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個分裂國家之邊緣族群的族群認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一個分裂國家之邊緣族群的族群認同"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台灣民眾族群與國族認同的顯性與隱性意識

李美枝 國立政治大學

中文摘要

本文分二個研究。研究一探討台灣民眾之族群認同的顯性認知。726 位成人受 試者從(1)台灣人,(2)中國人,(3)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4)是中國人也是台灣 人,(5)新台灣人,(6)華人的六種類別中,選擇一項他最願意用來認定他自己身 份的類別,並就「同種同文」及「親近相屬」兩向度評定他對「台灣」、「中國」與 「華夏」三個群體的感覺。結果顯示,不管是什麼身份認定的受試者,相對於「中 國」與「華夏」,對「台灣」的親近相屬評定都差不多同等的最高;但對「中國」與 「華夏」的認定則因自我身份認定的不同而有異。台灣成分的認定拉開了與大中 國的距離,中國成分的認定則拉近了距離。本研究者認為受試者的「台灣」族群 認同以「生活場域親親性」為基礎,而對「大中國」的族群認同則以「血緣親親性」 及「文化親親性」為基礎。研究二探討台灣民眾族群認同的隱性認知;當受試者 記憶深處的「華夏原鄉情懷」被觸發後,對大中國的認同有顯著的增加,但增加 後的強度仍反映台灣身份認定與中國身份認定的差別現象。本文根據研究結果, 對兩岸最好以什麼關係型態結合提出建議。 關鍵辭:族群認同,血緣親親性,文化親親性,生活場域親親性,顯性認知, 隱性認知。

Taiwanese’s Explicit and Implicit Consciousness of Ethnic and National Identity Mei-chih Li,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2)

to define themselves from one of six identities: (1) Taiwanese, (2) Chinese, (3) Taiwanese, but also Chinese, (4) Chinese, but also Taiwanese, (5) New Taiwanese, (6) General Chinese. All participants were also requested to evaluate two national categories: Taiwan and China on the dimensions of same lineage-culture and close-belong. The results indicate, despite various kinds of ethnic identity chosen to define themselves, all participants have almost equally high positive evaluations China vary according to their ethnic identity. The incorporation of Chinese identity reduces the psychological distance toward China. While the incorporation of Taiwanese increase the distance. It was proposed the nepotism of life space is underlined in the participants’ attitude toward Taiwan whereas the attitude toward China is based on lineage nepotism and cultural nepotism. In the second study, we found, when participants’ implicit memory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ll Chinese and China was activated their favorable attitudes toward China unconsciously increased with all kinds of ethnic identity.

Key Words: ethnic identity, lineage nepotism, cultural nepotism. Nepotism by life space. Implicit cognition.

台灣民眾族群與國族認同的顯性與隱性意識

(3)

國立政治大學

自從蘇聯解體以來,中國大陸取而代之而成為跟美國分庭抗禮的新興超級強 國;它們一為民主社會的領導國,一為共產社會的領導國。座落於大陸邊緣,台 灣海峽上的一個小島國家—台灣,在政經體制上它親近美國而抗拒中國,但它 與中國大陸的人民,一方面共有血緣關係與歷史文化淵源,另一方面曾有過長 達 130 年的政權分離,因而使它與代表「中國」的中國大陸存著欲斷難斷,欲連 難連的絲藕關係。面積不過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台灣在世界兩大強之間的夾雜三 角關係中,其統獨問題關係著太平洋地區,甚至於世界的和平,因為台灣一旦 宣佈獨立,中共必然干預,甚至攻打台灣,中共一打台灣,美國不可能完全置 身事外,而台灣民眾的族群認同則是大陸與台灣統獨問題難解的癥結所在。因此 研究台灣民眾的族群認同問題有它學術理論的意義及政治、外交實務的意義。在 學術的層面,本文欲以台灣民眾的族群與國族認同為例,檢証政治性群體認同 的心理基礎。在實務的層面,期望為「台灣與中國大陸最好以什麼樣的關係而存 在?」提供一個理論與實徵研究的參考資料。 無庸置疑,98%的台灣民眾移民自中國大陸,在中國歷史上,台灣曾是中 國大陸的一部份,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佔領台灣的日本投降後的一段時間, 台灣地區的民眾仍普遍認為自己與大陸中國人民是同為漢民族的「中國人」。但 是今天,台灣地區的民眾已經很難完全肯定地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了。 二十世紀初期,不少第三世界的群體為了擺脫西方霸權國家的殖民,紛紛標 舉國族主義(nationalism)作為獨立建國的政治意識基礎。國族主義主張政治與 國族的組成單位必須等同一致。但是,當顯然非我民族的殖民政府撤離殖民地後 此同一單位的政治主張卻在一些原殖民地造成社會與政治的動盪不安。如果台灣 民眾否認其『中國人』的族群身份,則接受『中國』為其國家層級的政治群體,有 其心理與情感上的障礙。若將國族界定為組成一個國家實體的群體民眾,則台灣 與中國之間的關係中,其族群認同與國族認同,混合了客觀面的重疊性與主觀 面的分歧。族群認同的紛爭一直是干擾社會穩定與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因此也 一直是社會學、政治學與人類學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參考,……)本文則試從

(4)

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以台灣民眾的民族與國族認同為例,檢証政治性群體認同的 心理基礎,及顯性認知與隱性認知之間的關係。

從演化的觀點來看,人是群居動物的一種。依附(attachment)與歸屬感(sense of belonging)是人類得以演化成功的基本潛性之一(Baumeister & Leary, 1995)。人最 原始的歸屬對象是母親,最原始的歸屬團體則是家庭。個體出生後,隨著自我意 識的產生與發展,以身體為邊界的個我及涵蓋他人在內的社會我,進行著各種 團 體 認 同 的 擴 增 。 依 照 社 會 認 同 理 論 (social identity theory1, Tajfel & Turner, 1986),有所認同的團體是個人自尊的一個來源,其中族群認同(ethnic group identification)是個人很根本的一種團體認同。如徐世琛與李美枝(2001)的研究發 現,台灣地區卑南族原住民的本族認同與其個人自尊呈顯著的正相關。族群認同 涉及分類及概念界定的問題。然而生活世界裡很少有可以用明確屬性加以清楚界 定的類別概念。根據 Rosch(1978),一般人利用典型(prototype)與家族相似度 (family resembleness)來判斷某個××是不是屬於某個類別。因此,生長於中國中原 地區的漢人是典型的中國人,而生長於中國大陸邊緣地區之滿、蒙、回、羌、藏等 人們則於中國擴張版土的歷史上進進出出於「中國」類別團體,當他們想要成為 中國人時,他們就在各種界定族群類別的屬性上,如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文物 器用,甚至血統,強化他們與中原漢人的相似性或共源性(王明珂,1997);反 過來,一群人若想脫離原來歸屬的類別群體,則可能強化這些屬性的相異度, 另外建構屬於他們自己共有的屬性,而與原來的團體成為內外團體之別。在此議 題上,中國歷史多半記載著原非漢民族的邊緣族群如何同化為中國人。而今在血 緣與歷史文化淵源原屬「中國人」的台灣民眾中卻有不少人想異化為非中國人。 何以致之?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族群認同的問題宜從自我(self)談起。

根據 Brewer(1991)的「適恰區別模式」(model of optimal distinctiveness),人既 有歸屬他人的先天需求,也有感受自我獨立的需求,前者尋求與他人共合 (assimilation),後者尋求有別於他人(differentiation),這二種力量的動態平衡折 衝,衍生了個人的社會認同(social identity)的建構,社會認同意指個人與他人共

(5)

有一個類別團體的知覺。對個人而言,社會認同的存有可以同時滿足個人既不致 於孤單又不失自我區別性的需求;透過群內個別成員之間的社會比較,感受到 自我的獨特性,透過群際比較,感受到自我與同體成員異於外團體的共群性 。 Brewer 與 Gardner(1996) 區 分 自 我 (self) 的 三 種 表 徵 層 次 (levels of representation):個人自我(personal self),關係自我(relational self)及集體自我 (collective self)。關係自我是指面對面互動之兩人關係(dyadic relationship),或小 群體內多重兩人互動關係中的我;集體自我(或群我)指不具面對面互動而與他 人共有抽象符號類別團體身份的我。亞洲地區的社會心理學者,特別重視前者的 人際關係,泛稱關係主義(黃光國, 2000; Ho, 1998)。本研究者則將我的層面擴大 到共有認知性類別團體身份的群我或稱集體自我的研究。在歐洲衍生的社會認同 理論(social identity theory, Tajfel & Turner, 1986; Turner, 1987)即在探討集體自我, 然而此理論比較偏重團體認同的基本心理歷程,而抽離了歷史與文化的脈絡。歐 洲社會心理學家 Wagner 等人(1999)主張以 Moscovici(1984, 1998)的社會表徵 (social representation)概念來探討人們的社會知覺與社會行動。社會表徵理論認為 人們經由人際間的溝通與對話而形成共有理解社會事物的認知表徵。族群認同也 是個體的一種社會性認知表徵。一個人根據什麼認定自己與他人共屬於某一特定 族群?考古學家、人類學家與社會學家一向主張,人們根據共同的血統、體質、 語言、風俗習慣、宗教、歷史淵源等特徵來界定。易言之,族群認同的基礎在於血 緣的親親性(lineage nepotism)與文化的親親性(cultural nepotism)(王明珂, 1997)。 意即人們會對以為具有相同血緣系統與文化系統的人視為我團體而產生親近相 屬的認知與感覺。若此,台灣民眾與大陸民眾應該共有一個「中國人」的類別群 體認同。然而,如 Moscovici 所言,社會表徵會受到不同形式之根源及生活經驗 的形塑而產生動態的變化,因此人們會主動建構或轉化社會表徵,而對社會行 動與事物賦予新的詮釋或意義,如 James Liu 等人(2002)發現,台灣人們對發 生於台灣的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隨省籍不同而有分歧性的見解,這呼應了王明 珂(1997)所主張的,族群的認同受到記憶建構與結構失憶兩歷程的影響。台灣民

(6)

眾與大陸民眾雖共有血緣親親性與文化親親性,但因先後移民時間的不同,及 有無歷經日本統治與對二二八事件的認知程度,而有分歧的群體認同與群體意 識。想異化為「非中國人」的台灣民眾對「中國人」的表徵意義另有一番看法。本文 的第一個研究將探討台灣民眾認同「台灣」、「中國」與「華夏」三個大群體的現貌 情況。 本文的第二個研究在探討族群與國族認同的顯性與隱性認知的問題。顯性認知 是指當當事人意識清楚的部分,隱性認知則指潛藏而不為當事人意識到的部分。 作為一個區域性的華人社會,台灣地區人們的群體意識是很複雜的,群體意識 關係到團體類別分化。類別分化及其引發的內團體偏私與外團體拒斥是自然的群 際關係傾向(Tajfel, 1970; Brewer, 1979)。既有的群際關係理論著重於個體對類別 群體的顯性認知與認同(Tajfel & Turner, 1986; Hogg & Abrams, 1988),其實,現 實生活中的類別群體背後隱含有歷史性、文化性、意識型態性的意涵。個人對其 所歸屬的類別團體有單純之類別團體的顯性認知,應該也存有深層隱涵的文化、 歷史認知元素,如高恆信與李美枝(2001)發現台灣民眾中,清楚表態支持民 進黨與國民黨者在表徵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觀上,並沒有顯著差異。台灣地區的 人們,除原住民外,皆有深層隱涵的中華文化底質(黃光國, 2001)。既使想異化 為「非中國人」的台灣民眾,在顯性認知上,刻意地建構了各種「台灣人」不等於 「中國人」的理由,其內心深處是否存有他不自知的華夏原鄉情懷? 在心理學領域內第一個將集體隱性認知納入個人自我的心理學者是 Carl Jung。除了支持 Freud 所提的意識、前意識與潛意識外,他建構了集體潛意識 (collective unconscious)。集體潛意識是個人自我中由於演化與種族傳續所遺留下 來但不為個體所知覺的部份。Jung 的集體潛意識比 Freud 的潛意識更曾被指責為 非 科 學 的 臆 想 。 然 而 近 幾 年 來 , 認 知 心 理 學 者 發 現 了 隱 性 記 憶 ( implicit memory)的存在,並得到了不少實徵研究的支持(如 Graf & Schacter,1985; Greenwald & Klinger , 1989 ; Jacoby & Kelley , 1987 ; Jacoby, Lindasy & Toth,1992)。隱性記憶是個人過往經驗影響當前言行,但不為個人所知覺的部

(7)

份,為個人所知覺的部份則為顯性記憶(explicit memory)。受到隱性認知研究 潮流的影響,社會心理學者也開始探討隱性社會認知的課題(如 Greenwald & Benaji,1995)。 歷史與文化如何傳承為個人的隱性意識內涵?或可借用 Schutz 的理念概述 之 ( 見 葉 啟 政 , 1982 ) 。 任 何 社 群 都 有 一 套 既 存 的 知 識 倉 儲 ( stock of knowledge)(Schutz,1967),它包括了指導約制人們行動的規範、價值、信仰 與行為模式等等生活常識。初誕生於這社會的新成員,對這些常識是無意識的。 社會中的優勢份子,所謂社會化的代理人,會以各種方式傳輸這些倉儲知識, 使之成為新成員的社會意識。這種由無意識轉變成為意識的過程,基本上是一種 學習的歷程,用的是控制的、顯性的認知歷程。個人重覆曝露於倉儲知識的結果 意識的內涵逐轉化為潛意識的內涵,而成為習慣成自然,形之言行而不自知的 隱 性 認 知 。 共 有 倉 儲 知 識 的 擁 有 保 證 了 社 會 成 員 之 間 相 互 主 體 ( inster-subjective)溝通的可能性。 人所存在的知識世界裡,包括有前人、今人及後人。不同時空之人們的重疊 知識形成所謂的文化傳統。文化傳統一方面聯貫前後代之社會成員的系脈,但另 一方面,它並非不變動的,而是可增減、可變質、可擴散,也可萎縮。然而,縱 使有此時空的可變動性,文化傳統往往保有相當的優勢性,可以透過社會化的 歷程承襲下去,而旦經由社會制約機構的控制而獨立於個體而存在。換言之,對 個人而言,文化傳統由無意識而意識化,再由意識化轉化為潛意識,而與社會 他人共有了某些集體的隱性認知。 知識倉儲的存在雖然可以形塑相當程度的社會共識,但是因為個人生活經 驗、學習能力、自覺能力、所處次文化、意識型態的不同,及社會化不可能完全等 諸因素的存在,而使得同一社會中的人與人之間有歧見,也使社會呈現多元而 複雜的型態。總而言之,一社會中既有共識的部份,也有複雜而分歧社會意識部 份,就群體認同的意識基礎來說,也是如此。對於族群認同,人們有一套顯性的 認知,但可能另有一套隱性的認知。研究二將利用觸發法(priming method),探 討當受試者內部深層的中國歷史根源記憶被觸發後,他對「中國」的認同會不會

(8)

改變。 社會學者蕭新煌(1987)創造了「我是台灣人」,「我是中國人」,「我是台灣人, 也是中國人」及「我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的群體類別。實則當前台灣地區人們 可用來界定自我的群體類別可包括:(1)是華人;(2)是中國人;(3)是台灣人; (4)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5)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6)是新台灣人。一個類別團 體的自我歸屬認定常常是因為有一個外團體類別做為提取線索,如明鄭時代, 相對於滿族,台灣民眾自認為漢人;日據時代,相對於統治者日本人,台灣民 眾自認為中國人,而在東南亞國家經商的台灣人們就以華人自居(曾嬿芬 , 2000);政治選舉期間,本省人與外省人的類別區分比平常更為清楚,而引發 台灣人是不是中國人的爭議。台灣由於歷史經驗的特殊性,人們群體認同的基礎 是多元的,也可能是重疊的。主要的認同基礎包括有:(1)中華及台灣文化傳統 的集體意識;(2)自己或前人移居台灣的年代,是 16、17 世紀期間或 1949 年前後 (3)使用的母語;(4)與大陸統獨的政治理念與意識型態;這些認同意識由隱性到 顯性依序增強。最強的台灣群體認同者應是具獨立理念,使用台灣母語,前人於 二、三百年前到台灣者,這些人應有很確定的「台灣自我基模」2,另一種歸屬類 別是對立但也有明確自我認定者是「中國自我基模者」,而那些界定自我為「是 中國人也是台灣人」,「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及「新台灣人」者,應是雙重類別 自我基模者。但是不管所有這些人如何自我界定,他們卻共有一個確切不移的歷 史文化根源—炎黃子孫及中華文化傳統,但是這一部份卻多半屬隱性認知的部 份。 對台灣地區的民眾而言,他們可以認同的大國族類別可以有三個:(1)台灣本 身;(2)涵蓋台灣與大陸的中國;(3)涵蓋全世界屬炎黃子孫的的華夏3。本研究特 感興趣的是,在台灣地區的民眾,在六種可能的族群身份中:(1)台灣人,(2)台 灣人/中國人,(3)中國人/台灣人,(4)新台灣人,(5)中國人,(6)華人,他如何定 2 「自我基模」指個人認知系統中以自我為核心,所包含關於自我的各種認知單元的組合 (Markus, 1977)。於此指台灣人身份是自我基模中的一個認知單元。 3 華夏作為一個國族類別,現實上並不恰當,但大中國主義者似乎會想把全世界的華人歸為一個 有意義的類別團體。因此本研究將之納入研究看看。

(9)

位自己,這種定位又如何影響他們對三個國族類別的關係認知。 總結而論,本文包括三個主要的研究課題: 1. 探討台灣地區的民眾,對幾個熟悉的族群身份的自我認定情況及這些認定 與三個國族類別的關係認知。 2. 探討受試者對其所選擇之族群身份的顯性認知理由。 3. 當中國歷史文化淵源被觸發後,受試者對「中國」與「華夏」的認知是否會發 生改變,這種改變受不受個人族群身份認定的影響,此為隱性族群認同的部份

研究一:族群身份認定與國群認同

受試者:第一個研究課題全屬量化研究,受試者採方便取樣方式,利用研究者 被邀請講課的機會,對來自全省集中於三訓練中心的公教人員進行團體施 測。另外,透過關係施測於二公家機構職員,及個別接觸的熟人、朋友。去 除可疑廢卷(空白多,固定反應型態)後,共得 726 人,男與女的比例為 1.9:1。平均年齡 35 歲,最小 16 歲,最大 74 歲。第二個研究課題屬質化研 究,共有 39 位受試者回答他/她們選擇某種族群身份的理由。

研究工具:參照 Uleman 等人(2000)所用的 Venn diagram “Circles of Closeness” response scale,問卷的第一部份畫出一小圈圈與一大圈圈,二圓的距離關 係如圖所示,由分而相接而相疊。

(10)

指示受試者,小圈圈代表受試者本身,大圈圈代表台灣/台灣人(或中國 /中國人,或華夏/華人)大團體。要受試者就「親近度」,「文化相似度」, 「語言相似度」,「相屬程度」,及「歷史共有程度」,勾選反映他對標的團 體之感覺的兩圈圈關係。每個受試者都要對三個群體做相同屬性的評定 (受試者內設計)。七個圖依據兩圈的距離分別由左到右轉換成1 到 7 的分 數。 問卷的第二部份,則要受試者填寫有關他個人的身份背景資料(重要內 涵見結果部份),單選回答「比較喜歡把自己定位為」:(1)台灣人,(2)中 國人,(3)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4)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5)新台灣人, (6)華人,另外填答父母的籍貫是本省人,外省人,或其他,也以 1~10 分 填答自己說國語、閩南語、客家語的流利程度。 研究過程:除了部分透過關係託人代施測外,其他均由本研究者當主試,採集 體施測。指導語中,明說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產生群體意識的心理基礎及 填答方法。施測時間約 20 分鐘。

結果與討論

(一)量化部份 將全體受試者對三個群體在五個屬性上所做的評定分數進行兩兩相關分析,

(11)

結果如表 1 所示。表 1 的結果突顯三種意涵:(1)不管就那一個國族類別而言, 五個評定屬性都是很顯著的相關;(2)以中國與華夏為對象,計算兩對象在五 個屬性的兩兩相關係數,結果都高於以中國與台灣或以華夏與台灣為對象而得 的兩兩相關係數。這意謂著,在受試者的心目中,「中國」與「華夏」的相同性大 於前兩者與台灣的相同性;然而,「台灣」與「華夏」的相同性,還稍大於「台灣」 與「中國」的相同性;(3)對台灣的評定,與對中國的評定在文化、語言與歷史 上的 15 個相關係數均達到顯著的水準,但在親近度及歸屬的評定,10 個相關係 數中,只有一個達顯著水準(r=.114, p<.01)。這反映親近與相屬的意義有不 同於文化、語言與歷史共有意義之處。在文化人類學領域,長期習以文化、語言、 歷史的共有界定不同的族群類別(王明珂,1997),而親近感與相屬感是本研 究者另外加入,比較是屬於心理學的變項,因此本研究者將後二者合併為「親近 相屬」變項,前三者合併為「同種同文」變項。全體受試者對中國的同種同文評定 (M=4.48),與親近相屬評定(M=3.69)達顯著差異(t=18.00, p<.001),表 示對「中國」的「同文同種」之知及「親近相屬」之感,有一段落差。就主客觀性來 說,同文同種是比較客觀的,親近相屬是較主觀的心理感覺,對有些人來講, 兩者是可以分開的,如有接受訪談的受試者表示,不必以文化屬性來定位自己 的族群身份。由於受試者對『中國』與『華夏』的評定分數相近,且華夏缺乏作為 一個國族的意義,以下分析將略去華夏這個群體。 表1、全體受試者對台灣、中國與華夏之關係評定的兩兩相關分析 中國親 近度 中國文 化相似 度 中國語 言共通 程度 中國歸 屬程度 中國歷 史共有 程度 台灣親 近度 台灣文 化相似 度 台灣語 言共通 程度 台灣歸 屬程度 台灣歷 史共有 程度 華夏親 近度 華夏文 化相似 度 華夏語 言共通 程度 華夏歸 屬程度 華夏歷 史共有 程度 中國親近度 中國文化相似度 .664*** 中國語言共通程度 .592*** .742***

(12)

中國歸屬程度 .754*** .654*** .632*** 中國歷史共有程度 .577*** .660*** .606*** .618*** 台灣親近度 .114** .256*** .228*** .065 .212*** 台灣文化相似度 .061 .223*** .208*** .033 .150*** .716*** 台灣語言共通程度 .028 .162*** .190*** .019 .096** .604*** .754*** 台灣歸屬程度 .058 .200*** .225*** .056 .164*** .740*** .744*** .687*** 台灣歷史共有程度 .054 .195*** .201*** .043 .181*** .625*** .714*** .623*** .697*** 華夏親近度 .547*** .555*** .512*** .519*** .514*** .215*** .171*** .144*** .207*** .150*** 華夏文化相似度 .494*** .562*** .532*** .501*** .544*** .210*** .179*** .173*** .217*** .176*** .850*** 華夏語言共通程度 .465*** .525*** .568*** .493*** .482*** .191*** .164*** .163*** .191*** .143*** .737*** .844*** 華夏歸屬程度 .557*** .555*** .526*** .584*** .525*** .186*** .153*** .119*** .191*** .127*** .843*** .831*** .805*** 華夏歷史共有程度 .510*** .551*** .534*** .551*** .553*** .231*** .164*** .144*** .192*** .166*** .719*** .772*** .738*** .812*** *** p<.001; ** p<.01 研究一的重點分析是受試者的自我身份定位如何影響他們對台灣與中國兩個 國族類別的關係評定。可計數的 720 位樣本中,父母皆為本省人者(包括本省閩 南 與 客 家 ) 有 556 人 ( 77.2 % ) , 父 為 外 省 人 與 母 為 本 省 人 者 72 人 (10.0%),父母皆為外省人者 52 人(7.2%)。其他父母之一為原住民者 17 人 父母之一填寫「其他」者 23 人。針對可計數之 715 位受試者,就六種族群身分自 我定位計算人數百分比。自我身份認定中,純以台灣人自我定位者為 28.7%,純 以中國人自我定位的為 11.9%,新台灣人佔 7.3%以超越「台灣」與「中國」之「華 人」來自我定位的是 1.9%,雙重類別定位者有 50.2%。其實台灣族群身份的自我 分類百分比,會因為調查時有沒有發生台灣與大陸發生衝突事件而變化(見 吳 乃德, 1994 及 1999 的調查報告)。然而儘管分類百分比會變化,都說明了台灣 地區民眾的自我族群身份定位並不全然根據血緣(父母籍貫)來界定,但也並 非全不受血緣的影響。表 2 陳示六種族群身份自我認定者對台灣與中國兩個國族 類別的評定。圖 1 圖 2 進一步展現自我身份認定與其對『台灣』與『中國』的認知 感覺。 表4、受試者的自我身份定位與對三個族群之向度評分(N=713)

(13)

台灣人 中國人 是台灣人 也是中國人 是中國人 也是台灣人 新台灣人 華人 F 考驗 M SD N M SD N M SD N M SD N M SD N M SD N F P 親近 相屬 同種 同文 台灣 6.16 1.26 203 5.33 1.69 85 5.85 1.27 279 5.58 1.39 78 5.28 1.78 52 5.21 1.87 14 7.05 .000 中國 2.55 1.39 203 4.93 1.61 85 3.86 1.48 280 5.05 1.71 79 2.88 1.48 52 3.36 1.63 14 51.99 .000 台灣 5.89 1.28 199 5.21 1.48 84 5.55 1.16 276 5.22 1.39 78 5.06 1.76 52 4.60 1.95 14 7.36 .000 中國 3.66 1.41 200 5.37 1.29 84 4.65 1.26 273 5.39 1.45 77 3.89 1.61 51 4.57 1.56 14 31.38 .000 1 2 3 4 5 6 7 台灣 台灣 中國/ 新台灣 中國 台灣/ 中國 1 圖 身份自我認定與國族類別的同種同文程度評定 同 種 同 文 程 度 台灣 中國

(14)

1 2 3 4 5 6 7 台灣 台灣 中國/ 新台灣 中國 台灣/ 中國 2 圖 身份自我認定與國族類別的親近相屬程度評 定 親 近 相 屬 程 度 台灣 中國 依據族群界定的新理論觀點(Barth, 1969; 王明珂,1997),歷史上的邊緣民 族,會透過記憶的建構與結構性的失憶來建立或轉換自己的族群認同。族群之間 沒有截然清楚的分化,也沒有絕然的相同,因此在異與同的連續向度上,就憑 個人的喜好與價值觀,或取其同或取其異。事實上,除開原住民外,台灣地區的 人民均移民自中國大陸,所不同的是早晚移民時間不同而已。就客觀而論,有很 高的同種同文程度,然而主觀上,台灣與大陸中國,是否同種同文,如圖 1 所 示,顯然沒有單一的答案。自我定位為台灣人,新台灣人或台灣優位於中國人的 受試者,拉開了台灣與中國的「同種同文」程度。自我定位為中國人或中國人優 位於台灣人者,則拉近了兩群體的同種同文程度。在「親近相屬」的向度上,如 圖 2 所示,其曲線圖與「同種同文」類似。 近年來文化人類學家與社會人類學家認為文化親親性 (cultural nepotism)比血 緣親親性(lineage nepotism)更能說明族群界定的現象(王明珂,1997)。今日台灣 民眾,不管移民年代的先後,其彼此之間,及與中國大陸人民之間,在血緣親 親上及歷史文化的共源上,客觀而論應沒有多大差別,但如圖 1 所示,會因自

(15)

我族群身份認定的不同,而對「中國」的同種同文感有差別知覺。本研究者認為 圖 1 之「同種同文」比較是屬於文化知覺的向度,而「親近相屬」比較是屬於情感 性的心理向度。就圖 2 來說,雖然六種身份定位的受試者對「中國」」如同「同種 同文」的評定,在「親近相屬」向度上有相似的差別評定,他們全體對「台灣」的 親近相屬感卻都是高評分。這種不管身份定位如何,均愛好「台灣」的心理基礎 本研究者引伸 Kurt Lewin(1935)生活場域(life space)的概念,名之為「生活場域親 親性(nepotism of life space)」,它包括了文化親親性,但有多於文化親親性的成 分,亦即俗話所說的,共同生於斯,長於斯而自然孕育之人親土親鄉親的熟悉 感與情感,三者的位階關係如下圖所示。解嚴之後,不少跟隨蔣介石政府來台的 老兵,回到魂牽夢想的中國大陸,卻還是選擇返回台灣定居(段彩華, 2002), 蕭新煌與范綱華(2001)調查發現,雖然本省人主觀上認為外省人愛台灣的程度 會不如本省人,但外省人愛台灣的自評其實並不低,其背後的心理基礎應該也 是生活場域親親性;他們所不同於本省人者,可能是另有一份與中國較鮮明的 牽連,使他們對中國持有較強的掛懷。這種情懷應同於二、三百年前從大陸移民 台灣之先民的情懷。 圖 3 根據父母的籍貫,將受試者分成三類,以親近相屬為依變項。結果,如蕭 新煌與范綱華的調查所見,不管個人的祖籍類別為何,對台灣都有同等高程度 15 0 1 2 3 4 5 6 7 親 近 相 屬 台灣 中國 生活場域親親性 文化親親性 血緣親親性

(16)

的親近相屬感,概括而言,不管祖籍身份,受試者親近台灣的心理感覺不相上 下(F(2, )=1.92, p > .05),但是,受試者的新近血統中,愈多一份「外省」成 分,與「中國」的心理距離就會少一點;反過來,新近血統中,愈多一份「本省」 成分,與「中國」的心理距離感就會大一點(F(2, ) = 47.25, p < .001))。然而, 無論受試者如何認定自己的族群身份,或他們的祖籍背景如何,代表他們的小 圈圈與代表中國的大圈圈都有相當程度的重疊,最低分為 3.39(參考頁 4 之圖 示距離)。這種與「中國」的牽連,也可以從圖 4 所示使用國、台語流暢度的比較 看出來。雖然受試者使用方言母語的流利程度與其父母籍貫背景有顯著的相關, 但說國語的流利程度卻差不多,都接近同等的滿分 10 分,三種祖籍類別的平均 數分別為 8.99、9.57、9.52。可見台灣與中國之間實有藕絲難斷的關係。 為了更清楚檢定族群認同的重要機制,接下去採取綜合具有因素分析與多 變量分析的Discrimination analysis 的統計程式(Johnson & Wichern, 1988),找 出能夠顯著區別「純台灣人」與「純中國人」身份定位的重要組合變項。單純以「台 灣人」自我定位者共有203 人(28%),單純以「中國人」自我定位者則有 85 人 (11.9%)。根據表 3 上的標準化典型區別函數係數計算每一個觀察值,能正確 圖4、祖籍類別與國台語使用流暢度的關係 1 2 3 4 5 6 7 8 9 10 (本,本) (外,本) (外,外) 祖 籍 類 別 語 言 流 暢 度 國語 閩南語

(17)

區辨93.5%的『台灣人』與 70%的『中國人』;平均分類正確率為 87.1%。結構矩 陣列的數值是各變項與所得因素之相關。反映變項對區別函數的貢獻程度。表2 的結果說明了能夠區辨『台灣人』與『中國人』的變項是祖籍類別,及對『中國』的 五項評定。對台灣的五項評定則不具顯著的區辨利。易言之,「台灣人」與「中國 人」之別,主要在於與中國的新近血緣親親性與文化親親性,生活場域親親性衍 生的群體認同只限於對「台灣」,在這基礎上,這二種人並沒有顯著差別。 表3、區辨純「台灣人」與「中國人」族群身份認定的重要變項 區辨變項 「台灣人」 平均數 「中國人」 平均數 標準化的典型 區別函數係數 結構矩 陣 與中國相屬程度 2.59 4.95 .488 .730 與中國親近度 2.51 4.91 .270 .666 與中國歷史共有程度 3.49 5.42 .230 .557 與中國語言相似度 3.82 5.33 .240 .509 與中國文化相似度 3.65 5.31 -.226 .500 祖籍類別 2.94 2.36 .515 .554 與台灣相屬程度 6.14 5.25 -.114 -.180 與台灣文化相似度 5.89 5.19 -.013 -.174 與台灣語言相似度 6.02 5.46 -.071 -.170 與台灣歷史共有程度 5.71 4.99 -.042 -.158 與台灣親近度 6.18 5.41 -.142 -.155 閩南語流利度 8.94 7.87 -.045 .158 國語流利度 8.10 9.41 .138 -.111

Eigenvalue = .945 Wilks’ Lambda=.514***

(18)

表 3 是將被訪問的受試者,依他們的自我身份定位排列並摘錄他們所敘述的 理由(不同人講同樣理由,只列理由,不計量次)。仔細閱讀表 3 的內涵,可以 感覺到自我定位為「台灣人」的受試者,對他們如此定位的理由,在語義上,比 較清晰地區別台灣與大陸中國的不同,其他身份定位的受試者所述的理由,卻 是模糊的或模擬兩可的,並沒有清晰的區辨意涵。這似乎意謂著與大陸中國人共 有血緣與歷史文化淵源的台灣民眾,若要清楚地脫離與「中國」的糾葛,需要有 較刻意的認知建構,這可從台獨份子透過為文著書,殫精竭慮地建構本土化的 歷史、文化知識體系(如,林衡哲, 1989; 施敏輝, 1995)更清楚地看出來。

(19)

表8 、受訪者的自我身份定位及其所述如此定位的理由 身份定位 台灣人 中國人 是台灣人 也是中國人 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 新台灣人 華人 理由 1.中國指大陸 2.台灣地理獨立性 3.台灣政治獨立性 4.不以文化屬性定位 5.武力不影響定位 6.生長在這塊土地 7.認同台語 8.土地、文化情感 9.台灣整體氛圍傾向此定位 10.透過認知反省的定位 11.此定位不代表厭惡中國文 化 12.中共政權可恥,要劃分清 楚 13.台灣民主、經濟上值得驕傲 14.台灣已有自己文化,不需 藉由中國文化之認同凸顯 自己價值 15.反對統一 16.父親來自大陸但早逝,與 大陸之聯繫感消失 17.國小教育沒有內化到心理 1.國小教育影響 2. 家人 屬於 國民 黨 3. 台灣 文化 與中 國相屬 4.生長在台灣 5.父親來自大陸 6. 中國 不等 於大 陸,而是文化 象徵 7. 不認 同台 灣 低 俗之文化 8. 中國 文化 較優 越 9. 主張 以國 協方 式合併台灣中 國 10.此定位不牽涉 政治實體的問 題 1.當然是中國人 2.生於台灣,與中 共有所區隔 3.從教育、血緣、傳 統 都 確 認 是 中 國人 4.強調台灣是為了 與 中 共 劃 分 清 楚 5.厭惡共產主義 6.台灣與中國分隔 的 時 間 不 算 太 長 7.台灣自古屬於中 國 版 圖 ( 中 國,台灣省) 8.生在大陸,但在 台 灣 生 活 近 50 年 1.生長在台灣 2.「台灣人」格局太 小 , 似 指 閩 南 人 3.認同台灣 4.排斥中共政權 5.台灣與中國本是 同根生 6.「新台灣人」之定 位 是 為 了 與 中 共 政 權 有 所 區 隔 1.此定位具有國際觀 2.中國指大陸 3.台灣不屬於大陸 4.認同台語、台灣文 化 5.台灣與中國文化已 經有差異 1. 此 定 位 具 有 國 際觀 2. 中國指大陸 3. 台 灣 不 屬 於 大 陸 4. 認 同 台 語 、 台 灣文化 5. 台 灣 與 中 國 文 化已經有差異

(20)

研究二:台灣民眾對自我族群身份定位的隱性意識

研究一用的是問卷調查法與直接問題的開放回答法,得到的是受試者對自我 身份定位與對三個群體之感覺的顯性認知。結果顯示,若受試者意識清楚地將 「台灣人」做為自己身份定位的全部或一部份,他與「中國」的親近相屬感與同 種同文知覺都會打折扣;然而他們又不完全異化為完全不相干的另一族群。本 研究者在前文提及,個體自我界定為某族群的基礎包括血緣親親性,文化親親 性及生活場域親親性。台灣地區民眾對「台灣」的歸屬感較多是屬於生活場域親 親性,它包括了前二者,又有多於前二者的成分,而受試者對「中國」的感受, 除了年齡大的外省人外,應以文化親親性為主,而文化親親性的強弱,在顯性 認知的層面,可因個人價值觀的不同而予以強化或弱化的詮釋。當一個人因故 而拒絕認同某個有關係的對象時,在他意識不到的深處,是否仍存有一絲情念? 土生土長台灣的作家陳映真在一偶然的場合,聽到「龍的傳人」的歌時: 古老的東方有一條江,它的名字就叫長江;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河,它的名字就叫黃河。 雖不曾看見長江美,夢裡常神遊長江水。 雖不曾聽見黃河壯,澎湃洶湧在夢裡。 ... 胸中喉裡竟哽著一股暖熱(施敏輝, 1995, 頁 31)。一首追述華人源起的歌曲誘發 了他內心深層的華人原鄉之情。陳映真華人原鄉之情與其被台獨份子批判為具 有「大中國意識」是一致的。我們能不能用觸發的方法(priming method)誘發出台 灣民眾對「大中國」的感情?而純以「台灣」自我定位的受試者,是否經得起觸 發大中國情愫的考驗?研究二即試圖回答這樣的問題。

(21)

受試者:大學生 83 人與社會人士 26 人。 研究工具:本研究者在政大圖書館視聽室搜尋並試播介紹中國大陸的錄影帶, 最後選擇了「河殤」第一、二集及「大黃河」的第六集,將這二捲錄影帶剪 輯成主題可名為「華人起源」的十四分鐘錄影帶。由於「龍的傳人」歌曲, 台灣民眾已很熟悉,略去不用,直接引用原片中的另二首歌曲當配音。本 片主要在敘述黃河,黃土高原,龍的傳說與崇拜,黃皮膚等事物與中國 人的關係。片中有滔滔翻滾的大黃河,遠景,近景,周遭的自然景觀,少 許的人物舟船,祭典時祥龍飛舞及陝北大鼓隊在高原上的片頭出列,還 有黃土高原上杜甫曾身居其處的窯洞村,外加一男(大陸口音)一女 (台灣口音)的旁白。 研究過程:本研究採團體實驗。預試為一班大學生,正式實驗包括一班大學生 及一班社會人士組成的假期進修班。先利用一小段時間進行「團體歸屬評 量」,告訴受試者本研究的目的是想比較一般人與其所歸屬之不同團體的 相屬程度。群體除了關鍵性群體--台灣、中國、華夏民族外,大學生另加 「你的家」,「你就讀的系」,「你就讀的大學」,社會人士另加「你的家」, 「你的工作機構」及「你的生活社區」以做為混淆題。另外受試者填答簡單 的人口學變項,及配合混淆題的題目,如「您是第一志願考進本系嗎?」 「您是應屆考上大學嗎?」。一關鍵題則是與研究一相同的自我族群身份的 定位。為了配合二星期後的觸發實驗指導語,也請受試者勾選較常接觸的 大眾傳播媒體。最後告訴受試者,為了檢定這次調查的效度,一段時間之 後,需要受試者再填答一次相同的資料,為了前後的對照,如果受試者 沒有特別的忌諱,請寫下姓名或學號。 二星期之後(社會人士因為放映機故障,是三星期之後),除了正式 上課之外,徵得學員的同意,進行一個研究「資訊傳播方式對感覺印象之

(22)

影響」(做掩飾研究目的的指導語)的實驗。讓受試者以為經由隨機抽取 的方式,他們這一班是採取視聽影像傳播的方式。看完影片後,發給受試 者二份評量表,一份是針對前一次研究所做的效度檢定評量,另一份則 是針對此次的「訊息傳播方式」研究。為了增強「掩蓋主題(cover story)」的 真實性,問了一些似有那麼一回事的問題,如評定影片做什麼歸類(歷 史、教育、地理、文化、其他)比較恰當,影片中令受試者印象最深刻的是 什麼(音樂、旁白、景觀、劇情、其他)。關鍵性的依變項假借檢定效度之 名,而做第二次施測的評定相屬感。另外以 7 點量尺測量:(1) 這部影片 會讓您感動嗎,感動程度如何?(2)這部影片會激起您懷鄉的感覺嗎?(3) 這部影片給您的熟悉感如何?(4) 您會以做為一個炎黃子孫而感到驕傲嗎? 做完評量後,本研究者口頭詢問預試學生受試者及社會人士受試者: 「本研究的目的是什麼?」,不少人回答掩蓋主題的假目的。研究者再問: 「懷疑另有其他研究目的的請舉手。」並沒有人舉手。本研究者最後告以真 實的研究目的。

結果與討論

先挑出前後二次資料齊全的受試者,比較他們對六個群體:台灣,中國, 華夏,自己的家,就讀的系(或工作機構),就讀的大學(或生活社區),前 後二次相屬的評分。不管是學生組或社會人士組,都只有對「中國」(t=3.27, p=.004; t=4.14, p=.000) 與 「 華 夏 民 族 」 (t=2.25, p=.03; t=2.76, p=.01)的評分改變,達到顯著水準,其他均沒有差異,表示此影片具有觸發 「大中國原鄉情」的效果。全體受試者對影片所產生的「感動」、「懷鄉」、「熟悉」、 「驕傲」的平均評分,分別為4.36,3.82,4.53,4.75。以 4 分為中數,表示 除了沒有「懷鄉」的知覺外,影片的確觸動了一些情愫。由於學生組與社會人士

(23)

組對「中國」與「華夏」的相屬評定曲線圖很相近,乃只以中國圖示之,並加上 受試者的自我身份定位(沒出現以「新台灣人」自我定位者)。結果示於表5 與 圖5,整體而言,不管哪一種身份定位,受試者對「中國」的相屬感,在不知 不覺中都提高了。此一結果說明了,生活在台灣地區的民眾,可能由於個人對 台灣與中國的歷史進程有不同的詮釋而有趨(approach)與拒(rejection)的差 別認知,但由於五十年來的國民黨政府深入地執行大中國的教化,炎黃子孫的 意識及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熟悉,事實上深植於每個人的記憶底層,而仍對「中 國」保有不知不覺的相屬情懷,只是被觸發中國原鄉情懷後,自我定位為單純 「台灣人」身份的受試者,他們對中國的相屬感雖然增加了,並沒有達到等同 於有「中國人」成分之受試者的程度。 表 5 、受試者在前後測對不同對象群體的相屬評分差異檢定( N = 109 ) 目標團體 Mean SD t P 中國 前測 3.43 1.75 -4.137 .000*** 後測 4.73 1.70 家 前測 6.31 1.04 .000 1.000 後測 6.31 1.06 台灣 前測 5.73 1.29 -.846 .402 後測 5.87 1.18 就讀的大學 (生活社區) 前測 4.91 1.70 .573 .570 後測 4.82 1.39 華夏民族 前測 4.44 1.69 -2.761 .008** 後測 5.07 1.45 系 (工作機構) 前測 4.51 1.59 -1.298 .201 後測 4.77 1.21

(24)

結論

總而言之,兩岸民眾除原住民外,全屬炎黃子孫的後代,雖然因有 30 年荷 蘭統治,50 年日本統治,50 年國民黨統治,使兩岸已有過 130 年的分離,然 前 80 年為外族統治,內外團體線索顯著,可能更強化身為漢民族的族群意識, 回歸祖國是當時大多數台灣民眾的心態(參考陳逸松, 1994; 吳濁流,1978)。華 夏歷史上的邊緣民族,透過記憶的重組建構,走的是同化為中國人的歷史進路, 不幸的是,國民黨統治台灣初期的錯誤與長期違反民主精神的威權控制,卻使 血緣明確為中國華人的不少台灣人,想要異化為「非中國人」族群。然而國際情 勢的發展,所謂的本島外省人懷著雷同二百多年前移民台灣之大陸人的懷鄉情 結,使得「成為非中國人」的異化過程阻礙重重。國民黨統治台灣 50 年,一方 面因犯了二二八集體殺戮的錯誤及反民主的獨裁統治,孕育了台灣民眾對「中 國」的離心,另一方面卻又藉強化中國傳統經典文化與國語的教育保持了台灣 民眾與「中國」的系脈關係。中共政權取得大陸統治權後,除了一系列反中國傳 0 1 2 3 4 5 6 台灣人 中國人 台灣 中國/ 中國 台灣/ 華人 自我定位 相 屬 程 度 前測 後測 圖 5 不同自我定位在導發前後的中國相屬程度

(25)

統的三革六命大運動外,漢文簡體字的發明,使台灣與代表中國的大陸在文化 親親性上斷了幾許絲連。「台灣與中國大陸未來最好以什麼樣的關係而存在?」 以本研究結果來看,在現階段,台灣獨立成一國或與中共代表的中國統一成單 一國家都是不盡實際也不合全體民心的。所謂聯邦、邦聯的統合模式或許是比 較合適的兩岸統一模式。若要追求未來的統一,可能要靠長期的兩岸全面來往, 逐漸建立包括大陸在內的生活場域親親性,才得以遂成和平的統一。 就族群認同的心理基礎來說,本研究結果顯示了共土、共群、共居的重要性 儘管受試者分別用六種不同的族群身份來定位自己,他們對台灣這塊生於斯、 長於斯的土地都有為我大地母親的自然情懷,此為本研究者所謂的「生活場域 親親性」。因此每屆選舉期間,刻意劃分本省人與外省人族群的作為是有害「外 省人」的感情的。外省人比本省人是有多了一些對「中國」情愫的現象,若我們 反思二、三百年前來台祖先的心態,應可對所謂的外省人抱持同理的瞭解。研 究二的結果也說明了,既使拒斥為中國人的台灣人,在記憶的深處,仍有中華 祖源的一個藏身之地。 台灣身為中國大陸邊緣的一個地帶,加上長期分離的歷史,台灣民眾在與 大陸中國的族群認同上,從相同到相異,可有相當隨意性的建構。如本研究結 果所示,族群認同以情感性的心理歷程為基礎,用威嚇的方式強求兩岸的統一, 可能就會像發生於1947 年的二二八事件一樣,會形成本省、外省兩群體間不 容易癒合的傷口。 台灣所做的有關台灣與中國的族群認同研究為數不少,但多半為社會學與 民族學的研究。本文與這些研究不同的地方,除了加入心理學的變項外,就是 探討了族群認同的隱性認知基礎,其結果意涵猶同於美國所做的隱性種族歧視

現象(如 Gaertner, & McLaughlin, 1983)。在顯性認知上,一般往往看不到

白人對黑人的種族歧視,但透過如同觸發的方法,白人埋在深處的歧視態度就 不知不覺地滲出來了。不過本文所研究對中國的態度,仍有待進一步探討的問 題。研究二所剪輯的影片,都特意保留非負面的中國訊息,而今兩岸人們往來 頻繁,台灣民眾有機會看到中國大陸現實的一面,包括好與壞的一面。根據社

(26)

會認同理論,類別化線索是提取群際對立關係的觸發因素。台灣民眾身赴大陸 直接面對中國群體實況,他們會更融入同文同種的大中國群體,抑或由於類別 化線索的更為顯著,而更強化「台灣」與「中國」的區隔?這是值得進一步研究 的問題。

參考文獻

王明珂 (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 林衡哲 (1989):《雕出台灣文化之夢》台北:前衛。 吳乃德 (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 台北:業強出版社。 吳乃德 (1996):〈自由主義和族群認同:搜尋台灣民族主義的意識型態基礎〉, 《台灣政治學》,創刊號,5-39。 吳濁流 (1978):《亞細亞的孤兒》,台北:遠景。 段彩華 (2002):《北歸南回》,台北:聯合文學。 施敏輝 (1995):《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灣結與中國結的總結算》,台北:前衛 徐世琛,李美枝(2001):〈解構少數民族低自尊的迷思及其族群認同的探討〉, 投稿審查中。 陳逸松(1994):《陳逸松回憶錄》台北:前衛。 高恆信,李美枝(2001):〈台灣地區省籍、黨籍與政治意識型態在政治群體認同 中的糾結〉,《本土心理學研究》第 13 期,頁 1-40。 曾嬿芬(2000):經濟全球化與族群認同。發表於〈全球化下的社會學想像:國家 經濟與社會〉研討會。1 月 15 日,台灣大學。 黃光國(2000):〈華人本土心理學研究追求卓越計畫〉,89 年度大學學術追求 卓越發展計畫。

(27)

黃光國(2001):〈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台灣民族主義的心理基礎〉發表於「百 年來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反省」。 葉啟政(1982):〈結構、意識與權力—對「社會結構」概念的檢討〉。於瞿海源、蕭 新煌主編之《社會學理論與方法》。 蕭新煌(1987):《台灣命運中國結》。高雄:敦理。 蕭新煌,范綱華(2001):政治大轉型的族群集體心事。發表於〈台灣族群關係的 社會基礎(二):差異、認同與階層化〉研討會。1 月 12 日,中央研究院 民族學研究所。

Baumeister, R. F., & Leary, M. R. (1995). The need to belong: Desire for interpersonal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7, 497-529.

Barth, F. (1969). Eth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Brewer, M. B. & Gardner, W. (1996). Who is the “we”? Levels of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self represent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71, No.1, 83-93.

Brewer, M. B. (1991). The social self: On being the same and different at the same tim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7, 475-482.

Brewer, M. B. (1979). In-group bias in minimal intergroup situation: A cognitive-motivational 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6, 307-324.

Gaertner, S. L.,&McLaughlin, J. P.(1983)Racial stereotypes:Associations and ascription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characteristics.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46,23-30.

Graf, P.,&Schacter, D.(1985)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 for new associations in normal and amnesic subjec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11,501-518.

Greenwald, A., Klinger, M., & Liu, T. J. ( 1989 ) Unconscious processing of dichoptically masked words. Memory and Cognition,17,35-47.

(28)

Greenwald, A.G. & Benaji, R.B. (1995). 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 Attitudes, self-esteem and stereotype. Psychological Review, 102, 1, 4-27.

Ho, D.(1998)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relationship dominance: An analysis based on methodological relationlism.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1), 1-160.

Hogg, M. A., & Abrams, D. (1988). Social identifications: A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d group processes. Chap.2 and chap.3. New York: Routledge.

Jacoby, L. L.,&Kelley, C. M.(1987)Unconscious influences of memory for A prior event.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3,314-336.

Jacoby, L. L., Lindsay, D. S., & Toth, J. P. ( 1992 ) Unconscious influences revealed:Attention, awareness, and control. American Psychologist,47,802-809.

Johnson, R.A. & Wichern, D.W.(1988)Applied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New Jersey: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

Lewin, K. (1935). A Dynamic Theory of Personality: Selected papers. New York: McGraw-Hill.

Markus, H. (1977). Self-schemata and process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sel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5, 63-78.

Moscovici, S. (1984). The phenomenon of social representations. In R. M. Farr and S. Moscovici (Eds.), Social represent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oscovici, S. (1998).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its history. Culture and Psychology, 4, 411-429.

Rosch(1978). Principles of categorization. In E. Rosch & B.L. Llayd(Ed.), Cognition and Categorization. Hillsdale, NJ: Erlbaum.

(29)

Schutz, A. ( 1967 )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Social World. Evanston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Tajfel, H., & Tuner, J. C. (1986).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 Worschel & W. G. Austin(Eds).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Chicago: Nelien Hall.

Tajfel, H. (1970). Experiments in intergroup discrimination. Scientific American, 223, (5), 96-102.

Turner, J. C. (1987). 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group: A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Oxford, England: Basil Blackwell.

Uleman, J.S. et al.(2000).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relational,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self-aspects(RIC)scale,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 1-18.

Wagner, W. et. al.(1999) . Theory and method of social representations,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 95-126.

數據

表 8 、受訪者的自我身份定位及其所述如此定位的理由 身份定位 台灣人 中國人 是台灣人 也是中國人 是中國人 也是台灣人 新台灣人 華人 理由 1.中國指大陸 2.台灣地理獨立性 3.台灣政治獨立性 4.不以文化屬性定位 5.武力不影響定位 6.生長在這塊土地 7.認同台語 8.土地、文化情感 9.台灣整體氛圍傾向此定位 10.透過認知反省的定位 11.此定位不代表厭惡中國文 化 12.中共政權可恥,要劃分清 楚 13.台灣民主、經濟上值得驕傲 14.台灣已有自己文化,不需 藉由中國文化之認同凸顯 自己價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左邊有一個平面紙板圖形,右邊有數個立體圖型,左邊的紙板可合成右

(3) TTQS 是針對機構進行評鑑,而非訓練班別,由於同一個機構 所辦理的不同訓練班別品質不盡相同,故 TTQS

主帳冊 4C 4C 中只要有 中只要有 中只要有 中只要有 中只要有 中只要有 中只要有 中只要有任一個 任一個 任一個 任一個 任一個 C 任一個 任一個 任一個 C 不同 不同 不同 不同 不同 不同

而此時,對於相對成長率為 k 的族群,其滿足族群成長模型 的解為指數函數 Ce kt ,此時的 k 便是指數中時間 t

以下 Java 程式執行完後,輸出結果為何?(A)無法編譯,因為 Rectangle 類別不能同時 extends 一個類別且 implemets 一個介面(B)無法編譯,因為 Shapes 類別沒有

二年愛班有 7 位同學假日相約去爬山,秀秀帶了 113 個聖女小番茄分給大家品嚐,已知男生每 人分得 14 個,女生每人分得 17 個,剛好分完所有的小番茄,假設男生有

在不影響主流課程結構下,接納和 認識學生的不同文化背境,有效地 把不同學生族群的文化元素(如節

一般人聽見「資優生」這個稱謂,便以為他們有著十八般武藝,樣樣皆能,是一群與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