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音樂療法活動方案介入對失智老人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改善之成效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音樂療法活動方案介入對失智老人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改善之成效探討"

Copied!
2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音樂療法活動方案介入對失智老人基本日常

生活功能改善之成效探討

(

Effectiveness of Music Therapy Activity Program on

the Basic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of the Elderly with

Dementia)

梁瑞琪

1

姚卿騰

2

(Liang, Jui-Chi ; Yao, Ching-Teng)

摘要 本研究聚焦音樂療法對失智老人改善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成效之探討,立意取樣南部某 榮民安養機構 22 名輕中度失智老人,再隨機分配為實驗組 11 位接受共 14 次音樂療法活 動、控制組 11 位則維持機構平日原有的生活照顧模式,研究方法為準實驗研究,採等組 前後測之設計;本研究以簡易智能測驗量表、巴氏量表作為研究評估工具,進行前後測, 以瞭解介入效果,再針對照顧服務員進行半結構式深入訪談,來佐證量化研究的發現。研 究結果發現,音樂療法活動方案對失智老人改善整體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有所成效,尤其對 失智老人改善上廁所、平地行走、上下樓梯、移位等 4 項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方面具有顯著 的成效,該模式值得進一步應用於各族群的老人,並加以驗證成效的普及性。 關鍵字:失智老人、音樂療法、活動方案、成效、基本日常生活功能 1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系面授講師;高雄市阿蓮區老人活動中心暨文化學習中心督導。 2通訊作者:高雄醫學大學高齡長期照護碩士學位學程專任助理教授。

(2)

Effectiveness of Music Therapy Activity Program on the

Basic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of the Elderly with

Dementia

Liang, Jui-Chi ; Yao, Ching-Teng

Abstract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effects of music therapy activity program on the basic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of the elderly with dementia. Twenty-two seniors with dementia of severity from mild to moderate scale were purposively selected from Veteran Home in the southern Taiwan. Half of them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o b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ing 14 sessions of music therapy based on percussion instruments. The eleven remaining senior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no instrumental play but daily care was retained regularly. Our approach is based on quasi-experiment with pre- and post-test design.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were based on the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and Barthel index. Additionally, qualitative assessment were based on the two caregivers who were interviewed at the end of 14 sessions by us on their observation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measurement of those senior's basic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after the music therapy activity program. Four out of the ten Barthel BADL index variables clearly showed improvements , which are toilet use , walking , going upstairs with auxiliary tools , and body movement. Its application to wide range of promo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elderly people deserves further exploration.

Keywords: activity program, basic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effectiveness, elderly with Dementia, music therapy

(3)

壹、前言 臺灣老年人口逐漸增加,依據內政部統計資料,65 歲以上人口至 2017 年 12 月底已達 326 萬 8,013 人,佔總人口 13.86% (內政部,2017)。依行政院經濟建設 委員會的人口推估資料顯示,我國 65 歲以上的人口在 2018 年將成長至 14%,進 入高齡社會,2025 年將至 20.3%,邁入所謂的超高齡社會。估計由高齡化社會轉 變為高齡社會約需 24 年,而由高齡社會轉變為超高齡社會所需時間縮短為 8 年, 顯示臺灣地區人口高齡化之歷程將愈來愈快(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1)。 可以想見,人口高齡化已成為全球性的議題,壽命的延長,老人將伴隨著身 心機能的退化,老年失智症也成為全球重視的議題,失智症是指一群腦部後天器 質性疾病或進行性退化導致腦細胞大量死亡,而引發認知功能衰退的症候群(葉淑 惠、陳幼梅,2002)。失智症類型以老年失智症,即逐漸進行的退化型阿茲海默症 為最常見(劉景寬、戴志遠、林瑞泰、賴秋蓮,2000)。其記憶力、定向感、判斷力 和思考力逐漸的衰退,會產生認知、精神和行為等相關問題,因而影響到日常生 活功能及自我照顧的能力(Liang & Chen, 2009)。除了積極的藥物治療外,音樂療 法可可視為一種知覺刺激及放鬆情緒的措施(Smith & Buckwalter, 2005),Plum(2005) 則提出音樂療法能維持個案良好的自我控制及提供非語言的刺激。國內外有許多 研究結果指出,透過音樂療法運用於失智老人,針對改善其問題行為、認知、情 緒、社交狀況及對機構之適應上,均有顯著成效(Gerdner, 2000 ; Gotell, Brown & Ekman, 2003 ; Kydd, 2001),可延緩老年失智症的惡化,並能減輕主要照顧者及家 庭沉重的負擔。 綜觀現今長期照護機構之照護重點大多著重在生理上的照護,譬如:日常生 活功能的維持、壓瘡、跌倒及長期臥床之合併症預防,或強調硬體上的配置標準, 而在機構老人休閒活動的安排及設計方面則較少深入探討,尤其在失智症老人活 動安排上更顯不足。Cohen-Mansfield,Marx 及 Werner(1992)臨床研究調查發現,多 數失智老人進住機構後,並未接受任何活動安排,且超過一半的機構照顧者以提 供生理照顧為工作重點,明顯忽略失智老人在精神層面之需求。高潔純、林麗嬋 (2005)指出失智老人參與越多機構安排的結構式活動,不但可顯著降低問題行為, 同時還可以提高日常生活功能、改善睡眠品質、減輕焦慮情緒、促進自我表達與 社會互動。Kovach(1997)亦指出,過少的刺激與認知退化及問題行為的產生有顯著 的相關性,由此可見,適當的活動安排對於機構內失智老人之重要性。 由於研究者對失智老人照顧有很深的認識及照護的經驗感受,可以體會照顧 時長輩需求的重要,因此如何讓長輩在日常生活中過得快樂與活躍的每一天是很 重要的一件事情。有學者指出,由會操作樂器輔助療法的臨床實務者,帶領參與

(4)

者活動,對失智者個案有正面的幫助(黃子齡、施以諾,2007),因此藉由本研究作 者本身具備對音樂照顧活動有實務經驗的能力,期望透過本研究過程的音樂活動 設計,希冀能對輕、中度失智老人達到預期的成效。 目前臺灣對於使用懷舊、音樂療法等輔療方法於高齡族群已有部分研究,但 皆將老人視為「被治療者」,未能將老人視為「具發展性、創造力的主體」(楊培 珊,2009),此外,就服務的角度來看老人,服務者及被服務者之間的界線,不應 只是單向的,應朝著雙向交流的方式在進展,而產生的效益也應存在增能的意義。 不只是給彼此力量與支持,更在於自身發展出一種能量,同時可以享受愛人與被 愛的幸福感(范家榮,2011)。音樂療法活動作為增能的取徑之一,兼具感官刺激、 人際互動與輔助治療的效益,不僅能實質地在長期照顧機構推廣音樂療法方案, 促進個案的身心健康,更能透過研究發現,展現輕、中度失智老人參與音樂輔療 活動的經驗與相關效益。 研究者參考相關文獻,結合音樂療法,編擬出符合輕、中度失智老人效益需 求,且適用於長照機構輕、中度失智老人的音樂療法活動方案,作為本研究的實 驗介入,探討音樂療法實施前後對輕、中度失智老人的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改善之 成效,對於音樂療法介入是如何影響輕、中度失智老人生理、心理轉變機轉有所 深入瞭解。 貳、文獻探討 一、音樂療法的內涵與應用 音樂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一種情感溝通傳達訊息重要的一種方式,不僅在科 學上不斷的被證實對於人類情感的改善具有一定的成效,也是目前常見的健康促 進活動種類之中的一種,被認為是一種最不具威脅性的溝通方式,藉由感情、回 憶及思緒的誘發,打開彼此溝通及情緒宣洩的管道(Cook,1986)。音樂療法(music therapy)是指將音樂所具備生理的、心理的、社會性機能,有目標、有計畫性地活 用在身心障礙的回復、機能的維持改善,以提升生活品質上所執行的治療技術, 其涵蓋復健、保健、教育等層面(劉焜輝,1994;村井靖兒,2002)。或是把音樂的 成 效 當 成 治 療 的 目 標 , 令 音 樂 達 恢 復 (restoration) 、 保 持 (maintenance) 、 改 進 (improvement) 個 體 心 理 及 生 理 健 康 的 作 用 , 以 使 個 體 在 行 為 上 帶 來 良 好 的 (desirable)改變(林貴美,2001)。也就是有計畫、有組織地使用音樂(或音樂活動、 音樂經驗),以期幫助個體達到生理、心靈、情緒、認知等方面治療的效果(汪青彥 等,2002)。 日本音樂治療聯盟對音樂療法的定義如下:所謂的音樂療法即以音樂在生

(5)

理、心理、社會方面的作用、協助身心障礙的恢復、維持並以改善身心功能、提 升生活品質為前提,有計畫、有意識的應用並實施的治療方法(篠田知璋、加藤美 知子,2004)。黃子齡和施以諾(2007)指出,國內廣泛學者對於音樂治療做出下列 定義:「由音樂治療師所執行的業務:或是由具有國內衛生福利部認證資格的醫護 人員,經由訓練、進修後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利用治療性目的的音樂相關活動 來促進、維持病人的身心健康」。音樂療法中的音樂經驗為聽、唱、奏、律動、 創作。音樂治療的目標為語言溝通表達能力、肢體復健功能、感官認知經驗學習、 情緒表達能力、學習社會互動行為。音樂療法的應用,其三大領域為復健(兒童早 期療癒、外傷個案、腦痲身心障礙者、中風病人、老人)、心理(情緒、壓力紓解、 精神疾病)、教育(特殊教育、心理輔導) (林芳蘭,2011)。音樂療法目前已有效的被 運用在醫院病房、安寧病房、復健服務、特教機構、養護機構、日間照顧中心等。 音樂療法運用於老年族群則是音樂治療師運用特別選擇的音樂及節奏活動為 工具,來幫助老年人達成下列治療的目標:即恢復、維持、增進老人的社會人際 關係、心理情緒平衡、認知能力及生理健康(張初穗,2000)。音樂療法是一種綜合 和多元取向的輔助治療,隨著取向觀點的不同,音樂療法也有不同的定義與詮釋, 但大致可分為四大取向,(1)心理治療取向音樂療法:包括心理動力取向音樂治療 (Psychodynamic Oriented Music Therapy)、引導想像音樂治療(Guided Imagery and Music Therapy)二類,此派的音樂療法理論認為音樂療法的過程,也如同口語為主 的心理治療一樣,以音樂做為探索個案心理的媒介或運用音樂的象徵性於治療之 中;(2)音樂取向音樂療法:以創造性音樂治療(Creative Music Therapy)為模式,其 特色是運用聲音、樂器即興表達的音樂經驗,激發或促進案主表達內心之情感生 活之治療方式;(3)教育取向音樂療法:包含奧福音樂治療(Orff Music Therapy)、高 大宜理念的臨床應用(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Kodaly Concept)、達克羅士肢體律動 的 臨 床 應 用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Dalcroze Eurhythmics) 、 發 展 性 音 樂 治 療 (Developmental Music Therapy)等四大模式,主要是根據個案或團體的需求,來選 擇適合的教育教學方式,以達成個案或團體之目標;(4)醫療取向音樂療法:主要 是透過醫學治療模式運用在身心治療、臨床護理、職能治療及中醫治療等病人身 上(吳幸如、黃創華,2006;Pavlicevic,1997;Taylor,1997)。 二、失智老人與基本日常生活功能關聯性 Lawton 與 Brody(1969)為身體功能評估,提出行為模式的概念架構,指出日 常生活活動能力是一組層次性的功能,是執行一系列簡單到繁複的日常生活活動 的能力。日常生活功能有兩大部分,基本日常生活功能(Basic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BADL),BADL 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自我照顧能力,每天都必須要做的 事,自己無法完成就需要依賴他人的協助完成。另一個是複雜性(工具性)日常生活 功能(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ADL),是個體為了需要應付環境,需

(6)

要較好的能力及技巧才能執行(張席熒、謝妤葳、薛漪平、謝清麟,2006),而本研 究所要探討的部分是指基本日常生活功能的自我照顧能力。

隨著病程的演進,失智個案對於時間、空間的定向感會變差,情緒變得遲鈍 與冷漠,最後人格也會改變,患者最終甚至連執行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功能能力都 會喪失(Bednar & Peterson, 1995)。失智症嚴重的個案,認知功能、日常生活功能和 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的執行程度皆會隨年齡增加而減退,問題行為的發生也越顯 著增加(張文芸,1996;Swear,1994)。McLemore(2000)則提出失智老人常見的主要 八大問題,包含遊走、記憶力缺失、分裂行為、社會功能喪失、飲食睡眠習慣改 變、情緒(壓力、激動、焦慮害怕)、溝通能力喪失、日常生活合作性下降。日常活 動功能愈無法自理者,其問題行為愈容易出現,尤其以進食及洗澡時最易發生身 體攻擊行為(Schreiner, 2001)。失智老人仍有動機及能力進行個人健康及日常活動 的自我照顧,但缺乏有系統的組織、開始及延續的技巧,再加上漸漸衰退的記憶 力,造成他們無法完成簡單的動作(陳俊佑,2004),隨著病程嚴重需要他人協助日 常生活活動,對於學習及保留新資訊的能力完全喪失,此階段已無法對於時間與 地點作出正確的判斷(董曉婷,2007 ;Plum, 2005)。 三、音樂療法對失智老人的益處與效果之相關研究 音樂有關療法對失智老人相關之研究,經研究者歸納整理國內外相關文獻 後,發現音樂療法於失智老人之應用成效上可分為以下四個方面:1.問題行為;2. 認知;3.日常生活功能;4.情緒及社交互動等。研究文獻中最常提及應用音樂療法 於失智老人之成效,莫過於改善問題行為,尤其以問題行為中的躁動行為較為顯 著,Richeson 及 Neill(2004)針對 27 名失智老人,運用類實驗時間系列設計法,將 過程分為兩階段,以四天為一基準作觀察紀錄,先進行連續四天無措施,再進行 連續四天於晚餐用餐時播放一小時的放鬆音樂,觀察躁動行為及進食量,結果顯 示,躁動行為有顯著下降,且進食量有增加情形。Berger(2004)等人針對失智患者 及其照顧者為研究對象,進行記憶訓練及音樂療法,並成立照顧者支持團體,由 心理師主導,安排心理教育課程及照顧者經驗分享。參與研究之失智患者及其照 顧者各 36 人,依病患及照顧者區分,實驗組與對照組各 18 位進行為期 24 個月, 每 週 一 次 , 一 次 一 小 時 之 活 動 。 以 MMSE(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 SKT(Syndrom Kurztes)、GDS(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BCRS(Brief Cognitive Rating Scale)等工具追蹤個案之認知狀況,以 IADL(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及 PSMS(Physical Self Maintenance Scale) 追蹤日常生活功能之改變, 行為部分則以 BEHAVE-AD 為測量工具,另以 NOSGER、GDS 及 BDI 評估照顧 者憂鬱及負荷狀況,結果發現日常生活功能與行為部分於方案介入 12 個月與 24 個 月 後 均 有 改 善 且 達 到 統 計 上 之 顯 著 。 在 質 化 研 究 部 份 , Gotell,Brown 與 Ekman(2003)以音樂治療介入之後,觀察 9 位重度失智老人的姿勢、移動及感覺之

(7)

改變程度,採質性研究,將 9 位個案分成 3 組,分別為一般照護組、照護時播放 音樂組、照護時由照顧者歌唱組等。研究結果發現,照護時播放音樂組和照護時 由照顧者歌唱組,個案姿態挺立、移動對稱有力、警覺性提高、日常生活功能增 加、人際互動提升等,有顯著的改善。 國內林毓(2008)探討團體音樂療法於改善失智症老人症狀之成效,實驗組接受 為期 6 週的團體音樂治療介入措施,每次半小時,每週 2 次,共計 12 次之團體 音樂治療,而對照組維持一般日常生活活動,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參與音樂治療 的失智症老人,在介入措施後第 3、6 週及活動結束 1 個月後追蹤,躁動行為皆有 明顯減少。Liang 與 Chen(2009)則探討音樂療法對改善失智老人基本日常生活功能 之效果,於音樂療法活動介入後的第 3、6、9、12 月分別進行測量評估,結果顯 示,整體基本日常生活功能達顯著成效。陳頌琪等人 (2008)研究團體音樂療法, 對社區日托老人憂鬱情形及生活品質之成效,運用老人熟悉的國台語老歌的音 樂,並設計適合老人肢體活動的動作,配合使用小型打擊樂器,以老人憂鬱量表 及簡明版生活品質問卷,評估其生活品質狀況,結果發現比起對照組,實驗組在 接受四週團體音樂治療之後,其憂鬱得分顯著地下降,且改善老人社會關係及環 境方面的生活品質。而林美珠等人(2010)則將音樂療法應用在失智症長者之護理照 顧方面,研究結果顯示,音樂療法介入後對於失智老人活動型態有具體的改善, 發現個案由在家活動及被照顧型態,轉變為主動積極參與各類支持團體活動並主 動做家事、食慾較佳、睡眠較少無故半夜起床走動、會主動用言語表達喜歡參與 中心活動、情緒較之前平順、聽幻覺等都有顯著的改善。 因此,不少實證研究均顯示失智老人個案介入音樂療法活動有助於問題行 為、認知、日常生活功能、情緒及社交互動等方面的改善(Flood & Phillips, 2007 ; Greaves & Farbus, 2006 ; Kinney & Rentz, 2005)。由以上研究文獻中發現,失智症 老人之應用上,大多著重於改善躁動行為及情緒表現,且其結果較為顯著;在改 善日常生活功能及認知狀態之研究則較少探討,由此可見,音樂輔療活動展現出 一般老人活動所沒有的治療意義,也令研究者好奇這樣的輔助療法活動介入對於 臺灣長照機構內輕、中度失智老人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改善的情況。 參、研究方法 一、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用實驗設計,活動成效評估採質、量混合呈現的方式,在量化部分 採等組前後測之準實驗法進行研究,以立意取樣方式,選取臺灣南部某榮民安養 機構為研究場域,收案條件包括:(一)65 歲以上,且經由專科醫師診斷為失智症, 其簡易心智量表(MMSE)評估分數為輕、中度之失智個案;(二)曾上學至少一年者;

(8)

(三)願意參加本研究並簽署同意書者。排除條件為:(一)嚴重失智;(二)重度憂鬱; (三)無法溝通者。共計收案 22 名輕、中度失智榮民,分派為實驗組和控制組,實 驗組每週實施 2 次音樂療法活動介入,共 7 週,每次 1 小時,共計 14 次;控制組 則維持機構平日的生活,不實施介入活動。 研究期間包括進行前的資料蒐集、溝通協調、成員邀請、進行 14 次團體及團 體結束後的資料蒐集等,研究者實際擔任音樂療法活動帶領人、1 名輔導員擔任協 同帶領人,二人皆具該領域相關實務及研究發表之經驗;1 名護理師擔任量表前後 測資料收集,以求研究資料測量之客觀性;2 位照顧服務員協助研究對象活動進行 及生活上的照顧。此外,在質性評估上係在活動結束後一週內,訪談實驗組之主 要照顧者(照顧服務員)來佐證量化研究的發現,以開放性題綱進行半結構式訪談, 每位進行 30 至 60 分鐘的個別訪談,藉以輔助量化資料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成效之 測量,並與量化結果對照。 二、研究參與者 本音樂療法團體活動參與對象為輕、中度失智榮民,入住機構前大多居住在 大陸各省、因戰亂於 1949 年跟隨國民政府遷播來臺灣的退伍士官兵、來臺後單身 無眷屬,其生活背景相似;根據研究者多年的實務工作經驗,發現患有輕、中度 失智症的高齡者,失去短期記憶(近期記憶),但長期記憶(遠期記憶)的部份片斷仍 存在,例如:經歷戰爭、人生的重大事件、兒時點滴、重要節日等。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音樂療法為介入性方案,其研究工具,包括有音樂療法團體活動設 計、參與研究者人口學資料表、簡易心智量表(MMSE)、巴氏量表(Barthel Index)、 照顧服務員訪談大綱,分別說明如下。 (一)音樂療法活動方案設計 本研究音樂療法活動方案設計是應用高齡教育的教學理論及團體社會工作的 理念、並且採用奧福音樂教學法,且使用奧福打擊樂器、更依據研究對象過去的 生命經驗和需求、研究者之實務經驗,促進個案上肢體運動復健為目標,期能改 善個案之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所設計的,並於此研究進行前,由研究人員先行針對 研究對象於符合研究倫理過程下進行試探性研究,同時各送交一位音樂療法領域 與高齡教育之專家,協助內容檢視及修改而成。音樂選擇之考量,則以榮民的生 長年代與軍人的生命經驗或帶有懷舊風格節奏輕快的曲子,以符合打擊樂的需 要,在第 1 次活動時,則規劃安排始業式,目的是要告訴個案即將展開 14 次的課 程,並說明此課程為其身體健康帶來的益處,並請機關首長致詞,為這個團體及

(9)

個案帶來很大的支持與鼓勵;另外在第 14 次活動結束時,也規劃安排畢業典禮, 包含音樂療法活動回顧及打擊樂成果展演,讓個案達到自我實現、成就感的滿足、 肯定自我並恢復個人信心,另一方面也是要讓個案瞭解,課程即將結束,期待下 次再見面;每個單元中的活動,都是環節相扣的,所以,課程採循序漸進的原則 來實施。 音樂療法課程分成暖身、音樂賞析、基本節奏練習及打擊樂等四個部份。首 先,在暖身部分設計上肢或全身的舒緩運動,讓個案能舒解壓力、減緩焦慮、穩 定情緒、為開始課程做準備,內容包括健康活力球、音樂律動、肌肉放鬆操、健 康呼吸操等。第二部分為音樂賞析,音樂賞析包括聽音和音樂冥想兩部份,藉由 聽音來讓成員認識自己所使用的節奏樂器及名稱,熟悉自己的聲音,並瞭解如何 操作,同時音樂冥想配合課程,選聽個案熟悉的軍歌等樂曲,使個案回憶起英姿 煥發的當年,喚起其生命經驗,提升其專注度與記憶力,抒發內心的情感。第三 部分為基本節奏練習,節奏在打擊樂中是很重要元素之一,藉由節奏的頻率與速 度來打擊節奏樂器,使個案達到手部復健的功效,例如根據個案之生命經驗,選 擇其熟悉的唐詩,做為基本節奏的練習,如孟浩然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 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以四拍子的型式來進行合奏或獨奏;或數字 卡結合音樂節拍設計,個案聆聽鼓聲的節奏,依順序將自已手中與上述相同的數 字卡舉起再放下,以提升個案的專注度、認知功能及手部反應的能力,有助於改 善基本日常生活功能的自我照顧能力,也作為基本節奏的練習,為下個部分做準 備。最後,第四部分為打擊樂,在 14 次的課程中安排 7 首帶有懷舊風格、節奏輕 快的曲子為主,將團體分成 3 組,以合奏或各組獨奏的方式進行,在打擊節奏樂 器的過程中,來增進個案上肢體復健之功能,達到改善基本日常生活功能的自我 照顧能力。 (二)研究問卷與量表 本研究採用結構式問卷和標準化量表調查,(1)參與研究者人口學資料表:問 卷內容包括性別、身分別、入住機構時間、年齡、籍貫、識字狀況、宗教信仰、 語言、傳染性疾病、長期臥床、攻擊行為等 11 項評估之,於方案實施前進行填寫。 (2)簡易心智量表(MMSE):1975 年由 Folstein、Folstein 與 Mchugh 等所提出,評估 病患的認知能力,總共 11 個問題,其內容項目包括時間與地方的定向感能力、注 意力與計算能力、短期記憶、語言能力(包括讀、寫、命名、理解、操作)能力、建 構能力等 5 大項,最高分數為 30 分。19〜23 分為輕度失智、10〜18 分為中度失 智、0〜9 分為重度失智。分數愈高表示認知功能愈好,若分數愈低表示認知功能 缺損(Lin & Liu, 2003)。一般施測只需花費 5 到 10 分鐘,即可完成。其信度為 Cronbach's α 值為.96,與其他認知功能評估表的校標效度 γ 值.83-.88(Kolanowski, Litaker, & Baumann, 2002)。中文版的 MMSE 則是由郭乃文等人於 1988 年所翻譯,

(10)

於住院 65 歲以上老年病患使用中文版 MMSE 研究之信度為 Cronbach's α 值 為.86,達內在一致性(戴玉慈、葉炳強、黃貴薰、羅美芳,1999)。(3)巴氏量表(Barthel Index):巴氏量表又稱為基本日常生活功能量表,所測得的分數為巴氏指數,是高 齡者基本日常生活功能之評估指標,1950 年由美國物理治療師巴希爾(Barthel)所發 展,於 1955 年使用於病人復健進展狀況的評估,1965 年後,被廣為應用在照護監 測之評量工具(李世代,2000)。其評估內容有 10 項,包括進食、個人衛生與修飾、 上廁所、洗澡、穿脫衣褲鞋襪、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平地行走、上下樓梯、移 位(包括由床上平躺到坐起,並可由床移位至輪椅或椅子上)等。巴氏量表總分可由 0 分至 100 分,0〜20 分為完全依賴、21〜60 分為嚴重依賴、61〜90 分為中度依 賴、91〜99 分為輕度依賴、100 分為完全獨立(戴玉慈等,1998),分數越高代表基 本日常生活功能的自我照顧能力越獨立。由於巴氏量表之信、效度高,因此被廣 泛的運用在相當多的研究中,原始量表經檢定後顯示具良好信度,其信度為 Cronbach's α 值.95(Hsueh, Lee, & Hsiah, 2001)。

(三)照顧服務員訪談大綱 訪談大綱是根據研究目的而擬定的,其訪談大綱內容為實驗組參加音樂療法 前、後,在各項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改善之成效及反應變化與喜好等。訪談對象為 實驗組之主要照顧者(照顧服務員),進行訪談時間為第 14 次音樂療法實施之後, 所蒐集的資料,來佐證量化研究的發現。 四、研究倫理 本研究對象為輕、中度失智榮民,在開始進行前皆徵詢與尊重研究的參與意 願,開始正式進入研究前皆詳細了解研究目的與計畫後,給予簽署知後同意書, 針對部分抓、握功能已退化,握筆寫字較困難的研究對象,取得研究對象口頭同 意,並且與機構簽署受試機構同意書。控制組參與知悉於實驗階段無任何處理, 只填答量表,待研究完成後,獲贈小禮物,至於實驗組成員之權益保護與保密性, 並考量研究結果論述之便利性,皆採化名描述團體參與經驗,量表施測及訪談過 程,研究對象資料蒐集以匿名及編號處理,並在研究完成後予以銷毀,保障研究 對象之隱私權。 五、資料分析 (一)量化分析 量化資料以 SPSS 22.0 版統計軟體進行建檔與分析,為符合統計分析原理,先 進行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結果如符合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的基本假定,即兩組 的前測分數預測其後測和追蹤測所得的各條迴歸線之迴歸係數並無顯著差異,才 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以便考驗兩組在後測分數的差異性。以描述統計分別計

(11)

算研究對象前後測原始得分的平均數和標準差,並進行推論性統計相依樣本 t 考 驗,採單尾檢定(α< .05),比較於音樂療法活動介入前、後基本日常生活功能之變 化。 (二)質化分析 本研究以半結構式訪談為主要資料蒐集方式,訪談重點在於訪談實驗組之主 要照顧者(照顧服務員)來佐證量化研究的發現,以質性研究的方式來蒐集資料,採 個別訪談,將訪談內容以重點呈現於本文之中,輔助量化資料的整理,並輔以團 體紀錄與研究札記做為其他資料分析來源,依文本內容的「字」與「句」分門別 類,針對語句中的主要組型加以辨認、編號與分類。為了將研究資料有意義地呈 現,研究者採取了開放編碼(open coding)、主軸編碼(axial coding)與選擇性編碼 (selective coding)的資料概念化步驟,逐步編碼登錄、歸納與分析所蒐集的資料, 並發展為核心概念與主題(潘淑滿,2003)。同時,為確保研究的嚴謹性與研究結果 的可信度,邀請另一位分析者協助,兩位分析者一起從初始的訪談逐字稿,篩選 出與研究對象有關之文本,並標記該文本之重要句子之後,雙方比對分析結果的 雷同與差異,就各主題的命名進行釋義與澄清,以形成一個最能代表該主題的命 名。 質化資料的蒐集主要為照顧服務員的訪談記錄。針對訪談記錄的資料編碼分 為三個部分,依「受訪對象(小寫英文字母)、研究對象(大寫英文字母),及具功能 改變現象的分析段落(二位數字)」之次序編定,如 aA01,表示第一位(a)受訪對象 在第一位研究對象(A)的訪談逐字稿第一個段落裡的第一句話。資料編碼後皆為本 研究分析之文本資料,研究成果之書寫亦依相關結果脈絡,呈現文本資料。 肆、研究結果 首先略述研究對象的背景分布情形,活動方案介入效果則分為量化和質性分 析兩部分呈現。 一、研究對象背景的描述分析 本研究對象之「性別」、「身分別」、「入住機構時間」、「年齡」、「籍 貫」、「識字狀況」、「宗教信仰」、「語言」、「傳染性疾病」、「長期臥床」、 「攻擊行為」、「認知程度」、「基本日常生活功能」等的分布、比例、平均數 和標準差,整理於表一,並進行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實驗介入前同質性統計檢定, 認知功能與基本日常生活功能狀態無顯著的差異,兩組對照顯示,他們在各項目 的類別分布無顯示差異。實驗組和控制組皆為男性 11 人;身分別皆為榮民為主; 入住機構時間大多為 18 年左右;籍貫二組皆以中國各省為主,實驗組有 1 名為中

(12)

華民國國籍,識字狀況二組皆為識字;宗教信仰實驗組有 3 人,控制組有 2 人有 固定的宗教;在語言、傳染性疾病、長期臥床、攻擊行為方面二組皆無差異;另 外,在認知程度方面實驗組平均數為 19.27,控制組為 19.82,皆為輕度認知功能 障礙情況;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方面實驗組平均數為 68.64,控制組為 65.91,實驗 組皆屬中度依賴程度,最後實驗組與控制組在背景方面唯一在年齡方面有顯著的 差異,控制組高於實驗組,主因是研究樣本由受試機構篩選,再將機構所提供的 研究樣本採隨機分配,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所以造成研究樣本平均年齡上的差 異。另外,為利讀者閱讀質性分析結果之訪談文時,對個別成員的背景有所認識 與理解,表二呈現實驗組成員個別較為詳細的背景資料。 表一 研究對象背景分析 項目 類別 實驗組 控制組 t p 值 N(%) M±SD N(%) M±SD 性別 男 11 (100) 11 (100) - - 女 0 (0) 0 (0) 身分 榮民 11 (100) 11 (100) - - 入住機構時間 18.82±10.58 18.38±10.35 -2.043 .068 年齡 71〜80 2 (18.18) 82.64±3.80 0 (0) -4.558 .001** 81〜90 9 (81.82) 9 (81.82) 91 以上 0 (0) 2 (18.18) 籍貫 中國 10 (91.91) 11 (100) 1.000 .341 中華民國 1 (9.09) 0 (0) 識字 狀況 識字 11 (100) 11 (100) - - 不識字 0 (0) 0 (0) 宗教 信仰 有 3 (27.27) 2 (18.18) 1.000 .341 無 8 (72.73) 9 (81.82) 語言 國語 10 (90.91) 11 (100) 1.000 .341 臺語 1 (9.09) 0 (0)

(13)

傳染性疾病 有 0 (0) 0 (0) - - 無 11 (100) 11 (100) 表一 研究對象背景分析(續) 項目 類別 實驗組 控制組 t p 值 N(%) M±SD N(%) M±SD 長期臥床 是 0 (0) 0 (0) - - 否 11 (100) 11 (100) 攻擊行為 有 0 (0) 0 (0) - - 無 11 (100) 11 (100) 認知程度 19.27±3.00 19.82±2.75 -.469 .694 基本日常 生活功能 68.64±19.63 65.91±24.68 .237 .817 **p<.01 表二 實驗組研究對象背景資料 成員代號 年齡 認知 程度 基本日常 疾病症狀 生活功能 A 83 23 80 B 81 23 60 C 83 18 65 高血壓、中風 D 83 15 35 高血壓、氣喘 、前列線肥大 E 82 21 90 F 75 20 90 G 78 16 85 H 82 17 40 憂鬱症 I 87 17 80 糖尿病、前列腺肥大 J 88 20 50 K 86 17 70 L 82 21 50 中風、胃潰瘍、便秘 、焦慮症、攝護腺癌 M 84 23 75 平均值 82.62 19.31 66.92 二、音樂療法方案介入效果之量化分析 (一)研究對象接受音樂療法對整體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成效

(14)

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前測平均值為 68.64 分、標準差為 19.63 分、最大值為 90 分、最小值為 35 分;後測平均值為 77.73 分、標準差為 19.54 分、最大值為 95 分、 最小值為 45 分。相依樣本 t 值為-5.590,p 值為 .000(p<.001),由上述得知巴氏 量表總分後測高於前測,在 14 次介入後其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有上升的趨勢,顯示 接受音樂療法活動的實驗組在改善整體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有顯著的成效。控制組 前測平均值為 65.91 分、標準差為 24.68 分、最大值為 95 分、最小值為 20 分;後 測平均值為 63.18 分、標準差為 25.72 分、最大值為 95 分、最小值為 20 分。相依 樣本 t 檢定為 1.200、p 值為.258,由上述得知巴氏量表總分後測低於前測,在相 同時間測量顯示其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有下降之趨勢,研究分析如表三所示。 再將實驗組與控制組進行實驗介入後比較差異之分析,實驗組巴氏量表總分 後測與前測平均值差為 9.09 分、標準差為 5.39 分、最大值為 20 分、最小值為 0 分; 控制組巴氏量表總分後測與前測平均值差為-2.73 分、標準差為 7.54 分、最大值為 0、最小值為-25 分。相依樣本 t 值為 3.240,p 值為.009(p<.01),由上述得知實驗 組接受音樂療法與控制組未接受音樂療法在改善整體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有顯著的 差異,可知,音樂療法活動對個案基本日常生活功能的提升具改善效果,研究分 析如表四所示。 表三 音樂療法介入前、後巴氏量表總分 比較分析摘要表 項 目 組 別 前測 M±SD 後測 M±SD t p 值 巴 氏 量 表 實 驗 組 控 制 組 68.64±19.63 65.91±24.68 77.73±19.54 63.18±25.72 -5.590 1.200 .000*** .258 ***p<.001 表四 實驗組與控制組接受音樂療法後 比較分析摘要表 項目 實驗組(後測-前測) M±SD 控制組(後測-前測) M±SD t p 值 巴氏量表 9.09±5.39 -2.37±7.54 3.240 .009** **p<.01

(15)

(二)研究對象各項基本日常生活功能前、後測之得分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音樂治療對失智老人各項基本日常生活功能 改善之成效,為更仔細探討分析接受 14 次音樂療法之實驗組與未接受介入之控制 組,其各項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於前測、後測之得分差異性。因此針對日常生活功 能各細項進行統計分析,包括括進食、個人衛生與修飾、上廁所、洗澡、穿脫衣 褲鞋襪、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平地行走、上下樓梯、移位等 10 個項目,各項分 數越高,表示依賴程度越輕,顯示各項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改善程度越好。 實驗組在進食項目方面,前後測平均值皆為 10.00 分、標準差為 0.00 分,因 差異的標準誤為 0,無法計算相關值和 t,無顯著差異;個人衛生與修飾方面,前 後測平均值皆為 4.09 分、標準差為 2.02 分,因差異的標準誤為 0,無法計算相關 值和 t,無顯著差異;上廁所方面前測平均值為 7.27 分、標準差為 3.44 分,後測 平均值為 9.09 分、標準差為 2.02 分,相依樣本 t 值為-2.390、p 值為.038,顯示上 廁所有顯著的差異;在洗澡方面前後測平均值皆為 3.18 分、標準差為 2.52 分,因 差異的標準誤為 0,無法計算相關值和 t,無顯著差異;穿脫衣褲鞋襪:前測平均值 為 7.73 分、標準差為 2.61 分,後測平均值為 8.18 分、標準差為 2.52 分,相依樣 本 t 值為-1.000、p 值為 .341,無顯著差異;在大便控制方面,前測平均值為 7.73 分、標準差為 2.61 分,後測平均值為 8.64 分、標準差為 2.34 分,相依樣本 t 值為 -1.491、p 值為 .167,無顯著的差異;在小便控制方面,前測平均值為 6.36 分、標 準差為 2.34 分,後測平均值為 5.91 分、標準差為 2.02 分,相依樣本 t 檢定為 1.000、p 值為.341,無顯著的差異;在小便控制方面,前後測平均值皆為 5.45 分、 標準差為 1.51 分,因差異的標準誤為 0,無法計算相關值和 t,無顯著的差異;在 平地行走方面,前測平均值為 9.55 分、標準差為 4.72 分,後測平均值為 11.36 分、 標準差為 4.52 分,相依樣本 t 值為-2.390、p 值為.038,顯示平地行走有顯著的差 異。上下樓梯方面前測平均值為 2.27 分、標準差為 2.61 分,後測平均值為 4.09 分、 標準差為 3.75 分,相依樣本 t 值為-2.390、p 值為 .038,顯示上下樓梯有顯著的差 異;移位方面前測平均值為 11.36 分、標準差為 3.93 分,後測平均值為 13.64 分、 標準差為 3.23 分,相依樣本 t 值為-2.887、p 值為.016,顯示移位有顯著的差異。 而控制組在各項基本日常生活功能進行前、後測統計分析後,皆顯示無顯著差異, 研究分析如表五、表六所示。

(16)

表五 實驗組介入音樂療法前、後巴氏量表各項目 比較分析摘要表 項 目 前測 M±SD 後測 M±SD t p 值 進食 10.00±0.00 10.00±0.00 - - 個人衛生與修飾 4.09±2.02 4.09±2.02 - - 上廁所 7.27±3.44 9.09±2.02 -2.390 .038* 洗澡 3.18±2.52 3.18±2.52 - - 穿脫衣 褲鞋襪 7.73±2.61 8.18±2.52 -1.000 .341 大便 控制 7.73±2.61 8.64±2.34 -1.491 .167 小便 控制 5.45±1.51 5.45±1.51 - - 平地 行走 9.55±4.72 11.36±4.52 -2.390 .038* 上下 樓梯 2.27±2.61 4.09±3.75 -2.390 .038* 移位 11.36±3.93 13.64±3.23 -2.887 .016* *p<.05 表六 控制組前、後巴氏量表各項目比較分析摘要表 項 目 前測 M±SD 後測 M±SD t p 值 進食 9.09±2.02 9.09±2.02 - - 個人衛生與修飾 3.64±2.34 3.64±2.34 - - 上廁所 6.36±3.23 6.36±3.23 - - 洗澡 2.27±2.61 1.82±2.52 1.000 .341 穿脫衣 褲鞋襪 5.91±3.02 6.36±3.23 -1.000 .341 大便 控制 9.09±2.02 8.64±2.34 1.000 .341 小便 控制 6.36±2.34 5.91±2.02 1.000 .341 平地 行走 9.09±6.64 7.73±6.84 1.399 .192 上下 樓梯 2.27±3.44 2.27±3.44 - - 移位 11.82±4.05 11.36±3.93 1.000 .341

(17)

三、方案介入效果之質化分析 本研究目的乃在探討音樂療法對輕中度失智老人改善各項基本日常生活功能 之成效,除量化分析外,另以結構式訪談來蒐集資料,將所得的資料來佐證量化 研究的發現。實驗組 11 位個案,平日分別由兩位機構內之照顧服務員照顧生活起 居,並由研究者親自訪談兩位照顧服務員,以瞭解個案經過 14 次音樂療法介入方 案之前後各項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改善之情形、個案參加音樂療法前後之反應變 化。基於研究倫理將兩位照顧服務員編碼為 a 及 b,研究者將訪談後結果歸納整理 分析如下。 (一)衛生習慣的改變 高齡者於參與音樂療法活動過程中,提升了參與的主動性,並且準時出席參 考活動,活動之後照顧服務員發現研究對象衛生習慣的改變,進而會注重自己的 衛生情況。 「個案 A 開始愛乾淨較注重個案衛生,之前他常把掉下去的東西又撿起來吃。」 (aA06) 「之前個案 B 非常的不衛生,有時上廁所後都有身上都有異味,介入後發現 B 上 廁所後可使用衛生紙擦拭,身上異味減少許多。」(bB85:86) 「個案 K 果皮常會亂丟,甚至丟出牆外,現在亂丟果皮現象有改善,會丟在固定 的地方,有垃圾桶的地方,較能注意平日的衛生習慣。」( bK172:173) (二)上廁所功能的恢復 功能的產生是透過認知的指引,而改變的產生是重要的特徵,也是賦能概念 所強調的行為因素。音樂療法是相當具有行動特徵的一項輔助療法,乃透過團體 行動的參與,而令高齡者達到改變的可能;不管是參與過程中,或是平時生活的 基本功能等都受到影響,逐漸地改變自然而然的發生。 「…上廁所會自己穿脫衣服和褲子,雖然釦子常會扣錯,但已經進步很多了。」 (aD12:13) 「個案 F 還沒參加前有時會忘記上廁所,尿急,會有尿失禁的情形發生。現在個 案尿失禁的次數有明顯的減少,上廁所的功能逐漸恢復,尤其在夜間」(bF66:67) (三)完全依賴到移位的提升 研究參與者藉由活動介入與參與過程中,自主能力受到引導,而能出現不同 於先前的行為模式(原本居住在養護機構並無此項行為),進行產生改變的行為或舉 動,從原先完全依賴照顧服務員情況,逐漸願意開始有移位功能的提升。

(18)

「個案 B 以前連上廁所需要我的協助才能完成,都不願意動非常的頭痛,真是日 常生活非常依賴一樣,現在終於可以扶著扶手緩慢移動自己的身體了」(aB54:55) 「要起身移位時時雙手仍然會很用力的抓住旁邊的東西,可以抓著旁邊的東西起 來或坐下,不這樣日常生活依賴照服員。」(bD13) (四)平行行走能力的變化 照顧服務員平日直接接觸或從旁觀察團體成員在機構中的改變特徵,以供研 究結果之對照,發現高齡者由於受到參與音樂療法介入後的影響,而在平行行走 能力方面有顯著的變化。 「個案 H 日常生活大多依賴護工或我,個案 H 進步到可以自己操作輪椅在地上行 走。」(aH16) 「個案 I 日常生活大多依賴護工,每天上下電梯不知要去那一樓,有進步到可以 自己使用拐杖緩步前進。」(aI18:19) 「個案 J 行動方面變得比以前較靈活,可以自己操作輪椅在平地上走,甚至搭電 梯上下樓。」(bJ35:36) (五)自我效能感的產生 自我效能意即為知覺到個人從事某項活動的正向能力,對個人從事日常生活 的行動更有信心與勝任的感覺,常伴隨有正面的情緒及正向的預期。高齡者於音 樂療法活動過程中,體驗到個人效能感的提升,對於努力的付出過程,能有正面 的效果預期;有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完成該項活動。當自覺能夠獲得效能感的時候, 即對日常生活產生了正向的行為或更積極的行動。 「個案 G 過去都不敢坐電梯下樓,常忘記自己要去哪一樓,現在凡而會用手指按 電梯,現在偶爾會隨著別人搭電梯或自行上下樓梯去購物。」(bG40:41) 「個案 M 走路和上下樓梯大多需要人扶持或拐杖的協助,介入後發現他的手部的 抓握功能變得比較好,基本日常生活可以自行處理;起來或坐下也變得比較靈活 些。」(aM68:69) 伍、討論 依本研究發現,提出三項討論供後續研究參考,包括音樂療法改善失智老人 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成效的檢視、音樂療法與增權賦能議題、友伴關係與團體氣氛 為催化研究對象投入音樂治療活動的關鍵等。 (一)音樂療法活動有效改善失智老人基本日常生活功能的檢視

(19)

本研究透過音樂療法活動歷程,探討輕中度失智長者的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改 善情況。本研究結果發現,研究對象在音樂療法活動介入前、後,其基本日常生 活功能改善之量化結果具有成效,而質性分析結果也有一致的發現。根據上述研 究結果得知,接受音樂療法之實驗組在整體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有顯著的成 效,音樂療法過程使用之打擊樂,讓個案聽到熟悉的音樂,連中風的手也開始動 起來,失智長者在無壓力、無疼痛、不枯燥乏味、充滿趣味的環境中,不知不覺 達到上肢體復健的效果,使其增強手部肌肉的強度並提升抓握的功能,就如同我 們從事運動,身體也會趨向健康狀態一樣。控制組在實驗組音樂療法介入期間, 仍維持原本機構的生活作息,每日的活動大多以靜態活動居多,但也有安排護理 復健,可是根據機構人員瞭解得知,失智老人面對冰冷復健的儀器及枯燥單調的 環境,在復健過程中有時會伴隨疼痛,所以會產生排斥、甚至發脾氣來抗拒復健 之工作,因而也會影響復健之成效。本研究發現呼應 Gotell 等人(2003)、Suzuki 等 人(2004)、林惠娟等人(2005)、Liang 與 Chen(2009)研究結果,與上述結果相符合, 經本研究證實音樂療法對於失智老人的介入,確實能增進個案上肢體之復健功 能,對失智老人改善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有顯著的成效。 失智老人在家庭缺乏人力照顧、或照顧者不堪長期身心的負荷之下或缺乏相 關照護知識,高齡者必須離開原來熟悉的社區環境,入住養護機構,但是機構內 除了常規的照顧外,未能提供老人適應需求的活動,最可能的原因是機構的經營 成本考量,以及完全生理照護的觀點,而忽略了個人心理、社會,甚至靈性的需 要。高純潔、林麗嬋(2005)指出當機構失智長者參與愈多結構式活動安排,不僅可 以降低問題行為,同時還可以提高日常活動功能、改善睡眠品質、減輕焦慮情緒、 促進自我表達與社交活動。因此為失智老人安排適合的活動方案,例如:音樂療 法、懷舊療法、藝術療法、認知訓練活動等,讓失智老人活得更有尊嚴更快樂, 將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活動設計是以高齡者「活動」參與的情境,以失智長者 所處的生態環境出發,透過評估後產生賦能的「脈絡」,也就是建構長期照顧對 象可被賦能的情境,了解其參與之需求,以高齡者為中心的觀點,加上音樂療法 打擊樂的設計,希冀帶來研究對象的改變行動,並肯定失能對象的正面回應,提 升其生命的價值感。 (二)音樂療法與增權賦能 大多數的失智老人處於長期照顧機構,多為被動式的接受醫療照護及生活照 顧,在該場域中顯少與失智對象共同規劃學習增能課程,Greaves & Farbus(2006) 指出運用主動性的社會接觸、創造力活動的刺激與顧問指導的支持等方法設計出 綜合性介入模式,結果發現對於高齡者最重要的好處在於心理層面,包括降低寂 寞與憂鬱、減少焦慮與擔憂等;再者,參與創造力活動之老人較有活動力,也有 目標達成感、成就感,以及感受到有值得追尋的事物,因而透過增進個人生活之

(20)

能力,維持日常生活功能,並能減輕照顧的負擔,減少藥物的使用量,提升失智 老人生活之幸福感,維持老年之尊嚴。國內過去對失智對象議題的探討,主要出 現於社區或護理醫療領域,以音樂療法介入失智老人目標群體探討的研究更屬少 數,透過音樂輔助療法媒介,音樂治療師在團體帶領中是一種引導、增加或提升 當事人從無力、無能狀態到獲得「權」、「能」狀態的過程。當個體目對失能的 強況,身心狀態逐漸遭遇機能退化失能時,無力或無能的體會很有可能是一種常 態;因此在這階段若能透過活動設計給予其「賦能」,對於老人個人生命在生命 歷程的最後階段上,具有正面的貢獻。 本研究以音樂療法介入來改善研究對象的基本日常生活功能,屬於初步的嘗 試,賦能觀點非聚焦在社區意識及權力的提升,而是聚焦於失智長者自身的賦能 狀態,研究對象藉由音樂團體活動的參與找到個人的能力或力量,目的不在對抗 環境系統的議題,而是在個人的自我狀態轉變,亦及透過個體目標的建構與不斷 的行動實踐,即是一種賦能歷程。此與 Cattaneo 和 Chapman(2010)論述建構之賦能 精神趨近對應,本研究對象雖然輕中度失智老人,導致口語敘說有限,但其參與 行為未必不具深度,尤其透過研究者實際帶領與照顧服務員貼近的觀察,確實有 許多值得深究的發現;同時,透過音樂療法活動的參與,協助成員重新賦予生命 意義,找到內在可用的資源,發展適應機轉,增強面對現在與未來的能力。 (三)友伴關係與團體氣氛為催化研究對象投入音樂治療活動的關鍵 進一步推敲,團體氣氛與組成或許也是促進音樂療法療效的關鍵因素之一。 如從訪談結果中也發現部分研究對象在活動方案介入前在日常生活完全依賴照顧 人員,於參於活動方案團體之後,心理動機亦隨之增強,老人原本被認為在團體 中是傾向保守、較難建立信任感的成員(曾文星,2004;Corey, 2006),然而本研究 發現催化研究對象投入團動活動的關鍵包括友伴的支持與鼓勵,以及參與者與領 導者之間互動關係等催化因子,從友伴的角度而言,不僅促進高齡者之間的互動 和連結,在團體活動中更能藉由互助與關懷使得高齡者之間獲得情感支持,對於 研究參與者而言,在參與過程中因著人際之間的互動,同儕間透過互相扶持,加 深了對於投入團體的動力,也藉由夥伴之間的鼓勵,獲得情感的支持,強化了參 與的能量,而參與者之間亦產生了相互學習的情況,對於催化高齡者投入活動與 功能改善效果都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力,也有助於治療同盟的建立,對於老人的心 理療癒扮演了重要的關鍵(Hyer, 2014)。在機構的老人需要照護工作人員的關懷進 而建立互動情感;對於失智老人而言基本日常生活功能逐漸喪失,溝通能力已漸 缺乏,自信心的降低及自卑感,而帶給老人的種種的不適情況,需要同伴或友人 的引導,如活動的參與、團體的互動等。本研究藉音樂的帶領促進失智長者與機 構其他人員的人際互動,尤以社區機構中的住民與機構其他人員,以團體互動最 為貼切,在音樂活動的帶領下提供長輩的快樂,在活動團體記錄中也發現由此看

(21)

到長輩對工作人員的互動熱絡及彼此關係的認同,此乃呼應了 Yalom(2003)所指的 普同性因子的療效作用。 陸、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本研究探討音樂療法介入對於輕中度失智老人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改善程度之 成效內涵,研究過程結合音樂療法概念、方案活動設計與社會團體工作之帶領技 巧,以達成本研究目的。根據研究結果得知,實驗組於「巴氏量表」之得分,前、 後測達顯著,其介入 14 次音樂療法活動後,在整體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有顯著 的成效;由於音樂獨特的性質,個案聆聽音樂,再配合音樂中的節奏,藉由打擊 樂器表現出來,音樂療法過程是充滿愉悅的,音樂療法提供失智長者一個充滿趣 味的上肢體復健運動,達到運動復健的功能。尤其對於改善上廁所、平地行走、 上下樓梯、移位等 4 項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方面統計分析有顯著的成效。同時,在 質化方面音樂療法活動方案對於輕中度失智老人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成效包含 「衛生習慣的改變」、「上廁所功能的恢復」、「完全依賴到移位的提升」、「平 行行走能力的變化」、「自我效能感的產生」等改變,與量化分析結果有所呼應。 整體而言,隨著老年失智症病程的進展,複雜性日常生活功能會先喪失,待 病程進展嚴重後,其基本日常生活功能亦會失去,導致失功能狀況的產生,所以 需要延續失智長者基本日常生活功能的自我照顧能力,故研究者選擇音樂療法之 活動設計,在溫暖無壓力的氛圍中,提供成員支持感和認同感,同時得以進行有 意義的生命回顧和思索,這樣的正向經驗對於輕中度失智老人的增強權能有所助 益,同時強化個案上肢體之復健,達到改善基本日常生活功能之目的。 就長期住在養護機構的老人而言,身體健康日益衰退、喪失控制力等因素均 影響著滿意度。此外,老人由於缺乏和外界人們接觸的機會,因而成為社會孤立 的一群,如此不僅造成老人社交能力的日益惡化,且會引起身體功能的不適應。 為了提升養護機構老人的生活品質,專家學者建議使用多種策略,諸如懷舊療法、 音樂療法、寵物治療、兒童定期拜訪和代間方案等方式。此外,可以改善老年人 在機構中負面生活經驗的方法之一,需要工作人員搭起一座連外橋樑,讓住在機 構的老年人與社區產生較多的連結與互動。音樂療法活動設計是研究者觀察到機 構失智老人的需求,根據音樂療法理論所規劃設計的活動課程,目的是藉由團體 活動方案讓與社會隔絕的研究對象在基本日常生活功能達到改善增能之效,進而 拓展群體生活的人際關係。 二、建議

(22)

依據研究結果及其討論,本研究針對研究方法、研究對象提出以下之建議, 供後續研究者參考。 (一)擴展研究對象與場域範疇,探究改善效益 本研究探討輕、中度失智老人介入音樂療法團體方案對其基本日常生活功能 改善之效果,印證音樂療法對於增強輕、中度失智老人增能其基本日常生活功能 有所助益,故有其推廣與應用的價值,本研究受限於人力、時間等因素,所招募 的研究參與者主要僅止於南部地區某公立養護機構收案,研究結果無法推論至所 有的機構老人。未來相關的研究可擴大收案範圍,同時針對不同性質的高齡者進 行研究,擴大研究場域,包括日間照顧中心、護理之家、失智社區關懷據點等不 同長期照顧機構對象,除了拓展研究參與者的多樣性,瞭解不同來源與特性的高 齡者參與音樂療法方案的經驗是否有其差異性,參與團體活動的動機,以及對其 增能效果效益皆值得探討,或是探討音樂療法對於老人其他層面的影響,此些議 題都有待進一步釐清。 (二)採用不同研究典範與觀點,深入比較探討 隨著高齡社會來臨,全球及我國都逐漸將老化議題作為研究的方向,隨著越 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我們對於年長者的身心方面了解就越完整,也可以發展出更 多適切的服務、教育及政策。本研究為量化加質化的混合設計,採用量表來進行 成效測量,以質化觀察記錄以進行相關探究,為使能進一步了解音樂療法方案介 入對於促進研究對象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改善的因果關係,未來可由縱貫性研究作 進一步的調查。此外,對於研究對象的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改善的持續延宕效果, 亦可進行追蹤調查,以了解方案對於研究參與者長期改善的影響程度。

(23)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內 政 部 (2017) 。 106 年 人 口 結 構 分 析 。 2018 年 5 月 3 日 , 取 自 https://www.moi.gov.tw/chi/chi_site/stat/ chart.aspx?ChartID=S0401。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1)。我國人口統計推估。2018 年 5 月 6 日取自 http://www.cepd.gov.tw/ml. aspx?sNo=0012631。 李世代(2000)。長期照護需求推估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92,66-83。

吳幸如、黃創華(譯)(2008)。音樂治療理論與實務(原作者:William B.Davis ,Kate E.Gfeller & Michael H.Thaut )。臺北市:心理。

汪青彥、林芳蘭、吳佳慧、張乃文、張初穗、蔡安悌、蕭斐璘、章華、徐綺萍、 陳綺慧、謝學恕、謝馥年(2002)。音樂治療:治療心靈的樂音。臺北市:先 知。 林美珠、吳盈臻、瞿蕙娟、高木榮(2010)。樂齡音樂治療活動健康照護計畫對失 智症長者之護理經驗。北市醫學雜誌,7(4),382-393。 林芳蘭(2011)。音樂喜相逢:音樂治療應用於銀髮族的經驗分享。臺北市:中華民 國應用音樂推廣協會。 林貴美(2001)。音樂治療與教育手冊。臺北市:心理。 林惠娟、郭文玲、林素琴(2005)。老人音樂治療團體方案實務手冊。彰化縣:鴻 文堂。 林 毓(2008)。團體音樂治療於改善失智症老人症狀成效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臺北醫學大學,臺北市。 高純潔、林麗嬋(2005) 。機構失智長者的活動設計。護理雜誌,52(1),61-65。 范家榮(2011)。創意老化方案執行與分析:以代間藝術方案為例,台灣老年學論 壇,6,1-25。 黃子齡、施以諾(2007) 。音樂治療在失智症患者之運用。東港安泰醫護雜誌, 13(3),117-122。 陳俊佑(2004)。團體工作應用於失智老人問題行為治療之初探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張文芸(1996)。痴呆症老人問題行為的認識。護理雜誌,43(4),85-91。 張初穗(2000)。老人的音樂治療。臺北市:中華民國應用音樂推廣協會。 張席熒、謝妤葳、薛漪平、謝清麟(2006)。日常生活活動功能評量之四十年回顧。 臺灣復健醫誌,34(2),62-71。 曾文星(2004)。老人心理。香港:中文大學。 葉淑惠、陳幼梅 (2002)。失智症,載於周慧琍(主編),老人照護指引(頁 185-205)。

(24)

臺北市:偉華。 楊培珊(2009)。建構小型老人養護機構社工員之團體身份認同:一個社會認同理 論的觀點。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1,1-26。 董曉婷(2007)。音樂療法於改善機構失智老人之認知、行為及情緒之成效探討(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輔英科技大學,高雄市。 篠田知璋、加藤美知子(2004)。標準音樂治療入門。臺北市:五南。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劉景寬、戴志遠、林瑞泰、賴秋蓮(2000)。臺灣失智症的流行病學。應用心理研 究,(7),157-169。 戴玉慈、陳美津、陳惠姿、王祖琪、楊清姿、劉紋妙(1998)。老人護理學。新北 市:國立空中大學。 戴玉慈、葉炳強、黃貴薰、羅美芳(1999)。住院年老病患的認知功能。臺灣醫學, 3(3),279-286。

二、英文部分

Bednar, R.L., & Peterson, S.R.(1995). Self-esteem: Paradoxes and innovations in

clinical theory and practice(2nd ed.).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Berger, G., Bernhardt, T., Schramm, U., Muller, R., Landsiedel-Anders, S., Peters, J., Kratzsch, T., & Frolich, L. (2004). No effects of a combination of caregivers support group and memory training/music therapy in dementia patients from a memory clinic popul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19, 223-231.

Cattaneo, L. B., & Chapman, A. R. (2010). The process of empowerment: A model for use in research and practi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65(7), 646-659.

Cohen-Mansfield, J., Marx, M. S., & Werner, P. (1992). Observational data on time use and behavior problems in the nursing home. 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 11(1), 111-121.

Cook, J. D. (1986). Music as an intervention in the oncology setting. Cancer Nursing,

9(1), 23-28.

Corey, M. S., & Corey, G. (2006). Process and practice of group. (7th ed.). CA: Brooks/ Cole.

Flood M., & Phillips, D. (2007). Creativity in older adults: A plethora of possibilities.

Issues Ment Health Nurs, 28(4), 389-411.

Gerdner, L.A. (2000). Effects of individualized versus classical ”relaxation” music on the frequency of agitation in elderly person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and related disorders. 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s, 12(1), 49-65.

Gotell, E., Brown, S., & Ekman, S. L. (2003). Influence of caregiver singing and background music on posture, movement, and sensory awareness in dementia care.

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s, 15(4), 411-430.

(25)

and well-being of socially isolated older people: Outcomes from a multi-method observational study. J R Soc Promot Health, 126(3), 134-42.

Hsueh, I.P., Lee, M. M., & Hsuch, C. L. (2001). Psych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rthel activities ofdaily living index in stroke patients.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100(8), 526-532.

Hyer, L. (2014).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of older adults: A holistic model.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Kinney, J. M., & Rentz C. A. (2005). Observed well-being among individuals with dementia: Memories in the Making, an art program, versus other structured activity.

Am J Alzheimers Dis Other Demen, 20(4), 220-227.

Kolanowski, A.M., Litaker, M.S., & Baumann, M.A. (2002). Theory-based intervention for dementia behaviors: A within-person analysis over time. Applied Nursing

Research, 15(2), 87-96.

Kovach, C. R. (1997). Late-stage dementia care: A basic guide. Washington DC: Taylor & Francis.

Kydd, P. (2001). Using music therapy to help a client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adapt to long-term care. American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 Other Dementias,

16(2), 103-108.

Latwon, M. P., & Brody, E. M. (1969). Assessment of older people: Self-maintaining

and 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Geronotologist , 9(3), 179-186.

Liang, J. C., &Chen, Y. C.(2009). Music therapy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lderly

with dementia in the related basic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first Asia pacific conference on health promotion and education (APHPE), Japan. Lin, k. N., & Liu, H. C. (2003). 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CDR), Chinese Version.

Acta Neurologica Taiwanica, 12(3), 154-165.

McLemore, M. P. (2000). Uses of music therapy with Alzheimer’s patients and those

with related dementias in Mississippi, Louisiana, and Alabama.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outhern Mississippi.

Pavlicevic, M. (1997). Music therapy in context: Music, meaning and relationship.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lum, F. (2005). Neurologic disorders. In M. H. Beers & R. Berkow (Eds.), The Merck manual (17th ed., pp. 1393-1400). Pennsylvania:Gary Zelko.

Richeson, N. E., & Neill, D. J. (2004). Therapeutic recreation music intervention to decrease mealtime agitation and increase food intake in older adults with dementia.

American Journal of Recreation Therapy, 3(1), 37-41.

Schreiner, A. S. (2001). Aggressive behaviors among demented nursing home residents

in Jap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16(2), 209-215.

Smith, M., & Buckwalter, K. (2005). Behaviors associated with dementia. American

Journal of Nursing, 105(7), 40-52.

Suzuki, M., Kanamori. M., Watanabe, M., Nagasawa, S., Kojima, E., Ooshiro, H., & Nakahara, D. (2004). Behavioral and endocrinological evaluation of music therapy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dementia. N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s, 6(1), 11-18.

Swear, J. (1994). Behavioral disturbances in dementia. in J. Morris(Ed.), Handbook of Dementia Illness, (pp. 449-527). N. Y.: Marcel Dekker, Inc.

(26)

Taylor, D. B. (1997). Biomedical foundations of music as therapy. Saint Louis, MO: MMB Music.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因此,許多功能性的周邊商品也就因此而衍生,例如直接相關的錄音套件 組、收音機、高效能喇叭… 等;同時為了改善 iPod

三、 桃園縣政府-「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窗口購買服務計畫」 :以促進 就業為導向,由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依身心障礙礙者屬性及提供服

 而良好的健康體適能是指人的心臟、血 管、肺臟及肌肉組織等都能充分發揮有 效的機能,以勝任日常工作,並有餘力

依身障者個別需求及職能,109 年截至 6 月底止提供一般性就業服務計推介就業 9,956 人、支持性就業服務計推介就業 1,249 人及推動辦理身心障礙者職務再

指導員於民國 97 年起開始培育,其培育宗旨並非僅有 執行「檢測」作業,另有輔助學生改善並提升體適能 之功能。自民國

• 少年人自願或同意 與他人進行性活動 亦有可能 是有人利 用本身與少年人之間 權力差異 的特殊地位而對少年人在

年青的學生如能把體育活動融入日常生活,便可提高自己的體育活動能

一、 勞動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鼓勵公、私立單位關注身心障礙者就