得我是做事盡心負責的人 Q30.我覺得我是與他人良好合作的人 Q40.我覺得我是具適應力的人 Q28.我覺得我是喜歡交友的人 Q15.我覺得我是會盡所能幫助他人的人 Q38.我覺得我是尊重他人的人 Q32.我覺得我是相信人性本善的人 Q23.我覺得我是與他人合作愉快的人 Q18.我覺得我是做事有彈性的人 Q44.我覺得我是體貼的人 Q34.我覺得我是常提出新方法的人 Q06.我覺得我是具洞察力的人 Q01.我覺得我是能以整體性思考的人 Q09.我覺得我是具說服力的人 Q29.我覺得我是樂觀的人 Q10.我覺得我是具創新能力的人 Q21.我覺得我是具掌控力的人 Q35.我覺得我是具情緒控制力的人 Q41.我覺得我是不喜歡與眾不同的人 Q07.我覺得我是具領導力的人 Q17.我覺得我是具觀察力的人 Q24.我覺得我是具風險承擔力的人 Q11.我覺得我是心思細密的人 Q31.我覺得我是常想出人頭地的人 Q14.我覺得我是具主動性的人 Q20.我覺得我是不易分心的人 Q08.我覺得我是行動派的人 Q02.我覺得我是對自己能力很有自信的人 Q27.我覺得我是競爭性的人 Q05.我覺得我是成長需求的人 Q19.我覺得我是精力充沛的人 Q43.我覺得我是不喜歡現在自己的人 Q37.我覺得我是喜歡單獨行事的人 Q16.我覺得我是細心敏感的人 Q04.我覺得我是容易覺得疲累的人 Q25.我覺得我是不太了解他人的人 Q13.我覺得我是易杞人憂天的人 Q39.我覺得我是喜歡獨處的人 Q22.我覺得我是喜歡獨立工作的人. 政 治 大. ‧. ‧ 國. 學. 外向性.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勤勉正值性. 情緒敏感性. engchi. i n U. v. 資料來源:修改自黃正明(2005)、江錦樺(2001)、Mark, Schmit, Jenifer, Kihm, & Chetrobie (2000).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數學上有很多的定義,也有很多定理,定理是必須經過證明才能確立的事

學習範疇 主要學習成果 級別 級別描述 學習成果. 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學習模式及科本

詳細閲讀內容,檢查作 者的資料來源,已確認 其真確性。如果文章觀 點基於客觀事實,或由 專家提供證據,其可信 度較高;反之,如果證

圍村內的居民用了那麼多 防衞設施,他們的房子一 定很大很美觀了!他們的 房子是怎樣?...

通過蒐集學生在各方面(包 括學習 過程和結果 )的學習 顯證,然後詮釋資料,判斷 學生的表現,藉以向學生、.

級別級別描述學習成果學生表現示例 I3.2 他們開始對人、事件及物件

學習範疇 主要學習成果 級別 級別描述 學習成果. 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學習模式及科本

由於 DEMATEL 可以讓我們很有效的找出各準則構面之因果關係,因此國內外 有許多學者皆運用了 DEMA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